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情况及加强社会管理工作基层基础建设的对策

时间:2019-05-13 15:36: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县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情况及加强社会管理工作基层基础建设的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县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情况及加强社会管理工作基层基础建设的对策》。

第一篇:我县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情况及加强社会管理工作基层基础建设的对策

我县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情况及

加强社会管理工作基层基础建设的对策

基层政权组织处在维稳工作第一线,能否及时将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对于维稳工作至为关键。随着利益不断调整,基层矛盾和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对此,我们必须加强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必须加强社会管理工作基层基础建设。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定、修改、完善《村民公约》、《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村务公开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村民民主理财制度》、《村干部任期审计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移交制度》等规章制度,完善村务公开记录簿、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记录簿、村委会记录簿等档案资料和工作资料。目前,嘉峰镇24个村建立健全了以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议事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共建立民主理财小组24个,设立村务公开栏60个。通过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有效促进了基层社会稳定。

(二)创新民主决策形式,保障村民当家作主的权利。通过实行“一事一议”,保证作出的决策民主、科学,在实

1践中着力解决了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所“议”之事符合大多数农民群众的意愿。无论是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兴办集体经济项目,还是村容村貌规划、整治,兴办公益事业,都要尊重农民意愿。二是坚持“议”要真“议”。所谓真“议”,就是按照村级事务决策程序进行,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按大多数人的意见办理。通过真“议”,充分尊重民意,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也减少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三是“议”事之后的实施过程和结果接受群众监督。村民代表会议对事项议决后,村委会利用村务公开栏、布告、广播宣传等形式及时向村民进行公示,村委会成员随时接待群众对所议事项的来访,对多数村民反映意见大的事项重新开会,形成新的议决意见,让多数村民满意,保证“一事一议”的事项得以顺利实施。通过“一事一议”,维护了村民的切身利益,密切了干群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认真组织换届选举, 确保公平公正。村换届选举程序合法,选举有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尊重民意,选举出一大批有知识、有能力、创新实干、乐于奉献的人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一是把握选举委员会推选关。严格按照《村委会组织法》、《选举条例》、《山西省村民委员会选举条例》的规定,认真审查选民资格,进行选民登记,做到不错登、不重登、不漏登,保证群众的选举权。二是把握候选人提名关。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村委会成员候选人,保证村民的直

接提名权。三是做好选民投票工作。做到依法选举,保证村民的投票权。四是吸收群众代表全程参与,监督选举工作,确保选举公平、公正、公开。五是重视信访,处理得当。成立选举办公室,公开举报监督电话,落实信访接待人员,认真向来访群众宣传选举法规,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作耐心细致的解释;对来信来访反映的具体问题深入实地调查核实,及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存在问题

(一)部分基层政权组织缺乏活力。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总体上是健康发展的,但少数村组干部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淡化、宗旨意识褪化、组织纪律弱思想观念僵化、知识结构老化的问题,严重影响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

(二)少数基层干部民主意识淡薄。基层的部分干部素质不高,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缺乏应有的了解,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偏差;有的村干部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淡薄、缺乏奉献精神等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一些干部对新形势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适应,工作感到茫然,工作缺少点子和办法,打不开局面;少数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民主意识不强、民主作风不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控制在局部的能力还很弱。认为现在的群众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管理,坚持民主,维护群众权力抓得不实,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未能有效充分发挥。

三、对策建议

(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奠定确保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帮助广大基层干部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能力,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的实力,切实解决基层组织建设的经费问题。继续推行农业示范服务基地建设,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更多的基层干部领办、创办农业示范服务基地,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规模的示范服务网点,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二)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提高处理和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廉政教育,帮助他们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解决好合力问题。以规范权力运用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村委会班子议事和决策机制,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解决村党组织和自治组织的矛盾和冲突。探索制定村干部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有效办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积极转变观念,构建维护社会稳定的群众基础。对群众要办的一些事项,限期办结,促进村工作职能由“管理为主”向“全方位服务”转变。在工作方法上,要由过去依

靠行政手段为主向依靠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并用转变,在事务处理上,向开放的民主的办事方法转变。在工作推动上,由过去强制性的、大范围的展开向依靠典型示范、典型引路的方法转变。

(四)强化制度建设, 构筑维护社会和谐的社会基础。探索建立防范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新机制,建立多层次的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形势分析通报制度,整合资源,利用各种手段,形成大防控体系、大调解网络、大综合治理的新格局。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养、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及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和水平,在全社会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发挥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各界人士的作用,构筑维护社会和谐的强大社会基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总体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要从强化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入手,夯实基础,为促进我县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篇: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昨天在京召开。这是一次关注基层,重视人才,宣传典型的会议,110个先进集体和96名先进工作者大多来自基层。82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和160个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的经验充分表明,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是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保障。只有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才能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才能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社会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当前,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国际国内形势更加复杂,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我们一定要下大气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作用。党的领导是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经常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发挥好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努力形成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整体合力。要注意用好考核、奖惩、一票否决等工作手段,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一定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加快在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步伐,努力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在综合治理工作中的责任。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主要在基层开展,要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作为重点解决的问题,切实抓好整改。

坚持重心下移,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才能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下坚实基础。要继续推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浙江“枫桥经验”,并赋予其新的内涵。要做好基层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使各种矛盾纠纷在基层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进一步完善排查工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治安问题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基层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时,要特别强调“依法”和“疏导”。处理各种矛盾纠纷,都要严格依法进行,都要依靠基层干部去做耐心细致的疏导教育工作,在化解矛盾的同时,理顺社会情绪,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

依靠人民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要认真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更好地发挥群防群治队伍的作用。要加强基层综合治理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的相关组织,把公安、民政、信访、社保等力量组合起来,既处理好社会治安问题,又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要发挥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网络优势,确保综合治理工作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管得好。要加大投入,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我们相信,通过表彰奖励先进,总结推广经验,一定能够进一步形成抓基层、打基础的良好氛围,不断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提供坚实的保障。

来源:人民日报

第三篇: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近年来,襄城县司法局始终把司法所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本着“高起点、规范化、严管理”的原则,及时制定下发了《襄城县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意见》。对司法所的组织机构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提出了明确要求,2007年被确定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年”,全县16个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一步到位,仅用一年时间,全县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就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全县16个司法所均设置了接待室调解室、资料档案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一应俱全的办公设施,并全部达到市级规范化标准,规范化司法所建设实现了全县“一片红”,为全县司法行政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提高认识,抢抓机遇

襄城县是个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80%以上,只有农村稳定才能实现全县的稳定。司法所作为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沿阵地,是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力量,是服务、解决基层农民群众热点、难点问题的生力军。为此,县司法局领导班子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争取县委、县政府领导对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大力支持,不断加强对基层司法所财力、物力的投入和保障力度,形成“要想村镇不起火,重在建好司法所”的共识。

按照《河南省司法厅关于创建规范化司法所实施意见》(豫司文

[2004]16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我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司法所建设的意见》,并研究具体建设方案,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司法所办公用房的建设工作,并强调要严格按照上级的规定和标准建设,较大的乡镇建筑面积不少于120平方米,较小的乡镇不低于100平方米;建设资金除国债资金外,我们还积极协调各级党委、政府进行支持,圆满完成了国债资金的建设任务。县委书记苏建涛在全县司法所建设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把司法所建成我县的阳光工程,要求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设计图纸、统一外墙颜色、统一组织施工、统一资金标准;达到“三个一流”,即:一流的速度、一流的质量、一流的管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基层司法所建设的“三个到位”。一是理顺管理体制到位。实行县司法局和乡镇双重管理,以司法局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16个司法所全部立户列编,每个司法所有3名以上财政全供人员,并且至少有1名公务员,县司法局没有挤占司法所编制现象。二是相关部门支持到位。为确保全县司法所办公用房如期建设,县发改委、国土局、城建局、供电局和各乡镇党委、政府积极配合,把抽调人员、设计图纸、减免建设费用、通电通水等工作提前安排好,各乡(镇)政府还与县司法局签订了无偿划拨土地承诺书。三是建设资金保障到位。保证司法所建设资金及配套资金提前到位,为我县司法所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为全面完成司法所的建所任务,我们严格推行“四定三包”责任制。即:定人员、定时间、定任务、定奖惩,包划地、包建设、包规

范。司法所建设一开始,我们就拟定了“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日程安排表”,从建所选址,办证开工,施工队的招投标,施工监理,资金划拨,竣工验收,均作了详细安排。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我局积极协调乡(镇)党委、政府做好选址工作,并协同县发改委一起申报新建司法所项目。2005年8月,第一批国家投资的丁营、双庙、库庄三个司法所建设项目批下来后,我局积极参与由全市统一组织的招投标工作,并及时做好“三通一平”等工程建设前期工作,为司法所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其中,第一批建设的丁营、库庄、双庙三个司法所经检查验收后被评为优质工程。自2006年起,我局又陆续申请了第二批国家投资建设的范湖、山头店、王洛、颍阳、颍回、十里铺等6个司法所。经过市、县两级司法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和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我县16个基层司法所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经局党组研究,还为司法所高标准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交通工具等硬件设施,并加强了对司法所软件的检查落实,为争创全省司法所建设先进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严格管理,规范运作

为使司法所建设规范化、上档次,局党组多次下乡征求各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司法所长的意见和建议,对全县的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立足“建一个规范一个”的原则,建立了以“四化”为内容,以“五统一”为载体的建设工作机制。“四化”即:制度建设规范化。司法所承担着多项职能,我们围绕司法所工作目标,建立健全了多项工作的制度规定,主要包括人民调解、安置帮教、法律

服务、综合治理以及来访、咨询接待,学习、会议、廉政建设、档案管理、重大情况报告和考勤、奖惩、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使司法所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目标管理责任化。围绕如何发挥好司法所的职能,我们具体明确了人民调解、普法宣传、依法治理、安置帮教、法律服务等主要业务的工作目标。通过做好这些工作,以实际行动树立和维护了司法行政机关的良好形象。文书制作格式化。针对司法所各项业务工作,我们规范制作了业务文书,统一格式,规范填写。档案管理标准化。按照国家档案管理要求,各司法所的资料分类装订,及时归档,摆放整洁。“五统一”:统一司法所名称、标牌和印章;统一工作人员公示牌;统一上墙刊板内容;统一规范性法律文书;统一工作必需的设施设备。“六有”:有电脑、有电话、有办公桌椅、有调解桌、有宣传栏、有档案书橱。通过加强软件和硬件的建设,确保了司法所工作从程序到实体都严格、规范。

四、彰显职能,成效显著

司法所作为司法行政工作体系中最基层的组织,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的前沿阵地。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要使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步入正轨,关键是要彰显司法所职能,使其成为服务群众,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的生力军。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与开展工作结合起来,一手抓基础建设,一手抓业务工作,并强化对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大力推进司法所建设,使司法所的职能得到了全面履行和发挥。

据统计,2012年以来,全县司法所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481件,成功调处478件,调处成功率99%;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164件;开展大型矛盾纠纷大排查12次;指导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642件,防止群众性上访14件,制止群体性械斗9次;安置帮教工作措施得力,刑释解教人员底数清、情况明、衔接工作到位,全县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3%以下。开展法制宣传60余场次,群众受教育面达80%以上。司法所为维护一方稳定,保护一方平安,充分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通过广大基层司法行政干警的共同努力,我县司法所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县16个司法所全部达到“市级规范化司法所”验收标准,实现了规范化司法所创建“一片红”。16个司法所32次分别被省、市评为先进单位,38个集体和个人荣立三等功,53人次被评为先进个人,9名中层干部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充分显示了我县司法行政队伍过硬的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司法所干警强烈的责任心、端正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工作成绩,也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信任。现在仍有部分司法所长兼任乡信访办主任、计生办主任、管理区区长等主要职务,不少干警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与乡(镇)其他干部一道担负着包村等工作任务,为我县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在全县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建设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在这春光明媚、充满希望和生机的美好日子里,迎来了全县计生基层基础建设管理现场会在我乡召开。首先,我代表**乡党委、政府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莅临我乡指导工作!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县委、县政府确定这次现场会在我乡召开,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鼓舞和鞭策,也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

下面,我根据会议安排,就我乡如何抓好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化建设和规范台帐资料管理等项工作,向大家作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乡共有22个行政村,32155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6850人。近年来,我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计生委的具体指导下,紧扣“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创新特色”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优质服务,全面推进“一法三规二条例”的贯彻落实,从而使我乡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一、以人为本,强化服务,确保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跃上新台阶

我乡是个劳务大乡,年均有一万人外出务工经商。当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手段,外出流动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违法生育比例较大、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社会抚养费征收困难、流动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已婚育龄妇女应享有计划生育服务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已经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突出问题之一,倍受各级计生部门高度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对此,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狠抓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真正使全乡流出人口达到“流得出、管理住、不失控”的标准。XX年全乡流出人口16670人,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16670人,办证率100%。其中外出已婚育龄妇女2781人,寄回合格孕检证明8361份,寄证率98%。2011年全乡流动人口16874人,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16874人,办证率100%。其中外出已婚育龄妇女2819人,寄回三月份合格孕检证明2787份,寄证率98%。近年来,我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已逐步迈入良性轨道。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乡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要求各村各企业单位把流动人口工作纳入本村本单位总体工作,落实责任,专人负责,明确任务,严格兑现奖惩。

(二)摸清底数,建档立卡。每年年初,乡村组三级干部对本辖区的流出人口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做到流出人口人数清、流入地

点清、流出时间清、联系方式清、婚育情况变化清、节育措施清。同时,每个季度又由乡村计生专干采取村村过、户户到、人人清的办法,对全乡流出人口开展逐组排查。通过清查,一方面核实原流出人员返乡情况;另一方面发现新流出情况,了解是否有未办证的人员,乡村工作人员及时督促其家属落实办证。多措并举,切实提高了办证率、验证率、回复率和协查率。

(三)合同管理,强化约束。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同管理,用合同约束流动人口。对申请外出的已婚育龄妇女在办理《婚育证明》的同时,由乡计生服务中心与她们逐人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合同》,明确规定了双方的具体权利义务和责任。每年春节过后是外出务工经商的高峰期,乡计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不放假,随到随办,从不延误。同时,计生服务中心专门抽调业务精、能力强的同志直接入村到户,通知联系准备外出的已婚育龄妇女,上门服务,集中办理,既缩短了办证时间,也方便了群众。另外,凡不按合同规定办理外出流动人口手续、寄回孕检证明的流出人员,将暂停对其办理各种优惠手续,待其履行了相关义务后,方能恢复其应该享有的权利,实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强化流出人员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自觉性。

(四)建立驻外协会,形成内外沟通机制。我乡既是全国农民工工会组织建设的发源地,又是我市“金桥工程”先进单位,在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管理、农民工管理与服务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去年底,我们在苏州、温州两个城市分别建立了计生协会,由驻外

党支部统一领导,制定协会章程与责任考核制度,推选了理事长,工作经费由务工经商能人捐资解决。驻外计生协会负责在本市范围内活动的本乡籍流动人口计生信息收集,督促大家按时寄回康检证明,加强与流入地计生部门的联系,培养感情,沟通思想,形成了有情况及时反馈,有信息及时与家乡联系的良好机制。

(五)倾心关爱,亲情沟通。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中,我们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切实为流动人口提供及时、周到、便捷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服务促管理,让流动人口在切实享受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及合法权益的同时,自觉履行其应尽的义务。一是设立“爱心热线”。建立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交流沟通的“绿色桥梁”,每月免费为留守儿童提供至少一次交流机会,既为留守儿童与父母进行情感、生活、学习情况的交流,又能够及时掌握外出人员从事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及计生情况动态,用“小手拉大手”的活动方式,督促其家长自觉遵守计生国策。二是开展“关爱留守老人”活动,制订落实每月与留守老人交心一次、家访一次等“六个一”制度,确保让留守老人在心理、生理和其他各方面的健康得到关心和帮助,感受亲人般的温暖,用真情感动留守老人,让留守老人自觉做好外出务工经商的亲人遵守流动人口管理规定的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领导重视,认真实施,把信息化建设摆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突出位置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计生信息化建设,我们对这项工作要求

是:非办成不可,非办成精品不可,非发挥好作用不可。根据市县计生委对乡镇信息化建设要求,按照《商城县乡级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标准》,我们结合春季计生服务活动,统筹安排,加大投入,高标准完成了信息化建设任务。

(一)抓好硬件建设。根据我乡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现状,对现有的房屋使用进行了重新布局,投入10多万元,建设了30平方米专用微机室,地面经过防干扰、防尘、防潮、防静电处理,吊装矿棉吸音板、安排了防盗门窗,使微机室全部符合上级标准。另外,在原有的基础上新添置台式电脑4台,笔记本电脑1台,配置了服务器、相应的辅助设备及网络设备、电脑桌椅、空调机、激光打印机、扫描仪、档案资料柜等办公设备。开通了宽带网,初步形成了以互联网为依托、计生局域网为中枢、乡信息室为终端的计划生育信息网络。

(二)严格选配信息工作人员。为了如期完成信息化建设,更好地发挥信息系统为计生工作服务的作用,我们挑选了3名热爱计划生育事业并从事计划生育工作两年以上,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有较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的信息工作人员。

(三)强化制度建设,确保信息安全。为了使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规范运行,我们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入手,采取三项措施,强化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是健全规章制度。制定了《操作员工作制度》、《数据安全及传输制度》、《工作日志制度》、《信息保密制度》等,制作了《人口与计生mis信息数据库系统运转流程图》和《人口与

计生系统网络示意图》。二是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严禁人机同宿,严禁上网玩游戏、聊天、吸烟,保持室内清洁。三是建立系统网络维护和保密制度,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安装正版杀病毒软件,定期进行杀病毒操作,严禁利用国际互联网传输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每月数据变更后及时进行备份,未经有关领导同意不得随意查阅数据,信息保存实行双备份,作为长期档案保存。

(四)利用信息分析,促进工作。充分利用计划生育信息系统提供的人口分析、四项手术等信息,定期为领导提供快捷有效的定量、定性服务,使领导及时了解人口形势。从mis数据库提取相关信息,分析年龄、出生、孩次、育龄妇女结构等情况,编制出合理的人口计划,撰写可行性分析报告,为制定计划生育工作措施提供真实可靠的科学依据,从而促进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五)依托网络优势,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使基层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利用数据库信息,及时对各种信息进行整理,有针对性地开展上门服务,使服务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树立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形象。在康检工作中,利用“数字计生”打造服务平台。

三、突出重点,增强台帐规范化管理的实效

针对过去计划生育台帐普遍存在“散”、“旧”、“虚”的问题,去年,在县计划生育资料集中管理会议后,我们及时组织骨干力量对22个行政村的计划生育资料实行了规范调整和集中统一管理。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适应省mis库信息化管理和省市计划

生育目标考核的要求,切实加强对计划生育台帐整理工作的领导,乡成立了由胡正乐乡长任组长,分管计生工作的纪委书记李顺国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计生台帐整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办公室,责任到人,明确任务,限期完成。

(二)严格规范标准。注重加强台帐资料建设,做到内容变更及时,信息准确无误、档案规范整洁。乡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组织对各村计生管理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按照市计划生育台帐资料管理的标准,逐项讲解,逐项分析,逐项领会,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整理台帐资料的内容、标准和要求。严格按照省统一要求资料标准计生台帐资料共分7大类十七项,并分类归档,一档一盒一夹,整体资料外观精美整洁。例如:统计资料,做到报告单、mis库、台帐每月及时调整,与已婚育龄妇女基本情况登记册、节育证明、免费证明一致;科技资料,做到与统计资料相符合、与证明证件相一致;流动人口资料,做到审批表、合同书、流动人口证明归档卡、目录统一装订成册,外寄证明及时催收到位,粘贴建档;法制信访资料,所有档案全部符合执法程序要求;宣传资料齐全,内容详实;药具管理,各村配有送药员,送药员经过统一培训,能熟悉各种药具性能,做到送药到人,完善了药具报表资料;协会资料,各村有版面、有协会组织,有协会工作记录薄、会员登记表和民主评议记录,达到了省规范化要求。

(三)强化科学管理。整理结束后,按照台帐资料规范化建设标准,将计生户口及各种档案资料全部输入微机,建立了计生服务信

息的微机管理系统,分类建立了已婚育龄妇女数据库。把已婚育龄妇女的婚情、孕情、育情、节育情况、保健情况、户籍情况等全部纳入微机管理。现在能够对每月的各类康检和随访服务人员名单、新婚人员培训名单、孕产期培训名单、妇科病普查名单、“四术”人员名单等各种服务信息及时反馈到各村,指导开展各种服务。

四、抓好试点,典型引路,促进村室建设由点到面稳步推进

为了切实抓好村室建设,加强村级计生文化大院建设,倡导婚育新风,改善村级计生管理员的工作条件,我们立足本乡实际,把幸福村作为村室建设试点单位,由乡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协助建好“两室一校”(资料室、康检室、人口学校),办好试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然后在全乡逐步推开,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落实中,我们决心在8月30日前全面完成各村室达标验收任务。

(一)宣传认识到位。对于村室建设,一开始个别村有畏难情绪。因为我乡是个贫困山区乡,村基本上无集体收入,依靠“村均两万五”过日子,村部办公条件简陋,有村室的村不多。有的同志认为搞村室建设既花钱,又费力,得不偿失。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组织召开了乡村干部大会,认真学习了省市县关于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要求,加大宣传力度,乡党委、政府对村室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安排部署。通过统一思想,让乡村干部充分认识到村室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宣传婚育新风的阵地,是为群众开展生殖健康服务的迫切需要,是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保障。

(二)组织责任到位。为把村室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乡成立了以余国芳书记任组长,胡正乐乡长为副组长的村室建设领导小组,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为了避免墙上制度、墙上小组现象,确保组织发挥作用,明确了职责,实行了包村责任制,定期汇报进度,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

(三)经费投入到位。开展村室建设,需要装修房屋、增添设备、购买桌椅图书等等,这一切都需要资金支持。没有经费,村室建设就寸步难行,无从谈起。为此,乡党委、政府要求各村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方案统一设计、施工统一组织、标准统一制定、用具统一配备。到目前为止,累计新建婚育文化宣传长廊200多米,新安装计划生育宣传牌59块,沿各村主干道刷写墙体标语63幅。

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必须坚持做到高度重视,认识到位;必须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领导到位;必须努力增加计生事业的经费,投入到位;必须实行齐抓共管,工作措施落实到位,才能把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总之,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不懈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领导的要求和与兄弟乡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虚心接受各位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乘势而上,促进我乡计划生育工作再迈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谢谢各位!

第五篇:基层社会管理工作

关于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通知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

动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部署,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县基层社会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

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心在基层,社会稳定的根基也在基

层。加强乡镇和村(社区)的社会管理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是解决社会管理和服务各种问题与难题的重要途径,是加强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把基层社会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各项管理措施真正落实到基层,不断提高基层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基层社会管理的主要职责任务

基层社会管理重点是流动人口和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法轮功”习练人员、精神病人、流浪未成年人、闲散青少年、违法青少年等特殊群体。乡镇和村(社区)要切实担负起对辖区内特殊群体的管理职责,落实排查、管控措施,建立覆盖全部人口的人口基础信息库,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各类帮教、扶助活动,实现对其管理、服务的全覆盖。

(一)切实加强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政策的宣传,推进法制建设,教育辖区居民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二)坚持半个月排查一次,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认真进行分析研判,落实责任措施,制定工作方案,运用“大调解”工作机制及时化解。坚持抓源头、抓苗头,分清性质,及时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对以出租房屋为重点的流动人口落脚点管理,以社区为依托推行流动人口“网格化”管理,随时掌握出租房屋及承租人的变化情况,及时向公安、房管等部门报告,协助派出所民警对辖区内人口尤其是流动人口进行调查登记,提高流动人口信息资料采集效率,基本实现辖区流动人-2-

口登记率达95%以上;

(四)协助司法所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出监所必接必送措施,对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逐一登记造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做好安置帮教及服务工作;根据有关要求,配合公安、司法、法院等部门搞好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监管工作;

(五)加强对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医治和管控;对吸毒人员、“法轮功”等邪教人员和重点青少年群体,逐一建立台帐,明确管控责任,落实教育、管控和防范措施。加强境外来蓬人员的管理服务,实现对来蓬人员的动态掌控和信息共享;

(六)着力抓好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工作,以闲散青少年、有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违法青少年)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服务和救助工作,大力推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等专兼职队伍建设;

(七)全面掌握流动人口及重点人员的家庭情况,协调有关方面为他们提供就业、子女入学、医疗、计生、社保、救济等公共服务。

三、为基层社会管理工作提供良好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把社会管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部署,狠抓落实,全面提升基层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要对本辖区社会管理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碰硬解决难题。乡镇和村(社区)要建立社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各级综治办。统筹辖区内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各方面力量,在信息沟通、分析研判、排查管控等方面落实责任、互动协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公安、民政、人社、教体、司法、计生、卫生、住建等职能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相应的社会管理责任,各履其职,各尽其责,积极构建齐抓共管、统筹推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社会管理工作体制。

(二)落实工作保障。逐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社会管理投入增长机制。要充实基层政法、综治、信访、民政、维稳等力量,各乡镇、社区坚持在公益性岗位中选定10名以上流动人口协管员及场镇、社区治安巡逻队员,切实解决基层社会管理力量不足的难题。要在城市建设中为社区增加用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办公用房及其他配套设-4-

施,为基层开展社会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三)逗硬考核问责。县综治委要将乡镇、乡镇要将村(社区)开展社会管理工作的情况纳入目标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取得实效。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和县综治办要坚持目标导向与督导推动相结合,把开展社会管理工作情况纳入专项督查范围,适时开展督促检查。对工作措施不力、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要严格责任查究,实行一票否决。

下载我县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情况及加强社会管理工作基层基础建设的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县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情况及加强社会管理工作基层基础建设的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方法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方法 加强社会管理,需要科学确定方向与重点。基层是社会管理的“基石”,基层是引发社会问题的重点。我们要认清当前社会管理形势,坚持社会管理工......

    社会经济发展及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报告

    尊敬的刘副书记及各位领导:正当全乡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力推进全乡农业农村工作之际,刘副书记携各位领导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乡各族干部群众的关心......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推动社会科学发展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 推动社会科学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临泽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总面积2727平方公里。全县辖2乡5镇,1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4万。现有15个党(工)委、39个党总......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服务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服务创新社会管理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进一......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中共XX市委组织部 基层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化解矛盾纠纷的中坚力量、维护社会稳定的首道防线、应对突发事件的坚强堡垒和凝聚......

    乡镇社会经济发展及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报告

    乡镇社会经济发展及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报告 乡镇社会经济发展及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报告 正当全乡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力推进全乡农业农村工作之际,刘副书记携各位......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河北省张家口市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赶超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创新基层干......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含5篇)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工作总结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力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构建***维护稳定第一防线、服务群众第一平台,切实保障辖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