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标准化生产调研报告(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6:1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苹果标准化生产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苹果标准化生产调研报告》。

第一篇:苹果标准化生产调研报告

苹果标准化生产调研报告

安塞县果业发展局张晓东

一、基本情况

山地苹果成为安塞优先发展的产业,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栽培面积达37.5万亩,2012年挂果面积9.5万亩,预计产量9.3万吨,产值3亿元以上,农民人均果业收入2500元以上,苹果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工作特点与成效

1、布局形成区域化。近年来,我们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择优发展的原则;坚持群众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依据我县土地资源特点和地理气候因素,坚持以发展山地苹果为主,杜绝川台地发展。布局上采取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形成区域化种植的发展模式。全县除川道村、北部4乡镇种植面积相对较少外,中南部地区山地苹果山峁相连,已形成区域化布局,为苹果产业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

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2、管理走向科学化。我们坚持科学兴果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着力提升果业整体水平,促进果业跨越式发展。一是以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严格管理标准,提升管理水平,坚持抓点示范、典型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方式,重点抓好示范园、生态示范村创建活动。先后创建了省级示范园5个,省级生态示范村5个,市县示范园28个,树立了2000余户典型户,通过这些典型的言传身教,辐射引导,示范带动,促进了全县果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二是大力引进推广新技术,全面推行了“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积极推广“果、沼、窖、畜、网”五位一体配套技术,初步探索果业肥源建设的途径,开创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的路子,大力实施优果工程,积极推广果实套袋、增施有机肥,果园病虫害防治推行“灯、板、带、芯”物理与生物防治技术,使全县苹果优果率提高到70%。三是规范建园标准,提高建园质量。重点抓好选地关、工程质量关、生物措施关、苗木质量关、栽植标准关、做到挖大坑,施大肥,栽大苗,浇大水,缠杆覆膜,整修营养带,确保栽一块,活一块,见效一块。四是狠抓了种苗繁育工作。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产苗量最多的苹果骨干苗圃,面积达650亩。实现种苗自繁、自育、自给。五是果农培训形成制度化,以基层果树站,村农民技校为依托,根据果业生产特点,对果农采取长短结合定期培训的方式,以及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不断提高果农素质,促进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3、生产环境有了显著改善。近年来,针对山地果园的特点,大力加强果园生产条件的改善,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轻了果农劳动强度。先后实施了集雨窖灌工程,修建果园集雨窖16410口,解决了8.2万亩山地果园管理用水和部分节水灌溉用水;实施果园生产道路建设工程,共修通了458.3公里,352条果园生产道路,解决了 12万亩苹果园通路问题;建立了

20个防雹增雨站,初步推广果园防雹网技术,对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实施优果工程,大力推行“灯、板、带、芯”果园病虫害防治措施;全面推行果实套袋,果品质量明显提高。

4、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尽管我县苹果挂果面积只有6.2万亩,但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显著。2009年,产值突破1.3亿元,苹果产业潜在经济效益明显。

三、存在的问题

自2006年以来,我县果业管理水平虽然提升很快,但是与建立现代化农业,实现果业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差距非常明显。

1、主要存在面积大、新区多,有机肥源不足。

2、农民的素质差、标准化生产程度低。

3、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

4、营销网络不健全,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第二篇:标准化调研报告

标准化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学校设置与校舍

学校占地面积17732m2,建筑面积10435 m2,现有教学班20个,学校设置和规模符合《办学条件标准》的规定,学校规划科学,区域分明,布局合理。注重校园环境的美化、绿化,现有绿化面积1297m2,生均1.4m2。略低于标准要求。

运动场地:

田径场地面积4100m2,与中学共用。

根据现有场地,有篮球场地2个,排球场地1个。单杠、爬杆、肋木等器械已安装。

教育教学装备

学校现有图书馆19905册,近三年图书更新数量达到藏书标准的1%以上。管理规范,安全措施到位,实行计算机管理。新进8千多册图书,现正在整理之中,图书数量已达到标准。

二、对存在问题分类提出解决方案

1、现有绿化面积1297m2,生均1.4m2。略低于标准要求。解决方案:在校内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2、教学楼未验收。由区县协调解决。

3运动场地:体育场地建设,由区县协调解决。

自行解决资金汇总

1、绿化面积需增加1500平方米,约需资金2万元;

拟提请区县解决资金:

1、教学楼未验收、消防池未建。

2、田径场体育场地建设,约需资金500万。

****实验学校小学部201*年*月*日

第三篇:泸溪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农业标准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对促进先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县,产业富民,环境创优,民生改善”号召,本人结合单位标准化管理职能,以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展为契机,以切实服务群众为目的,紧紧围绕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创新经营模式,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的总体要求和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六大基地”、叫响“六个品牌”的具体思路。多次带领局里分管领导及相关股室人员下乡,进村,入户,就如何促进我县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这一主题,对全县农业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专题调研,提出如下报告。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泸溪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州南端,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县辖15个乡镇,240个村(居)委会,总面积156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有24.74万亩,人均0.83亩。其中水田19.57万亩,旱地5.17万亩,总人口29.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0%,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州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工作目标,采取

一、落实优农惠农政策。把中央和各级给予农民的实惠和好处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切实发挥惠农政策资金的导向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优化土地资源配臵。通过施行奖励扶持政策,推开土地流转工作,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椪柑产业土地流转的实施意见》,鼓励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积极参与产业建设。

三、通过精品园建设,柑橘品改、低改工程、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巩固和发展特色产业。

四、优化产业布局。结合地域、环境优势,分别突出抓好潭溪为核心,辐射洗溪、白羊溪、梁家潭、八什坪等地的万亩椪柑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椪柑标准园建设1.7万亩,品改3000亩;突出抓好以浦市为核心,辐射达岚、合水等地的万头铁骨猪养殖基地建设,着力保护和开发浦市铁骨猪资源,新培植养殖户100户,实现年内饲养量3万头,力争建设1个资源场和3个人工受精站;突出抓好以兴隆场为核心,辐射小章、永兴场等地的万亩玻璃椒生产基地建设,创建无公害、标准化、高产稳产示范片5万亩;突出抓好以合水为核心,辐射达岚、石榴坪等地的万亩油茶开发基地建设,实施油茶低改6000亩,新开5000亩,打造油茶高产示范园1500亩;突出抓好以解放岩为核心,辐射兴隆场、小章等地的万亩生姜种植基地建设,创建高产种植示范片5000亩;突出以浦市、兴隆场为核心,辐射合水、永兴场等地的万亩烤烟生产基地建设,创办高标准示范区11个,确保烟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入户率达100%.五、优化科技服务手段,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结合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各种农业项目建设,在全县相继实施了测土配方,高产创建、“种三产四“、”放心农资“、”阳光工程“等多项技术、教育项目,推动了我县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五项措施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加强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建设工作。

地方党委、政府重视,各项特色产业建设进展喜人。目前,全县共实现椪柑开发面积30万亩,椪柑项目覆盖121个村,其中挂果面积达18万亩,总产量达18万吨,受益人口19.3万人;以玻璃椒为主要品种的辣椒种植面积达5.185万亩,预计产值达1.5亿元,受益人口2万人;生姜种植面积 5160余亩,预计产值达1.5亿元;烤烟种植1.9万亩产值3500万元;完成油茶新造1.1万亩、低改3万亩;浦市铁骨猪年饲养量达2万头,出栏1.2万头。

标准体系初步建立。2005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关于创建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下发了《泸溪县无公害椪柑生产示范基地方案》、《无公害基地禁用农药》等规范性文件,由县质监局牵头、县农业局、蔬菜办、供销联社、各专业农业合作社等单位配合在充分借鉴国内先进技术、征求当地种植户的基础上组织起草了椪柑、玻璃椒、生姜生产技术规程。目前标准草案已经形成,即将作为县级地方标准发布。示范基地初具雏形。认真开展农业标准化试验示范,2007年以峒河两岸和白羊溪为主的椪柑标准化示范区、2010年以兴隆场为主的玻璃椒标准化示范区先后通过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验收。目前,我县在潭溪镇投资400万元启动实施的万亩椪柑科技生态示范园一期工程建设正在顺利进行。

龙头企业正在壮大。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涉农龙头企业10余家。其中富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喜农辣椒加工厂、红山公司、辛女食品有限公司等已初步发展为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始起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一些专业合作组织开始出现,一批农民经纪人队伍开始形成和壮大,这些组织和个人活跃于基地、农户和市场之间,不仅提高农民走向县场的组织化程度,更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问题与不足

(一)农业标准化生产意识没有普遍形成。我县农业标准化工作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是认识不够到位。部分农民、合作社对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作用概念模糊,认识和理解不透,主动积极的参与意识和观念不强,“重生产轻管理,重产量轻质量”的现象较为普遍,实施标准化生产还未能成为企业和农民的自觉行为。

(二)标准体系不完善,落实不到位。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缺乏有效的组织和配套措施。现有农产品标准水平不高;标准的全面实施不到位,缺乏实施监督保障;油茶、铁骨猪、洗溪豆腐等个别农业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尚未制定,不利于培育高标准、规模化经营的拳头产品,影响农业产业整体优势的发挥。其次是现有标准层次还较低与国际标准接轨不够。

(三)生产方式落后成习惯,标准化生产推进难度大。我县农业生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型生产,大部分农户综合素质较低,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加上种植培管技术获取渠道不畅通,传统培管仍然占据主流。并且,个别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在生产过程中为追求高产而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和高毒农药。生产方式落后,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的现状直接造成农产品品质、品相不一,消极顺应市场需求,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影响了效益的提升,使劳作收益与种植户积极性之间产生恶性循环,甚至出现大量撂荒现象,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进程。

(四)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现有的农业龙头企业量少、规模小、生产能力不强、开发产品品种科技含量低,不能出精品,市场竞争力还不强。没有跨地区、跨行业、有叫得响品牌的大型龙头深加工企业,难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缓解农产品销售的时间压力从而减少市场风险。这在客观上影响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壮大。

(五)营销体系薄弱。我县经营农产品的企业较少,“公司+农户”、农业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作用不强,效果不明显,产业链条短,没有形成连片与规模效应。大多以坐等客户上门的被动销售为主,或者是小规模的订单与外地农产品经营商家合作,难以达到连接市场和农户的纽带作用,致使农产品市场局限,进入终端消费市场的份额不高,经济效益不显著。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营销方式单一,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化的经营活动仅仅限于种植、加工生产领域,尚未延伸到流通领域,甚至有些专业合作社徒有虚名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由于营销主体发育不足,营销能力不强,致使农产品销售打不开良好局面;二是市场体系建设尚不够完善。我县农产品大多是通过产地——中间商——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零售商这条传统链条到达消费者,环节多、成本高,农产品进入超市和终端消费门槛和成本高,管理难度较大,速度缓慢。三是自身产品竞争优势不大、科技含量低、品牌效应不高、高质量产品少,绿色、无公害、有机等高端产品没有形成,竞争优势不明显。四是营销服务能力不足,营销队伍相对薄弱,缺乏丰富的现代营销管理知识和经验,适应新的形势能力不足。

三、对策与建议

(一)健全完善标准体系。成立农业地方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领导小组,由农业、质监、科技、科协等职能部门参加,明确职能,分工负责,规范农业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程序,起草标准制定、修订计划,完成标准文本的起草、审定和推广应用工作。要在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出从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到产品品质、加工包装等环节的一系列标准,使我县特色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特色农产品都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从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标准体系。在农业地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上向纵深方向发展,提高标准质量,要立足长远,坚持高起点制定标准。在标准制定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能否适应我县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和加工的需要,还要参考国内外先进农产品标准和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结合我县实际,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的技术要求,增加食品质量安全、节水、生态、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形成系列高标准农业标准体系,以增强我县农产品的竞争力,为推进我县农业标准化建设确立依据,为特色农产品走向国内、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二)切实抓好高标准示范园区建设。采取政府推动、市场引导、技术支撑等手段,以农业示范园区核心示范区为引领,加快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步伐。大力引进科研人才、科研单位落户我县农业示范园区,着力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全县农产品的标准化水平建立在生产成本降低、机械化水平提高、生态技术应用高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在现有的标准化示范园区基础上,充分发挥示范园区的试验示范、生态循环、节水、质量控制、技术培训、成果展示等功能定位。在示范园区,应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甚至是有机产品的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加强监测管理,建立生产技术档案,使示范园内的每一个产品都达到无公害产品或绿色食品的标准,把示范园真正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样板园。同时,大量培养各级农业技术人员,并让这些人时时影响身边的人、帮助身边的人、带动身边的人,切实在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

(三)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发挥龙头引领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走向市场,有效克服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是要把发展龙头企业与培育区域主导产业结合起来。二是企业必须确定立足农业产业谋求发展的经营思路,杜绝依赖政策支持搞花架子思想。使龙头企业向大(带动面大)、高(技术含量高)、长(产业链条长)的层次发展。努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切实实现引领作用。三是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求发展,运用工业生产的方法管理农业企业,以市场引导生产,以流通带动生产,掌握市场动向,抢占市场先机。四是按照谁有能力当龙头就扶持谁的原则,实行定点培植、重点引进、侧重帮扶等措施,尽快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培育一大批特色龙头企业。

(四)召开农业标准化工作交流、成果展示会和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为加速推进我县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工作,一是建议从做得好的的示范单位中,选择几个好的典型,组织进行现场观摩、成果展示活动,一是用鲜活的事实宣传、教育、感染其他种植地区、种植户。二是通过现场观摩会这一良好平台使各区域内的各种植户在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气氛中交流、相互传递好的生产经验。同时,通过示范基地现场模拟演示,并制作发放简明的生产手册,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达到宣传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目的;三是有针对性地选择全国范围内农业标准化生产工作开展成效好、经验丰富的地方,适时组织各相关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户、示范区代表、相关农业标准化工作人员走出去参观、交流、取经,增强坚持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信心,同时也将可借鉴的好的模式、好的经验、好的管理理念带回来,进一步加快我县农业产业标准化生产进程。

(五)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必须对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变革,推动传统小农生产向集约式社会化大生产转变。有序实现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由分散发展向连片规模发展转变,由农户分散经营向无公害品牌化经营转变,实现土地资源生产要素、生产方式和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为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打好基础。加大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资金总量投入,建立专门的农业标准化推广基金,把农业标准研制和实施、标准基础性研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标准信息平台建设、标准化宣传培训、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等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给予必要保证。同时,要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农业标准化经费投入机制。

(六)加强执法监管,提升监测能力,提高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可信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体系建设,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成立农业执法检查大队,组建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添臵配套检验监测仪器设备,配备专业技术人员,配合质监、工商等部门,在全县范围内经常性开展产地土壤监测、农业投入品监督检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等,确保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并逐步建立优质无公害农产品专营市场,树立产品品牌。推行诚信销售,实施按质分片区挂牌销售制,用看得见的差距,刺激、调动广大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也用实际行动赢得市场信任,满足当今用户消费需求,增强用户消费信心,进一步提高市场知名度。

(七)完善组织体系和机制建设。通过有意识地组建农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专业市场,将产业发展的诸环节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现阶段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确保产业按照一体化的方向顺利发展。积极组建各类专业化中介经纪人队伍,鼓励更多的有经营才能的人参与到产业化营销体系中去,实现产品的转化增值,并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八)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农产品品牌是农产品的质量、品质、价值的象征,也是产品在县场竞争中的无形资产。我们要立足优势创建泸溪椪柑、兴隆场玻璃椒、解放岩生姜、浦市铁骨猪、洗溪豆腐、合水茶油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把加强农业标准化、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同我县特色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围绕农业产品形成品牌、形成规模、产量提高、质量提升、创建品牌,不断提高我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能力方面做文章。推进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努力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化战略目标。

第四篇:苹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新庄镇苹果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意见和建议 新庄镇地处董志塬南部边缘,位于黄土高原苹果最佳生长纬度带和国家苹果生产优势产业带。全镇辖24个行政村,190个村民小组,8361户、36776人,耕地面积7.23万亩。新庄苹果树栽植起始于1987年,发展于1992年,1998年形成规模,2005—2008年延伸发展形成产业格局。注册了产品商标、成功申报了产品产地绿色认证、实施了省部级绿色无公害苹果基地建设项目,形成了基地规模化、质量标准化、生产现代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国际化的产业格局,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全镇现有果园面积5.9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2.4%,户均果园6.8亩,人均果园1.54亩,其中挂果园面积3万亩,2011年果品总产量达到6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使农民人均增收3260元。

新庄苹果起步发展二十多年来,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苹果产业作为农民致富的优势主导产业,狠下决心,常抓不懈。特别是近两年,镇党委、镇政府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果产业发展,在扩大种植面积、壮大基地规模、提高质量效益、推广科技兴果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进步,依照“整乡推进”的思路,形成了“三线两点”的结构布局,即青新公路沿线、西南片道路沿线、东片公路沿线,山王、米家沟两个山地果园示范点及塬面东北门高科技示范点,确保苹果“栽得进、保得住、能成园、高收益”。

多年来,新庄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在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始终把大力发展苹果产业作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2007年,依托市、县林业部门和陇东学院农学系专家的技术支撑,论证编制了《新庄镇苹果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511工程”,计划3—5年使新庄镇挂果园面积突破5万亩、果品产量达到1亿斤、实现产值1亿元。并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包村干部为组员的果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包村、包组、包农户、包地块,抓点示范,典型带动,有力地推动了果产业的持续发展。至2010年,实现了既定的发展目标。

如上所述,新庄镇的苹果产业发展虽然具备了光热资源充沛、政府高度重视、群众积极参与的有利条件,但依然面临阻碍发展的现实问题:一是标准化栽培技术掌握不够,果品整体质量不高。新庄苹果虽然已发展多年,积累了一定栽培技术和经验,但大多数果农仍沿用传统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对于苹果生产的有关标准和栽培技术不熟悉,特别是无公害栽培技术应用率很低,在果园生产管理中没有完全掌握良种壮苗、整形修剪、疏花疏果、平衡施肥、果园覆盖、节水灌溉、综合防治、果实套袋、摘叶转果等改善苹果品质的标准化栽培技术,造成苹果单产低、优果率低,经济效益不高,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影响了增收;二是品种结构不尽合理。在生产中适地适栽、科学布局、集约经营的原则贯彻不够,盲目发展的现象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主栽品种比较

单一,新品种更新换代慢,熟期搭配不合理,早、中熟品种相对较少,晚熟品种约占75%-80%,成熟期过于集中,造成果品采后贮藏、销售压力加大。鲜食与加工品种比例不协调,主栽品种基本上都是鲜食品种,适于加工的品种很少,致使苹果加工企业没有稳定的优质原料,加工产品的质量难以适应市场需要;三是产业链条的联动效应发挥不够。围绕果产业生产性基地的培育和建设,我们虽然拥有投资上千万的庆新果业公司,但其主营业务以收贮为主,我们的兴庆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没有真正构建形成产业和服务相辉映的通道,庆林套袋厂、裕阳套袋厂等规模偏小,真正意义上作为一项产业的上、中、下游生产与服务对接、产业效益的提高等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受发展理念、资金和技术的局限,面临困难和挑战,更需要全新的跨越发展。真正使新庄镇成为名符其实的“陇东苹果第一大镇”,还需要全镇干部群众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1、坚定发展苹果产业的决心和信心。产业的发展就是一场革命,观念的转变更是一个痛苦的历程。只有通过宣传教育、核心示范、行政推动才能使群众经历痛苦的观念更新而改变政府急、群众疲的现状,解决认识问题,在生产实践中不断产生龙头企业和领军人物;

2、压缩晚熟品种栽植面积,适当增加早、中熟品种比例,调整品种结构,发展名优特新品种;

3、强化技术支撑和公共服务,强化技术骨干培训和果农培训,充分发挥果树服务队的职能,加大标准

化栽培技术和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集中财力在每个乡镇建办一个每亩投资1万元的100亩标准化示范园,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激发果农提高栽植生产技术的积极性,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4、充分借鉴其他苹果产区政府通过协会、专业合作社在产品包装、营销渠道建设、新技术推广、园艺机械购臵等方面给予补助的成熟经验,扶持果农以高投入实现高产出。

第五篇:苹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乡苹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1世纪被称为绿色世纪,追求安全、优质、营养的农产品生产已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主流。加入WTO后,我国果业面临新的形势和严峻挑战已众所周知。如何抓住机遇,借鉴经验教训,加快发展,参与竞争,是摆在所有果业工作者和有关领导面前的重要课题。提高果业质量,发展绿色产业是当代果业发展的一大特点,也是提高果业效益的必由之路。**县**乡独特的区位地理优势和气候特点,为发展绿色苹果产业生产提供了保障,发展优势明显。为加快一乡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扩大苹果产业栽植规模,拉长苹果产业链条,提高果品附加值。我对**乡苹果产业的发展做了专题调研,形成此报告。

一、发展现状

为了打造、提升**乡苹果产业,使之成为品牌特色经济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乡党委提出了“做大果业、扶贫攻坚、富民强乡”的总体发展目标,坚持“生态发展、绿色崛起”的总体取向。旨在发展壮大**乡果业,推动果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乡是**县果业发展较好的乡镇之一,其中苹果实有面积1.1万亩。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乡的苹果已经全面打开了**的市场,所产富士、国光、黄元帅等优质果品供不应求。2018年,**乡社会总产值19500万元,其中苹果产量4055吨,实现产值3244万元,占全乡总产值16.63%。如此成果的取得,全部以初级产品出售为主。

**乡果业发展有底蕴、有规模、有品牌。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乡党委政府抓住时机,乘势而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各村将山地、二坡地、旮旯胡同、房前屋后大量栽植各类果树,使全乡果树面积达到2.1万亩。

二、发展意义

1、有利于优势资源和生产潜力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发展苹果产业生产可使各种有利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将**乡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尤其对展示**乡绿色无污染形象和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动力。

2、有利于实现果业产业化。实现果业生产组织规模化、生产管理规范化、产品质量标准化、市场经营规则化,是今后果业发展的方向,苹果产业生产可将果业的四化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3、有利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效。**乡果业的发展是**乡党委引领全乡脱贫攻坚奔小康,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产业保证的重要途径。

三、发展优势

1、气候适宜。**乡地处

120。42~121。44E、40。02~41。10N之间,属典型的**丘陵带地形,地形、地貌复杂,山多地少,且多为坡耕地。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北部受蒙古高原高压影响较大,气候大陆性特性特征显著。距渤海虽不足百公里,但由于受燕山山脉阻隔,南来暖湿气流不能流入境内,所以形成半干旱半湿润的易旱地区。境内四季雨热同期,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861.7小时,日照率65%。光能条件优越。太阳辐射年平均总量140.4千卡/平方厘米,4~9月间总辐射量为91.1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总辐射量65%。在总辐射量中,生理辐射占49%,年值为68.9千卡/平方厘米;4-6月份生理辐射44.64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生理总量的64.7%。年平均气温8.3~8.9℃,年均最高15.5~15.9℃,年均最低1.4~2.0℃。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10.0~10.9℃;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4.4~24.9℃。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发展苹果产业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2、环境优良。**乡的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境内无工矿企业,森林覆盖率达到乡域面积64.2%,属纯绿色无污染乡镇,因而苹果产业栽培基本上不受三废(废气、废水、废物)等污染物的影响,十分有利于苹果产业的生产。

3、历史悠久。**乡苹果种植始于清中期,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所产苹果曾为清皇室御用贡品。《塔子沟纪略》有文献记载曰:“其南有山,帽遮云雾故谓之云蒙;山脚产御品如意,沁肺润喉,尤以通州岭下,老爷坡北为佳”。

4、品质上乘。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乡苹果产业的品质和耐贮性较好,特别是富士、元帅系苹果,内外品质均

比其它产区优越。**乡所产苹果质地优良、色泽艳丽、口感极佳,上世纪九十年代被**省政府命名为“苹果之乡”,所产红富士苹果、黄元帅苹果、国光苹果多次在全国的果业评比中荣获金奖,**省2014年举办的果业评比中,我县选送的**乡黄元帅苹果又荣获特别大奖的殊荣。经过多年的苹果种植,**乡已经成为**的苹果主产地之一。发展鲜食苹果深加工、采摘果园、农家乐综合产业的市场前景广阔。

5、土壤干净。2019年,经乡政府多方努力,引进绿色无公害有机肥企业一家,在定点实验改善土壤结构效果,待今年实验效果明显,2020年将在全乡进行推广,利用三年时间,打造**乡绿色无污染有机苹果产业基地。

四、存在问题

从总体上来说,**乡苹果产业发展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虽然苹果产业生产开发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内、国际市场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经过调查**乡的果业发展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注重量的发展忽视质的提升。**乡果树栽植年均在400亩左右,通过查阅**乡2010年至2018年党委年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16个报告都把发展苹果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头戏予以阐述。八年间,大规模购置树苗栽植果树3次,购置苹果树苗30万棵,可栽植4000亩,但实际存活不足2800亩。栽植品种单一,主要以寒富为主,市场竞争力有限。

2、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尤其是配水、配电及作业路等设施跟不上,导致新栽果树大面积死亡。以调查**乡苹果主产区西沟村为例,果树配水设施集中在*组、*组,*组主要利用西沟水库天然水源,村民自备提水设施灌溉,*组以村民挖掘储水坑灌溉为主。现有灌溉设备实际利用率有限。果业作业路建设投入基本为零,各村运输果品作业路亟待硬化(初步调查需25公里左右),果品下山难已经成为发展果业的主要屏障。

3、果农认识不到位。有的种植者管理不当,部分人仅仅是因为得到补助而被动栽植,不进行后期管理甚至蓄意破坏;有的施肥不当、耕作过深伤根、喷药不当、修剪过重等;有的全年肥料供应不均衡,一次性施用量过多过集中,有些果园甚至出现烧树情况的发生。

4、果树养护维护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以现有品牌红富士为例,病虫害防治技术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乡最优质的苹果品牌就是红富士。该品种在我乡的发展状态呈现越是小树产的苹果品质越好,随着果树的成长,品质一年不如一年,到最后基本都得腐烂病(苹果树的癌症),这边死那边栽也是果树面积增幅不大的主要原因。

5、种苗繁育体系建设滞后。从查阅资料看,拥有自己的种苗繁育基地是所有苹果主产区的必备产业模块,有的苗木销售利润甚至已经远远超过苹果本身的产值,打造**乡自己的种苗繁育基地已经刻不容缓,苹果之乡的树苗竟然全部是外购苗木,听起来让人匪夷所思。且调入品种混杂,质量无法保证,导致新建果园质量不高,部分农民为了确保品种质量,在栽植的第二年,全部重新嫁接,无疑延长了结果时间增加了生产成本,加之苗木繁育,大量使用普通无性繁殖,病毒侵染退化比较严重,直接影响产量,品质和效益。

6、技术培训明显滞后。苹果产业不仅是劳动密集型,更是技术密集型产业,随着苹果栽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先进实用技术,常规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必须要达到要求。从调查果农技术来看,掌握全面生产管理、精细管理的果农还不足10%。从实际效果看,管理精细的果园能保持年年丰产、稳产,实现优质高效。盛果期果园亩产在2.5吨以上,亩收入可达0.8到1万元,最高的可达三万元,而管理粗放的果园单产和优质果率很低,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亩收入一两千元甚至数百元,效益高底相差在几倍甚至几十倍。

7、产业体系还不完善。我乡苹果产后环节薄弱,冷库错季、反季销售没有,物流体系空白,没有苹果加工企业,仅有的产后处理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分级包装上,生产经营组织程度不高。各村虽然创建了一些果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但大多数合作社基础条件差,覆盖范围小,服务领域功能不健全,运作不灵活,缺乏体制和服务模式创新,同时,受资金困扰,多数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另外,果品经纪人培训滞后,导致果农与市场的有效连接机制不完善,果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弱,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难以实现产销有效对接。

8、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苹果最怕的就是冰雹,各村的防灾措施基本就是土办法,防雹高射炮的实际效用有限。

9、绿色无公害意识淡薄。一是规模小、产品少;二是生产绿色苹果产业的技术标准尚欠完善;三是检测手段落后,费用高,绿色苹果产业生产成本偏高;四是受**乡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消费市场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度不够,开发力度不高,效益不显著。五是绿色苹果产业的生产体系不健全,资金严重不足;六是缺乏龙头企业的参与和带动,开拓市场能力比较脆弱。

五、发展建议

1、强化组织机构。成立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正式果业发展机构,配置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果业产业发展的各项具体事宜。村委会建立目标责任制,实行目标考评制度,制订工作进度计划,对面积的落实、人员的落实、工作进度及配套建设进行长期跟踪,督促到位。

2、抓好精品园建设。对精品园建设做好科学规划,实行高标准、高规格,对*亩以上的果园,建立种养结合的立体种养模式,实行生态建园,使广大果农有一个可看可学的模式,便于直观学习和掌握,以直观带动技术推广、以标准带动效益提升。

3、推广重点技术。全面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制订标准化栽培模式,实行栽培管理标准化、模式化,重点推广果品套袋、印字等技术、按树定产技术、合理整形技术、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科学灌溉技术、结合全园扩穴改土施用有机肥及科学配方施肥技术,实行领导及技术人员挂点跟踪指导。使我乡的果品在品质优良、商品性状标准、市场品味等方面建立发展优势。

4、完善技术网络。果业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技术服务网络,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并加强自我学习与外出学习,不断提高果农的技术能力,使每项技术都能落到实处并转化成生产能力,形成生产效益。

5、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最适栽植的坡地二坡地进行栽植,逐步打造绿色基地。按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模式相对集中生产,形成有特色的区域化绿色品牌。

6、建立和完善绿色果品生产体系。建立上下贯通,相互配套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现有的技术优势,辅以最新的科技力量,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

7、进一步深入研究苹果生产技术。开展苹果产业生产技术应用基础研究是搞好苹果产业生产的前提和保障。盯紧国家和省、市制定的无公害和绿色苹果产业生产技术规程,从实际、实用、实效的角度对规程不断进行补充完善。根据**乡的实际情况,将苹果产业生产技术的研究重点应放在无公害生产资料的引进、改善土壤结构和筛选先进实用技术的创新与配套上,通过认真系统的试验、示范和应用效益评价、制定出符合**乡实际情况的苹果产业生产技术规程,以实际效益引导农民主动参与果产业发展。

8、扶持和引进龙头企业。苹果产业生产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国际化定位、工业化管理、市场化推进、信息化带动的指导思想,走品牌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而龙头企业是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的关键,因此应大力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形式,建立有规模、上档次的优质绿色苹果产业生产基地,严格遵循苹果产业必备的条件及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经营,培植苹果产业名牌,申请注册商标,实行产销合同化、利益共同化,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包装,齐力打造名牌,拓展市场,真正体现苹果产业的自身价值和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9、大力提高**乡绿色苹果产业的社会认知度。**乡苹果仅仅是打开了**市的市场,如需占领更广阔的市场份额,还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会议、展销活动等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宣传**乡苹果,提高全社会的认识,扩大**乡绿色苹果的影响,激发企业投资苹果产业开发的积极性。

苹果产业的生产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法规、标准、监测、技术开发、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果品包装销售等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农户、科技推广部门、企业、政府等方方面面共同努力。从各部门、各要素、各环节入手,合作协调、环环相扣、紧密配合。只有行政、技术、生产、经营、消费多方都积极行动起来,我们的果业才能持续、高效发展。

下载苹果标准化生产调研报告(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苹果标准化生产调研报告(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标准化调研报告(5篇)

    员工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一、 调查分析目的为改善和优化现有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了解员工对公司相关流程的满意度,促进管理体制完善。此次问卷调查采用半开放半封闭式问卷调......

    金红苹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苹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XX苹果是**镇重要的优势农产品,已经成为**镇对外宣传的重要名片、强镇富民的重要产业。当前林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如何进......

    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苹果产业是我省在全国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是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为了全面掌握我省苹果产业发展的成效,找准影响发......

    吴忠市苹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市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马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

    苹果产业发展壮大调研报告(5篇)

    我县苹果产业历经“七五”起步,“八五”发展,“九五”提高,“十五”跨越四个阶段,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下,苹果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四大关键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和......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调研

    一、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在思想认识上尚存在着重罚款轻培训的倾向。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管理中罚款成为重要手段,以罚代管、以罚代培现象很普遍。......

    工会标准化建设调研报告

    广丰县供电限责任公司 工会工作专题调研情况汇报为切实加强工会标准化建设工作,更好地履行工会的各项职能,进一步探寻工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工作方法,根据市公司饶供函„2011‟3......

    工会标准化建设调研报告

    广丰县供电限责任公司 工会工作专题调研情况汇报 为切实加强工会标准化建设工作,更好地履行工会的各项职能,进一步探寻工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工作方法,根据市公司饶供函〔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