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生中一切美好的时刻
“人生中一切美好的时刻,我们都无法留住。人人都生活在变化中,人人的生活都是在变化。那么,一个人的生活是否精彩,并不在于他留住了多少珍宝,而在于他有过多少想留而留不住的美好的时刻,正是这些时刻才组成了他生活中的流动之盛宴。” ——语见左岸学哥之《中国魂》修订稿。
第二篇:最美好的时刻故事
人,在他的一生中有一段最美好的时刻。
记得我的这一时刻出现在八岁那一年。那是一个春天的夜晚,我突然醒了,睁开眼睛,看见屋子里洒满了月光,四周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温暖的空气里充满了梨花和忍冬树丛发出的清香。
我下了床,踮着脚轻轻地走出屋子,随手关上了门,母亲正坐在门廊的石阶上,她抬起头,看见了我,笑了笑,一只手拉我挨着她坐下,另一只手就势把我揽在怀里。整个乡村万籁俱寂,临近的屋子都熄了灯,月光是那么明亮。远处,大约一英里外的那片树林,黑压压地呈现在眼前。那只看门狗在草坪上向我们跑来,舒服地躺在我们脚下,伸展了一下身子,把头枕在母亲外衣的下襟。我们就这样待了很久,谁都不出声。
然而,在那片黑压压的树林里却并不那么宁静——野兔子和小松鼠、负鼠和金花鼠,它们都在那儿奔跳、欢笑;还有那田野里,那花园的荫影处,花草树木都在悄悄地生长。
那些红的桃花,白的梨花,很快就会飘散零落,留下的将是初结的果实;那些野李子树也会长出滚圆的、像一盏盏灯笼似的野李子,野李子又酸又甜,都是因为太阳烤炙的,风雨吹打的;还有那青青的瓜藤,绽开着南瓜似的花朵,花朵里满是蜜糖,等待着早晨蜜蜂的来临,但是过不了多久,你看见的将是一条条甜瓜,而不再是这些花朵了。啊,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生命——这种神秘的东西,它既摸不着,也听不见。只有大自然那无所不能,温柔可爱的手在抚弄着它——正在活动着,它在生长,它在壮大。
一个八岁的孩子当然不会想得那么多,也许他还不知道自己正沉浸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不过,当他看见一颗星星挂在雪松的树梢上时,他也被迷住了;当他听见一只模仿鸟在月光下婉转啼鸣时,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当他的手触到母亲的手臂时,他感到自己是那么安全、那么舒坦。
生命在活动,地球在旋转,江河在奔流。这一切对他来说也许是莫名其妙的事情,也许已经使他模糊地意识到:这就是生命,这就是最美好的时刻。
第三篇:美好人生 影评(模版)
有时生活就是缺少那么一点关怀
因为纠结于心中对于《美好人生》的感受无法表达,所以上网查了些关于这部电影的相关评论,希望可以找到些共鸣。不想将这次影评简单的当作应付考试的手段随便抄抄写写,因为在我心中,将任意一部好电影当作通向其它目的的手段都毫无疑问的是一种玷污和不公,所以我将自己所看,自己所想,自己所收获的收录于此,作为作业也好,作为兴趣也好,无论怎样,都是收获,我也无愧于它,无愧于自己对电影的喜爱。
曾经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爱电影的人在心中都有一份对电影的独特理解,作为一处私密的花园,不太愿意与人分享。”《美好人生》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故事:社会课上类似于社会实践的作业被一个对生活有些许怯懦,些许感伤,些许无奈却仍旧些许期盼的男孩特雷弗当作救命稻草一般看待。他设计了一个实践公式: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三个完全不认识的人,仅仅要求他们以相同的方式回报自己,这样的爱心传递结果就是三的指数增长,如果所有人都可以这样,那么帮助他人就不在困难,想必这也是他最需要得到的。想法如此简单,实施却如此艰难,在这样一个嘈杂的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还存在单纯的付出与接受么?为了证明这一点,特雷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开始了一次对整个社会的实践——从小爱做起,看看是否存在这样一种神奇的作用,将一颗颗疏远的心重新捆绑在一起,触及心灵深处最脆弱的神经,让人们在哪怕丝毫的回眸中惊讶于世界还是满载着希望,我们依旧有可以将这一切都变的更加美好。
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总是沉溺于“童话中王子与公主幸福生活在一起”的情景中,世界是如此单纯,纯净到我们不理解什么是复杂,就像是特雷弗一样,一个简单的想法就去做,无论是否有结局,只要始终在我们心中留下感动就好。但是在接受了所谓的教育之后我们渐渐明白,世界原来有很多角度,就连公主也要嫁给那些有房有车的王子。特雷弗说:“一个习惯原本生活的人,不容易改变。就算现状很糟,也很难改变,他们还是放弃了,最后都是失败者!”。这些失败者就是放弃了自己最初的天真,一心将自己的不幸福怪罪于世界的复杂,可那时真的么?电影最后特雷弗死了,在他的家周围,不计其数的人拿着蜡烛纪念他,这足以证明他所做的一切值得——点和点连成线,线与线组成面,一个最初的疑虑引起的一次实验产生的却是难以估计的社会效应,这本身不是一个男孩的能力可以做到的——唯有社会本身,每个从中收益的个体,在发现世界仍旧有爱的前提下,才能调动心底最敏感的区域,去帮助他人,完成这样的爱心接力。
从前我一直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会让人有感动?这种无法言语的内心感受抓不住,摸不透,那样飘忽不定,无法让人踏实。可是似乎每个人都对这种感觉上瘾——三毛在给廖淑珍的回信中写道:“我也喜欢把快乐当成一种传染病,每天将它传染给我所接触的社会和人群。”仿佛当我们的心理防线被攻破后,一种叫做感动的化学产物就油然而生了。当心理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就自然的产生了满足他人来提升更高的心理满足感的想法。或许基于这一点,这个爱心传递才能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我们就是靠这点心理的期望与满足活着。
想与大家分享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
——编辑:的生日愿望是人人参加爱心接力吗?
——海利(笑着)我不能
——编辑:为什么
——海利:(犹豫了会)蜡烛已经吹灭了。
但我更喜欢这句:
很不容易,没法计划,你必须留意周围的人,好像随时需要保护他们,因为人们不总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你有机会帮助别人,那可比修自行车还要难啊,额。。你能改变一个人。
活的尽量单纯快乐,帮助别人,我还是相信好人有好报,至少我是这样努力着的——不管路有多长。
第四篇:塑造美好人生
摘要:
一、创设良好环境,激发自主学习
(一)激发自我教育的兴趣,进入自主学习之门
(二)丰富教学内容的认知环境,轻松学习知识
二、在生活中体会,活动中深化认识
(一)情景体验,用情感化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二)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三)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关键字:
品德、课堂、教学、小学、兴趣、自主学习
塑造美好人生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青少年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人生发展和亿万家庭幸福,也关系到党的事业发展,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青少年处在迈向成人的过渡时期,正值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不仅要面临奠基人生的重要任务,也面临着青春期生理、心里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思想意识的多元化,信息渠道的丰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家庭结构和人际关系的变化等等,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因此,青少年的内心往往充满起伏激荡,心理学把它喻为“疾风怒涛”的时期。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然而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青少年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创设良好环境,激发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如此。小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正因此,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一)激发自我教育的兴趣,进入自主学习之门
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就要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愿望,使他们明确意识到社会、家庭、学校对自己提出的道德要求,从而产生主动接受教育的精神需要。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强烈兴趣因而作为教师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在课堂上激发兴趣有以下几种方式:
1、角色扮演
每个人都希望善于交往,并通过交往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在学生中,人际交往都成为有些人的困惑和难题,如缺少知心朋友,与个别人难以交往,与他人交往平淡,感到交往有困难,交往恐惧,抵制交往等。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正面临着自我认同角色混淆的社会心理危机。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如在《56个民族是一家》中,通过学生小品表演的形式来感受和体验民族团结。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与各少数民族交往中应注意什么?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2、成功体验
每个人都有在自己心中喜爱或厌恶的人,也都希望自己能够更受他人欢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判定标准,并对受人欢迎的人是有了行为特质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因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设计活动“拯救海神号”“紧急支援前线”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压力的情况下认识到人际沟通和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尝试进行沟通,并建立规则,进行人际合作,并体验良好的人际合作带来的成就感。成功是兴趣的源泉。学生在克服困难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经验和智慧,去积极攻破难点。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旦攻破,学生就会非常兴奋,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兴奋上升为体验,成功的体验,将是兴趣的源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成功的体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学生遇到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和问题时,经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二是当得到教师表扬的时候,学生心理有一种愉悦感,学习兴趣倍增。
(二)丰富教学内容的认知环境,轻松学习知识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品德与社会与现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
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尤其是实施教育的我们要时时保留一颗童心,让孩子们跟随我们的脚步,乐在其中。
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
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二、在生活中体会,活动中深化认识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青少年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不应该理性化、教条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尽量生活化、活动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实际活动中受到教育。因此从青少年生活的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青少年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一)情景体验,用情感化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人的情感活动受到情景的制约,这是因为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情景中的各种因素对人的情感产生往往有综合作用。在品德教学中借助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对比、体悟、心理换位和行动实践等途径,实现道德的共鸣和升华。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活动的人。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教《城乡巨变》这一课时,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采访爷爷、奶奶,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
在上课伊始,我再播放有关家乡现在状况的录像,通过对比,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家乡旧貌,紧接着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你怎么发现的?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一层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从而 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二)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如教学《我爱我家》时,我们让学生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一天干了多少事,了解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激家长,体谅家长的难处,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广泛地接触了社会,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面对学生成功与失败时,不同的学生可能采取不同的态度,有的学生倾向于把成功都归咎于是否努力,并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调整努力程度,有些学生倾向于把成败归结于自己是否足够聪明,这些学生容易把失败看成是“愚笨”的证据,这样会直接影响他的情绪和付出努力动机,并最终影响到他的以后的学习行为。因此将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归因锻炼,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努力与能力之间的关系,这有利于学生长远学习动机培养。让学生参与“天使与恶魔”的游戏活动,实施培养学生积极归因模式,改变消极归因方式。
(三)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才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如在《珍爱生命遵守规则》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 了解所居住的环境的交通情况及人们的交通意识和遵守的情况,我组织观看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视频》让他们从一些鲜活的事例中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从而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理解得更深更透。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
又如:在教学《学会安全自护》一课时,我给学生放映了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件,引导学生分析马加爵为什么会从一个“好孩子”变为国家A级通缉的重大杀人犯。通过讨论,使同学们认识到,学习法律知识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要牢固地树立守法意识、护法意识,让法律时刻伴随自己健康成长。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教师也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
第五篇:美好环境,美好人生
美好环境,美好人生
———读《孟母三迁》有感(贺筱婷)
美好环境的影响决定着人们成长的因素,良好的环境可以创造美好的人生。
孟母为了孟子健康成长不惜三次搬家,前两次搬到了不适合孟子成长的地方。第三次终于搬到了学堂旁边,最终让孟子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这与良好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孟母的三次搬迁,也就没有孟子的成就。孟母真是一个聪明的母亲啊!
我从《孟母三迁》中体会到了环境可以造就人才,也可以淹没人才。试想呀,如果孟母不搬迁住在墓地,那孟子他只能当一个祭祀、扫墓的守墓人;如果孟母住在集市上不搬迁,他顶多是一个普通的商人,所以良好的人文环境对每一个人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现实中也有许多智慧的父母,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可是也有一些父母却理解成好吃、好穿、好玩,让许多小朋友戴上了“小公主”“小皇帝”的称号。他们不是培养、造就子女,而是害了他们,在毁灭他们,让他们误入歧途。
父母为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许多,在他们的呵护下成长,让我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什么重担他们帮我们扛着;有什么困难他们为我们解决;有什么苦活、重活帮我们干......使我们经不起日晒雨淋,根本就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有些人甚至上大学也要母亲陪。难道这是在培育人才吗?不!这根本就是在毁灭人才。
在生活中也有些有智慧的父母,他们让自己的儿女经受锻炼,健康茁壮的成长。尽管他们的家境生活富裕。比如《让生活多一点磨砺》中的富家子弟,别人坐汽车上下学,而他却自己骑自行车行驶一百多公里上下学;当课间操时,同学们在走廊上说说笑笑,可他却躲在一角落里背英语单词;别人穿着名牌衣服而他却衣着朴素。。。他的父母和孟母一样有智慧,教子有方。他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读了《孟母三迁》,我认识到真正的好环境不是物质而是精神上。我们小学生在学校里应该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为班级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学习,健康成长,像孟子一样成为一个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