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慈溪市国税局七彩服务打造“阳光穗悦”服务品牌
慈溪市国税局七彩服务打造“阳光穗悦”服务品牌
中国宁波网讯慈溪市国税局全面树立“品牌立局服务兴税”服务理念,以阳光公平公正公开等七大特性为标杆,创新性地推出阳光七彩服务,全力打造“阳光穗悦”服务品牌。
一是推行多渠道咨询宣传红色服务。慈溪市国税局组建了“阳光穗悦”服务队,各分局相应建立服务小分队,落实“快、准、活、便”的服务送推机制,构建和谐税企关系;与此同时,健全了4S回访制度,上门回访、定期发放政策宣传反馈卡等形式,核查税收政策宣传落实情况,检验税收政策落实成效;大力开展个体工商户专项宣传活动,深入宣传免填单、自助办税、绿色通道等服务方式,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
二是推行多领域透明规范橙色服务。慈溪市国税局推出“阳光穗悦”子品牌“阳光稽查”,开展“透明”执法,自觉接受公众监督,允许纳税人自行纠错;在宁波率先推出以“人性化、公开化”为特点的柔性税务稽查方式;自制规范化办税服务手册、起草规范化管理员服务手册和规范评估约谈服务手册,供纳税人取用,并制作办税指南、流程进度公示牌等供大家阅览,让纳税人明明白白办税。三是推行多维度志愿黄色服务。慈溪市国税局积极吸引行业协会、三会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加入“穗粉团”志愿服务队,支持纳税服务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提供志愿者税收知识辅导培训,为志愿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创造条件;与咨询、科研等机构合作,联合开展满意度测评、需求调查和纳税服务课题研究等工作;引导社会中介机构、民间非赢利组织参与到纳税服务工作中来。四是推行多方位办税大厅绿色服务。慈溪市国税局按照“资源配置合理、管理方式优化、服务简洁高效”的要求,优化办税流程,简化办税环节,合理窗口设置,建立办税绿色通道,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真正做到“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及时审批、限时完成、一窗回复”;在办税服务厅推行的UPS不间断服务和“全大市”通办业务,除了让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能够马上能办、马上办好、马上办得好税,还能选择最近的办税服务厅办理涉税业务,真正为纳税人减负。五是推行多层次信息网络青色服务。慈溪市国税局全面树立信息管税理念,以自主开发软件为核心,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提升品牌服务科技含量:推广使用国税信息系统整合平台,让纳税人办税更快捷更明白;通过数据分析平台、行业税源分析监控平台,让税负更公平、更公开;通过建立纳税服务网络,加深了税企征纳和谐,推动税企互动趋于常态化;通过税企QQ、微博、告知提醒综合服务平台和网络评廉系统,加快税企之间的直接互动;通过自主开发的“工商税务通”软件,不仅为纳税人提供了免填单服务,还减轻了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实现征纳双赢。
六是推行多功能综合创新蓝色服务。慈溪市国税局以不断深化管理创新,全员开展服务创新,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纳税服务。提出的送推服务和提醒告知服务,化被动为主动,让纳税人第一时间获得涉税知识,获得办税提醒;办税服务厅独创性提出的KIP综合绩效考评体系,通过指标的量化和信息化处理,实现月度和年度的绩效定点定时提取、实现目标管理。推出了免税农产品开票绿卡管理系统,确保免税农产品开票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实现高效、有序的服务和管理。七是推行多类型权益保障紫色服务。慈溪市国税局建立了纳税人权益保障长效机制,组织开展各种维权服务活动,预防和化解税务行政争议,推进依法治税进程。成立纳税人权益保障中心,积极受理损害纳税人权益情况的举报、投诉,有效化解税务行政争议,保障纳税人救济性权利;印制“阳光穗悦”维权服务相关手册,切实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探索民主办税、公开办税的新形式,保障纳税人陈述权、申辩权等参与性权利;监督纳税服务的实施,开展监督评议,促进税务工作不断改进,提高纳税服务效率,保障纳税人监督权。(蔡一庆)
第二篇:打造阳光政务铸就服务品牌
打造阳光政务铸就服务品牌
——写在瑞昌市行政服务中心新大厅投入使用之际
有这么一个窗口,透过它,可以看见美丽的风景;有这么一座桥梁,通过它,百姓与政府的心靠得更近。瑞昌市行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就是这个窗口,就是这样一座连心桥,它让百姓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自成立以来,我市行政服务中心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创新审批服务,提高审批效率,竭尽全力打造成政府服务第一窗口。
中心自2009年2月底正式运行,截至目前,设立窗口单位共24个,代理窗口单位 7 个,窗口工作人员60余名,涉及行政许可审批项目239 项,投资项目审批事项90项,中心集审批与收费、管理与协调、投诉与监督、信息与咨询为一体。今年12月20日,总投资150余万元、使用面积1550余平方米的新大厅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瑞昌市行政服务水平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新服务大厅设施建设进入九江市先进行列。
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截至11月份,中心服务窗口共接待客户2.5余万人次,接收网上咨询或查阅1.2万人次,办理各类服务事项100多万件,较上年增加13%,其中即办件率62%,比去年提高5%以上,承诺件提前办结率96%,提高3%以上,各窗口共收取行政性规费4900余万元。
A、创新机制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近年来,行政中心着力推进机制创新,完善服务职能,打响效能革命,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该中心以“廉洁、规范、高效、便民”为服务宗旨,以“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收费、一条龙、一站式办结”为基本运作模式,坚持“应进比进、充分授权”的进驻原则,实行首席代理和窗口负责人岗位制,积极推行集中审批,强化并联审批,畅通绿色通道,逐步把行政中心铺设成便民快车道。
对于中心来说,“效能”二字是必做的文章,而要提高效能,必须要有制度保障。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组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实施方案》的要求,确保在新大厅投入使用时真正建立起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将目前由各部门各自监督、分散开展的工程建设招投标、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土地交易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集中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围绕“规范、便捷、透明、高效”的目标,加强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努力为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供业务精通、设施优良、服务高效的平台。
自去年以来,中心和各窗口单位继续推行“两集中、两到位”制度,今年10月份,中心抽调干部配合市效能办到行政审批单位督查“两集中、两到位”执行情况,真正做到人员应进必进、项目应进必进、环节应进必进,防止出现两头办理现象,在窗口单位实际工作中,电子档案查询系统的建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较好的成效,一系列做法,得到省效能办高度评价。
B、强化服务搭建行政审批平台
中心在探索便捷、高效、阳光服务的过程中,曾获得“2009九江市文明中心”、“2009年劳动竞赛创新示范岗”等光荣称号。中心设立综合窗口统一受理并联审批事项,再造了投资项目四环并联审批新流程。把原先分属多个部门串联的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改造成立项审批、初设会审、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环并联审批的操作流程,实行“一窗(综合窗口)受理、内部运作、同步办理、一窗出证、收费办结”办法,此外,对企业注册登记也实行了并联审批制,简化了审批流程,提高了审批效率。市林业局、工商局、交通运输局、卫生局、建设局等窗口对现有审批项目申请书格式文本,全部实现网上下载,为企业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彻底解决服务对象到中心办理审批事项程序繁琐的问题。
率先规范行政事业性规费征缴减免。中心作为规范行政事业性规费征缴减免平台,通过全面清理收费项目,确定从下限执收,电脑化管理,制定贴补细则,即办即减,部门停批减免,规范操作程序,大厅电脑公开贴补结果等措施,解决了规费征缴不规范、不透明和搭车收费,有效地筑起了规费征缴减免防腐墙。
行政服务设有网络平台,足不出户也能享受政府服务。同时确定试点单位,以点带面,中心的业务系统将与各部门单位业务系统进行全面对接,实现“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网上监督”的目的。
中心设立全程代理和延时服务制度。从企业申请代理项目之日起,直到受理事项办理结束,专门委派一个人主动为企业提供无偿全程代理服务。诚坤造纸落户瑞昌后,中心指派一名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的干部主动与项目单位进行联系,帮助准备申报材料,协助办理好本部门内的审批事项,中心业务科全程跟踪督促项目的审批进度,积极协调解决审批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对群众在上班时间内没办完的审批事项,相关窗口实行延时服务,最大限度方便办事群众。一年来,工商、质监等窗口都经常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延时服务,深受社会广泛赞誉。进一步强化监管大厅和乡镇便民中心的建设和管理。除了大厅窗口的服务平台,中心还将行政服务覆盖到乡镇,及时帮助和指导便民服务中心完善各项制度,为村民提供一个更为便捷的服务平台,全面构建大服务网络、大服务平台,从而促进大发展。
C、科学管理强化对外服务理念
中心一直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实行科学管理,坚持以制度管人、制度管事,通过各种形式强化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效率意识。一直以来,中心实行“八七六五”制度,具体而言,就是对进驻中心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八项公开”,即公开审批事项、审批依据、申报材料、办事程序、承诺时限、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办理结果;“七件管理”即办件、承诺件、联办件、上报件、退回件、特办件、代办件管理制;“六项办理”即一般事项即时办理、复杂事项限时办结、多部门审批事项联合办理、退回事项明确答复、上报事项协助办理、特急事项特别办理。“五项制度”即一次性告知制、承诺办结制、并联审批制、超时默许制、责任追究制。中心落实窗口人员统一佩证上岗、设置监督岗、设立主任信箱、开通投诉电话、推行网上评议、在线投诉、咨询,开展流动红旗窗口和先进个人评比等相关制度。
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市创造优质投资环境,在各窗口单位中开展比一比哪个窗口的职能最到位,比一比哪个窗口机制最创新,比一比哪个窗口办事最高效,比
一比哪个窗口服务最优质,比一比哪个窗口形象最优秀的星级评比活动。行政中心成立以曾火平主任为组长“星级”评定领导小组。对工作人员星级评定分为五个星级,从政治素质星、业务技能星、办件规范及工作效率星、劳动纪律星、优质服务星、廉洁自律及群众满意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同时,广泛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企业群众评议活动有序开展,服务中心与市效能办合作,开展企业(群众)评服务活动。
加强值日管理,由副主任带队分两组对窗口进行巡查、纪律监督、业务协调,较好地解决了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衙门作风问题;加强业务跟踪管理。对各窗口受理的承诺件,实行专人负责跟踪,督促依时办结;充分利用安装在一、二楼大厅的9个摄像头对窗口人员的办事服务等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及时发现各业务窗口各种违纪、违规行为,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体系,有效提高了业务窗口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中心还通过“岗位锻炼”来增强干部队伍建设,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构建和谐“中心”。对新进人员及时进行业务知识、管理制度的培训,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心建立全方位监督体系,修订完善《效能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公布群众投诉方式,公开受理效能投诉,系统可以多方面、全过程采集行政审批数据,对各部门每月的行政效率,中心可以通过网络和《督查通报》进行公布,通过考核评比促提高,争先攀登服务新高,严格实施效能考核,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强化监督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坚持上下班电脑指纹自动考勤制度,每月通过《督查通报》公布考勤结果,督促窗口工作人员遵守劳动纪律,保证不缺岗、不串岗、不迟到、不早退。根据窗口和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实行民主评议和中心各科室考评相结合,日常考核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利用中心的《督查通报》通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对窗口及窗口工作人员表现优秀或出现效能告诫的,及时向窗口单位反馈。行政服务中心在工作例会上提出了窗口工作人员举止行为必须坚持“五个一样”的要求,即:受理、咨询一样热情;
生人、熟人一样和气;干部、群众一样尊重;忙时、闲时一样耐心;来早、来晚一样接待。从完善制度、强化监督、规范考评入手,对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工作纪律、仪表语言、办事效率等情况采取日巡查、月通报、双月评比红旗单位、年考核的办法,奖惩兑现,进一步调动工作积极性。
D、加强建设服务创新创优之路
中心运行后紧紧围绕服务市民、服务客商的理念,办理大厅由审批型转变,工作人员由管理员向服务员转变。中心自成立以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尚勇、九江市人民政府市长曾庆红、九江市委副书记朱荣辉、九江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朱建国和我市领导熊起栋、古小平、雷高兴等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获得都昌、彭泽、德安等兄弟县(市、区)单位的一致好评。
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于2003年4月,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服务水平,赋予行政服务中心更广泛的监管职能和服务功能,市政府决定将原“瑞昌市行政服务中心”改革创新,重组后的行政服务中心为市政府派出机构,正科级建制,核定编9名,内设综合科、业务科、督查科三个科室;中心成立党工委,由市纪委书记雷高兴兼任。行政服务中心下属单位瑞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于2009年10月12日挂牌成立,集建设工程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于一体,更好地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的信息公开、机会公平、结果公开和诚实信用,与行政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回顾市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也正是对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的不断探索。
为了推动行政审批载体服务功能和审批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中心不仅努力提升常规服务水平,不断开创服务创新创优之路。中心办公系统采用 “一库、三平台、三系统”的模式。即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共享一个数据库;外网审批平台、内网审批平台和电子监察平台“三平台”;行政审批系统、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和视频监察系统“三系统”。通过与相关部门的计算机、视频连接,实现自动、实时采集每一审批事项“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五个环节的详细信息。建立投资项目代办制和“绿色通道”联办服务制。由中
心牵头,市发改、建设、国土、环保等窗口联合推出“绿色通道”联办服务制,完善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由代办员对全市重点项目提供全程无偿跟踪代办服务。并实行节假日预约办
理制、上门服务制、项目办理跟踪监督制,同时开通“绿色通道”咨询、投资优惠政策咨询。
今年7月,行政中心选派骨干力量参加九江市纪委组织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的培训,之后,我市又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并在培训后到中心进行系统试运的实地操作,开发系统的浪潮公司专门派人在现场进行指导,并进行试运行的各项调试工作。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投入试运行后,中心指定专人随时了解系统运行的情况,及时更新充实系统信息内容,确保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正常运行。截至目前,我市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运行良好,网上审批办件量均处于九江各县(市、区)前列。
第三篇:金坛市打造阳光采购服务品牌
金坛市:打造“阳光采购”优质服务品牌
李留清 严国庆
多年来,金坛市政府采购工作始终把创建优质服务品牌“阳光采购”活动当作基础工作来抓,并时刻把创建优质服务品牌“阳光采购”贯穿于每一项采购活动之中。5年来,金坛市政府采购工作未发生一起有效投诉,得到了社会各界、被服务对象的普遍认可,群众满意率高达90%以上,供应商投诉率在5%以下,投诉完结率100%。
特别是2009金坛市政府采购工作实现了零质疑和零投诉,这与该市财政局多年来创建的“阳光采购”优质服务品牌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金坛市政府采购中心在2007年被市文明办授予全市首批15家优质服务品牌“阳光采购”,在2009年又顺利通过市文明办复检考核,在2010年优质服务品牌“阳光采购”被收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编写的《品牌的力量》一书。
树立阳光采购品牌和标识
为防止政府采购工作中的腐败行为,使政府采购事业真正成为阳光下的操作,金坛市财政局决定将争创优质服务品牌命名为“阳光采购”,其目的主要是为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水平,使市政府采购中心的每一项采购都做到公开透明,杜绝暗箱操作,并自愿公开接受社会各界对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督。
在确定优质服务品牌为阳光采购后,就必须有与之相符合的醒目标识,之所以把政府采购放在冉冉升起的阳光下,一层含义是指政府采购工作是一项新兴的事业,就像冉冉升起的太阳,有着广泛的发展前途。二层含义是指政府采购工作是阳光下的操作,不是暗箱操作,更不是所谓的由分散腐败转为集中腐败,政府采购的日常操作都有严格的程序和规范,一切操作均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及财政部相关规定执行,杜绝一切主观的人为因素,尽最大可能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为“阳光采购”建章立制
金坛市政府采购中心自从确定创建“阳光采购”优质服务品牌后,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一是建立健全创建优质服务品牌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为正副组长的创建优质服务品牌领导小组,由政府采购中心主任专门负责采购中心的创建优质服务品牌的工作,并制订了详细的创建工作计划。二是建立健全创建优质服务品牌“阳光采购”的一系列管理制度,以及一系列的配套的奖惩办法,具体包括政府采购中心办事指南、政府采购中心内部人员工作纪律、政府采购中心评委工作纪律、政府采购中心工作承诺、政府采购中心工作程序、政府采购中心创建优质服务品牌“阳光采购”奖惩办法等,并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从
制度上对创建优质服务品牌活动进行保障。
争创“阳光采购”品牌出新招
更为重要的是,金坛市政府采购中心积极组织创建优质服务品牌“阳光采购”活动:一是改进工作方法、创新服务理念。为采购单位提供上门服务,推出针对较大采购项目填报采购单位对政府采购招标项目落实情况的意见反馈表的新举措,对采购单位委托政府采购项目中标后的具体落实情况、实施效果进行上门跟踪回访,充分征求采购单位的意见,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今后进
一步改进工作,力求让所有采购单位满意。二是为参加投标的供应商专门设置开标会议室和供应商休息场所。三是对所有外来办事人员做到热情服务,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四是为镇(区)级政府采购活动提供业务指导,保障镇(区)级政府采购活动的正常开展。五是是严格规范操作程序,日常工作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依法采购,按章办事。
阳光采购之所以能在金坛市迅速开展,除法规健全外,加强对政府采购的大力宣传也功不可没。金坛市政府采购中心针对近几年政府采购工作中发生的一些案例进行整理、汇编成册发给采购人,并且将公开招标的成效及时在政府网站刊登,对50万元以上的项目在江苏省政府采购网及金坛政府门户网站上发布采购信息公告和中标信息公告。
二〇一〇年九月一号
第四篇:打造阳光检察服务品牌经验材料
精
打造阳光检察服务品牌经验材料
6月30日,在XX市委召开的全市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我院阳光检察服务品牌被表彰为全市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优秀服务品牌,是全市检察机关中获此殊荣的唯一单位。
近年来,我院把打造阳光检察服务品牌作为创建检察工作和党建工作双重品牌的载体,秉承公开、公正、公信理念,推出阳光检务、阳光执法、阳光信访、阳光维权等十大举措,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在服务大局中提供具有检察特色的法律服务,让更多的人沐浴到法治阳光,不断提升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和社会满意度。
一、密切联系基层群众,完善亲民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联系群众工作机制,及时掌握基层群众所需所思所想,以机制建设促进群众工作水平的提升。一是健全社情民意调查机制。该院与区社会管理信息中心密切配合,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数据分析平台,实时掌握群众诉求和舆情动态。定期开展进群众门、晓群众事、解群众难大走访和三解三促集中走访活动,主动听民声、察民情、贴民意。在村居设立检察联络点,聘请群众工作联络员,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并逐条研究落实。二是健全接受群众监督机制。以检察开放日月开展活动为载
精
精
体,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律师代表、媒体代表、师生代表、基层镇村社区代表等多层面群众代表,开门纳谏,主动征求群众对检察机关的建议、意见。与区行政中心信息中心沟通,搭建平台,开展检察长在线访谈活动,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互动,并对提出的咨询、投诉、建议等限期予以答复。三是健全群众工作考评机制。将干警群众工作能力列入绩效考核之中,依托民意反馈渠道,由院纪检监察室开展月度点评、季度测评、专项考评活动,将考评结果记入干警个人执法档案,并与评先评优、晋级晋职相挂钩。选聘了30名检风监督员,开展对干警执法办案、服务群众工作进行明察暗访和集中评议,查摆问题、落实整改,不断增强干警做群众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拓宽群众工作渠道,夯实爱民的工作举措。畅通检察各个环节民意诉求表达渠道,使检察机关真正成为群众感情上的贴心人,呼声上的代言人,权益上的维护人。一是拓宽接访渠道,着力在便民上下功夫。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新形势进下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出四心接待法,打造一站式接待中心,推行预约接访、点名接访、视频接访、青年干警轮值接访四合一接访模式,不断拓展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为便于群众表达诉求,变群众上访为下访,组织开展检察长下访、巡访活动,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继续保持涉检赴省进京零上访。二是拓宽办理渠道,着力在利民上做文章。针对信访人的特殊
精
精
要求,对预约接访的,由接访中心填写《预约检察官事由登记表》,在预约后的二个工作日内,指定专人当面接待;对点名接访的,可由信访人在点名接访公示栏内自行指定接访人。对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来访,注重释法说理,通过说清事理、说准法理、说透情理,使说理过程成为疏导群众情绪、提升群众对检察工作满意度的过程。三是拓宽反馈渠道,着力在为民上见成效。设立专门的查询服务窗口,建立案件办理情况查询机制,方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处于检察环节案件办理情况的查询申请,并通过设置电子显示屏,将相关案件所处诉讼环节、承办人信息、处理结果等予以滚动公示,依法保障诉讼参与人在检察环节的合法权益。认真开展回访工作,主动听取群众、发案单位有关当事人及其亲属对执法办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整改意见,不断提高执法水平,树立良好执法形象。
三、延伸民生检察触角,创新为民的管理模式。把延伸检察触角,化解社会矛盾作为中心工作,不断拓展民生诉求渠道,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一是延伸服务民生检察触角。把延伸检察触角,化解社会矛盾作为中心工作,不断拓展民生诉求渠道,促进社会矛盾化解。发挥控申部门的窗口作用,推行首访负责制、检察长接待日制、检察长巡回接待制、预约接待、公开听证和集体答复等制度,2008年以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795件次,均得到妥善处理,连续两届被高检院评为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积极延伸检察触角,以派驻乡镇的精
精
3个检察室和17个检察工作站为平台,选聘检察联络员和检察信息员,深入基层受理举报申诉,妥善处置民生诉求78件次,成功调解矛盾46起。组织干警参与三解三促等活动,走访企业200余家,提出建议50余条,为基层和企业办实事62件,挂钩帮扶的三余镇红专村等被评为省、市文明村和XX小康示范村。二是深化检调对接工作机制。与公安、法院达成共识,建立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实行简易程序审理和普通程序被告人认罪案件简化审,2008年以来共适用简易程序审理1301件,实现了案件繁简分流,提高了诉讼效率。立足检察职能,深化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在全市率先成立检调对接案件办理中心,将恢复性司法理念融入轻微刑事案件办理过程,探索总结出的检调对接一二三四五工作法,得到了省、市院领导的好评,成功办理检调对接案件144件,调处金额2300余万元,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三是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主动接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派出29名中层以上干部参与实施村级综治特派员共建长安工程,帮助指导基层深入开展长安建设,提升防范水平。在镇、区设立社区矫正工作联系点20个,对社区矫正对象逐人建立台帐资料,每半月更新掌握新入矫和解矫情况。组织17名法制副校长走访学校开展安全防范工作,实现全区校园暴力案件零发案。8名干警在8个镇挂职锻炼,直接参加辖区综治工作,使所在镇综治工作走在全区前列,相关做法在全省检察机关首届服务XX沿海地区发展检察论坛上进行交流。《检察日报》头版头条以《XXXX:阳光服务提升执法公信力》为题作了报道。
精
精
精
第五篇:慈溪市司法局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初见成效
慈溪市司法局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初见成效
为切实加强司法行政队伍作风建设,提高司法行政服务效能,近年来,慈溪市司法局围绕“诚、勤、精、和”服务理念,以加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努力打造六大法律服务品牌,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推动民主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围绕“法治慈溪”建设,打造法制宣传服务品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组建了由律师、法律工作者、市级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和下村大学生等参加的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通过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等形式,为全社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讲座、编写法制宣传材料等各类法律服务。围绕“法治慈溪”建设,广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与市流口局联合开展新市民法律知识竞赛,与市文广局联合开展民间法治文化作品征集宣传活动,与市民族宗教局联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宗教场所活动,与市委政法委联合开展关爱民工广场法律咨询活动,组织开展法律知识进企业活动,全民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
二、围绕基层民主建设,打造农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品牌。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社区)法律顾问队伍面向农村(社区)开展法律帮扶、提供法律服务,更好地为新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法律保障。至目前,全市297家行政村及 1
51个社区已全部设立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自该项制度建立以来,村法律顾问共参与修订涉法文书2455件,处理群体纠纷419件,开展法制宣传1283场,配合调解纠纷2470件,提供法律咨询8811件,帮助群众获得法律援助800件,代理诉讼1034件,协助处理其他涉法事务578件,基本满足农村(社区)群众基本法律服务需求,促进了农村(社区)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增强了农村(社区)干部群众依法办事意识。
三、围绕服务经济发展,打造企业法律体检服务品牌。组织开展律师、公证服务中小企业发展和“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全市律师累计走访企业570余家,发放法律意见书、风险提示函120余份,举办各类形式的讲座、座谈与培训20余场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法律问题290余个。与市总工会联合开展工会法律服务志愿者下基层进企业促和谐活动,20名律师志愿者与镇(街道)工会对接服务。与市工商联联合成立非公企业法律服务指导中心,帮助100多家企业建立风险防范预警机制。推进律师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法律服务30余次。组织律师参与20余家企业重大债务危机化解工作,化解企业经营危机。积极参与“慈溪市纳税人权益保障中心”平台服务纳税人维权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四、围绕服务和保障民生,打造法律援助服务品牌。开展农民工讨薪专项活动,采取开通“绿色通道”,免于经济
困难审查,优先立案、优先指派等措施快速为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提供专业免费的法律服务。专项活动期间,累计接待农民工讨薪来电、来访91批次,当场受理农民工讨新案件8件,追讨工资近47万元,其中群体性案件4件,涉及56人计43万余元。开展特殊人群专项维权活动,把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深入开展法律援助 “巾帼工程”,“春苗工程”、“夕阳红工程”。继续深化法律援助便民利民活动。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畅通法律援助渠道,及时、认真地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努力做到应援尽援。
五、围绕社会管理创新,打造社区矫正服务品牌。开展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管理服务试点工作。制订实施方案,抓好试点工作,深入开展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提升工程,不断提高我市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工作水平。抓好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建设,上半年全市聘请社区矫正志愿者1314人,针对外籍矫正人员日益增加的情况,建立社区矫正乡音志愿者队伍,其中聘请乡音志愿者233名,采取菜单式方法选择志愿者,注重帮教实效。定期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开展集中社区服务,积极探索集中社区服务形式和内容,除开展常规的公共场所环境整治、帮助敬老院打扫卫生、参加义务植树等活动外,组织矫正人员参加义务治安巡逻、法制宣传和交通管理等活动,注重发挥劳动改造的实际效果。
六、围绕“平安慈溪”建设,打造人民调解服务品牌。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今年1—7月,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1013起,调处成功10764起,调解成功率达97.7%。推进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开展“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创建工作,推进四落实、五有、六统一、七上墙”规范化建设标准在行业性、专业性和镇乡(街道)调委会的落实,不断提升人民调解组织专业水平。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组织开展“金牌人民调解员”、“首席人民调解员”评选,全面推行特邀、特聘人民调解员工作制度,规范落实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员准入制度,成立“黄新华工作室”调解工作室,不断推进专业化、职业化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1人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1人获全国人民调解能手称号,2人获得省级人民调解能手称号。(慈溪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