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生追星现象研究
初中生追星现象调查
由于科技的进步,传媒的发达,现代青少年(特别是初中生)追星现象泛滥。非常多的 中学生,只要你一靠近他们,他们就会和你讨论一些明星的事,看那个势头似乎非星不谈。他们多谈港台明星、四大天王、超级女声,计有:刘德华、蔡依林、刘奕菲、吴克群、王心凌、东方神起、王力宏、张栋梁等;也谈周润发、周星驰、周杰伦,就是没有周恩来,他们崇拜周迅忘记鲁迅,追奉陆毅不知陈毅。超女迷人,2004年安又琪、张含韵,2005年李宇春、周笔畅、张靓凝,2006年超级女声前十名。女生偏向韩剧男女,男生有看体育明星,“高、帅、酷、靓、炫”不离口。据部分“粉丝”反映,他们的班级里,85%学生滔滔不绝于超级女声,10%津津乐道影视明星,仅有5%的书呆子孜孜不倦讲学习。
汇集学生追星现象,常见的有如下表现:
1、刻意模仿明星(不良现象):发型发色、头饰服装、行为动作、姿势神态、声音腔调等,如为了某歌星出名,影音公司封其为“忧郁王子”,近此星者也便老成,忧郁孤独起来了。
2、给明星写信,甚至一月达到十几封,目的是为了求得签名。排队等签名照,不到校不归家,甚至以死相逼索签名。
3、为得明星演唱会门票,筹钱不择手段,甚至跑到医院卖血。
4、明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为之疯狂。
5、整天听偈象的歌,把玩偈象的海报、贴纸、卡片;上网搜明星资料,陶醉其中。
6、以明星的一切为自己的标准,如有人对比明星嫌自己胖,为达到明星的“三围”而强制节食,曰复一曰,百病缠身。
7、形成追星小团体,一有时间就侃星,侃歌,热火朝天。
8、上网、到精品屋专题收集某明星的歌曲专集等资料,在同学中夸耀。
9、单车、校章、课桌、书包、课本、笔记本里里外外都贴明星照、贴纸,涂写明星名字,房间里床头、墙上张贴明星海报图片,并以此为荣。
10、以明星为美的标准,谯更象明星,谯就更美。
11、看到明星照片等资料两眼放光,不顾其它一切。
12、为买明星碟片,看演唱会而去偷去抢,或逼迫父母掏钱,搞疆了关系,伤了感情。
13、对明星演唱会、签名售书等活动宁愿逃课、借故请假也要参加,以期得一签名物品(相、书、碟、报),回校炫耀。并免费为明星举牌、喝采、拉票、发手机短信加分等,呐喊助威。
14、一到家就开电视、放VCD、DVD、录象机,看明星影子,听明星声音,可以把其它一切抛开。
15、女生追星比男生厉害。
“星光璀璨”,“星”为何如此令人狂热?究其心理,以下几点或可参考:
1、为了好奇心,一不小心踏入明星世界,最终迷恋,直至为了明星一个动作、一个笑脸而痴狂。
2、由喜欢听某首歌到喜欢听某类歌,再到喜欢听某歌星的歌,随着对该歌星了解的深入,最终走向追星。
3、自以为追星的人是时尚的人,处于新时代,不落伍。
4、源自青春期的躁动,对异性特别是漂亮异性的神往。
5、追星现象很多,都是因为心理作用,追星产生兴奋。
6、认为偈象的歌才是最棒的、最时髦的,父辈们听经典老歌是落后的。
7、模仿明星(如黄头发、爆炸头、马蜂窝、仙人刺等),标新立异,以期获得心理满足。
8、把自己装扮成心拟对象(往往异性)所追的星,以增加吸引力。
9、自我感觉可以增加生活趣味,或去除烦恼,留下好心情。
10、男生对球星的崇拜较专注,女生对影视明星、超女喜新厌旧,更新换代快。当然,追星自有其好处,比如:
1、星为榜样,追星成为了工作、学习的动力,希望自己成为“明日之星”。
2、追星是个人的自由、兴趣、乐趣,但或优或劣的明星身上的特点也有优劣,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从明星身上找优点,学习他们的优点以完善自己,明星的影视歌貌都是次要的,要看重他们的品行。如刘德华歌唱得好,戏演得好,但最重要的还是品德好。前年他举办演唱会倡导大家帮残疾儿童,还办了很多社会活动,希望大家伸出援手。他热心公益事业,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4、追星不追其现在的貌艺,而学习明星的成星之路才是最重要的。要学习他们如何面对挫折,如何排除万难,如何苦练本领积极进取,还需要学习他们成名后到大学深造不忘上进的精神和远见卓识(不经风雨不见彩虹)。
5、使奋斗有了方向,生活有活力,更充实,更丰富多彩。
6、长期紧张学习单调乏味,偶尔追星放松一下还可以,但只能点到为止。
7、成长期烦恼多多,和同学谈星可以促发兴奋点,保持心情愉快,忘了烦恼和无聊。
8、休闲时可听歌赏心悦耳,可以学唱提高水平,到时机在同学面前一展身手。
9、能结识更多的朋友。
10、如能追赶文学家鲁迅、曹雪芹,科学家李四光、杨震宁,体育明星乔丹、刘翔这样的星,促进学习,将更有利于自身发展。
但是追赶星弊端更多,列举并简评如下:
1、崇拜明星,为了买海报、卡片、碟片,省下早餐午饭钱,不吃或少吃,空腹上课(评:既影响学习又饿垮身体)。
2、为了模仿自己所喜爱的明星,不管怎样改变自己都无所谓(评:失去了中学生应有的纯真美与自然美,失去自我,甚至失去自尊)。
3、染黄头发,割破裤子,张头李身周发吴服,打扮成四不象,甚至露背短衫迷尔裙(评:有损中学生文明形象,甚至有伤风化)。
4、如果追星追梦,不化追星为动力去刻苦学习,自己最终会成为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人,或终日不切实际,苦思名冥想,想入非非(评:走火入魔)。
5、花大量的时间、精力记明星的名字、生辰八字、星座及流行音乐词曲,还有的不在乎上下课时间(评:妨碍学习,荒废学业,、辜负了父母的苦心)。
6、为看明星表演或新片而逃课请假,上课看明星相片新闻而无心听课,课后与同学阔谈三句不离明星(评:无心向学,学习上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
7、花钱买明星的碟片、卡片是无底洞(作为消费者的学生不宜)。
8、沉迷于追星,对其它一切都没了兴趣,对同围事物会感到厌烦(评:变成了追星机器)。
9、别人批评自己所崇拜的明星时,与之辩驳、争吵(伤感情)。
10、追星使人追求时髦,不错,但追求时髦使中学生花钱变“阔”,既要手机,又要名牌服装,又理新异发。。。(评:一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因为子女追星而不堪重负)。
11、追看明星演唱会,送花捧场,花钱为搏明星一笑。或发手机短信或上网投票为其加分,无一不是浪费钱财。明星不认识你,自然也不会感激你,最多对你笑笑,握一下手(评:有什么必要余香三日不洗手,千金屡掷不回头)。
12、如不是追星族们向父母要来血汗钱贡献给明星们,他们何来数千出场费,百万身家
(评:傻瓜)?
13、“追星”这个词尽管人们多么熟悉,却没有受成人多大的欢迎(评:现实)。为数不少的中学生也知道追星的利弊,归纳其主流看法如下:
星们俊朗的外表,时髦的发式,性感的衣服,无不让中学生们为之疯狂,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台上的汗水,台下的辛酸?追星要明智,别仅看到瑰丽的光环,更要看到他们的汗水泪水,奋斗的艰辛,并以此激励自己,不遗佘力地争取自己也成为一个“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是充满活力还是颓废无力,是追求进步还是不求上进,与选榜样的角度关系很大。追星要适可而止,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应学习为重,把握自己的前途命运。明星的涌现如雨后春笋,存在又如过眼云烟,没有必要也毫无意义为他们浪费钱财,耗尽精力。美国学生追的多是实业家、政治人物、科技精英之星,所以美国青年朝气蓬勃。中国学生也应多追雷锋、毛泽东、吴宪梓、李四光一类的明星,才会使自己立志为国为民作出贡献,成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星”。题外话:
学校年年评三好生、树立榜样,但与“星”的光辉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对学生特别是双差生的吸引力,更是天壤之别。许多学生的思想感情已相当程度寄托在“星”的身上,成年人是否可以具体分析,因势利导,用以思想教育?
第二篇:初中生追星问题的研究[定稿]
初中生追星问题的研究
方回
(黄山学院初等教育学院11级人文与社会方向)
摘要:追星已成为社会现象,而追星的主体是学生,其中中学生又占绝大多数。追星是一把双刃剑。盲目追星的追星会酿成悲剧,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消极影响。本研究分析了追星对中学生的影响,探讨了追星心理特点,提出了引导学生合理追星的措施。
关键词:中学生; 追星; 研究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是求知识学本领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果没有很好把握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后期的努力是难挽回造成的损失的。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势必影响自己的竞争力。
一、盲目追星的悲剧
追星是21世纪的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标志。追星是对“星”的个人崇拜,是心理上对“星”的认同,是人生一种生活期待。但问题是盲目的追星,非理智的追星会酿成社会、家庭的悲剧。
大连一16岁的少女,因母亲没有买偶像张国荣的CD而自杀。温州一名17岁的中学生,因没钱亲眼见到偶像赵薇而服毒自杀。沸沸扬扬的“杨丽娟追星事件”让娱乐圈震荡了一次,也让整个社会为之震惊。一个追求华仔十三年的疯狂女粉丝,为见到偶像倾家荡产,对外举债。这期间,父母对女儿虽有劝阻,但收效甚微。杨丽娟的父亲为退休中学教师,母亲一直没有工作,一家人生活可谓拮据,但为圆女儿追星梦,她的父母5万元卖掉了辛苦一生换来的房子,他们租住在兰州一室一厅的房子里,年租金达4000元。1994年的一个晚上,年方16的兰州姑娘杨丽娟,突然梦见一幅刘德华的照片,两边写着:“你这样走近我,你与我真情相遇。”梦醒后,就给父母说非刘不嫁。她辍学了,开始“专职”在家迷恋华仔。所有华仔的照片、海报、录音带她都不放过,并且一一收藏。因为追星,她花了12万元。但杨丽娟并不满足与偶像留影,期待与偶像连理。父亲实在难圆女儿追星梦,最后选择在香港跳海自杀。死前,他写下了12页遗书,以死抗议。
二、初中生追星情况调查
(一)追星比例高。从调查问卷结果显示,40%的人从初中开始追星,20%的人从高中开始追星。追星人都有偶像。
(二)追星对象多样。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追星对象多样,55%的青少年追得是影星,10%追得是球星,25%追得是歌星,10%追得是其它领域的明星。
(三)追星花费来源狭窄。大部分中学生在调查中表示,自己追星的花费来源于父母给的零用钱。
(四)追星的表达方式多样。追星中学生热情很高,表达对“星”的喜爱方式多元。35%的中学生选择上网为其喜欢的明星投票,40%的选择去观看其演唱会,25%学生购买“星”有关的刊物,海报等。
三、中学生追星发展的问题
(一)影响学习。学习是中学生主要任务,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但一些中学生由于盲目追星,把精力转移到追星上而荒废了学业。在我们的身边,一些同学的桌子上、书包上、钥匙
串上都挂有一些明星的照片,寝室的墙上也粘贴这一些明星的海报,如超级女声李宇春,张靓颖,周笔畅等。在课间,同学们口中念的、背的不是语文的课文,也不是英语单词,而是流行歌曲。
(二)影响身体健康
中学生是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需要他们参与各种各样积极的文体活动。但中学生为了追星而废寝忘食,用吃饭的钱,作以追星的花费。李宇春在首都的开签演唱会,入场费全免,可仍有一些中学生从偏远的地区赶来,用卖血这种方式来垫付路费。因为追星还有些中学生整天沉湎于电脑边,很少参加体育活动。
(三)影响心理健康
盲目追星,使人沉浸在见到偶像幻想的世界里天长日久,他们常常会形成以下不良心理。
1、先入为主。以自己的“第一印象”作为下结论的根据,永远不改初衷,忽略了事物的变化性和多样性。对自己的偶像是如此。某女明星最开始是演丫鬟出名,即使她以后再扮演皇后,横看竖看她还应该是丫鬟,天生丫鬟命;某女明星时,她扮演的是“苦菜花”之类的角色,以后再扮演养尊处优的大小姐或贵妇人,横看竖看她还是个苦命相,并且无论该女明星婚否,先定义她是“克夫相”。这样刻板的概念使得他们对其他人的看法也会如此。
2、以偏概全。有些中学生由于判断力不足,被明星偶像的某一优秀品质或美丽特征所吸引后,往往就大加欣赏,同时将这一方面的“优秀”或“美丽”无限放大,而对明星)的其他缺陷熟视无睹,拒
不承认。这样以偏概全心理会影响学生准确对事物发展、对周围人的行为的认知与评价。
第三篇:浅析校园追星现象
浅析校园“追星”现象
追星一族在电视上、生活中随处可见。他们大多数是都是中学生,以年龄在11、12~16、17岁之间的最多。所谓的追星族,也就是崇拜一些球星、影星、歌星等,那么追星到底好不好呢?追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下面我和大家谈一谈这个问题。
追星是学校的一个普遍现象。下面引用一个小学生对追星的看法。“喜欢某一个明星,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别人不能干涉,也干涉不了。但是,追星要有尺度,不能疯狂的追星。现在的个别小学生,把父母给他(她)的全部零花钱全买了歌星的CD或是明星的照片,在上课时也不认真听讲,满脑子都是那些明星的事;要么就是花几百快钱去看明星的表演,一般的家长都是在前一两次都给孩子钱,让他(她)们去看表演,认为这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艺术素质,可是到了后来,孩子们的要价越来越高,家长也就不给了。那他(她)们怎么办呢?有的去骗家长的钱,有的去骗同学的钱,比较恶劣的呢,就去偷钱,把偷(骗)来的又都花在了明星的身上,没了钱,就又去偷(骗),这样反复几次,也许会被家长和老师发现也许会被派出所发现,这样一个孩子的美好未来就被断送了。以上几个方面,都是疯狂追星族表现,同学们可千万不要这样哦!‘追星’这个词,在部分家长眼里好像是一个贬义词,一点也没有好的意思。可是我不这么看,我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不给家里的经济造成困难,在闲暇之余有些爱好和情趣是未尝不可的。但是同学们可千万不要过分哦!”
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能对追星有这样的认识是非常难得的,但这仅是一种个人的看法。下面我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种现象作一下简要的分析。
追星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在少年期,这与少年期的心理发展是相符合的。少年期是生理发育的高峰期,这个时期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急剧的变化,也叫第二加速期(第一加速期是0-1岁)。这一时期不但身高、体重、肩宽、胸围迅速增加,性功能也迅速成熟,孩子们产生了成人感。他们急切的想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现在和将来的位置。首先第一步就是模仿。模仿是个体成长的必要手段。它是个体学习的基础;是个体适应社会的前提,没有模仿个体很难适应他所面临的各种情景;模仿还能在增进群体凝聚力方面起关键的作用。中学阶段是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学生带着美好的理想随时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模仿的榜样,所以这个时期又可称为寻求榜样的年华,俗称“追星年华”。他们借助榜样自我激励,模仿榜样的各种行为、气质。但是他们对自己的快速成熟缺乏心理上的准备,产生了心理上的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他们对自己的这种状态缺乏认识,从而只单纯模仿榜样的外形,比如说发型、衣着等。对自己崇拜的偶像疯狂的迷恋、追逐。依据这一年龄特征,在家庭教育和心理辅导中也要使用榜样的力量,使他们从对外部特征的模仿升华到对内部实质内容的模仿,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
所以,在对待他们追星的问题上,我认为家长和老师应该善于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寻找榜样、树立榜样,并使他们对自己的榜样有全面客观的认识。使他们能够顺利的完成青少年期的发展任务,健康的成长。
第四篇:青少年追星现象
浅谈青少年问题研究之追星现象
系(院):
姓名:
学号:
日期:
何为追星?
追星一词来源于红极一时的小虎队。1989年小虎队开始巡回演出,当他们从台北巡演到高雄时,疯狂的粉丝们成群结队的骑着自行车一路追踪,大呼其名,这种跟在明星后面追明星的现象被当时的报纸称为“追星”,也正是从那时起人们开始用追星一词来形容粉丝对明星的崇拜行为。
提及追星,家长朋友往往会对其嗤之以鼻,并说一声“他有什么好的”来予以否认。普遍看来,大家对“追星”现象持一边倒的态度。其实,追星本是一个中性词。但由于媒体杂志过多的负面报道使之已然成为一个带有负面影响的词汇。
大多数人均对追性行为抱有偏见。这也不为奇怪。近年来多起追星负面新闻均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关注。例如,杨丽娟辍学追星刘德华事件;一位中学生为一睹偶像尊容,在偶像下榻的宾馆内的床底下忍饥挨饿 “潜伏”17小时等等。此类追星现象不胜枚举。正是因为这些过激的、不健康的追星者使得人们对追星一词抱有偏见。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过激行为?
我认为致使部分青少年对追星持有过激行为的原因可分为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
一、家庭原因
父母对孩子太过溺爱,没有给出正确引导,一味的满足孩子的需求,使孩子缺少对事物、行为的正确的判断力。负面、消极的家庭环境也是造成孩子过激追星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逃避家庭、生活,部分孩子会像杨丽娟一样患上精神障碍方面的疾病,让追星成为自己生活中的唯一追求。
二、个人原因
逃避成长中的责任,逃避现实。很多孩子都会疯狂地迷恋明星,从心理角度分析,他们其实是渴望找一个更强大的“爸爸”或“妈妈”。他们的疯狂,是在逃避本该承担成长的责任,因为正常的成长必然带来挫折感,而这些被溺爱坏了的孩子是无法承受的。
其中家庭因素是重要原因。家庭的影响对孩子的极大的。父母和家庭应正确教育引导孩子的人生之路。家人应多多爱护关注孩子,与孩子经常进行心理沟通,如过发现孩子有异常言行,应及早求助,及早进行咨询和治疗。
其实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追星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情。尤其是13~18岁,许多少男少女热衷于偶像崇拜,这是他们在走向心理成熟过程中的一个桥梁:寻找人生的理想、目标和梦想,寻求精神的寄托和探索人格独立的道路„„当他们到达成人的彼岸,自然就轻松跨过了那座仰望星星的桥梁,而走上属于自己的成才之路。
因此,我们不必因青少年追星而过多烦恼、担心。在青少年追星时,家长只要给予正确的引导,青少年是不会做出过激行为的。我们要正视追星现象,社会人士不应过于偏激。绝大多数的公众人物的身上是拥有优秀品质的,如super junior对梦想的不懈追求,尚雯婕的特立独行、坚持自我,俞灏明的坚强等等。青少年以拥有正能量的公众人物为偶像也会时常激励自己,向他们心中的偶像学习,从而使青少年自己不断成长进步。青少年树立一个健康的偶像,对他今后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都会有所帮助和影响。
追星现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一个正确的指引,没有一个自我清醒的意识。青少年只要理性,持有一个平稳的心态,正确看待偶像和追性行为,偶像身上的正能量对于他们的成长还是大有裨益的。
第五篇:关于中学生追星现象心得
关于追星的研究性学习心得
20世纪80年代以后,“追星”现象在我国逐渐萌生,当“追星”者被以“族”来加以描述的时候,说明这种现象的规模及其影响力正在凸显出来。但是,“追星”现象引发社会关注的起因还在于1993年初由南京电视台和南京广播电影电视报共同举办的青少年心目中的“十大青春偶像”评选活动的结果。在近3000名青少年评出的“偶像”当中,有9名都是港台流行歌星,雷锋则是入选者中唯一的非歌星和内地人士,以107票位居第五。此结果一经公布,社会舆论骤起。
“追星族”这个词对于大家来说并不生疏,现在的明星越来越多了,追星也随之愈演愈烈。追星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姑且不说,但作为学生,我认为追星应该有目的的追,不能盲目地追。
大部分人都有自己崇拜的明星,而将他们作为自己的偶像,大都是因为他们长的帅、漂亮或喜欢听他们的歌,看他们演的戏。有的人说自己很了解自己的偶像,并搜集了许多关于偶像的资料。他们所谓的了解就是知道明星的爱好,喜欢的颜色,喜欢吃什么等等。他们以为了解了这些就称得上是一个超级funs了。而知道这些对自己有什么用呢?这样做无非是在浪费时间做无聊的事。有些人更为可笑,为了自己的偶像居然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记得在一张报纸上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个女孩因为没买到自己偶像的演唱会门票而起了自杀的的念头。这样做值得吗?要我说,这样的人就太无知了,为了一个和自己不相干的人,居然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也太傻了。
而另一部分人追星却是有目的的。我也赞同像他们那样的追星族。他们所喜欢的明星不只是因为美和帅,也不只是因为他们会唱歌,会表演,更重要的是,他们所追求的是明星的气质以及他们成功的经历。他们不会经常无聊地去搜集明星的资料,更不会因为某一个明星而放弃自己的生命。因为在他们眼里,自己崇拜的明星是他人生道路上一个榜样,追星是为了帮助自己进步。
“星”不一定是娱乐明星,成功人士,或者在他自己的岗位上出色出众的人也是行业明星.比如百度的明星老总李彦宏等等
“追”不一顶是指盲目崇拜外在的皮相,可以是对才能的欣赏,对他为成功付出的努力的崇拜与学习,对他人品的仰慕.不断强调你们的所谓“追星”是积极的有个性的有思想的,是对真正的“明星”的学习与追随,而不是那种肤浅幼稚的行为.少男少女的追星现象的确有其积极的因素。除上所述之外,“追星”过程也的确丰富了少男少女的精神生活与业余生活,丰富了他们的内心世界,给平淡的校园生活增添了新鲜浪漫的色彩。但请你们都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