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村镇银行发展战略探研与思考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战略探研与思考
我国新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如何研究和解决发展中的“现状、环境、战略、机制、政策”等问题,使村镇银行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能,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这个课题一直是村镇银行组委会年会及各级领导、专家、业内人土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因此,笔者带着这个课题,根据多年来从事农村金融工作的实践和探研情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或体会。
一、关于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
探研村镇银行发展战略问题,首先要研究、认知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尤其要剖析村镇银行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自2006年以来,我国村镇银行经历了试点期向全面发展期两个发展阶段。从目前已组建的村镇银行情况看,总体营运情况逐步向良好方向发展。村镇银行的发展,必然推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改进了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引入农村金融市场新的竞争主体,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注入了农村金融市场新的活力,有效地促进了区域性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村镇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看好,认知度逐步提升。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受规模制约。按照“小额、分散”的原则,提供金融服务,其成本高,人力不足;放大额贷款,风险相对集中,有限的资本金,抗风险能力弱;由于受规模小的影响,利率定价难以实现风险全覆盖,利率定高了,农民利率负担重,利率定价低了,有限的规模,不能实现较好的收益,出现经营难以维持的现象,失去了竞争的活力和支农的实力。二是受信贷资金供给和市场拓展制约。其主要原因是村镇银行的注入,农信社从“温饱”中觉醒,利用经营多年的“人多、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和人脉资源,采取授信等方式,抢占资金市场、锁定优质客户资源等方式,占领农村市场“制高点”。而村镇银行“人少、经验少、客户关系少、优质客户资源少”,这对组织资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出现了资金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主要通过主办行存放资金方式供给信贷资金,其资金成本高,贷款收益低,信贷资金风险程度与客户群体的优劣程度成正相关,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并存。三是受风险管控、品种创新制约。村镇银行由于受人力资源的影响,在信用风险、操作风险识别、计量、控制方面,显得人力资源不足,大多数村镇银行都由主发起行派驻风险管理人员提供智力支撑,但是,由于受“不同的信用环境、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的员工素质、不同的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制约,需要一个磨合期、引导期、适应期,对风险防范和业务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加之,村镇银行信贷产品的适应性、齐全性、认同度与农信社相比,均有一定的差距。四是受结算和科技支撑等问题制约。新开办的村镇银行受结算不通、信用卡业务滞后、科技力量薄弱、人力资源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业务发展速度缓慢。五是受市场定位不明、经营战略不清因素制约。在发展的进程中,不能快速进入自身的“跑道”。上述问题,应当在研究和制订发展战略中引起关注和改进。
二、关于村镇银行发展环境问题
探研村镇银行发展战略,还须研究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通过优势分析、劣势分析、机会分析、威胁分析等方法,研究其内外部发展环境,因势利导地研究制订村镇银行的发展战略。
优势分析——村镇银行具有良好的服务区域、先进的经营理念、经营机制灵活等内部优势。首行,从良好的服务区域优势看,村镇银行“贴近社区,贴近‘三农’”,其服务区域广、服务对象广,有潜在的发展空间。从先进的经营理念看,村镇银行为“社区服务”、为“三农服务”、“服务创造价值”、“实现双赢”等经营理念,已成为村镇银行村镇银行的共识,这个理念的形成并付诸于实施,将会产生一定的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经营机制看,建立了产权明晰的公司治理结构,比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典型;同时一般由主发起行给予风险控制、产品与科技、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专业支撑;建立了适合村镇银行特点的组织架构,建立了信贷、财务决策机制,其业务流程充分体现“短、频、快”、“扁平化”的优势;建立了灵活的风险定价机制,有利于业务拓展和风险控制;建立了员工用工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干部任用竞争激励机制,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爱岗敬业的热情,体现了“以人为本”、“员工第一”的人文精神等等,与其他商业银行比,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些优势发挥好了,将会对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劣势分析——一是缺乏农村金融服务经验,尤其是新上岗的客户经理层面的员工;二是生存空间狭小,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具有比较优势,村镇银行难以与之竞争。三是服务空白和竞争不充分,主要是村镇银行员工少、网点少、结算不通等因素所致;四是核心竞争优势不强,主要表现在信贷产品、创新服务、贷款规模、科技支撑、客户资源、品牌效应等方面与农信社比,不占优势。
机会分析——从外部环境看: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矛盾,为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市场放开为村镇银行的出现提供机遇;农村金融改革全面推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政策扶持逐步到位;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比如减免农业税收,对粮食实行直补,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状况逐步趋好,这又为村镇银行提供了发展的一个很好机遇。
威胁分析——主要表现在:同业竞争日趋激烈,村镇银行处于弱势;客户服务需求更高,经营成本高,村镇银行受到的威肋重;在法制建设、征信体系、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不利因素等。
三、关于村镇银行发展战略问题
(一)关于村镇银行市场定位问题。我国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应当是“社区人民的银行”。其市场定位的指导方针与目标是:“面向三农,服务城乡,诚信共享,实现双赢”。其基本内涵是:“面向三农”---是指村镇银行的金融服务和信贷投向的重点向社区农业、农民、农村经济组织倾斜;向社区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中小企业倾斜。“服务城乡”---是指村镇银行应立足县城社区(指在县城设立的),逐步向农村社区辐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创优服务方式,为农民、农业、农村经济提供“小、特、优”的金融服务,打出、做精、做优村镇银行的特色“品牌”,提高村镇银行生存能力,核心竞争能力。“诚信共享”--是指村镇银行应努力拓展与村镇银行诚信合作的优良客户、忠诚客户、潜在客户群体;村镇银行的员工应为这类客户群体提供诚信服务,逐步提高客户市场份额。“实现双赢”--是指村镇银行立足“面向三农、服务城乡”的市场定位,通过“诚信共享”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竞争信念”的支撑和村镇银行员工团队的共同奋斗,实现社会效
益和本行自身效益的“双赢”,真正把村镇银行办成当地“社区人民自已的银行”,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支金融生力军,实现村镇银行在我国“三农”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基业长青的愿景目标。
(二)关于村镇银行发展战略问题。我国村镇银行应根据各村镇银行发展“现状、环境、战略(定位)、机制、政策”五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探研和制订本行的发展战略。重点应实施“客户(市场)、服务、专业(特色)、品牌、团队”五大战略。
客户战略——村镇银行由于在服务对象、服务区域、风险控制原则(额小、分散)、单户贷款额度控制等方面,受银监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办法》政策因素的制约,决定了村镇银行在农村客户市场、农村金融市场定位。在客户市场上应优选社区内的农户、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农村专业户、中小企业的客户群体。村镇银行应通过社区内的客户市场细分,筛选目标客户,列入村镇银行重点金融服务对象,通过实地访谈、阳光评审等方式锁定目标客户,建立目标客户信息台账,落实“五定”责任制,即:“定服务对象、定服务方案、定服务责任人、定服务目标”,把为客户服务工作做细、做精、做实、做优,培植村镇银行的忠诚的客户群体,这是村镇银行实现基业长青愿景目标的“法宝”。
服务战略——村镇银行要以“服务创造价值”为经营理念,把优质服务落实到每一个业务品种、每一个业务流程、每一个业务岗位,积极做优“首问负责制”、“限时服务制”;
应创新服务方式,为信贷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流程信贷服务;应创新授信方式,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不同的经营模式、不同的经营季节、不同的贷款用途,不同的客户需求,确定不同的授信额度、授信方法、担保方式、利率定价。以灵活的授信方式、授信额度、担保方式、贷款定价机制,羸得客户对村镇银行的信誉度、满意度、忠诚度、信用度。这是村镇银行实现基业长青愿景目标的“金点子”。
专业战略——村镇银行应确立人为熟知但又很难做到的经营战略,即:“人无我有、人少我多、人多我优、人弱我强”。要实施这一战略,村镇银行要认真调研农村金融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客户需求,结合内外部环境分析,实施“专业化”(小而专)战略、“特色化”(小而精)战略,在农村金融市场中“串位竞争”,把农村金融服务做优、做大、做强,充分体现“小银行、大服务”。这是村镇银行实现基业长青愿景目标的“经营法则”。
品牌战略——村镇银行“品牌”战略是基于“客户”战略、“服务”战略、“专业”战略配套实施的战略,也是村镇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村镇银行要着力打造为“三农”服务品牌,服务产品。应根据不同的客户对象、不同的客户融资、不同的贷款方式、不同的客户需求,开发设计不同的信贷产品。笔者调查苏中地区某村镇银行,开业4个月来,研发出“绿贷通”、“融资通”系列信贷服务产品13个,主要产品有:(1)个人信贷产品7个。绿贷通-小额个人贷款、绿贷通-旺铺宝(商铺抵押贷款)、绿贷通-致富快车(个人经营性贷款)、置业宝-个人经营性物业贷款、小康之家-国家公务员贷款、车易贷-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安居宝-个人二手房贷款等;(2)公司类产品6
个。绿贷通-公司业主经营性贷款;绿贷通-公司经营性贷款;融资通-经营性物业贷款;融资通-担保公司担保贷款;融资通-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融资通—银团贷款等。上述产品陆续在本县推广使用,基本满足社区农户、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目前,该行投放各类贷款近4亿元,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和该行的“品牌”效应。因此,实施“品牌”战略,这是村镇银行实现基业长青的愿景目标的“金链条”。
团队战略——实施村镇银行上述发展战略,关键靠“人”,靠一支“懂经营、会管理、能吃苦、能战斗、讲诚信”的团队。村镇银行团队,应适应村镇银行的“现状、环境、战略、机制、政策”这一五大环境,不畏艰难、不畏劳累,不畏风险、不畏竞争,培育适合村镇银行特色的企业文化,坚定必胜信念,牢固确立“员工第一”的理念,培植一支忠诚的员工队伍。教育引导员工,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已任,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解客户之所忧,以诚信的服务,羸得最广大的客户,实现自身效益和社会效应“双羸”。这是村镇银行实现基业长青愿景目标的“源泉”。
四、关于村镇银行发展机制问题
我国村镇银行应根据各村镇银行的实际,以“公司治理、内控严密、营运安全、资本充足、科学发展”为总体战略目标,制订本行的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应重点强化“公司治理、内控与风险管理、激励与约束、人才与科技”四大机制建设,为村镇银行科学发展提供机制支撑。
公司治理是村镇银行科学发展的基石。村银银行是一种新兴的银行业股份有限公司,从股东结构上看,主要有主发起行和公司法人、自然人股东,其中主发起行控大股。这种股份制银行虽然注册资本较少,但是较其它股份制银行的公司治理更为重要。为了把村镇银行办好,应当在资本金总额、股权配置、组织架构(三会一层或两会一层)、授权管理、市场定位、经营战略与方针、经营目标与规划、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方面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并真正按公司《章程》的规定规范运作,充分体现公司治理,才能保证村镇银行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
内控与风险管理是村镇银行科学发展的核心。村镇银行内控与风险管理较其他商业银行不具有优势,主要受规模与人力、科技等因素的制约。但村镇银行现处于起步期,必须重视内控与风险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安全营运,实现业务发展与风险管控同筹兼顾,防范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等各类风险。因此,村镇银行应当按照“内控优先、提高效率”的原则,建立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内控机制;应当根据业务品种、风险限额、客户对象制订业务流程;落实各业务流程控制操作规程,明确各业务流程操作步骤、操作要求、风险点、工作职责等,实行尽职免责,失职问责,增强员工的合规意识、尽职意识、风险意识,有效防范和控制各类风险。
人才与科技支撑是村镇银行科学发展的活力。村镇银行要承担为“三农”服务的责任,其一,要培育自身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爱岗敬业、诚信履职的热情;其次,要注意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对风险管理人才可依托主发起行人才派驻,对公司类客户经理可引进当地他行成熟的客户经理;对服务农村的营销人员,可采取招租劳务派遣人员方式,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为农村农民、个体工商户提供知情、知心的服务,要按照“风险管理专业化”、“营销人才本土化”的模
式,组合、优化配置村镇银行人力资源。其三,要重视科技支撑。可采取依托主发起行的科技力量、或主发起行科技入股、或派送人员去主发起行跟班培训等方式,解决村镇银行科技人才和技术支撑问题。
激励与约束是村镇银行科学发展的动力。村镇银行要建立健全劳动用工机制,实行全员合同制、高管及中层人员任期聘用制、一般员工持证上岗制。在工资制度上实行有绩效考核分配机制;在内部约束上,实行问责机制。从而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做好农村金融工作。
五、关于村镇银行发展政策问题的建议
我国村镇银行刚处于起步期,总体来讲,因难多、优势不优。要把我国的村镇服银行办好,需要国家、地方政策扶持,以便村镇银行渡过难关,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建议有关方面适度放宽或调整发展政策问题。
(一)在信贷规模调控政策方面。对村镇银行的规模控制应从松控制。主要解决“三农”资金供需矛盾、新银行业务拓展问题、资本金保本增值问题。建议对开业前三年的村镇银行不受规模控制,即使控制则是宽松的政策,这样有利于村镇银行的发展。
(二)在银行业监管政策方面。对村镇银行监管政策,应在调研的基础上出台我国村镇银行监管办法,不宜完全参照商业银行的监管要求,实行差别化监管。其主要原因是村镇银行虽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但其业务规模、业务产品、服务对象、风险程度等方面与其他商业银行不一样。因些,建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村镇银行的监管力度、要求、标准适当放低些,以便村镇银行顺利渡过适应期。
(三)在国家财税政策方面。目前,国家财政部出台了《中央财政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金融机构进行定向补贴。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农村三类金融机构支农政策的落实。笔者建议对开办前三年的“三类”金融机构补贴政策和条件适当再放宽些。同时,对村镇银行的税收政策,应基本同农信社一样。其原因是村镇银行虽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但同农信社比,同是服务“三农”,且服务的客户群体是农村中弱势群体,由全体股东承担社会责任,有点力不从心;同时,农信社经历了几十年的历程,其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优于目前的村镇银行。同时,建议对村镇银行开业后一定时期内采取税收保护政策,让村镇银行前期有一个自身积累期,以便增强支农的实力、生存能力和未来潜在的纳税能力。
(四)在地方政府政策扶持方面。一是建议政府在地方财力有可能的情况下,给予村镇银行一些财力与物力(土地征用等)的支持,把村镇银行当着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社区银行”,而不是主发起行跨区经营的银行。二是在财政存款方面尽可能的给予支持。可以按股东出资额的倍数或比例确定存政性存款的存放额度,也可以按信贷资金投放额度的一定比例确定财政性资金存放额度,解决村镇银行开业前期信贷资金供给不足的困难。三是在宣传导向、客户推介、信用环境、法制环境、不良贷款处置上为村镇银行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撑。
第二篇:我国村镇银行发展战略探研与思考 1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战略探研与思考
金立华
我国新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如何研究和解决发展中的‚现状、环境、战略、机制、政策‛等问题,使村镇银行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能,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这个课题一直是村镇银行组委会年会及各级领导、专家、业内人土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因此,笔者带着这个课题,根据多年来从事农村金融工作的实践和探研情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或体会。
一、关于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
探研村镇银行发展战略问题,首先要研究、认知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尤其要剖析村镇银行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自2006年以来,我国村镇银行经历了试点期向全面发展期两个发展阶段。从目前已组建的村镇银行情况看,总体营运情况逐步向良好方向发展。村镇银行的发展,必然推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改进了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引入农村金融市场新的竞争主体,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注入了农村金融市场新的活力,有效地促进了区域性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村镇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看好,认知度逐步提升。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受规模制约。按照‚小额、分散‛的原则,提供金融服务,其成本高,人力不足;放大额贷款,风险相对集中,有限的资本金,抗风险能力弱;由于受规模小的影响,利率定价难以实现风险全覆盖,利率定高了,农民利率负担重,利率定价低了,有限的规模,不能实现较好的收益,出现经营难以维持的现象,失去了竞争的活力和支农的实力。二是受信贷资金供给和市场拓展制约。其主要原因是村镇银行的注入,农信社从‚温饱‛中觉醒,利用经营多年的‚人多、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和人脉资源,采取授信等方式,抢占资金市场、锁定优质客户资源等方式,占领农村市场‚制高点‛。而村镇银行‚人少、经验少、客户关系少、优质客户资源少‛,这对组织资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出现了资金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主要通过主办行存放资金方式供给信贷资金,其资金成本高,贷款收益低,信贷资金风险程度与客户群体的优劣程度成正相关,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并存。三是受风险管控、品种创新制约。村镇银行由于受人力资源的影响,在信用风险、操作风险识别、计量、控制方面,显得人力资源不足,大多数村镇银行都由主发起行派驻风险管理人员提供智力支撑,但是,由于受‚不同的信用环境、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的员工素质、不同的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制约,需要一个磨合期、引导期、适应期,对风险防范和业务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加之,村镇银行信贷产品的适应性、齐全性、认同度与农信社相比,均有一定的差距。四是受结算和科技支
撑等问题制约。新开办的村镇银行受结算不通、信用卡业务滞后、科技力量薄弱、人力资源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业务发展速度缓慢。五是受市场定位不明、经营战略不清因素制约。在发展的进程中,不能快速进入自身的‚跑道‛。上述问题,应当在研究和制订发展战略中引起关注和改进。
二、关于村镇银行发展环境问题
探研村镇银行发展战略,还须研究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通过优势分析、劣势分析、机会分析、威胁分析等方法,研究其内外部发展环境,因势利导地研究制订村镇银行的发展战略。
优势分析——村镇银行具有良好的服务区域、先进的经营理念、经营机制灵活等内部优势。首行,从良好的服务区域优势看,村镇银行‚贴近社区,贴近‘三农’‛,其服务区域广、服务对象广,有潜在的发展空间。从先进的经营理念看,村镇银行为‚社区服务‛、为‚三农服务‛、‚服务创造价值‛、‚实现双赢‛等经营理念,已成为村镇银行村镇银行的共识,这个理念的形成并付诸于实施,将会产生一定的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经营机制看,建立了产权明晰的公司治理结构,比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典型;同时一般由主发起行给予风险控制、产品与科技、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专业支撑;建立了适合村镇银行特点的组织架构,建立了信贷、财务决策机制,其业务流程充分体现‚短、频、快‛、‚扁平化‛的优势;建立了灵活的风险定价机制,有利于业务拓展和风险控制;建立了员工用工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干部任用竞争激励机制,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爱岗敬业的热情,体现了‚以人为本‛、‚员工第一‛的人文精神等等,与其他商业银行比,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些优势发挥好了,将会对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劣势分析——一是缺乏农村金融服务经验,尤其是新上岗的客户经理层面的员工;二是生存空间狭小,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具有比较优势,村镇银行难以与之竞争。三是服务空白和竞争不充分,主要是村镇银行员工少、网点少、结算不通等因素所致;四是核心竞争优势不强,主要表现在信贷产品、创新服务、贷款规模、科技支撑、客户资源、品牌效应等方面与农信社比,不占优势。
机会分析——从外部环境看: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矛盾,为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市场放开为村镇银行的出现提供机遇;农村金融改革全面推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政策扶持逐步到位;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比如减免农业税收,对粮食实行直补,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状况逐步趋好,这又为村镇银行提供了发展的一个很好机遇。
威胁分析——主要表现在:同业竞争日趋激烈,村镇银行处于弱势;客户服务需求更高,经营成本高,村镇银行受
到的威肋重;在法制建设、征信体系、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不利因素等。
四、关于村镇银行发展机制问题
我国村镇银行应根据各村镇银行的实际,以‚公司治理、内控严密、营运安全、资本充足、科学发展‛为总体战略目标,制订本行的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应重点强化‚公司治理、内控与风险管理、激励与约束、人才与科技‛四大机制建设,为村镇银行科学发展提供机制支撑。
公司治理是村镇银行科学发展的基石。村银银行是一种新兴的银行业股份有限公司,从股东结构上看,主要有主发起行和公司法人、自然人股东,其中主发起行控大股。这种股份制银行虽然注册资本较少,但是较其它股份制银行的公司治理更为重要。为了把村镇银行办好,应当在资本金总额、股权配置、组织架构(三会一层或两会一层)、授权管理、市场定位、经营战略与方针、经营目标与规划、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方面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并真正按公司《章程》的规定规范运作,充分体现公司治理,才能保证村镇银行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
内控与风险管理是村镇银行科学发展的核心。村镇银行内控与风险管理较其他商业银行不具有优势,主要受规模与人力、科技等因素的制约。但村镇银行现处于起步期,必须重视内控与风险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安全营运,实现业务发展与风险管控同筹兼顾,防范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
风险等各类风险。因此,村镇银行应当按照‚内控优先、提高效率‛的原则,建立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内控机制;应当根据业务品种、风险限额、客户对象制订业务流程;落实各业务流程控制操作规程,明确各业务流程操作步骤、操作要求、风险点、工作职责等,实行尽职免责,失职问责,增强员工的合规意识、尽职意识、风险意识,有效防范和控制各类风险。
人才与科技支撑是村镇银行科学发展的活力。村镇银行要承担为‚三农‛服务的责任,其一,要培育自身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爱岗敬业、诚信履职的热情;其次,要注意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对风险管理人才可依托主发起行人才派驻,对公司类客户经理可引进当地他行成熟的客户经理;对服务农村的营销人员,可采取招租劳务派遣人员方式,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为农村农民、个体工商户提供知情、知心的服务,要按照‚风险管理专业化‛、‚营销人才本土化‛的模式,组合、优化配置村镇银行人力资源。其三,要重视科技支撑。可采取依托主发起行的科技力量、或主发起行科技入股、或派送人员去主发起行跟班培训等方式,解决村镇银行科技人才和技术支撑问题。
激励与约束是村镇银行科学发展的动力。村镇银行要建立健全劳动用工机制,实行全员合同制、高管及中层人员任期聘用制、一般员工持证上岗制。在工资制度上实行有绩效
考核分配机制;在内部约束上,实行问责机制。从而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做好农村金融工作。
五、关于村镇银行发展政策问题的建议
我国村镇银行刚处于起步期,总体来讲,因难多、优势不优。要把我国的村镇服银行办好,需要国家、地方政策扶持,以便村镇银行渡过难关,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建议有关方面适度放宽或调整发展政策问题。
(一)在信贷规模调控政策方面。对村镇银行的规模控制应从松控制。主要解决‚三农‛资金供需矛盾、新银行业务拓展问题、资本金保本增值问题。建议对开业前三年的村镇银行不受规模控制,即使控制则是宽松的政策,这样有利于村镇银行的发展。
(二)在银行业监管政策方面。对村镇银行监管政策,应在调研的基础上出台我国村镇银行监管办法,不宜完全参照商业银行的监管要求,实行差别化监管。其主要原因是村镇银行虽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但其业务规模、业务产品、服务对象、风险程度等方面与其他商业银行不一样。因些,建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村镇银行的监管力度、要求、标准适当放低些,以便村镇银行顺利渡过适应期。
(三)在国家财税政策方面。目前,国家财政部出台了《中央财政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金融机
构进行定向补贴。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农村三类金融机构支农政策的落实。笔者建议对开办前三年的‚三类‛金融机构补贴政策和条件适当再放宽些。同时,对村镇银行的税收政策,应基本同农信社一样。其原因是村镇银行虽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但同农信社比,同是服务‚三农‛,且服务的客户群体是农村中弱势群体,由全体股东承担社会责任,有点力不从心;同时,农信社经历了几十年的历程,其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优于目前的村镇银行。同时,建议对村镇银行开业后一定时期内采取税收保护政策,让村镇银行前期有一个自身积累期,以便增强支农的实力、生存能力和未来潜在的纳税能力。
(四)在地方政府政策扶持方面。一是建议政府在地方财力有可能的情况下,给予村镇银行一些财力与物力(土地征用等)的支持,把村镇银行当着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社区银行‛,而不是主发起行跨区经营的银行。二是在财政存款方面尽可能的给予支持。可以按股东出资额的倍数或比例确定存政性存款的存放额度,也可以按信贷资金投放额度的一定比例确定财政性资金存放额度,解决村镇银行开业前期信贷资金供给不足的困难。三是在宣传导向、客户推介、信用环境、法制环境、不良贷款处置上为村镇银行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撑。
第三篇:我国村镇银行发展战略探研与思考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战略探研与思考
金立华
我国新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如何研究和解决发展中的‚现状、环境、战略、机制、政策‛等问题,使村镇银行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能,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这个课题一直是村镇银行组委会年会及各级领导、专家、业内人土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因此,笔者带着这个课题,根据多年来从事农村金融工作的实践和探研情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或体会。
一、关于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
探研村镇银行发展战略问题,首先要研究、认知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尤其要剖析村镇银行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自2006年以来,我国村镇银行经历了试点期向全面发展期两个发展阶段。从目前已组建的村镇银行情况看,总体营运情况逐步向良好方向发展。村镇银行的发展,必然推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改进了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引入农村金融市场新的竞争主体,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注入了农村金融市场新的活力,有效地促进了区域性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村镇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看好,认知度逐步提升。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受规模制约。按照‚小额、分散‛的原则,提供金融服务,其成本高,人力不足;放大额贷款,风险相对集中,有限的资本金,抗风险能力弱;由于受规模小的影响,利率定价难以实现风险全覆盖,利率定高了,农民利率负担重,利率定价低了,有限的规模,不能实现较好的收益,出现经营难以维持的现象,失去了竞争的活力和支农的实力。二是受信贷资金供给和市场拓展制约。其主要原因是村镇银行的注入,农信社从‚温饱‛中觉醒,利用经营多年的‚人多、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和人脉资源,采取授信等方式,抢占资金市场、锁定优质客户资源等方式,占领农村市场‚制高点‛。而村镇银行‚人少、经验少、客户关系少、优质客户资源少‛,这对组织资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出现了资金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主要通过主办行存放资金方式供给信贷资金,其资金成本高,贷款收益低,信贷资金风险程度与客户群体的优劣程度成正相关,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并存。三是受风险管控、品种创新制约。村镇银行由于受人力资源的影响,在信用风险、操作风险识别、计量、控制方面,显得人力资源不足,大多数村镇银行都由主发起行派驻风险管理人员提供智力支撑,但是,由于受‚不同的信用环境、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的员工素质、不同的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制约,需要一个磨合期、引导期、适应期,对风险防范和业务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加之,村镇银行信贷产品的适应性、齐全性、认同度与农信社相比,均有一定的差距。四是受结算和科技支撑等问题制约。新开办的村镇银行受结算不通、信用卡业务滞后、科技力量薄弱、人力资源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业务发展速度缓慢。五是受市场定位不明、经营战略不清因素制约。在发展的进程中,不能快速进入自身的‚跑道‛。上述问题,应当在研究和制订发展战略中引起关注和改进。
二、关于村镇银行发展环境问题
探研村镇银行发展战略,还须研究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通过优势分析、劣势分析、机会分析、威胁分析等方法,研究其内外部发展环境,因势利导地研究制订村镇银行的发展战略。
优势分析——村镇银行具有良好的服务区域、先进的经营理念、经营机制灵活等内部优势。首行,从良好的服务区域优势看,村镇银行‚贴近社区,贴近‘三农’‛,其服务区域广、服务对象广,有潜在的发展空间。从先进的经营理念看,村镇银行为‚社区服务‛、为‚三农服务‛、‚服务创造价值‛、‚实现双赢‛等经营理念,已成为村镇银行村镇银行的共识,这个理念的形成并付诸于实施,将会产生一定的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经营机制看,建立了产权明晰的公司治理结构,比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典型;同时一般由主发起行给予风险控制、产品与科技、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专业支撑;建立了适合村镇银行特点的组织架构,建立了信贷、财务决策机制,其业务流程充分体现‚短、频、快‛、‚扁平化‛的优势;建立了灵活的风险定价机制,有利于业务拓展和风险控制;建立了员工用工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干部任用竞争激励机制,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爱岗敬业的热情,体现了‚以人为本‛、‚员工第一‛的人文精神等等,与其他商业银行比,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些优势发挥好了,将会对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劣势分析——一是缺乏农村金融服务经验,尤其是新上岗的客户经理层面的员工;二是生存空间狭小,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具有比较优势,村镇银行难以与之竞争。三是服务空白和竞争不充分,主要是村镇银行员工少、网点少、结算不通等因素所致;四是核心竞争优势不强,主要表现在信贷产品、创新服务、贷款规模、科技支撑、客户资源、品牌效应等方面与农信社比,不占优势。
机会分析——从外部环境看: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矛盾,为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市场放开为村镇银行的出现提供机遇;农村金融改革全面推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政策扶持逐步到位;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比如减免农业税收,对粮食实行直补,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状况逐步趋好,这又为村镇银行提供了发展的一个很好机遇。
威胁分析——主要表现在:同业竞争日趋激烈,村镇银行处于弱势;客户服务需求更高,经营成本高,村镇银行受到的威肋重;在法制建设、征信体系、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不利因素等。
三、关于村镇银行发展战略问题
(一)关于村镇银行市场定位问题。我国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应当是‚社区人民的银行‛。其市场定位的指导方针与目标是:‚面向三农,服务城乡,诚信共享,实现双赢‛。其基本内涵是:‚面向三农‛---是指村镇银行的金融服务和信贷投向的重点向社区农业、农民、农村经济组织倾斜;向社区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中小企业倾斜。‚服务城乡‛---是指村镇银行应立足县城社区(指在县城设立的),逐步向农村社区辐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创优服务方式,为农民、农业、农村经济提供‚小、特、优‛的金融服务,打出、做精、做优村镇银行的特色‚品牌‛,提高村镇银行生存能力,核心竞争能力。‚诚信共享‛--是指村镇银行应努力拓展与村镇银行诚信合作的优良客户、忠诚客户、潜在客户群体;村镇银行的员工应为这类客户群体提供诚信服务,逐步提高客户市场份额。‚实现双赢‛--是指村镇银行立足‚面向三农、服务城乡‛的市场定位,通过‚诚信共享‛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竞争信念‛的支撑和村镇银行员工团队的共同奋斗,实现社会效益和本行自身效益的‚双赢‛,真正把村镇银行办成当地‚社区人民自已的银行‛,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支金融生力军,实现村镇银行在我国‚三农‛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基业长青的愿景目标。
(二)关于村镇银行发展战略问题。我国村镇银行应根据各村镇银行发展‚现状、环境、战略(定位)、机制、政策‛五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探研和制订本行的发展战略。重点应实施‚客户(市场)、服务、专业(特色)、品牌、团队‛五大战略。
客户战略——村镇银行由于在服务对象、服务区域、风险控制原则(额小、分散)、单户贷款额度控制等方面,受银监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办法》政策因素的制约,决定了村镇银行在农村客户市场、农村金融市场定位。在客户市场上应优选社区内的农户、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农村专业户、中小企业的客户群体。村镇银行应通过社区内的客户市场细分,筛选目标客户,列入村镇银行重点金融服务对象,通过实地访谈、阳光评审等方式锁定目标客户,建立目标客户信息台账,落实‚五定‛责任制,即:‚定服务对象、定服务方案、定服务责任人、定服务目标‛,把为客户服务工作做细、做精、做实、做优,培植村镇银行的忠诚的客户群体,这是村镇银行实现基业长青愿景目标的‚法宝‛。
服务战略——村镇银行要以‚服务创造价值‛为经营理念,把优质服务落实到每一个业务品种、每一个业务流程、每一个业务岗位,积极做优‚首问负责制‛、‚限时服务制‛; 应创新服务方式,为信贷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流程信贷服务;应创新授信方式,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不同的经营模式、不同的经营季节、不同的贷款用途,不同的客户需求,确定不同的授信额度、授信方法、担保方式、利率定价。以灵活的授信方式、授信额度、担保方式、贷款定价机制,羸得客户对村镇银行的信誉度、满意度、忠诚度、信用度。这是村镇银行实现基业长青愿景目标的‚金点子‛。
专业战略——村镇银行应确立人为熟知但又很难做到的经营战略,即:‚人无我有、人少我多、人多我优、人弱我强‛。要实施这一战略,村镇银行要认真调研农村金融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客户需求,结合内外部环境分析,实施‚专业化‛(小而专)战略、‚特色化‛(小而精)战略,在农村金融市场中‚串位竞争‛,把农村金融服务做优、做大、做强,充分体现‚小银行、大服务‛。这是村镇银行实现基业长青愿景目标的‚经营法则‛。
品牌战略——村镇银行‚品牌‛战略是基于‚客户‛战略、‚服务‛战略、‚专业‛战略配套实施的战略,也是村镇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村镇银行要着力打造为‚三农‛服务品牌,服务产品。应根据不同的客户对象、不同的客户融资、不同的贷款方式、不同的客户需求,开发设计不同的信贷产品。笔者调查苏中地区某村镇银行,开业4个月来,研发出‚绿贷通‛、‚融资通‛系列信贷服务产品13个,主要产品有:(1)个人信贷产品7个。绿贷通-小额个人贷款、绿贷通-旺铺宝(商铺抵押贷款)、绿贷通-致富快车(个人经营性贷款)、置业宝-个人经营性物业贷款、小康之家-国家公务员贷款、车易贷-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安居宝-个人二手房贷款等;(2)公司类产品6个。绿贷通-公司业主经营性贷款;绿贷通-公司经营性贷款;融资通-经营性物业贷款;融资通-担保公司担保贷款;融资通-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融资通—银团贷款等。上述产品陆续在本县推广使用,基本满足社区农户、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目前,该行投放各类贷款近4亿元,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和该行的‚品牌‛效应。因此,实施‚品牌‛战略,这是村镇银行实现基业长青的愿景目标的‚金链条‛。
团队战略——实施村镇银行上述发展战略,关键靠‚人‛,靠一支‚懂经营、会管理、能吃苦、能战斗、讲诚信‛的团队。村镇银行团队,应适应村镇银行的‚现状、环境、战略、机制、政策‛这一五大环境,不畏艰难、不畏劳累,不畏风险、不畏竞争,培育适合村镇银行特色的企业文化,坚定必胜信念,牢固确立‚员工第一‛的理念,培植一支忠诚的员工队伍。教育引导员工,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已任,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解客户之所忧,以诚信的服务,羸得最广大的客户,实现自身效益和社会效应‚双羸‛。这是村镇银行实现基业长青愿景目标的‚源泉‛。
四、关于村镇银行发展机制问题
我国村镇银行应根据各村镇银行的实际,以‚公司治理、内控严密、营运安全、资本充足、科学发展‛为总体战略目标,制订本行的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应重点强化‚公司治理、内控与风险管理、激励与约束、人才与科技‛四大机制建设,为村镇银行科学发展提供机制支撑。
公司治理是村镇银行科学发展的基石。村银银行是一种新兴的银行业股份有限公司,从股东结构上看,主要有主发起行和公司法人、自然人股东,其中主发起行控大股。这种股份制银行虽然注册资本较少,但是较其它股份制银行的公司治理更为重要。为了把村镇银行办好,应当在资本金总额、股权配置、组织架构(三会一层或两会一层)、授权管理、市场定位、经营战略与方针、经营目标与规划、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方面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并真正按公司《章程》的规定规范运作,充分体现公司治理,才能保证村镇银行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
内控与风险管理是村镇银行科学发展的核心。村镇银行内控与风险管理较其他商业银行不具有优势,主要受规模与人力、科技等因素的制约。但村镇银行现处于起步期,必须重视内控与风险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安全营运,实现业务发展与风险管控同筹兼顾,防范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等各类风险。因此,村镇银行应当按照‚内控优先、提高效率‛的原则,建立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内控机制;应当根据业务品种、风险限额、客户对象制订业务流程;落实各业务流程控制操作规程,明确各业务流程操作步骤、操作要求、风险点、工作职责等,实行尽职免责,失职问责,增强员工的合规意识、尽职意识、风险意识,有效防范和控制各类风险。
人才与科技支撑是村镇银行科学发展的活力。村镇银行要承担为‚三农‛服务的责任,其一,要培育自身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爱岗敬业、诚信履职的热情;其次,要注意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对风险管理人才可依托主发起行人才派驻,对公司类客户经理可引进当地他行成熟的客户经理;对服务农村的营销人员,可采取招租劳务派遣人员方式,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为农村农民、个体工商户提供知情、知心的服务,要按照‚风险管理专业化‛、‚营销人才本土化‛的模式,组合、优化配置村镇银行人力资源。其三,要重视科技支撑。可采取依托主发起行的科技力量、或主发起行科技入股、或派送人员去主发起行跟班培训等方式,解决村镇银行科技人才和技术支撑问题。
激励与约束是村镇银行科学发展的动力。村镇银行要建立健全劳动用工机制,实行全员合同制、高管及中层人员任期聘用制、一般员工持证上岗制。在工资制度上实行有绩效考核分配机制;在内部约束上,实行问责机制。从而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做好农村金融工作。
五、关于村镇银行发展政策问题的建议 我国村镇银行刚处于起步期,总体来讲,因难多、优势不优。要把我国的村镇服银行办好,需要国家、地方政策扶持,以便村镇银行渡过难关,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建议有关方面适度放宽或调整发展政策问题。
(一)在信贷规模调控政策方面。对村镇银行的规模控制应从松控制。主要解决‚三农‛资金供需矛盾、新银行业务拓展问题、资本金保本增值问题。建议对开业前三年的村镇银行不受规模控制,即使控制则是宽松的政策,这样有利于村镇银行的发展。
(二)在银行业监管政策方面。对村镇银行监管政策,应在调研的基础上出台我国村镇银行监管办法,不宜完全参照商业银行的监管要求,实行差别化监管。其主要原因是村镇银行虽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但其业务规模、业务产品、服务对象、风险程度等方面与其他商业银行不一样。因些,建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村镇银行的监管力度、要求、标准适当放低些,以便村镇银行顺利渡过适应期。
(三)在国家财税政策方面。目前,国家财政部出台了《中央财政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金融机构进行定向补贴。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农村三类金融机构支农政策的落实。笔者建议对开办前三年的‚三类‛金融机构补贴政策和条件适当再放宽些。同时,对村镇银行的税收政策,应基本同农信社一样。其原因是村镇银行虽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但同农信社比,同是服务‚三农‛,且服务的客户群体是农村中弱势群体,由全体股东承担社会责任,有点力不从心;同时,农信社经历了几十年的历程,其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优于目前的村镇银行。同时,建议对村镇银行开业后一定时期内采取税收保护政策,让村镇银行前期有一个自身积累期,以便增强支农的实力、生存能力和未来潜在的纳税能力。
(四)在地方政府政策扶持方面。一是建议政府在地方财力有可能的情况下,给予村镇银行一些财力与物力(土地征用等)的支持,把村镇银行当着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社区银行‛,而不是主发起行跨区经营的银行。二是在财政存款方面尽可能的给予支持。可以按股东出资额的倍数或比例确定存政性存款的存放额度,也可以按信贷资金投放额度的一定比例确定财政性资金存放额度,解决村镇银行开业前期信贷资金供给不足的困难。三是在宣传导向、客户推介、信用环境、法制环境、不良贷款处置上为村镇银行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撑。
第四篇:我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我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以国际化的视野,适应电影产业发展战略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其中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促使电影产业在规模、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实现大幅度提升,在中国文化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
电影产业作为典型的文化创意行业,已成为引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导产业。近几年来电影体制改革极大地释放了电影产业发展的潜力和活力,而电影产业发挥潜能的大幅度释放又恰好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机遇叠加在一起,从而“十一五”时期成为我国电影产业从恢复性增长到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电影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得到大幅度扩张,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电影市场持续繁荣发展。随着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电影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产业发展战略,产业政策逐步完善,在文化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先导行业的重要作用。
今天,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为“十二五”期间电影产业发展谋篇布局,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当前的有利机遇,实施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thldl.org.cn,以国际化的视野,适应电影产业发展战略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其中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促使电影产业在规模、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实现大幅度提升,在中国文化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为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历史机遇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在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阶段,尽管20082009年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但在国家出台一揽子综合配套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努力下,我国经济发展仍然保持了良好的态势。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也面临几大机遇:一是我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资本充裕,流动性过剩,我国已经从长期以来资本短缺的进口国而转变为资本过剩的对外投资国,这对高度依赖资本投入的电影产业来说,无疑是十分有利的。二是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内需市场明显扩大。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物质产品都存在着结构性过剩的问题,而文化产品和服务则仍存在着供给缺口。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三是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为电影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伴随着城市交通、通讯、房地产等基础设施硬件的快速发展,城市文化的软件建设也迎来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为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同时,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容忽视:一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将对电影产业的投资和市场都有所影响。二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面临诸多风险问题,这一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既对电影产业的发展导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电影产业的增长速度和发展规模。三是电影产业自身发展还存在着市场主体规模小、集中度低,专业化和复合性的核心人才缺乏,影院和银幕少、布局不合理,以及与相关行业融合度低、电影衍生产品发展缓慢等问题。总之,在国家电影产业政策趋于完善,产业发展的外部市场环境日益改善的情况下,目前电影产业存在的问题更多的是来自于自身的挑战。
二、跨越式电影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实施资源整合战略,提高电影产业的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电影产业作为高投入、高收益的文化创意行业,必须有一批大型企业在产业化的发展运营中发挥主导作用。市场主体的强弱,始终是电影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的关键。针对目前我国电影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抗风险弱的现状,在“十二五”期间,要按照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在财税、金融政策上着力扶持素质好、有竞争力的电影企业通过上市融资,依托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平台,实行市场化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培育一批混合经济的大型电影企业,作为电影市场上的投融资运营主体,在调整和优化电影产业结构中发挥战略投资者的重要作用。形成以大型电影企业为龙头,中小电影企业配套服务的市场主体格局。实现电影产业规模和效益的大幅度提升,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实施电影渠道建设的重点战略,着力解决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目前,我国电影发行放映的终端电影院和电影银幕数量严重不足,成为制约电影产业发展公认的瓶颈问题。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电影院线为37家,电影院1697家,银幕4723块,预计到2010年底,电影银幕将增加到5500块,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但仍难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一方面,电影院线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市数量少,群众看电影还比较困难;另一方面,电影院和银幕的总量不足。目前,我国电影院和银幕的总量与法国不相上下,而法国仅有6000多万人口。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产业大国,银幕接近40000块,是中国的8倍,而人口仅3.07亿,不足中国的1/4。可见中国电影院线发展的潜力还非常大。为此,在“十二五”期间,要抓住城市化进程的机遇,实施“电影银幕翻番计划”,着力发展中小城市的数字影院和数字银幕,使我国电影院和银幕总数迅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技术层次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实施“大电影产业”发展战略,促使电影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龙头产业。新技术革命和现代传媒为文化功能的扩展提供了新的手段,“三网合一”意味着文化行业之间、文化与电信、旅游、体育等相关产业和行业融合化的发展趋势。在当今大众消费时代,电影作为典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正日益突破传统电影院消费的模式,通过付费电视频道、有线和无线电视网络、卫星直播电视、DVD、LD、VHS、互联网、移动通讯工具进行传播,并与旅游、演出、广告以及玩具、服装、时尚等相关产业发生广泛的渗透和融合,形成电影、电影衍生品、电影相关产品在内的大电影产业的发展格局。在“十二五”期间,要抓住产业融合化的发展趋势,发挥电影号召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强的优势,通过电影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拉长电影的产品和产业链条,在推动电影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这几年电影产业在金融危机中率先走出困境,实现大幅度增长,成为带动文化和相关产业发展的“人气产业”和“先导产业”,但还不是龙头产业,因为电影产业的规模还不够大,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还不高。只有推动电影与相关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形成水乳交融的大电影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电影产业才能真正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龙头产业。
实施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战略,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推动中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我国电影产业到目前为止,本质上仍然还是一个内需产业,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我国电影产业在人才培养、创作理念、专业化分工和技术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都还有不少的差距。好莱坞的经验表明,实行开放的全球资源配置、全球市场营销的产业
发展战略,是电影产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十二五”期间,实施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战略,就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在充分发掘国内资源潜力的基础上,采取联合、项目合作、合资经营、委托经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国际优质电影资源为我所用。要抓住金融危机以来西方一些电影企业面临资金困境的机遇,发挥我国资金充裕、市场广阔的比较优势,在国家金融政策的支持下,主动出击,购并西方有价值的电影、动漫企业和相关资源,推动中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与我国的经济大国地位相匹配。
作为企业的管理核心之一,战略发展总监担负着企业战略研究、规划、制定的重任,要善于在大环境下找出适合的产业发展战略方向。清华大学企业战略发展总监领导力再造高级研修班旨在培养学员容世容人容事的襟怀,高瞻远瞩的视野,深刻的洞察分析力,正确的判断力,以及持续创新的创业家精神,通过企业发展战略、资本运作、管理心理学与经营创新、传统文化等专题课程的学习,打造谙伦理、有气度、有远见的新一代企业领导人。
第五篇:我国村镇银行金融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
我国村镇银行金融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
摘 要:村镇银行是我国基层的金融机构,其主要服务人群是广大的农民,对于发挥市场经济和货币流通具有重要作用。近些年来,我国的村镇银行面临着来自于市场、信用、管理等多方面金融风险的干扰,对其自身产生了严重影响。我们这篇论文侧重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村镇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必要的防范措施,希望能推动村镇银行的发展。
关键词:村镇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管控
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与管控是村镇银行乃至整个金融系统所必需面对的问题,对于其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村镇银行是我国的基层金融机构,是服务于农民的基础性行业。但近些年来,我国的村镇银行面临着来自于市场、信用、管理等多方面金融风险的干扰,切实的完善金融风险的防范对于其发展大有裨益。我们这篇论文侧重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村镇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必要的防范措施,目的在于推动村镇银行的发展。
一、我国村镇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不单单是针对于村镇银行而言的,在其他的大型国用银行内部信用风险也是重要的金融风险类型之一。村镇银行的主要服务人群是农民和社会上的微小企业,而发放贷款是银行主要的经济业务。这是由于缺少必要的信用记录、信用评估等有效的信用管控措施才致使村镇银行在金融信贷问题上存在较大差异,出现了农民不认账、拖欠贷款的恶劣现象。
(二)经营风险
村镇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自认条件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同时,村镇银行的经营状况也受到了来自自然条件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在我国的村镇区域,农业还是作为主导的经济产业,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以此同时,作为直接金融管理机构的村镇银行也在经营上反映出高风险、低收益的不利特征。在某一区域内新开业的村镇银行会受到各个方面的不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做到盈亏平衡。
(三)市场风险
我们这里讲述的市场风险既包括了市场上的利率风险也包括了同等银行间的市场竞争风险,要区别对待。其一,市场上的利率变化是国家调整经济的一种常见手段,利率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盈利和业务开展情况。国家经常通过调整利率来控制市场上货币的流通数量,是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恰好作为货币流通的中转机构。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市场上利率的变化息息相关,可以简单的界定为一荣俱荣的关系。另一方面,市场上同类银行的激烈竞争也会给村镇银行的发展带来影响。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是有限的,而市场上的金融机构确实递增的。拿农村信用社来说,两者的服务人群以及市场定位也大致相同。储户选择银行的关键就在于存储风险和存储利率,因此,同等类型之间的激烈竞争加剧了村镇银行的金融风险。
(四)内部管理风险
村镇银行存在明显的季节特性,在春、秋季节是吸收资金和发放贷款的黄金时期。但在村镇银行内部存在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其一,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无法胜任岗位要求。其二,业务流程及限制形同虚设,缺少必要的管控制度与限制条件。其三,信用政策等必要环节的缺失进一步造成了内部管理制度的薄弱,直接提高了金融风险。
二、我国村镇银行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扩大资金规模,完善股东结构
为了更好的降低和防范金融风险,我们的村镇银行在注册之初就要扩大资金规模。完善股东结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政府作为保障,带头进行股份投资。政府的积极参与既是一定政策和资金上的的保障和支持,同时也给其他的小股东带来了一定的保障性作用,起到了定心丸的功效。
2、资本开放,积极吸引投资,广泛的吸引当地和异地的投资,注重资金的监管与使用。同时,我们也可以将本地的村民和银行中的工作人员作为微小股东,以投资理财的方式吸引其进行资金注入。
3、将注入的资金与当地产业紧密结合,做到一定的支持与保障。这样做的好处是当地的产业发展会拉动村镇银行的发展与重大。另外,明确各股东的责任,最大限度的使用资金。
(二)完善经营管理制度
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是服务于农民,要想切实的发展与壮大,村镇银行必须要做到业务完善。具体的经营完善模式有以下几点:
1、创新信贷模式,村镇银行要将银行、贷款客户以及担保人三方利益结合在一起,通过三方协议来分解金融风险。另外,为需要贷款的种植户提供专门的金融服务,将龙头企业作为贷款客户的担保人。
2、村镇银行在内部管理上要遵循“股东参与、科学有效、精简干练、制衡协调”的工作原则,明确董事会在企业管理方面的核心意义。处理好业务与风险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各种监管制度、完善工作环节与流程,在相关业务方面形成有效的制约与协调。
(三)加强金融风险监管力度
村镇银行的金融风险防控措施要建立在自身资金规模和经营管理水平上,对各项经济业务做好监管。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要遵循“监管一切风险与管理,真正实现透明与公开”的原则。对银行内的各项经济业务做好分类与审查,明确符合自身发展的风险管控的方式与方法。同时,为了更好的完成风险监管,我们还要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加大基层监管力度,从根本上实现对金融风险的管控。
(四)建立健全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
为了实现对于村镇银行的金融风险防控,我们一定要格外注意市场注入与市场退出环节的完善。在市场准入环节将不符合条件以及会对正常经济秩序产生不利影响的金融结构裁决。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新型的村镇金融机构准入标准来给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我们要按照法律上的规定对资不抵债、宣告破产的村镇银行实行“刚性”退出机制管理,目的在于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
(五)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有利防范金融风险的辅助性措施,村镇银行要在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内容是是业务规范化、操作精准化、环节紧密化和相互制约化。
三、结语
金融风险的有效管控有利于村镇银行的发展与完善,我们通过上述内容简单介绍了关于村镇银行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类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防范措施。希望通过上述内容能切实的实现金融风险监管,推动村镇银行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市分行)
参考文献:
[1] 杨连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及防范对策[J].财会月刊,2012,(6).[2] 刘诗娇.信用风险防范创新模式分析――基于村镇银行[J].中国商贸,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