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研究(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6:0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研究》。

第一篇: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研究

摘要对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进行了探讨,提出树立正确的林业发展观、推进林业生态建设、通过经济手段建立生态建设动态机制、加强宏观调控等内容,以期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生态保护;林业发展;生态建设;经济手段;宏观调控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关系到全球生态的状况,也关系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要加快林业的发展,推进生态建设。2003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林业工作,努力使我国林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林业建设要“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由此进一步明确林业发展思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加快生态建设,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树立正确的林业发展观

1.1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发展林业要立足于增加资源、改善生态,满足全社会人们在物质、文化、社会等方面全面发展对林业的需要[1-2]。同时,在林业发展中要解决生产经营者的投入与收入问题,保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要解决广大林业干部职工收入偏低的问题,改善生产生活的条件,特别要解决自主经营的林场、自然保护区内贫困职工脱贫以及生产、生活的设施建设问题。要让林业建设的主要力量也步入小康社会建设的行列。

1.2树立维护后代人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

当代人不能为了自己的发展,过度使用资源、破坏环境、造成资源枯竭,使后代人失去生存发展的基础。当代人在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既要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又要不断培育新的森林资源,为后代人留下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

1.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要改变人类主宰世界、征服世界的观念。纵观人类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原始和谐进入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征服自然,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索取,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如果任其扩大和加剧,将必然导致文明本身的衰落甚至人类自身的毁灭。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抛弃人与自然的冲突模式而走向融合,努力去探寻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林业发展上,无论是造林、培育和采伐,都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力,提高生产力。适地适树恢复森林植被,是充分利用自然力、尊重自然规律的具体体现,也是节约人力物力、求真务实的具体体现,应当作为林业建设最起码的评价指标来实施。应当用新的生态文明发展观指导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状况,实现山川秀美,推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人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都与林业发展相适应,达到生态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协调,在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2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3-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建设要承担改善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责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加大对林业科技的研究和成果推广力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让生产经营者便利快捷地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各项有用的技术指导,新技术开发研究能够引领林业发展的技术潮流;形成适应新时期林业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要加大人工林培育,实现由以采伐天然

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的战略目标。采取强制性措施保护天然林资源,停止天然林的商品采伐,在加快生态建设的同时,重视商品林基地的建设。保护好我国的天然林资源,就必须对我国森林利用结构和发展模式进行重大调整,加大人工林培育,逐步实现由采伐利用人工林替代采伐利用天然林,解决木材供需平衡矛盾,切实保护好天然林。只要通过政府政策导向,结合市场选择,实施分类经营,鼓励私人部门的投入、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及其他速产丰产林,使林产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3通过经济手段建立生态建设动态机制

据专家核算,森林提供的生态效益比其物质产品效益要大得多,森林的生态效益大于其自身经济价值的10倍以上,生态建设如果完全依靠政府投入,一是资金有限,二是投资效益往往不如私人投资效益高。必须采取经济手段,推动生态效益市场化、货币化。实践证明,造林和管护与人们的经济利益追求不一致,消极的保护和被动的建设,往往是低效益甚至是负效益的。4加强宏观调控

生态建设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出发点,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等各种手段综合治理,建立各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生态的改善事关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由于生态建设不仅是社会公益性基础工程,具有投入高、规模大、周期长等特点,投资难以得到补偿,投资者一般不愿长期投入。因此,国家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生态建设的客观要求,坚持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建立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市场运作的机制,调动全体公民和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在生态建设中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使全社会投入到建设生态、美化环境这一宏大工程中来。结语

在现代林业发展中,应通过利益诱导,实现保护和发展资源的目的。使森林的培育获取较高的利润,保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解决经营林业的激励机制,要规范市场行为,为林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正、公平、公开和诚信的市场环境。主要是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流转和评估制度,按照有利于林业为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要求,把生态建设放到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位置,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让全体国民都能享受到优美的自然生态,让子孙后代都能在和谐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

6参考文献

[1] 楼国华.推进林业创新创业努力建设生态文明[J].绿色中国:A版,2008(3):75-77.[2] 邵权熙.浅论创新与我国林业创新体系[J].中国林业,2000(11):33.[3] 柴文秀,张守贞.台子乡林业发展的方向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3):333.[4] 陈亚立,陈小良,陈有根.浅谈新形势下林业科技工作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3):112-113,122.等方面构建生态文明新的社会形式。

第二篇:林业生态建设中林业技术推广发展探讨

林业生态建设中林业技术推广发展探讨

摘要:林业生态建设可以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而林业技术推广对于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阐述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的根源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以实现林业技术的有效应用,推动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更好更快进行。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林业技术推广;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8)02-0066-02

林业生态建设对于城市化建设和生态系统建设都有具有积极作用。为使林业生态得到高效建设,需应用先进的林业技术,扩大林业技术推广范围。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林业生产缺乏较强的发展观念,尚未对林业技术给予高度重视,推广意识有待提升,推广方式也过于单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林业技术的有效应用。林业技术推广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少充足的推广资金

为实现林业生态建设的高效发展,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对林业技术进行推广。但林业技术全国推广面临着重重困难,首要的就是没有充足的推广资金。林业技术在实际创新过程中,需要具备充足的林业生态建设的相关科研人员,其薪金及技术培训要求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还需要相关设备,也要求有充足的购买资金。现阶段由于政府没有给予高度关注,因此未能在林业生态建设方面投入充足的资金,导致实际推广中遇到很多困难,林业技术未能取得理想的推广效果。

1.2 推广方法不完善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主要选择在内陆区域如西北、东北以及西南等地进行,那里往往经济落后,交通也不通畅。目前从事林业工作的人员主要来自农村,而且趋于老龄化,只有小部分年轻人。林业生态建设应不断注入新鲜力量,这样才会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林业生态建设的推进,出现了诸多新的阻碍,传统的林业技术不能有效解决遇到的新问题。采用传统的林业技术不仅不能妥善处理新问题,还会给林业生态建设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自身局限性,年龄偏大的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现代林业技术的重要性,在实际学习时积极性不高,再加上接受能力比较差,不能有效掌握现代林业技术,使得现代林业技术很难被高效应用在实际建设中。年轻人精力旺盛,学习能力也比较强,但大部分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林业建设,导致林业技术无法得到全面的创新。从整体来看,现代林业技术的普及度较低,很多地区仍使用传统的林业技术,阻碍了林业生态的高效建设。

1.3 技术推广与林业生产脱节

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林业技术不能与林业生产保持同步。如果林业技术的生产和研发不能实现良好的对接,即使一项林业新技术被开发出来,也不能及时应用在林业生产中,不利于林业生态建设。目前林业技术开发未能从林业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目的不明确,没有针对存在的问题来研究林业技术,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阻碍了林业生态建设进程。解决措施

2.1 提高林业从业人员专业水平

林业主管部门应针对林业工作人员开展培训,使其掌握相关的林业知识和先进的林业技术,同时吸收高层次的林业人员融入林业技术队伍中。要全面提高林业从业者的综合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生态建设观念,通过观念的创新改善林业技术的服务质量。

2.2 丰富林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

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对林业技术推广给予高度重视,保证资金充足,使林业技术得到良好的应用。应建立健全的林业资源库,为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信息技术平台,使林业生产人员之间能够交流经验、相互学习,促进林业建设进程。建设具有现代化意义的示范基地,展示林业生?B建设成果,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使林业技术能够得到高效推广,从而加快生态林业的建设进程。

2.3 完善林业技术推广管理制度

在林业生态建设中,林业主管部门应对林业技术推广进行全面管理,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督。要构建完善的推广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激励政策,对林业技术推广提供大力支持,促进生态林业建设的全面发展,保证林业技术推广有章可循,以此取得林业技术的推广效果。此外,林业技术推广要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技术推广的可行性和管理的高效性。

2.4 调整林业技术推广途径

在林业生态建设中,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林业技术推广方式,为林业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推动我国林业生态建设进程。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技术的推广能够加快林业生态的构建,直接推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必须对林业技术推广给予高度重视,同时从现实状况出发,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将林业技术推广工作落实到位,最终实现林业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进.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2] 兰雅丽.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73-74.[3] 石日祥.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5(12):32,34.[4] 邓明.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技术推广的运用[J].农业与技术,2017(10):187.[5] 朱传峰.林业技术推广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机,2017(10):155.[6] 韩雪,易华.基于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科技推广的作用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7(26):194-195.[7] 邹燕珍.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阻碍及对策[J].山西农经,2015(5):87-88.

第三篇:发展生态林业 努力增加收入

全县核桃产业大会 经验交流材料之一

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山阳县城关镇

近几年来,随着林业政策的落实和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实施,极大地推进了全镇核桃生产的发展。镇党委、政府以市、县大力发展核桃产业为契机,从镇情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核桃产业作为全镇扶贫攻坚的“先锋产业”、新农村建设的“致富产业”、美好家园建设的“生态产业”、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产业”,摆在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突出位臵。坚持党委书记亲自抓,各级领导齐抓共管,明确预期发展目标,强化工作机制措施,狠抓种管任务落实,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截止目前,全镇核桃面积达1.2万亩,共20万株,年产量600吨,产值900万元。2002—2005年完成退耕还林0.9万亩,其中栽植核桃0.4万亩,13万株,占退耕还林总面积的45%。近年来从外引进优良核桃接穗,聘请技术人员在桃园、权垣、西河、陈家湾村成功的进行了核桃高接换优,完成嫁接改造3.2万株,成活率达95%以上。通过技术指导培训,使部分群众掌握了整形修剪、嫁接改良等方面的常规技术,从而提高了群众发展核桃生产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核桃的生产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回顾核桃产业发展,我镇的主要做法是: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镇上积极成立核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亲自主持,班子成员具体抓,林业站干部全力抓,干部职工分工到位,有关村协调配合。通过制定发展规划,统一思想,全面推进。8个核桃种植村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副主任、文书、核桃种植村民小组组长、若干种植大户为成员的核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同时明确行政责任人,镇上以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上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建立镇领导包抓联系责任制,镇包抓联系领导经常深入到村、到组、到地块,督促指导核桃产业发展。

2、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层层召开会议,进行宣传发动。给干部群众算了六笔帐,即对比帐、投入帐、政策帐、效益帐、风险帐、长远帐。并采取工作队员进村入户、与村组党员干部群众座谈、召开会议、标语信息、板报题字等多种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发展核桃产业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科管技术、经济效益等。同时依托校园阵地,以课堂、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小手拉大手”,促进学生家庭对核桃产业发展政策、种植管理技术的了解和掌握,全镇上下凝心聚力迅速掀起新一轮核桃种植和管护高潮。据统计,今年以来全镇共组织召开核桃产业发展宣传动员会议46场次,参会1.4人次。通过广泛宣传、政策引导,核桃种植村的广大群众对搞好核桃产业发展热情高涨、信心十足。

3、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按照市、县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项目建设要求,牢固树立科学规划、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发展理念,坚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集中连片与四旁零星种植相结合、荒山造林与耕地种植相结合、农作物与核桃间作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做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实行统 2 一规划,结合实际分解任务,坚持做到相对集中、规模连片,力争到2010年末,全镇核桃保存面积达到1.5万亩。

4、校地合作,加强培训。校地合作让先进的科学技术走进农村,通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校地合作,使农民通过科学引导摒弃传统落后的种植方式,向科学化、规模化种植经营迈进。我镇每年在核桃育苗、管理、收购、销售等重点环节,积极组织各类培训班,邀请大学专家教授、县林业局技术干部及各村种植大户等对农户进行集中培训,跟踪服务,确保农户有技术、会管理,懂销售。

5、典型引路,科学管理。树立权垣、陈家湾、桃园等村核桃基地为典型,通过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导周边南庵等村村民共同发展,同时积极培训、推广科学管理模式,提高核桃产量。

6、坚持标准,严把质量。严把“四关”。在种苗选择上,由林业站统一把关、统一供给,严格禁止使用带病苗、虫蛀苗等不健康的苗木。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深入一线检查指导、督促落实核桃产业发展措施,分管领导进村与村上共同商量、研究核桃种植和管护工作。镇林业站干部定期深入核桃种植户,对他们的生产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服务。镇上抽调工作队员,深入到村组、到农户、到地块做好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抓住节令,对核桃种植地块进行薅铲施肥管理,及时补植枯死苗木,确保苗木成活率;实行邻村、邻组、邻户“帮管帮护”,形成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共同发展的核桃管护格局。挖坑种植坚持“五个一”的技术标准,确保核桃种植进度与质量相统一,坚持“三分种、七分管、重建重管”和“谁种植、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做到种苗、管护把关到位。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镇党委、政府在抓核桃产业发展方面将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服务,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种植标准,重视技术细节,强化田间指导,抓好督促检查,集中时间、人力、物力强势推进核桃挖塘和种植,努力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核桃种植任务,促进全镇核桃早日发挥出应有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力争把核桃产业真正建设成为全镇扶贫攻坚的“先锋产业”、新农村建设的“致富产业”、美好家园建设的“生态产业”、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产业”。

全县核桃产业大会 经验交流材料之二

实施高接换优 提高经济效益

山阳县城关镇权垣村

权垣村位于县城西、山漫公路5公里处,是全县第一个核桃高接换优示范村。该示范工程东西长3公里,辖5条沟,6道梁,涉及8个村民小组,277户,总面积750亩。2007年春季进行高接换优,今年已进入初果期,2012年将进入盛果期,亩产可达100公斤以上,亩产值可达到2000元,户均至少增收5400元。

1999年全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实施退耕还林,再造山川秀美”的号召,组织群众对公路沿线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栽植实生核桃3.2万株,经过群众的精心管护,核桃树长势十分旺盛,但挂果的树相当少,没有经济效益。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经营现状,提高经济效益,帮助群众增加收入。2007年春季,我们抓住县上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建核桃试验示范基地的机遇,多次召开党员会、群众会,广泛宣传实施核桃高接换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同时,积极邀请西农大专家教授来我村实地考察,制定高接换优方案,及时组织实施高接换优工作,从3月29日开始,到4月12日结束,历时半过月时间,完成高接换优1.2万株。但是,万事开头难。工程一开始,一些群众不相信,持有怀疑态度,不配合工作,有的不及时清理树枝,有的抱住树不让技术人员接,工作进度十分缓慢。但在林业局领导、专家教授和 5 村委会的耐心劝导下,经过几天的实际操作,群众逐步转变了观念,以致于到最后出现了“害怕给自己嫁接不上,抢接穗、抢油锯,要给自己先嫁接”的场面。经过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当年嫁接成活率达到96%以上,去年全部挂果,群众个个喜笑颜开,群众发展良种核桃的积极性十分高涨。

在实施高接换优工作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广泛宣传,提高认识。核桃高接换优是新生事物,是加快核桃良种化和提高产业效益的有效途径,必须广泛宣传,正确引导,得到群众的认可。我们在工作中,通过开好村组干部会、党员会、群众会和算经济账的办法,多次深入农户宣传,得到了大家支持,思想认识逐年提高。

二是统一组织,分工协作。在实施过程中,经过村支部、村委会的充分讨论,统一规划高接换优地块,集中时间逐组统一嫁接。同时成立了组织管理机构,分工负责,成立了嫁接改造、技术服务和后勤服务3个小组。嫁接改造组从杨凌聘请10名技术员,主要负责嫁接人员培训和嫁接改造的实施,保质保量完成嫁接任务。技术服务组主要负责嫁接工程中的截干、放水、包扎等辅助性配合工作。后勤组主要负责嫁接技术人员的食宿统一安排和群众关系协调。通过紧密协作,从而保证了高接换优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精心管理,巩固成果。嫁接后期管理是提高高接换优成活率的关键环节,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我们在后期管理工作中,严格按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制定的管理办法,及时组织群众开展扩盘、除萌、放风、绑缚扶枝、树干涂白、施肥、防虫、修建等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了嫁接成效。全县核桃产业大会 经验交流材料之三

加强科学管理 巩固产业成果

山阳县高坝店镇石头梁村

石头梁村位于山阳县城东15公里处,全村辖7个村民组,710户2600人,总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725亩,25度以上坡耕地1863亩,现已全部实施退耕;有林地1.6万亩。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826元,其中林业人均收入489元。全村核桃产量达到15吨,产值108万元,人均核桃收入415元,名居全县前列。

一、高点起步,标准化建园

全村人均耕地不足1.5亩,种植农作物除去农药、化肥、种子、人工费等,每亩土地收入不足500元,传统粮食单产收入不高。新农村建设的出路在那里?经过大家充分讨论,一致认为只有增加农民收入才能解决根本问题。2007年村两委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把核桃作为全村的主导产业来抓。首先选择了光照、土壤条件适宜核桃生长的牛胖沟260亩沟槽地作为示范点,严格按照县林业局规划要求,统一放线、挖坑、配肥、选苗、栽植。由于规划合理、建园标准、苗木成活率达到98%以上,群众发展核桃的热情很高,目前全村的良种核桃已经发展到1260多亩。

二、高度重视,规范化管理

“三分栽、七分管”,发展林果业科学管理是关键。由于我村建筑劳务起步较早,80%的劳力外出打工,良种核桃园的 7 苗木大部分管理跟不上,村两委会很着急,就组织召开民情恳谈会、村民代表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通过“一事一议”把退耕还林的管护费交集体管理,村集体从全村挑选了6名责任心强、能吃苦的村民组成专业队进行统一锄草、施肥、摘花、疏果、除虫等日常管理。由于管理规范,苗木长势好,原来不情愿把管护费交给集体的群众,现在都高兴的说:“统一规范管理就是好,苗木生长不用操心,有人除草、施肥,就等着数钱吧”。

三、精心谋划,发展生态林业

如何深度挖掘林业产出,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是目前困扰我们村委会的现实课题。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和充分论证,结合全村实际,今年引种了2000只山鸡进行试养,如果取得成功,每年户均收入可达到2000元以上。同时,我们计划把每亩的林业收入进行估算,实行大户承包或股份经营,吸引其他村民投资,逐步落实经营责任,巩固核桃产业成果。同时计划在核桃园里利用林下空地试养山鸡,由于山鸡喜欢捉虫吃草,鸡粪还能给树施肥,树能为鸡提供歇息场地,树鸡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能增加农民收入。

全县核桃产业大会 经验交流材料之四

调优产业结构 增加群众收入

山阳县高坝店镇寺沟村

寺沟村辖4个村民组335户1273人,土地面积9.7平方公里,是一个半山半川地区。在高坝店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特别是在林业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我村已发展核桃建园1688亩,人均核桃已达1.2亩,全村的核桃产业建设已初具规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广泛宣传,统一思想,是搞好核桃建园的基础 核桃建园开始,一些群众想法不一致,思想有矛盾,认为这么好的土地栽核桃树,以后没粮吃咋办?难道吃核桃不成,再加上大部分土地都种上了小麦,要栽核桃树得把少部分庄稼毁掉,同时还要投劳挖坑太费工,另外除林业部门投资补助外,群众还要再出一部分种苗款,由于这些顾虑,建园初期工作一时难以开展。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分批组织群众到城关镇权垣、桃园村参观学习,并大力宣传核桃的用途和发展的前景。一是核桃在市场上前景好,价格连年上涨,一次栽植常年见效,是一次投资,长远见效的好项目。二是核桃仁不但可以榨油而且是食用的佳品,可以做一些高级营养补品,能够延缓衰老,延年益寿。三是国际市场对核桃需求量逐年增大,还可以出口。通过对种庄稼和栽核桃经济收入的对比,大家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要想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促进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9 就必须大力发展林果业。

二、全面安排,统一规划,是核桃建园的前提 我村的核桃建园起初只有400多亩的面积,长势很好,果品质量也很优良,单株收入逐年上涨,群众对此逐渐产生兴趣,也有了栽植核桃树的积极性,但规模太小。为了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也为了全村都能富裕起来,村支部经过反复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达成了共识。组织全村干部和群众代表进行了专题会议安排,确定了人员,落实了责任,统一进行了规划,实行连片集中,统一拉线定距,统一时间,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施工,统一验收。

三、细化领导责任,是搞好核桃建园的保证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良种建园任务,我们成立核桃建园领导小组,村支书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成员刘存生、程保印、管永哲、李传世、徐得民,实行分组包片,一抓到底,对个别确有困难的,实行党员干部包户,组织专业队,严把质量关,力求保栽保活,按时完成任务。同时扎实落实管护责任,做到连片面积村上管,分块面积组上管,单株果树各户管,确保核桃建园工程领导放心,群众满意,社会公认。

四、适时安排,加强管理是搞好核桃建园的关键 我村核桃建园栽植结束后,管理就成了最为重要的环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派人看护两个月,铲开通风带。当时核桃树栽好因小麦已种,为了使核桃树苗成活率高,我们组织群众将树周围的小麦全部铲除,进行通风透光,使小麦不荒树苗,并进行树干统一涂白,预防幼树遭受冻害和虫害。

2、覆盖薄膜,使土地提温、保墒,抑制杂草,保证幼树 10 健壮成长。

3、剪顶封蜡。树苗栽好后为了保持树枝本身的水分,我们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专门剪顶,并进行蜡封,确保树苗安全过冬。

4、春季发芽后,我们又组织技术人员把多余的树芽掰掉,保留健壮的芽子,使核桃树良好成长,并进行摘果。

5、夏季是核桃树生长旺季,适时组织群众进行除草扩盘、施肥防虫,不断完善管理措施,从而保证了建园质量。全县核桃产业大会 经验交流材料之五

发展生态林业 增加家庭收入

山阳县城关镇桃园村 赵新荣

我叫赵新荣,今年52岁,家住城关镇桃园村龙王庙组。99年冬季农田基建组上新修耕地一百多亩,由于沙石多、土层薄,正常年份庄稼长得不如坡地,遇到干旱天气,几乎没有啥收入。2000年我和周围几户群众商量,不如栽上几株核桃树看行不行,当时其它几户还有顾虑,我就带头自费到商县核桃研究所买了140株良种核桃苗,栽了近3亩地。园子建成后,又买了两本《核桃栽培管理技术资料》,一边学习修剪、嫁接、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一边加强核桃树管理。03年开始结核桃,04年收入1000多元,06年收入6800多元,08年收入8800元。可以说,栽核桃树就是栽上了摇钱树,一年核桃收入超过种十年庄稼。04年我又将自己的3亩多坡地全部栽上了良种核桃,现在全部都结了核桃。周围群众看到我栽核桃发了家,相继有19户也自费买核桃苗建起了良种园,去年合计收入达到十几万元,家家户户都尝到了甜头。组上其他群众看到核桃价格年年上涨,不愁买,收入高、省事、省力,栽植核桃的积极性相继提高,村上及时统一规划,在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去冬今春在大坪地集中连片发展良种核桃500多亩。

去年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人在林下养鸡的信息,我想,能不能也在核桃树下养鸡。在一次交谈中,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王县长和林业局武局长,得到了他们的赞同,并给我讲解了核桃树养鸡的好处和发展前景,更加增强了我开展林下养 12 鸡、发展生态林业的信心和决心。今年春季,在县林业局、畜牧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投资2万多元,新建鸡舍3间,养鸡围栏200多米。今年6月开始投放鸡苗700多只,现在已有个别鸡开始产蛋,预计到明年收入可达到1.5万元以上。虽然我的生态养鸡刚刚起步,但我看到开展林下养鸡,不但具有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的养殖环境,而且林下虫草丰富、纯天然无污染符合绿色有机食品要求,既降低了养鸡的饲料成本,又解决了核桃树施肥和害虫危害,相当于雇佣了4个不出钱的劳动力在锄草、防虫,可以说是“一本万利”,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收入。

通过近几年发展良种核桃和林下养鸡,我的体会比较深刻。主要有一下几点:

一是栽植核桃要舍得好地。良种核桃是铁杆庄家、油料作物,具有挂果早、产量高、效益好、对立地条件要求严格等特点,一定要舍得好地,条件差的地方,要采取挖大坑换土的办法进行改良,为核桃树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是要注重科学管理。加强良种核桃的科学管理是取得高产量高效益的基础。每年秋冬季要坚持给核桃树施肥、修剪、扩盘、涂白,春夏季给核桃树及时除草、浇水、防虫,促进树势旺盛生长。

三要开展林下养殖、林下种粮、林下种药多种经营项目,努力增加收入。核桃树千万不敢荒芜,荒几年就成了“小老树”。可以利用林下空地,种植豆类、薯类低杆农作物和药材;也可以养鸡、养猪,发展养殖业,增加短期收入。

第四篇:发展生态林业

林业发展状况

——关于振兴赣南苏区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县林业局)

一、全县林业总体情况

县是全省林业重点县之一,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16.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657.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1.68%,全县生态公益林面积120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37.9%。全县有23个乡镇,4个国有林场。近几年,县委、县政府把生态林业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目标,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林业发展步伐,林业各项工作连续多年被县市评为先进。2006-2010年我县先后被评为“全省造林先进县”、“全省林业工作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全省森林资源保护先进县”。县林业局被评为“全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先进单位”、“全省林业工作站建设先进集体”。2007年开始试行林木采伐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放下斧头”,实现森林覆盖率和蓄积总量大幅双增,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森林资源保护先进县”。创建高效县级森林消防大队,被人事部、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

二、工作成效及特色

1、造林绿化“一大四小”成绩斐然,实现林地面积持续增长。通过实施造林工程,2008年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以来,我县强化工作措施,抓重点、创特色,重点打造了:一是瑞 赣高速公路两侧及于都连接线。高标准完成于都连接线绿化6公里,高速公路精品段绿化提升15公里及国省道绿化 公里。二是以创建“森林乡镇”为重点,突出抓好乡村绿化工作。重点建成了等30个森林村庄。三是积极开展森林街道、森林园区、森林单位、森林校园等创建活动,坚持多栽树、栽大树,把森林引进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如大道栽种了千余株樟树及樱花、桂花等观赏树木,工业园完成了厂区及主干道绿化改造等。累计投资2亿余元,完成造林面积17.616万亩,占省下达总任务的123.2%(其中:山上造林10.36万亩,山下7.256万亩)。同时着力抓好退耕还林工程,五年累计投资1002.1万元,完成工程7.18万亩,占计划的 %。长防林工程,2009年投资82万元,完成人工造林任务0.3万亩,占计划的 %,封山育林0.5万亩,占计划的 %。与2006年森林资源情况相比,全县森林面积增加11.7万亩,有林地达291.35万亩,增幅4%。

2、森林资源保护成效显著,实现森林总量和森林覆盖率双增。一是2007年起,我县实行采伐制度重大改革,基本停止林木商业性采伐,让森林休养生息,多、快、好、省地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为保障停伐战略的顺利实施,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县财政每年拿出150万元解决林业部门因停伐形成的财政缺口,对全县个乡镇林业工作站事业人员工资纳入县财政预算。停伐五年直接减少采伐40万立方米,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2009年被评为全省森林资源保护先进县。二是加大森林防火工 作力度。建立严密的森林防火责任体系,先后建立《县森林防火责任制》、《县森林防火重点管理乡镇实施办法》,强化细化责任追究;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县专业森林消防队定编50人,实行军事化管理,是全省森林消防优秀机动专业队,2007年被人事部、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先进。同时,我县按照省厅要求高标准建设乡镇半专业队伍,全县23个乡镇配齐了消防动兵车、灭火器材设施等,队员工资全部财政解决,极大提升了乡镇森林火灾应急处臵水平。2010年我县森林防火工作在全省林业局长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三是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签订县乡政府防控工作目标责任状,健全县、乡、村森防体系建设,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连续8年获得市级表彰。2011年是我县松毛虫病害呈周期性暴发的年份,共有7.13万亩松毛虫发生面积,我县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沟通,筹资22万元采购机械和药品,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完成防治作业面积9.07万亩(含预防面积),有效遏制了松毛虫病害成灾,成灾率控制和有效防治率均达到了省定标准。四是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生态公益林面积不断扩大,新增国家、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71万亩,全县生态公益林面积达120万亩,占林地面积的37.9%,每年可获国家和省财政补助资金1200万元。同时新增了屏山省级森林公园面积7.9万亩,长征源湿地公园面积1.7万亩。五是严格林地保护。坚决执行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报批率达100%,森林植被恢复费列全省前茅。2008年以来,通过大力实施第二 轮森林资源保护重点县项目,森林覆盖率提高3.8个百分点,达到71.68%,森林活立木蓄积量增加到657.6万立方米,增幅20%。

3、林业产业不断壮大,实现发展速度和规模超历史。一是大力开展林业招商。优化林业发展环境,先后引进十几家企业落户我县发展林业产业。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2006年以来,为造林公司、大户办理林权流转41万亩,办理林权抵贷款700万元,申报了亚洲开发银行贷款,贷款额度近700万元。三是适地适树,大力引导种植油茶产业,发展以油茶为主的林业种植业初具规模。特别是2009年列入国家油茶基地建设项目示范县后,全县油茶种植发展迅速,先后引进鑫民公司、亚力公司大规模发展油茶产业,带动等乡镇周边林农,投资种植油茶,在等乡镇都建立了万亩示范基地,新造高产油茶林面积3万亩,低产油茶林改造面积5万亩。同时,以光皮树母树林为依托,牵手武汉凯迪、南京中和植物油脂公司,大力发展光皮树种植,完成光皮树种植面积5万亩;以绿茵公司、华劲纸业、晨鸣纸业等企业为龙头,新植桉树面积6万亩,新建速生丰产林达1.95万亩。

4、林权配套改革不断深化,实现林地增效林农增收。2007年底全面完成了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三大”目标任务, 圆满完成了全县315万亩林地的产权明晰工作,明晰宗地33.8万宗,发放林权证13.5万本,分山到户率达81.7%。在林权主体改革同时,通过深化林业产权制度配套改革,按照明晰产权、减免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的要求, 建立林业要素市场, 2008年7月 成立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开通林权登记、林地流转、林权抵押、木竹检量、省内外木竹运输办证、木竹检疫、资产评估、信息发布等八个窗口。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大幅度减免各项林业税费,取消了木竹农业特产税和县乡村出台的所有木竹收费项目。林地每亩年均租金由林改前的3-5元,提高到现在30元以上,全县林农年均增加效益1200万元,极大地调动了林农生产积极性。

三、发展生态林业劣势分析

1、缺乏长远规划,短期行为仍然存在。全县林业经营比较粗放,缺乏整体的长远规划,对速生丰产用材林、高效经济林、生态旅游景观林、生态公益林等没有结合林地条件、发展前景进行详细划分,没有分类制定发展规划。林业经营短期行为常有发生,重点培育基地不突出。如:当时为争取公益林补偿金,将部分林地肥沃、林分良好的森林划入了公益林,降低了林地产出效益;生态景观林保护与林业采伐经营产生矛盾,留下发展隐患;砍大留小、砍强留弱等“抽壮丁”式的采伐行为普遍存在,无序经营特征明显。

2、分户经营过细,规模经营难度增大。在林权改革中,由于强调提高分山到户率和单户发证率,致使山林划分过细、过滥,出现了“一山几主”、“一主几山”等现象,对今后的规模经营带来很大阻力。从目前情况看,较大面积的山林流转、人工造林、修建林区公路等经营措施,已受到一定的影响;组建林业合作社、村级股份制林场等经营行为,也受到一定的制约;一些地方甚至 出现了“钉子山”、“碉堡山”,致使科学经营措施无法落实。取消一切涉林收费后,因经费缺乏,村级管理积极性下降,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山林界线纠纷存在隐患,全民造林、全民管护的氛围没有形成。

3、政策体制落后,综合改革创新不够。对林业发展的认识,思想不够解放,对基层和林农的首创精神不够尊重,制定和执行政策有僵化、机械化的不良倾向,如禁止造林炼山、禁挖冬笋等政策。在林政管理方面,没有体现“山上管严、山下管活”的发展思路,而是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恶性循环,对林区源头管理不够到位,对流通和加工环节管理过细。木竹资源市场调配机制不健全,行政干预过多。林业税费仍然偏高,资源“外流”现象屡禁不止。木竹加工企业税划归县里后,乡镇林政管理的主动性下降。森林资源监管机制落后,林业局(站)集执法、管理和服务职能于一身,服务意识、服务环境存在较大问题,出现问题不易追究和深究。上世纪末,取消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后,林业系统出现人才断层,技术干部队伍青黄不接。

4、产业链未形成,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在林业产业发展上,只引大项目(企业),拒引甚至排斥中小项目(企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加工产业链。全县松脂采割深加工、油茶精深加工及木竹加工企业集中生产少数产品,工艺品、生活日用品、高档家俱等生产企业极少,林产品种类少,无法带动足够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无法形成繁荣的林业产业市场。由于很多中小项 目(企业)没有进来,资源综合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大,全县资源再利用企业基本是空白。这种状况,造成对财政的贡献率低,影响了木竹资源的价格提升,降低林农生产积极性。

四、发展生态林业的几点建议

(一)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 %;有林地面积达 万亩;森林蓄积总量达 万立方米;林农人均收入达 元;林业产业面积达 万亩,林业精深加工企业达 个,固定资产投资达1亿元。

(二)发展建议

1、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建设规模:项目区包含流域的,梅江流域的,流域的,共14个乡镇,需实施生态保护工程项目面积133.8万亩。建设期限为5年(2012年-2016年),共需建设资金6000万元,其中全县整合项目资金及自筹1000万元,争取中央和省财政扶持资金5000万元。采取的保护措施:一是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进一步强化保护措施,对重点区域实行限制开发,加大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力度,通过建设湿地公园,最大限度减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二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切开发都必须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进行。三是创建生态示范乡村,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加大生态保护宣传力度,形成全民生态意识,创建一批生态示范乡村,筑牢生态保护基础。四是完善生态系统监测体系,建立生态监测和预警网络,对工程 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管和评价。

2、油茶林示范基地建设。建设规模:每年新造油茶3万亩,改造低产油茶林1.5万亩。建设时间为5年(2012年-2016年)。建设资金:新造油茶0.1万元/亩,每年需3000万元;改造低产油茶林0.02万元/亩,每年需300万元。要求上级给予资金扶持,新造油茶每年900万元,改造低产油茶林每年150万元,五年共5250万元。建设内容:结合我县油茶资源现状,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要求,重点打造,辐射全县乡镇。实施新造和改造相结合,建立相对集中连片达8万亩的高产油茶示范区,每年全力打造1个万亩高产油茶示范基地,对现有油茶林相不整齐、密度小、结果少、病虫害多的林分进行改造,达到全县高产油茶林平均水平以上。争取引入省林科院或市林科所与鑫民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在建立高产无性第芽苗砧嫁接苗培育基地,基地年产300万株以上优良油茶苗。培育1-2个年产值过亿元的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实现油茶产业年产值达8亿元以上,使贫困区农民人均增收达到全县平均水平。

3、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我县有5个国有林场,其中为事业性质林场,林场为企业性质林场。经营山林面积28.49万亩(联营面积11.72万亩,生态公益林14.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01.08万立方米,固定资产813万元,债权95万元,债务1360万元。林场在岗职工174人,其中未臵换身份职工37人,返聘臵换身份职工84人,退休留用12人,向社会聘请工作人员41人。2012 年是改革的关键之年,我县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国有林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初步形成了改革思路:即将林场整合成立一个生态公益型林场,合理核定编制,其人员机构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林场、仁风林场按市场机制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适时组建林业投资公司,将经营型国有林场资产、人员、债务、债权整体划转,全面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工作建议:一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分解责任,细化任务,制定措施,推动落实。二是严格执行政策,避免因政策不平衡引发新的社会矛盾。三是严肃工作纪律,坚决防止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和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坚决防止以牺牲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改革的一时推进,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4、矿区复绿工程建设。建设规模:需整治的废弃矿区包括,总面积3076.5亩,其中:营造速生丰产林面积2191.47亩,生态复绿面积885.03亩,集中在稀土矿区。建设期限为2年(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建设资金:共需投资1738.49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项目投资建设资金500万元,县政府配套资金300万元,经营者自筹988.49万元。建设内容:本项目实行总经理负责制,设立生产管理部、技术中心、销售部、综合部,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程顺利实施。营造速生丰产林,主要品种为桉树,投入资金1238.33万元,建成后能改变废弃矿区被损生态及地质地貌,绿化裸露山体。生态 复绿,投入500.16万元,通过治理,能彻底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系统,增强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

第五篇:中美林业发展比较研究

17世纪,美国刚移民时,50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随着移民后的大规模垦荒,1.33亿hm2原始森林被砍伐殆尽。占国土面积46的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带,由于毁林垦荒、战争及工业化的择优采伐,森林覆盖率从90下降到40。

1900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通过允许私人拥有森林的法律,采取优惠政策,使土地转化到私人手中。当时美国西部的森林大部分为联邦政府所有,其余的属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所有。他们采取的第一步措施是将联邦所属的土地转为私有;然后对联邦所属的森林进行控制保护。联邦政府下大力气进行森林防火及防治病虫害的工作,并对森林经营、天然林及野生动物的保护、提高木材利用率等进行深入研究。由于实施了这些法律、政策,使美国70的森林变为个人所有,同时政府鼓励个人经营森林受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石油代替了薪材;金属、水泥取代了建筑用木材;石油化工原料的提取,也减少了很多林产品的消耗。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森林资源的恢复与扩大。

20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开始重视造林绿化,出现了大规模的苗圃,在许多丘陵地和弃耕地上造林。由于着手研究延长木材使用寿命和木材综合利用技术,经过处理的原木,其使用寿命由未经处理的5~10a,延长到25~30a。此外,先从木材中提取某些药用物质,然后再加工成建筑用材。1925年复合木材诞生并用于房屋建筑,也使木材用量大为减少。而加强森林防火巡逻和使用飞机灭火,则大大提高了森林防火能力。1930年以后,美国森林火灾发生率下降很快,而且过火后立即进行森林更新,以减少损失。1960年美国对退耕还林实施优惠政策,进一步刺激了私有林的发展。1987年美国政府又推出保护森林的政策,鼓励种树,提供种植草皮的优惠条件。由于有关法律的制定和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实施以及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美国从1925年以后,人口虽然不断增长,但是耕地面积却没有增加。高效农业的发展,使现在的农业产值比1935年增长了好几倍。1930年美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0,而现在却不足2。人均消耗木材的数量,从1900年到1980年几乎下降了一半。造林速度的加快,使工业林与私有林大量增加,但是联邦林增加不多,森林种植已超过森林采伐的速度,现有的成林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增加了1倍。

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全球保护环境的浪潮,美国提出了“新林业”理论。它强调森林经营在突出环境保护价值的同时,发展多功能、集约化林业,重视森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发挥,强调林业多功能兼顾,建立合理的森林形态和森林结构。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国有森林已全面禁伐,转变为以环境保护和娱乐游憩为主的生态、森林旅游和长期研究用林。在近100年的发展中,美国的森林面积仅减少了13左右,从1992年至今,其森林覆盖率一直维持在33左右。

1.2中国林业发展概况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森林资源丰富。据第5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统计,全国林业用地面积2.63亿hm2,森林面积1.59亿hm2,森林覆盖率为16.55;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24.88亿m3;森林蓄积量为112.67亿m3。森林面积列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量列第7位;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1位。从总体上讲,在我国林业几十年发展的风雨历程中,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不同需要,林业在国民经济总体布局中的定位经历了由“产业型”向“公益型”的转变,相应地,国家对林业所采取的政策也由“重取轻予”最终转向了“重予轻取”。我国林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下面几个各具特色的时期。

(1)木材大生产时期(1949—1978年)。解放初期,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贫林国家。刚刚建立起来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百业待兴。面对帝国主义的封锁,国内大干快上社会主义建设所急需的木材主要依靠自己生产。由于这一历史时期赋予林业的主要使命就是多生产木材以支援国家建设,因而相比较而言,当时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力度是有限的。对森林资源长时期的过量采伐为后来林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2)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3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1981年国务院作出《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潮在全国迅速掀起,这对遏制森林资源锐减的势头、扭转资源危急的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一时期里,尽管人们意识到了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加大人工造林的力度,但森林资源总体增长缓慢,据第3次和第4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统计数据,1988~1993年,森林面积从1.25亿hm2仅增加到1.33亿hm2,森林覆盖率从12.98上升到13.92。

(3)建设两大体系时期(1993—1997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社会各行各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骤增。“建设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便成为这一时期林业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思路。1994年,原林业部提出要“深化林业改革”、“外拓空间,内建机制”,活跃林区经济,使林业经济发展壮大起来,以减轻森林资源的压力。与此同时,顺应世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原林业部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为21世纪中国林业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在建设“两大体系”的总体思路下,林业在向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方向发展。但这一时期,国家对林业建设与发展的扶持力度仍然不够,林业仍然在“自我振兴”。

(4)生态建设前期(1997—2000年)。国家的改革开放日益向纵深发展,林业也加快了其行业发展的步伐。生态建设初期,林业并没有形成系统而成熟的发展思路,同时也未能得到有关方面政策和资金的有力支持,因而显得有些空泛乏力。1998年特大洪灾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作出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恢复植被、保护生态”的决策,决定在政策上和资金上对林业进行重点扶持。这标志着国家对林业的定位已由过去的“产业型”转为“公益型”。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林业立即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让森林休养生息。这无疑是一次历史性的转变。

(5)进军生态建设主战场时期(2000年~)。进入新世纪以来,林业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日益显示出来,国家开始从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林业以较大的倾斜和扶持,林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但仅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国家又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成效显著。当前林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正在由主要是一项产业转向主要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由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转向既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更是生态建设的主体;造林方式和结构正在由基本以人工造林、造乔木为主转向按经营目的而采取不同的作业方式和植被组合。可以说,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传统林业的影子正在日趋淡化,现代林业的轮廓正在逐步显现。

2中美林业发展比较

2.1森林资源比较

林业是受资源约束较强的产业,森林资源存量、资源禀赋对一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有着重要影响。从资源拥有量看,中国和美国不相上下;但从资源相对占有量看,中国则比美国少的多,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美国的森林覆盖率则达到33左右。我国的人均林地大约只有0.001hm2,约占美国人均量的1/6。

2.2林产品生产比较

我国林产工业的规模明显偏小,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条件。在主要林产品生产上,我国与美国劳动生产率差距较大,整体上属于低效型结构。在技术上也有较大的差距。

2.3林产品贸易比较

从九大产品(包括针叶锯材和胶合板材原木、阔叶锯材和胶合板材原木、制浆材、单板、胶合板、刨花板、纸浆、新闻纸、纸和纸板)的贸易流向看,我国是主要进口国,美国则是主要的出口国。在全球林产品贸易中,中国是林产品净进口国,并且进口量不断增大。

3美国发展林业的经验

3.1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林业的政策

(1)对国有林经营单位免征财产税。美国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要向国家缴纳固定财产税(5),但国有林的财产(林木及地产)可以免税。据估算,国有林财产至少有500亿美元,这样,国有林经营单位每年可节省25亿美元,用于国有林的建设。

(2)引导小林主提高森林经营水平。美国的小私有林主达450万个,平均经营面积28hm2,拥有全国59的用材林,提供全国木材产量的一半。为了把这部分私有林纳入集约经营的轨道,联邦农业部农业稳定和保护委员会制定了“农业保持计划”、“林业鼓励计划”,对小林主进行“成本分摊援助”,在资金上保证集约经营的开展。在技术援助方面,联邦和州政府实施了“合作森林防火”、“合作森林经营”、“森林病虫害管理”等计划。此外,由半官方的森林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标准林场活动。所谓“标准林场”其标准有3条:①预防火灾,防治病虫害,避免破坏性放牧;②林地必须固定作为培育林木之用,实行永续作业;⑧必须采用有利于改善林地条件的采伐方式。申请成为“标准林场”的小林主,由森林协会进行检查验收,合格者可以享受免费或廉价提供苗木和借用营林机械,非商业性质的抚育伐可以得到经济补助以及技术指导等优待。每隔5年进行1次复查,不合格者,取消资格。从1974年起,每年在标准林场中评选各级“优秀林场主”,国家级的“优秀林场主”还要在白宫举行特别仪式,接受总统的奖励。目前,全国有近万名林学家从事“标准林场”活动的组织工作,“标准林场”的经营面积已达3200万hm2,占小私有林面积的30左右。此项活动对提高小私有林的经营水平发挥了重大作用。

3.2林产工业和营林事业统一经营

美国的林业公司(或造纸公司)是高效林业的代表,也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林业产业部门。美国高效林业的先驱——惠好公司,也曾经历过“砍完搬家”的困境,20世纪初,该公司在美国西北部创办,起初是购买森林进行采伐,出售木材。但企业在采伐10多年后,就面临资源枯竭,不得不搬往新的林区。加工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对原料林基地永续利用的要求也更为迫切。1941年,公司创办了第1个林场,着手建设原料林基地。1966年,该公司制订了发展高产林业的计划,该计划实施以来,公司取得了空前的发展。目前,该公司拥有林地面积250万hm2,在国外拥有采伐权的森林424万hm2,公司下属170多个木材加工及造纸厂,另有职工5万多人。有11处种子园、7处苗圃,实行工厂化育苗。每年人工造林面积达6万hm2,占全国人工造林面积的10左右。公司每年的营林投资约1.5亿美元,每公顷营林投资相当于全国营林平均投资数的2倍。公司在造林、营林、加工、销售等方面的经营实行纵向发展,而在综合利用、产品多样化方面实行横向发展,达到了全树综合利用。公司下属的加工厂都包括了制材、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木片、制浆、造纸等分厂或车间。特别是制浆、造纸,作为林产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美国的制浆造纸产量居世界第1位,如果这个行业脱离了林业,就不可能发展到这样的水平。美国的林业公司是现代林业集团化大生产的体现,较大型的林业公司,平均经营面积8万hm2,其中拥有林地40万hm2以上的公司有7家。所有的林业公司(或造纸公司)都有自己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实行林产工业和营林事业统一经营。

3.3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效林业

美国的林业公司都有自己的营林科技队伍,从选育良种开始,研究和总结出一整套营林技术体系,并制订出相应的技术规范。美国惠好公司依靠科技进步,实施高产林业计划以来,轮伐期缩短一半,产量却相当于天然林的3倍,伐期总收获量达到1000m3/hm2。为了发展高效林业,他们还十分注意木材利用的研究。在美国,为什么能在南方13个州顺利地实施了发展“第三森林”的宏伟计划?其主要原因就是成功地研制了南方松人造板新工艺及其成套设备。利用南方松中、小径原木生产厚单板,用厚单板胶合成方材和板材,比传统胶合板节省胶料,而其性能和用途却优于传统胶合板,从而为南方松短伐期人工林生产的中、小径原木开辟了大规模工业利用的途径,促进了高效林业的发展。

4对我国的启示

(1)加强营林、造林基础。营林造林是补充森林资源、保持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保证林产工业原料供给的基础。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植树造林,多次发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并取得了可喜的业绩。但我国林业的高税赋却从根本上动摇了这一基础,长期以来过多依赖精神鼓励促进植树造林,忽视物质利益刺激。林业基础的加强,营造林积极性的调动离不开物质利益。当前,要调动林农和经营单位营造林的积极性,必须解决3个问题。一是税费负担,要改革不合理的林业税费,逐步减免各种收费比例,在条件成熟时,逐步取消各种收费,保证林农和经营单位的合理收益,从根本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二是要规范林业“一金两费”的用途,该还之于林的,一定要还之于林。三是要结合国内林产工业的需求和我国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科学地确定营林树种,提高营林本身的经济效益。

(2)实施林区综合开发与多产业协调发展,提升林业系统发展功能。系统思考林业的发展,把发展林业同森林绿色食品、花卉园艺、特色加工业、森林旅游等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多样的优势,发展优质、高效的林特产品栽培。利用劳动力资源丰裕的优势,发展林产品加工业,建立较完善的林产工业体系。利用气候多样、地貌复杂、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森林旅游,推动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总之,要通过产、供、销、服务一体化,搞好林区综合开发,推动林业内部产业的协调发展,发挥林业的大系统功能,提高林业的整体经营效益和对外竞争力。

(3)全面提高林业科学技术水平。我国林业竞争力低的一个关键原因是技术水平低。在今后的林业建设与发展中,必须把提高林业生产技术水平放到突出地位。一要加强基础研究,发挥科学技术在营造林中的作用。利用生物技术培育适应性强的树种和植株,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减少病虫害;利用遗传基因与栽培技术,优化树木品种与木材品质,提高营造林的经济效益。二要发挥科学技术在林产工业中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及时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高我国林产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通过与世界经济接轨,合理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设备,使林产工业向深加工和精加工发展,提高产品的档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三要发挥林业管理人员信息来源广、信息收集方便的优势,积极向林农传播林业科学技术知识,提供科技信息服务。

下载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研究(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研究(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

    附件3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 2016年度申报指南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

    桉树人工林经营与生态保护研究

    桉树人工林经营与生态保护研究摘要:一直以来,桉树作为我国广东、东南沿海一带的人工造林主要树种,在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消耗地力、破坏林地水分......

    保护森林资源,加快林业发展

    保护森林资源加快林业发展 ——安远县林业局开展“绿色旋风行动”先进事迹安远县位于江西南部,北连于都、赣县,南接定南,东邻会昌、寻乌,西毗信丰,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之一。全县......

    宁安市地方林业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情况汇报

    宁安市地方林业 森林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情况汇报 按照《关于开展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调研的预通知要求》,结合宁安实际,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宁安市地方林......

    瓮安林业生态保护有奖报告制度大全

    瓮安县林业生态保护有奖报告制度 第一条为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构筑和谐、秀美、文明的生态系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生态环境与生态保护

    生态环境与生态保护 ——人类对生态的破坏 生态环境,英文名称:ecological environment ,意指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因子(如植物、动物等)和非......

    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

    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来源:作者: 洪海园林据测算,全球生物量的99%分布在陆地,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占89%。湿地在提供水资源、促淤造陆、保护物种等方面作用很大,被誉为“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