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随笔一
随笔一
什么叫做反客为主,反客为主是你来了,然后其他人全走了,你独守整座楼,做了主。自从10级承办老乡会,送走了08级师兄师姐之后,就觉得自己又长大了一岁,不是说这一岁那么明显,会觉得血肉骨骼都会有所增加,只是因为,把自己推向了大三,被大三,传说中的各种考试云集之地,也许不得不承认大学的生活已经到半儿了,再一个不经意,自己也许就会被师弟送走了。还记得有个师兄临走早校门口,伏地而跪,跟同学谈起这个时,有同学“调侃”,他走时也要亲吻下公大的土地,那一刻,我不觉得好笑。
扯远了啊,由于一些原因,暑假,留在学校待到31号。7号早晨,班车,搬到木樨地,第一天,就有颇多感受,看了一法制的童鞋的书架,惊呼,居然有孟德斯鸠,卢梭的书,貌似历史书上看过而已,今天,活生生的躺在这里,呵,我调侃道,你还喜好这个。要考司法考试的话,这种书很有用。是吗,我大致翻了一下书的内容,好吧,我收下啦,先借来看看,来日还你。再看看,民法,宪法,凌乱了,看不清了,学那么多,还好自己记着格林希尔兹,核心价值观就可以啦。至于,借了他这两本书,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觉得自己也需要一些这个,这些高喊,法制,自由,民主的“古董的大师”,倒要看看你们的思想究竟什么魔力,让那么多人为之疯狂。
中午联系了木樨地法制大队的两个老乡,吃了个饭,寒暄着把他们送走,放假了,离开校园,开始了假期休整。回家的一个连一个,公大箱子还是那么特别,那种特有声响(公大人才懂得),震彻云霄,错落有致,且行且远,渐渐的感觉,人呢,越来越少,蚊子越来越多。晚上,又遇见一管犯大队的老乡,无巧不成书啊,我们“搞笑的做了个交换生”,我是这天,班车,过来木樨地校区,他呢,明天中午,班车,去团河校区,进行集训,射击和跑步,为了大连的那个XX,但愿争光。
今天已是8号,中午十二点清校啦,待在寝室里,偶尔一个寂寞的箱子打在地板路上哧哧作响,打破宁静,走了,静了,反客为主了。现在只有等待,十号才开始自己的正事儿,在此之前,唯一能做的就是“随便”。
另一件,貌似大家暑假两件事缠身,兼职,旅游,后者貌似疯狂,有国外欧洲玩,有全国大漫游,兼职就不同人找不同事儿,闲着也是闲着,不过,如果闲着能达到孤独境界,领悟一些比如丁老师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而非寂寞难耐,那就受益匪浅啦,不单单是兼职的那几个钱能衡量的,这里推荐一个讲座,好像是复旦大学的陈果(女)教授说的一个讲座,大学生生活导论,不错,里面也谈到孤独与寂寞,前者是思想者的必经之路,是充实的,后者是轻浮虚夸,是空虚的。
关于大学,自己前一段时间也做了一个视频(大学的那些坎儿),一个月前的事情了吧,有兴趣的没看的同学可以,到网上直接搜下,看看,看完可以分享,反正自己觉得挺好,当点击量逾一千的时候,自己还是蛮高兴的,毕竟算是第一部微电影,参与人员辛苦啦,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最后想说的呢,就是暑假吧,去年大运会,全待在了深圳,今年,又在这待一半的时间。马列部有社会调研,跟一网友聊这个的时候,表示他的积极性很高啊,看来自己可以好好思考下这个。不行的话,再看看借来的那两本书,写点心得,也未尝不可。至于具体安排,等着事儿完了再定吧。
突然,得出一真理,好男人,没事的时候会写篇日志,规划一下,思考一下,而不是出去瞎混,酒肉天地,呵呵,见笑了。
发表了,继续这两天的反客为主
————7月8号晚十点公大木樨地校区31栋330书
第二篇:教学随笔一
从“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
张码学区小学 张云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恪守语文姓语不动摇,紧紧抓住语言这个中心,强化语言文字的运用,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努力为学生营造语文实践的“场”,读、写、思、问,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学习的文化品位。比较好地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关系,使两者达成了一种平衡,非语文抑或泛语文的东西少了,还以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第一,从学科性质上看,这17堂课较好地彰显了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还以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布卢姆说得好:“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作为教师要有有着比较强烈的目标意识,课堂上能够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具体说来——
在课堂上,关注文本的语言,以语言学习为中心,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积累和运用祖国的语文文字,努力地干好语文该干的事情。
第二,从教学目标上看,堂课要充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高年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还以语文的清爽与干净。
高年段的语文课不同于低中年级的语文课。在课堂上凸显出高年段阅读教学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推敲重点词句,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这是其一。
其二,注意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其三,注意以读书为主线,加大思维力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
第四,注重语言积累和运用。
对于叙事性作品的教学,注意引导学生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对于诗歌的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注释大体理解诗歌的意思,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在教学中,能够强化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对于说明性文章的教学,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令人欣喜的是,这次3位教学说明性文章的老师在教学中有许多匠心独具的设计,把这类文体教得很有语文味和人情味.(待续)
2011.9.20
第三篇:教学随笔一
教 学随笔
教学是教与学的一个有机体,离开了学的教是枯燥无味的,但是真正要把握好,其中的“酸甜苦辣”什么都有。不过,收获最大的,我感觉还是一句话:“有付出就有回报!”
刚开始教学单韵母时,我发觉学生的表现真聪明,我还没提及,他们就已经读得琅琅上口了,我想用不着花太多多精力了,真是件好事。可是当我上完了声母bpmf的教学时,我请学生起来拼读音节,很多学生却连单韵母的四声读都成了问题。感觉无从放下手,有的学生感到有些枯燥,不愿动口。为此,课外,我精心制作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卡片和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我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
因此,我在课堂上的第一要务就是让他们自己喜欢上汉语拼音,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游戏的对象,有几次,我发现有一部分平时表现特差的学生也参与进来了,而且发言也积极了。所以,我就紧紧抓住这些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当然,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看似在读,其实是白眼书。有时我也专挑上课不专心的学生回答问题,同时也是给他以警告。在今后的教学中,主要还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是教师一定要进行动态跟踪,否则悔之晚也。
第四篇:研修随笔(一)
研修随笔
(一)炎炎夏日,共享研修“盛宴”
又是一年研修时,牢骚漫天飞。不用多言,我也是发牢骚者之一。当大多人对研修歌功颂德的时候,我只想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首先我得说,制定这个研修计划以及开发这个研修项目的专家绝对得是智商一流,学习内容选材之新颖,概念之首创,流程之科学严谨,……都让人叹为观止。因此,对于像我这样的智商三流的人,在学习的时候只能是绞尽脑汁还忙得焦头烂额。
第一天,学校领导给我们开完动员大会后就让我们散了。从那一刻开始,每个人都投入第二天,第三天,了紧张而又有序的学习中。学习内容很多,六天八个模块,平均一天一个多。而且,在学习之初我们就被告知如果不认真学习,很有可能不过关。每个模块分导学,研习和巩固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包括若干活动。每个活动中会又有知识讲解,案例和知识测试,你需要阅读所有知识点和案例并且要下载一些表格软件之类的东西。每完成一个环节,小红点才会变成绿勾勾。每个人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生怕完不成任务。尽管我们是如此的认真,我们还是云里雾里的。对于一些概念像思维导图,中规,迷糊得很。第一天学完两个模块的时候已经快六点了。兴许是因为许久没这样用脑的缘故吧,只感觉头晕脑胀,视力模糊。
在我们刚刚对研修内容任务和流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后,我们开始学习模块三了。指导教师告诉我们这是最难的一个模块。果然,难度之大只能让人感叹,作业之难难于上青天。很多人都说,愁死啦。但有句话说得极对,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很快就有人就提交作业了,我们只能感慨,人跟人真的不能比啊,看来我们跟人家的智商就不是一个层次的。努力了整个白天外加晚上加班的结果是,主题单元设计只做了一半,思维导图还没开始。很是怨恨自己的愚笨,但不睡觉又不行。带着怨恨入眠的结果是作噩梦。惊醒一次接着睡又作噩梦。又惊醒后接着睡还是作噩梦。如此反复三次天就亮了。
吃完早饭就投入了紧锣密鼓的学习中。十点左右,主题单元设计总算完成了。思维导图是我最头疼的部分,因为视频软件出了故障,不能播放教程,自己鼓捣了半天也没弄好,急的直想哭。幸好我可爱的同事们要比我聪明的多,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总算是完成了第一个作业。完成作业时我高兴得大声叫喊,那种感觉真像是彩票中奖一样。这些天,学校里的学习气氛绝对跟哈佛大学不相上下,全校上下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第五篇:教学随笔一
英语教学个人随笔
——孔新
我认为,教师不但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学生面前是一名教师,而且更要注意与学生做知心朋友,要使学生觉得你亲切可敬。在教学中,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而英语教学主要是以语言实践活动为主。教师是语言活动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也是关键作用。教师的思想、教学态度、性格、志趣和情感等对学生的影响都很大。
在课堂上,教师的态度和蔼,平易近人,语言里要流露出安慰和鼓励,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任何训斥、讥笑和讽刺都不利于双边活动的开展,还将削弱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关心、帮助学生,积极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对有困难的学生更要耐心帮助,同时鼓励他们要互相关心和帮助。使其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英语教学个人随笔
——孔新
让每一个学生开口说话,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但是,由于长期应试教育和大班化的影响,我们的英语课堂往往是老师说,学生听,老师讲,学生记。很多的日常用语和句型都一带而过,大量的时间被用于各种题型的操练。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景,例如借助图片、玩具等引出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们的生活体验,如喜欢什么食物、喜欢什么颜色等引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听听说说、读读认认、唱唱玩玩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有和谐的语言教学氛围,是学好英语的前提;而重视学生基本技能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学好英语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