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春思考题(修改)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思考题
第一章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3.结合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当代价值。
4.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5.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历史地位。
6.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7.党的历代领导人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分别有哪些贡献?
8. 如何正确理解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内在关联?
9.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0.实事求是对大学生的成长有什么启示和作用?
第二章
1.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是什么?
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4.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5.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6.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
第三章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什么?
2.简述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是什么?
4.试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重大历史意义。
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6.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第四章
1.阐述毛泽东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2.如何理解毛泽东关于“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第五章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
2.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如何实现四项基本原则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
第六章
1.怎样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3.简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4.试述中国梦提出的背景和思想内涵。
第七章
1.怎样理解“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在论述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时,明确提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即“两个不能否定”。应如何正确理解“两个不能否定”?
3.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要把“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
4.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5.如何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八章
1.结合实际,谈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
2.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3.结合近年来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谈谈如何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试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内涵和实现思路。
4.试述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要求、基本原则和总目标。
5.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6.试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建设思路。
7.如何正确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我国经济转型之间的关系?
第九章
1.谈一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必要性。
2.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第十章
1.如何正确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十一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说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为什么说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第十二章
1.为什么说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二篇:2014年春思考题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思考题
第一章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概括地说,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2.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P22,P18
(第一种回答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理论精髓、理论品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今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新的概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这充分表明,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改革开放实践的结晶,他们之间并不是后一个取代前一个的关系,他们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思想内容上相互继承、不断深化,又各有侧重。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也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体系。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求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1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
(第二种回答方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间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结合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当代价值。P13
4.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P22
5.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历史地位。P18-P22
6.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P27 P28最下面的7.党的历代领导人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分别有哪些贡献? P26 P27
8. 如何正确理解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内在关联?P29
9.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P29(考试先回答精髓的含义,在回答画的123,以及后面的一些补充。)
10.实事求是对大学生的成长有什么启示和作用?答:
(1)启示
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上课的时候,求真务实,该专心听课的时候就要集中精神,这样你才能学有所成,才能知道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是什么,同时,在老师所提出的你所不懂得知识的时候,也可以大胆地去提出疑问。实事求是,把问题真实地解决开来。另外,作业也要“实事求是”,作业是检验我们所学知识的一个小小的测试,如果是抄袭的作业,那绝对谈不上实事求是!还有一点我们决不能忽视考试!对!考试是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考试是检验我们所学知识的一个大考验,我们应该扪心自问,如果考试抄袭,那来上大学还有什么意义所在?自己考自己的,该怎样就怎样,考得多少分无所谓,只要问心无愧,也能坦然面对。
(2)作用
因为工作上求真务实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与精神态度。我们不仅要学习好各种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更不能轻视的是要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来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身的修养,把建设好我们祖国作为人生理想,绘好人生蓝图,在奉献于祖
国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谱写人生美丽的篇章。这才是大学生有为青年的远大目标与崇高境界啊!
第二章
1.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条件是什么?p36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是什么?P43
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P48最后一段
4.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p49-53(关系53)
5.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39
6.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P46
第三章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什么?
2.简述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是什么?
4.试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重大历史意义。
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6.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第四章
1.阐述毛泽东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2.如何理解毛泽东关于“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第五章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
2.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如何实现四项基本原则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
第六章
1.怎样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3.简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4.试述中国梦提出的背景和思想内涵。
第七章
1.怎样理解“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在论述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时,明确提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即“两个不能否定”。应如何正确理解“两个不能否定”?
3.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要把“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
4.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5.如何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八章
1.结合实际,谈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
2.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3.结合近年来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谈谈如何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试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内涵和实现思路。
4.试述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要求、基本原则和总目标。
5.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6.试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建设思路。
7.如何正确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我国经济转型之间的关系?
第九章
1.谈一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必要性。
2.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第十章
1.如何正确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十一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说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为什么说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第十二章
1.为什么说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三篇:自然辨证法思考题(修改)
1.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自然辨证法》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的发展逻辑,把科技发展作为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很多独特的思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生产力范畴,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是社会实践的需要,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所以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自然辨证法的性质: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具有哲学属性以及交叉学科的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自然辩证法内容: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为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辩证法的研究;另一方面为自然科学观,或称自然科学论,即对自然科学的辩证法的研究。自然辩证法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是自然辩证法研究中最富于成果和最引入注意的领域。3.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 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联系:相同点在于均以科学技术的整体作为研究内容。区别在于,在对待自然上,科学技术哲学偏重哲学思考,自然辩证法偏重自然观。在对待科技对社会作用上,科学技术哲学持肯定态度,认为科技促进社会进步。而自然辨证法则对其作出反思,认为在资本主义之外有更好的社会形态会代替。联系:相同点在于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但“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主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追求三者的协调发展。自然辨证法研究是自然辩证法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深入发展,也可以说自然辩证法是STS研究的重要学科。
4.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谈谈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 在《自然辩证法》的“自然界和社会”一文中,恩格斯明确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是劳动。我认为作为一名理工科研究生,走在科研的前列。我们研究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能指导我们如何进行正确的科学研究,避免犯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自然辩证法能教会我如何思考科学技术问题,这对我未来从事技术研究十分有帮助。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哲理论,是一门让人变聪明的学问。世间万物是有联系的,一事通,百事通。不仅仅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运用自然辩证法学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其思想,进行思考和处理问题,这对我们将是一生的收获。另外,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使我树立辩证自然观,缩短对自然界认识的历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强化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传播科学精神,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可以帮助我们提供有效的指导作用。为科研提供认识原则,为我建立和创造新的方法提供指导,为衔接研究中的空白提供指导切合理工科研究生实际的公共理论课,建立一种面对现实问题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哲学与科学之间的特殊性与概括性科学研究需要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所以对于我来说,学习自然辩证法非常有用。(1)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答:人与自然具有辨证对立的统一关系。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在于人本身具有作为自然的产物并始终归属于、依存于自然的属性。自然不会依赖人类存在,但人类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生存。虽然正如恩格斯所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是劳动。”人类与其他生物以及没有生命的物质相比,具有高度的能动性以及创造性,但人类本身是自然进化的长期结果。始终同自然之间保持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恩格斯强调说:“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这是因为在现实中,人们只注重生产行为引起的眼前的利益,而对较远的后果缺乏认识。中国就曾经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等到这种后果经过积累变得相当严重才引起人类的关注,最终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于难以治理和挽回。欧亚国家早起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以及自然灾害。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及日益增大,自然资源的日益紧张及全球性污染危机的日趋严重,全球气候的变暖等等都说明恩格斯富有远见的观点。因此人类要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学会预见以及控制生产行为干预自然所引起的较远的后果。“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因为人类的行为破坏自然后,最终会反作用于人类自身。自然按照客观规律运行,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具有无限的广阔性以及复杂性,总是存在未知领域,但因为人类宣称要征服以及战胜自然,常常违反客观的规律,最终自食其果,在观念中被认为是自然的报复。总结以上的观点,可见,人类需要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观念以及行为,遵循自然规律。毕竟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
“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过去人们敬畏盲目崇拜自然,如今,我们可以改变自然,但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虚心地向自然学习,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人的能动性以及创造性。
(2)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不能盲目地陶醉于对自然界的暂时的胜利之中。我们必须意识到,自然条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环境,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发展中国家更要重视环境问题。另一方面,人们可以运用已经获得的对自然界的真理性的认识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对自然界的有效改造。如果人类违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终将会自食其果。各种自然灾害有可能频繁爆发,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人类在破坏和污染自然环境条件下,对自然界的胜利是一种暂时性的胜利,是以长远的损失为代价来换取的暂时的享受。总之,人类必须努力实现人与自己的协调发展,而不能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盲目的胜利。
对于中国来说,近来年我国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过去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我国片面地强调经济的增长,忽略了环境的实际承载力,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充分认识马克思人与自然在实践活动下的对象性关系之后,贯彻和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十九大提出的14条基本方略就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生态方面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为人们的全面发展、国家协调可持续、社会的稳定提供了理论指引和不竭的动力,从而实现中国的可持续道路。
1、什么是科学?如何更好地理解科学?科学是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社会建制?一种文化活动?一种信念?还是一种实践方式?等等。请结合自己的背景和理解进行阐述。答:马克思认为,科学就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科学的定义,是人对自然的能动认识以及反映关系的观点,是对科学本质更一般、抽象、深刻的哲学概括;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人们崇尚真理以及真实,不断探索、时间、阶段性趋于逼近真理,揭示和揭示真理的一项高尚的事业。
2、科学是不是最可靠的知识?有没有认识论上的特权?即科学是否可以免于怀疑与批判?
答:科学不是幻想,他有科学的依据。正如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任何“真理”在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具有绝对的正确性。科学研究是一项探寻自然和社会未知领域的活动,该活动的最大特征就是求真和真实。其中求真是研究的目的,真实是研究的基础,没有真实就不会有真正的研究。真实求实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社会发展放眼未来,就整个人类历史长河来说,根本不存在什么绝对的真理。因为人有其天然的局限性。人对世界的理解都是通过感观获取信息,而后通过思维作理性分析做出的结论。人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我们的理论永远是与客观事实有差距的。因此科学不是最可靠的知识,没有认识论上的特权,即科学不可以免于怀疑与批判。
3.你认为在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有多大?我认为社会性因素对科学知识的产生作用很大,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社会生产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二是社会制度会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三是社会思想文化会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并不能脱离社会,单纯依靠自然界发展,社会性的因素是科学知识产生的必要条件,甚至有时会占主导地位。比如科学认识活动是由科学家以及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共同进行的。科学家及其共同体会有社会性以及主观性;科学认识活动所运用的工具以及方法是由人制造或创造的,表达运用的语言也是社会的;甚至科学认识活动的对象都是人为选择或是加工过的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从而将人类的智慧以及观念内化。可以说,科学认识活动的产生基本都在社会中进行。比如人类对基因双螺旋结构以及科学的研究,基因图谱能够帮助人类破译遗传病等等,但克隆人造人由于争议性,事关伦理以及社会问题,因此被搁置,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性因素对科学认识活动影响较大的一个典型例子。(1)对技术的本质,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我认为技术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把技术的本质定义为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是因为:
一,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即人利用和改造自然,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而技术就是人的实践活动所不能缺少的工具、手段和方法;
二,人能动地作用于自然的实践活动,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实现主观的目的。这里的理性和目的是借助技术工具的中介作用,使之变化;
三,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推动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演化,并改变着人自身的自然;
四,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一种能动关系,不仅存在于物质生产过程中,还表现在社会生活条件方面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过程之中。(2)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什么?
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人利用技术,技术被人使用。技术是人对自然的能动、改造作用。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即人利用和改造自然,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而技术就是人实践活动所不能缺少的工具、手段以及方法。人能动地作用于自然的实践活动,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性的活动,实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实现主观的目的。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推动并改变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技术与人是在矛盾中共同发展的,技术是由人开发,技术的产生也是人类造成的,技术产生之后,人们会利用技术去生产一些产品以服务社会,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人们肯定会对技术有新的要求,从而促进新技术的产生。所有技术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技术。(3)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对人的生活有何深远的积极影响?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促进的作用。科学技术越发达,人类社会越发展。科学技术是一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技的历史对人类、自然以及世界的认知史,也是人类智慧的发展史,在这一百年时间里,人类已经创造出了几千年前都不可比拟的物质文明。今天,人类开始进入工业化社会的高级发展阶段——信息化时代,并已形成以知识为基础与推动力的知识经济构架。科学技术更加彰显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无与伦比的力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与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4)技术的应用有何限度?如果不加限制地滥用的话,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得人类不断获得征服自然的新的力量与财富,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一方面也使得人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技术的挑战。技术的应用必须符合自然的规律,并且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若违反自然规律,会造成气候恶化,能源危机等等,影响人类生活环境。若违背社会伦理,如滥用克隆技术克隆人类,则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比如原子弹问题以及核能的使用,一方面为人类提供大量能源,但核弹的爆炸,珍珠港事件等对环境的影响甚至到现在还未消除。基因工程的问世、生物工程的兴起,可以为人类带来取之不尽的财富和改造自然的新手段,但人工新物种的出现,重组DNA在生物体内复制一旦失控,其后果远比原子弹爆炸对人类的危害大。计算机的高速发展和应用,使得信息全球化,但也带来了更复杂的网络治安、网络暴力以及网络犯罪问题。
1.科技是否是价值中立的?
答:我认为科技是价值中立的。伦理与价值虽然都是人们行为和关系中产生于形成的,但是两者又有所不同:价值是伦理产生于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伦理则是对正面价值的维系和对负面价值的制约。科学技术产生的伦理是由科学技术的应用造成的。新的科学技术产生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会导致伦理问题,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决策者没有预估到新技术科学技术成果应用的潜在风险,或者现有的手段还检测不到新技术科学技术成果的后果,是一种被动的无知。(2)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决策者没有与社会公众对当代科学技术所涉及的伦理价值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使支持者、反对者和持审慎态度者的立场,观点及其对该问题的探讨结果充分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对可能具有革命意义的各种科学技术成果在伦理上可接受的程度和继续发展、应用的条件形成一定程度的共识。
3、新的科学技术成果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或组织所利用,危害人类。2.科技研究有无禁区?
答:我认为,科技研究不应该设有禁区,科技本身是不存在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的,但人类的伦理是有禁区的,人类活动受自身道德伦理规范的限制,人类作为科技研究的本体,导致科技研究设有了禁区。比如核技术,从科技本身而言,核技术是一种能量的守恒转化,能为人类带来最干净的能源,但其转化为核武器的研究时,这项技术就可能成为毁灭地球的噩梦。
3.应发展什么样的科学技术?
答:科技的主要内涵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科学是一种以生产知识为目的的社会活动,表现为一种社会建制;其次,科学作为特定的人类活动的成果,表现为一种动态的知识系统,它借助于相应的认识手段和方式而生产,构成当代观念和文化的重要方面;最后,科学是整个社会活动的一部分,与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相互作用,并与技术一起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绝大部分的发展都要归功于科技的进步。科技造福于人类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科技本身是无价值取向的,而人却有,人在错误的价值取向之下使用科技,就会对人类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利用科技犯罪,不经过论证的人体试验,活体试验,过度污染环境等等,问题很多,所以,在使用科技的同时,使用科技的人必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有了价值观作为指导,就能利用科技发展出造福于人类的技术来,人们在加以利用,就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
4.试从某一案例入手,分析高新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哪些伦理问题?
答:克隆人技术对人类社会存在的论理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人类克隆技术将冲击传统的人伦关系,造成家庭不稳定。传统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亲生父母,而克隆人是对单个人的复制,“那单个人与克隆出来的个体是什么关系呢,是母女(或父子),还是兄弟(或姐妹),而克隆出来的个体又与代孕的那个女人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都将破坏传统家庭的稳定性,造成社会对爱的缺失。
人类克隆技术是对人类尊严的挑战。每个生命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而克隆人是对供体的复制,这将损害人类的尊严,破坏人类的独特性。这对整个人类来说都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人类克隆技术对人类生育模式也是一种挑战。传统上来讲,人类的生育模式是两性生殖,缺少男女一方都不可能实现,而克隆技术是一种无性生殖,女性的重要性凸显,而有没有男性似乎变得无所谓。同时,人类还可以依靠克隆技术对人类的性别进行选择,这将使社会结构失去平衡。纵观科学技术的应用,虽然都会带来一些伦理问题,但总的来讲,利远远大于弊。所以,只要用科技伦理规范好克隆技术的应用范畴,就会带给人类更多的益处。在某些情况下,器官移植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但是器官稀缺,需求量又很大,成功移植后,还会出现不同的排斥问题。此时,应用克隆技术制造出可植入人体的动物器官,就解决了所有问题。这为医学研究带来了福祉,为患者带来了希望。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克隆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更好的生存带来了希望。对于克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还是应以科技伦理为导向,以各国政府所制定的相关法律为基础,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它的发展。而伦理学本身就是开放、宽容的,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步,目前,能做的就是限制克隆技术负面影响的出现,当我们真正能够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克隆人的相关问题后,克隆人亦会被社会以及人类所接受。关于科学家是否应该为自己的研究承担伦理责任,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一、认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但对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感到无可奈何。
二、不承认科学家有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科学技术被用于何种用途与科学家无关。
三、认为科学家不仅在科学研究中负有道德责任,而且还有义务使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谈谈你的观点,并给出充分的理由。
答:我赞同观点三,即科学家不仅在科学研究中负有道德责任,并且有义务使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因为在当今这个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作为“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第一生产力,随着科学书全面深刻地作用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科学家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越来越重要,其社会责任也日渐被社会所重视。我认为,一个科学家不能只做学问而对其工作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漠不关心,科学家不能对科学应用的后果究竟使得人民境况变好还是变坏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科学家应该有义务并且责任心使得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他们有责任思考、预测、评估他们所生产的科学知识可能造成的社会后果,并且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教育大众的责任。科学与社会紧密相连,科学家有责任捍卫科学的尊严,抵制伪科学对社会的危害,以正确的科学理念教育大众,使之认识到科学技术的价值所在。
二、维护社会和谐的责任。科学对人类的社会事务的影响巨大,比如基因工程以及克隆人因为有碍社会的和谐发展,群众争议过大,因此没有开展克隆人项目等。科学家应该对科学体制和社会政治承担应有的责任,呼吁建立科技、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协调发展机制,实施中共十九大会上所提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科技发展与人之间的协调,人与人关系的协调,人、自然以及社会的综合协调。
三、推动人类进步的责任。科学技术在物质文明社会可以不断满足人类的需求,比如互联网技术,阿里巴巴支付平台等,从而使得人类生活更加方便、快捷。科学技术在精神文明方面可以产生对思维的变革,对人们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以及科学精神的形成等具有重大影响。科学技术在政治文明方面可以提高人们的政治觉悟以及政治参与意识,比如全网直播中共十九大会议等等,从而促进人们进步的政治思想、政治道德、政治观点和思维方式,如民主、平等、自由、人权以及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等。
答:科学技术可以做什么?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等。
科学技术是蕴涵着价值的社会事业,科学技术的正面价值包括物质文明价值,精神文明价值,经济文明价值,生态文明价值和社会变革价值等。物质层面: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所导致的物质成果,物质文明的发展集中体现在科学技术作用于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纵观历史我们很清晰就会看到科学技术的物质文明价值。人类的物质文明从石器时代开始—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电动机时代—原子能和计算机时代。这些都是人类历史上生产力发生重大变革的标志,也是科学技术的物质文明价值重要体现。
精神层面: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其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思维方式的变革,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深刻的变化和科学精神的形成等具有重大影响,由此体现其巨大的精神文明价值。精神文明受到物质文明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革,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在17世纪之前,神论和上帝论仍然占主流,但18世纪以后自然科学在各个领域的不断突破,使唯物主义思维形成了主流。
政治层面: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而科技的发展则能使政治科学化,解决科学地政治决策、科学管理的问题,建立科学的政治决策机构、程序和方法,吸收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科学计算成本和收益,尽量避免随意性和主观性。
科学技术不能做什么? 科学技术不能做什么?主要是讲科学技术的限度与禁区,比如,科学技术是否可以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如果不能,它在哪些方面是无能为力的? 科学技术负面价值既表现在对物质文明的损害上,又表现在对精神文明的危害上。科学技术对物质文明的损害是伴随着科技发展及其对自然改造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产生的。现代科技发展也造成对人的异化。现代科技使人类的力量越来越大,而作为个体的人则在逐步退化,作为生物的人的诸如视觉、听觉、身体灵敏度等本能的东西正在弱化甚至丧失,科技的飞速发展反过来造成了对人的异化。正如爱因斯坦所指出那样,“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科学技术不可以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我们承认今天还有一些科学没有解决的问题,但是它明天可以解决;如果明天它没有解决,那么后天它可以解决;后天它还不能解决,也不要紧,它将来一定可以解决。这是一种信念,因为科学已经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物质上的成就,以至于我们相信它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归根到底,这只是一个唯科学主义的信念。这个信念本来是不可能得到验证的,实际也从来没有被验证过。但是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个信念是有害的。比如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的问题,既有上层建筑的因素(比如政治、军事、文化方面的因素),也有最根本人的创新因素。上层建筑和人的创新的因素,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上才能发展的,毕竟这一切都是经济结构决定的。而科学技术,只是一个催发剂,只是在加速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从在,而促进社会的生产关系调整。而各个阶级的政治利益矛盾是不可以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只能通过政治的方式来处理。
1、目前国内外关于人工智能的应用现状是什么?应用到了何种程度? 答:随着AI的技术的发展,现代几乎各种技术的发展都涉及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其典型的应用包括:
1、符号计算。计算机最主要的用途之一就是科学计算,科学计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数值的计算,例如求函数的值;另一类是符号计算,又称代数运算,这是一种智能化的计算, 处理的是符号。
2、模式识别。
3、机器翻译。即利用计算机把一种自然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过程,用以完成这一过程的软件系统叫做机器翻译系统。
4、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机器具有智能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机器获取知识的根本途径。有人认为,一个计算机系统如果不具备学习功能,就不能称其为智能系统。
5、问题求解。人工智能的第一大成就是下棋程序,在下棋程度中应用的某些技术,今天的计算机程序已能够达到下各种方盘棋和国际象棋的锦标赛水平。但是,尚未解决包括人类棋手具有的但尚不能明确表达的能力。
6、逻辑推理与定理证明。是人工智能研究中最持久的领域之一,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些方法,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大型的数据库中的有关事实上,留意可信的证明,并在出现新信息时适时修正这些证明。
7、自然语言处理。目前该领域的主要课题是:计算机系统如何以主题和对话情境为基础,注重大量的常识——世界知识和期望作用,生成和理解自然语言。
8、分布式人工智能。它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分布式人工智能系统一般由多个Agent(智能体)组成,每一个Agent又是一个半自治系统,Agent之间以及Agent与环境之间进行并发活动,并通过交互来完成问题求解。
9、计算机视觉。它是一门用计算机实现或模拟人类视觉功能的新兴学科。
10、智能信息检索技术。信息获取和精化技术已成为当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中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是人工智能走向广泛实际应用的契机与突破口。
11、专家系统是目前人工智能中最活跃、最有成效的一个研究领域,它是一种具有特定领域内大量知识与经验的程序系统。
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其诞生50多年来,在上述方面等相关的应用带来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广泛使用的互联网也正在探索应用知识表示和推理,构建语义Web,提高互联网信息的效用率。
2、有人认为随着有情感、意识和创造性的人工智能的出现,机器人可能会代替人类,你对此怎么看?答: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具有情感、意识和创造性的机器人出现了,这无疑在带给人类福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危害即机器人可能会取代人类。在我看来,尽管机器人有情感、意识和创造性,但终究是机器,是人类创造的机器,听从人类的支配。假如机器人在拥有自己的意识后想要反叛人类,这必然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终将会战胜机器人的反叛。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这么担忧,科学家们不会让这一切发生的,科学家们会做出对人类有益的机器人,机器人取代人类还是很难的。所以我们不必杞人忧天。
3、结合影片《Her》,《AI》,《I,Robot》等有关人工智能的电影,谈谈体会。
答: 涉及机器人的早期科幻故事,大都表现出一种对科技进步的担忧:人类创造了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往往会自食恶果,被机器人取而代之。为了扭转这种技术悲观论调,1940年年底,著名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和科幻编辑约翰坎贝尔,共同为机器人制定出一套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这就是著名的“机器人学三定律”: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或任人受伤害而袖手旁观;
二、除非违背第一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的命令;
三、除非违背第一及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尽管看了这些关于人工智能的电影,我觉得机器人不会取代人类,人类制造机器人是为了造福人类,方便人类,即便机器人有情感,也会跟人类一样有善良好的一面。
4、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其限度的认识。答:人类智能是为了模拟人类大脑的活动的,人类已经可以用于多新技术新材料代替人体的许多功能,只要模拟了人的大脑,人就可以完成生命的研究工作,人创造自己,这不但在科学上,而且在哲学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四篇:2014春《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
2014春《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仅供参考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及主要思想。
答:背景:(1)自然科学成就:自18世纪下半叶起,自然科学在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各个领域获得前所未有的辉煌发展,导致19世纪自然科学发生了激烈的革命性变化;(2)理论前提: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前,自然科学的哲学研究早已问世,但是,古代的自然哲学囿于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思想,对自然的解释停留在简单的猜想、思辨阶段。
目的:概括自然科学新成就,创立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主要思想:(1)唯物辩证法自然观确立的历史必然性;(2)整个世界的历史是自然史和社会史的统一;(3)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力及基本趋势:生产实践与科学试验是根本动力,科学认识内部的矛盾运动、科学理论与经验事实的矛盾、不同理论观点之间的矛盾、各门具体科学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是基本动力;(4)系统阐发科学认识论思想。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学科性质。
答:研究内容:(1)科学技术与自然观;(2)科学与科学方法论;(3)技术与技术方法论;(4)科学技术与社会。具体说来涉及十个方面:综合研究;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自然观研究;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论研究;技术哲学与技术方法论研究;技术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哲学问题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科学与文化研究;科学思想史研究;科技哲学名著与科学技术哲学史研究。
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是不断地从各门自然学科、人文社会学科中,吸收其思想精华,批判地继承各相关学科的优秀成果,逐渐发展成的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综合性学科。
3.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与体会。
答:(1)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科学发展观;
(2)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提高科学技术研究的理论思维能力;
(3)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培养科学技术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
①具有怀疑批判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②掌握科技创新的基本途径、方法:a、科学研究始于问题;b、交叉与综合的思想方法;c、专业性研究方法
③具有文、理、工兼容的知识结构
4.古代朴素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答:主要内容:
(1)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家的自然观
a、米利都学派的自然观:开始探究“什么是自然”、“事物是由什么组成的”等,同时,借助单一的原理力图解说不同物体的性质及其变迁;
b、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崇拜”:以“数”为核心构建其自然观,认为数是万物的基础,是真实的实在,其他东西是数的表现;
c、变化哲学家的自然观:承认自然事物是复杂多变的、运动的;自然界万事万物存在着对立面,对立面的混合造成了事物的生灭变化,各种事物自有萌芽、生长和衰落的过程;
d、原子论者的自然观:万物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
(2)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
a、苏格拉底及其自然观:主要是对人类本身的研究;
b、柏拉图及其自然观:主要探讨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学问题,不太关注自然科学,不过他也研究天文学和数学问题;
c、亚里士多德及其自然观:宇宙观及目的论;
特点:直观性、猜测性、神秘性、思辨性及整体性。
5.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及特点。
答:产生背景:(1)社会背景:文艺复兴运动是促使近代自然科学和自然观产生的土壤;(2)科学背景:力学的发展以及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形成与发展;(3)哲学背景:直接渊源于培根的经验论和笛卡尔的唯理论。
基本内容:(1)机械论:一切现象都可以用力来解释;(2)决定论:主张原因与结果一一对应,只有必然性,没有偶然性;(3)还原论:整体等于部分之和。特点:以机械力学说明一切,以物质原因解释自然现象,用静止、片面、孤立、绝对的观念看待自然,最终不得不回归神学的上帝,陷入了唯心主义。
6.辩证唯物论自然观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
答:产生背景:(1)天文学方面:康德提出了天体的星云演化假说;(2)地质学方面:赖尔出版《地质学原理》;(3)物理学方面:19世纪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4)化学方面:燃烧的氧化说和近代原子论的提出、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尿素的人工合成等;(5)生物学方面:细胞学说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基本内容:自然界是各种物体联系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从星球到原子以至更小的粒子,都处于无穷的系列和层次之中;相互联系的物体因相互作用导致运动,运动与物质不可分离;运动、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在质上和量上都是不灭的;物质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运动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运动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7.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1)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a、屈从与顺应 b、利用与强化 c、控制与改造
(2)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a、恩格斯:人在自然界的两次提升:第一次提升是物种关系方面的提升,即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第二次提升是社会关系方面的提升,即人建立起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
b、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依赖自然界的物质构
成自己的生命机体;自然环境提供了人类活动所必须各种物质基础;
c、人与自然的对立性:人类有计划、有目的地变革自然,表现出人对自然能动性的一面。
8.人类中心、生态中心与生态文明的内涵。
答:人类中心: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强调有且只有人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
生态中心:主张环境伦理学的中心问题应该是生态系统或生物共同体本身或它的亚系统,而不是它所包括的个体成员。
生态文明:狭义的“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或者说是构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基础与前提的现实文明形态之一;广义的“生态文明”作为人类迄今最高级、最新型的一种文明形态,是指人类在遵循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相互间和谐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生命本体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9.科学观察与实验的内涵、特点、作用及局限性。
答:
科学观察:(1)内涵:指在科学研究中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对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考察和描述的一种方法,是认知主体运用感觉和知觉从外界客体获取部分物质、能量和信息,并由此形成对整个客体的体验和认知的活动。
(2)特点:a、观察是一种通过感觉和知觉进行的感性的认识活动,单纯的观察活动(不包括观察前地假设猜想和观察后的解释说明)是人体感觉器官作用和人脑非自觉的简单意识加工的过程和产物,一般不包括分析、推理和证明等理性因素;
b、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完整的科学观察一般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在观察前有预想,在观察后有记录,并非盲目、被动的感知;
c、观察不主动干预自然事物和现象,这是观察相比实验而言最大的特点。
(3)作用:观察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是导致科学发现的重要途径,是检验科学真理性的标准之一。
(4)局限性:首先,观察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人的感觉器官,所以在感觉范围、观察精度、观察速度等方面都有其局限性;其次,即使运用科学仪器,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观察,不主动干扰和控制研究对象,观察对象的许多属性和特征不会自动显示出来,因而也暴露出其一定的局限性。
科学试验:(1)内涵: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2)特点:a、与观察相比,实验具有更强的主动干预性,实验与观察相比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可以通过简化、纯化、强化、弱化、催化、慢化、模拟等方式人为控制观察对象和观察条件,从而实施更有效的观察;b、实验是可控的,因而只要具备适当的物质条件,经过学习,同一实验能够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和
不同的时间重复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性和偶然性。
(3)作用: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是科学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源泉之一。
(4)局限性:首先,由于实验依赖于观察,而观察是可错的,所以实验也有可能是可错的;同时,由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对象的选择、实验结果的解释等都可能出现问题,所以实验的可错性远远大于观察;其次,实验方法受到时代条件的限制。
10.科学问题的内涵、分类及来源,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
答:内涵:科学问题是科学认识主体在特定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而又未解决的矛盾。
分类:从所关注的对象来说,科学问题包括实体性问题、过程性问题与关系性问题;从问题在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来说,包括常规性问题与非常规性问题;从问题的来源来说,包括经验问题与概念问题。
科学问题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旧理论与新事实的矛盾(2)不同学派或理论之间的矛盾(3)理论内部的矛盾(4)不同学科的理论体系之间的矛盾(5)社会实践需要与现有技术手段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
科学选题就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科学问题。其基本原则包括:需要性(价值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此外,还要有新意和时代感,符合自身的兴趣等。
11.科学假说的特征与类型。
答: 科学假说是科学认识主体在已知的有限的科学事实和一定的科学原理的基础之上,通过科学抽象和逻辑推理等科学思维方法,对已存在的事物现象做出的假定性解释和说明,以及对未发现和尚未存在的事物现象做出的前瞻性预见和推测。
其特征为:科学性、解释说明性、推测预见性以及待验证性。
根据科学假说认识事物的范围大小、深刻程度的不同,可以将科学假说分为狭义性假说和广义性假说;根据科学假说解释说明、预见推测的内容不同,可将其分为理论假说和事实假说;根据科学假说检验的结果,可将其分为证实性假说和证伪性假说。
12.逻辑方法的类型及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答:逻辑方法,指人们在逻辑思维过程中,根据现实材料按逻辑思维的规律、规则形成概念、做出判断和进行推理的方法。
逻辑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方法和辩证逻辑方法。
逻辑方法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人们获取新的知识,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助于人们在较短的时间内综合分析大量材料,处理众多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是科学研究中一类不可或缺的方法。
13.创造性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答:创造性思维就是所谓的想象、直觉、灵感等那些不能用逻辑和经验来表述的方法。
(1)直觉,即对某种情况突如其来的颖悟或理解。直觉能够促使科学家在缺少足够证据和信息的情况下迅速形成最初的判断。
(2)灵感,是人们头脑中长期酝酿的问题突然找到答案,意识处于十分清晰、敏锐的状态。灵感是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是创造力的升华。
(3)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建立新的概念、形象,发现新的联系、规律的有效且重要的思维途径。想象可以超越客观对象及其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各种限制,通过在头脑中纯化和概括客观对象,使认识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使科学研究表现出极大地创造性。
14.建设创新文化,推动科技创新的体会与思考。
答:(1)关于科学价值观的问题
a、实用主义地从事科学研究,缺乏“为真而求真”的科学精神
b、将“科学”与“技术”笼统地合成为“科技”,把功利的原则推移到“科学”之上 c、科技政策偏重于应用性研究,对基础性探索研究重视不够
(2)关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问题
a、科学与教育的高度专门化和专业化是科学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b、从科学观和文化观的角度看,狭隘的科学主义与狭隘的人文主义的对立,是导致两种文化分离和对立的重要根源
c、从社会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科学对人、自然和社会的巨大影响(包括积极地和消极的、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也是导致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分离和对立的重要根源
(3)关于举国体制确立和运行中的问题
a、在举国体制的确立过程中必须考虑不同科技项目的优先次序排列,并在所支持的科研项目上有所选择,以决定重点支持的研究领域
b、应该给予小科学项目的研究以生存的空间,而不应由大科学项目独占全部的科技资源,剥夺其它科学发展的机会与权力
c、避免行政僵化,以更好地适应科学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的要求
(4)关于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问题
a、优良的科学传统
b、宽松的学术氛围
c、杰出的领军人物
15.科学技术与军事变革的关系。
答:(1)军事变革是在科学技术有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发明创造出具有断代性质的武器装备大量投入到军事活动中,从而引发军事系统内诸要素及相互关系的根本性变化,导致整个军事系统发生质变的特殊社会活动。科技进步及其应用①可以推动武器装备体系化、智能化;②可以促发军事组织形态演变;③可以推动军事理论创新;④可以扩展军事手段和战场资源。
(2)军事技术、军事理论的发展,必须始终以战争实践为源泉并在战争实践中得到检验。
16.科学与技术的内涵及区别。
答:科学的内涵:(1)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2)科学是一种认识过程和方法(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即是一项成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的社会化事业(4)科学是一种维持和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5)科学是一种重要的观念来源。
技术的内涵: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的或人工环境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的综合。
两者的区别:(1)形态不一样。科学一般表现为知识形态,理论形态;而技术则一般表现为物质形态。(2)任务不一样。科学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3)目的不一样。科学的目的是在现象之中求本质,以认识课题为己任;技术是来自某种认识或者经验的升华,用于改造课题的活动。(4)选题方向不一样。科学从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的矛盾等科学发展自身的逻辑中去寻找、发现和选择研究的课题;而技术主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等实际需要中发现和选择所研究的课题。(5)管理方法不一样。科学的管理方法强调工作得如何;技术则注重如何工作。(6)评价不一样。对科学的评价是一个深字;对技术的评价是一个新字。(7)科学是不保密的,保密的都是技术。(8)科学没有商业性质,不能出卖和转让,而技术可以。(9)成果形式不同。科学成果是观念形态的东西;而技术成果是知识形态的东西和物质形态的东西的有机结合。(10)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同。技术专家除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等。
军校研究生
(1)树立高尚品德,构建综合素质
(2)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a、培育创新精神:培养求知欲、好奇欲、创造欲、质疑欲
b、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3)紧贴国家需求,立足学术前沿
第五篇:露天矿设计原理思考题(第四次修改)
露天矿设计原理思考题
15章:露天矿开采程序
1.开采程序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1)台阶划分(2)首采位置选择(3)工作帮的推进(4)采区长度的确定(5)剥采工程的延深程序
2.增加工作帮坡角的途径有几种?1)增加台阶高度,设计时用足采掘设备最大采高;2)减小平盘宽度:a.组合台阶开采;b.宽条带雁形开采
3.在露天矿开采过程中,工作帮的高度有什么样的变化?初期低,中期高(工作台阶数和设备数量逐渐增加),后期低(工作台阶数和设备数量逐渐减少)
4.工作线、延深方向、延深角。工作线:工作帮各台阶长度内,具备正常开采条件的部分称工作线。延深方向:相邻两台阶开段沟同侧坡底线的连线方向。延深角:延伸方向与工作线推进方向的夹角,用θ表示。
5.工作帮的构成。工作帮:由进行开采的台阶组成的边帮。工作帮由一些开采台阶的坡面和平盘构成。
6.何为纵向工作线(或纵采)、横向工作线(或横采)?工作线延走向布置亦即延露天矿纵向布置,b称为纵向工作线,简称纵采。工作线延横向布置亦即垂直于露天矿走向布置,称为横向工作线,简称横采。
7、影响露天矿开采程序的因素:1,矿体埋藏条件2,露天矿矿场的空间几何形态3,露天矿开采工艺4,露天矿开拓运输系统5,露天矿的生产能力和建设速度的要求6,矿石质量
16章:露天矿开拓
1.露天矿开拓运输系统指的是什么?露天矿从采场内运送矿石和岩石的干线沟道系统的总称。
2.露天矿开拓运输系统研究哪些基本内容?确定原则是什么?
基本内容:
1、出口位置方向及数量的选择:受排土场,地面生产系统等因素影响;
2、深部运输系统的选择:受工艺系统、开采程序等因素影响。确定原则:运距短、联系方便;开拓工程量小;生产剥采比变化小
3.铁路开拓运输系统按平面布置形状分有几种?直进、折返、回返和螺旋等形式。
4.铁路开拓运输系统的固定坑线与移动坑线的优缺点有哪些?适用条件?优缺点
移动坑线适用条件:1)对矿石选采条件要求高时;2)矿体底板稳定性差或考虑内排;3)深露天矿的底部设置铁路环线有困难时,可在深部若干水平设置移动坑线。
5、凹陷露天矿的公路开拓系统的特点:坑线位置灵活;坑线数目较多;坑线方式灵活;移动坑线的优越性更加明显。
17章:掘沟工程
1.露天矿沟道的种类及特点。
种类:出入沟、开段沟;单壁沟、双壁沟
出入沟:为建立地表与台阶或台阶与台阶之间的通道;开段沟:为建立新水平初始工作线的沟道
单壁沟:山坡露天矿;双壁沟:凹陷露天矿
2.露天矿沟道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沟底宽、沟道深度、纵向坡度、长度及坡面角。
3.汽车运输条件下沟底宽度如何确定?
回返式调车折返式调车壁槽式调车
18章:设计程序和基础资料
1.矿山设计程序包括哪些?
1、长远规划;
2、可行性研究;
3、设计任务书;
4、初步设计;
5、施工图设计
2.初步设计的目的是什么?需要哪些资料?编制内容?
目的1、逐项落实设计任务书提出的原则,并通过详细的方案比选具体确定露天矿的建设方案,作为施工设计的依据,预计露天矿建设的经济效果。
2、具体落实露天矿建设的外部条件,并与有关部门达成书面协议。
3、提出露天矿投资总额,作为国家安排计划的依据。
4、提出露天矿设备清册,作为订货的依据。
基础资料
1、文件:1)已经批准的设计任务书;2)设计规程、规范;3)上级有关指示文件;4)与有关单位达成的协议。
2、地质资料:1)地质地形范围要广; 2)矿床的露头要严密控制;3)研究围岩性质;4)水文地质资料符合规范要求;5)查明开采范围内围岩中伴生矿物的品味和储量。
3、设计人员收集的资料:1)地形;2)环境情况;3)气象资料;4)交通运输资料。
编制内容;初步设计说明书;图件;总概算书;设备及器材清册
19章:生产剥采比
1.通过平面图、断面图及表格表示出单斗铲-汽车工艺条件下,采用移动坑线开拓,全区开采(全台阶开端沟长),自然生产剥采比的确定过程及V=f(p)曲线的绘制过程。
绘制剥采工程按B=Bmin发展,延深到各水平时或工作帮推进到不同位置时的露天矿场平面图;将上述各平面图上的工作线位置画到断面图上或分层平面图上;计算矿山工程每下降一个水平或退出一定位置采出的矿石量,剥岩量和生产剥采比,列成表格;以采出的矿石累积量为横坐标,剥离岩石累积量和生产剥采比为纵坐标,做出V=f(p)和n=f(p)曲线图。表格及图见课本
2.利用V=f(p)曲线均衡生产剥采比时,为何要紧贴B=Bmin(φ=φmax)曲线进行?均衡时应考虑哪些原则?
均衡后的剥采曲线不得在V=f(p)曲线之下,要尽量靠近V=f(p)曲线以减小不必要的超前剥离量。原则:1.尽量减少初期生产剥采比以减少初期生产成本2.生产剥采比的变化逐步增加然后逐步减小3.最大发展时期的Nmax不宜过短4.各期n的维持时间在5~10年左右。5.均衡后的剥采曲线不得在V=f(p)曲线之下,要尽量靠近V=f(p)曲线以减小不必要的超前剥离量。
3.生产剥采比的作用?
1)是决定露天矿剥采总量的重要因素——确定排土场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因素2)是决定露天矿矿岩总量生产规模的重要因素——确定设备、人员数量及地面设施等的重要因素3)是评价设计方案的一项重要指标:n越小越好4)是衡量生产露天矿某一生产时期难易程度的重要指标
4.生产剥采比的变化规律?
无论哪类矿床,矿山工程按一定的开采程序和开采参数发展时,露天矿生产剥采比变化的共同规律为:生产剥采比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然后逐渐减小的变化过程。
5.调整生产剥采比的途径有几点?
改变台阶见相互位置,亦即改变工作平盘宽度;改变开段沟长度;改变开段沟位置和工作线推进方向;分区或分期开采。
6.减少初期生产剥采比和基建工程量的意义和措施有哪些?
意义:减小露天矿初期生产剥采比和矿山基建工程量,对减少露天矿基建投资、提高经济效益和加速露天矿建设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措施:1)开段沟的位置接近矿体和设于矿体较厚、覆盖层较薄处,并以此决定露天矿的工作线推进方向;
2)开采境界由小到大分期扩大,当矿体延续较深、厚度较大、走向较长、储量丰富和开采年限较长等条件下,露天矿的开采境界往往很大;
3)在开采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始采取较短的开段沟,在生产过程中,逐步延长和增加工作线长度。
20章:生产能力
1.何谓剥采工程延深速度、采矿工程延深速度?他们的关系?
(1)剥采工程延深速度指工作帮的降深速度;采矿工程延深速度指矿体某一质点的降深速度。
(2)剥采工程沿底板延深时,剥采工程延深速度等于采矿工程延深速度;剥采工程沿底帮延深时,剥采工程延深速度小于采矿工程延深速度;剥采工程沿山坡延深时,剥采工程延深速度与采矿工程延深速度随工作帮坡角与矿体倾角的不同而呈现不同关系。
3.何谓“二量”?如何确定?标准是多少?
(1)开拓媒量指在全露天矿或露天矿内某一采区,已完成了运输通路,并在开采时不需要再进行剥离工作的煤量;回采煤量指在开拓煤量中减去规定的最小平盘宽度(不包括采宽)及规定的段高范围内的煤量后剩余的煤量的,这些煤量开采时不违反采掘规格,而且具备必要的采掘条件。
(2)开拓煤量的上面境界以剥离露出的煤面为界(煤面上允许的残留厚度小于1m的岩石),但必须留出最小平盘宽度;煤层顶板侧各段境界以计划或设计所规定的台阶高度和最小工作平盘宽度(不包括采宽)为界;底板侧各段境界一般应以煤层底板的自然倾斜为界,但为了维持底板边坡的安全而留有煤柱时,则以煤柱为界;下面境界计算到允许掘开段沟的水平。回采煤量的境界为开拓煤量的境界减去规定的最小平盘宽度及规定的段高范围。划分标准:开拓煤量的可采期一般为4~6个月以上;回采煤量的可采期一般为2~3个月以上。
21章 露天矿山工程进度计划
1.编制矿山工程进度计划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矿山在整个开采期间,工作线不断推进,自然资源赋存条件,矿石品位,围岩性质随空间变化而异,为使生产具有预见性,就需要编制矿山工程进度计划。
确定投产时间和达产时间。确定矿山基建工程量。确定各时期的生产剥采比和采剥总量。确定设备数量和投入时间,同时也是编制投资概算,计算成本和评价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
2.编制设计矿山的矿山工程进度计划时采用矿岩关系量法,设备能力按在籍能力。编制生产矿山的矿山工程进度计划时采用试凑法,设备能力按动用能力。
3.何谓投产、达产?如何确定基建工程量?
投产:地面生产性建设工程全部竣工,形成完整的生产系统,使矿山能够正常生产所需的内外部运输、供电、破碎站等均应建成。矿山生产能力符合规定。
煤矿:特大型(>300万t)达40%设计产量,大型(60~300)50%,中型(<60)60%
黑色冶金:大型(>100)25%~30%,中型(30~60)30%~50%,小型(<30)50%
达产:矿山生产能力达到设计产量确定基建工程量:通过分层品面图及横剖面计算达产前的矿岩总量。
22章设备数量的计算
1.设备数量计算有几种方法?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类比法:快速,简捷,有一定可靠性。很难有与设计矿山条件完全相近的生产矿山供类比,可行性研究阶段,间断式生产工艺。
分析计算法:需正确确定年工作小时数和年工作班数,特殊情况应在计算结果中修正。设计和生产中广泛应用,单一作业设备和连续生产工艺中计算结果较可靠。
概率计算法:考虑各环节间相互配合关系,考虑设备出动率。实际计算时取值不易,不能反映各环节和设备间的互相影响和联系。
计算机模拟:更详细的研究工艺系统,用来分析采运设备选型,选择运输系统,计算设备能力和利用率,确定设备数量。在分析计算法和概率计算法基础上进行。
23章:露天开采境界
2.露天开采境界的组成要素。露天矿深度;底的周界:底的水平宽度、长度;最终边坡角等。
3.确定露天开采境界的原则有几点,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原则:1)按境界剥采比小于或等于经济合理剥采比确定境界的原则:(1)按露天、地下开采原矿成本相等确定境界;(2)露天、地下开采单位工业储量盈利相等确定境界;3)按露天开采总盈利最大确定露天开采境界;(4)按露天矿床开采盈利净现值最大确定露天开采境界。
2)按平均剥采比等于经济合理剥采比确定境界原则。
3)按自然生产剥采比(时间剥采比)或均衡生产剥采比等于经济合理剥采比确定境界的原则。
关系:其中按境界剥采比小于或等于经济合理剥采比确定境界的原则为主要原则,其他未辅助原则。
3.圈定露天开采境界的步骤包括哪几点?
露天开采境界分为倾斜及急倾斜矿床长露天矿境界圈定、倾斜矿体短露天矿境界圈定和近水平矿床境界圈定
(1)倾斜及急倾斜矿床长露天矿境界圈定。1)露天矿的底宽及位置的圈定;2)确定露天矿最终边坡角及平台宽度;3)确定露天矿开采深度;4)端帮位置确定;5)绘制露天矿底部周界;6)绘制露天矿开采终了平面图
(2)倾斜矿体短露天矿境界圈定。。1)确定经济合理剥采比;2)确定底宽位置及矿底周界;3)确定若干深度的境界剥采比;4)确定合理开采深度;5)绘制开采境界平面图
(3)近水平矿床境界圈定:。。1.确定经济合理剥采比2.确定不同边帮位置的境界剥采比3.确定合理开采位置4.绘制开采境界平面图
5.露天开采境界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地表境界:地表开采范围;开采深度及底部周边:底的水平宽度、长度;周周边形态及位置:最终边坡角及构成。
6.什么是长大露天矿?长大露天矿横剖面确定境界剥采比时有几种方法?用图表示。
露天矿端帮量矿岩总量的比值不大于0.15~0.20时为长露天矿,在设计中,可简化为长宽比等于或大于4:1为长露天矿。
面积法、投影线段法、边帮线段法。(具体见P210
7.短露天露天矿境界的确定有几种方法?体积法、水平面投影面积法(具体见P214)
1.总图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根据矿山具体的地形和地质条件,结合露天矿的生产规模及用户对产品的要求,按照设计的开采工艺、开采程序和开拓系统,总体地确定整个露天矿所有地面设施的布局,使它们在平面上“各得其所”,在竖向上各就其位,从而达到节省投资和经营费用,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总目的。
2地面设施类包括哪些?管线系统类包括哪些?
地面设施类通常包括外排土场、机修厂、机车车辆厂、汽车修配厂、大型设备组装厂、材料库、木材厂、预制厂、采石场、变电所、牵引变电所、火药库、储矿场、选矿厂或筛分厂、水厂、压风机站、汽油库、油脂库、中心实验室,在有井下巷道时还有绞车房和扇风机场等等生产性设施;以及矿部(包括行政管理和生产指挥机构)和居住区(包括商业网点及医院、学校、邮局、银行、俱乐部等福利设施)。居住区较大时,需要单独规划,必要时可分散建设。管线系统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大的系统:1)矿石运输系统2)剥离运输系统3)杂作业系统4)交流供电线系统5)牵引电网系统6)通讯照明系统7)供热系统8)供水系统9)防排水及疏干系统10)道路网
3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1以剥离系统中的排土场和采矿系统中的卸矿站为中心;2减少运距和相互间的交叉,3充分利用地形条件,以减少建设投资和时间4;贯彻分区原则;5实现土地复用,注意生态平衡;6积极防止环境污染;7必须符合安全的要求;8露天矿远景规划;9因地制宜,25章:环境保护
1.露天矿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有哪些?如何防治?
答:露天矿对环境的污染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及振动污染、景观破坏等。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1)控制污染源的有害物质产生;2)防止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废水处理。
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尽量减少剥离物外部排弃的数量,尽早复原和利用土地,并对剥离物和灰渣的性质进行监测和对有害物质进行适当处理。
噪声及振动的防治:将噪声源布置在矿区边缘的下风向;在污染源附近建壁障或绿化带;将居住区及办公室等要求安静的建筑远离噪声源布置;同时注意采用消音器,减少人员稠密地区的噪声源。
景观破坏的防治:开采过程中注意保留优美的自然环境,在开采方法、开采范围、地面系统等各方面采取措施,避免采矿队景观的破坏。
26章:矿山工程可行性研究及设计方案
1.影响矿山设计方案的因素有哪些?
答:1.资源的地质条件。2.矿产品的市场环境。3.矿山投资环境。4.矿山设计的重要技术决定的合理性、先进性。5.设备供应的可靠性、先进性及其价格和国外供应的情况。6.设计施工环境。7.当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援和配合。8.施工区的自然和地理环境。
2.矿山开发方案设计有几种方法?
答:1.标准定额法。2.数学分析法。3.统计分析法。4.电子计算机模拟及计算法。5.方案比较法。
露天矿山投资包括哪几项?答:1.矿建工程费。2.设备购置费。3.土建工程费。4.安装工程费。5.其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