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工作推进现场会讲话(本站推荐)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莘县召开这次全市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工作推进现场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工作现场会及省、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总结推广莘县增强村级组织运转保障能力特别是开展农村集体土地集中清理活动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经验做法,对全市增强村级组织运转保障能力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大家参观了莘亭街道
大力植树造林促进富民强村和莘州街道开展集体土地集中清理的工作现场,听取了莘县县委及两个街道的情况介绍,对莘县的做法有了更深的了解,相信大家会受到不少启发。下面,就进一步做好全市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客观分析我市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工作取得的成绩,明确任务,认清差距,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去年全省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工作现场会议以后,我市在高唐县及时召开了现场会,重点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发展集体经济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村级组织运转保障首先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有人管事、有处议事、有钱办事。近年来,通过抓换届、抓整顿、提高报酬待遇、加强管理监督,有人管事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当务之急是解决有处议事和有钱办事的问题。省、市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从财力支持上,拨付了大量资金用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市里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拨付了3700多万,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会后,各县(市区)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全市累计投入场所建设资金1亿多元。从工作推进上,我们加大力度,通过组织外出参观、进行现场观摩、加强督促指导,特别是从去年以来,市委组织部开展了4次乡镇(街道)党委书记抓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向部务会专项述职,都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重点内容,有效推动了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工作的开展。从取得的实效上看,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方面,截至目前,全市1085个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中,列入省资金扶持的46个场所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列入市资金扶持的场所主体机构已经完工或投入使用的达到434个,剩余绝大多数已经开始招标或开工建设,到年底将实现村级组织场所全覆盖。经济开发区在场所建设过程中早调研、早动员、早落实,按完工时间和工程质量进行有差别的以奖代补,目前,除个别村级组织场所因被列入城市规划需村庄拆迁推后建设外,其余75个具备建设条件的场所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市、县、乡分别建立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台账,对每个村的发展目标、思路措施、责任分工、完成时限等,实行动态管理。在各级党委政府包括各级选派的“第一书记”和双联共建工作组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12年底,全市村集体收入3万元以上的村由800个增加到1510个,比例由13.8 %提高到26%,集体收入“空壳村”由4089个减少到2776个,比例由70.7%降低到48%。各县(市区)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也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冠县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措施,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的村比例大幅提升。莘县立足农业大县实际,选准切入点,积极开展农村集体土地集中清理活动的做法,走开了盘活土地以地生财的路子,并形成持续稳定的村集体收入,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过3万元的村将达到50%以上,将有效提升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
可以说,经过各级各部门去年一年的努力,我市的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也增强了信心,但我们决不能沾沾自喜。省委提出,到2015年底,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的村要达到80%以上。面对成绩,我们更要正确认识我市作为农业大市、村级组织运转保障能力相对较弱的实际情况,充分估计改变经济弱村和“空壳村”面貌工作任务的艰巨复杂性,充分认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维护、修缮扩建任务的动态性、长期性,按照省委、市委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压力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加充足的干劲、更加灵活的方法、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措施投入到增强村级组织运转保障能力、服务广大群众的实践中去。
二、深入开展农村集体土地集中清理活动,因村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进一步提升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水平
土地是农村最普遍、最宝贵的资源,依托土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最为现实和有效的方式之一。从全市范围看,通过开展农村集体土地集中清理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很有潜力,大有可为,具有普遍推广意义。莘县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也充分说明,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坚定信心、敢于破题、措施到位,一定能解决好村级收入弱村、“空壳村”的问题。当前,在我市绝大多数村庄,家庭承包以外的集体土地等公共资源仍然存在着发包不尽合理、程序不够规范、承包期限过长、承包价格偏低等一些问题,一方面造成村
集体土地权责混淆、归属不明、无偿占用,影响了村集体收入,另一方面,这一现象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群众之间、干群之间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开展农村集体土地集中清理活动,既是增加村集体收入、增强村级组织运转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的具体行动。各县(市区)要
认真学习借鉴莘县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集中两个月的时间,全面推进农村集体土地集中清理工作,确保上半年全面完成集中清理任务,并取得实效。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集中清理土地,摸清集体家底。一要明确内容任务。这次农村集体土地集中清理活动,要以家庭承包以外的集体耕地、园地、林地、水面、“四荒地”、窑场复耕地和按照土地使用总体规划预留的渠、路以及其他公用设施用地等为重点,清理整顿承包期限过长目前未到期、合同期已到仍未收回、承包档案管理混乱、以地抵债、非法出让、私自变更土地用途、集体土地发包收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详细掌握农村集体土地的存量、结构、类型和分布情况,切实摸清家底,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提供基础和保障。
二要规范操作程序。农村集体土地清理工作一般要按照清查、公示、复核、确认、建档5个环节进行。清查环节,各村要成立由乡镇(街道)分包干部组成的集中清理工作组,吸收村“两委”干部、村会计(即报账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参加,采取走访调查、查账、实地丈量等方式,对集体所有土地查明面积、位置及权属。公示环节,对清查出的集体土地,要向群众逐项公开,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期间安排专人,接受村民咨询,认真解答疑问。公示期间,农民对集体土地情况有异议的,清理小组要认真核查,对于核查不清或有权属争议的土地,上报县(市区)农村集体土地集中清理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处理。复核环节,对公示期间反映强烈、异议较多的农村集体土地,由县(市区)农村集体土地集中清理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安排人员进行调查核实,直至群众认可。确认环节,待公示期满,由集中清理工作组负责组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清理结果进行确认。建档环节,对确认通过的土地清理结果,由集中清理工作组组长、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村会计、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分别签字后,报乡镇(街道)农村集体土地集中清理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核定同意后,报县农村土地集中清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这几个步骤,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工作中要做好衔接,有序推进。
三要把握注意事项。开展农村集体土地集中清理活动,必然会涉及部分村民的切身利益,甚至个别村干部也会出现抵触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足准备工作。要切实做到事实清楚,记录准确,证据确凿,避免争议。要学深学透《土地承包法》、中央1号文件等法律法规政策,结合农村实际,做到实事求是,依法清理。对于一时把握不清、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认真研究,个案分析,妥善处理,确保平稳推进。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按照先账内后账外的方式进行清理,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争取他们的支持。要做好工作预案。各乡镇(街道)要针对不同村庄的不同特点,做好有针对性的预案,确保积极妥善解决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在清理过程中,各级要严格把关,认真监督,一旦发现徇私舞弊、假公济私等问题,一定及时纠正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确保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二)理顺承包关系,增加村级收入。开展农村集体土地集中清理,就是为了保护集体资产、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强村级组织运转保障能力,实现富民强村。对清理出的集体土地,要进一步理顺承包关系,实行合同化、规范化管理。承包合同原则上一年一签,对不完善的合同要进一步补充条款,完善修订;承包金额要一年一清,坚决避免一次性收取多年承包金的现象,确保细水长流,使村集体年年有稳定收入。集体土地重新流转或发包过程中,要公开透明,引入竞争机制,强化镇村监督,最大限度地使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对清理出的各类土地资源,要根据不同特点,通过开展植树造林、招商引资、集约化经营、土地置换、租赁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增加集体收入,努力实现集体收益最大化。今天我们看到的莘亭街道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对所辖的32个村,由街道投资140多万元,统一免费供苗、免费挖坑栽植、统一安排护林员管护,并落实待遇和奖惩措施,合理确定树木成材后集体和农户之间的分成比例。现已为辖区内130多条生产路、12条沟渠两旁栽种树苗8万余棵,并调动了各村自行栽树的积极性,为村集体长远增收趟开了路子。莘亭街道的做法,值得在全市面上推广。每个村或多或少都有些集体公共资源,要利用春天大好季节,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在属于村集体的房前屋后、沟旁路边、“四荒地”上,凡适合植树的,都必须集中时间于3月份完成植树任务。另外,每个县(市区)每年都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涉及的乡镇,要结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学习借鉴莘亭街道的经验,开动脑筋,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增加村集体收入的路子。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我们也完全可以引导村级组织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使其成为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的重要载体,让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强村富民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搞好“三资”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对清理出的集体土地资源,要以村为单位建立台账;对重新流转或发包的集体土地,要逐村逐地建立档案,报乡镇农经站统一管理。去年,市纪委会同市农委在全市普遍开展了“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清理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据了解,有些乡村清理得不够彻底,甚至走了过场。各县(市区)要在去年“三资”清理的基础上,结合这次农村土地集中清理活动,趁热打铁,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制度和各项管理制度建设,继续推行“5+1”工作机制和“四议两公开”、农村财务“双代管”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扩大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果,努力形成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收的良好态势。对欠缴的土地承包金,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依法依规认真清缴,及时入账,做到不遗不漏,防止出现账外资金;对无偿占有集体土地的,要依法坚决收回,并追缴应缴承包金。对通过土地清理和发展村集体经济产生的村级收入,乡镇政府一定要加强监管,特别是对集体经济“空壳村”,好不容易有了一些收入,不要首先考虑干部发工资补贴,不要一上来就挫伤了农民组织起来搞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要将这部分资金管好用好,主要用于村级公益事业,更多地惠及农民群众,真正做到钱花得明白、干部清白、群众满意。
三、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资源力量,努力形成增强村级组织运转保障能力的强大合力
开展农村集体土地集中清理活动,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群众关注度高,也是对乡村班子和各级干部工作作风、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一次现实考验。各县(市区)要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确保积极稳妥推进。
(一)要组建机构,强化引导。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责任主要在县乡党委。县乡党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职责,带头深入一线,带头研究新形势下增加村级经营性收入的特点、规律。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层层组织动员,充分调动镇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要广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央1号文件等法律法规,向乡、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讲明道理,说明政策,最大限度地争取他们的支持,营造良好氛围。各县(市区)要学习借鉴莘县开展集中清理的做法,县、乡、村逐级组建工作机构,抽调精干力量,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推进。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要逐村制定方案,依靠村级班子,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要强化考核,将农村集体土地集中清理、增加村集体收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目标考核,将开展清理活动情况记入干部实绩档案,对工作积极主动、成绩突出的,要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要采取适当方式进行调整或处理。
(二)要改进方法,协调推进。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省委确定的第二个基层组织建设年,也是关键年,基层党建各项任务都比较繁重。对各项工作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协调推进。目前,我市村级组织场所建设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下一步,关键是要抓好改扩建和修缮任务,这个工作量也很大。对有新建和修缮、改扩建任务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县委组织部分管的同志要每处必到,逐村查验,确保组织场所高标准全覆盖,并经得起上级部门的检验。对农村集体土地集中清理工作,要排出日程,明确清理村庄、责任人、清理时限,务必按时完成集中清理任务,并确保工作质量。下一步,开展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向市委组织部部务会述职时,农村集体土地集中清理情况要作为一项重点内容。
(三)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开展农村集体土地集中清理活动,盘活土地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配套联动、合力推进。县委、县政府要研究制定发展村集体经济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具体意见,明确帮扶政策和推进措施;组织部门要发挥优势、搞好协调;农业部门要履职尽责,提供政策咨询,加强业务指导,发挥好职能作用;乡镇党委政府要具体抓好组织实施。要在集体土地集中清理活动中,考察和检验村党支部书记,发挥他们的关键作用,将村党支部书记业绩奖励报酬与本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挂钩。各级选派的“第一书记”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重要任务,在对“第一书记”工作考核中,要进一步加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分值。同时,对极少数发展确有困难的村,县、乡财政要兜底,确保每个村办公经费达到3万元以上。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各级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20%的比例,务必用于村级。财政部门要加大督查力度,不得截留或挪用。
同志们,搞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好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是中央、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村级组织服务能力的有利契机,是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市各级一定要坚定信心,开拓创新,狠抓落实,争创佳绩,努力为加快生态型强市名城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第二篇:乡镇保障村级组织运转工作汇报
**镇保障村级组织建设及村级民兵营(连)长
待遇工作汇报
中共**镇委员会 **镇人民政府
(2012年2月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首先,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莅临我镇调研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我镇村级组织建设及武装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我镇认真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以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为核心,建立健全村级经费保障机制,激发农村干部队伍活力,巩固基层政权,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我镇保障村级组织运转和村级民兵组织待遇等工作汇报如下:
一、村级组织及民兵组织基本情况
1、村级组织基本情况。我镇共有19个行政村,有村两委班子成员102个,其中村党支部书记15名,副书记4名,委员28名;村主任19名,副主任9名,委员27名;其中连选连任的村主干有24名,占68.6%;新一届村两委干部中党员64名,占全体村两委干部的63.4%,党员干部比例得到大幅提升。本届村干部平均年龄45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58名,村干部呈现年轻化,知识化。
2、村级民兵组织基本情况。我镇共有民兵营(连)19个,民兵营(连)长19名;19名民兵营(连)长中有大专1人,高中学历11人,其中党员18名,退伍兵7名,平均年龄37岁;有17人进入村两 1 委班子,其中14人兼任综治、文化、卫生、防疫等六大员职务;有3个村(溪西、下村坂、白岩前)是专职民兵营(连)长, 其中2个村(溪西、下村坂)是村级聘请的民兵营(连)长。
二、完善机制,加强建设,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近年来,我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村级组织建设健康发展,进一步激发了村级组织的工作热情,提高村级组织服务“三农”的能力,增强了村级各项事业的发展,全镇19个村两委呈现出有序正常运行的良好态势。
1、树“旗子”,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2009年是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年,我镇作为市、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试点乡镇,根据市、区统一部署,统筹安排,积极指导,提前介入,摸准情况,因村制宜,一村一策,本着“严格依法办事、处处有据可查、坚决杜绝漏洞”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面完成19个行政村换届选举工作。选举过程中,我们以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为目的,加强教育引导,积极为农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平台,选出了一批素质高、党性强、观念新、开拓意识浓、发展思路好、群众威性高的党员、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等农村优秀人才竞选村两委领导班子成员。新一届村两委干部中,经济能手有43名,占42.2%。
2、提待遇、重绩效,提高村级组织工作积极性。制定了《**镇村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细则》,定档分级,分类管理。镇党委与村“两委”班子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制定目标、明确责任。同时,制定《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管理办法》,针对职责和分工建立了有效的管理、监督、考核、奖惩机制。对村干部实行月补贴年奖惩劳资分配制度,其补贴由“基础职务补贴+绩效补贴”构成。绩效补贴由区财政列支,绩效补贴与考核结果挂钩,年底兑现,考核结果按考核分为基数,根据实际考核情况扣减考核分,各村根据得到的全年考核分比率得绩效补贴,体现奖惩分明的考核原则。
3、搭平台、强激励,增强村级组织活力。我镇着力搭建参政议政、学习表彰的平台,激励村干部干有希望。对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正派、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村干部,通过一定形式给予表彰。同时,建立村干部定期学习培训制度、优秀村干部表彰奖励制度和典型培树宣传机制,不定期组织村干部外出观摩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提升工作水平。我镇还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中心,把为群众服务作为干部作风转变的切入点,广大村干部的服务意识切实转变,实现了由经验型干部向知识型干部转变,由守旧型干部向创新型干部转变,由行政命令型干部向为农服务型干部转变,村级组织服务“三农”的能力不断提高。
4、创新监管机制,确保村级经费阳光运行。村级运转经费关系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关系到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融洽,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镇党委、政府决定从资金拨付、账务管理、财务公开等制度建设入手,不断强化村级运转资金监管措施,确保村级运转资金全程在阳光下运行。一是实行“村账镇管”,规范账务管理。我镇19个村统一实行了村账镇管,对村级财务的所有权与管理权进行分离,由镇经管站代理账务处理、代管村一级财务档案,改变了过去长年拖账,挂账的不良现象,进一步加强了村级资金的审批把关,从源头上杜绝 了截留、挪用资金以及虚开收据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村级财务管理水平,降低了村级债务,使账务管理更规范化。二是实行民主理财,推行财务公开。为了从根本上管理好村级运转经费,各村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召开理财会,负责对本村各类开支进行审核、监督,每张发票必须经民主理财小组签字认可后方能入账,未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同意的不予报销,有效堵住了乱批乱报的管理漏洞。与此同时,各村统一设臵了村级财务公开栏,定期公布财务运行情况,镇组织、纪委等部门还对村级财务公开工作进行检查,对财务公开内容不全、时间不及时、项目不合理等现象督促整改,充分尊重村民的知情权,还村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
三、落实保障,提高待遇,加强民兵营(连)长队伍建设
1、领导重视,加强组织。镇党委、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武装工作,始终坚持把做好武装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把武装工作摆上重要会议的日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武装工作,切实解决武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年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上级对民兵干部的要求,在召开选举动员、培训大会上多次强调,要积极创造条件,从民兵等基层组织中推荐优秀人员进入“村两委”班子,并在镇领导班子会上要求各片挂钩领导下村组织选举工作中,要注意推荐特别优秀的农村“六大员”,特别是民兵营(连)长参与村主干竞选,确保至少1名民兵营(连)长当选为村主干,促进村两委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镇武装部同志也积极深入各村民兵营(连)长家中做思想动员工作,鼓励他们踊跃参选。在选举结束后,我们要求各村要调选年轻的、退伍的、热爱武装工作、有较强责任心 的同志进到民兵干部队伍中来。如洋头、溪西、洋美等村的民兵干部,是镇武装部得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向村“两委”推荐,经村两委讨论后当选的。我镇还进一步加强对各村上报的民兵营(连)长名单的审批,调整后的民兵营(连)长基本达到上级对民兵干部的要求,党员有18名,占95%;进入村“两委”17人,占90%;高中以上学历12名,占70%,确保个个素质过硬,作风过硬。
我镇有2名民兵营(连)长未进入村两委,也未兼任农村“六大员”,主要是村“两委”班子成员要经过严格的选举程序选举后才能当选,选举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新班子的任命由新一届 “村两委会”讨论、研究决定,这2位同志比较优秀,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在研究时,决定聘请他们为民兵连长。
2、重视发挥作用,增强民兵干部队伍建设。针对村级换届选举,我镇加强对新任民兵(营)连长进行“补位补差”培训,组织他们学习必备的理论和业务知识,尽快增强他们军政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我镇还通过辅导讲座、参观学习、应急演练等形式,提高新形势下民兵干部开展工作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民兵干部队伍的整体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全面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我镇成立了全市首支由50人组成“防灾抗灾联动大队”,该大队中有30人是从民兵干部队伍中抽调的,在近年来的防灾抢险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2009年支援连城火烧山灭火、适中透水事件警戒疏导等紧急突发任务中,民兵干部队伍召之即来,来之即战,很好地发挥了作用。
3、落实好经费保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为认真落实好民兵预备 役工作,镇党委、政府在2009年财政极为紧张的情况,优先保障武装工作经费开支。严格贯彻落实2007年议军会议纪要(第二十号)精神及市委、市政府、军分区《关于加强民兵营(连)长队伍建设的规定》精神,认真做好民兵营(连)长工资发放工作。在区财政每月发放50元的基础上配套50元,年终一次发清,2009年19名民兵营(连)长工资已全部发放到位,全年共落实民兵营(连)长配套津贴11400元;同时,落实民兵应急训练配套资金1780元,落实应急处臵费用3500元,落实装备器材、业务用书籍等费用2392,落实民兵干部服装经费1万元,共计2.9万元,较好的完成了民兵预备役各项工作。
我镇的村级组织和民兵工作建设取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结合本次会议各位领导的意见,进一步加大村级组织和民兵工作力度,促进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谢谢大家。
第三篇: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情况调研
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情况调研
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情况调查与思考
在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的社会背景下,如何保障村(居)集体组织基本运转,缓解村(居)组织财务困难,调动村(居)干部积极性,显得尤为迫切重要。为此,笔者近期对我县望直港镇21个村(居)组织目前财务运转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目前村(居)经济组织运转中存在问题。
1、村级组织收入渠道少,资产资源增值空间有限。由于该镇大部分村没有村办集体工业,村经济主要来自农田发包收入,村集体经济显得十分脆弱。少部分村虽有一些陈旧校舍资产作为经营性资产对外出租,但收益极为有限。尤其是望直港镇西片几个村,几乎没有集体有收益的资源,主要依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来发放村干部部分工资,依靠争取土地复垦资金来维持日常工作运转,部分村虽争取了土地复垦项目,但还存在着土地项目资金存在层层扒皮现象,最后真正到村到项目资金所剩无几。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较突出。
2、公益项目要求配套多,村级负担难解决。由于村级组织承担农村许多公益项目建设与管理职责,村部改造、道路、桥梁、泵站、河沟渠道、环境保洁、秸秆禁烧、路灯绿
化、项目维护等均需要各村自筹资金予以配套。目前农户基本没有出义务工,村集体公益项目只得花钱雇杂工,因农村青壮劳力长期在外打工,村里所雇老年杂工有出工不出力、工日单价偏高现象。农村五保户供养经费一直由村承担,虽有上级专项补贴,但仍需由村级三项资金安排,受资金预算约束,农村五保人数受县镇人头指标控制,应享受而未享受五保户待遇人员只能由镇村纳入农村低保给予保障。在新农村建设中,部分村贪大求全,不顾财力实际举债建设,加重了村经济负担,给农村社会的稳定留下隐患。
3、村级财务核算不规范,陈欠两项往来清收难。目前乡镇农经部门注重农村“三资”管理,对村级财务进行“双代管”,村级财务能定期公开,但由于现行农村财务会计核算制度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项目核算内容不衔接,会计核算科目口径不统一,许多项目支出列在“其他支出”或“公益金”、“公积金”科目名下(如:农村环境整治项目),村民看不懂、有意见;有的村项目资金核算不规范,招投标手续不全,预决算资料不全,长期不结账,自制白条单据较多,有白条抵库现象;部分村主办会计变动频繁、主管部门业务指导、专业培训很少,代理会计和村级主办会计的素质尚有待提升。农户陈欠两项往来资金占用过大,村干部人手少,清收难度较大,主要集中在:部分欠款农户长期外出打工,承包土地委托代种,承包上交户主村难落实;由于部分因病困难户、因宅基地旱方地历史矛盾难以解决户、刁难拖赖户等因素影响了村级往来清收进度。
4、村组干部待遇偏低,队伍不稳。据调查,该镇在职村干部平均月报酬在20xx元左右,一部分是通过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安排的,另一部分由村集体收入发放的,他们与在打人员相比,收入报酬有很大差距,心理上有落差。此外,村干部养老金保险由于起步迟、基数低、自缴比例高(50%)、领取收益少(每月每人500元左右);与农户一样享受农村医保待遇。每年都有一些村干部因待遇低、工作量大,生活不如一般村民而主动要求辞职。另外,目前村干部职数偏少,一般配备5—7人;目前行政村区域范围大,即使少部分村配备了生产小组长(年报酬约4000元),由于待遇偏低,生产小组长队伍也极不稳定。据调查,还有部分村原自行选配的编外退职干部退职金负担也不少,如马垛村达12人。
二、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几点建议
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级组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笔者认为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拓展集体增收空间,不断化解债务。一是各村(居)组织应依靠本村(居)的土地资源、人脉资源和产业优势,因地制宜找项目,立足实际谋发展。村(居)组织可以土地、厂房及其他资源入股的方式,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易管理的项目,提高自身增收造血功能。二是各级政府从政策上、资金上、技术上、信息上、项目上予以扶持;继续加大扶贫村建厂房帮扶力度,确保村级组织有稳定的经营租金收入。
三是采取多项举措,化解村级债务。建立村(居)债务预警机制,严格控制负债规模。对村(居)现有债务,通过清欠消债、核销减债、拍卖还债、划转抵债等多种方式,积极化解村(居)债务。
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提高经费保障标准,减少村级配套。
一是建议省财政加大对村(居)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加大财政对农村五保经费投入,可以改革农村五保户供养经费按乡镇总人口全员负担办法。改变过去村里五保户人数越多、村里负担越重的做法。加大对村干部基本报酬和村级办公经费保障力度,不断提高经费保障标准。
二是加大支农力度,减少村级配套。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要针
对目前农村基础条件差,建设资金需求量大的实际,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小城镇和中心村庄。注重整合各种渠道的财政支农资金,鼓励村民通过“一事一议”自筹,发起社会仁人捐助,发挥支农项目资金的社会效应,尽力减轻村(居)经济负担。加强农村土地复垦及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资金管理,确保资金真正用于村(居)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上,杜绝层层打扣现象。
3、建立村干部报酬稳定增长机制,稳定基层干部队伍。建立村干部报酬保障与年增长机制,对在职、离任村干的工资,建议全部由县级财政统筹扎口管理,实行农户“一折通”
发放。根据村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规定,县财政可在报酬中预留部分资金作为目标责任抵押金,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再予以补发或扣除。基本做到“六统一”,即:统一村干部职数、统一村干部工资补助标准、统一报酬打卡发放、统一村(居)办公费补助标准、统一村干部社保待遇、统一财政转移支付增长幅度。
4、规范村账镇管核算行为,提高民主理财水平。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势在必行,着重是要解决“怎么管”的问题。乡镇农经服务中心有监管村级财务的职能,但目前乡镇农经中心人员少,力不从心,财务记账核算难以到位,村级民主理财制度执行不力,财务收支基础信息公开公示不够到位,而乡镇会计管理站业务力量相对较强,整体业务素质相对较高,信息化办公设备齐全,具备一定的代理记账核算的条件及能力。建议可将农经中心村级财务代理记账职能与镇会计管理站代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职能相合并,有利于规范财务管理和减少核算人员。
第四篇: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情况调研
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情况调查与思考
在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的社会背景下,如何保障村(居)集体组织基本运转,缓解村(居)组织财务困难,调动村(居)干部积极性,显得尤为迫切重要。为此,笔者近期对我县望直港镇21个村(居)组织目前财务运转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目前村(居)
经济组织运转中存在问题。
1、村级组织收入渠道少,资产资源增值空间有限。由于该镇大部分村没有村办集体工业,村经济主要来自农田发包收入,村集体经济显得十分脆弱。少部分村虽有一些陈旧校舍资产作为经营性资产对外出租,但收益极为有限。尤其是望直港镇西片几个村,几乎没有集体有收益的资源,主要依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来发放村干部部分工资,依靠争取土地复垦资金来维持日常工作运转,部分村虽争取了土地复垦项目,但还存在着土地项目资金存在层层扒皮现象,最后真正到村到项目资金所剩无几。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较突出。
2、公益项目要求配套多,村级负担难解决。由于村级组织承担农村许多公益项目建设与管理职责,村部改造、道路、桥梁、泵站、河沟渠道、环境保洁、秸秆禁烧、路灯绿化、项目维护等均需要各村自筹资金予以配套。目前农户基本没有出义务工,村集体公益项目只得花钱雇杂工,因农村青壮劳力长期在外打工,村里所雇老年杂工有出工不出力、工日单价偏高现象。农村五保户供养经费一直由村承担,虽有上级专项补贴,但仍需由村级三项资金安排,受资金预算约束,农村五保人数受县镇人头指标控制,应享受而未享受五保户待遇人员只能由镇村纳入农村低保给予保障。在新农村建设中,部分村贪大求全,不顾财力实际举债建设,加重了村经济负担,给农村社会的稳定留下隐患。
3、村级财务核算不规范,陈欠两项往来清收难。目前乡镇农经部门注重农村“三资”管理,对村级财务进行“双代管”,村级财务能定期公开,但由于现行农村财务会计核算制度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项目核算内容不衔接,会计核算科目口径不统一,许多项目支出列在“其他支出”或“公益金”、“公积金”科目名下(如:农村环境整治项目),村民看不懂、有意见;有的村项目资金核算不规范,招投标手续不全,预决算资料不全,长期不结账,自制白条单据较多,有白条抵库现象;部分村主办会计变动频繁、主管部门业务指导、专业培训很少,代理会计和村级主办会计的素质尚有待提升。农户陈欠两项往来资金占用过大,村干部人手少,清收难度较大,主要集中在:部分欠款农户长期外出打工,承包土地委托代种,承包上交户主村难落实;由于部分因病困难户、因宅基地旱方地历史矛盾难以解决户、刁难拖赖户等因素影响了村级往来清收进度。
4、村组干部待遇偏低,队伍不稳。据调查,该镇在职村干部平均月报酬在2000元左右,一部分是通过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安排的,另一部分由村集体收入发放的,他们与在打人员相比,收入报酬有很大差距,心理上有落差。此外,村干部养老金保险由于起步迟、基数低、自缴比例高(50%)、领取收益少(每月每人500元左右);与农户一样享受农村医保待遇。每年都有一些村干部因待遇低、工作量大,生活不如一般村民而主动要求辞职。另外,目前村干部职数偏少,一般配备5—7人;目前行政村区域范围大,即使少部分村配备了生产小组长(年报酬约4000元),由于待遇偏低,生产小组长队伍也极不稳定。据调查,还有部分村原自行选配的编外退职干部退职金负担也不少,如马垛村达12人。
二、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几点建议
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级组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笔者认为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拓展集体增收空间,不断化解债务。一是各村(居)组织应依靠本村(居)的土地资源、人脉资源和产业优势,因地制宜找项目,立足实际谋发展。村(居)组织可以土地、厂房及其他资源入股的方式,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易管理的项目,提高自身增收造血功能。二是各级政府从政策上、资金上、技术上、信息上、项目上予以扶持;继续加大扶贫村建厂房帮扶力度,确保村级组织有稳定的经营租金收入。三是采取多项举措,化解村级债务。建立村(居)债务预警机制,严格控制负债规模。对村(居)现有债务,通过清欠消债、核销减债、拍卖还债、划转抵债等多种方式,积极化解村(居)债务。
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提高经费保障标准,减少村级配套。
一是建议省财政加大对村(居)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加大财政对农村五保经费投入,可以改革农村五保户供养经费按乡镇总人口全员负担办法。改变过去村里五保户人数越多、村里负担越重的做法。加大对村干部基本报酬和村级办公经费保障力度,不断提高经费保障标准。
二是加大支农力度,减少村级配套。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要针
第五篇:镇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工作调研报告
**镇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工作调研报告 保障村级组织运转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事关基层政权稳固、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如何保障村级组织运转,为村“两委”提供经济支持,使其在村域自治、管理和公益事业建设中有效履行职责,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满意的服务。为此,我们根据《**市组织部做好村级组织运转保障调研工作的通知》的有关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对村级组织运转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级组织运转及经费保障情况
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特别是运转经费保障问题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工作中面临的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镇村级组织运转及经费保障情况是:
一是村级组织基本情况。**镇全镇**人口,辖**个行政村,其中有**等中村,29个小村,没有大村。拥有125名村干部,村平均不到4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963元。二是村级组织经费保障情况。2011年**镇县级投入安排村级运转财政补助经费54.72万元,市级投入安排村级运转财政补助经费15.39万元,合计共投入80.11万元;其中,村级运转财政补助经费平均每村2.4万元。2011年全镇3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合计共17万元。
三是村级组织经费支出情况。2011年全镇村级总支出
206.02万元,平均每村6.24万元,其中村干部工资158.38万元,村干部人均年工资支出1.26万元;村级共支出办公经费17.85万元;其它必要经费共支出29.80万元。
四是村级经费管理工作情况。按照乡镇代管有关规定,**镇村级经费的资金全部由**镇代管,由镇经管站负责,制定了《**镇农村财务管理规定》,严格管理,规范使用。**镇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管理使用情况总体上比较好,村级组织运转财政补助资金都能及时足额到位,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三资”代理制度全面实施,基本达到了资金拨付到位、制度初步建立、监督管理有效的要求,保证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村级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虽然我镇村级组织运转情况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差距,保障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1、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据调查,2011年**个村级组织中只有5个村拥有集体经济及其他收入,合计17万元。我镇村级集体经济力量薄弱,无集体财产、无集体资源、无集体企业、无集体收入的“四无”村和“空壳”村现象突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缺乏充足保障,部分村级组织陷入“集体经济无实力,为民办事无能力,群众缺乏向心力”的尴尬局面。
2、村级债务包袱较重。从此次调查的情况看,部分村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负债。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大环境下,村级组织既不能上门强行追讨,又不能从发放到户的惠农资金中代扣,时间一长,若这部分欠款不还,过去交清各项税费的农户肯定要找村里退款,到时的局面可想而知。过去村办企业,搞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的债务没有还清,现在在国家和政府扶持下,要硬化公路、硬化渠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上面有政策,群众有要求,不搞不行,一搞就要增加新的债务。村级债务严重。村级债务沉重,增加了村“两委”负担,工作阻力大,不仅导致部分村级组织无法正常履行管理职能,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各项公益事业的建设,而且还危及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3、村组干部报酬偏低。村组干部工资报酬相对较低,工作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镇干部报酬平均每人每年工资总额在1.2万元左右,这与现在农村生活水平和农民外出打工每月2000元至3000元收入相比相对偏低,只能糊口,不能持家,严重挫伤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村组干部工作缺少热情和激情,不能集中精力带领村民共同建设新农村。村干部报酬远远低于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部分村组干部因报酬低、工作压力大等原因,思想动荡,不安心工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及凝聚力、感召力明显削弱。
三、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是落实中央“多予、少取、放活”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重要举措,对提高村级组织凝聚力和战
斗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我镇实际,对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对村级组织的转移支付力度。目前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要确保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还需各级财政继续加大投入。应在合理界定村级组织职能的基础上,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由各级政府共同负担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保障机制,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2、适当提高村干部的经济待遇。现在根据文件规定,已经把村党支部书记报酬分为基本报酬和业绩考核奖励报酬两部分。经考核合格,每人每年的基本报酬和业绩考核报酬之和。同时探索建立村党支部书记人身意外伤害、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离任村党支部书记生活补贴制度。这些政策,有利于激发村党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还应结合实际,努力将这项政策落到位,并适当提高其他村干部的经济待遇。
3、加大农村“一事一议”力度。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机制,推进村民自治、村务公开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坚持“村民自愿,民主决策,量力而行,上限控制”的原则基础上,充分发挥“一事一议”在农田水利建设、村级道路修建等集体公益性事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针对目前“一事一议”存在的“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推动责任,落实奖补政策,对不符合目前农村实际的内容进行修改,积极推进利村利民工作的顺利开展。
4、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自我保障能力。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村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开辟增收渠道。应充分发挥村级组织联系面广、带动效应强等优势,鼓励其兴办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等经济实体,增加村级组织收入,努力提高村级组织自我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