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当前**市村级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村级动物防疫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专业技能不高,动物卫生服务水平低 主要原因:一是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能供选择的范围有限,不得不用年龄大,靠有丰富经验的老防疫员;二是工资待遇太低,很多职高和中专毕业生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担任防疫员;三是父子相传或亲友相传,业务素质太低;四是新聘用的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属非专业人员。
1.2 村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差,技术手段落后 主要表现在:一是村级动物防疫工作大多数无固定工作用房。全市2071个行政村、160个社区村级动物防疫室挂牌的仅占三分之二,而其中50%仅是临时挂牌;二是设施设备差,防疫资料无法保管,疫苗质量难以保障。多数已挂牌的动物防疫室无资料柜及办公用具,也无消毒锅、电热炉,更无小型冰箱、保温瓶,疫苗保管和使用存在隐患,质量难以保证;三是技术条件差,器具消毒不严。由于无消毒锅、电热炉,注射器具难以按要求进行消毒;四是服务物资紧缺。常用的酒精、碘酒、消毒药棉不能常备,注射消毒工作难以开展,特别是免疫救治药品紧缺,不能及时对免疫反应动物进行紧急救治。
1.3 农村动物养殖方式落后,组织和补偿经费不到位,基础免疫难度大 我市畜禽养殖模式大多为一家一户散养,养殖规模小,管理粗放,且禽类养殖很大一部份没有笼舍,栖身于住宅周围或放养于农田,本身给动物免疫带来很大难度。加之免疫反应救治迟缓、免疫反应死亡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严重挫伤了农民接受免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甚至公开抵制或阻挠免疫工作的进行,加大了免疫难度。
1.4 村级动物防疫员劳动强度大,工作风险大,待遇低,队伍难以稳定
1.4.1 防疫任务重。村级防疫员要完成春、夏和秋季动物的普免工作以及平时的补免、免疫档案建立、疫情普查和动物健康巡查及报告、参与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还要协助动物产地检疫,任务非常繁重。
1.4.2 工作风险大。村级动物防疫员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要面临“四大风险”。一是受人畜共患传染病感染的风险;二是意外伤害的风险;三是人为伤害的风险;防疫员在从事强制免疫工作中,由于群众的接受程度不一,个别养殖户对村防疫员无理取闹,甚至还出手伤害村防疫员;四是责任风险大。
1.4.3 防疫待遇低。对于从事强制免疫、产地检疫、消毒灭源、疫情观察、无害化处理和防疫工作的村级动物防疫员来说,风险和利益不相符合,工作量和收入不相匹配。特别是部分技术单
一、经验尚浅的防疫员,收入更加低下。因此,严重影响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对策和思考
2.1 指导思想 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按照国家和省兽医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功能和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以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素质为基础,以建设村级动物防疫室为重点,建设村级动物防疫服务网络,从整体上为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提供保障条件,夯实动物防疫基础。
2.2 发展目标 通过加大投入,推进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改善村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条件,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养等措施,力争到2010年,建立起基本设施比较齐全的村级动物防疫室,建立起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立起运转有效的村级动物防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满足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增强动物防控手段,全面提升动物防疫能力。
2.3 主要措施
2.3.1 充分认识村级防疫体系建设在我市动物疫病防控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和完善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改善村级动物防疫服务条件,提高村级动物防疫服务能力,对于预防控制重大动物疫病,提高村级公共卫生综合防控水平,保护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各级要高度重视,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在规模,成败在防疫”的要求,将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摆在整个动物防疫长效机制建设特别是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重要位置,将其纳入当地政府的工作目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布置,统一安排,统一考核,切实解决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村级防疫员队伍素质,增强村级动物防疫功能。使其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动物疫病防控中发挥更大作用。
2.3.2 多条腿走路,提高村级防疫员待遇,增加村级防疫员收入,稳定村级防疫队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已成为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公共卫生的基础,各级政府要认真研究村级防疫队伍工作的激励机制。一是将村级防疫员纳入村干部管理序列。将村级动物防疫员纳入村级干部管理序列,从而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政治地位和工作地位,有利于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增加村级防疫员财政补贴预算。各县(区)人民政府在财力增长的情况下,应逐年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待遇;三是增强村防疫员的服务能力。业务主管部门要采取有效手段,使其成为动物健康服务能手,增加服务项目,通过阉割服务、医疗服务、常见动物疫病的预防免疫服务、兽药饲料的经营和配种服务等增加收入;四是开展保险。各地要结合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规定,为村级防疫员买意外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逐步解决村级防疫人员的后顾之忧。
2.3.3 多项投入,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改善村级防疫员的工作条件,为村级防疫员提供服务阵地。村级动物防疫室是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基础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增强村民的防疫意识,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将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的投入纳入县(区)动物防疫预算资金。各县(区)将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列入当年动物防疫财政预算资金,每年从动物防疫预算资金中拿出10%~20%投入到村级动物防疫室的建设上;二是将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纳入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基础是动物防疫,畜牧业发展的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各级要将村防疫室建设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结合,将村防疫室建设纳入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现代畜牧业园区或养殖专业村的设立村级动物防疫室。三是将村级防疫室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动物卫生是世界“三大卫生”之一,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要将村级防疫室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通过多项投入,在现有基础上,按每年再建15%的进度,在2010年前建立起覆盖全市各行政村、基础设施设备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的村级动物防疫室,增强村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2.3.4 多措并举,加强培训,努力提高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素质,增强服务水平。加强村级动物防疫队伍技能素质建设是我市动物饲养方式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要求。针对村级防疫队伍的现状,采取多种形式,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村级防疫队伍进行系统培训:动物防疫员应具备的条件、职责、工作制度、职业道德;兽用疫苗保管、动物免疫接种技能、动物免疫标识使用、动物免疫档案规范化填写;疫情观察和报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程序和要求;动物疫病的诊断知识和诊断技术、阉割技术;动物产地检疫的技术、要求和结果处理;动物疫病防控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程。采取的形式:一是统一教材和培训师资。按农业部编写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教材,统一培训师资,采取由县(区)统一组织的方式对全市村级防疫人员在每年春秋两次大的防疫工作前进行两次集中培训;二是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为年龄较小、有兽医知识和技能的防疫员,举办专业学习班,使其获得专业技术文凭;三是利用培训项目开展培训。各地要充分利用国家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开展村级动物防疫培训;四是乡镇畜牧兽医站建立季度专题辅导培训制度,组织村级动物防疫员按统一培训要求进行专题培训,指导村级防疫员的学习;五是建立技术职能和职称评定制度。从2009年开始开展村级防疫员职业技能鉴定和职称评定工作,到2010年,全市村级防疫员最低达到初级动物疫病防治员水平,从而建立起一支适应现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求的新一代职业动物疫病防控队伍。
2.3.5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村防疫员考核制度,促进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的全面落实。动物疫病控制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了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关系到国际民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以控制。一是加强领导,落实村民委员会对防疫的管理责任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是政府行为,也是社会行为,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形式必须是政府来主导。国务院规定,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动物防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动物免疫上,明确指出“政府保免疫密度”。新修定的《动物防疫》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群众协助做好本管辖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动物疫病防控的领导责任制,将动物疫病防控纳入到对各级政府的总体目标考核。村级动物防疫工作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的意义就在于搞好本村动物防疫工作,做到预防为主、全面防疫,有效防范重大动物疫病,确保本地畜牧业健康安全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确保“十一五”期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顺利实现。各级乡镇人民政府要制定和完善村民委员会对动物疫病防控特别是动物免疫的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的职责,加强村民委员会的社会防疫责任感,从而建立起纵向到底的领导责任体系。二是建立完善村防疫员的考核细则,增强防疫员的责任。村防疫员是村级动物疫病防控的主力军,其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免疫的密度和质量。因此,各地要制订和完善《村级防疫员考核细则》,进一步明确村防疫员的工作职责,签订工作责任书,将防疫经费补助与工作任务挂钩,增强村级防疫员的工作责任心。三是加强村级动物防疫目标考核,使防疫措施步步到位。各级要进一步完善以政府组织、部门参与的动物防疫目标考核机制,制定考核办法,加强督促检查,通过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将各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落实到村级。
第二篇: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村级动物防疫员在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护畜牧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确保无重大动物疫情、无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中毒事件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村级防疫员的身份又是农民技术员,人多,流动性大,如何管理和调动好他们的积极性,如何巩固成果,防止反弹,实行“花钱买事,不以事养人”,是摆在我们动监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近几年的工作实际,笔者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一是部分人员年龄偏大;二是人员素质偏低;三是部分人员兼职;四是人员不稳定、流动性较大。
村级动物防疫体系是四级动物防疫体系最基础的部位,其工作质量决定整个动物卫生和畜牧业发展工作成效。如何真正建立一支合格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并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是目前深化基层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为妥善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就如何充分发挥和调动好村防疫员的积极性,加强和完善村级防疫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应当明确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动物防疫的主力军,并形成共识
村级动物防疫员是防疫体系的关键环节,我们的工作能否落实取决于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监部门必须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村防疫员队伍建设,要以争创“三好”动物卫生监督所和“五好”村防疫员活动为载体,巩固基层防疫体系建设成果。
二、明确职责,理顺关系
按照《xx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市县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05〕46号)规定:在每个行政村聘用1名动物防疫员,接受区域性动物防疫监督所(动物防疫检疫站)的业务培训、指导、考核和监督管理,承担动物计划免疫或强制免疫注射、佩带耳标、填发免疫卡、填写免疫档案、协助动物产地检疫、消毒、疫情报告、掌握畜禽饲养情况,以及动物卫生管理部门委托的其他工作。目前需要加强的是动物产地检疫、畜牧技术推广等工作:
1、抓好产地检疫工作。面对产地检疫工作人少、面广、线长的实际问题,又要切实、有效地全面开展,必须充分发挥村防疫员(协检员)的作用。在明确村级动物防疫员协助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和消毒工作的职责后,就需要建立统一的工作规范,明确责任、科学实施、做好落实。保证将疫病消灭在产地,外疫不传入。要建立和完善《村级防疫员管理办法》、《村级协检员聘用委任书》、《村级协检员动物检疫工作责任书》等管理制度。要实行报检和巡检相结合的检疫管理工作机制。
2、开展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结合区域畜禽饲养情况,开展人工受精、种草养畜、清洁养殖等技术推广工作。
3、实施相应的兽医服务。因为村级动物防疫员目前还做不到专职,因此多数还进行相应的动物诊疗、兽药、饲料经营服务,但必须服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大局,使其在诊疗活动中掌握本村疫病流行状况,为上级疫情预警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4、理顺工作关系。村级动物防疫员接受区域性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业务培训、指导、考核和监督管理。
三、逐步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贴标准和福利待遇,改善工作条件,为做好基层动物卫生工作和畜牧业发展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
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经费纳入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范围,补贴经费必须进入县级动监局专户,实行每半年发放一次。因此对经费使用情况要加强监督管理。市县动监部门应主动争取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积极落实和兑现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贴,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方便条件。要将对防疫员的补贴落实情况作为考核、立项、评优的先决条件,对于不落实或减少补贴资金的,不予支持。要按照每个行政村一个防疫室和“五有一落实”(有防疫员、有防疫室、有交通工具、有通讯工具、有防检疫和冷链设备,落实防疫员报酬)的建设标准,并有计划地免费对村级防疫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达到中专学历水平。
四、建立定期考核机制,实施奖惩制度
县级动监部门和乡镇区域所应按照《村防疫员管理办法》等规定,完善细化县级考核办法,配合有关乡镇政府和村委会选聘合格人员。本着绩效挂钩和多劳多得的原则,采取指标考核方式,确保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质量,对不合格者不予兑现工作补贴。考核的重点主要有:
1、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率和免疫合格率,可通过实地检查和抽样调查等方式确定是否100%进行免疫,通过实验室的血清学试验确定抗体保护率水平,以检验免疫质量。另外也可根据动物疫病的发生情况确定本地动物防疫工作成绩。
2、免疫标识和免疫档案是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要检查对免疫标识佩戴和免疫档案填写完成情况,规模饲养场和养殖小区用药记录、无害化处理记录等作为考核村防疫员的重要内容。
3、免疫和畜牧业生产相关报表的填写、上报是否完整、按时。
4、产地检疫工作完成情况,要根据检疫书证使用和收费帐目考核检疫、消毒工作,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坚决予以处理。
五、积极探索建立村防疫员管理的长效机制
要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选聘、考核和培训机制,大力推进“五好”村防疫员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畜牧业畜牧业建设,为保障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就一支技术过硬、思想先进和村民信任的防疫员队伍。
第三篇: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全县建有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48个乡镇畜牧兽医站、522个村级兽医室;市、县、乡(镇)、村四级动物防疫体系健全;猪瘟、口蹄疫、禽流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均达到100%,有效抗体合格率70%以上,检疫监管、监督执法工作有效开展,无重大动物疫情和人畜共患病流行。
第四篇: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这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基层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滞后,口蹄疫、猪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一直威胁着畜牧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如何完善与加强基层防疫体系建设,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动物防疫工作经验,谈一下自己肤浅的看法,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1、当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动物疫病防疫体系不健全,工作开展难度大。近年来,还有部份地方村级动物防疫网络还未建立健全,成为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薄弱环节,村级防疫工作条件差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难于保证常年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1.2 群众动物防疫意识淡薄,主动配合性差.由于我市地处西部山区、群众的文化水平低,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不很积极配合动物防疫工作,不按免疫程序进行科学免疫。
1.3 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利于防疫工作开展。华蓥市辖13个乡镇(街道),有4个乡镇畜牧站无办公用房,3个畜牧站的办公室为危房,其他乡镇畜牧站的办公条件也很差,乡镇畜牧站的防疫、检疫、诊断等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器械、工作手段普遍落后,制约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1.4 动物防疫监管难以到位,综合防治效果较低。由于村级防疫队伍还未健全,对分散的饲养户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平时补针工作难度大,使免疫接种密度在非集中免疫期间难以达到规定指标,从而使综合防治效果降低,个别边远地区甚至出现免疫死角,成为动物疫病发生的潜在隐患。
2、进一步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对策
2.1 加强行政管理。动物防疫工作的最终目标不仅是保护动物健康和畜牧业发展,而且是保护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动物防疫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防疫观念,并以此为准则确立动物防疫工作的地位和目标。各级政府和畜牧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行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兑现。
2.2 建立完善机制。各地应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完善动物防疫监测预警体系、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动物防疫物资保障体系,强化对乡镇和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技能。要加强现有动物防疫机构建设,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防疫工作理念,逐步健全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切实解决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改善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环境,积极提升乡镇动物防疫站业务能力。
2.3 广泛宣传发动。动物防疫必须依靠广大群众,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行“群防群控”、“联防联控”。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人民群众的动物防疫法律意识,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组成完善的疫情监测网络体系,提高疫情快速反应和处置的能力。
2.4 搞好防疫监管。要继续采取“五强制”(强制免疫、强制隔离、强制封锁、强制消毒、强制检疫)措施,切实加强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要健全完善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加强以口蹄疫、禽流感为主的动物疫情调查和监测工作,进一步改善工作手段,做到及时、准确地报告疫情。各级政府要建立一支反应迅速的动物疫情应急队伍,一旦发生重大疫情、立即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快速处置,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5 坚持依法防疫。动物防疫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做好动物疫病的免疫、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要确保三个100%。做好畜禽免疫和耳标标识的佩戴工作。春秋两防工作结束后,应加强督促检查、查漏补缺,对免疫指标达不到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力争使畜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耳标配戴率达到100%,对新补栏畜禽、怀孕畜、仔畜、漏免畜及因病缓免畜要及时补针,做到动物防疫密度常年保持100%,以全面提高畜禽抗疫病风险的能力。
2.6 加强检疫监督。我市近年发生的多起动物疫病都与外引畜禽有很大关系,为了防止和控制动物疫病发生,到外地购买畜禽必须实行申报检疫管理制度, 严禁私自乱引。要把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监督检查紧密结合起来,对运载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过往车辆严格查证,验标、点物、登记;对运输的猪、牛、羊、禽等必须加强检疫;对运输工具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对来路不明的“三证”不全的畜禽进行补检重检,坚决杜绝外疫传入及疫情扩散。
第五篇: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 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湖北省畜牧兽医局
近年来,湖北在农业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依法治牧,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积极修订完善了《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例》,着力构建了新型兽医服务体系,稳定激发了基层兽医队伍活力,在推进兽医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中取得了新突破、新成绩。
一、加强法制建设,出台新动物防疫条例
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加强动物防疫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2011年8月3日审议通过了《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1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畜牧兽医部门重要职能,创新和完善了动物防疫管理一系列规定,为破解我省动物防疫难点、推动动物防疫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主要特点如下:
(一)细化了政府的防控职责。《条例》在按照新《动物防疫法》“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动物防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计划,制定并组织实施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建立完善动物防疫体系”规定的政府职责基础上,进一 1 步强调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结合我省实际,对《动物防疫法》关于“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群众协助做好本辖区域内的动物疫病与控制工作”的规定予以细化,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动物疫病防控需要,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公共服务体系,配备动物防疫公益性服务人员,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社区、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当地人民政府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督促、引导村(居)民依法履行动物防疫义务”。
(二)依法依规强化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和重点在基层,在养殖业第一线,湖北出台的新《条例》还从法制上对基层防疫体系建设作了明确规定:一是健全体系。《条例》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动物疫病防控需要,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公共服务体系,配备动物防疫公益性服务人员;二是落实经费。《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监测、可追溯体系建设,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动物和动物产品违禁物监测,基层防疫队伍培训等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三是稳定队伍。《条例》规定省人民政府组织制定和落实基层动物防疫人才引进、培养及生活待遇保障等制度,对长期在基层服务的动物防疫人员在聘用及职称评审、晋升中予以政策倾斜。每年安排资金用于乡镇、村动物防疫人员的实用技术培训。
(三)延伸了法规的覆盖面。《条例》规定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开展违禁物自检,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进 2 行监督检查和抽检;屠宰企业应当开展违禁物检测,并接受驻场官方兽医的监督;从事动物收购、贩卖、运输的企业(合作社、经纪人),应当在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备案,并设置了相应的处罚条款。《条例》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集体伙食单位以及从事肉食品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使用经检疫合格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并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违法使用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动物和动物产品的经营单位和个人将受重罚。
我省出台的《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例》,除了上述特点外,在遵循和细化上位法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动物防疫工作的具体实践,还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了养殖主体的防疫责任、动物检疫工作新机制等一系列有创新、有特色、有亮点的规定,体现了湖北特色,是一部立法质量很高的地方性法规。
二、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动物防疫新体系
为了面对兽医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切实解决基层单位“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的问题,早在2004年,湖北就按照国务院、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政策规定和要求,率先在全国启动了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在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改革和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益地探索和推进工作。
湖北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国发【2005】15号、鄂政发【2007】3号文件的要求,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坚持“强化公益性职能,放开搞活经营性职能,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分离”,着力构建以“县为基础,强化监 3 督,防检统一,治疗放开”的新型基层动物防疫管理体系。主要做法如下:
(一)建立健全基层兽医管理机构,确保有人管事。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基层。湖北在改革中,十分注重基层兽医组织机构的设置和配备,结合全省各地的实际情况,目前基层兽医组织管理机构大致有三种设置形式:一是独立的公益性乡镇畜牧兽医站。主要分布在乡镇站改革基本到位、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比较明确的地方;二是经营服务型的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主要分布在改革中人员分流较好的地方;三是公益性和经营型合署办公。这种机构形式基本上是在原乡镇畜牧兽医站整体转制下更名和整合的,既设有畜牧兽医站,又建有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且两者合一办公。目前,全省现有行政乡镇1198个,乡镇设有畜牧兽医组织机构1169个,占行政乡镇数的97.57%。另外,有少数乡镇既无畜牧兽医站,也无经营性服务组织,是在乡镇政府内设有动物防疫办公室。通过改革,各级政府对兽医工作的领导和重视程度明显增强,兽医机构队伍稳定有序。
(二)组建“两支队伍”,确保有人干事。根据改革的要求,湖北各乡镇均组建了防检监督员和村级防疫员两支队伍。防检监督员队伍按照每个乡镇2~3人定编,实行编制在县,服务在乡的管理模式,专门从事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等公益性服务工作。村级防疫员由乡镇政府根据动物防疫工作需要,通过统一组织考试招聘,实行一年一聘、绩效考核、末位淘汰、签订合同、报酬与业绩挂钩等动态管理模式。目 4 前,省乡镇共有畜牧兽医从业人员21460人,县市实际派驻乡镇防检监督员2280人,乡镇招聘村级防疫员达14449人,从事动物诊疗的兽医服务人员10223人。
(三)公益性服务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有钱办事。根据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试行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全省基层畜牧兽医公益性服务实行“政府买单”,将公益性服务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一是绝大部分县(市、区)按照省委、省政府文件规定,按每个农户不低于2元的标准,将公益性服务资金列入县级地方财政预算;二是省财政动物防疫公益补助经费,按每个农业人口20元的标准,由财政部门采取国库直接支付的办法直达给承担服务的主体。2011年,各级财政拨付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经费超过2亿元,人平达1.32万元;三是建立乡镇兽医从业人员养老和意外伤害保险机制。自2005年以来,全省各地按照购买养老保险分摊比例规定,逐年为乡镇兽医从业人员购买养老保险。2011年,全省乡镇兽医从业人员应参保17732人,实际参保14570人,实交保险费6235.91万元,其中,单位上缴人平0.43万元,人平个人承担1504.28元。另外,湖北还积极与人保公司协调沟通,按照每人100元的标准,要求全省各地为所有一线动物防疫人员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保障了乡村防疫员在工作一线的人身安全。
三、加强兽医管理,基层兽医焕发新生机
(一)切实加强基层兽医医政管理。近年来,我省在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设和规范管理方面,开展了一些卓有成 5 效的工作,对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起到了保障作用。一是围绕农业部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配套法规,在多次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几易其稿,制定并印发了《湖北省动物诊疗许可证管理办法》,作为我省动物诊疗许可证管理指导性文件;二是按照农业部《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湖北省动物诊疗许可证管理办法》;三是认真组织开展乡村兽医登记。按照农业部《》,目前,湖北已完成注册登记乡村兽医21460名,其中,大专以上1874名,中专及高中10522名,初中及以下9064名,分别占8.7%、49.1%、42.2%;四是认真组织开展执业兽医考试工作。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举办以来,我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2010、2011年我省参加的有效考生为6158人,取得职业兽医师资格782人;取得职业助理兽医师资格877人,总通过率为26.84%,远远高于全国15%的通过率,为全面推行执业兽医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切实加强基层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湖北十分注重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严格国家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全面实施了全省所有乡镇兽医站的改扩建,部分乡镇兽医站还新建的办公楼,配备兽医实验室专用设备。同时,省级加大对防疫冷链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截止“十二五”末期,湖北省级财政积极支持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省级财政投资5000万以上,给地市级配备了20台疫苗冷藏车,在各县(市区)建设了150个低温冷库,在各乡镇兽医服务中心(站)配备了低温冷柜,给每个防疫员配备保温箱,6 实现了地市有专业大型冷库和专业配送车,县级有中型低温冷库,乡镇有冷柜,防疫员有保温箱,保证了疫苗质量。
(三)树立典型激发基层兽医工作热情。为了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热情,湖北连续两年组织开展了全省百名先进村级动物防疫员评选表彰活动。对评选出的优秀防疫员,予以公开隆重表彰,并利用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优秀防疫员先进事迹,还组织先进村级动物防疫员到外地进行了考察学习。宜昌、襄樊等地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优秀乡村防疫员评选活动,不断提高乡村防疫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今年,我省将继续组织开展先进村级动物防疫员评选表彰活动,继续对优秀乡村防疫员予以重奖,并按照分期分批分片的原则,将所有乡村防疫员进行一次轮训,努力提高的业务能力水平和素质。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通过改革,建立新型兽医服务和动物防疫体系,逐步提高其经济和政治待遇,使基层兽医人员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使基层防疫工作从无人、无钱防疫转变到“有人防疫、有钱防疫”的新局面。
今后,湖北将进一步落实有关法律法规,继续争取加大公益性服务的财政保障力度,继续开展百名乡村防疫员评选活动,切实提高基层兽医人员待遇,增强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的活力,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