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岭旅游业十二五规划汇报2

时间:2019-05-13 11:28: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屈家岭旅游业十二五规划汇报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屈家岭旅游业十二五规划汇报2》。

第一篇:屈家岭旅游业十二五规划汇报2

屈家岭“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编制情况汇报

社会发展局

(2010年8月31日)

按照管理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要求,我区“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今年5月正式启动,现将完成规划情况汇报如下:

一、“十二五”旅游规划发展基础和指标体系

(一)“十一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们以“一大遗址两大基地”(屈家岭文化遗址、白鹿春养殖基地、万亩桃园基地)为依托,加快建设“一园两区”(屈家岭文化遗址公园、白鹿春风景区、生态农业观光区),促进了旅游业发展。近几年旅客接待量每年突破3万人次,旅游收入每年在300万元以上,特别是景区附近的农业生产队通过旅游发展,270户农工摆脱了贫困状态,受益农工达810人。对此,我区“十一五”期间被省旅游局命名为全省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

(二)“十二五”旅游规划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湖北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圈一带”发展战略,按照区工委、管委会提出的文化旅游强市目标,树立大旅游的观念,积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将屈家岭建设成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十二五”旅游规划主要指标体系

依据省、市 “十二五”规划目标,结合我区旅游业发展状况,初步确定了全区“十二五”旅游规划指标体系,形成既符合我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要求,又能体现我区在全省地位的指标体系。主要指标如下:

1、旅游接待人次:到2015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35万人次,年均增长22%;

2、旅游收入:201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亿元,年均增长28%;

3、A级景区:A景区达到1-2个;

4、星级饭店:评定四星级酒店3家,星级饭店总量达到8家;

5、星级农家乐:达到100家;

6、旅游名镇、名村:创建省级旅游名村1-2个;

二、“十二五”旅游规划重大项目情况

“十二五”期间,按照三大板块、六大景区的建设要求,全市共策划重大旅游项目14个,总投资 40.1亿元,初步形成特色突出、结构合理、要素健全的旅游产品格局。

(一)白鹿春鹿文化产业园开发项目。

1、梅花鹿养殖基地(亲鹿园;游客接待中心;鹿产品加工区;鹿产品、鹿文化展示中心)。

2、高尔夫别墅区(白鹿湖公园;高尔夫球场;水上乐园)。3白龙太子山景区(石林;寺庙;古井;古山寨)。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1.8万亩。

(二)屈家岭遗址公园项目。计划投资3.2亿元,占地2000亩,建设入口接待区、博物馆区、遗址展示区、观光休闲区、古河道游览区和传统文化街等。

(三)桃文化风情园项目。此项目总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

1.2万亩。

(四)月湖度假村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1000亩。

(五)屈家岭“农家乐”庄园项目。此项目建100家农家别墅,占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0.5亿元。

(六)赛马竞技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占地1万亩,能容纳30000名观众,可防雨的室外看台及可容纳300-400人的室内看台,购进良种马200匹,配备训练跑道。

(七)山顶公园项目。该项目占地1万亩,总投资1亿元。

(八)雕塑游园项目。总投资3亿元,占地500亩。

(九)青山坡风景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亿元,占地1万亩。

(十)三个星级酒店项目。三个星级酒店每个宾馆总投资8千万元,每个宾馆占地120亩。总投资2.4亿元,占地360亩。

(十一)传统文化商业街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亿万元,占地300亩,(十二)民族文化村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600亩。

(十三)旅游商品开发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占地3亩。

(十四)农业科技观光园:计划投资2亿元,占地3000亩。

三、实施“十二五”旅游规划的主要措施

(一)抓规划,推动产业升级。一是围绕建设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节点区域和休闲旅游目的地的要求,提升屈家岭的综合竞争力。二是整合旅游资源。打破区域界限,加快资源整合,主动融入全省“两圈一带”建设。同时加强对旅游线路的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游客共享。三是科学谋划和组织编制旅游专项规划。编制好《荆门市屈家岭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认真开展旅游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的编制或修订完善工作,做到与市专项规划的对接,形成科学、完善、统一的规划体系。

(二)抓项目,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加强旅游项目库建设,建立旅游项目库,对重点大项目做好前期策划、可行性分析、投入产出预测和环境评价。二是策划和落实一批重点旅游项目。紧密依托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育新的旅游热点为目标,筹划推出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的旅游项目。三是延伸产业链条,加强与工业、农业融合,推出复合型旅游产品。四是落实各项优惠措施。对列入全市旅游发展的重要计划项目,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景区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着力解决土地、水、电、路、气、通信等问题,积极向上争取财政补贴、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争取给予财政、信贷以及其它各类融资方面的扶持和优惠,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抓创建,培育精品名牌。一是强化以屈家岭文化公园为品牌的文化历史旅游线路,包括白龙太子山普云禅寺等,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二是发挥生态环境的优势,在原有万亩桃园的基础上开发出各种各样的观赏类自然景点,结合太子山北面山地开发果园等林业生态示范区,太子山东面田地开发油菜花、麦田、水稻等农作生态等展示区,形成相对集中、参观便捷的生态观光走廊。三是创建生活休闲特色的旅游品牌,将传统的畜牧业、渔业旅游化。在太子山南面水渠地段创造渔业生活体验区,在太子山北面山地创造以梅花鹿为龙头的畜牧业生活体验区。

(四)抓促销,提升屈家岭旅游形象。一是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旅游会展活动,充分展示屈家岭的生态文化旅游特色。重点做好国内国际旅交会、华中旅游博览会等宣传促销等活动。二是加强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圈内的合作,将我区旅游产品与圈内知名景点捆绑起来共同对外宣传促销。三是扩大对外宣传。将旅游宣传与屈家岭的重大外宣、招商商务、友好合作、文化交流等活动有机结合,统筹安排。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等强势媒体上大手笔宣传。

(五)抓管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一是加强旅游行政管理队伍的自身建设,强化旅游主管部门在文化旅游发展考核、旅游等级评定、从业人员审定、文化旅游发展、招商引资等方面职能和统筹协调能力。二是依托市内大中院校,开办旅游专业和培训基地,会同市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技能竞赛,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着力建设一支能够胜任旅游强市建设的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服务人才队伍。三是严格行业管理。严厉查处旅游违法违规行为,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开展旅游安全检查,消除旅游安全隐患。完善旅游应急预案,全面加强应急管理,改进旅游投诉处理工作,努力做到“零投诉”。开展旅游诚信体系建设,严格执行旅游行业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和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努力为旅游者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的优质旅游服务。

第二篇:屈家岭小学201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南,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教育科研为“发展教师、发精神,按照学校工作计划要求,紧密围绕打造”高效课堂“这一工作重点,树立”科研引路,教展学生、发展学校“服务的工作方向,围绕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走丰富质量内涵之路,致力全面提升学校品味“这一总体思路,根据荆门市教研室教科室新学期工作会议学创新”理念,不断丰富“科研兴校”内涵,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全面推进学校整体发展而服务,屈家岭小学2011--2012学年教科室上学期工作计划。

二、工作重点:

1、以加强理论学习为抓手,努力营造理论学习氛围,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以行动研究为主的日常性研究,努力开创群众性研究,常态性研究为主的我校教科研工作新局面。

2、加强对已经立项的“十二.五”课题的管理与调控,关注课题研究过程,抓落实,求实效,切实掌控课题研究动态。做好“十二五”课题申报及研究工作,完成并完善课题方案,妥善安排研究工作。

3、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做好课题阶段成果的转化工作,继续推动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教研和科研的协调稳步发展。

三、具体工作与措施:

(一)开辟多种渠道,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不学习肯定要落伍。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首先必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作为教师要把学习放在首位,不断更新观念,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教科研理论武装自己。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学校进步发展的逻辑起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的下一代。本学期,教科室将结合新教育实验开展一系列读书学习活动。教师读书活动,坚持“三结合”:

1、集中学习和自己学习相结合。今年我们仍提倡以自学为主组织学习为辅的学习方式,认真学习各项理论。本学期我们除了继续组织教师学习与校课题有关的教科研理论知识,还将协同教导处,围绕学校的课题研究,组织老师们有针对性地学习新课标和各类教学理论杂志。同时可以结合教研组课题组活动时进行学习,教研组长课题组长要提前搜集资料下发给老师。教师也可以在网站上学习,青年骨干教师要多上“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学习专家讲座和授课,2、精读与通读相结合。每位教师,开展读书工程,倡导读名著读经典的风尚,在全体教师中继续开展至少精读两本教育书籍的活动,提高教师的人文科学品位。坚持记业务笔记,每位教师将学到的先进的理念,前沿的信息,优秀的教法,成功的举措,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融合。

3、读与写相结合。坚持写好学习体会,要求教师认真撰写读书笔记,每篇不少于2000字。教师每学期人人完成2篇学习心得。可以写读书后的心得,也可以运用书中的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故事写。根据教导处要求,每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积极撰写教学随笔,两周一篇,每篇不少于150字。教科室将定期组织教学随笔评比活动。35周岁以上的非课题组教师每学期完成8篇摘录。并上传个人博客。

走“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开展以“导学、自学、互学”等形式,这样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全面深化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适合我校学情的特色高效课堂。

(二)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继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为老师们尽可能地创设学习提高的机会。学校将邀请有关教育专家、教学行家来校作讲座、指导。帮助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也打算邀请市教研室的相关人员作辅导,拓宽视野,扬长避短,不断成长。组织教师参加市教科室组织的课题、科研等业务培训,以提高教育研究水平。培训活动时,要求全体教师人人参与,本学期计划培训一到两次,工作计划《屈家岭小学2011--2012学年教科室上学期工作计划》。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研讨活动、出席观摩交流,促使教师逐步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转变。

2、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开展各种以教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为主题的学术活动,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通过新老教师师徒结对、说课比赛、撰写教育随笔比赛和教育博客评比等形式,引领教师始终关注和直面现实,善于发现、,把课题研究与校本培训、培训与考核、培训与评优、培训与小型竞赛相结合,定期组织座谈交流会,以促进骨干教师的茁壮成长,真正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不断推动我校校本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3、结合各类征文活动、常熟市教育教学研究案例评比活动,继续开展校内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分析等征文评比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在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

(三)加强研究讲实效,严格管理求发展

1、健全科研网络机构职责到位

我们建立了具体完善的教科研领导组织机构,制定了学校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明确了教科研工作职责,在校长亲自指导下,由教科室主持日常的教科研管理、组织工作。我们在教科室下又设有两个课题组,由课题组负责人具体负责下属子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了我校教科研工作管理网络。教科室将明确子课题组组长的职责,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届时将由组长安排、开展各个子课题组的课题研究工作。我们也将每月召开一次子课题组组长的碰头会,以分析交流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2、加强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

继续组织课题组长参加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如,例会的准备、一起听课题组成员的随堂课等,参与研讨会等。为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推进名教师,区级、市级教育能手,市级学科带头人培训工程,要求青年教师本学期精心设计一份教案,认真上好一节课题研讨课,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人人至少参加一次市级以上的论文比赛,争取获得佳绩。为此,教科室将做好投稿记录。

(三)深化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过程

规范的管理是提高科研实效的保证,是实现学校教科研工作健康有序、高效运行的关键。在强化课题过程管理的同时,做好五大主课题的研究工作,由教科室牵头,组织课题组长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1、抓好课题过程实施

(1)坚持教科研过程的规范管理

本学期,教科室将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学校现有课题进行规范管理,每月一次组织教科研的专题活动。课题研究组分工到人,计划、总结、活动记录、资料收集有实验组教师分别承担,实验教师要有计划、有总结、有个案,使教科研工作进一步规范性和科学性,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内涵。从管理中求质量,从管理中求规范,从管理中求发展,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努力,增添教科室的亮点。

继续推行教科研例会制度。每个课题每个月进行一次例会,以制定研究计划,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论文、随笔交流、读书心得教研等为例会内容,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展课题研究。教科室将定期召开子课题进展交流会。各课题要严格执行其相应的课题管理规定,实行课题管理责任人制度,进一步明确各课题组内部的分工与预期成果。做到有研究计划、有经验总结,每次活动有重点、有布置、有准备、有理论学习和探讨,有教学实践和总结、有评价反思和资料积累以提高研究效益。

(2)提高各类教科研用表记录的及时性。

教科研用表,是为了准确记录教科研工作中的各种信息,为研究工作提供客观有效的证据。本学期,要求各课题组成员,每月写好一篇教科研心得,一共4篇。要求课题组成员及时记录,及时总结,提高科研用表记录的准确性,并以此作为期末教科研考核的依据之一。课题组负责人记录课题组工作手册时应该要详细具体。

(3)课题研究与各类公开课整合为推进教学研究与新课程改革,学校开展了各类公开课活动:示范课、教研课、汇报课、东片学校课堂交流课等。课题组一如既往要求各课题组成员,将自己承担的公开课与各自研究的课题结合起来,突出课题研究要深入课堂,以课题研究的要求指导平时的教学实践,打造精品课。在公开课中落实课题研究的措施,体现课题研究的特色,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的作用。

在期初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时,课题组长要明确本教研组的研究课题。课题组要根据本组成员所承担的研究课题情况,围绕学校的主课题,落实研究方向。在公开课研讨、备课组活动等教研活动中,要把课题研究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分析措施的落实,实施的效果、经验与存在问题等内容。

(4)教科研工作渗透进日常工作

现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了自己的研究课题,语文、数学、英语要在备课本上认真制定计划,要求每位教师,以课堂和日常教学工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使自己的小课题研究做到基于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带着课题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分析研究的措施,总结得失,写好教育随笔,以推进课题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课题只是一个平台,思考和分析才是本质。因此,倡导课题组成员养成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的习惯。

(四)提供有效平台,促进交流推广

1、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平台:教学博客,教师每月将自己的2份教科研成果上传展示出来。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随笔通过博客上传。学校积极宣传,发动教师参加各类论文、案例等科研成果类比赛,做好有关信息的传递与反馈,鼓励教师向外投稿,并进行投稿登记,力争多出成绩。学校根据制定的教科研奖励条例,及时奖励。

2、积极参加市教科室的活动,做好教科研成果的总结和推广工作。每位教师本学期认真撰写好一篇论文,一篇案例反思。

四、每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本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2、个人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3、组织教师参加市、区教学设计比赛

4、围绕课题上好一节“比试课”

5、聘请教研室领导来校作专题讲座。

十月份:

1、子课题进展情况交流会。

2、围绕课题上好一节“研究课”

4、开展教师博客评比。

十一月份:

1、子课题进展情况交流会

2、围绕课题人人上好一节验收课

十二月份、一月份:

1、子课题实施总结与汇报交流。

2、做好学期教科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3、教师教育教学随笔评比。

4、抓好小课题结题工作。

5、完成学本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教科室

2011.9

第三篇:中国旅游业十二五规划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目 录

第一篇 发展形势 4 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回顾 5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环境 19 第二篇 总体要求 26 第三章 “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 27 第四章 “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 30 第三篇 市场开发 34 第五章 拓展消费需求,全面发展国内旅游 36 第六章 提升发展质量,积极发展入境旅游 44 第七章 加强服务引导,有序发展出境旅游 48 第四篇 产业促进 52 第八章 培育市场主体,提升企业竞争力 54 第九章 满足消费需求,完善产品体系 58 第十章 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素质 63 第十一章 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69 第十二章 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73 第十三章 深化开放程度,推进国际化发展 86 第十四章 完善监管体系,提高游客满意度 91 第五篇 支撑保障 95 第十五章 深化旅游行政管理改革 96 第十六章 促进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 101 第十七章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108 第十八章 建设旅游公共保障体系 118 第十九章 健全政策法规与标准化体系 12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两大战略基点”和“两大战略重点”做出了系统部署,并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旅游业”。两大战略基点是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大战略重点是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建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是指导我们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的战略依据。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高速交通体系的快速完善,特别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稳步增加而持续增长的大众化和多样性消费需求,都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未来五年,也是国际旅游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国内旅游发展方式转变任务更加繁重的五年,本次规划的战略目标是在科学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抢抓战略机遇,转变发展方式,以市场化为导向,提升产业发展的综合素质,加速推进我国旅游业在大众旅游新阶段又好又快地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促进文化繁荣、人民素质提高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综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进一步增强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编制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面向国民消费为主体的大众旅游市场,深化旅游资源,特别是都市和乡村休闲生活资源的开发力度,进一步扩大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融合,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始终把游客的满意和社区居民的满意作为新时期旅游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进一步发挥信息化为主体的现代科技、现代商业模式和专业人才在产业转型升级战略中的主导作用,把旅游业培育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本次规划编制体系由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三部分组成。其中专项规划包括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旅游公共服务建设规划、旅游人才建设规划、旅游信息化建设规划和第二期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是对“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宏观指导,专项规划是对旅游业发展支撑保障和关键任务的深化,区域规划是对重点地域旅游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它们一起对规划纲要形成重要支撑。

第一篇 发展形势

“十一五”期间,在全面完成各项规划目标的基础上,我国旅游业奠定了以国民大众旅游消费为主体、国际国内旅游协调发展的市场格局,世界旅游大国地位更加巩固。在国际国内市场开发、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功能释放、体制机制创新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突破,旅游业发展的国家战略更加明确。

展望未来的五年,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国家旅游发展战略和地方发展旅游的方针政策更加 明确,国际国内市场基础更加稳固,产业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速交通体系的完善、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以科技、人才和资本市场为支撑的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机制的深化等都为我国旅游业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

在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持续增长且不断变化的旅游休闲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旅游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传统的发展手段之间的矛盾,发展速度、规模与发展效益、质量之间的矛盾,以及国际国内经济稳定、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都是我国旅游业在今后一个时期需要重点关注并加以解决的战略问题。

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全面完成了发展目标,国际国内消费需求稳定增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升,产业功能有效释放,为进一步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在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的过程中,政府在旅游领域的危机应对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也得到了检验和提升。

在过去的五年里,国内旅游市场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旅游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紧密,成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

一、旅游业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更加突出,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先后迎来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建国60周年、2010年世博会和亚运会等盛事,同时也遭遇了汶川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冲击。我国旅游业抓住了发展机遇,表现出较强的产业适应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在产业发展的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2010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预计为1.44万亿元,比2005年增加6700多亿元,超出规划目标1.23万亿元17.1个百分点。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1150万人,比2005年增加400万人,超出规划目标(1000万人)15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国内旅游得到进一步发展,牢固树立了在产业中的主体地位,旅游消费在居民消费的比例持续上升,在扩大内需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突破1万亿元。2010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预计为21.5亿人次,比2005年增加近10亿人次,超出规划目标(17.8亿人次)20.8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收入1.15万亿元,比2005年增加6200多亿元,超出规划目标(8500亿元)35.3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例由2005年的68.8%上升至79.9%;居民出游率1.4,比2005年增加0.5,超出规划目标(1.31)7个百分点。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重要的生活方式,有力地推动了人民素质提高和生活质量提升。

图1-1 2005-2009年旅游总收入

图1-2 2002-2009年国内旅游人数

二、旅游业在服务贸易和对外交往中的地位更加显著,奠定了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坚

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国出境和入境旅游均取得了新的进展。2006年到2009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先后进入世界前5位,出境旅游人数稳居亚洲最大的客源国地位,并成为全球出境旅游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截止2010年底,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公民出国境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总数达到140个。我国与美国、俄罗斯、欧盟、东盟、日本、韩国等的多边及双边合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我国出入境旅游在发挥民间外交功能、促进服务贸易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全面融入世界旅游发展的新格局。我国在国际旅游业发展事务中的影响和地位进一步增强,世界旅游大国地位更加突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基础进一步加强。

过去的五年中,我国入境旅游增长速度在全球居于前列。2009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下降4%,我国货物出口下降16%,同期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下降仅2.7个百分点。2010年,预计旅游外汇收入430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137亿美元;入境旅游人数1.32亿人次,比2005年增加1200万人次;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5450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769万人次;外国入境旅游者人数2500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474万人次。

图1-4 2005-2009年入境旅游人数

图1-5 2005-2009年入境旅游外汇收入

图1-6 2002-2009年外国人入境旅游外汇收入

图1-7 2002-2009年外国人入境旅游人数

图1-8 2002-2009年出境旅游人数

图1-9 2002-2009年出境旅游消费

图1-11 2005-2009年三大市场人数结构

图1-12 2005-2009年三大市场消费结构

表1-1 世界主要入境旅游接待国比较

快速稳健发展的出境旅游也有力彰显了旅游大国的积极形象。2010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预计为5200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2100万人次,超出规划目标(5000万人次)4个百分点,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大国地位更加巩固。出境旅游的目的地接待质量和出境游客的安全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为中国旅游产业的国际化战略奠定了有利的市场基础。在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的出入境旅游市场成为全球旅游市场走出低谷的重要力量,赢得了国际旅游业界的好评。

三、产业功能进一步释放,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

“十一五”期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中央的工作部署,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基本战略方针,研究制定了《加快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指导意见》,编制实施《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出台各种措施,形成了旅游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中国经验,保持了旅游消费的较快增长,为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追踪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特别是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长三角区域规划、环渤海区域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泛珠三角洲经济区发展、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发展等,编制了相应的区域旅游规划,采取了相应市场促销和产业促进举措,在支撑区域发展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旅游业还在推进海峡两岸旅游交流,与港澳旅游业界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支持香港和澳门保持经济繁荣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文化传播和繁荣以及提升国家形象、发挥民间外交功能等诸多方面,旅游业也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随着产业功能的释放,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旅游产业性质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首次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实现了旅游产业定位的历史性突破。2009年,国务院还出台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均把旅游业发展摆上重要位置,提出了明确要求。

四、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显著,形成了旅游业发展合力

“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联动、条块结合、分类指导”的大产业综合推进的发展格局。

一是地方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格局形成。近年来各省区市对旅游业发展高度重视,纷纷出台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制定关于旅游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加大了政策引导力度,为旅游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地方政府还进一步强化了对旅游业发展的主导作用,如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广东推出国民休闲计划、云南实施旅游二次创业、河北建设环京津休闲度假带、江苏、浙江、等地发放旅游消费券、海南和北京成立旅游委员会、天津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山东打造“好客山东”的旅游品牌、张家界建设世界精品旅游目的地,承德等多个城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等,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目前,全国有27个省区市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第三产业的龙头。二是旅游部门的横向、纵向合作力度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常态化的工作机制。旅游部门与文化、农业、商业、工业、体育、环保、林业、气象、金融等部门合作更加紧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相关产业融合不断深化,形成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局省合作机制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国家旅游局先后与安徽、吉林、广东、湖北、浙江、江苏、湖南、山东、云南、重庆、陕西、宁夏、四川、天津、广西、河南、河北、深圳等18个省区市签订旅游合作备忘录或合作协议,条块结合、分类指导,有力推动了地方旅游业发展。

三是区域旅游合作方兴未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长江沿线、丝绸之路等旅游区域依托中心城市展开了联合宣传推广、旅游线路对接、促进要素流动、规范市场管理等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区域合作。区域旅游发展格局渐趋成熟,无障碍旅游区和跨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旅游业发展方向的重要模式。旅游成为大陆与港澳台的经贸桥梁、文化纽带和交流合作先行者,两岸四地旅游交流与合作更为密切,内地居民赴港、澳旅游健康发展,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有序推进,CEPA与ECFA协议有关旅游政策不断落实。四是行业管理方式不断创新,旅游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十一五”期间,我国加快了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职能得到加强。全行业大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机关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建立了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制度和预警机制,旅游提示制度、旅游质量监督与执法等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手段进一步加强。以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为抓手,深入推动质量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旅游法规建设成效显著,出台了新的《旅行社条例》,旅游立法工作启动。标准化管理已成为旅游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20多项旅游标准逐步颁布实施。5A级景区、白金五星级饭店先后产生,初步建立了对地方旅游业与旅游企业发展的分类指导机制。

五、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旅游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产品转型初步实现,逐渐从观光旅游占绝对主体地位转向观光、度假休闲和专项旅游协调发展。旅游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初步培育了中国港中旅集团、中国国旅集团、中青旅集团、华侨城集团、首都旅游集团、锦江旅游集团、岭南国际集团、开元旅业集团、春秋旅游集团、携程集团、如家酒店集团、七天酒店集团等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集团和旅游知名企业。新型旅游业态蓬勃发展,旅游市场主体的企业活力和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旅游投融资体系不断完善,境内外上市成为新兴旅游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和发展平台,社会资金以更大力度介入旅游业发展,有力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旅游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增强。旅游信息化建设进展顺利,旅游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得到了较大发展,初步建立起一批旅游电子运营商、数字旅游城市和数字景区。强化了与教育部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旅游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与“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两大战略目标相比,和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入境旅游市场增长的稳定性需要进一步巩固,旅游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体制机制相对滞后,法制环境尚需完善,市场秩序不够规范,人才科技支撑不足等,都需要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加以解决。从保障条件来看,财政导向投入尚需要进一步增加,公共保障体系有待于更加健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尽完善,缺乏有力的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和宏观调控手段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我国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进入大众化的全面发展阶段,面临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更加凸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调整,民生基础更加稳固,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更加稳固。在国家和地方旅游发展战略,以及旅游法制化进程加快等利好政策的影响下,政府和社会各界发展旅游的积极性将更加高涨,资源和要素短缺的矛盾将得到有效的缓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速交通体系的完善、信息化在旅游业的普及应用使游客的旅行、居住和相关消费变得更加方便。旅游标准化建设和政府对游客满意度的重视与保护让游客消费更加明白和放心。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国际合作的深化等,都为旅游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旅游产业对环境的变化很敏感。在今后的五年,我国旅游既要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持续增长且不断变化的旅游休闲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旅游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也面临后金融危机的世界经济不稳定、全球气候变化等中长期挑战,以及各种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经济危机、公共卫生等不利事件对旅游业的阶段性冲击。

可以说,“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是战略性的,所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也是空前的。

一、“十二五”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

一是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旅游业发展。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看,和平、发展与合作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格局更加明显,为世界旅游经济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全球经济增长的稳步回升,加上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各地区政府采取更加有利的旅游产业促进政策,有利于国际旅游保持持续较快发展。世界旅游组织在2008年所做的《2020年世界旅游展望》预测,到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接待人数可望达到16亿人次,其中3.78亿人次是跨区域的远程旅游者。接待量最大的三个区域分别是欧洲(7.17亿人次)、亚太地区(3.79亿人次)和美洲(2.82亿人次)。二是政策环境更加有利于旅游业加快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及各省市区根据《意见》精神出台的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营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从宏观上说,“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和“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将“积极发展旅游业”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将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收入分配调整。这一系列政策也都将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三是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可望保持旺盛。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0%,城镇为36.5%。我国居民消费已经进入结构快速升级时期,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潜力巨大。随着我国人均GDP迈向500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将进一步增长,旅游消费进入快速增长的黄金期,我国旅游持续较快发展具有强大的市场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中产阶层的绝对规模和相对比重,将为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重要支撑。2009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46.6%,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城镇化有利于国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为旅游消费提供新的增长空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发展任务,政府支出中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这也将有利于居民消费预期的形成,促进旅游消费需求的增长。四是高速交通等配套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将提供更加稳固的发展基础。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2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增加到1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成1.8万公里。届时,中国将建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八小时高速铁路交通网:除乌鲁木齐、拉萨等个别城市外,北京到全国各省会城市时间都将在控制在八小时以内。而到2020年,我国将建立省会城市与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形成“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基本框架,高铁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航空方面,到2010年底,我国的民用机场数量将增加到175个左右。根据《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至2020 年,全国民用机场总数将达244 个。与此同时,航线也会大大增加。公路方面,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我国高速公路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总规模达到8.5万公里,全部建成后将连接全国所有的省会级城市、城镇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以及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城市,覆盖全国10多亿人口;实现东部地区平均30分钟上高速,中部地区平均1小时上高速,西部地区平均2小时上高速,从而大大提高全社会的机动性,为人们旅游、休闲提供快速通道。“十二五”期间高速交通体系的初步建成,大大拓展了游客出行距离和产业发展空间。加上海洋和内河、湖泊等水上交通、城市内部交通的发展,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配套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各种发展大众旅游的条件正在成熟,发展基础逐步稳固。

五是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以及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装备改造和提升旅游业,正在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在这一进程中,科学技术不仅创造出大量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旅游需求,引导新的旅游消费,还将极大地推动服务方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今后一段时期,信息技术将会更加广泛地运用到旅游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正在推行的“三网融合”,将促进不同网络之间的信息兼容,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旅游经营方式和旅游管理方式,将推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发展,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六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出境旅游的发展,为旅游业的国际化提供有利的市场环境。当前,我国和世界主要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等的关系持续平稳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正式启动,一批跨境经济技术合作规划已经或正在编制。“十二五”期间,我国还将实施互利共赢的开发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国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为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从行业自身来说,我国旅游业的开放水平也不断提高。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的旅游交流合作蓬勃发展,我国已提前兑现“入世”关于旅游业的各项承诺,目前国际上著名旅游集团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外资进入中国旅游业呈加速态势,并向二三线城市纵深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出境旅游持续快速增长,也将推动我国旅游企业更快地“走出去”,使得中国旅游业越来越融入全球化发展的大格局当中。

二、“十二五”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首先,整结构、优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且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要求旅游业增加供给总量,调整发展结构,这是“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其次,转变发展方式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业发展要走内涵式道路,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科技支撑,进一步促进就业,提高游客满意度,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再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非常深远,目前虽然有复苏的迹象,但是何时全面恢复增长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全球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发展也具有多方面的影响。最后,各类危机和隐患始终使旅游业发展面临挑战,许多因素可能对旅游业发展产生冲击,需要建立一个常态化的应对机制。

第二篇 总体要求

“十二五”是我国建设旅游强国的关键五年,也是实现国务院提出的“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两大战略目标,把我国从旅游大国建设成为旅游强国的重要时期。在未来的五年中,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战略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我国旅游业要建设好旅游强国的产业基础,结合两大战略,在要素发展产业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发展模式现代化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围绕上述要求,旅游市场要继续以国内旅游为基础,国际国内旅游协调发展。在国内旅游发展的各项指标上要确保持续增长,在国际旅游各项指标上要坚持稳健增长,在旅游收入和社会贡献指标上要努力实现领先增长,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和国际旅游市场上形成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第三章 “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把握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统筹协调,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推动产业融合,拓展产业功能,实现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世界旅游强国建设向前迈进重要步伐,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旅游业的市场化进程。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着力提高游客满意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促进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升。

坚持以国内旅游为重点,不断扩大旅游消费需求,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实现三大市场协调发展。完善旅游产业要素体系,加快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推动各地旅游业特色化发展。促进城乡交流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

坚持节能环保,推进低碳旅游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利用资源,强化旅游业发展科技支撑,丰富文化内涵,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国际化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在广泛吸收外资、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借鉴先进经营管理经验的同时,推动我国旅游企业“走出去”,提升我国旅游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发展方向

围绕两大战略目标和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积极推动旅游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发展。提升旅游要素发展的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加快旅游业与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形成新的优势领域,完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加强新要素投入和现代产业运行方式运用,推进旅游业集聚发展,提高产业素质,提升产业竞争力。

提高旅游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行业协会改革,提升行业协会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促进新型中介组织发展。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地区壁垒,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推动旅游企业面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加快培育旅游业市场经营主体,促进旅游业的集团化、网络化和品牌化发展。“十二五”时期争取有中国旅游企业进入全球500强。

加紧旅游发展模式的现代化改造。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以及现在代公司治理结构和商业模式在旅游业中的广泛运用,推动旅游企业的自主创新。促进旅游业与金融、保险、信息、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的广泛融合,推动旅游业现代商业模式发展。推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满足多样化的现代需求。

加快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国际化进程。以旅游业作为提升国家整体形象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旅游民间外交功能。面向国际市场,提高设施和服务的便利化程度,培育一批国际旅游精品。全面对接国际标准,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国际旅游合作,形成一批示范性国际旅游合作区域,提升中国在国际旅游事务中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结合“走出去”战略,加快海外接待体系建设。

第四章 “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

一、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期末,旅游业初步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在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的战略中发挥更大功能;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业格局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在国际旅游事务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迈出坚实步伐。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力争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以国内市场为主体的三大市场协调发展;旅游市场主体培育初见成效,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旅游产品体系更加丰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品旅游线路和精品旅游景区;旅游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明显进展,运行机制更加健全;区域旅游业发展各具特色,城乡双向交流加快,旅游业发展区域布局更加均衡;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旅游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游客满意度稳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旅游业发展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旅游业产业素质得到较大提升,发展成为以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为支撑,与金融、保险、文化创意等现代产业体系广泛融合,充分满足现代需求的质量高、效益好的现代服务业;

旅游消费成为国民消费的热点和重要增长点,旅游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进一步上升;旅游业成为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调整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旅游业在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以及弘扬中华文明、发扬民族精神和促进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规划指标 1.国内旅游人数

2010年为21.5亿人次,2015年达到33.1亿人次,年均增长率为9%。2.国内旅游收入

2010年为1.15万亿元,2015年达到1.9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3.入境旅游人数

2010年为1.32亿人次,2015年达到1.53亿人次,年均增长率为3%。4.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

2010年为5450万人次,2015年达到6630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4%。5.外国人入境旅游者人数

2010年为2500万人次,2015年达到3115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4.5%。6.旅游外汇收入

2010年为430亿美元,2015年达到54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5%。7.出境旅游人数

2010年为5200万人次,2015年达到8375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0%。8.旅游业总收入

2010年为1.44万亿元,2015年城达到2.3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0%。9.居民出游率

2010年为1.4,2015年达到2.25。10.旅游业新增就业人数

2010年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为1150万人,2015年达到1525万人,每年新增旅游就业70万人。

11.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2015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10%。

表4.1 旅游规划指标增长率测算表(2011~2015年)

“十五”“十一五”期2000~2010年“十二五”期期间年均间年均增长年均增长(%)间年均增长增长(%)

国内旅游人数 10.25 国内旅游收入 10.73 入境旅游人数 7.59 入境过夜旅游者8.43(%)12.2 16.9 1.93 3.24 11.20 13.73 4.69(%)9 11 3 人数 外国人 旅游外汇收入 出境旅游人数 旅游业总收入

单位 国内旅游亿人数 人次

国内旅游亿收入 元

入境旅游亿人数 人次

入境过夜万旅游者人人数 次

外国人 万人次

旅游外汇亿收入 美元

出境旅游万人数 人次

旅游业总万收入 亿元

出游率 % 旅游业直万接就业人人

5.73 4 14.80 5.97 9.97 4.5 12.55 9.47 9.36 5 24.26 12.16 17.83 10 11.13

13.52

11.18

表4.2 旅游规划指标体系总表(2011~2015年)

2010“十二五”时期

年基202020202015年

期 1112131

4年 年 年 年

21.5

23.25.27.30.4 5 8 3 33.0 1.15 1.21.41.51.72 7 5 1.94 1.32

1.31.41.41.46 0 4 9 1.53 5450

5665896136378 5 1 6 6630 2500

2612732852983 0 3 1 3115 430 452 474 498 523 549 5200

5726296927610 2 1 3 8300 1.44

1.51.71.92.18 4 2 1 2.32 1.4 1.51.61.82.09 6 5 2.25 1150 122***25

0

0 数

第三篇 市场开发

“十一五”期间,旅游市场已经形成了国内旅游为基础,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协调发展的市场格局。国内旅游市场无论是人次规模,还是收入数量,都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产业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入境旅游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五,出境旅游市场则稳居亚洲最大的客源国地位。在过去的五年中,旅游市场的持续稳定增长既是我国旅游业战胜金融危机,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的推动力量,也为促进世界旅游业走出低谷做了突出贡献。在高速增长的同时,旅游需求和消费市场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从国内旅游的情况来看,尽管基数很大,但是人均消费还很低,旅游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较弱。广大农村主要体现为旅游目的地,农村居民还很没有成为普遍意义上的旅游消费主体。旅游新需求不断涌现,但是真正的旅游消费热点,包括度假休闲旅游还没有完全培育起来。入境旅游市场上,入境过夜游客和外国人的比重偏小,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持续缺乏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国家旅游形象推广的创新性和市场营销的有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出境旅游也面临着港澳游比重偏大,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出境游客的权益保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发展中的问题。

总体而言,随着散客化时代的来临,三大市场在开发理念、推广方式和营销策略上都还没有做好应有的准备工作。如何巩固和扩大既有消费规模,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如何做好散客时代的旅游推广和市场营销工作,是“十二五”期间旅游市场开点的难点,也是实现旅游强国目标、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作重点。

在未来的五年规划中,我国旅游市场开发继续以国内旅游为重点,按照“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的战略方针,统筹协调、深化开发三大市场,形成更加协调的市场格局。今后一个时期,旅游市场开发的政策重点应该放在培育和引导需求上来,千方百计地提升旅游消费的规模。要鼓励消费,方便消费,努力协调三大市场发展同外部运行环境之间的均衡发展。

第五章 拓展消费需求,全面发展国内旅游

一、发展思路

“十一五”期间,国内旅游的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消费结构稳步优化,对我国旅游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支撑点和助推动力的作用。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大基数、稳增长、低消费、变化快”。对于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尽管只有1.4的出游率,但是总量规模已经稳居世界前列。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人均消费量偏低的现实约束,散客化时代快速变化的出行方式和消费模式也对市场组织和接待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十二五”期间,在高速交通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稳定提升、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以及假日制度逐步完善等利好因素的促进下,国内旅游市场将出现更加快速发展、更大消费规模的态势,大众旅游的阶段特征更加凸显。顺应国民大众旅游转变,针对散客化时代的新要求,我国旅游业需要进一步落实旅游消费促进政策,挖掘消费潜力,提振市场信心,使国内旅游市场从数量规模型向规模与质量效益并重转变。在进一步培育国民旅游休闲环境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市场特征,深度开发和提升传统旅游市场,加快培育一批新兴市场,积极开发一批高端旅游市场和专项旅游市场。

二、工作重点

1、制定实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形成更加稳固的国民旅游休闲发展基础 编制《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既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明确要求,也是促进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要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到《纲要》的编制中来,汇集全社会的智慧,力争形成一个行业收益、人民群众满意的《纲要》。广泛征求各部门、地方和行业意见,尽快促进《纲要》的出台。大力提升全社会旅游休闲意识。以《纲要》颁布实施为契机,通过设立“中国旅游日”等方式,大力开展旅游休闲的公益宣传,加强各类人群的旅游休闲教育,树立科学的休闲消费观,倡导健康文明的旅游休闲行为,形成有利于旅游休闲发展的舆论氛围,挖掘国民潜在的旅游休闲消费能力。

贯彻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协调好职工工作与休息的关系,各单位尤其是窗口服务部门,应以适当形式对外公布干部职工的休假信息和休假安排,统筹安排生产或工作任务,做到工作和休假两不误。依法保障在职职工法定休息时间,鼓励根据个人意愿将带薪假期分段灵活安排。推广错峰上下班、弹性工时制、家庭办公等灵活工作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开展奖励旅游。对节假日坚守工作岗位的,要及时安排补调休。对特殊工作岗位的职工,要加强休息权益落实的监督检查。大力发展各类家政服务,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鼓励地方探索多种形式的休假制度。

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权利。把推行国民休闲纲要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城乡居民旅游休闲状况作为衡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大政府旅游休闲投入,强化政府旅游休闲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的优惠政策,加大针对性产品开发力度,提供便利化的设施和服务。将开展旅游修学活动作为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予以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旅游休闲纳入社会保障,发展福利旅游。

2、深度开发和提升主体市场

长期以来,长三角、泛珠三角和环渤海等三大经济区的居民出游率和游客消费水平均位于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前列,这三大市场是我国国内旅游的主体市场。对于这三大主体旅游市场,要不断扩大现有市场规模,提升游客消费水平,提高地区出游率。针对现实旅游市场,要进行跟踪分析,做好旅游新需求预测,及时为该群体游客提供针对性的旅游产品。针对潜在旅游市场,要通过多样化营销方式对其进行宣传,促使更多潜在游客产生旅游动机。另外,通过不断提升现有旅游服务质量,强化安全保障,促使现实旅游市场影响潜在旅游市场,使得更多的潜在旅游市场向现实旅游市场转变。

3、加快培育一批新兴市场

东部地区二、三线城市,中西部城市群,以及东、中部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旅游市场正在崛起,是我国国内旅游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

加大政策优惠力度,支持新兴市场开发。探索联合重点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星级餐馆、大型商场以及航空公司等企业,通过“餐饮送旅游”、“住宿送旅游”、“购物送旅游”、“乘机送旅游”等不同途径和多种形式,向广大新兴客源市场派送门票。鼓励整合多家景区资源,对外公开发行“旅游一卡通”,让当地居民能以较少的花费多次游览多家景区。强化旅游意识宣传引导,促进“当地人游当地”活动。

加强针对新兴市场的产品设计和宣传营销。细分新兴市场,设计有针对性的产品类型和产品档次。特别要区分好东、中、西等不同地域间的差异,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借助各种旅游推介会,体育文化赛事、特殊节庆、影视媒体和网络平台,向潜在的市场客源地做好宣传营销工作,逐步拓展市场规模。

4、积极开发一批高端市场

高端旅游市场是促进目的地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旅游经济收益、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市场。适应高端市场发展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努力培育邮轮游艇、海洋海岛、高尔夫、户外探险等高端旅游市场,不断扩大高端市场规模,拓展高端旅游市场类型,以个性化服务提升高端旅游市场满意度。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高端旅游市场发展。通过资金引导和政策扶持,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形成适应高端市场个性化特征的高端旅游产品体系。促进高端旅游项目开发和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建立与高端市场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为高端市场提供优良的软硬环境。扶持一批针对高端市场的经营实体发展, 提高企业的品牌意识,提升企业创新研发能力和专业化营销能力。

5、积极拓展专项旅游市场

大力开发商务会展奖励旅游市场。理顺管理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扩大会议展览的综合效应。加强会展场馆规划,丰富旅游设施,完善服务配套,促进商务会展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政策调整,支持旅游企业经营政务、商务方面的差旅活动,形成有利于商务会展奖励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快培育农民旅游市场。组织农民旅游是一项针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工程和让农民分享发展成果的民生工程,要争取尽快出台专门的支持政策。促进旅游下乡,提高旅游惠农幅度,对开拓农村旅游市场的旅行社进行税费减免,对农民旅游实施政府补助。举办“旅游下乡”宣传咨询活动,发放农民旅游宣传品,与“农家书屋”、文化站建设等相结合,建立农民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加强舆论引导,提高农民出游意识,丰富农民出游信息资源。鼓励实力强、信誉好的旅行社企业,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旅游促销,推出城市观光游、农业科普游、新农村建设游等适合农民旅游的产品,开拓农民旅游市场。支持旅游企业在农村开设“农民旅游”服务站或咨询报名点,加强与当地邮政代办点、村委会、超市和农村团体的广泛联系,为农民出游提供方便。

深度开发老年旅游市场。做好老年旅游市场的营销宣传工作,提高老年人旅游意识,激发老年人旅游的积极性。通过各地的老年协会、老年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工会或老干部处,以及老年人广泛接触的媒介如老年节目——夕阳红、老年健康等,进行针对性营销。鼓励子女带老年人旅游。建设一批全国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开发适合老年旅游市场的旅游产品。

进一步扩大青少年旅游市场。落实对青少年在交通、参观游览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有关单位针对青少年推出各种优惠活动。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支持开发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旅游产品。推动师生同游、家庭同游等产品开发,以青少年市场带动整个市场。鼓励自驾车旅游、红色旅游、健康旅游、文化旅游等专项旅游市场发展。适应游客出游目的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深入进行市场细分,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加强以文化、体育、探险等为主题的专项旅游市场开发。做好相应的政策法规支持和配套设施建设工作。

6、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国内旅游市场统计与研究工作

将国内旅游统计及抽样调查工作纳入每年的专项任务,进一步完善国内旅游统计指标体系,规范旅游统计口径的标准,提高旅游统计数据来源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丰富国内旅游统计年鉴和抽样调查报告的内容。深入分析我国国内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主要客源地、目的地发展态势以及游客行为特征,为设计行之有效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7、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旅游市场营销

细分国内各类旅游市场,分析每个细分市场的旅游决策行为,不断探索新型市场营销方式,展开有针对性的旅游市场营销。

加强技术支持和示范引导,鼓励国内旅游目的地和企业构建旅游市场网络营销平台,建立游客和目的地之间的高效信息通道,普及电子邮件、网上论坛、景区网页、旅游新闻和评论、网络聊天室、社区口碑、旅游路书、网络视频等网络推广工具,实现即时信息流通。

继续组织好国内旅游交易会,积极举办旅游推介会、旅游友好年等各种营销活动,加强重大节庆赛事的旅游营销。充分发挥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开辟旅游产品销售和促销的新途径。加强政府、企业以及不同地区营销资源的整合,提升国家和地方整体旅游形象。

第六章 提升发展质量,积极发展入境旅游

一、发展思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我国入境旅游已经进入常规化增长轨道,未来五年,将主要依靠与时俱进的市场推广和新型的营销策略,主动与旅游大国竞争有限增长的国际旅游市场。为此,我国旅游业在“十二五”期间需要更加细致地研究国际旅游市场,推行国家旅游形象战略,创新旅游营销手段,下大力气氛巩固重点市场,加快发展战略新兴市场、积极培育潜在市场,创新营销方式,促进旅游消费,把入境旅游市场发展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从而旅游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更为直接的国际市场基础。

二、工作重点

1、大力巩固重点市场

重点市场包括港澳台地区和日韩、东南亚、西欧、北美等国家与地区。这类市场规模总量大、市场份额高,发育较成熟,增长速度趋于稳定。“十二五”期间,大力巩固重点市场。通过细分市场定位、拓展合作领域、创新促销方式、优化提升传统产品、培育新兴产品等途径,充分挖掘市场消费潜力。

——港澳台市场。港澳台市场在中国内地入境市场中居于主体地位,其增减变化对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具有决定性影响。针对港澳台市场正进入发展平台期的趋势,加强中西部地区商务会展、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在港澳台的宣传营销力度,注重对年轻人市场的开拓,尽可能提高港澳台游客的停留时间与旅游消费。同时,通过简化签证,以及丰富完善一程多站产品的方式,加强对港澳台中转游客的吸引。

——日韩市场。日本、韩国两大客源市场约占外国客源市场的三分之一,其波动变化对中国的入境旅游举足轻重。必须充分利用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契机,提高产品的多元化程度,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升级滑雪、温泉、文化、购物等旅游产品,吸引日韩的银发、女性与青少年修学市场,尽可能提高日韩游客的重游率与旅游消费。

——东南亚市场。东南亚市场既是中国入境市场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我国入境市场的有力竞争者。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为契机,加强对东南亚商务旅游市场、修学旅游市场的开发。与东南亚开展整体促销,将东南亚的国际游客吸引到中国,从而进一步扩大我国入境市场的规模。

——西欧与北美市场。西欧与北美等远程客源市场增长幅度较为显著,是我国入境过夜游客和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进一步简化出入境手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与欧美各大旅游企业合作,适应欧美市场人性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组织与宣传更具灵活性的旅游产品组合,以充分挖掘欧美的散客与深度游市场。

2、加快发展战略新兴市场

战略新兴市场包括东欧、南亚、中东、大洋洲等地区。这类市场目前规模总量不大,但潜力空间较大。“十二五”期间,以加快发展与积极拓展为工作重点。增进双方旅游主管部门、旅游团体以及各行业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各类企业机构的沟通、联系和合作,建立多种合作管道,搭建多方合作平台,拓展新的合作领域,促进入境旅游发展。强化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对客源的开发强调针对性,加大促销力度,力争扩大市场份额。

3、积极培育潜在市场

潜在市场包括南美、非洲等地区。这类市场规模较小,但发展速度较快。“十二五”期间,以加强了解与市场研究为主。利用国际性节事等机会,强化宣传营销,积极培育中高端客源,提高潜在市场对中国旅游的认知度与认同度。

4、加强政策引导与调查研究

积极推动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计划单列市出台发展入境旅游的政策措施,鼓励对入境旅游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予以奖励。鼓励旅游企业开展入境旅游包机(船)业务。鼓励有实力的旅游企业“走出去”发展,为入境旅游拓展市场。支持和鼓励增开国际航线、简化签证手续,推动对有条件的客源地实施免签证、口岸签证,对符合条件的散客实行多次往返签证。推动完善适应入境旅游需求的信用卡支付、外币兑换等金融服务体系以及双语和多语标识系统和解说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国际旅游市场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准确把握重点市场、新兴市场和潜在市场的需求特征、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制定入境旅游发展中长期规划,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研究制定入境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增强市场开发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及时跟踪和研究国际旅游市场新需求、新业态的发展变化,指导和促进入境旅游产品开发。进一步加强入境旅游市场信息工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5、创新宣传促销方式

把国家旅游形象宣传纳入国家形象宣传和政府整体工作计划,在立法和预算方面给予长期、稳定的支持。整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广播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对外宣传部门的力量,推广中国国家整体旅游形象,形成合力,扩大影响。改变以往分散的、多头的宣传营销战略,结合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国家或区域为单位,采取统一、整体的宣传营销措施,塑造整体市场形象。做好国家旅游形象市场反馈的跟踪研究,适时调整对细分市场和旅游新需求的宣传促销方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快推进旅游预订、营销与电子商务系统建设,支持举办网上旅游博览会。鼓励绿色营销、倡导低碳旅游等新理念。

第七章 加强服务引导,有序发展出境旅游

一、发展思路

“十一五”是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高速增长期,也是我国国际旅游地位和产业影响力空前提升的时期。由于国民收入持续增长、人民币升值,以及主要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签证放宽和市场促销策略等诸多因素影响,出境旅游在“十二五”期间仍将持续快速增长。“十二五”时期,为引导出境旅游市场更加规范有序地发展,要以出境游客的权益保护和满意度提升为抓手,结合我国与目的地国家和地区ADS协议的定期评估机制,稳步、渐近地开放我国居民赴境外“自由行”,结合中国旅游及相关企业和服务“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出境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推行世界旅游强国的国际服务品牌培育计划。

二、工作重点

1、高度重视对出境游客权益的保护

高度重视对出境游客权益,特别是散客权益的保护。高度关注出境旅游市场秩序的监管机制和监管效果。统筹境内外的相关资源,逐步建立中国公民境外旅游安全保障和旅游救援体系。通过外交、旅游、保险、境外医疗机构、航空交通等多层面多渠道的体系建设,保障中国公民的境外旅游安全以及遭遇突发事件后的及时处理和救援。完善相关旅游保险体系。

2、完善出境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根据出境旅游消费特征,完善以旅游预警为重点,包括签证边检、信息提供等内容在内的出境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做好出境旅游预警工作,避免突发事件的影响,保证出境游客的安全。进一步完善出境旅游提示发布制度及分级标准。加强发布和解除标准的研究,规范发布,适时解除,尽可能做到在提醒游客安全的同时,减少旅游提示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加强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协调。定期公布中国出境旅游市场信息和阶段性的调控政策.3、推进出境旅游便利化 会同我国旅游、外交、海关等政府主管部门,通过外交途径加大双边协商,及时调整不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ADS条款,以互利互惠为原则,简化签证手续、缩短签证时间,给予我国出境游客更多的便捷。推动境外目的地加强对中文导游的培养,完善中文旅游信息咨询等相关服务与设施,提升出境游客满意度。促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境外培训、展览、会议等出境需求及视同公务旅游服务的需求均列入政府统一采购的范畴,由符合条件的旅行社对相关项目进行公开竞标。

4、进一步发挥出境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

进一步发挥出境旅游在我国外交、对外经贸、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上的作用。配合我国总体外交部署,通过大量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推动我国居民与各国和地区人民之间的交往,推进与主要目的地国的务实交流合作。以不断推进内地居民赴台港澳旅游,逐步放开出境旅游经营业务等为重要途径,大力发挥旅游在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推动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推进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在多边和双边谈判中,主动设置出境旅游服务贸易的议题,并作为人民币汇率、自然人流动、技术或非贸易壁垒、碳交易等谈判项目的要价或筹码之一。在对外援助方面,结合部分受援国家和地区发展旅游业的需求,逐步将旅游列为援助项目并对其相关人员有计划地提供来华培训援助。把出境旅游纳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战略规划。将放开中文卫星电视频道落地、更宽松的中文图书报刊进口政策、更为完善的中文接待环境等内容纳入开放和实施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重要条件。根据我国出境市场增长趋势,加强与相关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合作,推动旅游市场互换。

5、加强出境旅游的专项统计与市场监测

加强与出入境管理部门、边防部门、统计部门和外汇管理部门的合作,建立包括出境旅游消费、边境旅游规模等出境旅游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对出境旅游市场规模、消费结构以及流量和流向的宏观监测。把出境旅游发展与提升人民生活水准和培育中国旅游企业国际竞争力战略相融合,探索制定相应的国家层面发展战略。建立、完善和推广我国主要目的地国家和地区ADS协议以及“自由行”协议的定期评估机制

第四篇 产业促进

三十年发展,我国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旅游标准化建设,以及以服务质量提升为目标的诚信体系建设都有长足的进步。我国旅游产业无论是在市场主体的数量,还是产业运行的质量都具备了旅游大国的产业基础。数量巨大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游交通以及相关企业共同构成了从区域到城市,再到乡村的旅游目的地体系以及相应的产品体系,形成了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平台。旅游领域提前兑现的“入世”承诺使我国旅游企业在国内竞争国际化的环境中尽快适应了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一批有实力的旅游企业率先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始探索在国际旅游市场上进行网络化布局和品牌化成长。

“十二五”时期,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推动国有旅游企业加快重组与变革的步伐,并有更多的非国有市场主体的进入,从而为旅游企业的市场化提供了运作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动力。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提供了现实的可能。信息科技和人才队伍将使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宏观层面的政策统筹将使各旅游区域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更加协调有序地发展。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出境旅游的发展直接促进旅游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和国际化发展。

第八章 培育市场主体,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发展思路

旅游企业是旅游产业的微观基础,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是产业促进的第一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企业的总体规模保持了较快增长,形成了一批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以及复合型的旅游集团和行业品牌,但是相对于市场开发,旅游产业促进相对滞后,缺少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生产要素,旅游企业都表现得比较传统,与国际知名旅游企业相比,与国民经济其它竞争性产业中的市场主体相比,旅游企业的市场活力和产业影响都明显不足。

“十二五”期间,要更加重视旅游企业在产业促进和旅游强国战略中的主体地位和积极作用。加快旅游领域中国有资产改革重组力度,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培育一批全国和区域性的大型旅游企业和服务品牌。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对旅游产业的介入,大力发展要素市场,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推动旅游传统业态的现代化改造和新型旅游业态的创新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企业品牌建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争取用五年的时间,初步形成一个“以大型集团为主导、中小企业活力充沛、新型业态持续涌现”的旅游产业发展良好局面。

二、工作重点

1、培育大型旅游集团

坚持以培育主业清晰、发展路径明确、竞争优势明显的大型旅游集团为基本方向,依托有竞争力的旅游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及上市等途径,促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通过市场培育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

2、支持中小旅游企业发展

积极支持中小旅游企业发展,发挥其在自主创业、吸纳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引导和支持中小旅游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自身市场开拓能力,实施中小旅游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加快推进中小旅游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组织中小旅游企业争取国家的融资、财政、税收、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落实国家出台的“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的特殊货币政策、“政府采购向中小企业倾斜”政策以及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等政策,建立中小旅游企业发展专项基金,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各类基金。针对“农家乐”、民俗户等特殊经营主体,对工商、治安管理等政策进行适度调整,支持乡村旅游发展。

3、鼓励非公经济主体发展

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主体参与发展旅游业,逐步降低旅游企业,特别是饭店、旅行社等竞争性领域旅游企业的国有资产比重,积极培育产权多元化的旅游市场主体。对占有重要旅游资源的景区等旅游企业,应当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带动作用,国有资本可保持相对控股地位。对旅游景区领域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引导、带动其他社会资本的投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在国有资产布局重点调整的领域中,应采取多种方式使国有资本较快退出。

4、加快旅游企业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鼓励旅游企业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创建现代商业模式,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加强和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推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设立旅游企业创新基金,每年对在行业内具有重大创新、引领国内旅游企业改革创新潮流、对行业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旅游企业进行奖励。旅游创新基金也可用于激励旅游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鼓励旅游商品的工艺设计申请专利等。

5、加大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对符合旅游市场准入条件和信贷原则的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要加大多种形式的融资授信支持,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建立旅游发展专业基金公司,为旅游企业的资本运作提供直接有效的资金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对发展前景好、吸纳就业多以及运用新技术、新业态的中小旅游企业开展业务。

6、鼓励旅游企业加强品牌建设

引导旅游企业将发展自主品牌作为企业战略重点,支持旅游企业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国内外并购等多种方式发展自主品牌。引导旅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国际参展、宣传营销、质量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提高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组织旅游企业品牌质量的评定工作,对品牌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企业实施奖励。鼓励优势旅游企业借助于品牌和商誉优势,通过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迅速实现资本扩张并改善资本结构。

第九章 满足消费需求,完善产品体系

一、发展思路

过去的五年是国民大众旅游市场主体地位逐步确立的五年,也是观光旅游产品大发展的五年。在观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度假休闲和多样化的专项旅游产品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从依托传统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景区开发,到依托都市生活环境的休闲产品,再到依托海滨、湖泊、山地等良好生态环境开展的度假产品,我国旅游业的产品体系的丰度和深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十二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大众旅游阶段特征将更加明显。与此相适应,观光产品仍然是整个旅游产品体系的基础。无论是在规模还是结构,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我们都要下大力气抓好观光旅游产品的丰富完善工作,千方百计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观光旅游消费需求。在满足大众旅游者对观光产品需求的同时,还要关注不同市场层次的度假休闲需求,加快开发度假休闲旅游产品,深化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以及科学考察、修学旅行、会展奖励等专项旅游产品。在市场上培育并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一批有广泛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品牌。

二、工作重点

1、丰富完善观光旅游产品

依托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挖掘文化内涵、营造旅游环境、细化景观设计、提升服务品质等策略,以国家级文化、自然遗产地以及A级景区为支撑,加强资源整合,在全国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观光旅游区、观光旅游带、观光旅游线路。加强社会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打造一批新型旅游社区。进一步发挥观光在整个旅游产品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2、加快开发度假休闲旅游产品

推动社会公共资源提供更多的旅游服务,积极引导城乡居民休闲度假,深化开发一批城市休闲旅游产品,推进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完善乡村度假休闲产品。针对不同市场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发户外运动、滑雪登山、森林康体、滨海度假、温泉养生、民俗体验等不同类型的休闲度假产品,支持开发个性化休闲旅游产品,规范发展高尔夫旅游和大型主题公园。以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抓手,引导一批山岳、湖泊、滨海、温泉等不同类型的休闲度假产品聚集区的开发和建设。大力发展邮轮母港、自驾车营地、房车宿营地、汽车旅馆、汽车租赁等与休闲旅游新需求相适应的设施和服务。

3、积极发展商务会展奖励旅游

重点开发商务、会议、大型节事活动等商务会展旅游产品以及奖励旅游产品,不断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升完善现有会展旅游配套硬件设施,引进和培养专业化的会展、商务旅游人才,鼓励发展以会展旅游、商务旅游为中心的专业化服务公司,提供优质、多样化、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整合会展资源,大力巩固和发展各类综合型及专业型会展,打造若干个全国性和一批区域性知名会展品牌,并推动会展业的区域集群化发展。以会展促进旅游,以旅游带动会展,形成更为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商务会展旅游产品。支持奖励旅游公司发展,支持旅游企业开展奖励旅游服务,倡导奖励旅游意识,加强客户联系和针对性的产品开发,大力发展奖励旅游。

4、积极发展专项旅游产品

进一步开发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专项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一是深入发展红色旅游。继续加大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确保各项资金落实到位。努力探索创新,有效整合资源,推进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产品的融合发展。深化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精品线路、重点旅游区建设,进一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原则,紧密结合形势发展需要,强化红色旅游功能发挥,把红色旅游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

二是全面推动乡村旅游。充分利用乡村的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等资源,在妥善保护自然生态、原居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存的前提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建设一批集居住、观光、购物、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村镇,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规范提升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传统乡村旅游产品,大力促进休闲农庄、养老基地、有机农庄、葡萄酒庄园、乡村俱乐部等新型乡村旅游产品发展,建成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项目。

三是大力开展生态旅游。依托我国各地丰富生态旅游资源,加强规划设计和游客管理,推动生态旅游标准制定和生态旅游认证实施,强化生态保护,开展生态观光、生态体验、科普教育等活动。建设一批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促进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等生态旅游区域建设,引领全国生态旅游持续快速发展。

四、深度开发文化旅游。依托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加强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合理利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开展文化观光、文化体验、旅游演出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全国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引导各地积极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建设旅游文化街区、文化创意旅游园区、旅游文化综合体等一批文化旅游示范区。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

五是深度开发工业旅游。充分利用现代工业厂区景观、工业生产流程、工业企业文化、废弃矿区景观、工业遗产等相关工业因素,开发工业旅游产品,开展工业旅游体验活动。以工业旅游示范点为支撑,建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工业旅游景区。引导和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利用工业遗产进行工业旅游开发,实现城市发展模式转型。

六是积极发展其他专项旅游产品。结合国家战略和游客需求,积极发展运动康体、医疗养生、修学科考、邮轮游艇、宗教朝圣、海洋海岛、探险等专项旅游产品。

第十章 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素质

一、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产业面临着更快变化的市场,更新的科学技术和商业模式,还有更大的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压力,旅游业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素质,基本思路是:强化科技支撑,提升文化内涵,形成持续创新旅游产业要素体系的两大基础支撑,与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驱动力。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从产品、要素、管理、市场等方面的融合与共享方面大力培育旅游新业态,形成产业素质提升的新领域,并延展产业链条。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构建现代旅游产业新格局,不断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二、工作重点

1、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在保持总量适度增长的基础上,研究旅游产业的区域布局合理性,实现东部、中部、西部等区域和旅游饭店、旅行社、A级景区等业态的平衡发展。每个区域内的各业态布局和结构也要实现合理化,要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2、构建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现代旅游交通服务

依托现有交通网络,积极争取加开旅游专列、旅游专线巴士、旅游航线,加快对接航空、高铁等现代高速交通体系。加强主要景区连接交通干线的旅游公路以及重点旅游目的地的支线机场建设,推进旅游目的地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进一步提升旅游车船与旅游需求的适应性,提高旅游交通企业的服务品质。

3、推进旅行社专业化分工体系形成

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放力度,促进多元化的市场主体跨区域发展。在专业化运营的基础上,培育若干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旅游批发商、有产业竞争力的旅游经营商、布局合理的零售代理商,形成适应市场发展的批零分工体系。政策上要允许有实力的旅行社跨省市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旅行社走紧密型的集团化发展道路;要引导小旅行社发展成为大型旅行社的分支机构,发挥大型旅行社在品牌、网络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增强大型旅行社的竞争能力。鼓励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旅行社业务和管理中的应用,创新旅行社商业模式,培育更多的旅游新业态。在服务区域上,旅行社的服务网络要实现以城市商业区为主向城市社区和乡镇的布局延伸。

4、优化旅游饭店结构和推进集团化发展

旅游饭店发展要适应大众化需求,注重规模控制、结构优化、品牌打造和服务提升。引导旅游饭店理性投资,进一步优化类型、档次和结构,促进各种类型的旅游住宿设施规范发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培育一批有产业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饭店品牌,推进饭店连锁化和集团化发展。构建饭店资产评估和交易平台,促进饭店产权跨区域、跨所有制流动。

5、探索旅游景区市场化运营模式和创新传统盈利模式

积极探索试点旅游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市场化运营模式,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科学规划、合理开发,通过市场竞争,培育一批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景区品牌。形成覆盖广泛的A级景区动态管理机制。加强景区外部配套建设,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重点加强标识系统、安全救援、无障碍设施、旅游厕所等内部服务配套建设。加大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等重点景区的开发力度。改变依靠收取门票来获得收入的盈利模式,积极发展通过旅游纪念品生产销售、开发演艺旅游及向旅游交通、旅游住宿以及旅行社等环节延伸的新盈利模式。

6、提升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

适应市场需求,提升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例。推动研发与生产,大力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旅游购物企业的评级和推荐制度,进一步规范旅游购物经营活动,营造诚信、便捷的旅游购物环境。探索旅游购物免税、退税制度,促进旅游与物流的结合,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7、提升旅游餐饮在旅游产业中的支撑作用

服务大众化旅游餐饮需求,大力挖掘传统菜系和地方特色餐饮,进一步提升餐饮在旅游产业中的支撑作用。以标准化为抓手,提升旅游餐饮特别是团队餐的服务质量。探索旅游餐饮经营模式,形成有竞争力的旅游餐饮品牌和标杆企业。

8、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旅游娱乐品牌

积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演艺和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培育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引入高科技手段,挖掘文化内涵,增强旅游娱乐项目的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和观赏性,丰富旅游娱乐项目的内涵,形成一批广大游客喜闻乐见的,有影响力的旅游娱乐品牌。

9、促进旅游新业态发展

鼓励旅游商业模式创新,促进旅游新业态发展。制定旅游业态分类标准,推动旅游业信息化。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推动资讯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等旅游业务的发展。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积极争取将旅游房车、邮轮游艇、缆车索道、数字导览等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名录。支持咨询、规划、设计等旅游相关的智力型企业发展。

10、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延伸产业领域,拓展旅游要素体系,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顺应现代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打破旅游产业传统边界,通过要素的链接与各相关产业相互渗透,发挥旅游业对国际金融、现代农业、新能源产业、仓储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创意、影视娱乐、会展博览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促进作用,促进旅游业和工业、农业、文化、体育、教育、林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医疗等行业和领域的融合发展。

11、强化科技支撑

鼓励旅游产业中的自主创新,提升现代科技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出台相关政策与法规,加大资金扶持,促进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与国内外高校、各类研究研发机构开展广泛的科研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旅游业研发创新体系。加大旅游业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的力度,加快旅游业专利技术转化步伐,提高全行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加快旅游行业对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节能减排、安全监控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12、提升文化内涵

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结合城镇规划与设计,加快特色旅游城镇、特色旅游街区、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开发建设要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深挖文化内涵,普及科学知识。设计开发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鼓励扶持各地区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餐饮文化品牌,规划建设以地区文化为特色的主题旅游饭店,旅游经营服务要体现人文特质。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体育场馆等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旅游活动。

第十一章 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思路

旅游业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与资源环境和人文生态系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十二五”时期必须继续坚持环保和节能,牢固树立保护性开发的原则,牢固树立旅游开发服从于保护的原则。在旅游项目的规划、开发、经营和评估过程中,坚持强化自然、文化和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在全行业推进节能环保的绿色发展理念,走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的道路,促进旅游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旅游目的地、景区、饭店、旅行社为重点,通过试点、示范和标准,落实旅游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加大生态旅游的舆论宣传,在社会形成环境友好型旅游方式与资源节约型旅游经营方式的广泛共识。加大对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以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将旅游产业建设成为资源保护与节能环保的绿色产业。

二、工作重点

1、强化旅游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要求

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加强对旅游景区开发规划和旅游城市建设规划中对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视,在旅游开发阶段科学规划,合理确定旅游景区游客环境容量,明确环境要素专项保护措施,对水资源保护、水污染处理、水土保持、大气保护、噪音控制以及环卫设施配套需进行专门规划。严格贯彻和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加强旅游规划、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开发新的旅游景区和在旅游景区内兴建新的旅游接待设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旅游景区内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规定和生态影响评价技术规定的要求。落实旅游区保护的“三同时”制度,旅游景区内建筑和旅游接待设施,其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处置设施和防治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景观破坏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各旅游景区应根据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环境工作人员,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旅游景区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旅游区的环境监测工作,对环境、生态以及资源可能的破坏进行预评估,建立可行的保护控制预案,及时报告环境状况发展趋势。

2、在旅游开发中坚持保护性利用原则

加强旅游开发建设中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深挖遗产的文化内涵,将旅游经济利益放在从属地位,强调遗产的基本社会文化属性和功能,通过遗产旅游普及科学知识,进行文化传承;利用法律法规和财政补贴的手段,通过法制建设、集权制改革、资源补偿机制建立和监督机制健全等途径,对自然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争取尽快出台旅游企业经营收入返还旅游环境保护的比例和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周边地区、居民的补偿比例的相关政策。在自然生态脆弱区域积极考虑旅游脱贫的路子。

3、在全行业中推进节能环保

发挥旅游行业绿色产业的优势,将旅游产业建设成为旅游发展的典型产业。制定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节能减排的行业标准。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联合专业研究机构、专家及相关人员,加强调研,充分收集旅游企业能耗及排放数据,配合国家旅游局制定行业标准。做好低碳旅游城市示范和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创建工作。协调发改、财政、环保等相关部门,用好、用足国家现有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政策与资金,开展低碳旅游示范城市建设;重点做好绿色旅游饭店、生态景区、循环型景区等绿色环保旅游企业的创建,建设认证一批生态景区、循环型景区,加大绿色旅游饭店创建力度,提升和新批一批绿色旅游饭店。从员工培训、旅游者的引导教育和城市、企业的日常管理等软环境方面入手,提高节能减排的意识和主动性;重点、有序加快旅游企业设施设备节能改造的硬环境建设,支持旅游经营单位积极利用太阳能、沼气、风能等新能源和建筑业节能减排新型保温、环保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

4、积极支持生态旅游发展 坚持生态理念,强化“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旅游,提升生态脆弱区居民生态保护意识,引导游客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变“被动”保护环境为“主动”保护环境,自觉保护资源和环境。通过加大资源保护项目建设与投入,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有效发挥旅游业生态效益,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向优化可持续方向发展。提高科技含量,加强生态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推广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污水、垃圾处理、回收利用等先进技术,防止生态旅游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定期开展旅游景区环境监测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开发生态旅游项目,积极开展生态旅游试点示范,建立一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形成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形成辐射效应,推动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第十二章 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旅游业要配合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高速交通体系为主轴,以都市群为依托,以培育旅游集聚区为重要任务。本着“东部地区国际化、中部区域城市化、西部地区产业化的原则,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区域旅游新格局,实现区域旅游全面协调发展。

二、工作重点

1、重点构建旅游目的体系

依托主要城市(群)、大型旅游区、度假地以及有条件和特色的城镇,发挥旅游交通、旅游资源、接待设施集中度高的优势,按照国家优秀旅游目的地标准,打造一批旅游城市、环城市旅游度假带、旅游县域和旅游乡镇,形成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类型各异、布局合理的旅游目的地体系。

2、深入实施区域发展分类指导

促进四大区域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通过提高产业水平,提升产业素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巩固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双重功能,实现旅游国际化目标。中部地区要通过完善产业体系,构建旅游目的地体系,缓解供需矛盾,实现旅游城市化目标。西部地区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功能,提升基础设施档次,形成我国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实现旅游产业化目标。东北地区打造旅游品牌,构建旅游聚集群,促进旅游产业与工业发展的融合,实现旅游产业引领区域转型升级。

——东部地区。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以改善旅游环境,打造旅游品牌,提高产业水平,提升产业素质以及促进产业升级为战略措施,以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峡西岸旅游区、环渤海旅游区、长三角旅游区和泛珠三角旅游区等示范区,重点发展商务会展、滨海度假、康体养生、城市旅游等国际化旅游产品,推动东部地区旅游国际化发展。强化东部地区目的地与客源地的双重功能。

——中部地区。紧抓“中部崛起”战略机遇,依托中部地区大山、大水、大农村、大都市等旅游资源优势,以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充分利用已有旅游品牌,依托区域联合、产业联动、市场互动等策略,构建沿长江、沿陇海、沿京广和沿京九的旅游合作带,大力发展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圈的旅游合作区。重点开发生态探险、民俗文化、宗教朝圣、世界遗产、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等旅游产品。将中部地区打造为我国承接东西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区域,推动中部地区旅游城市化发展。

――西部地区。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旅游完善产业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和提升公共服务体系为抓手,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民俗、历史、生态、红色、乡村等旅游资源,借助区域联合、产业联动、市场互动等策略,发展以观光旅游、民俗体验和生态旅游为核心,以度假休闲、红色旅游、宗教旅游、节庆旅游以及避暑旅游为补充的旅游产品体系。通过丝绸之路旅游区、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北部湾旅游区、大香格里拉旅游区等区域的综合试点改革,推动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化发展。

——东北地区。依托东北老工业基地旅游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文化特色,以辽吉黑三省及蒙东地区为有机整体,突出区域旅游活动组织特征,强化旅游供给集群发展。运用多种营销方式不断提升冰雪旅游、边境旅游、草原和森林生态旅游品牌知名度,加速发展红色旅游、工农业等专项旅游。打造辽宁沿海经济旅游带,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三大草原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辽东山地三大森林生态旅游目的地,三江、松嫩、辽河下游三大平原湿地生态旅游目的地;培育长白山、大小兴安岭、北国鹤乡、林海雪原、北大荒、五大连池、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辽东山水、盘锦湿地十大生态旅游品牌。围绕上述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生态旅游品牌,重点建设一批生态避暑度假旅游城市。

3、抓好区域旅游合作

秉着整体规划,优势互补,信息互通,资源互享,市场共有,效益共赢的原则,在资源、资金、信息、交通、人才、产品和市场等生产要素上展开区域旅游合作,寻找最优组合,达到“共赢”目的。重点打造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丝绸之路、青藏铁路沿线、东北老工业基地、京杭大运河沿线、武陵山区等无障碍区域合作示范区。

——环渤海旅游区。依托环渤海旅游区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形成城市风光旅游区、历史遗迹与古文化遗址旅游资源区、山海一色与海岛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区、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区、民俗与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区。大力开展观光旅游产品、滨海度假旅游产品、温泉度假旅游产品、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历史文化遗迹旅游产品等旅游产品体系。到“十二五”末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强力引擎区”、“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与平台”两大规划目标。

——长江三角洲旅游区。依托长三角发达的旅游产业,通过区域合作,市场共享,设施共建以及旅游产业软环境升级改造,打造以上海城市旅游为龙头,以南京、杭州、扬州、苏州等城市为支撑,以城市旅游、会展旅游、工农业旅游、高端旅游为特色产品,将该区域打造地域无障碍、交通无障碍、市场无障碍、信息无障碍的旅游经济圈。

——泛珠三角旅游区。依托泛珠三角地区旅游资源优势、旅游区位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通过区域合作,市场共享,设施共建以及旅游产业软环境升级改造,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旅游区目的地龙头,以其他各省省会为主要城市支撑,大力发展商务会展旅游、自然山水观光游、文化体验游、宗教旅游、休闲度假游、民俗旅游、红色旅游等系列旅游产品,形成山水观光精品旅游线、休闲度假精品旅游线、民俗体验精品旅游线以及滨海旅游精品旅游线等国家级精品旅游线路。

——丝绸之路旅游区。依托丝绸之路独特的旅游资源,以洛阳、西安、宝鸡、天水、敦煌、张掖、吐鲁番、哈密以及喀什为等沿线城市为载体,在进一步推进申遗工作的同时,通过市场推广,产品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目的地打造以及区域合作机制完善等措施实现知名文化品牌向国际旅游品牌提升;文化观光产品向多元旅游精品提升;国内旅游市场向国际国内市场提升;交通瓶颈制约向便捷立体交通提升;省区各自为战向区域合作发展提升;服务要素薄弱向综合服务体系提升。到十二五末将丝绸之路旅游线路打造为国际著名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实际著名文化旅游品牌。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依托青藏铁路辐射范围高品位独特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统筹安排铁路沿线西宁、格尔木、那曲、拉萨等重点城市辐射范围内旅游区域的旅游功能、设施与项目,使这些城市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与旅游集散地,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把青藏铁路沿线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产品与线路。

——京杭大运河沿线旅游区。以世界运河之母和华夏文明枢纽为核心内涵,保护历史文化与生态资源、延续运河文脉、传承运河文化,保育世界文化遗产。整合运河旅游资源,面向国内文化休闲度假和国际文化观光体验两大市场,创新整合运河旅游产品体系,提升运河文化品牌,打造中华文化旅游精品,培育具有国家竞争力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4、推动两岸四地旅游共同发展

发挥旅游在两岸四地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发挥旅游对台港澳工作的独特作用,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为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服务。探索成立两岸四地旅游协作发展委员会,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探索在海西、珠三角等地区建设两岸四地无障碍旅游区,先行试点。争取将两岸四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国家规划。探索建立品质旅游合作、旅游行业协会合作等两岸四地旅游合作的新机制。

继续推进内地和港澳旅游合作。有序扩大内地居民赴港澳“个人游”范围,同时视条件延长个人游时间。推进内地与港澳地区的旅游职业资格认证。不断推进粤港澳旅游合作示范区建设。依托资源与地缘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整合、结构优化为主线,以市场开拓、区域合作为重点,统筹推进,加速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综合发挥旅游产业功能,努力将粤港澳地区发展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成为中国国际旅游枢纽。旅游业成为该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以粤港澳经济区规划建设为契机,开放创新、联动发展,重点突破、多极推动,构建粤港澳大旅游,形成中国旅游发展国际化、现代化的示范区域,推进建设全国旅游改革综合试验区。

加快大陆和台湾旅游合作。有序推进大陆与台湾的直航城市数量,实现更多省市与台湾之间的直航。在试点基础上有序开放大陆游客赴台湾地区自由行。在“十二五”期间要不断提升我国大陆旅游产业质量,完善旅游接待设施,提供满足台湾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努力构建和打造海峡西岸旅游区,实现海峡两岸试点工程。

——海峡西岸旅游区。发挥海峡西岸旅游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和文化交流,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适应两岸直接“三通”的需要,统筹区内协调,推动跨区合作,创新体制机制,先行试验一些重大改革措施,继续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外开放的先行作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人居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地区。重点发展以休闲度假为中心,以探亲访友、商务会展、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积极推广环境友好型理念,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旅游促进两岸交流。构筑“三轴八区”旅游空间结构,将海峡西岸旅游区建设成为海峡两岸旅游合作发展实验区,成为中国旅游发展的增长极,并与港澳台三地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5、大力培育一批旅游功能区

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配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以沿海、沿长江、沿新欧亚大陆桥为主轴,以都市群为依托,统筹区域旅游发展,促进沿海沿边地区跨国界旅游发展和合作,重点发展沿海沿边地区、国家战略地区以及重要旅游资源聚集区等,形成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功能区,最终通过这些功能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国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十二五”期间需要继续推进的旅游功能区包括海南国际旅游岛、北部湾旅游区、江苏沿海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渝旅游区、长株潭城市群旅游区、武汉城市圈旅游区、三江源旅游区、大香格里拉旅游区与武陵山区旅游区等。

——海南国际旅游岛。依托海南优越的滨海旅游资源,紧抓国家优惠的政策优势,通过免关税、免签证、放航权、建自由贸易区等策略,实现旅游业突破发展,通过高档次、精品化、人文化和生态化发展战略,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建设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到“十二五”末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将该区域打造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北部湾旅游区。依托北部湾旅游区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通过金融改革,综合配套改革,保税物流体系构建,借助大项目战略,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为目的地支撑,不断完善旅游产品体系,积极发展以生态旅游、康体旅游、温泉度假、邮轮游艇、海岛旅游、自驾车旅游为主要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安全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提升旅游业服务水平。将北部湾经济区培育成为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促进中心。

——江苏省沿海旅游带。贯彻江苏沿海开发国家发展战略,发掘江苏海岸带资源禀赋,坚持“大港口、大交通、大项目、大企业、大旅游”发展观念,依托沿海三市旅游增长极,联结内陆,打造江苏沿海旅游带,放大江苏海岸带旅游效应。创新有江苏特色的淤泥质海岸滨海旅游发展新模式,丰富江苏旅游品牌形象和产品谱系,重点考虑蓝色旅游产业模式和江苏海岸带盈利模式。

——辽宁沿海旅游带。依托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发挥大连龙头作用,充分整合沿线旅游资源,以城市为依托,以海洋旅游为内涵,以滨海休闲度假为主导,使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建设成为集滨海休闲度假、邮轮、游船、游艇、海岛休闲度假、滨海都市、自驾车旅游等多元化、复合型旅游产品,全力打造“北方国家海岸”。

——鄱阳湖生态旅游区。从政府、机构和企业层面等层面着手,全面推进大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在环境维护的基础上,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升以旅游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构建“一核五片十八区”旅游发展空间结构与总体格局,打造 “四横四纵”区域旅游发展轴线。将鄱阳湖建设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旅游业转型期的示范性旅游大区,带动周边乃至中国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成渝旅游区。从“成渝经济特区”和“成渝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的视角,紧紧围绕成渝经济区发展进行产业空间布局、重大项目部署和线路产品衔接,实施整体营销,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和区域发展政策。尤其充分考虑成渝两地在历史渊源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关联性、差异性和互补性,以产品线路为纽带,整合资源,做强产品,作大品牌,狠抓宣传,统一市场,强化服务,培育人才,实现旅游发展各要素的高效组合。到“十二五”末,把成都试验区建成内陆开放型旅游经济示范区和国内一流的无障碍旅游示范区。两地应共同打造世界级巴蜀文化及自然生态山水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共同营造“熊猫之乡•天府成都•山水重庆”品牌。

——长株潭3+5城市群旅游区。依托长株潭3+5城市群格局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两个两型旅游综合示范区,一条两型旅游示范带,四个跨区域合作示范区,八个新型县域经济区和三个旅游扶贫项目。将以长、株、潭绿心地带为中心、长株潭三市为成长三角,环洞庭湖、衡炎祭祖、大梅山为支撑的三大旅游圈,通过长株潭城市群发达的交通动脉,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贯穿城市群的,纵横交错的旅游网络发展空间格局。到“十二五”末将长株潭3+5城市群发展成为国内两型旅游示范区、中国中部地区旅游新核心。

——武汉城市圈旅游区。充分挖掘武汉城市圈优越的自然生态及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武汉在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构建特色鲜明的武汉城市旅游圈,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和全国旅游业“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重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温泉、山地、湖泊型休闲度假区和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专项产品,打造城市圈各具特色的科教文化、温泉度假、红色文化、生态休闲、工业旅游、三国文化、宗教文化和体育健身等八大精品线路旅游产品。依托武汉城市圈 “水景、水韵、水魂,尽享山水滋养;楚地、楚风、楚心,倍受文化润泽”的特色。打造武汉城市圈 “中国最滋润的山水休闲地” 的旅游形象。

——三江源旅游区。依托三江源大山、大江、大河、大草原、大森林、大雪山、大峡谷、大动物乐园等自然景观和藏传佛教、唐蕃古道等丰富的文物古迹,以及民俗风情和节庆活动等文化旅游资源。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通过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内外部交通的改善、旅游活动的策划以及多样化的市场营销,将三江源旅游区打造为集生态旅游、科学考察、探险旅游、宗教朝觐和风情旅游为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区。

——大香格里拉旅游区。充分发挥滇藏川青旅游区独特的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和区位优势,在土地、边境以及资金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加大对外开放和旅游开发力度,实施大规模生态建设与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加快交通、通讯、能源、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引导“体验消费”,推动区域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西藏昌都地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四方进一步打破壁垒,深化合作,实现“同一个品牌,多个目的地”的区域格局,到十二五末把香格里拉旅游区建成我国西南地区的旅游中心、世界一流的生态旅游区,世界知名的具有强吸引力的一流精品生态旅游区。

——武陵山区旅游区。依托武陵山区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旅游资源。以湖南张家界、凤凰古城、洪江古商城,湖北恩施州八大自然奇观、八大特色文化,重庆武陵山民族地区的乌江画廊、小南海,贵州武陵山民族地区的“一山两江三文化”为核心吸引物,按照“打基础、转方式、调结构、抓统筹、求突破、谋发展、促和谐”的总体思路,通过鄂、湘、渝、黔四省市联合打造,在区域内形成一批功能完整旅游目的地。

第十三章 深化开放程度,推进国际化发展

一、发展思路

围绕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旅游业的对外开放要本着“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探索对外开发的新形态,以深化与扩展政府及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内涵与外延,提升我国在世界旅游事务中的影响力,以加大扶持、提升公共服务以及强化人才等要素投入促进旅游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构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能力,以有序发展出境市场推动出入境市场互换机制的建立。

二、工作重点

1、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以游客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我国旅游企业“走出去”步伐,推动中国旅游产业国际化布局,提升中国旅游企业软实力。

营造有利的旅游企业境外投资与经营环境。政府主管部门向旅游企业传达国家的相关精神和政策措施,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积极“走出去”,开设旅行社、旅游饭店和其他旅游经营项目。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积极与商务部、财政部、外汇管理局及银监局等加强部际合作,充分依托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和推动中国旅游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在我国海外资产并购中,鼓励向我国公民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行业适度倾斜。对大型旅游集团的海外扩张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旅游主管部门在国际双方和多边交流与协作当中,应会同相关部门,争取旅游目的地国家与地区放宽对中国旅游投资的审批与工作人员在入境与临时居留等方面的限制,在商业存在上享受国民待遇。建立旅游企业对外投资咨询服务体系,为希望进入境外市场或已经“走出去”的旅游企业提供当地投资政策、法律、劳动力市场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指导。探索将旅游企业走出去作为优秀旅游目的地的评价指标。加强专业教育、专题培训,鼓励企业吸纳国际人力资源,探索解决旅游企业“走出去”人才短缺和商业模式适应性弱的问题。

结合出境旅游,对金融、保险、投资的国际化战略布局进行统筹规划。加强与国资委、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保、银联等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利用出境旅游的发展,有重点、分步骤地进行金融、保险、投资的国际化布局。利用中国企业更了解中国游客需求的优势,为中国游客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充分依据中国游客出境旅游的流量、流向以及消费模式,制定金融、保险、投资等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区域、发展领域与推进速度等,通过兼并收购和申设机构并举方式,推进其全方位、立体化的国际化战略布局。以旅游标准推动我国旅游管理体制“走出去”。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现内容范围已覆盖了旅游业各要素。相较于欧美等世界旅游大国而言,标准内容广泛、覆盖全面、水平领先。“十二五”期间,加强旅游标准与国际间的交流与沟通,直接与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密切联系,疏通共同合作的渠道,积极向国际组织与世界旅游大国宣传并推广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成绩与经验,争取国际社会认可,进而推动成为国际标准。以旅游标准的“走出去”推动我国旅游管理制度的输出,实现从制度和标准的接受者和遵循者向积极的国际旅游经济秩序参与者和缔造者的角色变化。

2、进一步促进要素市场的对外开放

以有序放开出境游业务等相关政策制度的颁布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公开、平等、规范的旅游市场准入制度,不断扩大旅游要素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提升中国旅游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全面加强要素市场对外开放的公共服务。编制投资项目与产品目录,为外商投资项目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咨询服务体系,协助论证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技术条件、旅游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可行性,确保旅游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结合地方旅游业发展实际,注重引进综合效益好、技术含量高、资金需求量大的旅游项目。引导外资对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业、节能减排等旅游新兴领域的投入和开发。鼓励外资投入旅游产业尚不发达的地区,平衡外资空间布局。

实现对外开放从量到质的根本转变。将对外开放的重点从弥补资金、外汇不足切实转移到提升旅游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与人才水平上来。深入学习借鉴国际化经验,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服务模式、科学技术与高素质人才。

3、进一步强化国际旅游合作

配合我国总体外交战略,务实推进我国与欧洲、北美、亚太、中东、非洲等地区在旅游领域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旅游业作为提升国家整体形象的重要抓手。配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探索建设包括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在内的国际旅游合作区,实现签证制度、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项目合作等方面的突破。

创新与完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在总结完善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我国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间旅游对话机制。与重点客源地与目的地建立健全市场互换机制、安全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紧急处置机制。推动国际间旅游标准和从业资格认证。加强与各主要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旅游领域中国际标准制定、政策法规制定、组织建立当中,提升中国旅游业在国际旅游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以云南、广西为桥头堡,推进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区,以新疆、内蒙为基地,推进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的旅游合作,以吉林、辽宁、黑龙江为依托,推进中国-东北亚旅游合作区,到“十二五”末期要形成沿边大开放框架下的旅游国际合作格局,并积极探索我国欧洲、北美、非洲、南太等区域的旅游合作深化机制。

确定重点地区,有序推进边境旅游的发展。重点发展中国和朝鲜、俄罗斯交界的图门江地区,中国和老挝、缅甸、越南交界的湄公河地区,以丝绸之路为纽带的中国新疆和周边国家接壤地区。放宽人员的地域限制、简化入出境手续,进一步减少障碍,使边境旅游活动更加方便、快捷。对有组织的旅游团队和当日往返的边境游客,探索实行免于签证的优惠。

第十四章 完善监管体系,提高游客满意度

一、发展思路 游客满意度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在旅游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建设战略,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特别是让广大国内外游客的满意程度稳步提升,是“十二五”期间旅游发展战略目标体系的重点工作,也是中心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要以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出发点,按照平民视角、科学评价的原则,创新服务质量提升的工作手段和监管方式,协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优化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环境。在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框架下,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以游客满意度为核心,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全面、可持续地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二、工作重点

1、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力度

强化各级旅游部门的质量监督管理职能,加强各级旅游质监队伍建设,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工作方式、工作手段和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大联合执法的工作力度,建立质量信息通报、申诉汇总分析等制度。聘请行业监督员,建立由旅游行业和相关行业相结合、产业各要素相结合、专家和媒体舆论相结合的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体系。

探索建立旅游市场监管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推动行业网络监管,加强跨区域旅游监管合作,建立健全跨区域旅游执法机制,进一步健全旅游行业监管体系。落实地方政府、经营主体、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着力加强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秩序监督管理,加强旅游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公共服务信息披露和发布,引导旅游市场健康发展。

探索通过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多部门力量,建立综合协调、检查督办、部门联动、分工协作、统一行动的旅游综合执法新模式,完善旅游质量监管机构,充实旅游执法队伍,完善旅游执法后勤保障,重点打击黑车、黑导、零负团费等非法旅游经营活动以及购物欺诈行为。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和旅游投诉处理,更有效地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2、建设旅游行业诚信体系

以维护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其他有关方面的合法权益为着力点。以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为最终目标,以维护旅游企业和员工合法权益为基础,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建设旅游诚信体系,进一步形成“企业为主体、多方配合、共铸诚信”的格局。继续开展“诚信旅游示范单位”承诺活动,开展“窗口行业文明服务网上行”活动,加强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引导旅游企业注重质量、品牌和形象声誉。充分发挥旅游诚信网、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价网络的作用,不断提高旅游诚信水平。

以推动旅游诚信网络平台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推动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诚信管理,健全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资源的基本信息库,绑定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诚信记录,进一步完善诚信旅游评价与监督机制,建立鼓励旅游企业诚信经营的奖励机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发布旅游服务质量信息,进行舆论监督。

3、建立以游客满意度为核心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建立旅游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完善以游客评价为中心的满意度监测体系,促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形成满意度提升的合力。组织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测评。建立由政府主导、第三方组织、游客为主体、覆盖旅游各要素的游客满意度调查评价体系,发布游客满意度调查测评报告,通过政府的公信力、第三方和游客的客观性、媒体的影响力所产生的叠加效应,反映旅游服务质量水平,引导市场消费选择,督促有关行业、地区、城市、企业、员工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开展旅游服务质量评级制度,以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为基础公开发布各相关部门的游客满意度情况。加强旅游投诉电话和质监网站建设,继续完善24小时热线及12301电话语音系统,建立健全专门的旅游质量监督网,按月或季度发布旅游服务质量公报。按照“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继续实施“提升中国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引导游客理性消费。

4、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对接市场需求,以人性化服务为方向,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技能与服务意识,提供针对性、高质量的服务。加强旅游服务人员服务理念、服务意识的塑造,实现从“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转变,体现出主动关爱游客、服务游客的主动性。深入开展人性化服务活动,将人性化服务贯穿旅游服务的全过程。从服务技能培育、服务装备配套入手,强化一线员工的服务能力,建立健全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制度,提升服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和服务技能。与科研院所与职业院校进行培训合作,为旅游产业输送具有较高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的旅游人力资源

第五篇 支撑保障

随着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提高,旅游业发展的支撑保障日趋完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形成了比较好的宏观调控手段和工作抓手。《旅游法》列入全国人大立法程序,标志着旅游综合立法取得了新的进展。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形成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初步构建了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的发展机制。旅游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新的跨越,信息技术在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电子政务、景区管理、目的地管理当中得到广泛运用。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人才队伍规模持续扩大,从业人员素质得到提高。

“十二五”时期,要紧紧围绕两大战略目标和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以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旅游信息化建设为引领,以旅游要素市场建设为基础,加快旅游人才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优化产业发展政策法规环境,构建符合旅游产业发展新阶段要求的旅游经济运行宏观调控体系。

第十五章 深化旅游行政管理改革

一、发展思路

“十一五”期间,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我国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努力实现职能转变,加强公共服务建设,进一步实现了由政府管制、主导、引导到服务和监督的职能转换,初步确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的发展体制,为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管理手段更多地依靠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来引导,管理范围更加集中到关注和满足人民大众的旅游需求上,管理理念更加注重关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环境保护、全民素质和国家形象等综合效益。改革的结果是推动了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使旅游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按照十七大五中全会提出的“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求,“十二五”期间,旅游部门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将进一步延伸。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推动改革与创新,探索建立更加适合旅游业综合性产业特征,调控有力、服务导向,旅游部门和相关部门、中央和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共同协作的旅游行政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调控市场运行。

二、工作重点

1、推动从行业管理到综合管理的转变

在体制改革方面,着力加强旅游部门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探索在国家层面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完善旅游业的宏观调控体系,推动各地成立相应的协调机构。在国家层面争取成立由国务院领导牵头的旅游产业发展协调机制,负责全国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政策落实的协调,各省区市要相应成立地方旅游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地方旅游体制改革。形成一个由中央领导、地方负责、部门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旅游体制改革推进工作体系。

适应综合性产业的发展要求,以旅游市场统计与分析、旅游产业景气监测与预警、旅游价格变动与干预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旅游产业宏观调控体系,为旅游业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提供及时、有力、高效的行政指导。

2、推动从监管为主向服务为主的转变

推进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监管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化,加快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在政府行政功能上,服务型政府理念要成为政府工作的宗旨,强化为游客服务以及为产业服务的理念。重点加强政策法规、战略规划、法规标准、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工作。把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的管理交给市场调节,行政部门由原来对微观主体的指令性管理转换到为市场主体服务上来,转换到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主要通过规制市场行为和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旅游企业竞争活动的公平、公正,降低市场经济运行成本,增进市场效率。进一步削减旅游行政审批,减少行政干预中的随意性,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优化组合。在旅游行政程序上,做到公开透明,这包括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使命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常用法规公开以及办事结果公开等。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日常事务性工作,简化和规范工作程序。

3、推动相关职能的市场化和社会化

落实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要求,政府管理行业的职能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将日常管理工作移交给地方和基层监督管理机构,把应当由企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承担的职能转移出去。积极发展行业协会等产业中介组织,推动相关管理职能的市场化社会化进程。形成政府宏观调控,行业协会自律性管理和服务,企业自主经营的新体制格局。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推进行业协会的改革,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按时有序推进各级各类旅游行业协会的人员和财务关系与旅游行政管理等部门脱钩,加快培育和发展旅游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积极推进旅游行业协会建设,发挥各级各类旅游行业协会在联系行业、沟通政府、调研政策、引导自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支持各种旅游企业联合体的建立,在各细分领域形成企业之间的协调组织。

4、鼓励地方政府探索多种形式的体制机制

充分发挥国家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处理好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的发展关系。加强对各地开展旅游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支持建设一批试点地区,探讨旅游发展综合改革、专项改革和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等新路子,形成以“改革促发展”的区域旅游发展新局面。鼓励各地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对创新经验和模式进行跟踪、研究、提炼并加以推广,加强各个区域之间的改革经验横向交流。鼓励目的地在发展政策、发展模式、旅游新业态开发等方面的创新和突破。

以“四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为导向,深化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旅游大部制改革试点,实行涉旅行政管理职能归口合并试点,建立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职能,减少对市场主体的直接干预。简化旅游行政审批,实行项目审批代理制和限时制,建立高效、便捷的行政审批制度。

推进旅游企业体制改革试点。继续深化国有旅游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创新国有资产运营和监管模式,探索国有旅游企业领导人的选拔管理机制改革试点,建立国企管理人员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遴选机制。实施民营旅游企业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消除束缚民营旅游企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实施成长型中小旅游企业五年培育计划,培养、扶持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中小旅游企业。通过改革试点进行企业整合重组,培育一批以资本为纽带、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企业集团和跨地区、跨行业运营的旅游龙头企业。

鼓励具有条件的地方大胆探索,创新旅游资源一体化体制,结合当地的资源状况、发展需求和产业模式等具体情况进行统筹。深化旅游资源管理改革,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优化资源配置,结合地方实际,探索建立产品与市场相结合、开发与保护相统一的旅游资源管理体制。鼓励地方探索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的分离,以进一步解决行政职能与企业行为交叉的问题。

第十六章 促进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

一、发展思路

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产业,对信息传播和信息技术有根本性的需求。旅游产品的无形性使得旅游市场流通领域的对象不是商品,而是有关旅游产品的信息。在全球社会网络化程度迅速提高的背景下,信息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已深入到产业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是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一五”期间,旅游在线服务市场迅速兴起,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重大项目稳步推进。但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现代科技支撑还很薄弱,行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旅游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旅游业发展的运用。

“十二五”期间,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先导产业,肩负扩大消费需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使命。面对不断扩张的产业规模,逐渐变化的市场客源结构,以及多样化增长的大众旅游消费需求,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旅游产业的引领作用,通过信息化引发旅游发展战略、经营理念、运营方式和产业格局的全面变革,从产业供给链和过程形态上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全面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总体目标,完成我国从“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地位突破。

二、工作重点

1、推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发展与新一代互联网特征相适应的多元化旅游营销模式。加强旅游服务机构与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合作,鼓励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通过综合性门户网站、网络论坛、博客、微博、定位服务、社会性网络服务等互联网应用模式开展旅游宣传和营销活动。构建三网融合机制下的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建立跨网络、跨终端的多元化旅游营销能力。

鼓励信息技术在旅游各环节的应用服务创新。大力培育信息技术在旅游行业的应用产品与解决方案创新,加强产业合作,促进技术成果转化。推动信息技术在旅游消费、旅游生产经营过程、旅游服务管理过程的应用。重点发展智能终端技术在数字化导览、电子地图、定位认别、移动支付、多点通信等领域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电子票证、旅游一卡通、景区资源管理等领域中的应用,移动通信技术在景区注量分析、客流引导、应急处理等领域的应用。

加强新技术与旅游文化的对接融合。积极利用网络引导旅游文化建设,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以多媒体技术丰富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宣传的文化要素。建立数字化旅游文化资源与共享传播平台,促进中国国家旅游整体形象的树立与宣传。利用大型会展、体育赛事、文化庆典等活动中示范高新信息技术应用,倡导科技文化旅游。

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环保和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鼓励旅游企业利用信息技术降低能源使用,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旅游环境的监控预警,对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实施监控保护,对重点设施、重点企业实施排放监督,为客观评价旅游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供数字化手段。

建立旅游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建设国家旅游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依托国家863计划、985计划、科技支撑计划推进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与转化。构建国家、地方两极,区域、产业、企业和项目四层次的旅游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进一步推进示范工程建设。

2、加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构建目的地旅游信息服务模式。通过示范引导等方式建立以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目的地营销为核心的目的地综合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各级目的地旅游网站、多语种海外网站,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咨询和指南服务。完善12301旅游服务热线,拓展服务内容,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模式和运营模式。规划建设无线通讯服务系统,丰富旅游信息服务内容,以信息技术支撑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发展。积极推动目的地旅游综合信息服务示范建设,加快区域旅游资源营销、旅游代理、电子支付和安全认证的一体化服务,形成点面结合的区域数字旅游体系和产业链。提升旅游行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旅游电子政务对市场准入和监管支撑能力,规范旅游预报监测系统,建设和完善决策支撑体系,增强宏观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高横向协同效率,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政务公开。推进旅游安全保障信息化。建立健全旅游专业气象、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等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和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增强灾害防范能力。

建设旅游目的地信息评价机制。建立以游客评价为主的在线旅游目的地评价系统和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系统,形成覆盖全面、评价公正、发布及时的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

3、积极发展旅游电子商务

鼓励旅游企业发展在线业务。加强对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引导、支持旅游企业以信息技术推动管理和服务流程再造,支持旅游企业建设和应用辅助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提升旅游企业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经营水平。鼓励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为旅游产业提供基本网络的交易服务、业务外包服务、信息外包服务,创新电子商务服务模式,提高商务运营效率。搭建旅游企业应用服务平台,推动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集团化、网络化经营。鼓励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多样化发展。鼓励在线旅游企业进入传统旅游市场,促进旅游资源信息流动和集约发展,加快电子商务在旅游产业的普及,鼓励旅游电子商务市场探索新模式,培育新业态,推动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多样化发展。

构建旅游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加强对旅游电子商务的市场监管、行业自律以及部门间协调与联合,完善在线旅游产品市场准入条件,深化电子商务网络身份认证应用。建立健全信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推进旅游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发展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建立科学、权威的旅游企业信用评价标准。

建立健全旅游电子商务交易规范和技术标准。健全电子认证体系,完善旅游电子认证基础设施、规范电子认证服务。制定旅游电子商务电子合同规范,建立旅游产品安全电子合同系统和电子合同在线公证服务平台,维护交易双方的权益。增强旅游电子商务系统与交通系统、金融系统的服务对接,推动网络支付、手机支付等新兴市场工具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推动在线支付业务规范化、标准化。逐步建立旅游在线服务信息的监测体系,加强对旅游在线业务的监督和风险控制。

4、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

建立全国统一的旅游基础信息资源标准规范与共享机制。建设以旅游基础信息数据库为核心的旅游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平台,制定和完善与旅游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密切相关的各类技术标准和接口标准,建立完善的数据交换机制,促进旅游行业内部以及旅游行业与其他行业间的信息流动。

建立以目的地为核心的旅游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积极开展旅游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制定旅游基础信息资源目录,优先在资源优势明显、条件相对成熟的区域开展旅游基础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数据库建设。引导和规范旅游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明晰公益性与商业性信息服务界限,鼓励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参与旅游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信息流对人员流、物质流和资金流的引导作用,促进旅游产业结构转变。

完善旅游信息化基础保障。深入推进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基础能力建设,推动旅游景区及景区交通干线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城市游客集散中心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信息化的安全保障,逐步建立以身份认证、授权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5、加快旅游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转型

建立有利于发挥信息化重要作用、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旅游信息化综合管理体制,加强全国旅游信息化主管机构的组织建设,强化统筹协调职能,促进国家与地方之间、各地方之间的旅游信息化工作的协调配合。建立以规划——评估为核心的旅游信息化工作管理模式,加强对旅游信息化过程的跟踪与管理,提高旅游信息化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建立旅游信息化评价体系,强化旅游信息化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第十七章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一、发展思路

旅游人才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首要资源。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已成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重大战略选择。“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与旅游行业特点相适应的旅游人才体系初步建立。与旅游业快速发展相适应的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在饭店、旅行社、景区等领域的专业化程度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用市场机制配置人才资源的能力显著增强。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资源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战略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突出。但是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相比,人才总量还存在较大缺口,人才整体素质偏低,旅游教育支撑不足,人才保障机制和开发机制相对滞后。

未来五年,我国旅游业正进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同时也将进入深度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承担着把我国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等两大战略目标,特别是要实现产业融合和产业发展方式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资本投入向主要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人才资源素质提高的根本转变,我国旅游业对人才资源需求的紧迫程度前所未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抢抓机遇,统筹规划,锐意进取,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旅、科教兴旅之路,大力开拓旅游业人才发展新局面。要以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实施“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确立人才优先发展地位;建立新型的旅游人才培养与发展机制,全面提升旅游教育质量;加强旅游科研,尽快形成能够支撑和引导产业发展新要求的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体系。

二、工作重点

1、统筹建设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

以旅游业各类领军人才为重点,着力提高旅游人才素质,加快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各类旅游人才,建设以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导游人才、旅游技能型人才、乡村旅游服务人才为核心的人才队伍体系。围绕提高旅游行业服务质量,以旅游基础服务人才为重点,努力提高旅游基础服务人才的素质。围绕旅游行业出现的新兴行业和专业,以满足旅游新业态所需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为重点,加速培养旅游新业态所需专业人才。围绕旅游事业长远发展,以适应旅游业高速发展、旅游企业迅猛扩张的趋势,造就旅游业各类领军人才。围绕政府职能转变,以提高旅游行政管理能力为核心,造就一批具有旅游业发展的大局意识、国际视野、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的旅游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围绕提升企业竞争力,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加快提升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素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推进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职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求,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旅游行业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为重点,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围绕提升客户满意度,以提高导游人才素质为重点,扩大高层次导游人才的数量,规范导游人才队伍建设。适应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技能为核心,以宾馆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一线技能服务人员为重点,培养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乡村旅游干部、带头人、乡村旅游能工巧匠传承人、经营业主为重点,培育一支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乡村旅游实用人才队伍。

2、全面提升旅游教育质量

构建体系完备的旅游教育体系,推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加强旅游学科建设,协调教育部门建设有利于旅游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教育政策,优化旅游专业体系和课程设置,推动旅游学科地位提升,组建全国性综合旅游高校,积极培养旅游教育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深化旅游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旅游专业学位教育,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旅游人才的新机制。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旅游教学与科研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加强旅游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型旅游人才培养基地。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加强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加强旅游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积极推动校企合作、校企融合,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旅游人才的新机制。按照统一标准和区域分布,规划建设一批全国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和旅游人才开发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旅游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旅游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积极推动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提升旅游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对旅游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旅游职业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旅游职业教育的投入。建立旅游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旅游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统筹旅游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促使旅游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在职业教育中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建立健全旅游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旅游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

健全旅游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构建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继续教育体系,推进旅游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务(职称)评聘、职业资格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鼓励旅游从业人员采取多种形式接受继续教育,支持用人单位为旅游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提供条件。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旅游继续教育。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旅游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3、加强旅游人才的国际培养与合作

吸引境外知名旅游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培训、研究机构或项目,推动建设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旅游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旅游办学项目。建设海外旅游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和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平台,建立海外旅游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制度,有序引进海外高端旅游教育和研究人才。加大引进国外旅游人才工作力度,探索实行技术移民,制定国外旅游人才资源供给、发现评价、市场准入、使用激励、绩效评估、引智成果共享等办法。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与旅行理事会等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教育合作。开发境外优质旅游教育培训资源,完善出境旅游培训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与国外高水平旅游院校、知名旅游企业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培训实践合作平台,加强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国际化联合培养,组织师资赴国外访学并引进国外相关专业培养方案,为全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旅游人才队伍奠定基础。推动我国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积极支持和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旅游组织任职。推进旅游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资格国际、地区间互认。发展国际旅游人才市场,培育一批国际旅游人才中介服务机构。

4、有序开展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

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分类制定在职人员定期培训办法,有针对性地实施各级、各类旅游人才培训工作。加强职业培训,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整合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依托大型旅游骨干企业、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示范性国家级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支持发展各类专业化培训机构。建立健全旅游从业人员长效培训管理体制,加强旅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和素质培养,从源头上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系统实施旅游人力资源供求状况调查,启动实施全国旅游培训计划,五年内完成对旅游企业全部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的分级分类培训。组织评估旅游行业在职培训机构的课程体系,对旅游行业在线网络培训机构进行政策支持,探索将参加培训课时纳入旅游行业各类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建立健全旅游从业人员长效培训管理体制,加强旅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和素质培养,从源头上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5、建立健全旅游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一线员工的收入,完善旅游从业人员的养老和医疗保障机制,支持用人单位为各类旅游人才建立补充养老、医疗保险,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完善导游等级制度,探索建立导游合理薪酬体系。建立健全旅游职业资格、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和职称制度,协调人事部门建设有利于旅游人才职业发展的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政策,研究将旅游典型职业纳入《国家职业大典》,积极推动导游纳入国家专业技术职称体系,推动旅游技能人才鉴定纳入国家职业资格体系。规范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准入,完善旅游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办法,提高社会化程度。建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在旅游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鼓励旅游从业人员积极参加旅游部门及其他部门开展的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模范评选等比赛,积极推荐旅游杰出人才参加评选其他国家级荣誉评比。鼓励旅游企业积极增加人才开发投入,并积极探索岗位培训与持证上岗制度、薪酬制度相衔接的有效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旅游人才发展基金。加快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建立和完善国家、地方、企业三个层面的旅游行业杰出人才激励制度。实施旅游特殊人才培养和平和扶持政策。协调相关部门对旅游行业所需的特殊人才,在落户、子女入学、解决两地分居等方面实施扶持政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国旅游人才开发示范企业;通过评估向旅游企业推荐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机构、专家名录;逐步建立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机制评估制度,并尝试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机制评估结果纳入旅游企业评价体系。

6、积极推动旅游人才市场的规范发展

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旅游人才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制定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基础性作用的政策措施。健全旅游人才人事代理、社会保险代理、企业用工登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人事档案管理、就业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满足旅游人才多样化需求。建立全国旅游人才数据库,加强旅游人才信息市场建设,健全旅游人才信息跟踪机制、旅游就业信息网络,实施旅游行业就业和薪酬指数发布制度,及时公布旅游行业紧缺人才目录,加强对旅游人才就业的分类指导。实施吸引国际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离退休老专家老教师等优秀人才进入旅游行业的柔性人才流动政策。建立跨区域旅游人才市场,加快推动旅游人才市场的资源配置,进一步规范旅游人才的流动。完善劳动合同、人事争议仲裁、人才竞业避止等制度,维护各类旅游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7、加强旅游科研工作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结合学科建设与人才建设,加强旅游基础理论和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热点、难点的研究。提升旅游企业的科研能力和自主性,促进科研与产业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

加大投入,强化国家重点旅游科研基地与旅游创新平台建设。健全旅游院校、科研机构分配激励机制,注重向科研关键岗位和优秀拔尖人才倾斜。努力形成服务产业、各有侧重、相应配合的旅游科研体系,以及政府放心、业界认可、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旅游人才队伍。加强旅游科研领军人才、核心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形成科研人才和科研辅助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旅游科研体制改革,完善权责明确、评价科学、创新引导的科研管理制度,健全有利于旅游科研人才创新创业的评价、使用、激励措施。加大对优秀青年旅游科研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和资助力度。完善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政府与社会多种主体的旅游重大课题设立与申报、旅游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与奖励制度,健全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能够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为新时期的旅游产业大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和科研保障。

第十八章 建设旅游公共保障体系

一、发展思路

旅游公共保障体系是以旅游管理部门为主的相关公共部门为满足旅游公共需求,向国内外旅游消费者和从业者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保障体系,是我国加快旅游战略产业发展、建设旅游强国的客观需要和迫切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公共保障体系建设,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增强。但与此同时,旅游公共保障体系的建设还存在供给总体不足、体系尚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公共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旅游业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交通基础条件日益改善,发展旅游公共服务成为国家旅游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将获得越来越多的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未来五年,旅游公共保障体系建设要以旅游安全和救援体系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国内游、入境游、出境游三大旅游市场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加强假日工作管理,加大旅游惠民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努力形成规范标准、国际导向、门类齐全、体系完备、功能完善、布局合理、便利惠民、服务优质的旅游公共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二、工作重点

1、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要求,建设、完善和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立起与现代服务业需求相适应、与旅游强国地位相称、与国际接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旅游基础设施体系,提高旅游业整体竞争力。全面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大项目建设,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通讯设施、重点城市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设施以及资源环境保护设施等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中心城市、干线公路、机场到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支线公路。加快景区间公路网建设,特别是通向重点景区的公路以及景区之间的公路,积极建设旅游景区间连接道路。积极支持建设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红色旅游景区道路。把A级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通往高速公路的道路连接线,纳入各地交通建设规划并按乡村道路给予补贴。对部分旅游公路进行升级改造,提升道路等级,改善路面质量。以开发旅游公交线路为重点,实现航空港、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公交站点、地铁、旅游集散中心等与景区的无缝对接。加强区域各旅游城市间的旅游集散中心的横向联系,开通城际、省际旅游直通车,推动区域旅游集散中心之间联网售票、异地订票。积极推进中西部支线机场建设,完善旅游航线网络。大力发展节假日旅游专列、市郊旅游专列、城际旅游专列以及旅行社组织的旅游专列。强化水路客运码头的旅游功能,开通沿海城市间、国内主要港口城市间、国外城市港口间的游船邮轮。发展城市旅游公交,有效整合旅游发展与公共交通,使城市公交服务网络逐步延伸到周边主要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引进城市观光巴士,开通“旅游直通车”,提升城市旅游交通能力,开通城市通往各旅游景区的旅游观光车辆线路,实行公交化运行。完善景区内交通设施,推行低碳绿色交通,兴建景观道路和旅游专路,保障景区间旅游顺畅。加快全国联网铁路、公路售票体系建设,提供往返票、联运票、联程票;积极推动景区到集散中心的短程交通线路建设;建立快捷的交通换乘系统,在各种方式交通站点间开辟旅游换乘绿色通道,减少换乘时间。科学规划旅游交通线路和站点,最大限度减少游客乘车的麻烦。大力推进旅游道路交通指引标识系统化、规范化,建设便捷、实用的旅游道路引导系统,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交通指引服务。

增强旅游城镇服务功能,完善疾病监控、卫生防疫、金融服务、互联网服务、供水供电、邮政通信、环境检测等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推进旅游集散体系建设,构建旅游集散地、旅游目的地、景区三级旅游空间网络,完善旅游中心城市、旅游城镇和景区三级旅游集散系统。加快建设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加强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旅游厕所建设与提升工程,逐步使各地主要旅游景区、旅游餐饮场所、旅游城镇、服务中心、旅游线路沿线的旅游厕所达到国家星级旅游厕所标准。加强旅游通讯设施建设,确保景区和交通沿线通信顺畅。建立旅游解说系统,完善导游服务系统,主要旅游景区逐步实现无线导游和多语种自动导游机服务。完善旅游景区的导览标志设置,改进与完善各级景区内部场所标志系统。大力改善景区旅游步道设施,提高参观游览的安全性、舒适性。重点景区、酒店宾馆推荐使用电子门票、电子监控系统,在有危险性的景区优先使用监控设施。建立健全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抓好标志服务体系、交通沿线配套服务设施、自驾车旅游基地建设。

2、完善公共服务体制机制

以立法形式明确旅游行政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推动旅游行政管理职能向公共服务职能转变,构建涉旅部门相互配合的大旅游公共服务格局。完善旅游投诉职能,增加受理投诉的渠道和受理形式,不断提高投诉受理率、办结率和满意率,更好地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旅游公共服务的跨区域合作,推进无障碍旅游,实现区域城市之间在旅游咨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方面的无缝对接,打造无障碍及资源共享的旅游区。完善各级政府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积极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力量,分级推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目标责任制、业绩考核制度、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建设旅游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参与机制,鼓励旅游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促进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和运营市场化,吸引社会投资主体开展公共服务,积极营造有利于各类公共服务投资主体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格局。

3、加快推进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健全旅游安全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处置机制,积极打造集旅游安全法规、旅游安全预警、旅游安全控制、旅游应急救援、旅游保险“五位一体”的旅游安全保障机制,加强旅游目的地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管理机构,形成各级旅游部门安全责任落实、信息渠道畅通、上下联运的协调机制。依托现有公共安全系统,以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沿线、旅游服务基地为重点区域,加强旅游景区预警系统、服务场所防范系统、自驾车救援系统、旅游紧急救援队等公共安全项目建设。加强旅游安全知识宣传,增强旅游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一线从业人员应急救护能力和旅游者风险意识,以减少旅游者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完善安全设施,制定游客分流预案,合理组织安排景区内游览线路。加大公益性旅游安全设施投入,使旅游安全服务的重点逐步向散客转移。建设旅游应急救援网络,将旅游应急救援纳入目的地应急管理系统,促进专职旅游救援队伍建设。整合国内现有的旅游救援机构,加强协同配合进行旅游紧急救援的能力,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与医疗机构、公安、消防、交通等单位的急救合作机制,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利用国际性救援机构及其网络建立旅游应急救援综合协调机制。完善城市卫生医疗体系,加强旅游医疗急救设施建设,建设景区医疗急救点和服务点。建立健全旅游医疗急救绿色通道,联合保险公司探索加入国际性救援体系,构建国际医疗网络。健全出境游客紧急救助机制,从法律上明确我国出境旅游的领事保护义务,联合旅游外事、出入境管理、民航等部门共同建立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风险警示制度,加强与国际救援组织合作,强化出境领队人员的危机处理能力培训,增强出境游应急处置和应变能力。大力开展旅游质监网络建设,构建旅游投诉、旅游救助迅速到现场处置的工作机制。研究建立旅游安全特服报警号码。

进一步完善旅游保险制度,探索建立综合旅游保险,完善旅行社责任险,进一步推动全国旅行社统保示范项目的实施。推进旅游保险业的发展,鼓励保险企业开发适合不同游客群体的旅游保险产品,扩大投保范围,提高理赔效率,推进旅游保险险种和理赔机制不断完善,进一步保障游客的权益。

加大对旅游企业日常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和监督力度。地方政府要加大旅游安全设施投入,切实落实旅游安全属地化管理和旅游安全事故责任归属机制,进一步完善旅游安全事故处理预案,加强日常旅游安全救援的演练,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重点加强对游客运载工具、旅游设施设备、大众娱乐场所、餐馆摊点等设施和场所的安全检查,突出抓好旅游交通安全、旅游饭店安全、旅游景区游乐设施安全和旅游餐饮安全。

4、加强旅游公共信息发布

建立健全假日旅游预报制度、旅游警示信息发布制度和旅游价格信息发布制度,积极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网络媒体加大旅游公共信息发布力度,及时公布自然灾害、旅游安全、旅游价格、接待能力、重大事件、旅游气象等有关信息。对境内外主要旅游区域发生自然灾害、流行疾病以及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和财产安全情形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发布旅游警示信息和目的地安全预警等级。加强旅游企业、旅游投资方面的信息引导和信息服务。

5、完善旅游公益惠民服务体系

顺应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态势,推进惠民旅游产品的跨区域发展,大力推出更多的免费产品,降低旅游门槛,让旅游更普遍受惠于民。大力推动“中国旅游日”、市民旅游日(周)、旅游惠民扶贫等国民旅游便民惠民活动深入开展,提供多样化的旅游惠民产品,持续推进城市公园、公共运动场馆、公共海滩、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城市休闲公车以及红色旅游景区的免费开放。积极开展景区让利优惠活动,逐步推进免费景区的开放。加强与银行、邮政、餐饮、酒店、娱乐、购物等企业的多方联合,以发行旅游年卡、旅游交通卡、旅游一卡通、旅游消费券等形式推出多功能的旅游惠民产品体系。大力推动面向老人、儿童、残障人士、低收入群体等弱势群体的旅游优惠政策出台。研究制定鼓励奖励旅游的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奖励旅游、福利旅游,争取将修学旅游列入中小学课程。建立惠民产品长效发展机制,推动旅游惠民产品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6、加强对行业的公共服务

增强对旅游企业的公共服务,加大国内外投资环境研究力度,强化旅游投资项目的科学评估,编制投资项目目录,建立投资信息平台,引导旅游企业理性投资。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监测发布和预警机制、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制度和预警机制,为旅游企业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7、加强假日旅游工作管理

加强假日安全信息引导和服务,提高游客自我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引导游客理性

第四篇:旅游业十二五规划(修改)范文

一、旅游业发展回顾

(一)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县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以构建贵州东线旅游第一站、省会贵阳近郊休闲度假带为目标,以提升全县旅游基础设施水平、旅游接待服务能力为重点,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旅游景区景点服务优化和环境整治,全县旅游业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大,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1.旅游接待能力和综合收入快速增长

随着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步伐加快,全县旅游接待能力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全县接待游客94万人次。“十一五”期间全县接待游客总数累计达341万人次,年均增长15%。2010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3200万元。“十一五”期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累计111374万元,年均增长18%。

2.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步伐加快

“十一五”期间是我县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较快的时期。全县各级党委、政府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紧扣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脉博,以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区位交通为依托,努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积极走出去宣传推介,多方引进吸纳外部资金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全县建成旅游景区点

3个,通往南北两片区的道路已基本完成油化,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各景区点的基础设施水平、环境卫生水平和接待能力较“十五”期间明显提升,形成了以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龙里大草原为主,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乡村旅游和民族风情旅游共同发展的格局。

3.旅游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十一五”期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刺激和促进了全县旅游服务理念迅速转变和服务设施、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的普遍提升。目前,全县已通过AAA认证的级景区1家(贵州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现有注册的旅行分社1家(黔南中旅龙里分社);全县现有各类旅游接待宾馆、酒店10余家,其中三星级2家,二星级1家,正在申报2星级的2家,拥有高中档床位800个;设施完善、特色突出的“农家乐”旅游接待设施30余处,旅游接待环境明显改善,旅游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4.旅游商品市场和品牌知名度有所提高

随着“十一五”期间全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商品市场日益活跃。邓氏食品系列辣子鸡、香旺系列油辣椒、卧云谷绿茶、巴江平坡农民画、大岩根雕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工艺品拥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市场知名度。

(二)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5.缺少精品景点和精品线路,没有形成拳头产品。全县现有旅游景区点普遍停留在低水平、低层次的餐饮和娱乐服务上,缺少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对游客的吸引力差,尚未形成稳定的旅游客流。

6.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和资源开发设计的缺陷,我县存在明显的旅游淡旺季。淡季大量旅游设施景点闲臵,使各种设施的利用率较低,旅游收入极低。

7.旅游市场主体发育还不够完善,旅游服务的规范化、旅游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旅游行业秩序的法律化水平还较低。

8.旅游管理体制和相关法规还不健全,旅游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及相关职能部门对旅游景区景点经营主体的监督监管力度不强,旅游行业的管理手段、管理方式跟不上发展需要。

9.环境保护不到位。目前,我县旅游开发中没有较好地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景区开发中,游客进入后对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的破坏较大。尤其是龙里大草原上,草地退化、沙化形势严峻。

10.旅游人才缺乏。一方面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人手少,且缺少相关专业人才,难以适应我县旅游业服务、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涉旅企业缺乏专业管理人才,严重制约我县旅游企业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提升和企业的发展壮大。

4.全社会广泛参与旅游业发展的机遇

国家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出台的投资、鼓励消费的政策的实施,吸引了大批投资商对旅游业的关注,中外客商对旅游业的投入将继续升温。

5.发展旅游意识和理念转变的机遇

加快发展旅游业,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客观需要。经过多年的探索认识和实践,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识,旅游社会化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6.省委、省政府建设旅游强省战略的机遇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旅游大省进而迈向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州委、州政府也提出的旅游兴州的发展战略。省委、省政府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举办多彩贵州系列活动、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和开展整脏治乱、满意在贵州等活动,使全省旅游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全省旅游业发展步入新的快车道。

7.贵阳建设大西南交通枢纽的机遇

贵阳建设西南交通枢纽和贵州7小时快铁交通圈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贵州交通落后的面貌,给贵州带来实质性的改变。紧临贵阳的龙里将充分分享这一改变的成果,外部交通环境的改善,将给龙里旅游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8.加强区域合作带来的机遇

我县的外部交通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县内旅游交通路网建设严重滞后,城市化水平低,景区点接待设施、游乐设施功能不全,陈旧老化,严重制约着全县旅游业的发展。

3.客源市场变化制约

贵阳建设西南交通枢纽的建设和我省交通条件的改善,贵阳市的游客自驾游、近郊游的范围将不断拓展,旅游产品的开发特色化不很明显,缺乏核心竞争力,周边县市与我县对贵阳游客的争夺将更加激烈,我县主客源市场的游客将被分流。

三、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方针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机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开放意识,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以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以大项目推动大开发为重点,以旅游业创新发展为动力,壮大旅游产业基础,加快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加强旅游市场开拓,将我县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构建和谐龙里旅游,推动龙里旅游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把龙里建设为省内重要的康体休闲度假目的地、黔中重要的游客集散地,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作用,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对全县国民

制,提升旅游生产力水平,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增强龙里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特色发展,提高旅游吸引力。牢固树立发展旅游经济就是发展特色经济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龙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旅游资源优势,找准自己形象定位和市场定位,进一步加快我县特色旅游发展的步伐,实现龙里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永续发展的龙里旅游。旅游业发展与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紧密相关,发展旅游将促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要正确处理好开发、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开发服从保护”的方针,在保护的前提下,有效整合和利用各类旅游资源。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壮大、提升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龙头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实现龙里旅游的全面快速协调发展,把龙里初步建设成为贵州重要的康体休闲度假目的地,建设成为黔中重要的旅游集散地。

1.经济目标:保持旅游经济快速持续增长。到2016年,实现接待游客突破230万人次,旅游人次年均增长2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3300万元以上,年均增长25%;游客平均停留时间提高到1.5天以上。充分发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0

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创新、旅游营销创新、旅游管理创新,成为推进我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精品名牌战略。加强旅游精品名牌产品的开发、培育,在充分发挥和突出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水平地引进康体休闲、商务会展、餐饮、购物等新产品,培育一批省内一流的精品名牌旅游产品,增强龙里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市场多元化战略。利用贵阳建设大西南交通枢纽的有利时机,在巩固贵阳主客源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成渝、湘鄂和两广客源市场,重点开发康体休闲、商务会展等特种旅游客源市场,多元化的客源市场格局。

项目带动战略。树立项目促发展、项目出质量、项目推动速度发展的思想,实施大项目推动大开发战略,建设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旅游项目,进一步激活龙里旅游发展的潜力,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的转变,增强龙里旅游后发优势。

四、主要任务

优化旅游发展格局,壮大旅游产业基础,加大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力度,加强旅游市场开发,构建龙里和谐旅游。

(一)优化旅游发展格局 1.优化区域旅游布局

积极发展无障碍旅游。

2.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继续发挥自驾游、近郊游的优势,进一步丰富游览内容,提高产品的娱乐性、观赏性、参与性和体验性,做强自驾游、近郊游旅游产品系列;提高康体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进度,丰富适应大众休闲度假需求的产品,做强康体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系列;加快民族风情旅游、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丰富和满足游客回归自然、亲近乡村的需求,做大乡村旅游和民族风情旅游。

(1)做大康体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系列

康体休闲产品:充分发挥我县温和舒适的区位、交通、生态优势,发挥体育运动的独特魅力,带动户外康体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在新规划的莲花河片区,着力打造一两处大型时尚运动体验休闲主题园区、生态创意休闲园区;依托夹山坡体育主题公园,建设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桌球、网球、门球、保龄球等球类运动大众体育训练、运动基地;利用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利条件,建设山地自行车、场地摩托车、小轮车、场地汽车越野、拓展训练、狩猎体验、徒步等户外运动基地等车技运动等户外运动基地;在贵龙城市经济带规划的休闲娱乐度假区,建设汽车运动训练和比赛、汽车展示展销、汽车文化交流基地,引进世界品牌体育用品生产商入驻,形成贵州乃至西南地区器材、服装等体育消费品的科研、生产、展览、展销基地。

会贵阳近郊仅有的水上旅游地。联合开阳、贵定、福泉等县市加快清水江水上旅游开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将其建成省会贵阳近郊水上旅游胜地。

加快三元河景区开发建设。以三元河为中心和纽带,整合区域内各资源要素,创新开发思路和手段,打造品牌,将区域建设成为中国避暑之都贵阳东郊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型生态旅游区。

民族风情旅游产品:依托我县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深度开发娱乐性、参与性、体验性民俗旅游产品,充分展示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生活习俗、喜庆节日、风味食品、竞技活动、生产劳动等民族风情文化。

在苗族聚居的草原乡境内修建苗族风情园,依托龙里大草原景区将苗族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民族旅游产品。

依托孔雀布依民族风情园为核心,发展湾滩河流域农业观光和布依风情乡村旅游。

利用摆省洞棺葬、果里苗族古歌等苗族文化资源发展苗族风情旅游。

结合渔洞峡水库移民搬迁新建的小岩布依新村,发展贵阳近郊布依风情乡村旅游。

依托清水河大花水库区有利条件、巴江平坡苗族农民画艺术之乡,在巴江开发“高峡平湖”和苗族风情旅游。

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挖掘龙里的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巫山古

民族文化村寨;北线由县城至十里刺梨沟景区、旧司生态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至清水江。

3.优化客源市场结构

在积极巩固和开发主客源市场贵阳的同时,加强省内其他地区及重庆、成都等地的市场开拓。

4.优化旅游企业格局

旅游企业是旅游产业市场的主体。要通过培育发展综合性“龙头”旅游企业,做活中小旅游企业,通过优胜劣汰淘汰掉实力小、经营不善影响旅游行业整体发展的企业,引进具有发展潜力和实力的旅游企业开发我县旅游产品。

5.优化旅游行业管理体制

推进旅游管理体制创新,加强旅游管理体制建设,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自律,行业促进,公众参与,制度保证”的旅游行业管理体制,建立“政府引导,行业规范,企业自律”的旅游行业管理运行机制。

(二)壮大旅游产业基础 1.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1)加快旅游交通建设

加快县内两条主要旅游线路交通干道改造,提高公路等级,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安全的进出条件。

(2)加快游客服务中心建设

旅游文化娱乐建设:积极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文化娱乐、健身娱乐、自娱自乐等旅游娱乐项目和设施,吸引和留住贵阳游客。

(三)旅游项目开发建设

要充分利用国家新一轮本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开发和建设一批旅游项目,进一步夯实我县旅游业基础,提高我县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

五、“十二五”旅游发展保障措施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旅游产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高度认识抓旅游就是抓经济、就是抓结构调整、就是抓开放、就是抓城市建设、就是抓文化、就是抓投资环境、就是抓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旅游产业的领导,努力把规划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二)明确职责,形成合力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可行,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并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协调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真正使规划所确立的各项事项落到实处。

(三)多渠道筹措旅游建设资金

旅游开发建设资金不足成为制约我县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但由于财力有限,不可有更多财政资金投入,因此必

0

第五篇:屈家岭长滩小学开展

屈家岭长滩小学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教育

国际禁毒日即将到来,为使广大学生认清毒品的危害,进一步增强防毒、拒毒意识,提高学生自觉抵制毒品侵袭的能力,打造和谐校园,近日屈家岭长滩小学开展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教育。

活动在政教杨主任国旗下的讲话中拉开了序幕,杨主任的讲话使学生明确了毒品的危害,懂得了生命不仅仅属于个人,它承受不起任何不负责任的冒险,所以必须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活动开始后,各班利用班会课时间,开展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班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意义深刻。班会课后,学生将活动体会用手抄报的形式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并充分利用宣传阵地——黑板报将学生亲手制作的《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手抄报展示出来,为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本活动正按照制定的方案继续开展着,相信孩子们会学到更多有关毒品的知识,同时也相信我们的校园会更加和谐。

下载屈家岭旅游业十二五规划汇报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屈家岭旅游业十二五规划汇报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屈家岭管理区抗洪救灾工作汇报(模版)

    屈家岭管理区抗洪救灾工作汇报 (2016年7月22日) 屈家岭管理区国土面积22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5万亩,林地12万亩(果园5万亩),水面1.5万亩;总人口8万,下辖4个办事处,38个队(村、社区)。境内......

    2021年屈家岭中心小学教科室工作总结

    2021年屈家岭中心小学教科室工作总结撰写人: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2021年屈家岭中心小学教科室工作总结一、基本情况概述:本学期,教科室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扎实推进教科研......

    屈家岭文化与生态农业观光

    屈家岭文化旅游发展情况 (一)屈家岭遗址公园 1、目前现状。目前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也未有文物陈列馆,文物存在盗失现象,遗址保护区因受保护不能建设其他项目,难以吸引游客长时间停......

    “十二五”规划汇报材料

    调研汇报材料 尊敬的事业部领导: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供热公司欢迎事业部各位领导的光临指导,下面我就事业部一届四次员工代表大会落实情况、“十二五”规划编制等情况做如下汇报......

    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推进我省旅游业的战略提升期、机遇叠加期、黄金发展期。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

    2010工作及十二五规划汇报

    苏庄乡人民政府 二O一一年工作安排及“十二五”思路目标汇报 一、2011项目建设安排: 1、新农村建设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以董家山村为重点推进村,投资20万元,做到庄庄通公路、......

    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2009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09年6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十二五”规划50问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十二五”规划50问》 2010-10-10 16:18:49 来源:郑州酒店、郑州会议公司 字号:[大 中小][打印] 近日,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对外发布《中国旅游业“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