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介膜结构在环境设计中都有哪些应用
简介膜结构在环境设计中都有哪些应用
膜结构(Membrane Structures)是20世纪中期开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构造方式,是由多种高强薄膜资料(PVC或Teflon)及增强构件(钢架、钢柱或钢索)经过一定方式使其内部产生一定的预张应力以构成某种空间外形,作为掩盖构造,并能接受一定的外荷载作用的一种空间构造方式。膜构造可分为充气膜构造和张拉膜构造两大类。充气膜构造是靠室内不时充气,使室内外产生一定压力差(普通在10mm-30mm水柱之间),室内外的压力差使屋盖膜布遭到一定的向上的浮力,从而完成较大的跨度。张拉膜构造则经过柱及钢架支承或钢索张拉成型,其外型十分漂亮灵敏。
膜结构所用膜资料由基布和涂层两局部组成。基布主要采用聚酯纤维和玻璃纤维资料;涂层资料主要聚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常用膜材为聚酯纤维覆聚氯乙烯(PVC)和玻璃纤维覆聚聚四氟乙烯(Teflon)。PVC资料的主要特性是强度低、弹性大、易老化、徐变大、自洁性差,但价钱廉价,容易加工制造,颜色丰厚,抗折叠性能好。为改善其性能,可在其外表涂一层聚四氟乙烯涂层,进步其抗老化和自洁才能,其寿命可到达15年左右。Teflon资料强度高、弹性模量大、自洁、耐久耐火等性能好,但它价钱较贵,不易折叠,对裁剪制造精度请求较高,寿命普通在30年以上,适用于永世建筑。
世界上第一座充气膜构造建成于1946年,设计者为美国的沃尔特·勃德(W.Bird),这是一座直径为15m的充气穹顶。1967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充气构造会议,无疑给充气膜构造的开展注入了兴奋剂。随后形形色色的充气膜构造建筑呈现在1970年大阪世界博览会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盖格尔设计的美国馆(137m ×78m卵形),以及川口卫设计的香肠形充气构件膜构造。后来人们认70年大阪博览会是把膜构造系统地、商业性地向外界引见的开端。大阪博览会展现了人们能够用膜构造建造永世性建筑。而70年代初美国盖格尔一勃格公司(Geiger-Berger Associates)开发出的契合美国永世建筑标准的特氟隆(Teflon)膜资料为膜构造普遍应用于永世、半永世性建筑奠定了物质根底。之后,用特氟隆资料做成的室内充气式膜构造相继呈现在大中型体育馆中,如 1975年建成的密歇根州庞蒂亚克银色穹顶(椭圆形 220 × 159m),1988年建成的日本东京体育馆(室内净面积4.6767m2)。
张拉式膜结构的先行者是德国的奥托(F.Otto),他在 1955年设计的张拉膜构造跨度在 25m左右,用于结合公园多功用展厅。由于张拉膜构造是经过边境条件给膜材施加一定的预张应力,以抵御外部荷载的作用,因而在一定初始条件(边境条件和应力条件)下,其初始外形确实定、在外荷载作用下膜中应力散布与变形以及怎样用二维的膜资料来模仿三维的空间曲面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都需求有计算来肯定,所以张拉膜构造的开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新算法的提出。目前国外一些先进的膜构造设计制造软件已十分完善,人们能够经过图形显现看到各种初始条件和外荷载作用下的外形与变形,并能计算任一点的应力状态,使找
形(初始外形剖析)、裁剪和受力剖析集成一体化,使得膜构造的设计大为烦琐,它不但能剖析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个不同构造的稳定性和膜中应力,而且能准确计算由于调理索或柱而产生的次生应力,完整能够防止各种不利荷载工况产生的不测结果。因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开展为张拉膜构造的应用开拓了宽广的前景。而特氟隆膜资料的研制胜利也极大地推进了张拉膜构造的应用。比拟著名的有沙特阿拉伯吉达国际航空港、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体育馆、加拿大林德塞公园水族馆、英国温布尔登室内网球馆、美国新丹佛国际机场等。
膜结构的设计主要包括体形设计、初始均衡外形剖析、荷载剖析、裁剪剖析等四大问题。经过体形设计肯定建筑平面外形尺寸、三维外型、净空体量,肯定各控制点的坐标、构造方式,选用膜材和施工计划。初始均衡外形剖析就是所谓的找形剖析。由于膜资料自身没有抗压和抗弯刚度,抗剪强度也很差,因而其刚度和稳定性需求靠膜曲面的曲率变化和其中预张应力来进步,对膜构造而言,任何时分不存在无应力状态,因而膜曲面外形最终必需满足在一定边境条件、一定预应力条件下的力学均衡,并以此为基准停止荷载剖析和裁剪剖析。目前膜构造找形剖析的办法主要有动力松弛法、力密度法以及有限单元法等。膜构造思索的荷载普通是风载和雪载。在荷载作用下膜资料的变形较大,且随着外形的改动,荷载散布也在改动,因而要准确计算构造的变形和应力要用几何非线性的办法停止。荷载剖析的另一个目的是肯定索、膜中初始预张力。在外荷载作用下膜中一个方向应力增加而另一个方向应力减少,这就请求施加初始张应力的水平要满足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应力不致减少到零,即不呈现皱褶。由于膜资料比拟轻柔,自振频率很低,在风荷载作用下极易产生风振,招致膜资料毁坏,假如初始预应力施加过高,膜材徐变加大,易老化且强度储藏少,对受力构件强度请求也高,增加施工装置难度。因而初始预应力确实定要经过荷载计算来肯定。经过找形剖析而构成的膜构造通常为三维不可展空间曲面,如何经过二维资料的裁剪,张拉构成所需求的三维空间曲面,是整个膜构造工程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这正是裁剪剖析的主要内容。
资料来源:http://
第二篇:膜结构的介绍及应用
膜结构的介绍及应用
膜结构是一种建筑与结构完美结合的结构体系。它是用高强度柔性薄膜材料与支撑体系相结合形成具有一定刚度的稳定曲面,能承受一定外荷载的空间结构形式。其造型自由轻巧、阻燃、制作简易、安装快捷、节能、安全等优点,因而使它在世界各地受到广泛应用。这种结构形式特别适用于大型体育场馆、入口廊道、小品、公众休闲娱乐广场、展览会场、购物中心等领域。
一、膜结构的分类从结构方式上大致可分为骨架式、张拉式、充气式膜结构3种形式
1.骨架式膜结构(FrameSupportedStructure)以钢构或是集成材构成的屋顶骨架后,在其上方张拉膜材的构造形式,下部支撑结构安定性高,因屋顶造型比较单纯,开口部不易受限制,且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广泛适用于任何大,小规模的空间。
2.张拉式膜结构(TensionSuspensionStructure)以膜材、钢索及支柱构成,利用钢索与支柱在膜材中导入张力以达到安定的形式。除了可实践具创意,创新且美观的造型外,也是最能展现膜结构精神的构造形式.近年来,大型跨距空间也多采用以钢索与压缩材料构成钢索网来支撑上部膜材的形式。因施工精度要求高,结构性能强,且具丰富的表现力,所以造价略高于骨架式膜结构。
3.充气式膜结构(PneumaticStructure)充气式膜结构是将膜材固定于屋顶结构周边,利用送风系统让室内气压上升到一定压力后,使屋顶内外产生压力差,以抵抗外力,因利用气压来支撑,及钢索作为辅助材,无需任何梁,柱支撑,可得到更大的空间,施工快捷,经济效益高,但需维持进行24小时送风机运转,在持续运行及机器维护费用的成本上较高。
二、膜材料用于膜结构建筑中的膜材是一种具有强度,柔韧性好的薄膜材料,是由纤维编织成织物基材,在其基材两面以树脂为涂层材所加工固定而成的材料,中心的织物基材分为聚酯纤维及玻璃纤维,而作为涂层材使用的树脂有聚氯乙烯树脂(PVC),硅酮(silicon)及聚四氟乙烯树脂(PTFE),在力学上织物基材及涂层材分别具有影响下列的功能性质。织物基材——抗拉强度,抗撕裂强度,耐热性,耐久性,防火性。涂层材——耐候性,防污性,加工性,耐水性,透光性。
三、膜材的正确选定用于建筑膜结构的膜材,依涂层材不同大致可分为PVC膜与PTEF膜,膜材的正确选定应考虑其建筑的规模大小、用途、形式,使用年限及预算等综合因素后决定。
PVC膜(PVC-CoatedPolyester)PVC膜材在材料及加工上都比PTFE膜便宜,且具有材质柔软,易施工的优点。但在强度、耐用年限、防火性等性能上较PTFE膜差。PVC膜材是由聚脂纤维织物加上PVC涂层(聚氯乙烯)而成,一般建筑用的膜材,是在PVC涂层材的表面处理上,涂以数micron厚的压克力树脂(acrylic),以改善防污性。但是,经过数年之后就会变色、污损、劣化。一般PVC膜的耐用年限,依使用环境不同在5~8年。为了改善PVC膜材的耐侯性,近年来已研发出以氟素系树脂于PVC涂层材的表面处理上做涂层,以改善其耐侯性及防污性的膜材。
PVDF膜PVDF是二氟化树脂(PolyvinylideneFluoride)的略称,在PVC膜表面处理上加以PVDF树脂涂层的材料称为PVDF膜。PVDF膜与一般的PVC膜比较,耐用年限改善至7~10年左右。PVF膜PVF是一氟化树脂(PolyvinylFluoride)的略称。PVF膜材是在PVC膜的表面处理上以PVF树脂做薄膜状薄片(laminate)加工,比PVDF膜的耐久性更佳,更具有防沾污的优点。但因为加工性、施工性与防火性都不佳,所以使用用途受到限制。
PTFE膜(PTFECoatedFiberglass)PTFE膜是在超细玻璃纤维织物上,涂以聚四氟乙烯树脂而成的材料。PTFE膜最大的特微就是耐久性、防火性与防污性高。但PTFE膜与PVC膜比较,材料费与加工费高,且柔软性低,在施工上为避免玻璃纤维被折断,须有专用工具与施工技术。
耐久性:涂层材的PTFE对酸、硷等化学物质及紫外线非常安定,不易发生变色或破裂。玻璃纤维在经长期使用后,不会引起强度劣化或张力减低。膜材颜色一般为白色、透光率高,耐久性在25年以上。
防污性:因涂层材为聚四氟乙烯树脂,表面摩擦系数低,所以不易污染,可藉由雨水洗净。
防火性:PTFE膜符合近所有国家的防火材料试验合格的特性,可替代其它的屋顶材料做同等的使用用途。
四、工程应用体育设施—体育场馆、健身中心等交通设施—机场、火车站、公交车站、高速公路收费站、加油站等文化设施—展览/会议中心、剧场、博物馆、动物园、水族馆等观景设施—建筑入口、泳池小品、小区长廊、户外广场、公园小品、标识性建筑等商业设施—购物中心、餐厅、步行街等工业设施—工厂、仓库、污水处理中心、物流中心、温室等
复合涂覆是塑料重要的应用技术之一。压延、层合、挤出是涂层加工的几种重要技术手段。意大利设备供应商针对不同应用开发的新型涂覆设备,具有适应范围更广、效率更高、加工产品兼具美感与机械性能等优点。
意大利复合涂覆加工新技术
意大利设备生产商ComerioErcole开发的Cema压延生产线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紧凑及多功能性,该设备可用于加工多种材料:半硬质和软质的PVC、PUR、CPE和PP。另外,还可以将热塑性材料层压到纸、布、织物、无纺布或薄膜等基材上。
根据具体要求,可在压延机下辅设备中对塑料片材直接进行压花,下辅设备中配有可以快速更换压花辊的装置。目前供应的压延生产线辊高度介于1,600-3,200mm之间,生产速度最高为70m/min,压延材料的厚度介于0.04-1.0mm之间。
该生产线占地面积小,所需操作人员少,所有参数都易于设置,生产效率高,非常适于经常需要更换产品品种或规格的场合。初始投资与传统压延系统所需的费用相比也不高。
自动喂料部分一般由粉料贮存仓、液体组分管理系统、称量装置、袋装添加剂喂料系统和一台带冷却器的涡轮式混合机组成。该生产线的紧凑型主要由一个2阶行星螺杆挤出机、三辊压延机、压花机构、接取和冷却机构、基材自动退卷机、牵引机构、厚度测量计和控制系统及自动卷取机组成。
3辊压延机由一个沿辊子横向滑动的输送带和一台带有控温装置的2阶行星螺杆挤出机喂料,配有一台金属检测器来防止喂入带有金属件的粉料。3辊压延机带有压花、接取和冷却机构。压延机框架带有加强肋,并经过扩展处理(distensiontreatment),从而赋予最佳的刚性,防止发生扭曲和振动。
采用这种特殊结构形式,侧框仅起支撑作用,不会妨碍调节机构。实际上,所有机械部件都简单地固定在框架上。这样,不仅可以按所需工艺条件方便地调节优化所有机械参数,设备的维护也极方便。
压延辊配有专门的电加热系统,温度可以在50到220℃之间调节,整个辊筒宽度上加热均匀,温度偏差在±1℃之间。每个辊通过万向节单独驱动,并由配备有全数字电子控制机构的液压系统调节。利用该液压调节系统,可对压延辊精确定位,精度可分别达到5μm和2μm。
压花机构设计成压花辊易于快速更换,并易于压到另一个由高热阻弹性材料制成的辊上。接取和冷却机构也集成在压延机中,可按具体生产要求提供不同的方案。
基材退卷机构可采用简单的贮料架或不需要贮料器的自动连续机构,基材可在不停止生产线的情况下更换,并可节省更多的空间。牵引机构置于退卷机的出口处,由负荷传感器控制,以确保在基材上施加稳定的张力。卷取机上,产品卷可在不停止生产线的情况下自动更换。卷取机上配有裁边系统。可根据具体的要求提供几种技术方案,以满足不同场合的应用,甚至可带有自动牵引、称量和包装产品卷的功能。由于压延机的功能也依赖于电气/电子设备的水平和质量,所以,还开发了压延生产线整个管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由于PVC涂覆纸具有不容置疑的经济、技术上的优点和实用的特点,所以其已取代了昂贵的图书装订材料,如皮革或布。可采用两种技术生产这种产品:一种是直接将PVC浆涂覆在基材纸上,另一种方法是将纸与压延的PVC薄膜层合在一起。
层合过程可以在压延机上完成,也可以离线在一台层压机上完成,层压机也可以按与压延机相同的步骤压花。采用离线工艺还可以在层合和压花前在薄膜上印刷,但需用粘合剂来保证薄膜-纸之间的粘合。在层压和压花结束后,还可进行其他最后加工,例如进行“凸纹着色”,即只在压花结构的凸出部分印染,以获得双色效果。
最近,意大利制造商ColomboOfficineMeccaniche公司为一家国外用户提供了第二台层压-压花机,这台设备就是专门为这种应用场合设计的。该层压机由2个纸和薄膜的回转退卷机,一台涂覆塑性溶胶的轮转凹板印刷机构,一个用于预
凝胶的加热辊,一个预热辊和一个加热鼓(直径1,400mm)组成。层压好的产品随后由电红外线加热器加热,将PVC薄膜加热到所需的压花温度;加热器上装备有IR温度计和自动功率控制器。
在刻有花纹的水冷钢辊和橡胶辊之间进行压花。之后,在重卷取前,由一组通有冷却水的辊子对产品进行冷却。该机器还可用于压花和层压PVC薄膜与布或两层PVC薄膜。凹版印刷机构也可用于印刷薄膜:这种情况下,层合物的路径要倒过来,因为塑性溶胶要涂覆在薄膜的背面。所以,凹版印刷机构可以改变其旋转方向,并在凹印辊两侧装备有两个驱动刮刀,凹印辊后面装有一台热空气干燥箱。
意大利Isotex公司最近为欧洲客户新装了两条合成皮革生产线。近年来,合成皮革静寂的巿场又显露出新的生机,并将高新技术应用其中。全新的配方材料在汽车和飞机内饰行业获得大量应用。基于Isotex的经验,再加上与极具创业精神的客户开放、建设性的合作,达到并进一步充实了该巿场要求的最高质量标准。
ISOSKIN是该公司开发的新型挤出涂覆生产线,适于生产可满足多种场合应用的合成皮革:衣物、用具、旅行产品、鞋类和汽车工业等。涂覆产品用于衣物具有特别的柔软的感觉,并具有很高的美感,如具有玻璃光泽、可模拟众多的自然表面等。涂覆产品可将美观与特殊机械性能,如耐磨、耐刮擦和耐屈挠性结合在一起。它们还具有透气、防水及耐化学品等性能。
ISOSKIN可按生产要求改造,用于生产水基或溶剂基小型涂覆制品、泡沫、透气或单涂层产品。系列挤出生产线包括用于生产工业宽度样品的单机头中试挤出机,满足所有“湿粘”、热缸层压、单涂层工艺组合的3机头或4机头挤出生产线,以及按用户要求制造的复杂的5机头挤出生产线。
第三篇: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1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应用
1.1专业理论课程的建设
完整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为学生的综合性思考能力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依据,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解决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所以环境设计理论课程是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应用的基础。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既能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理论思维意识,明确环境设计专业概念,还可以实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转化,培养其表达技能,其价值就在于促进学生专业理论思维的形成,加深其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应用,要求环境设计理论课程形成本专业特有结构体系。但是,从相关调查结果来看,各院校的环境设计基础课程基本上都是不对准也方向进行区分而统一培养的。这种教学模式不适合高校在短时间内培养环境设计人才的要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设计专业意识。因此,笔者认为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需要将其课程体系可分为两大主要模块,即以工作室为中心的实践教学课程,以及专业理论教学课程。其中,专业理论教学课程应当包括专业可操作性的理论课程(包括电脑制图、手绘制图、空间设计等课程),以及专业认知性的理论课程(包括建筑史论、设计色彩、设计素描、设计史论等课程)。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设计理论素质,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意向表现和抽象解析能力,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单纯描绘自然物象的学习。
1.2专业实践课程的建设
建设以工作室为中心的实践教学课程是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应用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学生进入实践课程教学阶段,本阶段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致力于解决课程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侧重实践目标的执行。从环境设计专业未来就业的调查分析中我们看出,环境设计主要包括室内设计和景观园林设计两大方向,具体涉及居室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以工作室为中心的实践项目课程体系正是依据环境设计专业对应的岗位要求,遵循本专业职业发展规律,以及相关岗位需要的核心技能来制定的,它主要围绕典型工程项目展开。首先,典型项目选择是在结合室内设计和景观园林设计两大岗位群的岗位需求,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前提下,确定具有明确主题的实际工程项目。其次,结合工程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特征将其分为已实施、正在实施、未实施的工程项目三类。
2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应用改革与创新
2.1调整课程结构,实现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调整课程结构,实现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减少重复也是目前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出路之一。在环境设计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应当结合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及课程特征,实现课程内容、结构、时间安排上的有机结合,逐步形成符合本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积极推进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顺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各种相关知识串联及互融理解的能力,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存在着很多相关联的地方。因此,课程结构顺序的调整有利于实现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使学生能够相互强化,最终灵活地运用知识,形成创造性思维,也决定了学生能否对各课程知识内容加以有效组织。为此,我们应更加关注设计类课程间的联系,尤其要准确、全面把握基础教育课程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注重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
2.2改革与创新课程内容
针对传统环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课程内容不能适应专业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理论课程与技能课程比重不合理以及课程间内容的分离与重复等情况。因此,笔者认为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应用,首先要实现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具体来讲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充分认识到环境设计专业本身较强的应用性特征,让本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尽快适应其工作岗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以,环境设计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应根据市场需求适当的调整各专业课程比例,注重对学生未来就业能力的培养。例如,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将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中。因此,他们更希望能够在晚上走出居室去放松心情,这时候就要求环境设计能够关注对夜环境的塑造,做好亮化工程建设,为人们提供一个能够享受夜生活的环境。再如,室内照明设计作为营造氛围的最佳要素,也是环境设计需要重点研究的重要内容,市场上非常需要照明设计方面的人才,照明设计在室内外环境中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而国内很少有院校开设这个专业。二是要结合目前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的不合理之处,适当地减少基础课程课时,增加和细化专业拓展类课程。
例如,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这三门课程是目前很多院校将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基础必修课程,这部分课程常分在不同学期、不同时段依次完成,在整个基础课程中占了相当大的课程量,不仅会让学生感觉该部分课程累赘重复,还会造成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不连贯的现象。所以,将这三门课压缩,整合设计为一门课,并通过一次性完成三大构成内容的教学,重新修改教学大纲,压缩整体课时,使之符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需求,在避免重复教学的同时,更有利于学生综合性、系统性的掌握三大知识构成。三是增加专业选修课程,缩减技能类课程比重,在以往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选修课程一般较少,而技能类课程相对较多,从大二之后,基本以技能类课程为主,占大学整个课堂教学的三分之一课时,主要有计算机辅助设计:CAD、SketchUp、Photoshop、3dsMax,设计表现技法:马克笔、水彩手绘表现。此外,目前的环境设计课程时间安排与课时比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造成了误导,让学生错误地认为软件学习及效果图的绘制是设计师最主要具备的要素,使得他们由于理论知识不充分,设计思路狭隘,创新性不足等问题而不能在设计道路上走出自己的风采。实际上,对于设计师来说,设计思维及设计创新才是设计的灵魂,软件只是设计表现的一种工具。因此,应增加专业选修课程,减少技能课程的比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专业选修课设计要遵循学生兴趣以及当今设计界的热点和焦点,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让学生能够以一种宏观的视角来对待本专业的未来发展前途。比如在本专业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增加建筑艺术与世界名园欣赏、诗词鉴赏等人文素质教育类选修课程,以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设计人才。
2.3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目前,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类课程比重小是一个普遍而突出的问题,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力的发挥。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建筑速写实习、植物认知实习、外部环境测绘、工程与技术建造实践、专业基础实践、设计师业务实践等实践环节。在具体的教学中应以实践引导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来理解创作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环境设计专业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在未来就业中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具体来讲,可以从两方面来着手:首先,将理论教学与学生的实地调研融于一体,加强实践教学体系与课堂教学体系的融合,让学生通过对现场调研发现问题,并能够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终找出相应的合理的解决措施,这种理论讲解、方案设计与实地调研互动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实现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更注重对学生设计方法、设计能力的培养,改变了传统教学单纯侧重不同空间类型设计规范和经验的传授的现象。其次,增加实践教学课程和实习学时,实现实践技能教育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教师应遵循由浅至深、循序渐进的规律,根据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培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设计课程体系,构成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为其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供依据。
3结论
本研究主要从当前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着手,在分析了环境设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建设在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建设中应用的基础上,为更好地推动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应用,从三方面指出了未来环境设计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三点意见。
第四篇:城市建设环境设计的应用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知识社会的到来,创新形态的嬗变,人们不仅仅满足对事物的基本功能,对城市建设中环境使用要求的提高,同时注重事物的设计感。环境设计文化大大影响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在当今,我国现代城市在多样化的社会形态的推动下。为此,一个好的环境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又该具有美好的外观,解决人们的精神需求。好的环境设计外观能给人提供身心的愉悦,满足人的需要才是环境设计的目的。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体现了城市环境功能的优越性和环境文化的长久性,全面综合设计的科学性,趣味性和文化性,是连接自然和社会的无形文化纽带。在现代建筑中的环境设计不仅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密切交往,而且也催生了人类精神文明建筑的产生,推动了现代建筑中城市环境设计文化的进步。通过认识所在城市中环境设计,分析中国现阶段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严峻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城市建设中环境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环境设计;城市建设;比较
1以人为本的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设计空间艺术,意在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所以它始终是与使用联系在一起,从这个角度来讲人就有绝对的话语权对环境设计是否满足自身的需要提出意见。一个优秀的环境设计者必须是在满足人的需要为前提。城市环境设计应按照人的意图来进行设计,以人为本,为人服务才是城市建设的主导。作为一个设计者,要提高自己的水平,让自己不在中庸,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的去做、去看、去理解、去思考。可当你达至一定高度的时候往往会被一些平凡的甚至是普通的东西所吸引,简单的如一张白纸,而后的思维则不自然的向吸引自己的方式所改变,一直循环。人是种感性的动物,总会被生活所感动。而在感动的瞬间捕捉到自己的思想。纵观当今国内各环境设计,只是注重外在的形式感,而忽略本身所要表达的最直接的内容。一味的追求为了“设计而设计”,总是停留在表面上。为了更好的为市民服务,环境设计应该考虑到市民的需求。在这方面泰国的环境设计就要比国内的设计做的更有新意和实际。无论是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快速路上的广告牌还是,临街巷尾的门面招牌。都体现了这个国家在城市建设中环境设计的整体水平。
2比较环境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我们通过几组案例讨比较一下城市建设中设计在环境中的体现。如上图中,在中国这种“擎天柱式”的广告大多出现在高速路上。而在泰国这种“擎天柱”会根据不同尺寸、产品的需求,遍布在城市中和快速路上,设计简洁而又统一。泰式的“擎天柱”设计更注重如何宣传产品,它在设计尺度上版面的大小普遍比中国的要大,更加醒目。同时注重灯光的设计,即使是在夜晚或者天气状况不好时,也能看到“擎天柱”上的内容。泰式“擎天柱”的设计要比国内的设计想的更加周到。再来谈谈有关环境停车场的设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进程加快,物质水平不断提高,购买汽车往往是每个家庭的基本需求。由于汽车数量越来越多,“停车难”也就成了城市中普遍出现的问题,难道我们就没有想过通过环境设计去改变这样的环境问题?以中国北京和泰国曼谷两国的首都为例进行比较,同样是繁华的大都市,人口众多,车辆更多。北京在环境停车场的设计上大多采用的是沿路停车位或者地下停车场,一般地下停车场的层数不过两三层。几乎不会牺牲掉地上的建筑面积。只能说我们“有”停车场,而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只是为了“有”而“有”,为了“设计而设计”。而在泰国机场、大型酒店、商场、园区及市内繁华地区。大多建有立体多层或半封闭停车场。酒店的停车场一般建立在1到10层,10层以上为酒店住宿。或者是一个大型的商场,大约会把三分之一的面积划给半封闭停车场。真正的满足了人们对停车位的需求,给人们出行提供了不少便利。因此,我们在曼谷的街道上很少会看见乱停,乱放,警察开罚单的场景。最后我们看一下有关店面的环境招牌设计。在中国城市中的店面招牌,每个招牌都自成一系,放在一起缺乏统一的美感,其中不乏有恶俗的店面招牌。整体上让人们看见,就是杂乱无章,没有设计可言。泰国的店面招牌,虽然各自有自己的风格。但放在一起,简洁大方而又统一。我们从图片上看招牌虽多,却没有感觉到杂乱无章。总体上,能看出在整条街市对环境中招牌的设计中透出不简单。环境设计是一种态度,它决定了作为设计者的在城市建设中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而我国的环境设计缺少一种认真的态度。一个优秀的设计者,他们的设计不论从整体和细节上都有自己的权衡。甚至是一个点,他都会去找尽可能多的位置来供自己挑选。而在这不断的挑选的过程中也积累了自己的设计经验,虽然看着简单,可在以后的设计过程中,这些细节上的积累可以让他节省时间。环境设计是将城市建设平凡中化为不平凡,简单中却鲜明的透出不简单,我们花费的是设计和构思,甚至是尝试和实践中不断消耗的时间,它有一个积累过程,却如井溢,当沉淀到某一个程度,恰恰能转化为回报,为我们人生必经的创业历程提供一个阶梯。环境设计是一种在城市建设中思维到具像的表达方式,简单也好,复杂也好,它只是为了实现思维的具像而存在的手段,所不同的只是方式而已,进而完善我们城市的环境空间。
参考文献
[1]汪伟亮.对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与其审美特征的思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2).
[2]杨宝伟.论城市建设中的环境艺术设计[J].大众文艺.2013(08).
[3]李熙成.现代城市建设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分析[J].鸭绿江,2014(07).
第五篇:亲和性空间在室外环境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亲和性设计观的大量研究体现在工业产品设计与室内设计中,而亲和性空间在室外环境艺术中的应用和建设原则、研究方法等较少。本文分析了亲和性空间在室外环境设计中的原则,进而提出了关于亲和性空间的一些营造方法。
[关键词]亲和性空间;室外环境;人与自然
室外环境不仅可以实现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实用性需求,还能够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一定的影响。现代城市生活压力巨大,疲倦和压抑日益倍增,巨大的精神压力不断困扰着人们。在城市丛林中长期居住的人们都期望可以尽可能的接近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并寻找能够帮助自己得到情绪释放的场所,释放工作紧张感和生活烦恼。故此,亲和性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至关重大。在建筑设计中亲和性风格的建筑设计可以增加建筑与人的亲密性,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实现更好的融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健康状态。
1亲和性空间的室外环境设计原则
1.1遵循自然的原则
人来自于自然,接近自然。我们生活在现代大都市中,失去了明媚的阳光,潺潺的流水等自然美景,大多数人从心底深处渴望要回归大自然、接近大自然。因此,环境亲和性设计必须要以尊重自然条件为前提,打造人与环境相互结合的室外建筑。
1.2遵循人的原则
亲和性设计必须将人与自然环境、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加以考虑,基于此,就要考虑从人类需求处着手进行探究,以满足人们的切实需要。对人类行为与心理需求的多样化表现进行探析,是打造城市空间环境多重功能的理论基础。所以,设计师应注意把握和掌握信息的潜在需求,进行严谨、科学的推测与研究,使设计具有前瞻性概念,并且可预测的设计活动。
2亲和性空间在室外环境设计中的营造
2.1空间形态与边界围合室外环境的空间设计常选择仿生形态,以自然曲线的原本形态来弱化建筑空间及实体的人工特性。仿生形态是对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形态的模仿、抽象和变形。自由曲线形态能够看做是自然与人工、抽象与具象的中间形态,是人类理想秩序和自然规律的有效调和。
2.2比例与尺度的考量
室外环境中亲和性的尺度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同样的尺度空间,不同的人期感受也是不同的。合适的空间尺度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升共同活动内容的品质,使公共活动更加友好,同时对于提升空间的亲切感与安全感大有助益。避免出现都市中的冷漠感,以激发大家的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
2.3色彩与质感的塑造
(1)色彩。在室外环境设计中,要对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和色彩环境进行观察,并利用环境中主要基调的明暗、冷暖等变化来合理的进行设计。另外,必须联系到环境所处的自然环境变化、地理位置功能以及地域性文化特点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使色彩的组合更加合理,更具特色,使色彩设计散发出具有一定地域性特点的独特魅力。并烘托出亲和感的环境氛围。运用精炼、提取、抽象来展现环境色彩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结合,升华色彩组合的艺术美。(2)质感。质感是塑造室外环境品质的必要环节,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环境氛围与人们的参与程度。室外空间环境材料的应用是体现设计质感的重要因素,设计者需要认真思考。例如木材温暖的触感和肌理使其具有较强的自然亲和力,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空间中,木材的运用率都非常高。此外,砖块、石材等的合理运用也会提高建筑空间的亲和力。
2.4光影与音响的表达
(1)光影。为设计出更好的空间光影效果,我们必须了解光线的特征,如色彩上,光线能够是珍珠色、乳白色等;强度上光影效果,我们必须了解光线的特征,如色彩上,光线能够是珍珠色、乳白色等;强度上也可以暗淡、柔和;光的设计上可直射、可穿透、可跳跃等。(2)音响。声音是室外环境设计中创造亲和性空间的重要手段。许多优美的景点都具备了自然声响之美的效果,使人欣然神移。如承德离宫中的万壑松风建筑群等。
3典型案例分析
八大关是最能体现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特点的风景区,坐落于汇泉角景区北部。所谓八大关,是因为这里的八条马路是以中国古代著名关隘而得名(现已增加数十条)。八大关景区位于汇泉东部,面积70多公顷,十条幽静清凉的大路纵横其间,主要道路都以我国八大著名关隘命名,所以统称为八大关。随着城市规模的继续扩大,城市面临大面积的重建,原有城市总体规划需要修编。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目标,对景区的改造设计将加入一些亲和性的设计元素,比如增加环城人工湖、居民休闲娱乐广场等,楼台、小桥流水如珍珠般点缀其间,纵横交错于各条马路之中,形成一个方圆数里的风景区,体现人与自然地亲和力,使城市居住区和商业区相互交错,将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界相互融合,构成了具有亲和力的公共游憩环境。通过合理的亲和力空间设计打造了青岛又一靓丽休闲度假区。
4结语
室外环境与人具有交互性,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丰富生活和视野,并将人们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解脱出来,缓解紧张感、疲劳感,使压力得到释放,不在困扰着身心。人类有意愿接近大自然、寻求放松内心世界的场所,并以此来达到放松神经,更好的投入工作和生活的目的。因此,亲和性空间的作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日益重要。
参考文献:
[1]唐欢.浅谈亲和性空间在室外环境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品鉴,2015,(4):8.
[2]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二十一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365).
[3]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