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精神文化的表现

时间:2019-05-13 16:5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学校精神文化的表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学校精神文化的表现》。

第一篇:论学校精神文化的表现

论学校精神文化的表现

姓名:巨妍学号:20101797 专业:对外汉语 学院:文学院 摘要:学校文化指的是学校里所有人员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总体文明样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学校精神文化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校徽、校训、校歌、校服以及学校的碑铭雕塑上。

关键词:学校文化 ;精神层面

一、校徽——文字和意向

校徽是设计者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在办学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人文精神设计出来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像、文字、色彩的图形。我国的校徽多是圆形,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圆象征着团结,圆满之意。校徽中一般具有两种因素,文字和图形。文字向人们说明学校的名称,建校时间等等,图形向人们展示学校的精神文化内涵。以黑龙江大学校徽为例:

黑龙江大学的标志为昂起的龙头与草书龙字相融合,构成主要视觉形象,标志左侧龙头与下部流畅的曲线构成的图形又与“学”、“子”二字相呼应,龙身与龙尾巧妙构成英文“UNIVERSITY”字头“U”字母,暗示着中西文化的融合,象征黑龙江大学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模式。整个“龙”字在色彩的选择上也颇为讲究,采用了具有中国典型文化特征的红色,既弘扬了传统又与国际接轨。黑龙江大学校徽由学校标志和校名的中英文形式组成。整个标志每一方寸都深深蕴含着黑龙江大学如昂首腾飞的巨龙,是龙江莘莘学子展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起点,是黑土地上年轻一代的精神家园这一理念。标志整体风格洒脱飘逸,极具现代气息,同时又融入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充分体现了高等学府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融合,学术自由与民主精神的结合。

二、校训——学校精神文化的提炼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

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校训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能为学校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有些校训还对其本校的创建历史或文化背景有所反映,包含着较多的信息。总而言之,校训是学校为了树立良好校风而制定的,要求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校训集中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历史传统,体现了学校的文化追求和精神风貌。

校训一般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凝练性,校训一般是八个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概括出学校的校风校貌。二是独特性,由于历史的不同,以及地域文化与学科差异的影响,不同大学之间又形成了各自的传统和精神,因此,校训也体现出了多样性。人无我有,人有我强,校训体现出了一个大学的特色与个性。三是督促性,校训是学校制定的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是对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目标的高度概括。校训对激励全校师生弘扬传统,增强荣誉感、责任感,继续奋发向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四是相对稳定性,校训一经形成,便作为一种行为准则为广大师生所遵守和铭记,一般不易改变。

校训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引经据典型,如黑龙江大学校训:博学慎思,参天尽物;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二是体现学校特色的校训,如东北师范大学校训: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中国政法大学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三是立志型校训,如吉林大学校训:求实创新,励志图强。北京大学校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桂林中学校训:专心志,忧天下。

三、校歌

校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是一个学校对内的号召和激励,对外的形象展示和宣言,它反映的既有办学者、教育者的理想、要求、愿望,又有受教育者的感受、追求和成长心声。校歌是反映学校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它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优良传统,是学校优良校风及教风、学风的高度概括,是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精神宣言。它在激励学生成长、凝聚学校精神、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校歌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一是反映学校的地理位置,如湖南大学校歌: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宏开学府,济济沧沧,……..二是反映学校的价值追求,多是以学生的口吻表达出来的,如北京大学校歌:《燕园情》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忆昔长别,阳关千迭,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三是反映学校的历史文化,如成都第四中学校歌:穿越历史风云,历尽时代艰辛,植根中华大地,屹立锦江之滨。啊,石室。文翁永存伟业,学风辉耀古今。荟萃

无数英才,哺育万千先驱,明窗翰墨书声,光大石室精神。啊,石室。学子勤奋进取,志在中华振兴。

四、校服

校服是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校服最早出现是为了消除阶级差别,推进教育公平。学校为了使出身于贫困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同时也不使那些家里生活条件好的学生在学校炫耀,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纷纷规定学生穿着同样的衣服上学。中国大陆的小学、初中、高中基本上都是以运动服为校服,颜色常以蓝色、黑色和红色居多,搭配一小部分白色或黄色。夏天的校服通常是白色衬衫,有些学校的女生夏季校服是裙子。多数则为男女统一的裤子。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加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更重要的是,可以消除同学之间的攀比现象,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我国最早的校服出现在1901年清末学堂中,那时的校服是从官员的朝服改变而来,体现了当时“学而优则仕”的教学理念。辛亥革命之后,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中山装曾经是中国男子最常见的衣服之一,他的创始人就是孙中山先生;三十年代:由满汉服装相互融合、改良而成的新式旗袍早在20年代就大行其道,这时也进入校园,成为女生们的新宠;到了建国初期,全国人民自动穿起蓝色、军绿、灰色的干部服、列宁装、棉大衣,军绿、藏蓝成为当时的流行色。文革时期,稍微鲜艳,新颖的衣服都受到压制,这个时期,类似军装的绿装校服被学生喜爱,成为校园里的主流着装。到了七八十年代,运动服一统天下,成为校服的统一样式。

五、碑铭雕塑

校园里的碑铭雕塑也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碑铭大多格式整齐对仗,文辞优美,反映了一个学校深厚的文化内涵。如黑龙江大学碑铭:兴安龙江,山高水长,巍巍上庠,气象泱泱。作育英才,振翮远翔。弦歌不辍,刮垢磨光。格致穷理,唯实是尚。人文精神,以张以扬。碑铭虽只有短短五句,但却意义深厚。将黑龙江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的厚重感、对伟大的人民教师的赞颂以及对学生的希望寄托一一道尽。

学校的雕塑不仅具有美化意义,还具有纪念意义和象征意义。如北京大学百年校庆雕塑。北京大学百年校庆雕塑位于北京大学未名湖中的湖心岛上。这座雕塑是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揭幕落成的。它是把北大百年校庆的标志立体变形而成的。平面标志本身是以流畅的线条将“北大”和阿拉伯数字100融合在了一起。立体化后,就好像一群正在腾飞的小鸟、一团燃烧的火焰和一组飘扬的旗帜,象征着北大师生意气风发、追求卓越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二篇:学校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

1.校训:华润行远

办学思想:润泽生命,启迪智慧

育人目标:仁爱宽厚,睿智大气

校风:上善若水,海纳百川

教风:进德修业,因材施教

学风:乐学善思,明理笃行

2.学校的办学理念:中西合璧,融会贯通

3.管理铭:未雨绸缪,高瞻远瞩,刚柔密大,履中蹈和,和合偕习,敬业乐群,顺天应人,修己安人,守经达变,以曲致全,无为而治,宁静致远。

4.工作铭:我们华润全体员工引用新加坡校长委任状中的一段话作为座右铭共勉:

你的手中是正在成长中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他们全部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及培养,才能成为最好的个人和有用的公民。

5.家教铭:美好的人生从家开始!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我们的教育是同孩子的生命一起开始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没有不成功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家长;好母亲是一条大河,孩子趟过您可以到达理想的彼岸,好父亲是一座高山,孩子踏着您的脊梁可以登上人生的至高点;智力女诗人斯特拉尔在诗中写到:“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但是儿童不能等,他的骨骼正在形成,他的血液正在生成,他的心智正在发育。对儿童我们不能说明天,他的名字是今天。”

6.小班化愿景:和蔼亲切每一个 ; 博学精进每一个;智慧创新每一个;仁爱宽厚每一个;温文尔雅每一个;幸福体验每一个;和谐发展每一个;成就梦想每一个。

7.高效智慧课堂“四环八度”的具体内容:细化探究目标,创设探究情境,落实探究实践,优化探究体验,精选探究练习,拓展探究作业,提升探究总结,关注探究发展。

8.学习型教师:以终身可持续发展为学习目标,以自我实现作为人生最大的需求。具有扎实的学术根基,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有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能把握教育教学的真谛,了解学生发展规律,掌握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中研究,在学习中发展,在学习中创造的教师。

智慧型教师:能将丰厚的教育理论积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转化为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专心学习,用心创造,静心育人,潜心研究,静心反思,以“润泽生命,启迪智慧”为己任,给予学生精神的引领,文化的底蕴,能力的提升,创新的发展,幸福的成长的教师。

研究型教师:具有较强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善于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能自觉地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教师。

专家型教师: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和道德的高地上,对某一领域的教育教学问题有综合、全面、深刻的把握。通晓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育教学上卓有成就,具有独立的科研能力、独特的教学风格、高超的教学艺术、自成体系的成熟的教学理论,能引领教学改革向纵深拓展,兼有学者、研究者、教育家的特质的教师。

9.小班化教学方针:激发兴趣,教会方法,培养习惯,涵养品格,探究实践,启智体悟,关注个性,开发潜能,启迪智慧,发展能力。

10.生命教育的宗旨: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捍卫生命的尊严,唤醒生命的热情,体认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智慧教育对学生的七个给予:给予学生人文的关怀,精神的引领;给予学生生命的润泽,智慧的启迪;给予学生多元的发展,文化的积淀;给予学生习惯的培养,人格的涵养;给予学生探究的实践,幸福的体验;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思考的机会;给予学生视野的拓宽,创新的发展。

第三篇:学校精神文化解读

王起小学学校理念文化解读

理念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炼,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灯明寺王起小学将“勤奋、踏实、诚实、守信”作为学校的校训,充分体现了学校的育人方针和办学思想。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校训能锻炼学生的性格,培养学生的意志,使学生以自己是这个光荣集体的成员而自豪。校训是一所学校的航标灯,对人文素质具有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一经形成,将长期规范、陶冶和感染学校的每一个成员。

“ 勤奋”:就是要求师生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工作,做一个勤奋刻苦的人。

“踏实”:要求教师不浮躁,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踏实肯干、脚踏实地的人;

“诚实”“守信”作为重要的道德准则,它指引着学生明白做人原则。诚实守信是学校立校之本,是教师立业之本,是学生立身之本。

王起小学建校以来用“勤奋、踏实、诚实、守信”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通过课堂教学、主题队会、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教师教育学生落实校训。“勤奋、踏实、诚实、守信”这八个字的 校训,已成为王起小学全体师生的行为准则和奋斗目标。学风:乐学、勤学、多思、善问

学习有三种不同的境界,知道--喜欢--乐在其中,“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学生们愿意学习,迫切需要学。只有热心学习,出于自觉自愿,而丝毫不是被别人驱使,才会学而不厌。对自己来说而不厌倦、不满足,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勤学指的是学习的态度,在学习方面勤奋刻苦,积极努力。小学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尤其要勤奋学习,不学就要落伍,就会被时代淘汰,培养学生们勤奋的品质。

“多思”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孔子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能思维是人和动物的重要区别。学习不光是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学生应在老师教学的过程中多加思考,善于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通过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比被动的接受老师的知识更重要、更可贵。

“善问”指善于提问,在课堂上,对老师讲的问题与知识进行思考,发现问题,及时问老师问同学,形成人人问,人人学的良好学习氛围。作为老师,只有善问才能教出出色的学生;作为学生,只有善问才能取得优异成绩。

办学目标:为学生幸福的人生奠基,创办家长满意、学生满意、社会满意的学校。

校风:文明、和谐、求实、进取

“文明”即讲文明,明晓规矩。生活在文明社会,讲文明懂礼貌是作为社会人的基本要求,小学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和阶段,将文明作为校风,体现出学校对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视。

“和谐”是学校文化的内涵,即和谐的育人氛围。意指学校内师生之间团结友爱、互相促进,校园人文环境的和谐搭配和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处。创建人文校园、书香校园,把学校建设成师生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生活的乐园,彰显学校和谐的魅力。

“求实”即追求务实,走内涵发展之路。“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是实小人生态度和办学精神的写照。全校师生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和学习。要求教师要有踏实的治学精神和工作作风,要勤于治学,严谨治学,以生为本;学生应勤奋学习,善于思考,不断汲取和创造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进取”即进取,永不止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校全体师生要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勤奋学习,不断进步。我们时刻要有积极的心态,创造读书学习、追求上进、永远向前的积极人生。以高昂的斗志、负责的态度,精细的工作,在激烈的竞争中坚忍不拔,追求卓越。全体师生要为祖国的富强,善教勤学,奋进终生。

教风:爱生、严谨、务实、创新

“爱生”爱的本身就是教育,爱生指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对任何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满腔热情,不厌其烦地进行启发和引导,使之增强学习兴趣,向上的信心和勇气、促进学生智力、品德等方面全面发展。爱生有利于营造宽松愉悦的教育氛围,是教书育人不可缺少的条件。

“严谨”指态度严肃谨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遵循细致、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保证教学工作的质量,也为学生严谨态度的养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务实”即求真务实,认认真真、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去工作,不蜻蜓点水、不走马观花、不好高骛远。一个学校要想发展起来,必须要求全校师生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和学习。要求教师要有踏实的治学精神和工作作风,要勤于治学,严谨治学,以生为本;学生应勤奋学习,善于思考,不断汲取和创造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创新”即更新、改变之意。教育是一门学问,它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时时发生改变的,进入二十一世纪,全新的改变,前所未有的发展冲击着整个社会,教育发面也不例外,因而教育应立足现有基础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不断提升。

第四篇:学校精神文化解读

学校精神文化解读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炼,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博山区实验小学“博学、诚实、健康、有为”作为学校的校训,充分体现了学校的育人方针和办学思想。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校训能锻炼学生的性格,培养学生的意志,使学生以自己是这个光荣集体的成员而自豪。校训是一所学校的航标灯,对人文素质具有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一经形成,将长期规范、陶冶和感染学校的每一个成员。

博学:就是要求师生广泛的学习,做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诚信:要求教师自觉守法、真诚守信,探求培养学生走向高尚的最好方法;作为一项重要的道德准则,它指引着学生明白做人原则。诚信是学校立校之本,是教师立业之本,是学生立身之本。

健康: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一个人只有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有为:有所作为。有为是博学、诚实、健康的落脚点。人只有具备了渊博的知识,诚实做人的品质,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才能对社会、对国家有所作为。

博山区实验小学建校以来用博学、诚实、健康、有为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通过课堂教学、主题队会、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教师教育学生落实校训。“博学、诚实、健康、有为”这八个字的 校训,已成为实验小学全体师生行为准则和奋斗目标。

学风:学而不厌一丝不苟

“学而不厌”是同学们应取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是愿学乐学,迫切需要学。只有热心学习,出于自觉自愿,而丝毫不是被别人驱使,才会学而不厌。对自己来说而不厌倦、不满足,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丝不苟”是指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该如何做。作为成语的意思是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在学习上是希望同学们不但做到善学乐学,在学习知识时更要做到认真细致,不能有半点马虎。

“学而不厌一丝不苟”是一名优秀小学生的标准。

办学目标:为学生幸福的人生奠基,创办家长满意、学生满意、社会满意的学校。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关键阶段,从某些意义上来讲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学校的办学最终期望所致就是为孩子幸福的将来做好基础教育工作。我们力求让孩子达到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的人生奠基目的。

实验小学的办学目标就定位在长久的人才培养与日常的办学范相匹配的基本层次上,务实求效,循序渐进,传承文明。“三风”建设 校风:和谐、务实、创新、奋进

“和谐”是学校文化的内涵,即和谐的育人氛围。意指学校内师生之间团结友爱、互相促进,校园人文环境的和谐搭配和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处。创建人文校园、书香校园,把学校建设成师生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生活的乐园,彰显学校和谐的魅力。

“务实”即务本求实,走内涵发展之路。“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是实小人生态度和办学精神的写照。全校师生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和学习。要求教师要有踏实的治学精神和工作作风,要勤于治学,严谨治学,以生为本;学生应勤奋学习,善于思考,不断汲取和创造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务实体现了实小人“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

“创新”即敢于突破现状、挑战现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创新教育机制,不断探究以课堂教学为重点的新方法走创新者之路,发展学校特色,使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

“奋进”即奋发进取,永不止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校全体师生要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勤奋学习,不断进步。我们时刻要有

积极的心态,创造读书学习、追求上进、永远向前的积极人生。以高昂的斗志、负责的态度,精细的工作,在激烈的竞争中坚忍不拔,追求卓越。全体师生要为祖国的富强,善教勤学,奋进终生。

教风:因材施教,诲人不倦

“因材施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设计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成才的最优学案。

“诲人不倦”意思是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鲁迅先生 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才能真正做到诲人不倦。

“因材施教、诲人不倦”作为实验小学的教风是希望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怀有一颗爱心去耐心、细致地备课、上课,面向全体,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教学方法,使人人各得其所,发掘潜能。

第五篇:论学校精神文化对学生品德的影响摘要

论学校精神文化对学生品德的影响摘要

21世纪不仅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也是文化经济时代,文化已逐步成为推动生产力

发展的一支强劲动力。学校作为传播文化的基础部门,更应该注重文化的作用,尤其是精神

文化的巨大作用。在这种形式下,研究学校精神文化,了解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性,创造出

先进的学校精神文化,对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从这种意义出

发,结合学校精神文化理论和现有的学校状况,对学校精神文化在提高学生品德水平的作用

作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大家可以清楚了解到学校精神文化的相关理论和相关知识,从

而认识到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针对某些学校校风、班风、个人作风不正的状况,运用这些理论,结合实际,创造出一种先进的学校管理模式——精神文化管理。

关键词:学校精神文化品德校风班风文化管理3引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在推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教育则发挥了首当其冲的作用。学校作为

教育的最主要的阵地,其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近年来,学校文化,尤其是学校精神文化,已

经成为许多学校领导者积极探索、努力建设的内容。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是整

个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只有培养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的学生,才能为国家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很好的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本人认为,学校精神文化是一种最有号召力、影响力和约束力的力量,可以从校风、班风和个人作风方面影响学生。本文从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形态、功能等方面入手,并辅以案例,详尽的分析了学校精神文化对提升学生品德

建设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号召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学校精神文化,亲近学校精神文化,把

握学校精神文化,实践学校文化管理,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品德、推动国家发展的教育目标。

一、学校精神文化1.1学校精神文化产生的背景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一

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在经济领域,美国企业都面临着日本企业的严峻挑战。这一现象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一些经济专家和学者的高度关注。以日裔美籍学者威廉.大内为代表的专家提出了Z理论,在全世界刮起了“企

业文化”的飓风。在日本,教育早早被高度重视;一些教育工作者深受企业文化理论的熏陶,把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引入到学校管理上来,在日本创立了学校文化管理理论。对于中国而言,八十年代,党中央提出教育改革的口号,一些教育专家模仿日本,提出了学校精神文化的概

念。

1.2 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

学校精神文化是相对于学校物质文化而言的,是整个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自身努力、外部影响、历史积淀而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东西,它主要凝聚在学校所拥有的理念、制度、管理、行为、校风、教风、学风等深厚底蕴之中,具有前瞻性和

先进性,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综合力量,是整个学校文化的核心层面。

1.3学校精神文化的功能学校精神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陶冶激发功能。学校精神文化,尤其是学校的校训,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念的培养以及创造性、主体性的养成等,都会4

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第二、约束规范功能。学校精神文化中的有些硬性的规章制度或行为准则,是学校根据自身

特点,对其内部各类成员的制定的一种行为规范、规定。因此,学校的制度文化为保证一所

学校要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保证复杂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提供了强大的约束规范功

能。

第三、导向凝聚功能。学校文化通过它的精神文化层面在潜移默化地于有意无意中影响、同

化着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一个学校特有的精神、传统、作风、团体氛围、群体士气同化与雕刻着每个成员,并由每个个体予以自觉地传递和传播从而更加强化并形成“势力”,对成员发挥着引导、规范、督促与保证作用,而且具有强大的力量。

二、学生品德建设2.1品德的内涵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或倾向。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2.2学生品德建设的必要性

一个国家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从娃娃抓起。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学生品德建设,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障和必然要求。

江泽民曾说:“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苦难史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新一代接班人,我们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而且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只有培养造就亿万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并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确保我们几代人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确保我们事业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直走下去,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加强学生品德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家要发展,社会要前进,和谐的环境是保障。没有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一切活动都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在营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过程中,品德的作用极其巨大。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忠孝、仁义、诚信、明礼、团结友爱、勤俭自强等,在缓解社会和家庭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路,更需要每个公民加强品德建设,自觉履行义务。学生,作为公民中的一个大群体,必须加强道德教育,为学生学习、生活创造出一个和谐的校园,从而为他们进入社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学生品德建设,是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个学生在校表现如何,国家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规定:“五讲四美三热爱”,这是对学生品德的最基本的要求。“四有新人”,也是对学生的基本的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界定。把德育放在所有素质的第一位,可见德育的重要性。在学校,学生只有良好的品德,才能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进入社会,用人单位也偏爱那些道德高尚的毕业生。因此,学生在学校必须加强品德建设。

三、学校精神文化对学生品德的作用分析

学校精神文化作为学校竞争力的核心,对学校的影响是全方位、系统性、全过程的。下面从校训、校风和班风的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学校精神文化对提升学生品德方面的巨大作用。

3.1校训对学生品德的作用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中国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和基本道德素养。它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的处理方法,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作为一个高尚的人,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都应不屈不挠,战胜自我,永远向上,力争在事业与品行两个方面都达到最高境界。南开大学的校训是“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提倡的是“公能”教育,一方面是培养青年“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则是训练青年“文武双全”、“智勇兼备”,为国效劳的能力。校训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能为学校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有些校训还对其本校的创建历史或文化背景有所反映,包含着较多的信息。因此校训是反映学校教育价值观,弘扬学校精神特质的简洁训育词语,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表征。由于每个学校教育资源和教育价值取向的不同,反映学校文化的校训也会有所不同。如北师大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它不仅是北师大的学校行为,也是北师大的办学特色。当初,北师大为确定校训,学校曾邀请校内很多专家学者共提方案,启功先生自己也拟出不同训词,如最初为“师垂典则,范示群伦”,但一来稍嫌艰深,二来稍感平

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分享到: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复制 预览

普通尺寸(450*500pix)较大尺寸(630*500pix)

下载论学校精神文化的表现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学校精神文化的表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感恩文化:企业虚伪的表现”[小编推荐]

    企业感恩文化的虚伪性这几年听到、见到了许多提倡感恩的训练以及课程,也接触了大量的企业实际案例,作为一个佛教徒,同时又是对心理有些研究的人,想就这种情况发表些看法。 首先,......

    文化精神

    “文化精神”浸润社区建设结硕果 在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我们集贤里社区围绕“活跃开展文化,倡导文明生活”为主题,积极推动文化进社区,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营......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

    潜在课程·精神文化·学校竞争力

    摘要:潜在课程主要通过学校的物质环境、精神文化氛围和人际关系等,对学生身心 发展 和人格健全形成潜移默化的 影响 。精神文化不仅是构成潜在课程的重要方面,而且是一种不可替......

    让精神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让精神文化引领学校发展作者:实验小学校长袁远芳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一)走进一所学校,校园里整洁雅致,书香弥漫,教师精神饱满,团结进取,孩子天真烂漫,乐学向上……细加解读,有......

    华峰中学学校精神文化

    会宁县华峰中学学校精神文化办学思想: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就读三年,受益一生。 办学理念:以德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 办学目标: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向往、教师留恋的学校。......

    论平面设计民族化表现论文(最终定稿)

    摘要: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平面设计呈现出了民族化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平面设计师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设计带入了世界,这种充分体现本民族文化的平面设计深受人们的......

    文学理论中再现论和表现论

    3、再现论、表现论、形式论(1)再现论 再现论文学观认为,文学的本质是真实的再现生活,真实地呈现、复制和模仿某种生活原型及其背景。 再现论是人类最早的艺术观。在西方以摹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