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场会上的讲话(大全)

时间:2019-05-13 14:2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高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场会上的讲话(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高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场会上的讲话(大全)》。

第一篇:在高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场会上的讲话(大全)

在朝阳市普通高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场 经验交流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北票市政府副市长包秀梅

(2011年10月2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朝阳市普通高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的各项议程即将正式启动,今天,大家将共同参加在我市第三高中召开的为期一天的会议。在此,我再次对省、市教育部门的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以及朝阳各兄弟县(市)区的高中教长莅临北票参加会议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为我市高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展示成果和交流学习的平台的朝阳市教育局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我市在为实现“推进产业升级,建设实力北票”目标,全面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狠抓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升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喜人成绩;尤其是高中、初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和稳步推进,使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又迈开了新的台阶。同时,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适应新时期国家对多样化人才的迫切需求、素质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以及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终极诉求,近一年来,我市第三高中在人才培养方式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探索。

我市第三高中是2005年四校合一组建的一所普通高中。

2010年,我市对全市高中学校布局进行重新调整,投资1亿元,在桃园小区新建了全省一流的数字化校园,同年9月第三高中搬入新校区。多年来,该校在坚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该校创建了生态大课堂教育理念,主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让学生触摸生活的脉搏,倾听自然的声音,感受生命的气息,体会成长的快乐,努力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通过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该校构建了服务人才培养的网络体系,打造了优质的教师队伍,成为了我市教育改革的先锋校,目前该校人才培养工作稳步推进,成效初显,已经发挥了对我市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辐射作用。

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市第三高中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所做的一些有益尝试也是在摸索着前进,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和完善。在今天的经验交流会上,我市第三高中将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些做法向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各位领导和全朝阳市各高中的教育专家作以介绍和展示,希望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市第三高中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市第三高中要珍惜朝阳市普通高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的机会,虚心省市教育专家请教,认真与兄弟学校交流,努力摸索出更加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我市教育改革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果,培养出一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有着执着进取和质疑精神、主动学习与探究品质,具有创造动机与创新能力,符合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求的后备人才。

承办此次会议,是北票教育的自豪与荣幸,也是朝阳市教育

2局对北票教育工作的认可与肯定,更是对北票教育工作的鼓励与鞭策。我相信,通过此次会议的召开,将为我市教育改革工作注入强大动力,全朝阳市教育改革工作也将再上一个新台阶。作为会议的承办方,我市将全力为会议做好服务。

最后,祝会议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二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惠州学院2012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选题指南

本课题指南为选题的大体范围,申请者可以在本选题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申报选题。重点资助项目主要在立项项目中择优选择。

项目立项起始时间可从本项目实际研究的开始时间算起。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周期通常为一年,重点项目的研究周期可适当延长;教学改革项目可以按实际见效时间设计周期,通常为两年。

教学研究项目结项至少应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和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研论文(增刊除外);教学改革项目结项需要提交教学改革项目完成与绩效评价报告、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改论文(增刊除外)。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构建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强国的普遍经验。本类选题侧重于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研究与实践,突出创新特色与推广应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一流人才培养的优越环境或基地。重点研究我校现有人才培养的特点、问题,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资源配置,提出集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与层次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等为一体的提出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1-1.我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

1-2.我校人才培养社会评价研究(毕业生社会需求及适应性情况)※1-3.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与实践

※1-4.基于职业化、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等某个视角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5.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与实践 1-6.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1-7.中文专业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1-8.服装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1-9.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二、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本类选题主要侧重于:第一,推进本校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创新,调整课程体系和结构,进一步加大课程整合的力度;第二,以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依托我校的学科优势,努力促进我校优势专业的建设,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突出品牌和特色;第三,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设高水平、立体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并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程度,更好的满足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需求。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2-1.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优化与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2.跨学科综合课程开发及课程群的建设与研究 2-3.学科基础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2-4.公共系列(如:大学英语系列、两课系列、公体课系列、公选课系列等)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5.精品开放课程、双语示范课程、自主学习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2-6.教材建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2-7.课程与教材一体化研究

2-8.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规范与应用研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本类选题侧重于以一门或数门课程为对象,以落实课程的教学目标为核心,对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作业以及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等进行改革,探索教学新方法,进一步完善课程改革方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3-1.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研讨式、案例式、项目式、启发式、小组学习等教育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3-2.小班型、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3-3.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 3-4.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3-5.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3-6.基于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3-7.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3-8.大学生素质考核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3-9.高等学校图书文献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四、专业与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竞争力,为促进我校专业发展,本类选题可以重点关注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某学科新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以及专业建设保障机制的构建等相关问题。此外,本类选题不仅要关注某学科专业建设的问题,还要服从学校整体专业建设的发展规划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4-1.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4-2.品牌、特色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4-3.重点(优势)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4.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改革研究与实践 4-5.以培养社会紧缺人才为导向的新设专业建设与研究 4-6.专业英语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五、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课程、课程内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科技活动以及知识竞赛等环节)是当前本科人才培养中需不断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类选题提倡以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为目标,着重探索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的途径,通过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相关政策等途径,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5-1.实验教学内容(软件)、方法及手段、课程体系、教学评价和管理模式、体系等的改革与创新

※5-2.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评价标准与评估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5-3.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开放实验室的研究与实践 5-4.大学生课外竞赛专题改革与创新研究

※5-5.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与质量保障体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5-6.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实践

5-7.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5-8.学术报告、学术讲座的学分化管理问题研究

六、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教学规范的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的落实具有系统的引导作用。本类选题应以管理科学和质量评估为基础,遵循教育教学和大学生成才规律,以培养高素质、多样化、创新性人才为核心,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开展学校内部的教学评估和教学评价、构建教学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从而有助于我校建立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的长效机制和符合本校实际实际的质量监控体系,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6-1.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研究 6-2.高校资源建设与优化模式的研究 6-3.信息化教学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实践

6-4.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模式、措施、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6-5.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实践

6-6学校教学基层组织形式及其管理的改革与实践

※6-7.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标准、评价体系与监控机制的建设研究与实践 6-8.学生评教体系改进研究

6-9.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与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七、师资队伍建设

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是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本类选题侧重于在对我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制约师资数量增加的因素,明确提升师资水平和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7-1.师德建设机制研究与实践

7-2.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 7-3.提高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7-4.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7-5.与学科、专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教师培训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7-6.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和教学奖励制度的设计与实践

八、其他

项目指南中尚未涉及,但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其它选题也可以申请立项。

8-1.其他选题

第三篇: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郭娟)11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商贸旅游学院郭娟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近两年来,商贸旅游学院在学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围绕开展校企合作这一有力抓手大做文章,不断摸索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人才培养模式下促进有特色的课程体构建,以及探索适应新模式的评价考核体系。现简单总结如下:

2010年10月,酒店管理专业与山西天星海外海酒店管理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组建“海外海管理干部班”,开启了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的探索。该订单班有几个特点:

一、海外海向学生提供定向培养基金,并且这笔基金在开班仪式上现场发给学生。

二、海外海的培训专家,来到课堂上提前进行岗前培训,把企业的发展理念、服务理念及时渗透进来。

三、学生到海外海进行实习,并就业,而且作为储备梯队干部进行培养。目前,“海外海管理干部班”已经举办两届,第一届正在海外海实习,45个学生,正常实习43人,其中赵娟、原阿芳、荆红霞等3位同学已经被列为储备店经理,新店一开就是店经理,月收入超4000元,最近,海外海又进行了公开竞聘,40个实习生中,张琼琼、任鹏飞等6位被提升为主管,曾宏飞等2位被提升到管理公司工作,何晓静、刘咪咪等12位被提升为部长助理。该班近半的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高起点职业生涯。

2011年4月,旅游管理专业与山西乔家大院景区开始合作,整个班级的学生开进乔家大院景区。目前,进入景区学习的有两届学生了,学习效果从去年的导游考试口试成绩呈现了出来,往年导游考试的通过率也就是29%左右,去年导游考试的通过率达到了64%,使得很多导游口试的评委眼前一亮,刮目相看。

这些成绩的取得不单单是得益于校企合作的开展,更重要的是在基于校企合作开展过程中,我们逐渐摸索出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到酒店管理专业来说,我们结合酒店行业的特点和特性,摸索出“1+1”的柔性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年为校内培养阶段,以学校培养为主,企业培养为辅;第二年校外培养阶段,其中,第一学期以企业培养为主,学校培养为辅。同时,学生以员工身份完成酒店三大服务岗位,7个技术岗位的认知、学习。第二学期则在企业里顶岗实习,当然,往往实习未结束就已经成为管理干部。

另外,我们也根据校企合作特点摸索出“工学融合,在企业中办学”特点的“课堂进企业”、“课堂进景区”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把旅游课堂搬进乔家大院景区,景区不忙的时候我们老师讲授文化课,忙的时候则去景区进行讲解,专业老师则实施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把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去,突出学生们能力的培养。由于实训条件的限制,我们也尝试把酒店管理课堂放到海外海企业里,每天派专业老师到企业给学生上课,充分利用了酒店的专业资源,同时,也给专业老师深入企业前沿考察学习交流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在实现了“工学融合”,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学生”身份与“员工”身份融为一体,“教学、工作、就业”一体化的实现。

人才培养模式从重文本模式到重实践模式的转变,客观上必然要求我们加快课程体系的构建。坦白来讲,我们课程体系的构建远远不适应我们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简单说,主干课、考试课、考查课等体系不适应现实状况;很多专业课程存在“过渡学习”现象;实践课程体系还没有确立到主导地位等等。去年我们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经过研究我们确立了“开放性、适应性、综合性、模块性”的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开放性要求我们结合社会、专业、职业、学生等因素,按照发展能力为指导,以能力需求精简课程内容。适应性则要求我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核心,淡化基础课、专业课的界限,重新整合课程。这次实习学生在海外海公开竞聘给我们的教训很深刻,企业反映给我们的信息是,很多竞聘的学生专业能力很强,结果有的学生,不会做ppt,不会用Excel表格,失去了宝贵的晋升机会。这就要求课程构建不但要考虑适应性,也要考虑综合性。因此,从这学期着手下大力气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精简专业课,加强拓宽专业基础课,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保证计算机和英语课程两年不断档,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能力。最后,我们专业教研组要加快模块化课程的进度,课程尽量小型化、丰富化,打破学科严密的学术逻辑体系,改造成适应生产实践的效率逻辑体系,同时,要尽可能反映行业的最新进展,力求把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放在主导地位上。

接下来我说一下评价考核体系。“课堂进企业”“课堂进景区”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导致教学内容重点的导向的转变,及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开展,客观上要求不能单一的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记忆能力。这两年来,我们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酒店管理专业每年要接受省旅游局培训中心的技能鉴定,我们把旅游局专家对学生技能鉴定的成绩纳入到相关学科的期末成绩考核中;学生们在乔家大院讲解实习,上岗前以及上岗一段时间,景区的讲解部门要对学生考核,我们把考核成绩纳入到学生期末成绩。我们与酒店企业合作,酒店企业定期要求学生完成规定服务项目,我们用这些规定服务项目取代课程考试成绩。这些当然都是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多元化的尝试,以后还要进行探索,使之严肃化、标准化、制度化。未来我们希望与酒店、旅游企业一道,共同开发一套毕业生能力认证体系,客户评价体系,把职业岗位能力和素质评价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最后,我想说,我们各专业的校企合作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必须承认挑战、困难、问题更是不少。我们的老师曾经因为往返乔家大院20多块钱的路费无法报销而抱怨,我们也曾经在网上看到有人对我们进行尖锐的指责„„幸运的是,领导及其他部门坚定的支持了我们,使得我们教学团队坚信,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有一如既往的勇敢的继续向前探索,把工作做的再细致些、再严谨些、再完美些,当然,我们还需要领导及其他部门的继续支持和严格监督,以及所有关心我们的朋友的建设性的批评!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各位。

2012年5月10日

第四篇:在殡葬改革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殡葬改革现场会上的讲话

镇长欧阳安

2010年8月26日

刚才副镇长同志通报了我镇殡葬改革工作的进展,并就这次实施土葬尸体起棺火化的过程作了简要说明,结合我镇实际向全镇人民发出了树立科学文明节俭新风,破除丧葬陋习的倡导,提出镇、村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建和谐的工作要求,我表示完全赞同。接着分别代表村级、机关单位就如何响应殡葬改革工作的号召,切实履行村级、部门的职责,共同营造死者安息、生者安居乐业的和谐,作了很好的发言,我表示充分肯定。由此可以看出,面对天下第二难的殡葬改革工作我们镇、村、机关单位的党员干部和职工是思想高度统一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是非常切实可行的,这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也体现出我们镇、村干部是战斗力凝聚的。下面我就镇2010年殡葬改革工作情况提出三点看法:

一、历年来我镇在殡葬改革工作方面,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作了大量工作,成绩是肯定的。主要体现在:

1、领导重视,健全体制。镇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成立相关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出台相应的措施,加大对经费投入,把殡葬改革工作提上议事日程。

2、职责到位,部门联动。通过调整充实殡葬改革工作队伍,承上启下,继续狠抓落实,调动部门和村级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3、防范有力,措施到位。通过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形成镇、村信息员网络通讯,做到发现及时、防范在先、劝导有方、制止有力、措施得当的工作氛围。

4、工作扎实,敢于面对困难。镇、村干部亲临工作第一线,亲自上门做思想工作,遇到难题,办法较多,措施较活,效率较高,对违规土葬的,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坚决执行政策对其进行起棺火化。

二、由于历史原因,我镇的殡葬改革工作在全县仍处于被动、滞后状态。主要原因有:

1、因当前村级干部任用实行民主直选的影响,有的村干部误解执行火化会影响自己的民意。进而产生不敢面对、包庇纵恿的个别不良现象。由于这个现象的存在,加上群众“入土为安、入木为贵”的传统丧葬观念根深蒂固,造成我镇仍有少数群众进行违规土葬,为我镇殡葬改革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为响应《广东省殡葬管理办法》,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应该彻底扭转工作观念,树立社会新风,破除丧葬陋习。

2、由于宣传投入经费不足,宣传形式不多样,效果不好,导致群众陈旧的丧葬观念难以转变。(结合我镇部分土葬现象发生的原因,分析其错误根源)。

3、各村方向发展不平衡,个别村仍存在领导不够重视,没有形成层级包干责任制、导致面对丧属操办丧事,无人过问,装聋作哑的现象时有发生。

4、措施还不够到位、兑现奖罚程度、执法力度仍有待加强。(结合这次违规土葬尸体起棺情况,我们是有责群众尾巴,偏面强调以人为本,过于宽松、容忍违规的人和事是我们无奈的选择,今后要扭转这个被动局

面。)

三、为了做好我镇殡葬改革工作,下面我提几点要求:

1、干部思想问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思想上坚定信心,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克服各种懈怠心理和畏难情绪,走活“一盘棋”,打好“攻坚战”。

2、扭转群众观念问题。为使转变群众观念,我们务必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殡葬改革宣传面,常抓不懈,营造浓厚的殡改氛围,通过全方位宣传使得家喻户晓,进一步促进群众的思想转变,使其自觉同旧的传统观念决裂。

3、工作力度问题。完善工作机制,建立起“镇府领导,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职,紧密配合”的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工作格局。同时兑现奖惩,调动各级工作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报告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报告

2011年7月我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被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建设期为两年。两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中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预定建设目标,开展建设工作,现将两年的改革情况总结如下。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情况

1、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确立“工(农)学结合、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成立了由行业专家、企业(合作社)技术骨干、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了项目建设调研论证机制,组建调研组,制定调研计划,先后组织3批60余人次对本地农业生产、农机生产企业、农机销售公司、农机合作社进行广泛调研,收回调研表格、问卷1500余份,形成调研报告4份。通过分析本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经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确定了主要工作岗位;分析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根据任务的典型性、重要程度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工作任务的情况、完成任务的方式归纳、整合形成行动领域;按行动领域所包含的知识、能力的相互关系构建学习领域;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方面确定学习领域能力目标,依托“校企社”共建平台,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实施“工(农)学结合、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轮实践(协岗实习):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农机作业季节,学生到合作企业、农机合作社(部分农机户学生安排回村)进行第一轮生产实践。在每个生产环节的生产实训之前,安排相关课程的学习。在生产实践中,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学生农业机械的生产、使用、销售及基本维护能力。第二轮实践(顶岗实习):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农机作业季节,学生到合作企业、农机合作社等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第二轮顶岗生产实习。在校学习期间,学生主要进行农机作业标准、农机机务管理、农机新技术等课程的学习,为第二轮生产实习做准备。在生产实习中学生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农业机械操作、机务管理、农机检修等项目的生产实习,强化学生的农机操作和使用维护、农机标准化作业、机务管理、农机检修和故障排除的能力,为下一步的选岗打下基础。

2、构建了与人才培养模式配套的课程体系

(1)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农业生产过程的职业行动领域和菏泽市典型农机具,结合农机构造、维修、调整、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工作过程的特点,构建 “工作过程导向、理论实践合一”的课程体系。围绕“工(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课程建设,革新课程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兼顾可持续发展,设置专业技术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的一致性。根据农机新技术的发展调整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以典型机型为载体开发“典型机型带动型”课程,在课程中融入行业标准、农机作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各专业课程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要突出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以及多轮“协岗实习”、“顶岗实习”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了专业课程建设和专业教学资源开发。参加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任务,组织校内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编写了《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等2门教材并经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组织相关教师完成了《播种施肥机械》、《拖拉机的维修与保养》、《农机维修讲义》等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建立了《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护》、《农业机械基础》等核心课程网站和资源,拖拉机汽车底盘、发动机、电器的仿真软件完全应用于课堂教学。

3、建设了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制定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实施了“名师工程”、“双师型”工程。按照选拔条件确定培养对象,列支专项经费,制定奖励办法。采用项目管理方法,通过专业培训、企业锻炼、技能大赛、参加学术交流、主持教改科研课题等多种措施,实施培养。在闫照飞为专业带头人的基础上,启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12名。

修订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充分调动行业企业人力资源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外聘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4、搭建“校企社”合作平台,创新校企合作、工(农)学结合办学体制

(1)搭建了全方位、多模式的“校企社”合作平台

由行业和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组成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探讨专业建设和发展。学校制定了“校企社”合作章程,建立“学校—企业—合作社”专业共建制度,规范共建内容、共建形式、运行方式、利益分配方式等内容,不断完善“校企社”共建的长效机制。与定陶沃田农机专业合作社、菏泽龙泵车辆有限公司等多家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深度合作,采取“工(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完成学生的生产性实训和毕业顶岗等实习任务,培养农业机械技能人才。

根据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按照“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逐步推进真实生产和模拟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了集教学、培训、鉴定、生产“四位一体”的校内农机实训中心和满足专业实训、顶岗实习要求的校外实习实训网络,搭建全方位、多模式校企合作基础平台。

(2)进一步完善了“校企社”合作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建立“校企社”合作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保证了“工(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是在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和企业(农机合作社)共同对学生进行教学与管理。学校派专职教师到实习合作社或企业进行管理,企业(农机合作社)按照员工管理制度考核、管理学生。共同制定实习内容、质量标准与考核方法,学生的实习成绩由学校和企业(农机合作社)双方共同鉴定。二是从实习企业(农机合作社)选拔优秀技术人员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学校与企业(农机合作社)对其共同考核,按考核结果支付兼职指导教师工资。三是依据“校企社”双赢、互惠互利的原则,制定了《校企(农机合作社)合作管理办法》等配套管理制度。

(3)进一步完善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依托“校企社”合作平台,学校着力营造仿真的职业情境,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真实的教学实训场所,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基本职业技能。近两年,新建了农机模拟仿真实训室和PLM体验中心,改建扩建农机实训中心、机械加工中心、机械CAD/CAM实验室、农机电器实训室和电工实训室,把农业机械技术实训基地建成了融教学、生产、培训、技术服务、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于一体,开放性和可持续性的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按照生产车间工艺过程组织实训,推行岗位上岗证制度,在上岗前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与考核。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色

1、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

积极探索建立“学校—企业—合作社”深度合作机制,与定陶沃田农机专业合作社、菏泽龙泵车辆有限公司等多家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实施“工(农)学结合、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两轮生产性实训。学生经过两轮训练,基本掌握了先进的农机使用技术,技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毕业生适应性明显增强,为菏泽市推广先进农机使用技术培养了落地型人才。

2、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1)教学模式改革成绩显著

在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学校针对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各学科的不同特点,组织编写一体化教学指导方案,组建一体化教学场景,创造一体化教学环境,统筹安排各专业学科的一体化教学时间,实现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充分利用学校及合作企业资源,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课程体系改革初见成效

遵循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模块课程为载体,产学结合为手段,以过程考核为抓手,技能鉴定为保障的课改理念,构建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模块化课程体系,将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能力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分别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

(3)核心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果显著

针对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就业岗位及职业道德与素养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合作,编写出版了《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两门核心课程教材,建立了《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护》、《农业机械基础》等核心课程网站和资源,建成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3、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1)教师职业能力得到提升

根据示范学校建设要求和学校教师培训规划,组织实施了专业教师“双师型”建设。通过校内外多种形式的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教师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

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教师能力考核制度,通过开展教师技能大赛活动,以及教改课程教学观摩等,促进教了师技能提升。进一步完善了学校《教职工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与教职工的收入挂钩,充分发挥了教职工考核工作的作用。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稳步发展

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改革,共同参与示范校项目建设。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结对子”,为企业兼职教师全程参与教学和课程改革搭建了平台,促进了校企的深层合作。

4、校企合作、工(农)学结合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双赢发展”的校企合作思路,充分挖掘行业、企业资源,积极拓展合作空间,近两年来,与定陶沃田农机合作社等省内外大中型企业签订了深度合作协议,建立了校企双向参与机制、人员双向互聘机制、人员双向培训机制、人才订单培养机制、实训基地共建共管机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基本满足了各专业学生的顶岗习与就业需求,并为教师社会实践提供了可靠保证。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是示范学校内涵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本专业虽然已探索并实施具有专业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仍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

2、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还有向上提升的空间。

经过两年的建设,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双师”数量已达到标准要求,但“双师”质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解决实际问题和动手能力还需继续提高。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应继续鼓励中青年教师沉下心来,下企业参加实践煅炼。

3、校内实训基地功能配置与专业建设发展要求尚有差距。校内农机实训中心设备台套数偏少,功能不全,与专业建设发展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4、校企合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行业、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要进一步提升专业自身的优势和吸引力,积极寻求合理有效的合作途径,完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二)改进措施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转变思想观念

推进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教师深入行业企业,通过调研、专家讲座、企业实践、外出培训等形式,转变思想观念。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入,加大课程的调整与开发力度,加大生产性实训比例,推进工学结合机制建设与管理,加强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进一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将教师下企业实践煅炼落在实处,争取更大成效

对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进行进一完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其相关的保证措施。将教师下企业实践煅炼落在实处,定期开展评估、检查及考核,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中青年教师能真正沉下心来,在企业实践煅炼,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3、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基地功能配置 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基地功能配置,将基地注册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对外营业,扩大基地的影响力,将消耗型实习(训)转变为生产型实习(训),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4、加大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主动开放办学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的作用,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寻找合作共同点;创新合作形式,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沟通,拓展合作渠道与空间,加大在工学结合、专业共建、课程开发、师资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力度。

通过近两年的建设,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学校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和不足。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利用我们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努力创建成一流的重点专业

下载在高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场会上的讲话(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高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场会上的讲话(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射洪县高中课程改革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射洪县高中课程改革现场会上的讲话射洪县太和中学副校长刘茂平 (2011年4月1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太和中学举行射洪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现场......

    职业中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计划

    荔波县中等职业学校 人 才改 革 培 教 养学模 式 计 划 2012年9月 荔波县中等职业学校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计划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特制定以下培养计划: 1、培养中级和初级......

    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定稿)

    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艺术设计是艺术与实践的结合,对学生的创造性有很高的要求。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要真正培养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就必须坚持培养学生的创造......

    在全市文化产业现场会上讲话

    在全市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张局长、各位领导:上午好!在这秋清气爽、丹桂飘香的时节,全市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在我区召开,我们深感荣幸。在此,我代表......

    在人才培养座谈会上的讲话

    ×××副总在人才培养座谈会上的讲话 (××××年12月18日 根据录音整理) 各位领导:此稿是根据录音整理,红字部分是听不清楚,由于急于让领导了解安总讲话内容,因此,没能进......

    2006年高中素质教育现场会上的讲话

    2006年高中素质教育现场会上的讲话(2006年8月12日)同志们:这次高中素质教育总结表彰(静宁)现场会,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会前多次听取汇报,确定目标,制定措施,研究对策,既是一次总结会......

    在2021年林业改革和产业发展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2021年林业改革和产业发展现场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安吉,召开全省林业改革和产业发展现场会,主要目的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

    在全市卫生改革与发展现场会上的讲话[精选五篇]

    同志们:卫生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工作。做好卫生工作对于提高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