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涯存学子母校总关情2014
天涯存学子母校总关情
----中国地质大学校友总会工作纪实(序:字幕显示,音乐效果)
您在我的航程中,我在您的视线里。
即使我们远在天涯海角,母校永远在关注我们,她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每当谈及母校,我们倍感亲切。
她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中国地质大学。
我们骄傲,我们是地大人!
(中国地质大学校景视频)
中国地质大学始创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70年迁出北京,1975年定址武汉,坐落于风景秀丽的东湖风景区。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为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如今,校友遍布世界五大洲、祖国各省市。
(校友会活动场景)
为了秉承和弘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为了方便各地各届校友之间相互联系,增进母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的感情,中国地质大学于2003年6月正式成立校友会,常设办事机构是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秘书处。
我们以“联谊、广友、增闻、助业”为宗旨,本着“热枕、务实、高效”的工作原则,以感情为纽带,以沟通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事业发展为目标,支持、鼓励校友建功立业,回报母校,形成学校关心校友、校友心系母校,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局面。
这样,无论你青春年少,还是风华正茂,也不管你身在何处,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始终是你可以停靠的港湾。
目前,中国地质大学在海内外已有地区性校友会近30个,其中包括中国大陆、美国、荷兰、日本、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校友人数超过20万人。校友会自成立以来,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服务校友、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为已任,在宣传中国地质大学、联络各地校友、促进各地校友会融合、推动校友与母校间的交流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学校的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贡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始终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展望。殚精竭虑,孜孜不倦。校友会为地大甲子校庆付出了心血和汗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始终脚踏实地,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时刻以崭新姿态去迎接挑战。
为了更好地满足校友需求,更加适应学校发展,更体现校友工作新进展,正处级机构“校友与社会合作处”于2013年3月成立。我们以联络为纽带,以服务为中心,以发展为内涵,以共赢为目的,精益求精,升级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基金会网站,开发校友信息管理
系统,改版中国地质大学校友刊物《地大人》,聘请校友大使,改组校友志愿者协会“爱校会”,积极联络校友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
我们不断完善自我,强化内部建设,同时制定《关于中国地质大学校友工作建设的若干建议》。我们不断向外部努力发展。积极推动地方校友会成立、换届,根据学校行业特色推出行业校友会——中国地质大学中石化等行业校友会。每年召开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长秘书长联谊会。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经过不断耕耘努力,校友会已成为地大校友与母校联络的重要桥梁。饮水思源,知恩报德。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工作,在为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不忘报答母校,回报社会。近十年来,众多校友及校友分会为母校捐赠近5000万元设立各类奖助学金,不仅在物质上为地大学子们提供了帮助,更是在精神上给与了极大鼓舞。校友们从未忘记践行为母校添砖加瓦的绿色行动,从未停止对学弟学妹们的关爱和支持。
回首过去,我们思绪纷飞,引以自豪;把握现在,我们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展望未来,我们胸有成竹,信心百倍。我们将充分利用各类媒介工具,架起和校友联系的桥梁;以携手共赢为目的,建立全面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创新制度为契机,建设充满活力的校友会。我们将继续拓展和成立海内外的校友分会,适时推出非洲留学生校友会,大力推进地方和行业校友会的成立。我们团结一心,砥砺前行,见贤思齐,为母校和校友提供更优质的全方位服务,让校友会在大学发展
过程中有责任,有担当。
风雨阳光路上,我们与你同行。
我们在这里,我们是中国地质大学校友总会。
(注:全文1600字,划线部分,可以字幕形式呈现)
第二篇:一字一句总关情
一字一句总关情
山东成武第二中学翟文姗
新版《红楼梦》播出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圆满的大结局总让人觉得有些缺憾,感觉是对纯情的一种亵渎。
老版《红楼梦》的结局虽是以悲剧收场,虽不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但总觉得很完满,断臂的维纳斯也是别样的美,因为它自然、真实。
一字一句总关情,猎奇只能满足某些人的刺激追求,只有真情实感才能与观众产生共鸣,打动观众。
一部《世上只有妈妈好》可谓赚足了观众的眼泪,那声嘶力竭的呼唤不知喊哭了多少母亲的心,不知喊酸了多少观众的心,因为它是发自内心的流露,与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一曲《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天下子女的孝心,父母的盼归吟唱得淋漓尽致,因为它唱出了人之常情,唱出了人埋在心底的萌动。
小说《唢呐》吹得荡气回肠,令围观的人为之动容。
作文也是如此,它也要求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这样方能打动阅卷老师的心。
记得一次评讲作文,学生的一篇习作《爷爷,我们下辈子还去晒太阳》,读后让人潸然泪下。它讲述的是爷爷生前的事,爷爷在世时,喜欢和我这个孙女在冬天晴天时去晒太阳,爷孙那其乐融融的场面让人感动。后来爷爷病重,还一直想与我去晒太阳,可直到病逝都未能实现这个愿望,变成了永远的遗憾,也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所以我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爷爷,我们下辈子还去晒太阳”的呼喊。
我当时读得眼圈发红,同学们听得是一片唏嘘。
生活中有太多的感动,出门前的一声叮嘱,回家后的一杯热茶,胆怯时的一句鼓励,失意时的一阵安慰,种种的场景足以让我们感动得泪流满面。
记得有一次,母亲躺在床上扇着风扇,我躺在沙发上,蚊虫叮咬的我辗转反侧,这时母亲关上了风扇,我感到很疑惑,母亲只是很平淡地说了句“关上风扇,蚊子就不向你那儿飞了”这么一句不经意的话语却使我哽咽良久。
可见,话在真,而不在多。写作文不要只注重华丽的外表,而忽视了实在的内容。要做到“文质彬彬”,才能称为上乘之作。
所以,我们作文时要做到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而不要做刻意的无病呻吟,是情不自禁的真情,而不是虚假的矫情。
一字一句总关情,我辈一定要切记,切记!
第三篇:浓浓母校情悠悠学子心
浓浓母校情悠悠学子心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我们小学六年学习时光中最后一次升旗仪式。我代表六年级160名队员,在这里向我们的母校,向我们最敬爱的老师道一声:谢谢。
六年的岁月,既漫长又短暂;六年的岁月,两千多个日子,我们流过眼泪,却伴随着欢笑, 我们踏着荆棘,却闻到了万里花香。
深深地感谢周兴小学——这所哺育我们成长的摇篮;六年来,我们在这里,不仅长了身体,也长了智慧。校园里弥漫着我们的欢声笑语,操场上布满了我们深深的足迹,照片上储存着我们稚气的笑脸,教室里留下了我们求知的眼神!
最难忘,黑板前,老师那洪亮的讲课声和那熟悉的动作表情;最难忘,各种活动中,我们齐心协力,奋勇拼搏,加油呐喊声响彻校园!感谢所有的老师。是您,赋予我们这六年中最有意义的收获。您渊博的学识,带领我们走进神圣的知识殿堂;您正直的品行,教会我们珍惜诚实、尊严和荣誉;您博大的胸怀,给予我们最无私的关怀和奉献。六年来,多少老师放弃了中午休息,为我们答疑解惑;多少老师顾不上照顾自己的孩子,为我们这些调皮的孩子操碎了心……亲爱的老师们, 您给了我们看世界的眼睛.是您陪伴我们长大.“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将永远感激和尊敬您!
感谢所有的同学。缘分让我们走到同一天空下,一起追逐,一起欢笑,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无数个欢乐的白天,无数个忙碌的夜晚,无数个灿烂而单纯的时刻……我们一起创造,一起经历,一起看着我们走过的一切……在熟悉的校园里,慢慢变成永远的回忆。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在校园中如此整齐的相聚,不久我们将要各奔东西。在这离别的日子,让我们互道一声:“同学,珍重!”。
明天,我们即将离开母校,即将迈出周小的校门,但在今后,不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不会忘记我们曾是周小的学子,老师的叮嘱和期望,将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动力和前进方向!
周小,你就像一只七彩的月光宝盒,收藏着我们燃烧的激情和纯洁的友谊,收藏着我们渴求知识的热情和追求理想的坚强。我想,多年以后,当我们再次开启它的时候,一定会更加珍视其中的点点滴滴!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六年级全体同学,向尊敬的校领导和老师们致以少先队员最崇高的敬礼!并祝愿我们的老师身体健康,祝福我们的母校事业蒸蒸日上,更加辉煌!
第四篇:悠悠学子心 浓浓母校情
悠悠学子心浓浓母校情
“蝉声中那南风吹来,校园里凤凰花又开。无限的离情充满心怀,心难舍,师恩深如海。回忆当年离乡背井,深夜里梦回旧家园。游子的热泪沾湿枕畔,最难忘,父母的慈颜。还记得,那阳光遍地,也记得,寒风又苦雨,无论是快乐失意日子,最温暖,美好的友谊。祝福声中默默回忆,琴声起骊歌正悠扬。莫犹豫也莫再迟疑,好男儿鹏程千万里 ”————(张敏明《毕业生》)毕业了,很感谢老师和同学的一路陪伴、鼓励和指导;
这一去,不知道还没有机会回来看一看,到图书馆坐一坐;
好日子过一天少一天啊,不管是毕业班的同学还是师弟师妹们,大家赶紧珍惜剩下的大学时光吧,以后就很难有这么潇洒的生活了;
一定要让自己随时放空,重要的不时回头看,而是向前看,看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成功人具备的两种素质:一是肯吃苦,二是耐得住寂寞。望学弟学妹们时刻铭记,奋发向上!
······
这一句句毕业感言,这一声声临行寄语,无不饱含学子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不体现学长对学弟学妹的关心、爱护。
又是一年六月,毕业生和母校、老师及同学说再见的时候。还记得刚刚脱下活力四射的迷彩军装,现在已换上了美丽庄重的学士学位服。风风雨雨,日落月出,流水落花,叶黄柳青,在不经意间,已走过了四年的美好时光。四年来,每一个欢笑,每一滴泪水,每一次感动,每一段经历,都将让无数学子难以忘怀。无论是对母校、老师的深情祝福,还是对好友的惜别赠言以及对未来职场的工作展望,回想大学四年,放眼美丽蓝天,难免会感慨万千,每一个即将离校的学子,心中总会有或多或少的话想说。
刚进校时,总觉得毕业遥遥无期,转眼间便各奔东西。等到真的说出再见,才发现再也见不到,心里还有很多话还来不及开口。“在这即将离别之际,我作为2012届毕业生之一,感觉有千言万语要对母校说,可是却不知从何说起。千言万语汇成一句祝福。在此,祝愿我们的母校明天更加美好,结出累累硕果;祝愿我们的每一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欢乐;希望学弟学妹们把握好大学的四年美好时光,勿要虚度。大学是人生最绚丽的舞台,在这舞台上,我相信每一位有志青年必将会绚出自己最灿烂的人生。”——毕业生史丛林。“南风又轻轻的吹送,相聚的光阴匆匆。亲爱的朋友请不要难过,离别以后要彼此珍重。绽放最绚烂的笑容,给明天更美的梦。”面对别离,是哭泣着离开,还是安静的离去?对此,史丛林表示自己会选择安静的离开,因为自己虽然大学毕业了,但这并不代表他学习生涯的结束,而只是他漫漫人生路上的一段小小历程。“毕业前,我们盼望着早日离校,等到毕业时,我们却又舍不得走了。拍毕业照时,我们借助相机把自己定格在那幸福的一刻。之后,我们走遍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用相机记录下学校的花草树木和每一个建筑······我们真的不想走。离开母校时,我们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奋斗,决不能让母校失望!”——毕业生兰艳。
离别的钟声如约的敲响,在洁净的蓝天下,在悠悠小河边,在熟悉的座椅前,他们将不会再出现,因为他们要离开了,即将带着曾经的甜蜜与欢笑及青涩的味道,带着曾经的林林总总,轻轻的,静静地走了。
走着他们走过的路,听着他们在听的歌,看着他们依依惜别的情景,心头不觉激起一波波昔日中学离别的感伤。踏着青春的节拍,将悲伤折叠收藏,抖动轻盈的双翼,再次回到最初出发的地方,将一切的不舎化作一曲曲祝福的歌,送给亲爱的学长学姐,愿你们一切安好!
相信,你们会飞的更高!相信,你们将独领风骚!相信你们的坚定执着,一定会战胜崎岖坎坷!放心去飞,勇敢地去追吧!山水之间可以让彩虹架桥,满腹乡愁还有一张小小的邮票。无论走到哪儿,母校永远与你们心相连,情相牵。
第五篇:奉献母校心 辛辛学子情
拳拳母校心 莘莘学子情
提起黄渠桥中学,人民并不陌生,自建校以来,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子,从而使得这所赛上名校驰名八方。在这众多的优秀学子之中不乏有省市县级领导,更不乏有企业家经纪人。但荣誉后不忘家乡教育,淡泊名利回报母校的培养之恩的,受到黄渠桥镇人民群众敬仰的只有宁夏荣达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宁夏工商联副主席——梁生科。
他于一九八二年毕业于黄渠桥中学高中部,考入宁夏煤炭工业学校深造。于九十年代创建了荣达房地产开发公司。公司创办后,他秉承着祖辈们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使公司不断壮大,资金实力逐渐雄厚,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多种经营并存,发展后劲十足,自己也成为银北地区有名的民营企业家。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壮大企业后的他并没有忘记家乡母校对他的教育培养,他回望家乡,探望母校恩师,看到家乡学校的面貌,教师工作条件远不如城市学校,于是他多方努力,多次考察母校,回到单位召开企业董事会,发动班子成员,毅然决然为母校投资改善办学条件,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回报母校。她没有过多的奢望,只有一个心愿,就是能使家乡学校的办学条件与城市学校缩小差距,他并不苛求家乡学校的学生个个都成为大学生,只希望每一个适龄儿童、青少年不因贫困而失学。
2005年,他给母校投入500吨水泥,修建了混泥土篮球场3个,排球场1个,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价值11万元。
2007年9月初,刚开学一周,他来到母校考察,原打算邀母校部分教师在教师节期间搞一些师生校友联谊活动。可是,当听从教师中间了解到母校初中部还有十多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时,他的眉头皱了,心情沉重了,一种承担社会责任,家长责任,学校责任的念头萌生了。他回到公司,立即召开董事会,要以公司的名义,校企联合成立“莘莘学子基金会”。公司投资10万元基金,在学校设立专户,用于奖励三好学生,优秀团队干部,学习标兵和优秀教师,资助贫困学生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
2007——2008年,“基金会”共奖励师生,资助贫困生两百余名。还给我校考入平罗中学的学生每人发放奖学金300元,以激励更多的学生为振兴母校去勤奋学习。两年奖励师生支出达3万余元。
2008年秋天,梁总到母校考察教育工作,恰逢学校召开庆祝教师节大会,部分班级准备了文艺节目,正当节目表演的尽兴时,突然音响“哑巴”了,可孩子们仍然在没有音响的节奏中表演,他走过去一看,学校用的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音响设备,当即与公司中层领导商定,每人拿出一部分工资,为学校购置音响设备。回公司一周后,就给学校送来了价值万余元的会场专用音响设备。
2009年春季,梁总得知学校翻印试卷用的机器,印刷成本高,质量差。他多方打听,亲自在本市找商家,寻货源,比质量、比价格。然后又去银川给学校购置了一台价值1.2万元的能制版
且翻印速度快的速印机。速印机的购置,不但为学校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而且大大的节省了老师们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了全校教师的好评。
2009——2010年,“基金会”分别奖励优秀师生,资助贫困学生两百余名,两年共支出奖励资金达62500元。
多年来梁总以他的大爱,无私奉献赢得了母校师生的称赞,尤其是那些因贫困受助的孩子们,当他们接过善款时,流露出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们不会忘记资助他们的人,母校的师生更不会忘记这位心系母校的学子。
梁总以大爱与奉献,睿智与执著,坚持资助教育事业,资助贫困学生,谱写了一曲心系母校,情系学子的奉献之歌。
平罗县黄渠桥九年制学校
(原黄渠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