财务会计 第七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的核算

时间:2019-05-13 11:4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财务会计 第七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的核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财务会计 第七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的核算》。

第一篇:财务会计 第七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的核算

财务会计 第七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的核算

一、什么是无形资产?它的特征是什么?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无形资产的特征:

1、没有实物形态

2、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3、为企业使用而非出售的资产

4、无形资产在创造经济利益方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5、有偿取得的无形资产的主要内容: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

二、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是什么?

无形资产确认需要符合的两个条件:

1、无形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如何确定?

1、有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按照以下顺序确定

(1)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如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

(2)无法律法规规定的,看合同是否有规定年限;

(3)参照其他单位类似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

(4)上述三种情况都无法确定的,则界定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2、无形资产购入后,有合同约定年限,还可能有续约期间,如果续约成本不大,可以合理估计会续约的,则续约期应并入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如果续约成本比较大,则续约期发生的支出应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实务中需要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

3、无形资产使用寿命能够合理确定的,应在其使用寿命内按照一定的方法合理摊销。期末进行减值测试。

4、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持有期间无需摊销,但必须在每期期末进行减值测试。

四、无形资产减值如何确定?

无形资产减值,是指无形资产因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下降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无形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存在市价大幅度下跌、经营环境以及资产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替代、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等减值迹象,表明无形资产可能已经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估计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无形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给用后的净额与无形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无形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再估计另一项金额。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无形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第二篇:《中级财务会计教案》第七章 无形资产

第七章 无形资产

基本要求:

1.掌握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2.掌握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条件 3.掌握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 4.掌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原则 5.掌握无形资产摊销原则 6.熟悉无形资产处置和报废

第一节 无形资产概述

一、无形资产的含义及特征

1.含义:无形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定义中注意:

※ 没有实物形态:与固定资产的区别,固定资产有实物形态;

※ 非货币性资产:应收款项也没有实物形态,但不是无形资产,因为无形资产必须是非货币性资产,而应收款项是货币性的。

※ 可辨认的: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 1.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够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比如,企业可以单独出售、或连同其他资产可以转让的专利权。

2.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比如土地使用权,虽然不能单独分离,但土地使用权是一种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称其为是可以辨认的。

但是商誉的存在由于不能单独分离,不能单独辨认,所以就不具有可辨认性,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 注意商誉和以前不同。2.特征:

(1)没有实物形态;

(2)将在较长时期内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3)企业持有无形资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是用于企业的管理而不是其他方面;

(4)所提供的未来经济利益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3.内容: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

二、无形资产的分类

1.按取得来源不同分类:外购的无形资产、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企业合并取得的无形资产、债务重组取得的无形资产、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无形资产以及政府补助取得的无形资产等。

2.按使用寿命是否有限分类:有期限的无形资产和无期限的无形资产。

三、无形资产的确认

无形资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才能予以确认: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1.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必须要保证“很可能”流入企业。

比如企业打算申请一个专利,现在正处于研究阶段,是否成功还有很大不确定性,此时就不能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比如企业的土地使用权,是国家无偿划拨的,由于其成本不能可靠地加以计量,所以也不能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

第二节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一、外购的无形资产

1.入账价值: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 2.会计分录: 借: 无形资产 贷: 银行存款

二、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

1.入账价值:在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公允的前提下,按合同或约定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如果不公允,按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2.会计分录: 借: 无形资产

贷: 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三、土地使用权初始计量问题

土地使用权一般按无形资产加以确认和计量,但土地使用权并不一定都是无形资产,可能是固定资产、存货或投资性房地产等。

1.如果土地使用权是国家无偿划拨的,由于其成本无法可靠的加以计量,不满足资产确认的条件,不作为资产加以确认。

2.如果土地使用权是有偿获得的,交纳了土地使用金的:(1)一般作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加以确认和计量;

(2)如果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在土地上面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不把土地使用权转入固定资产,土地使用权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注意这一点和以前规定不一样)

(3)如果是房地产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在上面盖商品房,则土地使用权价值应转到存货(商品房)成本中;

(4)如果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是为了出租或资本增值,应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第五章)处理;

(5)企业购买房屋建筑物同时也一并购买了土地使用权,应当按照合理的方法(例如,公允价值相对比例)在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之间进行分配,分别确认为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如果不能区分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第三节 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一、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

1.研究阶段

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研究活动的例子包括:意在获取知识而进行的活动;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的应用研究等。研究阶段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能否研究成功、研究成功后是否能够开发成为一项无形资产等都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研究阶段的有关支出,在发生时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即计入管理费用。2.开发阶段 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二、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原则

1.原则:

(1)可直接归属于成本的予以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2)间接费用费用化,计入当期管理费用;(3)无效的或初始运作损失,计入营业外损失。

可直接归属成本,是指开发阶段所耗费的材料、劳务成本、注册费、在开发该无形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其他专利权和特许权的摊销,以及按照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可以资本化的利息支出。

2.资本化条件:

在开发阶段,可将有关支出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也就是说企业研发无形资产,应具有出售或自己使用的意图

(3)能够证明无形资产具有有用性:

①如果研发的无形资产是为了生产产品,就应该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有现金流量;

②如果研发的无形资产是为了对外进行销售的,就应能够证明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并能给企业带来现金流量;

③如果是自己使用的,需要证明对企业是有用的。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具备前四个条件说明其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具备第五个条件,说明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这样就满足了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三、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账务处理

1.开设账户: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均设置“研发支出”科目,下面有两个二级科目:“费用化支出 ”和“资本化支出”。

2.账务处理:(1)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需要费用化的支出,计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期末转入当期管理费用;

(2)开发阶段予以资本化的支出,先计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等开发成功后,将其发生的实际成本转入无形资产。

3.会计分录:

(1)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 先归集:

借: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 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期末转入管理费用: 借: 管理费用 贷: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2)满足资本化条件的: 先归集:

借: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 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转入无形资产: 借: 无形资产 贷: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第四节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要注意无需资产的使用寿命是否可以估计:可以估计的,分期进行摊销;无法估计的,不再进行摊销,只是在期末进行减值测试。

一、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确定与复核

(一)估计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 1.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应考虑的因素:

(1)运用该资产生产的产品通常的寿命周期、可获得的类似资产使用寿命的信息;(2)技术、工艺等方面的现阶段情况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估计; „„,共7条,具体请参见教材 P204。2.估计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的原则:

(1)有些无形资产使用寿命非常明确:比如某项专利权法律保护年限为10年,则其使用寿命就按10年处理;土地使用权按法律法规规定使用期限为50年,则其使用寿命就按50年处理。

(2)合同或法律没有规定使用寿命的,企业应当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例如企业经过努力,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与同行业的情况进行比较以寄参考企业的历史经验等,以确定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

(3)使用寿命确实无法估计的无形资产,如非专有技术,法律不保护,只能靠企业自己保密。

这样的情况可称为使用寿命不可确定。

(二)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复核

无论使用寿命是否可以确定,资产负债表日,都要对其使用寿命进行复核,以确定和以前的估计是否相同。假如原来估计使用寿命为10年,使用 2 年后,估计该项无形资产只能再使用2年。这时,就应改变过去的估计。

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如果有证据表明其使用寿命可以进行合理估计了,则应作为使用寿命是可以确定的无形资产。

所以使用寿命是否可以确定,不是不变的。如果有最新的信息、资料,可以改变使用寿命的估计,这称为会计估计变更。以后会讲到,按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

二、无形资产摊销方法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按其使用寿命进行摊销。

(一)变化点: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和固定资产基本相同。

1.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直线法、生产总量法,还有和固定资产相同的加速折旧法。这里不要求深入掌握。考试时一般是直线法。

2.新准则规定,应按无形资产使用情况进行摊销:

(1)如果无形资产是专门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要计入制造费用;(2)如果无形资产是为了出租,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3)如果无形资产是为了研发另外一项无形资产,研究阶段已经完成,进入开发阶段,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期末是费用化支出转入管理费用,资本化支出在开发完成后计入无形资产成本。(4)其他不具有上述特殊目的的,计入管理费用。3.无形资产也专门有一个备抵账户:累计摊销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

贷:累计摊销(旧准则为贷无形资产)处理方法和固定资产相同 4.预计残值

无形资产的残值一般为零,但下列情况除外:

(1)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

(2)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可能存在。

有残值的情况下,摊销时,每期摊销额=(初始入账价值-残值)÷预计使用寿命 注意:和固定资产有一点不同:固定资产当月增加,当月不提;当月减少,当月照提。无形资产当月增加,当月就摊销;当月减少,当月就不摊销。

三、无形资产摊销的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研发支出/其他业务支出等

贷:累计摊销

四、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在持有期间内不需要进行摊销,但应当每期期末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资产没有减值,还用原价值在账面上反映。

例如,某企业有一项非专利技术,其使用寿命不确定。取得时,入账价值为100万元。本期期末进行测试,如果其价值仍为100万元,账面上还按原来的100万元进行反映。如果测试结果表明,其价值仅为90万元,则需计提10万元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第五节 无形资产的处置

一、无形资产的出售

和固定资产出售相联系:

固定资产出售:先把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贷方反映取得的清理收入,借方反映净值和税费,清理净损益作为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无形资产出售:转出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初始入账价值-累计摊销额-减值准备)和处置无形资产的收入相比较,有税费的要考虑税费。差额作为利得或损失,即作为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与固定资产只有一点不同:固定资产出售时,要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无形资产直接转出即可。

二、无形资产的出租

和固定资产出租相联系:

固定资产出租,收入作为其他业务收入,成本作为其他业务支出。无形资产相同。

三、无形资产报废

如果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例如,该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则应将其转出,转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初始入账价值-累计摊销额-减值准备)。

如果是到期报废,则初始入账价值=累计摊销额+减值准备; 如果是提前报废,就有营业外支出。账务处理: 借: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如果没有残值,并且按期报废,上面处理即可。如果借贷不相等,差额作为营业外支出,借方再加一个营业外支出

四、无形资产减值

无论使用寿命是否确定,期末都要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减值,就要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注意: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就不能再转回。

总结:和以前相比,无形资产有很多变化的内容,在学习时要特别注意。变化内容主要有: 1.无形资产的范围不包括商誉;

2.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过去都是费用化,现在有的费用化,有的需要资本化; 3.土地使用权:有可能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或投资性房地产等;

4.后续计量: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使用寿命确定的进行摊销,不确定的不摊销,进行减值测试,减值的计提减值准备;使用寿命确定情况下摊销不是只计入管理费用,还有计入研发支出、在建工程或制造费用等;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变化;摊销时不通过无形资产,而是通过累计摊销。

第三篇: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无形资产核算问题探讨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无形资产核算问题探讨

摘要: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制度将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引入无形资产核算。本文对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无形资产核算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探讨了新制度下无形资产核算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无形资产 核算

为适应公共财政体制深化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发展需要,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新制度中将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引入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都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变动和修改,进一步规范了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但实际中无形资产核算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一、旧制度下无形资产核算的弊端

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通过“无形资产”、“事业基金”等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在单位增加无形资产时直接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在取得无形资产时进行一次性摊销计入“事业支出”,贷记“无形资产”科目,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进行分期摊销;对外投资无形资产时,按照原价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对外投资入账价值与无形资产原价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科目;“无形资产”期末余额为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的价值。旧制度下无形资产的确认不够全面,对于接受捐赠、无偿调入无形资产核算不统一,存在相关资产不入账等问题,不利于事业单位对无形资产的管理,难以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也不够规范,不能准确、及时地反映无形资产净值,不能提供完整的成本核算信息,无法满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二、新制度下无形资产核算的变化

(一)重新界定无形资产的范围

新制度结合我国事业单位实际工作情况,比旧制度更科学、更明晰地界定了无形资产的范围,将无形资产定义为事业单位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商誉不再被确认为无形资产。另外,事业单位购入的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组成部分的应用软件,应当作为无形资产。

(二)强化无形资产的计价和入账管理

新制度明确规定,无形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其实际成本入账,对外购、委托软件公司开发、自行开发、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等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分别核算,明确了接受捐赠、无偿调入无形资产的计量原则,并规定对按照名义金额入账的该类无形资产要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在账务处理上,增设“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用于核算旧制度下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及新制度下取得的无形资产。新旧制度转账时,将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余额从相应的“事业基金”科目余额转入新账中的“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取得无形资产时贷记该科目。“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无形资产占用的金额。

无形资产取得的账务处理为: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借记“事业支出”、“其他支出(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或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科目。

相较旧制度而言,新制度对无形资产的核算更加规范,清晰反映资产、费用、净资产等科目的对应关系。通过明确无形资产计量口径,强化了无形资产的计价和入账管理,有利于财政投入资金核算的清晰,确保国有资产安全与完整。

(三)无形资产计提摊销

新制度创新引入无形资产摊销,增设“累计摊销”科目对无形资产(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无形资产除外)进行“虚提”摊销,在摊销时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而非计入支出,将“虚提”的摊销部分冲减新增的“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其差额反映的是无形资产在计提摊销以后占用的金额。这一处理兼顾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双重需要,既不影响事业单位支出的预算口径,又有利于反映无形资产随着时间推移和使用程度发生的价值损耗情况,如实反映事业单位无形资产价值及偿债能力,促进事业单位落实“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资产管理理念和原则。

无形资产计提摊销的账务处理为: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贷记“累计摊销”科目。

新制度不仅对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及摊销期限作出详细规定,还明确规定因发生后续支出而增加无形成本的,应当按照重新确定的无形资产成本,计算摊销额。

(四)无形资产后续计量及处置

旧制度未涉及无形资产后续计量问题,新制度明确了其会计核算的标准。新制度下,为增加无形资产的使用效能而发生的后续支出,如软件升级等支出,应当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为维护无形资产的正常使用而发生的后续支出,如软件维护等支出,不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而应当计入当期支出。新规定有助于资产管理部门对无形资产进行后续管理,全面掌握本单位资产的真实情况。新制度还新增“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用于核算事业单位转让、无偿调出、对外捐赠及预期不能为事业单位带来服务潜力或经济利益报经批准予以核销的无形资产。新制度在资产处置上的核算改进,相较旧制度而言实属亮点,有助于事业单位及时掌握无形资产的使用状况,正确反映无形资产处置的净损溢。

1.无偿调出、对外捐赠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为:

(1)转入待处置无形资产时,借记“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累计摊销”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

(2)实际调出、捐出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贷记“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科目。

2.转让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为:

(1)转入待处置无形资产时,借记“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累计摊销”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

(2)实际转让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贷记“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科目。

(3)转让相关税费,借记“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科目,贷记“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4)转让变价收入,借记“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科目。

(5)处置完毕,确认净收入,借记“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科目,贷记“应缴国库款”科目。

3.预期不能为事业单位带来服务潜力或经济利益报经批准予以核销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为:

(1)转入待处置资产,借记“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累计摊销”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

(2)报经批准予以核销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贷记“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科目。

三、新制度下无形资产核算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新制度的实施为无形资产的核算提供了更真实、详细、可靠的会计信息,提高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一)无形资产确认问题

新制度对于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确认原则与旧制度相同,规定自行开发并按照法律程序申请取得时才能被确认为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要按照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实际支出确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应当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注册费、律师费只占无形资产价值的一少部分,无形资产的价值更多体现为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将开发成功的研究开发支出进行资本化。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的条件是:完成该无形资产使其在使用或出售上存在可行性;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并有能力使用和出售该无形资产;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原则,更能体现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也符合国际惯例。

(二)无形资产计量问题

1.无形资产初始计量问题。新制度对无形资产初始计量依旧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重成本计量而轻价值计量,不能完全反映无形资产的内在价值。历史成本法反映的是资产过去的价值,而无法反映无形资产的变化价值。无形资产的价值可能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无形资产开发周期的缩短及新型无形资产的出现而降低,若继续按照历史成本计量,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会被虚增;另一方面,无形资产也有可能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或为进一步优化资产特性而加大研发投入等原因发生内在价值升值,若仍按历史成本计量,则会少计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无形资产价值的计量应当在充分考虑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无形资产的特性及客观实际情况后,采取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相结合的混合计量模式,由历史成本计量逐步转向公允价值计量,真实反映无形资产价值。考虑到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行的是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建议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项目仍以历史成本列示,而将无形资产后续重估的公允价值列入报表附注,详细披露所采用的假设及估计,从而使附注除反映无形资产处置等相关信息外,也可体现资产价值的内在变化,保证无形资产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2.无形资产后续计量问题。

(1)无形资产摊销问题。新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对无形资产(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无形资产除外)在使用寿命内进行摊销。由于资产的特性不同,不同的无形资产项目预计使用年限不同,技术进步等客观因素对其价值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对于土地使用权、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等预计使用年限确定且减值风险较低的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摊销法比较合理,但对非专利技术、应用软件等无形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容易发生减值甚至是淘汰的风险较高,采用直线法摊销就无法及时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变化情况,而采用类似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办法进行“加速摊销”更符合会计核算的谨慎性要求,更能合理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因此,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客观情况对不同无形资产项目采用合理摊销方法对应摊销金额进行系统分摊。

(2)无形资产减值问题。新制度引入了修正性的“摊销”,但对无形资产减值问题处理依旧是空白。累计摊销只是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分摊,并不反映无形资产价值的减少。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从“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在累计摊销的基础上,确保无形资产现时价值计量信息的有效性,定期对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进行比较,当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确认无形资产发生减值,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从而调整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使账面价值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际价值。因此,建议事业单位考虑继续加大引入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的程度,增设“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用来核算无形资产的减值。当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X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发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12]22号).2.财政部.关于发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财预字[1997]288号).作者简介:

梁丽香,女,中国共产党北海市委员会党校,会计师,管理学硕士。

第四篇: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浅议

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浅议

摘要:财务会计集中核算是财务管理的一项改革,是会计委派制的一种实践,会计核算中心坚持“资金使用权,领导审批权和财务管理权”三权不变的原则,纳入管理的各单位仍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会计核算中心作为财务制度改革中的新生事物,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逐步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关键词:财务管理;集中核算;核算中心;小金库;透明度

财务会计集中核算是继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收支两条线、工资统一发放改革、政府集中采购改革后的又一项重大管理体制改革,这一改革的目的在于规范经济秩序,加强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创新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遏制腐败行为。笔者就职于会计核算中心,工作中学习了一些新知识,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我认为,会计核算中心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一、会计人员的身份定位具有独立性

会计核算中心是会计委派制的一种实践。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不隶属于各事业单位,它直接受上级业务部门领导,能够实现单位行政领导权与会计监督权的分离和制约。一方面可以防止核算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非法约束、任意控制、甚至打击报复,消除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会计人员敢于履行监督职责,使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转变为刚性较强的外部监督,从而保障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另一方面割断了会计人员与各预算单位经济利益联系,使会计人员个人利益不受单位经济状况的影响,勇于捍卫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

二、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具有高度原则性

坚持资金使用权、领导审批权和财务管理权“三权不变“的原则,即纳入中心管理的各单位仍是经济活动的主体。这一原则有利于充分调动和保护各单位、各部门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对报账单位合理、正常的支出,凡票据正规、手续完备的要坚持方便用款、提高效率的原则。对不合理、不符合规定的票据,则坚决拒付并做好讲解工作,以严格支出管理,强化管理监督的原则。这是核算中心工作的本质体现和优势所在。我单位自成立会计核算中心以来,依法运作,把本单位所属事业单位和各处室的自管经费集中核算,效果良好,其优势已逐渐显现出来。

第一,清理各单位的账户。将原来几十个账号,变成了现在的“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杜绝了小金库及其衍生的诸多非法和违纪现象的发生。

第二,加强支出管理。对不合理的开支予以纠正,例如原来由各处室管理的自管经费,白条子、无领导签字等现象经常出现,进入核算中心后,这种现象得到了纠正。

第三,搞清了资产归属。对过去游离在外的资产,通过清产核资,清点上账,防止了资产流失。

第四,资金的使用增加了透明度。在坚持“三权不变”的基础上,核算中心负责人再审核,从而克服了过去曾经发生过的那种部分资金使用脱离业务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避免了事后审计的弊端,从源头上强化了监督、管理和协调作用。

第五,加强了预算管理。凡是没有预算或超预算的支出一律不得列支。如有临时需要待追加预算后方可列支。这就避免了事后算账的现象发生。

第六,过去各处室自管经费由于无专业人员管理,账簿及账务处理不规范,纳入核算中心管理后,保障了资金的安全又有了规范的财务管理。

第七,有利于本级经审及财务部门开展工作。集中核算后,核算中心集中了机关及 事业单位所有的会计资料和信息,经审部门花费较少的审计成本即可比较全面地了解各单位财务收支情况,财务部门也可以很快地了解所属事业单位拨款使用情况。

会计核算中心作为财务制度改革中的一个新生事物,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逐步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于会计核算中心本质上是一种会计代理制,其会计核算监督与各单位经济业务活动在时空上的分离,造成了会计人员与单位的财务收支等经济业务活动的脱节,因而会计核算中心无法对单位的原始凭证所反映的全部经济事项的真实性进行监督,这样就难免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笔者认为,当前应从三个方面加强建设,克服某些局限性,使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

1.是队伍建设

当前由于中心人少、工作量大,每人要管理十几个单位,精力所限,对各单位的经济业务了解不够,很容易出现纰漏。解决这个矛盾,应从增设人员和提高素质两方面考虑。

(1)选调人员。会同人事主管部门精心组织安排,严格资格审查,严密考试、考核,层层把关,为中心选调人员,充实工作岗位;

(2)提高素质。会计集中核算得以有效运行必须以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保障:

①全面开展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责任感,构筑牢固的会计职业道德防线,使所有工作人员成为诚实守信、依法理财的合格会计人员;

②强化政治理论和业务理论学习,进一步全面学习有关制度、办法,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业务工作;

③加强报账员的管理和培训,报账员的工作规范程度将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真伪,因此需要切实抓紧对报账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业务水平,使其充分发挥会计集中核算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2.是职能建设

(1)突出集中,完善监控。把应纳入核算中心的账户集中到位,新成立的单位及时纳入核算中心管理,杜绝账外账的出现;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和监督,判断报账手续的合法性、完整性,对不能真实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票据不予报销;

(2)转变职能,强化管理。核算中心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根据各部门预算指标情况,严格控制各部门的用款进度,加强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加强往来款项管理,定期清理往来款项,避免长期挂账,定期打印往来明细,督促各部门各单位,避免坏账形成。

3.制度建设

兼顾需求与可能,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做到有序操作,严格把关。

(1)严把预算关,真正做到没有预算不得开支,明确各项支出的方向和用途,专项资金力求细化到具体项目;

(2)制定会计核算中心治理制度,如会计核算业务操作规程、岗位轮换制度、业务考核与奖惩制度等。建立会计集中核算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3)加强票据管理。利用财务软件系统加强票据管理,规范票据领购、使用、登记等程序。严格票据缴验制度,购领新票据前必须将使用过的票据进行缴验,按照先领后 用的程序,对未使用完的票据及时销号;严格按票据使用范围使用,各专用票据间不得串用;建立起收费票据使用登记制度,正确反映票据领、用、存情况。

(4)加强债权、债务控制。定期对债权债务清理核实,尤其对跨的应收款加大催收力度,及时回收陈欠款项和个人借款,避免和减少资产流失,坏账损失须经严格程序审批核定。

(5)资产保全控制。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现金开支范围,核定每日库存现金量;支票填写须与发票、入库单、订单等核对;印章分专人保管,防止资金被挪用。实物资产做好产权登记,完善资产处置,避免资产流失。

实践证明,自核算中心成立以来,集中核算有利于对资金的全程监督,减少不合理开支;有利于强化预算约束,完善预算执行的事前、事中控制;有利于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资料真实性;我愿与核算中心全体同志一道,努力学习,团结奋斗,尽心竭力,做好工作,为市总会计核算中心兴利除弊,逐步完善,为全市工会财务工作持续发展,再尽微薄之力。

第五篇:资产核算员岗位职责

1.掌握资产管理制度和核算办法,负责对有关财产使用部门进行财产管理和核算。

2.负责编制财产的领用分配表,进行会计核算,按资产使用责任制,实行分口、分类管理。

3.参与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和物品的月末盘点工作,酒店在财产清査中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要分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4.分析财产和物品的使用效果,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5.每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登记账簿,月末结出资产净值余额。编制固定资产折旧汇总表,做到账表相符、账账相符。

6.正确划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界限,编制固定资产目录,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核算,按照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负责固定资产的明细核算。督促有关部门或管理人员对购置、调人、内部转移、租赁、封存、调出的固定资产办理会计手续。如实反映其全部会计核算内容,包括正确计算固定资产的记账价值,正确计划固定资产的折旧。

7.年底进行资产清查盘点,对报废处理和出售不使用的资产,按“财产管理责任制”规定办理手续。编制会计凭证,并登记固定资产账户。

8.负责低值易耗品和物料用品的出库分配,对物料用品中的服务用品清洁用品、印刷和文具用品、棉织品、玻璃器皿、瓷器、办公用品等,分别按领用日期和项目分类,并按领用部门分别编制分配表,以及编制会计凭证。

9.对物品的领用,做到事先有控制,事后有监督。月底对领用物品的消耗情况进行分析,分别与预算和去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并定期组织分析固定资产的使用效果。

10.接受和完成主管临时安排的其他工作。

下载财务会计 第七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的核算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财务会计 第七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的核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企业自创无形资产管理与核算[精选5篇]

    浅析企业自创无形资产的管理与核算 摘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传统的物质资产、金融资产的投资和规模扩张转向技术、人力、组织等无......

    小企业无形资产出租的核算(优秀范文5篇)

    无形资产出租 小企业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租金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计提出租无形资产摊销额时,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累计摊销”等......

    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办法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办法1. 企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年度分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确定。 2. 公司的会计核算以人......

    浅议国有林场林木资产核算

    内容提要:本文根据国有林场特有的资产项目林木资产的概念,特征及核算意义,对现行核算体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解决方法,从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以求建立切实可行的林木......

    资产核算实训报告(大全)

    资产核算实训报告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去年冬天的实训早已成为记忆,又迎来了这个夏天的第一个与最后一个实训。 最初听到这个实训的时候,内心还是很平静的,因为已经有过几次实训......

    中财第十章 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参考答案[范文大全]

    第十章 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参考答案1.(1)借:无形资产3 000 000贷:银行存款3 000 000借:管理费用25 000贷:累计摊销25 000(2)出售净损益=1 300 000-(3 000 000-25 000×64)-(1 300 000×5......

    2016年上半年内蒙古资产评估师《财务会计》:管理费用核算模拟试题[5篇范例]

    2016年上半年内蒙古资产评估师《财务会计》:管理费用核算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如果因非正常原因造成在建工程报废......

    会计毕业论文生物资产核算研究

    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最新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会计毕业论文某公司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法研究2、 会计毕业论文出口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