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经验交流材料
树生态园区理念 促山林经济发展----×××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经验交流材料
×××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位于×××县×××镇,以×××村为核心,覆盖×××等4个行政村,园区规划面积约5000亩。园区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以畜禽的养殖、有机粮油及设施蔬菜、山林经济为主导,发展循环经济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流域地处×××北部浅山丘陵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总面积68.9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16721亩,其中水田6831亩,1999至至今年共实施退耕还林7887.5亩,荒山造林3500亩,森林覆盖率76%,山林资源呈多样性、分散性特征,被誉为“天然氧吧”和“生物基因库”。当前,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我镇党委、政府通过多方调查分析,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区域优势,按照十四次党代会会议及市县关于发展山林经济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提出了重点培育油茶、有机粮油、苗木花卉、食用菌、优质干果、畜牧养殖和林下养鸡“七大基地”,壮大山林资源利用、富硒食品加工利用、旅游资源开利用“三大品牌”的总体思路,成立了以重点发展山林经济的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关配套奖补政策,力促山林经济快速发展。我们的做法是:
一、夯实基础,建强基地
近几年来,我镇共完成退耕还林7887.5亩,荒山造林3500亩,拥有活立木蓄积量达73.8万立方米,以干果为主的山林产品年产销量达到50吨以上,初步建成油茶、干果、药材等基地,但由于×××特殊的地理地貌和气候条件,山林资源品种多、总量小,只能在精细化上做文章,坚持以林上产品开发、林间经济发展、林下特色种养的立体式、综合性开发山林经济为目标,突出抓好基地建设,走现代山林产业发展道路。以镇内丰富的珍稀树种资源为依托,努力扩大以培育珍稀植物、根雕盆景为主的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模,打造特色秦巴苗木花卉培育基地;坚持以低产园改造、标准化建园为重点,大力开发油茶、核桃、板栗、等干果产品,着力打造优质干果基地;充分利用广阔的林地资源,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稳步扩大林下魔芋、烤烟等林下种植业,打造特色优质林下种植基地;围绕生态、纯天然、保健的绿色食品需求特点,大力发展林下养殖等特色养殖业,打造特色林下养殖基地。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园区内产业大户蓬勃发展,涌现出了以×××绿色养殖有限公司、×××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初步建成×××油茶基地、×××有机粮油基地、×××苗木花卉、×××食用菌基地、×××优质干果基地、×××畜牧养殖基地和×××林下养鸡基地,在“七大基地”内共发展油茶种植2000亩、有机粮油种植5000
亩、苗木花卉种植560亩、养猪大户156户、林下养鸡大户15户、特种水产养殖12户、发展是有食用菌种植30万袋、烤烟800亩、设施蔬菜大棚300亩、种植薄壳核桃800亩。
二、抓管理,夯实责任
一是搭建行政推动平台。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副镇长及相关站所为成员的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7个基地服务队,由联村领导负责,联村干部为成员,制定了工作制度,夯实了工作责任,确保了基地有人抓、产业有人管;二是强化服务意识,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制定了《×××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实施意见》等文件,在基地建设、龙头培育、市场拓展、科技服务等方面落实具体有效的支持政策,集成投放涉农项目。坚持“政策向产业集中、项目向基地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的思路,整合涉农项目集中投向特色产业,发展产业大户。
三、抓引资,培训大户、强化带动
一是引进业主,培育大户建基地。我们坚持以“市场引业主、业主拓基地”的思路,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以土地流转为切入点,加快招商引资宣传力度,搭建优良的投资平台,引进业主投资×××,创办企业。另一方面积极与外出务工能人联系,劝其返乡创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止目前,全镇引资500万元建×××油茶基地2000亩;引资600万元,对×××绿色养殖有限公司进行扩建,已建成陕南第一
自动化养鸡场全自动密闭式鸡舍2栋,日产鲜蛋3万余枚;引资150万元建立了龙垭养猪培育基地,建标准圈舍10栋,面积2000平方米,年出栏生猪2000余头;引资180余万元新建×××食品有限公司,对豆制品、腊肉、兔肉等特色小吃、无公害蔬菜进行加工包装;引资35万元,建×××肉兔养殖场;引资160万元建成×××苗木花卉基地560亩。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学习培训,发展产业大户。先后召开养鸡、烤烟、香菇、蚕桑、生猪等农业科技培训会23场次,累计培训群众3000余人次,组织到外学习考察7批次。通过学习,×××村在村干部的带动下,发展香菇种植大户22户,种植香菇30万袋;×××村发展有机水稻50亩、蔬菜种植大户4户,建大棚30亩。三是培训协会组织带动。围绕提升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序,注重发挥协会组织的利益联结作用,提升产品的规模,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全镇组建了6个产业协会,辐射带动农户1000余户,建立了“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上联市场,下联农户,多方共赢的局面。
四、抓服务,科学种养、增加效益
一是建立病虫害监测防预体系。对境内病虫害定期监测,出现病虫情况及时通知农户进行消杀和预防,有效阻止疫情及病虫害的蔓延,减少养殖户的损失率;二是加大科学技术培训,除集中学习培训外,镇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带领技术人
员,深入到农户家中,现场传授养殖方法和疫病防疫要点;三是提高科技含量,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全镇养猪大户均采用正大标准规模建设。秦盛绿色养殖有限公司与正大公司合作,建立的全自动密闭式鸡舍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养鸡技术,与传统养鸡技术相比,现在的养殖技术基本消除疫病风险,由6%降低到万分之一,产蛋率由90%提高到97%,节约饲料、人力成本20%。×××村从×××聘请专业香菇技术人员,到村对香菇种植大户进行全程服务,有效降低了种植风险。
五、抓市场,强化品牌、扩大影响
一是搭建市场交易平台,充分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实施产品宣传。相继组织相关企业参加“×××龙舟节”、“中国×××油菜花节”等重大活动期间举办的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加大产品宣传,提高产业知名度;二是积极拓展销售市场,以协会为主体,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方面积极与本县各大超市签订销售协议,以“营养餐工程”为契机,大力发展养鸡业。另一方面积极与市、省较大销售商联系,扩大销售渠道及范围;三是积极创建×××品牌。×××有限公司已成功注册“八喜”商标,×××鸡蛋因产地多含富硒,正准备申报注册“富硒鸡蛋”商标。
×××园区建设在政策推动、技术服务、规范管理、项目倾斜的诸多合力下,山林经济发展迅速,示范作用明显,为全镇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招商、服务、管理力度,努力把×××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打造成为浅山丘陵精品示范园区。
第二篇:生态农业高新示范园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生态农业高新示范园区项目可行性分
析报告(总稿)
总体思路:
通过对场地现状分析,以营造乡野气息浓郁的田园风光为规划目标,将场地划分为科技示范园区、农事体验园、花艺游赏园区、果蔬采摘园区四个园区。结合每个区的主题,在区域内布置安排景点,建设休闲娱乐、风景游览、观光采摘、会议度假、品种展示、农业生产、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高薪技术和生态观光庄园。
一、项目背景
该项目是以农业观光基地并充分集合当前生态养殖基地,并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运行模式进行经营管理,辅以旅游设施和服务,经过精心规划设计和施工,将农业的生产、生态与生活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一片富有田园情趣和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科技生态观光园。
二、规划范围
本农业示范园区位于镇,规划占地面积亩。基地三面环山,行程天然屏障,植被丰富,小气候环境条件优越;交通便捷,从丘陵到天地,再到村庄,呈现三级梯度式变化。基地被连绵的山丘自然划分为几个 地块。
三、规划原则
3.1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是创造园区安静、适宜、自然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基本原则,是提高园区景观环境质量的基本依据。在保护利用的基础上,结合地方风格,正确开发现有资源,充分发挥生态作用,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2参与性原则
应因地制宜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展一系列的可参与性的游赏活动,吸引游客广泛参与到园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游客更多层面地体验农村生活,欣赏农业景观,使游客陶醉于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氛围。
3.3文化性原则
深入挖掘本地地方文化塑造农业观光园独特的文化内涵,并阐释原始农业文明、传统农业文明和现代农业文明的不同内涵,在旅游规划中发掘和培育农业观光园的文化意义,提升其文化价值。
四、战略定位
本园区以现代农业为依托,以“生态农业、健康绿色”为经营特点,以现代科技、农业观光为特色,突出展示现代农业设施、新品种、新技术、经济果林、风景林、生态休闲等特色,建设休闲娱乐、风景游览、观光采摘、会议度假、品种展示、农业生产、科技研发、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 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生态农业现代园。
五、规划理念
割据现状,规划理念是回归自然,即游人的心理历程:融入自然——品味自然——回归自然——生态自然。
回味60年代到80年代小时候农村生活的特性,回味这年代中生
活的生态,自然与童真。
利用植物、动物造景,生产为辅,充分体现现代农业之本源。旨在营造这样的氛围:即游人穿行于各种农业元素之间,体验农耕生活、了解农业文化、感受农业文明,在此过程中返璞归真,获得游览乐趣。可以说,我们在做这样一种尝试,即以园中的植物、动物为本,因地制宜,同时营造各种景观使游人融入其中,与自然和谐共生。游人在园中是游客,更是自然中的一员,既是参与体验者,又是主导这一切的“主人”。我们希望提供休闲度假服务的同时,也能成为游人心灵的家园,回归人性的淳朴自然的场所。
六、总体布局
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机械生产再到科技经营的漫长过程,规划方案的总体格局以农业发展为时间轴,将基地分为:科技示范园区、农事体验园区、花艺游赏园区、果蔬采摘园区四个园区。
1、科技示范园区:产业开发、科技研究、科普教育;
2、农事体验园区:餐饮度假、专家公寓会所、认养种植基地、陶艺参与;
3、花艺游赏园区:林木观赏、花卉欣赏、花艺游乐、花房休
闲;
4、果蔬采摘园区:四季鲜果采摘、林地狩猎、观光垂钓。
七、规划构想
7.1科技示范园区
1、引种驯化(种子资源驯化)
2、特色蔬菜瓜果(精品花果茶种植)
3、组织培养(种苗培养)
4、种苗生产(种苗生产)
5、科技中心(科研中心)
6、科普教育中心(农耕工具展示展览教育科普中心)
7.2农事体验园区
1、农韵悠歌(核心区域主干道,叠层错落)
2、平湖塔影(主干道周边的观光小道,以葡萄架,猕猴桃)
3、悠谷酒店(会议、专家楼公寓,会所)
4、悠谷花溪(利用错落的田地,营造花卉景观)
5、竹篱生风(隔离出小块的耕作区域,供认养种植)
6、精耕细作(酒坊制作,陶吧演绎)
7.3花艺游赏园区
1、清风碧水(人工荷塘)
2、七彩花田(根据四季不同,种植不同花草,景色层次)
3、绿谷翠溪(叠层错落,溪水潺潺)
4、获影浮动(观赏鱼)
5、芳香花园(独立的阳光花房,私密)
6、绿荫林苑(林下小憩,苗木培育)
7.4果蔬采摘园区
1、仙踪之旅(观赏花果)
2、蟠桃之约(采摘)
3、守株待兔(狩猎)
4、鱼跃龙门(垂钓)
5、烟熏火燎(烧烤)
6、满载而归(礼品)
第三篇:生态农业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实施浙江省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意见
各市、县(市区)农业局、财政局(宁波不发):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我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根据省“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在全省指导建立一批不同模式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现就实施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充分运用生态学、系统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立足我省的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和经济社会的先发优势,因地制宜、突出产业特色、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使农业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农产品质量更加安全优质,走出一条新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路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建设原则。一是坚持协调发展原则。园区的选址、定位应紧密结合区域性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地方特色产业。园区规划应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与新农村发展规划等相协调。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同时,切实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主导产业向纵深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化运作、多元化投入原则。因地制宜采用灵活多样的投资运作方式、产权和运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以业主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投入机制。四是坚持突出创新,效率优先原则。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同时,结合当地实际加大科技与管理创新力度,把创新的理念贯穿于园区的建设发展。通过整合各类农业园区、农产品基地等,巩固、提升现有建设成果,把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高效生态农业样板与示范窗口。
二、建设目标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立足生产发展、人与自然和谐,通过对种养加一体、生态养殖、立体种养、有机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等发展模式的合理组合应用,努力使高效生态农业园区达到基础设施完备、产业优势突出、科技应用领先、服务体系健全、服务方式高效、生态环境良好、产品优质安全的建设目标,把园区建设成为效益农业的集聚区、优质安全农产品的生产区、休闲农业的观光区和现代农业的先行区。“十一五”期间,全省建设以粮油、蔬菜、茶叶、柑桔、特色小水果、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畜禽养殖、休闲农业等产业为重点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100个。
三、建设标准
(一)园区规划
1.选址科学合理,生态环境好,主导产业的区域优势与特色明显,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其中,畜牧类园区须距交通要道、学校、居民区500米以上,离城市规划区、其他规模养殖场、畜产品加工厂2公里以上。
2.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合理布局,规划科学,建设内容符合循环经济与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可操作性强。
3.投资估算合理,资金筹措方式可行。
(二)基础设施
1.种植类
一是沟、渠、路配套合理,排灌方便,用电便捷、安全。
二是核心区面积一般连片集中500亩以上(花卉苗木类核心区面积300亩以上),良种覆盖率96%以上。
三是有采后处理场地等配套设施。其中,茶叶园区有标准茶厂,并达到《茶叶加工场所
基本技术条件》省地方标准要求。
四是核心区内喷、滴灌等设施齐全;病虫综合防治、产品质量安全速测、产销信息网络等设施配套。蔬菜、花卉类园区核心区标准大棚面积达50%以上。
2.畜牧类
一是有独立的生产区、生活管理区、粪便处理区和病畜隔离区。
二是畜舍排列整齐,结构科学合理,生产工艺先进,实现粪尿、雨污分离,牧场周围有绿化隔离带。
三是园区规模原则上要求:生猪存栏1万头以上;奶牛存栏1000头以上;种、蛋禽存栏分别为1万和3万羽以上;肉禽年出栏5万羽以上。
四是兽医室、饲料仓贮和畜禽粪尿处理设施完善。奶牛园区有配套挤奶设备和青贮窖,生猪园区有隔离舍和肉猪出售台。
3.综合类
一是核心区面积要求连片集中1000亩以上,且有1个产业功能区块面积达到相应专门化园区标准的75%以上,或两个产业功能区块面积均达到相应专门化园区面积标准的55%以上。
二是沟、渠、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合理,排灌方便,用电便捷、安全。养殖区块还应有独立的生产区、生活管理区、粪便处理区和病畜隔离区。
三是主导产业区块配套设施、设备标准达到相应专门化园区标准。
四是核心区种养类产业区块生产工艺、处理场地等标准符合相应专门化园区标准要求。
(三)机制与管理
1.当地政府重视,并列入当地政府部门的重点工作。
2.组织实施主体明确,生产经营实行企业化运作。
3.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责任明确,有一套较为完备的管理办法和考核、奖惩措施。
4.园区与科研院所、工商企业等单位的合作机制健全,管理科学、规范。
5.有产前、产中、产后自我服务组织。
6.带动作用强,能指导和带动周边地区农民的产品生产。
7.在产业化经营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科技水平
1.有注册商标和品牌。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农药、化肥、药物等投入品符合农产品安全生产要求;主导产品有生产技术标准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达到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
2.有较强的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能力,积极引进、转化和创新应用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优良新品种和适用先进设施。
3.主要从业人员持有绿色证书,或具有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以上劳动力比率达60%以上。
(五)园区效益
1.经济效益好,单位面积产量与产值比周边同类产业区高15%以上。
2.社会效益好,园区建设推动集约化生产水平提高,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率,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区域未来发展具有潜在的发展优势。
3.园区建设能有效改善当地农业发展条件,有利于当地传统农业提升、生态环境改善、农业功能拓展和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致富农民、发展农村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主要建设模式
1.设施栽培模式。以工业化装备和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为基础,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地膜覆盖,大棚、温室、无土栽培等多种方法,营造“全天候”的农业生产条件,创造具有更高产出率的光照、热量、气温和土壤等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作物常
年生产、多季收获、优质安全、高产高效。
2.生态养殖模式。通过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网络技术,把工厂化集约生产嫁接到生态化养殖上,对生产过程进行标准化、企业化和精准化管理,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生产出具有天然养殖特性的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品质和价值。
3.立体种养模式。把种植业和养殖业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优化组合,依据动植物生态共生圈、食物链和循环经济原理,充分挖掘农业资源的生产潜力。
4.种养加一体化模式。把具有产业关联度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紧密地结合成有序的产业链,使农产品得到循环利用,多次增值,开发创造多种功能,不断提高农产品效用和附加值。通过农业产业链延伸,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充分挖掘农业增效和吸纳劳动力的潜力。
5.休闲农业模式。依托农业主导产业,通过对田园景观、自然生态资源、环境资源与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等的规划设计及利用,把生产、生活与休闲、生态有机结合起来,开发、拓展农业文化、生态等功能,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五、建设内容与要求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按照园区的规模和功能,建设较高标准的农业生产或加工、销售等配套的基础设施,包括园区的沟渠路、生产经营用房、机电灌溉、农业机械、设施大棚、生产加工和管理调控等配套设施装备。对于由其他各类园区或基地改造提升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采取缺什么补什么,进行提高完善。
2.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要求园区从实际出发,建立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机制,采取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规程,组织生态化生产。在肥药施用上,推广应用减量增效控污技术,积极应用有机肥、生物肥等生态肥料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畜禽养殖上,实行生态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现代养殖模式,建立沼气工程等能源环保设施,加强排泄物治理,积极推广“猪-沼-作物(果)”等农牧结合的生产模式,加强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
3.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品牌建设。建立严格的标准化规程和制度,在生产、加工、储藏和营销等各环节,全面推行标准化和绿色生态化技术。严格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定期检查档案记载情况,切实按照规定标准,实行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准入”的全程标准化和质量安全控制。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打造农业知名品牌、文化品牌和绿色品牌,创立优质农产品名牌产业链。
4.创新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园区科技含量。根据园区承担的示范引导功能的要求,建立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机制,创新应用农业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开发等先进技术,全面推广应用各项成熟的生产技术,努力培育和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加强试验示范,提高农产品质量。建立农民信箱,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技推广和农业生产管理方式。
5.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培育园区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带头人,通过多种形式努力强化园区组织管理、生产经营和技术科研等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掌握科学种养技能、先进装备使用技能和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支持鼓励他们参与园区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充分利用园区的技术集聚区效应和基础设施优势,加强对周边农民培训,发挥农民现代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和示范基地的作用。
6.引入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创新经营管理机制。采取资本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方式,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规律、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园区集聚优
势,创新产业化发展组织体系和生产模式,积极开展定单农业,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与农民接成利益共同体的联接机制,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又快又好发展。
六、项目申报与管理
1.根据中央、省农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和示范园区建设标准,从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出发,选择生产设施等基础条件较好、区域性和代表性较强的建设项目进行申报,以项目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2.园区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切实可行,实施主体、主导产业、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明确,功能设计合理,组织管理体系完善和管理制度健全。
3.项目申报采用《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申报材料必须明确项目起止时间,管理和实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实施详细地点,具体实施方案和预期实施目标,投资规模、筹资渠道和资金详实用途,具体建设内容和实施进度计划等要素。项目申报材料需附评估论证意见、市农业局推荐意见及其他必要的附件、附表、附图和资金来源证明。
4.项目以当地农业、财政两局联合文件形式通过 “浙江省农业厅网上项目管理系统”申报,并以正式文本形式送省农业厅2份,省财政厅1份。于2006年11月15日前上报。每个市园区建设项目原则上不超过3个,由省农业厅、财政厅组织专家联合论证,择优确定。对于省立项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省财政给予一定的项目资金补助。
5.落实责任,精心组织项目实施。各地要落实措施和内部责任制度,规范管理,加强指导、培训和检查,严格资金监管,保证专款专用和资金效益充分发挥,确保项目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项目完工后,各地要设立“浙江省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标志牌(样式稍后下发),并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总结,按规定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及时将项目绩效评价报告上报省农业厅、财政厅。
6.加强领导,加大投入。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任务重、涉及面广、投入大,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周密部署,加强领导,因地制宜地制订发展规划,出台相应激励扶持政策,调整优化投资方向与结构,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效应、园区业主的积极性和投入的主体作用,大力吸引其他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投资,不
http:///relevant/48340460_more.shtml
4月12日,由盐亭县农业局牵头实施的两河镇白虎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评审会在县政府常务会议室举行,县委书记丁湘,县长赖俊和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院代表就白虎村村庄发展规划、风貌整治和产业发展规划作了详细汇报,四川天朴农耕农经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就公司以树葡萄、甜柿、观光苗木为主的精致农业发展规划作了说明。各部门负责人对白虎村的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县委书记丁湘、县长赖俊对各公司为白虎发展规划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并要求白虎村的发展规划定位要准确,功能分区要严谨,近期发展规划和长远目标要明确,同时要注重与新村设施建设、城市建设和当地资源条件有效衔接,要按照“产业带动、旅游拉动”的现代观光农业标准高起点、高规格地打造和实施,带动盐亭农村经济发展
第四篇:法式生态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园区-PPP项目合同(编制大纲)
法式生态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园
区-PPP项目合同
PPP项目合同体系的合同组成
在PPP项目中,项目参与方通过签订一系列合同来确立和调整彼此之间哒权利义务关系,这些合同构成了PPP项目的基本合同体系。根据项目特点的不同,相应的合同体系也会不同。PPP项目的基本合同通常包括PPP项目合同、股东协议、履约合同(包括工程承包合同、运营服务合同、原料供应合同以及产品或服务购买合同等)、融资合同和保险合同等。其中,PPP项目合同是整个PPP项目合同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在PPP项目合同体系中,各个合同之间并非完全独立,而是紧密衔接、相互贯通的,合同之间存在一定的“传导关系”。
1.PPP项目合同
PPP项目合同是项目实施机构与中选社会资本签订(若需要成立专门项目公司,则由项目实施机构与项目公司签订)的约定项目合作主要内容和双方基本权利义务的协议。其目的是在项目实施机构与社会资本之间合理分配项目风险,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保障双方能够依据合同约定合理主张权利、妥善履行义务,确保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顺利实施。PPP项目合同是其他合同产生的基础,也是整个PPP项目合同体系的核心。
2.股东协议
股东协议由项目公司的股东签订,用以在股东之间建立长期的、有约束力的合约关系。股东协议通常包括以下主要条款:前提条件,项目公司的设立和融资,项目公司的经营范围,股东权利,履行PPP项目合同的股东承诺,股东的商业计划,股权转让,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组成及其职权范围,股息分配,违约,终止及终止后处理机制,不可抗力,适用法律和争议解决等。
3.履约合同
(1)工程承包合同。项目公司一般只作为融资主体和项目管理者而有本身不一定具备自行设计、采购、建设项目的条件,因此可能会将全部或部分设计、采购、建设工作委托给工程承包商,并签订工程承包合同。项目公司可以与单一承包商签订总承包合同,也可以分别与不同承包商签订合同。承包商的选择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于工程承包合同的履行情况往往直接影响PPP项目合同的履行,进而影响项目的贷款偿还和收益情况。因此,为了有效转移项目建设期间的风险,项目公司通常会与承包商签订一个固定价格、固定工期的“交钥匙”合同,将工程费用超支、工期延误、工程质量不合格等风险全部转移给承包商。此外,工程承包合同中通常还会包括履约担保和违约金条款,进一步督促承包商妥善履行合同义务。
(2)运营服务合同。根据PPP项目运营内容和项目公司管理能力的不同,项目公司有时会考虑将项目全部或部分的运营和维护事务外包给有经验的运营商,并与其签订运营服务合同。具体操作中,运营维护事务的外包可能需要事先征得政府方的同意。但是,PPP项目合同中约定的项目公司的运营和维护义务并不因项目公司将全部或部分运营维护事务分包给其他运营商实施而豁免或解除。
(3)原料供应合同。有些PPP项日在运营阶段对原料的需求量很大,原料成本在整个项目运营成本中占比较大,同时受价格波动、市场供给不足等影响又无法保证能够随时在公开市场上以平稳价格获取原材料,继而可能会影响整个项目的持续稳定运营,如燃 煤 电 厂项目中的煤 炭。因此,为了防控原料供应风险,项目公司通常会与原料的主要供应商签订长期原料供应合同,并约定个相对稳定的原料价格。原料供应合同一般会包括以下条款:交货地点和供货期限、供货要求和价格、质量标准和验收、结算和支付、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不可抗力、争议解决等。除上述一般性条款外,原料供应合同通常还会包括“照供不误”条款,即要求供应商以稳定的价格、稳定的品质为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原料。
(4)产品或服务购买合同。在PPP项目中,项目公司的主要投资收益来源于项目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收入。因此,保证项目产品或服务有稳定的销售对象,对于项目公司而言十分重要。根据PPP项目付费机制的不同,项目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可能是政府,也可能是最终使用者。以政府付费的供 电项目为例,政府的电 力主管部门或国有电 力公司通常会事先与项目公司签订电力购买协议,约定双方的购电和供电义务。此外,在一些产品购买合同中,还会包括“照付不议”条款,即项目公司与产品的购买者约定一个最低采购量,只要项目公司按照该最低采购量供应产品,不论购买者是否需要采购该产品均应按照该最低采购量支付相应价款。
4.融资合同
从广义上讲,融资合同包括项目公司与贷款方签订的项目贷款合同、担保人就项目贷款与贷款方签订的担保合同、政府与贷款方和项目公司签订的直接介入协议等多个合同。其中,项目贷款合同是最主要的融资合同,一般包括陈述与保证、前提条件、偿还贷款、担保与保障、抵销、违约、适用法律与争议解决等条款。同时,出于贷款安全性的考虑,贷款方往往要求项目公司以其财产或其他权益进行抵押或质押,或由其母公司提供某种形式的担保,或由政府作出某种承诺,这些融资保障措施通常会在担保合同、直接介入协议以及PPP项目合同中具体体现。
5.保险合同
由于PPP项目通常资金规模大、生命周期长,负责项目实施的项目公司及其他相关参与方通常需要对项目融资、建设、运营等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风险分别投保。通常可能涉及的保险种类包括货物运输险、建筑工程险、针对设计或其他专业服务的专业保障险、针对间接损失的保险、第三人责任险、政治风险保险等。
6.其他合同
PPP项目中还可能会涉及其他的合同,如与专业中介机构签署的投资、法律、技术、财务、税务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合同等。
法式生态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园区-PPP项目合同模板: 本合同于2017年【X】月【X】日由下列双方在XX市签订: 甲方:XXXX,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正式组织和存续的XXX机构,其住所为XXXXX,法定代表人为XXX;
乙方:XXXX,系按照其注册地法律设立、登记、注册及运作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其住所为XXXX,法定代表人为XX。待XXXX成立项目公司,并由项目公司与甲方签署本合同的补充协议后,乙方即指项目公司。第一条 定义与解释 1.1 定义 1.2 解释
第二条 声明与保证 2.1 甲方的声明与保证 2.2 乙方的声明与保证 2.3 各方的声明与保证 2.4 违反声明与保证
第三条 法式生态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园区PPP项目的合作范围和期限
3.1 法式生态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园区项目概况 3.2 法式生态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园区项目的合作范围 3.3 甲方前期投资的确认 3.4 法式生态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园区项目合作的排他性 3.5 法式生态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园区项目合作期限 第四条 前提条件
4.1 履行本合同的前提条件 4.2 前提条件的期限 4.3 前提条件的放弃 4.4 前提条件未实现 第五条 项目融资 5.1 乙方的融资责任 5.2 融资担保 5.3 甲方对融资的支持
第六条 法式生态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园区的土地指标和土地出让
第七条 项目建设进度 7.1 首期启动资金
7.2 法式生态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园区项目实施进度 第八条 运营和维护
8.1 法式生态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园区项目公司经营计划及财务资料的报告
8.2 法式生态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园区项目设施的运营和维护 8.3 运营协调委员会 8.4 审计部门的监管 8.5 履行义务 第九条 产业发展服务
第十条 法式生态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园区项目公司的成立及股权转让的限制
10.1 法式生态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园区项目公司成立 10.2 股权变更的限制
第十一条 政府购买服务的付费机制 第十二条 履约担保 第十三条 双方承诺 13.1 甲方的承诺 13.2 乙方的承诺 13.3 双方承诺 第十四条 保险 14.1 保险义务 14.2 需购买的险种
第十五条 守法义务及法律变更和政府行为 15.1 守法义务
15.2 法律变更和政府行为
15.3 不视为法律变更及政府行为的情形 第十六条 不可抗力 16.1 不可抗力事件
16.2 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期间各方权利和义务 16.3 不可抗力事件的处理 第十七条 甲方的监督与临时接管 17.1 甲方的监督权
17.2 法式生态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园区项目质量管理 17.3 中期评估
17.4 甲方临时接管的权利
第十八条 违约、提前终止及终止后处理机制 18.1 违约与赔偿 18.2 提前终止及处理机制
第十九条 法式生态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园区项目移交 19.1 期满移交 19.2 移交程序 19.3 提前终止的移交 第二十条 争议解决及法律适用 20.1 争议的解决 20.2 法律的适用 第二十一条 其它 21.1 环境保护 21.2 保密条款 21.3 税收优惠 21.4 通知 21.5 合同的文字 21.6 合同的生效 21.7 合同的补充 21.8 合同的附件
签署页】
本合同由以下双方于二零一七年X月X日在XX省XX市签署,以兹为证: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 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
第五篇:考察示范园区
考察示范园区
7月2日下午,河南省农广校到夏邑分校挂职锻炼的张久亮副校长,在夏邑县农广校校长何新明、财政局副局长吕运良等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了夏邑农广校科教兴农示范园——夏邑县卧龙观光农业园区。
园区负责人姚安民,向张久亮副校长等领导介绍了园区情况:园区流转土地1000余亩,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主要种植优质大棚瓜果、蔬菜、花卉、食用菌、粮食作物等;园区聘用离土不离乡农民工280余人,冷藏技师2名、保鲜技师1名,专业技术由县农广校提供支持;园区的中心议题是努力建成现代化、标准化生态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生产,建设新农村。
夏邑县农广校 郭建东 2014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