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普法工作存在的矛盾及实践思考
一、本文主要着眼于目前普法工作存在的三大矛盾,从分析矛盾出发,探讨如何使法制宣传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这三大矛盾包括:
1、公民法制教育的普及率高与法制理念树立情况不容乐观之间的矛盾
在法律知识与法律理念普及的问题上,法律知识的获得并不难,难的是法律理念的树立和法律素质的养成。我们曾经认为普法就对法律条文的传授,所以在历次的普法活动中都只是注重公民学到多少部法律,记住了多少法律条文,而忽视法律理念的植入。我国这种“至上而下”的法律宣传方式是基于我国公民法律知识缺乏和法律意识荒芜的现实,这种大规模的普法“造势”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对法律感觉相对陌生的普通中国人的观念,让他们初步地领悟到了法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性。然而,这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法律条文再背得滚瓜烂熟,而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理解,对公民法律意识的树立和法律素质的提高也还是于事无补。
2、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渴求与法律宣传内容、途径、手段过于单一之间的矛盾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的利益关系趋于复杂,各种矛盾也将趋于多发和复杂,人民群众对于法律知识的渴求也将越加强烈。尽管我们的法律宣传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偏差,集中体现在:有些法律宣传并不贴近人民群众,没有把人民群众的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 www.xiexiebang.com查看需求放在第一位,对于与公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还不够;普法教育依然把教育老百姓如何履行法律义务放在首位,较为忽视权利方面的教育;法律宣传的形式仍然过于单一,依旧以传统的“摆(摆摊法律咨询)、讲(讲法制课)、赛(法律知识竞赛)、考(法律知识考试)”为主,而忽视了公众对普法形式需求的多样化。
3、全民法制观念、意识的不断增强与针对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普法还有差距之间的矛盾。
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全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但与此相对应,针对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人员的普法仍然有较大差距,少数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人员法律素质依然不高,在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法方面做得不够,执法违法、执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对社会法律秩序的严重破坏,使得一般公民对法律的信任下降,破坏了和谐社会的建立。固然这不尽是普法工作没做好的原因,但其中不少案件确实反映出少数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人员法治观念淡漠,社会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存在漏洞,社会法治化管理程度不高,依法决策和管理的意识不强。
二、如何解决上述矛盾,使法制宣传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我们认真的思考和努力的实践:
1、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树立现代法制观念、崇尚法治这一中心,在社会上真正树立起宪法和其他法律的权威
这里面的“渔”和“鱼”分别指的是法律制度、知识和法律观念、意识。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知识不能替代法律意识,普及法律应该涉及更深的层次,既要解决普及法律知识的问题,更应当解决法律素质、法治精神的问题,只有这样才是让人民群众自觉自动地学法守法的根本保证。为完成建设法治国家这一过程,必须树立法制观念这个核心。首先要倡导政府依法行政。政治活动应该倡导法治反对人治,坚持依法制约权力,保障权利,根治权力腐败问题。同时需要人们用自己的行动推动政府行为受法制约。现代法治以权利为本位,也就是尊重公民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和地位,强调法治的力量和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作为社会主体及法律关系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崇尚法治就是要着眼于从人的内在需要出发来规范、调整和引导人的自觉的社会行动和行为,自觉地维护法律的尊严。宪法作为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重要性毋庸质疑。因此,我们要继续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重点学习宪法和基本法律,坚持把宪法的学习宣传作为普法工作的长期任务,着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树立宪法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基本观念,提高依照宪法和法律维护合法权益、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能力,实现由提高全民法律知识向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再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用法治来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2、树立科学发展观,着力于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其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也应贯彻和体现这一原则,要把提高公民法律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普法教育工作目标之一。在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上,应把满足公民的法律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加大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结合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反映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的法律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往在普法内容的选取上,往往偏重于新颁布什么法律法规就一味地宣传什么;或是急功近利的氛围相当浓厚,出现什么社会问题就向百姓“强行灌输”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这绝不是我们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目的之所在。
普法不仅仅是“静态”的法律条文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更重要的是通过传递各种法制信息,使社会政治、经济和人们生活达到“动态”的法治普及。要承认和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对象人群的个体特征,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因为普法对象层次不
一、需求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普法除了普及一些适用于公众的普遍的法律知识、法治思想和法治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层次、不同的文化和宗教背景、不同的受教育程度群体等特点,在现代法律理念引导下,施以不同的法制教育内容。
与此同时,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更应率先垂范。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这么一段话,觉得很有道理:“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办事、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秉公执法的行为就是最好的法制宣传教育,并且胜过上百次的说教。”对普通的百姓要让他们知道法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而不是单纯地强调法律义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提升法律的权威和感召力,使人们能切身感受到法律在政治、经济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群众变被动地接受法律教育为主动地学习法律,使学法成为人们生活的内在需求。从历次普法的实际效果看,宣教内容在过度强化实用性的同时缺乏其应有的针对性。理念的偏差必然导致普法内容的片面性甚至公民法律素养的畸形和社会法治环境的变异。普法教育要以适应于公众掌握、满足公众需要作为检验标准。
3、树立创新思想,创新普法宣传形式
形式创新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创新的实现手段,是实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现实目标的保障。在以往的普法活动中,我们传统的“摆、讲、赛、考”等方式在一定的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公众对普法形式的需求多样化,普法不应该是单向灌输,而应根据受众的需要和心理特点开展普法,善于开发新颖的形式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同时,现代社会法制宣传教育的最终目的也要求将“静态”的普法有机地融入公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动态”普法中。惟其如此,普法才能赢得广大公众的主动参与,把普法的单向灌输关系变为双向互动关系。公众才会在接纳法律知识的过程中理解传授者的用意、理解法治活动、理解法治的对象、理解法律与自身及与未来的关系,受到法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感染,逐渐地拥有法治精神,逐渐地使法治精神融入到社会的主流文化之中,改善社会的法治文化氛围。因此,我们必须突破惯性思维,改变法制宣传教育形式的格式化,要在继承和充分运用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手段、方式的基础上,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变化、新要求,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主要包括:其一,在传统形式与现代手段的结合上突出现代手段。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进入了数字和网络时代,影视、网络等传媒成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 www.xiexiebang.com查看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越来越凸显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优势和作用,鼓励、引导、支持有关传媒办好法制栏目、节目,围绕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以案释法、文艺作品等人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法治精神,做到入耳入脑;其二,在集中教育和日常宣传的结合上重视日常宣传。诚然,利用各种纪念日进行大规模的宣教活动易于产生影响,营造氛围。但是,法制宣传教育更需潜移默化和点滴渗透,因而要注重日常宣传教育;其三,在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的结合上注重法治实践活动。普法实践证明,法制宣传教育仅仅靠说教、灌输来培育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是不够的,要让人们从法治活动体验中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精神。法制宣传教育不仅是让人们知道法律的内容,最终的目的是运用法律、参与社会法治实践。所以,要引导和指导公民积极参与立法活动,领悟法律的本意;推进执法、司法公开,把执法和司法的过程变为法制宣传教育的过程;强化和规范各类法律服务,把维权和排解纠纷的过程作为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的过程,使法制宣传教育根治于法治实践中。一次良好的法治实践本身就是最好的法制宣传教育,且效果远远胜过百次空洞的说教。
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支持和参与。新的历史时期社会法治要求更高,法制宣传教育的目标更高。我们要重新认识和思考新形势下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不断探索、创新、实践,为建设法治城市,有效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而努力。
第二篇:对师生关系存在矛盾问题的思考
对师生关系存在矛盾问题的思考
学员: 陆秀林
摘 要: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一种特定的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下进行的,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调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但是实现生活中,师生之间由于在目标、价值观以及拥有知识面多少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对立、分歧和相互干扰等现象,这种现象就产生了师生关系的矛盾问题。师生关系的矛盾问题在校园教育教学及管理过程中是经常性的现象。正确对待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另一个方面,师生的矛盾问题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共同成长,使双方把自己内心的压抑和不满释放出来,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同时促使双方自我反思,师生双方可以借此为契机完善自我。
关键词:师生关系;矛盾;问题;思考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师生关系这一互动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成败,影响着学校功能的实现。从大量教育事实看,师生关系存在着和谐与冲突两个方面,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而师生关系的矛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其实,师生关系涉及的领域很广泛,包涵深刻的内容:伦理关系、情感关系。“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1]。下面我们来思考一下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目前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教育实际看,师生关系不容乐观,尤其是我们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师生关系的观念转化,其过程艰难而漫长。特别是现在农村中小学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在家没有人与他们交流、沟通,造成他们心里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于是,就师生关系总体来说,存在着急需改善和优化的复杂问题,其任务十分艰巨。
(一)伦理关系方面,师生间的权利和义务“位臵”模糊、混乱。
当前,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师生伦理关系方面问题主要表现在: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学生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许多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人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经常有意无地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利,特别是侵犯学生人身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以及学生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
(二)情感关系方面,师生间的地位和心灵“代沟”超宽、超深。
这牵涉到学生观的问题。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是教与被教的关系,是父子母女关系,是君臣关系,我们之间地位不一样;我教你学,“知识就是权威”,你学的是我的知识……教师很难接近,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总之,教学上是填鸭和被填鸭的关系,教育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及其派生的一
系列现象,显示出当今我们农村教育的“越位”“缺位”“错位”问题之严重性!
二、当前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一)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沟通、交流。
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由于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不总是能够在师生之间架构起沟通的桥梁。就学生而言,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向师性”的心理在逐渐消弱,独立的个体化心理急速形成,加上教师的年龄、生活习惯的差距等因素造成师生之间代沟的形成,学生除了上课与老师接触以外对老师的了解就很少了。就老师而言,只知道学生的学业情况,学生的思想品德、兴趣、爱好及其他情况知之甚少。这种双向缺乏了解与沟通在不同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程度不同,比如:有的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中投入不够,甚至与普通的授课教师一样,只管上课,平时很少到班级中去,很少和学生谈心、交流。不了解学生的内心心理,更有胜者扮演着学校与学生之间一个“传话筒”的角色;有的教师对待学生或明或暗有亲有疏,对待学习成绩优秀的,爱学好问的,热情有礼的学生比较关心,而对待学习困难生则是不管不问,见到了就头疼和讽刺他们的现象。这种种都不利于班集体的建设,更不利于学习困难生的转变。班主任实际上是在这些学生身上培养了一种憎恨人们、憎恨社会的情绪,这些都是师生之间缺少沟通,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在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时,极其容易造成矛盾。
(二)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是师生间权利、义务混乱的根源。
众所周知,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教育理念的洗礼,使我们从小就了解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甚至“师生如君臣”之观念根深蒂固。不少教师凭借已有的知识,手中一把戒尺,“成功指点”教坛一辈子。因为“能者为师”,师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就不得不“唯师是从”!今天的教师,对封建腐朽的师生关系,并不是没有判断力;对当今教育改革中新的师生关系要求,也并非一无所知。但是,“严师出高徒”。严,就要训诫,就要惩罚,就要扳着面孔、举起戒尺!可惜,我们错了。我们是用“师道尊严”的“严”来诠释“严师出高徒”的“严”。仅从这一点可以看到,我们要把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是一件多么艰难事情。此外,在广大农村中文化教育落后,有知识的人并不多,促使了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诸多错误或落后的师生关系观念成了教育弊端的渊源。纵观我们教育现状,“师道尊严” 观念的惯性仍很大。在这种观念的导向下,我们对新课程的任何师生关系理念都难以接受,更谈不上实施。任何改革观念先行,旧的师生关系理念没能转化,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落实师生应有权利和义务最具破坏性的阻力源。
(三)教育方式选择不当也会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的导火索。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时,教育方式选择不当时,会使师生之间的矛盾加剧。不注意耐心教育,启发诱导,不分场合数落学生的缺点和过失,使他们感到难堪和无地自容,致使教师善意的批评被误认为是同自己过不去,使得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有抵触情绪。比如:像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上升,在学生中有手机不是一件新鲜事了,但是这里问题来了,如果是你在上课发现有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玩游戏机等,你该如何处理。这里如果你处理的不好,可想而知有什么后果。因此,无论是班主任还是普通的授课教师,都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把问题处理好。这里的学生个性特点是我们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都特别强调的。
(四)过分的强调教师主体,是限制学生独立的潜在隐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教学设备不足的农村中小学课堂里,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教师也在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早晚读,教师常去组织集体朗读;40分钟内讲满,40分钟外还要“多嘴”;自习课也要学生做题然后老师讲解或者摇头晃脑的读书。总之,“教师对学生就是‘不放心’,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义务在教师的‘筹划、包办’中变成一句空话。”[2] 要知道,一个班学生在预习、复习甚至上新课时,学生的需要都各不相同,我们教师能不能坐好自己“引导、组织”的正确位子,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侵犯学生的自由,剥夺他们的独立思考问题的权利呢?我们这样做,表面上似是对他们关心备至,可实质上是将学生的义务变成教师自己的义务。到目前为止,我们有几个教师能 认识到这一点呢?
(五)法制意识淡薄,是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的内在原因。
近年来有些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历历在目。轻的罚站、罚做作业……;重的抓耳朵、打手心……(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侵犯行为无轻重之分)。凡此种种,可谓屡屡发生、普遍存在。每一年的通报都有。相关的资料显示:“校园内,教师因‘言辞过重’和过激行为而侵犯学生权利的个案所占的比例最高。如一些批评的气话、曝光学生的私人日记、随意开除等。”[3] 从这些个案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侵犯学生权利的行为,教师本身在侵犯的时是没有意识到的。这就说明,我们教师队伍中不少人的法制意识仍十分淡薄,同时也说明教育制度伦理建设在校园内还没有得到加强甚至是没有建设,所以变革的内因没有得到改变,师生间的权利和义务自然也无法辨别。因此,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便成了一句空话。
(六)师德品质欠修,“教师形象”失掉应有的光辉和魅力。
作为一个教师,必然需要学生尊重、爱戴和亲近,教学效果才能因之而如愿,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明证。要得到学生的爱戴,教师就得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具备内在的人格魅力。师德修养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但现实的情况不很乐观。近年来的教育体制改革,给每一位教师带来实现自我的好机会,也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教师为了“为人师表”,常常超负荷运转;学生考试分数多少、升学率,以及在职进修,竟聘上岗……不少教师在应对来自主管部门、学生家长、社会评价等方面的压力,往往“载不动许多愁”,必然导致心理的不堪重负。此外,国人重义轻利,安贫乐道的传统思想与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及教师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等现实问题等,两者间产生碰撞,一些教师的孤独、无助、贫困、焦虑、抑郁。自卑乃至绝望心理油然而生。这严重的心理问题,很有可能成为教师体罚学生的间接原因。
(七)爱学生,缺乏真挚的爱的情感。
“为人师,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1]因此在教师素质的重要性进行排位时,都将“热爱学生”排在首位。教师爱学生是道德情感,是职业之爱,而不是私情之爱。师爱是教师道德情感之本。热爱学生包含有极其丰富和深刻的内容,它集中表现在:
1、师爱是“泛爱”,不是“偏爱”。
2、师爱是“严爱”,不是“溺爱”。
3、师爱既是“育人”,又可“交人”。既然师爱有这么极其丰富和深刻的内容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爱学生呢?
1、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是基础,信任学生是表现。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品行端正,学业上进的学生,或者对于那些犯过错误,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都应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当他们取得成绩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把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
2、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全面了解学生是爱学生 的起点,是尊重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条件,没有了的爱是盲目的爱,没有了了解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是毫无价值、无的放矢的教育。
3、体贴入微,严格要求。当然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并不是越严越好,应该掌握一定的尺度,严而得当。一般认为,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严而有“格”。在教育教学中,一切都应该相应规章制度和各种行为规范中的具体要求来要求自己的学生;(2)严而有“度”。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要求,得当处理;(3)严而有“恒”。体现出教育教学工作的持之以恒;(4)严而有“方”。在教育教学中要讲究方法,刚柔并进,寓刚与柔。
4、要依法治教。但 是现实情况是我们有许多教师在“关爱学生”方面缺乏探索,没有考虑到光有爱生意识是不够的,没有付出真挚的爱的情感,便没有符合学生需要的爱的行为,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自然是冷漠,浮于表面的。抛弃师爱的灵魂,只有躯壳的“师爱”毫无意义和价值。
(八)师生关系矛盾存在也可能来自学生方面的过失。
如:学生在学业上放松:上课不专心听讲,影响他人,作业不认真等;行为上放任:逃学、旷课、打架等;人际关系上有失检点:在同学之间挑拨离间,对教师人格进行侮辱等。学生方面的过失,再加上教师教育方法不妥,即使是教师认真教育,有些学生还是屡教不改,这也是师生关系产生矛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另外,引起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矛盾冲突因素还有师生之间的“代沟”难以沟通。学校、家庭、社会对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的产生都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上述分析几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说明它们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不同方面证明:师生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紊乱,情感交流的淡化,导致对立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教育教学效果不佳。其警示着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师生关系诸多存在问题,该如何解决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人为本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切实迫在眉睫!
三、我们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我个人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学生的权利受到家庭、社会保护。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同样得到尊重。让每个学生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机会。
(二)要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
教师要用真情去关心爱护学生,做到学生的良师益友,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给学生以生理上和情感上的安全感;关爱每一个学生,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家庭不健全的学生。只有在爱的氛围中,在信任和理解中,学生才尽可能地释放出所有的潜能,发展其天赋和个性,具备自主的意识与能力,从而自我教育、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基础不同,进行分层分类的指导教育,是每一学生都能得到一种自我认同感、归属感、胜任感和使命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走向成功。
(四)要讲求民主,宽松和谐。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具有民主思想和作风,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教师要由教学的操作者、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启发者、组织者,这种和谐的平
等的师生关系,促使师生成为学习、探究、发展的伙伴。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讨论的时间和实践的空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要学会向学生学习,达到师生的教学相长。
(五)塑造和提高现代教师的人格。
教师的人格对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教师是影响最大的一位。“亲其师,信其道。”现代教师人格,内在地规定了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政治思想的领路人,道德品质的塑造者。德高为师,身正 为范。教师若不重视自身思想品德修养,在言行上出现双重人格,学生对教师关于做人的教诲就难以信服,甚至还产生了逆反心理。正如孔子所说的那样:“其
[1] 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以上所述,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师生关系课题涉及“伦理”“情感”等神秘领域。我们教师队伍要与时俱进,构建新型的、“人性化”的师生关系,是解决当前师生关系结症的必由之路
参考资料:
[1] 张行涛 郭东岐主编 《新世纪教师素养》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44-48,51,52.[2] 张美英主编 《教师法律案例读本》南宁:接力出版社,2004.6:43 [3] 陶学忠编著 《创新能力培育》 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12 :37.
第三篇:统计法制工作存在矛盾情况调研报告
统计法制工作存在矛盾情况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统计法制工作存在矛盾情况调研报告2010-06-29 19:14:46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统计法制工作存在矛盾情况调研报告统计法制工作存在矛盾情况调研报告(2)今年是《统计法》颁布25周年。25年来,统计机构以《宪法》为根本依据,以《统计法》为核心,以《统计法实施细则》、《关于统计报表管理的暂行规定》、《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等行政法规、规章为补充的,比较完备的统计法律体系,促进了统计事业的健康发展。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依法行政工作高度重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和社会公众对依法行政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我市统计法制工作还存在许
多不适应,有法难依、违法难究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加强统计法制的宣传教育工作,坚持和实行依法统计,充分发挥统计法制在维护统计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做好统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统计执法工作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统计法》赋予了统计部门执法职能,使统计工作有了法律保障。但是,在我市不少地方,统计执法力度弱化,统计法的威慑力没有得到正常发挥,人们的法治观念和法制意识比较淡薄,统计违法现象时有发生。
(一)一些部门或单位为了自身利益有法不依。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局部和小集团的利益,或者受地区排序或目标考核的影响,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虽经统计部门多次纠正,却是一犯再犯。一些单位的负责人或统计人员虽然也了解统计法,知道违反统计法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但他们认为统
计部门无权无势,难以对其处罚,屡次出现迟报和拒报统计报表的行为,这些统计违法行为直接导致统计数据失真,使统计工作的社会信誉受到严重影响。
(二)执法力度普遍弱化。目前,全市统计执法普遍存在重“执法检查”,轻“执法处罚”现象。一是执法人员存在着避重就轻的思想观念。上级没有直接要求的不愿查,看得见但管不了的不想查;二是对统计违法案件的处罚力度不够。主要原因是统计系统的一些领导腰杆不硬,不敢动真,不敢碰硬,存在着畏权、畏势的心态。尤其是对一些 “重点保护”单位、招商引资引进的单位、和该地区领导有某种关系的单位等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视而不见,尽量回避。导致有案不办,避重就轻、查而不处的现象。
(三)统计部门的领导对统计执法的重视程度不够。任何一项工作离开领导的重视与支持都举步维艰,统计执法同样需要领导的大力支持。《统计法》规
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部门是统计执法的主体部门。作为统计执法主体部门的“一把手”,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地区统计执法工作的优劣。目前我市部分县区统计部门的领导对统计执法的作用认识模糊,没有把统计执法工作摆上重要的位置,影响了全市统计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基层统计执法机构力量薄弱。统计法制工作包含了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统计违法案件的检查、处理,统计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等一系列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县级基层统计部门的现状却令人担忧。目前全市11个县区大部分没有独立的统计法制机构和专职统计法制工作人员,多数统计执法人员同时兼任其他统计业务工作,且以其他统计业务工作为主、以统计法制工作为辅。由于统计执法机构力量薄弱,且统计业务任务日益繁重,造成这些地区统计法制工作弱化,甚至从不执法。
(五)统计执法能力不强。主要表
现在人员少、装备差、办案经验不足等方面。一是县区统计局大多只有一名兼职执法人员,达不到科室单独办案的最低要求;二是缺乏执法车辆、照相、摄像、录音等办案工具,执法人员常常骑车送法律文书,造成执法工作效率低下。而缺乏执法所需的调查取证设备,既不利于对统计违法行为的调查取证,又不利于对违法单位的违法问题实施证据保全;三是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些县区统计部门常年不办案,统计法制人员普遍缺少办案经验。
二、搞好全市统计法制工作的几点建议
新时期搞好全市统计法制工作,应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基本方针,以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为重点,以推进依法行政为抓手,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围绕统计中心工作,坚持依法统计,加大执法检查和统计普法工作力度,提高执法
效能,充分发挥统计法制工作在营造依法统计良好社会氛围方面的作用,更好地为统计工作和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提供法治保障。
(一)切实加强对依法统计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依法统计是对每一个统计工作者的普遍要求,是统计部门特别是领导班子的职责,一把手要负总责,班子成员要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市县统计部门的领导要以身作则,起带头和表率作用。要带头学法,带头守法,严格依法办事,善于运用法律法规解决统计工作中的问题;带头执法,敢于执法,一把手亲自过问,亲自动员部署,加强组织协调,排除统计执法过程中的一切干扰,妥善解决统计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大力提高统计依法行政工作水平,从而促进统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统计法制队伍建设。随着工作任务的不断增加和统计法制工作的逐步深入,统计执法的队伍建设已
第四篇:统计法制工作存在矛盾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今年是《统计法》颁布25周年。25年来,统计机构以《宪法》为根本依据,以《统计法》为核心,以《统计法实施细则》、《关于统计报表管理的暂行规定》、《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等行政法规、规章为补充的,比较完备的统计法律体系,促进了统计事业的健康发展。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依法行政工作高度重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和社会公众对依法行政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我市统计法制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有法难依、违法难究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加强统计法制的宣传教育工作,坚持和实行依法统计,充分发挥统计法制在维护统计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做好统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统计执法工作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统计法》赋予了统计部门执法职能,使统计工作有了法律保障。但是,在我市不少地方,统计执法力度弱化,统计法的威慑力没有得到正常发挥,人们的法治观念和法制意识比较淡薄,统计违法现象时有发生。
(一)一些部门或单位为了自身利益有法不依。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局部和小集团的利益,或者受地区排序或目标考核的影响,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虽经统计部门多次纠正,却是一犯再犯。一些单位的负责人或统计人员虽然也了解统计法,知道违反统计法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但他们认为统计部门无权无势,难以对其处罚,屡次出现迟报和拒报统计报表的行为,这些统计违法行为直接导致统计数据失真,使统计工作的社会信誉受到严重影响。
(二)执法力度普遍弱化。目前,全市统计执法普遍存在重“执法检查”,轻“执法处罚”现象。一是执法人员存在着避重就轻的思想观念。上级没有直接要求的不愿查,看得见但管不了的不想查;二是对统计违法案件的处罚力度不够。主要原因是统计系统的一些领导腰杆不硬,不敢动真,不敢碰硬,存在着畏权、畏势的心态。尤其是对一些 “重点保护”单位、招商引资引进的单位、和该地区领导有某种关系的单位等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视而不见,尽量回避。导致有案不办,避重就轻、查而不处的现象。
(三)统计部门的领导对统计执法的重视程度不够。任何一项工作离开领导的重视与支持都举步维艰,统计执法同样需要领导的大力支持。《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部门是统计执法的主体部门。作为统计执法主体部门的“一把手”,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地区统计执法工作的优劣。目前我市部分县区统计部门的领导对统计执法的作用认识模糊,没有把统计执法工作摆上重要的位置,影响了全市统计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基层统计执法机构力量薄弱。统计法制工作包含了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统计违法案件的检查、处理,统计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等一系列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县级基层统计部门的现状却令人担忧。目前全市11个县区大部分没有独立的统计法制机构和专职统计法制工作人员,多数统计执法人员同时兼任其他统计业务工作,且以其他统计业务工作为主、以统计法制工作为辅。由于统计执法机构力量薄弱,且统计业务任务日益繁重,造成这些地区统计法制工作弱化,甚至从不执法。
(五)统计执法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人员少、装备差、办案经验不足等方面。一是县区统计局大多只有一名兼职执法人员,达不到科室单独办案的最低要求;二是缺乏执法车辆、照相、摄像、录音等办案工具,执法人员常常骑车送法律文书,造成执法工作效率低下。而缺乏执法所需的调查取证设备,既不利于对统计违法行为的调查取证,又不利于对违法单位的违法问题实施证据保全;三是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些县区统计部门常年不办案,统计法制人员普遍缺少办案经验。
二、搞好全市统计法制工作的几点建议
新时期搞好全市统计法制工作,应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基本方针,以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为重点,以推进依法行政为抓手,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围绕统计中心工作,坚持依法统计,加大执法检查和统计普法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效能,充分发挥统计法制工作在营造依法统计良好社会氛围方面的作用,更好地为统计工作和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提供法治保障。
(一)切实加强对依法统计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依法统计是对每一个统计工作者的普遍要求,是统计部门特别是领导班子的职责,一把手要负总责,班子成员要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市县统计部门的领导要以身作则,起带头和表率作用。要带头学法,带头守法,严格依法办事,善于运用法律法规解决统计工作中的问题;带头执法,敢于执法,一把手亲自过问,亲自动员部署,加强组织协调,排除统计执法过程中的一切干扰,妥善解决统计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大力提高统计依法行政工作水平,从而促进统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统计法制队伍建设。随着工作任务的不断增加和统计法制工作的逐步深入,统计执法的队伍建设已
第五篇:如何做好拘留所矛盾化解工作的思考
如何做好拘留所矛盾化解工作的思考
如何做好拘留所矛盾化解工作的思考
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是拘留所管理教育的亮点和特色。为让亮点更亮、特色更新,民警要在日常工作中,立足教育矫治,着眼社会大局,发挥职能优势,全面提升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能力,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实现管教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促使被拘留人知错、认错、改错,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把拘留所建设成为教育违法人员的特殊学校、展示法治文明的重要窗口、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阵地。结合拘留所工作实际,就拘留所矛盾化解工作谈点肤浅认识。
一、要提高做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认识。
统一民警思想行动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基本前提。拘留所要组织民警认真学习上级领导讲话精神和有关文件精神,引导教育民警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树立化解矛盾也是执法的观念。坚决纠正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与拘留所工作无关的想法,由于部分民警从事监管工作多年,观念陈旧、方法老套,对由过去的说教式、警告式向现在感化式、亲情式、辩解式转变还不适应,做群众工作能力有限,存在怕做矛盾化解工作的思想,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因此做矛盾化解工作不主动、不积极。要在民警心中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谐意识,调解意识,时刻牢记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关乎拘所安全,关乎社会和谐稳定,让安全管理这根玄绷得更紧。要务求实效。要通过学习,强化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也是拘留所的日常工作的新理念,切实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办好事,尽力解决被拘留人员的思想和事关其切身利益的问题。
二、建立矛盾化解工作制度,评估划定重点案件和工作对象。
积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各项制度。建立机制完善制度,把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常态化,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由所长带头组成社会矛盾化解小组,管教员具体负责,明确责任,在日常收拘、管理、教育工作中,通过排查梳理被拘留人的基本情况、案情,违法原因,社会关系等情况,划定需要进行矛盾化解工作的案件和被拘留人,要重点将上访、拆迁等社会热点问题和因民事、债务纠纷等引发的案件和被拘留人作为重点对象,有针对性地制定矛盾化解的对策和工作方案。拘留所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机制,将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作为拘留所日常工作的重要方面常抓不懈,推动各项监管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深入教育耐心疏导,借助社会力量积极开展矛盾化解工作。
教育是基础,是化解矛盾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坚持对被拘留人深入开展政策、法制、道德教育,促使被拘留人知错、认错、改错。在做好集体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分类教育、个别教育,对重点矛盾化解对象加大个别谈话教育的力度,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和基本诉求,真诚关心,耐心释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主动赢得信任,努力消除对抗,尽力帮助其实现合法合理的诉求。必须从被拘留人员所关心的事情说起,从被拘留人员所担心的问题入手,解开其思想疙瘩,在教育感化上多下功夫,做到以情感人,以便全面了解情况,达到有效化解矛盾的目的。必要时拘留所民警可以走出去找矛盾的其他当事方开展沟通协调,找准矛盾根源,融化矛盾焦点,为矛盾各方搭起和解的桥梁。大力培养一批会教育、懂心理的民警队伍,积极寻求心理专业机构的帮助,充分用好社会力量,建立起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矛盾化解工作机制,形成客观、中立、公正的矛盾化解工作氛围。
四、积极开展矛盾调解,巩固成果。
开展矛盾调解,要立足拘留所的职责,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表示愿意调解的被拘留人员,拘留所要及时通报办案机关或者司法调解部门与矛盾的其他当事方开展沟通协调,针对拘留人员违法产生矛盾的实际,可将社区、村组干部、单位的基层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请进拘留所开展矛盾调解。如果调解成功,拘留所也可以在调解书上作为第四方签字见证。拘留所要建立标准化的调解室,并建立矛盾调解工作制度,完善工作规则,规范工作流程,调解工作要做到有记录、有文书、有结果、有档案。适时对出所的被拘留人进行跟踪回访,检验化解成效,巩固工作成果。定期总结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经验,查找不足,不断完善,提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