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滨水新城区,幸福新望城
滨水新城区,幸福新望城
一个战略意图两个重点,“幸福”就是望城的满分答卷
在漫长的时光漫步中,五年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来不及品味就已然走远。但就是这样一部分,却在望城掀起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建设发展风暴。由“望”城到融城,再到现在的“变”城,这一颗北连浩瀚洞庭,南毗麓山毓秀的“湘江明珠”,这座总面积只有1046.42平方公里的小县城,在“十一五”规划的正确领导下,以令世人惊诧的速度,实现了全面的加速“超车”。缔造出一个五年惊鸿一瞥的神话。它集合着山川与江水的灵气,在湘江的灌溉之下,璀璨而夺目的盛放。
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大县”的华丽转身
9月10日,湾田集团投资60亿建中南最大建材基地正式落户望城。中南最大的建材航母将根系深深植入了望城这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建材基地的落成标志着望城由此又多了一项工业航母。在“十一五”的发展大树上,又结出了一颗饱满鲜亮的果实。
“十一五”的号角吹响时,就已经注定了这座小县城不平凡的五年。“坚持工业兴县,园区兴工的战略意图。”县委书记黄佳惠掷地有声的宣告让望城大步迈向了新兴工业发展的新征途。项目引进、建设、投产,经开区、丁字工业园等工业园区初具规模,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大规模投入建设,长沙电厂、蓄能电站、晟通科技、金龙铜业、亚华乳业、澳优乳品、雪津啤酒和中行起落架、湘船重工、有色控股、有色金属等大中型工业项目成功落户或建成投产。以高科技食品工业基地、含浦科教产业园等为依托的“三大板块”被精心构筑。依托着近城和现有的资源优势,望城县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突出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引大引强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全面完成,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全县热火朝天的工业发展加速了望城“弯道超车”与“融”城对接的脚步。
据了解,在“工业兴县,园区兴工”发展方针的指导下,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340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27.8%,超过规划目标4.8个百分点,形成了以食品医药、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印刷包装、电力能源为主导的优势产业。望城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因资源匮乏所造成的工业发展滞后的“短腿”被望城人民一热火朝天的工业发展劲头完美补善。甩开了多年来以农为主的生活,望城正以全新的“工业大县”的面貌,华丽展示于世界。
重排山水,基础建设的完善成就大气之城
“原来在望城,路上跑的都只有黄色的面的和载客的中巴车。车子驶过的扬尘像沙尘暴一样。”时光倒退五年,如今宽敞大气的金星大道还只是一条不起眼的黄泥小路。没有柏油铺路,没有车辆熙熙攘攘的繁忙景象。在一个连红绿灯都没有的县城,谁也想象不到在几年后的现在,能驾驶着自己舒适的私家车,行驶在平整漂亮的八车道柏油大路上。五年前在望城县一中读书的易小姐感叹“现在在望城,路面整洁了不说,路边都是漂亮整齐的大树,八车道的金星大道有的时候都会堵车。”
望城县地处内陆,虽资源丰富,但多年来传统模式的保守发展让这一块毗邻湘江的风水宝地的耀眼光芒始终没能得到尽兴的发挥。2005年,全国全面迈进“十一五”计划。望城的决策者们,遵循望城特有的发展规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目光长远的以国际性视野打造新望城,着力基础设施建设。
一条条公路新建起来,四通八达的交通加速了由“望”城到“融”城的脚步,一座座生态化住宅楼盘在项目带动的待趋势下,如雨后春笋一般亭亭玉立。建成了以精品楼盘为重点,环绕省会的高尚生活居住区、以湘江沿线人文风光景点为支撑,对接长株潭板块的旅游
休闲新景区、以交通干道为依托,辐射全省的现代物流中转区,形成与城乡一体化互相配套,房地产、旅游业、物流业等竞相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据了解,2010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0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35.6%超过规划目标24.6个百分点,五年累计完成投资780亿元。在投资的带动下,五年来,全县完善修建了超过300公里的村级公路,全县范围则形成了以雷锋大道、金星大道、319国道、长常高速、长湘公路、金洲大道等融城主干道为骨架,县乡公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县城规模持续扩张,县城品位不断提升,加上京珠西线、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潇湘大道北沿线等省市重点工程的启动建设,望城的发展优势明显提升。
决策者们充满激情的在这一座古老的县城重排山水,褪去了陈旧外衣,望城县以完善的基础设施,脚踏实地的全方位建设新姿态,散发出了别样的光彩。
百姓的幸福是衡量一座城市的最高指标
近年来,随着月亮岛的重新开发,这一块“养在深闺人未知”的湘江明珠又重新成为了热点话题。在月亮岛上散步,郊游,骑马„„在岸边看那江水安谧远流,随着生活的进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大家更期待享受的反而是这种回归自然的返璞归真的舒适。
“以百姓的生活所需实地出发,百姓切实感受到了祥和的生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幸福感的攀升!百姓的幸福感就是我们‘十一五’规划的满分标准。”县委书记黄佳惠在总结“十一五”发展情况时表示“打基础兴工业,归根结底的目的就是要为民谋福利,老百姓笑的舒心,才是最好的政绩。”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望城县始终坚持环境优先,大力发展民利,关注民生。力求不断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让居民生活的安全感、富足感、文教满足感得到有效保障。让基础设施城镇化,人民生活生态化。走在新望城的繁华街道上,玫瑰园、山水英伦、麓山名园、悦禧山庄等数不胜数的“人居旗舰”为老百姓们提供了高端舒适的居住环境。新兴工业的发展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让百姓的生活水平飞速提升。老百姓的生活水品提高了,就需要一个载体来为高水准的生活服务。让服务全面折返的回馈社会。县委县政府抓住这一要点,在这转变百姓生活的关键五年中,对农村水利,农村电力,农村教育,农村卫生的建设加大投入,水利基础得到了夯实巩固,防洪能力显著提高;城乡电网改造基本完成,供电质量大为改善;邮电通讯给排水等其他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对老百姓而言,是一种发展成果额转换过程,这对于改善民生,发展民利得到了非常好的效益,全县发展优势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走在干净整洁的乡间小道,呼吸着清新自然的空气。看斑马湖的粼粼波光闪烁的光芒,唱一曲百姓新生活里的喜笑颜开。望城,用一种叫做“家”特殊的情感给所有忙忙碌碌的前行者带来了一种别样舒适的归属感。成就了幸福满分的美丽童话。
放眼未来,滨水新城区冉冉升起
“十一五”的脚步已然渐行渐远,“十二五”的号角蓄势待发。面对冰冻灾害、金融危机、区划调整等严峻调整,望城县县委县政府与全县上下团结一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以“融城强县”发展战略为指导,全面推进“工业兴县、城乡统筹”发展方针,主动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逆市而上。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
据了解,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可达230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6%,超过规划目标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20亿元,年均增长31.8%,超过规划目标11.8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16亿元。
从2005年的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的170位,到2010年的92位。五年78位的提升决不是靠运气和偶然。“跻身全国百强县不会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望城人民自豪但绝不自满,我们将会坚持这样的干劲,将这一份激情延续到‘十二五’中去。”黄佳惠对望城未
来的发展充满希望。
第二篇:新城区幸福小学解说词
新城区幸福小学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上(下)午好!欢迎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入校门)
我校始建于1991年,.学校占地面积3528平方米,建筑面积868平方米,现有一至六年级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77人,教师14名,大专以上学历13人,实现了教师专业化,确保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各位领导:我校虽然处于偏僻的农村,但在新城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教体局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环境优美,有高大的风景树木,宽阔平整的操场,丰富的校园文化。学校已成为全村孩子们心仪向往的地方。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立德培能” 的办学理念,以 “创平安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办学宗旨,努力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我校以 “和雅德育,和谐教育”为办学特色,造就和培养儒雅教师、和雅家长、文雅学生,形成了“教师爱岗敬业,家长同力协作,学生奋发向上”的新气象。我校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了“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的国学文化诵读活动和“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书法艺术活动。正是由于老师们的坚守和孩子们的努力,近年来我们获得了一项又一项的荣誉:教学质量多次评为“先进单位”,书法比赛多次获奖,两操比赛和田径运动会学校多次获区级优秀组织奖,读经诵典获镇国学文化诵读一等奖,特别让人欣喜的是,我们编排的舞蹈节目在全区文艺汇演中多次获奖,这让城区学校也刮目相看。.各位领导,为了丰富校园文化,我们在校园的墙壁上和走廊里,张贴名言佳句、安全健康知识和培德励志宣传画面,努力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以润物无声的文化熏陶,传递着教育的灵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教室)
各位领导,本校共6个教学班,每个教学班全部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给教师们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实现了班班通,让农村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的课程资源;每个教室前后都装配了四个大玻璃窗,玻地比达到1:3,并且每个教室配备了9+2日光灯,各个教室建立了丰富的班级文化和班级图书角,让同学们都能在宽敞明亮的环境下学习,聆听老师的教诲,探寻知识的宝藏。
(体育器材室)
各位领导,体育器材室在门卫室右边,请跟我一起到体育器材室吧!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我校的体育器材室,已经按照省级二类标准配备,满足我校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需要。体育器材室责任人王红勋老师,各位领导要了解相关情况,王老师可为大家具体介绍。
各位领导,这是我校的功能教室区。有仪器室、图书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和音乐教室。
各位领导,这是我校的仪器室和实验室,仪器室里有数学、科学仪器,配备标准达到了省级二类标准,仪器室由潘可峰老师负责,各种仪器均已登记造册,台帐和柜卡齐全,借还都有记录。
各位领导,这是我校的实验室,实验室也是按照省级二类标准配备,可供40名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发挥、尽情的创造,使孩子们科学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各位领导:
这是我校的图书室,图书室藏书总册数3000册,生均15册,现在是以班级为单位定时借阅,这里已成为同学们的知识宝库,他们可以在这里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增长了见识。图书室由周国建老师负责,各位领导要了解相关情况,周老师可为大家具体介绍。各位领导,这是我校的美术教室,按照省级二类标准配备,美术教室设备齐全,艺术氛围浓厚。孩子们在这里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习绘画,积极创作,爱美、审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培养。美术室也兼作“空中课堂,同上一节课”的教室,同学们可以在这里同城市学生一起,听城区小学优秀教师上课。美术教室由薛彩丽老师负责,各位领导要了解相关情况,薛老师可为大家具体介绍。
各位领导:我们这边走,这边是音乐教室,也算是我校的多功能教室,学校的远程教育播放室,音乐教室也是按照省级二类标准配备,有电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等,孩子们在这里快乐地学习,尽情地歌唱,悠扬的歌声经常荡漾在校园里。
我们学校的档案材料在大办公室里,请各位领导查阅指导!各位领导,我的介绍就到这里了,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幸福,万事如意,谢谢!
第三篇:滨水景观规划任务书
滨水广场景观设计任务书
一、基地位置:澴河与槐荫大道之间
二、设计要求:
1、景观设计与澴河周边环境和谐,并具有现代城市文化气息;
2、场地以市民休闲、健身、游憩为主,要求尊重地形高差,有滨水多样化处理,入口设计应以方便市民和周边居民的使用为原则;
3、以水景及景观小品设计为主,有层次变化。特点鲜明突出,布局简洁明快,整体感强;
4、注意结合水的特点,同时考虑各空间组织的合理性;
5、图面表现能力强,设计图种类齐全,线条流畅,清洁美观,图例符合规范;
6、综合考虑周边已有设施、空间形式,做到既有特色,又不重复。
三、图纸要求:
1、图纸内容:
现状分析
总平面图(表明建筑、道路、小品、水体、植物的布局)立面图
分析图:包括功能分区、绿化景观分析、景观视线分析 透视图
设计说明
植物配置表
2、图纸尺寸:750*5003、表现方法:手绘
注:不准用硫酸纸绘图
四、设计时间:
2014年4月14日——2014年5月19日
第四篇:城市滨水景观规划探讨
城市滨水景观规划探讨
摘 要: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的核心内容,即是对滨水区自然要素的“人工化”。通过对城市滨水区的规划,使该中介景观成为城市景观中的亮点,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滨水景观规划是在尊重滨水区特有的自然规律,考虑其所处城市环境大背景的前提下,以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核心,通过把滨水区的景观有机融入城市整体景观规划之中,使尊重自然和人的活动达到统一和谐的境界。
关键词:滨水景观;规划;类型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的分类及特点
按照地域环境的景观形态,现代城市滨水景观一般可分为以下4类。(1)滨江型:是较为常见的滨水景观类型,以江、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滨水景观。4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大江大河,很多国际化大都市亦是沿着大江大河而逐渐发展繁荣起来的。此类城市滨水景观通常依据自然的江河地貌而规划布局,属于自然流域型景观格局,在未来城市发展建设中,如何顺应这种自然流域的格局、保证水系的生态循环、防治水系污染、净化水体,是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要考虑的关键问题。(2)滨海型:很多著名的现代滨海城市,如美国的迈阿密,阿联酋的迪拜,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澳大利亚的悉尼,我国的上海等均属此类。其城市滨水景观一方面具有优越的“3S(阳光、海水、沙滩)”自然旅游资源和潜在的人类聚居环境的吸引力,同时也面临台风、土壤的盐碱化等不利的自然条件,尤其是土壤的盐碱化,极大地阻碍了这些滨海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以及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如何发展绿化是现代滨海型景观规划面临的最大难题。(3)湖泊水域型:湖泊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之一,很多沿湖而建的城市往往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或经济发达的旅游观光胜地,我国的杭州西湖、苏州金鸡湖、张家港暨阳湖等许多环湖而建的城市滨水区均属此类。这种城市滨水区具有典型的中国园林格局,自然水体多居于城市中心,对于周边的自然景观与人工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这种城市滨水区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我国的太湖,由于汇集各种工农业和生活污水,水质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重,水生态环境急剧退化, 治理要经历一个漫长的修复和稳定过程。(4)洲岛型:以岛、半岛或洲为基地而形成的四周被水域包围的城市滨水区,如上海的崇明岛、横沙岛,浙江的舟山群岛,厦门的鼓浪屿和宁波湾头地区,均属此类。与大陆相比,岛屿生态环境脆弱、物种贫乏、资源有限,并非最佳的人居环境。因此岛屿最适合暂时性的人类聚集活动,可将其规划成集旅游观光、休闲疗养于一体的度假胜地或作为自然环境保护区。2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规划的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各种需要的同时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一种发展模式。该理论强调一种永续发展,不能只顾及眼前利益,片面考虑问题,应着眼于全局,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用长远的眼光进行滨水景观的规划,合理处理各种景观元素之间的关系,协调各种不同性质景观之间的矛盾,按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固有规律来规划景观,力求规划出的景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顺应时代潮流,经受住岁月变迁的考验,最终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2.1.2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是基于生态学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生态规划”是指运用生态系统整体化的观点,对规划区的自然生态因子和人工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及相互作用特征予以相应的重视,研究区域内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规划对策,以促进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持续共生、协调发展,实现社会文明、经济高效和生态和谐。
2.1.3 旅游游憩学 科技的进步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给人类带来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当今很多城市都面临如何处理好市民闲暇时间的去处这个现实问题,具体表现在体育设施少、公园绿地少,业余爱好难以实现,想散心找不到娱乐场所等需求与设施供给之间的矛盾上。城市滨水景观承载着人类的活动,包括物质层面和文化层面两方面内容,并常常具备旅游与游憩的双重要求。因此,旅游和游憩理论在城市滨水景观规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1.4 环境行为学与场所分析理论 环境行为学也称环境设计研究,是研究人与周围各种尺度物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行为学不仅为建立环境秩序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城市环境的个性特征提供了判断方法,是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规划的重要理论基础。场所分析理论是研究城市环境中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人性化特征的理论,它以现代社会生活和人为根本出发点,注重并寻求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深层理论。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深入人心,现代滨水景观规划越来越关心人的需求,探求人与环境的共存关系,追求生存环境的特色性,不断呼唤人性场所的出现。国外滨水景观规划案例赏析
3.1 哥本哈根滨水景观规划 哥本哈根滨水景观规划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使市民接近、体验、享受滨水,从而达到一种新的生活境界为宗旨。
3.1.1新海滨公园 阿玛岛与瑞典城市马尔墨(Malmo)隔海相望,马尔墨大桥将2个城市紧紧相连。于200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阿玛海滨公园(AmagerStrandpark)是规划师在遵循风向、海浪及气流的规律下设计出像船帆的人造海岛,曲折的海岸线自然延伸, 最东的观景点把岛屿分成南北2块———从南向的海滩上可以欣赏通向马尔墨的大桥和对岸高楼及哥本哈根机场;从北向则能欣赏巨型圆塔、彩色烟囱,以及耸立在海上一字排开的白色风能发电机等工业景观。岛上的观景点、服务站和延伸到海里的游泳步道成为人工景观建筑,海滩和沙丘则在设计上使其趋于自然。公园的内海浅水区是游泳者和皮划艇爱好者的乐园。整个公园的设计没有任何历史与政治的痕迹,而是当代人生活方式的体现。它提供了城市中人与自然对话的空间与平台,成为市民青睐的休闲场所,体现了哥本哈根全新的景观规划发展方向。
3.1.2 体现现代风格的创新建筑 在哥本哈根老城区滨水地带,成片的传统建筑保存完好。在新港(Nyhavn)和克里斯蒂安海港边的传统建筑成为哥本哈根最为耀眼的滨水景观和城市观光地带。体现现代风格, 位于霍尔曼(Holmen)岛上的国家大剧院(National Opera)和内海边的新皇家图书馆(Royal Library)以及诺迪银行总部(NodeaBank)与紧邻的传统建筑形成鲜明对比,成为哥本哈根水上游览的新景点,而位于阿玛岛上哥本哈根大学校园内运河边的新学生宿舍(Tietgen Hallof Residence),也成为该校最具创新意识的建筑。
3.1.3 展现运动主题的体育景观 在不断变化的城市空间中,运动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海边的海港公园(Havne Parken)是最受市民欢迎的滨海景观之一。水上的游泳中心和完全由木材建造,具有船头造型的跳台是城市年轻人的亲水场所,成为哥本哈根独一无二的体育风景。位于阿玛海港(Amagerhavn)边的青年水上训练基地(Maritine YouthHouse)的造型就像起伏的海浪,与周围环境完美的融合了。
哥本哈根的未来滨水景观将以拓展新滨水旅游、创建亲近滨水的新生活方式以及相适应的新交通的延伸等方面为主进行发展,以实现城市滨水景观的和谐与繁荣。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的生活境界需要创新的景观规划,这也造就了城市的新景观和新形象。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规划的类型研究
4.1.1 生态保护型规划 由于面临的是城市滨水地带,尤其是像洲岛之类的滨水区域,其自身的景观和自然生态系统非常敏感脆弱,自我调节能力很差,一旦遭到外界的强烈或持续性干扰,其生态系统极有可能受到破坏而永远无法恢复。因此,这些城市滨水区景观不适合过分的“建筑化”和“人工化”,开发强度也应避免“密集化”,还应严格限制各种人为活动,减少人类活
动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反之,我们应当对城市滨水区独特的生态、自然景观加以合理利用,如一些城市滨江地带就可以建设成“绿道”这种景观形式,既保护了自身的生态系统,同时通过连接其它各种类型的城市绿地,形成更大范围的生态网络,从而维护了整个地区的生态平衡。对于这种城市滨水景观的规划理念不应是高密度城市建筑或人工景观的大量堆砌,而是朝着建筑量小的“非建筑化”、“非城市化”的方向发展,体现生态优先的原则。
4.1.2 生态修复型规划 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致使很多不同类型的滨水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目前,生态破坏突出表现在河流被裁弯取直、拦截隔断,“渠化”现象严重。如何解决这些环境问题,除了立即阻止各种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对被破坏的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外,还需要更为深入有效的进行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指遵循生态学规律,依靠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调节能力对环境或生态系统本身进行修复。它强调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生态修复既有利于减少人力、财力、物力的投资,又能避免过多的人为干预给生态系统造成过大的负面影响。生态修复是现代滨水景观规划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如何在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滨水区规划出具有生态修复功能的滨水景观已成为各国景观规划师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4.1.3 高密度开发型规划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还有一种高密度开发的发展趋势,由于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宝贵的景观空间,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诸多综合效益,这是其它景观空间无法比拟的,因此,城市滨水景观总的发展趋势是更加的公共化,具有开放性,它必须面向大众,服务于所有的城市居民及外地来客,而不再是被某些个人,小集体所占有的私人空间,成为他们的“后花园”。要想提升滨水景观的公共性与开放性,需要更多的户外活动空间、植被绿化、开放性的公共建筑,即更多的景观环境,如在日本东京海湾区都城新中心开发规划方案中就包括:居住区规划、商业区规划、市政设施规划、防灾规划和交通规划5部分,旨在创造一个具有良好滨水景观、多样化的生活方式、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安全抗灾的城市。因此,这些城市滨水区将朝着高密度的景观环境建设的方向发展。
4.1.4 旅游游憩型规划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节奏越来越快,在高度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普遍感到生活压力不断增加,放松身心,缓解各种压力是现代城市居民的共同愿望。城市滨水地带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特色鲜明的自然景观,比其他地区拥有更为有利的娱乐游憩环境。蜿蜒曲折的滨水岸线,浪花翻腾的大海,波光粼粼的湖面,郁郁葱葱的小岛,都是令人赏心悦目,极其向往的自然风光;在城市滨水区还能开展各种水上娱乐游憩活动,满足人们的亲水天性,因此,城市滨水区往往被建设成城市公园为全体市民服务。城市滨水区无论对于城市居民还是外来旅游者,都是最佳的游憩场所,是城市形象的点睛之笔和城市名片,随着休闲文化时代的到来,以RBD为标志的娱乐休闲商业区必然会成为当今城市滨水景观规划的又一大趋势。结语
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凭借着临水聚居活动,人类创造了优美的滨水景观。随着现代人类文明智慧的加速演进,现代与未来人类对于滨水景观及其承载的滨水聚居环境的偏爱必将与日俱增。从滨水而居到滨水而聚,伴随着当今全球化的城市转型,景观环境生态优先,景观环境建设的高密度、复合功能与公共性等,这些以城市滨水区景观化为标志的城市滨水区发展理念已经为世人所瞩目,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 1 ]钟虹滨,哥本哈根滨水景观规划理念[ J ] 1国际城市规划, 2009(24): 69-701
[ 2 ]焦士兴,关于生态修复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 J ] 1水土保持研究, 2006(13): 1271
[ 3 ]铃木美湖,日本东京海湾区都城新中心开发规划方案概述[ J ] 1中国园林, 2004(11)
第五篇:毕业设计-----设计说明滨水公园
设计说明
镇江古运河滨水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摘 要
滨水公园景观设计从生态的角度出发,着重对当地绿色景观的缺乏进行治理规划,改善该区域景观环境匮乏现状,有效地防止生态的破坏欲恶化。提高市容市貌和市民生活环境质量,提供优美静雅的城市滨水景观,满足市民对户外活动的需求。同 时将该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向联系起来,打造成城市对外展示的门窗,运用滨水公园设计主题中蕴含的交流合作思想与充实的文化底蕴,来树立城市形象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既迎合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又满足了人们对现代城市景观欣赏的眼光需求,同时运河文化也得以延续和体现。
1.现状分析
如果把城市比做人体,那么古运河就是人体的血脉,古运河在城市中蜿蜒流淌了1300多年,滋润着城市的一草一木,养育了无数英雄儿女。该地块位于古城风貌区内,周边有众多的历史古迹、人文传说。随着城市的开发,周边地块已经规划为城市高尚住宅区、商业区等,该地块在城市规划中控制为城市滨水公园。
2.设计理念与构思
2.1.设计理念:滨水公园景观设计采用生态景观设计理念,来展现运河的文化,对规划用地进行合理的绿色有机设计,从而改善生态与景观的缺乏,提高规划地的绿化覆盖率,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与科学的娱乐活动景观场所。
2.2.设计构思:2.2.1.主题思想立意于镇江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结合,采用较为抽象的手法来表达主题设计理念。主题由两环相叠贯穿于景观轴线的造型来分别表示两条弧形主干道和 中心凸起的主广场以及一条与运河相通的溪流的穿于主广场的构思来营造公园的主体空间结构。寓意镇江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悠久的运河文化。
2.2.2.人流由弧形主干道汇聚到中心广场。市民从中观赏景观、参与各项娱乐活动与广场景观相结合,展现人为鱼,路为水,两环相叠的柔畅动态美与石材坚韧美的意境。
寓意镇江的经济、文教、医疗等各方面的发展和谐顺畅,如鱼得水。2.2.3.(1)广场中的水体是从运河引流而来穿过广场再流向运河,使水体循环流动于整个滨河公园,营造出整体动态景观的气势,暗语悠久的水上发展历史与未来前景。
(2)中轴线地面铺装采用米花色、橘红色、赤红拼花(传统花纹)铺设。暗寓玉米之乡的美誉和镇江发展的未来之花,将传统与现代化发展再次相结合,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景观结合更好的表达主题设计思想。
3设计原则
3.1.以人为本的原则:滨水公园的设计应使之成为市民良好的场所,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日间,还是幻彩期房的夜景,都使市民感受到功能使用的便利和无度的舒适,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要求。创造出一个安全舒适方便的休闲场所。
3.2.自然优先的原则:在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本的情况下,突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共存关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做工过程与布局的协调来减少设计中对生态的影响。
3.3.因地制宜的原则: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充分利用现状及自然地形有机组合统一以适应场所功能需求的自然过程。就地取材植物主体是用乡土树种,合理与当地自然背景想协调,便于分期建设和日常的管理维护。3.4.公众参与性原则:更好的使人们参与各项活动之中,与客体发生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满足人们的自我实现。从而提高场所活动的内容,进一步的加强活动的广泛性和深化。在符合人们户外活动的意愿的情况下,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得规划场所更富有弹性。3.5.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以生态性的生活方式为中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尊重自然发展的战规律,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观。
3.6.继承与创新的文化原则:在尊重传统,延续历史,继承文脉的情况下,以统筹发展的前瞻性进行规划,创新,发展,并保留有发展空间。通过各个景观的细部片段内容隐喻,来传达城市中蕴藏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发展的信息。
4.总体布局规划设计
根据规划要求和立地条件,将本区环境分为八个小的功能区,即主广场景区,文化展示区,亲水景观区,老年活动区,花卉观赏区,健身区,儿童活动区。
人流由主入口进入沿着景观轴线到达主广场景区,主广场右侧分散的支路可到达儿童活动区,老年活动区,健身区。由主广场继续向前可见到与广场形成对景的运河大桥。沿着桥下的樱花道可来到亲水休闲区。亦可从广场左侧的分布的支路到达活动区,观赏区、亲水区及次入口广场。由次广场左侧的主路可到达观景平台,观景平台的南向为富贵亭,北向是花卉区。满足人们的休闲游赏需求。5.景点分析
5.1.主广场景区:主广场为椭圆形与圆形造型相结合的中心活动场地,在中心的圆形表演区的地面铺装中采用米花色、橘红色、赤红拼花(传统花纹)铺装,以及广场中间加入了地面浮雕,充分体现了镇江的特色“鱼米之乡”的文脉和运河文化的展示。四株10cm胸径棕榈展示出蒸蒸日上的精神面貌,建设良好的城市形象。人们在休闲廊架里休息观赏景观。5.2.文化展示区:由入口广场至主广场之间为文化展示区,即在景观中轴线处有两道弧形的文化展示景墙,迎合整个设计的主题设计。
5.3.老年活动区:老年活动区利用假山石置石、传统的植物配置和供老年人娱乐休闲的长廊,更好的创造适合老年人的活动空间。
5.4.儿童活动区:活动空间的设置上主要采用木质、塑材及软质铺装为主材进行制造,设置尺度适宜的儿童娱乐活动设施。色彩采用明快鲜明的颜符合儿童的心理。
5.5.健身活动区:活动空间中的地面铺设材料采用强度适中的地面材料,并设置了适量的活动健身器材,在健身活动区西向的涉水开放空间来提供清新的水面空气,形成天然的绿色氧吧,并满足人们户外健身活动的功能需求。
5.6.花卉观赏区:此 景观的特点主要为植物丛植的群落效果与单个的特色园亭来塑造空间氛围,植物以月季、牡丹、贴梗海棠、垂丝海棠为主,展示景观效果。在周边点以玉兰、杜丹、桂花表达玉棠富贵的设计思想。人们可以在传统的六角亭(富贵亭)里进行休息观赏。
6.专项分析
6.1.植物配置:植 物设计在尊重生态基础的原则上大部分采用当地乡土树种,以便苗木供应有稳定的来源保障,降低病虫害的几率,使苗木健康的生长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从植物配 置的整体性原则上,在道路部分采用以对称的方式种植为主,辅以地被植物补充下层空间,中部空间由植物的枝干来表现弥补,以达到视线的通透性,便于对景观的 观赏和控制。
各部分景点与景区则采用散植、孤植和群植的方式表现。利用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坪形态和植物属性的差异形成错落有致的层次感来表现植物搭配形成的景观效果。与人们对户外活动的各项需求相协调建立密切的联系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6.1.1.观花植物:杜鹃、木瓜海棠、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山茶、紫叶李、迎春、樱花、金钟、碧桃、月季、广玉兰等。
6.1.2.观叶植物:红枫、桂花、鸡爪槭、红叶李、银杏、八角金盘等。6.1.3.观果植物:石榴、板栗树、枸骨、火棘、南天竺等。6.1.4.观形植物:雪松、水松、垂柳、棕榈、圆柏、苏铁等。6.1.5.芳香植物:丁香、四季桂、风信子、樱花等。
6.2.景观小品:园林绿地中,许多建筑小品都是具备特定文化和精神内涵的功能实体,如装饰性小品中的雕塑物、景墙、铺地,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表达了特殊的作用和意义。这里的植物配置,应该要通过选择合适的物种和配置方式来突出、衬托或者烘托小品本身的主旨和精神内涵。按照功能来分,园林建筑小品可分为四种类。
6.2.1.服务小品:供游人休息、遮阳用的亭、廊架、座椅,为游人服务的电话亭、洗手池等,为保持环境卫生的废物箱等。
6.2.2.装饰小品:各类绿地中的雕塑、铺装、景墙、窗、门、栏杆等,有的也兼具其他功能。
。6.2.4.照明小品:以草坪灯、广场灯、景观灯、庭院灯、射灯等为主的灯饰小品。而建筑小品与植物一起配置,处理得当,不仅可以获得和谐优美的景观,而且还可突出单体达不到的功能效果。
6.3 道路系统:在此景观方案的设计中,对于道路系统的设计采用传统的环形道路系统进行对人流的组织,分级疏导人流,从而改善由于空间小造成的交通疏导困难的因素。使的各景区、景点在有限的空间里有序列的循环产生一步一景的景观效果,更好的发挥道路的引导性和交通性。
结 语
“城市是文化的集中体表现,现代化带来了城市文化创新的契机,现代化过程中的城市规划,应 把城市看作一种文化存在,以自然为底蕴,理性地对待科学技术,使城市不仅成为人们生息的场所,而且是精神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李晓敏,建筑绿色景观——现代建筑环境设计思想发展例证,新建筑,2002 No.3 [2] 汤振宁,《城市景观河道设计》[A],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3]俞孔坚,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J],建筑学报,2006(10)
[4] 沈蔚,《室外环境艺术设计》[A],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5] 卢新海,《园林规划设计》[A],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