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视野角度下的林业可持续发展

时间:2019-05-13 16:0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现视野角度下的林业可持续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现视野角度下的林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篇:浅谈现视野角度下的林业可持续发展

浅谈现视野角度下的林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林业的核心和基础,在生态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

前言: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现视野角度下的林业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过不断的发展,对于现代农业大定义也在不断的变化。

现视野角度下的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

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林业可持续发展有关内容介绍

2.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到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以发挥其多种功能,并且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林业。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总目标是林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林业不仅从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良好的环境及主要林产品持续生产等方面,反映了现代森林的多重价值观,而且对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现代化生态城市建设、新时期新农村建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城市低碳经济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几乎渗透到人类生存时空的每一个领域。

2.2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主体,是巨大的绿色宝库和绿色屏障。引入城市森林是人口、经济高度集聚的城市的最佳选择。发展城市林业是建设生态型城市不可动摇的战略举措, 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独特的功效。它在消除噪声污染、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据汪嘉熙等在 1976 年对南京市绿化减噪效应进行的研究表明,30m宽的杂树林,与同距离的空旷地相比,可减弱噪音 8~10dB。植物是环境中 CO2与 O2的调节器,通常每 hm2

森林每天可消耗 1000kgCO2,放出 730kgO2。每人若有 10m2的树林,便可 满足呼吸氧气的需要。树冠能阻挡阳光而减少热辐射,总体来说,树木对局部的小环境能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着重要作用。在城市入风口与主风方向垂直处设置防风林带,可有效防风固沙。此外,森林在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改替城市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收有毒气体、监测大气污染、防火公路旁防雪等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 1hm2柳杉林每月可以吸收二氧化硫 60kg。实验证明,林木在低浓度范围内,可以吸收各种有毒气体,使污染的环境得到净化。

3现阶段林业可持续发展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3.1林业可持续发展遇到的问题

3.1.1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的状况没有根本扭转。我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61.52%,居世界第130 位。人均森林面积 0.132hm2,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 134 位。人均森林面积

9.42m3,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1/6,居世界第 122 位。

3.1.2 林业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适应市场经济支撑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处于起步阶段,吸纳社会投入生态建设、产业建设的难度较大,林业改革任务还很难巨。人工林经营水平不高,树种单一现象还比较严重。

3.1.3 林业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生物能源、木本油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刚刚起步,没有形成规模,做大做强林业行业任重而道远林业经营方式落后,仍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没有形成集约化经营。林业管理机制不健全,林地流失依然严峻,林地被改变用途或征占改变为非林业用地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3.1.4 林业基础设施和支持保障能力依然落后林业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市、县和基层林业部门正常经费难以保障。人们生态保护意识还不强,毁林犯罪时有发生。林木过量采伐仍相当严重,一方面可采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超限额采伐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3.2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2.1 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策略之一是科技的发展。依靠科技发展经济,是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不合理的林业经济结构、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的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立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建立森林生态环境资源监测体系;制定科学的林业分类经营的标准;确立森林生态环境价值科学评价体系;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管理创新机制;建立森林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3.2.2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抓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立起以速生丰产林基地为核心,点、片、线、网相结合,布局合理的平原林业体系;调整平原林种、树种结构,进行立体开发,农林复合式经营,增强平原林业自身发展能力;开拓木材利用途径,优化产品结构,形成以龙头产品为依托的企业集团,并进一步完善平原林业服务体系。抓好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提高丘陵地区林地生产力。

3.2.3制定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法制体系。

通过政策引导和调控,法律规范约束和行业标准规范,促进全社会对林业的参与,消除非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强化林业管理;运用税收、金融、价格、投资等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调整利益结构,保证林业投入和防止短期行为。建立健全营林、林木采伐、林木种子经营、森林公园管理等地方性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林业生产秩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林木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3.2.4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落实

加强人民生态意识,将林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林业可持续发展,为林业建设献出自己应尽的义务。普遍提高全民行动的生态意识,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强化行政领导和技术指导,建立和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

结语:当前,林业问题己成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核心问题,保护和发展林业己成为缓解生态环境危机和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之一。科学合理的发展林业,使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整体发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先群,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想法,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2]龚子才,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林业,2010

[3]黄明,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现代林业,2009

[4]全龚,林业可持续发展实践途径的探索,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11

第二篇: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我国正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有建立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及考核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旅游规划,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提倡绿色低碳发展,倡导游客文明消费;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投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关键词]生态文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198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旅游业属于资源消耗相对较低、环境破坏相对较小的产业,是较为典型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但仍存在着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随着人类的环境意识的觉醒,旅游市场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旅游业自身不断寻求可持续发展,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大众旅游提出质疑,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旅游循环经济、洛哈思旅游等新的旅游发展方式。

当前,我国正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因此,从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探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生态文明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1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近年来,源于低碳经济的盛行,在可持续旅游的前提下,Tang等分析了“低碳旅游”的基本概念,主张通过节能减排获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更大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所谓旅游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在保持和增强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目前旅客和旅游地居民当前的各种需求,即在旅游业发展中,既要保证旅游业的经济增长,又不能破坏环境,还要兼顾社会文化因素,尽量做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协调发展。

22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学术论文大多是近些年的研究成果,在CNKI中以“生态文明”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0篇(时间截至2016年3月),主要集中在2008年以后(共计53篇,占了8833%)。由此可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文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旅游业由于自身内部构成的多元性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紧密关联性和敏感性,各要素随机性和不确定的变化都会导致旅游系统的复杂性加剧,无论是在旅游系统的内部构成中还是在旅游系统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中都存在着大量的能量、信息和物质之间的复杂交流。将生态文明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可以发挥二者各自的长处,同时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野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比较系统、合理、公平地配置各项资源和生产要素,而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又可以为旅游系统的研究注入历时性的意义。

3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31游客及当地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不高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尤为迅速,2015年,国内旅游总收入增长19%,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0亿人次,年人均达3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入境旅游约133亿人次,出境旅游约12亿人次。目前,全国星级饭店总数达15万家,旅行社达27万家,各类旅游景点景区达2万多家,其中,5A级景区超过210家。在各大旅游景点景区中,仍存在各种不文明现象,如乱写乱刻、随手丢垃圾、随意攀爬文物,广大游客和民众生态文明意识不够,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虽然有些景区景点有宣传标语,例如违者罚款之类的,但没有具体实施,所以,对游客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32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破坏生态环境

在对旅游景区景点进行规划开发时,未能保护好山体、河流、湿地、生物多样性等生态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山体、植被、水系,这些破坏必然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种影响如果不超过环境的承载力,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心,但人们往往在追求旅游的经济利益时,容易忽略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如果长期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必然会导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破坏主要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超额利用。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节约资源作为根本之策。加强水源地保护,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33缺乏生态环境的相关保护措施

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旅游业快速发展,由于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积累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进入高发频发阶段。例如,因为经济利益上的驱动,部分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自然景观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全国江河水系、地下水污染和饮用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有的地区重金属、土壤污染比较严重,全国频繁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污染天气,有些城市已经很少见到蓝天白云。这些突出的环境问题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和损害,社会反映强烈。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环境保护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

34生态旅游景点景区游客严重超载

生态旅游景点景区因其原始性、自然性、生态资源脆弱性、生态环境敏感性,所以需要良好的保护,一般不允许有超容量与超限度的人为开发和干扰活动。生态旅游的开发必须以生态环境容量为依据,但有些景区淡旺季区分明显,就容易造成旺季旅游景区超负荷运作,给生态旅游区域的生态景观和自然遗迹带来严重的破坏和影响。故宫从2008年起逐步建立监测信息平台,在多年数据研究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以及故宫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特点,限定单日接待人数为8万人次,当日游客达到8万后将关闭窗口停止售票;另外,故宫还于每年的11月1日起至第二年的3月31日(不含元旦、春节假日期间),网上以20元(不含钟表馆、珍宝馆)的半价出售优惠门票。

第三篇: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1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

袁名松

(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安顺 561000)

[摘要] 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贵州在发展生态经济、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各种保护生态环境行动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为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后我们要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下,推动贵州的投资建设、工业建设、农业建设、服务业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贵州应当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顺应人民群众对实现贵州经济后发赶超的期朌下,走有贵州特色的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可持续道路。

[关键词] 生态文明;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深刻认识。赵克志在贵州省委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报告中指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高”。[1] 现在就近几年贵州在项目投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在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指引下,建好生态文明,认真抓好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谈谈些许看法。

一、贵州经济发展的现状

贵州资源丰富,山清水秀、空气怡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多彩贵州”形象已深入人心, 但贵州经济欠发展,2012年贵州GDP达6802.2亿,人均GDP19608.53元,位列全国后面。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深入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把保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使得近年来贵州经济逐见端倪。

1、经济高速发展

贵州在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6802亿元,增长13.6%;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财政收入1644.48亿元,同比增长23.7%;农民人均纯收入475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00元,分别增长14.7%和13.4%。贵州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在全国排位分别由去年的第29位、第2位均上升到今年的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第5位上升到第3位。

2、项目投资大幅增加

在2012年完成的项目投资额,工业是3126.2亿元、城建是1000亿元、房地产是1467.6亿元、公路是762.28亿元、铁路是264.44亿元、水利是1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85.9%、68%、37.1%、56.6%和13.3%。省委、省政府加快地完成270个重点项目投资649.5亿元。大幅度扩大直接融资规模资金324.4亿元,其中发行企业债券259亿元,超过历史总资金的3倍。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1)农业经济发展较好。2012年贵州粮食产量1079.5万吨,增长8.5%;油菜籽产量78.2万吨,创历史新纪录;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增产超过20%,这些都在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2)工业经济稳中求进。一是奋力发展能源工业,2012年全省电力装机容量为4010万KW,新增274万KW;发电量1572亿KW时,增长20.5%。二是努力打造特色食品、茶、民族

医药、烟、酒的五大产品形象,茅台酒生产达到3.26万吨,比上年增加2600吨,努力发展煤电铝、煤电磷、煤电化、煤电钢“四个一体化”。三是加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115亿元高技术产业,增长20%以上。

(3)服务业蓬勃发展。加快发展风景区旅游、红色旅游、文化旅游产业,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8%、30%。公路旅客周转量增长24%,货物周转量增长33.5%。另外,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会展、商贸等服务业,全年第三产业增长12.1%。

(4)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启动实施“八大科技工程”和“六大科技行动”,增加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7个,新建2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新增生产力促进中心39个,实施了46个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这些科技项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2.2%。

二、生态文明与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委十一届三次会议是在党十八大召开后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学习贯彻好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好生态文明,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1、改善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贵州省委十一届三次会议对党领导贵州人们落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的新开拓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会议中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而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胡锦涛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2] 可持续发展可以分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如果要使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那就要搞好生态可持续发展,即自觉地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和改善自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逐渐从“求温饱”转向“盼环保”、从“谋生计”变为“要生态”。近年来,贵州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完成植树造林1800多万亩,治理石漠化4800多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增加到42.5%。

2、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

生态文明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要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追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使经济与生态得到协调发展,从而促

[3]进生态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级经济形态,是生态文明的基石”。因而,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生态农业方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贵州要着力提高粮食单产,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150万吨以上。突出山地农业特色,推广种植大棚蔬菜、烤烟、油菜、茶叶、核桃、精品果业、中药材、油茶等特色优势经济作物种植,发展无公害的绿色产品。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必将促进贵州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在生态工业方面,贵州要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产无公害马铃薯、核桃、肉类等绿色食品,生产新能源电动车、汽车,发展煤基新材料、硅系列、高端化学品等原材料生态化工厂,大力发展以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等现有高端装备制造业,深入推进工厂规划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近来来,贵州省优化生态工业结构,提高产业配套能力,规模以上生态工业增加值增长25%。加大生产白酒技改和资产整合力度,组建“大茅台集团”,加快把茅台集团公司打造成千亿元级生态企业。

最后,在生态服务业方面,以旅游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强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积极发展大自然、休闲度假村等旅游,加大客源市场开拓力度。例如,贵州发展了神秘梦幻色彩的梵净山、水势浩大的黄果树大瀑布、有着“大自然的大奇迹”的龙宫等知名风景旅游,还展开了“遵义会址”的生态红色旅游,等等。

3、生态文明对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集中精力搞好贵州经济是省委十一届三次会议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建设好生态文明是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首先,用生态文明铸就贵州的健康体魄。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保护环境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协调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这样“多彩贵州”才既拥有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环境,又拥有繁荣富强的经济可持续增长。其次,以生态文明创造贵州的秀丽形象。即使人们拥有豪华的别墅,坐着奔驰的宝马,但吸收污染的空气、喝着浑浊的污水,也不能说我们搞好了贵州经济发展。实现贵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让人们过上环境优雅,健康幸福的生活。再次,以生态文明制度推动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如果建设好生态文明制度,以制度维护绿色环境,那就使农业、工业、旅游业等产业得到彼此协调发展,从而促进贵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以规范贵州公民的文明行为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宣传环境文化,开展生态道德意识和良好的行为教育,让每个公民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积极推动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视野下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建设好生态文明,就要大力实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

1、绿色发展是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公众逐渐意识到,美丽的山水、清新的空气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的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它更是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的首要条件。“绿色发展”的内容包括绿色能源、绿色工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多方面的范畴。实现贵州经济绿色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绿色发展需要测量水耗、能耗和节能减排,以及污水、生活垃圾的污染物治理,从而提高农产品、工业产品的使用价值。

第二,通过环境评估的标准来降低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耗率,良好的生态环境促使经济效益提高。

最后,绿色经济发展要通过强制性的和市场化的措施进行可持续地管理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让贵州经济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2、低碳发展是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碳发展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它的提出是为了控制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大力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坚持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4] 贵州正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作为一个正在跨跃发展中的多彩贵州必须承担国家责任,从而低碳发展是实现贵州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碳发展对于解决和摆脱工业文明日益凸显的生态和能源危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有效的低碳发展方式:其一,加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低污染、低排放的产业,强化对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其二,大力发展绿色农、林、牧、副、渔业,提高农村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其三,关停那些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产业部门,提高对能源、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其四,行政执法机关要加大对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单位、部门和个人的查处力度和惩罚力度,这样才能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得到和谐发展。

3、循环发展是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道路

循环发展是将过去以消耗自然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化为现在的再生资源和再生产品的“资源——生产——消费——资源”的反馈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贵州实现经济循环发展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是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二是组织开发有毒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造等技术;三是积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及时向社会发布循环经济相关的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四是加强各地区、各部门对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合作,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结语

总之,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是实现好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任务艰巨,需要一个攻坚克难的长期过程。如果我们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付出艰辛的汗水,那一定会促进贵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克志.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加快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N].贵州日报,2012-05-30 [2]胡锦涛.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切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N].人民日报,2004-03-11(1).[3]李永诚.试论生态文明、生态经济与绿色营销的互动关系[J].湖北农业科学,2010(3).[4]方时姣.绿色经济视野下的低碳经济发展新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4).作者简介:

袁名松(1977-),男,湖南人,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

第四篇:浅谈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

浅谈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

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搞好生态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可持续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已经深入到发展的各个领域。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严峻状况,要求我们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

党的十七大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目标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良好社会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和主力军,承担着生产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重大任务,发挥着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因此,积极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生态环境建设的观念

牢固树立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 ,把经济思想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变到以生态建设为主上来,生态优先是新世纪林业发展的主导思想,生态建设为主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根本需求,是坚持可持续经营的林业发展新路子,在实施“六大工程”、推进“五个转变”、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林业已经不是单纯的木材,而是生态环境、生态资源和因此而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们要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和优先的位置,从林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抓,全面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充分发展林区经济,发挥生态屏障作用。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思路

2.1 正确认识森林,永续经营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的再生性决定了永续经营的可能性,要改变林业的基本现状,必须实行森林资源永续经营。第一,必须重新认识森林资源的持续性及发展潜力,认识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对林业政策管理体制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第二,要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群落结构,培育速生优质新品种,使开发、营林、保护并驾齐驱,促进森林资源总量增长;第三,实施林业生态工程,生态工程中的生物措施应侧重种群选择及种群匹配工程,并考虑种群之间在生长时间、节律上的搭配,生态工程的工程措施应侧重生态环境重建中必须采取的技术。

2.2 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和管理,努力扩大森林面积

森林资源是建设绿色屏障、办好绿色产业、发挥林业三大效益的基础。开发林业首先应当做好资源培育、资源保护和资源管理工作。森林兼有三大效益,关系到当前和长远的利益。林木生产周期长,破坏容易恢复难,这个特点决定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这项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2.3 依靠科技开发林业

现代林业的核心问题是发展生产力。要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经营,必须全面实施科教兴林的发展战略,围绕林业良种壮苗选育、速生丰产林建设、中幼林抚育、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以及提高造林成活率、森林覆盖率、立体开发、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等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及其研究成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一手抓单项技术的重大突破,一手抓现有林业技术及相关技术的集成、组装、配套,全面依靠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林业科技总体水平和林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1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坚持用生态文明思维谋划林业建设与发展,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提高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把关系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重大项目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置于生态合理性平台上进行研究和思考,把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置于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围之内,避免出现单纯依靠资源投入增加经济总量、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3.2 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和命脉,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实施天然林和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四期”防护林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工程项目,严格保育和科学经营好森林资源,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创新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对林地的依法保护,完善森林采伐利用管理政策,推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3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结合区域林业资源利用现状,按照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要求,因地制宜,加快林业经济结构调整,丰富林业产业建设内涵,拓展林业发展空间,形成有利于现代林业建设的森林经营、木材加工、野生动植物利用、林业资源开发、苗木花卉和森林生态旅游等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步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资源型林业向生态型林业转变,加快林业特色产品开发,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规模,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发展循环经济。

3.4 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和森林文化、生态文化工程建设,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善待环境的良好生活习惯。构建绿色文化,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绿色家园,开展绿色教育,增强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每个公民自觉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3.5 传播生态文化知识

生态传播是人类与生态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传播活动。生态传播既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发挥林业主阵地作用,在全社会普及科技知识和生态理念,全方位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突出生态文化宣传,引领绿色文明健康,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舆论与宣传氛围。

3.6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制保障,注意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的危害问题,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科技、法律等手段,切

实调动各地、各行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并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物质生产与人的文化素养及精神需求的平衡关系,“四个文明”一起抓,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深化改革

一是深化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今后我们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建设,进一步扩大公益林补偿面积 ,提高地方公益林补偿标准 ,加快对山区、平原天然林和荒漠林资源的全面保护;商品林业按照基础产业进行管理,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政府给予必要扶持。凡纳入公益林管理的森林资源,政府要以多种方式对投资者给予合理补偿。

二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要坚持实行“谁造、谁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调动林权所有者的造林积极性,要加快林权证的发放,要在明确林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活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允许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进行合理流转。

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让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林业决定和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努力推动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全面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世梅.加快生态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J].甘肃林业,2005.[2]周生贤.发展林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J].求是,2004,(22).[3]李湘林.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证[J].新疆林业,2005.[4]曹云.实行生态补偿促进和谐发展[J].中国林业,2007,1A:4~10.[5]陈钦.公益林生态补偿的理论分析[J].技术经济, 2007,4:82~84,128.[6]李林立.生态补偿在实现森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效应研究——以湖北神农架为例

[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1:162~165.

第五篇:林业可持续发展及生产措施

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及生产措施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林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林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这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

第二阶段是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1978-1992),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但由于对改革的目标认识不足,林业改革的进展,远远落后于其它部门,迄今未走出一条可行之路。

第三阶段始于1992年,受世界环璄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现状的影响,我国的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但这一过程非常漫长。特别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林区分布不均匀。一般说林区多在山区,而这些地区也是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因此,基于经济的诱惑,各地破坏性掠夺式采伐利用仍时常发生。这一时期林业的发展必须落实到林业的科学经营上。这也就提出了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营模式。

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1 林业的生态效益的重要性

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在这三种效益中,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实质上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林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有时一致的。

.2 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时期,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增长环境恶化的巨大报复,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在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的时期,不仅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当然,我们应注意,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并非消极的注重,而是积极的注重。如果采取消极的注重,即单纯注重生态环境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那么,终究会因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经济效益滑坡,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会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失去现实意义或物质基础。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应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我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 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

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3 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

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4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大力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实践中的对策

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 林农结合式。

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备的生态经济兼作。如实行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种植模式,最终使退耕还林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良机,同时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果。.2 造林规模化。

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力度明显加大。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经济型林地为主。

下载浅谈现视野角度下的林业可持续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现视野角度下的林业可持续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做好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如何做好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自然环境条件还是......

    林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林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学习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富村镇林业站樊天佑 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要进一步推进我镇林业建设......

    视野决定思路,角度决定高度(合集五篇)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立足我校教育发展实际,以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工作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深入......

    《比较视野下的外国文学》

    一,写出外国文学名著二十部。(20%) 《安娜卡列宁娜》《老人与海》《红与黑》《呼啸山庄》《基督山伯》 《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爱玛》《曼斯菲尔德庄园》《威尼斯商人......

    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推荐)

    多年来,经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我县林业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造林绿化成效显著,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进一步加强,全县生态林业建设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一些地方破坏森......

    浅谈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是指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

    林业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措施论文

    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讨论林业在生态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树木可以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阻隔风沙、固结土壤,从而改善生态系统,树木也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资源之一,因此,对林......

    浅谈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浅谈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关键词 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论文摘要 我国正处在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过渡时期,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林业发展的核心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