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81109施工安全电话会议讲话
在路局安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黄 钢)
同志们:
近期我局安全形势不好,接连发生性质严重的铁路交通事故和事故危机,特别是11月6日1485次客车机车碰刮施工机械事故,性质严重,后果可怕,暴露出我们在施工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方面存在一系列严重问题。下面,我重点就建设施工安全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11.6”1485次客车机车碰刮施工机械事故概况 11月6日0时03分,1485次列车运行至西康线K12+270(临潼北~田王间),担当牵引任务的安康机务段SS7C040机车与正在线路旁进行作业的郑西客运专线施工装载机挖斗左前角发生碰刮,造成机车排障器座、油压减震器、砂箱、脚蹬变形,刮坏机车蓄电池箱,1485次区间停车,经救援1时37分开车,造成1485次旅客列车区间停车1小时34分,构成铁路交通一般B类事故。
该处工程为郑西客运专线第13标段,建设单位郑西客运专线公司,施工单位为中铁电化局西安工程公司。当日驾驶装载机进行路基填充碾压施工的为转包方陕西省第四建筑公司雇用的个体驾驶人员,为赶进度,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该驾驶员擅自违法驾驶装载机施工,装载机侵入既有线限界以内,导致事故发生。对此次事故,中铁电化局负主要责任,同时铁道部
追究设备管理单位,即我局的同等责任。目前,对负有主要责任的中铁电化局西安工程公司第13标段项目经理、项目工长和装载机司机因涉嫌重大事故罪,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拟提请检察机关逮捕。通过分析调查,此次事故也暴露了我局相关单位在铁路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1、对施工方案、施工协议的审查极不认真。设备管理单位西安工务段虽然与施工单位签有《施工安全配合协议》,但该协议没有明确可能影响既有线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铁道部明确要求的“在接近既有线路基水平面进行回填、碾压、夯实等作业时,必须与既有线间设臵隔离桩或隔离网”,也没有明确雇用人员监管措施等,存在严重漏项,西安工务段在方案审查的源头上把关不严。
2、施工安全防护意识淡薄。该处进行的新线施工,与既有线并行长达5.2Km,没有任何隔离措施,每天有大量的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对既有线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但西安工务段等设备管理单位缺乏应有的警惕性,没有向施工单位提出任何隔离要求。
3、日常的监督检查没有起到应有作用。该处施工工地存在施工机械随意停放、工地没有防护绳、雇用人员擅自加班作业等严重安全隐患,但西安工程质量监督站、西安工务段等单位在日常检查和施工配合中,没有及时指出存在问题并督促整改,反映
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二、当前我局建设施工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日常检查情况看,路局管内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存在大量问题,特别是部分临近既有线施工存在大量隐患,对行车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主要表现在:
1、对可能影响既有线安全的施工没有采取隔离措施。10月28日检查中铁十八局在大竹园站进行新站房地基开挖施工,在临近的既有线一侧未设隔离设施,且对多条电缆未做防护。10月26日检查中铁十一局三分部在石柱槽站房建施工,在站台上开挖出排水沟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2、施工机械安全管理存在隐患。11月1日检查中铁十一局胡安段铺架公司在旬阳北站张家梁大桥铺架工程线架梁施工,在钢轨接头处插入短轨头、轨缝达55mm,钢轨空吊8mm、接头螺栓缺失的情况下,架桥机及作业车进入该工程线作业,该处与襄渝正线线间距仅5米,新、旧桥并行,一旦工程线发生问题,将给既有线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3、不按规定通知设备管理单位配合。10月30日检查中铁十二局第二项目部在月河站内1道右侧堑坡进行抗滑桩基托梁施工,未与工务、车站等相关单位联系,现场无施工和安全技术负责人,对既有线安全构成威胁。10月29日检查中铁大桥局三分部在高滩站内右侧路基处施工,坡面开挖造成边坡溜坍处未设
临时排水沟,影响既有线路基排水构成安全隐患。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切实解决好上述问题,按照铁道部有关要求,经路局研究,采取以下措施全面整顿建设施工安全工作。
1、开展安全专项检查整治活动。路局质监站牵头,安监室、安监大队、建管处等部门和设备管理单位配合,迅速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施工质量安全大检查、大整治活动。一是要全面排查,不留死角,重点排查在施工安全措施的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协议的审核把关、施工监管、监控以及安全防护等方面存在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列表造册,制定整治和卡控措,落实责任人,限期整改到位。二是质监站要制定评审检查制度,与各施工单位、监控单位签订施工安全、质量卡控责任状,各单位要制定《施工安全质量卡控表》,与主管科室和有关车间签订《施工安全责任状》,车间要与施工监控人员签订《施工安全责任状》。明确管理责任和考核追究办法,对发生的问题按规定严肃追究有关部门和管理者的责任。三是要突出检查重点,对临近既有线的施工必须采取强制物理隔离措施,没有隔离的不许开工,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由路局建管处、质检站和安监室共同研究物理隔离方案和标准,11月20日前下发执行。
2、做好对施工单位的宣传教育。路局质监站、建管处牵头,要将此次事故的概况、暴露出的问题以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情况下发通报,传达到管内施工的每一个项目部、每一处施工点,同时组织“11.6”事故责任人巡回检查、现场说法。凡涉及既有线施工的单位,11月10日、11日一律停工两天,全面整顿,对照查找自身安全质量存在的问题,项目部经理人人写出反思材料,结合实际制定卡控措施,确保不发生类似问题。
3、全面落实工程施工预介入制度。质监站牵头,一是要制定路局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的预介入制度和办法,主要包括预介入人员资质、预介入项目和考核措施等,同时纳入路局“施工管理委员会”工作范围,从源头抓起,做好施工单位资质审核、准入条件把关、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审查、工程机械监管以及安全措施的督促落实等工作,确保施工配合和安全监管责任落到实处。二是要把指挥部和设备管理单位的监管工作纳入安质效系统,细化考核词典,明确考核标准,严格纳入考核。三是车务、工务、电务、供电等设备管理单位要克服等靠思想,根据管内施工分布情况,随时掌握工程进度和安全关键点,积极介入各项施工,全面做好既有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对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向路局有关部门汇报,采取措施。同时明确,对建设施工安全发生的问题,铁道部将追究路局的同等责任,路局也将按规定追究相关设备管理单
位、建设管理单位的责任。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抓好落实,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
4、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检查监控。路局明确,由质监站全面负责管内建设施工安全的检查监督工作。质检站要尽快制定完善工程监管、检查的办法和措施,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既有线施工安全监控全覆盖。路局安监室、安监大队、建管处、各工程指挥部和各业务部门要积极配合,加强对工程施工安全特别是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的检查监督,突出抓好既有线安全防护设施、施工方案审批把关等重点,对线路防护不到位的坚决不许开工。要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违章施工、“黑施工”的打击和考核的力度,公安部门对违法施工、违章作业的要采取必要的法律或行政手段,对造成严重后果的有关责任人该拘留的要拘留,起到警示作用。各施工配合单位要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细化施工配合方案,建立施工机械定位管理、施工防护措施检查落实等制度和措施,深入施工的各个环节,及时发现和督促施工单位整治安全隐患,确保不留死角。
第二篇:电话会议流程
电话会议召开流程
1、拨打电话会议的接入号码
本地接入号信息(节省长途费用,拨打本地接入号入会只产生本地通话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95057(普通话*
1、英文*
2、粤语*3)西安本地中文接入:029-88135997
武汉本地中文接入:027-68881960
南京本地中文接入:025-66619100
天津本地中文接入:022-58113900
在其他城市拨打010-95057入会
2、输入语言选择:普通话请按*1,英语请按*2,粤语请按*33、按提示主持人输入主持人密码,参会人员输入参会人密码。
这样你就可以成功进入电话会议室,实现多方远程会议。
专业的会议助理提供7*24小时不间断心灵(*0)在线支持服务
为了更好使用电话会议,全时提供电话按键实时操作控制会议,提供* 0 ~ * 9的功能操作服务,简单而便于记忆
*1 收听帮助菜单
*2 会场播放语音报名(仅主持人可用)
*3 单独收听语音报名
*4 会场全体静音状态切换(仅主持人可用)
*5主持人退出会议控制模式切换(仅主持人可用)
*6自我静音状态切换
*7会议加锁状态切换(仅主持人可用)
*8主持人外呼与会者(仅主持人可用)
*9会议录音状态切换(仅主持人可用)
*0 寻求会议助理
电话会议保证语音质量小贴士
为了保障您获得最佳的会议质量,养成良好的远程会议习惯很重要。
• 建议所有参与者加入会议时都进行报名;
• 尽量使用座机接入会议,如必须用手机接入,进入会议后*6自我静音;• 如果您使用普通电话免提参与会议,在发言的时候请拿起听筒以保障效果; • 在会议使用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立即拨打*0获得会议助理在线协助;
• 如果有关于远程会议的任何问题,可在任何时间拨打全天候热线4008101919进行咨
询;
第三篇:电话会议管理办法
安福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电视电话会
议 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电视电话会议管理,保证会议质量和效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司电视电话会议按程序化、规范化原则,实行统一指挥,分级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只适用于本公司。
第二章 组织分工
第四条 经理工作部是公司电视电话会议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电视电话会议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订,负责会议效果的检查和考核。第五条 省公司或市公司召开的会议,经理工作部负责会议协调,并对会议质量效果负第一责任。
第六条 信息中心是公司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的职能管理和技术保障单位,负责公司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的检查、督导、协调、考核工作,协助会议协调部门开展工作,对电视电话会议声音质量、画面质量、导播效果等负主要责任。
第七条 党群工作部根据导播方案负责会场图像拍摄工作,并配合信息中心进行会议联调和保障工作;信息中心负责公司会场内会议设备的维护工作,包括会场供电、声音播放、图像显示、灯光调整等工作。
第八条 省公司或市公司召开的会议,由信息中心主任任现场总指挥。
第九条
经理工作部负责本端电视电话会议的组织召开,并配合信息中心联调;信息中心负责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及所辖区域通信技术的保障工作。第十条
信息中心要将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的规范化管理纳入日常工作中,定期组织检查、考核,确保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可控、在控。
第十一条 信息中心同时承担公司电视电话会议的音频、视频网络直播(正在计划建设中)工作,对网络直播质量和效果负责,音频、视频信号源由信息中心提供。
第三章 规范管理
第十二条
电视电话会议工作流程(见附件一)包括:
(一)接到会议通知;
(二)召开会议协调会;
(三)各有关部门制定详细方案:包括会场布置及会间服务方案、设备调试方案、导播方案、会议材料组织方案、领导邀请与接待方案,网络直播方案等;
(四)会场与会人员落实及人员统计;
(五)签收会议任务单;
(六)会议总结考核。第十三条
会议规范。
(一)会议签报规范。必须明确会议名称、时间、会场地点及参加人员、会场设置要求及参加人员、会议议程(含远程发言单位)等内容
(二)会议通知规范。通知内容同签报内容,同时明确提出关于参会人员会议着装、网络调试以及回执的要求;
(三)会场布置及会间服务规范,按附件二;
(四)设备调试工作规范,按附件三;
(五)电视电话会议导播规范,按附件四;
(六)会议材料规范,按附件五;
(七)领导邀请接待规范,按附件六;
(八)信息网络直播规范(草),按附件七。
第十四条
会场与会人员落实由经理工作部负责,列清会场应到、缺席人员数量及名单,并注明缺席原因,提前1天报会议总协调;分会场的统计详见附件九《分会场统计表》,根据会议通知由各单位相应部门负责填报,提前1天报会议总协调。
第十五条 会议主办部门在会议方案批准后及时召开会议协调会,相关部门参加,告之会议方案,确定会议总协调,布置有关工作,落实各方责任。
第十六条 分会场布置。
(一)会场的布局为“一”字型,主要领导坐在第一排,第一排前应摆设绿色植物,大小适中,做到美观、实用。
(二)会场后面设置背景板,背景板颜色为国网绿,中间上部为国家电网公司徽标;会标与主会场一致,字体为黑体或宋体,颜色为白色,会标下方为时间和“XX分会场”,要符合“国家电网”品牌建设规范要求。
第四章 会议考核
第十七条 本部各部门、系统各单位要按本办法要求组织筹办公司各类电视电话会议。北京市人民政府电视电话会议管理规定
第十八条 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总协调要召集有关人员分析会场收听收看效果,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以后改进工作的要求,并形成考核意见。
第十九条 发生会议事故,经理工作部协同信息中心组织调查,其他有关单位配合,追究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在执行过程中由经理工作部会同有关部门修订完善。
第二十一条 公司各单位要参照本办法制定各自的实施细则,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考核。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经理工作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来源:首都之窗
日期:2012-06-21
京政办发〔2012〕24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北京市人民政府电视电话会议管理规定》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二年五月五日
附件:
北京市人民政府电视电话会议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北京市人民政府电视电话会议(以下简称市政府电视电话会议)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及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研究部署工作的现代化办公平台,是创新会议形式、改进会风、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体现。为加强电视电话会议组织管理,保证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充分发挥电视电话会议效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积极推广电视电话会议。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通知召开的会议,属动员部署类、总结表彰类的应尽量采用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建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的市政府有关会议目录详见附件1)。
第三条 市政府电视电话会议由市政府办公厅主办,主会场设在市政府机关,分会场设在市有关部门、单位和区县政府。
第四条 市政府电视电话会议管理的原则:组织规范、责任明确、协调配合、严格纪律、保障安全。
第五条 市政府电视电话会议管理的基本任务:
(一)加强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建设,不断完善会议系统功能。
(二)做好会务组织工作,提供有力服务保障,确保会议效果。
(三)做好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技术保障工作,保证会议顺利进行。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六条 市政府办公厅会议处、秘书处等相关处室和单位会同市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市政府电视电话会议的会务工作,负责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会议通知,做好主会场布置和会议组织工作,协同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等有关单位进行会前系统调试,指导分会场的组织管理。
第七条 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负责市政府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的管理和主会场的技术保障,负责制定各分会场环境设置要求与相关技术参考标准(详见附件2),指导协调各分会场的系统运行维护、故障处理和操作人员培训等工作。
第八条 市政府电视电话会议各分会场的组织管理、技术保障等工作由市有关部门、单位和区县政府的办公室和技术保障部门共同负责。各单位办公室主任或分管副主任作为本单位分会场负责人,要会同技术保障等部门做好分会场的组织保障工作。技术保障部门要指定1名负责人作为分会场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管理的责任人,并安排2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系统操作。
第三章 会务组织
第九条 市政府电视电话会议方案报市领导批准后,会议主办单位应及时下发会议通知,明确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系统调试时间等内容。
第十条 在市政府电视电话会议与本单位会议会场发生冲突时,应优先安排市政府电视电话会议。
第十一条 各单位办公室接到会议通知后,要及时向本单位领导报告,按通知要求安排参会人员,并在规定时限内向会议主办单位反馈。因特殊原因不能按要求参加会议的,应向会议主办单位履行请假手续。
第十二条 各分会场责任单位办公室要指定专人到会议现场,会同技术保障部门做好会场布置、设备调试及开会期间的组织管理工作。会场布置、设备调试工作一般应在会前半天完成。
第十三条 主会场会议材料由会议主办单位提供。分会场会议材料由会议主办单位通过市政府会议管理系统提供电子版,各分会场责任单位下载打印后分发给参会人员;没有接入会议管理系统的分会场,由会议主办单位印制纸制材料并发给该分会场责任单位。特殊情况下,会议材料也可全部由会议主办单位印制,并分发至各分会场。
第四章 会议纪律
第十四条 会前5分钟至会议结束,主会场将轮流播放各分会场画面。参会人员要遵守会议纪律,避免随意走动、交谈等现象发生,新闻摄影、摄像和会议服务等工作人员不得在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摄像设备前穿行,避免进入画面。
第十五条 参会人员不得无故缺席或擅离会场,确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到会或需提前离开会场的,要及时向会议主办单位说明情况,并及时调整会场座位、桌签,保持会场整齐有序。
第十六条 分会场电视电话会议设备或网络出现故障时,应立即通知会议承办单位和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在此期间,参会人员不得离开会场。如果故障短时间内无法排除,参会人员由会议承办单位协调到就近会场继续参加会议。
第五章 技术保障
第十七条 会议承办单位和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应按照会议通知的系统调试时间组织各分会场责任单位调试系统,各单位系统操作人员应按照《市政府电视电话会议操作规程与设备管理制度》(详见附件3)的要求,积极配合系统调试,并做好会议期间的系统保障工作。如出现参会单位未参加系统调试的情况,由会议承办单位及时联系协调。
第十八条 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负责组织每周一的系统联调,各分会场责任人及技术保障人员需到会场配合主会场进行系统功能测试。如分会场正在召开本单位会议或因设备故障不能参加系统联调,应及时报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
第十九条 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每季度组织技术人员对各分会场进行1次系统检测,以保持系统的完好性。
第二十条 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每年组织各分会场系统操作人员进行2次技术培训,提高系统维护和故障处理能力。
第二十一条 各分会场系统操作人员如有调整,应及时将新上岗的操作人员姓名及联系方式报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
第二十二条 各分会场应加强本地音频、视频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定期进行检测,保证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第二十三条 各分会场的电视电话会议终端设备属于本单位固定资产,应参照《市政府电视电话会议操作规程与设备管理制度》的要求,加强设备管理维护。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在本市设分会场时,各分会场依照此管理规定实施。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1:建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的市政府有关会议目录(略)
附件2:建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的市政府有关会议目录
一、分会场环境设置要求
(一)分会场不设主席台,参会的主要领导同志在会场前排中间就座,其他参会人员在其后排集中、整齐就座。
(二)分会场悬挂会标,桌上不摆放本单位名签。会标采用红底白字,字体选用方正美黑简体;会标悬挂于会场后排上方,在画面中应尽量撑满。会标文字分两行排列,本单位名称应用标准简称。例如:北京市电视电话会议北京市电视电话会议市发展改革委分会场东城分会场。
(三)分会场按要求摆放参会领导和参会单位名签,尺寸适中,红底黑字,字体选用楷体。
(四)分会场布置要简洁大方,桌面不摆放矿泉水,桌面和地面不摆放妨碍画面效果的花草等物品。
二、分会场环境相关技术参考标准
(一)室内环境。
1、分会场应具有较高的语言清晰度,适当的混响时间,室内声场达到最大扩散等条件。
2、分会场应具备安静的环境,尽量控制外界噪声源,减少室内噪声,保证会场内噪声低于40分贝。
3、分会场的护围装饰、桌椅布置、地毯等应保持统一色调,尽量做到简洁明亮、浅色为主。
4、分会场窗帘应采用双层设计。一层为遮光布;另一层为与环境相协调的厚绒布,以驼色或米黄色为宜。
5、分会场的系统控制室与会场之间距离不宜过远,可在两者间设观察窗,便于工作人员及时配合会议进程实施操作。
6、电视机的位置:电视机应放置在相对于参会人员中心的位置,距离地面高度约1米;参会人员与电视机的距离约为屏幕高度的4至6倍;各参会人员到电视机的水平视角不大于60度。
7、电视屏幕的大小根据参会人数、会议室大小等因素决定。
(1)中小型会议室:建议采用46英寸或52英寸的液晶电视或等离子电视;
(2)大型会议室:建议采用背投拼接或液晶拼接、等离子拼接等方式。
8、摄像机的位置:摄像机应放置在参会人员的正前方,距离地面高度约1米。
9、扬声器的位置:扬声器可放置在会议室的四角,距离墙壁至少1米;小型会议室使用电视自带音箱。
10、麦克风的位置:麦克风放置在参会领导座席前。
11、麦克风和扬声器间的距离应为3米以上,并且要尽量避免麦克风的接收方向朝向扬声器的辐射方向。
12、摄像背景:摄像背景不宜挂有山水等景物画,建议采用蓝色背景。
13、其他设备:根据会议的需要,可灵活布置其他设备,如:电子白板、传真机、打印机等。
14、图像显示方式:显示会议室画面的电视屏最好为两块,一块显示本地画面,一块显示远端画面。
15、分会场宜采用通信设备专用的灭火设备。
(二)电源与接地。
1、交流电源应按一级负荷供电。电压波动超过交流用电设备正常工作范围时,应采用交流稳压或调压设备。
2、摄像机、控制室监视器、编辑导演设备等电视电话设备应采用同相电源。在分会场室内、控制室、传输室应设置专用分路配电盘,每路容量宜为15安至25安。在摄像机、监视器、背投等设备附近应设置220伏三芯电源插座,每个插座的容量不得小于2千瓦。
3、光电转换器、路由器不能断电。
4、交流电源的杂音干扰电压不应大于100毫伏。
5、接地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接地保护线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中的地线,与交流电源的零线严格分开,防止零线不平衡电流对会议视频、音频信号产生影响。
(2)接地保护线的接地电阻值,单独设置接地体时,不应大于4欧;采用联合接地体时,不应大于0.5欧。
(3)接地保护线的杂音干扰电压不应大于25毫伏。
(4)接地系统应采用单点接地方式。信号地、机壳地、电源告警地、防静电地等均应分别用导线经接地排,一点(焊接)接至接地体。
(三)照明与插座。
1、灯区安排。
在距离会议室最前端2.5米处开始安装(摄像机安装区域1米范围内不必安装灯),纵向每隔1米与横向每隔1米的交点上均安装2只灯。
2、光照度要求。
(1)灯光光源:一般采用人工光源的冷光源,例如三基色灯。
(2)摄影区的光照度:参会人员的面部应为500勒(为了防止面部光线的不均匀,三基色灯应在安装调试时旋转至适当位置)。
(3)电视机等显示设备和投影机周围的光照度:50勒至80勒。
(4)文件图表光照度:不大于700勒。
3、插座要求。
分会场室内、控制室等房间地面和围墙上应每隔3至5米设置220伏三芯插座。
(四)视频设置。
1、分会场各摄像机、电视机等视频设备须满足前述“电源与接地”部分中的各项要求。
2、电视机或大屏幕背投的布置,应尽量使参会人员在较好的视距和视角范围内。
3、分会场摄像机的布置应使被摄人物都收入摄像画面之内,宜采用多机位摄像机摄取画面,以满足画面切换时的过渡要求。
(五)音频设置。
1、分会场各音频设备,如音频编码解码器、功率放大器、扬声器、有源话筒等须满足前述“电源与接地”部分中的各项要求,防止电源对音频的干扰。
2、话筒和扬声器的布置应尽量使话筒置于各扬声器的辐射角之外,以避免自激啸叫,扬声器宜分散放置。
(六)分会场室内环境示意图(略)
附件3:市政府电视电话会议操作规程与设备管理制度
一、操作规程
(一)会议开始前1.5小时主会场和各分会场系统操作人员需对电视电话会议系统进行自检,确认各设备电源、摄像机输出图像系统及本地音频、视频系统是否正常。
(二)会议开始前1小时主会场对各分会场进行点名,点名时相应分会场系统操作人员应及时应答,确认主会场和分会场声音、图像是否正常。有多媒体汇报的分会场,操作人员需配合主会场进行双流的发送预演。
(三)会议开始后,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负责主会场画面切换,并根据需要进行实时调整。
(四)分会场应调整镜头,使之显示会场全景;需要发言的分会场应提前切换好发言人特写镜头,避免镜头内有其他人员的图像。分会场发言时,系统操作人员应及时开启发言人的话筒,发言完毕后立即关闭话筒,期间不要为发言人递水、毛巾等,以免影响发言效果和会场视频画面。有多媒体汇报的分会场,操作人员应按照主会场的统一安排进行双流的发送,汇报完毕后立即关闭双流功能。没有多媒体汇报的分会场,严禁使用双流功能。
(五)会议期间各分会场系统操作人员应实时监控电视电话会议设备运行状况,随时与主会场保持联系。会议中如出现系统故障,系统操作人员应尽快排除故障或按应急预案采取备份措施,以保证会议顺利进行。会后操作人员应详细记录故障情况及处理措施,并向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提交故障处理报告。
(六)会议结束后,由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统一中断电视电话会议的连接,各分会场不得自行中断。各分会场系统操作人员在显示设备出现远程通讯中断提示后,再关闭电视电话会议设备。
二、设备管理制度
(一)设备应放置在会场固定位置,禁止随意移动、更改设备配置、擅自拆除设备或调整连线。
(二)各分会场设备参数设置由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统一配置,禁止随意更改,以免影响网络正常运行。严禁带电清洁设备、插拔任何连接线,严禁用手转动镜头。
(三)各分会场如因办公地点、会议室变更需要调整设备位置,应向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提出申请,由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予以实施。设备改动后需进行测试,保证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四)各分会场的设备如出现损坏或丢失,由各单位自行承担维修、购置费用。设备的选型和调试由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统一负责。
第四篇:农业生产电话会议上县长讲话
同志们:
为确保实现今年的农业生产目标任务,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农业生产电话会议。这次电话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年下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通知精神(昭政电〔〕16号),总结上半年的农业生产,进一步安排部署当前及下半年的农业生产。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当前我县农业生产形势
今年上半年,全县各乡镇、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各项产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方针,按照年初确定的各项农业生产目标任务,努力克服金融危机、气候灾害等给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突出抓好科技措施推广、农业产业培育,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加快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建立健全粮食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深化新农村建设,努力推进“三农”工作,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继续呈现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是烤烟生产落实有力。全县共育漂浮育苗45360平方米,由于田间管理到位,烟苗长势较好。烤烟移栽培训进一步加强。烤烟移栽期间,各种烟乡镇、县烟办、烟草公司深入到田间地块开展技术培训77场次,培训种烟农户5400余人次。全县种植烤烟面积2.5万亩,由于移栽节令普遍提前,种植规范,田间管理到位,加之气候较好,目前,烤烟长势喜人,有望获得丰收。
四是蔗糖生产有序推进。年榨季入榨甘蔗5.3万吨,生产白砂糖 5816.7吨,生产酒精486.4吨,蔗农收入1307万元。今年,县政府和公司加大了甘蔗生产投入,实行种蔗直补,充分调动了部分蔗农的积极性,共种植甘蔗1.51万亩,其中新植0.44万亩,宿根1.07万亩,新种蔗面积比去年增加3倍,是近几年来面积最多、效果最好的一年。目前甘蔗长势较好。
上半年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增长,态势良好,成效显著。但是由于我县农业基础薄弱,灾情较多,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生猪市场价格下降,农村贫困面大。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较多,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形势仍不容乐观,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认清形势,加强领导,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群策群力,抢抓机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完成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突出重点,落实措施,切实加强农经作物田间管理
农经作物能否增产增收,田间管理十分重要。各乡镇各部门务必从各自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注重轻重缓急,做到分类指导,统筹兼顾,一环扣一环,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旋律,集中抓好农经作物田间管理工作。
(一)广泛宣传,迅速掀起田间管理热潮。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利用广播电视、村组会议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田间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广田间管理的科技措施,务必做到家喻户晓,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抓好田间管理上来,迅速掀起农经作物田间管理的新高潮。
(二)突出科技,切实搞好田间管理。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农作物的苗情和长势,对粮食、烤烟、甘蔗、蚕桑等农经作物,进一步加大以耕作、水肥、预防病虫害为中心的中后期田间管理。
一是加强粮食作物田间管理。第一,全面开展田间巡查,及时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落实各项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和示范培训,切实提高适用技术的到位率和普及率,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田间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第二,农作物田间管理要突出一个“早”字,通过中耕深松提高水肥渗蓄,促进根系和植株早发育。第三,要抓住各个关键环节的肥水管理,做到施肥充足,灌溉及时。田间墒情较差的地区,想方设法浇上灌浆水。第四,要推广免耕、间套种、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通过增施叶面肥,重施提苗肥,促进其叶片及根系生长,做到苗齐苗壮。第五,做好良种繁育田的田间管理工作,确保明年种子市场的充足供应。
二是加强烤烟田间管理。第一,要抓好科学施肥、中耕培土上厢工作。按照烟叶生长环节管理要求,及时抓好田间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加土壤通气性,促进养分完全分解,达到保水、保肥、升温、控湿、减少病虫害的作用。第二,要及时打顶抹芽,合理留叶。根据烟株长势,合理打顶抹芽,是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技术环节,要吸取往年过早打顶、过低打顶的教训。同时,要搞好烤烟田间卫生,对打顶抹杈的烟花、烟芽以及病株、病叶要清理出田间,进行集中处理,以防产生病害。第三,及时采烤下部烟叶。按照叶龄,在烟苗移栽55—60天必须采烤下部烟叶,做好下部烟叶烘烤,这既能增加烟农的经济效益,又增加烟叶产量。当前,我县低海拔烟区烟叶已进入烘烤阶段,各种烟乡镇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指导烟农掌握好各部位烟叶的成熟度,适时采烤,做到应烤尽烤,决不允许烟叶熟而不烤,损失在大田里。
三是加强甘蔗田间管理。抓好甘蔗用肥和农药的供应,强化工作责任,开展田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千方百计提高甘蔗产量,巩固好蔗糖产业。
四是加强桑园田间管理。第一,要做到合理施肥。按桑树生长规律、土壤气候条件、肥料特性、采叶养蚕时间等确定施肥时间、方法、种类、数量。投产桑园晚秋养蚕前必须追一次肥,并适时浇水,有条件的,要引导农户每季养蚕前追一次肥。第二,要做好抗旱排涝。根据实际情况,连续干旱要灌溉,积水桑园开沟排水,降低水位,排除积水。第三,对投产桑园要切实搞好养蚕前的管理。要做到除草、整地、修枝整形,清除集中烧毁病虫枝、叶和杂草。要采取生物防治与药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遏制桑园病虫害的发生。
(三)强化预防,切实抓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通过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农经作物损失,促进增产增收。目前,农经作物已进入病虫害爆发的高危期,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充分利用各种预报手段,及时掌握病虫害信息。切实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宣传、指导,根据天气变化和病虫害发生动态,抓住最佳防治时期,开展群防群治和科学防治,提高防治效果。要按照病虫害防治预案的要求,抓好防治措施的落实,进一步落实农经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减轻灾害损失。
三、发挥优势,突出科技,切实抓好秋冬农业生产
我县具有发展秋冬农业开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秋冬农业开发一直是我县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秋冬农业生产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将秋冬农业生产的各项工作抓好。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各乡镇、农业部门要抓住节令,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秋冬作物。在二半山以下地区要及时抢种红苕、豆类等作物,二半山以上地区要抢种秋马铃薯、荞子、萝卜和适宜当地种植的其它农作物。要积极引进小春优良品种,狠抓科技措施的落实。小麦种植要以优良品种为主,进行种子处理,抢墒早播,规范种植。二半山区要扩大套作技术,做好预留行,解决茬口矛盾。对干旱、土层浅、缺水地块,要改撒播为开墒点播;豆类种植要大力推广打塘点播,施足底肥,同时加强田间管理,抓好灌水、追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冬早作物种植,要选好优良品种,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加大培训力度,调节播种节令,科学种植,提高冬早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县乡农技干部要实行分片负责制,狠抓科技培训,切实提高种植科技含量。
(二)提高品质,突出特色。
我县马铃薯、番茄、黄瓜等作物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强化田间管理,限制使用高毒、高残农药和化学肥料,特别是禁止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等高毒有机农药,确保冬早马铃薯、冬早蔬菜高产、优质、高效、安全。要突出我县秋冬农产品特色,特别是要突出我县冬早马铃薯、冬早蔬菜等特色产品,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三)举办样板,加大投入。
各乡镇要按照样板带动,突出重点的要求,积极举办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样板,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扩大优势特色作物种植,抓好无公害农产品样板基地建设。结合乡镇实际,计划好小麦、蚕豆、杂粮等小春粮豆作物种植。同时,加大投入,举办好小麦、小春油菜、冬早马铃薯、番茄等样板建设。今年县委、政府计划沿巧蒙公路布局冬早作物核心区样板0.4万亩,作为全县冬季农业开发的亮点,其中蒙姑乡2000亩,金塘乡1000亩,镇1000亩。为此,相关乡镇和农业部门要早谋划,早安排,迅速深入实地,落实样板地块,制定技术方案,提出政策措施,开展育苗等前期工作,以确保核心区样板建设的顺利推进。
(四)强化市场意识,搞好营销。
各乡镇、有关部门要树立全方位开拓市场的意识,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认真做好秋冬农产品外销服务工作。一要发挥各种龙头企业的作用,依靠龙头企业建好基地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二要积极培育中介组织,帮助农民“跑市场、抓订单”;三要积极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协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自我管理服务能力;四要充分发挥农业信息网站的作用,强化信息服务,推介我县秋冬农产品,发布对农民增收有用的信息,帮助农户搞好农产品流通。
四、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全面抓好各项农业农村工作
一要狠抓畜牧业生产。各乡镇、各部门要围绕年初确定的畜牧业生产目标,切实加强县、乡生猪示范小区和仔猪基地建设,抓好畜种改良,推广好畜牧业生产的各项科技措施,抓好畜牧业贴息贷款的发放,千方百计扩大养畜量,狠抓重大动物防疫,特别是抓好秋防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要加强后备母猪建设,抓好第三期岩溶草地治理试点工程建设。二要抓好蚕桑生产。要加大栽桑力度,按时完成今年的栽桑任务。同时,相关部门要落实蚕房建设贴息贷款,加快蚕房建设进度。当前,还要着重加强正秋养蚕订种工作,尤其是、金塘、蒙姑三个乡镇要组织工作组深入蚕农,做好桑叶的调节工作,千方百计扩大订种量,确保不剩桑叶,应养尽养。要抓好统防统消,提高养蚕成功率,全面完成蚕茧生产目标任务。三要抓实林业工作。8月中旬,省林改领导组将到我县检查验收林改工作,能否顺利通过验收,不但事关我县林改,而且事关全市的林改能否通过省级验收。因此,林业部门、各乡镇要把迎接省级林改验收当作当前的一项重大工作来抓。县林改办要精心拟定工作方案,指导乡镇做好准备工作。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全县的统一部署,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确保顺利通过验收。要迅速开展膏桐种植宣传动员工作,加快以膏桐、核桃、花椒为重点的林业产业建设进度。同时,要进一步实施好天保工程,巩固退耕还林,及时兑现退耕还林补助,加快农村能源建设,促进生态建设。四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完成长海水库、大海水库和孔家营水库除险加固和引荞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实施好3.73万人的人饮安全项目。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全面完成世行水土保持和长治工程建设任务。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加快冒沙井、把嘎坪、红星、竹秧沟病险水库立项步伐,力争小海子水库完成项目建议书的评审。积极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加强水政执法。五要加快扶贫项目建设进度。要以整村推进为重点,认真抓好信贷扶贫、茅草房改造和产业扶贫等项目,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建设任务,努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全省扶贫开发现场会包谷垴乡青山村参观点和老店镇红土村备选点项目建设,确保在今年10月底前全部完工。六要加强农村沼气建设。今年,第二批扩大内需5000口沼气池建设资金已全部到位,目前,已确定施工队和建筑材料
五、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面完成农业生产目标任务
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责任。切实把农经作物田间管理、秋冬作物种植及各项农业农村工作摆到当前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狠抓落实。各乡镇党政一把手要对本乡镇当前农业生产形势作出深入分析,找准工作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解决好影响各项工作推进的问题,以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要迅速组织工作组,深入村、组,深入田边地块,组织发动农民抓好农作物田间管理,抓好各项工程建设。县级涉农部门要及时派出工作组,深入乡村,查看农业生产情况,加强指导,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县政府将组织督查组,不定期分赴各乡镇开展督促检查,对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力,工作滞后的乡镇,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同志们,夺取今年农业生产丰收, 任务重,前景好。希望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采取措施,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农业生产工作,为全面实现各项农业生产目标任务扎实工作。
谢谢大家!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五篇:李毅中3月2日在安全生产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选)
李毅中3月2日在安全生产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李 毅 中
(2006年3月2日)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传达贯彻国务院领导近来关于加强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批示,通报最近发生的几起特大煤矿事故,分析形势,吸取教训,进一步强化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加大安全监管力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促进全国安全形势的稳定好转。
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以来,各地政府、各部门和各单位紧密联系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最近,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组织了7个督查组,由安监总局党组成员和煤监局领导带队,分别深入到贵州、安徽、河北、重庆、湖南、山西、新疆等省区市,对各地贯彻国务院领导重要讲话、落实全国安全生产会议精神的情况,矿井关闭工作进展情况,节日停产检修期间和节后恢复生产的安全保障措施等,进行了专项督查。通过督查我们深切感受到:第一,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真正摆在了各级领导班子的重要日程上,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动手抓。各省区市都先后召开了党委常委扩大会、政府常务会议、省长办公会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按照家宝总理、建敏国务委员重要讲话的要求,研究提出本省区加强安全生产的政策措施,作出安排部署。第二,在制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贯彻和体现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各省区都把安全生产纳入了“十一五”规划,做到有具体内容,有衡量评价指标,有奋斗目标,从规划上保证了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第三,建立和落实“两个责任制”(即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企业法人代表负责制)。以安全生产指标控制考核为抓手,把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的2006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政府和企业,逐级签订责任状,强化了政府各级领导和企业法人代表的安全责任。第四,认真做好矿井关闭工作,做好煤矿节日期间和节后恢复生产时的安全工作。为扭转关闭工作进展迟缓的状况,各省区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做出了进度保证,加大了对基层政府的督促指导力度。节日期间,不少地方建立了县乡领导“包保”煤矿、向煤矿派驻安全监督员等工作制度。节后恢复生产,普遍采取了政府组织验收、县级政府主要领导签字批准等强制性手段,开始取得了较好效果。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安全生产工作开局继续保持了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前两个月事故总量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是煤矿、道路交通、建筑等行业和领域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仅从煤矿安全生产的状况看: 一是煤矿重特大事故接连发生。2月份以来,煤矿先后发生了4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
2月1日,山西省晋城煤业公司寺河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3人。在上次的视频会议,我们已对这起事故作了通报。寺河矿为大型现代化矿井,机械化水平高,设备先进,竟然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事故。要深入调查,搞清楚事故原因,认真接受教训。
2月10日,河南省郑煤集团所属的马岭山煤炭责任有限公司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15人遇难。马岭山煤炭公司原为登封县友谊煤矿,2004年9月郑煤集团收购了该矿,2005年12月14日换发了采矿许可证,并决定进行技术改造,将其生产能力由年产6万吨提高到30万吨。事故发生时正在进行煤层瓦斯参数测定的取样作业。这起事故提醒我们,在资源整合和国有大矿兼并重组小煤矿的过程中,必须落实安全责任和安全管理制度。
2月23日,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联创公司的一个采面发生煤尘爆炸。该公司是2001年改制成立的股份制企业,主要开采原陶庄煤矿剩下的一些极薄煤层,为低瓦斯矿井,2005年核定生产能力35万吨。事故发生时井下有66人,18人死亡,9人受伤。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违章操作,工作面综合防尘措施不落实,已沉积的煤尘没有及时清除,也没有撒水措施,放炮作业不符合规程要求,引爆了沉积的煤尘。
2月25日,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大园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当时井下共有24人作业,6人获救,18人遇难。该矿为改制股份民营煤矿,设计年产能力3万吨,1968年和2001年曾经两次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分别死亡31人和17人,加上这次遇难的,3次事故夺去66条人命。初步查明这起事故是责任事故,该矿虽然建立了瓦斯抽放系统,但没有抽放记录;矿井通风系统违反规程要求,存在串联通风;综合防突措施不落实;劳动组织和现场管理混乱。在去年4月、11月的两次安全监察中,曾经发现了19条重大隐患并责令其整改,到底整改到位了没有?2005年11月发了安全生产许可证,节后2月14日又批准它恢复生产。这样的矿,必须立即关闭。
除了上述4起特大瓦斯煤尘事故之外,2月份辽宁、吉林、陕西、云南等地的一些煤矿,还相继发生了一些重大顶板事故,造成多名矿工死亡。2月18日,辽宁阜新艾友煤矿发生巷道冒顶事故,7名矿工被困,经过57个小时的抢救而幸免于难。刚才辽宁煤监局的负责同志汇报这起事故以及抢险救援情况。事故不应该发生,抢险救援工作值得表扬。要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应急管理和矿山救援体系建设。二是矿井关闭工作进展不平衡。全国已经确定关闭向社会公布名单的5243处矿井,目前已关闭到位的为3434处,占65.5%,其余三分之一正在实施关闭或准备关闭。各地进展不平衡。接受督查的7个省区市,安徽进展较快、已基本完成关闭任务,其他省区市实际关闭率多为50%左右,低的仅31%。一些地方把列为整合对象的矿井计入关闭数量,一些地方以整合为名拖延关闭。一些矿井的关闭工作不到位,存在着井筒井架没有摧毁、地面工业厂房、斜井轨道和供电线路没有全部拆除、地表地貌没有恢复等问题。
三是新建、改建矿井大量增加,监管不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在建的新建、改扩建矿井就有2787多处,其中国有839处、能力超过5.4亿吨。一些地方前面关、后面建,整顿关闭搞了许多年,煤矿数量总也减不下来。由于监管不严,不少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甚至发生了重特大伤亡事故。
四是煤矿安全管理薄弱。一些煤矿等企业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不认真、不负责,少数国有大矿管理滑坡,“三违”现象严重,企业负责人思想麻痹,忽视安全;为数不少的小煤矿管理混乱,安全隐患大量存在。对煤矿安全的现状,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有丝毫的盲目乐观和麻痹大意。国务院领导对煤矿安全生产非常重视。家宝总理2月24日作出重要批示说:“近期发生两起煤尘爆炸事故,说明安全工作还有漏洞,安全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各地煤矿应高度重视”;2月26日又批示说:“两会前有必要部署,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安全生产检查,防止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建敏国务委员也对事故的抢险救援和近期的煤矿安全工作作出了具体指示。
三月份正值“两会”召开,是安全生产的敏感期。做好三月份的安全工作意义重要。根据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指示和节后安全生产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下面我主要就当前的煤矿安全工作,讲六点意见。
一、把住节日停产煤矿恢复生产关,严防复产之时发生事故
节后恢复生产历来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关口。据统计,春节期间全国停产放假的煤矿为19774个,占矿井总数的86.4%。截止2月底,已有1.08万处矿井陆续恢复生产,约占停产矿井总数的55%,尚有约9000多处煤矿主要是小煤矿尚处于待复产状态(有的省区安排小煤矿在“两会”后恢复生产)。如何保证这些煤矿恢复生产万无一失,是当务之急。要在认真吸收借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一套停产期间和恢复生产的安全保障制度,在全国煤矿严格执行。一是停产检修、维护和通风制度。煤矿井下是特殊作业场所。矿井通风、设备检修、巷道维护等工作一旦停止,就会产生瓦斯聚集、机器锈蚀、电气失爆、支护松动和积水等安全隐患,贸然开工就容易发生瓦斯、顶板、运输、水灾等事故。因此停产期间必须保持矿井正常通风,防止瓦斯聚集;必须安排人员进行检修和维护,同时要控制检修、维护下井人数。
二是复产验收批准制度。小煤矿节后恢复生产,必须在自我对照检查、严格把关的基础上,报请县级煤炭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检查验收,确认达到安全生产要求,并报请地方政府负责人签字批准,方可恢复正常生产。国有煤矿停产检修后恢复生产,须经集团公司总经理和总工程师签字批准。
三是复产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井下一线多为农民工,流动性较大。对新入矿的人员,必须依法进行规范、严格的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达到应知应会要求,才能下井作业。对原有人员,也要拿出时间,进行节后入井上岗的“收心”教育和矿井检修整改情况“交底”,重温煤矿安全规程和企业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了解井下作业场所因检修整改可能发生的一些变化。四是矿井复产现场管理和应急救援制度。要认真执行国家关于煤矿负责人和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的规定。尤其是在节后恢复生产的关键时刻,煤矿矿长、总工程师等行政、技术负责人,一定要深入井下,靠前指挥,加强现场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民营煤矿的负责人以及地方政府派驻煤矿的安全督导员,也必须到井下现场。要制定矿井恢复生产应急预案,矿山救护队伍要处于临战状态,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
五是煤矿节后复产监督检查制度。各地政府和安全监管部门以及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采取派驻监察员,进行巡回检查、定点检查、突击检查等方法,加强对辖区内各类煤矿节后恢复生产情况的监督。发现未经批准、擅自恢复生产的要立即停止生产,予以必要的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因此引发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严肃处理。
上述制度要进一步充实完善。今后春节、五
一、国庆三个“黄金周”,都必须按这套制度办事,使煤矿节日停产和节后恢复生产的安全防范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加快矿井关闭实施进度,坚决完成已公布的煤矿关闭任务 坚决关闭非法和经整顿仍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是实现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国务院确定的“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解决小煤矿问题”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解决小煤矿的问题,一是整顿关闭,二是资源重组,三是强化管理。整顿关闭是“三部曲”中最关键的环节,是第一场硬仗。这一步迈不出去,小煤矿的问题就会无限期地拖延下去。因此必须坚定信心,一抓到底。已经向社会承诺、列入2005年关井名单的5423处矿井,3月底之前必须全部关闭到位。之后关闭工作要进入常态化、规范化,凡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必须依法在规定时间内关闭。
(一)要解决好部分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造成目前全国矿井关闭工作进展不平衡、一些地方相对滞后的原因,首先是一些基层干部思想上有误区,认识上有差距,态度不坚决,行动迟缓。我们关闭的是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这类煤矿是滋生事故、吞噬生命的陷阱,是危及人的性命、必须坚决铲除的毒瘤。一些同志认识不到这一点,混淆了生命安全问题与其他问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口头上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遇到实际问题就变了,甚至主次颠倒、本末倒臵,用关闭可能带来的一些具体问题,来质疑、否定关闭决策的正确性,这是很不应该的。一些同志不能正确认识、全面把握矿井关闭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担心关闭矿井会对经济发展、地方利益、矿区稳定、群众生活用煤等产生不利影响。出现这样一些顾虑是正常的,也不是没有一定道理,这就需要做好宣传疏导工作,把实际情况分析透,把得失利弊向我们的基层领导干部讲清楚。
这里,我可以负责地说:整顿关闭没有影响煤炭供应和经济发展。去年四季度以来,我们停产整顿1万多处煤矿,相继关闭了3000多处经整顿仍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乡镇煤矿产量增长幅度下降,12月份为负增长。但全国煤炭产量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幅,全年生产煤炭21.9亿吨,增长9.9%。煤炭库存逐月上升,12月末煤炭社会库存1.39亿吨,比年初增加了35%,迄今为止,没有电厂因矿井关闭、煤炭供应不足而减产停产。关闭不具备安全条件煤矿腾出的市场空间,条件具备的煤矿迅速予以填补。
关闭数千个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不仅无碍国民经济大局,更有利于地方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小煤矿过多过滥,势必与国有大矿争资源、争运力,用低廉成本压缩国有大矿的生存空间。关闭小矿可以更好地发展大矿。与资源、环境、安全以及政府诚信、干部廉政等方面付出的巨大代价相比,从长远利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这类矿井必须关闭。只要讲清道理、做好工作,关闭矿井也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关闭的是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势必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一些非法矿主不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令,必须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挑动事端、抗拒执法的要依法惩治。要相信大多数人是讲道理的,只要善于引导,包括采取适当的产业转移扶持政策,农民工多种途径就业,通过发展农村沼气、采取政府补贴等方法解决好群众烧的问题,矛盾就不会激化。贵州等地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二是要加大联合执法力度。矿井关闭涉及方方面面,要办成这样一件大事,单靠一个部门的积极性是不够的,必须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各部门共同参与,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目前各地虽然都建立了煤矿安全联合执法工作制度,但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强化。根据《特别规定》第五条和第六条,负责发证的部门一旦发现煤矿无证照、证照不全或违法违规从事生产的,应当责令停止生产并做出行政处罚,同时提请地方政府予以关闭。根据第十三条,在地方政府作出矿井关闭的决定后,有关部门应当立即吊销其相关证照。
在联合执法问题上,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尤其要有大局观念,增强协调意识,按照地方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主动做好牵头组织、沟通协调工作,调动好、发挥好各部门的积极性。私挖乱采、超层越界、破坏资源的,资源管理部门可以提议关闭;违法违规生产经营的,行业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提议整顿关闭;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环保部门可以提议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条件、整改无效甚至发生事故的,安监、煤监部门可以提议关闭,由地方人民政府决定。凡列为关闭对象的煤矿,必须立即吊销各种证照、实施关闭。要强化责任,严格考核,对不能认真履行职责,行动迟缓、拖延不办的有关人员,要追究责任。
三是要提高矿井关闭工作质量。所有关闭矿井,必须按照国办《紧急通知》和国务院《特别规定》的六条标准,在吊销所有证照的同时,停供电、停工火工品,拆除电源和地面设施,摧毁井筒,填平场地,恢复地表植被或复垦,遣散从业人员。安全监管部门和监察机构要对关闭矿井进行巡查,确保关死关实,杜绝一切死灰复燃的可能。加大对非法开采的打击力度,新出现的非法采矿窝点,发现一处,依法严厉打击一处,绝不允许出现“死灰复燃”、“前关后开”的现象。
三、正确把握煤矿资源整合政策,推动整合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 煤矿资源整合是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目前这方面存在的比较突出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是对煤矿资源整合涵义和思路不清晰,存在着故意混淆“资源整合”和“矿井关闭”两个不同概念的现象;操作不规范,组织领导不严密,缺乏统一规划;对整合煤矿的监督管理薄弱,整合过程中发生事故。借“整合”之名拖延逃避关闭,庇护不合格矿井,后患无穷。要尽快制定下发规范文件,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
(一)明确煤矿资源整合的内涵,掌握整合的原则。煤矿资源整合是以提高安全生产能力和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对现有煤炭资源、资金、资产、人才、技术等生产和安全要素进行的优化重组;是一个新的煤矿企业的重新建立,而不是几个矿井的简单拼凑。必须严格区分资源整合与矿井关闭的界限。不是所有关闭煤矿都可以整合。在5243个关闭矿井中,只有极少数资源仍有开采价值、又能够合并扩大的矿井可以整合。
煤矿资源整合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先关闭后整合,以大并小、以优并差。凡列为资源整合对象的煤矿,必须先关闭。严防借资源“整合”之名逃避、拖延关闭。必须吊销所有证照,停止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然后实施整合。要以规模大、管理和装备水平高的矿井整合其他矿井,鼓励国有大矿采取兼并、收购等方式,整合周边的小煤矿。
二是要选择有资质、有能力的整合主体,整合后只能有一个法人主体。整合主体应当具有较强的资信能力、相当的资金规模和比较先进的技术装备水平。整合后煤矿只能有一套生产系统,坚决杜绝一矿多井、一矿多坑现象。凡是继续保留多个法人主体、多套生产系统,整合后其生产经营仍然各自自成一体的,都应视作假整合。
三是资源整合形成的矿井,应按基建项目实施管理。整合后形成的新矿井,必须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按照统一规划和布局,依法履行煤矿建设项目相关核准手续和“三同时”审核批准程序,按照建设项目实施监督管理。资源整合必须按步骤,规范有序地进行。
(二)切实加强领导,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煤矿资源整合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煤炭工业规划布局,把尚有开采价值、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资源纳入整合范围,明确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察、安全监管和国土资源、工商管理、公安、电力等部门的职责,建立必要的工作协调制度,制定严密细致的工作方案和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建议各地对整合矿井重新审核。
(三)加强对整合矿井的监督管理。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和煤炭行业管理、国土资源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资源整合过程中的监督检查,严防借整合之名进行生产,严防边整合边生产,严防边施工边生产,严防整合验收走过场。要督促整合后的煤矿企业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做好劳动组织定员和安全培训,自觉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国有大矿对整合煤矿的安全管理。
四、加强对基建、改扩建煤矿的安全监管,坚决扭转这类煤矿事故多发势头
基建、改扩建煤矿事故多发,是当前一个突出问题。去年基建、改扩建矿井发生10人以上事故9起,死亡463人,分别占全国煤矿同类事故16%和27%。比较典型的如河北唐山刘官屯煤矿,基建未竣工,非法组织煤炭生产,导致“12.7”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08人;贵州盘南响水煤矿(设计年产400万吨的基建矿)“12.24”特大火灾事故,死亡12人。今年1月5日,淮南望峰岗煤矿(为设计年产300万吨的基建矿井)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12人死亡。
基建、改扩建矿井本应成为煤矿工业新的生产力,成为安全生产的合格矿井,何以成为新的隐患?分析起来,主要是立项、审批、设计、施工等环节监管不严格。一些矿井在没有获得矿权的情况下开发建设煤矿,或者超越审批规模私自扩大能力。据调查了解,某省165个基建矿井中,没有采矿权或采矿许可证过期的就有45处,无建设批复的3处,擅自扩大能力的13处,没有安全专篇的28处,未审批的26处。问题这么严重,煤矿建设之初就埋下了隐患。一些业主急功近利,在没有形成完备的生产系统和安全保障能力的情况下,边建设边生产,边改造边生产;在煤矿建设和改扩建过程疏于防范,不能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程,本应先抽后采的高瓦斯、高突出煤矿而不抽放。还有一些煤矿,有意规避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行政审批和管理,打着基建或改扩建的旗号,非法从事煤炭开采生产活动。所有这些,都是造成当前基建、改扩建煤矿事故多发的原因,都应该采取措施立即纠正。
一是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煤炭基本建设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国家批准的以及各地自行审批的基建、技改项目,要认真复核复查,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严防在建设施工期间非法开采,酿成事故。
二是要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管理。要从提高煤炭地质勘探程度和煤矿设计质量,完善项目报批程序,落实建设单位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施工队伍资质管理,以及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坚持“先抽后采”等环节入手,加强对基本建设矿井和改扩建矿井的监管。
三是要搞好煤矿建设规划工作。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预测,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国家和区域煤矿建设的规模,防止一哄而上,避免出现新的能力过剩。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安全因素,资源赋存条件,资金、技术能力不足的,不得开发建设地质条件复杂、高瓦斯高突矿井。
五、继续排查整改隐患,抓实煤矿事故预防工作 国有大矿是预防重特大事故的重点,小煤矿是减少事故总量的重点,改制煤矿是当前的一个薄弱环节。所有煤矿都要把隐患治理作为经常性工作,持续不懈地抓紧、抓好。要继续认真贯彻国务院《特别规定》和总局、煤监局制定的五个配套规章,以治理防范瓦斯事故为重点,加大煤矿隐患排查整改力度。
一是要狠抓瓦斯抽放利用,强力推进先抽后采。“十二字方针”很好,真正落到实处也很难,目前最不落实的就是“先抽后采”。小煤矿普遍缺乏积极性。国有煤矿虽然比较重视,但抽放比例低、数量小,不足以将高瓦斯矿变成低瓦斯矿,主要还是靠矿井通风来排放。据了解,2月1日发生事故的山西晋城寺河煤矿,瓦斯释放量为每分钟480立方米,抽199立方米,抽放率约40%。贵州大湾煤矿为50%,年抽出1.4亿立方米,仅有3522万立方米用于发电,其余的都排放了。由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现有的抽放设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今年,要把抽放作为瓦斯治理第一位的工作。国办即将出台关于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文件。我们要用好国家相关政策,抓好示范项目,以点带面,全力推动。
二是要抓好瓦斯监测监控。全国煤与瓦斯突出、高瓦斯矿井全部装备了监测监控系统,数字化远程监控系统联网工作也取得了进展。目前的问题,主要是一些煤矿运行不正常,缺乏维护维修,起不到监控预警作用。下一步,要突出抓好系统的维护运行,使之真正发挥监测监控作用。吸取事故教训,今年所有低瓦斯矿井都要安装监测监控系统。
三是加快煤矿补还安全欠账和安全技术改造。要尽快着手做好今年国家30亿元国债资金扶持国有重点煤矿隐患治理、安全技改项目的调研、筛选等工作。煤矿企业不要等,要用好国家关于煤矿安全费用政策,加大提取适用额度,高瓦斯高突矿井在征得地方财政同意的情况下,可以据实列支。2005年安徽准备吨煤提取33元,贵州盘江为吨煤25元,从目前煤矿企业效益状况看,也是可以承受的。要再用2年补还600亿元的安全欠账,必须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四是要针对当前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组织开展科研攻关。煤矿安全领域目前尚有一些未知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深入探索。在基础研究方面,当前最迫切的就是要在煤矿瓦斯动力现象、瓦斯突出事故的生成机理和预测控制上,找到科学的答案;在实用技术方面,仓储式、放顶煤的安全开采技术尚需改进。科技攻关工作科研教学机构要做,煤矿企业也要做。同时,还要完善煤炭工业技术政策,修订技术标准;加强企业技术管理,提高煤矿科技水平。在科技攻关尚未取得满意成果之前,煤矿生产实践中要强化安全措施,必须坚决纠正超强度开采和超能力、超定员生产,存在动力现象的矿井,采面推进宁慢勿快。近日辽宁省在给国家安监总局的一份文件中,提出了加强煤矿安全工作的6条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对抚顺老虎台等存在瓦斯动力现象的国有大矿实行压产,这一条非常好。
五是搞好定员定额,加强基础管理。在严格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的基础上,把核定工作延伸到煤矿井下劳动组织,推动定员定额。督察发现,某市一个3万吨的小矿,一个班下井120人,这种情况必须通过定员定额予以纠正。采取典型引路的方法,深入开展煤矿安全标准化活动,健全完善煤矿安全标准体系。借鉴推广国外职业安全健康评价、风险控制等现代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推广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把预防事故的工作抓实、抓细、抓主动。
六、抓好各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全面推动安全生产工作,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消防等行业和领域,也要按照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做出的部署,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尽快组织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加强基础管理,进一步改善安全状况。
非煤矿山安全也要以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矿山为重点,各地要按照总局的部署,截止2005年12月31日未提出申请的8000多个非煤矿山,三月底之前要完成所有的关闭工作手续。
入春以后气候逐渐变暖,是危化品事故的易发期。要吸取去年3月29日江苏境内山东的一台液氯运输车辆翻车泄漏、造成29人死亡的事故教训,深入抓好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整治。安监总局、环保总局春节前一下通知,要吸取吉化双苯厂的事故教训,化工生产企业事故状态下“清净”下水必须要收集处臵,严防“事故水”流入江河、污染环境。
要抓住当前烟花爆竹旺季已过、生产任务不重的有利时机,指导督促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进行安全技术改造,走机械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发展路子。抓紧关闭未提出安全生产许可申请的350个和经整顿仍然不合格的危化品生产企业。二月份以来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肇事车辆多为客车。主要是超载、超速、疲劳驾驶、农用车辆非法载客等违法违规行为所造成。要认真贯彻2月28日全国治超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与公安、交通部门的配合协作,以打击非法营运、治理超载超限和纠正驾驶员违规行为为重点,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水上交通安全要继续抓好渡口渡船和低质量船舶专项整治。
消防安全方面,要以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配合有关部门重点开展老旧房屋电气、电路隐患排查。建筑施工安全方面,要严密防范建筑坍塌事故。
根据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指示,“两会”期间到三月底,安监总局将组织力量,以查煤矿恢复生产安全措施、查矿井关闭、查资源整合、查基建和改扩建矿井为主要内容,选择重点地区和重点单位,开展检查督查活动。各地要以煤矿安全为主,组织开展安全检查,狠抓工作落实,推动煤矿和全国安全状况的稳定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