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镇现代化发展
保留城市传统风貌,让大家已经熟悉的建筑物世代耸立,成为民族性的象征,让人望之肃然起敬,这是投资最少效益最大的一种增强民族认同的做法,其他做法成本都要高得 多。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呢?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居住习惯与生活水平不断改变与提高,作为生活与精神寄托载体的城市容貌不可能不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这与保留传统风貌并没有矛盾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对民族认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城市了。欧洲人最早认识到这一点,重要的建筑物,他们都用坚固的石头作地基,以使之能够长久存在,千年也不腐朽。欧洲现在就存在大量文艺复兴之前的建筑作品,成为城市中耀眼的珍宝。无独有偶,日本人也在几百年之前就对此有所认识,他们几百年前修筑的“城下町”同样以坚固的石头做材料,至今丝毫无损,巍然屹立。传统建筑物屹立在城市,人们每看到它一眼,民族意识就会得到一次强化。
我们可以发现,发达国家——无论宗教文化与历史传统有多大差异——在保护古都风貌这一点上并无二致。他们都格外珍惜“旧城”这一庞大的文化遗产,尽量不人为地毁坏它。实在需要拆除的一般要经过审慎论证,采取破坏最小的方案。只是在保护的方式上,日本与欧美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模式。这一点,对于有悠久历史的发展中国家极具参考价值。
概括地说,东京是通过拆除旧建筑达到保护旧建筑物目的的。这多少有些令人费解,然而的确是实情。定期或不定期将有价值的传统建筑物拆除,然后按照原样重新翻建,这种做法成为惯例,极为普遍。有时建筑物还没有到危险期就先行被拆除了,所以日本人心中几乎没有“危房”的概念。关键在于,新建筑完全保留旧建筑的风格甚至与原来一模一样。对传统只求神似(风格样式)不求形似(材质),是日本人的共识。体现这种理念的典型事例有以下两件:
一是伊势神宫。这座历史悠久的代表性神宫,自古就形成了“二十年一迁宫”的定例,不管原物是否损坏,是否有重建的必要,严格按照20年一重建的原则行事。翻建的办法并不是先拆后建,而是先建后拆,先在旧宫旁边建新的,新的落成之后即拆毁旧的。所以,伊势神宫在相隔一二十米左右的地方,以20年为周期轮换着,几百年来从无打破定例者。
二是东京大铁塔。东京大铁塔与巴黎埃菲尔大铁塔齐名,建于20世纪50年代。其牢固性与美学价值为专家普遍认可,经受了飓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考验,依然巍然不动,成为东京的象征之一。然而从80年代起,拆除大铁塔的呼声便甚嚣尘上,要求当局在旧铁塔旁边重建一个新的,然后把旧的拆除。奔走呼号的不乏知名学者、市政官员与资深政要,他们唯一的理由就是容忍不了一个建筑物几十年材质不更新,他们害怕铁塔随岁月流逝而逐渐变丑,不再受人青睐,因此永久失去了她。只是由于铁塔耗资巨大,又难以找到其他拆毁的理由,大铁塔才幸免于难。
就是这样,在东京,旧城改造绝不意味“改变模样”,通常仅意味“材质”上的变化,因此旧城风貌完美地保留了下来。在保护古都风貌上,首要因素与其说是法制健全,毋宁说传统文化起到更大的作用。传统文化在客观上需要一个相对保守的环境,需要把大家的意志与精神一脉相承地传递下去。城市建筑风格的朝三暮四不利于这种传递。传统文化来源于生活,日本人古代的建筑物是以木结构为主的,易腐朽的木材很难长时间保留,加上有地震等自然灾害方面的因素,地震基本上是有周期的,大的地震之后重建是普通的做法。所以,日本从古代就形成一个不成文的惯例:每隔60-70年左右就把旧房拆掉,然后盖新房。拆除下来的木板或做他用或者成为炊事之薪。
因为这个缘故,东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建筑风格,战争、自然灾害或个人好恶都改变不了它。百姓认可这种风格,通过它体验着民族认同带给他们的快乐,并自觉维护之。这就是旧城保护的意义所在。
东京的旧城保护主要不是通过法制(当然也离不开这个因素),而是通过另一个更有效的途径——理念。
东京市政当局始终抱定这样一个理念:城市发展既不能采取“摊大饼”的方式疯狂地扩张外延,也不能采取威尼斯完全不发展的方式原封不动,更不能采取“以新换旧”破坏传统的方式让旧城风貌荡然无存。东京必须走既发展经济、不断扩大城市容量又保留旧城风貌的路子。矛盾显而易见: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难免破坏旧城风貌,发展经济难免把城市总体规划引向功利的轨道。一个发展,一个保护,似乎很难两全,但东京居然做到了。
广州市“三旧”改造工作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解释,猎德村改造为平衡成本的不得已之举,“屏风楼”是出于户型设计方面的无奈。
委员“屏风楼”没个性、不宜居
罗活活说,猎德村的建筑十分密集,都是一排排的高楼,间隔差,外部设计也没特点,住在里面不通风、采光差。这种“屏风楼”,香港早年就有人批评。去年6月30日政协委员视察猎德村时,她也曾直言猎德村改造是“开发商利益最大化的体现”,并炮轰广州市规划部门“发展眼光滞后、前瞻性不足”。罗活活说,接下来杨箕村也要开始改造,千万不能以猎德村为样板。
罗活活指出,城中村改造与整个城市的风貌、风格、特点相协调、不冲突;建筑设计上不能千篇一律,要有个性;室内要通风、采光好,并建设生态环境,让居住者感觉舒服,而不是像装在罐子里。
政府部门:将尝试其他改造模式
广州市“三旧”改造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曾对南都记者解释,猎德村村民对复建房的朝向要求严格,导致房子都是南北向,建筑设计缺乏变化。此外,城中村改造均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即中心城区改造成本高,要吸引市场力量,就不得不调高建筑容积率。广州市规划局局长王东曾表示,地价越低,城中村改造的容积率就越高,容积率太高的改造不能算成功。
为此,该办已开始统筹考虑今后城中村的改造模式,如通过旧厂房连片城中村改造,用工业用地来平衡改造成本。据了解,广州白云区萧岗村的改造方案就将拆建比成功控制在1:1,没有增加改造后建筑规模。
专家:滨水建筑不应建太高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赵红红教授分析,“猎德村回迁房的设计引起批评,一是珠江新城江边的地理位置敏感,二是回迁房的江景景观控制不好。”赵红红指出,越是高密度的改造项目就越要重视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特别对于江景地块,更要控制建筑的体量和高度,保持一定的视线通廊,滨水建筑不宜建得太高。
1、再发展策略是保护的出发点
位于台湾西北的新竹市,有着近两百年的历史,是台湾最早开发的城市之一,旧城区竹堑充满了历史人文遗迹,且迄今仍为新竹市民最重要的生活与商业消费中心。但因旧城产业老化,公共设施不足,现代化新区的建设完善等因素使老城逐渐失去活力。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市民自发的改造更新活动易缺乏对延续历史重要性的认识,旧城肌理与空间形态受到严重侵蚀,恢复历史风貌成为当务之急。台湾未来发展定位是无烟化的科技产业及旅游观光产业,所以城市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区成为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通过数十年的努力,台湾官方与民间团体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历史遗产是一定要保护的,但不是简单的保护,而是要使历史文化遗产恢复昔日光彩,同时也要使旧城内的产业注入新鲜活力,使旧城获得再生。即注重再发展的策略成为台湾地区历史建筑、街区与地段保护的最重要的基础理念,是保护的出发点。例如新竹市政府经过长期的规划研究,配合竹堑旧城产业与观光的发展,建立了完善的步行交通网络,兴建了大量的围绕旧城周边的公共停车场,使之适应现代生活需要;推动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公共空间环境改善工程。通过系列措施,恢复了旧城的城市生命力以及古城的质感与风貌。旧城内老店的经营,零售与服务产业都得到复兴。改善了旧城居民的人居环境品质与旧城旅游观光资源的质量。
2、成功的策略与经验
2.1 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政策
特定专用区政策最早在台湾《都市计划法》中明确,在城市规划(台湾称为都市计划)范围内的土地视实际发展的状况划定各种特定区如农业特定区、风景特定区、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等,分别限制其使用。法律规定特定专用区内的土地及建筑物不得违反其特定用途,而且各地对特定专用区内的建筑物使用、基地面积、容积率、建筑高度、交通、景观、消防等等都分别加以详细规定。
立法后台湾依照国外经验与当地实际情况划定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街区的保护范围规
定为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专用区分严格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文物古迹占有的地域范围设定为严格控制区,严格保存环境的历史原貌,除了维护外不得改变原状,以使历史信息安全传承,市民集体记忆不会被抹煞。文物古迹所处范围的周边地区为环境协调区,区内新建建筑必须与历史建筑协调,并控制其高度、体量、结构、色彩、建筑风格与使用性质等,可以通过特定专用区城市设计准则来保证。新竹市为恢复竹堑旧城的城市活力、彰显旧城的历史文化特质与风貌,促进旧城内传统产业的复苏,“市政府都市发展局”经过近两年的城市规划调查作业程序后,开展了“竹堑旧城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都市计划案”。在规划中,为保存旧城中历史街区聚落及风貌,兼顾历史资源的保存维护与民间团体与个人开发权益,划定了历史街区、历史街道,并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传统聚落,古街市等依照法定程序审查并确定为“历史建筑”(相当于大陆的文物保护单位),然后实施严格的特定专用区城市规划管制。由“竹堑旧城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都市计划”的实施,当地民众期望能创造旧城区产业再生的契机。通过对历史街区的保存与维护,也保存了可贵的历史发展轨迹与地方民众的共同记忆,突现竹堑旧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2.2 推动城乡风貌改造运动
台湾的城乡风貌改造运动可以溯源至美国19世纪的都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ul move.ment),但这场运动局限性在于仅重视城市表象物质形态的改造,未真正触及社会与经济改革。步入2l世纪的今天,台湾民众殷切希望改善提升生活品质,能够生活在优质的生活环境中。1989年起岛内以政府补贴为经济支撑陆续开展了“创造台湾城乡风貌示范计划”,提出“美化、绿意、美质”行动口号,最终使人民享有“有文化风格,充满荣誉尊严的城乡”、“有田园绿意,处处生机盎然的城乡”、“有品质魅力,值得认同感怀的城乡”。城乡风貌改造计划实施范畴涵盖了亲山亲水空间、公园绿地、城乡公共空间、历史文化空间、都市夜景营造及社区生活环境等方面。
政府在每个年度的补助策略如经费分配方式、重点补助项目等会依据大环境的转变与趋势作适当的调整,以求发挥政府资金投入的最大效益。补助方式从初始的“通通有奖”,逐渐调整为“竞争性为主,政策引导为辅”的补助策略,建立良性竞争体制。鼓励地方政府提出更具突破性和示范性的保护计划,用正确的观念、程序和方法,寻求地方古迹活化再生。
台湾城乡风貌改造运动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执行比例偏重于硬件设施,保护范围未很好的从建筑、街区本身拓展到文化层面,生活记忆层面,城市生活历史的层面,当然这很难:还有缺乏一致性的整体规划设计,不过可从制定城市设计准则来加以改进;另外存在民众参与程度不高,利益团体冲突等现象。但城乡风貌改造运动已成潮流,民众开始更关心环境质量,思考地方发展问题,开创了历史建筑、街区保护改造发展的契机。
2.3 容积率转移与奖励政策
台湾较早引入了容积率转移与奖励办法来取得公共设施用地,有利于历史文化资产保存与开发,1989年3月出台了《都市更新建筑容积率奖励办法》。办法规定奖励容积率可以达到建筑基地法定容积率的1.5倍或建筑基地的0.3倍法定容积率加上原来的建筑容积率。容积率转移是一种补偿措施而不是奖励措施。它的对象限于古迹、历史建筑、有意义的公共空间或者城市规划的公共设施。前面提到实施容积率转移与奖励制度是为了历史建筑的保存维护与加速取得公共设施的土地,另外还考虑到土地所有权人及建筑物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以新竹市为例,“竹堑旧城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都市计划”划定历史街区、历史街道,并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物、传统聚落、古街市等指定为“历史建筑”。历史建筑地块可按《竹堑旧城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容积转移作业要点》允许:一宗建筑基地将其建筑容积的部分或全部转移至另外一宗土地,以鼓励其配合保存历史建筑。还可以依据“文化资产保存法规”享受税赋减免。“都市发展局”将清代形成的旧城城垣遗址所涵盖范围指定为历史街区,并将该区内尚未开发的街道列为优先实施容积率转移对象,其空问形式定位为步行街,将历史街道构成步行网络,实现walkable city,让市民体验不同时代所遗留的空间轨迹。对沿街立面与形态实施严格的管制。结合持续利用城乡风貌改造补助资金改造市街,修复街面,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旧城复兴、发展。
2.4 引入城市设计理念的历史风貌保存
台湾地区在1980年开始实施城市设计制度,并制定了相关的都市计划法规,将城市设
计分为城市保育、城市开发以及社区等目标取向。建筑历史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设计范畴,属于城市保护取向范畴。具有悠久历史以及丰富人文景观的城市或街区在进行城市设计时都以历史保存、延续为主题,城市设计策略重点自然就落在如何再现历史与生活的记忆上。由于城市设计是一种满足城市居民生理、心理要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对城市的营造进行创造性活动,对城市地标、人行开放系统、延街立面、建筑高度、底界面等等城市要素进行系统设计,所以进行历史建筑、街区保护时往往站到较高的起点上,不再是简单的建筑单体保护,而是系统整体保护与再生,注重整体的协调。
以城市设计准则来约束环境协调区建筑活动,使之与严格控制区内的文物古迹相协调,并对新建建筑的高度、体量、结构、韵律、色彩、风格和使用性质等加以控制。还以城市设计宏观调节旧街区的公共设施建设,使之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增强旧区发展动能,但历史的纹理在设计中不能受到威胁与变化。新竹市是以四度空间的城市设计手法及管理手段,进行竹堑旧城历史风貌的保存与再生。
2.5 公众参与社区规划师制度
台湾在历史建筑与街区保护方面注重公众的参与,尤其在引入城市设计理念以后,在城市设计方案评审中加入民众参与环节,并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新竹市在推动“竹堑旧城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都市计划案”时广泛征求各阶层、民间团体、学术机构的意见,先后召集来自政府部门、学术研究机构、社区规划师组织、商业机构、民间团体的人员举行多次研讨,专家学者系列论坛就有6次,大陆学者亦有参加。台中市在拟定城乡风貌改造计划中亦广泛听取民众意见,设计师深入社区调研,阶段成果及时公布,加强规划过程透明度与决策的民主化。
社区规划师体制产生于欧美,台北市于1989年创建了第一届社区规划师工作团队,至今社区规划师已逐渐在社区、邻里、互联网络及各层会议中崭露头角。社区规划师是一种服务性、荣誉性的角色,一种协调者的角色,一方面让其在保护过程中由下而上的了解民意,另一方面由上而下的传达政府的政策。历史建筑与街区在保护过程中有社区规划师的帮助,在历史建筑指认、调查建筑及街区的人文历史背景,确定容积率转移,帮助历史建筑物产权人申请专项维护资金补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篇: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化
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意义,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顺应世界农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是对传统农业的丰富和超越。现代农业是以资本高投入为基础,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有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相配套,用科学的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它不仅涉及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部门,而且包括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是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群体。这个围绕着农业生产而形成的庞大的产业群,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与农业生产形成稳定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1978年我国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化
目标,对于究竟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如何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就是要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现代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现代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现代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而现代农业则主要依赖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投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单位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减轻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传统农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使其具有典型的弱质产业的特征,现代农业由于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已不再是投资大、回收慢、效益低的产业。由于全球性的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使农业成为效益最好、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现代农业也是生态农业,是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担负着维护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使命。目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理念和行为,在土、水、气、生物多样性和食物安全等资源和环境方面均有严格的环境标准,这些环境标准,既包括产品本身,又包括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既包括对某地某国的地方环境影响,也包括对相邻国家和相邻地区以及全球的区域环境影响和全球环境影响。同时,假日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已迅速发展成为与产品生产农业并驾齐驱的重要产业。传统农业的主要功能主要是提供农产品的供给,而现代农业的主要功能除了农产品供给以外,还具有生活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明传承、教育等功能,从事农业生产已不仅仅是传统农民的一种谋生手段,还是现代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不难看出,现代农业大大丰富了农业的内涵和功能,是对传统农业的全面丰富和超越。
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如果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将难以持续进行。因此,必须把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尽管当前我国的粮食生产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实现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粮食需求日益增长,耕地逐年减少,保障粮食安全面临巨大压力。只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走“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的路子,才有助于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粮食增产增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当前,我国在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从经济规模来看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去年,全国非农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到87.6%,非农业劳动就业份额达到53.1%,城镇化水平达到43%。这充分表明,我国不但已经到了可以不依赖农业积累来实现快速发展的阶段,而且还可以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式,支持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进行现代农业建设。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国家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的能力明显增强。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而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则直接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如果农业现代化搞不上去,不仅会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阻碍工业化、城镇化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抓住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又适应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面临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必须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结构和布局,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减少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把农业
和农村的发展真正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适度集中土地和强化组织管理来提高农业效益。通过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引进工业技术成果,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增强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必须思路对头,对策得当。一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通过整合项目资金,集中投入,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形成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和产业带,提升农业规模效益和产业竞争能力。二是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大力发展和普及现代农业科技,并用以改造传统农业,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益性职能,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活动。三是注重农业标准化生产,通过运用工业生产模式经营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保障农产品的安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强生产过程管理,加强质量安全监测。四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发展一批辐射面广的中小型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农业企业群体。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建设,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发挥集聚效应,实现规模效益。五是促进循环农业发展。引导农民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提高利用率,减少对土壤的污染;搞好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加大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努力控制和减
轻农业面源污染;围绕主导产品,构建产业之间相互依存、产品和中间产品及废弃物交换利用的产业循环体系。六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用水效率;完善动植物保护体系、森林草原防火体系、防洪安保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增强预警监测能力。七是健全服务体系,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信息支持。八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
第三篇:创建现代化园林式文明城镇情况汇报
创建现代化园林式文明城镇情况汇报
***镇镇域面积70.1平方公里,耕地5.4万亩,全镇辖24个行政村,辖区内中央、市、区属单位70余家,总人口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万人。1994年被北京市政府确定为全市小城镇建设试点之一,1995年被确定为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全镇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评为“六好党委”先进标兵单位、“北京市村镇建设示范镇”、“全国小城镇建设先进镇”、“环境综合治理示范镇”、“北京市体育先进镇”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我镇坚持把创建文明乡镇活动当作一项长期的中心工作来落实,把创建文明乡镇的工作成效,作为检验领导班子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具有号召力和战斗力、是否有政绩的重要标准。为了全面落实和完成各项创建目标和任务,我镇成立了创建机构,划拨专项资金,全镇上下团结一心,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真抓实干,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全面推进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努力创建现代化园林式文明城镇。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
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努力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创建文明镇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有力的支撑。为此,镇委镇政府始终把经济建设当作重中之重,每年都专门召开经济研讨会,集思广益,共商对策,想方设法确保经济增长。
一是狠抓投资环境的改善。首先是加大绿化美化水平投入,在历年工作的基础上,去年我们又投资2200万元,重点抓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世纪广场、主要公路沿线、农田林网等六项绿化工程,使全镇新增绿化面积1200亩。今年我镇又确定了“一区三线四重点”绿化工程,总投资达2000多万元。其中,世纪广场绿化美化工程被市农委评为新世纪精品工程。目前全镇绿化覆盖率已达45%。其次是完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自94年以来,市、区、镇及各开发单位已经先后投资4.6亿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用设施建设。去年,我们投资5500万元建设了供暖中心、电力开闭站、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和***新中学、***农贸市场等社会公用服务设施。再次是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几年来,我镇通过采取以商引商、以情引商等多种形式,共引进各类项目117个,吸引资金30多亿元,而且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我镇,引进资金的规模水平明显提高。
二是狠抓***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根据市政府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确定的“科技示范、旅游观光”的主体功能定位和“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技术领先、品种优新、高效开放”的总体要求,园区在扩展生产、生活、生态和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将努力把其建成首都农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展示窗口;现代高新技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和影响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及国际农业先进技术、信息、品种的博览园。为早日实现这一目标,园区在全力抓好道路联网、拆墙透绿、水环境治理以及相关设施配套建设的同时,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仅使老企业增强了发展后劲,而且引进了一批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或项目,初步形成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基本雏形。目前园区入驻农业企业有北京市汇瀛水产良种开发中心、北京市农业局特菜基地、北京市园林局苗圃、北京国际高科技农业蓝田园、北京精准农业示范区、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种植基地等24家,总投资已达21亿元。
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带动下,不仅全镇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成效,基本实现了市政府确定的调整目标,而且还极大地促进了家庭种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狠抓工业小区和工业大院建设。为大力引进和发展以高新技术为特点的大型企业,我镇进一步加快工业小区和工业大院的建设,逐步完善小区基础设施,并通过创四优即优惠政策、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秀队伍,加快招商引资。结合我镇实际,我们确定了四个重点:关闭污染企业;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对所有镇办企业进行重组转制;加大工业大院建设力度,对分散企业实行集中经营,杜绝“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现象;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的企业。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近年来,已有香港康堡实业有限公司、北京华丽新型建材公司、北京利尔西苑耐火材料公司等几十家高新技术企业相继落户我镇。2000年,我镇工业总产值实现1.6亿元,比上年增长21.5%。
四是狠抓第三产业的发展。我镇按照“优化环境、加强引导、放手发展”的方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扶持个体私营经济,使房地产、旅游、商贸业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通过举办“温泉节”、“桃花浴节”、“龙脉观光游”等系列活动,大大促进了***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有九华山庄国际保健俱乐部、龙脉温泉疗养院、银贝水上娱乐大世界、顺天通房地产等多家旅游、度假、康复、疗养项目落户我镇。通过对旧村重新进行规划改造,不但令镇容镇貌焕然一新,而且将有力地带动房地产的发展。目前我镇已有5个村已签协议,其中3个村的旧村改造即将动工。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使我镇经济得到快速健康发展。近几年来,我镇的国内生产总值、农村经济总收入和财政收入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0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26亿元,比1995年增长217%;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6.06亿元,比1995年增长54%;人均纯收入实现8667.5元,比1995年增长190%;上缴税金实现1777万元,比1995年增长318%。
二、坚持以规划建设为龙头,构建现代化城镇新格局
在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规划是生产力,只有规划好,才能建设好。近几年,我镇坚持以规划建设为龙头,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抓好重点区域和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勾画了一个现代化园林式文明城镇的雏型。许多中央、市、区领导视察我镇后,均对我镇在依法治镇特别是依法抓好规划建设方面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我镇具有地热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自然环境优美三大独特的比较优势,具备大力发展以“旅游、度假、康复、疗养、观光”为主导产业的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因此,我们确定总的规划原则是:“依托优势、突出特色,合理布局、节约用地,远近结合、统筹兼顾”。几年来,按照这一原则,我们在制定好镇域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还先后制定了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环境建设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划体系。同时,围绕全镇总体规划,在规划部门的指导下,分别制定了各中心村和村庄的建设规划,逐步完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此外,为确保镇域总体规划的贯彻实施,我们首先通过各种大小会议和舆论工具进行广泛宣传,并且还利用过去有些项目不重视规划而导致违章建筑被拆除,从而浪费大量资金的教训,对广大干部进行教育,使大家形成了一种“宁可缓建或不建,不可乱建和错建,要建就建出一个好样子来”的共识。镇政府还制定了《***镇镇域规划建设管理细则》,要求各村和各建设单位严格按总体规划办事,管好
规划、管好建设。三、坚持以两个综合治理为重点,创造优美祥和新环境
两个综合治理是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我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切实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定祥和、优美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以创建安全文明村为主导,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镇切实加大创建安全文明村的力度,目前全镇有安全文明村20个,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经过1997年以来的试点,今年又在全镇全面推行村(居)民住宅“院区式”管理模式,较好地促进了社会治安的好转和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我镇还十分重视抓好安全生产、信访调解和普法教育等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确保了社会政治局面的高度稳定。
以创建卫生镇为主线,狠抓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优美的环境,不仅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精神文明水平的需要,同时也是改善投资环境,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条件。1998年,镇委镇政府下大决心,决定争创区、市乃至国家卫生镇。全镇干部群众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创
第四篇:建筑产业现代化及其发展
建筑产业现代化及其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处长叶明在2013-2014“广厦奖”获奖项目企业经验交流会上叶明围绕建筑产业现代化同与会者进行了五个方面的交流:一个是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与状况.第二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内涵域特征.第三是新型建筑工业化核心与技术.第四是新型建筑工业化模式与途径.第五是现阶段发展面临问题与对策.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与状况
从我们国家目前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说起.当前我国房屋建造整个生产过程中,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粗放的传统建造模式仍然具有普遍性,建筑业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相差甚远.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来说,叶明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施工建造工艺、工法落后,技术集成能力低.二是现场施工以手工操作为主,工业化程度低.三是项目以包代管、层层转包,工程管理水平低.四是依赖农民工劳务市场分包,工人技能素质低.五是设计、生产、施工相脱节,整体综合效益低.尤其是设计、生产、施工的脱节问题,这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带有的普遍性问题,由此造成房屋建造的整体质量不高,整体效益偏低.这些因素归纳起来集中在四个方面,核心还是生产方式问题,这四个方面造成质量效益不高的原因,一个是技术集成,我们的技术集成能力是偏低的.从单一的技术来讲,我们的单一技术水平还是跟其他发达国家比起来不落后,甚至有些单一技术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这么多年来,我们在住宅建设当中,一直在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方面、研发方面,我们国家进行的进步是非常快的.但是问题我认为主要是技术的集成问题.从管理的方法来说,叶明认为是粗放的.项目以包代管、层层分包转包,设计和施工的脱节,这些问题都是管理方面的问题,管理的方法很粗放.从劳动力的素质来看,综合素质是偏低的.从生产手段、生产资料来看,也是落后的.从生产要素的这四个要素来说,大体上归纳起来在这四个方面,由此造成我们的房屋建造质量和效益是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生产质量、效益和资源消耗的水平,其实根源是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了质量、决定了效益、决定了资源环境的消耗程度.所以当前建筑产业现代化也好,还是住宅产业现代化也好,关键问题是如何转变发展方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和大的背景.当前国家对此是非常重视的,从国家政策发展要求来看,我们归纳起来从去年开始一系列的文件,一系列的信号,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来国家的重视程度.比如去年年初的1号文件,绿色行动方案,其中第八项工作就明确提出要推进建筑工业化.去年年底的部里边的建设工作会议,十项重点工作,其中第七项就明确提出要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去年10月俞正声主席亲自主持全国政协双周协商会,提出“发展建筑产业化”的建议.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多次批示要加强以住宅为主的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一些要求.今年4月在国务院出台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当中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当中,明确提出要以住宅为重点,以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加大对建筑部品生产的扶持力度,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今年7月部里出台的《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在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要求.今年9月,陈政高部长出席了会议,部署了六项重点工作,其中第四项工作就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我摘录了两个文件,一个是今年9月的《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十六条就是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还有《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里面第四条提出大力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这里边有三层目标要求.第一个目标要求是,到2015年底除西部少数省区外,全国各省区市要具备相应规模的部品建设能力.第二层目标要求是,新建政府投资工程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应率先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第三个目标要求是,全国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的住宅新开工面积占住宅新开工总面积比例逐年增加,每年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刘志峰副部长也在很大篇幅当中提到了建筑产业现代化,应该说方方面面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到这一点.从现状来看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个,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越来越明确,其实这个事情从国家层面上我们能感受到,从地方层面上我们更能够感受到热度.我们大致统计了一下,全国大概有20多个省市都针对建筑产业现代化也好,住宅产业现代化也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最近深圳市出台了三个百分之百的政策措施,百分之百的纯装修,百分之百的保障性住房,百分之百的商品房也要纳入产业现代化中来.这是深圳市政府出台的.我们看到像北京、上海这些城市在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方面的一些措施和力度也非常之大,也表明发展方向越来越明确了.第二,试点的带动效果也越来越明显了,我们分别设立了八个试点城市,这些试点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过程当中确实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第三,全国的技术标准是越来越完善了,工业化建筑的评价标准业计划在今年12月底进入审批阶段.第四,产业的聚集效应越来越凸显.第五,建设了一大批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去年年底统计大概31家,从今年年初到年底大概又增加了20多家,加起来大概接近60家左右.第六,建成了一大批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从发展的背景和现状的状况来看,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二是建筑产业现代化是重要的历史机遇期.三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已得到业界广泛共识.四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得到各方面大力推动.五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建筑产业现代化和住宅产业现代化其实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不管是建筑产业现代化也好,还是住宅产业现代化也好,都离不开建筑工业化.叶明认为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住宅建设为重点,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以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对建筑全产业链进行更新、改造和升级,实现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从而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效益和质量.建筑产业现代化内涵丰富、范畴广泛,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的全方位.建筑产业现代化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不断发展的过程.“产业化”、“工业化”的概念是区别的.叶明表示产业化是整个产业链的产业化,工业化是生产方式的工业化.我们在一谈到工业化的时候,我们希望能够在生产方式的角度上考虑.产业化更多的是在产业链的范畴,所以工业化应该是产业化的基础和前提,也就是说只有工业化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够实现产业现代化.我们国家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其实核心还是要走什么路的问题,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来实现现代化.其实我们建筑产业现代化也是要走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道路,实现我们的建筑产业现代化.道路都是相通的.还有一个概念很重要,传统生产方式和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区别,这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很重要的一个内涵.这个概念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传统生产方式,什么叫工业化生产方式,必须要建立这样的认识和理解.我认为传统的生产方式从设计的阶段来说,设计跟施工、生产的脱节就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发达国家整个的设计和施工、生产是一体化的,我们国家是设计关起门来搞,施工是照图施工,基本上是分开的.在设计过程当中,根本不考虑施工的效率,不考虑施工的因素,我认为这就是设计阶段的传统生产方式.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一定是采用信息化的方式协同设计,和部品建造、装饰装修一定是紧密结合的.施工阶段还是以现场湿作业为主,手工操作为主,工人流动性非常大.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一定是设计和施工是一体化的,构件生产是工厂化的,现场施工是装配化的,施工队伍是专业化的.我们传统的生产方式就是毛坯房,二次装修,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这种装修一定是和主体结构同步设计、同步施工.验收阶段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一定是一体化的管理,追求整体效益最大化.从对比来看,我们不难理解什么是传统的,什么是工业化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概念,很重要的是它是一个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一个传统的生产方式向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新型主要还是区别于以前七八十年代的建筑工业化,再就是新时期信息化与建筑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比如我们城市化现在也是新型城镇化,有时代的概念,有时代的内涵.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建筑工业化也应该是新型建筑工业化.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特征主要是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建筑设计标准化.二是部品生产工厂化.三是现场施工装配化.四是结构装修一体化.五是过程管理信息化.这五化到现在为止还是站得住脚的,有些专家和学者也对这五化增加了内涵,比如精细化、集约化,这五化是核心.我们在表述什么是建筑工业化的时候,不要用最初的提法,用像造汽车那样去造房子,这样是不对的.我们要突出以定型设计的基础,一个是标准户型的设计,就住宅而言,要注重标准户型,其实万科就那么几个户型,恒 大的项目也就那么几个户型,像这些成熟的开发商已经逐步走向了一些定型的户型,包括我们到香港、新加坡看,就那么几个户型在组合、在变化.构件、部品、厨卫设施也是定型的,我想这个定型是我们整个建筑标准化最重要的基础,其实它是走到了内涵式发展当中最重要的前提.叶明认为装配化是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一个表征,新型建筑工业化不等于传统的生产方式+装配化,新型建筑工业化不等同于传统生产方式+装配化,也造成了成本偏高等一系列的问题,目前还是存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等于什么呢?等于现代科学技术+企业现代化管理.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对新型建筑工业化最大的诠释就是:没有技术就没有产品,没有管理就没有效益.这部分的结论是:建筑业必须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以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替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现在不是想不想改变传统生产方式,而是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工业化的浪潮已经把我们推到必须要面对和改变的前沿.尤其是人力成本提高的现实,信息化发展的现实,使得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同时建筑产业现代化也不是在传统生产方式上的修修补补,应该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它的发展涵盖着全系统、全产业链的全过程,这种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将带来一系列的变化,是系统性、根本性、革命性的,是治本的,不是治标的.生产方式变革也必然带来工程设计、技术标准、施工方法、工程监理、管理验收都将发生变化.其次,由于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带来管理体制、实施机制、责任主体等等都将发生变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筑产业现代化是解决一直以来房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性能、安全、效益、节能、环保、低碳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一直以来房屋建设过程中建筑设计、部品生产、施工建造、维护管理之间的相互脱节、生产方式落后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当前建筑业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力和技术工人短缺以及改善农民工生产方式的有效途径.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核心与技术
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是管理创新.我重点说一下技术体系的建立,必须要有四项支撑条件.第一是标准化、一体化、信息化的建筑设计方法.第二是与主体结构相适应的预制构件生产工艺.第三是一整套成熟适用的建筑施工工法.第四是切实可行的检验、验收的质量保障措施.关于工业化建筑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我是主编,正在编制.这本标准的评价体系还是基于一条主线就是生产方式,什么是工业化建筑?工业化建筑用什么来评价?核心就是你是不是采用的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如何体现呢?我们是从这么一个构架来的,一个是设计阶段的评价,一个是建造过程的评价,一个是管理与效益的评价.设计阶段的评价占权重是50%,经过我们认真的比较,这个权重应该加大.而建造过程的权重占30%.管理与效益评价占20%.我们编制了一年多的时间,基本上已经差不多了,争取明年上半年要出台.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模式与途径
模式就是管理创新的问题.管理创新的目标就是创新发展模式,整合优化整个产业链上的资源,解决设计、制作、施工一体化问题,使其发挥最大化的效率和效益.在我们发展初期是多种模式并行,一个是以房地产发展为龙头的资源整合模式,像以万科为代表的,万科就是技术研发、应用平台、资源整合,万科这些年来高举住宅产业化的大旗,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功不可没,也确实是有它的代表性和商业模式.另外一种是设计、开发、制造、施工、装修一体化建造模式,远大就是这样.还有一种是以施工总承包为龙头的施工代建模式.还有一种是以工程总承包(EPC)为龙头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重点要发展EPC模式.为什么要发展EPC模式呢?是通过工程总承包的模式打通设计跟施工,打通设计跟制造、跟构件生产和施工全产业链,只有通过这样一种模式才能成功.目前还存在很多的瓶颈,瓶颈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方面.要突破先期成本提高的瓶颈.突破管理体制上的瓶颈,突破企业管理运行机制上的瓶颈.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针对目前建筑产业化的问题,叶明指出:首先要建立推进机制,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工作.二是遵循市场规律,不能盲目地用行政化手段推进.三是要研究体制机制,体制机制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四是要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五是要激励技术创新.六是要加强职业技术培训.
第五篇: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
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
一、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首先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其次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继续安排农业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第三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第四要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二、在农村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改善农村市场环境。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2006年要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
三、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考试,大收集整理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种粮收益,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适度利用国际市场,积极保持供求平衡。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
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四、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园艺、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磋商,提高我国农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各级财政要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并可通过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
五、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制定相应的财税鼓励政策,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加大力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