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春)》课程教学大纲

时间:2019-05-13 12:4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春)》课程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春)》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篇:《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春)》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春)》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69

英文名称:Field Practice of General Plant Pathology

一、课程说明

1.学分与时间周数

学分为1.时间为1周2.实习目的和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制作和保存的基本方法

(2)在该课程教学的全学年内采集制作病害蜡叶标本30-40种

(2)要求学生对农业生产上重要的病害的病原物能够鉴定出属名和种名,掌握病原物鉴定工具书的使用,病原物鉴定的方法和步骤;鉴定20-25种

(3)掌握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会显微计测及显微摄影技术

(4)熟悉病害调查与损失估计的一般方法,学会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5)学会植物病原鉴定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6)学会实习报告的写作

3.实习内容

(1)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2)植物真菌性病害病原物的鉴定

(3)植物病害标样的保湿培养、借助体视镜观察、制片显微观察方法

(4)利用生物显微镜及显微计测、显微描绘及显微摄影技术对植物病原菌进行鉴定

(5)调查作物病害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损失估计,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6)学习植物病原鉴定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7)进行相关实验报告的写作

4.实习时间

(1)教学实习为40学时,一周(2)安排在5月中旬

5.实习方式和安排

(1)实习安排在第4学期,5月中旬,以便使学生能够观察到春季主要作物上发生的主要植物病害,实习分为田间病害诊断、病害识别和病害标本采集。

(2)一般在实习开始的前一周由教师外出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地点

(3)学生外出田间时间为2天;田间采集完成后进行室内标本鉴定、显微计测及显微摄影技术等,时间为3天。

(4)学生在实习期间以班级和小组为单位进行组织、管理

(5)每班级配备2名教师

6.考核方式

(1)实习报告:要求每人独立完成显微测量报告、显微摄影报告

(2)考核方式:

a.实习考核方式;实习成绩按百分制,鉴定报告占20%;实习操作和病原识别考试占20%;制作标本数量和质量占30%;显微测量报告、显微摄影报告占20%;其它占10%。

b.实习成绩评定:实习独立作为一门课程成绩,实习不及格者须随下一级重新实习,没有补考的机会。

7.实习注意事项

(1)外出采集的安全

(2)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3)保护实习地点的作物不受损害

修订人:孙广宇

审核人:宗兆峰

2008年9月24日

第二篇: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Plant pathology)

(48学时)

一、简要说明:

《植物病理学》是为农学专业所设置的一门专业拓展性课程,其中课堂理论教学36学时,实验课教学12学时,3.0学分;课程实习0.5周,0.5学分。本大纲规定了教学的基本方法、教学内容、目的要求和学时分配等。

二、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一门植物生产类学科专业课程。是农学专业的拓展性课程。主要着重对学生进行植物病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与教育。本课程包括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害的病原物、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植物病害的控制、作物病害的发生与防治6个知识模块。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植物病理学、农作物病害的发生与防治的知识。

三、教学基本要求和方法:

本大纲根据课程在生物安全学科中的地位、任务和要求来制定。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大部分。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自主学习,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农作物病害的与防治的知识和植物病害识别的基本技能。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利用多媒体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方法,实践教学采取实验室操作和田间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授课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陈利锋、徐敬友主编.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农业植物病理学(南方本,第三版).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主要参考书目:

赖传雅主编.农业植物病理学(华南本,第二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谢联辉主编.普通植物病理学.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侯明生主编.农业植物病理学.北京:.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五、学分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3.5学分。其中: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课)48学时(3.0学分),课程实习0.5周(0.5学分)。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内容(36学时)

第一章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2学时)

1、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植物病害的重要性,植物病理学的研究领域;掌握植物病害的概念、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区别;熟悉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

2、讲授内容

第一节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1.植物病害的概念 2.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 3.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 4 植物病害的重要性 第二节植物病害的症状 1.病状类型 2.病征类型

3.植物病害症状表现的复杂性 第二章植物病原学(12学时)

1、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植物病原菌物的分类地位、分类系统,各类病原菌物的病害特点及其引起的重要作物病害;掌握植物病原菌物的一般性状、主要类群的形态特征;熟悉代表性植物病原菌物的形态特征。

了解原核生物的分类地位、病原细菌的分类、主要病原细菌种类、病害特点及其引起的重要作物病害;掌握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主要病原细菌类群的形态特征;熟悉代表性植物病原细菌的形态特征。

了解病毒与菌物、细菌在形态、结构、组分上的区别,植物病毒的分类、病害特点及其引起的重要作物病害;掌握植物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病毒增殖与传播特点染,熟悉重要病毒属的形态特征。

了解植物病原物线虫的主要类群、病害特点及其引起的重要作物病害;熟悉植物病原线虫的结构、形态特征;掌握植物病原线虫的生物学特性、主要病原线虫的形态特征。

了解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因;熟悉非侵染性病害对植物的危害特点;掌握非侵染性病与侵染性病害的区别要点。

2、讲授内容

第一节植物病原菌物(6学时)1.植物病原菌物的一般性状

菌物的营养体;菌丝的变态与菌组织;菌物的无性繁殖、有性生殖和准性生殖;菌物的生活史;菌物的分类和命名。

2.植物病原菌物的主要类群

先讲解各门的形态特征,再讲解各门的代表属的形态特征。

根肿菌门;卵菌门;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半知菌类。3.菌物病害的特点和诊断

第二节植物病原原核生物(2学时)1.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形态和结构;繁殖、遗传和变异;生理特性;植物病原细菌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

2.植物病原细菌的主要类群

先讲授各类群的形态特征,再讲授各类群代表属的形态特征。有细胞壁的G-细菌;有细胞壁的G+细菌;无细胞壁细菌。3.细菌病害的特点和诊断 第三节植物病原病毒(2学时)1.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

形态、结构与组分;植物病毒的理化特性;植物病毒的复制和增殖;植物病毒的传播方式;亚病毒;病毒的分类。

2.植物病毒的主要类群 3.病毒病害的特点和诊断 第四节植物病原线虫(1.0学时)1.线虫的一般性状

形态与解剖特征;生活史和生态;寄生性和致病性;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类。2.植物病原线虫的主要类群 第五节非侵染性病害(1学时)1.化学因素引起的非侵染性病害 植物的营养失调;污染;药害。2.非物理因素引起的侵染性病害 光照、温度、水分、气流失调 第三章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4学时)

1、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侵染过程、病害循环、初侵染与再侵染、植物病害流行、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的概念;熟悉植物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的各个时期、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和传播途径,病原物侵入寄主的途径和方式,单年流行病害与积年流行病害的流行学特点;了解侵染过程各个时期的影响因素、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和传播途径对植物病害防治的意义、植物病害流行的计量方法、时空变化规律,植物病害的流行因素。

2、讲授内容

第一节病原物的侵染过程 1.侵染过程的概念 2.侵入前期(接触期)3.侵入期 4.潜育期 5.发病期 第二节病害循环 1.病害循环的概念 2.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 3.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4.病原物的初侵染与再侵染 第三节植物病害的流行 1.植物病害的计量 2.植物病害流行的类型 3.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

第四章寄主与病原物相互作用(2学时)

1、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植物抗病性的概念,病原物的致病机制和植物的抗病机制;熟悉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类型、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性分化,植物被病原物侵染后所发生的主要生理变化;了解病原物的寄生性与致病性的关系。

2、讲授内容

第一节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1.病原物的寄生性及其类型 2.病原物致病性和致病性分化 3.病原物的致病机制 第二节植物的抗病性 1.植物抗病性的概念和类别 2.植物被侵染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3.植物的抗病机制

第五章植物病害的防治(2学时)

1、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病害诊断的要点和程序,新病害鉴定的柯赫氏法则,植物病害综合防治、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的概念,植物病害控制原理;熟悉常见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了解植物病害诊断的意义、依据,常见植物病害防治方法的意义、原理和针对的病害对象。

2、讲授内容

第一节植物病害控制原理 1.植物病害控制的生态观 2.植物病害控制的经济观 3.植物病害控制的策略 第二节植物病害的控制技术 1.植物检疫 2.农业防治

3.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4.生物防治 5.物理防治 6.化学防治

第六章作物病害的发生与防治(14学时)

1、目的要求

通过课外的自主学习和讨论。掌握主要作物病害的发生与防治、熟悉主要作物病害的病原特性和主要症状,了解各种作物病害的危害性。

2、学习方法 要求4位组成一个学习小组选择一种作物病害,通过课外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精读教材、参考书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别写出具体作物病害的发生与危害状况、病害病原物的特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病害综合防治措的资料,做成讲演稿,并在课堂上介绍和讨论(每种作物病害35分钟)。

3、可选择的作物病害

水稻稻瘟病、小麦锈病、柑橘疮痂病、马铃薯晚疫病、荔枝霜疫霉病、油菜菌核病、茄科蔬菜青枯病、十字花科软腐病、柑橘溃疡病、柑橘黄龙病、番茄病毒病、蔬菜根结线虫病、水稻病毒病、柑橘贮藏期病害、香蕉炭疽病、香蕉枯萎病、水稻纹枯病等。

实验教学,12学时

实验一植物病害症状观察(验证性实验,3学时)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学习描述和记载植物病害症状的方法,掌握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特点以及了解植物病害症状在病害诊断中的作用。

2、材料与仪器

各种类型的病害蜡叶标本、液浸标本,幻灯片等;放大镜。

3、内容与方法

(1)观察5种病状类型(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的病害标本。

(2)观察8种病征类型(粉状物、霉状物、锈状物、点状物、煤状物、索状物、菌核、菌脓)的病害标本。

4.作业

把给出的病害标本进行归类(症状类型或/和病征类型),并说明归类依据。

实验二菌物形态观察(验证性实验,3学时)

1、实验目的

通过对各主要菌物的观察,区分不同病原菌物的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类型。掌握与植物病害有关的重要属的形态特征、分类依据及其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同时学习使用检索表来鉴定病菌,为分类鉴定打下初步基础。

2、材料与仪器

植物病原物的玻片标本;显微镜

3、内容与方法

观察各类代表性病原菌物的营养体、繁殖体(形态特征)。

4、作业

(1)绘重要作物病害的病原属的形态特征图。(2)列表描述所观察菌物的特点。

实验三主要作物病害病原及症状特点(验证性实验,3学时)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学习认识主要作物病害症状、病原物特征。

2、材料与仪器

水稻稻瘟病、小麦锈病、柑橘疮痂病、马铃薯晚疫病、荔枝霜疫霉病、油菜菌核病、茄科蔬菜青枯病、十字花科软腐病、柑橘溃疡病、柑橘黄龙病、番茄病毒病、蔬菜根结线虫病、水稻病毒病、柑橘贮藏期病害、香蕉炭疽病、香蕉枯萎病、水稻纹枯病蜡叶标本和液浸标本,菌物性病害病原物的玻片标本。

3、内容与方法

(1)主要作物病害的症状特点观察;(2)菌物性病害病原物的形态特征观察。

4、作业

(1)描述主要作物病害的症状特点;(2)描述所观察菌物的形态特征。

实验四植物菌物性病害诊断(综合性实验,3学时)

1、实验目的

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植物病原及其所致症状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对所选的1种田间菌物性病害进行诊断并对其病原进行鉴定。掌握植物病害诊断与病原鉴定的基本步骤与基本方法。

2、实验方法原理

对病植物的诊断应该从症状入手,全面检查,仔细分析。资料记载的病害症状往往是典型的。实际上,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植物病害,经常出现非典型症状,这是由于诸如温湿度条件不同、品种抗性不同、病害症状出现的时期(初期、后期)不同、复合感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诊断的程序一般应包括:

1.田间的观察和调查:观察病害群体在田间的分布,详细记载病株的特征(色泽、质地、状态),调查与观察病区地形、土质、及发病前后的天气,了解植物的品种、种苗来源、前作、长势,农事操作(肥水管理、农化品使用)等。

2.症状的识别和描述:详细观察病植株的外观反常现象以及病组织上是否有病症出现。真菌性病害伴有霉状物、点状物、粉状物等病症;细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多呈水渍状,并伴有菌脓和细菌溢出现象,由此根据病症即可初步辨别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线虫病害通常病部形成虫瘿、根结等特征;病毒病无病症,但是通常具有一些特异性的症状可作为该类病害的初步诊断依据。

3.查询病史与了解有关资料

4.采样检查及病原物鉴定:对一些病害,仅凭田间观察到的症状不容易直接判断是哪种病害。应在田间采样到实验室进行显微镜检查病原物的形态特征。疑是真菌性病害,有时可直接制作临时玻片(制作方法见本书实验二十三中玻片标本的徒手制作)用显微镜查看病原物的形态特征;疑是细菌病害可做“喷菌现象”观察,即在病健交界处切取一小块寄主组织(大小约0.5 cm,注意病部若为根、茎、果,切取组织的厚度不宜超过1 cm),置于载玻片中央滴上蒸馏水,使水滴完全覆盖病组织,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可见大量浑浊状物从维管束或叶脉切口处涌出,即初步判断是细菌性病害。但从田间采集到的样本,直接制作临时玻片有时看不清楚或看不到病原物,尤其是真菌的子实体。通常需要对标样进行保湿培养(在温度2528℃、相对湿度100%条件下,经24小时),待病部长出子实体,再制作临时玻片镜检。对有疑问的或观察到存在多种病原物时,则需进一步对病原物进行分离培养、纯化,并对纯化的病原物进行形态学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等。

5.专项检测:如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实验、电泳等。6.查阅资料,核对鉴定结果:

7.逐步排除法得出适当的结论:将上述所得的结果与已知描述的病害进行核对,采用逐步排除法得到结论,但是对于一些一种不熟悉的或新的病害时,该病原物的鉴定必须遵循柯赫法则(Koch’s postulate)所定的步骤进行才能下结论。

3、实验方法

在进行田间初步观察的基础上,每生选择一种植物病害,根据症状特点进行田间诊断,带回病组织制成玻片标本,进行病原物镜检。通过症状描述、病原形态观察,诊断出病害。

四、作业与思考题

1、根据实验结果写出你所鉴定的病害及其依据。

2、为什么从病部看的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引致该病害的病原物?

编写人: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学系,蔡学清教授

第三篇: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Ⅱ

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Ⅱ

班级:农学1001姓名:齐创业学号:101801116

实习时间:2012年9月19日

实习地点: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田

实习目的:植物各种常见病态的观察

黄萎病:露地栽培,从定植后1个月左右开始,地上部位出现病症,一直到收获结束时持续发病。最初,下部叶片局部萎蔫,叶边上卷。过2—3天后,病部由黄白色转为黄色。叶片边缘变色较多,以小叶脉为中心呈楔形。接下来,变色部位逐渐扩大,整片小叶黄变,慢慢褐变枯死。病害加重时,上部叶片也依次发病枯死,并导致下部叶片慢性枯萎。因此,病株株高降低、果实的坐果及生长明显受影响。剖检病株叶柄和整,可见导管部有黄褐变。

畸形病毒病:叶片畸形或丛簇型开始时植株心叶叶脉退绿,逐渐形成深浅不均的斑驳、叶面皱缩、以后病叶增厚,产生黄绿相间的斑驳或大型黄褐色坏死斑,叶缘向上卷曲。幼叶狭窄、严重时呈线状,后期植株上部节间短缩呈丛簇状。重病果果面有绿色不均的花斑和疣状突起。稻曲病: 本病危害谷粒。轻则一穗中出现1~5病粒,重则多达数十粒,病穗率可高达10%以上。病粒比正常谷粒大3~4倍,整个病粒被菌丝块包围,颜色初呈橙黄,后转墨绿;表面初呈平滑,后显粗糙龟裂,其上布满黑粉状物,此即为病菌厚垣孢子。稻曲病粒与稻粒黑粉病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整个谷粒失去原形,为病菌所包围、取代;后者基本保持正常谷粒状,仅颖壳合缝处生黑色舌状物,颖壳内充满黑粉(即病菌冬孢子堆)。

玉米瘤黑粉: 瘤黑粉病的主要诊断特征是在病株上形成膨大的肿瘤。玉米的雄穗、果穗、气生根、茎、叶、叶鞘、腋芽等部位均可生出肿瘤,但形状和大小变化很大。肿瘤近球形、椭球形、角形、棒形或不规则形,有的单生,有的串生或叠生,小的直径不足1厘米,大的长达20厘米以上。肿瘤外表有白色、灰白色薄膜,内部幼嫩时肉质,白色,柔软有汁,成熟后变灰黑色,坚硬。玉米瘤黑粉病的肿瘤是病原菌的冬孢子堆,内含大量黑色粉末状的冬孢子,肿瘤外表的薄膜破裂后,冬孢子分散传播。

水稻恶苗病: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中国各稻区均有发生。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或不能出土。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湿度大时,枯死病株表面长满淡褐色或白色粉霉状物,后期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囊壳。病轻的提早抽穗,穗形小而不实。抽穗期谷粒也可受害,严重的变褐,不能结实,颖壳夹缝处生淡红色霉,病轻不表现症状,但内部已有菌丝潜伏。

丝瓜白粉病:主要为害丝瓜叶片。初发生时叶片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病斑变黄褐色为病菌的闭囊壳。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

慈姑黑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被害叶片初生黄色至橙黄色稍隆起大小不等的疱斑,后疱斑枯黄破裂,散出大量黑粉,此即为本病症征(病菌冬孢子团)。有的疱斑可全部脱落使叶片穿孔;有的病叶呈畸形扭曲。叶柄受害亦生初期淡黄后转黑褐的近椭圆形或短条状肿斑,后表皮破裂散出黑粉。

白叶枯:白叶枯病主要发生于叶片及叶鞘上。初起在叶缘产生半透明黄色小斑,以后沿叶缘一侧或两侧或沿中脉发展成波纹状的黄绿或灰绿色病斑;病部与健部分界线明显;数日后病斑转为灰白色,并向内卷曲,远望一片枯槁色。

纹枯病:叶鞘染病 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 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 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穗颈部受害 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

实习小结:通过此次实习,我近距离的观察玉米,棉花,水稻等作物病害特征和形态。进一步巩固了上课所学知识,为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四篇:植保专业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改研究

植保专业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改

研究

植保专业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改研究

普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的重要课程之一,课程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植物病害产生的原因、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防治的方法。随着当前新技术及成果的不断出现,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普通植物病理学实践性较强,需要不断创新该课程的实验教学方式,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 教材和参考书的选择

教学内容的开展主要依靠教材,这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最佳途径,也是

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及科学成果的不断涌现,在选择教材方面要紧跟时代科技的潮流,反应最近的科技和信息的动态。本校选择的教材恰恰反映了本课程的最新知识及发展动态,充分反应了进你那来植物病原学、分子植物病原学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向,内容的见解和语言由浅入深,容易被学生理解。为了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充实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备课及授课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推荐、植物线虫学、植物病害诊断及植物病原真菌学等相关的专业参考书目,还可以推荐专业的杂志例如,植物保护学报等。

二 教学方法改革

(一)坚持启发式教学的指导思想

普通植物病理学这门课程专业性较强,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还有很多难以记忆的拉丁学名及变化多样的病原形态,然而,长期以来的教学方式

都是坚持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满堂灌及填鸭式教学为主。

一方面学生对老师形成了极大的依赖性,缺乏创新思维及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枯燥的知识让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降低,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在传授新知识之前利用原有的学习过的知识启发学生,建立该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这样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探索性及创新性。

(二)引入新成果、新问题

在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照本宣科,应该将近几年在实际的生产中碰到的和植物病害相关的尚未解决的问题或者对农业的生产造成危害的情况讲授给学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探索相关的问题,思考解决的办法,此外,对于植物病理学的学科的最新成

果和罪行信息动态告知学生,然后让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感。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教学植物病理学这门学科教学手段的更新,在这个信息化社会中,大学课堂很难仅仅依靠挂图、黑板或者教材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加强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投影、幻灯片或者多媒体,丰富课堂知识,提高授课效果。本专业课程的教师应该根据授课的实际情况,购置相关的教学光碟、投影胶片、录像带或者电视投影的显微镜等,充分结合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等教学方式,便于学生掌握植物病理学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现代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很快,各方面信息丰富,很多学生在学校内获得的知识很难及时适应今后的

工作,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恰恰是在工作实践后获得的。所以,大学生只有不管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丰富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工作的需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和要求,让学生在获取知识方面能动性增强,需要对授课方式进行变革,在教师精讲的同时,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分析,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及参考书,归纳整理相关的专业内容,从而探索新知识。

(五)探索课堂的情感教学

任何课堂的教学过程都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还涉及到师生的情感问题,植物病理学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师的教是外部因素,学生的学是内部因素,任何事情的发展都要依靠内因,内因起决定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调动学生的内在的学习的动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摆脱传统的满堂灌式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师生的情感教育,创建宽松的教学氛围。

情感教育理论是指师生真诚的情感交流,创设的一种合作式宽松的教学氛围,这样学生能够避免约束感,积极快乐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样可以给学生创造一种安全感和宽松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及身心状况,让学生受到鼓舞,教师要增加情感投入,满腔热血,爱岗敬业,提高治学的严谨性,增强互信。

师生在授课的过程中尽量能够创造教学的情绪场,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的对象是有独立丰富情感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理想,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和理解,一旦进入课堂就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开始,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情绪情感,都牵扯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就是说,知识和情感在课堂上不可分割,教师出了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崇高的情感态度,运用幽默、机智的手段带动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三 加强实验和实践的教学环节

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比较注重实验和实践的环节,通过实验和实践的教学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能力及创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新时代对实践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在普通植物病理学课堂上开展实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在设计内容方面,传统的实验方法是老师设计好实验的步骤,学生根据程序进行操作,目前,可以让学生设计实验,教师只负责给定题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经过讨论提交实验设计的方案,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设计方案,最终得出科学的实验路线。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可以利用暑假期间,安排普通植物病理学学科的学生到课外实习,有老师带领到各地采集植物病理标本,教给学生识别水稻、玉米、棉花、各种蔬菜可鞥呢遭受的病害的症状,一方面可以丰富暑假生活,积累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可以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大三大四的学生面临写毕业论文,毕业工作的关键时期,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到重点的学校或者科学研究院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掌握关键的操作技术,提高科研素养,或者安排学生到大型企业的一线实习,为找工作打下基础。有的学生对科研比较感兴趣,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老师一起进步,提高科研能力。学生可以尝试开放实验室,将学生的实验研究项目和校外的实践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拟定科研项目,尝试填写创新项目申报书。在讲授普通植物病理学的过程中,结合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能够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社会接轨。

四 处理好多媒体教学和常规教学的关系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各个学科的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不断渗透,给教学带来了便利,在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图片、文字、视屏

等相结合,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给学生带来多维立体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能够给教学节省时间,增加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能够加大教师授课的信息量。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师可以把授课内容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授课的效率,将微观教学转化为宏观教学,很多瞬间难以观测的现象通过放慢过程让学生观察更细致,辅助植物病理学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和实物标本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完全取代,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一旦过多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学,那么学生的做实验就变成看实验了,那么很难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常规的教学方法,通过二者的互相配合使用,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五 结语

普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骨干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相关专业的学校应

该引起重视,在教材、参考书及实验标本方面的选择上都要认真研究,确保学生可以紧跟时代步伐。坚持启发式教学思想,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也要在授课过程中投入个人情感,避免知识传授过于枯燥,同时为了学生未来的就业,要重视实验和实践环节的训练,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完善常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史学群 , 宋海超.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实习的改革与探索 [J].海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09,27(2):20185.[3] 徐建强,林晓民,康业斌,等。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7,5(6):104-106.[4] 李金云 , 吴学宏 , 韩成贵 , 等.《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

革初探 [J].科学咨询 ,2008(13):94.[5] 杨红 , 刘志恒 , 陈立杰 , 曲波.多媒体技术在植物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J].高等农业教育 ,2008,6:67-69.[6] 杨文成.科研促进《植物保护》课的教学改革 [J].孝感学院学报 ,2001,21(6):92-94.

第五篇:《普通植物病理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创新

《普通植物病理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创新

《普通植物病理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创新

武侠,刘润进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摘要:本文总结了《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及教学内容更新、实验课和教学实习课程大纲及内容的重新设置、多媒体课件建设和教学全程录像、改革考试考查方法等方面的教学研究成果。通过教学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明显提高,为培养植物病理学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奠定了牢固基础。

关键词:普通植物病理学;理论教

学;实验教学;教学实习

基金项目: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武侠(1963-),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学和植物线虫学研究与教学。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是植保专业本科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骨干课程。本门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课讲授、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以及教学实习3个环节的系统训练,理论联系实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分析农业生产中病害发生原因、流行规律和控制措施。课程改革总体目标为,一是创建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稳定、教学质量优秀的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二是抓好系列教材的配套建设,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使课程内容具有系统性、新颖性和实用性;三是加强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独

立思考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四是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教研水平,推动课程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课程组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丰富教学手段、改进考试和考察方法、加强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及教学内容创新

课程组成员由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稳定、具有奉献精神的博士学位教师构成,为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完成高水平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材采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三版),根据教材内容与第二版的内容差异较小,依据课程组成员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优势,对教学内容和大纲进行大规模修订,以便学生在掌握植物病理学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的学科发展动态。

在植物病原真菌章节中,因为教材中采用的Ainsworth分类体系(1973)以传统的形态学为基础,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重点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真菌分类中应用及意义,增补Alexopoulus主编的《菌物学概论》(Introductory of Mycology 1996)关于真菌分类系统的变动内容。对于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类地位的变化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子囊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分类的复杂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对“真菌”和“菌物”2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详细阐明。同时对有益真菌在农业、医药和酿造业等行业中的成功应用进行举例介绍,以便引导学生对真菌学习的兴趣,以利于拓展知识面。在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章节中,对于植物病原细菌和原核生物的分类地位和分类依据变化,介绍对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分类演替过程。在原有经典病害讲解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目前北方果蔬细菌性疮痂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vesicatoria和溃疡病

Clavibacter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以及姜瘟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等病害的逐年加重的原因,这些细菌性病害为我国进出口相关农产品的重要检疫对象,已成为国际间制衡农产品进出口新的技术壁垒。在植物病原线虫章节中,重点讲解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甘薯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和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alus)的国内外研究概况。结合这些线虫病害给我国农林生产造成的严重损失,其中根结线虫病害已上升为我国保护地果蔬生产亟待解决的难题;甘薯茎线虫已成为甘薯安全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松材线虫病害的疫区蔓延迅速,并明显快速向北方地区扩展,已成为引致重大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灾难的潜在隐患。在植物病害流行学章节中,补充了宏观植物病理学理论,借助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植物病原菌的时空动态变化。将病原物寄生

性和致病性章节和植物的抗病性章节合并讲授,引进了病原物和寄主植物识别的分子基础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新颖性和前瞻性。在植物病害防治原理章节中,在植物病害综合治理(IPM)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植物病害可持续治理理念,解决困扰人类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农产品残留和生物安全问题,补充讲解了农田生态环境恢复和生物防治措施优缺点等内容。

积极建立和完善了教材体系,课程组成员1人副主编编写“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材;1人副主编“中国检疫性植物线虫”,参编“植物病原线虫学”和“植物线虫志”等教学参考书。依据课程组成员的研究优势,为本科生自编“植物病害流行学”、“植物线虫学概论”和“真菌分类学”等,教材质量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教学参考书选用Agrios主编的“Plant Pathology”、Alexopoulus主编的“Introductary of Mycology”以及“植物病原真菌学”、“植物病原线虫学”和“植物病

原细菌学”等。

二、实验课和教学实习课程内容和大纲修订

本课程的实验课中综合性实验课时占47%;另外在春学期末安排周的教学实习。重新修订了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指导书,使其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新的实验体系增加了实用性强的综合性试验5个:(1)植物真菌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学生自由采集或选择根病、叶部病害、贮藏期或苗期病害病样,独立完成培养基制作和分离纯化过程,对于分离结果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2)植物病毒粒体的分离和纯化,以及摩擦接种试验。(3)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和纯化,要求学生自己采集或选用病样标本,独立完成试验过程。(4)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鉴定,针对病原线虫在寄主植物为害特点,采用直接剖检法、过筛-重糖离心法和贝曼漏斗法分离线虫,并掌握分离原理。(5)病原物生理小种鉴定方法,本课程组现保存有

番茄叶霉病和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鉴定的国际标准鉴别寄主,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一种病原物进行生理小种进行鉴定。开放植物病理学实验平台,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增加学生试验操作能力和独立开展试验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在教学实习教学环节,根据胶东半岛主要植物病害发生种类和分布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病害发生区域进行病害调查。实习基地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青岛市园林局下设的中山公园和世纪公园,重点调查花卉和园林植物病害发生的种类,进行典型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病害发生的时期和为害部位,对病害发生规律和可行的控制措施进行分析;结合昆虫实习,调查青岛浮山和崂山森林病害发生的种类;与城阳区夏庄镇郝家营村蔬菜科技示范区建立了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主要针对保护地蔬菜病害进行调查,从病害症状识别、田间发病分

布型、危害损失估计进行系统调查,同时对栽培条件和种植品种情况进行记载,分析病害发生的原因。实习报告除完成采集标本量以及诊断结果外,要求学生提交一份实习体会。

三、开展多媒体网络课件和教学录像建设,优化教学过程

根据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理论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实践性强的特点。辅助多媒体教学在提高教学效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完善现有教学课件,使之内容更加丰富实用。制作了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课件;植物病害诊断模拟训练系统多媒体课件;植物病害流行模拟模型的构建及其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果树病理学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梨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多媒体课件等5个教学软件。其中植物病害流行时空动态模拟教学软件开发获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注册。录制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全程教学和实验操作录像片。大大地丰富

了教学手段,学生可以选择多种学习方式,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四、改革考试考查方法,综合评定本门课程的成绩

完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采用笔试、实验操作和平时考查等多种形式,测试学生的真实水平,试卷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课考试与实验课考试分开,分别计分。理论课考试以笔试为主,侧重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占本课程总成绩的70%,平时课堂提问和讨论占20%,考勤占10%。实验课成绩以实验操作为主,实验操作考试采用抽签方式进行,占总成绩的50%,主要进行验证性实验操作,如真菌病原菌的形态观察,鉴定到属,写出拉丁名和中文名,采用的实验材料均为平时实验中观察过的真菌;平时实验课操作及实验报告撰写占总成绩的40%;考勤占10%。通过近3年来的考试考察结果表明,成绩为90分以上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8%;80~90分的学生为68%~73%;

70~80分的学生占18%~21%;60~70分的学生占8%~11%;60分以下的学生占1%~3%。本考试考查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课程学习成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3年的理论课、实验课和教学实习环节教学内容的创新,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普通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手段,为以后的农业植物病理学和相关选修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届植保专业本科生考取国内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研究生的比例稳定在60%~70%,其中20%~30%考取了重点高等院校和国家级科研单位。

参考文献

[1]刘维志。植物病原线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姚一建,李玉。菌物学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下载《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春)》课程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春)》课程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园艺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大纲

    《园艺植物病理学》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园艺植物病理学》实习教学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教学实习 英文名称:Horticultural Plant Pathology practice 适用专业:园艺......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教学实习是《植物病理学》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教学实习,掌握几种重要作物病害症状的特点及病原物形态特征,了解病情调查、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定稿]

    篇一: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 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 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年级:2008级 专业:植物保护微生物工程 组别:第三小组 姓名:戴泽翰 学号:200830200508 指导老师:李敏......

    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

    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 实习时间:一周 实习地点:河南农业大学校区及三区,毛庄,森林公园及浮戏山 实习目的:学习实地认识各种植物病害并采集标本,学习制作标本的方法,学习用不同的培养......

    华农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植物病害的认识 一、目的要求 通过室内、外观察,对什么是病害,病害的病状表现,病害发生原因及条件,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性等问题,有一个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病害基本概念......

    《认识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土木工程专业 认识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1276学分:1周数:1周(土木系安排四天) 一、实习目的 认识实习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毕业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毕业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课 程 编 号 :20312105 总 学 时 数 :2周 总 学 分 数 :2 课 程 性 质 :必 修 课 适 用 专 业 :工 程 力 学 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 实习目......

    基因工程课程实习教学大纲

    基因工程课程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基因工程 Gene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 开课院系: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实习周数: 1周 课程学时: 30学时 课程总学分: 2 适用专业: 生物科学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