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时间:2019-05-13 15:0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机场的发展现状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机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篇:我国机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机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民航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用航空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机场建设也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机场总量初具规模,机场密度逐渐加大,机场服务能力逐步提高,现代化程度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为中心,以成都、昆明、重庆、西安、乌鲁木齐、深圳、杭州、武汉、沈阳、大连等省会或重点城市机场为骨干以及其他城市支线机场相配合的基本格局,我国民用运输机场体系初步建立。

一、机场现状

1.通航的城市和机场

2009年,我国境内民用航空(颁证)机场共有166个(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165个,军民合用机场 45 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163个。全国机场平均密度为每10 万平方公里

1.53 个; 4E 级机场25 个、4D 级机场35 个、4C 级机场58 个、3C 级机场29 个。

2.主要生产指标

2009年,我国机场吞吐量各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旅客吞吐量48,60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79%。其中,国内航线完成44,90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02%(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为1166.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46%);国际航线完成3705.4万人次,比上年降低1.92%。

完成货邮吞吐量945.6万吨,比上年增长7.04%。其中,国内航线完成625.1万吨,比上年增长10.85%(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为45万吨,比上年增长2.45%);国际航线完成320.5万吨,比上年增长0.32%。

飞机起降架次484.1万架次,比上年增长14.52%。其中:运输架次为436.5万架次,比上年增长15.12%。起降架次中:国内航线447.4万架次,比上年增长16.57%(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为11.2万架次,比上年增长1.82%);国际航线36.7万架次,比上年降低5.41%。

3.旅客吞吐量分布

所有通航机场中,年旅客吞吐量在100万人次以上的有51个,比上年增加4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机场旅客吞吐量的95.77%;年旅客吞吐量在1000万人次以上的为14个,比上年增加4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机场旅客吞吐量的64.71%;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机场旅客吞吐量占全部机场旅客吞吐量的32.80%。全国各地区旅客吞吐量的分布情况是:华北地区占17.60%,东北地区占6.04%,华东地区占29.46%,中南地区占25.68%,西南地区占14.81%,西北地区占4.72%,新疆地区占1.70%。

4.货邮吞吐量分布

各机场中,年货邮吞吐量在10000吨以上的有45个,比上年增加1个,完成货邮吞吐量占全部机场货邮吞吐量的98.81%;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机场货邮吞吐量占全部机场货邮吞吐量的57.25%。

全国各地区货邮吞吐量的分布情况是:华北地区占18.35%,东北地区占3.80%,华东地区占43.80%,中南地区占21.67%,西南地区占

9.64%,西北地区占1.87%,新疆地区占0.87%。

二、机场发展的特点

一是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大型机场初具规模,3个城市的4个机场旅客吞吐量达5867万,占全国总量的近40%,平均旅客增长率为14.4%,这些机场虽然发展趋势迅猛且经营条件良好,但尚未具备成为枢纽机场的能力;

二是以省会城市、东部地区沿海发达城市以及西部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为主体的干线机场,构成了航空运输的中坚力量,这些机场旅客吞吐量达7166万,占全国总量的近50%,平均旅客增长率为11%,显示出了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三是其他的115个中小机场,它们的数量虽然占到全国机场总量的80%,但其承担的运量却仅占10%左右,其中占全国机场总量55%的78个小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尚不足10万人次,企业平均负债率高达70%以上,靠政府财政补贴过日子,这些机场绝大部分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经营环境十分脆弱,发展面临极大的困难。

三、机场建设的发展趋势

1.机场开发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

至20世纪末,机场的开发基本上还是考虑其自身利益的要求。尽管机场所在城市的政府在确定机场选址、制定其战略发展规划时,考虑到机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但由于体制和意识的限制,在制

定和实施机场规划时很少能从更宏观的层面去考虑周边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图式。近十年来,机场的发展越来越显现出其对周边和城市发展的拉动和规模效益。因此,在制订机场的战略发展规划时,一定要将其和当地的区域和城市规划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到机场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潜力。

航空城的概念正是体现了这一理念。在机场及周边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将机场及周边地区开发成卫星城,结合现代物流中心、免税商务区、会展中心等或设置机场经济开发区等模式,综合考虑发展该地区的相关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和就业等问题。在微观层面,机场的开发要特别注重未来的灵活性,要考虑到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平衡解决方案,能够灵活应对机场未来的发展和功能需要。

2.生态及节能设计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愈发强调环保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生存问题。机场航站楼设施作为大型的公共设施,尺度巨大,配备有大量复杂的各种设备和系统,其能耗颇大,因

此,生态及节能设计是在航站楼设计中必须实施的—个重要原则。在照明设计方面,要能充分的利用太阳能。

3.强调旅客体验,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当今世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进程,各国间的航空业务量不断增加。运营方面,航空公司将进一步探索低成本的运营模式,以降低旅客的旅行成本。航空公司的联盟运作模式在不断深化,以给旅

客提供更舒适、经济的服务和更方便的中转换乘。航空公司也将在航站楼内给旅客提供更完善的各种设施。航站楼设计方面更注重人性化的设计,除了创造良好的门户形象,更注重在陆侧和空侧创造良好的到达感,强调旅客体验。

4.增加非航空业务活动

机场的主要任务是给旅客、航空公司、驻场单位和其他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航站楼及其他辅助设施。按照国际经验,机场收入的50%甚至更多将来自于非航空业务活动的方面。因此,机场当局应深入探索可增加非航空业务活动的领域和商业运营模式,以最大化的增加机场的运营利润。欧美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经验可供借鉴,而国内80%以上机场运营赤字的状况急需改善。

综上所述,我国机场业的发展虽然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与国土面积相当的美国比较,我国公用机场数量只有美国的1/17,航班运输机场只有美国的1/5,无论数量还是业务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机场的发展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机场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机场的发展应该更加注重对地方和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和规模效应,加强战略规划并要对未来有足够的前瞻性,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也将大大提高机场的运营效率。只有与时俱进,把握现代机场发展特征及趋势的机场设施建设开发,才能给机场的运营提供成功的保障,才能使中国完成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转变。

【英文文献】: When it comes to duty free sales aimed at Chinese consumers, beauty companies are coming together on a strategy: Go deeper.Developing a presence in the country's major airports of Beijing, Shanghai and Hong Kong is no longer enough to capture the booming China travel retail business, said beauty exhibitors at this year's Tax Free World Association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which was held here last month.To counting Chinese traveling abroad, 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establish a presence in the country's secondary airports, such as Dalian, Guangzhou and Shenyang.“There are now around 20 international airports in China,” said Terry Chua, the director of travel retail in Asia/Pacific for Coty Prestige.“Their infrastructure is developing very quickly.There is a lot of activity, and a lot of opportunities.” “I think we can expect to see an even bigger increase in secondary airports,” Chua noted.“More people are coming in to Beijing and Shanghai, and are taking time to see surrounding cities as well.There will be a halo effect with the secondary cities.”

参考资料:

1.中国民航总局2009年全国机场生产统计报表;

2.《机场卓越经营》第46页 作者:马少华主编;

3.《中国民用机场建设发展报告》作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主编 中第28页的文章《21世纪现代机场的发展趋势》作者:罗隽;

4.《民航机场地面服务概论》作者:李永、朱天柱编著;

5.Brands See Opportunity in China's Airportsauther: Lowther,Betsy;

第二篇: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物流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运输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距甚远,即使这些现有设施,由于种种原因也不能充分利用。相对落后的信息跟踪服务体系和网络体系也制约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总的来说,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企业自货自运部分过大,对专业化物流的需求不迫切

拿公路运输来说,目前我国自货自运车辆占社会运输车辆总数的70%以上,运输效率低,物流过程浪费惊人。长期起来“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和经营观念使货运市场呈现货源封闭状态,社会物流专业化服务程度很低。

(2)物流服务规模小,范围窄

一方面基础设施落后,且利用效率不高,如目前全国仓储行业仓库利用率仅为40%;另一方面,物流经营对管理和信息要求都很高,而我国这两个环节都比较薄弱。

(3)法律法规不配套

物流是一项高度系统化的工程,需要从业者具有完善的市场意识和法制观念,而我国有关物流经营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大部分从业者市场意识薄弱。

另外,我国物流业虽然存在问题,但在80多年的发展下也有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理论研究水平显著提高。

(2)企业的物流意识逐步增强。

(3)出现了一批具有现代物流特征的物流企业。

(4)物流技术和设施水平不断提高。

(5)宏观物流管理得到加强。

挑战与机遇并存,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与自身条件下,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有以下有利因素:第一,供应渠道呈现多样化,流通环节减少,这符合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第二,货物运输中小批量、多品种、高价值的货物越来越多,客户在运输的时间性和服务质量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第三,生产制造业对专业物流服务需求增长。一些大型生产企业开始转向寻求专业运输企业为其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组织运输和配送。一些跨国公司对选择有实力的专业物流企业负责其物流运作有较高的要求。

第四,我国的运输企业和储运企业专业化物流服务能力有所提高。第五,物流服务领域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一般工业产品的流通费用占商品价格50%左右,而新鲜水果、易变质食品和某些化工产品的流通费用有时高达商品售价的70%以上,我国汽车生产中90%以上的时间是原材料、零配件的储存、装卸和搬运时间。这些费用和时间上的消耗正是实施物流管理的领域,为物流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从整体上看,物流管理技术还不成熟,物流技术装备还比较落后,物流产业政策建设刚刚起步。无论是企业物流还是宏观物流光临任重道远吗,需要每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使中国的物流管理水平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只要善于发展优势,就能有长远的进步。我相信只要政府、企业、民众三者共同努力,就能使物流业追上世界先进水平甚至超过。

(物流管理2班 张明瑞1202022255)

第三篇:我国个人所得税发展现状分析

目 录

一、摘要....................................................................................................2

二、引言....................................................................................................2 三.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分析........................................................3

(一)中国所得税法的概念、地位与历史沿革............................3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的现状................................................3

(三)中国与英美两国个人所得税税率、税收级距的比较........5 中英两国的个人所得税分析比较................................................5 中美两国个人所得税分析比较....................................................7

(四)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的改革方向..........................................9

(一)选择合理的税制模式........................................................9

(二)合理的设计税率结构和费用扣除标准............................9

(三)扩大纳税人知情权,增强纳税意识................................9

(四)加大对偷漏个人所得税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9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摘要

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中国税收体系中,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个人所得税是一个年轻的税种。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政策和经济发展状况,我国自1980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其增长迅速,在税收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个人所得税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以及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核心税种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税制改革的变化,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现行的个税征收体制,并通过对当下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我国个税体制与英美两国进行对比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总结出我国未来进行个人所得税体制改革的方向及具体目标,我相信通过对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和完善,更好的发挥税收的调节经济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职能

个人所得税的现状

个人所得税改革方向

个人所得税征管

二、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临界值0.4, 而贫富差距现象严重是阻碍建设和谐社会的瓶颈,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佳途径, 就是完善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让其充分实现劫富济贫的功能, 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现行的个人所得税从体系设置方面和税收征管方面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要合理设置税收体系, 加强监管。个人所得税是新税制改革以来收入增长最为强劲的税种之一,尽管其在我国组织财政收入、调节个人分配方面的职能作用逐步增强,但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税收总体中的比重仍然偏小,在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中作用发挥仍存在较大差距,个人所得税目前已成为国内税收中的第四大税种,在部分地区已跃居地方税收收入的第二位,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也应该看到,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税收总体中的比重依然偏小,2008 年占全国税收总收入的6.87%,2009 年仅占税收总收入的6.64%,与西方国家高达40%的比重相比,其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作用的发挥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改革个人所得税制的呼声日渐升高。文章从目前个人所得税制设计缺陷和征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发,结合税制改革的目标定位,明确妥善处理关系,试图从多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对策。

三.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分析

(一)中国所得税法的概念、地位与历史沿革

个人所得税及其相关法律在新中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在发展中不断认识、不断完善的过程。

个人所得税起源于1799年的英国,目前已经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征的一个重要税种。在今天各国的经济发展中,个人所得税发挥着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二是收入调节、减少贫富差距。个人所得税法与其他税法相比具有以下一些突出的特征。一是其纳税义务人为自然人,因此牵涉范围广,社会影响面大;二是税源复杂、纳税主体分散,对于税收监管水平和社会纳税意识要求比较高;三是由于个人所得税是对自然人的收入进行调控,调控作用直接,因此对税法制订合理性和执行效果比较敏感。

新中国个人所得税法的立法实践可以追溯到1950年,1950 年曾对个人的存款利息所得、公债和其他证券利息所得以及其他利息所得征收开征过利息所得税, 但此税已于1959 年停征。改革开放后, 随经济发展,全国人大、国务院于1980 年后通过《个人所得税》、《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和《个人收入调节税》等法律法规开始向个人征收收入所得税。但三个税种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能回避问题,如由于税制和税法不统一, 使不同税种的纳税主体之间的纳税差距加大,因此我国于1994年进行了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全面改革,将原来按照纳税人类型分别设立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并从纳税人、征税项目、税率、费用扣除等方面加以完善,从而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比较完善的、统一的和符合我国国情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其后,《个人所得税法》经过多次完善,如1999 年10 月起对居民储蓄存款开征利息税;2000 年1月起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由征收企业所得税改为征收个人所得税;最近的一次重要修订发生在2011年,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的现状

中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分类征收 中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采用分类所得税制,将个人取得的各种所得划分为11类,分别适用不同的费用减除规定及高低不等的税率和优惠办法。

2、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 累进税率体现公平,调节收入水平。比例税率体现效率,以实现普遍纳税。

3、采用定额和定律两种方法减除费用

中国目前对工资、薪金所得和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等项目,每月减除费用3500 3 元;其他收入采取定额和定率两种方法减除费用,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扣除800元的费用;每次费用收入4000元以上的,按收入的20%减除费用,如劳动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等;但对股息、红利、偶然所得等非劳动所得,计算纳税时不扣除费用[1]。

目前中国个人所得税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

一是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额比重过低。过去的20年是我国经济总量和国民财富增长最快的时期,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均走在世界前列,但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额比重却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1998年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额比重为3.4%,2001年这一比重提高为6.6%,而美国这一比重超过40%.我国周边的国家,如韩国、泰国、印度、印尼的比重(一般在10—20%之间)均超过我国水平。据国家税务总局最近测算的一项数据表明:我国个人所得税每年的税金流失至少在一千亿元以上。其理由是: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占总收入水平的30%,发展中国家是15%.我国去年税收总收入一万七千亿元,个人所得税收入一千二百亿元。如果按照发展中国家15%的比例计算,我国去年应该入库个人所得税2250亿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收入要成为国家的主要收入还不太现实。但是,个人所得税所占的比重实在是太低,如此过低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在世界上实在并不多见。可见,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现状令人堪忧。

二是居民收入渠道多元化,税源隐蔽,难以控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较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个人收入来源渠道增多,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收入结构日趋复杂。政府未能根据收入分配体制全面调整及现实情况的变化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收入监控体系。另外我国的财产税调节不力,还没有遗产税、赠与税等税种。目前个人收入除工资、薪金可以监控外,其他收入甚至上处于失控状态,许多隐形收入、灰色收入税务机关无法控制也控制不了,造成个人所得税实际税源不清。另外纳税人多、面广、分散、收入隐蔽,纳税人在银行里没有统一的账号,公民收入又以现金取得较多,与银行的个人账号不发生直接联系,收入难以控制。

三是个人所得税在社会再分配中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有限,不能充分体现公平税负,合理税负的原则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收入差距水平已经达到相当大高的程度。一般认为,基尼系数0.3-0.5表示相对合理,通常以0.4作为警戒线。而实际情况是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达到0.48。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从财税视角分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现行税制不完善导致税收杠杆不能充分发挥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

1、税率设计不合理,工薪阶层税率偏高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对工薪所得实行5%~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而对个体工商户和承包承租所得实行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工资薪金所得最高边际税率太高,且对工资薪金所得的征收对象主要由普通收入阶层 4 承担,难以实现税收公平原则。而对股息、红利所得则采取20%的比例税率,进一步造成实际税负的不公平。

2、税制本身存在着明显的制度缺陷,出现逆调节,对高收入阶层缺乏基本的调节和监控手段 目前来自工薪阶层的税收收入占到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的40%左右,中低收入工薪阶层不是个人所得税要调节的对象,却成为了征税的主体。

3、中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选择的是分类所得税制,对不同收入来源采用不同税率和扣除方法,容易出现综合收入高,但是所得项目多的纳税人不纳税或少纳税,而综合所得低但所得项目单一的纳税人反而多纳税的不公平现象。不能反映纳税人的综合纳税收入,也不能全面衡量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难以体现公平税负、合理负担的征税原则。

四是费用扣除标准不合理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基起征点为3500元,征收个人所得税主要的目的是调节个人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维护社会公平。3500元的起征点显然偏低,起征点偏低,会加重中低收入群众的负担,影响人民生活,还会弱化个人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我国现行分类制下在费用扣除上不考虑家庭、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因素,表面上实现了公平,实际上由于每个纳税人的负担不同,却扣除同样的费用,造成了税收不平衡。与美国相比,中国只根据个人收入而不考虑家庭状况,美国是根据个人收入逐步提高税率,以此来减少低收入者的负担和控制高收入者的收入过快增长,最基本的原则是多收入多缴税,收入低的先缴税再退税。

(三)中国与英美两国个人所得税税率、税收级距的比较

中英两国的个人所得税分析比较

1、中英两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收入水平不同:

因为中国目前的个税起征点是2011年设定,我们采用历史数据对中英两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收入水平进行评估。在英国,生产力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都比较高,20%的高收入占总收入的近50%、20%的低收入只占总收入的6%。高低收入差距为8.33倍。大部分纳税人的收入减去法定扣除项目以后,还有较高的应纳税所得额,税源广泛可靠;而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平均收入水平较低,主要是因为我国生产力比较落后,收入分配差异大,一小部分地区和人口收入水平很高,而绝大部分人口生活水平很低,导致人均收入较低,大多数人获得的收入减去法定扣除项目后所剩无几,应纳税所得额很小。

2、中英两国个人所得税征管方法不同:

两国个人所得税征收方法不同导致级距数目不同: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的分类所得税模式的优点,一是可以按不同性质的所得,分别采用不同的税率,实行差别待遇:二是广泛采用源泉课征法,从而可以控制税源,又可以减少汇算清缴的麻烦,节省稽征费用。但是这种 模式的缺点是不能反映纳税人的真正纳税能力,有失公平。而英国个人所得税采用的综合征收同分类征税相结合的模式的主要优点:一是最能体现纳税人的实际负担水平,最符合支付能力原则或量能课税的原则;二是可作为调节社会经济的“自动调节器”,有利于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

我国同英国征收方法不同是由于两国不同的国情导致。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历史较短,占财政收入比重较低,重要性不如增值税、消费税等流转税,税收征管方面力求简便易行。分类计征方法对于税收征管水平的要求较低,同我国税收征管发展水平向适应。英国个人所得税征管历史悠久,纳税人意识强、税收征管水平高,采用综合征收同分类征收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税收的收入作用和调节作用。

3、中国相对英国在个税问题上应改革和借鉴的方面

①建立综合征收与分项征收相结合的税制模式 借鉴英国的个人所得税经验和发展趋势,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应创造条件逐步向综合税制过渡。在区分综合征收项目和分项征收项目时,可考虑两个标准:一是将所得性质相同的列为综合,所得性质不同的列为分项;二是将计算简便的列为综合,计算复杂的列为分项。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首先应将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每一种所得进行非常细化的分类,然后将这些细化了的分类所得按照如下四种所得类型分别总计:劳务所得,如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等;营业所得、投资所得,如股息、利息、红利等;其他所得,如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然后对那些投资性的,没有费用扣除的,并且能够较好采用源泉扣缴方法的应税所得,如投资所得、其他所得等,实行分项征税的办法。对那些属于劳动报酬所得、有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则实行综合征收的办法。

②调整税率结构,实现公平税负、合理负担税率模式的选择,不仅直接影响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而且关系到政府的一些政策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应根据英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基本趋向和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结合税收模式的改革科学地设计个人所得税率:具体而言,对财产转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稿酬所得、股息利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等非专业性和非经常性所得,实行比例税率;对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承包租赁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专业性和经常性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为缓和调节力度和刺激国民的工作积极性,个人所得税的超额累进税率档次可以减少至3—5档,最高边际税率可以降为30%——35%。具体而言,如果对勤劳所得和非勤劳所得仍分设两套超额累进税率,则勤劳所得可考虑从原有的9个累进级距档次改为3个,税率调整为5%、15%和25%,非勤劳所得仍可维持5个累进级距档次不变。中美两国个人所得税分析比较 1.个人所得税收入占总税收比重分析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个税地位明显偏低。造成这一结果的部分原因是,中国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税款大量流失。从2005年中国个人所得税分项目收入比重看,工薪所得税占54.176%,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占14.12%,两者合计占68.196%;企事业单位承包、劳务报酬等其他项目应交税所占比例较小,约占3.141%。这就意味着大部分非工薪的高收入者应交的个人所得税没有足额缴上来。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实行的是分税制,存在较多逃税漏税,会造成所得来源多且综合收入高的纳税人反而不交或交较少的税,中国高收入群体收入来源具有多元化、隐形化特点,收入通常直接以现金支付,并不通过银行转账,税务部门无法如实掌握个人的收入来源和收入状况。因而源泉扣缴只能管住那些代扣代缴规范的工资收入,高收入者却能通过税前列支收入、股息、红利和股份的再分配、公款负担个人高消费和买保险、现金交易等多种手段“合理避税”。

比率(%)中美个人所得税占总税收比重对比图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中国美国20016.90%54.93%20027.12%51.03%20036.93%50.12%20046.75%49.06%20056.78%48.81%20066.52%49.08%20076.44%50.76%20086.86%52.73%20096.63%51.67%20106.61%50.20%年份(年)

2.个税对收入差距调节的作用

我国经济目前处于转型阶段,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养老、医疗、就业保障机制还在建设中,因此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收入差距的任务仍然很艰巨,它作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功能没有凸显,调节收入分配与稳定社会的是当前个税的主要功能定位。由于该税种在我国财政收入中地位偏低,故调节收入分配这一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贫富差距现象依然严重。

3.中国对美国在个税级距和税率方面的主要缺点 当今中国社会收入不均衡,贫富差距过大已经成为社会公认的事实。国家统计局于200820.00%15.00%10.00%5.00%0.00%美国顶级5%的富人1.28%中国顶级8.9%的富人17.82%中美顶级富人所缴的个人所得税比较年公布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7,超过国际公认的贫富差距已经非常严重的界限。初次分配不尽合理是造成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然而,由于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一些缺陷,使得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受到限制,也成为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一项原因。2011年第一季度,个人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8.7%。这就说明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定位并非作为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而主要是调节收入差距的主要手段。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采取九级税率,税额计算比较复杂,并且级次使用效率较低,边际税率过高。这些缺陷都造成了调节收入分配职能的弱化。

(四)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的改革方向

(一)选择合理的税制模式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考虑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应摒弃单纯的分类征收模式,确立以综合征收为主,适当分类征收的税制模式。分项税制模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缺乏公平,征管效率低下,不利于个人所得税的职能作用的发展。而以综合所得课税为主、分类所得课税为辅的混合制真正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有利于体现量能纳税的原则,真正实现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防止两极分化的目标。

(二)合理的设计税率结构和费用扣除标准

我国个人所得税目前的税率结构有悖公平,容易使得纳税人产生偷逃税款的动机。其次,考虑通货膨胀、经济水平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适当提高减除费用标准和增加扣除项目。我们可以允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相应确定减除费用标准,并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备案,这样做既可以更好地符合实际状况,也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水平。

(三)扩大纳税人知情权,增强纳税意识

法律是关于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权利义务是对称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现实社会中权利义务不对等,履行纳税义务与否,并不影响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享有。既然能享受权利又不履行纳税义务,必然使“纳税光荣”只剩下空洞的口号,丧失了法律公平、正义之本。在税法宣传上更多的是宣扬纳税人的义务而淡漠纳税人的权利,弱化了纳税意识。政府职能的正常运转与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密切相关,政府部门使用纳税人提供的资金,纳税人享有监督政府部门工作和接受政府部门服务的权利,纳税人的监督能有效防止诸多重复建设、浪费,也是遏制腐败的一剂良方。

(四)加大对偷漏个人所得税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

搞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对偷漏税行为查处、打击得力是关键之一。针对现阶段我国对个人所得偷漏税行为查处打击不力的现状,通过立法,赋予税务机关一些特殊的权力,增强执法的力度。同时,对一些偷漏税构成犯罪的纳税人,不能以罚代法,必须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第四篇:我国风险投资现状分析及发展

我国风险投资现状分析及发展 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讲,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从运作方式来看,是指由专业化人才管理下的投资中介向特别具有潜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投入风险资本的过程,也是协调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投资者的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投资方式。

一、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现状

1)、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分析

从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我们很早就开始发展风险投资,但至今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行业,也没有形成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融资渠道。其现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投资公司的“能量级别”低(规模小、数量少、资金弱),达不到产业规模,因而难以在高技术产业化方面起到主导作用。一些风险投资公司只有上千万元甚至几百万元的资本,只能支持一些投资少、风险低的短平快项目。受“块头”、实力限制,无法通过组合投资来分散风险,缺乏抗风险能力,资金难以快速地滚动发展。风险资本不足是风险投资事业不能尽快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

(2)风险投资的融资渠道狭窄,资金流量单

一、有限,导致了科技风险基金的风险投资职能很弱,风险投资行为也不规范。国外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富有家庭及个人、养老基金、捐赠基金、银行持股公司、投资银行、外国投资者等。我国目前风险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来源主要是银行的科技开发贷款。虽然在发展初期由政府资助扶持风险企业发展是完全必要的,但随着风险企业向纵深发展,开辟多渠道的融资体制更具有长远意义。因为在政府财力有限的前提下,风险资金无法形成良性循环,同时由政府行为来代替市场的风险投资行为,往往也是低效的。

(3)知识产权制度的不完善及资金市场化程度的脆弱,使我国风险企业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剧。一方面,我国国内的高技术市场大部分被国外产品占领,这使得我国的风险投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资金相对比较短缺,市场化程度不高,投机者可以利用经济转型期出现的漏洞,不必冒很高的风险便可获得很高的收益。加之,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覆盖面比较狭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损害了一些进行高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的利益,使他们的高投资不能获得很高的收益。

(4)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不畅,使一些潜在的投资者因惧怕“投进去,收不回”,而对风险投资望而却步。风险投资是一种权益投资,其投资对象是处于创业期的未上市的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兴企业,要求有相当高的回报来补偿其承担的高风险。若只是为了获得红利,那么即便是高成长企业的很高的利润和红利也无法充分补偿这种投资的高风险,因此只能走退出渠道:高价出售、上市或回购。

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退出机制。就风险投资的三种退出方式而言,首先是我国股票市场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但还没有适宜高科技企业上市的第二板市场,因此风险投资公司很难将成功的风险企业辅助上市;其次,不少高科技公司、企业脱胎于高校、研究机构,它们与原单位的产权关系模糊,加上我国产权评估机构和产权交易市场不发达,使得我国高科技企业很难自由的转换产权,这又阻碍了转让股份的道路;再次,风险企业一般是在缺少资金时才会有融资需求,其创立者无法通过回购来满足这一要求,因此第三条路也行不通。这种状况造成风险投资公司进入容易退出难,无论风险企业发展好坏都不得不继续提供管理和融资,因而非常不利于风险投资的发展。

(5)风险投资的政策资源和人力资源尚缺乏,这是我国风险投资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家对风险投资的关注尚停留在试点阶段,其发展处于自发状态,缺乏风险投资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对风险投资的发展规划、政策及法律法规建设还是空白,不具有像美、日等发达国家那样充足的扶持性政策。另外,风险投资家应是具有较强工程技术基础知识,有金融投资实践和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实践的“通才”,我国目前不仅缺乏这类精通风险运作的人才,而且现行的人事管理体制和教育体制也不适合这种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2)、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存在问题

风险投资业在我国发展成绩显著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由于我国风险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相关问题并未根本解决,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和难点,这些问题也是阻碍我国风险投资更快发展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在风险投资资本构成中占据主导地位,民间资本来源不足,制约了风险投资规模的形成;吸引境内外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政策和措施方面吸引力不足;我国相关的法规制度滞后,阻碍风险投资的形成发展;资本市场建设不完善,风险投资的“出口”问题尚未解决;缺乏具有高度专业素质的风险投资人才。

二、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充分发挥政府示范和引导作用:明确政府直接出资介入风险投资的功能定位,建立投资阶段的相对前移机制及功成身退的退出机制。

政府要制定完善的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政策,建立健全政府扶持机制,吸引境内外资本。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依法监管体系。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政府在风险投资运作中迫切应当完善的法律法规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公司法、知识产权保护法、金融法规。

努力加大政府采购力度,积极创造市场需求。合理利用政府采购协议条款,在政府采购法规中明确提出扶持风险投资企业,积极帮助国内风险投资企业参与国际交易市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积极推出创业板,为促进风险投资发展创造重要的市场条件,建立规范化的收购兼并市场,让风险投资企业通过股份转让退出市场。

加强风险投资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培养广大的人才群体,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和鼓励高级人才从事风险投资事业。

另外,从微观方面来说,除了需要国家法律及政府政策方面的支持外,风险投资企业本身来说也需要不断的自我创新,以达到规避风险,顺利退出的目的。如:理性谨慎选择投资项目;严格控制风险;实行精益化管理以提高退出的可能性,增加获利率;认清企业自己的位置,选择合适的退出时机。

第五篇:我国信用卡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信用卡发展现状分析

一、信用卡的本质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一)信用卡的本质及其特征

信用卡从产生到如今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已经走过了大半个世纪。信用卡业务具有无担保循环信贷的产品特性、透支贷款实际发生的非计划性、无固定场所、授信个体多、单笔金额小等特点。其中,信用卡最核心价值和区别于其他银行产品的根本特征是提供小额循环消费信贷。一方面它不同于借记卡,借记卡是一种用于吸收存款、代理收付、支付结算的金融工具,属于传统金融工具的延伸,其业务本质是储蓄和支付结算;而标准意义上的信用卡(即贷记卡)作为复合型银行产品,是应用于日常费的个人无担保(无抵押)循环信贷。另一方面,与个人消费信贷、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等个人贷款产品相比,信用卡贷款具有典型的无担保(或质押、抵押)和非计划性特征,银行根据持卡人的收入和信用状况为其核定信用额度,只有在客户持卡消费时贷款才实际发放出去。

信用卡在我国银行中仍算是一项新兴业务,业界普遍存在着对其特殊性认识不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国内信用卡业务的发展。首先,信用卡是一种典型的离柜业务,能与电子银行业务实现完美结合;其次,信用卡的产品属性也能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更为重要的是,信用卡是一种不过分依赖柜台销售的金融产品,它不同于单一的信贷业务,其业务环节涉及到银行传统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各个领域,和银行传统业务之间存在本质差别,是银行最全面、最复杂、最集中的特殊业务。

(二)我国信用卡的发展现状

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已经由分散经营、无序竞争逐步走向联网联合的新阶段。总体上说,我国信用卡业务呈现出发卡数量多,速度快,但持卡消费额占社会零售总额的比例低,交易次数、交易额少,特约商户普及率低等特点。

信用卡产业可以分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我国的信用卡产业兼具有引入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部分特征。从全国情况来看,特别在农村和许多小城镇,当前我国信用卡产业在总体上刚刚处于引入期,处于唤醒和了解信用卡产品概念的阶段。但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总的来看开始进入成长期,在这些城市,随着大众市场对信用卡的接纳,持卡人已从过去的少数高端客户往普通人发展,销售加快;更多的发卡机构开始进入信用卡产业,竞争加剧。从市场结构来看,目前尚未形成一个清晰的高中端市场的划分,也尚未形成一个基于不同持卡人的客户结构。目前几个领先银行在信用卡业务的不同领域中各有千秋,各自在一些单项业务上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但是相互比较之下这些特色并不突出、优势并不稳固,更尚未有哪一家发卡银行已经取得了全面的综合优势。同时,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便是目前我国信用卡市场上借记卡仍占超过95%的比例,而且在贷记卡中准贷记卡仍占很大比例,所以真正意义上的贷记卡仍属少数,借贷消费更属少数,因此就目前而言信用卡在我国的发展潜力仍是巨大的。

二、我国信用卡产业发展特点及其问题分析

(一)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特点及优势

自2006年起,我国兑现入世后的承诺开始逐渐全面放开金融业,包括利润空间巨大的信用卡产业,这便给了国际顶尖的外资银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同时,国内各大商业银行也纷纷感到了压力,开始越来越重视信用卡这一块业务,并通过中国银联成立等机会迅速推广信用卡,利用其天时地利等优势网罗了一大批的忠实客户。国内商业银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银联的迅速发展给客户提供了资金通存通兑的便利条件;二是在各大银行的高度重视下,银行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在管理模式及用人制度等方面日趋合理,并逐渐与国际水平接轨;三是国内银行拥有非常庞大的营业网点及雄厚的客户基础,这一点对于外资银行来说绝对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

下载我国机场的发展现状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机场的发展现状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花卉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花卉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花卉业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应运而生,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而不断发展壮大。30多年来,我国花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持续快速发展。回顾花卉产业的......

    我国碳纤维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我国碳纤维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碳纤维是一种纤维状碳材料。它是一种强度比钢大、密度比铝小、比不锈钢耐腐蚀性强、比耐热钢耐高温、又能像铜那样导电,具有许多宝贵的电学、热......

    关于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

    关于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该定义强调了两个内容......

    我国集装箱运输业现状发展分析范文合集

    我国集装箱运输业现状发展分析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起步于上世纪70 年代中期, 经历了比较漫长的起步和培育阶段, 到1990 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仅为156 万TEU,平均每年增长......

    2011年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1年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1-05-03 13:31:57 作者:haoniu 来源:淘牛网 浏览次数:589 网友评论 0 条 一、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全国人大常委、农委副主任尹成杰在......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一、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畜产品总量大幅增加,畜产品质量不......

    我国汽车保险现状与发展分析[范文]

    我国汽车保险现状与发展分析 班级:高专会计111班姓名:陈思颖学号:201112451 摘要: 我国汽车保险业务创办至今经过20多年的迅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进入百......

    我国手机行业现状和发展分析

    我国手机行业现状和发展分析目前我国手机行业特征:1)行业内厂商竞争非常激烈.。我国目前有将近40家手机生产厂商。2002年,摩托罗拉共生产3750万部手机,销售量为1872万部,市场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