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立区 富民兴林 全力推进新疆林业跨越式发展
生态立区 富民兴林 全力推进新疆林业跨越式发展
2010-7-31 11:53:36
自治区林业厅党委书记 张小平厅长 尼加提•马合木提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对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了全面部署和总体动员,新疆发展进入了新时期新阶段,迎来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林业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会议精神,全力推进新疆林业跨越式发展。
坚持生态立区 富民兴林 围绕“三化” 推进发展
林业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承担着维护生态安全、发展林业产业、建设生态文明三大战略任务。张春贤书记在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分析制约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特殊困难和因素时指出,目前我区荒漠化面积仍在扩张,草原退化沙化严重,沙化土地面积大,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脆弱。在部署重点工作时强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关系现实生存、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子孙后代。要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理念,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保护好生态环境。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提出和确立坚持和牢固树立生态立区理念,是对新疆区情的准确把握,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选择,是加快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坚持和牢固树立生态立区理念,是对我区发展层级的提升,是对发展本质和发展内涵的认识飞跃,是指导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完全符合新时期新阶段新疆发展的要求。坚持和牢固树立生态立区理念,为我区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和林业工作指明了方向。通过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不断建设森林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使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功能不断强化,生态条件不断改善,促进生态安全,推动科学发展。
新时期新阶段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来进行。通过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林业产业和生态文化建设,服务“三化”,支持“三化”。必须始终不渝地把富民兴林放在工作首位,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林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为人民群众发展林业,依靠人民群众发展林业,让全疆各族人民群众共享林业改革发展成果。兴林为了富民、富民才能兴林。只有把兴林与富民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效益良好和经济效益明显的特色林业产业,使其成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为林业建设提供不竭动力,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新时期新阶段新疆林业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
实现新疆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发挥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的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牢固树立生态立区理念。紧紧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总要求,以增资源、调结构、强基础、上台阶、增效益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依法治林和人才强林为支撑,以不断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促进农民群众和林业职工增收为核心,不断创新林业发展理念,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破解林业发展难题,构建林业三大体系,实施林业十大生态工程,发展低碳林业和能源资源节约型林业,努力构建现代林业的基础框架,不断奠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牢固基础,营造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主要目标任务是:按照生态立区、科学跨越、富民兴林、后发赶超的发展方向,构建以防沙治沙为主的林业生态体系、以特色林果业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和内涵丰富的生态
文化体系。每年完成造林250万亩以上,治理沙化土地面积600万亩以上,到2015年,森林资源进一步增加,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扩大趋势明显减缓,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5%,整体生态状况趋于良好,绿洲生态状况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优质林果面积稳定在1600万亩,林果产量达1300至1500万吨,林果业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达到30%以上,主产区达到45%以上,初步建成比较完善的林果业产业体系。林业基础显著增强,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结构趋于优化,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
实施林业十大生态工程 构建国土生态安全屏障
新疆森林资源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为切实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实现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生态保障,依托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结合新疆实际,坚持科学布局,实施十大林业生态工程。这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是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具体化,是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扩展,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林业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准噶尔盆地南缘防沙治沙工程。主要采取绿洲内部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工程,绿洲外围防护工程、封沙育林工程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工程等措施,建立和巩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沙区生态安全体系,尽快使沙化土地局部扩展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塔里木盆地周边防沙治沙工程。在绿洲外围建设以防风、固沙、减灾为主的大型防沙治沙基干林带。绿洲内部进行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林果基地和优质高效外向型特色林果示范基地,发展扩大人工饲草料基地。河谷地带和荒漠区以保护现有沙生植被为主,实施封沙育林(草)和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保护与修复工程。采取重点地区治理、大范围封山育林育草等措施,使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农村防护林建设工程。涉及全区83个县市,规划建设1371.7万亩。主要通过人工造林和管护封育,完善绿洲农村生态防护林体系,解决农区防沙治沙和绿洲生态保护问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生态保障。城市绿化和防护林建设工程。涉及全区73个县市,规划建设128万亩。主要通过在城市周边大力营造防护林网、大面积片林,实施荒山荒地绿化,构筑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森林生态防护体系。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工程。涵盖7761个行政村,规划建设146.5万亩。主要通过大力开展房前屋后、宅院林木种植,村庄道路绿化、公共场所绿化、河渠绿化、环村林带绿化、民俗旅游景点绿化等工作,使村容村貌明显改善。铁路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涉及全区的国道、省道和铁路,规划建设6354千米,44万亩。主要在具有条件的铁路、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等道路两旁集中连片营造绿色长廊,改善沿线生态环境,抵御风沙、冰雪等自然灾害对道路畅通的影响。天山阿尔泰山天然林保护工程。主要通过全面加强天然林区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使山区天然林充分发挥改善生态、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公益林管护工程。主要通过对胡杨林、荒漠灌木林、河谷林实施全面保护,促进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发挥生态功能。野生动植物、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主要通过全面加强基础建设,进一步保护好湿地、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通过十大林业生态工程的有效实施,充分发挥林业促进身边增绿和碳汇功能,让森林走进城市、走进村庄、走进工业园区,让城市、村庄、道路、工业园区拥抱森林,大力建设环境优美的宜居城镇、乡村,风景优美的绿色通道,科学绿化的工业园区,让绿色拥抱生产生活,优化美化人居环境,为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生态保障,确保新疆山川秀美、绿洲常在。
加强四大能力建设 加速推进林果业现代化
特色林果业是我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个主导产业,是我区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我区各地通过加强特色林果基地、林果产品加工转化、林果产品市场开拓、林果产业科技支撑“四大能力”建设,提高林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实现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2009年,我区林果种植面积已达1600万亩,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基地建设规模扩展任务已经完成。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林果业发展将继续坚持“四大能力”建设,重点围绕自治区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目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培养高素质生产者,科学组织标准化生产,实行产业化经营,用现代组织制度和经营管理方法,用现代工业技术设备支撑,不断延伸扩大产业链条,实现林果业的高产出率和高效益,推动特色林果业由
生产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基地建设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产业层次由林果产品初级加工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实现特色林果业的生态型可持续发展。一是不断提高林果基地的综合生产能力。通过不断加强科学管理,调整林果种植结构,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等措施,提升林果基地建设水平。二是强化林果产品质量全程监控。通过建立和完善林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林果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林果产品质量。三是大力实施林果品牌名牌战略。通过制定自治区林果品牌名牌发展规划,集中力量开展林果产品品牌名牌创建活动,重点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名牌,创出一批绿色知名品牌。强化商标注册与品牌保护,管好、用好、保护好现有林果品牌。积极利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品牌名牌产品,不断扩大新疆林果产品的知名度、影响力。四是大力开展林果产品市场开拓和外销平台建设。充分把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的重大机遇,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全国重点地区和援助省市构建外销平台,开拓国内、国外两大林果产品市场,不断提升我区特色林果产品整体市场竞争力。五是抓紧引进培育林果加工龙头企业。围绕推进自治区新型工业化要求,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强的林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扶持民营企业、中小型林果生产加工企业,带动林果产品加工业走向质量效益型和品牌扩张型发展道路,迅速扩大规模、拉长产业链,不断促进林果产业升级,进一步提升林果产业效益,使林果业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解放思想 因地制宜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在认真总结我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基础上,根据改革有关政策,充分解放思想,研究制定符合我区实际的改革方案,力争用一年多的时间,全面完成我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任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总的要求是“林权多元、统分结合,产权明晰、流转有序,分配公正、收益共享,尊重民意、激发民力,利于管护、促进发展”。在改革过程中要把握好三个关系:既要充分保护好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充分考虑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调动农民群众和村集体组织发展林业的两个积极性;既要在林改内容和形式的具体设计中用解放的思想变革变化创新,又要注意与现行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相衔接,在积极推进改革中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既要使农民群众和村集体通过林改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和利益,又要注意保护和发挥林业生态效益和生态功能,促进生态建设和生态改善。对已经随农村土地二轮承包确权到户的经济林用地,做好林权证的颁发工作。对以农村防护林为主体的农村集体林,在充分考虑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分别承包给农户、经营大户和村集体,同时做好明晰产权、确权发证工作。进一步规范承包程序,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改革机制,建立健全收益分配使用制度,确保经营主体内部成员平等地享受改革成果。以先进的生态文化为引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重视文化的力量,以先进的文化引领我区各项事业发展,是全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行动指南和必然选择。我们将通过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以先进的生态文化引领全社会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引导人们的决策行为,促进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通过传播生态文化,引导人们在更高层次上亲近自然、品味自然,崇尚绿色生活,珍惜绿色家园,树立生态理念,保护生态环境,为推动林业改革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建设一批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加大“森林城市”创建力度,支持弘扬生态文明的文学艺术创作,积极支持多种形式的生态文化搭台,助推经济发展的宣传推介、招商、展会等活动。
全面加强林业各项工作 巩固和发展林业建设成果
切实改善林区民生,大力发展天然林保护工程后续产业,增加林区职工收入,不断加强国有林区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开展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和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改善林区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继续强化以防治有害生物、防范低温冻害、防御大风沙尘为主的林业灾害综合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现代技术条件下的森林防火能力;坚持科技兴林,依法治林,人才强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造福农牧民群众;加强乡镇林业站、林业技术推广站、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林业公安派出所等林业基层所站建设和队伍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坚持勤政为民,真正把情感贴在民心上、把心思用在事业上、把工作落在实效上,把作风体现在服务群众上,扎扎实实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
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我们将始终坚定不移地按照党中央、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要求和部署,牢固树立“生态立区”的理念,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树立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雄心壮志,肩负绿化美化新疆、建设新疆秀美山川的历史重任,用好用足中央给予的各项政策,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凝聚力量、奋力拼搏,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以只争朝夕的“新疆效率”,全面推进新疆林业科学跨越发展。
第二篇:全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全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张春贤
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为标志,新疆进入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在认真分析制约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特殊困难和因素的基础上,确立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具体战略选择,即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区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增进民族团结的重大举措、促进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服务人民群众的经常要求、加强基层组织的常态工作,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信心和决心,树立变化、变革、创新的理念,同心同力同向同调,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地推进各项工作,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努力奋斗。
一、突出解放思想,着力形成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新思路新举措。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创先争优活动的首位,扎实做好统一思想、解放思想工作。对党员、干部开展全面培训,通过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提高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培训和抽调宣讲骨干深入各地各单位作巡回报告,推进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精神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着眼于解放思想、正视差距、提速发展,组织党政领导干部赴内地省区市进行学习考察,开拓视野、提升理念,对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进行再学习、再认识、再提高,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强化责任意识、机遇意识,推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进作风。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突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个关键,高起点、高水平地谋划和制定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同时,着眼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抓紧研究制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现代农牧业、煤电煤化工和石油下游产业发展,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乌鲁木齐城市规划等一系列发展纲要和规划意见,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具体战略选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突出增进民族团结,着力形成同心同力同向同调抓建设维稳定的良好局面。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各级党组织把增进民族团结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任务,组织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教育活动,广泛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国情区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通过纵向的历史对比、横向的国际比较和现实的发展变化,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创建活动,大力宣传模范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典型事迹,在全社会掀起学习先进、宣传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以先进人物的模范思想和先进行为影响和带动全社会,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同心同德,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标而奋斗。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用好用足用活党和国家加强民族工作、西部大开发、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把关注点和注意力集中到谋划发展、推动工作上来,尽心竭力地为各族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凝聚人心、激励精神,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三、突出改善民生,着力把创先争优办成群众满意工程。坚持以人为本、群众第一、民生优先,把大力推进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重大民生工程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工作落脚点,加快解决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紧迫的现实问题。大力实施“安居富民”工程、“定居兴牧”工程、天然气利民工程,加快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到7月底,全区零就业家庭实现了至少有一人就业,提前一个月完成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目标。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工程,全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范围由53.4%提高到86%,享受人数由15.8万人增加到28.7万人。加快推进“双语”教学工作,全区学前“双语”教育普及率达到85%以上。按照“整体设计、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解决难题、向基层倾斜”的原则,提高了自治区相关人员收入水平。先期解决了集体企业未参保职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等难点问题,出台了相关政策,解决了全区45万人(含兵团)的养老保险问题;扩大提高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惠及全区216万城乡困难群众;提高农村“四老”人员生活费补助标准和村干部基本报酬;调整区内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出台了企业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政策;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收入。这些重大民生工程的实施,极大提振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信心,激发了凝聚力、向心力和向党中央、国务院的感恩之情,形成了“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合力和良好局面。
四、突出优化环境,着力改进作风、提升效率。着重加强各级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建设,在创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司法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上下气力。适应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清理废止过期过时文件,加快项目审批程序和工作流程,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要求各级干部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多思考研究问题,多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少说套话空话、少搞应酬,简化接待。大兴务实之风,力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减少会议、文件,少形式、多行事,形成务实高效之风。针对牧区水利建设滞后的问题,采取大企业大集团冠名、无偿援建的方式启动了自治区定居兴牧工程建设。首批水库建设项目在具备条件的前提下落实实施仅用了15天的时间,项目审批到开工仅用了7天,突出体现了新时期新阶段的“新疆效率”。
五、突出强基固本,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眼于加强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从6月中旬开始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百日集中组建活动,推广在商贸集中区建立商业社区党组织,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建立党组织,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非公企业挂职和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等做法,努力扩大党的基层组织覆盖面。自治区财政拿出5个多亿,提高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经费和村干部基本报酬,支持社区办公服务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少数民族聚居地基层干部“双语”培训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的落实,提升党员干部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大在反分裂斗争一线发展党员的力度,做好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特别是少数民族青年教师、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以农村、社区、学校为重点,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常态工作机制和有人管事、有能力干事、有钱办事的局面。全面开展单位社区共建,完善部门帮村、边境村村警联建、资源开发村村企联建、信用工程村信联建,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六、突出选人用人导向,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紧紧围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创先争优,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善于领导科学发展、推进社会和谐的坚强领导集体。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把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作为考核选配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首要标准,坚持在复杂环境、反分裂斗争一线培养和考验各族干部。大力选拔政治坚定、原则性强、清正廉洁、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干部,不让老实人吃亏;大力选拔推进跨越式发展有思路、有激情、有贡献、有韧劲的干部,不让干事的人吃亏;大力选拔具有基层领导和工作经历,特别是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区努力工作的干部,不让长期在一线埋头苦干的人吃亏。坚决调整政治不坚定、思想不解放、精神不振奋、作风不务实、工作不尽责的干部。按照重要岗位干部重点管理的要求,把选好配强党委书记作为重点,着力选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态度坚决、能力突出,长期扎根基层苦干实干,能够驾驭复杂局面、经得起风浪考验,善于团结各族干部群众的干部担任党委书记。以“改进作风、解放思想、科学跨越”为主题召开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查找突出问题,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抓好整改落实,切实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对新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全力以赴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把长治久安工作搞扎实,努力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人民日报 作者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
第三篇:发展合作组织推进兴林富民
发展合作组织
推进兴林富民
赤峰市宁城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南部,内蒙古、河北、辽宁三省区交界处,总土地面积4317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3个街道,305个行政村、19个社区。总人口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万人,森林覆被率47%。目前,集体林已明晰产权269.6万亩,确权率达到99.8%。林改后,集体林的权属结构、经营方式、经营规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集体林地被分割成条条块块,农民分散经营、势单力薄、技术服务跟不上,集约化经营程度低、竞争力弱、难以进入大市场。为提高林农果农的组织化程度,解决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政府“统”不了、部门“包”不了、农户“办”不了的问题,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宁城县因势利导,以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为突破口,积极引导林农果农组建专业合作社,探索出了兴林富民之路。
一、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和成效
宁城县林业专业合作组织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样,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提高的发展历程。目前,全县有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1个,总资产5.1亿元,总收入3.89亿元,成员总数2150人,带动农户1.2万户。有8个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商标,主要经营林果业、林产品加工、森林旅游、特色养殖等,成效较为明显。
如小城子镇百氏兴林果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216户,年 产果品1400万公斤,社员人均增收 3200元,十二五期间带动173户、545口人稳定脱贫。2014年12月被农业部等九部委联合评为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007年,由柳树营子村党支部书记白银江会同宁凤林等7人发起,成立百氏兴林果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成为果农的桥梁和纽带。目前,合作社成员辐射宁城县、翁牛特旗和辽宁省建平县等地13个乡镇46个村,果品生产基地扩展到2.2万亩。内设“生产服务中心”、“技术培训中心”和“销售服务中心”;建水果保鲜库一栋,库容1800立方米,达到50万公斤仓储保鲜能力;建设仓储库一栋360平方米,分选包装车间一栋400平方米,购置水果重量分选机一台,实行流水线作业;购置了生产资料配送运输车和果品配送箱货车,合作社固定资产达到587万元。
合作社采取统一整地、统一购苗、统一栽植、统一修剪、统一使用肥料、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果实采收,分户经营的“七统一分”管理模式,实行标准化生产,做好技术指导服务。一是培养了70名技术骨干,划分8个技术服务片区,常年进行技术指导,手把手教社员果树栽培管理技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不定期组织技术骨干到辽宁省熊岳果树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等地实地考察、参观学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同时聘请专家为社员授课,在培训中心及田间地头举办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班,提高果农生产管理水平。二是统一采购生产物资,分送到合作社社员手中,减少中间环节支出,为果农降低了生产成本;三是引进推广新品种,先后从吉林省果树研究所引进“新苹红”等苹果品种3个,“寒红梨”等梨品种3个,经过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地块进行实验,“新苹红”、“寒红梨”对本地区气候适应性强,性状表现良好,于2014年12月通过内蒙古科技厅成果鉴定。四是开展销售服务,建立了电商平台,注册了“柳园”商标,果品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16年为果农销售果品600万公斤,创产值3600万元。
宁城县寒富苹果专业合作社位于宁城县大城子镇鸡冠山村,成立于2006年12月12日,2016年1月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合作社现有126名果树种植户,成员资产总额为450万元。现种植寒富苹果155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5%,成为鸡冠山村发展果树经济“一村一品”。通过“合作社+技术协作单位+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建立了1000亩按绿色食品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2011年,合作社还承担了国家林业局《寒富苹果行业标准》化起草工作,利用科技手段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并组织成员免费统一技术培训、考察和服务。充分利用微信群,指导果农从栽培、修剪管理、施用有机肥料、病虫害防治、套袋技术、机械分级包装、储藏保鲜、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能按照标准化技术操作规范组织生产,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负”的新型成员关系。实现了成员增效,激发了发展果树经 济的积极性,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减少了单位产品的成本。2015年苹果收获季节,合作社改进了彩色包装,突出了内蒙古元素,增加了二微码扫描功能,不仅可以有效宣传寒富苹果的生产环节,防伪,还起到了产品可追溯的作用。合作社争取了国家项目扶持资金,新上了苹果纸箱、苹果套袋、苹果网袋制作设备,新增了苹果选果机,新建了1000吨苹果储藏保鲜库,增强了合作社的发展后劲。除此以外,合作社还在近几年,建设了文冠果丰产栽培试验园,每亩收入2000余元;引进了杂交平欧大果榛子试验成功,每亩产量高达500余斤,目前已在赤峰各地开始推广;引进了纸皮核桃新品种,经过多年驯化目前进入盛果期;引进了欧洲甜樱桃新品种,发展设施樱桃,创新高效农业。
合作社从技术指导、经营模式、品牌带动等方面,辐射带动了周边5个村近3500亩果树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产品的增产、增值、增效。未来三年,合作社将推进苹果产业与乡村旅游文化的相互交融;大力发展集果园观光、苹果采摘及科普推广于一体的观光农业。
二、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宁城县是内蒙古较早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旗县,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特别是明晰产权、承包到户完成以后,高度重视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把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作为提升林农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林农 收入的重要抓手,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2010年,我县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各部门支持发展经济合作组织的职责,做到“支持而不干预,扶助而不包办,引领而不强制”,把合作社建设成为独立核算、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负盈亏的经济合作组织。2011年,制定了《宁城县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县长为组长,由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组织机构,县林业局负责林果专业合作社的试点培养、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宣传培训、登记备案等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真正形成合力、推动林果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二)调整结构,政府引导
宁城县的地貌特征是“五山四丘一分川”,属中纬度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有林业用地390.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7%,已形成特殊的小气候。为有效利用独特的环境与资源,挖掘林业资源潜力,提高林地综合产出率,在“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中,把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优势产品确定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果树经济林产业。编制了《宁城县经济林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县果树经济林达到15万亩。2014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果树经济发展的决定》,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壮大合作组织。培育运营规范化的林果专业合作社16家以上,果农入社率达 到80%以上。建立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壮大果品经纪人队伍,建立无公害绿色果品、特色果品配送中心,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具体措施是:“从2014年开始,县财政每年投入扶持资金100万元,对果树经济林示范园区、精品林果观光采摘园、仓储保鲜、分选包装设备及林果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等给予适当补贴”。把林果专业合作社作为乡镇目标化考核重要内容之一:“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注册的林果专业合作社,并发挥明显作用。得4分”。随着果树经济林基地规模扩大,在宁城县积极引导下,在果树、杏仁、林下产品、特色养殖、森林旅游等产业上分别培育一个具有一定规模专业合作社,到2015年建成 21个林业专业合作社。
(三)加强管理,培育典型
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除了积极引导扶持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以外,加强了对合作社的管理和运行的指导,建立健全合作社章程和制度,合理设置组织机构、社员股金结构,规范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设置成员账户,健全档案管理,实行社务公开,接受社员监督,依法规范合作社管理和运行机制,切实保障社员的民主权、财产权、经营权、分配权等合法权益,进一步推进了合作社法治化进程,切实加强了合作社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
本着“示范、引导、服务、推动”的原则,采取项目整合、政策倾斜、重点帮扶、专业指导等措施,培育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的合作社典型,初步形成了以小城子百氏兴林果专业合作社、山头果品专业合作社、大城子寒富苹果合作社、大双庙凤凰岭林业专业合作社、黑里河森林生态旅游合作社为典型的合作体系,达到了典型带动,以点带面的目的,加快了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步伐。
(四)政策扶持,技术指导
我县决定每个乡镇至少建立一个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林果专业合作社,每发展一个合作社县里扶持50万元,同时对达到1万亩以上规模的林果业合作组织,配备林果专业毕业生,人员编制在乡镇林工站,服务在林果合作社。另从现有事业编制人员中选调27人充实到乡镇林工站工作,使每个乡镇林站人员达到6人以上,确保为林农、果农做好技术服务。扶持小城子百氏兴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厂房、购销门市、果品筛选贮存场地、贮藏库等基础设施。县林业局成立了林权抵押办公室,对需要资金扶持的合作社开展抵押贷款业务。林业部门积极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服务和产品信息,及时派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建设果树技术服务队伍,为果农做好全程服务。
(五)经济能人带动,做大合作组织
针对我县林果业生产理念落后、农民分散生产经营和单打独斗的现状以及存在的自然、市场和技术等多重风险问题,宁城县十分注重发挥农村林果种植大户及经济能人的作用,对引领林果业发展做出贡献的能人予以表奖。如五化镇 果树种植大户胡彦成,2007年在所处的朝宝沟川,吸纳6个行政村16名果树经济人和20户果农成立鸽子山果树协会,统一组织学习,统一实施浇水施肥、嫁接、脱毒套袋、灭虫、剪枝、疏果等田间管理技术;统一苹果质检、等次评估、价格考察等销售服务;统一土地协调资金,解决了管理松散、土地流转难和资金筹措难的问题,果树产业实现蓬勃发展,两年内基地规模由950亩扩展到3000亩。随着市场订单的增加,为增强诚信和搞好契约化管理,2009年,胡彦成联合周边6个村的果农组建了以鸽子山村为中心的果树专业合作社,果树协会演变成合作组织,合作社与262户果农签定了生产、经营、销售合同,基地规模扩大到7000亩,果农享受到生产、管理、销售一条龙服务。在合作社成员中培养了21名果树技术员,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实现果品销售收入2000万元,平均每亩果树收入达到4500元以上。小城子镇长皋村何秀庆在自己的承包山上栽植30亩果树,6年亩产值达到3000元,同时带领全村社员组建祥和林果专业合作社,吸纳120户果农入社,建设寒富苹果基地2000亩,全部实现节水灌溉,目前已有500亩进入盛果期,年产量75万公斤,亩收益达5000元。宁城县对胡彦成、何秀庆等60名带领农民致富的农村经济能人给予表彰奖励。
宁城县林业局
第四篇:生态惠民兴林富民河南濮阳:积极探索平原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惠民兴林富民
河南濮阳:积极探索平原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报讯 去冬今春一举植下的2000余万株树苗,为四月的河南省濮阳市城乡大地凭添了一派生机盎然的绿色景象,也为平原农区的林业发展谱写了崭新的篇章——全市人均植树5株以上,造林成活率超过90%,近些年来造林绿化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一年,今年的最新造林成果为该市坚持‚生态惠民、兴林富民‛的林业发展核心理念走出的平原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作出了最有力的注解。
濮阳市位于黄河下游北岸,河南省东北部,豫鲁冀三省交界处,总面积4188平方公里,总人口380万,境内黄河干流长达167公里,黄河滩区面积66万亩,黄河故道风沙化土地面积137万亩,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作为典型的平原农业市和国家粮食主产区,如何解决人多地少、林粮争地、农民增收渠道少等困扰平原农区林业发展的矛盾,一直是该市研究的一大课题。为此,濮阳市委、市政府在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轮驱动‛的同时,坚持从平原农区的实际出发,把林业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确立了‚生态惠民、兴林富民‛的核心理念,在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同时加快发展林业产
业,使生态与产业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为实现平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把林业建设与生态惠民相结合,努力构建宜居宜业的城乡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让生态建设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是濮阳市近年来林业发展的主基调。根据地处黄河故道风沙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城乡环境面貌差别大的现状,该市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加大造林绿化工作力度,先后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治沙造林、廊道绿化、农田林网、村镇绿化、城郊绿化等一批国家、省、市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据统计,全市几年来对造林绿化的投入超过6亿元,完成退耕还林60万亩;治沙造林20万亩;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路及河流沟渠生态廊道绿化3000公里,造林19万亩;实行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300万亩;以建设绿色家园示范村为目标,完成村镇绿化工程13万亩;建设环城市(含县城)防护林带、城郊森林1.5万亩。建设森林(湿地)公园6处。共完成造林面积130余万亩,植树8000余万株。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140万亩,森林覆盖率22.3%,比建市之初的7.4%提高了近15个百分点。通过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初步构建了以道路、河流绿化网络为骨架,点、片、网、带合理布局,城市乡村协调发展的生态体系,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城乡面貌,推进了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优化了人居环境,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
幸福指数。据观测统计,与前些年相比,全市大风日数减少47.8%,风沙日数减少69.7%,影响小麦产量的干热风基本消失。全市粮食产量已连续8年增产。昔日‚夏秋一片草、冬春一片沙‛的黄河故道沙区,变成了今朝的林海和粮仓,呈现出花果飘香、林茂粮丰的景象。
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濮阳市注重把林业建设与群众增收致富相结合,充分调动群众植树造林、爱绿护绿的积极性,发挥广大群众在平原林业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源泉。面对近几年杨树价格大幅下滑、群众植树积极性不高的局面,该市积极调整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林业的比较效益,增加群众收入。在林种结构上,大力降低杨树等用材林的比重,积极发展苹果、梨、枣、杏、桃等优质高效经济林;在树种结构上,积极发展优质泡桐、柳树等适生树种,努力增加常绿树种、景观树种在造林绿化中的比例。今年,全市已栽植各种经济林7.6万亩,植果木730万株;栽植优质泡桐160万株;栽植常绿景观树种260万株。杨树栽植比例已从往年90%以上,降低到今年的50%以下。同时,该市还针对以往造林密度偏大、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状况,积极改进优化造林模式,改变以往2×3米、3×4米等大密度片林营造模式,大力推广2×8米、2×10米等大行距、小株距的农林复合模式,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提高了林地的综合效益,化解了林粮争地矛盾,实现
了农林互赢、相互促进的目的,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为了使林业更好地实现‚兴林富民‛的目标,濮阳市还进一步拉长林业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林浆纸、林板家具等林产品加工业,使林业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去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今年有望达到70亿元,预计到‚十二五‛末,将突破百亿元大关,对促进农民就业和群众增收,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彰显林业对改善生态环境和城乡面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去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每年植树2000万株,连植5年,全市新增树木1亿株的奋斗目标。‛濮阳市委书记段喜中表示,‚我们相信,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为濮阳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使濮阳在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上迈出更加坚定有力的步伐!‛
第五篇: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宣传教育提纲
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宣传教育提纲
2010年5月17日至19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研究并制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新疆发展和稳定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的新形式下召开的、会议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新疆发展和稳定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深刻分析新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战略部署、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对党和国家工作具有全局意义,在新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新疆改革发展稳定指明了方向,为新疆的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大机遇,必将揭开新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篇章。
一、新时期新阶段做好新疆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疆是伟大祖国的一块宝地,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新疆工作。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从全国和新疆实际出发,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紧紧依靠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实现新疆和平解放,建立人民政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各民族的政治平等,为新疆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新疆要做好经济工作,生产要一年比一年发展,经济要一年比一年繁荣,人民生活要一年比一年改善。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改革开放时期新疆实际,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推动新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开创了新疆经济发张、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部署和推进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推动新疆各项事业发展达到新水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新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对新世纪新阶段促进新疆发展、维护新疆稳定作出总体部署,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进一步促进安定和谐,坚持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推动新疆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显著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新疆发展,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扶持措施。特别是2004年的中央Ⅱ号文件和2007年的国务院32号文件,加大对新疆的支持力度。新疆各级党委和政府团结带领新疆各族人民艰苦创业,团结奋斗,锐意进取,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机遇,坚决贯彻中央关于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战略部署,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使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4274亿元,比实施西部大开发的1999年增长1.6倍,年均递增10.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926元,比1999年增长了1.2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88亿元,比1999年增长4.5倍,年均增长18.5%。棉花、粮食、特色林果、畜产品四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石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局全国第二位和第一位。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快速提高。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258元,比1999年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3883元,比1999年增长1.7倍。特别是从2000年到2009年,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万亿元,是前一个十年的4.4倍。一大批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和建成投产,为有效拉动经济增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得到明显改变,天山南北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疆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物质基层、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不断巩固,各项事业已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已经进入了把新疆建设成为西部强区、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的新阶段,进入了不断满足全疆干部群众求发展、谋富裕、思稳定、盼和谐愿望的新阶段,进入了全力以赴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把长治久安工作搞扎实的新阶段。
在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新疆同我国东部的发展差距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仍然比较困难,民族宗教方面出现一些新的复杂因素,社会稳定基础有待加强。同时,新疆还存在着分裂势力以暴力恐怖手段和其他方式进行的分裂祖国活动,反对民族分裂的斗争尖锐复杂。经济发展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生态脆弱、结构性缺水、基础设施滞后、人才严重匮乏、民族团结面临新的挑战、存在着不稳定因素的影响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新疆发展稳定的特殊困难和因素。这就决定了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这个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进行。
中央专门研究部署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反映了新疆在全国战略全局、核心利益中的特殊重要性、新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我国西北安全的战备屏障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和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新疆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新疆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新疆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加快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不仅具有重大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第一,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是提高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确保新疆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从目前情况看,要实现预期目标,新疆仍需付出艰辛的努力。2009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926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5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88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5.3%、同年,南疆三地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只有全疆平均数的35.3%。据统计我区人均GDP的位置从1999年的第13位退居到2009年的20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9年的17位退居到2009年的30位,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额从1999年的737元扩大到2009你那的1148元。在西部省区,我区人均GDP的位置已经从第1位退到第5位,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从第6位退到第11位。这些数据说明,新疆经济发展仍然滞后,不仅与东部差距拉大,而且在西部也不占优势。求发展、谋富裕、思稳定、盼和谐,是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因此,中央加大支持新疆发展的而力度,确保到2020年新疆能够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这既表明了中央对新疆发展和稳定的特殊重视、特殊关怀,反映了中央统揽全局、确保全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气魄和坚定决心,更体现了中央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治国理念。
第二,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后作出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决策,基本形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国土优化开发新格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西部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中央和全国各地对新疆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促使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具有对外开放的地域优势,具有发展现代化工业、特殊农业的独特优势,具有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战略转移的巨大空间,具有成为西部经济强区的发展潜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有利于在我国西部形成带动力强的经济圈,促进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中央认为,加大支持新疆发展的力度,把新疆建设成为西部经济强区、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拓更大广阔的战略空间。
第三,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是我国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部署。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邻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古丝绸之路纵贯东西,成就了新疆作为亚欧大陆道路的重要枢纽地位。今天,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新疆是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要地。从国家战略层面扩大新疆对内对外开放,不仅是促进新疆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形成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举措。加大支持新疆发展力度,可以推动新疆为加强我国东中西部经济联系,为新疆和国内其他地区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提供重要基地,同时,能够推动我国同与新疆接壤的周边国家乃至欧洲国家建立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提升我国沿边开放质量,推动我国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新疆周边国家人口众多,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资源富集地和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与我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加快新疆对外开放步伐,有利于构建我国联结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欧洲的陆路大通道,形成“陆上开放”与“海上开放”、西部开放与东部开放并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第四,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活在新疆的各族中华儿女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开放建设新疆,共同维护边疆稳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由于历史上外国势力策动分活动的影响和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思潮的传播,新疆一直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民族分裂势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同民族分裂势力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际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日益突出,周边国家“三股势力”趋于活跃,新疆民族分裂活动呈现升级态势。近年来,国际敌对势力从对我国西化、分行战略出发,更加注重利用民族分裂势力进行渗透破坏,妄图在边疆民族地区打开缺口。境内外“东突”民族分裂势力竭力在新疆策划暴力恐怖活动,妄图在新疆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制度,肢解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量事实表明,民族分裂势力以暴力恐怖手段和和其他方式进行方式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成为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新疆地区存在的分裂和反分裂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此外,近年来,中亚部分国家实现能源富国战略,经济发展较快,对新疆发展也形成挑战。面对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相互影响,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相互交织,新疆工作面临的形势更趋复杂。“边疆强则中国安。”要实现新疆长治久安,就必须加快推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央进一步加大支持新疆发展的力度,相关省市对口援助达到新水平,势必极大增强新疆与祖国内地的紧密联系,增强“四个认同”,这不仅可以更加坚定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而且能够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维护祖国统一和确保新疆长治久安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总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新疆经济社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必须深刻认识搞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局,从政治和历史的高度把握战略机遇,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树立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雄心壮志,不断开创新疆工作的新局面。
一、中央提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和重大政策措施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指导方针和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是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统一,是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统一,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统一。这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出台政策之多、投入资金之多、建设项目之多、惠及民生之广,可谓史无前例、影响深远、振奋人心。
1、中央提出做好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知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始终把推动科学发展观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发展进步的基本前提,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目标任务:坚持走具有中国特殊、符合新疆实际的发展路子,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基本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民族团结明显加强,社会稳定明显巩固;到2020年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人民富裕、生态良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巩固、文明进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基本原则:一是必须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这是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发展,是加速发展方式转变、不断调整结构的发展,是惠及民生、改善民生的发展,是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发展、是廉洁高效、开放和谐的发展。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始终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推进跨越式发展。
二是必须始终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群众第一,坚持民生优先、造福人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积极实施惠民富民政策,不断加大对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的的投入,确保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实惠、走向富裕、走向现代化。
三是必须始终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始终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大力发扬各民族紧密团结的优良传统,使各族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新疆各族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祖国的大家庭中,才会有更加光明灿烂的明天和幸福美好的生活,坚持推动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始终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四是必须始终把促进改革发展同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结合起来。牢记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没有稳定这个前提条件,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更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一定要站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政治高度,坚定不移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把维护稳定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落实标本兼治的措施、夯实稳定基础,使新疆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真正做到常态化,保持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2、中央提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特殊政策和举措(1)在经济方面给予新疆特殊政策支持
中央将给予新疆一系列特殊政策:中央决定,率先在新疆进行资源税费改革,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对新疆困难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中央的投资继续向自治区和兵团倾斜,免除新疆困难地区公益性项目的配套资金。完善新疆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置,加大对优势特色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加大利用资本市场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支持开展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在对口支援受援地区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使用戈壁荒滩建设产业聚集园区、引进产业项目的,免交土地出让金和土地有偿使用费;在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使用国有未利用地的工业项目,用地出让最低价可按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的50%执行。适当放宽水泥等在新疆具备资源优势、在本地区和周边地区有市场需求行业的准入限制;逐步放宽天然气利用政策,增加新疆利用天然气规模等。这些政策措施,对解决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
据初步匡算,2011年到2020年,中央财政支持资金总量预计可达21169亿元,相当于过去30年中央对新疆转移支付总量的3倍多。“十二五”期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累计将达到26600亿元,比“十一五”期间翻一倍多。其中,铁路建设投资1129亿元,公路建设投资1000亿元,中石油、中石化、神华、国家电网四家央企投资约436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对口支援投资可分别达到800亿元和600多亿元。总之,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无论是中央资金投入,还是社会投资都有较大幅度增强,可以有力地支持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央大力支持新疆的中央举措:
一是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央准备在国家制定“十二五”规划和2020年发展规划中,立足于新疆增强“造血”功能,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性产品加工和深加工项目的布局上,更多地考虑新疆发展的需要,把新疆建设成为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大通道,使新疆在资源开发中快速增强经济实力。利用新疆光热和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建设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发电、低碳能源基地,支持哈密、喀什、和田等地规划建设一批5000千瓦以上并网光伏电站,建成3至5各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新疆作为国家的优质棉生产基地,不仅仅是输出棉花、面纱,还要发展服装制造业等深加工业。大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生态有机农业、现代实施农业,加快建设有新疆地域特色的农牧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出口基地。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旅游目的地。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以水利建设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关系全局的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重大项目建设。把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作为主攻方向,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规划内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到2020年基本建成疆内国家高速公路和连接重要经济节点的高速公路,通县市、团场和重要的国家一类口岸公路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形成较为完善的国防和边防公路网络;构建“四纵四横”疆内铁路主骨架,形成新疆对外运输的四大通道、六个口岸站,完善配套四个铁路枢纽;根据实际需要改扩建、迁建和新疆一批机场。采取综合措施降低新疆城乡居民用气和农民用电价格。加快农村水电路生活设施建设,到2013年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2020年解决边远山区农牧民用电问题,2015年使新疆城市提供水率和燃气普及基本达到全国水平。
三是从战略层面扩大内外开放。中央决定将“乌洽会”升格为中国——亚欧博览会“,进一步扩大博览会在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欧洲的影响力。在喀什、霍尔果斯各设一个经济开放区,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将其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窗口和新疆经济新的增长点。统筹规划,建设一批产业聚集园区,进入园区的企业享受土地、税收、进出口等优惠政策。对新疆实行更加灵活的边贸政策,包括适当增设一批边境口岸,加快健全口岸基础设施和管理机构,适当提高边民互市免税额度,允许以边贸方式进口的鼓励类资源性产品享受进口贴息政策等。
四是全面推进新一轮对口援疆。实施经济援疆、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科技援疆,把“输血”与“造血”、硬件建设月软件建设、物质支援与文化交流结合起来,着力增强受援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支援方为19个省市,受援方为自治区12各地(州)的82各县(市),以及兵团的12各师。对口支援省市的重点任务是:改善各族群众基本生活条件、支持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培养干部人才。各省市对口支援新疆每年注入资金在100亿元以上。中央同时要求,在新疆的中央企业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造福各族群众。
(2)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的位置
民生连民心,民心系稳定。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必须建立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上。中央决定,抓紧办几件民生大事实事,对哪些事关长远的问题做出制度安排,使各民族群众生活水平有更大提高,真正以改善民生的实际举措,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
一是加强城乡住房建设。整合已有的抗震安居、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力争到2015年完成新疆困难地区农村安居工程。改善城镇居民住房条件,适当提高新疆困难地区廉租房补助标准,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城市、国有工矿、林区(场)棚户区改造任务,到2015年基本实现游牧民定居目标。
二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实施农牧区义务教育免费、寄宿制学生补贴生活费政策,对困难地区中职学生免除学费,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扩大内地高中生和中职生规模,重点建设一批中等职业学校,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扩大内地高等院校在新疆和新疆高等院校在内地招生规模。大力发展双语教育,到2012年在新疆基本普及学前两年双语教学,2015年基本普及中小学双语教育,2020年使少数民族学生基本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文字。
三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政府补助标准。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全面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到2012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人口政策,积极推行“少生快富”奖励政策,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过高态势,提高人口素质。
四是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在疆企业吸纳当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并给予补贴。政府投资项目优先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支持在内地学习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大专院校毕业生自愿在内地就业,支持新疆机关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录取少数民族人员,鼓励新疆大专院校毕业生到乡镇、村就业。继续做好就业援助和就业培训工作。
五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今年开始,在新疆困难地区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2012年覆盖全疆。按照先保后征原则,将被征地农牧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适当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孤儿和流浪儿养育标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完善承担守边任务边民的补助制度。
六是发展文化事业。继续推进“西新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各项文化惠民工程,逐步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加强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译制能力建设,发展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事业,着力增加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保护好珍贵的文化遗产。
七是加大扶贫开放力度。继续把新疆困难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实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加大兴边富民行动实施力度。中央强调,支持新疆的所有政策措施、财政投入、工作安排,都要向困难地区倾斜。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3)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坚决维护社会稳定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坚决维护新疆社会大局稳定,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前提。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重要思想,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责任感,自觉抵制各种狭隘民族意识。坚持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习惯与增强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的统一,坚持依法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与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统一,坚持享有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与依法履行公民义务的统一,禁止任何民族歧视,依法惩处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从有利于提高各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民族交往交流出发,完善和落实招生、就业政策,依法保护各族群众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劳动权、婚姻自由权等权利,引导和鼓励各族群众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和谐相处。
二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准确界定、严格区分合法宗教活动与非法宗教活动的界限,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制渗透、打击犯罪。加强对宗教界人士的教育培训,培养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群众中有威信、关键时刻起作用的爱国宗教人士和骨干力量。积极引导宗教界做好解经和讲经工作,规范宗教界人士的讲经内容和方式,把伊斯兰教教义中含有和平、团结、爱国的思想贯穿到解经、讲经、学经之中,抵制和消除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三是全面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始终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重要认为。坚决全面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绝不允许以任何借口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绝不允许以任何形式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主动研究新形势下维护新疆稳定可能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对境内外“三股势力”新一轮分裂破坏活动的预判、应对,有针对地做好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进一步加强维稳力量,提高快速反应和有效预处置能力。旗帜鲜明反对和打击“三股势力”,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先发制敌的方针,全面做好防范和打击工作,坚决切断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的联系渠道,深挖并摧毁民族分裂势力的组织体系,坚决把各类渗透破坏活动消灭在预谋阶段和行动之前、处置在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切实加强社会管控,坚决防止暴力恐怖事件、大规模群体事件的发生,确保敏感时间节点社会大局稳定。
(4)重点抓好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
党的领导是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关键,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中央要求,按照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的部署,认真总结运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功经验,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是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重点抓好农村、社区、学校党建工作,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的组建率,抓好流动人口集中、社情复杂的重点社区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活跃基层、打牢基础,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选好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头雁作用,更好地把各族群众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增加党员在基层自治组织中的数量,扩大“两委”交叉任职比例,鼓励社区、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做好青年教师和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力争把更多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吸引到党组织中来。每年从优秀干部、大学生“村官”、新疆大专院校毕业生、西部志愿者、留疆退役军人、参加“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大学生等人员中考录公务员,适当提高社区、村干部报酬待遇和农村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军人的补贴标准。
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培养,增强领导班子整体能力,重点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能力。着眼于发挥各族干部积极性和作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在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基础上,充分相信、坚定依靠、同等使用各族干部,努力培养造就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干部队伍。把政治标准作为考核使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首要标准,注重在复杂环境和反分裂斗争一线培养、考验、选拔干部,注重加强对各族干部的政治培训。扩大新疆各族干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干部交流到内地省区市、地州市、县市区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的比例,加强新疆内兵地干部交流,促进干部融合团结。鼓励在疆汉族干部学习当地少数民族语言,鼓励内地优秀援疆干部留疆工作。吸引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到新疆发展创业,鼓励人才以各种方式为新疆发展贡献聪明才智。中央还要求新疆和援疆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像天山雪松、绿洲白杨、戈壁红柳、沙漠胡杨扎根新疆大地那样,热爱新疆、建设边疆,努力成为带领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表率和模范。
二、自治区党委提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具体战略选择和重大举措
5月26日至27日召开的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全面部署了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各项工作,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切实把各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把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的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实践上来。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凝聚着全区干部群众实践科学跨越、后发赶超、长治久安的坚强信心和坚定决心。
1、自治区党委提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具体战略选择 新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首先必须全面理解跨越式发展的内涵和意义。所谓跨越式发展,是指后发国家或地区,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差距,直接吸收人类的文明成果,通过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在一些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并带动和促进其他行业、地区和领域快速跟进,最终实现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的过程。跨越式发展可从三方面界定:一是咋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相同的发展水平。比如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工业化,从建国到2020年,只有短短的70年时间,用70年时间要完成发达国家在200年左右时间才基本完成的工业化任务。二是在较长的时期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比如,在近10年以上,世界平均经济增长率在4%左右,但一些国家和地区则实现了8%甚至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三是在经济增长和发展上共同跨越。经济增长是对数量扩张的描述,而经济发展则关注结构优化、质量改善、效益提高。我们所要追求的跨越式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统一。对新疆来说,实现跨越式发展,就是直接利用沿海和内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借鉴其科学技术、生产设备、组织结构、管理经验等有益成果,由此形成相比较而言的后发优势,大大加快发展速度,大大提高发展质量。具体来说,东部地区在先发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成为新疆所学习和借鉴;新疆可以引进国外和东部地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提高技术发展水平;新疆可以吸引国外和东部地区的闲置资本,弥补资本的缺口;新疆可以吸收东部地区制度创新的经验,夯实发展的体制基础;新疆对经济欠发达和寻求工业化发展的强烈意识,更容易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
自治区党委提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具体战略选择,是由中央确定的目标任务和“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总体战略所决定的。根据自治区统计部门分析,按全国9%的GDP年均增幅以及人口因素测算,就是每年GDP增速必须超过全国平均增速3.5个百分点以上。按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年均15%的增速测算,到2015年,我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必须保持年均17.1%的增幅才能达到西部平均水平。从目前情况看,新疆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仍需付出艰辛的努力。
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具体战略选择是,以现代文化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
这一战略选择,是对新疆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实践和经验凝练提升,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必要选择。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明素质,凝聚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迸发活力,激发创造力。
以科学教育为支撑,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在促进经济社会法、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就是要以促进优势资源转换和引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为抓手,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通过新型工业化强有力的,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速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化发展理念引领农牧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牧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牧业,不断提升农牧业产业层次和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农牧民收入,促进新疆由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特殊鲜明、优势互补、支撑功能强大的城市布局,规划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化旅游名镇,充分发挥城市和小城镇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扩大就业、拉大消费的重要作用。
2、自治区党委确定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七大举措
新疆的发展既要靠“输血”,更要靠“造血”,靠充分调动新疆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增强新疆自我发展能力来实现。因此,自治区党委根据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做出部署:
第一,加速经济跨越发展。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加快建设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一批骨干龙头企业;新型工业化要有新的起点、新的思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现代技术和现代理念抓工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群,集中力量有重点地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强、辐射带动能力大的园区,提高园区对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聚集生产要素,引导产业向集约化发展。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放宽市场准入,同时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二是大力推进现代农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重点扶持、改造、提升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使其迅速扩大规模、拉长产业链、创出绿色知名品牌。三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树立现代城市理念,突出产业支撑,以提升城市竞争力为核心,以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增加就业为重点,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支撑功能强的城市格局,力争在10年内形成若干中心城市。四是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物流、商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服务、社区服务、住宅产业、中介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使旅游业成为新疆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支柱产业。五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南疆三地州的特殊扶持,促进三地州加快发展,逐步缩小区内发展差距。六是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程。七是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步伐。
第二,切实改善民生。一是在住房建设方面,力争到2015年完成全区70万农村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基本解决全区10万户牧民定居任务。用5年时间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按计划完成国有林区(场)棚户区改造任务。改善城镇居民住房条件,重点抓好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工作。二是在生活设施方面,规划建设新农村和新城镇,配套建设学校、医院、孤儿院、养老院、文化站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城镇居民用气问题,逐步向农村推广液化气石油气、压缩天然气或液化天然气,降低城乡居民用气和农民用电价格。三是在双语教育方面,加快解决学前幼儿和中小学双语教师短期等问题,力争到2012年基本普及学前两年双语教学,2015年基本普及中小学双语教育,2020年使少数民族学生基本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四是在就业再就业方面,重点解决三类群体的就业问题。对零就业家庭群体,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等办法,在3个月内予以解决;今后要做到动态清零,随时发现随时在24小时内解决。对未就业大学毕业生,抓紧调研、摸清底数,提出明确可行方案,争取在两年之内基本解决这个问题。对农村富裕劳动力,主要通过参与疆内一些建设项目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自愿进行转移就业。五是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具体管用的措施留住人才和引进人才,大力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人才,通过特殊方式培养和引进领军型高端人才。六是在社会保障方面,从今年起在困难地区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2012年覆盖全疆。扩大医疗服务覆盖面,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和政府补贴标准,到2012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七是提高城乡居民持续增收。根据艰苦边远程度和职业风险程度,加大工资收入分配政策倾斜力度,适时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收入水平,坚持坚持向南疆和其他困难地区倾斜、向基层倾斜。
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新疆发展的有利时机,实施一批事关自治区经济发展全局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是在水利工程方面,继续抓好额河和伊犁河流域引水配套工程、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加快大石峡水利枢纽、阿克肖水库等21座山区水库的前期论证,促进早日开工。二是在交通建设方面,重点加快建设新疆与内地和周边国家紧密联系的铁路、公路、民航、管道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推进中吉乌等铁路大通道建设,提高中巴等国际公路等级和通过能力。从今年起到2020年,铁道部将投资3100多亿元,在新疆现有3599公里铁路运营里程的基础上新增铁路运营里程8000多公里,打造“四纵四横”铁路骨架,实现新疆90%的县通火车。四纵分别为阿勒泰—克拉玛依—伊宁—阿克苏铁路线,富蕴—准东—乌鲁木齐—巴仑台—库尔勒铁路线,吐鲁番—库尔勒—阿克苏—喀什铁路线,哈密—罗布泊—若羌—和田铁路线。四横分别为准东—将军庙—哈密—额济纳铁路线,阿拉山口—乌鲁木齐—哈密—兰州铁路线,库尔勒—若羌—格尔木铁路线,喀什—和田—日喀则铁路线。届时,新疆煤炭年铁路运输量将达5亿吨以上,出疆物质运输量在现有基础上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兰新第二双线建成开通后,乌鲁木齐至北京客车运行时间不超过12小时。“十二五”期间,全区规划交通建设投资规模为1200亿元至1400亿元(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公路6.8万公里,其中建设高速公路7155公里。预计到2015年,新疆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17.5万公里,初步形成“四横两纵”高速公路骨架和“五横七纵”干线公路网格局。民航新疆管理局正在南北疆布局“两网两路”新航线网路。今年年内,喀什、吐鲁番、阿克苏、博乐、伊宁、库车机场将全部竣工,全区之嫌机场数量达到16个。“十二五”期间,将新建石河子、塔中、莎车、楼兰、富蕴机场,扩建乌鲁木齐、和田、库尔勒机场,届时全区机场将达21个。三是在电力建设方面,进一步推进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加快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进度。尽快解决南疆缺电问题,再困难也要积极争取上马建设。四是在通信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对第三代移动通信、农村通信等网路建设投资力度,特别是对南疆三地州农村通信建设、应急通信建设、网路与信息安全专项工程给予专项资金和政策扶持。五是在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方面,要求所有城市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有条件的城镇达到二级处理水平。积极推广污水再生利用,大力提高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无害水平。
第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以保护天山荒漠植被和绿洲为重点,尽快制定并实施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生态治理、准葛尔盆地南缘防沙治沙、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保护与修复等工程规划。继续抓紧实施天然林保护、平原绿化、保护荒漠植被等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重点抓好乌鲁木齐市等中心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力争5年内解决好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严重的问题。进一步抓好城市绿化,努力建设优美宜居城市。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加快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鼓励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同时做好资源的科学合理有序开发,确保新疆山川秀美、绿洲常在。
第五,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和民族团结工作。一是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新疆大地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人民军队好、民族团结好”的主旋律,激扬热爱新疆、建设新疆、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大力宣扬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大力宣传新疆发展的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知识,把蕴含在先进文化中的精神力量渗透、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渗透、贯穿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增强各族人们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二是在全区集中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开展爱国主义和维护国家统一教育,开展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宣传教育,大力宣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同时,不断创新教育渠道载体,多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富有思想内涵地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三是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群众和谐相处。
第六,加强社会和谐工作。一是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各项重大决策,充分认识新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巩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坚持先发制敌的方针,全面做好防范和打击工作,决不让“三股势力”做大成势。当前,要科学布局、统筹使用好各种维稳力量,加强对重点地区、部位、场所的综合治理,坚决制止发生个人极端事件、暴力恐怖事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确保敏感时间节点社会大局稳定。二是认真做好人民内部矛盾的排查化解。根据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情况、新特点,经常对本地区、本部门存在的不安定因素进行排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帮助群众正确认识改革中出现的暂时困难,认真解决群众多次上访、久拖未决的问题。全力做好突发性群体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工作,主要领导在发生这类事件时必须亲临一线,做好化解工作,防止矛盾扩大激化。三是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按照中央的要求,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加大对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域、敌社情复杂区域和管理薄弱部位的综合治理。
第七,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好人好马上一线”,树立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长期在一线埋头苦干的人吃亏的用人导向,提倡用人讲公道、不搞小圈子,发展风清气正、政通人和的局面,在新疆大地上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共产党人形象。
3、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形成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精神的强大合力 面对新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大机遇,全区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军区、兵团各大班子,工、青、妇组织,各民主党派,社会各族各界,广大干部群众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瞄准一个目标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形成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共同加快新疆发展的强大合力,把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第一,在解放思想中推动工作落实。全区上下都要在新的起点上推进解放思想,树立世界眼光,转变思维方式,真正把思想认识进一步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激活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信心和理念。解放思想本质上是一个实践问题,绝不能坐而论道,一定要突出实践特色,针对问题解决思想。创造性地把科学发展观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及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落到实处,分析解决在发展稳定事业中面临的新问题,真正实现中央提出的“一年一变样、五年见成效、十年大变样”的目标。由于各地区、部门和单位的事件情况千差万别,面对的具体问题不尽相同,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可以在干中解放思想,也可以通过学习讨论解放思想,关键要取得实效,是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充满生机活力。
第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即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近期各个部门要按照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认真清理过去发出的文件,该废止的立即废止,能不审批的事项尽量不审批。对经济事务尽量放松管制,创造宽松的经济环境。今年内,各地各部门原则上不搞检查评比,让基层安心抓工作。即使上级部门统一安排的,也要尽量简化程序、讲求实效。
第三,切实转变作风。各级干部要多深入基层,多思考研究问题,多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少说套话空话,少搞应酬,简化接待。要大兴务实之风,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减少会议、文件,少形式、多行事,形成务实高效之风。对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工作,要通过多种方式听民声、知民意、集民智,认真务虚、集思广益,谋篇布局,研究问题,谋大谋深谋远。
抓住历史性大机遇,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是我们崇高的历史责任。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凝聚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信心和力量,科学跨越、后发赶超,不断开创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谱写新疆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