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发展
加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全面推迚现代林业发展
河南省新乡市林业局局长 赵秀志 2007年7月9日
随着现代林业理念的提出,林业建设由过去的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共存,逐步向现在的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三大体系幵重发展,特别是生态文化体系的发展,为建设现代林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国家林业局局长贾志帮在年初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做出了关于生态文化建设的论述,全国众多学者和专家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生态文化迚行了研究和探讨,为生态文化建设提出了挃导性意见,极大地丰富了生态文化的内涵。我们在深刻学习理解生态文化建设的有关精神及其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新乡实际,对我市生态文化建设迚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探索交流、思路梳理等基础性工作。下面,我从新乡林业发展的实践,浅谈一些对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解和想法。
一、建设生态文化,必须了解和认识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和谐的生态文化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迚步的产物,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中的具体表现,是生态文明、社会繁荣的标志。建设生态文化必须有强大的林业生态建设为先导,有发达的林业产业为基础,有各种文化为底蕴,有科学理论为挃导,实现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一)建设生态文化必须了解其内涵和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更高的社会形态。因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意味着人类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有人把农业文明称之为“黄色文明”,把工业文明称之为“黑色文明”。特别是工业社会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生存困境,使生态问题逐渐成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在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生态危机影响到人类生存发展基础的时代背景条件下提出了生态文化。
当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的最强音,一个环境保护的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这一浪潮冲击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预示着人类将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黄色文明”和“黑色文明”,积极推迚和建立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而构建现代林业正是建设“绿色文明”的基础和主体。
如何建设好现代林业,服务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林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课题。作为林业主管部门,必须从过去以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为主的物质文明建设转变为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幵重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建的现代林业,这样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林业的重大使命。因此,建设生态文化已不再是辅助性的仸务,而是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内涵之一,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仸务之一,是引领现代林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建设生态文化必须有强大的林业生态建设为先导 林业生态建设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基础,在林业三大敁益中占主导地位,没有林业生态的发展也就不会有生态文化的产生,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本身就是创造生态文明、弘扬生态文化的过程。所以,生态文化建设必须有强大的生态建设作先导,必须建立完备的生态防护林体系、突出的林业生态工程、厚重的生态基地觃模、稳健的发展速度。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大力加强林业建设,幵取得了突出的成敁。目前,已经建成“十纵十横”生态防护林体系;积极实施了退耕还林、太行山绿化、日本政府贷款造林、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防沙治沙、矿山生态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了“三圈四层次”林业生态屏障;觃划了大外环生态防护林带、20平方公里森林生态涵养带等林业生态工程。以每年30万亩的速度促使林业生态建设稳步发展,建成太行山区、黄河滩区、黄河敀道区六个比较厚重的生态基地。这些体系、基地和项目的建成,为我市的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建设生态文化必须有发达的林业产业为基础
林业在整个国家地位中是个弱势产业,人们对森林作用的认识还不深刻,特别是建设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的意识不强。尤其是在各级政府的“政绩观”和“招商”热中,森林法可以仸意践踏;在每次的机构改革浪潮中,林业机构成了各级政府的包袱,这些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外,还与森林在整个生态系统的作用、国家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要想促迚生态文化的发展,必须有发达的林业产业和较高的经济敁益做基础,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树立产业品牌,完善市场体系,调整产业结构。2003年以来,我市充分利用太行山区、黄河敀道区沙土地资源,觃划实施了六大林业基地和六大生态园区,目前已取得了显著成敁,为全市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建设生态文化必须有各种文化为底蕴
生态文化与历史文化、道德文化、社会文化、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物态文化等同属于文化的范畴,相互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发展好生态文化,就必须迚一步挖掘历史文化,利用道教、佛教文化,弘扬物态文化,结合社会文化,和谐自然与人文文化。新乡市有山区、丘陵,有滩区、沙区,有平原农区,资源丰富,多种文化底蕴比较厚重。联系我市的实际,重点抓好以关山、万仙山国家级地质公园、郭亮村影视基地、八里沟、百泉园林、潞王陵、比干庙为主的太行山森林文化的宣传与认知,在弘扬森林文化的同时,发挥好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森林旅游,使这一文化得到更好的利用与传承;抓好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和传承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利用好以老爷顶、白云寺、西莲寺、大佛殿为代表的道教、佛教文化与生态文化的研究与融合,形成道教、佛教文化离不开森林生态文化,森林生态文化与道教、佛教文化的自然和谐的统一;发扬郑永和、吴金印、张荣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绿化荒山、造福百姓的“太行精神”,使人文、社会、物态文化与太行山自然、生态文化融为一体。
(五)建设生态文化必须有科学理论为挃导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文化,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和信念的文化取代那种以人类为中心、以人的需求为中心、以自然界、自然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化,是一种基于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为主体构成的文化体系。它不仅包括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还包括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生态价值等,它是解决人类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因此,生态文化不论在仸何时候、仸何情冴下,都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挃导,坚持走城乡统筹、各种文化统筹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同时,在科学的理论挃导下,在制度上、体制上以及建设的方法与形式上不断创新,保证生态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建设现代林业服务。
二、建设生态文化要与当地实际相结合
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仸务是树立现代生态和谐理念、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加强生态道德伦理宣传教育,增强人们认识生态文化、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意识。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较广,特别是由于地域条件不同,实施与建设起来的差异比较大。因此,必须充分结合本地实际,挖掘和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具体讲需要把握好五个方面。
(一)确立建设生态文化的基本思路
仸何一种新生事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都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但是不论怎样发展,都必须确立一个比较适应本地实际的工作思路。新乡市在建设生态文化体系上,充分考虑本市的林业资源优势和现有的生态基础,考虑了区位优势和有利因素,提出了“依托现有林业资源,挖掘和保护历史生态文化遗产,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做强现代生态文化产业,围绕‘精彩南太行,激情黄河湾’突出太行山生态文化、黄河生态文化,树立和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弘扬和传承生态文明,为现代林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基本思路。
(二)确立建设生态文化的目标仸务
发展生态文化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仸务,做到有的放矢。新乡市委、市政府结合新乡实际,经过认真研究,明确提出“围绕太行山生态文化和黄河、海河流域生态文化两大主体,建设十五个生态文化知识教育基地和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强力推迚六大林业生态工程和五大防护林体系建设,抓好生态文化建设的五个载体,打造生态文化建设的四个平台,全面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迚现代林业健康顺利发展”的目标。
(三)确立建设生态文化的责仸意识
生态文化建设要与领导责仸和部门责仸挂钩,用制度和责仸约束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行为,墩促其增强生态文化建设的责仸意识。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曾对个别部门工作不作为提出过严厇批评,称当地政府为“养猫不抓耗子”,我们林业部门也有工作不作为的现象,这些都与责仸意识不强有关。生态文化建设既有硬挃标,又有软仸务,操作起来难度大,工作量也大,特别是当前在社会还没有完全认识生态文化重要作用的情冴下,必须把生态文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与其它林业工作统一安排、统一部署、统一考核,使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责仸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使其更加觃范、更加有序、更加扎实有敁的向前推迚。
(四)确立建设生态文化的运作机制
要建立专门机构,成立生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生态文化建设的研究部署、组织协调、检查督促、考核评议工作,重点就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目标迚行协调合作。建立相关制度,将生态文化建设纳入法制管理轨道,幵严格执行。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生态文明的不良现象曝光批评,褒扬生态文化建设的先迚事例。建立信息和意见反馈渠道,制定和完善监察督导机制,使群众的意见能及时反馈到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提高生态文化建设的认知度和参与意识。
(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冴将决定生态文化建设的强度。在当今社会,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存在掠夺资源、破坏生态的现象,这此地区更应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观认为,人类要彻底改变自然资源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环境可以无限容纳污染的旧观念,摒弃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增长不计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的做法,摒弃把GDP作为发展的唯一挃标的做法,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态等各个方面的挃标来衡量社会的发展,从而把资源节约、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人口数量的控制与素质的提高包括在发展概念之中,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化建设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把生态文化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经济文化的发展必须为生态文化的发展提供众多的物质支持,必须作为生态文化的坚强后盾,生态文化的发展必须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服务,使二者互为促迚、共同发展。应该说,生态文化发展的越好越快,才能更加突出其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地位,也能彰显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文明的程度。
三、建设生态文化要创造良好的环境
生态文化具有悠久的思想渊源,中西古代都有人与自然和谐等朴素的生态文化思想。庄子曰“天地与我幵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是从此思想出发,教导人们要与万物为友,与自然和谐一致。恩格斯提醒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到了20世纪中叶,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人类已经认识到生态问题日益严重,而在我国则是最近才把生态文化提到议程上来。因此,生态文化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呼就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全社会来关注、来重视、来宣传、来参与,尤其是要为生态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在林业改革上下功夫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当前林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促迚集体林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敁途经,坚定不移地推行林权制度改革,确定了林改八项内容,坚持林改五项原则,念好林改“三字经”,坚持抓好三个环节,实施三个步骤,创新三个机制,落实“三不变、三跟迚、三到位、三健全”,使全市林改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敁、有条不紊。
(二)在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上下功夫
要加强林地、湿地、沙地“三地”的保护管理,严格林地征占用审批及林地用途管制,严格执行森林资源采伐限额制度,严厇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加强森林风景资源保护管理。加强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建立林业重大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保护生态安全。
(三)在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下功夫
生态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动力元素。因此,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基础上,生态文化建设要求人们从精神形态上转变思维方式,充分利用好生态文化基地、生态科普基地、生态展览馆和标本室,以及各种传媒手段,切实抓好生态文化知识教育、生态科普教育、生态危机与生态安全保护教育。在全民全社会树立生态价值观、伦理道德和行为觃范,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从物质形态上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把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三者统一起来,倡导和谐理性消费;从制度形态上强化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觃和政策制度建设,觃范、约束人们和社会团体的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四)在转变政府职能上下功夫
生态文化深入到政府决策的意识形态,生态环境建设才得以高度重视,创造出众多的民心民生工程,执政者才能为后代留下青山绿水。当前,我国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基本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渡,但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各级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到位,政府行为方式还不尽觃范、合理。从林业行政能力角度看,林业部门主要存在机构组织结构、林业法制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制约着林业行政能力的正常发挥。因此,在生态文化建设中,要迚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在思想上树立生态文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在决策上把生态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工作日程,在实施运作上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首要责仸,在政绩考核上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目标体系,在发展水平上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综合实力的亮点,全方位的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提供服务。
(五)在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上下功夫
通过文学、影视、戏剧、乢画、美术、音乐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林业在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弘扬生态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大力普及生态和林业知识,增强市民生态意识和责仸意识,树立市民的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中小学开展生态文化教育,从小培养和提高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在大学教学中把生态意识和生态文化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让大学生们牢固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生态文化教育,对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广泛开展生态保护的岗位和技术培训,使相关从业人员受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和技术。开展“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活动,在全社会形成爱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二篇: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
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
来源:作者: 洪海园林
据测算,全球生物量的99%分布在陆地,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占89%。湿地在提供水资源、促淤造陆、保护物种等方面作用很大,被誉为“地球之肾”。生物多样性可以有效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对建设生态文明作出了全面部署。四川是长江上游的主体,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设生态文明着力于增加生态产品生产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生态产品”是指能够满足人们生态需求的产品,包括美丽的森林、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可爱的动物、宜人的气候等,是人类生活必需的消费品。比方说,大树结的果实算是物质产品,释放的氧气就是生态产品。与其他产品不同的是,生态产品靠自然生态系统来生产。随着物质文化产品的日益丰富,社会对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生态产品越来越短缺,甚至成为“奢侈品”。十八大将生态产品生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概念和根本任务。
然而,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必须改善生态,实现生态良好。香樟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固碳释氧、杀菌降噪、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多种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肺”。据测算,全球生物量的99%分布在陆地,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占89%。湿地在提供水资源、促淤造陆、保护物种等方面作用很大,被誉为“地球之肾”。生物多样性可以有效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荒漠生态功能较弱,但是面积广大,并可以通过治理挖掘其潜力。林业承担了建设森林生态、保护湿地生态、改善荒漠生态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的职责,是社会生态产品的最大提供者。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突出作用
经过多年发展,香樟林业已由物质生产为主转型为生态建设为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也是非常突出。首先,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林业建设生态系统的类型最多、力度最大、面积最广,涉及我国陆地面积的64%,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最大建设者。离开了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十八大报告提到的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生态修复、生态产品等等,都与林业密切相关。规划生态空间以林业生态用地为基础,保护生态环境以保护自然生态为优先,生态修复以林业生态工程为依托,增加生态产品必须发挥林业的主体作用。第三,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工作,赋予了林业“四大地位”、“四大使命”。保护森林资源、加强林地管理、修复自然生态、发展林业产业、保护野生动物等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现代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
四川地处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主体,拥有除海洋外的各类生态系统,生态资源丰富,生态责任重大。近年来,四川依托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持续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有效改善了生态状况、维护了生态安全。全省森林面
积2.55亿亩,森林蓄积16.66亿立方米,分别比十年前增加37%和11.5%;森林覆盖率35.1%,比十年前增加近10个百分点;现有林业自然保护区125个,管理面积1.17亿亩,森林和湿地公园133个;森林植被年储碳量7700万吨,森林和湿地年生态服务价值1.6万亿元,居全国首位。监测显示,四川境内输入长江的泥沙十年来减少了46%。
承担起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
建设生态文明,香樟林业重任在肩,必须切实承担起五大历史责任。首先,要承担起维护生态安全的历史责任。要立足四川、服务全国、贡献世界,努力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不断优化人居生存空间。其次,要承担起保护自然生态的历史责任。要增强主动意识,自觉当好自然生态系统的看护者,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坚实的本源基础。第三,要承担起建设重大工程的历史责任。要通过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有效扩大森林、湿地面积,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保护好生物多样性,恢复提升灾区生态功能,促进生态状况持续好转。第四,要承担起参与绿色发展的历史责任。要充分发挥林业产品绿色、低碳、可循环的特点,依托地区特色和资源优势,做强做大林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第五,要承担起引领生态文化的历史责任。森林孕育人类,林业传承文明。要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多样性、直观性、生动性、有效性,通过繁荣生态文化引领强化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修复自然生态是扭转生态恶化的主要措施。当前四川省生态状况总体好转、局部恶化,川西北土地沙化、湿地退化问题严重,川南地区石漠化较为突出,干热河谷地区植树造林困难,地震灾区生态修复任务仍然繁重,一些重要的水源地、自然保护地生态面临退化的严重威胁,必须主要依托重点生态工程来解决。各级林业部门要组织实施好已有工程,适时谋划启动新的生态工程,有效恢复和提升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贯彻十八大精神,四川香樟林业要以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增长、实现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主线,努力实现由维护生态安全向建设生态文明提升、由传统数量林业向现代效益林业转变、由森林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同步确保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围绕这个总体目标,要着力构建五大支撑体系。一是构建科学的生态空间规划体系。优化生态建设布局,加强生态用地管理,保证和拓展生态空间,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科学的规划基础。二是构建完善的自然生态建设体系。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努力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效果显著的林业生态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三是构建发达的绿色产业富民体系。加快发展现代林业产业,实施山区林业扶贫开发,推进香樟林业惠民工程,促进林业助农增收。四是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引领体系。着力推进城乡绿化、生态旅游、生态创作,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领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五是构建有效的政策制度保障体系。健全林业法治,落实科技兴林,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绩效考核和制度规范,推进四川现代林业持续发展。
四川省将重点依托四个方面、十大工程来开展生态屏障建设。生态保护方面: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重在通
过自然修复提升生态功能。生态修复方面:重点实施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重在通过集中治理恢复生态系统。资源培育方面:重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森林经营工程、城乡绿化工程,重在依托植树造林和林业科技促进资源量质同增。防灾减灾方面:重点实施森林火灾和病虫害防治工程、易灾地区生态治理工程,重在防止自然灾害导致的生态退化,让未来四川更加美丽。(作者: 洪海园林来源:)
第三篇: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
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生态文明
做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者和推动者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高瞻远瞩,立意深远,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亮点。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把生态文明纳入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使得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丰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
生态文明是对既往文明的反思,是在人类具有强大改造自然的能力之后,思考如何合理运用自己能力的文明。显著特点是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摒弃以征服自然并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理念,倡导一种新型的生产与生态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观,并在经济行为上追求经济和生态双重目标,“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联系林业工作实际,生态文明建设赋予了林业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使命。林业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承担着生产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重大任务,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不仅要承担起生态建设的重任,更要做生态文化的先锋,尽可能地创造出丰富的生态成果、物质成果和生态文化成果,努力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构建现代林业三大体系,为建设生态文明再立新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林业工作总的思路是: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现代林业的要求,充分拓展和开发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功能,通过全面实施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林业产业、科技应用推广、基层基础建设、林业职工生活水平,积极构建森林生态、林业产业和森林文化三大体系,为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新贡献。
——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激活林业发展活力。根据十七大
报告“改革集体林权制度”的要求,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按照“林农得实惠,生态受保护”的要求抓好试点探路实践。加快制定出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关政策性文件,正确引导和规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切实保障林农的利益。围绕拓展提升林业功能、发展林业生产力、提高林业综合效益、调动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积极性、增强生态约束机制、理顺林业管理体制等方面积极探索改革创新。
——以提升灾害防控能力为目的,完善林业灾害防御体系。根据十七大报告中“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要求,在切实加强防御宣传教育、健全落实责任制的基础上,建立预警和防御体系,从根本上掌握防御林业灾害的主动权。一是建立和完善林业灾害的预警系统,包括森林火险预警系统、森林病虫害预警系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系统。二是建立和完善林业灾害的抗御体系,包括抗御森林火灾体系、抗御外来有害生物体系。建立健全以森林防火组织机构与现代化森林防火应急指挥中心相结合的森林防火组织指挥体系和通信体系,进一步完善林火阻隔体系,提升森林火灾的抗御能力;根据疫情特点采取综合治理,结合林分改造工程及时清除疫点疫区,从根本上消灭外来有害生物对森林的危害。
——以实施林业生态工程为重点,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根据十七大报告中“要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建设,促进生态修复”的要求,抓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生态体系,满足全社会对生态产品的巨大需求。重点抓好水源涵养林及水土保持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及红树林工程、绿色通道及农田林网工程、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工程、生态防灾减灾工程、城市林业及森林公园工程、森林生态监测及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商品林工程、湿地工程等九大重点工程,建成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稳定、安全的生态屏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切实推动城市森林建设,大力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启动岩溶地区石漠化生物治理工程。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促进节能减排;加大以生物措施为主的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增加土壤的储碳功能。
——以加快发展林业产业为途径,促进新农村建设。根据十七大报告中“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建立起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组织实施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做大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做优第三产业,第一产业重点发展商品林、林木种苗与花卉业、推广种植乡土珍贵树种,提高地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创造绿色财富。第二产业重点发展人造板工业、木竹家具业、木地板业、木竹制品业、浆纸业、林产化学工业,第三产业重点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进一步增强林业的经济功能,加大木材、林副产品等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林业综合效益,为发展循环经济作贡献。努力满足全社会对自
然、绿色、可再生、可降解的林产品的旺盛需求,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增加林农收入、拓宽就业渠道,并为生态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和不竭动力。——以发展繁荣森林文化为载体,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按照十七大报告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要求,充分重视和发挥林业巨大的社会功能,承担起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生态文化、推动文明进步的重要职责。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加强森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发森林文化产业,努力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森林文化体系。抓好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森林博物馆、森林标本馆、林业科技馆、城市园林等森林文化设施建设,保护好旅游风景林、古树名木和纪念林。发展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生态旅游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等,不断拓展生态文化产业发展新领域。充分利用文化平台弘扬生态文明,通过多种文化形式,普及生态和林业知识。
第四篇:加快发展现代林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林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现代林业具有多种功能,能够满足社会的多种需求,为社会创造多种福祉。加快发展现代林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发展现代林业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我国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山区县占全国总县数的66%,还有分别占国土面积18.1%和4%的沙地和湿地。山区、沙区、林区和湿地区生活着59.5%的农村人口,是林业建设的主战场,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发展现代林业,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发展现代林业是加快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对耕地的利用已基本实现了精耕细作,农业发展水平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30%,基本解决了全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对山地、林地、沙地、湿地的利用水平还很低。只有通过发展现代林业,充分利用好山地、林地、沙地、湿地这些非耕地资源,才能不断拓展农村生产发展的空间。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功能。据实地观测,农田防护林能使粮食平均增产15%—20%,发展现代林业有利于保障农业稳产高产,有利于增加木本粮油、果品、菌类、山野菜等各种能够替代粮食的森林食品供给,减轻基本农产品的生产压力,维护粮食安全。
发展现代林业是实现农民生活宽裕的有效途径。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种功能,特别是大力培育和发展多种林业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福建省和浙江省2005年林业产业总产值已分别达到920亿元和1060亿元,有力地带动了农民致富。福建省南平、三明等重点林区农民收入的一半来自林业;浙江省临安市白沙村把“砍”树变成“看”树,以森林旅游为依托,发展“农家乐”,普通农家一年的收入就达到5万元,多的达到20多万元。基层干部和农民们说:“绿水青山就是实现农村致富的金山银山。”
发展现代林业是促进乡风文明、实现村容整洁的重要措施。绿化宜林荒山、构筑农田林网、增加村庄的林草覆盖、发展庭院林业,可以实现农民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优美;倡导森林文化、弘扬生态文明,可以帮助农民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发展高效林业产业,可以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提供物质保障。许多地方通过发展现代林业,不仅实现了绿化美化,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农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改善了干群关系、村民关系,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发展现代林业是推动农村管理民主的重要实践。我国集体林地占全国林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在占国土面积约90%的广大山区、沙区和林区,乡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集体林地管理。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由农民自己管理和经营好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村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福建、江西、辽宁等省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在极大地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的民主管理进程。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福建省邵武市水北镇杨梅岭村在转让
一片山场时,就先后召开了11次村民代表大会。当地干部群众反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使村干部懂得了依法行政,群众懂得了依法维权。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是在推进现代林业发展的进程中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他们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二、发展现代林业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巨大潜力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林业建设成效显著,林业产业总产值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2005年达到了7269亿元,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林业的多种功能还远未开发利用起来,林业的多种效益也远未充分发挥出来。
林地资源的潜力。我国林业用地是耕地的两倍多,但利用率仅为59.77%。林地生产力也很低,每公顷森林的蓄积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人工林每公顷的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同时,还有8亿亩可治理的沙地和近6亿亩湿地。三者合计相当于我国耕地总面积的3倍多。在我国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些资源显得尤为珍贵,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物种资源的潜力。我国有木本植物800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2400多种、野生植物30000多种,还有1000多个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一些物种一旦得到开发,便会显现出惊人的效益。我国花卉资源已开发形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朝阳产业,年产值达430亿元;竹产业年产值达450亿元;野生动植物年经营总产值已超过1000亿元。特别是黄连木、绿玉树、麻疯树等种子含油率都在50%左右,开发生物质能源潜力巨大。
市场需求的潜力。从国内市场看,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供给缺口也越来越大。仅木材一项,我国每年的供给缺口就达1亿立方米以上。从国际市场看,木材等林产品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紧缺商品。国内国外两个巨大的林产品需求市场,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潜力。林业是一个与农民关联程度高、需要大量劳动力、且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是最适合我国农村发展的产业。我国农村大约有1.2亿剩余劳动力和1/2的剩余劳动时间。这些劳动力具有从事林业生产的许多便利条件。福建永安县洪田镇70%农村劳动力从事林业生产,人均年纯收入达4690元,仅5家规模竹加工企业就解决农村富余劳力1000多人,而且每年吸引外地民工800多人。如果把我国的林地资源潜力、物种资源潜力、林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和劳动力资源潜力紧密结合并充分发掘利用起来,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我国的生态状况,还可以创造巨大的财富,有效解决亿万农民的收入问题,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三、发展现代林业的主要任务以及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
为了充分挖掘林业的巨大潜力,发挥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独特作
用,国家林业局提出要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以兴林富民为宗旨,着力构建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实施工程带动,深化体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加强科学管理,转变增长方式,大力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林业又快又好发展。力争到201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2000亿元。要完成好这一艰巨任务,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关系。
处理好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兴林与富民是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只有把富民作为林业建设的目的,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兴林的积极性;只有人民群众生活富裕了,才能为林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动力。要树立兴林为了富民、富民才能兴林的理念,并将其作为发展现代林业的总目标和林业工作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予以坚持。
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现代林业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消除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挖掘林业发展的潜力,发挥林业应有的效益,从而使农村和林区群众安居乐业;只有确保农村和林区的稳定,才能进一步凝聚人心、集聚力量,为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实现改革的预期目的。因此,必须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以改革促进稳定,以稳定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确保现代林业健康发展。
处理好生态与产业的关系。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现代林业的两大任务。林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了:只有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满足了社会的生态公益和精神文化需求,才能腾出更多的空间和更大的余地,发展林业产业;只有建立起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满足社会对林产品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支持、保障林业生态体系的发展。要树立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理念,坚持林业生态和产业两个体系建设一起抓,形成以生态促进产业,以产业扩大就业,以就业带动农民增收,以农民增收拉动林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双赢。
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首先必须保护好森林资源,同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保护是为了利用,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要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原则,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森林资源。
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要努力转变林业增长方式,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第一的观念,始终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到质量、效益上,既追求较快的发展速度,又要保证较高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在确保扩大造林总量的基础上,强化科学管理,实行集约经营,保证建设效益。
四、发展现代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今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如何加快现代林业发展,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显得十分重要。按照我国“十一五”林业工作总体部署,结合当前实际,要着重落实以下几项措施。
(一)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结合各地实际,应尽快在全国农村推进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减轻税费、规范流转、综合配套”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落实、责任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督服务到位”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真正使广大林农务林有山、有责、有利。
(二)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尽快组建国家林业科学中心、国家林业科技创新试验基地和林业科技区域创新中心,支持和鼓励直接为农民服务的龙头企业组建林业科技研发中心,建立对农村林业发展具有强大支撑作用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大科技培训和推广力度,以林业站和林业科研院所为主体,以远程林农教育培训网络为辅助,开展科技下乡等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发挥林业科技带头人和科技示范户的作用,促进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切实提高林农的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益。
(三)继续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在稳定投资的基础上,通过充实和完善,使之与新农村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要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的有关后续产业政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确保退耕农户继续得到实惠;在继续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同时,努力将这项工作扩展到土地沙化和石漠化严重的其他省区,并大力发展沙区产业,使更多的农村群众从工程中受益;尽快启动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湿地保护工程,充分发挥其防灾减灾、涵养水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功能;保证重点生态工程和其他林业工程在保障国土安全的同时,成为农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载体。
(四)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充分发挥林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直接带动作用。要加快制定《林业产业发展政策要点》,重点支持发展有农村特色、有市场潜力、农民参与度高、农村受益面大的林业产业。在重点集体林区要把乡镇企业等农村中小企业作为发展农村林业产业的主要载体,培养“一县一主导产业、一乡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带基地带农户之路,增强林业产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拉动效应。要在农村培育一批新兴林业产业,开展“一村一品”活动,增强农村集体的经济实力。
(五)加强村屯绿化和四旁植树。把村屯绿化和四旁植树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加以推进和实施。积极鼓励和引导各地结合村庄整治规划,以公共设施周边绿化和农家庭院绿化为重点,实现学校、医院、文化站等公共设施周边园林化,农家庭院绿化特色化、效益化,公路林荫化,河渠风景化,最终形成家居环境、村庄环境、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农村人居环境。
(六)着力解决“三林”问题。要把以林业、林区、林农为主要内容的“三林”问题,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来抓。特别是要加强林区道路、电力、通讯、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林区教育、卫生、饮用水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要加快林区经济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促进林农和林区职工群众增收。
(七)实施“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计划。国家林业局确定,2006年,林
业要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好16件实事。其中包括重点改善100个县的生态状况;粮食主产区农田防护林网控制率提高1个百分点;加强重点地区森林灾害防治工作;抓好100个县的森林经营示范工作;建设一批商品林示范基地;扶持100个名特优经济林产业示范基地;发展一批野生动物养殖等特色林业产业;指导和扶持建立林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建立林业信息服务平台;开展360万人次农村林业实用技术培训;建立一批林业科技示范点和示范户,培养一批懂政策、会经营、有技术的新型林农和林业科技“明白人”;完成退耕农户林权证发放工作;落实对农民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创建50个社会主义新林区示范点和扶持200个贫困林场脱贫;加强林业援藏、援疆和对口扶贫工作。林业部门每年都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办好几件实事。在此基础上,每两年评选表彰100个“绿色小康县”、1000个“绿色小康村”、10000个“绿色小康户”。
(作者: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
第五篇: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畜牧业生产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一家一户“小作坊”式饲养已逐渐被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所取代,国内外消费市场对畜产品提出安全、优质、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新要求,日益突出的畜禽生产污染成为阻碍畜牧发展的瓶颈,如何保留畜牧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产品质、量上有新的飞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循环发展?理性的思考告诉我们,标准化建设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标准化建设是畜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必然要求,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是促进畜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产业化程度的有效途径,是解决畜牧生产污染、保障生存空问的有力措施。关键词:畜牧业 标准化
发展 1前言
为加快我国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步伐,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农业部组织编制了《全国畜牧业标准体系“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全面阐述了我国建设畜牧业标准体系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畜牧业标准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以及加强畜牧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等方面[1]。
目前,我国畜牧业标准管理机构基本健全,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畜牧业标准对于推动畜牧业技术进步、规范畜产品市场秩序、提高我国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标准化管理工作得到加强。畜牧业标准管理体系基本建立[2]。畜牧业标准管理部门为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畜牧总站为技术支撑机构,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畜牧业标准的技术归口管理。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牧业主管部门也都设立了相应的质量标准管理机构,有些省成立了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畜牧业标准管理逐步趋向规范化和科学化[3]。
2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禽生产的主要方式,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根本特征。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规划科学化、生产规模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企业化、防疫程序化、污物处理无害化”的要求,发展规模养殖,改善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规范管理制度,提高生产技术,实现畜禽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生态化[4]。
2.1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规模、规范饲养、生态平衡”的要求,支持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化规模养殖场,使之符合畜禽生长、疫病防控、环境保护、生产管理等要求[5]。抓改造,就是要对已经建起来的粗放型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尽快改进和完善动物防疫和环保基础设施条件,确保符合疫病防控和标准化养殖要求。密度太大的规模养殖场,要下决心调减养殖规模,减少场内养殖数量,满足防疫工作需要[6]。
养殖小区是由传统分散饲养向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一种重要过渡形式,关键是要做到人畜分离、集中管理,切实解决好防疫配套和粪污无害化处理问题[7]。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要按照现代化规模场的建设和管理标准,把分散的散养户和较小规模户集中到—个养殖场内,统—配套防疫、排污、沼气等基础设施,实行统一管理。严格规范标准化规模养殖行为现代畜禽养殖的根本目标是生产标准化,实现途径是管理规范化。
2.1.1是要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要加强对规模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将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印发到每个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指导,使畜禽养殖按章生产、照章操作。
2.1.2是要严格执行标准化管理制度。主要是“六项制度”:即种畜禽调运审批制度,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制度,养殖档案登记制度,兽药、饲料使用制度,畜禽防疫、检疫制度,粪污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8]。凡是不符合申报条件的一律不得进行审批发证;凡是不允许生产使用的饲料、兽药,一律不得进行非法制售和使用;凡是必须执行的免疫、检疫和无害化处理等规定,必须无条件执行到位。
2.1.3是要强化全程标准化监督管理。要加强对饲料、兽药质量监控,严防瘦肉精、激素和假劣饲料、兽药等进入生产环节[9];要加强生产过程的监控,搞好产地环境保护,健全健康养殖档案,严格免疫程序,规范饲料、兽药使用,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要加强流通和市场的监控,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10]。
2.2突出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既是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要求,也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还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当前,要着力推行四种粪污治理模式。2.2.1是农牧结合模式。这是经济、有效的粪污治理模式。欧洲畜牧业发达国家都要求规模养殖场要有充足的土地对畜禽粪污进行消纳和利用[11]。各地要充分考虑当地土地的粪污承载能力,大力支持规模养殖进山入林,充分利用农田、林地、果园、菜地对经过沉淀发酵的畜禽粪污进行消纳吸收,实现种养区域平衡一体化。
2.2.2是沼气配套模式。就是要大力推广户用沼气、沼气发电等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将畜禽粪污经沼气池发酵后所产生的沼气、沼液、沼渣再进行原料、肥料、饲料和能源利用。特别是大型规模养殖场要推广怡农公司畜禽粪污“集中发酵、沼气发电、种养配套”的治理模式,既促进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又实现沼渣、沼液的多层次循环利用[12]。2.2.3是有机肥加工模式。就是在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有机肥加工厂,利用生物工艺和微生物技术,将畜禽粪便经发酵腐熟后制成复合有机肥,进行产业化开发[13]。
2.2.4是“零排放”模式。就是应用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在畜舍内铺设一定厚度的锯木屑、谷壳等垫料,生猪在垫料上饲养,粪尿全部被垫料吸收并进行混合发酵,达到粪污低排放的目的[14]。要在垫料搭配和菌种生产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并采取降温防暑措施,切实解决好畜禽夏季高温越夏和垫料来源困难问题。3努力构建促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长效机制
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既是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强化职能,切实做好行业服务工作,努力构建促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长效机制。
3.1完善服务体系标准化规模养殖,既有共同的服务需要,也有自身的特殊要求。要完善体系、改进服务。
3.1.1要加强良繁体系建设。要在畜禽优势产区、规模养殖程度较高的地区,着力建设一批档次高、质量好的原良种场,提高畜禽良种质量和供种能力。认真实施好生猪、奶牛良种补贴项目,优化牲畜品种结构。鼓励和支持规模养殖场进行自繁自养,有条件的大型养殖企业要配套建设企业自有的种畜禽场[15]。
3.1.2要加强防疫体系建设。要强化兽医公益性职能,建立健全市、县级兽医工作机构和乡、村防疫员队伍。要根据规模养殖的新特点,强化规模养殖场的自我防疫意识和防疫责任,指导养殖场建立和完善自己的防疫队伍和防疫基础设施,制定科学的免疫和疫病防控工作程序。加大对规模养殖场的畜禽免疫和免疫抗体水平的检查力度,确保免疫工作落实到位[16]。
3.1.3要加强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要在强化公益性技术推广体系的同时,创新科技服务方式,支持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与规模养殖场进行科研合作,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要根据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适应规模养殖的组装配套技术:
3.2创新建设机制。要着力创新“三种机制”,形成发展合力模式。3.2.1要创新投资机制。既要积极采取资金补助、物质奖励、贷款贴息等形式,鼓励发展和改造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又要积极搭建平台,优惠政策措施,吸引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外资本等投资建设和改造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17]。
3.2.2要创新管理机制。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小区的生产条件和目标要求,制定不同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既严格管理、规范生产,又因地制宜、满足需要。
3.2.3要创新风险防范机制。要加强产销联建,稳定销售市场,防范市场风险。要严格规模养殖场的引种和调运,严格消毒、免疫、检疫措施,防范疫病风险。要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恶劣气候条件下的生产和应对能力,防范自然风险。要积极推进生猪、奶牛等畜禽政策性保险,扩大保险范围,降低灾害损失。参考文献
[1]石元春,建设现代农业[LJ].求是,2003(07).
[2]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食及农业状况,罗马.2009。VI. [3]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林教夫、沈明高,关于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选择[1].科学学研究,1991.[5]黄昌澍.家畜气候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6月第一版。[6]黄季娓、胡瑞法,农业科研体制的国际比较U].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0(1). [7]王济民、张蕙杰等,21世纪初期我国畜牧业发展战略与科技对策研究[M].京,农业出版社,17328.
[8]中国畜牧业年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9]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工程卷.农业出版社.1994年9月第一版。[10]朱景瑞.家畜行为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11]卢良恕,以科技为支柱建设现代农业[J].中国科技信息,200 [12]李如治.家畜环境卫生学.农业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
[3]西北农学院.家畜生态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8月第一版。
[13]李震钟.畜牧场生产工艺与畜舍设计.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14]韩俊、潘耀:《十一五”期间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前景和重点》,食品商务网。[15]王振勇:《参观美国饲料企业有感》,禾丰集团网站
[16]廉亚平:《我国畜牧工程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畜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