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界埠中学班级分组教学与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实施方案
新界埠中学班级分组教学
与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实施方案
为了推动素质教育的落实,也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的高校课堂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特制订班级分组教学与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实施方案。
一、目的通过实施分组教学与自我管理,自我评价改革,提高班级的整体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习惯、集体荣誉感、竞争意识及团体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社会重要的人。
二、操作规程
1、划分小组:按成绩水平、能力水平、性别、性格等因素,合理搭配平均分成6~8组,每组5~7人。
2、确定小组长:每组根据各成员的特点,选出一名副班主任,2名学习小组长,一名科代表,一名纪律小组长,一名活动小组长。
3、明确小组长职责:
副班主任,代表班主任对本组实施管理,凝聚本组成员力量,充分调动本组成员积极性,及时了解并向班主任反应本组情况,带领本组争先进位。
学习小组长:带头认真学习,掌握所学知识,实施兵教兵;带头完成学习任务,督促其他组员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科代表:按时收发作业,督促组员按时完成作业,监督组员抄袭作业,杜绝抄作业现象。
纪律组长:监督管理本组的违纪行为,确保本组零违纪。
活动组长:负责组织成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力求取得好的成绩。
4、自我评价的实施与管理:各组员应树立远大理想,磨砺坚强意志,培养诚信品质,自强不息,积极向上,遵守学校有关规定,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每天下晚自习时对自己一天的表现进行反思自评,填写反思自评、打分表,然后把打分表交给副班主任,副班主任认真审核,纠正不诚信打分,组后由副班主任把每人最后的打分登记到记分表上供全体同学监督。
5、出发与奖励:以每周作为一个评比阶段,在全班评出积分最高的一个组和积分最低的一个组,同时评选出一个诚信组。每周日晚
第三节课进行总结,对积分最低的一个组进行处罚:全组成员到全班表演一个节目。对积分最高的组和诚信组进行表彰:分别给每人佩戴“荣誉勋章”和“诚信勋章”。
三、班级分组教学与组我管理、自我评价打分细则
1、课堂表现(20分)
①认真听讲、不讲闲话、不开小差、不做小动作。5分
②积极参与课堂、发言踊跃、讨论热烈。5分
③大胆提问、认真做笔记。5分
④迅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学习任务,如:预习、演板、听写、默写、背诵、当堂训练、当堂测试等。5分
根据自己的各项表现分好、中、差分别记5分、3分、1分,再把4项总分相加,课堂中出现教师点评批评,该同学该项记零分。
2、完成作业(10分)
①能按时完成、不拖拉。
②能独立完成、不抄袭。
③能准确完成、不会就问。
做到第1点记4分,做到前2点记7分,三点全部做到记10分,如有教师点名批评,该生该项记零分。
3、兵教兵(生教生)(10分)
①有不懂的知识或不会做的作业能主动询问学习组长或教师。②学习组长应听懂吃透所学知识,主动辅导其他组员,实施“兵教兵”。每天问了教了记10分,没问没教记0分。
4、纪律(10分)
①有重大违纪如旷课、抽烟喝酒、打架斗殴、夜不归宿的每次扣10分。
②被安全监管通报该项记0分。
③有一般违纪行为,如在教室或走廊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乱丢乱扔、迟到等,每次扣2分。
5、参加活动(10分)
①每次活动能积极参加记5分。
②参加活动获奖记10分。
新界埠中学
2014-02-28
第二篇:自我评价与班级评价
对自己的评价,不能一两句话,要求不少于三行。可从思想、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本人在校热爱祖国、积极上进、勤奋好学、责任心强、待人热情、办事稳重认真。性格随和开朗大方,尊师重道、敬老爱幼,为人诚实谦虚,兴趣广泛,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我自信但不自负,不以自我为中心,时时为他人找想,勤恳朴实、脚踏实地,有较强的团队精神,能用100%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大学四年我还学到了很多珍贵的知识,掌握了自己的专业技能,除此以外还自学了其它技术,如软件和外语等;也因此培养了较强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判断及逻辑分析能力,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之余,走出校门,本人珍惜每次锻炼的机会,与不同的人相处,让自己近距离地接触社会,感受人生。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建设更好的祖国而奋斗。
班组鉴定,班级对你的评价,由班长填写(其他班委协助填写),班长签字。不能一两句话,要求不少于三行。
也可从思想、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对其进行鉴定评价。
该同学积极上进,一直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好学,成绩优秀,专业能力强,并坚持独立思考。平时生活中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敬老爱幼。同时兴趣爱好广泛,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活动,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与动手能力,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
第三篇:中学体育教学分组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论文
摘要:在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工作中,大量存在学生们在通过体育课堂学习难以得到足够有效锻炼的状况,所以教师应当引入分组教学方式,依据学生们身体素质、性别以及兴趣等不同因素,把学生分为数个小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持续提升学生们积极学习的能力,推动学生们得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本文论述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分组教学的必要性,分析了中学体育教学分组教学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中学体育分组教学中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中学; 体育; 分组教学;
在如今的中学教育过程中,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并不关注身体上的锻炼,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而且因为赋予学生们的体育教育资源相对较少,且教学设备设施也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体育教育的质量比较低。因为自从新课程改革之后,在积极倡导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之下,愈来愈关注对学生们综合能力之培养,所以在教学中应当致力于强化体育教学。笔者觉得,在当前中学体育课堂实践之中,分组教学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富有实际成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推动中学生群体身体素质之提升。在具体的分组教学中,应当依据具体情况,分别运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全面顾及学生群体的差别,这样就能切实提升体育教育之质量。
一、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分组教学的必要性
一是分组教学不但能够让学生们学习与训练的积极性能够得到大面积提升。与此同时,中学生们的优质品质与心理素质也能得到培育。该教学方式已经全面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中以教育者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之制约,中学生们的接受形式也变得主动起来了,如此即可极大地提升各位学生投入学习与训练的主观能动性。当然,在教和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每位学生均能参与进来,如此即可全力避免少数人员被忽略或者被冷落的问题。如此一来,就能够将能力较好与较差的学生两极分化的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分组比赛能够切实帮助中学生们提升集体荣誉感以及个人的责任感,对推进学生间的友谊也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分组学习,不但能提升中学生们的自信心,而且还能提高中学生们的创新、竞争以及合作意识。所以,中学生们的优质心理素质都能够运用分组学习来加以培养。
二是分组教学能够提升中学生们发现与解决问题之能力。通过分组教学,对于那些训练情况比较好的学生可被任命为学习组长。为了在学习中取得优势,组长就一定要全力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与同学们共同发现本组具有的问题,并且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如此方能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为此,中学生们要把教学问题的性质与关键搞明白,从而对进攻、思想、防守以及战术等问题等加以研究。当然,一旦对抗变得激烈以来,那在小组学习之即可提出各类问题,如此即可更好地培育中学生,并提升其临场应对能力。
三是分组教学能够提升中学生们的适应力。在中学生群体社会适应力提升上,体育教育能够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而中学生们的社会适应力培养与提升依然需要运用分组教学加以实现。在实施分组教学之时,学生们还可主动参与到各类体育竞赛活动之中来,从而不断提升学生们的竞争、合作等意识,而且还能增强其人际交往之能力,从而全面运用综合能力来解决具体问题。
二、中学体育教学分组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是要实施因材施教之原则。在中学体育教育中落实分组教学模式,教师就一定要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而且还要对学生们实施因材施教,推动中学生们更好地接收体育知识。体育教师在教育活动之中必须全面发挥出自身在课堂之中的主导性作用,对于课程内容的具体安排、各小组的详细划分和考核方式实施全方位主导,而大学生们则是体育课堂内容的具体实践者,一定要全力保障师生之间的关系能够得到协调,运用分组让师生间开展更加富有成效的沟通,以求提高教学内容的互动性,推动学生素质得到更好地发展。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对于不同的学生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对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作出更好地调整,让中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能更好地符合学生们的具体状况,如此即可让学生们在身心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开展适量体育锻炼。
二是要实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原则。中学体育教师要更加全面地意识到自身所具有的主导性地位,不断强化对中学生们自身主体意识之认可。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全力发挥出教师所具备的主导性作用,在体育课程的具体内容安排、小组划分以及成绩考核等各方面实施更加科学、更为合理的配备,并且让中学生们在其中占有主体地位,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主体。要在保障师生关系和谐稳定的基础上,即可运用分组教学让同学们相互间实施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互动交流,以保障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以及活跃性,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是要实施因材施教与可接受之原则。体育老师必须全面了解中学生们在个体上的差异,依据每一位学习者的具体情况,比如,各自的爱好与身体素质等差别,分别针对每位学生采取更为恰当的教学方式,再运用对教学内容以及方法的调节作用,充分保障中学生们的身心健康,让体育知识能力可以得到更大的提高。要在中学生们身心状况可以接受的状况下,对中学生们的身体开展最为合理的训练,并且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保障学生们的总体素质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三、中学体育分组教学中的几种方法
一是依据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实施分组教学。中学体育教师要想更好地落实分组教学方法,完全可以依据学习者的身体素质来开展分组训练。具体来说,可对中学生们的体能、运动机能和体育天赋等分别加以区分,应当尽可能地把身体素质比较相近的学生们分成同一组,从而便于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中和与自己身体素质比较相近的学生们开展互助性学习,如此即可充分提升中学生们开展自我体育训练的动力,从而持续提升自身运动能力,达到体育锻炼的成效。比如,教师在安排学生们开展100米跑步训练的过程中,就可以把那些爆发力和速度均比较接近的学生们安排于同一组之中,从而便于让学生们均有水平接近的同学可以相互竞争,从而持续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体育竞技能力。
二是依据中学生的性别实施分组教学。男、女生之间具有相当大的身体差异,体育教师如果把课程的内容安排得一模一样,就很有可能造成女生对于部分运动项目难以适应,但男生则会觉得部分运动太过简单。所以,按照这一情况,教师应当实施男、女分组练习的方法。也就是要依据女生之特点设计出更为符合女生实际的体育教学内容,还要依据男生之特点设计出更为符合男生实际的教学内容,从而持续推动中学生们取得进步。所以说,按照中学生们的性别特征实施分组,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开展好自身身体的锻炼。
三是依据中学生的兴趣实施分组教学。在体育课堂之中,体育教师还可依据学生们的自身兴趣开展分组教学,把那些兴趣爱好相同或者相近的学生们分到同一组当中。比如,部分学生酷爱跑步,部分学生擅长打乒乓球,还有部分学生热衷于打篮球或者踢足球,还有一些学生喜爱民间体育运动。体育教师应当按照学生们的各自兴趣开展分组,从而让每位学生均能够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持续提升其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运动方面的能力。同时,让那些兴趣爱好比较相近的学生们共同进行体育锻炼,还能很好得激发出他们相互之间进行竞争的意识,推动其更好地投入到各门课程的学习之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中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融入,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注重体育教育。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转变教学方法,运用分组教学来实施教学,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出中学生们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的主动性,从而不断提升学生们的素质能力。中学体育教师应当对各类教学方法加以灵活应用,唯有如此,才能让教学导向性得到全面体现,推动中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被全面调动起来,这样才能保障体育教育的成效,进而实现中学体育教学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亚。中学体育教学中分组教学模式的运用探讨[J].才智,2013(22).[2]王磊。中学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探讨[J].青少年体育,2014(2)
[3]刘作发。关于中学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探讨[J].体育时空,20l5(19).[4]余定华。中学体育教学分组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17).
第四篇:济南五中翻转课堂与分组教学实施方案(修订版)
济南五中翻转课堂与分组教学实施指导方案
一、指导思想
尊重教育教学规律,解放教师的教学思想,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体验到参与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把课堂变成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把校园变成学生成长的乐园!
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翻转课堂”是信息化背景下教育的一场革命,是新形势下教学模式和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为尊重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差异,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真正培养起学生自学、质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种学习能力,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分组教学是上好翻转课堂的关键。
“翻转”我们的理念,才能“翻转”我们的课堂。目前我校部分教研组、备课组、个别班级、个别教师对翻转课堂实施了探索,成效显著,化学组、地理组实施翻转课堂不仅成绩大面积提高,小组合作也为各个层次学生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降低了师生的教学负担,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快乐和富有收获。另外其他地区的学校和区内兄弟学校翻转课堂小组合作的探索也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让我们不断前行。
三、我校实施翻转课堂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1、需要教师自身转变理念提升驾驭翻转课堂和小组合作教学的能力。通过近两年的调研、听课、思考,老师对于翻转课堂、智慧教室和小组合作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要彻底的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全身心的投入课堂改革中还需要老师们更多的学习和提升。
2、没有细节的规定和落实就没有扎实的落实过程,目前老师们还需要把翻转课堂理念与学科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细化,逐步实现细节管理。
四、小组合作学习是翻转课堂的基础
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地开展小组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适合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一,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合作与交流,必然促使学生改变独断专行的做法,培养合作意识并提高合作技能。
第二,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学生背景不同,经历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迥异,即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暴露自己的想法,分享彼此的观点。
第三,合作学习促使学生进行不断地自我反省.学生通过外部的表述与交流,也必然会促进主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反省。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协作,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各种观念的优越性与不足之处,帮助学生对不同观念做出比较,因为合作为学生提供的范例是多方面的,而且这些范例来自学生自身,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去选择与判断什么是有效的、正确的、最佳的观念与做法了。展开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五、具体实施指导意见
(一)翻转课堂实施流程 课堂教学程序为:
教研组以济南五中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图为蓝本,各学科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进行修改,但是预习、交流、展示、检测的本质不要变。
课前学习与指导 教师具体要求:
1、集体备课:要求备课组内老师提前集体教研,预设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确定学案内容,确定微视频等课前学习辅助资料的内容。
2、精编学案:学案内容包括学习目标、预习指导、知识点梳理、课前练习、课堂巩固提升练习、拓展延伸、归纳总结(思维导图)。明确学案集预习指导、课堂检测、分层指导、知识总结于一体,除了学案外不能再布置课后作业,学科老师畅游题海,精选题目,合理分层后全部体现在学案中。
3、制作、上传微视频、PPT等辅助学习资料:录制微视频、制作PPT,上传到制定区域,为学生提供课前学习和课后再学习的资料。
4、提前一天把学案提供给学生,并明确分层要求,和预习指导。
5、当天上课前教师浏览学生学案完成情况,发现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学生预习产生的问题汇总作为课堂教学参考。各小组长负责收集本组成员的问题,并整理交给各科课代表,由课代表在上课前交给老师。
学生具体要求:
学生拿到学案首先明确学习目标和主要学习内容,然后结合预习指导仔细阅读课本和相关资料,完成自学和梳理提炼,完成学案上的自学练习内容,尝试完成提升和拓展部分练习。遇到无法理解的内容可以观看教师提供的微视频和PPT内容,反复学习,独立完成学案中可以理解的内容,并把产生的问题记录在学案上明天提交给小组和老师。
学生自学流程:
明确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和资料——完成预习内容——带着问题观看微视频等——完成预习和练习——整理收获和问题并记录在学案上
课堂教学流程与要求(42分钟)
1、检查预习成果(5分钟)
检查内容:基础知识(如字词读写、课文、单词、句子、公式、定理、等知识点或是练习题)检查方式:听写、检测、提问、板演、各小组互检、各小组长交换检查组员等
检查人员次数:从基础较差的学生开始,每组同号学生依次检查,不怕重复检查,检查后要给所在小组评价、加分,调动基础较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检查效果的应用:如果检查效果大程度高说明学生预习效果好,老师要给与表扬或是奖励;如果检查效果不满意(比如每班有超过5个学生不知所云)教师要明确指出属于哪个组出了问题,由谁负责帮助学会,课后教师要检查效果。
2、明确目标(1分钟)
教师针对小组汇总的问题进行二次备课,将超前学习的目标进行个别调整,课上开始用最短的时间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展示方式:学生齐读、教师口述、学生个别读等)教师设置的目标要突出重点或关键词。
3、小组合作,达成共识(5分钟)
学生依据学案和微视频学习所产生的疑难问题进行组内探讨,由组长负责主持,在组内达成共识,并将组内要展示的问题统一,让每个组员都明确,达到每个组员都能展示的效果。教师在这期间要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时间,帮助学生解决争议、疑惑。
4、展示交流(20分钟)
展示可采用回答、板演、背诵、表演、不同小组间互相穿插检查等多种形式。提问展示要以个别回答为主,尽量少采用集体回答。一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可以采用小组互查的形式检查,这样即可以增加学生的活动面,又可以节省检查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巡回指导的作用,结束后让各组汇报检查结果。在学生展示成果时,教师要适时点拨、肯定、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要注意提炼规律性的东西,学生想不到讲不到的东西。教师可以在点拨之后,使用课件超链接同类变式,对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强化,通过质疑问难形成学生的思维交锋,达到这节课的高潮阶段。
5、反思整理(4分钟)
学生需要对照学习目标,整理本节课的学习所得,完善课堂笔记,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让学生汇报交流本节课所得,提出仍然感到疑惑的地方,教师根据情况补充、纠正或点评,构建思维导图。本节课的课堂观察员总结各小组的表现情况,并提出要求。
6、当堂达标(7分钟)
分层次设计达标测试题目,体现分类教学要求,同时要精选习题,注意题目的指向性、难易程度和有效性,题目要精而不多,当堂达标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完成当堂订正反馈,课后任课教师要汇总学生达标情况,对不达标的学生进行兵教兵的“日日清”,各科教师要名确帮扶的任务(比如1号帮5号,2号帮4号„„)。
翻转课堂小组合作要求
1、分组要求:各教学团队(我校基本上是临近两班为一个团队)交流协商出适合自己班级的分组形式,在充分考虑任课老师的意见下,分组形式有两个班主任最终协商出分组结果,各组人数(4-6人,建议采用6人分组,有利于形成团队),组长、组员分工及培训也以班主任为主,各学科在班主任制定的框架下可以微调。
2、学习小组的建设和运用: 小组面对面学习,每个小组六个人,按照优秀、中等、待优组合的原则,男女生合理搭配的原则,性格相容的原则,aabbcc合理搭配,每个小组的组员按成绩分别编为1、2、3、4、5、6号,便于小组之间同类或同号之间的竞争与评比,也便于老师进行操作。每个小组选举2名有责任心能力强的同学任组长副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合作学习,督促本组成员完成预习任务,上课积极自主合作探究,积极展示学习成果,课余检查并向老师(班主任)反馈本组的学习效果和小组成员的课堂参与度。这些内容班主任(任课老师)必须密切关注,随时调整。(小组内也可根据学科成绩的不同分设学科组长)。每组自行确定本组组名,可以增加组员的主人感。确定本组及每个组员的长期发展目标,短期发展目标,制定本组合作探究学习表现情况的奖惩制度,(可用做值日,做组内杂务等方法)组规组约,制作组牌,任课教师和小组长一起负责对学习任务进行日日清周周清。每天临近放学,各小组要召开简短的反思会,对每个小组成员一天的表现进行评价表扬或警示。
3、小组运行
各班设立固定的“小组课堂展示积分表”,课上任课教师要充分运用积分表,展示的方式根据学科性质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如板演、口答、集中展示、个别展示、组间互检等。学生展示的问题可分必须参与和积极抢答两部分。必须参与的问题为基础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或上节所学本节课应该掌握了的问题,每个小组同类学生依次展示,这样可以保证各小组积分的均衡性;抢答的问题多为难度较大的问题。每个小组c部同学答对得3分,b部同学答对得2分,a部同学答对得1分,对应该掌握好而没有掌握好的小组成员,采用给小组扣分的方式以达到鞭策作用。C部同学没掌握好扣1分,b部扣2分,a部扣3分。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既鼓励b学生和c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抓大面积教学,对每个孩子负责,又督促优秀生自觉上进,确保优秀。对展示有困难的学生,老师要提醒同组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同组解决不了的,再由其他组同学帮忙展示。老师要及时把学生得分情况记录到各小组积分表上,下课后课代表及时汇总各小组积分,交班主任,班主任每天要汇总本班各小组得分,周一班会班主任要对各组累计得分情况进行评定表彰(可用星级评定方式,给每个小组组牌挂星,减免做值日或物质奖励形式),各任课教师也可根据各学习小组在自己课堂上的表现单独设星评定。每次大型考试班主任要对各小组捆绑得分情况进行隆重的星级评定表彰,对各小组cb部同学达到标准的举行郑重的晋级仪式。
分组教学,教师关注的对象应是全体学生,特别是中等生和学困生,无论是从职业素养还是从管理科学来说都是正确的,若从从教学成绩来说,他们更应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校成绩的进步学困生贡献更大。
4、分组学习及时总结
(1)每堂课结束,教师一定要对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可根据学生课上展示情况了解,检测情况了解,和小组长座谈了解,以便做好日日清。小组长(也可组内安排专人)每天按座号登记好成员课堂参与情况,可用划“正”字的方法标记,记录好本组成员每天得失分情况和总分。(2)每周末学生自主对一周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画思维导图,周一早上交老师,教师要及时对学生总结情况进行评判,学生总结不到位的内容就是是本周学的不到位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补救。通过这一环节落实周周清。
(3)每月一总结
每月让学生自主对一月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画思维导图,上交老师,教师要及时对学生总结情况进行评判,学生总结起到复习作用,对一月来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总结。(4)每学期一总结
期末考试后,老师和班主任要分别总结本学期分组教学的得与失。对优秀小组和组员进行标准。
附参考资料:
1、翻转课堂模型建构
2、合作学习的基本环节
3、合作学习座位安排
5、小组合作评价标准
4、翻转课堂新授课教学模式
济南五中
2016/1/6
第五篇:甜水学校开展分组教学与有效作业实施方案10
整体思路如下:
一、分组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
(一)、指导思想:(图片里的文字)
(二)、基本理念:(图片里的文字)
(三)、实施步骤(我按照科研课题的格式写的)
1、分组教学前的准备(网上拼凑的)
2、班内分组教学的原则(网上拼凑的)
3.分组教学的分组方法(网上拼凑的+古城子里的百度原文)4.分组教学对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和具体教学过程(我自己想的就去网上拼凑了,不知道是不是跑题了)
5.优胜学习小组评选办法。(照抄古城子的,应该是图片里魏书生中学的原文)
6、教师授课五项要求(照抄古城子的应该是图片里魏书生中学的原文)
我在古城子的基础上又拼凑了一些,我挑多个文章,拼凑的,不完全照抄某一个文章。能力有限,仅供参考,请酌情添加或删减,不当之处请指正。
二、有效作业的基本要求:一共7点(根据图片提供的文字,在网上找的和它相近的观点)
(古城子内容里有
三、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和
四、关于学生外流)这两点我没写,好像和实施方案关系不大,重点强调:(一、1.(一)这序数的、加粗、小标题格式我整不明白,写写就懵了)结尾需要校长您总结一下,因为您更擅长结束语,嘻嘻。如果哪块有问题需要修改,我明天晚上再改,白天要带孩子上幼儿园的亲子课。
甜水学校开展分组教学与有效作业实施方案
分组教学,可以理解为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在分析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课堂教学中采用何种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无论采用任何一种分组,它必须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发挥分组的有效作用,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
结合盘锦市教育局文件的要求,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发挥学生自主管理和主观能动性,并改革我校课堂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法,我校推行分组合作学习和有效作业教学模式,结合实际,特拟定此方案:
一、分组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
(一)、指导思想:
以魏书生“三段六步”教学模式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以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重点,以有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为根本,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体现学科的特点,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提高同时,把重点放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培养和增强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
(二)、基本理念: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了更好的因材施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只关注教师的教到既关注教师的教,有关注学生的学,更多关注较低层次的学生,为他们的进步提供更多的帮助,把学生按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性别、性格等因素合理搭配,分成若干个小组,便于教师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全班学生能保持积极有序的学习状态,达到“分层优化”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保障差生能“吃得好”,中等生“能吃好”,优等生“吃得饱”,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分组教学的实施步骤
1、分组教学前的准备
(一)调查学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和兴趣、动机、意志、合作精神等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非智力因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每一个学生在这些方面的问题。调查的形式采用集体问卷、个别谈话和心理咨询。
(二)培训教师。分组教学实质上是在探索新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模式,因此,它必然会涉及到课程和课程改革的诸多领域。我们注重教师重新认识现代教育的本质;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和任务;认识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的重要性;认识新形势下的师生关系以及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2、班内分组教学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基础上的。教学中,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差异,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启发他们自觉地学习,积极地思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二)主导性原则
由于一个班级有三十多名学生,他们不但存在差异,而且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的程度也不同,不同班级学生群体的差异不尽一致。因此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期,及时灵活地调控自己的教学安排,使各类学生得到的帮助与他们的个别需要相适应。
(三)鼓励与激励性原则
分组教学就是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目标差异和发展基础的差异,关注发展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激发学习的欲望。所以在实施分组分层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四)保底性原则
每个学生都应有均等的机会去达到学习目标,尽管每位学生达标的速度不同,但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世界上任何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能掌握、学会。所谓保底,即最终必须保证学习后进的学生达到课标、教材的基本要求,促使中等生向优等生靠近,允许成绩好的学生超课标学习。
(五)动态性原则
面对学生的差异,在以前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分组分层教学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策略,能比较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每一个学生的提高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发现,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影响学生的有效学习。如:分层中给学生“贴标签”而导致的消极影响。因此,在分组分层教学实践中,切忌以静止观点看学生,既要看到差异,也要同时看到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学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动态的观点实施分组分层递进教学过程。
以动态的观点实施分层递进教学,体现在组织分层、目标分层、合作学习、信息反馈、练习分层、评价过程等方面。特别是在实施分层教学后,应及时根据信息反馈进行动态的调整和动态的评论。为了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我们在实践中常采用分层而不定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自主认定恰当的分层目标。
(六)层次性与整体性原则
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既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又要挖掘同一学生个体不同层面的潜质:既要面向学生全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又要坚持对每名学生全方位培养,切忌顾此失彼。3.分组教学的分组方法
在掌握了学生学习成绩、心理、情意等因素的调查结果,并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研究之后,我们征得了学生和部分家长的建议,对教学班的学生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组。
(一)对学生的分层是隐性的:设为A、B、C三层,即基础层、普通层、提高层。对学生的分组是显性的:按照2:2:1的比例组成五人为一单位的学习小组,每班约设6组。对学生的分层分组,我们没有机械地按成绩的高低,而是采取了模糊聚类、综合分析和动态分析的办法,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心理、性格和交往能力等影响学生合作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分组之后,每组设置一位组长,老师教组长,组长教各组的组员,组员教组员。
(二)组长的选择
选择的组长要求:责任心强,理解能力强,学习能力突出,乐于奉献,敢于付出,操作能力强(为一体化实操部分做准备),并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把书面理论知识通过老师的讲解理解记忆,并且转化成为口头的,通俗的句子,普通话校准,不影响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
(三)组长的职能
组长的职能就是依据老师的要求,确保组内成员完成老师的教学要求和练习内容。实施起来可以组长带组员共同完成,较繁琐的内容可以采用组长带组员A,之后组长和组员A分别带两组,成金字塔依次排列。也可以采用组组互通的方式,特别是在实操练习的时候,各组长可合作,把一项大的练习分成小部分,每个组长讲授一小部分。通过合作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练习内容。
(四)小组配置及职能
检查员:辅助班长、组长组织好本组到课情况,组员上课物品准备情况(桌椅、课本、习题册、铅笔和签字笔等,以及实操练习时工卡量具的准备,着装是否规范)。
纠错员:纠正本组成员上课时间的不良课堂行为习惯。工具员(:下工时清点本组个成员实操练习期间工卡量具及工件情况,同时也包括理论学习期间,发放到各组的教具等公共物品。
记录员:记录本组课堂日志,所学内容与问答情况。
发言员:说明和叙述本组活动相关内容,由本组成员轮换担任。
(五)各小组要求:
a、有个性化组名。如“跃进号”、“阳光号”、“起航”、“挑战号”“等。b、有组训(或口号)。如“快乐参与,快乐成长”、“插上梦想的翅膀,飞向智慧的天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c、有奋斗目标或追赶目标。如“不输给他人,更不要输给自己”、“赶超‘希望组’”等。
d、有成员职责与分工。选好小组长,明确组员工作职能。e有成员姓名及照片。让每个孩子灿烂的笑容都展现出来。f有科学的座位编排。要考虑到学生成绩差异,注意性别、性格搭配和个人意愿,不允许学生背对黑板。
g有考核和奖励办法。采用小组积分,集体排名,比较进步幅度。h有活动时间。学生除了在课上时间外,课下要有集中活动的时间 i有各任课教师参与。各科教师平时授课必须围绕分组学习展开。j有总结表彰。每学期末学校对各班优胜学习小组和进步小组进行表彰。
k、学习小组确立后,采用小组积分和集体排名的形式来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互帮互助的合作氛围。小组积分就是每节课任课教师给每组学生参与情况和表现打分,采用堂积分,日评选,周汇总,月评比,学期表彰的形式。学校取消个人成绩排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排名,比较小组集体成绩的进步幅度。4.分组教学对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和具体教学过程
(一)要对课堂教学目标实行分层设定。
课堂教学目标的分层设定不仅要与各层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且要为学生自主选择目标提供可能。分层目标不仅要明确、具体,而且各层目标间的梯度要平缓,做到教学易操作,学习易合作。对C层,以模仿性学习为主,通过简单模仿,让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的知识规律;对B层,以再现学习为主,在巩固强化中夯实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对A层,以创造性学习为主,让他们在质疑、解惑中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二)要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分层设定。
(1)对各层学生提出了明确而适度的目标和要求。特别地,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目标是可调的,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
(2)精心设计最近发展区,且视个别学生学习的需要复习必要的旧知识,使学生的新旧知识能迅速地互相作用。
(3)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创设问题或情境,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学生合作的环境。
(4)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重视总结和宣传小组合作学习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特别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和补课。
(三)要对课堂教学内容实行竞争机制。
开展各小组之间的竞赛,将学习的竞争机制引入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激活了课堂教学诸多积极因素。分组合作教改实验开始以后,师生一起制定竞赛规程,把学习成绩、合作效益、小组成绩提高率、小组间比赛情况等列为竞赛的内容。例如,小组间的命题赛、答题赛、歌赛、诗赛、记账赛、表演赛等。通过分组合作教学的竞争机制,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沉闷局面,使师生在生动、互动、主动、活泼的氛围中都得到发展。
(四)分组教学的具体教学过程
课前:按照预先分好的固定的学习小组,学生按照小组坐在一起,便于课堂上交流和互动,便于对学习任务的合作探究,以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进行新课的前一天,把新课要用到的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定时完成,在有疑问的地方用红色笔做上标记,并且在第二天上课之前必须交到老师手中。上课前任课老师必须进行学情了解,即课前第一次批阅导学案,这样上课才有针对性。了解了学情之后,还要进行针对性地培训。召集各组小组长,询问他们对于导学案中的设置的问题存在哪些困惑,及时地给予他们方法上的指导以及解题思路的引导。这样,我们就把课堂延伸到了课前。
课中:首先是目标引领课堂,学生主要针对导学案上存在问题较多的地方进行讨论。在整个讨论过程中,老师起着监控全场的作用,随时深入各个小组,倾听他们的讨论,时刻关注着他们任务完成的进度情况,在个别组开了小差的情况下,就要及时制止,向他们强调讨论任务,在讨论即将结束的时候,用展台或者在黑板上出示展示分工,并提醒学生结束讨论活动,要使得他们有一定的责任感。展示各组答案方式多样,可以在黑板上展示,也可以用展台展示,根据需要也可以口头展示,或者两者相结合。展示完成之后,进入了点评环节,可以由老师分配点评任务,也可以自由点评,还可以两者结合,当然,在必要的时候老师要及时介入,以防学生偏离主题。还有,如果遇到棘手得叫学生无法成功点评的问题,可以由老师完成点评。在点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自己没有明白或者对答案不满意的问题进行质疑。最后,由老师或者学生完成当堂小结,对知识,思路方法,或者学生的表现做个综合评价。
课后:上完课后,及时总结典型习题,积累重要知识点以及思路方法,以备以后复习使用,认真完善导学案,然后交给老师检查学生们的完善情况。课后,老师还要布置第二天的预习任务,这样,我们就把课堂延伸到了课后。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更有信心和激情了。
5.优胜学习小组评选办法。
学习小组确立后优胜学习小组的评选最为关键。评选优胜学习小组的办法是:优胜学习小组 = 课堂表现积分累计(50%)+考试小组总分排名(50%)
(1)课堂表现积分累计办法
采用“堂积分、日评选、周汇总、月评比、学期表彰”从一节课到一年的跟踪评比。课堂表现积分采用对二错一,即回答问题正确积二分,回答问题错误积一分,只要有表现就有积分,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积极性。
(2)考试小组总分排名办法
考试取消个人排名,以组为单位排集体名次,比较优胜和进步。分组学习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们自定个性化组名,探究带有激励精神的组训,制定科学的追赶目标,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分组学习强调的是团队协作精神,比较的是集体进步,成员各有分工,学习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各自存在的不足和困惑,进而在互相帮助、互相合作、互相监督、互相制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调动,自主互助意识明显增强,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得到不同程度的发挥,每个人都可以尝到成功的喜悦.6、教师授课五项要求
教师授课以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三段六步)为主线和常态,在授课过程中参与到学生的分组学习中去,并做到如下五项要求。
第一、出示学习目标前要先明确本节课要评选出几个优胜学习小组。
第二、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有意识叫:“请某某小组的某某同学回答。”
第三、每节课教师要三次查看学习小组积分情况,教师及时根据分数统揽全局,肯定领先组,给落后组加油,并注意多抛给落后组问题,追赶积分,达到齐头并进的效果。
三次出示积分牌的时间:第一次,基本内容学习结束后;第二次,练习、拓展训练结束后;第三次,下课前,学生谈收获体会后。第四、每节课教师要设计好三次竞赛,利用易、中、难三类习题,每组好、中、差学生集体到黑板上进行演算、检测竞赛。
第五、下课前,教师要有对各组表现的简单评定,评选出优胜小组,把组名写到积分牌上。
二、有效作业的基本要求:
有效作业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课外进行的练习。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此前不少老师一直都认为作业就是为学生的最终考试服务的,因此,总是不厌其烦的布置、批改。其中不乏重复性的作业,也不乏有填充时间的作业,以至于学生对作业产生了厌烦情绪,认为作业是无可奈何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作业负担很重,有的学生为了不做作业选择了逃学旷课方式,有的学生为了完成作业选择了抄袭答案或不看问题随便乱写答案的方式等等,结果学生做出的作业质量很差,严重违背了安排学生作业的初衷。
有效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有效的作业应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形成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穿,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作为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学以致用的学科作业观,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人格得以尊重,使每位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1、层次性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成绩中下学生认真听课但如果作业太难,中下生仍不会做,布置作业太易,优生轻而易举就能完成,会使其有“吃不饱”的感觉。因此,需要分层次布置作业,使后进生通过做一些相对较易的作业,获取成功的体验和自信,从而使他们更认真地投入学习,形成良性循环,将成绩逐步提高;高层次学生的作业要有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空间,能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作业一般应分三个层次,即基础作业、提高作业和拔尖作业。后进生做基础作业,可选做提高作业;中等生做基础作业和提高作业,可选做拔尖作业;优生三类作业都要做。作业要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教师不顾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统一作业内容,统一作业量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我们应当承认差异,并在布置作业时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这样,可使A类学生“吃得饱”,B类学生“跳一跳,够得着”,C类学生“低起点,小坡度”消化得了。
2.、针对性
但要注意层次性的作业设计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需要教师持之以恒,要求教师关心并认真调查学生,找到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广泛收集题目并有针对性的出题。此种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要求。通过这一系列作业的练习有效地巩固知识,优等生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中等生有了奋斗的目标;落后生也可以体验成功。从而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布置作业要“精”,要有针对性。要针对教材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习达到大纲的要求。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提倡布置弹性作业,使上中下学生各有所得。
3、适度性
作业是教学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在讲授阶段已经理解和记忆的新知识,通过独立作业转化为技能技巧。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抓好作业这一环。学生的作业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这对于当前泡在作业堆中的学生来说更有现实意义。单纯强调多练是不行的,只有练得准,练得巧,练得及时,练在刀口上,才会有效果。内容精当、适度、适量。适当安排固定作业或自选作业。很多老师的成功经验是给学生留固定的作业。固定作业是每天必做的,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习惯。自选作业的内容一般是自主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行设计,选择作业的内容,这样既有固定性,又有自主权,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却自学能力。学生在作业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反映了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在接受知识及能力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真对待,需及时地分析总结,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纠正和弥补。
4.、实践性
实践题要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要么是社会热点。它在潜意识里给学生一种渗透,将来他们也会逐渐关注这些问题。此种设计旨在让学生体验政治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心理学表明,合适的学习情景能使学生全心地投入,从而挖掘其学习潜力和创造力。而且实践是知识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学习的本领还要到实践中去检验。因此教师要注意沟通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加实践的机会。教师可设计一些小调查、小研究等实践性的作业,让他们将动手动脑的过程有序的记录下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学生的经历,还培养了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归纳和整理能力。这种作业不一定要求当天完成,可以给他一周或两周的时间。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将很多知识运用其中,在完成调查报告的时候还能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此种作业要注意让学生力所能及。
5、开放性
开放式作业的实施,变教师的统一布置为学生自主选择,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变单一的知识复习为知、能、创的综合训练,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变完成任务的苦涩为在探索与创新中品尝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开放性的问题是大受学生欢迎的,尤其是平常教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教学中穿插一些开放性问题会给教学带来生机,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它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当然在问题的难度上要适当控制,以求得广大学生的参与。在作业设置上要选择有用、有趣,熟悉的问题情境,使不同学生都能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最佳发展,有自己特有的收获。在新教材的实施中,我们可以经常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作为学生的课外作业。
6、创造性
创造是人类生活的源泉,在布置给学生基础知识巩固练习以外,设计一些能让学生有自我发挥余地的、具有创造性答案的作业。为学生提供充裕的自由想象空间,让学生在乐学中获取知识,提高技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面,从而在作业上全面、深入地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7、综合性
课程整合的特点,一是试图打破学科界限,保留带有结构性的基本内容,注意不同学科领域知识、技能之间的融通与连接;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将知识与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过程、方法与能力进行结合与渗透。综合题是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体现。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多学科知识,多种方法与能力的,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情景作业。
总之,在作业设计时务必少而精,形式多样,高质、高效,富有启发性,这样的作业设计才符合新课程素质教育的精神,才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进行创造活动,让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并生动活泼的发展。作业设计的变革创新与教师的水平的提高有着直接紧密的关系。教师要提高对教材的驾御、把握能力,才能设计出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作业,才能真正让减负增效的目的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