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抓好政行风建设是发展道路运输事业的重要保证

时间:2019-05-13 14:11: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5.抓好政行风建设是发展道路运输事业的重要保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5.抓好政行风建设是发展道路运输事业的重要保证》。

第一篇:5.抓好政行风建设是发展道路运输事业的重要保证

抓好政行风是发展道路运输建设

事业的重要保证

吕平

行风是一个单位工作风气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单位整体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发展道路运输事业的重要保证。为了抓好政风、行风建设,促进道路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我所进一步完善了公开办事、服务承诺等制度,该上墙的全部上墙公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行各项便民措施,真正方便于服务对象。通过大力开展“强化作风建设、服务经济发展”的教育活动,对存在的不足和群众反映的政行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剖析和整改,一些思想认识不到位、服务不到位、工作上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的现象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但是,政行风建设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因此,为了实现构建“和谐运管、阳光运管、数字运管”,建设一支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运管队伍的奋斗目标,我认为在政行风建设中,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抓好政行风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加强政行风建设,是新形势下政府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加强政行风建设的目的主要在于,促进工作作风转变,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对此,务必在思想上予以足够的重视,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应该说,依法行政、为民服务,是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客观要求。抓好政行风建设,最能直接体现政府的执政理念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要看到,在新形势下,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越来越明确,措施越来越具体,透明度越来越高,人民群众的民主

意识、法制意识的也不断增强,对运政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评判标准也越来越高。加强政行风建设就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实现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保证。抓好政行风建设,不仅能直观的反映人民群众对我们依法行政的满意程度,而且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对运政执法部门而言,依法行政就是对道路运输市场监管权力进行规范和制约,对经营业户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运政执法是否公正、权力运用是否规范,不仅关系到政府形象,也关系到广大经营业户和经营者的切身利益。应该说,这是法治社会中政府和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问题。在这方面,尽管我们经过几年的努力,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和广大经营业户和经营者的期望,仍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搞好政行风建设,就是要重点围绕解决好规范执法和优化服务问题,在提高执法质量、规范行政审批、落实优惠政策、深化政务公开、规范市场监管、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因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政行风建设工作,以此来强力推进我们发现、纠正和解决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推动运输管理部门整体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抓好政行风建设工作的责任的落实

政行风建设是全党一项重要而长期的工作任务,也是我们运政管理部门务必抓好的中心工作之一。为此,我们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务求取得明显实效。要坚持高标准,高定位,要着力克服畏难情绪和厌战情绪,强化争先意识,变压力为动力。对我们运政管理部门来说,政行风建设涉及执法、服务、队伍等方方面面工作,政行风建设成果如何也

取决于各方面工作的力度和成效。因此,要坚持一把手负总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加强日常监督考核,跟踪问效。要有效运用目标管理这个有效机制,把民主评议政行风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之中。对在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要加大目标管理的考核分值;对未进优秀行列的,目标管理不能评为先进;对落后的,要视其情况予以必要的惩处。要自觉接受监督,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扩大监督是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仅从近几年各级政府更加重视新闻发布、政务公开等工作看,大家就能感受到,加大目标管理考核也是实现监督的一种有效手段。为此,必须树立接受监督的意识,自觉主动接受监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颁布实施,更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对监督问题予以了明确规定,开展政行风目标管理考核,也是贯彻落实条例精神的具体体现。所以一定要站在这个高度,落实责任,接受监督,抓好目标管理考核,让全社会看到运政管理部门新变化和新风貌。

三、抓好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畅通、优质、高效的运输服务,抓好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十分重要,增强服务意识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一个老问题。服务的范围比较广,服务的内容非常丰富,事业的发展,服务是关键。从某种程度来说,有什么样的服务水平,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水平,服务和发展是成正比的。说是一个老问题,但从各级政府和部门操作来看,都已充分认识到了服务的重要性,同时,也都千方百计采取各种举措和手段,力促服务水平的提高。我所在近几年中,把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年年进取,就是坚持求真务实,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急,干群众之所盼。但尽管如此,在某些执法人员的身上仍然存在服务意识不强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增强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呢?增强服务意识说到底就是要常怀服务之心,常谋利民之事。目前,我们的个别执法人员,说着服务之言,做着服务之事,但总给人以言不由衷之感。在他们看来,服务诚可贵,权力价更高。事实上,优化发展环境就是要更新管理理念,把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能,旗帜鲜明地树立这样的观念:我们运政管理部门就是服务部门,所有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我们都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权力就是责任,管理就是服务。这种观念的确立,不是权宜之计,而应是一种自觉行为,是发自内心和不讲条件的。只有拥有一颗服务之心,我们才能在行动上真实落实服务的各项举措。只要我们提高了服务意识,改进了工作作风,道路运输管理各项工作任务就能顺利完成,就能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

第二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保证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保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及新的形势下党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提出、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决定中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内容,即加强“五种能力”的建设: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学校作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领域,面对市场经济的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必须与时俱进,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努力提高适应新形势、新挑战的能力。学校领导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其执政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甚至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学校领导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一、学校领导者要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学校作为吃皇粮的事业单位,仍然隶属于计划经济的范畴,但这种由政府定量的供给已远不能满足学校为适应市场经济急需迅速发展的需要。学校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如: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学生升学填报志愿的市场化、自主选择性增强;学校事业发展与资金紧缺的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改革的问题;等等。需要学校领导加强学习,了解、掌握产生各种新问题、新矛盾的原因和内在规律性,学会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提前作出正确判断,适时采取应对措施,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应对社会环境变化、办学困难增大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总之,首先应提高学校领导者领导学校发展的能力,才能确保学校教育事业保持稳定持续地发展。

二、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加强民主管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组织。随着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逐步深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和参政议政、社会监督等民主政治进程的推进,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参政、议政、当家做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愚民”政策不再通行,“拍桌拿孛”的时代已成昨日,这就要求执政者、管理者要注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关注社会的均衡发展,关注社会福利分配的均衡和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组织的稳定和发展。

学校作为一个社会团体,是一个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学校成员文化素质较高,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宽,信息量较大,民主意识更浓。因此,学校管理更要以人为本,加强民主管理,实行校务公开和教代会制度,加强和改进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和福利待遇,及时处理和化解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出现的新问题,保持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学校事业才能稳步前进。

三、学校要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是历史发展的内驱力。人类文明越发展,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在当今社会、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矛盾与冲突也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一

个国家与民族强大与否,不但取决于经济实力,也取决于文化实力。一个政党是否牢牢掌握政权、既取决于它所拥有的政治、经济资源,也取决于它所掌握的文化资源,取决于它是否掌握先进文化发展的主导权。

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肩负着继承、传播和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学校应该努力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窗口。学校管理者是传播先进文化的责任人,要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1、努力创建先进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文化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是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是一种氛围。教学设施、办学条件是传播先进文化的硬件。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是传播先进文化的软件,它们都是校园文化的体现。努力创建先进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为师生的教学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形成激励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使每一位学校成员的思想、行为溶入其中,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基础。

2、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先进文化的传播队伍。

教师是学校先进文化传播的主体,教师的素质直接反映出文化阵地的根基和学校的精神风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整体素质是树立好学校先进文化窗口形象的关键,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必须做到:事业为重、师德为上、专业为精、质量第一。

“事业为重”是教师职业的首先条件。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以事业为重,爱岗敬业、兢兢业业,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努力做到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

“师德为上”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必备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的师德要求也增加了新的要求。高尚的师德,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而是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中锤炼出来的,教师应加强学习,陶冶政治情操,才能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使者。

3、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先进作用。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它能够从社会文化中吸取积极的东西,也会受到社会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反过来,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应有严格的选择性和规范性,同时也应在提高社会文化层次、引导社会进步文化潮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在其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无不被打上各个时期的文化烙印,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学校的校园文化应融入当地社会文化的主流意识。因此,学校应注意吸收当地社会文化的精华,并通过适当加工,使之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并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网络的交流与互动,反过来促进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

学校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场所,应尽最大努力创造校园文化的小气候,坚持校园文化的导向性和相对独立性。发挥校园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先进作用,承担起弘扬先进文化的社会责任。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成果,也是学校成员长期劳动的结晶。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每所学校都应重视挖掘自己的文化资源,建设和创造自己的校园文化,并不断加以充实和提高,使之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亮点,形成办学特色,为学校教书育人服务,为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服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第三篇:抓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 是搞好煤矿安全的重要保证

抓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 是搞好煤矿安全的重要保证

新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已经确立,三级垂直管理的成功模式从最初的雏形正走向成熟,从队伍建设到煤矿安全工作的开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煤矿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依靠为数不多的煤矿安全监察员来管好各类煤矿的安全,是远远不够的。要动员煤矿的全体人员共同搞好煤矿安全,也就是说煤矿及煤炭系统的所有人都要懂得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知识,人人都能做到自主保安,人人不违章指挥或违章操作,煤矿的安全就有了保证。也就是说认真抓好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工作是搞好煤矿安全的重要保证。

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不外乎三个:一是人的因素,不懂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知识,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引起事故;二是煤矿缺乏应配备的安全生产硬件,造成事故隐患不能及时检测出来,最终酿成事故;三是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目前在我国,一个煤矿安全监察员往往要管10—40个煤矿,我国各类煤矿多数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交通条件不好,路途又远,交通工具又少又不太先进,煤矿安全监察工作量又大,给煤矿安全监察员增加了不少的困难。因此,煤矿安全仅依靠煤矿安全监察员的监察是不够的。

我国的煤炭企业目前可分为三类:国有重点煤矿,地方国有煤矿,乡镇煤矿(个体煤矿)。三类煤矿在目前我国煤炭产量中比重是40—46%、20—17%、40—37%,可见乡镇煤矿占比重不小。从煤矿的数量上分析,乡镇煤矿占全国各类煤矿总和的90%以上。从煤矿伤亡事故看,乡镇煤矿占煤矿总伤亡人数的65%左右。从煤矿生产条件看,乡镇煤矿生产条件相当落后,主要依靠人力,用人多,事故多显而易见。从各类煤矿职工素质看,乡镇煤矿职工大多来自贫困地区,来到煤矿的当天,不经培训当天就下井工作,对煤矿井下的安全等什么也不懂,违章操作,冒险蛮干,事故不断。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乡镇煤矿安全事故多的主要原因就是煤矿职工不经培训就下井工作,不懂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才引起事故多发。国有煤矿发生事故的原因,多年来的调查结果表明,几乎全部是违章指挥、违章操作造成的。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抓得不严不细不认真,职工素质低下。所以抓好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是搞好煤矿安全的重要保证。

通过多年来的事故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国有重点煤矿重、特大事故都是“一通三防”和“突水”方面的。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重、特大事故主要灾害类型集中在瓦斯爆炸或燃烧、突水淹井、自然发火方面。其实在这些方面,我国的科学研究并不比国外差,有的方面甚至于还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我国防治灾害的手段、设备也不比国外的差。那么为什么还会发生事故呢?主要原因就在于软件方面,即人的素质提高上,多年来因没有真正把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当成重中之重来抓好,培训流于形式,煤矿职工素质不能达到有效的提高,先进的设备不会用先进的技能来操作,使先进的设备不先进了,起不到应有作用。这好比,把一台“奔驰”牌高级轿车给一个不会驾驶汽车的老农民去乘坐,老农民舍不得花钱聘用司机,也舍不得花钱到“汽车驾驶学校”学习驾驶技术,却花了少量的钱购买了驾驶证,就用一头老黄牛在前面拉着汽车,老农民游闲自得地坐在驾驶座上把握着方向盘“驾驶”着“奔驰”轿车一样。

乡镇煤矿的职工因流动性大,矿长不愿意花钱培训他们。乡镇煤矿的矿长因怕耽误自已的时间,也不愿意去认认真真地培训,这都是当前的事实。有的煤炭管理部门听之任之,不认认真真地抓好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使煤矿矿长对政府部门组织的煤矿安全技术培训的效果失去了信任,也是当前的事实。

通过煤矿安全的专项治理和停产整顿工作的落实,乡镇煤矿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硬件配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软件(人的素质)方面仍然没有提高。煤矿事故率会有一定的降低,但不会达到理想的期望值。目前乡镇煤矿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

1、乡镇煤矿矿长和职工技术素质差,煤矿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生产技术力量严重薄弱,“人本安全”无从谈起,三违现象比比皆是,违章不知违章、犯法不知犯法,胆量取代了一切。

2、“一通三防”方面的不安隐患不被重视或不知道怎么样重视、微风生产、无风生产司空见惯,瓦斯聚集习以为常。不出事故是侥幸,出事故是必然。

3、许多乡镇煤矿从矿长到工人不知道煤矿井下电气什么是失爆;井下与地面供电大多数使用一台变压器,不知道变压器中性点为什么不许接地。缺乏井下电工。

4、许多的乡镇煤矿井下安全生产无措施、无实用的图纸,凭着感觉走。防突水、防排水无设施,无措施。

5、不知法不懂法,更不懂《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瓦斯检查员、放炮员、安检员等员员应知应会不懂。乡镇煤矿安全工作煤矿企业无人把关。

6、乡镇煤矿矿工不懂煤矿入井须知,当天到矿当天下井干活,自主保安谈不上,防瓦斯、防突水等更谈不上。

乡镇煤矿搞了这么多年,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也搞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还会出现上述情况呢?究其原因:一是乡镇煤矿的工人大多来自贫困地区,流动性大,培训后干不了几天就走了,造成乡镇煤矿不愿意出培训资金,引起不培训就上岗;二是缺乏认真的严格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制度,煤矿付出了培训费用,培训几天学不到真正的知识就发个证上岗,培训流于形式,事故照出不误,使煤矿矿长失去了对煤矿安全技术培训的信任,同时也失去了对管理培训的政府部门的信任;三是缺乏对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及其培训结果的有力监督监察。

农村有句俗话说:磨镰不误割麦功。说的是农夫在割麦子之前要先磨快镰刀,在割麦子之中要停下来不断地再磨磨镰刀,磨镰刀会耽误一些时间,但镰刀磨快了,割起麦子就省力速度就快,总的看不会耽误割麦子的总成绩。煤矿安全生产也是一样的,要想生产安全,要想多出煤取得好的效益,首先要使指挥煤矿生产的人懂得如何去指挥生产,要使生产煤炭的人懂得如何生产,更要其懂得如何生产才能安全。这必须通过参加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来达到目的。这也要求必须抓好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才能使参加学习的人学到有用的煤矿安全技术知识。不懂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人指挥煤矿生产或者参与生产,只能是事半功倍,劳民伤财,甚至会导致事故,造成矿工的生存权被剥夺,使煤矿的财产和经济遭受最大的损失。

“事故是最大的浪费”,是否每个煤矿的矿主都懂得这个道理不好说。煤矿一个重大事故的发生,可能会使一个煤矿从此而倒闭;即使不倒闭,煤矿也要赔偿死亡者和向死亡者的家属发抚恤金,需要给伤者疗伤治病,支付医药费等,需要修复毁损的巷道等,需要付出数十万元或上百万元资金;最少也会影响好几天或数十天不能生产。不生产就没效益,还要维持通风、排水、修巷等进行投入。煤矿会把已赚取的利润在事故中消耗殆尽。因此说“事故是最大的浪费”一点也不夸张。不管煤矿条件再好、设备再先进,如果没有会操作它的人,有多少设备也会整坏,最其码不能充分发挥设备能力,造成大马拉小车的浪费,搞不好还会酿出事故。所以在安全培训方面投入一分,会获得数倍直至上百倍的收益。每个煤矿的矿主都要要明白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因此从避免煤矿事故方面来说,抓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也的确是搞好煤矿安全的重要保证。

煤矿安全光依靠别人去督促去管去检查是不行的。煤矿安全监察或检查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煤矿的生产指挥者和矿工没有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内因不起作用,煤矿安全监察人员提出的那些不安隐患,煤矿矿长和工人也不知如何整改,外因的作用也就没有了。煤矿安全是要靠每个矿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才能不出事故或少出事故。如果矿工不懂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不知道什么是违章,就谈不上“安全”二字。例如:山西省洪洞县三交河煤矿1991年4月21日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47人。原因就是两个工作面串联通风,且停电停风习以为常,202工作面停风后造成瓦斯积聚,工人上班后启动局扇把瓦斯抽入了203工作面,使203工作面的瓦斯达到爆炸浓度;因电器失爆严重,煤电钻不完好,不使用综合保护,工人操作煤电钻,煤电钻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又因全矿巷道内煤尘长期不清扫,积尘被冲击波扬起,造成全矿井煤尘多处爆炸。这就是煤矿的干部职工不懂得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知识而造成的血的教训。如果煤矿职工知道串联风会引起瓦斯事故,如果职工知道停风停电会引起瓦斯积聚,如果矿工懂得煤电钻不完好会产生火花殃及自已的生命,如果煤矿的干部和职工知道煤尘的危险性会爆炸殃及无故的生命,他们还会那样干吗?答案是不会的。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知,因为他们没有认真接受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或者是培训敷衍了事没使煤矿职工学到真正的煤矿安全知识,才酿成的苦果。又如: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梁洼镇南街村红土坡煤矿1997年3月4日瓦斯爆炸事故,死亡89人。也是因煤矿矿工不懂安全技术知识引起的。井下风量很小,容易积聚瓦斯,又采用明电放明炮引起瓦斯爆炸,同时又引起煤尘爆炸。再如:河南省新安县石寺镇石寺新矿2000年11月19日瓦斯爆炸事故,有13名矿工遇难。原因就是井下风路混乱、风流短路,向工作面供风的局扇供的是循环风,造成工作面瓦斯积聚,工人在工作面向绞车坡的绞车打信号,用电线头相碰代替按钮,电火花引爆瓦斯的。这都是矿长和矿工不懂煤矿安全生产知识冒险蛮干造成的。井下工有当天到矿的农民当天下井工作的,他对煤矿井下是个什么样都不清楚,他如何能做到自主保安,又如何作到安全生产?所以酿成事故是必然的。又再如:河南省三门峡市义马千秋镇二十里铺村新建联办矿2001年3月10日瓦斯爆炸事故,死亡4人,重伤3人。也是因煤矿矿长和工人不懂煤矿安全知识引起的事故。该煤矿井下供电用双芯白胶线、照明用白炽灯炮、电器开关用明闸刀,煤电钻电缆破旧烂皮、平均不到一米一个鸡爪子接头,煤电钻接线柱外露,开关一开,引起的火花外窜;矿井又是事实上的独眼井,用一台5.5KW的局扇在立井口(井深近200米)向井下供风,且局扇时开时停;用的又是塑料编织布风筒,漏风极其严重。井下瓦斯因风量不足而积聚。工人只知井下风不好,热的难受,不知风量不足会引起瓦斯积聚。询问有的矿工有的甚至于不知什么是瓦斯,更不知瓦斯会爆炸,所以带烟草、打火机下井的也有。像这样的煤矿竟然存在了数年,矿长也有“矿长资格证”,竟然对煤矿安全生产知识一窍不通,持有“特殊工种证”的工人也不懂自已的应知应会。这样的煤矿怎能不出事故?持有“证件”的人到底培训没有?培训了又是如何培训的?这样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效果又能起什么作用。假若这些煤矿的矿长懂得煤矿安全知识,假若煤矿的矿工懂得煤矿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假若煤矿安全培训都使受训之人学够时间、应知应会学会真懂,井下无风或微风生产,明火明电明刀闸下井,井下放明炮,瓦斯积聚,电器失爆,电线头代替按钮等等,这些显而易见的严重违章之事就不可能存在或存在的机会大大减少。上述的事故就有可能不会发生。

类似以上的事故案例枚不胜举。都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的。也都是不懂煤矿安全生产技术造成的。然而血的教训仍不能唤醒某些人的良知。在现阶段有些人仍存在着错误的观点。

一是有的煤矿矿长不愿参加安全技术培训,认为煤矿没啥技术可学,只要有力气,谁都能干。

二是有的煤矿矿长培训怕花钱。专寻培训天数少,花钱少,发证考试不严的培训班。三是有些煤炭管理部门的官员也认为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没必要,培训几天走走过场,发个证就算了,不必太认真。

存在前两种错误观点的并不可怕,只要通过强制的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和强制的安全监察是可以改变的。但存在第三种观点的人就比较可怕了,特别是这种观点在煤炭管理部门官员们身上存在就更可怕了。这种鱼目混珠的培训,真假“证件”的滥发,给煤矿事故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一年多来监察中发现,有的地区确实存在有“培训”2 ~ 7天就发证的现象。还有的“培训”是把煤矿应该发证的人员集中起来,讲三天课就发证,是“瓦斯检查员”的发“瓦斯检查员证”,是“放炮工”的发放“放炮工证”,是“绞车工”的发“绞车工证”,是“矿长”的就发给“矿长资格证”。总之,一个“培训班”下来,想要什么证就发给什么证。

从法律上讲,办不符合培训要求的培训班,学习时间短、学习内容少,不能让参加学习的人学到真正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知识,不仅仅是在图财,而且是在害别人的命,是应该负法律责任的。发证机关不坚持原则滥发“证件”,其实就是在草菅人命,也应该负法律责任。对于这种人应该追究刑事责任、绳之以法。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狠抓强制性安全生产技术培训的目的,就是要让干煤矿的人懂得煤矿安全,懂得如何搞好煤矿安全,就是要让矿工自已能保护自已,做到不违章操作、不违章作业,不当煤矿事故的创造者。要做到矿工人人懂安全,每个煤矿职工都要认真地接受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并且要作到学够时间,学到知识,决不能自欺欺人,不懂装懂。

煤矿安全监察局及其办事处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具体落实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关怀,在煤矿安全领域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精神,为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为矿工家属能有一个完整的家而工作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是煤矿职工的保护神。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十分重视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工作。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的机构以及“证件”的发放都有明确的现定。各级部门、各类煤矿只要按照规定认真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培训工作就能够抓好。抓好安全培训工作,煤矿职工的安全生产素质就有可能获得很大的提高,煤矿的安全工作就有了重要的保证。

从长远看,培训机构与发证机关不能统一在一起,培训与发证一体化是不合适的。培训机构与发证机关应该分开来。培训机构负责授课,发证机关负责考察考试和发证。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也要对培训及发证环节进行监察,特别是煤矿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引起的煤矿事故,要监察培训及发证机关的责任,追究那些不负责任滥发“证件”的违法人员的责任。使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工作真正抓好,使煤矿安全监察的关口前移,把煤矿事故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煤矿的安全生产就有了重要的保证。

第四篇:执行力是加快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执行力是贯彻落实《规划纲要》 目标任务的重要保证

黄苏鲜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这是政府执行力建设正式纳入国家治理范畴的标志。而各级政府作为国家政治运作的枢纽,是党的施政机构,其执行力就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只有切实增强执行意识,提升执行效能,才能确保中央、省、市各项大政方针的令行禁止、取得实效。

提高政府执行力,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竞争力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保障。对于科技部门来说,当前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省部产学研总结大会精神,落实市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会、及科技奖励暨省部产学研示范大会工作部署,加油鼓劲,乘势而上,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创建产学研结合示范市,打造我市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各类技术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为我市产业集聚升级和文化强市战略提供支撑,推动我市尽快实现GDP超千亿元,成为名符其实的珠江三角洲城市提供科技支撑。而这些重大决策是否执行有力,能否做到快人一步,抢占先机,突显先发优势,关键取决于科技部门的执行力。因此,提高科技部门的执行力,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规划纲要》贯彻落实的具体要求,也是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关键。

一、要充分认识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必须以执行力提升竞争力。三分决策,七分执行。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在大力推进《规划纲要》贯彻落实,促进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对于重大决策执行有力,就能快人一步,抢占先机,否则就会错失良机,丧失先发优势。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执行力就是竞争力的观念,思想上重执行,行动上真执行,工作上会执行,以执行创实绩、比高低,对确定的目标、制定的政策、部署的工作,要真抓实干、争创一流,把科技部门的好思路、好决策转变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必须以执行力激发创造力。执行的过程也是追求创新的过程。实践证明,战略可以复制,差别在于执行。如果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这也不去探索,那也不敢突破,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必须有敢闯、敢试、敢冒的精神,突破思维定势,扬弃传统做法,鼓励和支持基层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先试不评论,多干不争论,不为条条框框所束缚,不为外界议论所左右,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开辟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的新途径。

必须以执行力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强不强反映的既是工作作风问题,也是队伍面貌问题。科技部门要努力形造以干事业凝聚人心,以抓执行集聚力量,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当好决策者,又起而力行、当好实干家,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必须以执行力强化服务能力。执行力代表政府处理社会事务、解决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纠纷的能力。尤其是在当前大力提倡服务型政府的时代,服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府执行的合法性,以及社会对于政府的总体评价,进而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良性发展。科技部门应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要围绕《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的实施,深入基层和群众、改善民生,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上,把更多资金投到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及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上,为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必须以执行力提升人的素质。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提升执行力的关键在于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从总体来看,科技部门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近年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亟待改善的问题,如:一是服务意识淡薄,消极执行,缺乏与群众和基层沟通,导致政策偏差。二是人员自身素质较差。对政策把握不到位,执行责任心不强,最终不能达至政策的执行效果与预期。三是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不足,未能奖勤罚懒,导至执行命令主动性不强。必须以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目标任务为出发点,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组织相应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促进执行力的提升。

二、关于如何进一步提升执行力的几点思考

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必须提高执行力。提升执行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提高科技部门的执行力,优质高效地实现科技部门工作职能和目标任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思考:

(一)科学决策。科学合理地决策是提升行政执行力的重要前提。一是要保证决策的正确合理性。正确合理的决策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给群众带来实惠,能被执行者认同和拥护,并利于顺利、有效地执行。二是要保证决策的具体明确性。要重视决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在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任务、工作方式、采取的步骤和措施等都要力求具体明确。三是要保证决策的公正性。只有决策的公正性,才能有利于增强执行者对决策的认同和执行力度。四是要保证决策的稳定性。朝令夕改,决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会直接影响决策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建立。五是要保证决策的民主性。要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防止决策的随意性,保证决策切合实际。

(二)狠抓落实。狠抓落实是提升行政执行力的基本内容。任何一项政策和决策,关键在于落到实处。由于政策和决策具有宏观性、普遍性和利益调整性的特点,执行中还有结合当时、当地实际的问题,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要有一抓到底的执着精神。只有狠抓落实,才能把政策和决策变成工作实绩,变成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变成人民群众的实惠。二要有敢于碰硬的认真态度。三是要严格执行纪律,严肃追究责任,努力增强执行效果。

(三)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提升行政执行力的本质所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就是解放和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在贯彻实施《规划纲要》的进程中,作为科技部门尤其是要拓宽视野,打开思路,解决小成即满、小富即安、标准不高的问题,破除怕担风险、怕负责任、怕出漏子的观念,树立拼搏意识、开拓意识、争先意识,始终做到对事业有激情、对工作有热情、对群众有感情,永不满足、永不懈怠。同时,要提升执行力的境界,每一个政策和决策执行者都要力求做到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基本出发点,以关心人民群众生

活为最高宗旨,以解决人民群众问题为根本要求,摒弃各种投机心理和私心杂念,认真干事创业,努力创先争优。

(四)提高素质。提高素质是提升执行力的根本关键。执行者的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决定着政策和决策是否有效执行的重要条件。提升执行力,首要就是要提高执行者的素质。要牢固树立强烈的学习意识,把终身学习当做一种责任、一种追求。培训与开发是提升人员素质,进而提升政执行力的有力手段和重要方法。要注重调动培训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培训内容的实效性,制定奖惩措施。并根据培训人员的特点进行差异化培养,最大程度上提高行政主体的素质和能力,有效地提高执行者的决策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发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创新方法。创新方法是提升执行力的基本要求。创新方法,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政策和决策执行的原则性和灵活性。要求执行者要能够把握政策的精神实质,创造性地执行和完善政策,最大限度地实现政策和决策目标。面对政策和决策执行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创造性地实施就显得更为必要。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要牢牢抓住政策和决策的精神实质,遵循政策要求,结合实际合理变通,达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

(六)完善制度。完善制度是提升执行力的必要条件。体制机制决定着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发展进步的动力和活力,决定着一个人、一个团队的竞争力和创造力。机制创新关键在于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要通过建立既具科学性又有操作性的激励机制,给想干事的以充分机会,为能干事的提供宽广舞台。要有效激发人的积极性,增强凝聚力,将个人目标与全局总体目标统一起来,促进人的不断进步,从主观上提升自己的执行力。同时,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责任追究机制,通过考核可以揭示出那些低效率的行为,认真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真正实现以实绩比高低,真正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创造才能得以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执行力得到充分地展现。

第五篇:医院要发展,行风建设是关键

医院要发展,行风建设是关键

我院现领导班子从05年组建以来,明确提出医院要发展,行风建设是关键。6年来,医院始终把社会效益摆在了首要位置,坚持注重抓行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完善各项制度,端正行业不正之风,使医院走上了今天这样一个良性循环轨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好势头。2010年门诊病人402733人,比05年增加229320人,增长了132.24%;2010年住院病人32091人,比05年增加21560人,增长了204.73%;2010年手术11658例,比05年增加了7719例,增长了195.96%;2010年业务收入3.2亿元。全院共有17名大夫拒收“红包”共计人民币7000元,收到感谢信45封,锦旗68面。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单位”。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认真学习贯彻中、省、市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和市卫生系统工作会议精神,召开班子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利用院周会、党支部会议、科务会等形式,在全院传达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在全院干部职工中形成了“医院要发展,行风建设是关键”的共识。把纠风工作能否抓出成效,提升到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医院和谐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使全院干部职工在思想上自觉

我们每年初都要按照医院总体发展目标,制定相适应的纠风工作计划,确定几个重点,进行治理。一是,药品管理,首先坚持主渠道进药,规范采购程序,实行药剂科提出申请,院药品委员会审定,主管院长,院长签批,层层把关,保证药品质量,杜绝了药品回扣等不正之风,在严把药品入口关的同时,开展放心药房活动,坚决禁止促销药品进医院,发现促销药品,立即取缔,三年内不得参与招标,药房还定期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同时医院每月组织专家对全院所有临床科室的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动真的、来硬的,除在全院通报外,还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经统计处罚25人次,处罚金额23218.6元。几年来,我院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控制在32%以下,有效的降低了医药费用,切实减轻了病人负担。二是,严格规范收费行为,我院自98年在全院实行记账收费使用计算机管理以来,严格按照《陕西省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执行外,还根据地域差别和医院实际,对个别服务项目收费标准适当下调,并将下调检查、治疗、药品价格在门诊大厅电子屏上公布,自觉接受上级有关部门广大群众患者的监督。曾先后被市消协评为“维护消费者权益示范单位”,被市社保局评为“社保病人人均花费最少医院”,被省物价局评比为“市执行物价”省颁标准样板单位。三是,继续执行“一日清单制”,维护患者的知情权,为保证这一制度有效进行,使服务更加贴近患者。导医台实行全程陪护服务,方便重病、孕妇、老幼患者的就医,在大厅添置了电子屏幕,方便了患者了解服务项目和查询医疗费用等,在不断完善医疗服务的措施上,医疗需求与短缺的医疗用房之间的矛盾还是日益显的突出,门诊排长队,病房到处加床位,看病难住院难问题与日俱增,已严重影响老百姓看病就医,也制约着医院的持续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院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的综合门诊大楼已破土动工,建成后将大大缓解这一问题,也将使医院综合实力上一个新台阶。

几年来,虽然我院在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想了很多办法,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不少差距,行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特别是我院正处于基建任务十分繁重,资金投入量大,大可避免地给患者就医常来不便,服务质量还有不尽人意的方面时有发生,为此,我院一定会不遗余力,加以整治,尽心尽力尽责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优良、宽松、舒适、公平的就医环境,妥善处理医患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〇一一年三月五日

下载5.抓好政行风建设是发展道路运输事业的重要保证word格式文档
下载5.抓好政行风建设是发展道路运输事业的重要保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