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营城子镇村务公开的调查报告
对营城子镇村务公开的调查报告
学校名称:大连电大甘井子分校 年级:05秋行管
专业:行政管理
学号:057070337
论文作者: 孟涛
指导老师: 高博
工作完成日期:2007年3月10日
对营城子镇村务公开的调查报告
孟涛
调查地点:营城子镇
调查时间:2006年8月
调查对象:部分干部及村民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总结农村改革20年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指
出“为了更好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农村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必须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并突出强调“凡是村里的重大事
项和群众普通关心的问题,都应向村民公开”。但是这一精神在许多地方并未得
到很好的贯彻执行。究其原因,是相当一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对推行村务公开心存
疑虑,有的认为村务公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公开什么、怎样公开,在什么
范围公开、公开到什么程度都难以操作;有的认为村务公开后,一些问题揭了盖
子,群众对干部品头论足,会影响干部的权威,工作难开展;有的担心村级财务
公开后,对干部经济行为约束力太大,束缚了干部的手脚,会影响干部的工作积
极性;还有的担心村务公开会使某些矛盾激化,影响农村稳定。2006年8月,我们对大连市营城子镇推行村务公开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上述种
种疑虑完全是多余的。
营城子镇规范的村务公开工作已经在镇内所有村内得到实施,并且不断地进
行总结与完善,结过我们的调查,主要有如下的内容和结论:
一、注重突出“三个特性”
(一)突出真实性。营城子镇党委、政府认为,村务公开的目的是通过公开村
务,让村民及时了解村务情况,以便征求广大村民对各项村务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使广大村民能真正参与村务、管理村务、监督村务、从而取得村民对村党支部和
村委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调动全体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因此,他们要求村务公开的内容必须真实,必须经得起村民
们的推敲,不准“做手脚”、“掺水份”,不能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对村民最为
敏感的村级财务,在实际操作中,既公开总帐、母项,又公开明细、子项。
(二)突出广泛性。营城子镇村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公开,但不仅仅局限于财
务公开,凡是与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村民普遍关心的问题,都予以公开。
概括起来讲,村务公开的内容主要有如下15个方面:
1、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
2、镇、管理区、村三级党政组织的重大决策;
3、计划生育指标、对象,宅基地审批程序;
4、征兵、入党、选拔村干部的条件和对象;
5、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情况;
6、农业承包合同签订、结算、兑现情况;
7、财务收支情况;
8、村组干部报酬、奖金;
9、村干部招待费、会议费、旅差费、电话费、办公费等包干指标和实际支
出情况;
10、户照明电费、电价;
11、村组债权债务、盈亏情况;
12、资产处理、集体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情况;
13、公益性建设项目的预算、结算情况;
14、农户“两工”的定工、投工、结算情况;
15、其它应该公开的情况。
(三)突出时效性。营城子镇村务公开在时效上总的来说是“及时”,公开的时间分为定期公开和即时公开两种。让村民参与决策的,做到事前公开;让村民
参与管理的,做到事中公开;让村民参与审核的,做到事后公开。具体来说,发
展规划、计划生育指标、农民负担方案、村级财经预算方案等在年初公开,财务
实际收支、杂工等一月一公开,农经合同结算、农户“两工”结算等在年底公开;
征兵、建设项目等随时公开。关系村民利益的大事、要事、难事,对为什幺要做
这件事、打算怎样做这件事以及实施结果,都及时向村民公开,做到了事前征求
广大村民意见,事中争取广大村民参与,事后接受广大村民检查。
二、力求做到“三个规范”
(一)规范村务公开的形式。营城子镇村务公开的形式,做到了实用、方便、节俭。村务公开的形式大体分为公开墙和议事会两种。全镇村民公开墙实行了“五个统一”:一是统一建立的位置。公开墙选址在村头路边、学校等群众习惯聚集的地方,便于群众观看。全镇除在各村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建立公开墙外,还在33个偏僻的自然墩台建起了简易的公布栏。二是统一质量标准。不求好看,但求好用。公开墙都依墙而建,以水泥为底板,面上刷黑漆,制成黑板状,经济、实用、耐久。三是统一规格。每块公开墙面积在15—20平方米之间。四是统一名称。一律称“××村村务公开墙”。五是统一格式。由镇制定表格式样下发到村,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固定格式。村务公开议事会分为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和村民议事会。规定党员议事会每月召开一次,村民代表议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村民代表大会每半年召开一次。
(二)规范村务公开的程序。营城子镇村务公开的程序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体制原则。村务公开程序至少分为四步:第一步是由各项工作的经办人按村务公开的要求,提供准确数据和情况;第二步是召开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会议审定;第三步是召开党员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评审通过;第四步是张榜公布。
(三)规范村务公开的管理。为了通过村务公开,改进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工作,营城子镇不仅十分重视村务公开,而且十分重视及时搜集群众的反映、意见和建议。村务公开后,对群众有疑虑的,有关经办人或主要干部给予答复;对公开的内容不确实的,重新审核再次公开;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迅速整改;对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严肃查处;对村民的参政议政意见择优采纳。为了加强对村务公开的监督、管理,镇委、镇政府组建了以镇长为组长,有组织、纪检、经管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村务公开监督管理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每个村的公开墙进行检查督办,对公开不及时、公开内容不全、不实的,现场整改。为避免和克服村务公开内容不实、程序不严,全镇还设立了29个检举箱,加大群众监督的力度。今年元至5月,全镇共收到举报电话109个,检举信31封。今年4月,有一个村在公开农经合同时,漏掉了3个农户。接到群众的举报后,镇监督管理小组立即责令该村党支部、村委会补了上来。
三、始终坚持“三个结合”
(一)村务公开与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结合。首先是对广大村干部进行宗旨观念、群众观念、法纪观念的教育,让村干部认识实行村务公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村务活动中加强自我约束,并且始终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村务公开。其次是针对村干部在村务公开中的态度、表现,或通过村务公开所显露出来的业绩、问题和广大村民们的反映、呼声,对村干部进行表扬、提拔,或批评、降免。去年底今年初,营城子镇党委抓住全面推行村务公开这一契机,对问题较大、群众反映较强烈的小河、新茭等村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而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都直选产生,受到广大党员村民的拥护。
(二)村务公开与加强制度建设结合。一是建立健全村务管理制度,具体规范村务活动。农村财务一直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村民对农村财务一直反映强烈。营城子镇为此建立了民主理财、村帐站管、定额包干等一整套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在具体经费开支上定项限额,做到“五包”,即生活招待费、办公费、会议费、电话费、旅差费等包干使用,并将具体包干指标和实际支出情况张榜公开,接受监督。金鸡村对杂工进行“工票”管理,书记派工,村委会主任在工票上签字,农户凭票结算,堵死了杂工管理中的“黑洞”。二是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规范村民的行为。三是制定村务公开制度,规范村务公开活动。
(三)村务公开与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结合。凡是村里的大事、要事、难事都一一公开,顺乎民意,体现民心,争取广大村民的理解、认同、支持和参与,化阻力为动力,变难事为易事,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营城子镇推行村务公开尽管时间不长,但收效明显:一是增强了村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二是促进了民主监督和廉政建设。三是激发了村民参政议政热情,推进了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四是减轻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难度,有利于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篇:伊通县营城子镇调查报告
伊通县营城子镇暑期“三下乡”调查报告
2011年6月29日我校第12个暑期 “三下乡”活动宣誓活动在7教13楼隆重举行。仪式上,校团委张志杰书记介绍了今年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筹备情况并着重强调同学们要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认识,充分了解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加强学习、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探索创新、增强社会实践服务的能力。校团委社会实践部部长齐乐对本次出征仪式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要求同学们在去年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在社会实践中多发现问题,多思考问题,圆满完成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追求真知、锤炼品德、进取创新,奉献人民。
此次,我们 “三下乡”地点是吉林省伊通县营城子镇。营城子镇地处伊通满族自治县南部半山区。位于长营高速公路南端出口与营白二级路的衔接处。东与二道镇接壤,南与河源镇毗邻,西与东丰县那丹伯镇仅一河之隔,北靠伊通镇。是省城长春通往辽源、通化、白山、梅河、浑江、抚松、靖宇、辉南、磐石等18个市、县、区的必经之路,是主要的交通枢纽,地理优势突出并且风景秀丽。
我们通过三天的“三下乡”调查,包括进行了调研、走访村民、参观养殖基地等,深深地感到乡镇的发展速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里已经交通便捷,有着东北规模最大、最优质的黄牛交易市场,是周边乡镇货物的集散地,来这里经商、购物、观光的客人络绎不绝。
伊通县营城子镇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百镇建设工程”镇,并研究制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在经济建设方面,乡镇府通过招商引资4000万元,重点是加大了二道岭金矿扩建、方园绿品禽类加工厂扩建、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和小桥子、新家村、向前村及水库旅游开发等项目建设。依托黄牛市场、吉云鹿业和方园绿品加工,大力发展黄牛养殖、梅花鹿养殖和禽类养殖业。据我们了解,乡镇政府一方面组织乡民进行技能学习,通过技能培训和科技示范户、经商户带动,引导农民进镇进城经商从业;另一方面,鼓励农民群众搞好品种更新,并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引进名、优、新、特品种,大力发展绿色和无公害产品。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没有落下,结合村民朴素民风,村里还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了村里良好风气的形成,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建有农民文化书屋,其中藏书1500多册,以供乡民能在闲暇之时充实知识。
在村庄规划上,做到了公路通到家家户户大门口,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据了解,这里已完成水泥路6.5公里,砌石路边沟延长3000多米,栽植风景树3000余棵,这是我省农村建设、规划史上的壮举,极有力的奠定了我省乡镇建设的基础。
从进入营城子镇到“三下乡”结束,我们总是心潮澎湃,胸中有着万千感慨!看到乡镇现今发展形势之好,乡亲们的日子如此红火,感到十分欣慰。通过这次“三下乡”,加深了我们了解我省乡镇现今的发展形势。此次 “三下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长在邓小平理论不断发展的年代,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单从课堂上是难以得到的,我们应当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正确地做人做事,学会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使自己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了解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的现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实践中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深化对改革开放的理解。这才是参加 “三下乡”活动的意义所在!
撰稿人:肖龙、冯建
2011年9月10日
第三篇:营城子街道妇联工作总结
营城子街道“妇女之家”工作总结
在区政府、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妇联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营城子街道妇联紧紧围绕街道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在为党政解忧,为妇女排难,促进妇女事业发展上下功夫,积极带领全街妇女投身于营城子街道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现将今年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妇女组织建设,提升妇联工作职能
营城子街道所辖17个社区,共有8444户,常住人口22242人,育龄妇女5822人。长期以来,广大妇女一直都把妇联视为娘家,把妇联干部视为娘家人。无形的家要吸引妇女,凝聚妇女,服务妇女,必须以有形的家的建设和发展为支撑。为真正使基层妇女平时看得到妇联,关键时刻想得起妇联,遇到问题找得到妇联,我街道党工委于2011年4月下发了8号文件,即《营城子街道党工委建设“妇女之家”实施方案》,提出以组织健全,服务到位,工作规范,作用明显,妇女依赖为目标,通过在各社区建设“妇女之家”,不断增强妇联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由于有些社区的条件有限,街道妇联按照“一室多用,资源共享”的原则,开展了“妇女之家”示范点建设,从需 1
要出发,从服务入手,努力把妇女之家建成政策法规的宣传窗、服务妇女的的主阵地、联系妇女的连心桥、展示风采的大舞台、妇女维权的新平台。
近一年来,街道妇联坚持每月以座谈会或下村个别交流的形式对社区妇女主任(干部)进行培训,提高她们为广大妇女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也利于街道妇联及时了解和掌握妇女之家活动情况以及需要帮助的问题。
二、抓好女性维权教育,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1、街道妇联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中心和司法所作用,以
维护妇女权益为重点,大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为外来妇女举办了《妇女劳动权益保护法》知识讲座,受到了外来打工姐妹的热烈欢迎;宣传《婚姻法》,倡导夫妻平等,家庭和睦,不断提高家庭成员的社会公德和法律素养,以小家庭的稳定,促进大社会的稳定。
2、对村里各类涉及女性的纠纷和矛盾,尤其是有家暴
倾向的事件,妇女干部主动介入,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矛盾激化。对于不能化解的矛盾,引导妇女采取法律途径解决。对于妇女所需的法律援助,由营城子街道妇联牵头联系法律从业者,以各社区“妇女之家”为依托,为广大妇女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
三、鼓励妇女就业创业,提高妇女综合素质
1、开展就业技能培训。针对农村妇女文化程度普遍不
高、综合素质较低的现状,妇联配合民政办与各村开展了保洁技术培训、餐厅服务培训和厨艺培训,使有务工愿望的妇女多了一技之长,拓宽了就业的道路。在开展技能培训的同时,妇联还积极联系社区、家政中介、餐馆等,争取为务工妇女提供就业岗位。
2、发挥典型带动作用。王宝石寨村治保主任关庆文,在村党支部组织村里全体党员前往盘锦市学习的偶然机会,了解了盘锦大米和河蟹出名的奥秘,想在自家的水田里进行实践。可是却遭到了妻子张凤琴的强烈反对,无奈之下找到了村妇女主任闫桂枝进行劝说。闫桂枝了解到张凤琴是怕影响到水稻收成,觉得投资养蟹风险也大,就将自己到盘锦学习的感受告诉了张凤琴,并劝说她可以少养一些做个尝试。最终与丈夫一起引进河蟹苗40斤,并和丈夫一起精心照料,一年下来试验田收入了7000多元。第一次的成功养殖让张凤琴看到了养蟹致富的希望。现在在张凤琴的带动下,大家鼓足了劲儿,要把这项事业做好、做大、做强。
四、做好“送服务,送温暖”,保障妇女基本生活
营城子街道妇联在2011年“两节”期间,针对贫困妇
女家庭进行调查摸底,把因重大疾病、意外灾难致贫的妇女家庭纳入街道妇联送温暖救助范围。街道领导给予帮助为她们带去了生活的希望和信心,更感受到了妇女之家真真切切的关心和呵护。到目前为止,共为全街20户因病、因灾致
贫妇女家庭中送去了1万元慰问金及慰问物品,使这些困难姐妹真正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1、后桑林子村贫困母亲张素丹,今年才32岁,从2008年患白血病开始,四年的病史使本来就困难的家庭陷入了更大的经济困境。张素丹的病情非常严重,需要常年用药,而且每月2次放化疗,都是很大的费用。街道考虑张素丹家庭情况,给予低保的补助,但仍然无法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家里有一个女儿孙雨婷今年11岁,正在读初一,张素丹带病劳作,教育孩子成人成才压力大,恶性循环,健康每况日下。虽然张素丹和她姐姐的骨髓完全相配,但骨髓移植手术费用昂贵使她决定放弃治疗。街道主管领导来到她的家里,将4000元钱送到她的手上,鼓励她勇于面对现实,坚定信心,克服暂时的困难,表示今后还将会对她一家进行帮助。
2、营城子村村民杜艳梅丈夫因患有突发性心梗去世,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杜春梅也患上脑出血。为治病家里已欠下很多外债,一女儿13岁正在读书,家庭生活十分困难。街道妇联知道后,与妇女主任一起,第一时间赶到她家。还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并帮助办理了农村低保,协调街道民政部门,对其在住院期间发生的高额医药费在享受农村合作医疗救助后,实施二次救助,切实解决了她家的实际困难。
3、收兵台村的赵兰香患白内障多年,严重地影响了日常
生活,给她和家人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和痛苦。营城子街道妇联协同民政办积极联系友谊医院为赵兰香争取到免费实施手术的好机会。友谊医院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条件有限,免费安排患者术后留院观察3天,待视力恢复良好,才让她出院。妇联组织让赵兰香不但得到了光明,还得到了关心和爱护。
4、张沙布村村民吴淑英,年近六十了,在多次上访未果后,最后找到妇联,情绪激动地哭诉了多年上访经历,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妇联,希望妇联助她一臂之力。原来她在2001年租用省总工会畜牧场土地从事种猪养殖,2002年5月因拆迁改造,其养殖场动迁,后又在张沙布村承包机动地准备建猪舍,但因种种原因最终猪舍也未能建起来。吴淑英认为是由于未建猪舍,才造成100余只仔死亡,要求赔偿经济损失费。经街道妇联与信访部门多方核实,此信访事项司法程序已经终结,吴淑英频繁到各级信访部门上访属于闹访,缠访。但鉴于吴本人身体多病,家庭也确实比较困难,街道党工委积极与东陵区(浑南新区)政府协商和努力,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采取帮扶救助的方式,一次性救助人民币7万元,在吴淑英本人也同意的情况下彻底息访。为此,吴淑英本人非常感谢妇联,逢人便说妇女之家救了她全家。
在建设妇女之家,为百姓进行“送服务,送温暖”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一是经费问题。营城子街道的有些村,经济条件不是很富裕,资金缺乏,工作经费和活
动经费有限,所以许多活动开展不起来。二是硬件设施问题。妇女之家阵地的硬件设施配备情况不平衡。部分村部还是老房,妇女之家只能借助村里的一间房子,不少村连基本必需的设备都没有,办公、活动区域极为有限。鉴于此,街道妇联与主管领导请示沟通,在街道二楼可容纳80人的会议室,不定期地为没有条件的村妇女举办实用技术、创业技能、健康保健等讲座及培训,全面提高妇女的综合素质。
下一步,街道将进一步完善各社区妇女之家的活动制度,至少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妇女主任会议,倾听妇女们的思想动向和需求,找亮点抓典型,一如既往地把“送服务、送温暖”活动断续下去。
第四篇:新城子镇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
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新城子镇明德小学留守儿童
调查报告
王发强 2012/7/1
新城子镇明德小学留守儿童的现状调查、成因分析、对留守儿童呈现问题的相关解决策略思考及有效性建议。新城子镇明德小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教师教育学院09级1班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新城子镇明德中心校的留守儿童及其家属,时间是2012年6月1日-2012年7月1日,为期一个月。本次调查我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入户访谈、查阅档案、分析学生文本材料等方式进行的。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 150 份,回收率为100﹪。调查主要是关于新城子镇明德中心小学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及分析、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呈现的主要问题、对中心校“留守”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一、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未成年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少年儿童社会化的三大机制。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正是这三大机制的缺失所致。(一)家庭教育的缺陷
留守儿童都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其身心发展处于一个需要倍加呵护和关爱的关键时期。但是,在父母双方都外出或其中一人外出的情况下,农村留守少年儿童从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事实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父母外出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机能单一化,致使留守少年儿童的社会化资源严重不足(二)学校教育管理方式的缺陷
留守儿童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父母和教师是他们社会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社会化他人”,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来自于家庭的关爱和亲情,因此,他们尤需从学校生活中得到弥补。学校教师的关注是儿童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外部动因。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和学校集体生活的温暖来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导致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存在着诸多的缺陷。
(三)农村基层组织功能的弱化
留守儿童问题产生在他们生活的农村社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村基层的各种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探究其原因,首先是目前大多农村的基层组织的现状令人堪忧。一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不够稳定,二是农村基层组织中的干部队伍素质偏低,三是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有限,农民工大多产生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村级组织的作用越有限。因此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无论是从职能上还是从实际功能的发挥上,相当大一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发挥的作用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只能是听之任之。
三、明德中心校留守儿童调查所得结果及现状的分析: 第一部分:留守儿童生活状况 1家庭生活状况 父母在外务工占 72%;父母在外经商占 7%;从事农业生产占 9%;其他占 14%。2监护人文化程度
小学文化程度占9%;初中文化程度占1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2% 没有接受文化教育占73%。第二部分:留守儿童心理状况 1留守儿童性格
性格开朗占15.6%;性格内向占45%;性格暴躁占15%;性格柔弱占24%。
2父母在外务工时间
在外务工一年以内22%;在外务工1—3年占45%;在外务工3—5年占13%;在外务工5年以上占 20%。第三部分:留守儿童学习状况 1学习态度
喜欢学习占45%;一般占5%;不喜欢占50%。2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优秀占18%;学习成绩良好占13%;学习成绩一般占45%; 学习成绩差占14%。第四部分:教育状况 1监护人对违纪所持态度
坚决反对占36%;放任自流占41%;包容支持占23%。2老师做家访情况 随时有占14%;至少一学期一次占13%;一年或几年一次占18% 没有占55%。
由以上数据我所得出以下所述:
四、明德小学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呈现的主要问题:
通过上述调查,我发现留守儿童家庭收入主要以父母外出务工为主,正因为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成长发展确实存在一些不利的影响。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影响,现将明德小学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发展问题及其家庭教育的缺失问题总结开来。1.心理情感上的孤独与无助:
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情感缺乏问题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根据调查和座谈的情况,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龄越大,越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需求,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而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没有经常与孩子交流,使孩子常年缺少父母的关爱,对其性格及心理成长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很多留守儿童都觉得自己很孤单、寂寞。有了困难,有了挫折,无处可诉,无人可帮助,由此而影响到学习,长期这样下去,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是很不利。2.学习行为上存在的问题:
学习较差或偏差。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是处于一般水平偏下。监护人普遍文化程度低且大多数为文盲,这是直接造成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环境差的主要原因。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外婆、外 公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文盲比例较高、教育思想落后,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的代沟,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思想上明显的沟通障碍。留守儿童在家里作业没有人辅导,没有人监督学习,使他们养成了懒散,拖拉的不良学习习惯,也使孩子学习状况产生了两极分化。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关注孩子的学习。另一方面,由于留守儿童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缺少对自己学业的合理规划,从而导致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积极性不高和缺乏进取精神,纪律涣散。3.行为品质凸现不良:
青少年时期正是孩子的品德、认知水平、是非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父母的外出务工,让孩子在其发展关键期失去了最好的指引者。大多数孩子是和祖辈生活或单独生活,祖辈对隔代的那种过分的溺爱和宽容,使得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出现相应缺失和畸形发展。另外,社会上的负面影响对留守儿童成长有不利影响。调查中发现,由于心理问题导致品行问题,许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监护人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逃学、早恋、抽烟、喝酒、说谎打架、欺负同学、偷盗等行为
五、对中心校留守儿童的思考和建议:
(一)家庭方面
1.优化家长对留守儿童的管教水平,营造氛围
首先,每个留守儿童的家长都要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 的、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外出务工的父母及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应尽量为留守儿童创设一个温暖、充满关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孩子”无论是心理还是在生理上都能健康茁壮成长。2.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首先,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努力创造条件,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对其子女造成的不良影响。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真正关心子女的成长,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
其次,改进家庭教养方式,提高管教质量。如果父母对子女早期叛逆行为管教不当,比如严厉惩罚,则会加重子女的叛逆或攻击行为。因此,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要慎重选择管教方式,尽量用肯定、支持、鼓励的管教方式,用更多的温情、鼓励来教导子女,惩罚的教育方式不能培养出理性、富有同情心的一代。3.改变双亲外出的方式
我们从调查中发现,如果父母双双外出,则对子女的行为发展影响较大,但是如果父母有一方在家,则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在各方面都相对要小一些。而且,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母亲最好不要外出,在初中阶段父亲最好不要外出。因此,我们建议,父母外出务工时,最好留一个在家监护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保持家庭的完整性和家庭教育与影响的有效存在。如果不得不双双外出,则一定要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
(二)学校方面 1.要求各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学生进行专门的登记备案,专门管理,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
2.充分利用假期、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影响产生合力效应。3.学校要开设相关的心理咨询课。
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作为留守孩子,他们在心理方面承受了比普通孩子更多的压力。学校如何能很好地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是很重要的。所以,首先建议学校要专门设立留守儿童心理之家,通过专业的心理教师给予他们心理上积极的鼓励和正确的引导。其次希望学校能使实事求是,把相关政策和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留守儿童的身上,使留守儿童之家真正成为儿童心灵的归宿和课间活动的场所
4.学校要开展更多的有关发展儿童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活动,以此来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有关法律和道德方面的知识讲座,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孩子自我保护意识,让孩子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提高孩子的道德修养。多种活动的开展,会让孩子觉得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心灵上也就会少了些许的孤单空虚和落寂。
5.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的思想教育,提升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强化责任意识。鼓励和提倡相关政府建立监护人、学校和村委会联系互助组机制,搭建三方互助合作的有效平台,确保留守儿童监护的全面性。
(三)政府方面
1.建立教育留守儿童的综合性社会支持体系
鼓励学校组织教师、学生联村联户的帮扶制度,特别要重点帮扶思想品德有偏差、心理素质有异常、学习生活上有困难的留守儿童。要根据农村留守儿童实际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尝试开发相关的校本课程,以此来加强留守儿童自我保护、安全、法制、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因此建立一个以基层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为中心的留守儿童的监护体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支持因素,各方面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成为身心健康的人。
2.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搞好专设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将相关政策的内容落到实处。政府可以建一些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在住宿、饮食、娱乐、安全等方面能够给予孩子细心的照料,学校老师要认真负责,做到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3.积极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障机制
县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困难状况的调查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切实保障特殊困难农村留守儿童获得应有的社会救助。要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基层组织、村(居)民自治组织、民政助理员和社会热心人士的作用,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特别是有过流浪经历的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参考文献:
[1]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关爱农村留守流动 儿童工作的通知
第五篇:镇村务公开责任状
*镇村务公开责任状
考核方:
负责人签字:
责任方:
负责人签字:
日期:镇党委 年日*月
*镇2011村务公开责任状
为确保各村能够认真执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维护村中的稳定,真正做到“让村民放心,还干部清白”,按照区委组织部《进一步规范村“两委”工作运行机制的实施意见》、《*镇村务公开实施方案》特制定本责任状。
一、责任期限:
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
二、责任内容
1、公开的时间(10分)
每半年公开一次,上半年公开时间为6月20日—6月30日;下半年为12月20日—12月31日。
2、公开的内容(50分)
按照《*镇村务公开实施方案》规定公开的主要内容有:
(1)公开事务类(10分),如村两委、村民会话议定的事项,涉及农民群众利益的各项方针政策,计划生育政策、低保、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宅基地使用;
(2)财务收支类(10分),如集体经济所得收益使用、村干部报酬,村财务收支情况、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
(3)经济发展类(10分),如农村机动地和“四荒地”的发包、村集体债权债务、种粮直接补贴,退耕还林还草款物兑现,以及国家其他补贴农民、以及村集体的政策资金落实使用情况;
(4)公益事业类(10分),如村内“一事一议”等筹资筹劳、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等情况。
3、严格执行村帐镇管理(20分)
村中收入应按村帐管理,收支两条线执行,村中收入必须在一星期内入账,村中各项支出按照经办人签字、理财小组签字、支部书记签字然后到镇农财报账的程序进行。
4、村务公开的要求(10分)
公开的内容必须真实、具体,各村都要有专门的村务公开栏,公开的内容必须有记录存档,有需要临时公开的要及时公开。
5、村务公开的程序(10分)
(1)村民委员会拟定村务公开方案,并征求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意见后公布。
(2)村务公开监督小组采取开村民代表座谈会、设置意见箱等形式征求村民意见,并就村民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对经调查核实确实违反有关规定的,应当督促村民委员会限期纠正并重新公布结果,村民委员会应当在10日内予以明确的解释和答复。
三、考核与奖惩
1、本责任状由镇党委监督实施并考核。
2、责任方要结合实施分解目标,认真落实;
3、村务公开作为村干部考核的一项内容,与村干部误工补贴挂钩。
4、不按照规定的内容、时间、地点、程序、方式公开村务引起群众性上访或由此造成村中不稳定的责任由村委会负责人承担。
二0一0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