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旧城改造模式探讨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旧城改造模式探讨 来源:早泄的调理 http://tang.kunhei.com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改造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进程。但现行的改造模式引发了众多的矛盾冲突,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在当前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如何科学合理的实施旧城改造,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是研究分析中国大多数城市现行的旧城改造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城市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城市的旧城改造提出新的思路。
【关键词】旧城改造;和谐社会;“大拆大建”;“团地再生”
一、旧城改造概述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旧城区的设施不健全、布局混乱、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达不到城市生活水平的要求,严重阻碍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对旧城区进行有计划地改造。旧城改造是指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根据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对旧有城市基础设施实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变,有规划地进行城市改造建设,主要包括再开发、整治、保护三个方面的内容。
旧城区改造是衡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布局合理和完善的必然要求。旧城改造合理能促进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改善,改造不当则造成诸多不利局面,甚至引发社会矛盾,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
二、国内旧城改造现行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活动起步较晚。一些城市取得了成功经验,但也有一些城市由于指导思想发生偏差,旧城改造的矛盾日益尖锐。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旧城改造采取“大拆大建”的传统模式,这种简单粗放的模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暴露出太多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旧城改造、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一)大拆大建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据统计,拆建过程的直接和间接能耗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这不仅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浪费,而且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十分严重。例如,建筑能耗排放的温室气体已占全国总量的25%。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是与我国和谐社会理念中倡导建立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一致的。
(二)大拆大建催生了一些违法行为,引发严重社会问题,不利于社会稳定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搞政绩工程,一味注重经济效益,轻视居民的切身利益,在拆迁中纵容开发商乱拆乱建、强拆强建的违法行为,严重侵害了群众利益。由于我国人地矛盾突出,城市拆建的不当很容易引发居民的不满,甚至会引发社会动荡。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出现大量上访、群众与拆迁单位对峙、与开发商打官司等现象,这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宗旨是相悖的。
(三)大拆大建毁坏了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破坏了城市的个性和特色
大拆大建的旧城改造模式认为旧城是城市发展的严重包袱,要改造就要拆除重建,而这些旧城大多有悠久的历史,有独特的人文社会环境和城市历史风貌。彻底拆除重建就把城市原来的文化遗存、社会风貌以及地方风情全部一扫而光,把城市的历史文脉割断了。同时,在新建设施时,多数城市为了追求现代化城市景观,出现了大量相似的建筑,而没有根据自身城市的特色和形态进行改造和建设,极大地减弱了城市特色和城市个性。这与科学发展观严重不符。
三、国外旧城改造模式的经验借鉴
旧城改造是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存在于每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之中。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外旧城改造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全盘改变,以新换旧
这种旧城改造接近于建一座新城,改变城市的宏观布局与城市风格。
(二)保留旧城不动,新建卫星城
这种模式保留旧城不变,然后选择在附近的地域建立卫星城,用来充实完善旧城的现代功能,维持城市跟高要求的运转。意大利的罗马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三)维持旧城原样不变,只做局部维修
在国外城市,对保存较完好,有着大量历史文化沉淀旧城区的改造,往往采用这种方式。为传承历史文化,采用精雕细凿,很少有大规模拆建。
(四)保留旧城的形式与精髓,更换外表的材质
这种模式是把破旧的旧城变为全新的旧城,这样既保留了城市原有的人文和特色,又迎合了城市发展的需要。日本东京的“团地再生”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团地再生”是对功能、设施已经严重落后的集
体住宅进行翻新、改造,使居住质量得到提高、价值得以提升的一种城市规划活动。它决不是简单地对旧建筑进行加固翻新,而是要给旧城市实行一次整形外科手术,使其成为一个能够提
供高品质生活的新型社区。
可以看到,国外在旧城改造过程中的模式经过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这些模式都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国内旧城改造大多采取前两种模式,改造方式粗放,以“大拆大建”为主,严重制约了旧城改造的进程,长久以来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尚未得到完全解决。
四、国内旧城改造模式的新思路
为了解决我国旧城改造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更加合理科学的完成旧城改造,不能一味地采用“大拆大建模式”,日本旧城改造中的“团地再生”模式,既可节约社会资源,还可减少矛盾,值得我们借鉴。
(一)团地再生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居住要求不断提高,旧住宅不再满足人们的要求,拆迁重建的费用要远远大于“团地再生”。因此,对原有土地上的建筑、绿化、道路等进行改建、翻新,改善小区的环境景观、居住品质,使得住宅的居住品质和周边的商务区形成配套。这样就解决了老社区的形象与城市中心地带的黄金价值严重不符的现象。“大拆大建”带来的环境和资源的压力也就不复存在了。
(二)团地再生可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团地再生”带来的好的效应,使居民、政府和开发商,通过市场的方式,在城市建设中获得各自利益的平衡,进而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在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同时,推动城市建设良性循环,缓和社会矛盾,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三)团地再生可保护城市的文化传统和特色
“团地再生”模式是在尽可能保留城市原样的基础上进行的局
部翻新改造,将不会对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造成破坏,这也解决了城市改造中既要符合城市发展需要又要保留城市文化传统特色的矛盾。
五、结论
旧城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旧城改造还没有统一规范的改造模式。许多城市在旧城改造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多数城市旧城改造中所采取的“大拆大建”模式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团地再生”的旧城改造模式,期望能为旧城改造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第二篇: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旧城改造模式探讨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旧城改造模式探讨
一、旧城改造概述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旧城区的设施不健全、布局混乱、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达不到城市生活水平的要求,严重阻碍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对旧城区进行有计划地改造。旧城改造是指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根据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对旧有城市基础设施实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变,有规划地进行城市改造建设,主要包括再开发、整治、保护三个方面的内容。
旧城区改造是衡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布局合理和完善的必然要求。旧城改造合理能促进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改善,改造不当则造成诸多不利局面,甚至引发社会矛盾,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
二、国内旧城改造现行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活动起步较晚。一些城市取得了成功经验,但也有一些城市由于指导思想发生偏差,旧城改造的矛盾日益尖锐。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旧城改造采取“大拆大建”的传统模式,这种简单粗放的模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暴露出太多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旧城改造、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一)大拆大建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据统计,拆建过程的直接和间接能耗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这不仅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浪费,而且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十分严重。例如,建筑能耗排放的温室气体已占全国总量的25%。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是与我国和谐社会理念中倡导建立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一致的。
(二)大拆大建催生了一些违法行为,引发严重社会问题,不利于社会稳定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搞政绩工程,一味注重经济效益,轻视居民的切身利益,在拆迁中纵容开发商乱拆乱建、强拆强建的违法行为,严重侵害了群众利益。由于我国人地矛盾突出,城市拆建的不当很容易引发居民的不满,甚至会引发社会动荡。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出现大量上访、群众与拆迁单位对峙、与开发商打官司等现象,这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宗旨是相悖的。
(三)大拆大建毁坏了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破坏了城市的个性和特色
大拆大建的旧城改造模式认为旧城是城市发展的严重包袱,要改造就要拆除重建,而这些旧城大多有悠久的历史,有独特的人文社会环境和城市历史风貌。彻底拆除重建就把城市原来的文化遗存、社会风貌以及地方风情全部一扫而光,把城市的历史文脉割断了。同时,在新建设施时,多数城市为了追求现代化城市景观,出现了大量相似的建筑,而没有根据自身城市的特色和形态进行改造和建设,极大地减弱了城市特色和城市个性。这与科学发展观严重不符。
三、国外旧城改造模式的经验借鉴
旧城改造是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存在于每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之中。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外旧城改造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全盘改变,以新换旧
这种旧城改造接近于建一座新城,改变城市的宏观布局与城市风格。
(二)保留旧城不动,新建卫星城
这种模式保留旧城不变,然后选择在附近的地域建立卫星城,用来充实完善旧城的现代功能,维持城市跟高要求的运转。意大利的罗马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三)维持旧城原样不变,只做局部维修
在国外城市,对保存较完好,有着大量历史文化沉淀旧城区的改造,往往采用这种方式。为传承历史文化,采用精雕细凿,很少有大规模拆建。
(四)保留旧城的形式与精髓,更换外表的材质
这种模式是把破旧的旧城变为全新的旧城,这样既保留了城市原有的人文和特色,又迎合了城市发展的需要。日本东京的“团地再生”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团地再生”是对功能、设施已经严重落后的集体住宅进行翻新、改造,使居住质量得到提高、价值得以提升的一种城市规划活动。它决不是简单地对旧建筑进行加固翻新,而是要给旧城市实行一次整形外科手术,使其成为一个能够提供高品质生活的新型社区。
可以看到,国外在旧城改造过程中的模式经过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这些模式都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国内旧城改造大多采取前两种模式,改造方式粗放,以“大拆大建”为主,严重制约了旧城改造的进程,长久以来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尚未得到完全解决。
四、国内旧城改造模式的新思路
为了解决我国旧城改造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更加合理科学的完成旧城改造,不能一味地采用“大拆大建模式”,日本旧城改造中的“团地再生”模式,既可节约社会资源,还可减少矛盾,值得我们借鉴。
(一)团地再生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居住要求不断提高,旧住宅不再满足人们的要求,拆迁重建的费用要远远大于“团地再生”。因此,对原有土地上的建筑、绿化、道路等进行改建、翻新,改善小区的环境景观、居住品质,使得住宅的居住品质和周边的商务区形成配套。这样就解决了老社区的形象与城市中心地带的黄金价值严重不符的现象。“大拆大建”带来的环境和资源的压力也就不复存在了。
(二)团地再生可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团地再生”带来的好的效应,使居民、政府和开发商,通过市场的方式,在城市建设中获得各自利益的平衡,进而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在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同时,推动城市建设良性循环,缓和社会矛盾,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三)团地再生可保护城市的文化传统和特色
“团地再生”模式是在尽可能保留城市原样的基础上进行的局部翻新改造,将不会对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造成破坏,这也解决了城市改造中既要符合城市发展需要又要保留城市文化传统特色的矛盾。
第三篇:旧城改造
探讨富民服装城对南充市旧城的改造
南充市旧城的现状
a.b.南门片区:旧城改造快速推进的条件
南门片区位处南充市顺庆区南门坝滨江生态走廊腹地,东连高坪,南通嘉陵,扼守三区交汇、两河中心的黄金地带。
此片区居民住的是大棚户,夏天燥热、冬天寒冷、居住条件十分恶劣,居民需要改善生活条件,旧城改造顺从民意。
此片区均是居住区,无商业形态,折迁成本低,可具操作性。
在滨江大道和玉带路的交汇处是新修的四桥。四桥的修建有利于缓解高坪到顺庆,嘉陵的交通压力,加强三区的沟通,符合城市规划。
b.西门片区:旧城改造难度主要的原因
西门片区主要以西门市场为中心。西门片区是旧城商业区,商铺折迁成本过高,只有降低该片区的商业价值,拆迁才具可操作性。
西门片区商圈形成,主要西门市场的带动。西门市场如果消亡,才能除低西门片区的商业价值。
西门市场产权的分割,形成众多的小业主。在改造中,各个小商户漫天要价,不支持政府的决策,使得西门市场的改造和发展步履艰难,成为政府的心病。面对这样的一个杂乱无序的片区,政府无从下手,无法改变现状,只得任其发展。西门片区成为了一个自生自灭的市场。
只有建成一个新的服装批发市场来刺激和加速西门市场的衰落,而西门市场的衰落将带动整个西门片区的衰落。
富民服装城在西门片区旧城改造中的作用
富民服装城是一个集服装市场,写字楼,住宿,停车场,客运等为一体的大型的服装市场。选址在人民南路和红花街之间的地段。
与西门市场相比,富民服装城购物环境舒适,价格比西门低三分之二,环境,交通非常便捷,取代西门市场指日可待。
第四篇:旧城改造
改造原因
城市旧居住区,是在一个城市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也是城市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缩影。旧城一般指的是在市区的一些小区或者是厂房的改造,主要是因为这些小区和厂房年代久远,好多已经成为危房,所以必须实行改造,这种改造相对来说补偿要高一些。旧城区通常历史文化遗存比较丰富,历史格局和传统风貌比较完整,但同时也存在城市格局尺度比较小、人口密度高且居民中低收入人群占的比例比较高、基础设施比较陈旧、房屋质量比较差等问题。
编辑本段改造效果
通过旧城区改造,城市的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和变化。第一,旧城区道路网络基本建成,道路交通矛盾日益缓解;第二,公用配套设施供需总量基本平衡,服务供应结构得到优化;第三,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并呈改善趋势;第四,住宅长期短缺的矛盾得到根本性扭转,住宅建设飞速发展。编辑本段问题、矛盾
旧居住区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它涉及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文化效益等多方面的平衡与完善,关系到政府部门、房产开发商和普通居民的利益分配。由于旧居住区改造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我国的城市旧居住区改造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矛盾:
一、对经济效益的过度注重和对社会效益的忽视;
二、传统改造手段的成本居高不下;
三、轻视文化效益——历史风貌和城市景观特色的丧失;
四、改造手段的单一和体制的不完善;
五、公众参与仍然薄弱。
编辑本段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城市旧居住区改造呈现多种模式、多个层次推进发展态势,改造模式由过去单纯的“旧区改造”转向“旧区再开发”。概括起来,现阶段我国城市的旧居住区改造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城市发展对经济和环境效益提出更高层次要求;
二、公众参与程度不断提升;
三、趋向法制化、民主化和多元化。
第五篇:旧城改造
旧城改造是指局部或整体地、有步骤地改造和更新老城市的全部物质生活环境,以便根本改善其劳动、生活服务和休息等条件。既反映城市的发展过程,城市空间规划组织以及建筑和社会福利设施的完善过程;又表示物质成果,反映当时的建筑和福利设施状况。旧城改造是个不间断的过程,取决于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内容包括:①改造城市规划结构,在其行政界限范围内,实行合理的用地分区和城市用地的规划分区;②改善城市环境,通过采取综合的相互联系的措施来净化大气和水体,减轻噪声污染,绿化并整顿开阔空间的利用状况等;③更新、调整城市工业布局;④更新或完善城市道路系统;⑤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并组织大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把旧街坊改造成完整的居住区。当前旧城改造方案设计的趋向为:①保持中心城市相对稳定,增加一些结构完整、规模适当的封闭式卫星城镇,城市用地被划分为一些孤立的功能区,而整个规划结构的发展,有赖于相交半放射环形系统的扩展;②在向灵活分区过渡的基础上编制各种开敞式的城市结构,公共服务中心的布局则根据完善整个城市规划结构的具体条件,具有更加多样的组合方案。
旧城改造的创新理念
在对广州南华西骑楼街进行旧城改造过程中,广州环海集团以引进现代动漫元素的方式,把动漫风格与岭南特色的骑楼建筑完美融合,打造旧城改造的文化创新方式。动漫创意文化的纳入,将使广州骑楼街危破房改造达到修旧创新、独树一格的效果,为广州旧城改造项目树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