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其审计的需要(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1:4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其审计的需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其审计的需要》。

第一篇: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其审计的需要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的比重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因此,审计部门应重视无形资产的审计。对企业来说,无形资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企业潜在的巨大财富。面对无形资产管理不规范,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的现状,需要重视无形资产审计。无形资产审计内容包括无形资产战略审计、无形资产重点审计、无形资产效益审计、无形资产管理审计。

【关键词】无形资产系统审计 无形资产战略审计 无形资产审计评价重视无形资产审计

在现行的审计工作中,对无形资产的审计,只是在财务审计中有很少的内容。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由于无形资产在资产总额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审计部门应重视对无形资产的审计。首先,无形资产的重要性,需要重视无形资产审计。无形资产是指一定主体拥有或者控制的、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并预期会带来经济效益、能以货币计量的资产。对企业来说,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无形资产是企业潜在的巨大财富,是提高知识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无形资产是企业综合经济实力的体现,是强化知名度、扩张资本、转化有形资产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无形资产是企业文化的象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无形资产中,品牌是最具有影响的一种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无形资产对企业如此重要,相应审计部门需要重视无形资产审计,审查企业是否充分发挥无形资产的作用。

其次,无形资产管理不规范,需要重视无形资产审计。在现实的企业中,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很不规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无形资产数量不清。企业有多少无形资产数量不清,现在是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在会计账簿上进行核算的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而在规定之外应属于无形资产的经营秘密、商号、特许权和自创商誉等还未进行价值和数量的核算,也未采用相应的办法进行数量的清理给予管理。(2)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或未建全。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般按国家财政部制定会计制度的规定,有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制度,但一般都没有建立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既没有无形资产管理机构,也没有无形资产管理人员,不明确哪个机构管理无形资产,谁来管理无形资产,更没有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对这种无形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未建立的情况,促进企业建立和健全无形资产管理制度,规范无形资产管理。

第三,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需要重视无形资产审计。目前,在企业普遍存在对无形资产缺乏正确认识的情况下,国有企业资产流失。我国每年有3万多项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其中有2万多项由于知识产权观念的淡薄未申请专利,十几年里,我国将11万余项发明无偿地“奉献”给了外国,这笔财富白白地被流失。而在西方发达国家85%的专利申请都来自企业,一家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一年中能申请几百件、上千件甚至上万件的专利。面对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和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流失,需要重视无形资产审计。无形资产审计的构想

怎样对无形资产进行审计,还没有相应的制度或经验,在此提出一个构想。

2.1 无形资产系统审计。对各种无形资产的价值与数量方面进行审计。在实际操作时,可以分为两部分进行:首先,对在会计账簿有记录的无形资产进行价值与数量的审查,依据《企业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逐项检查每种无形资产的价值与数量是否真实、合法,核对资产负债表上的无形资产与会计账簿上的无形资产是否相符,会计账簿上的的无形资产与实际现有无形资产是否相符。其次,检查除在会计账簿中记录的无形资产外,是否还有其他无形资产:如还有其他无形资产,检查该项无形资产的数量及其基本情况,是否真实、合法,尤其是在无形资产的开发、形成和使用过程中是不是遵纪守法。

2.2 无形资产战略审计。对企业是否制定无形资产战略进行审计,在我国加入WTO的条件下,企业要重视研究与制定无形资产发展战略。无形资产战略是对无形资产的形成、利用、开发、效益和保护等做出的决定全局的、重大的筹划和对策。它包括专利战略、商标战略、名牌战略、土地使用权战略和商誉战略等。为实现无形资产发展战略要制定相应的策略:(1)无形资产开发策略,无形资产的自创和引进,既要组织创新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专利权,又要引进高新技术,促进经济发展。(2)无形资产信息策略,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搜集国际组织的、主要发达国家的有关无形资产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和利用。

(3)无形资产经营策略,对拥有各种无形资产,面向国际大市场,利用各种渠道和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经营。(4)无形资产进攻策略,根据各种无形资产的特点,主动、积极地创造条件,参与国际大市场的竞争,在境外注册商标,争创国际名牌,优化企业形象。(5)无形资产国际规范策略,学习、熟悉、掌握和运用国际组织、地区和主要发达国家的有关无形资产的各种规范,以建立和健全与国际无形资产的规范协调的中国无形资产规范体系。

2.3 无形资产重点审计。对企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无形资产进行审计。由于企业拥有无形资产的情况不同,因而对企业单项无形资产的审计也不同,有的企业是专利权,或是商标权,或是商誉,或是其他。专利权审计是对专利的开发、申请、利用和保护的审查;商标权审计是对商标的开发、申请、利用和保护的审查;商誉审计是对商誉的培养、提高、利用和保护等的审查。

2.4 无形资产效益审计。对企业经营无形资产的效益的审查。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要积极经营,经营无形资产的目的是要获取经济效益。企业经营无形资产,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其主要途径是:提高商誉,获取额外利润;争创名牌,以市场优势和价优获取更多的利润;出售或转让专利权、非专利权、商标权,开展技术贸易等以取得收益;以无形资产投资取得投资收益等。企业经营无形资产,在我国加入WTO后,还要面向国际市场经营无形资产;其经营的方式主要是:无形资产投资、无形资产筹资、无形资产经济合作和贸易等。

2.5 无形资产管理审计。对企业在无形资产的开发、形成和使用过程中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检查、考核和分析的管理活动进行审查。随着企业从重视有形资产到越来越重视无形资产,或者说从重视存货到越来越重视知识,使企业的成功取决于知识和创新能力。因而,要重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要求企业确定无形资产管理部门和人员,制定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无形资产管理部门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发挥每个人知识的作用,提高创新能力,提高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检查、考核和分析的管理水平,加强无形资产的筹资与投资管理,以便提高无形资产的经济效益,促进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无形资产审计的评价

对企业无形资产审计,当审计结束时,要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价。无形资产审计评价,是对企业无形资产进行审计后,对其工作的成就、问题的评定与建议。

3.1 开发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企业要以战略的眼光开发无形资产,扩大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企业开发无形资产除引入无形资产外,主要是自创无形资产。自创无形资产是指自行设计、申请或接受授权等非转让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它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3.2 建立无形资产核算体系。对企业全部无形资产建立核算体系,包括建立无形资产会计明细账,对纳入会计核算内容的,根据会计凭证,核算无形资产的种类、项目、数量、金额和保存或使用单位(人)等。

3.3 明确经济责任。对无形资产的开发、形成、使用、保护和保管的各环节,要明确有关单

位和人员的岗位经济责任,确定责任要求、奖励或处罚,离任进行责任审计。

3.4 建立企业内部无形资产监督机制。对无形资产要加强管理,建立无形资产监督机制,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部门和人员,要对企业无形资产的开发、形成、使用、效益、保护和保管等要依据有关法规和制度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促进无形资产的充分整,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提高无形资产的利用效益。

第二篇: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状况调研报告

20xx年05月《中国青年报》报导了xx市正阳河、老都一处、松花江大饭店、紫罗兰摄影社、光明眼镜店等12家国有商业企业,完成了国有资产退出改革,退出的国有有形资产总额近3亿元,变成清一色民营股份制企业。而在改革转制中,这些国有商企的资产均由该市商委委托评估中介机构评估、经该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定后确定其价值。评估的内容只针对有形资产,对商标、商号等无形资产均未评估。对此,经济专家表示了忧虑。国有企业的无形资产历来没有被十分重视,在国企改革的攻坚阶段,这一问题应该被提出并值得高度注意。

商标、商号还不是无形资产的全部。现代会计理论认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构成了企业资产的总体。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看不见,摸不着,人们无法直接触摸到的隐形存在的资产。所以它实质上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某种法定权利、特权或优势的固定资产。拥有这些资产的企业,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特殊的有利地位,从而使企业获得高于一般水平的经济利益。我国1993年7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第20条规定“无形资产是企业长期使用但是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国有企业的无形资产是指由国有企业控制的,不具有独立实体,对生产经营与服务能持续发挥作用并能带来经济利益的一切经济资源。遵照我国现行法律和政策规定并参照国际惯例,无形资产的基本内容还应包括:专利权;专有技术的使用权及其他科技成果权;设计等工业权;商业秘密;土地使用权等。

一、导致转制过程中无形资产流失的客观方面的原因

无形资产的特性是导致其易流失的客观原因。

1、无形性。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其功能作用不能在感性上直观反映,只能存在于在观念中,因而它极易被人们忽视。在改制中,就会存在低估和不确认无形资产的现象。有些无形资产如企业形象、自创商誉、厂商品牌等没有加以核算和反映,在对外的财务报告中也不加以说明;或者无意或有意忽视转制企业的专有技术、专门人才、营销网络等无形资产;对于商誉等无形资产也不加以确认等等。常常会由于遗漏这些无形资产项目而导致无形资产的流失。

2、不稳定性。无形资产的价值体现在其可以为企业带来超过一般企业的盈利水平。但这种盈利水平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无形资产的未来收益依赖于人为的估计和判断。而企业的盈利水平也会受环境的影响;无形资产的经济寿命也是一样,特别是进入了知识爆炸的时代,技术进步加速,对无形资产可使用年限(主要是带来超额收益的年限)产生了影响,尤其是技术型无形资产,很可能一项无形资产才开发出来就走向了淘汰。这使得无形资产的价值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到在企业转制时对无形资产价值的确定。一些企业就可以利用无形资产的计价做文章,操纵价格,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

二、导致转制过程中无形资产流失的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1、无形资产缺乏利益主体的关注。作为企业重要资产的无形资产,其作用是可以使企业获取超额利润。它应当是企业经营者关注的焦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作为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的经营者,由于无形资产的状况优劣以及是否完整、安全与其经营业绩评价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经营者对无形资产缺乏关注,其现实表现为淡薄的无形资产保护意识、保密意识和缺乏对无形资产的有效管理。而面临转制时,由于经营者占大股的政策,使得经营者在企业资产的评估问题上又成了名副其实的“当事人”,更是很难要求其公正地来对待本就容易被其他人忽视的无形资产了。

2、无形资产的价值的不稳定性需要对无形资产的评估作价有一个严格的标准,但无形资产的评估作价仍是一个现实问题。由于评估市场尚不能有效运行,无形资产的评估缺乏统一的权威性标准,转让无形资产的价值缺乏合理的评估和认定,使得不少接收方利用资产评估这一手段与少数资产评估机构进行“合谋”,来人为地操纵无形资产价值,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由于缺乏对评估机构的有力的监管,这种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惩处,使得评估作价问题导致的无形资产流失成为其流失的一个主要渠道。如在价值评估中,由于评估机构鱼龙混杂、人员素质、水平良莠不齐,加之受无形资产价值不稳定的影响,使得评估结果“弹性”很大,对无形资产的估价有些“随心所欲”,低估无形资产的行为就有了发芽的温床。

3、缺乏有效的行为监督和约束机制。改制过程中,有些国有企业的上级政府及管理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无形资产在企业经营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对国有无形资产的监管无力,不能注意保护。在对企业负责人的绩效评估时,对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的考核和监控没有无形资产的指标,缺乏奖惩制度,对其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经过这些年的建立、修订和完善发展,我国关于无形资产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已有所发展,但相对于无形资产的发展速度,法律法规仍存在着滞后性,尚不能完成全面保护无形资产的需要。如,关于无形资产评估的法律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尚未健全和完善;缺乏对产权交易中无形资产计价、评估、转让的审计监督,缺乏相应的审计法规和制度支持。

针对以上主客观原因,在转制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在国有企业转制之前,即企业经营者代表国家负责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

1、企业经营者代表国家负责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要求其要有用法律手段确定无形资产的意识。

企业无形资产要及时登记注册,取得合法的权利。这是使自己的无形资产获得法律保护和外商承认的先决条件。在法学中,资产被表述为财产权。要主张权利,首先必须依法享有权利。企业对自己的无形资产必须及时依法到有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去登记注册。如专利要到专利局,商标要商标局,土地使用权要到土地局,企业名称要到工商局。企业应重视对自己所拥有的专利、商标、著作权的国外注册工作,做到未雨绸缪。如果企业转制,还有可能有外资参股,企业的经营者要充分利用《专利合作条约》和《商标注册马德里协定》等国际团体定提供的简便程序,节省费用的便利条件,及时办理国际注册。

2、企业经营者代表国家负责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要求其有建立相应的无形资产保护机制的责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一环,其中包括了建立相应的企业无形资产保护机制。在资本主义国家,大多数发达国家大型现代化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都有100年以上的历史。国家经贸委决定在“九五”期间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机构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加速科技和经济结合。所以,在依靠无形资产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企业领导要清醒地认识到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重视对企业无形资产的全方位管理,自觉运用我国的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就要求企业首先从建立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着手,不断提高企业依靠无形资产的效益贡献率,同时,建立起一支具有较高素质又懂法律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员工队伍。

二、在国有企业转制过程当中,1、开展对无形资产内部审计工作。企业应建立无形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和无形资产内部审计制度,应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无形资产的全面管理;应充分关注自身无形资产的价值,加强无形资产转让的会计核算;应实施无形资产的监管,及时的对无形资产的未来收益、经济寿命、资本化率进行评估和确认。

2、规范对无形资产的评估工作。严格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规定程序进行:

①申请立项。

国有无形资产占有单位经主管部门同意后,向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交无形资产评估立项申请书,并附财产目录和相关会计报表等资料。获准立项后,再和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签定委托评估协议。

②调查核实。

在委托单位提供资料的前提下,受托事务所对无形资产的相关数据、文字资料,特别是产权关系,技术型无形资产的技术成熟度等是否真实可靠作出鉴别。

③评定估算。

根据对评估对象的调查核实后的全部数据与资料,进行全面权衡和整体性综合分析、计算设计编制明晰的评估报告书。

④验证确认。

评估报告书交委托人后,委托方在其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

随着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科技经济一体化步伐日渐加快,以及我国正式加入wto,无形资产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战略地位将进一步增强,对无形资产的保护和管理已提上企业的日程。我们应当加强对无形资产的关注,改变过去有形才是资产的认识,结合企业的特点做好无形资产的保护工作,防止国有无形资产的流失。

第三篇:地方国有企业审计现状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地方国有企业审计国有企业审计对象大幅度减少,企业审计逐渐呈现出淡化趋势。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前企业审计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强化企业审计职能既是审计机关的法定责任,也是审计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实现自身职能转型的现实需要。在此我拟就地方审计机关企业审计的现状作些初步分析,并对如何加强企业审计作些理性思考。

一、当前企业审计面临的现状与难点

(一)企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市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而相继组建了一些国有控股公司,这些公司的经营业务包括:负责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两基一支”等社会经济发展瓶颈领域项目的融资、投资、建设监管、运营监管、投资回收和相关债务清偿;负责城市可经营性资产的经营和资本运作;它们在全市国有资本中所占比重较大,且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运行所依托的法律环境较为复杂,且要求的计算机业务水平较高,如果审计人员没有一定的专业水准,不懂电算化和业务系统审计,审计工作将难以有效开展。在评价其经济行为的目标性和效率性时,也有诸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因素需要综合考量。这对于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企业审计力量大幅削弱。一方面,随着审计工作重点逐步由企业审计向财政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方面转移,审计机关投入企业审计的力量已逐步减少。业务量的大幅减少导致平时缺少练兵,而方方面面的工作考核又更多倾向信息化和宏观性,导致新进局人员往往对企业审计技能的积累重视不够,业务能力有待提升。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相对要复杂些,愿意认真学习、钻研企业审计知识的人员也较少。企业审计业务人员少,不利于今后企业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深化企业审计的几点思考

当前地方审计机关企业审计面临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因素,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还是要调整思路、主动出击。我们认为现阶段企业审计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索:

(一)把握全局,突出重点

李金华同志指出,企业审计应坚持“把握全局、突出重点、重在整改、提高效益”的要求。为此,我们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审计机关管辖范围内国有企业的总体情况,了解管辖范围有哪些国有企业,它们的规模特点、效益等情况,建立起审计对象信息库,收集有关的报表资料,并对这些审计对象进行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哪些企业属于审计监督的重点对象。其次,在对一个具体的企业进行审计时,先必须对这个企业的总体情况有一个基本的把握,要详细了解被审计企业总体的机构设置、资产构成、工作流程、资金的主要流向、内部控制等情况,不仅审核财务数据,更注重对非财务资料的审计,向管理、制度、决策等领域延伸审计触角加强综合分析,挖掘审计深度。在全面掌握企业总体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审计的重点、关键点,对占比较大的资产、负债和损益项目作重点分析,弄清楚以下几点:

1、企业至审计日净资产状况及其构成,即企业有多少“家底”;2.企业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并对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长短期偿债能力作出评价;3.企业收入构成及比重,重点是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4.企业基本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查明是否存在重大违规事项或不规范的财务处理。并且对重大的经营事项追根究底,做到有放矢,切中要害。

(二)积极探索,提升效益

在新时期,企业审计应注意将财务收支审计与绩效审计有机结合起来,站在更高层次上,重点关注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战略,从经营机制、管理方式、治理结构、投资状况、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等方面,全面、系统地检查和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率及效益性。企业创造效益包括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在考核经济效益方面,一是确定已实现的经营成果水平,主要是确定所实现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上缴利税总额、资金利润率等各项经济指标水平;二是审查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是将被审计单位实际数与计划数、目标数相比较,确定完成程度;三是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其成绩并揭示其存在的差距。通过与被审计单位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指标的比较,或者与其它单位、同行业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明确方向。社会效益可通过以下几方面综合考量:一是是否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是是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或者有效地帮助人民就业、创业;三是是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并执行地方政策条例,在承担基础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国家和地方实力或影响方面有哪些贡献。也可参照国资部门确定的指标,与企业达成情况做对比。并且在审计中重点查找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隐患,以及由此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等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问题,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

(三)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新形势的发展对企业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效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还是计算机辅助审计,最终都是由人来实现的。现在的国有企业,经营规模、范围更大,管理理念更加先进,企业管理人员也比以前层次更高,有关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变化很大。企业审计人员如果不与之相适应,不熟悉国家的宏观政策法规,不掌握新的会计准则制度,不了解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是很难发现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与以前的企业审计相比,现在的企业审计更应当侧重于为宏观管理服务。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会查账,还要会综合分析、总结,增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已不再是审计人员的特长,而是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不懂计算机就会失去审计人员的资格”正慢慢地由危机变成现实。面对新的形势,审计机关应该重视对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优化企业审计人员的专业结构的同时,企业审计人员自身也要有紧迫感,自觉加强学习,不断进取,了解和掌握现代审计的技术和方法,熟悉相关的业务和政策,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四)结合内审,促进发展。地方审计机关企业审计在关注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更应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企业建立科学管理制度,强化内部免疫系统功能,帮助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所以必须与加强企业内审指导工作相结合。地方审计机关应加大对内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升内审人员的专业素养,帮助企业建章立制、规范财务管理,引导企业将内部审计工作重点从财务收支层面延伸到业务管理层面上,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国有资本的运行效率。

第四篇:如何回应社会关切之二 警惕政府“无形资产”流失

如何回应社会关切之二 警惕政府“无形资产”流失

每一起突发事件,处理不好会成为损伤政府公信的消极因素,应对得当则可能是增加政府公信的契机。真诚回应社会关切,积极提振政府公信,自觉维护“无形资产”,是每个党政干部的政治责任。

相对于经济发展成就、社会财富积累等“有形资产”,公信力属于“无形资产”。如同有形资产的建树需要集腋成裘,无形资产的聚集也靠点滴积攒。不同的是,政府“无形资产”的流失,却要容易得多、迅速得多。在近年来诸多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上,各级政府的不同回应,见证了“无形资产”的消长变化。

还记得2009年成都公交大火惨剧发生之后,信息公开的主动、及时,不仅消解了种种疑问、猜想,也使公众和政府“站在一起”去共同面对。而最近的深圳大运会,面对公众对“禁止农民工集体讨薪”的质疑,住建部门追回禁令并公开道歉,不仅呈现了特区的城市精神,也有效地维护了地方的形象。

每一起突发事件,处理不好会成为损伤政府公信的消极因素,应对得当则可能是增加政府公信的契机。如果事情出现后不是衔恨披露信息者“瞎捅娄子”,而是尽力促成政府与民众的顺畅互动;事态激化后不是推卸责任,而是着力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那么,我们就会看到化危为机的“双赢局面”——政府提升了公共管理的水平与公信力,百姓实现了正当的诉求和利益的公平。

我们有的干部,常误以为虚心听取批评、积极回应质疑,就会失了身份、丢了面子,甚至会削弱权威、消减威信。实际上,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正确,任何治理也不可能万无一失,出现批评质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矛盾拖延塞责,一错再错。一些突发事件发生发酵的路线图表明,回应失当、进退失据,才是公信受损的症结所在,也才会陷入动辄得咎的“信任困境”:做好事和做坏事一样会受到批评,说真话和说假话一样会被质疑。

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我们应充分理解治国理政的各种艰难,了解地方政府承担的发展责任,体会广大领导干部面临的现实挑战。但越是这种时候,就越需恪守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宗旨,越需增强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越需坚定对人心向背的清醒认识:政府公信的“无形资产”,远比经济成就等“有形资产”更为重要。不能让一些地方建起了气派摩登的高楼大厦,却在违规的强拆中离散了人心;构建了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却因工程腐败蚕食了信任;创造了引以为傲的GDP,却让子孙在不断蔓延的污染中承受痛楚。一边建树“有形政绩”,一边流失“无形资产”,这样的发展,这样的行为,怎能不降低“信任指数”?

人民信任方可载舟。纵观90年风雨历程,我们党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走向全国执政,正是因为“为全中国人民谋利益”始终是我们党不变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这就是为什么中央一再告诫党政干部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当前又特别提出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维护群众利益,政府才能赢得人民信任,才能获得奋发作为的价值保障。

民心是最根本的执政资源。真诚回应社会关切,积极提振政府公信,自觉维护“无形资产”,是每个党政干部的政治责任。只要从这个高度去认识并身体力行,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同心协力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第五篇:警惕政府“无形资产”流失

警惕政府“无形资产”流失

每一起突发事件,处理不好会成为损伤政府公信的消极因素,应对得当则可能是增加政府公信的契机。真诚回应社会关切,积极提振政府公信,自觉维护“无形资产”,是每个党政干部的政治责任。

相对于经济发展成就、社会财富积累等“有形资产”,公信力属于“无形资产”。如同有形资产的建树需要集腋成裘,无形资产的聚集也靠点滴积攒。不同的是,政府“无形资产”的流失,却要容易得多、迅速得多。在近年来诸多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上,各级政府的不同回应,见证了“无形资产”的消长变化。

还记得2009年成都公交大火惨剧发生之后,信息公开的主动、及时,不仅消解了种种疑问、猜想,也使公众和政府“站在一起”去共同面对。而最近的深圳大运会,面对公众对“禁止农民工集体讨薪”的质疑,住建部门追回禁令并公开道歉,不仅呈现了特区的城市精神,也有效地维护了地方的形象。

每一起突发事件,处理不好会成为损伤政府公信的消极因素,应对得当则可能是增加政府公信的契机。如果事情出现后不是衔恨披露信息者“瞎捅娄子”,而是尽力促成政府与民众的顺畅互动;事态激化后不是推卸责任,而是着力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那么,我们就会看到化危为机的“双赢局面”——政府提升了公共管理的水平与公信力,百姓实现了正当的诉求和利益的公平。

我们有的干部,常误以为虚心听取批评、积极回应质疑,就会失了身份、丢了面子,甚至会削弱权威、消减威信。实际上,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正确,任何治理也不可能万无一失,出现批评质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矛盾拖延塞责,一错再错。一些突发事件发生发酵的路线图表明,回应失当、进退失据,才是公信受损的症结所在,也才会陷入动辄得咎的“信任困境”:做好事和做坏事一样会受到批评,说真话和说假话一样会被质疑。

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我们应充分理解治国理政的各种艰难,了解地方政府承担的发展责任,体会广大领导干部面临的现实挑战。但越是这种时候,就越需恪守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宗旨,越需增强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越需坚定对人心向背的清醒认识:政府公信的“无形资产”,远比经济成就等“有形资产”更为重要。不能让一些地方建起了气派摩登的高楼大厦,却在违规的强拆中离散了人心;构建了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却因工程腐败蚕食了信任;创造了引以为傲的GDP,却让子孙在不断蔓延的污染中承受痛楚。一边建树“有形政绩”,一边流失“无形资产”,这样的发展,这样的行为,怎能不降低“信任指数”?人民信任方可载舟。纵观90年风雨历程,我们党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走向全国执政,正是因为“为全中国人民谋利益”始终是我们党不变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这就是为什么中央一再告诫党政干部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当前又特别提出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维护群众利益,政府才能赢得人民信任,才能获得奋发作为的价值保障。

民心是最根本的执政资源。真诚回应社会关切,积极提振政府公信,自觉维护“无形资产”,是每个党政干部的政治责任。只要从这个高度去认识并身体力行,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同心协力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下载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其审计的需要(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其审计的需要(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酒店人员流失现状

    我国正迎来一个餐饮业大发展的时期,市场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但是目前各地的餐饮业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就是餐饮行业员工的流失率非常高,尤其是一线服务员,招聘也很困难。据......

    员工流失现状及其解决方案

    员工流失现状及其解决方案 正常的员工流动有利于避免企业经营与管理僵化,给企业带来新的管理理念与新鲜血液,有利于员工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物极必反,过多的员工流动则导致......

    农村教师流失现状及其对策

    农村教师流失现状及其对策 2016-06-02 10:52 云朵课堂 国务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以来,农村中小学在公用经费、免除杂费、免课本费以寄宿生补助费、建立危房改造长效机......

    农村教师流失现状及其对策

    农村教师流失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试图从当前农村教师流失现状入手,寻找过量流失的原因及问题所在,同时提出相应的措施已期对当前农村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教育......

    酒店员工流失现状

    酒店员工流失现状3 预防酒店人员流失的基础性对策 员工流失率高是酒店员工对现状不满的客观反映,是酒店管理水平不高的重要表现。只有稳定员工队伍,才能有更稳固的发展,更高质......

    酒店员工流失现状.

    酒店员工流失现状2 酒店员工流失率高的原因分析 2.1 酒店员工流失的外部原因 2.1.1 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酒店业是服务性行业,长期以来,服务性行业被国人认为是地位低微、“......

    审计现状

    班级:财务101姓名:崔巧云学号:100208121 中国3类审计现状 我国的审计分为国际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我国审计起源于西周时期,1949至今处于发展间段,那现在处于什么状态呢,让我们......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现状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现状 一、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能吸引住优秀的人才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