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安市地方林业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情况汇报
宁安市地方林业
森林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情况汇报
按照《关于开展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调研的预通知要求》,结合宁安实际,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宁安市地方林业基本情况
宁安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属东部山区。北临牡丹江市和海林市,东接穆棱市,南、西与吉林省汪清县、敦化市相毗邻。境内有长白山脉北延部分的张广才岭和老爷岭相并行的山脉及宽阔的河谷平原组成,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县级市。
宁安市行政区辖12个乡(镇)243个村,全市现有总人口44万人。宁安市林业局所属8个国有林场、1个自然保护区、1个林木种子园。总户数1,153户,总人口3,707人。职工总数1,954人,其中:离退休职工576人,在册职工1,378人。现有在职职工927人,就业率67.2%。年生产木材3.7万立方米,年经营收入1,600万元。
宁安市地方林业经营总面积148,736.9公顷。其中有林地114,082.1公顷,总蓄积量10,104,766立方米;国有经营总面积108,623公顷(含林地流转和承包经营面积),集体经营总面积40,113.9公顷。
我市实行国家、省级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共有9个国有场圃,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59,205公顷,补偿资金287.9万元,安排管护人员327人,人均工资8,800元。
根据《黑龙江省森林、林木、林地流转管理办法》和《黑龙江省林业厅森林、林木、林地流转试点方案》的要求,经黑龙江省林业厅批复,2007年8月24日宁安市森林林木林地流转试点工作开始启动,对直属的7个国有林场6,753.1公顷国有林地和529,630立方米国有森林活立木蓄积实行公开拍卖流转。共成功交接流转地块136宗地,面积745.6公顷,蓄积39,069立方米。
宁安市地方林区管理体制实行的是政企、事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林业局、林场既有政府的行政职能,又有企业的管理职能,既代表政府行使行政权利,同时又承担企业经营管理职责。机关事业经费没有纳入到地方财政预算,只有靠自身的经营来维持生存。
二、林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生态保护
全市国有林业纳入重点生态林保护面积为59,205公顷,重点生态林保护面积仅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4%,由于我市国有林业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以木材采伐为主,木材收入约占总收入的70%,由于连年过度采伐,致使森林质量下降、林分郁闭度较低,林分公顷蓄积量不足80立方米。
集体林地多年来经营管理不善,毁林开荒严重,造成林地面积锐减。仅“两荒”划拨时就从国有划出46,000公顷由集体经营,现减少到目前的24,288公顷(还不包括集体原有的自留山)。
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森林的生态保护功能严重退化,致使全市大风、雹灾年年时有发生,造成粮食大面积的绝产绝收,局部区域水土流失严重,致使大面积的农田被毁,生态保护问题非常严峻。仅2009年,全市造成水土流失面积达3.73万公顷,土地严重沙化面积2.23万公顷。
2、森林资源
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比较,森林面积增加5,206公顷,蓄积增加137万立方米。从龄组分析成过熟林减少12,513公顷,蓄积减少184万立方米;由于过去采好留次和乱砍盗伐现象,使天然针叶纯林和针叶混交林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减少,造成目前柞林和软阔混交林比例明显加大,占森林面积的74%,林分质量下降。从生物多样性分析,由于过量的索取,一些珍贵树种特别是红松、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等树种遭到明显破坏,使原生植物群落发生了变化,生物物种的生态稳定性较差,物种也随之减少。
由于近几年的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公益林补偿等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虽然森林面积增加了,但与生态系统功能恢复相距甚远,还远未起到生态保护的作用。
3、经济发展
⑴由于木材采伐限额逐年调减、人员增多、木材材质逐年下降、生产成本逐年提高、职工工资逐年增长等因素,2010年全市木材产量37,000立方米,销售收入1,600万元, 仅人员工资和两险就达2,712万元,靠木材销售收入无法维持正常的开支。
⑵在计划经济时期,宁安市林业局一直由黑龙江省林业厅直管,1996年以后划归到地方,虽然国家和地方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是由于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滞后衔接不上,特别是林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没有纳入到地方政府的统一规划。
⑶由于多年林业管理体制的束缚,林区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陈旧,在旅游业等其他二三产业的发展方面相对滞后。
⑷在林农交错地区,由于国家不断加大的惠农政策,致使农民侵占林地的现象非常严重,国有林区职工赖以生存的林地资源无法正常经营。
⑸计划经济时期,林业采伐木材主要以支援国家建设为主,没有资金投入到木材加工,无法形成产业链条,造成工人就业难。
4、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
国有林场大部分始建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林业生产方便,林场所在地离地方社会服务区很远,购买日常用品和出行极不方便。由于当时受国家投资限制,不少林场该建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没有兴建,或者建设标准太低,加之维持简单再生产资金长期不足,国家又很少安排后续投资,基础设施欠账和破旧情况十分严重。全市国有林区总户数1,153户,林业人口3,707人,职工住宅总面积72,955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16,692平方米,危房户数396户,人口1,058人。供水设施年久失修,个别林场水质较差,铁、锰、碘超标涉及人口924人,水量不足、季节性缺水涉及1,920人。排水设施不完备,使林区职工生产、生活极为不便。供暖设施不完备,大部分林场职工的取暖靠烧木材、秸杆维持。宁安市国有林区道路通行困难,年久失修,大部分林区道路都是1973至1979年修建的简易路,养护、修建缺乏资金,严重影响着林区经济的发展和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用于森林防火的各种设施设备陈旧老化,数量少,达不到现代化的扑火需要。由于经费严重不足,林区职工及其家属就医、子女入园等社会公共事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林区办公条件差,多为七八十年代建设,生活娱乐设施简陋,职工的生产生活无法正常保证。同时林区职工的家属及其子女就业也无法保障,到目前,宁安市地方林业还有451人没有就业。
5、民生保障
林业局所属子弟学校,均为六十年代初期创办的学校,归属于所在地林场管理。生源以林场子弟为主,同时有附近村民子女就学。经费来源除收取部分学杂费外,全部由所在林场承担,共有教师41名。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林业场办子弟校在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等软硬件建设方面与地方学校的差距逐步拉大,特别是生源短缺、办学经费不足更是严重制约了学校生存和发展。面对这种现实,自2001年起,林业子弟校先后停办,林业教师转岗,教师转岗后,其工资收入明显少于原教师工资标准。
按照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办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意见》(国经贸企改(2002)267号)文件精神,经市政府第5届19次和69次会议研究,决定由教育局代管41名林业教师,由人事局单独编制名册,从2008年12月15日起,两年的教师工资由林业局解决。
6、管理体制
长期以来,受政企、事企不分管理体制的影响,加上地方财政资金有限,林业局和各国有林场采取的都是自收自支的经营方式。林业局即承担代表政府行使林业行政职能时所付出的经费,同时又承担自身经营难以弥补的亏损,造成了拖欠职工工资、欠缴养老医疗保险、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现象。
三、建议和措施
政企分开、事企分开。林业局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应全额纳入财政预算。按照建立生态型林场的要求,我市国有林场应按事业单位管理,全额纳入财政预算。
⑴将林业行政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纳入财政全额预算。⑵将林区离退休职工全部纳入社会统筹。
⑶将林区没有参加养老医疗保险的职工全部纳入社会统筹。
⑷将林区困难职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畴。
⑸将林区职工纳入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享受相应的保险待遇。
⑹解决林区无岗人员和职工子女就业问题。
⑺按照国家六部委[国经贸企改(2002)267号]文件精神,将林业教师编制纳入地方教育部门,教师的工资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⑻借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70年不变的政策,将生态效益补助的期限适当延长,同时变生态补助为生态补偿,随着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增加,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管护费用,同时建议商品林纳入补偿范围。
⑼借鉴国家的惠农政策,建议对有林地和湿地给予生态效益补偿。
⑽继续加大对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道路、森林培育、森林公安、资源监测、基础设施等建设的投入。
宁安市林业局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六日
第二篇: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实施方案
汪清县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
实施方案
汪清县是吉林省木材大县,汪清县林区是长白山生态体系的重要屏障,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长远木材供给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半个多世纪的采伐,森林资源破坏严重,森林生态失调,为切实加强生态保护,转变林区发展方式,着力改善民生,以可持续经营为理念。
汪清县林区是长白山区域面积较大、国有林最集中、生态地位最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和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长远木材供给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国以来,生产了大量木材,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长期的过量采伐和开发,使汪清县区生态功能退化、可采森林资源枯竭、林区民生困难、经济社会发展滞缓等矛盾问题凸显,迫切需要从建设生态文明好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高度来推动解决。
它是我国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汪清独特的地理位置,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重要功能。嘎呀河为中下游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大大降低了旱涝灾害发生几率。汪清具有森林、草原、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适生着各类野生植物近千种、野生动物300多种,是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点地区,在国家生态保护总体战略中具有特殊地位。
它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支撑区。汪清林区森林覆盖率高,有林地所占比例大,活立木蓄积量大,是我国重要的碳汇区,在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气候变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保护汪清林区生态、增加碳汇,对于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践行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义务,赢得更大发展空间,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汪清还是我国储备木材资源的战略基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需求量不断增加,立足现有林地面积解决木材后备资源问题已成为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在吉林省,汪清县木材材质好最适宜建设成为国家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对维护国家长远木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汪清县林业面临问题突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生态功能严重退化。与开发初期相比,天然林面积减少,天然湿地大面积减少,土壤侵蚀加剧,地表径流时间缩短,水土流失严重,局部地区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和病虫等自然灾害频发,生态功能严重退化。
可采资源难以为继,森林质量大幅下降。由于多年来的砍伐,造成森林龄组结构严重失衡,我县林区幼中龄林占较大比例,单位面积蓄积量下降严重。但为维持林区财政收入和职工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部分正处于生长旺盛期的中龄林也被列入采伐指标,后备森林资源培育无望。
产业结构极其单一,经济发展严重滞后。长期以来,林区经济是典型的“木头财政”,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缓慢,且多数起点低、规模小。当前我县林业收入的70%仍然来自木材销售,对木材的依存度依然很高。随着可采资源的逐步枯竭,传统林业经济逐渐萎缩,林区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林区职工生活困苦,民生问题十分突出。由于可采资源锐减,林区经济发展滞缓,就业形势严峻,职工生活困难。林业职工年平均收入不足所在省(区)城镇职工平均收入的50%。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林区自办社会,居民居住条件极其简陋,林区职工住房困难面积近10万平方米。相当一部分职工仍然居住在开发初期建设的危旧房中。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产生活极为不便。林区开发初期执行“边生产、边建设”、“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基础设施靠林区自己办社会建设,投入较少。更因林区发展相对独立封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长期依靠木材销售收入,致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滞后,林区路网密度小、等级低,弃养路、断头路多,林区电网落后,多数林场没有安全供 2
水设施。各乡镇林业站、木材检查站基础设施陈旧,设备老化,办公条件差,很难适应林业发展的需要。
体制机制矛盾凸显,发展活力明显不足。资源管理权和经营权不清,林业局既是森林资源的管理者,又是森林资源的经营者,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督。乡村林业管理人员编制少,管护任务重,经费严重不足。
面临这些诸多问题,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增加生态功能、提高生态效益为基本目标,统筹林区生态保护、经济转型、改革开放与民生改善。加强林区生态修复与保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林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林区与全国同步。
首先要做到以生态为主导、保护优先。把保护与修复林区生态系统作为首要任务,严格控制森林资源采伐强度,逐步停止主伐,加强森林经营,强化森林管护,提升森林质量。严格限制林区矿产资源开发。
合理布局,集聚发展。将林业局场布局调整、小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棚户区改造有机结合,逐步形成点状开发,集聚发展的空间开发新格局。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林区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努力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
改革先行,增强活力。以林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实现政、事、企分开,破除制约林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提供制度保障。
争取大幅提升林区森林生态功能,建立生态主导型经济体系,提高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水平,把长白山林区变成生态环境优良、产业特色鲜明、社会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林区。
根据森林资源总体状况及可承载能力,逐步凋减木材产量,使木材产量稳定在森林资源能够承载的范围内。科学经营培育森林,实施合理的采伐方式和采伐强度,严格控制天然林主伐,停止生产经营性天然林皆伐,逐步降低采伐强度,提高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
分类区划形成了我县重要生态区位、生态脆弱地区的林地全部纳入生态保护范围。对于国家级公益林,要以发挥生态效益为核心,落实专人管护,优先安排营造林任务,全面禁止商品性采伐,林地内控制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尽快实现休养生息。对于商品林,要在保障生态功能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经营,有效发挥经济效益。公益林和商品林中的天然林均不得皆伐。
实行森林资源管护全覆盖,根据管护面积、管护难易程度,明确管护标准,合理确定管护人员数量,建立健全管护队伍。对每个管护人员,要明确管护范围、对象、目标、任务和职责,完善管护制度。对交通不便,人员活动稀少的远山区,以封禁管护为主,将分散的林区居民相对集中,减少人的活动对森林的破坏。对人口相对稠密,交通便利的林农交错区、近山区,以巡护管护为主。在林区各主要出入口,设置护林哨卡、远程监控等设施,加快改善管护条件。完善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提升森林防火水平和应急能力,保障森林资源安全。健全监测预警体系、检疫检查体系和控灾减灾体系,强化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大力开展人工造林。以宜林荒山荒地、疏林地、农村四旁闲置土地、坡耕地、采伐迹地和清理回收的林地为重点,开展以红松、水曲柳、云杉等珍贵树种造林,增加森林面积和珍贵目的树种比重,增强区域生态质量,提高林地经济效益。到2020年,完成人工造林、择伐补植、迹地更新2.95万公顷。
全面开展中幼龄林抚育。按不同林分的抚育周期,对郁闭度0.8以上的过密林分进行疏 3
伐;对病虫害侵染较重的林分,进行卫生伐;对严重影响目的树种生长和成材质量的,进行透光伐、生长伐和修枝、割灌。调整林分林龄、树种、林层结构,促进林木快速生长,提高林地生产力。到2020年完成中幼龄林抚育29.2万公顷。
扎实开展低质低效林改造。对因各种原因形成的,目的珍贵树种比例较低、林木稀疏、生长量较低的低质低效林分进行改造。通过全面改造和冠下栽植珍贵树种等方式,全面提高林分质量。利用10年时间,改造低质低效林7.4万公顷,其中:冠下珍贵树种造林4.8万公顷,全面改造2.6万公顷。
加大封山育林力度,促进森林自然恢复。对郁闭度0.5以下,目的树种幼苗幼树较多的林分,或具有良好目的树种种源,依靠自然力可迅速恢复森林的无林地、疏林地,大力开展封山育林工程。通过封育管护、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人工栽植珍贵树种等手段,培育优质高效林分,促进森林正向演替。到2020年,完成封山育林4万公顷。
实施大径材培育项目,满足社会需求。在土壤、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方,通过新植和改培两种方式,建立大径材培育基地。采取集约经营手段,培育以红松、水曲柳、胡桃楸、柞树、椴树、榆树等珍贵树种大径材,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自然保护区建设
加强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设施建设,提高保护区管理能力与水平,构建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功能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重点加强汪清县东北红豆杉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推动其由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2020年,使吉林汪清自然保护区新增面积7244公顷,达到自然保护区面积5万公顷。
加强湿地保护及湿地公园的建设,全面提升湿地保护管理水平。到2020年建成省级湿地公园,吉林汪清满天星湿地公园,面积达17057公顷。维护汪清县林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的基本功能、有效遏制天然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
加强森林公园建设,全面提升森林公园管理水平。依托规划区众多的自然地貌、古城遗址、人文景观等资源,以生态、冰雪旅游、民俗等专项旅游为重点,大力开发:
(一)以汪清满天星湿地公园、满天星国家森林公园、大兴沟石佛洞省级森林公园、金沟岭原始森林、毛公石、童长荣抗日根据地、东光镇绿色生态园为主的生态观光旅游;
(二)以满天星国家森林公园棉田中国朝鲜族民俗村、蓬莱山庄、卧龙山庄为重点的民俗旅游;
(三)以满天星国家森林公园滑雪场、天星湖冬季冰上旅游为主的冰雪旅游。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或修订好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森林公园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坚持“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资金,加快推进森林公园建设步伐。积极争取把森林公园纳入事业单位管理,由所在地编委核定编制,将其所需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财政给予定项或定额补贴,确保森林公园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切实加强森林公园的保护管理工作。凡是经批准建立的森林公园,都必须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有专门编制和管理人员;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深化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森林公园资源整合,联合开发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努力拓展多种经营管理模式,采取改组、联合、承包、租赁、委托经营、股份合作等经营方式,实行聘任制或合同制、竞聘择优上岗等优化经营管理方法,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新机制。在保护好森林景观资源的基础上,逐步将森林公园的旅游经营推向市场,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林业经济发展活力。
从科学经营现有森林资源出发,调整林区开发布局,合理划并规模较小林场,充分考虑森林资源培育方向、经营半径、交通运输设施和国有林场经营面积条件,调整优化林区布局。
加快林区产业转型,坚持以经济转型促进生态保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林区自然资源禀赋好、生态环境优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 4
展绿色、生态和大量吸纳就业的产业,构筑以生态为主导的现代林区绿色产业体系,实现由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型。
大力发展森林资源培育业。坚持保护恢复天然林,科学经营混交林,定向培育人工林,发展经济林的产业方向,立足提高现有森林质量,增强林地产出功能,着力构建汪清县森林生态效益林建设体系。着眼培育珍贵大径材,重点建设优质木材生产基地和经济果林基地。按照近自然林经营思想,对天然林资源实行科学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重点发展汪清县特色经济林,培育汪清县特色的红松果、野生蓝靛果、红豆杉、松籽、天然经济果林等木本生物质经济林。实行深度加工转化,带动种苗、运输、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
做强木材精深加工业。着眼变初加工为精深加工,变初级产品为终端产品,提高附加值,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改造提升加工水平,加快林业工业化进程,走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可持续的发展之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采伐、造材、加工剩余物及废旧木质材料的综合利用水平,实现林木资源的多环节加工增值。延长林木加工产业链条,在各个乡镇形成初级产品、中端产品和高端产品各有侧重的产业链。
积极发展森林绿色食品和医药业。通过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野生动植物驯化养殖和栽培,重点建设鹿业、蜂业、林蛙、参业、中药材、食用菌、山野菜、干果、桨果等养殖、种植基地,研发生产多样化、系列化、优质化,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森林绿色食品、保健品和医药产品,培育具有延边特色的森林绿色食品、保健品和医药知名品牌。同时加大林下资源开发力度,积极打造天桥岭北方黑木耳交易中心,加快GAP北五味子基地建设。围绕优势产业,推进林产品标准化建设,着眼巩固现有市场,开发潜在市场,进军高端市场,充分利用会展经济形式,组织龙头企业、大众传媒、中介组织等加大我县优势林产品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提高影响力,增强竞争力。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壮大生态文化旅游业。突出森林、湿地和冰雪等林区特色旅游资源,加大区域合作,构建区域旅游联盟,共同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完善景区景点和旅游基础设施,打造国内外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避暑、度假、康体和健身等休闲旅游胜地。挖掘民族文化、文化遗址、民俗风情等世族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建设北方多民族、多文化生活体验基地。重点建设一批旅游林间景地,开发一批以乡村度假为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加大区域旅游通道、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的道路建设,提高旅游中心城镇与景区、景点的通达水平。加快建设不同档次的星级宾馆、绿色环保森林酒店、经济型酒店和家庭旅馆等,提高游客接待能力。
扶持发展林药产业。充分利用林区“绿色药库”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刺五加、五味子、防风、龙胆草和鹿、蜂等北方林区独具特色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和养殖、扩大规模,加大野生道地药材保护力度,建设林药特色原料供应基地。加强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积极与国内知名中药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实现林药生产技术现代化、质量标准化、产品规模化和品牌化,提升林药和精深加工水平,推动产品结构升级,建设现代化的林药生产加工基地。
培育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切实提高清洁能源在林区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解决林区替代能源的问题。鼓励企业利用林业抚育剩余物、养殖业废弃物、林区灌木、秸杆、木材加工中产业的废弃物等发展生物质能源。着重发展以地源热泵、抽水蓄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产业;以生物质液体燃料、甲醇燃料电池等低碳经济产业;以石头纸、油页岩、石材为主的接续替代产业,在偏远地区采用电网延伸,风能与太阳能互补发电等方式,解决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问题。
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内禁止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等经营活动。在生态功能区内发展矿产采掘业,要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区内矿山企业采选技术准入条件,强化土地复垦和环 5
境整治义务。已经进行开采和深加的企业,要积极应用新工艺和高新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水平,实行清洁生产。
严格限制在林区发展对生态和环境影响大的产业,尤其是高污染、高耗能的重化工业的发展。淘汰关闭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无后备资源的矿山开采和加工企业,逐步减少矿山的数量。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采项目。
优化林区产业布局,发挥各城镇及区域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引导林区产业向各城镇和园区集聚。特色产业的精深加工、商贸、物流、信息、对外合作、旅游中心服务功能等主要在中心地域发展;中间产品加工、绿色农林产品加工业、特色商品的集散、旅游服务节点等要向林场相对集中的中心地带业链初端环节、原材料供应、商贸集市要向人口集中区集聚。积极推动林区基础条件好、符合相关规定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扩大或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完善林区交通设施,提高林区路网密度,改善林区对内、对外交通运输通道,把公益性林区道路纳入国家和地方交通建设规划,道路产权和日常养护逐步移交地方管理。重点建设通场公路、防火和专用通道,提高林区路网的养护等级。全面推进林区道路的配套建设,力争将现有场局间、场场间以及局对外联系的客运生产两用主要公路规划建成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的水泥公路。加快林区专用路网建设,提高防火、防疫、营林、采伐等专业路网建设标准和维护等级。
饮水安全设施。搞好饮用水源地(水井)、给排水管网、水质净化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水厂5座,给水管线14343千米,改造5千米,排水管线120千米。增加林区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建设,新建污水处理站5座,日处理污水能力8265立方米,配套建设城镇垃圾处理厂15座,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大幅提高森林防火装备水平、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预警、监测、应急处置和扑救能力,实现火灾防控现代化、管理工作规范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扑救工作科学化。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设施建设。重点建设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应急防控等设施,提高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预防和除治能力。优化调整木材检查站布局。以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中心站为依托,完善监测设施设备,设立固定监测样地,开展监测技术研究,建立监测数据处理信息库,形成较完整的森林资源及生态状况监测网络体系。
加快林区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保障林区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林区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按照优化后的林区局场和城镇布局,切实做好林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就业岗位,增加政策投入,加快林区文教卫生等事业发展。同时逐步加快林区文教卫生的社会职能的移交、剥离工作,彻底实现政企、事企、政事分离。
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完善和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措施,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发挥政府投资项目和重大项目建设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高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支持推动创业促就业。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零就业家庭的帮扶力度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服务林区森林资源管护和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为目标,整合就业培训资源,依托职业学校建立技能培训基地,统筹安排各类劳动力技能培训专项资金。
坚持政、企分开的改革方向,加快推进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对外经贸合作,扩大林区对外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推进政企、事企分开的改革。完成将地方行政管理、森林资源管理和企业经营分开的改革。进一步完善林区各级地方政府行政机构设置,健全各项政府职能。
稳步推进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国有森林资源的公有制,按照责权利统一的 6
原则,与“政事企分开”,改革同步实施。实行资源管理与生产经营分开;构建以国有林管理机构为主体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
扩大对外合作。以边境贸易为基础,依托附近口岸,加大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加工贸易及服务贸易。提升对俄木材精深加工和劳务输出等合作层次。积极拓展与俄的跨境旅游合作。巩固完善与俄联合防火合作机制。
充分发挥现有相关政策的效能,研究制定促进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新政策,保障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的实现。
妥善解决体制改革的相关成本。建立和完善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相配套的财政体制。森林资源管理机构运行经费按事权划分纳入财政预算。妥善解决林业历史遗留问题。
对纳入重点公益林工程实施范围的国有林,由中央财政安排管护费进行管护。对国有森林资源实施抚育经营政策,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实施无林地造林和低质、低效林改培政策,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及生态功能。将林区防扑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调查等公益性事业的运营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
将汪清林区作为全国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重点区,加大中央财政的补偿力度。将规划区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入国家生态补偿试点,重点支持生态保护和涉及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在资金分配和资金使用效果评估中,重点考核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并按照绩效考评结果,实施适当奖惩措施。
在一定期限内参照资源枯竭城市政策并比照农业补贴政策支持林区经济转型。林业职工从事林业生产和动植物种植养殖活动,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国家扶持政策,在农业保险、小额金融贷款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林区经济转型的支持。把汪清这座林业之都,建设的更加美好更加富强。
第三篇: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研究
摘要对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进行了探讨,提出树立正确的林业发展观、推进林业生态建设、通过经济手段建立生态建设动态机制、加强宏观调控等内容,以期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生态保护;林业发展;生态建设;经济手段;宏观调控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关系到全球生态的状况,也关系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要加快林业的发展,推进生态建设。2003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林业工作,努力使我国林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林业建设要“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由此进一步明确林业发展思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加快生态建设,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树立正确的林业发展观
1.1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发展林业要立足于增加资源、改善生态,满足全社会人们在物质、文化、社会等方面全面发展对林业的需要[1-2]。同时,在林业发展中要解决生产经营者的投入与收入问题,保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要解决广大林业干部职工收入偏低的问题,改善生产生活的条件,特别要解决自主经营的林场、自然保护区内贫困职工脱贫以及生产、生活的设施建设问题。要让林业建设的主要力量也步入小康社会建设的行列。
1.2树立维护后代人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
当代人不能为了自己的发展,过度使用资源、破坏环境、造成资源枯竭,使后代人失去生存发展的基础。当代人在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既要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又要不断培育新的森林资源,为后代人留下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
1.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要改变人类主宰世界、征服世界的观念。纵观人类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原始和谐进入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征服自然,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索取,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如果任其扩大和加剧,将必然导致文明本身的衰落甚至人类自身的毁灭。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抛弃人与自然的冲突模式而走向融合,努力去探寻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林业发展上,无论是造林、培育和采伐,都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力,提高生产力。适地适树恢复森林植被,是充分利用自然力、尊重自然规律的具体体现,也是节约人力物力、求真务实的具体体现,应当作为林业建设最起码的评价指标来实施。应当用新的生态文明发展观指导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状况,实现山川秀美,推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人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都与林业发展相适应,达到生态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协调,在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2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3-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建设要承担改善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责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加大对林业科技的研究和成果推广力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让生产经营者便利快捷地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各项有用的技术指导,新技术开发研究能够引领林业发展的技术潮流;形成适应新时期林业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要加大人工林培育,实现由以采伐天然
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的战略目标。采取强制性措施保护天然林资源,停止天然林的商品采伐,在加快生态建设的同时,重视商品林基地的建设。保护好我国的天然林资源,就必须对我国森林利用结构和发展模式进行重大调整,加大人工林培育,逐步实现由采伐利用人工林替代采伐利用天然林,解决木材供需平衡矛盾,切实保护好天然林。只要通过政府政策导向,结合市场选择,实施分类经营,鼓励私人部门的投入、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及其他速产丰产林,使林产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3通过经济手段建立生态建设动态机制
据专家核算,森林提供的生态效益比其物质产品效益要大得多,森林的生态效益大于其自身经济价值的10倍以上,生态建设如果完全依靠政府投入,一是资金有限,二是投资效益往往不如私人投资效益高。必须采取经济手段,推动生态效益市场化、货币化。实践证明,造林和管护与人们的经济利益追求不一致,消极的保护和被动的建设,往往是低效益甚至是负效益的。4加强宏观调控
生态建设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出发点,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等各种手段综合治理,建立各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生态的改善事关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由于生态建设不仅是社会公益性基础工程,具有投入高、规模大、周期长等特点,投资难以得到补偿,投资者一般不愿长期投入。因此,国家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生态建设的客观要求,坚持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建立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市场运作的机制,调动全体公民和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在生态建设中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使全社会投入到建设生态、美化环境这一宏大工程中来。结语
在现代林业发展中,应通过利益诱导,实现保护和发展资源的目的。使森林的培育获取较高的利润,保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解决经营林业的激励机制,要规范市场行为,为林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正、公平、公开和诚信的市场环境。主要是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流转和评估制度,按照有利于林业为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要求,把生态建设放到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位置,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让全体国民都能享受到优美的自然生态,让子孙后代都能在和谐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
6参考文献
[1] 楼国华.推进林业创新创业努力建设生态文明[J].绿色中国:A版,2008(3):75-77.[2] 邵权熙.浅论创新与我国林业创新体系[J].中国林业,2000(11):33.[3] 柴文秀,张守贞.台子乡林业发展的方向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3):333.[4] 陈亚立,陈小良,陈有根.浅谈新形势下林业科技工作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3):112-113,122.等方面构建生态文明新的社会形式。
第四篇:吕梁生态林业汇报
吕梁市生态林业发展情况汇报
一、全市森林资源概况与“十一五”发展情况 全市国土总面积3171万亩,规划林业用地2118万亩,占66.7%。在林业用地中,国有林地748万亩(市属177万亩)、集体林地1006万亩,个人林地364万亩。全市现有有林地729.8万亩、疏林地44万亩、灌木林地351.7万亩、未成林造林地288.5万亩、无立木林地12.7万亩、宜林地690万亩,森林覆盖率23.1%,林木绿化率34.1%。主要用材树种有油松、落叶松、侧柏、刺槐、榆树、桦树、杨、柳等,是华北落叶松的故乡。全市野生动物分属4纲24目213种,其中鸟类14目16科160种、兽类6目16科36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褐马鸡、金雕、黑颧、金钱豹、原麝5种,栖息于我市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褐马鸡,是我省的特产,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世界稀有珍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5种。全市野生植物分属129科945种,其中木本植物57科294种、草本植物72科651种。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林业工作围绕山上治本、身边增绿、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党政领导高位推动,林业投资持续增长,营林机制不断创新,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依法治林强力推动,稳步推进国家重点工程,全力实施省级绿化工程,着力建设经济林覆盖工程,取得了造林绿化步伐不断加快,生 态环境大力改善;林业产业不断壮大,林农收入显著提高;森林文化不断繁荣,生态文明明显提高的可喜成绩。呈现出林业建设投入之多、规模之大、速度之快、质量之高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1、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国家重点工程,造林280多万亩,山上治本速度明显加快,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完成通道绿化2809公里、交通沿线荒山绿化14.69万亩、环城绿化7万亩、村庄绿化806个、厂矿企业绿化12万亩,身边增绿成效显著,群众切身感受到绿色带来的新变化。
2、经济林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五年新发展干果经济林220万亩,其中红枣林41万亩、核桃林165万亩、仁用杏林14万亩,到2010年底,全市干果经济林总面积突破500万亩,其中红枣林200万亩、核桃林253万亩、仁用杏林47万亩,经济林总产量达到3亿公斤,其中红枣产量2.8亿公斤、核桃产量0.2亿公斤,果品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主产区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临县红枣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汾阳市成为全省最大核桃生产基地。
3、经济林产业开发效益显现。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找市场、科技创高效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扶持培育加工企业,全市现有林果加工企业300多个,年加工转化能力8000万公斤,增值2亿元,其中核桃加工企业30 多户,年加工能力2400多万公斤,涌现出裕源、汇仁等知名核桃加工企业,天渊、天娇、天立等知名红枣加工企业。生产的枣汁、贡枣、核桃油等30多种系列产品,占领了华北、东北、西北市场,出口俄罗斯、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柳林红枣”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于2010年2月21日正式获准“中国地理标志”使用权。“汾州核桃”于2008年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9年9月,汾阳市成功举办首届“汾州核桃文化节”。
4、营林机制不断创新。推行工程化造林、专业化施工、公司化监理的造林绿化机制,全市现已批准注册成立造林绿化公司86户,其中一级资质3户、二级资质17户、三级资质66户,长年从事林业工程建设的管理员、技术员、工人近4000人,造林绿化公司的发展和壮大,为日益繁重的林业建设任务,不仅提供了造林队伍,而且保证了工程质量。大力推行“一企绿化一山”造林经验,对资源型、污染型和开采型企业,本着“谁开发、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参与造林绿化,实现转型发展,全市现有240多户企业认领造林任务,投入资金近2亿元,造林15万亩。大力发展民营林业,全市民营主体造林面积达到122万亩,有500亩以上造林大户126个。
5、科技兴林水平不断提升。全市现有林业科技推广人
员220名,建立各类协会组织300个、会员1.5万人,形成了健全的科技推广网络体系。大搞科技培训,提高林农素质,市、县、乡三级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参训人员达到20万人次,印发各种资料20万册,基本做到每户有一名技术骨干、一份技术资料。着力解决林业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创新造林预整地模式,推广容器育苗规模,引进名特优新品种60多个,建立采穗圃和品种收集区5个。加大经济林园区建设规模,加强经济林丰产管理,推广老树炮震松土、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红枣烘干等实用技术,不断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
然而,全市林地面积总量不足,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尚有近500万亩宜林荒山和陡坡地需要造林绿化,加之资源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致使全市自然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城乡绿化水平总体较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远远不能满足居民对生存环境改善的期待;干果经济林产业开发滞后,单株产量较低、品质欠佳,企业加工能力不足,品牌效应不明显,林农增收缓慢,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林业投入的长效机制不健全,建设资金不足;林粮矛盾比较突出,2000年以来实施的退耕还林占用耕地110.5万亩、省级造林绿化工程占用耕地2万亩、经济林建设林粮间作130万亩,随着经济林栽植 规模的扩大和城乡绿化范围的扩展,林粮矛盾会越来越大。吕梁之短在于水,差距之大在于绿,希望之基在于林,必须着力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
二、2010年工作情况
一年来,全市林业工作以建设生态新吕梁为目标,以国家工程为依托,以市、县两级工程为重点,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为保障,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强化督促检查,加大筹资力度,林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造林绿化任务全面完成。全市完成造林55.75万亩,占省考核任务49.73的112%;完成义务植树504万株,占任务的100.8%;完成新育苗4.58万亩,占任务的191%;完成新造林地抚育40.5万亩,占任务的100%;完成管护面积54.5万亩,占任务的100%。完成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栽植58万亩,占市任务的115%。二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各县市区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成立专门机构,抽调专业人员,筹集专项资金,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全市完成林改确权面积614万亩,占省考核任务484万亩的127%,占全市集体林地1006万亩的61%。方山、石楼、柳林、孝义、中阳5县市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三是森林资源管理成效显著。全市以强化各级领导责任为重点,采取超常规措施, 狠抓安排部署,狠抓责任落实,狠抓火源管理,狠抓防范措施,狠抓应急值班,全年没有发生一起较大森林火灾。不断加强林 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全年没有发生危害性的森林病虫害。不断加强征占用林地审核力度,全年未发生较大非法占用林地行为。
三、全市生态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建设目标
全市每年完成造林80万亩,其中生态林30万亩、经济林50万亩。“十二五”期间共造林400万亩,其中生态林150万亩、经济林250万亩,改造提升经济林100万亩。到“十二五”期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3%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43%以上,干果经济林总面积达到700万亩以上,林果总收入突破40亿元,主产区农民人均林果收入3000元以上,基本建成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
(二)区域布局和重点工程
根据吕梁自然特征和林业发展现状,全市规划建设“三大生态屏障”,搞好林业产业开发。“三大生态屏障”,即在“一市四区”(吕梁市、离石区、柳林县、中阳县、方山县)建设以森林城市为主要功能的绿色屏障,在“平川四县市”(交城县、文水县、汾阳市、孝义市)建设以保护农田、美化城乡为主要功能的防护屏障,在“南北五县”(兴县、岚县、临县、交口、石楼)建设以增加植被、治理水土流失为 6 主要功能的生态屏障。林业产业包括干果经济林产业、林木种苗与花卉产业、森林旅游产业和沙棘产业。
按照总体规划、区域布局、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的发展思路,全市重点建设六大林业工程。
1、通道绿化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已建的“四纵六横”道路和“十二五”期间新建道路。“四纵”即: 209国道、沿黄干线、沿黄旅游路、苛大线;“六横”即:太佳高速、青银高速、太中银铁路、340省道、忻黑线、孝石线。按照“大通道、宽林带、高密度、广覆盖、大景观”的标准,全市规划通道绿化2000公里。
2、平原农田林网绿化工程。建设范围为交城、文水、汾阳、孝义四县(市)平川区和山区县川谷地,以河渠、道路为主骨架,按照主林带栽植2-4行、副林带栽植1-2行,网格面积200亩的标准实施绿化。全市规划新建农田林网120万亩。
3、林业产业开发工程。按照稳定红枣、发展核桃的总体思路,着力加强核桃基地建设,建设范围为东部汾州核桃林带,包括汾阳、孝义、交城、交口4县市17个乡镇405个村;西部山区核桃林带,包括兴县、离石、临县、方山、柳林、中阳、石楼7县区47个乡镇793个村。全市现有核桃面积250万亩,新发展250万亩。在核桃林分布中心区域,实行整村推进全覆盖战略;在核桃分布边缘区域,突出重点 地段,实行规模集中栽植。按照良种化栽植、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建设核桃精品园区,改造提升红枣丰产园区。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找市场、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思路,做大做强红枣、核桃产业。充分挖掘林木种苗、森林旅游和沙棘产业优势,使其成为全市林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4、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建设范围为13县(市区)城市周边。按照“一年见效,三年成景”的要求,大手笔构思,高规格设计,高标准施工。根据城市建设特点,结合自身历史文化和总体规划,体现绿化特色,展现绿化品位,实现绿化效果。重点搞好吕梁市区城郊森林公园建设,扩大绿地面积,提升城市品味。平川县市选择边山或城镇周边的弃耕地、湿地,每县市至少建设一处面积在3000亩以上的森林公园;山区县选择城市周边,每年完成3000亩以上的森林公园建设,确保环城周围3公里范围内全面绿化。全市规划绿化总面积25万亩。
5、重点景区绿化工程。建设范围为全市通道出省口、出市口以及碛口、北武当山、杏花村、安国寺、交城卦山、中阳柏洼山、岚县白龙山等重点旅游景区。按照核心区一步到位,主要观景点可视范围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进行绿化。全市共建设通道绿化景点37处,其中出省口4 处、8 出市口14处;完成19个重点旅游景区绿化。全市规划绿化总面积15万亩。
6、矿区植被恢复工程。建设范围为全市各类采矿区、尾矿堆集区、煤矿沉陷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和 “谁开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投资、谁恢复、谁所有”的原则,全市规划完成矿区植被恢复31万亩。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把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推进生态新吕梁建设摆在突出位臵,将造林绿化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总体规划,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把造林绿化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书记抓、抓书记,市长查、查县长”的工作措施。建立林业建设目标责任制和林业工作考核制度,每年由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林业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并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当中,实行严格的激励和问责制。大力宣传林业生态建设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和个人捐资参与碳汇造林,体现企业和公民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提高尽责率。
2、多元筹集资金。认真落实省、市相关林业投入政策,市、县两级财政每年拿出不少于4亿元资金用于林业建设,其中市级财政1亿元、县级财政3亿元,每年对林业生态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在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市县留成部分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林业建设;在煤炭企业提取吨煤10元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中,每年拿出30%的资金用于造林绿化;规范“一企绿化一山”办法,按照挖一吨煤植一株树的要求,由税务部门对煤炭企业代征吨煤5元的造林绿化基金,由财政统一管理,林业部门组织实施造林;对其它资源型企业,每年从经营利润中划出5%的资金用于造林绿化。通过多元筹集,确保全市每年用于林业建设的资金不少于10亿元。
3、严格政策落实。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主体改革任务。逐步建立市、县两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对国有林场和重点区域的集体公益林进行补偿。建立健全林权流转市场,加快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建设,有序推进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多形式体现林地资产价值。落实林业信贷政策,延长贷款年限和实行贴息。改革林木采伐管理制度,落实林权权利人的处臵权和收益权。建立和完善农户造林补助机制,制定苗木培育补助政策。
4、加快科技创新。加大经济林园区建设力度,每年建设10万亩核桃精品园区、改造提升10万亩红枣丰产园区。启动林业科技攻关项目,开展困难立地造林技术、低产林改造技术、良种繁育技术、红枣抗裂果技术、仁用杏抗晚霜技术、经济林丰产技术等研究工作,提高造林成活率,提升营 林质量,增强气象减灾能力。强化科技推广工作,开展送科技下乡、送技术到户活动,采取科技承包、科技入股、科技人员领办等多种方式,实施好“科技入户”和“科技培训”工程。对林业工程技术人员、造林专业队施工人员和广大林农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教育、指导和培训活动。
5、强化管护能力。制定造林管护考核制度,把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管护状况和生长量指标,作为林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考核。加强护林队伍建设,实行专职护林员管护制度,按照集中连片成林地5000亩、分散成林地和新造林地以及未成林造林地3000亩配备一名护林员的标准,落实护林员队伍。认真落实《山西省封山禁牧办法》相关规定,在全市林业重点工程区和新造林地实行封山禁牧,在村周、路口、沟口等人畜活动频繁区实行拦网管护。依法保护森林资源,严防森林火灾发生,严防林业有害生物扩散,严控非法占用林地行为,实现森林面积蓄积双增长。
6、强化队伍建设。按照国家规定,加强乡镇林业站人员配备,理顺管理体制,全额预算经费。按照省政府要求,建立市、县林权服务中心,指导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地承包、流转、评估以及纠纷调处、资产抵押等工作。结合吕梁实际,建立市、县两级经济林服务中心,全方位指导经济林建设的规划设计、技术推广、农民培训、产业开发等工作,确保全市经济林产业开发顺利推进。
四、2011年林业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转型发展、赶超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切实推动城乡生态化,着力建设生态新吕梁,努力实现大地增绿、林业增效、环境增色和农民增收,为“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全年重点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1、全力实施造林绿化。一是全面完成53.37万亩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任务,实施好国家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省级生态综合治理三川河流域、汾河流域治理修复工程。二是完成身边增绿精品工程建设任务。按照突出重点、系统绿化的原则,以“四纵六横”通道为重点,突出“一市四区”核心区,抓好主林带建设、通道两侧第一山脊线荒山绿化、沿线村庄、厂矿企业绿化和重要景区绿化;以东部平川区为重点抓好农田林网建设;以城周为重点抓好森林公园、环城林带和城乡结合部绿化;以资源开采区为重点,抓好矿区植恢复。全市完成45处精品建设,完成造林18万亩,完成植树1000万株。
2、大力实施经济林覆盖工程。按照良种化栽植、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在经济林分布中心区域、村镇,实行整村推进全覆盖战略,在核桃分布边缘区域,突出重点,全面实施规模化连片栽植,完成好核桃林栽植50万亩,各县市区按照不低于20%的任务,抓好示范园区建设,确保全市完成10万亩以上。
3、搞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一是全面完成主体改革任务。按照省要求,以县为单位家庭承包率达到70%以上,林权证发证率达到70%以上,林权纠纷调处率达到70%以上。针对去年林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全面开展“回头看”,保质保量完成主体改革任务。二是建立健全林权服务体系。建立起林权服务中心常设机构,配备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开展林权初始和变更登记,林权争议调处等日常工作。努力开展“林权管理、流转评估、经营方案、直补到户等工作的一卡式管理、一站式服务。三是制定实施配套改革政策。制定完善地方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积极启动地方营造林补贴制度,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改革和完善森林和林木采伐管理办法,放活商品林,管好生态林。积极制定和试行林权流转管理办法,规范流转市场,让农民在不采伐林木的情况下也能实现经营利益。全面推进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扶持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加快组织编制集体森林经营方案,因地制宜地探索林木采伐、抚育间伐、林下经济产业开发等配套改革政策措施。
4、做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力争全市不发生较大森林火灾;搞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林政执法工作,依法保护森林资源安全。
5、加强林木管护工作。加大封山禁牧力度,做好新造林地和中幼林抚育管理。
第五篇:生态文明呼唤经济转型
生态文明呼唤经济转型
编辑:admin 时间:2013-2-24 22:17:00
世界经济在转型,中国经济也要转型。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必然与经济转型同步。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从重视增长的数量转向重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专家和管理者的共识。绿色低碳转型是一个国际趋势。在2012年6月联合国“里约+20”会议上,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被确定为议题之一,可以认为是世界经济转型的标志和方向。绿色低碳转型不仅是世界潮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绿色低碳转型不仅是世界潮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最近覆盖我国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为传统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我国不能再走以资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了。如果再以资源廉价出口换GDP,把GDP作为发展的全部,造成人们口袋里的钱多了但空气变脏了、河水变黑了,就与发展本意背离了;这样的发展结果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的时代特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这一点十八大报告已经明确。与此相对应,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应成为我国加快发展的重点。
从起源看,绿色经济(Green Economy)源自1989年经济学家皮尔斯等人出版的《绿色经济蓝图》(Blueprint For AGreen Economy)一书。该书对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认为一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不应耗竭自然资源导致经济发展难以为继,也不应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生态危机和社会动荡。与绿色经济内涵类似的生态经济在我国得到大力发展,黄河三角洲和江西鄱阳湖已被批准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可以认为,发展生态经济的目的,是追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这一点十八大报告已经明确。与此相对应,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应成为我国加快发展的重点。
循环经济的内涵我国已有法定表述。《循环经济促进法》将之界定为: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减量化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也可以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组件和部件使用。资源化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再生利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整体部署,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共同推进的试点区域也取得明显进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理念是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目的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统计指标是资源生产率。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端于能源战略调整,核心是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利影响。国际社会关注的气候变化不仅是环境问题,更重要的是发展问题。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在讨论绿色和低碳时应当明白,低碳的不一定是绿色的,绿色的也不一定是低碳的。如太阳能发电原材料多晶硅的生产,属于高能耗、重污染的范围;又如电厂脱硫虽然是绿色的,却增加了能源消耗,因而并不低碳。严格地说,设计过多的环节或建设多余的研制过程,势必要增加耗能和排放。因此,减量化应注重减少多余环节和过程。
国内外对“绿色”内涵的理解并不相同。发达国家强调的绿色是温室气体减排,我国的绿色侧重于二氧化硫、化学耗氧量、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减排。应该明白,发达国家是在解决了局部性环境问题(如扬尘、噪声等)和区域性环境问题(如河湖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等)之后,才将二氧化碳减排摆到优先位置,毕竟“春江水暖鸭先知”。基于“全球思考、地方行动”原则,污染治理是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应优先解决的问题;解决了我国的环境污染,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全球环境,因为中国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绿色经济从环境友好角度评价,循环经济
从资源产出率角度测度,低碳经济从碳生产力角度考量;提高了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也就减少了废物(包括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可以说,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并行不悖,均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实践。
经济转型,或者说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按照吴敬琏老师的说法,这个问题提出已有30多年时间,即使按“九五”规划提出这一要求算起也有16年了,然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所决定。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生态环境脆弱,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还有不少贫困人口,又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发展依然是第一要务;能源特别是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经济发展付出的资源环境成本压力巨大。扭转这种不协调、难循环、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有人认为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太超前了,有人认为我国发展绿色低碳经济还不到时候,有人担心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设计的“陷阱”,此类担心其实是多余的:因为挑战也是机遇,压力也是动力。难道只能跟着别人走而不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吗?显然不能!因此,应当用发展的思路而不是停止的办法解决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尽可能“弯道超车”,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理念。绿色低碳转型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极大机遇,对于缓解资源环境矛盾、转变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结构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经济转型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两个方面。绿色低碳转型,不是要淘汰钢铁、建材等高耗能产业,而是使这些产业的发展更加节能和环保。应该承认,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低污染的服务业比重偏低;在工业结构中,重化工业占工业比重明显偏高。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大规模的城镇、新农村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消耗钢材、水泥、电力等。钢材、水泥、电力这些产业既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是无法从国际市场获得足够产品的产业,即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其合理性。但如果以此为理由,千方百计地推进重化工业发展,那么我国的资源就会支撑不了,环境也会容纳不下。通过生态设计、清洁生产和环境的全过程管理,将单位钢、水泥等产品生产的能耗降下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降低单位经济活动的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
经济转型可以产生新的增长动力,形成新的增长点。近阶段国内外发展较快且有很大潜力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产业,大多数是低碳产业。如果以碳排放强度划分,农业特别是传统农业是低碳的,但人类不应也不能回到农耕社会,而应改变浪费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服务业是低碳的,但服务业发展需要有一个过程,产业结构升级不可能一蹴而就。2009年以来,我国的光伏产业、风能产业发展非常快,在遭受西方国家的“双反”调查和国内产能严重过剩的“双向”挤压下,企业困难重重。从投入产出角度看,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投资回报周期长、成本高等特点,但却是投资未来、为子孙后代发展奠定基础的产业。因为地球上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即使煤炭等化石能源也是在地球形成过程中植物吸收太阳能并储存在地下的能量。因此,高效利用太阳能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国家通过调整政策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也上了一个台阶,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也提升了服务业比重,优化了产业结构。
迫切需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科学制定城市规划,控制人口规模,优化功能分区,推动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以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卫星城的协调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这一点已成为国际共识。加快推进城镇建设仍将是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我国每年增加1000多万城市人口,这样的城市化规模在世界上尚无先例。城市可以使人民以较低的成本分享发展成果,但城市化过快也会出现不协调问题。我国每年因城市化减少土地数十万公顷,一些地方见不到粮田,基本被水泥或沥青覆盖了。我国历来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通过开发抛荒地、沙滩地等,即使在数量上能做到“占一补一”,在质量上也难以达到粮田要求;粮田减少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一些地方地卖了、楼建了,但车间不多,大楼里住的人不多,这种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现象,实质是预支甚至透支发展成果。一些地方的小区还没有住人就推倒重建,“今天建明天拆”,“拆迁队”跟着“建筑队”不仅导致耕地被大量占用,也浪费了资源和资金。房价居高不下,一些
地方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与楼房空置率偏高并存;一些城市雾霾天气多发,一些城市“潮汐式”交通堵车现象突出。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和一些企业不合理甚至不合法地、过多地侵害进城农民和被拆迁群众的利益,这些“城市病”如果不能有效治理,可能会诱发其他社会矛盾。因此,迫切需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科学制定城市规划,控制人口规模,优化功能分区,推动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以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卫星城的协调发展。尽量少建高层、超高层大楼,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设施。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改善农民工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基本生活条件,并逐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公路、沼气建设、电网和危房改造;建立包括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的公共财政保障基本制度框架,推动城镇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进入农村,形成以工带农、以城带乡的协调发展格局。
经济转型、绿色低碳转型是人类社会的一次重大创新机遇,我们应当有所作为。虽然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产业结构、技术革命等后发优势,但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不得不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利润微笑曲线”低端,不得不在资本和技术上处于依附地位,甚至被发达国家转移的资源密集型、污染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锁定”。因此,应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发绿色低碳技术,参与新的“游戏规则”制定,为我国可持续发展获得必要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权利。应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核心,构建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技术、资金和其他资源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只要有了适合的战略、政策和机制,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可以跨越发展阶段,而且还能拓展技术和经济发展空间,占领道德制高点,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作者:周宏春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