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泰山版三年级品社下册第一单元试题
三年级品社下册第一单元试题
一.我会判断1.不知道的知识只能依靠老师,所以,老师教的我就会,不教的就不会了。()
2.我平时注意预习和复习,所以,考试就不费劲了。()
3.我有几个好“老师”,用录音机学英语,可以利用字典学生字。()
4.小明遇到难题就问别人,所以很省事,不用自己动脑子了。()
5.小光边写作业边看电视,他这是合理利用时间。()
6.一个小女孩合理利用时间,在乘公交车时抓紧时间背单词。()
7.小刚在上课时为了不让时间溜走,偷偷地玩橡皮泥。()
8.“只有你的作业没交,快照着抄吧。”“太好了!”()
9.李白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爱迪生善于观察亲于思考,发现了地球有引力,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二.我会选1.书画家()把“不叫一日闲过”这句话写下来挂在墙
上,天天看它,天天照着做。A.鲁迅 B.齐白石 C.李白 D.白居易
2.下列不属于珍惜时间典范的是()A.几位老人到老年大学继续学习
B.她每天抽时间读书,作文水平提高了C.他在上课时看小人书
3.下列()的安排合理A.小丽深夜仍然在看电视 B.他两天就把寒假作业做完了 C.她上午写作业、练琴,下午玩耍、做体育运动 4.下列属于自主学习的是()A.课前预习B.不懂就问 C.每学期制订计划 D.家长陪着做作业 5.下列不属于学习的是()A.观察 B.调查 C.试验D.上网打游戏 三.我会连万有引力定律鲁迅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牛顿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北朝民歌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爱迪生 四.我回答 1.一分钟能做些什么?(4条)2.写出3条珍惜时间的格言或名人名言。3.你是怎样主动学习的?(4点)4.你平时是怎样安排时间的?(3条)
第二篇:三年级下册品社第三单元试题
第三单元生活不能没有他们
一、填空
1.在日常生活中,有各行各业的人在为我们()。
2.假设没有他们的(),世界将是(),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与人是()、()。其中和我们接触最多的,是为我们()的人。
3.我们来观察我们一天的生活,会发现有许多人在为我们()。
4.我们能够在社区()的生活,离不开那些为我们服务的人。
5.通过学习和生活体会到为我们服务的人们的()。
6.我们去周围问问为我们服务的人的(),体会他们的()。
7.徐虎是一个普通(),他在()的岗位上长期坚持为居民(),为了方便群众,宁愿自己(),因而受到了大家的()。
8.我们每天都在()着别人的服务,我们要()为我们服务的人,而尊重为我们服务的人()是说声谢谢。
9.为方便群众,徐虎还分别在三处挂了三只(),箱上写着“凡附近居民遇到()水电急修,请写清地址投入箱内,本人将随时为你提供()。
10.假如没有()和(),我们的生活会非常脏乱。
11.服务员为我们倒水时我们要表示(),医生为我们看病时我们要说声(),演员为我们演完节目时我们要表示(),电梯工为我们开电梯时我们要说声()。
12.邮递员叔叔说,我们的工作虽然十分(),不过看到大家拿到()高兴的样子,我也很()。
13.理发师使人们变得更(),苦难家庭服务热线给()送去温暖,演员给人们带来了()。气象员让人们(),裁缝为人们()提供了方便。
14.不要忘了那些终年战斗在外的筑路工人,没有他们忘我的劳动,就不会有伸向四面八方的()和(),他们是值得我们()的普通劳动者。
二、问答
1.想一想,在我们周围都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
2.假如没有清洁工,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3.我们怎样对待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的工作?
4.你们周围的叔叔阿姨工作辛苦吗?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5.当别人感谢你时,你的感受如何?
6.为什么说尊重为我们服务的人不仅仅是说声“谢谢”呢?
第三篇:三年级品社第一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社教案 第一单元
温暖的家
我长大了
(第一教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懂得孝敬长辈;知道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尊重,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与现象。
3、知道有关自己成长的事情,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情;知道在家里应具有哪些文明礼仪,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认识到自己长大了。组织学生的活动,从而有序进行。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一)学生准备
能够反映自己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或事情。
(二)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对父母的感情,以及父母与家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了解学生如何认识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具有的关系。
3、课前联系一些学生家长,对他们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在承担家庭角色时的内心想法,并在课前用录音机录下一些家长的心里话。
四、教学过程:
(一)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受亲情
1、教师播放录音。
教师播放事先录制的学生家长平时想对自己的孩子说却又没能说出口的心里话的录音,并在播放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情和反应。
2、教师提问。
让学生说一说听了录音后的感想。可以选择那些听了父母的话热泪盈眶的学生回答,使课堂气氛进一步升温。(教师要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谈体会,以营造一个相通且相同的心理环境。)
3、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之后设问。师:我们这节课的名称是《我长大了》,但是为什么张老师却要在课上放录音,又要你们谈感受呢?这和我们的新课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多此一举呢? 板书课题:我长大了
(二)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
1、教师请学生借助投影仪向同学展示一些自家美好生活的照片,大家一起分享美好幸福的回忆。
2、通过对照片的描述,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美好的家庭生活是父母长辈付出了努力和心血换来的,体会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小组调查
1、开展有趣活动:我的“昨天”和“今天”。
2、分小组,测量每个人的身高体重,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作比较。然后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哪位同学体重增加得最多,哪位同学身高增加得最多。
(四)我为温暖的家做些什么
1、教师提出问题。
师:在这样温暖的家庭环境中,同学们一天天健康地长大了。但是你们在享受温暖生活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自己也是这个家庭的一员,应该为这个温暖的家做些什么,对家庭应该负有什么责任呢?
2、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完毕后,每组选派几名代表陈述本组同学的观点,并要说明理由。
3、教师在对每个小组的陈述进行评价之后,将学生写的卡片贴在“温馨宝典”――红心卡上。
4、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质疑、解释、补充等活动,逐渐地转变了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开始形成了主人翁责任感,开始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
(四)我的心里话
1、教师引导学生对父母说说心里话。
师:你们真是长大了,懂事了,说得多好啊,老师都感动了,要是你的爸爸、妈妈能听到,一定会很高兴的。你愿意说给他们听吗?
2、让学生把自己的心里话尽情地说出来,使学生与旁听的家长一起分享家庭的温暖。
(五)教师总结
通过今天的课堂活动,我们知道每一位同学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今天,都长大了许多,更重要的是,同学们比以前更深刻懂得了“长大”的含义。希望同学们像个“长大了”的孩子一样要求自己。
六、板书设计 我长大了
出生时的体重
现在的体重
出生时的身高
现在的身高
爸爸、妈妈抚育我(第一教时)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懂得个人的健康平安是家长呵护的结果;
2、学习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发现和理解生活中蕴涵的道理;
3、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教学准备:
(生)收集资料:了解一天之中爸爸(或妈妈)的生活;调查爸爸、妈妈疼爱我,令我难忘得一件事。
(师)指导一个孩子拍摄一天中父母的生活片段;制作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我们从小时候的许多物品中又一次重温了童年的经历和成长的快乐。其实,我们的成长变化离不开爸爸妈妈。先请孩子们看一段短片。(播放小鸟在鸟窝里嗷嗷待哺的视频短片)师:看过之后,你想说些什么? 师:和小鸟一样,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能够健康成长付出了许多许多。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自己的成长岁月,去感受父母的辛劳。(出示课题:爸爸、妈妈抚育我)
二、实践活动
师:我想孩子们可能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张照片(课件出示:大手拉小手图)。今天再看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是啊,每当我们摔倒、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父母总是默默地伸出手,轻轻地帮我们拍去身上的泥土,擦掉我们脸上的泪珠,扫清阻挡在我们前面的东西。是他们,给予我们生命。(播放母亲生育时痛苦的瞬间)你曾经听妈妈说过她生你时候的情景吗? 生:自由交流。
师:正因为这样,所以中国人有一个习俗。一起来读读第7页豆博士的话吧。生:齐读。
师:其实,父母对我们的抚育远远不止是给予我们生命,他们日夜为我们操劳。课前,我们就对爸爸或妈妈的一天进行了调查,现在请孩子们拿出调查记录,在四人小组内交流。注意:要说清楚时间和爸爸或妈妈做的事,还可以说说你的一些感受和想法。生:四人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师:谁愿意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爸爸或妈妈的一天? 生:(出示调查记录表或相应的照片)交流介绍。(师相机提问、引导)
师:一些事情在我们不去深入了解的时候往往会习以为常,而一旦了解之后才会发现,我们忽略了很多。孩子们,在了解了爸爸或妈妈一天的辛劳之后,你有什么想对爸爸或妈妈说的吗?
生:自由回答。
师:其实,这样的一天,只是许多天中很普通的一天。在我们的成长岁月中,每一天,爸爸妈妈都是这样度过的。你们还记得小时候发生的一些被他们疼爱、令你难忘的事情吗? 生:自由回答。
师:有一个和我们一样大的孩子,他的感受和我们一样,请孩子们翻开书第9页,看看他写下的这篇作文。(播放录音)刚才孩子们也和小文一样,把深藏在自己内心的话说了出来。可是遗憾的是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没能出现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的身影,他们正在为了我们奔波、辛劳。但是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像小文一样写下来。生:(翻开书第10页)写下自己想说的话。(播放轻音乐)师:选择一至两篇读给大家听。
三、结束活动
师:我知道,孩子们还有许多许多话想对爸爸、妈妈说。那么,请孩子们回家后,把你在课堂上看到的、听到的,你心里面所想的,你在课堂上写下的,还没有写完的内容告诉你的爸爸、妈妈,让他们知道你们对他们的感激和爱。
我懂事了
(第一教时)
一、教学目标
1.尊重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3.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调查爸爸或妈妈工作的情况。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是谁给我们生命,生活中是谁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又是谁哺育我们健康成长呢? 生:(爸爸,妈妈)
师:随着我们不断地长大,我们懂得的事情会越来越多。我们都应该懂事了。(板书课题:我懂事了!)什么叫做懂事?
生(应该为父母考虑,能够想到事情的各个方面。„)2.交流探究。
a.请学生朗读乐乐的感想,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师:乐乐随爸爸经历了一天的工作,真正体验到了爸爸工作的辛苦。其实,每位同学的爸爸、妈妈都和乐乐的爸爸一样,日日、月月、年年地辛苦工作,很不容易。课前,老师布置学生们了解一下家长的工作,现在,就请大家来讲一讲。请几个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乐乐写到我已经九岁了,是大孩子了,应该给爸爸、妈妈减轻点负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想,他的爸爸妈妈看到他写的感想,看到他自己收拾房间、不用别人提醒和催促就能完成作业,一定会非常开心,一定会说:“孩子长大了,懂事了。”“长大”就意味着和小时候不一样,许多事情可以不用家长为自己操心了。下面,我们以前来讨论一下,哪些事情我们三年级学生已经可以自己做了,可以让爸爸、妈妈下班回来后多休息一会儿,能让他们感到高兴。”
让学生自由发言,适当予以评价,帮助学生确定哪些设想是合理的,并且将这些可行的意见写在黑板上。例如:自己铺床叠被、收拾书包、整理用品、擦桌子、洗碗、倒垃圾、取报纸、拿牛奶等。3.计划设计
请每一位同学写一个准备在今后执行的小计划,可以参考大家讨论过的、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出示计划的要求:
一定是自己力所能及的、经常需要做的日常家务劳动,而且要求一旦写了,今后就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三分钟热度”。
直到现在为止,还是爸爸、妈妈在做的日常家务劳动。内容不要过多,一两项就可以了,最多不要超过三项。告诉学生:大家制定了计划,就按照计划去做而且事先不要告诉爸爸妈妈,给他们一个惊喜。他们一旦发现,一定会非常高兴,一定会夸奖说:“我们的孩子真的长大了!” 4.总结。
“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生活而操劳工作很辛苦。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应该懂事了,要尽量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做一个好孩子。
5.布置家庭作业。如果有时间,组织学生阅览资料“母亲节的由来”,并且介绍父亲节。
健康生活每一天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确立自尊、自爱的生活态度,树立对爸爸、妈妈要有礼貌的情感。2.懂得文明礼貌可以让亲人间关系更融洽,文明礼貌可以筑就一个暖意融融的家。
3.知道在家里什么时候怎么做才是文明礼貌的行为,并乐于去做,进而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教学准备
1.教学中要使用的调查问卷表格。
2.课前就学生在家里的文明礼貌表现,采访学生家长,并拍成录像片段。教学过程
(一)调查和统计
教师出示四种画面,请学生根据画面提供的情景在自己的调查表上做出选择。要求是: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做法,对每个情景中的两种表现做出选择。
第一个情景:早晨离家上学前
A.向父母说“再见”;
B.天天在一起生活,天天都见面,说不说“再见”无所谓。
第二个情景:当有事要进父母房间时
A.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去;
B.都是一家人,没必要敲门,可以直接推门进去。
第三个情景:妈妈做好了饭,叫你和爸爸吃饭
A.等妈妈―起吃;
B.都是一家人,你等我,我等你,多累呀,可以边吃边等。
第四个情景:回家之后,很累了
A.坐要讲究坐相,再累也不能四仰八叉地; B.往沙发上一躺,怎么舒服怎么坐。
接着请各小组分别统计组内A,B选项人数的多少,然后全班统计A,B选项的人数。最后的统计显示:选A的有*人,选B的有*人。
(二)讨论和探究
师:现在大家可以看出选A和选B的人数相差不多,但你们能看出选A和选B的同学代表了哪两种观点吗?
师:选A或选B的同学能分别说说自己的理由吗?(教师要给出争论的时间,让学生尽情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时学生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选B的学生坚持认为,在学校都被管够了,在家里还要注意这注意那,累死了,家都不像家了;而选A的学生认为,这样做家里人会很高兴和舒适,觉得选B的同学太自私了。)
师:刚才你们说的听起来都有各自的道理,但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说的,让我们来看几个采访片段,听听家里人的感受吧。
(三)体验和感受
播放采访学生家长的录像片段,小记者向家长提出的问题:
(1)妈妈正在做饭时,孩子自顾自吃起来和等妈妈一起吃,您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2)孩子进您房间时,敲门好还是不敲门好,您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吗?
师:(提醒学生)这都是我们学校我们这个年级的学生家长,你们的爸爸、妈妈想法一定和他们差不多。
(通过播放采访录像,学生发现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和站在家人的角度想问题是不一样的。这时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些只顾自己。比如吃饭,本来想一家人没必要等,但如果和爸爸一起等妈妈吃,妈妈是很高兴的。教师再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回忆一下,自己对家人或家人对自己,讲文明礼貌和不讲文明礼貌时的不同效果。结果有的学生说爸爸进他房间,不敲门自己会觉得很不高兴,是“打扰我了”;父母外出不打招呼是“不怎么在乎这个孩子”。然后引导学生将心比心。
师:你希望父母尊重你,那你对父母应是怎样的态度呢?
(得出结论:我们的家庭只有互相尊重,相互讲文明礼貌,才会让家里充满爱和温暖。讲文明礼貌,实际给家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带来了舒适温馨的感觉。)
(四)讨论和总结
请每个小组用一句话概括在家里注意文明礼貌的好处,全班交流。
(五)讨论和设计
让学生思考家里还有哪些地方应该做到文明礼貌、怎么做,并根据“什么时候”和“怎么做”的思路设计出《家庭文明公约》,并拿回家和父母交流讨论。学生有很多很好的想法,如家庭成员不管谁有事出门,都要相互打招呼;回到家里也应该打招呼“我回来了!”;互相之间都不能翻私人的东西等。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多用了“相互”的概念,可见他们很重视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显示出了“平等”观念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成人平时都爱给孩子提各种各样的要求,却没有想到家庭的氛围和习惯是要由父母和孩子共同创设的。
第四篇:四年级下册品社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中国地图、宁夏省地图。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三、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2)
一、上节回顾
二、新授
1、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2、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3、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4、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 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小结
第二课 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人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3)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小结
第二课时(4)
一、上节回顾。
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新授
1、启发谈话: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评议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活动:我是小导游。
(共4课时)
第三课 浓浓乡土情
教学目标:
1、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艺术,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2、探索家乡文化艺术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电子课件(1)各地区不同民族风情的画面,(2)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
2、教师准备MTV
3、学生准备家乡的相关资料。(文字、图片、音像)
第一课时 调查活动(5)
1、学生分成几个考察小组,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解家乡文化中的不同方面。
2、通过观察家乡人们的一些生活现象(文化艺术),提出思考的问题。
3、根据收集的资料,按类别归类整理并写出调查报告。
第二课时 课堂学习(6)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教师用不同的方言向大家问好。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老师讲话中,你感觉哪一种话听起来最熟悉? 师:是啊,听着家乡话我们倍感亲切!“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一诗句道出了每一个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一股浓浓的乡土情,尤其那是身在异乡的人,听到家乡话,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温暖。
师:同学们,我们同是家乡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
二、了解家乡文化渊源
师:那你们知道家乡文化艺术是怎么形成的吗?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进行了了解,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个别学生介绍,教师询问他是怎样了解到的,对于他的学习态度、精神给予肯定和鼓励)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沿着历史的长河去追溯家乡文化的渊源。(播放课件:家乡文化史)
师:从刚才的这一段资料片中,你了解到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师:勤劳智慧的家乡人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生活、劳动,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并一代一代地继承发扬下来。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又是什么样呢?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成了活动小组,分别对我们家乡的音乐语言、舞蹈、戏曲及手工艺品等艺术进行了考查,要求大家制作一份《我眼中的家乡文化艺术》宣传册,大家都准备好了吗?好,现在我宣布,家乡文化艺术节现在开始。
第三课时 课堂表演(7)
一、上节回顾
二、新课学习
三、家乡文化节活动
师:下面,我们举办一个家乡文化节活动,各小组准备一下,分别展示具有家乡特色的文化艺术。
1.家乡语言艺术展示。(以说、唱的形式展示)2.家乡音乐艺术。
师:我们家乡的语言说起来干脆有劲,我们家乡的歌曲唱起来也是嘹亮动听。课前老师进行了认真的搜集,找到了一首歌曲,就是根据家乡音乐中的一种加工创作的,老师今天把它带到课上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感受它的魅力,好吗?(播放:有特点的家乡歌曲)
师:大家听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我们家乡还有哪些音乐艺术呢?谁能给我们再展示一段?(学生展示活动)3.家乡戏曲。A、学生先介绍。
B、教师播放家乡剧片段。学生谈感想。4.家乡的手工艺品。
A、生展示照片、图片,并配以解说以及学生自制的手工艺品。
B、师:感谢这些同学,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精美的手工艺品,看得我眼花缭乱。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件我自己做的手工艺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我做得当然比较的简单,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摄像机的镜头一起去瞧一瞧民间艺人的杰作吧!(出示手工制作的录像)
C、师:这么多的工艺品,你喜欢吗?家里有吗?(体会,人们在生活中创造了美,这美又装点了人们的生活。)
5.家乡舞蹈。
师:我们的家乡人不仅心灵手巧,还能歌善舞。现在谁来给我们展示家乡的舞蹈艺术。
A、学生介绍家乡的舞蹈种类。B、播放摆手舞的场面。
C、师生共同感受愉快的摆手舞。
师:我发现,好多同学都被这热烈的场面所吸引,被这欢快的舞蹈所感染,家乡的孩子们,来,让我们一起溶入家乡的音乐,一起跳起家乡的舞蹈吧!
四、交流体会,升华情感。
第四课时 办一份“家乡手抄报”(8)
一、师:今天,通过学习交流,我们看到了勤劳朴实的家乡人,他们乐观向上,辛勤耕耘,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家乡文化艺术,让我们赞叹,让我们佩服。我想,你们一定有许多的想法,有许多的问题,有许多的感受。现在,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吧!
(学生交流,谈感受)
二、把你的感受用手抄报的形式表示出来
三、分组办报,教师巡视。
四、展示作品。
五、全课总结。
师:谁不眷恋生我养我的家乡土地,踏一方土,饮一江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山山水水给予了我们每一个人智慧和力量。你们瞧,在我国,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创造,创造出了美好的生活、灿烂的文化,每个人绽放的笑脸,每个人唱出的歌声,都表达出了浓浓的乡土情。
第五篇:泰山版品社下册教学计划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高淤小学
品社教研组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做个对自己负责的人;有四节教材:自尊自爱、吾日三省吾身、心中的警戒线、与法同行;第二单元,龙的传人:有四节教材: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独领风骚的中华文明、引领世界的古代科技、文明与的使者;第三单元,团结的民族大家庭:有三节教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躲花、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民族团结一家亲;第四单元美丽的地球,有三节教材;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地球上的陆地、地球上的海洋。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主题构建教科书体系;重视德育的实效性,使儿童在多元的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重视从生活中体验意义,加强合作、分享与合作;注重方法引导,追求学习方法的多元化;体现地域特色,强调个性化;把教科书做成能与儿童进行对话的文本,营造教科书的儿童文化,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得幸福而有意义。
二、教学目的要求
1、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通过对生活中有关伦理、价值、法规等问题的探讨,认识到确立价值伦理和遵循社会规范对于建设有序、文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性,明确自己在集体在的权力、责任和使命,形成善于判断是非、明智抉择的能力,养成对他人的尊重、关爱同情之心和良好的品行。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通过学生亲身参加社会调查、实践、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并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社会生活的经验和认识,掌握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选取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儿童生活。实现儿童现实生活的教育价值。
4.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
5.体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基本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
三、班级学生状况 一、二班学生共有 名学生,其中一班是自己刚接的班,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习惯较差,二班是自己原来的班,情况比较熟悉。
四、教学措施
(1)我们要关注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活动让学生有发现──探究的学习与体验──感悟的学习,当然,传授──给予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还是需要,甚至必要的。(2)要克服“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的倾向,又要克服“该讲而不敢讲”的倾向。(3)课堂教学内容不仅仅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而是回归学生的生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探讨的是生活中的一个范例、一个点,学生思考的是他们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一个面
(4)在课堂上,学生要调动他们全部的生活经验,投入他们的情感、表明他们的态度„„这样的课堂是向学生生活开放的课堂。这样的开放是有价值的开放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开放。这样的开放是能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开放而不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开放
(5)我们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过真生活,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只有真生活才会有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体验“准生活”,甚至尝试“真生活”,但我们不需要“假生活”。(6)要深入地关照学生正在过的现实生活和有意义的未来生活,而不要停留在“口头上的生活”层面,我们不寻求课堂教学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是在生活体验中激起学生真正的思考。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及活动
课时数 1 2.20----2.26
1、自尊自爱
2
2.29----3.4
2、吾日三省吾身3
3.7----3.11
3、心中的警戒线
4
3.07----3.11
4、与法同行5 3.14----3.18
5、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
6 3.21----3.25
6、独领风骚的中华文明
7
3.28---4.1
7、引领世界的古代科技
8
4.4----4.8
8、文明与的使者9
4.11---4.15
期中复习考试10
4.18---4.22 4.25----4.29
9、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躲花
5.02----5.06 13
5.09----5.13 14
5.23----5.27 15
5.30---6.3
6.6---6.10
17——19
10、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
11、民族团结一家亲
12、人类生存的家园
13、地球上的陆地
14、地球上的海洋。
复习考试 2 2 2 2 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