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对策[最终版]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酒泉师范团委辛永林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呈现出犯罪主体团伙化、犯罪手段智能化、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人群低龄化等特点,为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隐患。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政法等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许多专家也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研究成因,寻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对策。本人从犯罪心理角度研究分析犯罪动机,寻求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对策,探索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新路子。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成因剖析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角度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好奇心理。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是未成年人的天性。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判断是非的能力差,辨别良莠的能力弱,只要是新异的刺激、自己觉得是好玩儿的事,都想去体验和尝试,在缺乏良性诱导的情况下,容易随心所欲,误入歧途。为此,容易引发吸毒、色情暴力、网络等犯罪。
2、逆反心理。家长、教师是未成年人的教育者,他们总是给孩子灌输健康的思想、科学的知识、做人的道理等等,由于未成年人正处于逆反心理强烈时期,对家长的“专制教育”和学校的一些不当做法不堪忍受,易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形成逆反心理。容易诱发逆反心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长教育不当,表现为过于严格、过于溺爱或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孩子忍受不了;二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造成孩子因学习压力太大而进行反抗;三是学校过分追求升学率,只注重优等生的教育,而忽视差生的教育,容易使成绩差的学生自暴自弃,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3、盲从心理。这主要表现在某些共同犯罪中,一部分未成年人完全是在主犯的教唆、诱导、胁迫下,盲目地跟从,在不知不觉中涉足犯罪。还有一部分未成年人则盲目效仿武侠小说、武打影片中帮派活动的形式,结伙进行犯罪活动。
4、攀比心理。近年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未成年人在学习方面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在生活上贪慕虚荣,讲究排场,讲究吃穿,好逸恶劳,这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盗窃、抢劫、敲诈勒索等侵财犯罪的 1
重要原因之一。
5、报复心理。未成年人心态不稳,控制力不强,报复情绪浓,在人际交往中受到一些委屈、遇到同学的羞辱无法承受,遇到一些事情易生妒恨,继而进行报复犯罪,使自己的行为超越了法律和道德的范畴。
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
针对种种不良心态,我们从挽救教育的角度出发去寻求对策,从预防减少犯罪的角度出发去寻找切入点,做到错误苗头早发现,不良心态早矫正,加强防范,减少犯罪。
1、积极预防,正确引导。一些未成年人出现不良心态时,往往十分苦闷,常常会以吸烟、酗酒的方式来发泄,以旷课、离家出走的方式来排解。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从细微入手,仔细观察,能够在尽早发现苗头,及时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正确引导,引导他们多学习社会知识、多参加社会活动,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增强辨别是非、辨别良莠的能力,从而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2、动之以情,克服逆反心理。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要加大感情投入,以情感之。学校对优等生和差生在教育上要一视同仁,不得因一味追求升学率而歧视差生。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要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对孩子不要过分进行“管、卡、压”,也不要过于溺爱,要理解他们,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在情感上多与他们交流,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相处。另外,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要期望值过高,要定准位置,顺势发展。未成年人在学校能够得到老师们的关心,在家中能够受到父母的疼爱,相信他们定会克服逆反心理。
3、释之以法,克服盲从心理。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偏轻,可塑性强,模仿性强,法律知识缺乏,很容易在他人的引诱下,在媒体的误导下走上犯罪道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认真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适时组织未成年人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运用贴近未成年人生活的典型案例进行法制宣传,使他们明白哪些行为是法律许可的,可以去做;哪些行为是法律禁止的,不可去做。从而引导他们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去除盲从心理。
4、晓之以理,克服攀比心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一部分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出现了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成了他们的追求,一些未成年人受其影响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而是互相攀比,看谁穿得好,看谁吃得好,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健康发展。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要不适时机地组织一些传统教育活动,给未成年人讲道理、谈理想、树信念,激发未成年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热情。如:请革命前辈现身说法,回忆往日的峥嵘岁月、苦难历程,使未成年人懂得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组织到郊区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组织济贫帮困活动,让他们了解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孩子们的疾苦。
5、积极疏导,克服报复心理。遇事不够冷静、报复心理强是未成年人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的学校和家长要积极进行教育、疏导,教育未成年人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不管受到什么委屈,都要保持一个冷静的头脑,要克制自己,用理智去锁住报复的邪念,用理智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避免报复犯罪。
总之,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当前的一项急迫任务,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主体从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出发,分析违法犯罪的心理原因,并以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为指导,开展深入细致、科学合理的预防工作,为解决各自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会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探析及对策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探析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对社会治安形成了极大的隐患,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进行分析,针对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达到运用全社会的力量来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
[关键词] 未成年人 违法犯罪 认识模糊 德育偏失。
我们一直亲昵地把少年儿童称为祖国的花朵,是因为他们纯洁可爱,天真无邪,是整个社会的未来。但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仅滨城区检察院近两年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50余起80余人,占到整个刑事案件的10%,这些娇艳的花朵在被病毒感染后,疯狂地实施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罪恶行为,给社会形成了极大隐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而有必要对未成年人参与违法犯罪的心理进行深入探析,以期找出症结,对症下药,预防和减少该类犯罪的发生。
一、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点
1.对犯罪风险的心理认识有偏差。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象“杀人偿命”之类的道理为人们所共知,对于青少年犯罪人而言以上这个道理也自然懂得,但是一些青少年犯罪人由于法律意识淡漠,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对自身犯罪行为理应受到的刑事处罚非常模糊,因此在其犯罪前虽然知道犯罪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但究竟什么样的风险了解不多。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过低地估计了自身犯罪的风险程度,对真实的犯罪风险缺乏了解。
2、冲动心理使犯罪的青少年往往不计后果。由于青少年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他们在酒后、同伙的唆使下或者在受到他人的挑衅、引诱或攻击时,一般会出现反常心理,由于瞬间的冲动,一时失去理智,从而情不自禁地实施了犯罪行为,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
3、结伙犯罪和模仿作案的心理非常突出。由于单独作案成功率低,而群体作案既能互相壮胆,又能分工,成功率高。未成年人多数是与同校、同村、同爱好的同龄人共同作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发现不少由在校生组成的带有浓厚封建行帮色彩的犯罪团伙,有的还参加带有黑恶性质的犯罪团伙。如我市去年审理的史建东等黑社会性质组织中,有相当一部分在校学生,他们为了找个靠山,在社会上和学校里混不受欺负,都想方设法加入到该组织中,参与了多起有组织犯罪,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犯罪手段模仿性强,日趋成人化。主要表现在他们模仿从电视、录像中学到的反侦查手段,一般犯罪前有预谋,作案后有对付侦查的伎俩。如有一名16岁的盗窃犯,每次偷钱时只偷少量的,他认为这样每次只偷两三百元,一般不容易被发现;即使被发现了,失主也不会因为这么一点钱去报案,即使报了案;派出所一般也不会管这种小事。足可以看出他在作案前,对人们的心理进行了充分的分析。
3、结伙犯罪和模仿作案的心理非常突出。由于当前我国在财富分配上存在较大差异,居于分配弱势群体中的一小部分人会对社会现状不满,却又不愿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参与竞争,改变自己的现状,而是将眼光放在了一些可以不劳而获的行当上。处在青春期的未成年人,他们也会产生提高社会地位,满足物质需求的想法,而社会、家庭、学校往往不会使他们的愿望得以充分实现,这样大部分在人格上已相对独立的未成年人,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冲突,当这种冲突超越了其自身的耐受力,而仅凭自己的能力又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时,有一部分青少年就会产生一定的反社会心理,最终导致他们通过实施犯罪满足自己的需要。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其原因既有主观认识上的过错,又有客观环境的影响,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
(一)未成年人自身因素
1、对法律的认识模糊。许多未成年人往往很难认识到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的区别,只知道违法行为是不好或不道德的,把违法行为误认为是一般的不良行为。如很多校内抢劫案,作案的未成年人经常以强凌弱、以大欺小,使用暴力抢同学的小额钱物,甚至饭票也要。在案发后,他们往往不以为然,认为司法机关小题大作,他们中很多人认为这种事就像同学之间的小打小闹一样,虽然也知道是不道德的,但对这种行为构成抢劫罪觉得不可思议。在受到刑事处罚后才如梦方醒。
2、对自己行为后果认识模糊。未成年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对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认识不清。如某地发生的一起两人被杀案,死者均身中多刀,惨不忍睹,公安机关破案后,杀人犯竟然是一个17岁的未成年人,他因为一时冲动杀人后,躲到一个同学家中,为获取潜逃资金,又残忍地将其同学的母亲杀害。他杀人时的凶狠残忍和不计后果,犯罪后的若无其事和满不在乎,归案后对犯罪行为的漠然心态和茫然无知,不能不引起办案人员深刻的思考。
3、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认识模糊。未成年人的模仿能力很强,加之半成熟半幼稚状态,分析鉴别能力较差,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认识不
清,容易导致不能明辨是非地加以模仿,加上学校、家庭、社会缺乏有效的引导,使他们形成了扭曲的世界观、人生观。不少未成年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走上犯罪道路,变成危害社会的犯罪群体。
(二)客观环境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未成年人犯罪居高不下与社会环境的污染有着直接联系。
(1)对影视、报刊图书产品管理不到位。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各种色情、凶杀、暴力性画面充斥了各种杂志报刊、影视作品、枪杀片、色情影碟片在市场上屡禁不止。这种宣扬暴力、尊崇暴力的影视作品,给未成年人造成了形象的直观危害。无情地侵蚀着他们的心灵,而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模仿能力极强,极易受到此类作品的影响和腐蚀,产生犯罪的欲望。
(2)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一大诱因。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着社会安置力不够、失业人口相对较多的状况,这种状况必然导致一个庞大的社会“游民层”的存在。身处这个“游民层”中的未成年人,由于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他们当中部分人意志消沉,无事可干,但又贪图高消费,再加上社会上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不细,使他们游荡于社会,思想空虚,极易与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在外来不利因素影响下,极有可能误人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2、家庭环境因素:恶劣的家庭环境和不称职的父母是导致孩子犯罪的直接原因。俗话说:“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启蒙老师”,许多未成年人的家庭属于“问题家庭”,父母管教方法不尽科学,导致未成年人形成易冲动、无责任感、自卑、孤僻等扭曲的性格,进
一步导致学习困难、中途缀学或者因违纪违法被开除学籍,再加上认识能力偏低的特点,他们极容易受到诱骗,堕落成违法犯罪者。
3、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教育中还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状,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几乎可有可无,沦为应试教 育模式下的附属品。学校为片面追求升学率,衡量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强弱往往侧重于学生的考分成绩。这样根本无法对未成年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进行有效地引导。另外,管教方法简单粗暴。对“双差生’不是以正面加强教育,而是打骂、体罚,不让上课,结果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抗的心理和情绪与日俱增。有的学校对“双差生”随意开除,把问题推向社会,使之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后备军”。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对策
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以及引起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复杂性,对待未成年人犯罪,应采取“以防为主、打击为辅、防打结合、标本兼治”的方针,促使家庭、学校、社会形成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合力,全民参战,齐抓共管,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1.公安、工商、卫生等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清除污染社会环境、特别是毒害未成年人的精神垃圾。据统计,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中,在校学生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有关部门对学校周边从事文化娱乐业的,要进行认真清理,对从事色情、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宣扬暴力、迷信等不良书刊报章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严厉查处。并严格落实“在中小学200米半径以内,不得设置台球、电子游戏机经营点”等有关规定,取缔、查封非法的歌舞厅、录相厅、台球室等经营场点;清查整顿了校园内外非法经营摊点和出租房屋。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安全宣传教育。为了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遵纪守法观念,提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关机关特别是司法机关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安全宣传教育,如在中小学开设法制课,由司法机关选派人员担任法制辅导员或法制副校长,协助学校把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纳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安全教育计划中,采取举办法制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教育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提高学生的防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实施“家庭预防、教育”工程。察觉未成年人犯罪蛛丝马迹的,当首属其家庭成员。特别是初犯阶段,父母如能及时制止、教育,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抓好家庭教育这个环节,就是抓住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源头。有关部门可与少年家庭签订防治犯罪的责任状。明确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通过落实承包责任制巩固家庭这个堡垒。对于整无忙于生意、事业,忽视子女教育的家长,要促使其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落实;对那些教育方法不当,过分溺爱、纵容,或“棍棒教育”的家长,通过举办家长学校等形式,进行必要的培训,促使其摒弃不良的教育习惯。使每个家庭都能真正起到教育、预防的职责。
第三篇:浅析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浅析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青少年犯罪主要是指十四到二十五周岁的人,实施了危害社会、触犯刑事法律、依法应受处罚的行为。当今,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因素从多方面呈现出来,致使青少年犯罪案件不断增多,呈上升趋势。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尤以侵财、暴力、性犯罪较为突出。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重大问题。其严重性,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犯罪成因的研究,全面分析青少年如何一步步地走向犯罪道路的各种因素,对制定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有其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对策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日益严重,从国外屡见不鲜的校园枪击案到我国频繁的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中国政法大学付成励案件及贵阳六中孟超事件等。由此可见,青少年违法犯罪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被视为当代社会三大公害之一。对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进行研究,有助于对青少年犯罪行为提供心理干预和心理矫正,针对青少年犯罪提出预防对策。这不仅对转化青少年不良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对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也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一、青少年犯罪呈现的特点
我国如今的青少年犯罪较之以往,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疯狂性和手段残忍性。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由于某些青少年在社会化进程中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往往容易走上歧途。并且,由于年轻人爱逞强好胜,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过程中,手段疯狂残忍。
2.犯罪行为突发性。由于青少年的犯罪动机往往比较简单,其目的单一,随意性强,较少有预谋,没有经过事前的周密考虑和策划,常常是受到某种因素诱发和刺激,或一时的感情冲动而突然犯罪。若不计后果,变容易酿成恶性犯罪。
3.连续犯罪性。对某些具有偷窃、抢劫等犯罪行为的青少年,一般在初次作案得手之后,侥幸心理便得到了强化,对物质享受产生了贪得无厌的欲求,从而产生了连续性犯罪行为。
4.犯罪目的的荒诞性。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往往是出于好胜猎奇,对照模仿,其目的往往是好奇好玩或争强好胜。他们有的是简单地模仿电影电视中的某个镜头和情节,有的是模仿小说或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一些作案犯罪伎俩,以显示自我,满足自我的胜负欲而犯罪。
5.报复性和逆反性。青少年虽然年幼无知,但同样渴望人格上的独立和自主,希望能够获得平等的对待和尊重,不愿受管束。这种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当他们具有一些不良行为而被管教时,轻则反感对抗抵触,重则予以报复。
二、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分析
心理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系统,因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既有社会因素,又有家庭因素和学生个体因素,青少年犯罪心理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于个体的结果。导致青少年产生犯罪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社会环境因素。不良的社会风气对辨别是非能力不足的青少年有着其深刻的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人原有的以集体为本位的道德观、价值观被以个人为本位的道德观、价值观所取代,不断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贪污腐化、赌博和吸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不断产生。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丑恶现象严重影响着青少年,刺激着他们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2.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每个人的一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可能是正面的积极影响,也有可能是负面的消极的影响。不良的家庭因素是导致子女犯罪的直接原因。一方面,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城市孩子普遍为一脉单传,且家庭生活富裕,被父母过分溺爱。使得他们大都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贪图享受的负面个性因素。不仅缺乏自立自强的能力,也缺少对亲人、老师、大众的恭敬仁爱之心。这就使得他们极易走向犯罪道路。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家庭离婚率的直线上升所造成的家庭结构缺失、父母双方关系不和等,使得不少孩子失去家庭温暖和有效的家庭教育,造成了孩子的性格孤僻冷漠,一旦遇到不良习气和坏人引诱就容易走上邪路。另外,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也会对孩子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生活和学习各方面都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完成。在这样高强度高压力的家庭环境之下,造就了孩子好强好胜的心理,他们不但失去了生活的自主权,同时也失去了童真和快乐。更有甚者,会因为承受不住各种压力与逼迫,精神紧绷,产生双面人格,在不能抑制自己情绪之下,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青春期因素。青少年大学生基本上处于青春期的中后期。虽然生理发育成熟,心理上却不够成熟,心理状态仍带有一定的幼稚性,依赖性和冲动性,两者之间的落差,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衡;还有一些学生,成长一帆风顺,遇到的挫折少,心理承受能力低。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大部分青少年的意志具有脆弱性和顽强性。在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方面表现出脆弱性;在追求感官刺激与物欲,讲究哥们义气等方面又表现出顽强性。这种双重的意志品格容易使青少年偏离社会主流文化,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4.个人因素。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但是由于个体心理素质的差异、心理压力的承受水平不同,因而有的人会产生心理障碍。青少年时期的情感发展出于波动与稳定、幼稚与成熟之间。他们的思想、情感、行为是复杂的、多维的、矛盾的。突出地表现为情感的稳定性与易感性,情感的丰富性与狭隘性、情感的外向性与封闭性共存的特点。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预防青少年犯罪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惩治为辅”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开展工作。具体对策如下:
1.社会预防。积极开展宣传工作,争取舆论支持。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法律知识学习氛围,使得法律基础知识能够为青少年所了解,认识到实施犯罪行为的严重后果,在客观上起到抑制青少年犯罪的效果;净化社会环境,青少年犯罪心理预防应该是一个全社会都应该参与的大型课题,不仅仅是家庭及学校的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青少年收到不良的媒体内容、网络资源的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的越来越多。不良媒体对隐形暴力的渲染,对淫秽内容的传播,各种游戏中的暴力色彩无一不是对于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推波助澜。因此为了青少年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应加强各种媒体资源的监管,净化青少年的社会环境。
2.家庭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青少年父母应当主动进行各种进行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监护人应具备的育人素质。家长应该用律己正己的思想和行动影响孩子,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父母要有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要了解、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尊重孩子的人格。对有生理缺陷、曾犯过错误的孩子不要揭短,提高孩子的上进心,自信心。注意孩子在社会受到的不良影响。在重视孩子成绩的同时,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状况和素质培养,尽量营造一个温馨友爱的家庭环境。
3.学校预防。学校作为家庭的延伸,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抓好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注重教师政治素质和师德的培养;要抓好学生的法制教育。
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法制课要作为必修课,配备专门的法制课教师,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同时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丰富的法制教育活动。使广大青少年懂得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什么行为是社会提倡和法律允许的,什么行为是法律禁止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做到知法、懂法和遵纪守法。
4.自身预防。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应该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尽管他们还处于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的阶段,但对于真善美与假恶丑还是有一定的分辨能力的。我们应当培养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当然,这需要适当地与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相结合,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全社会的责任。
第四篇: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及对策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及对策
灵台县朝那中心小学白玉宁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人的思想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
我们看到,我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是好的,但面 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各种思潮的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在逐年增加,公安部门对全国未成年违法犯罪现象分析,认为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偷窃。以偷窃的自行车为主,兼及其它公、私财物,销赃换钱以便供抽烟、酗酒、上网、赌博等挥霍之用。二是抢夺、抢劫财物,同时对受害人加以伤害。主要目标是少年儿童和妇女。三是效仿黑社会犯罪团伙,或讲所谓江湖义气,为“铁哥们”、“铁姐们儿”两肋插腰,报仇出气,聚众斗殴,行凶打人,甚至杀人。四是道德败坏,对少女、幼女进行性骚挠、性侵犯。五是逃学、泡吧、赌博,涉足色情场所。六是敲诈勒索钱财,主要是强行勒索低年级年龄小的学生的钱财。七是浪迹社会,扰乱治安。以上几种犯罪,是目前未成人犯罪的主要趋向,已经形成社会问题。我们灵台县
城乡也屡屡发生这样的案例,并且越来越多的刑事犯罪涉及到未成年人。
综观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司法界人士分析,认为未成年犯罪案件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犯罪目的由单一性趋向混合性犯罪;二是犯罪年龄趋向低龄化,在校中小学生占有一定比例;三是犯罪形式趋向于共同作案,且作案频繁,模仿性比较强;四是犯罪手段成人化,智能化。导致未成人犯罪的原困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由于各种腐朽文化和思想通过各种途径对未成个人进行渗透、有害信息乘隙而入,严重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同时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滋生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财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给未成年人带来不可忽视的思想影响。
二、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未成年人犯罪者大多是中小学生或辍学者,他们文化水平低,辨别是非的能力弱,形成了为所欲为的个性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常常表现为胸无大志,精神颓废,脾气暴躁,哥们儿义气。突出表现在:有的未成年人精神空虚,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有的娇生惯养,贪图享乐,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有的厌倦学习,痴迷上网,缺乏勤奋
上进的精神;有的心理素质不健康,自立能力较差;有的行为失范,必然走上违法犯罪的歧路。
三、学校教育的因素。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许多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状况却令人堪忧。学校教育要更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十分严重。在实践中则表现为,学校德育目标的“假、大、空”,德育方式的成人化,德育实效长期低下等问题。而应试教育中,一味抓合格率,致使个别教师欺视学困生,使之产生自暴自弃心理,以致无心学业而辍学。而过早辍学,他们极易流浪街头,受到坏人引诱。
四、家庭方面的因素。部分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不是“棍棒教育”,便是溺爱,娇生惯养,导致孩子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加之有的家庭成员不良品德影响,对下一代的成长漠不关心,这些都容易导致青少年人格的缺陷。
另外,社会法制不健全,也是导致未成人犯罪的主要原因。2004年3月22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党和国家顺应时代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举措。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无法回避的一个客观现实。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学校教育应该勇敢地肩负起历史使命,德育教育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方式上都需要有一个质的转变。德育目标应着眼从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养正确人生信念;从规范行为的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必须重视师德建设,净化教师队伍。
第二、要优化、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抓好家庭环境,着重解决好家长的成长观念和教育方法问题;抓好社会这个大环境,深入开展网吧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利用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声讯台等传播有害信息,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切实净化网络环境;要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对制造传播反动、淫秽、封建迷信等出版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查处,依法严惩。
第三、要加强未成年人教育活动阵地的建设,给青少年提供接受先进思想文化,革命传统及理想教育的场所。共青团、少工委、地方各级政府都应投入一定的财力、人力,办好青少宫等文化馆所,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教育管理体系工作网络,发挥少先队、共青团、学生家长、责任区民警,街道村民委员会主任的重要作用,依托各种载体,不断创新形式,深入开展各种道德素质教育和实践活动,使他们在道德实践中接
受教育,启发思想,养成良好的品德。
总之,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为青少年的成长打造一个绿色洁净的环境,从而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使我们的社会祥和安定,繁荣兴旺。
第五篇: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及对策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人,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生力军。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十分突出,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初始年龄与70年代相比提前了两到三岁。从我院近年刑事案件的审理情况来看,自现行刑法颁布实施时的1997年起至1999年,每年所审理的未成年刑事犯罪案件在8-9起之间,年龄最小的16岁,主要涉及盗窃、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案件。而到了2000年,审结的未成年人案件翻了近一倍,为15件。近两年,即2001年和2002年,每年所审结的此类案件已近30件,犯罪低龄化的现象更加明显,出现了多起刚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而且涉案类型更广,涉毒案件出现并明显增多,甚至出现了奸淫幼女、投毒等严重的刑事犯罪。而数年来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被告人均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其中不少人只是小学文化,而高中以上文化的非但极少,即便有也以在校高中生为主。从涉案的罪名来看,盗窃是城乡未成年人共同涉足的高发案件,涉毒、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是城镇待业未成年人的多发案件,而奸淫幼女、投毒则基本发生于农村未成年人。而从涉案未成年被告人的家庭情况看,无论是城镇的还是农村的,家庭管教条件有限,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很多都是贫困家庭。从这一组数字不难看出,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有这样的特点:一是待业青年多,甚至还有不少的在校学生;二是十六、七岁的多;三是初中文化程度的多;四是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多。这一现象与全国的普遍现象相一致,其飙升数字的背后正说明了未成年人犯罪日趋上升的严重性。因此,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探讨未成年人时期的年龄特点及其与违法犯罪的关系,对于预防和惩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教育改造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未成年人,按心理学划分年龄段是指少年时期至青春期,即指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由此,我们不难分析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未成年人许多正处于“心理上断乳期”,又称“情感上的暴风骤雨期”,处在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要么是由于刚处在青春发育期,他们的大脑发育还不健全,学习到的全部都是书本知识,对于很多的社会现象又不知道是好是坏,是美是丑,是被法律所保护的还是违法的,这样,就很难分辨是非,一旦失去控制很容易滑入违法犯罪的泥潭,甚至很容易被犯罪分子所利用。要么就是由于身体各项机能已经基本上发育成熟,独立意识大为增强,力图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对社会、对人生、对自己的未来的生活设计,都有自己的主张,而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到失败容易灰心丧气,甚至自暴自弃,破罐破摔,走上报复社会、与社会对抗的违法犯罪道路。被告人林某曾经是东北一所中专校的学生,后因犯错误被学校除名,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严重偏斜,返乡后便四处漂泊,1999年开始盗窃,但作案后又有深重的负罪感,便在南京找心理医生治疗,后在心理医生的劝说及陪同下向公安机关自首,被判了2年有期徒刑。2001年1月被减刑提前释放后,他有了重新做人的打算,但是,当他看到自己的母亲含泪从拒绝收留他的亲戚处回来后,他那仅仅是想在这个当包工头老板的亲戚处谋一份简单工作的愿望破灭时,他又受到了深深的刺痛,绝望一下占据了他的整个身心。不久,他又伸出了罪恶的手,在短短1年内,疯狂流窜作案52起,盗窃物品价值计人民币123000余元,基本被其挥霍。法庭上,他显得异常的冷静,但对自己的剖析却是深刻的:“对社会、对家庭我都是有罪的,当我每次盗窃后都会有深重的负罪感,但又不能自拨,于是我就用偷来的钱酗酒,天天吃在饭店,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只要能陪我喝酒,我都请客,以此来麻醉自己。”庭审后,合议庭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一种深深的压抑,在深感其罪不可赦的同时,都在议论同样的话题,如果他的那个亲戚能拉他一把,如果我们的社会能给他多一点的机会,如果他自己再坚强一点,他是完全有可能摆脱过去,重走人生之路的。
2、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是滋生未成年人犯罪的“肥沃土壤”。社会中出现的拜金主义思潮、“黄赌毒”现象以及收入差距的拉大和财富的两极分化,促使一些未成年人将“不劳而获”的思想合理化,错误地将犯罪当成致富的正当途径和门路。还有一部分未成年人学业无成,对前途倍感渺茫,又眼高手低,不愿意在社会这一大市场中去寻找自己的位置,谋取生存手段和技能,便整日沉溺于网吧、游戏厅中。久而久之,当家长出面阻止继而断绝其经济来源时,违法犯罪便成了他们谋财的首选方法。被告人尹某某曾经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省重点高中,进入一中后,城里的很多东西让他好奇,从此,他迷上了网吧、游戏机室,从一开始的旷课,到后来的偷盗,越走越远,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断送了自己原本可以争取到的美好前程。
3、家庭教育的不完善和教育方法的失当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之一。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庭结构失调,家长不良言行的熏染以及教育方法的不当都极可能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被告人李某某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家庭,父亲曾3次因犯罪被判过刑,就是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年轻的他也犯了盗窃罪,受到了刑事处罚。
4、学校教育重智轻德,教育方法陈旧,忽视品德教育,不顾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管理不力,尤其是一些学校缺乏法制教育,造成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极为淡薄和贫乏,对法律一知半解,甚至不懂法律,在犯罪作案过程中难以自我控制,很难考虑到其所作所为将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在审理被告人宁某(16周岁)奸淫幼女一案过程中,宁某当庭为自己辩解,自己与被害人发生性关系的行为是早恋中的越轨行为,是双方自愿的。他根本不懂得,在我国,与不满14周岁的少女发生性关系也是犯罪行为,这足以显见被告人在法律上的无知。从上述成因我们不难看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社会的因素,因此,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就应从这几方面寻找突破口,甚至应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的作用。首先,从家庭、父母的角度来说,对孩子仅仅有爱是不够的,缺少爱也是万万不行的。不良少年往往成长于两种家庭环境中,一是过于溺爱,一是疏于管教,无人管束。而不论生长在哪种环境中,对于孩子来讲都是不幸的。前者易养成固执、任性、傲慢的个性,而后者则易养成自由散慢的习惯。真正的爱需要爱抚、亲情和慰藉,更需要管理、教育和约束。只有每个家庭都真正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才能多为社会培养一个有用人才,少一个不良少年。其次,从国家的教育制度和体制上应加以完善,应考虑实行12年义务教育。现行的9年义务教育制度,使为数不少的未成年人过早地流入了社会,这部分人一般都在十五、六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正是学知识、长身体,开始自己观察社会的黄金时代,是似懂非懂,懵懵懂懂,什么都想试的时代,更是可塑性强,自律性差的时代。此时,让他们做工做不好,叫他呆在家里呆不住,而且初中辍学只能参加简单劳动,获得简单社会报酬。但是,精神生活的成本即为了获得精神上满足所浪费的生活资料与文化消费成反比。初中毕业生这样的低文化水平,只有吃、喝、玩、乐才能在精神上得到满足,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即低劳动收入与高生活消费欲望的矛盾。在这一矛盾存在的情况下,当孩子本身的自制力不强,又没有受到家庭严格管教约束时,就容易走上弯路。从司法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都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这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同时也表明实行12年义务教育的紧迫性。这几年,国家在高等教育上能加大投入,逐年实行扩招,想必就是从教育下一代的角度所做的考虑,实行12年义务教育也不是未尝不可的。当然,无论现行的9年义务教育,还是期待中的12年义务教育,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到学校教育的实处,这就要求每一所学校,无论是普通中学也好,重点中学也罢,在抓学生文化学习的同时,应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及法制教育,增强孩子的是非观念、法制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对表现不好、犯错误的学生应以教育帮助为主,不能动不动就采取处分、除名的过急方法,力避学生自暴自弃,产生对人身的消极态度和逆反心理,避免其在不良道路上越走越远。再其次,社会应切实承担起对未成年人应有的责任。首先,应加大净化社会环境的力度,将“黄赌毒”最大限度地予以清除,对网吧、游戏机室进行严格的监管,杜绝未成年人染指其中,受到污染。其次,应努力提供就业机会,使闲散于社会中的未成年人(这里当然指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得到有效安置。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对于低学历的未成年人来讲更是不容乐观。尽管有一部分未成年人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屑于一般的社会简单劳动,但客观地看到,并不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就业的机会,哪怕是从事简单社会劳动的机会。应当说,还是有不少的未成年人愿意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维护家庭的。只要社会多提供一些就业机会,让这部分过早走出学校大门,失去社会约束的人重新受到约束,看到生活的希望,树立生活的信心,那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逐年上升的势头一定能得到有效地遏制。最后,司法机关应转变执法理念,真正将教育和挽救的政策落实到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执法过程中来。近年来,各级司法机关都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宣传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警校联系、少年维权岗所开展的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是,这些方式往往是针对在校学生进行的,而不在少数的过早流入社会的未成年人,往往处在法制教育的盲区。而正是这部分人才是未成年人中易于违法犯罪的主要群体。因此,这有待于司法机关的法制教育往更实在、更广泛的层面不断发展和深入。而对于已经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司法机关应切实体现教育和挽救的政策,在处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时,应将是否是初犯作为一个重要的处理情节。因为,对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来讲,他们既是害人者,但往往也是受害者,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有重新做人的愿望,特别是司法机关介入后,对他本人及家庭已是敲响了一记警钟,推一把可能越陷越深,拉一把可能迷途知返。因此,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作为公安机关来讲,对于能不送劳动教养的可不送劳动教养,能不逮捕的尽量不捕;对于检察机关而言,能不诉的尽量不诉;而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对于具备缓刑条件的,则尽量适用缓刑。这么做,不仅能体现法律和政策的宽大,感化未成年人,更重要的是能够避免未成年人进入~所、看守所、监狱以后更深的感染,对于未成年人重新做人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总之,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预防和控制未成年犯罪一定能达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