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贸流通服务业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会议研究确定了2012年我市商贸流通服务业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以服务业产业基地建设为核心,以服务业重大区块开发建设为载体,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新兴服务业和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为重点,实施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战略,力争实现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占GDP的比重突破3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0亿元。
一是着力推进服务业产业基地建设。1.重点推进市场物流两大平台建设。全面开建商品市场园区和综合物流园区,加快征地拆迁、设施配套和综合商贸城建设,争取农贸城、浙东邮政速递仓储中心项目开工,启动国际名品城、布料轻纺城、综合性物流交易中心等项目前期。2.加快“两大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城西休闲商务区商业部分完成地下基础工程,部分商业MALL主体开建并完成主力店招商;休闲旅游部分完成施工设计和设备设施招标及主题公园开工建设。联盛国际广场完成商业主体结顶和主力店招商,并着手开业准备。3.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继续加快推进工业品批发市场二期、香格国际广场二期、红星美凯龙等续建项目建设进程,加快台湾美食城、网商大厦、英特物流中心等新建项目的动工建设。
二是着力推动第三方专业服务,培育和发展新兴服务业。1.积极推动专业物流发展。培育骨干物流企业和物流示范企业;积极推动新技术和新手段在物流产业的应用,谋划物流产业的集群发展;发展金融物流,培育物流增值服务。2.培育第三方专业服务。开设慈溪家电网上直销商城;积极培育百捷工贸、新思维、网上奥特莱斯等新型商务专业服务企业,推动科技中介、信息咨询、产权交易等商务服务的发展,培育品牌专业服务机构。3.继续实施家庭服务工程。重点培育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服务和护理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家庭服务产业,鼓励民间资本兴办新型家庭服务业态,加强家庭服务产业人员职业技术培训,培育宁波市级家政服务示范企业2家。
三是着力推动惠民工程建设。1.积极实施菜市场改造提升和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基本完成城区和中心镇菜市场以“标准化、信息化”为重点的改造提升任务;完成10个肉类蔬菜流通节点单位的追溯体系建设。2.建立完善重要商品的公共储备和商业储备机制。保持3万头生猪储备基地、20个菜篮子商品基地,完善供应稳定机制,稳定市外10万亩粮食生产基地。3.完善提升农村及城市社区商贸流通体系。进一步巩固“万村千乡”工程,大力推进连锁超市向农村延伸;继续开展绿色环保商场(超市、酒店)和专业特色街区建设;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分析,完善市场应急预警机制;举办各类商贸节庆活动,引导消费热点。
四是着力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1.继续加大对服务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积极引进服务业人才,实施现代服务业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培养我市亟需的智慧物流、会展策划、服务外包等方面的人才。2.鼓励智力服务创业。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指导,继续鼓励本地大学生从事智力型服务业创业并提供资金支持。
第二篇:商贸流通服务业经济运行分析(范文模版)
今年以来,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我区经济继续保持着高位起步、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消费品市场运行繁荣活跃,消费增速加快,市场供应稳定,价格稳中有升,保持着较去年以来平稳增长的趋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今年1-10月,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47亿元,同比增长18.94%,增速同比加快1个百分点,为近几年以来较高水平。
2、受国家出口宏观调控影响,区内外贸企业完成出口1769万美元,同比下降25.55%。
3、旅游总收入完成6.13亿元,同比增长35.00%。
4、招商引资完成到位资金7100万元,完成任务的118.33%。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1、消费需求持续扩大,增幅保持较高水平。一是居民收入增长加快。随着我区富民政策的不断落实,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保障范围扩大和保障标准的提高,经济发展为广大市民带来更多的经济实惠,使居民的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正日益减弱,对未来的预期进一步改善,居民的购买力也得到了逐步的释放。二是政策力度加大。上级政府及区委、政府对促进流通业发展、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大了推进流通现代化和开拓城乡市场的力度,对消费增长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2、旅游、休闲消费的发展促进餐饮业持续快速发展。餐饮服务快速增长,市场容量不断扩大,销售势头强劲,成为餐饮消费市场 的亮点之一。1~10月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1亿元,同比增长23.63%,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高4.69个百分点。居民饮食消费逐步走向社会化,在外用餐消费明显增多。
3、城乡市场协调快速发展。商品流通繁荣活跃,农村市场持续升温,对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提升较大。今年以来,我区积极配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开拓了农村市场,积极推动农村商业网点的拓展,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快速提升了农村商品流通水平,到年底已建成农家店196家,近150个行政村设立了连锁门店,覆盖率达40%,这些举措对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1~10月份,我区城市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1.62亿元,同比增长19.87%;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83亿元,同比增长9.12%。农区市场消费增幅仍低于城市增幅10个百分点。农村市场虽增幅喜人,但消费仍然只占全区总量的8.47%,增加农区商业网点建设,提升农区商品经营质量,仍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4、副食品价格变动明显。今年1-10月我区副食品价格上涨明显,特别是8、9、10三个月几种主要副食品涨幅超过20%,成为拉动食品类价格涨幅攀升的核心力量。猪肉涨价后的比价效应继续带动同期鸡蛋、家禽、水产品、植物油等副食品价格出现普遍上涨。其原因:一是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的结果。去年上半年我区主要畜禽价格持续走低,家禽、家畜养殖业的盈利大降,有些养殖户甚至亏本,农民的饲养积极性受到较大挫伤;二是生猪养殖成本增加,加大了成品猪的饲养成本;三是由于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等因素,所形成的全社会物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猪肉等副食品价格也“水涨船高”。
三、外贸出口
我区对外贸易出口形势是一般贸易出口增势强劲,加工贸易出口持续下滑。1-10月出口仍然以清谷新禾、万顺达淀粉、福耀集团、五丰公司、霍宁炭素等五家公司为主,占全区外贸出口总值1769万美元的95.14%,且后2个月仍保持强劲的出口势头。产品出口地仍以亚欧市场为主,其中对欧出口比重明显上升
四、旅游业
1-10月全区完成旅游总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35%。共接待游客62.7万人次。随着我区景点、景区建设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特别是“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活动的深入开展,呈现出对旅游业的强势拉动作用。
四、影响市场消费的因素分析
有利因素:
一是政策拉动效应持续加大。国家继续把扩大内需、大力推进流通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区进一步加大对商贸流通项扶持力度,支持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为消费品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预期有了较大改善,购买力进一步增强。全区开展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有效提升了农村商业网点的档次和水平,农民人均商品消费支出增长7.7%,农村消费品市场不断发展,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增加,增长幅度大大提高。二是节会消费对市场影响显著。在元旦、春节、五一以及名目繁多的其他节日期间,商品市场和餐饮业呈现明显的节日活跃,从“*”黄金周当月全区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来看,同比分别增长20.78%和16.44%。特别是在商家节日举办的各类促销活动中,节会刺激消费的特征明显。三是是消费理念进一步更新。家庭劳动日益社会化,拉动餐饮业进一步持续增长。
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我区乡村店铺零乱,低水平经营,购买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村消费市场份额偏小,近期难以有大的突破。二是流通现代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物流配送、便利店,特别是连锁经营发展不快,连锁经营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低于发达地区平均水平。三是部分商贸企业营销理念定位不准,打折促销负面影响逐渐显现,不利于其健康发展。四是二、三季度农产品价格持续增长,粮油、肉类、蛋类等部分农产品价格过高,尤其是猪肉,创近年来价格最高水平,消费能力明显减弱。
第三篇:区商贸流通服务业现状分析
一、*区商贸流通及服务业基本情况
1、区商务局的政府职能和管理的行业
(一)、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及*市关于商贸流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区商贸流通发展规划。
(二)、研究提出流通体制改革意见,培育发展城乡市场,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流通方式。
(三)、负责对*区各种经济成分的商贸流通企业实施宏观管理和指导,研究拟定现有商业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推进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指导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改造。
(四)、负责全区流通领域的行业管理,包括从事日用工业品、副食品、服务、旅游、进出口的经营活动。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和商品供求状况,组织实施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料流通管理。
(五)、负责全区商贸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协调指导商业企业的招商引资活动,帮助商业企业申请项目,争取资金。
(六)、研究拟定规范市场运行、流通秩序和打破市场垄断、地区封锁的政策措施。对煤炭和成品油市场经营业户的资质进行初审,对其经营场所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
1、组织实施烟、酒等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监管,对煤炭、成品油、散装水泥等重要生产资料的流通管理。
2、负责对拍卖、典当、租赁、医药流通、民爆器材经营流通、旧机动车交易、废旧钢材等旧货流通行业业户的资质进行审查并对其业务指导和管理,监督其依法经营。
3、负责全区畜禽屠宰市场的规划、审批和管理。
4、负责全区综合市场、专业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建设的规划和审批及各类市场物业的规范和管理。
5、负责全区危化品经销行业的规划、管理或备案。
(七)、分析研究国际、国内贸易政策,提供区内外贸易、进出口贸易信息并组织相关活动,指导并帮助企业按国际化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争取商品出口配额,解决贸易争端。
(八)、负责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项目的申报和管理;协调办理出口退税工作;指导外经贸企业的会计、统计业务;收集、分析、发布对外经贸信息和信息咨询服务。
(九)、代表区政府协调海关、商检、外汇管理、国税等中区直部门落实有关外经贸企业的优惠政策。
(十)、承办*区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2、全区商贸流通及服务业的基本情况
到*年全区各类商业网点达1.98万个,其中:城区网点15268个,农区网点4450个;商品交易市场38个(含4个在建市场),交易额66.9亿元,其中:城区市场22个,年交易额58.3亿元,农区市场16个,年交易额8.2亿元;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市场有8个;规模较大的业态形式有综合、专业及集贸市场38个,连锁超市60个,大中型百货店9个。大型宾馆10所。全区现有建成营业面积144万平方米,其中:市区114.5万平方米;商贸流通业从业人员有7.8万人;新型商业流通业态正在形成,各类连锁超市网点已发展到60多家,国内大型连锁超市店、品牌店纷纷进驻*区,连锁经营收入近10亿元,年均增长90%,占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由2000年的0.95%,增长到了14.5%。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及环境改造的快速发展,社区商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现代物流开始起步,多层次物流体系、多元化市场格局日渐形成。
全区个体商业实现营业额50亿元以上,占全区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的80%以上,剔除石油、烟草等垄断行业营业额,个体私营商业已经成为商贸流通业的绝对主力。
二、区商务局的重点工作
*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以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核心,以推进流通现代化发展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调整业态,扩大规模,提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发挥流通行业在我区经济增长中的先导性作用,促进内蒙古东部商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城市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
1、打造蒙东商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城市,做大作强蒙东物流园、工业物流园。以*物流园区为核心,加强物流信息整合,促进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的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发展;
2、要加快我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就要尽快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在现代商贸流通理论的指导下,改变现有的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企业规模整体偏小、业态雷同、服务功能不全、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我们认为,制定发展规划,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高起点建设全国性商品批发市场。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共同发展的批发市场体系建设路子。并建立适应商品特性的流通方式,按专业特点分层次组织批发市场。为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避免出现重复建设、有场无市的局面,要改变现有的招商、摆摊和赶集等落后模式,充分发挥大批量集散、配送、加工、信息处理等现代物流功能;二是继续构筑多元化的商贸网点建设投资格局。在政府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通过招商引资和调控投资导向,积极调动本地商人积极性,鼓励各方按规划要求参与商贸网点建设投资;三是加强软件建设,强化商业网点建设监督、管理和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商贸网点建设的现代化、规范化程度,提升商贸流通品位;四是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连锁企业,催生新型流通业态,加快流通活市进程。整个流通经济以开放、激活零售业为重点,加快发展商业连锁、超市、专业店、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会展营销等新型流通业态方式。
3、根据科区商业网点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科区商务局会同市商务局共同聘请北京时代澳商城市环境研究院完成了《*市城区商业网点规划*-2010》编制工作,并经*市政府批准实施。
4、目前推动的重点工作
一是全面推动*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工作,加强农牧区商业网点建设改造力度,满足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到*年底前,将有196个“农资农家店”以崭新的面貌为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二是协调、服务、建设好以华融五金建材市场及木里图工业园区综合物流园为代表的市、区重点市场物流项目。
三是着力培育以百货大楼、金叶广场、太平洋商业广场、露天市场为主要构成的明仁大街城市商业中心,规范发展大中型零售商业网点。
四是着力培育以清谷新禾、万顺达淀粉、威世国贸、兴合化工、富铧农业等外贸企业为主的出口创汇能力,特别是要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提高加工贸易在出口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逐步改变我区“大内贸,小外贸”的局面。
五是大力扶持餐饮服务业,特别是以蒙古族饮食风格为主的特色餐饮。
六是提高旅店业中星级宾馆的比重,扩大旅游业服务领域,做大旅游业的经济总量,挖掘旅游全行业的发展潜力,加大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提高其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比重。继续深入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
5、行业管理工作
第四篇:临河区2013商贸流通服务业现状
临河区2013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现状
经过调研统计,临河城区范围内商贸流通服务业四大类(市场类、零售类、住宿餐饮类、其它类)十四个重点行业共有企业173家、门店4278个,从业人员21992人,绝大多数为个体、传统经营。(见后附调查表)
(一)市场类
1、商贸服务企业106家、门店269个,从业人员894人。
2、物流企业8家(运输型2家、综合型6家),快递公司10家,从业人员共有1290人。
3、再生资源门店105个,从业人员420人,全部为个体经营模式,其中包括废旧品网点81个、旧货市场门店24个。
4、特色街门店105个,均为个体经营,包括:蒙餐一条街12个门店;驴狗肉一条街18个门店;烧烤风味街45个门店,其中庆丰街27个、欧式街18个;炖菜一条街20个门店;原开发区管委会美食一条街(双河羊绒公司对面)10个门店。
5、产业园区仅有一家巴彦淖尔市现代农畜产品(B型)保税物流园区,目前已引进项目20余家,该项目建成后年可出口产品100-150万吨,容纳11万人口入驻,解决就业人员2万多人。
(二)零售类
1、商场12家,从业人员9500人,结构均为企业模式。
2、超市1461家,从业人员2666人,结构均为个体模式。
(三)住宿餐饮类
1、住宿(包括酒店、宾馆、旅馆、招待所)企业11家、个体门店211个,从业人员887人。
2、餐饮企业23家、个体门店1263个,从业人员4235人。
(四)其他类
1、家政、中介服务企业2家、个体门店39个,从业人员137人。
2、美容美发个体门店695家,从业人员1378人;
3、洗浴企业1家、个体门店50家,从业人员149人。
4、人像摄影个体门店78个,从业人员167人。
5、电子商务门店2个,从业人员4人。
临河区商务局 2013年11月29日
临河区2013第三产业调查表(商务领域)
第五篇:区商贸流通服务业现状分析
区商贸流通服务业现状分析
一、*区商贸流通及服务业基本情况
、区商务局的政府职能和管理的行业
(一)、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及*市关于商贸流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区商贸流通发展规划。
(二)、研究提出流通体制改革意见,培育发展城乡市场,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流通方式。
(三)、负责对*区各种经济成分的商贸流通企业实施宏观管理和指导,研究拟定现有商业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推进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指导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改造。
(四)、负责全区流通领域的行业管理,包括从事日用工业品、副食品、服务、旅游、进出口的经营活动。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和商品供求状况,组织实施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料流通管理。
(五)、负责全区商贸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协调指导商业企业的招商引资活动,帮助商业企业申请项目,争取资金。
(六)、研究拟定规范市场运行、流通秩序和打破市场垄断、地区封锁的政策措施。对煤炭和成品油市场经营业户的资质进行初审,对其经营场所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组织实施烟、酒等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监管,对煤炭、成品油、散装水泥等重要生产资料的流通管理。
2、负责对拍卖、典当、租赁、医药流通、民爆器材经营流通、旧机动车交易、废旧钢材等旧货流通行业业户的资质进行审查并对其业务指导和管理,监督其依法经营。
3、负责全区畜禽屠宰市场的规划、审批和管理。
4、负责全区综合市场、专业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建设的规划和审批及各类市场物业的规范和管理。
5、负责全区危化品经销行业的规划、管理或备案。
(七)、分析研究国际、国内贸易政策,提供区内外贸易、进出口贸易信息并组织相关活动,指导并帮助企业按国际化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争取商品出口配额,解决贸易争端。
(八)、负责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项目的申报和管理;协调办理出口退税工作;指导外经贸企业的会计、统计业务;收集、分析、发布对外经贸信息和信息咨询服务。
(九)、代表区政府协调海关、商检、外汇管理、国税等中区直部门落实有关外经贸企业的优惠政策。
(十)、承办*区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2、全区商贸流通及服务业的基本情况
到*年全区各类商业网点达1.98万个,其中:城区网点15268个,农区网点4450个;商品交易市场38个(含4个在建市场),交易额66.9亿元,其中:城区市场22个,年交易额58.3亿元,农区市场16个,年交易额8.2亿元;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市场有8个;规模较大的业态形式有综合、专业及集贸市场38个,连锁超市60个,大中型百货店9个。大型宾馆10所。全区现有建成营业面积144万平方米,其中:市区114.5万平方米;商贸流通业从业人员有7.8万人;新型商业流通业态正在形成,各类连锁超市网点已发展到60多家,国内大型连锁超市店、品牌店纷纷进驻*区,连锁经营收入近10亿元,年均增长90%,占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由XX年的0.95%,增长到了14.5%。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及环境改造的快速发展,社区商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现代物流开始起步,多层次物流体系、多元化市场格局日渐形成。
全区个体商业实现营业额50亿元以上,占全区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的80%以上,剔除石油、烟草等垄断行业营业额,个体私营商业已经成为商贸流通业的绝对主力。
二、区商务局的重点工作
*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以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核心,以推进流通现代化发展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调整业态,扩大规模,提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发挥流通行业在我区经济增长中的先导性作用,促进内蒙古东部商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城市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打造蒙东商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城市,做大作强蒙东物流园、工业物流园。以*物流园区为核心,加强物流信息整合,促进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的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发展;
2、要加快我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就要尽快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在现代商贸流通理论的指导下,改变现有的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企业规模整体偏小、业态雷同、服务功能不全、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我们认为,制定发展规划,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高起点建设全国性商品批发市场。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共同发展的批发市场体系建设路子。并建立适应商品特性的流通方式,按专业特点分层次组织批发市场。为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避免出现重复建设、有场无市的局面,要改变现有的招商、摆摊和赶集等落后模式,充分发挥大批量集散、配送、加工、信息处理等现代物流功能;二是继续构筑多元化的商贸网点建设投资格局。在政府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通过招商引资和调控投资导向,积极调动本地商人积极性,鼓励各方按规划要求参与商贸网点建设投资;三是加强软件建设,强化商业网点建设监督、管理和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商贸网点建设的现代化、规范化程度,提升商贸流通品位;四是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连锁企业,催生新型流通业态,加快流通活市进程。整个流通经济以开放、激活零售业为重点,加快发展商业连锁、超市、专业店、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会展营销等新型流通业态方式。
3、根据科区商业网点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科区商务局会同市商务局共同聘请北京时代澳商城市环境研究院完成了《*市城区商业网点规划*-XX》编制工作,并经*市政府批准实施。
4、目前推动的重点工作
一是全面推动*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工作,加强农牧区商业网点建设改造力度,满足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到*年底前,将有196个“农资农家店”以崭新的面貌为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二是协调、服务、建设好以华融五金建材市场及木里图工业园区综合物流园为代表的市、区重点市场物流项目。
三是着力培育以百货大楼、金叶广场、太平洋商业广场、露天市场为主要构成的明仁大街城市商业中心,规范发展大中型零售商业网点。
四是着力培育以清谷新禾、万顺达淀粉、威世国贸、兴合化工、富铧农业等外贸企业为主的出口创汇能力,特别是要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提高加工贸易在出口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逐步改变我区“大内贸,小外贸”的局面。
五是大力扶持餐饮服务业,特别是以蒙古族饮食风格为主的特色餐饮。
六是提高旅店业中星级宾馆的比重,扩大旅游业服务领域,做大旅游业的经济总量,挖掘旅游全行业的发展潜力,加大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提高其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比重。继续深入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
5、行业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