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汽车的发明和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辩证地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2.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一、选择题
1.进入“电气时代”,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领先一步的是()
A.美国、德国B.英国、美国C.英国、法国D.法国、德国
2.19世纪80年代,内燃机的发明者是()
A.西门子B.卡尔·本茨C.法拉第D.莱特兄弟
3.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后出现的新事物是()
A.火车B.飞机C.汽车D.轮船
4.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社会带人()
A.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B.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C.蒸汽时代和自动化时代D.蒸汽时代和信息时代
5.美国著名的“发明大王”,若请你为他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A.“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B.“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C.“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D.“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
第二篇:《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设计说明[定稿]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设计说明
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将从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评价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的几方面作出说明:
一、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其中,“讲述”、“了解”、“知道”和“认识”侧重于学生历史学习的识记层次,而“简述”和“理解”侧重于学生历史学习的思维层次。
二、教材分析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是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内容。本节课教材包括“电气时代的到来”“发明大王爱迪生”“汽车和飞机的问世”3个子目,主要讲述了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发生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电力取代蒸汽动力的这段历史,它上承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下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已有了深入的了解,通过课前预习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也很熟悉。,并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在现实生活中也广泛的应用,为学生学习本课打下良好的基础。难点在于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的认识。但初三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解析史料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为学习本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多媒体课件展示等,准确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开始的标志。
2、通过设计展台,掌握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碳丝灯泡,内燃机的发明和汽车、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3、通过对爱迪生发明碳丝灯泡的过程的学习,学习名人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4、通过史料分析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5、通过观看图片、史料及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科技发展的两面性的特征。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依据:电力的发明及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从此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而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交通领域的变革,飞机、汽车随之产生。
因此,因此将“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汽车和飞机的问世”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难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科技发展的两面性的特征。
依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学生习惯于过多地考虑正面影响,忽略了其负面影响,需要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对科技发展的两面性的特征加以理解。因此将此既作为教学难点。
六、评价设计
(1)对目标1、2的评价,通过学生自主设计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展台并选出最有意义的发明以及评价反馈的1、2、3、4、5、6和材料题完成。
(2)对目标3的评价,通过学生以讲述讲述一个发明家的故事的形式,投票选出你心目中最伟大的发明家的故事及评价反馈的第4题完成。
(3)对目标4、5的评价,通过学生研读史料后的交流展示和且行且思环节:对于“文明人跨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了一片荒漠。”的理解来完成。
七、教学策略
1、教法的选取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注重情境创设,实践探索、归纳总结、情感升华,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辅之讨论法、比较法、阅读指导法、观察法等
2、学法的选择
在学法指导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历史探究方法,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请同学们猜三则谜语,打日常生活用品和交通工具。师:这些谜底的共同之处生都与电有关.师:同学们还能说出在生活中与电有关的哪些器物?
生:电视、冰箱、电梯、空调、电饭锅、电熨斗、电脑、电热水器等等
师:同学们列出这么多电器,可见“电”这种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电是如何产生的,它又是怎样走进我们的生产、生活领域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次工业革命,看
人类的智慧之光是如何点亮了我们的生活的?请看第21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新授:
结合教材结构清晰的特点,为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把本课设计成三个篇章,以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的改变及影响作为主线。
第一篇章:科技成果展: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在第一环节,首先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初步了解工业革命的时间、特点、主要成果,又通过“我行我show环节—设计展台”活动,小组合作设计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展台,同时选出最佳发明并阐述理由,深层次的理解发明出现和存在的意义,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进行评价。
第二篇章:科技名人堂
——交流展示,情感教育
本篇章通过以讲一个发明家的故事的形式投票选出你心目中最伟大的发明家?从他们身上你能学到什么?的活动,以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
第三篇章:科技双刃剑:
——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本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科技改变世界,首先通过材料分析让学生整理出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主要是对生产力,社会面貌,经济组织和世界市场和格局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对人类发展进程的深远影响。然后通过“且行且思”环节,通过学生交流对“文明人跨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了一片荒漠。”这句话的理解来认识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而后通过图片,教师总结让学生体会工业文明和自然和谐发展共赢,才是发展之道。
九、作业环节的设计:
根据本节课教学情况和学生掌握的实际,进行作业布置。课堂完成“学习测评”的填空题,及时巩固基础知识。
十、板书设计
本课我通过PPT设计提纲式板书,利用黑板书写副板书,伴随教学进度呈现。这样既使知识结构比较清晰,又有利于学生学习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
以上就是我对《人类迈入电气化时代》的说课设计。在认真阅读理解教材和深刻领会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我结合鲁教版教材灵活、内容丰富的特点,把握学生兴趣所在,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功能,把学生活动和教材知识融为一体,力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让
这一课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一课,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第三篇: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设计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设计 吉林市第十六中学张艳丽
一、教材分析: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是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这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人类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飞机的问世,电话、无线电报的发明,给人类带来巨大方便,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感受着这次科技革命的魅力。这次科技革命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驶入快车道,他们彼此之间竞争激烈。而第二次科技革命既为这种竞争推波助澜,又为20世纪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下伏笔,因此本课在教材中起着上承工业革命,下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知道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2.知道卡尔·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3.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及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4.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大影响。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类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培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一系列生活化问题的设计,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认识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意识到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2.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和发明家科学贡献的介绍,尤其是分析爱迪生成功的原因,培养爱科学、学科学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促成一大批新的工业部门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面貌。汽车和飞机都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他们的发明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加强了各地区人们之间的交流往来,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
难点: 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教材仅从少数事例入手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提供的素材十分有限,学生难以深入感知。
四、教法:
1.启发式教学法
环环相扣的一系列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读懂教材,同时带着问题来看教材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谈话法
拉近历史与现实,教材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师生互动及一系列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3.多媒体演示法
借助图片,音像资料等的演示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的认识。
五、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知识迁移、情景体验、联想记忆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大家先欣赏一组图片。这是我们吉林市松花江的夜景图片,天然的江水与人文的街灯构成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那么大家知道图片中的电灯是何时出现的吗?除了电灯之外,这次工业革命还有哪些重要发明?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探寻一下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又一次重大飞跃――第二次工业革命。(板书)
由身边的景观引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趣被激发,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由身边景观引出教学内容,学生兴趣浓厚,接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师生合作,教学新课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电的产生和发展
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取代了蒸汽动力,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解释课题――电气时代 在
电力技术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电话的发明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爱迪生一生正式注册的发明有一千三百种之多。被称为“发明大王”。爱迪生178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光明。
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内燃机的发明 汽车的发明 飞机的发明
提问:同学们的家中或周围有哪些电器产品?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总结:可见,电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那么电是怎样产生的?又是什么时候开始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的?(引导学生看书,找出答案)
(结合大屏幕,总结发电机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力与蒸汽动力相比有哪些优越性? 大屏幕总结:电能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距离输送,并按用户需要科学分配能量,使用方便、清洁高效、价格便宜等。
既然电力有这么多的优越性,所以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代了蒸汽动力,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可见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它引领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板书)
结合地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总结美国和德国成就突出。设想假如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总结电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在生产领域的一场巨大变革,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结合贝尔发明电话图片,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信息传递领域的发明。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最为著名。
提问: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为“发明大王”?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展示爱迪生的发明成果。鼓励学生介绍爱迪生的故事。
出示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引导学生分析其含义。“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总结:爱迪生的经历也说明了,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付出辛勤的汗水。那么作为普通的一名中学生,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则更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
在你的努力之下,成功升入重点中学,你的父母准备带你去首都北京旅游,你准备选择哪种交通工具呢?它们分别是哪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动力机又分别是什么? 总结: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明确内燃机的发明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一个代表性的发明,它的发明,为汽车和飞机的创制提供了条件,从而将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播放幻灯片,认识汽车的发明。
展示汽车的演变图片,认识汽车的发展历程。
今天,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谁能说出你所知道的汽车品牌?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汽车被发明和使用后,带来了哪些影响?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汽车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教材动脑筋,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汽车的发明有利有弊,要合理利用科学技术。
人类很早就有像鸟一样翱翔蓝天的梦想,是谁把人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图片再现飞机的发明。
生回答。例:电灯可以用来照明;电视可以了解世界大事和娱乐;电饭锅可以煮饭;电熨斗可以熨衣服;电脑可以查资料,玩游戏等等。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与物理学科联系,加强学科间的综合交叉能力。讨论回答。认识电力比蒸汽动力的优越性。
感受到我们生活在电的世界,直接体验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得出直观认识――美国和德国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列。
总结出生活会变得很不方便,夜晚漆黑一片,许多家用电器打不开等等。
知道电话电报既属于电力应用又属于新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从而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爱迪生一生共有两千多项发明,其中正式注册的就有一千三百种之多。爱迪生在历经数次失败后,在178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介绍爱迪生的故事。所谓“天才”,虽然比常人聪明,但是更比常人勤奋。青年学生要想成才,首先必须具备勤奋的品格。
爱迪生等科学家志存高远,年轻时就很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热衷于发明创造,自愿献身于科学研究,专心致志地勤奋试验,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终于获得成功。他们这些崇高品格就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火车,汽车、飞机等。
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交通工具,汽车、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火车的动力机是蒸汽机,汽车的动力机是内燃机。
认识到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形象直观。
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能说出很多。
认识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分组辩论
1900年德国人齐柏林发明了飞艇。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把人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交通工具。
生活化问题的设计,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感受到电就在我们身边,科技就在我们身边。
培养提炼历史信息,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科间的综合能力。
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及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读图能力,形象直观。
生活化问题的设计,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科技成就推动社会的进步。
认识电力的广泛应用,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结合爱迪生的发明经历,认识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精神,鼓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精神,树立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适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认识到任何成功都离不开辛勤的耕耘。鼓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要学习科学家坚忍不拔的精神。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主动探究。
认识到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认识到要合理利用科技新成就,趋利避害。培养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能力。认识科技革命是一柄双刃剑。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巩固重点
指导学生设计板书,整合知识。选择好的进行展示和补充。大屏幕展示。
小组讨论,设计板书,总结新课。
培养动手能力和总结历史知识点的能力。
拓展提高,培养能力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特点?
总结: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泛的途径。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哪些启示?
大屏幕总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我国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索,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成果,分析其影响。从多角度分析总结。
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培养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史论结合能力。
工业革命带来的启迪,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考虑。
活动探究,升华知识
图表展示《1870年至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生产比重中的变化》表格,讨论“表格中的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特别强调补充: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德国后来居上,分别成为世界第一第二经济强国,英国法国则落后了。“日不落帝国”英国受到挑战,那天下还会太平吗?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了!
资本主义国家广泛运用工业革命的成果,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后来居上。
培养学生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并为下节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作铺垫。
七、板书设计:
第四篇: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设计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设计
朝邑初中—王秋红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二、能力目标
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教学难点: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猜三则谜语,打日常生活用品和交通工具。
1.一根藤儿连万家,家家开出幸福花,花儿夜夜放光芒,工作学习需要它。(电灯)
2.没嘴会说话,没手会摇铃,相隔千万里,说话能听清。(电话)3.一只箱子方又长,两条辫子竖顶上,接上电线跑得欢,接送乘客忙又忙。(电车)
师:这些谜底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生:都与电有关.师:同学们还能说出在生活中与电有关的哪些器物?
生:电视、冰箱、电梯、空调、电饭锅、电熨斗、电脑、电热水器等等
师:同学们列出这么多电器,可见“电”这种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电是如何产生的,它又是怎样走进我们的生产、生活领域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次工业革命,看人类的智慧之光是如何点亮了我们的生活的?请看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新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实际上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科技革命。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和主要动力分别是什么?
生答:开始是18世纪六十年代,完成是1840年前后。主要动力是蒸汽机。
师: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主要动力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24回答。)
生答: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主要动力是电力。师:电是如何产生的呢?
电作为一种新能源与蒸汽比有什么优点呢?
学生讨论回答:污染少,控制较方便,廉价,充足,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距离输送等优点。
师:正是由于电的这些优点,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电力逐渐取代蒸汽成为机器生产的主要动力,把人类推入“电气时代”。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电力不仅被应用于生产领域,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生活领域。这主要是因为电产生后,引发了一系列有关电的发明。请学生阅读教材P124回答当时出现了哪些与电有关的发明?
生:电车、电话、点灯、电报等。
师:在这里我要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与电有关器物都是那时发明的呢?如果不是,请举例说明。(如:电脑)
在众多电器的发明家中同学们认为最著名的应该是哪一位呢?(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引出下一子目。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请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和教材中有关爱迪生的材料,讲述爱迪生的故事或名言。
师:爱迪生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讨论回答(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百折不挠等)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让学生感觉电给生活带来的美好。P125动脑筋⑴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将会怎么样?请学生描述没电的情景(多媒体展示)。采访学生没电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感受?
⑵在没有电灯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些方法照明?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多媒体展示)师:我们平时应该怎样用电? 生:节约用电。
师: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这一时期还有一种能源被广泛应用开来——石油。因为当时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力机,是什么呢?
生:内燃机
师:内燃机的使用引发了交通领域的一系列变革,促使了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师:请学生看PPT中是一辆什么牌子的汽车?(奔驰)
它是以谁的名字命名的?让学生看教程P124找出来汽车的发明者、时间和发明的经过。
师:请学生回答,在这以前,人们出行多用什么交通工具?(19世纪伦敦街头,马拉车)
和汽车比,你喜欢坐什么车?为什么? 生:喜欢坐汽车。汽车舒适,快捷„„
师: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有关汽车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图片)请学生讨论P127动脑筋:是否应该发展汽车工业?
师:汽车确实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所以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汽车工业,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其消极后果。我们应该克服其负面影响,趋利避害,使之能更好的造福人类。
师:人类早就有翱翔蓝天的梦想,20世纪初,德国人齐柏林制造出飞艇,但是安全性能不好,后来,这个梦想由谁变为现实的呢?
生:美国人莱特兄弟。
师:请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介绍飞行的经过。
师:尽管这次飞行的时间很短,却开始把人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我们中国也有很值得纪念的飞行家,他是谁呢?
生:冯如。(简介冯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师:随着科技的进步,今天的飞机已成为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结合上边讲过的内容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飞机起飞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却要结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虽然结束了,可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现在我们以材料分析的形式总结一下它带来的影响。
(多媒体展示材料,学生讨论,老师总结,具体过程略。)
四、小结(用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比的形式进行小结(多媒体展示提纲,细节学生总结补充),让学生讨论这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启迪。
五、课堂检测
板书设计: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汽车的发明与应用 2.飞机的发明
第五篇: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反思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反思
反思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反思
课前,我主要按照教学参考书提供的教学建议进行备课。但考虑到世界史的内容要放在初二年级上,在上课前我把有关工业革命的内容印发出来,先让学生接触了一下。并且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没有陌生感,我刻意地突出本课内容与中国历史及今天生活的联系。现在回过头看这节课,有些以后上课值得发扬的优点,也有以后要尽量回避的不足。
首先,我的导入联系今天的实际生活,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我用“你和家人节假日的休闲方式有哪些?”引出“外出旅游的交通工具”再到“在外与家人联系的方式”,比较巧妙的引出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学生气氛也较热烈。
在学习主要内容时,我又联系上海世博会,以带领大家去参观世博会为由,要学生为博览会的展品写解说词,实际上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课的重点,应该是重点突出吧。而学生们的思维也较活跃,在5分钟的分组讨论后,不断有美妙的火花涌现,学生也很好的抓住些解说词的要点:时间,发明者就、国别及发明影响,而且语句生动简洁,比如有个学生介绍电灯泡时说“有黑夜的太阳是人类长期的梦想......”介绍汽车时“人类希望自己像马儿奔驰在草原”等等,让人不得不佩服孩子们的智慧。我制作的简单课件,一张张图片把学生的思维聚过来又散开去,很好的发挥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后,学生独立找出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本质上解决了教学难点。
然而不足的是,因为估计不足,整堂课容量太大,整个节奏稍显紧张,连最后的>总结也是匆匆了事。
我想,任何一堂课,都需要老师做充分的准备,我的不足将提醒自己要备课认真,再认真。
反思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反思
1、从整体的设计看,紧紧抓住教材的重点,在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掌握之后,再让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进行归纳,既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串成线,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2、在让学生了解这一系列发明创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科学成就的后面凝聚着科学家们艰苦的劳动,让学生懂得如何去热爱科学、尊重科学,树立为科学、为真理而献身的思想。
3、本设计对多媒体呈现的内容除文字与图片外,还可以更多样一些,在难点的突破上也还可进一步拓展,这样有利于学生真正把历史学透学活。
反思三: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不多,与现实联系比较密切,在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补充一些内容做为充实课堂的需要。本节课利用大量图片,形文并茂,引发学习学习兴趣。本节课设计了两个学生讨论题,意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对一些历史现象的辩证评价能力。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而不是一味地把学生的思维往教师设计的路上引,如何贴近学生,更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还需摸索。不足之处: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结合的程度不够,不能使学生形象的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不同。历史知识应该是承前启后的,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对历史的横向和纵向比较理解能力。
反思四: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不多,诸如此类课应尽力让学生自己学习,并通过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总结历史>学习方法及规律。教师先设计预习提纲:
1、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发明成果,按类型将这些发明成果归类。
2、哪些发明属于“母发明”?本次科技革命以什么使用为广泛标志?
3、将本课发明家进行归类,可以有几种方法?
4、本次科技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从中你有什么感悟?
5、如何解决工业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矛盾。学生小组合作研究学习,教师巡视,14个小组不能有足够的时间各个展示,为公平起见,学生抽号,抽中者进行展示,未抽中不展示小组可以向展示小组提问,进行评价。这样既能照顾到全体,又能完成学习目标。教师最后对重点进行强调,可以全班齐读,或同答来调动学生积极性。
课前,我主要按照教学参考书提供的教学建议进行备课。但考虑到世界史的内容要放在初三年级上,在上课前我把有关工业革命的内容印发出来,先让学生接触了一下。并且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没有陌生感,我刻意地突出本课内容与中国历史及今天生活的联系。现在回过头看这节课,有些以后上课值得发扬的优点,也有以后要尽量回避的不足。
首先,我的导入联系今天的实际生活,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我用“你和家人节假日的休闲方式有哪些?”引出“外出旅游的交通工具”再到“在外与家人联系的方式”,比较巧妙的引出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学生气氛也较热烈。
在学习主要内容时,我又联系上海世博会,以带领大家去参观世博会为由,要学生为博览会的展品写解说词,实际上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课的重点,应该是重点突出吧。而学生们的思维也较活跃,在5分钟的分组讨论后,不断有美妙的火花涌现,学生也很好的抓住些解说词的要点:时间,发明者就、国别及发明影响,而且语句生动简洁,比如有个学生介绍电灯泡时说“有黑夜的太阳是人类长期的梦想......”介绍汽车时“人类希望自己像马儿奔驰在草原”等等,让人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