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性别比工作当前困难
1、区域协作配合不力。一方面,关爱女孩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尚未形成全国“一盘棋”,部分地区严打态势尚未形成。由于各地打击力度不平衡,一些群众就到其他地方去做性别鉴定和人工终止妊娠手术,单靠一个市县区从事这类活动的医生和医疗机构的打击显然“鞭长莫及”。另一方面,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存在不平衡现象。以现住地管理体制未能真正得到落实,产生现住地管不好,户籍地无法管,又到承担管理不到位的责任的现象,造成育龄群众暗婚暗育、出生女婴漏报,特别是持证孕妇隐瞒孕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更加隐蔽,难以发现查处。
2、依法打击力度不够。首先,案件查处主体不明确。“两非”行为的查处主体是计生、卫生和药监部门,而且是分别查处本部门职责范围的“两非”案件。实际工作中,存在衔接协调的实际困难,很难做到部门主动查处。很多地方采取党政领导挂帅的方式,成立专门组织,但由于是临时机构,往往出现“时紧时松”局面,难以经常化、规范化。
3、相关社会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由于经济欠发达,特别是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现有的奖励、优惠、扶助政策标准低、发放面窄,导向作用不明显。
第二篇:当前文化市场困难及问题
目前杭州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中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自2005年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以来,按照“统一领导、统一协调、统一执法”的要求,杭州市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率先组建机构成立队伍,通过建章立制,不断探索运行机制,通过资源整合,不断完善监管体系,通过规范行为,不断提高队伍素质,通过手段创新,不断提升执法效能。然而,随着文化市场迅猛的发展,受执法手段、能力不足的影响,尤其是执法依据、政策法规滞后的制约,目前杭州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及困难,且在当前的法律框架内将长期存在,难以根治或解决。
一、网吧、娱乐场所超时营业管理难。
自2002年《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2006年《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对网吧的营业时间限制为早上8点至晚上12点,娱乐场所的营业时间限制为早上8点至凌晨2点。网吧、娱乐场所超时营业问题往往容易产生火灾隐患,一旦出事执法管理部门责任重大。但业主在利益的驱动下,或者为了经营生存的需要,违规超时经营屡禁不止。执法部门受监管力量、手段的限制,也难以做到依法禁止,无法根治,甚至高压态势下产生新的安全隐患。
具体原因与矛盾困难有以下三点:一是经营业主难以主动执行法规规定。网吧行业进入薄利时代,生存维持困难,网络提供商难以真正做到零点断网。娱乐场所难以主动驱赶顾客,取而代之的是执行凌晨两点不再接待新的消费者。二是执法力量、手段有限导致查处难。
作通宵生意的网吧多数在零时后关闭门窗,拉起窗帘,锁闭各个通道,禁止顾客中途离开,拒绝外面顾客进入,导致执法人员难以进入现场执法取证。执法人员对娱乐场所实施检查制止,清退消费人员,容易激化矛盾。三是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容易产生新的安全隐患。从执法实践来看,对通宵问题保持持续高压态势后,很多业主为躲避检查,在通宵营业时锁闭门窗、安全通道和出口,人为造成了很多安全隐患。
二、无证电子游戏机、黑网吧取缔难。
从2000年左右开始,杭州对网吧、电子游戏提高准入门槛、控制发展以后,无证经营现象越来越多,取缔任务很重,难度很大。据2012年的不完全的摸底调查了解,目前杭州全市无证的电子游戏房共有88家,黑网吧405家,上网终端4825台。主要分布在撤村建居的农居点内、小商品集市周边、外来人口密集居住地等,“无证黑网吧游戏机房多、接纳未成年人多、消防安全隐患多、聚众赌博纠纷多”的现象不容忽视,容易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损害政府正面形象。
具体原因与矛盾困难有以下三点:一是城郊结合部对娱乐上网消费需求与合法产品供给之间存在矛盾。无证电子游戏机、黑网吧的迅速蔓延和难以根治是因为这些地区有着强烈的消费需求。而大型正规网吧娱乐场所难以在此产生规模效益,不愿扎根提供消费服务。连锁规模化的发展思路和较高的准入门槛为无证电子游戏机、黑网吧留下了生存空间。二是无证游戏机房、黑网吧经营成本低、违法代价低而获利金额高。这些无证游戏机房、黑网吧设在农居出租屋内,甚至更为偏远。经营规模都比较小,房租较低,设备资金投入少。由于业主们互相拉帮结派,通风报信,执法难度大、违法成本低,但是这些场
所利用赌博、接纳未成人、通宵等手段赚钱获利非常迅速。三是有关职能部门整治力度不够,而文化执法仅能依法罚款无法解决问题。根据摸底数字,拱墅区上塘街道辖区、江干区彭埠镇五堡一带黑网吧泛滥成灾,很明显相关职能部门的整治力度不够,甚至导致黑网吧压缩了正规网吧的生存空间。对于无证游戏机房,文化部门只能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取缔并给与一定程度的罚款,机器无法没收、取缔无法执行,难以彻底解决问题。
三、无证卫星广播电视地面设施查处难。
1993年10月施行的《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设立了许可事项,规范了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生产、进口、销售、安装和使用行为。1994年又发布《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但由于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的不足、正规渠道购买方式的缺乏、及国民对获取信息的猎奇心态,造成非法安装和使用行为逐步呈蔓延趋势。非法地卫设施难以得到有效遏制的原因,既有不法商家为谋取私利,也有非法使用成本相对低廉、承租户解决实际需要的经济原因,同时也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滞后,导致职能部门间无法形成合力打击。
具体原因与矛盾困难有以下三点:一是擅自安装和使用地卫设施有其存在的市场需求。公共服务场所安装地卫接收设施相比安装电视相关资费便宜很多,且不用缴纳年费。外来承租户以及个体户一般没有房屋产权证明,无法办理数字有线电视,或考虑到价格因素购买安装地卫接收设施方便省事。二是分段的立法设置导致行业监管体制混乱。《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明确了电子工业部门监
管生产、工商部门监管销售、广电部门监管安装和使用。这种分段管理的模式产生了“多头管理”、“监管脱节”等问题。电子工业部门对生产源头监管不力,使得大量非法地卫设施流入市场;而工商部门对地卫设施销售市场的监管不力,导致文化执法压力山大。三是查处非法安装使用的地卫设施进门难。针对个人住户安装的地卫设施,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开门配合,文化执法就需要公安部门的介入,而公安进门也需要走程序申请入户搜查证。特别是随着民众的权利意识逐渐提升,地卫设施执法查处经常面临无法进门的困境。
四、文化经营产品内容违法认定难。
根据统计,在涉及的文化综合执法管理的门类中,网吧、出版物、音像、娱乐、电游、演出、网络文化、网络游戏、网络视听、广播电视节目、公共电子屏等13个左右类型的文化经营产品中,相关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相关经营单位不得提供十项禁止性规定的内容,通俗简称“内容十不准”。尤其是最近几年网络文化视听产品的丰富和运营单位的增加,国家对于内容低俗、宣扬暴力淫秽的文化产品信息的打击力度空前加大,法律法规却无明确规定“十不准”的内容如何认定,谁来认定,导致了文化部门执法管理的困难。文化部门不管,就是不作为,想管,但是无依据认定。实际执法过程中,容易导致隔靴搔痒或者病急乱投的现象,无法切中要害。
具体原因与矛盾困难有以下三点:一是演出与淫秽色情演出的界限在哪里,什么是宣扬淫秽色情,文化执法无法把握。根据相关法规通知对淫秽色情出版物及声讯、物品等认定是明确的,但是演出是动态的表演活动,演出活动是否宣扬淫秽,文化部门一方面没有明确标
准,另一方面没有力量全程派员监管。二是网络低俗信息和内容的认定模糊、娱乐场所曲库音乐低俗违法的标准不清。近年来,随着“反三俗”口号的提出,网络低俗信息和内容打击力度逐年加强,然而具体到执法处罚时,很难找到合适的依据,具体套到内容“十不准”只能牵强往“宣扬淫秽”和“违反社会公德”靠,但是谁来认定,标准是什么,都是不明确的。娱乐场所曲库的低俗音乐和违法认定,对文化许可和执法部门来说,都是同样的艰难,仅靠文化部几十首违禁曲目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问题。三是宣扬赌博认定难,文化部门对游戏机房的机型机种的监管难以根治赌博的问题。赌博归公安部门管,但是游戏机内容宣扬赌博归文化部门管,宣扬赌博认定标准没有,文化执法只能退而求其次,抓住机型机种来管。但是游戏机业主通过正常倍率的游戏机,私下通过游戏币货值金额增大,彩票换钱轻松绕过监管。
目前文化市场出现的一些执法困难和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立法滞后、质量不高的原因,也有文化执法力量薄弱、手段能力有限的原因等等。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难点分析,目的就是基于当前机制体制、队伍人员的实际情况下,实事求是提出问题、分析原因,不推卸责任义务,也不回避矛盾困难。针对基层文化部门该管但无法可管、想管但无能为力的问题和困难,希望引起上级部门重视和注意,同时希望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以便我们更好地承担法律赋予的使命,履行净化文化市场的责任。
第三篇:当前治超工作存在问题和困难
当前治超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治理车辆超限运输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为确保我县公路畅通,我们必须本着路面专项治理与源头治理相结合;部门协作与区域联动相结合;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相结合;治理力度与社会可接受程度相结合;依法行政与服务群众相结合;宣传先行和稳步推进相结合,同时建立健康、规范、公平、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维护良好的车辆生产,使用秩序和道路交通秩序,才能确保我县公路设施的完好和公路交通安全。
一、根据工作实际,制约我县治超工作有如下问题和困难:
1、经费不足:治超工作缺乏经费,特别是县级治超经费不足,给治超工作带来了困难。
2、执法证件:执法人员执法证件没有得到及时换发,持有部级执法证的只有三分之一,给治超工作带来了不利。
3、治超站点:我县还没有治超站点,需要上级部门提供资金设立治超站点,有利于我县治超工作顺利的开展。
4、治超死角多:由于我县面积大,线路多。县与县之间大多未设点,使大部分超限车辆绕行,得不到有效治理。
二、解决治超工作的几点建议:
1、合伙闯关的车辆严重,实行黑名单制,把闯关的车辆进行登记,发往各省、市、县治超站点,进行严格治理。
2、车辆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对车辆违法改装的查处力度,严格制止违法改装车辆上路,从源头上杜绝双超行为的发生。
3、要定期组织所有的路政人员参加培训、学习,让每个人都能 熟练掌握信息网络化管理。重点路段加装摄象设备,全程监控,不仅便于取证,减少工作量,还能更好的将路政人员整合,集中到重点难点路段,便于集中整治。
4、封堵死角。我县重点路口都要装上检测装置,把超限车辆全面治死。
事实上,多年的运输经营者一直是靠超限超载向公路索要利润,以损害公路的支付方式来保证其基本利益,形成了难以治理的顽症和怪圈。怎样才能扭转现状,就要靠我们的公路人发扬铺路石精神,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坚决制止超限运输行为,让公路从以前的“走得了”更好的走向“走得好”,实现“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效果,还人民群众一个平安大道,打造一个畅、洁、绿、美、安的公路通行环境。
治超工作任重而道远,无论如何都要坚持抓下去,这是我们的职责。建好养不好和建不好是一样的。对于治超绝对不能松动,一松动就会有反弹,一反弹就会前功尽弃。我们要为全社会的共同利益牺牲我们自己的利益,因为治理超限不但需要增加人力还要增加设备、经费,还要培训有关人员,所以,需要上级的支持、百姓的理解、广大车户的合作。
二00九年九月十一日
第四篇:浅谈当前乡镇工作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浅谈当前乡镇工作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自2002年以来,陕西省在全省全面试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至2005年已全面取消了除烟叶税以外的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从其整体效果来看,基本上达到了确保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不反弹,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村社会长期稳定的根本目标,但正是因为农村税费改革,对那些工业欠发达以农业为主地区的乡村两级政权正常运转带来了一个不小的冲击,相继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果我们不能迅速有效地出台相关政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势必进一步恶化乡村两级政权存在和运转环境。通过深入武功县各乡镇进行调研,我们对该问题作出了一定的分析,以期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财政收入锐减,收支缺口增大
在农村税费改革前,乡村财政收入基本上由国家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和自筹资金三部分组成,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工业基础较薄弱的地区,比如武功、礼泉等县其财政收入大部分是以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为主要构成,特别在乡镇一级政权,由于历史的原因乡镇企业发展滞后,不可能给乡镇财政带来任何稳定的收入,所以农业税,耕地占用税契税(主要以农业税为主体)是其唯一的合法规范的收入来源,也是维持乡镇政权正常运转的基础,再加上“三提五统”等自筹资金,基本上能够满足其正常运转之所需。而在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收入主要由农业税和耕地占用税、契税三大块来构成,由此可见税费改革规范了乡镇财政收支结构,堵住了乡镇财政收支疏漏,但同时也给乡镇财政套上了紧箍圈,使乡镇财政收入不断萎缩,特别是我省的农税改革政策是2002年全面取消农特税,2005年全面取消了农业税,也就说从2005年开始,乡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农业税部分将被完全减除,仅剩下数额很小,征收难度很大的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来构成乡镇财政的收入来源,就其目前状况来看,根本不可能满足乡镇政权运转的需要,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乡镇财政收支缺口,亦有进一步加大乡镇债务包袱的可能性。同时,由于乡镇财政资金溃乏,也会对乡镇各项职能的正常发挥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各乡镇承担的公益事业亦然很多,如乡村教育基础设施维护,水利建设维护等,以及民兵训练优抚计划生育等。也就是说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收入的锐减与乡镇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资金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大,将会是乡镇政权存在和发展的瓶颈。
二、财政负债沉重,业已形成财政危机
近年来乡镇政府债务包袱不断加重,进一步形成财政危机已成为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具统计,截止2004年底,武功县乡镇政府直接显性债务为6086.3万元,其中税改前形成债
务5189万元,税改后形成债务897.3多万元,并且村级债务也相当普遍,少则几十万元,沉重的债务包袱已成为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毒瘤,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为了按时给干部职工发放工资和福利,由乡镇领导或财政所长出面向上级部门或有关金融机构借款资金形成的债务;二是前几年,农村基础教育达标,发展乡镇企业或乡镇投资办企业后倒闭形成的贷款;三是乡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和上级配套工程资金要求按比例分级负担所形成的债务,如水利工程、修路,农网改造等;四是上级部门下乡“检查”“考察”以及乡村跑关系办事情等形成的招待费等;五是农村站基金会因经营不善遗留的不良债务;六是多年来乡村两级政府为按时完成各种征收任务,事先垫付的各种农户欠税,欠费等形成的“借或贷”债务。从其构成上看,既有金融机构贷款,亲戚朋友贷款,也有赊账或“打白条”等。
三、机构臃肿,富余人员分流困难
由于二00二年全国性的机构改革进行的不太彻底,各乡镇人员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比如武功县除少数部分乡镇的工作人员在税改后比税改前有所减少外,大部分乡镇还在不断增加,在编人员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上百人,村级干部一般在4-7人,从目前来看乡镇一级机构改革人员分流普遍存在以下困难,首先是乡镇一级人员普遍素质不高,分流以后根本无法再就业,势必会给政府和社会带来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二是上级至今为止没有出台系统、完善的具有指导性的分流政策,而现的分流政策又不明确、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致使改革存在较大阻力;三是当前需要分流人员实际总量太多,其中关系错踪复杂,解决起来十分棘手,县乡两级对此类问题大都持观望态度;四是2002年县乡机构改革后,一些乡镇已经对各单位进行了“三定”但最近两年因种种原因仍不断有新人进入,致使乡镇政权机构进一步臃肿,裁员困难进一步加大;五是在农村费税改革以后,由于乡镇财源锐减,财力有限,致使分流人员所需资金根本不可能及时足额兑付。
四、政府职能未能实现有效转变,干群关系相对紧张
在税费改革前,乡镇干部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催粮催款”等事务上,而税费改革后,合理的费改税纳入了税法管理范围,税收工作完全由财税部门来负责,使税收征管进一步走上法制化轨道,增强了税款征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使乡镇干部在一定程度上从繁重的“催粮催款”中解脱出来,乡镇工作重心也开始由“催粮催款”向“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转变,但从乡镇机构实际运行情况看,到目前为止政府职能并没有效的转变,大部分乡镇干部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工作方向,一是疲于应付上级党委、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安排的工作,没有精力和时间来考虑如何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问题或普遍存在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二是在工作中,少数乡镇仍习惯于使用强迫性的行政命令,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使群众和乡村干部的隔阂进一步加深,造成干群关系相对紧张;三是由于少数农民自觉纳税意识淡薄,造成财税部门征税成本较高,从而使乡村干部刚从“催粮催款”事务中解脱出来,又陷入“协税催税”的杂务中,导致干群关系,出现了新的矛盾和对立。
对策和建议针对以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征求广大乡镇干部的建议,我们提出以下相应对策以供参。
一、加大乡村两级机改力度,从根本上解决乡镇减员增效问题
首先,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将乡镇由一级政府改为县(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也可叫做“办事处”,其职能应为负责民事纠纷调解,宣传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和承办县(区)政府委托事务,其编制人员经费等管理权全部上划县(区)政府,13-1-11 浅谈当前乡镇工作存在的困难及对策保留其为企业和群众服务的职能,保留工商、公安、税务等部门,同时,组建以县级为主体的农民协会,行业协会及专业协会,大力推行乡镇自治,实行乡镇长直选,推行村级组织自治;第二按照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的要求,对乡镇社区机构进行重组。机构设置应坚持党政一套人马,不再与市县有关部门对口,总人数应以15到20人为宜,将其他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整合为服务中心,人员实行聘用制以知识型、技术型、能人型为核心,而对于村级组织以3人为宜即书记村长再配一个妇联主任,特别大的村可以配4人。第三撤乡并镇,分流人员,现有的乡镇设置基本上是在原来的人民公社基础上建设起来的,机构设置大而全,但其管理范围较小,不利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武功县共12个,乡镇若按50%左右撤并的话,将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基层政府的行政管理效率,切实减轻财政压力,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乡镇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同时,我们应尽快将乡镇建成统一、效能的农村社区组织,并对跨乡镇的区域性建设和管理机构,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我们应及时出台相关机制政策及配套措施,精减乡镇政府人员,健全民主用人机制,使能者上,庸者下,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对乡镇人员进行相应的业务技能培训,鼓励乡镇干部外出务工经商和创办企业。
二、制定有效措施,合理化化解乡村财政和债务危机
一是建立政府分级偿债机制。首先,设立乡村债务“国家准备金”将之纳入国家财政预算,通过提高国家转移支付资金比例,也可将属于国家商业银行的贷款进行挂帐停息,同时从乡村税收中再提取一部分用于还债。其次设立乡村债务“地方准备金 ”将之纳入地方财政预算,通过从农村税收,乡村工商税和扶贫开发资金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还债;二是开辟乡村还债新财源,鼓励乡村将乡镇闲置的办公用房,机电设备等资产,向社会公开开拍卖,租凭或承包,变资产为资本,对乡村“水利”“四荒地”林场、果园、鱼池放开经营权,出
售或租凭,将其所得收入用于偿还债务。将乡村合并后置换出的固定资产,小型门店“远、偏、闲、散”的公有房屋等向社会公开拍卖或变现还债。盘活具有商业用途的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入股参营等方式,对其加以适当改造。盘活公益性资产和公路,河道站等,以增加收入,提高偿债能力,也可以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出售乡村企业股权偿债。三是坚决禁止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继续举债,这是化解乡村债务危机的关键,只有杜绝了债务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才能谈如何还债,才能谈化解债务危机否则,采取任何办法都毫无意义。
三、加强乡镇财源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加强乡镇财源建 是壮大县域经济,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保证乡村两级政权正常运转的基础,加强乡镇财源建设,应该以县域经济为宏观模块,以乡镇企业为微观主体,牢固树立“发展就是硬道理”的观念,尽快建起一个“二业为主,多元互补,高低搭配,远近接合,以内为主,依外为辅,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二业为主:即以高新特色农业和加工工业为主导产业;多元互补:即在主导产业带动下诸多产业互补并存共同发展;高低搭配、远近接合:即在产业选择要注重科技含量、资金含量和劳动力密集度的合理搭配,避免产业投资的单调性,同时把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有机结合,充分考虑其利弊,科学进行产业导向;以内为主、依外为辅:即发展经济要坚决依据自身实际,选择正确的符实的发展方向,同时还要大力进行招商引资,努力引进外资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和活力,充分发挥毗邻杨凌区和“一线两带”核心位置的区位优势,借力发展;而持续发展就是在发展经济同时,更要加强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并注重替补产业和新财源的培育和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乡镇财源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各乡镇,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是乡村经济实现第二次腾飞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从战略高度来重视来加强乡镇企业发展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统筹规划,努力建立一套从资金、技术、制度全方位的配套保障体系,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为切入点,引导乡镇企业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同时乡镇政府要在乡镇企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应注重放水养鱼不要竭泽而渔。
四、积极引导各乡镇及时转变政府职能
针对目前各乡镇政府职能变较慢的现实情况,市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各乡镇,政府迅速有效转变政府职能,努力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由社会经济管理型向社会管理、经济服务型转变,首先,把工作重心由摧征税费向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服务作以转变。在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乡镇政府应以为农民和乡镇企业提供政策,信息咨询和支持为重点,积极为企业和广大农户牵线搭桥,导航引路,同时更应该把招商引资工作当作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繁荣乡村经济的主要突破口真抓狠抓,从而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
活力。其次在乡镇大力推行依法行政,对广大乡镇干部进行深入有效的行政许可法培训,使他们懂法、知法、依法行政,把基层政权的行政行为纳入健康有序的法制化轨道,努力树立基层公务人员“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第三是广大乡镇干部应该抽出时间走村入户,对农村、农民、农村经济生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帮助广大农民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促使农民勤劳致富,发展经济的方法和路子,与广大农民朋友面对面的进行普法宣传,使广大农民懂法、知法,减少行政阻力进一步和谐干群关系。
第五篇:当前执法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当前执法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当前执法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谈谈如何加强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问题
×自中央政法委《关于加强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意见》(政法<>号文件下发以来,党委政法委在履行执法监督职能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通过个案监督,案件协调和历
年开展的专项执法检查等活动,解决了一批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纠正了一批执法不公的案件,使政法部门和广大政法干警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端正了执法思想,提高了执法水平,执法为民、严格公正执法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职能作用得到较好地发挥。从总体上看,党委政法委开展执法监督几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下面,就几年来我从事执法监督工作的实践,谈谈当前执法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利于党委政法委更好地履行执法监督工作职能。
×
一、当前执法监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于法无据。我国的执法监督体系主要由党的监督、人大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政协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七个方面组成,每个方面的监督都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和法律规定。如《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对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就有“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进行监督”的权力,党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工作虽说属党内监督,但从相关法律中却找不到依据。再就是中央政法委《关于加强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意见》出台后,缺乏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可操作性不强。
×二是党委政法委履行执法监督职能的氛围不浓,共识和合力尚未形成,政法部门没能很好地理解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与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关系,没有充分认识到“党的领导”是“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前提,公、检、法机关都有相应的法律监督机构,平时主动与政法委执法监督机构联系少,系统内开展执法检查很少请政法委参加,也不大愿意请政法委参加。所以在个案监督、专项执法检查时,强调客观因素多,涉及到本部门具体问题时,有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主动配合不够,有的甚至出现包庇、袒护、回避监督的现象,使一些案件不能一查到底。造成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思路不宽,形式、手段单一,缺乏监督力度。
×三是执法监督工作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开展执法监督初期,各级党委政法委都建立了相应的执法监督制度,相关制度没有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修改完善,有的制度没有很好执行,如省政法委执法监督干部每年一期学习培训制度,去年就没有举行,执法监督干部联席会议制度、执法监督员和执法监督联络员例会制度也没有很好地坚持,开会次数一年比一年少,执法监督干部交流、沟通的机会少了,使执法监督工作停滞不前、缺乏创新。
×四是执法监督机构不健全。有的县(市、区)政法委还没有设立专门的执法监督机构,有的虽然建立了内设机构,但人员编制却没有增加,现在政法委机关内设机构有政法办、综治办、执法监督室、政治处、维稳办、平安办等,内设机构增多了,人还是那么几个人,只好相互兼职,就本人而言,既是执法监督室主任、又是综治办副主任,还要具体负责维稳办的工作。兼职过多,很难集中精力做好执法监督工作,疲于应付日常事务。要使执法监督工作不断深化精力有限、困难不少。
×存在上述问题和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上有偏差,对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党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工作是执法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
×
二、对策与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建议采取以下相应的几项措施:
×一是解决于法无据问题。中央政法委要向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建议,把各级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写入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制订出与《关于加强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实施意见》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增强可操作性。使各级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做到有法可依,逐步进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二是要加大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在全国性政法工作会议上多强调此方面的工作,使政法各部门领导充分认识到政法委的执法监督工作与政法各部门自身的执法监督工作目标是相一致的,都是要解决政法部门执法不公、执法不严问题,切实维护司法公正、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统一执法监督思想,对执法监督工作形成共识和合力,使政法部门自觉接受监督。同时要提高执法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拓宽执法监督渠道,使党委政法委不仅理直气壮地加强执法监督,还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执法监督的法律效应。
×三是要继续抓好建章立制,规范工作程序,进一步明确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的范围、内容、方法。鉴于目前执法监督人员少的实际,每年执法监督工作要突出重点,解决群众
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监督的面也不要过宽,抓某项执法监督和专项执法检查,就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对执法监督方面行之有效的制度,如培训制度、联席会议制度、例会制度要很好地坚持下去,对一些省、市党委政法委加强执法监督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可通过资料、考察等形式进行交流,力求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有所开拓,有所创新,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四是切实解决政法委内设机构多、人员编制少的问题。可由中央政法委向中央有关部门提出建议,统一全国各级政法委内设机构设置,核定各级政法委的人员编制,切实解决内设机构不断增加、人员不足的问题。同时,为了树立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的权威性,要适当提高执法监督干部的级别待遇,对于年纪轻、工作能力强的执法监督干部要加强培养,解决新老交替问题,各级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室主任(科长),有条件进政法委班子的要结合到班子中去,从多方面关心、爱护执法监督工作干部,特别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要为他们撑腰鼓气,以此不断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专心致志地做好执法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