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区人大常委会对任命干部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制度
XX区人大常委会对任命干部
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制度
(2009年2月24日 XX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为进一步增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提高带头学法、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自觉性,对提请旗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为做好法律知识培训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培训对象
旗人大常委会办事、工作机构负责人;旗人民政府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旗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旗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
第二条 培训内容
所有培训人员统一接受《宪法》、《监督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知识培训。旗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另外接受《法官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知识培训。旗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另外接受《检察官法》和《刑事诉讼法》等法律知识培训。
第三条 培训方式
1、旗人大常委会进行专门培训,具体采取由旗人大常委会领导及工作人员主讲和播放相关音像资料等方式进行。
2、在旗党校开展培训时,专门安排相关法律知识进行统一培训。
3、积极联系,参加自治区、市人大组织的培训,或采取邀请自治区、市人大专家、学者来我旗讲授相关法律知识的形式进行培训。
4、培训主要以短期培训为主,也可以采取以会代训、举办专题讲座、座谈等形式进行。
5、培训的次数可根据工作重点和实际需要不定期进行,原则上每年开展两次。
第四条 培训原则
培训工作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效果,做到理论知识、法律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培训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通过培训提高培训对象做好本职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第五条 组织领导
培训工作要在人大常委会党组的领导下,与其它工作同步考虑,统筹安排,各工作委员会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要把培训工作作为一项主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认真抓好
落实。
第六条 师资力量
要注意从人大干部中挖掘培养师资队伍,常委会领导、各工作委员会主任都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积极备课,参与培训辅导。同时也要在全旗选聘一些理论功底比较深厚和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同志作为培训的兼职教师。
第七条 考勤管理
1、本制度规定范围的人员应全程全员参与法律培训,确有原因参加不成时,应向旗人大常委会请假。
2、在培训期间,旗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法制委、选任联委将会同旗委组织部对培训人员的出勤情况做记录,并进行通报。
3、每次的参加情况,将列入全旗“三考一志”中考勤和考学工作的考核内容,在年底,旗人大常委会党组将参加培训情况向旗实绩考核办进行反馈。
4、要把参加培训的情况列入旗人大常委会对各职能部门班子成员实绩监督的重要内容,并严格按照实绩监督制度执行。
第八条 效果检测
培训结束后,在各培训对象自学的基础上,通过考试的形式对培训效果进行检测。旗人大常委会要按照《对所任命干部的任前、任期法律知识考试制度》的规定,组织考试,并认真执行。
第九条 本制度经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后施行。
第二篇:XX区人大常委会对所任命人员任前和任期法律知识考试制度
XX区人大常委会对所任命人员
任前和任期法律知识考试制度
(2009年2月24日 XX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为促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习法律,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促进旗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鄂尔多斯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工作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被旗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依法履行职责所需的法律知识。
旗人大常委会通过法律知识考试结果衡量被提请任命人员是否具备履行职责所需的相关法律知识。
第三条任前和任期法律考试的对象
(一)旗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和各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
(二)旗人民政府职能局局长;
(三)旗人民法院副院长、庭长、副庭长;
(四)旗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五)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
(六)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
第四条前条所列人员,2年内已参加并通过任前和任期法律知识考试的,在届中被调整并仍由旗人大常委会任命职务的,以及换届时仍在原岗位,但需要重新被提请任命的,可以不再进行任前或任期法律知识考试。
第五条任命非旗管职位的干部,提请机关应当在旗人大常委会会议举行20日前,提出人事任命议案,并将干部任免呈报表及其他
需要说明的材料报送旗人大常委会,旗人大常委会在任免前10天内组织专门考试。
第六条考试采取分期分批的形式,根据行业、职能,分批次进行考试。为加快我旗依法治旗进程,根据中央2005〔9〕号文件及自治区人大相关文件精神,安排各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以及苏木乡镇人大主席参加法律知识考试。
第七条 法律考试的内容
(一)公共法律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等。
(二)专业法律部分:根据拟任命干部的职位,将相应的行政法律、法规纳入考试内容。
第八条 法律知识考试实行考试试卷题库制,从相关题库中随机抽取,其中专业法律知识及行政法规占40%,公共法律知识占60%。
第九条法律知识考试在任前组织一次,在任期,结合日常干部教育,每2年组织一次考试。
第十条法律知识考试由旗人大常委会组织进行,具体考务工作由旗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选举任免联络委员会会同旗委组织部共同承办。
第十一条法律知识考试的具体时间、地点由旗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在考试15日前通知。
第十二条负责法律知识考试具体事务的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遵循公平、公正、保密、严格的原则,不得泄露试题或者考试答案。参加考试的人员应严格遵守考场纪律,独立完成考试,不得传阅或者抄袭他人答卷,不得有其它违反考场纪律的行为。
第十三条法律知识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分。满60分及以上的为合格,不满60分的为不合格。
第十四条法律知识考试成绩经旗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确认后,要及时反馈给旗委、组织部,并向提请任命的机关和参加考试的人员进行通报。
第十五条参加考试的人员对考试成绩有异议的,可以要求复查。
第十六条被提请任命人员经法律知识考试合格后,提请机关才能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命;不合格的,可以补考一次,经补考仍不合格的,不能提请任命,并且在一年内不得再向旗人大常委会提请任命其职务。
第十七条 在任期法律考试中不合格的,可以补考两次。第一次补考不合格,人大常委会党组与组织部门对其进行诫免谈话,第二次补考仍不合格的,旗人大常委会党组提出意见,建议旗委对其进行组织调整。
第十八条 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及选举任免联络委员会要会同组织部门,将法律考试的成绩记入本人档案。
第十九条本制度由旗人大常委会负责解释,自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施行。
第三篇:解析关于对人大任命的干部进行法律知识考试的思考
关于对人大任命的干部进行法律知识考试的思考
坚持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干部进行法律知识考试制度,是深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整体水平,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更好地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实践探索中的具体做法
四川省是全国较早推行法律知识考试的省份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全省90%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制订并坚持了法律考试制度,使一大批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和掌握了必备的法律法规知识,为推进依法治省进程作出了应有贡献。
南充市是我省较早推行法律知识考试的地级市之一。1993年撤地设市建立市人大常委会后不久,常委会即研究建立了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开始对拟任命人员进行法律知识考试。1998年7月,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在组织了为期一周的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后,首次对拟任命的49名新一届市人民政府组成人员进行了法律知识考试,市人大常委会两名副主任、秘书长及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自始至终在考场巡考。此举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资中县是我省最早推行法律知识考试的县之一。1995年8月,该县人大常委会首次对115名“两院”的拟任命人员进行了考试,拉开了全省县级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法律知识考试的序幕。到1999年底,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均推行了法律知识考试(少数民族个别县因条件限制除外),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相互交流、借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起来,普遍的做法是:
(1)出台关于法律知识考试的规范性文件,建立考试制度。(2)组建考试的组织领导机构。由人大常委会领导担任考法领导小组组长,相关专委会和办事机构负责人以及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人大法制(内司)委
或人代工委、法工委具体实施。(3)组织人员制作试卷,考试内容分为公共法律、专业法律、基本知识等几部分。(4)在统一组织进行了考前培训后参加考试(没有培训条件的由参考者自学),由人大常委会领导及法制委员会、人代工委、组织部、司法局、监察局等负责人巡考、监考。(5)由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员统一阅卷。考试实行100分制,以60分为及格,及格者方可提请任命。不及格者可申请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合格者不再提请任命。(6)考试成绩存入干部个人档案(一般未对外公布),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依据之一。
存在的问题
推行选举、任命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尽管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已有了近10年的实践经验,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有差距。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认识上有差距。不少领导干部对选举和任命前法律知识考试的目的、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有党委组织部门把关,人大考法是“多此一举”。因此在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支持。有的表面上重视,实际工作中敷衍。二是被考者认识上有差距。不少被考者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法制观念淡薄,人大意识欠缺。认为人大组织考试是“吃了饭没事干!”即使参加了考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为考试而考试。三是人大干部认识上有差距。不少人大干部认为考试只是一种形式和程序,没必要“小题大作”,搞得那么严肃、逗硬,因而,存在好人主义思想,工作中出现出题肤浅不周严、监考不严格、评卷敷衍甚至凭印象打分的现象。
2、考试制度不健全。一是很多地方未建立和健全专门的考试制度,未出台具体的可操作的考试办法。仅仅局限于在《人事任免办法》、《议事规则》中作原则规定,导致日常工作缺乏指导,考试随意性大,考试效果难以保证。二是各地在制订考试制度及相关办法时,均是自主行为,因为缺乏可资借鉴的蓝本和受自身工作水平的限制,常常是挂一漏万,很不全面,缺乏相对科学、统一的规范。三是未将被选举干部纳入考试范围。据调查,目前全国还没有对被选举干部进行选前考法的先例。各地所出台的相关规范性文
件中也未涉及被选举干部的法律知识考试问题,这是当前法律知识考试工作的最大盲区和薄弱环节,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力争有所突破。
3、实践操作欠规范。一是试题质量不高。绝大多数地方人大常委会没有设立试题库,试卷往往由相关专委会、办事机构设计制作,科学性、权威性不强,质量、水平不高。二是考试纪律不严。有的地方或者将试题早早漏传给参考人员,或者允许带书进场,或者对参考人员互相誊抄视而不见,或者安排普通工作人员监考、领导不到场巡视„„考场气氛极不严肃,考试纯属走过场、流于形式。三是成绩评定不实。大部分地方“重考不重评”,监考时是“阳光作业”,评卷时却大搞“暗箱操作”。评卷人员可以大送关系分、人情分,缺乏对评卷过程的监督管理,致使考试成绩不真实,可信度不高。
对策及建议
法律知识考试经过近10年的实践与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推进普法教育、提高全民尤其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加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这与党和人民的要求,与宪法和法律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及党的十六大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法律知识考试进一步推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一)深化认识。推行选举任命前法律知识考试,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措施和具体体现。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深刻理解推行考法制度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积极关心支持和配合考法工作,做推行考法制度的宣传者、带头者、实践者和探索者。鉴于考法制度已构成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人事选举任免权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作为组织考试和行使选举任免权的主体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站在对党和对人民负责的高度,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选举、任免干部的关系,把党的干部路线、用人标准贯穿于工作的始终,严格按照所制订的考法制度、实施办法和法律程序规范运作,把好考试关、选举任命关,真正把那些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制管理
能力的、能够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选举、任命到重要岗位上去,切实贯彻党的人事安排意图,努力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二)加强领导。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人大常委会领导,要高度重视法律知识考试工作,把法律知识考试作为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一个重要举措抓紧抓好,摆上常委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是要组建相对稳定的考法工作领导班子。由常委会主任或副主任担任考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分管联系的副主任或相关组成人员担任副组长,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具体抓好考试的领导工作。二是选配好考法工作领导机构的工作班子。把一些责任心强、作风过硬、法律知识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选进工作班子,具体负责日常考务工作。三是考法领导班子成员要经常过问考试情况,听取汇报,及时研究解决考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总结工作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考法工作。
(三)强化宣传。一是要宣传好考法制度。要通过文件、公报、广播、电视、报刊等形式,大力宣传考法制度及其实施办法,使考法制度深入人心,增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前考法意识和人大意识。二是要宣传好考试过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好新闻媒体提前介入,对考试的前期培训、准备工作、考试的现场实况、阅卷情况及被考者的亲身感受等进行深度采访报道,提高考试的知晓度和透明度。三是要宣传好考试结果。要把所有参考者的考试成绩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对成绩不及格需进行补考的,组织媒体进行跟踪报道。总之,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手段或形式,做好考试的宣传工作,在全社会形成“任前人大先考法”的良好舆论氛围。
(四)完善制度。当前,全国各地对拟选举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法律知识考试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建议有立法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认真做好关于考试制度的立法调研工作,逐步把考试制度上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使之有统一的依据和规范。鉴于我国在已制订的基础法中均未对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作出明确规定,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即将出台的《监督法》中予以明确,促进考试制度的法制化。在法律尚无明确规定时,地方人大常委会应尽快制订和完善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和办法,建立
健全与考法制度相配套的考法领导责任制、调研制、参考人员培训制、考务人员培训制、监考制、阅卷制等一系列制度,使考试工作真正制度化。
(五)规范运作。
一是要设立标准化的题库。建立全国或全省性的统一试题库,提高考法的科学化水平,这是使考法走向规范化的重要环节。人大常委会要组织专门人员设计、制作适用于各种拟任职务的试卷,扩大各型试卷数量,提高试题质量。
二是要严肃考试纪律。对考试作弊、抄袭、扰乱考场秩序的人和事,要会同组织、纪检监察等部门进行严肃查处,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使之起到较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三是要细化操作程序。从考前通知的草拟、发出,考前培训的组织、安排、实施,考场的布置,到考中的监考、巡查,违纪事件处置,再到考后阅卷、补考安排,新闻媒体图文报道的审核等等工作,都需要明确细化,分清责任,落实到人。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考试工作的随意性。
四是要逗硬成绩的评定和运用。对阅卷工作要严密组织,精心安排,严格过程监督,以促进评卷的公平、公正。对考试成绩要按规定正确运用,进入被考者个人档案,并作为个人述职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考试不及格者,要按规定进行处理,该补考的要安排补考,该暂不予提请任命的暂不予提请任命。总之,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促进考法的规范化。
(六)消除盲区。对被选举人员进行选举前法律知识考试,是考法制度未涉及的最大的一个盲区,必须予以尽快消除,以涵盖全部考试对象,维护考法制度的统一性。
鉴于被选举的候选人产生于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且又有主席团提名候选人和代表联合提名候选人两种人选,因此,对他们进行考试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1、对大会主席团提名的候选人的考试。这部分候选人是经过组织安排提出的,并通过了考察程序,名单先已确定。因此,可以在大会召开前对他们进行考试。
2、对代表联合提名的候选人的考试。这部分候选人可以在代表大会期间、代表酝酿讨论这个时段安排考试。考虑到会议期间时间仓促,没有组织培训学习,可在试题难易程度上给予酌情考虑。试题应侧重于考基本法律常识,并突出“考试是手段,增强法律意识是目的”的原则。法律规定,对代表联合提名的候选人依法进行选举。即是说,如果该候选人考试不及格,人大也无法取消其候选人资格,仍应当让其参加选举,否则就是违法。鉴于此,应对不及格者多安排一次补考机会,以适应这种特殊情况的需要。
(七)交流借鉴。各级各地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及时总结考法工作经验,加强工作交流,认真借鉴外地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完善考法制度,规范考试程序,提高考试总体水平,促进考法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公司干部任命制度
德兴集团干部选拔任命制度(草稿)
第一条 总则
为了规范公司干部任用管理,加强干部梯队建设以保证公司战略的顺利实施,促进公司发展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目的
1、配合公司的发展目标,提升人力绩效,开发内部管理人才;提高管理者素质;加强管理者团队建设;
2、增强管理者对本职工作的认知与能力以及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并有计划地充实其知识技能,发挥其潜在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发扬本公司的企业精神,3、作为各级管理人员培训实施与晋升管理的依据。第三条 适用范围
1、凡本公司管理岗位的晋升与职位任命、考评等,均须依本方案办理。
2、公司外聘管理人员由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决定,本方案只适用于公司管理岗位员工的内部选拔,不作为公司外聘管理者依据。第四条 原则
1、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原则
2、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3、民主集中原则
4、依法办事原则 第五条 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1、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为人正直诚恳;
2、公司正式员工,具有正式合同档案手续,合同末期时间超过半年以上;
3、具有公司承认的大专(含)以上学历;
4、在公司工作中无重大失误,未受过处分;
5、必须为公司的技术或业务骨干,有较丰富的本岗位工作经验;
6、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 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或业务能力;
7、熟悉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8、所有备档人员皆须定期参加公司组织的内、外部培训的相关课程;
9、在本岗位工作时间超过半年以上,并需有担任过项目经理或行政经理下一级负责人的经验; 第六条 管理岗位人员任命管理
一、按公司需要,管理岗位人员因晋升、调离、解聘岗位出现空缺或因公司结构调整新管理岗位产生,按本方案选拔并予以任命。
1、视公司情况由综合办组织干部选拔会议,各级管理人员储备由公司各部呈报,综合办审核确定人选,领导小组评审,作为干部人员储备。
2、干部选拔会议由下列人员参加:(1)领导小组成员;(总经理、副总经理及总监)2)机关、基层各部门相关人员;
3、综合办针对确定人选建立干部个人档案。
4、综合办组织不定期的管理人员培训并实施考核,将结果记入档案。
5、当公司管理岗位出现空缺,或出现新的管理岗位时,由综合办调取个人档案进行人员初步选定提出候选人名单,拟订人员接替方案上报总经理。
6、由综合办对候选人员实施考核(任前考察)并记录在案,客观汇报结果。主要包括:(1)与相关领导进行考察谈话,收集意见,(2)与候选人员进行个别谈话;(3)对候选人员的工作进行必要检查及民意调查(4)对考察谈话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
7、综合办向总经理汇报相关情况,总经理办公会议综合评审通过后,由公司统一发文进行任命。自公司发文任命之日起任命生效,公司授予骋书,候选人即时上岗。
8、自任命之日起,任职人员按所在岗位的标准调整其工资待遇,享有所在岗位的各种福利待遇,公司发文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9、任命文件在全公司传达,并报董事会备案。
10、任命文件存入个人档案以备查询。第七条 操作流程:
1、在公司内选拔由相应人员提名
2、根据提名建立档案;
3、对被提名者优先培训,培养;
4、当职务空缺或新职务产生时选择并确定人选;
5、岗位试用期前由综合办通过组织民主评议、访谈、重点观察等方式进行考核(2-3个月);
6、岗位试用期内由综合办组织培训、锻炼、培养(2-3个月)并实施考核;
7、在岗位试用期内,公司制度与企业文化掌握作为重点考核内容;未通过考核人员公司有权对其解聘,并另拟人选。
8、正式聘用后纳入公司考核体系考核(从初选到正式聘用最长6个月)。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的不得选拔任用为候选人员
1、组织原则不强,道德水准低下的2、个人利益看的过重的
3、作风武断,群众基础不好的4、工作业绩平庸的 第九条 管理人员解聘辞职制度
1.解聘辞职形式:
(1)自愿辞职:因个人或者其他原因,本人可提出辞职,写出书面申请,任免部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答复,未经批准不得擅离职守,擅自离职的,给予纪律处分;
(2)引咎辞职:由于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是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大领导责任,不宜再担任现职,由本人主动提出辞去现任职务;
(3)责令辞职:任免部门根据干部任职期间的表现,认定其已不再适合担任现职,通过一定程序责令其辞去现任领导职务;拒不辞职的,应当免去现职
2.当发生下列情形时,公司对管理人员解聘:
(1)任期届满,公司不在继续聘用;
(2)调离到其它岗位工作;
(3)岗位绩效未达到考评合格要求;
(4)因离职辞去公司职务,经劝阻无效;
(5)严重违反公司规定有渎职行为发生;
(6)产生重大经济问题;
(7)有违法乱纪行为。
3.解聘流程:
(1)解职属(1)—(3)条情形时,当事人任期结束,综合办即时停止原岗位待遇及福利,进入综合办人力资源体系重新规划(参见本条第一部分)
(2)解职属4条时,当事人应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提交辞职报告、由主管领导或由综合办代表公司对当事人进行规劝工作,经协商无效,由综合办报总经理批示。总经理批准后综合办发解聘通知,解除职务,即时停止原岗位待遇及福利。其余事务依据当事人与公司的劳动关系处理。
(3)经反应发现公司管理人员有5—7中所规定之行为,由综合办协同督察部查实后,报总经理审批解除当事人职务,即时停止原岗位待遇及福利视其情节按照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办理。
(4)当有以上第7条情形发生时即时暂停当事人职务及公司工作,暂停当事人享有的公司所有待遇及福利,各部门协助政府机关作好相关调查工作。经核实后另行处理。
(5)不在规定情形内(如:退休、事故等)的干部解职,由综合办视情况办理。
第十条 本制度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讨论通过,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第十一条 本制度解释权在公司综合办。
第五篇:公司干部任命制度
公司干部任命制度
第一条 总则
参照《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制度》为了规范公司干部任用管理,加强干部梯队建设以保证公司战略的顺利实施,促进公司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目的1、配合公司的发展目标,提升人力绩效,开发内部管理人才;提高管理者素质;加强管理者团队建设;
2、增强管理者对本职工作的认知与能力以及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并有计划地充实其知识技能,发挥其潜在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发扬本公司的企业精神,3、作为各级管理人员培训实施与晋升管理的依据。
第三条 适用范围
1、凡本公司管理岗位的晋升建议与职位任命、考评以及各项培训计划等,均须依本方案办理。
2、公司外聘管理人员由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决定,本方案只适用于公司管理岗位员工的内部选拔,不作为公司外聘管理者依据。
第四条 原则
1、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原则
2、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3、民主集中原则
4、依法办事原则
第五条 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1、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为人正直诚恳;
2、公司正式员工,具有正式合同档案手续,合同末期时间超过一年以上;
3、具有公司承认的大专(含)以上学历;
4、在公司工作中无重大失误,在一个考核内,未受过处分;
5、必须为公司的技术或业务骨干,有较丰富的本岗位工作经验;
6、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 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或业务能力;
7、熟悉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8、所有备档人员皆须定期参加公司组织的内、外部培训的相关课程;
9、应在公司工作时间达到三年以上,在本岗位工作时间超过一年以上,并需有担任过项目经理或行政经理下一级负责人的经验;
第六条 管理岗位人员任命管理
一、按公司需要,管理岗位人员因晋升、调离、解聘岗位出现空缺或因公司结构调整新管理岗位产生,按本方案选拔并予以任命。
1、视公司情况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干部选拔(梯队建设)会议,各级管理人员储备由公司各部呈报,人力资源部审核确定人选,领导小组评审,作为干部人员储备
2、干部选拔(梯队建设)会议由下列人员参加:
(1)领导小组成员;(总经理、副总经理及总监)
(2)机关、基层各部门相关人员;
3、人力资源部针对确定人选建立干部个人档案。
4、人力资源部组织不定期的管理人员培训并实施考核,将结果记入档案。
5、当公司管理岗位出现空缺,或出现新的管理岗位时,由人力资源部调取个人档案进行人员初步选定提出候选人名单,拟订人员接替方案上报总经理。
6、由人力资源部对候选人员实施考核(任前考察)并记录在案,客观汇报结果。主要包括:
(1)与相关领导进行考察谈话,收集意见,(2)与候选人员进行个别谈话;
(3)对候选人员的工作进行必要检查及民意调查
(4)对考察谈话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
7、人力资源部向总经理汇报相关情况,总经理办公会议综合评审通过后,由公司统一发文进行任命。自公司发文任命之日起任命生效,公司授予骋书,候选人即时上岗。
8、自任命之日起,任职人员按所在岗位的标准调整其工资待遇,享有所在岗位的各种福利待遇,公司发文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9、任命文件在全公司传达,并报董事会备案。
10、任命文件存入个人档案以备查询。
第七条 操作流程:
1、在公司内选拔由相应人员提名;
2、根据提名建立档案;
3、对被提名者优先培训,培养;
4、当职务空缺或新职务产生时选择并确定人选;
5、岗位试用期前由人力资源部通过组织民主评议、访谈、重点观察等方式进行考核(2-3个月);
6、岗位试用期内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培训、锻炼、培养(2-3个月)并实施考核;
7、在岗位试用期内,公司制度与企业文化掌握作为重点考核内容;未通过考核人员公司有权对其解聘,并另拟人选。
8、正式聘用后纳入公司考核体系考核(从初选到正式聘用最长6个月)。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的不得选拔任用之候选人员
1、组织原则不强,道德水准低下的2、个人利益看的过重的3、作风武断,群众基础不好的4、工作业绩平庸的第九条 管理人员解聘辞职制度
1.解聘辞职形式:
(1)自愿辞职:因个人或者其他原因,本人可提出辞职,写出书面申请,任免部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答复,未经批准不得擅离职守,擅自离职的,给予纪律处分;
(2)引咎辞职:由于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是恶劣影
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大领导责任,不宜再担任现职,由本人主动提出辞去现任职务;
(3)责令辞职:任免部门根据干部任职期间的表现,认定其已不再适合担任现职,通过一定程序责令其辞去现任领导职务;拒不辞职的,应当免去现职
2.当发生下列情形时,公司对管理人员解聘:
(1)任期届满,公司不在继续聘用;
(2)调离到其它岗位工作;
(3)岗位绩效未达到考评合格要求;
(4)因离职辞去公司职务,经劝阻无效;
(5)严重违反公司规定有渎职行为发生;
(6)产生重大经济问题;
(7)有违法乱纪行为。
3.解聘流程:
(1)解职属(1)—(3)条情形时,当事人任期结束,人力部即时停止原岗位待遇及福利,进入人力部人力资源体系重新规划(参见本条第一部分)
(2)解职属4条时,当事人应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提交辞职报告、由主管领导或由人力资源部代表公司对当事人进行规劝工作,经协商无效,由人力部报总经理批示。总经理批准后人力部发解聘通知,解除职务,即时停止原岗位待遇及福利。其余事务依据当事人与公司的劳动关系处理。
(3)经反应发现公司管理人员有5—7中所规定之行为,由人力部协
同督察部查实后,报总经理审批解除当事人职务,即时停止原岗位待遇及福利视其情节按照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办理。
(4)当有以上第7条情形发生时即时暂停当事人职务及公司工作,暂停当事人享有的公司所有待遇及福利,各部门协助政府机关作好相关调查工作。经核实后另行处理。
(5)不在规定情形内(如:退休、事故等)的干部解职,由人力资源部视情况办理。
第十条 本制度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讨论通过,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第十一条 本制度解释权在公司人力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