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示范镇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大全

时间:2019-05-13 14:1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进示范镇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进示范镇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大全》。

第一篇:推进示范镇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大全

推进示范镇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

大力发展示范镇现代服务业,抓紧编制《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一是落实优惠政策,认真梳理各项现行政策规定,对制约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进行清理。确保在市场准入、税收优惠、规费减免、财政支持、价格扶持、规范管理、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快改革开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二是突出发展重点。引导示范镇加快发展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引导传统服务业行业引进新型业态;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完善旅游综合配套设施,提高旅游发展水平;引导示范镇加快建设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鼓励和扶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服务,提高农业发展的保障水平。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推进项目建设。着力抓好示范镇服务业重点领域规划的编制和重大项目的提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服务业引导资金向示范镇服务业项目倾斜,支持示范镇服务业重大项目的建设和服务业关键领域和新型行业的发展。建立示范镇服务业重点项目库,并对入库项目进行滚动管理。筛选一批示范镇服务业项目列入市重点调度项目,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篇:镇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

奎聚街道服务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奎聚街道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地处城区,交通便利,人文景观和文化底蕴丰厚的优势,科学合理地调整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服务业,努力打造、商务贸易、现代物流强镇。全街道服务业在总量规模、设施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街道个体工商户达1200余家,大型物流市场1处,农产品交易市场3处。

一、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不断提升服务业的档次和规模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街道党委、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借助发展优势,调整发展思路,不断推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一是正确分析我街道发展的优势和前景,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切实从战略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从思想上正确看待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引导相关部门、村、企业树立发展服务业的意识,形成全街道关心、重视和支持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领导,成立了街道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服务业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定期召开全街道服务业情况分析座谈会,及时了解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下一步工作措施。对特色餐饮、运输等服务业实行动态跟踪服务和管理。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服务业的重点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充分利用城市建设的加快和快速兴起的消费群体等优势条件,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努力增加服务业投入,促进服务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引资建设了文昌大酒店、全福元超市等商铺,进一步提升了我街道商贸物流业的档次和规模。

二、突出重点,把握优势,实现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为改变特色不突出,管理分散,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街道党委、政府借助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优势,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一是大力发展运输、餐饮、现代物流等特色服务业,促进了我街道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全街道拥有大小运输车辆500余台,餐饮业户80余家,物流中介20余个;二是以建设文明生态村为契机,大力实施农村文化生活提升工程,创建了四个市级文明生态村、八个镇级文明生态村,有线电视普及率达99%以上,满足农村文化生活的需要,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结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普及,农村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明显提升;五是充分利用我镇金河山、临山、大沙河、小清河等自然资源,结合我镇油桃、草莓等特色农产物的种植,引导发展了周未度假游、农业观光游、生态休闲游,着力打造了乡村特色浓郁、生态良好的现代化旅游城镇。

三、加大投入,优化环境,进一步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结合薛城区新一轮城市建设规划,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提升城市化水平,引导农民发展二、三产业,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围绕新一轮城市规划,配合区抓好珠江路、长江东路延伸、紫薇路、东外环南段、疏港路、综合路、泰山南路等路网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构建城市发展框架,为服务业发展打基础。加快安置小区建设,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完成种庄、西姚、东姚、西小、东小、邵庄等村的旧村改造,努力建设适宜人居创业的现代化濒湖城市。二是全力配合小沙河、小清河、东小人工湖、西湖(西小果园)等工程建 设,创造良好的城市人文环境。三是按照城市功能分区,招商引资,聚集内资,利用2-3年时间,建设两个四星级宾馆,以旧村改造的形式,建设西小上宅下店式的商贸小区,围绕旧村改造,建设一条集商业、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步行街,提高城市品味,可增加工商业户800余家,增加就业2000余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服务业大发展。

二00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第三篇: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具体政策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具体政策措施包括哪些内容?(简答)

一、市场准入政策

(一)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进入的,各类资本均可进入所有服务业领域。凡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服务业项目均予积极支持。

积极引导、鼓励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投资者在我市设立服务业企业和分支机构,或与境内企业联合创办服务业企业。凡是鼓励外资进入的领域,均向境内各类所有制经济组织同等开放。

(二)凡来我市投资创办服务业企业的,注册资本均可按法定最低注册标准执行。除国家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的企业登记的前置审批外,其他一切审批项目均不得作为服务业企业登记的前置审批项目。

(三)服务业企业在办理检验和工商登记事项时,依法从快从简办理。凡是新设立的符合产业导向目录,且不涉及前置审批项目基本建设申报程序的服务业企业,由工商部门直接注册登记,对于提交材料齐全,符合法定程序的,在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对明确前置审批条件的,各相关部门要在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消防设计审核及工程验收等另有规定的行政许可除外)。

(四)凡在本市登记的连锁经营企业在市域范围内开设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只要出具总部授权委托书,符合法定条件,可办理营业执照。连锁经营企业申请增加专卖经营等便民服务项目,可由连锁企业总部向有关审批机关统一申请办理有关批准文件(或许可证)。对列入市重点项目的连锁经营企业在办理证照变更等手续时,只收工本费。

二、土地供应政策

(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服务业项目需新征建设用地的,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的前提下,国土资源部门要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优先办理用地手续。土地出让年限可以按国家规定的最高期限办理,使用期满后,除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收回土地使用权的,使用者可以优先续期。对列入省、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的服务业聚集区和重点项目优先满足土地指标供应。

(六)鼓励盘活利用存量土地发展服务业项目。实施“退二进三”,鼓励工业企业逐步迁入园区发展,工业企业退出的土地,优先用于发展服务业。对利用存量土地建设的服务业项目,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办理用地供地手续。

(七)对新产品研发、工业设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用地实行与工业项目用地同等的供地方式。服务企业有形场所因城市建设需要依法拆迁时,须按国家规定进行补偿。

三、财政税费政策

(八)严格执行国家、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凡未列入国家、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的项目一律不得收费(含各类保证金);严格执行规定的涉企收费范围和标准,凡是收费标准有

上、下限幅度规定的,一律按下限额度收取。严禁擅自立项、扩大收费范围和提高收费标准。

(九)新设立的符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在市内缴纳

营业税、所得税,固定资产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的服务业企业(房地产开发项目除外),5年内由地方政府按其实际缴纳营业税地方分成部分的50%,给予企业无偿扶持资金;从企业获利起,前3年由地方政府按企业缴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给予企业无偿扶持资金,后2年按50%给予企业无偿扶持资金。

(十)从事货运代理、拆迁代理、商标代理、广告代理、会展代理业务的单位,以实际取得的报酬为营业额计算缴纳营业税,具体扣除项目按有关规定执行。保险代理公司从事保险代理业务取得的全部收入,允许按扣除支付给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后的余额计算缴纳营业税。对单位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十一)免收市内金融(保险)机构在以资抵贷、抵贷资产接收和变现办理资产过户、登记、抵押等事项过程中所发生的房产所有权登记费、房产交易手续费、机动车辆安全检验费。

(十二)社会力量(不含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资助非关联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经费,按规定在当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在社区新办的物业管理、家政服务、幼托养老、就业培训、文教卫生、体育健身等服务业,按国家税收政策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1年。

(十三)“退二进三”企业,不改变土地权属关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城市规划部门批准的改建项目,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符合国家规定的按新办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免收1年的优惠政策办理。

(十四)民办学校可以接纳社会捐助,学校建设在减免建设配套费等方面,享受与公办学校同样的优惠政策。

(十五)加大市级财政对服务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从2007年起,市级财政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暂定5年),数额为上全市GDP的万分之一,主要用于引导和扶持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和新兴领域中成长性强,具有示范作用,发展前景好或带动性强,能够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对增加地方税收和扩大就业具有明显成效的服务业重点投资项目。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同时用作国家和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的配套资金和服务业考核的奖励。

各区县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要按照经济总量的比例在预算内安排相应的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并与各级引导资金配套使用。

(十六)在国债贴息资金项目申报中优先推荐有发展潜力的现代物流、旅游、商贸、市场项目;在技改贴息项目的申报中适当向现代物流项目倾斜,重点扶持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和现代物流企业的技术改造,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

(十七)对市内举办的国际性、全国性会展和文艺、体育等重大节庆活动,承办单位取得的广告收入依法缴纳营业税后,由税收入库地政府按一定比例给予补贴。

(十八)对引进国内外著名服务企业总部、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等自建、购买或租赁办公用房的,由所在地区县政府(高新区管委会)给予一次性补贴。银行、保险、证券类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市财政按省财政补助的数额给予一次性补贴。

四、融资担保政策

(十九)持《再就业优惠证》及军人退出现役有效证件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或合伙经营、组织起来就业,资金不足的,由个人自愿申请、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推荐、区县级以上劳动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审查、当地贷款担保机构承诺担保,可向有关商业银行或其分支机

构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额度一般掌握在2万元左右,最高不超过3万元,合伙经营与组织起来就业的最多不超过10万元。符合贴息条件的予以贴息。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到期确需延长的,可申请展期1次,展期最长不超过1年。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标准确定,不得上浮。

(二十)各相关部门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积极推荐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各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要从资金上积极支持服务业发展,在独立审贷的基础上,对符合当服务业产业导向目录,属于市级重点项目的,优先安排贷款资金,优惠贷款利率。鼓励扶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产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加大资产重组力度,盘活资产存量,增强服务业企业的自主发展能力。

(二十一)支持各类担保机构做大做强。各区县、高新区要建立由政府出资、主要面向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机构。已建立的由区县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出资的担保机构,要根据实际实施增资扩股。各级担保机构要加大对民营服务企业的支持和帮助,鼓励、支持利用民间资本组建商业性担保机构或企业会员制互保机构。加强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增强担保能力,扩大对服务业的担保面和担保量。金融部门要加强对民营担保机构开展担保业务的支持和指导。

五、其他政策

(二十二)调整服务业用水、用气、用电和部分项目用地价格。自2007年1月1日起,服务业(洗浴、桑拿、洗车除外)用水、用气与工业用水、用气执行相同价格。服务业用电价格按省规定执行。

(二十三)弘扬和保护老字号品牌。在城市改造中,涉及老字号店铺原址动迁的,原则上应原地安置。对现存的老字号商号、商标采取保护性措施,为老字号申请注册商标提供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帮助。对具有发展前景的老字号连锁企业给予财政支持。

(二十四)留学回国人员到我市从事服务业工作的,工龄与出国前的工龄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其在国外取得的学历、学位,经国家育部门承认的,可根据本人实际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申报评审或报考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各级政府对引进的服务业高级专业人才在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十五)按实际需要,选派公务员到服务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培训,列入全市引进国外智力

项目计划,学习培训费用由各级政府和派员单位共同承担。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为服务业专门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二十六)自2006起,把服务业发展纳入对地方政府考核的内容,考核办法另行制定。

(二十七)在全市范围内试行服务业50强排行榜评选活动。对进入服务业50强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

(二十八)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服务

意识,落实国家和省市已经出台的政策,制定和细化相关配套措施。各区县、高新区要根据本政策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市直有关部门要在本意见下发后2个月内制订出实施细则并认真组织落实。市发展改革部门(市服务业办公室)负责本意见各项优惠政策的综合协调和监督落实工作;市财政部门负责扶持服务业发展的财政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服务业用地政策的落实工作;市价格主管部门负责服务业用水用气用电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市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分别负责服务业市场准入、税收政策和金融扶持政策的落实工作;市经贸、教育、交通、民政、文化、旅游、信息、房地产等部门,负责制定本行业发展专项规划、具体实施意见和扶持政策的协调落实工作。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此前相关文件规定的优惠政策,企业可选择最适用的政策执行。

第四篇:关于推进保安服务业发展的意见

关于推进保安服务业发展的意见

为进一步规范保安服务市场,推进保安服务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保安服务业维护社会治安、保卫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服务人民群众的作用,更好地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定位,加强领导,推进保安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保安服务业是向社会提供安全防范服务、满足公共安全和群众人身财产安全需求的特殊行业,是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新兴行业,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治安防范工作专群结合、公共安全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的有效实现形式。各级各部门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

保安服务业的重要性,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促进健康有序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平安福建”的工作意见》、福建省人民政府xx年修订的《福建省保安服务管理办法》和《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政法委、综治委〈关于“十一五”期间深入开展“平安福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要求,依法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密切配合,积极支持、扶持保安服务业的发展。公安机关要充分履行对保安服务业的监管职能,加强对保安服务业的指导、监督和检查,把保安工作纳入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作为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努力实现保安服务的专业化、产业化和保安队伍的职业化、正规化,使保安队伍成为维护社会治安的一支重要力量,使保安服务

业成为促进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退役军人就业的重要途径和提高服务业增加值的新增长点。

二、拓展领域,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保安服务业的社会作用

保安服务业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面向社会,主动适应安全防范的市场需求,不断拓展服务领域;要依靠社会,充分利用安全防范的社会资源,整合充实保安力量,确保发挥应有作用;要增强功能,优化结构,不断创新发展。

整合人力资源,壮大保安队伍。探索将承担治安巡防任务的联防队、辅警队、协警队等整合为社区专职保安。继续清理公安机关聘用的协勤人员,将治安、户籍、外口、交通等协管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的统一转为保安员。严格执行国务院《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全面落实娱乐场所依法配备专业保安员工作。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公安部等10部

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公安部“八条措施”,加大力度推进中小学校、幼儿园聘请专业保安员工作。继续推行企事业单位聘请专业保安员或组建内部保安组织工作,促进单位内部保安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全面清理非正规保安组织和人员,按照统一基本招录条件、统一基本培训内容、统一基本保安标识、统一基本服务标准,使用单位管理责任落实到位、公安机关监督检查到位的“四统一、两到位”的要求,纳入公安机关监管范围。

发挥专业优势,增加护卫业务。以保障公共安全为重点,加紧推进保安金融押运尽快向县市特别是山区和农村覆盖。逐步推行民爆等危险物品的保安押运、配送服务,积极探索民爆物品使用环节由保安监护的市场运作形式,严防民爆物品在社会上流失。积极推广集贸市场、商场超市、车站码头等公共复杂场所由保安巡防守护和停车场由保安看

护的做法,加强社会面治安防控。引导保安押运公司全面开展现金、有价证券、金银珠宝、文物等贵重物品护送业务,鼓励保安服务公司承接大型公众性文体、商贸、庆典、展览等活动的安全保卫业务,做到便利快捷、高效安全、价格优惠。

提高科技含量,拓展技防服务。加紧研发技防产品,丰富技防市场,做好推广应用,提高单位及公众的自防能力。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和特种行业、公共场所的技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商业店面、单位、居民住宅技防报警和先期核警处置服务。公安机关要把保安技防服务纳入110报警服务系统,统筹规划,协调指导,逐步实现保安技防报警中心与110指挥中心联。

顺应新农村建设,延伸保安服务。积极探索保安服务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主动融入农村警务战略,积极作为,发挥作用;探索建立以专业保安为骨干的农村治安群

防联防新机制,提高农村治安防范的专业化水平。

三、规范管理,优化环境,切实维护保安服务市场的良好秩序

进一步规范保安服务业的管理,建立政府监管、单位负责、市场调节、有序竞争,社会监督、行业自律的管理机制。

突出重点,加强规范。要规范保安公司的管理。建立和完善保安公司的现代企业制度,做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指导、督促保安公司依法、诚信经营,面向市场,公平竞争。进一步理顺公安机关对保安公司的管理体制,实施管办分离,突出监管职能,保障企业经营自主权,规范设立审批,严格日常检查和审验制度。要规范物业保安人员的管理。物业管理企业聘用从事治安防范工作的人员,必须纳入公安机关监管范围,实行规范化管理。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创造条件,指导、帮助物业管理企业做好物业保安

人员的背景审查。要规范单位内部保安管理。认真贯彻《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鼓励、支持保安服务企业为一般单位内部提供治安保卫服务。要规范技防保安的管理。强化监管措施,确保技防保安服务的安全可靠,严格保密规定,加强保密教育,对承担技防设施建设的技术人员要详细登记建档。为单位、店铺、家庭提供技防、监控并先期核警处置服务的企业,要派保安员承担值守任务,并及时派出保安员进行核警处置。要规范保安培训机构的管理,严格执行《保安培训机构管理办法》。公安机关要依法审查保安培训机构设立条件,认真落实监督检查制度,督促检查保安培训机构完善教学设施,充实师资力量;严格落实保安培训的有关规定,保证保安员的岗前培训时间,严格按照公安部办公厅印发的《保安员培训教学大纲》,对照《保安服务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培训质量。

引导竞争,增强活力。发挥市场调

节作用,通过市场配置保安资源,逐步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允许和鼓励实力强、信誉好、品牌优的保安企业跨区域经营,培育保安市场,促进服务质量提高。依法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允许社会资本进入保安服务市场,允许符合条件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开办保安服务企业。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的保安服务收费应按当地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执行,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的也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制定收费标准。加强行政监管,严肃查处恶意竞争行为。

清理整顿,净化市场。公安机关要结合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组织业务部门和公安派出所民警,开展保安服务市场全面调查,摸清辖区保安服务公司、保安押运公司、保安培训机构等保安组织的底数,全面掌握其机构、人员和经营管理情况,重新审查保安组织资质和保安员社会背景,逐一登记建档;摸清企事业单位护卫队、治安员等治安保卫

力量的底数,逐一填写名册备案;摸清非正规保安组织和人员的底数,重点摸清小区物业、娱乐场所、吧等非正规保安组织及人员的基本情况。各级工商、建设、文化、劳动保障、物价等部门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工作。在调查摸底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保安服务市场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对非正规保安组织要严格管理,全面登记建档;对非法设立的保安组织、一些行业和场所设立的“黑保安”要坚决取缔,依法处罚,对形成黑恶势力的要坚决打击;对未经许可擅自从事保安服务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清理,依法处罚,扶持规范的保安服务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四、以人为本,完善机制,全面推进保安队伍的正规化、职业化

严把入口,纯洁保安队伍。各类保安公司招录保安员及保安培训机构招收学员,必须进行严格的背景审查,及时与公安机关的违法犯罪人员信息系统进

行比对,严防有劣迹人员进入保安队伍。保安组织应当录用经保安培训机构培训、具有专业考试合格证书的人员。鼓励保安培训机构与保安组织对口协作,定向培训,为保安队伍输送合格人员。拓宽保安员渠道,把退役军人、下岗工人及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招录保安员的主渠道,建立上门培训、就近培训、推荐就业、定向分配的机制。挖掘社会及学校资源,建立后备保安员库及保安志愿者队伍,努力确保保安员的及时补充和应急招用,劳务派遣组织要加大推介符合条件的保安员就业的力度。

严格培训,增强队伍素质。各类保安组织要严格执行保安员培训考核制度,加强法制教育和技能学习,坚持岗前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开展在岗培训,提高岗位技能。公安机关要严格执行考试发证制度,统一实行闭卷考试,定期组织抽考、统考,确保考试效果和质量。认真执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关于印发〈保安员国家职业标准〉 的通知》,建立健全培训及考核鉴定制度,鼓励保安员晋升职业等级,逐步实行工资待遇与职业等级挂钩。

加强保障,维护合法权益。探索制定保安员基本工资标准,依法保障保安员工资福利待遇。建立促进保安职业稳定的激励机制,鼓励爱岗敬业,积极上进。积极开展评先创优活动,对成绩突出的保安组织和保安员及时记功嘉奖,对成绩优异、作出较大贡献的骨干,作为特殊人才优先解决户口、子女就学等实际问题,积极组织保安服务业参与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三八红旗手、青年文明号、优秀进城务工青年等的评选表彰活动。加大权益保障力度,依法办理工伤、医疗、失业、养老等保险。制定保安员装备配备标准,落实基本防护装备,切实减少伤亡。对因公致伤致残及牺牲的保安员及时给予抚恤优待,保障基本医疗和必要生活费用支出。积极改善工作条件,建设企业文化,丰富保安员健康生活。

完善制度,强化日常管理。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健全督促检查机制,严格日常检查,强化落实。实施保安员信息系统管理,建立人员电子档案,对重要岗位保安员留取指纹、掌纹记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内部制约,确保内部安全。严格执行《保安服务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确保保安守护押运安全。完善各种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加强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关于推进保安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于免费,欢迎阅读关于推进保安服务业发展的意见。首发公文范文

第五篇:加快推进园区服务业倍增发展

乘势而上、狠抓落实

加快推进园区服务业倍增发展

马明龙

2006年6月20日

同志们,当前苏州工业园区正处于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经济国际化提升的关键时期。加快服务业发展,既是我们适应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增强持久竞争力的一项战略性举措,也是推进园区新十年发展、落实“两个率先”目标的一项全局性任务。今天我们召开园区服务业现场会,目的就是为了总结成绩、发现问题、明确目标、落实任务,进一步推动园区服务业加速发展。工委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等会儿,市委副书记、园区工委书记王金华同志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就当前园区服务业发展情况及下阶段工作部署作个报告。

上半年园区服务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预计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超过80亿元,同比增长22.6%,占GDP比重增加0.5个百分点达25.1%;服务业企业缴纳各类税收约18亿元,其中营业税5亿元;从业人员总数超过6.7万人,上半年新增近1万人;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占比达55%。园区服务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注重规划定位,突出发展特色。按照“规划先行、科学布局、区镇联动、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以苏州东部新城建设与市域CBD开发为契机,学习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前瞻性、创新性地做好服务业发展规划。中央商务区详细规划方案业已完成,湖西区将着力培育金融、保险、贸易、法律、会计、咨询等现代服务行业,湖东区将着力发展成为商业街区、文化产业街区和国际会展街区。其中,商业设施空间布局及商业发展的各项专业规划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其规划定位就是着力构建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国际化新城区相适应、符合城乡居民需求的服务业体系,努力形成与古城区及周边地区错位发展、双赢互补的产业格局。

二、强化招商龙头,集聚优质项目。今年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强化择商选资理念,积极抢抓服务业扩大开放和CEPA商机,用工业招商的干劲狠抓服务业招商,全力开展小分队招商、委托招商、中介招商和以外引外、以商引商。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大型专业展览、专业论坛的机会,借力使劲、借台唱戏,尽最大努力收集项目源,提高项目转化率。预计上半年新增服务业项目近700个,其中包括星展银行苏州分行、周大福珠宝金行、沃尔玛购物广场等多个国际知名品牌项目,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服务支撑。

三、加快载体建设,健全功能平台。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度推进”的原则,注重运用市场化机制,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杠杆作用,大力引导社会资金广泛参与服务业投资。预计上半年服务业投入将达87亿元,约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55%,环金鸡湖和阳澄湖岛等重点商业设施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国际科技园四期、科技文化艺术等大型生产性服务载体建设进展顺利,左岸商业街、湖滨新天地、现代休闲广场等各类消费性服务设施相继开业,中新科技城、时代广场等重大项目陆续开工,这些项目建设完成后,园区将新增服务业载体270万平米,为园区服务业的全面启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完善服务配套,营造优良氛围。坚持“阳光与月光经济并举”的方针,加强造节、造会、造势宣传策划。上半年,园区依托三体会、旅游节开幕式等大型活动,积极带动人气商气集聚,并创新性地借鉴美国拉斯维加斯等地夜间灯光工程的艺术手法,加快李公堤等环金鸡湖重点地段及沿路、沿湖灯光景观工程建设,新落成的城市广场大型主题激光音乐喷泉日均吸引游客超过万人,高峰流量超过5万人次。同时,大力实施交通畅通工程,独墅湖桥

隧工程、东环路改造工程相继启动,北环快速公路也将延伸至园区境内与312国道、227省道进行对接。这些畅通工程完工后,园区与古城区及周边地区的交通将更为便利,园区服务业的辐射半径也会更大。同时,园区导入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逐步增设中、英、日等国际语言导向标识,加强区内商贸、住宿、餐饮、娱乐、交通、停车等服务资源间的协调配合,不断提高国际化、人性化服务水准,努力促进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加速向园区集聚。

五、加强政策扶持,优化亲商环境。重点健全和完善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和市场基础力“三力合一”的工作机制。管委会积极做好对上争取工作,随着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审批权的下放,园区外资商业企业审批周期大大缩短,政策环境更加优化。同时,积极落实省、市、园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为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争取税费优惠、落实用水、用电、用气价格等新规定,并积极争取上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2005园区共有十家次企业获上级引导资金615万元,2006苏州市服务业引导资金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此外,园区还设立了每年5000万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一季度已发放了1817万元,对区内重点企业给予重奖重扶。此外,园区海关、地税、工商、招商、科技、人事等部门也在物流通关、市场准入、运营成本、服务外包、人才引进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营造了良好的“亲商、富商、利商、安商、留商”环境。

同志们,园区服务业上半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基本做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但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照园区服务业的倍增计划,对比兄弟开发区的巨大进步,我们还有很多不足有待改进。如:与区内完善基础设施相比,服务业对外辐射发展所需的外部交通畅通条件尚需改善;与初步制订的空间规划相比,服务业业态布局相对滞后;与快速推进的载体建设速度相比,服务业招商进度稍显脱节。此外,还存在服务业政策落实不到位、考核统计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与克服。

面对园区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和存在的问题,下半年我们一定要把服务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能超则超、能快则快,确保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全面并超额完成:即全年力争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79亿元,同比增长26%,占全区GDP比重再增加1个百分点,人均服务业增加值达5.5万元,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200亿元,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服务业新增注册外资3亿美元,每平方公里服务业增加值产出6390万元,服务业从业人员总数达到72000人。为此,园区下一阶段将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继续做好服务业规划与建设推进工作,加快展现新城区形象。要以前瞻性眼光和科学化态度,进一步抓好服务业的规划建设工作。一是明确目标定位。围绕“把园区建设成为服务全市、辐射周边的市域商务商业区和承接世界服务业转移的服务业基地”的目标定位,招商、经发、科技等部门要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继续抓好服务业的规划定位,尤其要正确处理好与上海、与古城区错位发展的关系。要充分利用园区制造业基础比较好的优势,在中央商务区和其他专业服务区内大力发展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金融、物流、会展、专业服务以及科教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制造服务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优化和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同时,利用毗邻上海市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配套于上海金融业、地区总部的数据中心、呼叫中心、人力资源外包、第三方物流等服务外包业务,努力形成园区服务业自身发展的新特色与新亮点。二是健全目标考核体系。按照印度、巴西等国家的发展经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必需适应并超前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与其占GDP比重达18%左右的标准相比,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按目前统计口径尚不足5%。请招商、经发、统计部门认真研究,对园区现有服务业指标考核体系进一步细化,尽量细分到各行业,不算统帐,分析薄弱行业,引导服务业平衡发展。同时,积极配合上级统计部门,完善服务业统计体系,获取准确的数据资料,更真实地反映服务业发展现状。三是做好规划衔接,依据全市“十一五”

发展规划和服务业发展规划,在《园区2005-2010年服务业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规划、经发、社会事业等部门要和相关专业机构紧密配合,编制好金融、物流、科教、商贸、旅游等专项规划。要以建成全市金融中心区为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全金融服务业;以内陆型保税港区申报与建设为契机,加快功能叠加和信息共享,进一步扩大物流中心的业务辐射范围;以国际科技园、独墅湖高教区为主要载体,形成园区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同时,坚持“营造大环境,发展大旅游”的方针,加快环金鸡湖商圈和阳澄湖岛休闲度假区建设,加快构建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国际化新城区相适应、符合城乡居民需求的都市商业网点布局体系,尽快提高园区商贸旅游业的配套能力和辐射能力。四是统筹业态布局,要遵从服务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注意研究城市资源的稀缺性、城市产业的联动性和城市消费的便捷性,按照“突出重点、把握节奏、互动推进”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园区十大重点服务业领域有序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服务业载体的功能引导作用,认真研究周边市场需求,明确自身经营业态,相互之间注意错位发展,形成各自特色。五是加快载体建设,切实把握好螃蟹节、国庆节、电博会、第八次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等重大时间节点,进一步加大科技文化艺术中心、中新科技城、生物纳米园、创意产业园、金鸡湖大酒店、时代广场、李公堤、重元寺等一批重大实事工程的推进力度,要本着“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坚持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实施、高速度推进,力求建成更多的精品工程和标志性建筑,向中新两国领导人、向全市人民献礼。

2、继续做好招商资源整合和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招商效率。重点把握好四个环节:一要健全沟通机制,招商、规划、经发、社会事业、城管以及各大载体建设单位要密切配合,定期召开例会,相互沟通施工情况、招商进度、租金成本以及招商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切实增强全局意识,以招商为龙头,从一切有利于招商、有利于企业发展出发,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大胆探索,不断做大服务业规模、提高服务业层次。二要用好招商载体,载体建设过程中或建成后,要切实按照各专业规划的要求,结合不同需求,统筹协调安排,防止招商项目的同质化倾向。为此,载体建设单位要与招商部门做好衔接,互相配合,努力为园区服务业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三要善于借助外力,通过委托招商、中介招商等多种招商形式,充分借助各种外界资源,加快构建起全新的信息共享平台,努力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和全球化的招商网络。四要优化招商力量,与制造业招商相比,服务业招商所涉及的业态更多、领域更宽、规律更复杂,需要我们投入比制造业招商更大的精力。为此,我们必须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切实加强对服务业新知识的学习,注重整合各相关部门与单位的招商资源,按照自身特点明确不同重点,分工合作,互通有无,发挥所长,提高成效。

3、继续改善服务业对外辐射条件,不断扩大服务业的服务半径。重点采取三项举措:一要实现与周边区域的快速对接。积极配合苏州市尽快完成园区与周边区域交通对接方案,主动做好园区段轻轨项目规划与前期准备,加快启动新机场路等道路对接工程,增加公共交通线路,吸引更多人流、物流、商流,为流量经济的活跃繁荣创造必要条件。各部门要精心组织,进一步加大东环路改造工程、独墅湖隧道工程、区内道路改造工程的指挥组织协调力度,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速度第一,尽早实现与周边区域的快速对接。二要精心策划面向国内外的宣传活动。商贸旅游部门要积极利用螃蟹节、旅游节、啤酒节、运动会等大型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在国内外组织各种推介活动,宣传造势、培育品牌、扩大影响、树立形象。同时,重点解决好就餐、娱乐、休闲、住宿等配套服务问题,使游客进得来、留得住,从过路客变成过夜客,甚至成为回头客。三是要帮助企业对外承接业务。一般来说,专业配送、第三方物流、国际会展、科研教育、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最小辐射范围也要超过1千平方公里,仅靠园区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要在进一步完善现代物流园、国际博览中心、高等教育园区、中央商务区等载体的服务功能的同时,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在国内外设立专门机构和渠道,组建专业队伍,推介、推广园区的服务业企业,将园区的服务业推向更大更远的市场。

4、继续做好政策争取和引导,努力营造优良投资环境。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降低园区服务业准入门槛。目前,园区的外资和民资服务业比重仍然偏小,从注册资本来看,国资约占76%,外资、民资仅占24%。为此,我们要充分抓住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以及市工商局、园区工商局出台相关文件大大降低服务业准入门槛的有利时机,在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导向作用的基础上,采用更加灵活的经营模式,以更合理的租金、更低的门槛、更优的服务,吸引更多的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的民资、外资进入园区服务业领域,使园区服务业百花齐放、健康发展,鼓励国资在适当的时候逐步退出竞争性和成熟型的服务业领域。二是争取更优惠的政策支持。园区的服务业企业除了享受国家、省、市已经公布的服务业政策外,没有其他更优惠的特殊政策,特别是在企业赋税率、税收减免期限、外汇进出、货物进出口、地区总部认定等方面,园区与上海市及浦东新区有较大差距。因此,请经发、科技部门研究如何发挥中新合作优势,争取将园区列为国家支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特殊区域。三是争取更有力的资金引导。要努力与上级部门做好沟通联络,精心准备申报材料,进一步做好资金的对上争取工作,尤其要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市每年发放的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为服务业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和成长性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扶持,促使其尽早发挥规模效应和带动效应。

5、继续抓好服务业人才保障工作,提供强大智力保证。针对当前服务业发展所面临的人才制约情况,要加快引进一批服务业领军人才,催生一批服务业创业人才,聚拢一批服务业管理人才。一是引进优秀人才,通过引进知名猎头公司与中高端人才中介机构,发挥校园招聘、异地招聘、海外招聘活动的作用,加快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建设科学的人才指数体系和人才测评体系。尤其是对酒店管理、写字楼管理、商铺管理等特殊行业,不仅要考虑引进单个优秀人才,还要考虑引进管理团队,以提高整个组织的专业水准,缩短磨合过程。二是健全培训机制,充分利用独墅湖高等教育区载体,广泛建立与国内院校、科研院所的协作关系;支持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劳动技能培训、职业上岗培训、脱产专业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鼓励企业实施员工在岗培训,从而形成多层次、多专业的人才供应机制,加快推进园区服务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三是营造创业环境,组织人事部门要认真开展调研,研究服务业领域优秀人才的成功原因,了解其所处的工作环境和背景,以及园区如何营造相同的环境,引进该类人才应该注意什么,全区上下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协作,为优秀服务业人才创业提供合适的氛围,为园区发展服务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6、继续弘扬园区亲商服务的优良传统,深入强化后道服务。要认真对待“人员增多、效率降低”和“亲商服务有弱化趋势”等潜在问题,继续保持和发扬园区的创业精神和团队精神。一是要继续做好上门走访工作。没有接触就不能真正发现问题。招商、经发、社会事业等部门要主动做好上门走访工作,和服务业企业面对面,了解企业发展现状、掌握企业未来前景、发现企业存在问题、洞悉行业发展动向。进一步加大对新情况、新矛盾的沟通协调力度,加强部门之间、部门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妥善解决各类矛盾困难,这些都是我们做好服务业工作的基础。二是要提供更周到的政策说明。招商、经发、社会事业部门要切实做好政策的说明解释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新政策的沟通协调力度,及时帮助企业熟悉新政策、研究新问题、提出新举措,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用活现有各项政策权限,引导企业早日发展壮大。同时,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积极对上争取新政策、新功能,不断加大对企业全方位的主动服务支持力度,进一步为企业加快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三是要积极推进行业协会发展。要引导服务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行业协会,在市场准入、规范经营行为、实施国家和行业标准、调节利益纠纷、行业损害调查等方面发挥自律作用,切实维护和保障行业内企业的合法权益。强化政府、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之间沟通联系以及服务业各行业间的协调配合,一些原来由政府承担的对企业管理、监督、服务等职能,也可以逐渐

转移给行业协会。经发部门要牵头组织各行业重点企业,成立若干行业协会,邀请专业机构参与研究、出台符合园区自身特点的服务业行业标准体系,对区内服务行业进行指导、规范,从而提高园区服务业整体竞争力。

同志们,园区已进入“十一五”发展的新阶段,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大、肩负的责任更重。会后,请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本次现场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力推进园区服务业发展跃上新台阶,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制造业先进、服务业发达、开放度高、创新力强、适合人居创业、社会和谐的现代苏州新天堂。

下载推进示范镇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进示范镇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楼德镇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

    楼德镇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 2012年,楼德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正在进行的“三提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振奋精神,加压奋进,以项目建设......

    阚家镇服务业发展工作情况

    阚家镇服务业发展工作情况今年以来,我们阚家镇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促进服务业发展作为推动全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明确思路,科学规划,狠抓落实,有力地推动了......

    关于推进服务业特色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服务业特色发展的调研报告为加快发展服务业特色产业,提高特色服务业产业规模化、集群化水平,推动我市服务业特色发展、科学发展,近期,我们对全市服务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达程度是衡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培育和形......

    关于推进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建议范文大全

    关于推进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建议2010年4月17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市的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存条件大为改善,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

    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示范镇(5篇)

    求真务实抓创建 全力以赴保平安 ----访谈专题材料 张寨镇享有阜南县的 “东大门”之称,东部与颍上县南照、红星镇犬齿交错,南部紧靠淮河蒙洼行蓄洪区,西部与黄岗、焦陂镇接壤,......

    绿色食品区域发展政策措施探讨

    绿色食品区域发展政策措施探讨摘要:近20年来绿色食品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但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尽相同,除去物产资源丰富等先天条件,文章分析了可以提高区域绿色食品发展速度的政策措......

    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

    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 苏政发[2006]92号 为落实环保优先指导方针,切实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特制定实施以下政策措施。一、积极推进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