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新形势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思考
对新形势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思考
摘要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对学校师生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在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全面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功能,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觉性;要优化育人环境;要突出创新教育的主题;要体现学校自身的发展特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中突出精神文化的意义。学校不仅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而且是传播和创造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校园文化指高等院校以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大学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及其他文化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为表现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1]。建设高格调、高水平、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对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培养高素质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思考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变化必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教育发展,而教育发展又必将引起校园文化的巨大变革。毋庸置疑,目前校园文化建设充满张力,主要有如下特征:
1、认请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众所皆知,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及其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其内涵大致分为四个层面:(1)物质文化层面,即校园环境、教学设施等。(2)制度文化层面,即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规程,如各类制度、组织机构、岗位职责等。(3)行为文化层面,即师生共同的行为举止,并因此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校风、教风、学风等。
(4)精神文化层面,即校园的历史传统、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情操等。显而易见,校园文化以精神文化层面为核心,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层面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最终为精神文化层面的深化和升华服务。
2、重视了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思维观念有了明显变化。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立,特别是社会办教育的力度极大增强。增强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不仅是教育部门也成为政府部门的事情。由于政府行为的支持和参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获得更多的保障,建设的步伐也明显加快。许多学校完全改变了五六十年代旧校舍的模样,建起高楼大厦,拓宽活动场所,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使学校成为当地最富现代气息的乐园,适应和满足了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3、突出了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在社会大力投资改善办学环境的基础上,学校也不断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国家教育曾经颁布实施了。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一系列法规,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也先后出台了许多有关学校管理的制度章程,各级各类学校也能结合实际,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可以说,一个全方位实施制度管理的格局在高等学校已基本形成。
4、增强了校园精神文化的时代感。教育传统文化给校园文化以深厚的历史沉淀,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的校园文化作为开放的文化系统,同时接受着社会上各种文化观念和形态的渗透。特别是在跨入
21世纪的今天,校园文化的育人特征决定它必须考虑当今社会实际,使学生接受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
(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西方不良文化冲击和谐校园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 后,西方中心论者把西方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典范向全世界推广,我国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吸收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新鲜血液的同时,难免受到西方不良文化的强烈冲击。由于大学生的科学价值观尚不稳固,故而较易接受、移植和内化不良文化,比如,非理性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文化等等,这些不良文化的冲击造成有些学校的校园文化出现失衡和偏离主流文化的趋势。
第二,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目前多数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大部分都是知识型、娱乐型,多限于比如演讲、征文、唱歌、体育等传统活动。学术型活动较少,大多数学校一般每周不超过十个学术讲座(含对外交流),而且这些为数不多的学术讲座也只有少数师生才能够参与其中。与此同时,社会实践型活动在起点、实效性和计划性上也还有待提高。这种低水平的重复造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趋于弱化,闭门造车式的学术课余活动形式比较单
一、层次偏低,而传统文化中的僵化成分又阻碍了校园文化的更新和发展。
第三,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负面效应日益突出。信息化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窗口,并成为大学生生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网络中传递的空假信息、色情信息、暴力信息同时撞击着传统文明和道德观念;网络文化中一些叛逆、消极甚至颓废的东西使学生产生对学校教育的逆反心理,甚至将少数学生引入歧途。网络文化给青年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第四,特色文化不够明显、个性不够突出。许多高校片面追求办学规模和经济效益,在建筑风格、办学理念、专业设置等方面大同小异,在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管理制度方面也日趋同构,校训、校风、校歌、校徽和校园文化作品缺乏明显的学校特色,比如许多高校采用相似或雷同的词句作为校训,管理制度也是相互借鉴。校园文化是时代的也是历史的,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一个学校的特色文化应在学校发展的历史中提炼、在师生员工的生活中发掘,及时归纳总结并加以升华内化。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思路
(一)全面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功能,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校园文化对教育改革发展功效巨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师生文化、艺术、思想、情操和素养的自我深化,也是学校提高社会知名度的一种潜在因素。因此,必须使全体师生都能提高认识,端正观念,主动自觉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大体而言,校园文化具有以下四种功能:
1、熏陶功能。校园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人们在这一环境中学习、生活、工作,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之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它能够感染人的情绪,激励人的理想,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智慧,美化人的心灵。
2、凝聚功能。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所形成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能以一种非强制力量约束、感召、内聚着每个集体成员的心理意识,同时更能内化为成员的自觉行为,形成合力,共同指向学校的总体目标。
3、导向功能。校园文化内隐的理论、观念和校园文化外显形态的组织、活动、舆论,通过各种途径能积极渗透进而引导集体成员塑造良好形势,提高师生素质。
4、控制功能。校园规章制度、管理行为等显性文化具有强制控制功能,传统、习惯、理想、信念、道德标准、文明氛围等隐性文化又通常具有非强制控制功能。只有让全体师生都能清晰地认识到校园文化的内在功能,才能自觉主动地投入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真正发挥这项工作的实际效用。
(二)校园文化建设要优化育人环境
1、完善办学条件,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在校园硬件建设美化中通过精心设计,使之与教学工作相联系,较好地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如在教学楼悬挂名人像,张贴格言、警句,教室布置规范美观等,能够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审美功能。
2、加强以校风、教风、学风及校训、校歌等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浓厚的育人氛围。校园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不仅是思想教育的内容,又是学校群体精神面貌的体现,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具有直接性、深刻性和持久性。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可以把全校师生凝结在一起,从而在校园里建立起高度和谐、信任的友谊群体。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新时期的大学生兴趣广泛,只靠书本知识难以满足他们的要求,因此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学生特长,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三)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创新教育的主题
创新教育是当今乃至未来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及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并且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研究的热点。校园文化建设正是推进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因素之一,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其实质也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重视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他得以健康成长的品德基础,任何成功者脚下都会有坚实的品德作为基础。其次,在重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追求、敢于奉献的精神,努力提高他们的文明意识和文明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精神文化建设更上档次,更有时代气息。譬如对于制度管理、理想教育、政治立场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引导和培养都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具有学校育人的基本特征,以及适应学生心理和行为发展的科学性。
(四)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学校自身的发展特色
校园文化建设要遵循共性特征,也要体现学校个性。任何学校由于历史、传统以及客观条件的差异,都会各具特征,所以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培养个性。事实上,每一所高等学校都有其已经形成或者已经被人接受的精神财富。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精神文化的变化可能会更大,然而高等学校依然要体现出对优良传统的继承,因为科学而正确的继承正是发挥特色,培养个性的过程。应想方设法塑造自己的校魂,形成自己的风格,追求完善的个性,因为个性有时比共性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赵光明,林雨.浅谈大学生柔性管理艺术[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Clark Kerr.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3]刘献君.大学之治与大学之思[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4]盛宏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原则[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4(4).
第二篇: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
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
石门楼中学在积极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不断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校园文化教育建设,发展,与创新。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开放,自由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一个多层次,多格局,以“传播,审
,创造”三位一体的模式。立足“精细”管理,以“传承经典,励练,情韵,发挥,才智”为文化核心的校园文化教育。
一、创设优美的环境奠定校园文化基础
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充分利用每一处空间进行校园绿化美化。坡形花坛,鲜花绽放,绿草如茵,宝塔松柏下的休闲石凳,孕育着师生的浓浓深情,操场中央二排绿化带花丛中一则则赋予人格化的植物介绍或警示标语,学生们
亲切与自然。
字形草坪,小草青春,绿意盎然,学生或坐,或躺,追逐嬉戏,其乐融融。
二、喜闻乐见的形式彰现校园文化特色
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其目的在于教育和引导师生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学校将校园文化分成了十四大系列。
1景观文化。教学楼,生活区每处窨悬挂着吊兰,长青藤,学生制作的纸鸽,彩色三角旗。楼道墙壁镶嵌各种标示和警示,充满人文情韵,师生学习,生活其间,无时不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2匾牌文化。学校精选了一些容易接受,易
好记,流芳百世的古诗名词和教育意义的寓言,成语故事,“三字经”,“千字文”配图,打印100幅悬挂在墙上,让学生装在诵读观赏的同时,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3.传统文化,京剧是我国艺术殿堂中的精华,为让学生了解“国粹”,学校将京剧常
按不同行当配以精采的剧照,使师生
感悟中华文明的深
内涵。
4.寝室文化。学生公寓是学生紧张学习一天后,休息港湾。学校除按对寝室常规管理外。进行寝室文化教育。彩带
飘舞。学生制作的小工艺悬挂在恰当的空间,学生书画作品张贴显目,琴棋书画样样俱全。
5.舞台文化。2009年学校筹资新建了学校礼堂。舞台装饰包涵文化韵味。舞台40平方米背景适合时代节拍的全景式彩照年年翻新。每国庆,元旦文艺汇演,小品,歌舞,哑剧,相声,合唱好戏连台。6.名言警句文化。极富哲理的名言警句,历来是教育者对学生施
的一个法宝,学校在选编名言警句时,既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又在不改变愿意的基础上加以合理商
化。比如“读好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思想高尚的人在谈话”“看一遍不如背一遍,背一遍不如写一遍。让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文化熏陶。
7.行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教育。学校依照《中学生守则》制订了《石门楼中学学生一日常规》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编成了三字歌。2009年10月,学校编印了《中学生文明礼仪》小册280本,旨在要求学生礼仪规范。知书达礼,服饰端庄,举止文明。
8.人文文化。以人为本是新的基本教育理念,是新课标的思想精髓。学校编制了提醒的“不要跑,不要跳,上下楼梯往右靠”,“中学生讲安全,攀栏杆有危险,鼓励式的”“人
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定规成才”
不式的“多用拇指去称赞,少用食指去指责”处处体现一种平
,混淆,而不是生硬的说教。
9.墙壁文化,石门楼中学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跨入校门
面直视的是二幅宽大恢它的文字宽幕,仰视教学楼,金黄色校训“厚德勤学,励志创新”映入眼帘,环顾二幢教学楼正面墙壁,书画镜柜嵌镶恰当好处。看似平常的墙壁文化,确是校园文化教育的基地。
10.黑板文化。学校每个教学班后墙黑板,根据学生年龄和年级不同及各时段的宣传重点,每学期出黑板报四期,及具特色。图文并茂。版面设计有“小脚丫”“和平鸽”“步步高”。校园西南侧建有黑板长廊。每学期刊出四期。由四个年级,十个教学班的学生自主设计,亲自动手实践。是学生自我释放的平台,实践的文化园地。11.制度文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校园秩序的形成与保持,必须要有严格控制的纪律和完整的规章制度予以保证。学校完善了各项管理章程和近,中,远期发民规划共10章83条,先后出台了45项岗位职责,285项制度,36条管理意见。25种规定,102上实施细节,四个评比方案。从职称评定到婚丧嫁娶等一应俱全,从教学管理到后勤服务,从老师到学生都能够按章办事,做到了全方位,多层面的精化管理。
12.精神文化。学校积极拓展师生主体性活动领域,创新和丰富校园动态的文化活动。近五年,学校先后清抗美援朝老战士,全国优秀班主任,政法干警,交警,老协领导,民间艺人进行“爱国”“做人”“遵法”“交通”“说书”讲座六七场,选派优秀学生参访修水“秋收起义馆”“黄庭坚纪念馆”,春游本镇名胜古迹,积淀和丰富校园文化底蕴。
13课余文化。学校创有图书室,藏书3500册,读书阅览室一个,班级设立图书角,校刊“石经”创办10年,共85期,校园广播之声,每天播出三次。主编《九岭山花》四期,收录师生诗词联共78首(幅)。编印《国粹精编》读本300册,《三字经》《第子规》各一篇,爱国歌曲10首,诗词25首,内容丰富,精编精选,供学生课余阅读。提出了“建文明诚信校,做儒雅文化人”,积极打造“书香校园”。14.乡土文化。注重爱国爱我家乡教育。学校编著了乡土教材《古镇石门楼》、《我的家乡》收录了石门楼概说,行政规划,名人掌故,抗战时期,乡规民约,文物古迹,耕种习惯,文化教育,交通状况,集镇建设,让学生从中热爱家乡文化氛围,担当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从中汲取文化养料。
15.膳食文化。始于09年秋,学校学生食堂实行社会化,结束了学生流动用餐,剩饭剩菜乱扔倒脏乱差的历史,出台了“学生食堂管理制度”提供了膳厅购置了餐饮设施,集体用餐,张贴了“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之类的格言,警句,俗语,谚语18条幅。营造了一个文明,卫生,健康的餐饮文化氛围。16.橱窗文化。学校在校园醒目处,设置了两个室外宣传橱窗,就国内国际大事,省市新闻,名人,保健常识,立志成才,海报喜报,书画作品,校风学风及时入窗。内容丰富,舆论导向正确。师生不时驻足欢读,拓展知识空间,开阔知识视野,收到了无师自通自学的效果。
17.广告文化。教学楼一楼正面有三处广告处,主要用于通知,公告,布告,寻物启示,表扬先进,校务公开,财务公开,政策公开,教学公开,后勤公开,加大办学透明度。周内教育教学事务均在广告文化中,既有领导,老师的赋予,又有学生的参与。得到师生的认同。
18.服饰文化。自今年春季开始,在班主任的辛勤工作下,全校386名学生统一购买了校服。学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统一着装,佩带石门楼中学胸牌。及时实行二个严禁:严禁,男生留须,长发,染发,女生化妆卷发,穿戴金银饰品。严禁学生任何时坦胸露背,赤脚拖鞋,由于学生着装统一,利于管理,学生在无声中便得到了服饰文化潜移。
19.节假文化。学校在国家规定的节假日,插彩旗,挂悬幅,吊灯笼,贴对联,出专刊,搞活动,宏扬主旋律,宣传节日文化,造就节日氛围,校风浓,学风正,学校教育味浓,师生感在中,乐也在其中。20.用品文化。近几年,学校形成了一种物品设施上的文化特色。从电教未用橱柜到形态各异,色彩不同极富个性的桌椅板凳(长的,短的,椭圆形的,箱式的)及高低错落,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体育器材,各有千秋,用品既是一方艺术,更是一种文化,这种物质文化所蕴含的内涵十分丰富。给师生视觉,感觉,触觉是一种全新的品味,从而获得审美文化的熏陶。
校园文化丰富了学校教育的内涵,扩大了教育的外延,是培养创新人才所期待的一种有效途径。校园文化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以及主体的“从众”性,决定了校园建设与创新在培养新型社会人才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校园文化归根结底就是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主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逐渐形成并为学校师生共同认可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它的最高价值在于促进全体师生员工的发展。而校园文化的生命之根和传统文化,社会文化一样,必须根植于
应有的土壤之中,才有生命力,才能创新,才有底蕴。石门楼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仅仅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刚刚起步,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重在“教在宏观处,育在细微中”。
第三篇: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的重要性及创新建议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的重要性及创新建议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大力倡导文化创新。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加快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步伐,能有效激发员工工作潜能,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本文结合新时代要求,提出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的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大力倡导文化创新,推动文化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动员全社会积极投身创新的时代潮流。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进行文化创新,企业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是当前企业全体管理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对企业有实用价值的文化。其实质是企业上下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信奉和遵循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职业信念,蕴含了企业创建发展的理念、制度、行为、物质等精神和物质文明成果。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和方向,对企业的成功和员工的成长具有导向、激励、凝聚等内驱作用,是企业内强团结、外优品牌的巨大能量。
(一)导向作用
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要求全体员工在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加以实践奉行,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没有灵魂的人只是空有其体格的木头人,是没有生机活力的,没有灵魂的企业也只是没有方向的乌合之众。打造企业文化,就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总结提练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明确自已的企业灵魂,主要用来指导企业做什么、怎么做,指导员工怎么做、怎么思、怎么想,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时刻发出“无声”的命令,发出心灵的呼唤,起到无形的导向作用。
(二)激励作用
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曾经通过实验调查得出的结果,物质激励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边际递减现象;而来自精神的激励,则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强大,更显持久。进入新时代,主要社会矛盾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新一代的青年员工日益注重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的需求。新时代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意识,和社会道德一样,能形成一种良好的精神激励,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充满活力。
(三)凝聚作用
当今时代,增强企业凝聚力、打造同心同向的团队,单靠物质激励已经很难做到。而企业文化是一种强力黏合剂,它可以把不同学历背景、不同地域、不同性格的人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新时代企业文化的目标是实现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趋同,引导员工把个人奋斗融入企业发展,建立共创共享的价值理念。借助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一方面可以对员工的价值追求进行引导,使整个企业形成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追求的组织;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形成的共同价值理念,会营造起一种文化习俗,形成一种强制规范的文化氛围,具有规范引导员工言行的作用,会大大加强一个企业的内部凝聚力。
二、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的重要性
新时代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各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因素都在迅速地发生变化,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国有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加强文化创新,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内外部环境。
(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一个优秀的企业背后一定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支撑。要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建设和打造一种卓越的企业文化。美国的沃尔玛公司、IBM公司,中国的海尔、联想和华为公司等等这些无数成功的国内外优秀企业,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和成功,就是依靠他们所创立的那种独特的和强势的企业文化。
(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需要
企业文化决定经营理念,决定发展战略,决定工作思路,决定市场定位,决定竞争实力,决定自主创新能力,决定员工素质。中外企业的实践证明:企业文化的优劣,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自觉建设企业文化,系统打造企业软实力,已经成为当今最重要的企业发展战略选择,加强企业文化创新,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适应海内市场和海外市場竞争新形势的需要。
(三)完善企业文化体系的需要
现阶段,不少国有企业没有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本质内涵,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时,与自身发展战略脱节,没有有机融入企业的管理机,不能发挥统一员工思想、引导员工言行的作用。部分企业方式方法不够得当,工作落实不够深入,表面化、形式主义的东西比较多。有的企业提出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与企业自身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特点不够鲜明,不能获得大多数员工的认可。部分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内容上与其他企业大同小异,不具备辨识度和操作性,没有形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企业文化体系。
三、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的对策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企业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大多数员工的心理认同、思维惯性和行为习惯导致的,有利于思想的统一和行动的一致。对优良的文化理念和良好的工作方式、行为习惯要继承优化。但同时,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成为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的先导。国有企业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根据企业实际,积极借鉴先进管理思想和优秀文化成果,开展自主创新,努力使企业文化建设成果既能体现文化的传承性,又具有鲜明行业特点和时代精神。要清醒认识到,企业在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市场是动态的,竞争是不定的,环境是可变的,企业文化也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需要适时进行创新,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要在精准把握不同时期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要素的基础上,提炼和培育具有新时代特征、能引起心理共鸣、成为员工行为指南的优秀新文化。
(二)要处理好企业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创新的关系
企业文化有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之分。显性文化是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现象,比如员工的衣着打扮、企业的标识标牌、活动仪式、挂在墙上的规章制度、办公区、生活区和作业区的环境等等,这些都是显性的文化,是表层的文化。隐性文化是指员工普遍认同并践行的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等文化理念,是深层的文化。显性文化的特点是打造过程时间短、见效快,能够在第一时间给人产生直观的感受。隐性文化特点是培育时间长,需要日积月累、久久为功,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素,会对企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在新时代进行企业文化创新,打造国有企业优秀文化,必须坚持显性文化、隐性文化一起抓。要创造企业形象文化,统一外在形象,给人以昂扬向上的视觉感受,传递文明、严谨、正规、值得信赖和尊重的信息,以全方位多层次的表层形象来反映深层次的价值理念。对于企业形象文化不是在原有基础上设计,而是要抛弃旧的,创造新的,给人以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之感,显示出全新的企业形象。同时,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的重心放在整合企业精神文化、促进文化理念的转化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对企业精神、经营管理、企业风格、干部选拔、用人思想等全部价值理念进行新的总結、提炼和升华,通过教育引导将文化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要处理好员工践行与企业家引导创新的关系
企业文化根植于广大员工的生产经营实践,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组织和实施,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没有员工的参与,就不会有任何优秀文化的产生、传承和创新。要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发动员工广泛参与,大胆创新。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全员共建,形成上下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发挥企业家在创新企业文化、塑造优秀企业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让企业家对企业文化创新进行系统思考,出思想,出思路,出对策,通过提出战略、制定政策、修订制度,对企业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企业家的行为举止对企业文化有强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影响着员工践行企业文化的自觉性。企业家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头践行企业文化,用言行举止印证企业文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员工创新企业文化、践行企业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要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管理机制创新的关系
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管理是一种文化,只有将企业文化落实到管理思想和管理机制中,才能让员工遵守“软约束”功能,使每个人正确认识他在企业中应完成任的任务和担负的责任。强烈的文化约束规范着企业及员工的行为,规范着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只有依靠管理上的强力支撑,企业文化的理念才能发挥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中,要注意以理念创新带动内容、载体和方式方法创新,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和各项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创新制度文化为载体,在管理机制中赋予企业文化的灵魂和内涵。每个企业要根据各自的特点、不同时期的不同实际情况,下大力抓好诚信文化、创新文化、营销文化、涉外礼仪等系列文化制度的构建、完善和创新。要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创新建立管理体系,有效地规范员工的行为,提升企业管理的水平,保证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实现企业文化建设和生产经营相互促进、共同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结语
国有企业进入新时代,面对海内外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新形势,企业的文化也需要不断变更和完善。企业文化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保持它的先进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国有企业要注重高品质文化的培育和提升,以高品质文化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使企业文化不断创新,实现不断自我超越。
第四篇: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5)07-000-01
摘
要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立足之本,是企业存在的依据和发展的灵魂。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撑和引导。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企业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呢?企业文化又是怎样来影响企业的发展的呢?在新形势下该如何对企业文化进行建设?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新形势
企业文化
文化建设
思考
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成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在飞速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也在逐渐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严峻。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并能够保证在竞争中做到长期稳定的进步,就必须要增强自身的企业竞争力。而做好企业文化建设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措施,特别是保证企业文化的创新更是企业在竞争中发展的主要动力。下文将着重介绍如何建设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文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涵盖的内容又比较广,是一个比较难以把握的概念。但是总体而言,企业文化应该是一个企业的主要信念、价值观,并以此而衍生出来的行为标准和行为模式。具体到企业来说,企业文化首先是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企业文化从一个层面上反映出市场经济的现状,因此,企业文化也是经济文化的一部分。其次,企业文化具有差异性。不同的企业所具有的企业文化并不相同,各自带有各自企业的色彩,因而具有差异性。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源于企业精神的差异。甚至可以说,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每一个企业由于其企业精神的独特性而使得企业文化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企业进行文化创新的根本,也是企业在众多的企业潮流中能够独树一帜的根本,这种差异性同时也是使得市场经济多彩纷呈的原因之一。再者,企业文化的主要作用在于其能够提升企业发展的软实力。二十一世纪,市场经济的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了改变,我们在上文提到过,市场经济的变化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面对强大的竞争,企业必须要从各个方面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其中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发展软实力的主要途径,独特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提升和企业品牌形象建设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建设企业文化的相关策略
(一)确定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特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来说,具有共同性,但是我们上文提到,企业文化具有差异性,这样的差异性使得每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不尽相同。确定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特点的企业文化,做好独特创新的一面,是保证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措施。在这一方面,我认为应该重视以下几点:
首先,企业文化必须做到符合企业的自身经营和发展现状相适应。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企业的灵魂,那么企业文化能够从内在影响企业的发展。要使企业文化能够最大化的作用于企业发展,那么企业文化的建设就必须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实际情况。其次,企业文化必须“接地气”,即是我们常说的“扎根于群众,服务于群众。”企业文化虽然是一个比较抽象化的概念,但是其必须以服务群众为主要思想,任何一种文化,如果脱离了群众,就是脱离了实际,如果不被群众理解和接受,就是不“以人为本”,任何一个不“以人文本”的文化,实际都不能称之为“文化”。再者,企业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担当重要角色。企业文化原本就是企业管理者为了企业的发展和团结和提出的一种理论,企业文化的起源原本就是一种管理手段。由此可见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担当着重要角色,他们是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者。
(二)建设企业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
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具体来开展呢?首先,应当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性,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有成员所共有的一种精神特征,一种文化特征,是需要所有员工认同并且将其转化为行为模式的一种信念。所有说企业文化具有基础性与普遍性,要建设好企业文化,首先就应该从最基础的方面做起,比如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从基层抓起广泛宣传企业文化,让所有员工认同并接受企业文化。其次,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性,创新是企业文化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建设企业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务必要重视其中的创新因素。包括思想观念的创新,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思想观念,敢于在新的领域实现创新;科学技术上的创新也是一大利器,在以科学技术为主要核心知识的时代,能够在科学技术上实现创新的企业一定是优秀且发展在前列的企业。此外,企业文化的创新还体现在人才培养这一方面,企业要善于启用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能够为企业注入新的创新活力,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人力资源。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企业文化是企业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文化的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同时,企业文化的创新也是整个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企业文化的建设不仅仅对工作形式有所要求,除此之外,对思想观念的改变和创新也有所要求,只有从各个方面做好创新,企业文化的建设才能够在新的经济形势之下占有一席之地,进而保证企业发展的远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再铭.浅谈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建设[J].南方论刊,1995.02.15.[2] 祁阳,杜亮.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08.08.[3] 王春霞.加强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1.25.[4] 宋文杰.浅谈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建设[J].科技致富向导,2014.08.20.
第五篇:新形势下对加强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新形势下对加强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作者:丛聪 孙… 文章来源:中国合作金融网 点击数:
007-3-29 16:12:45
2333 更新时间: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重要保障。国内外成功的企业表明,它们都非常重视建设和发展自身的企业文化。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信用合作金融企业,在新形势下对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日益显得重要。如何抓住历史发展的新契机,建设和发展新型的“信合”企业文化,促进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发展,已成为人们思考的一项课题。
一、正确认识建立企业文化的意义
企业文化不但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念,而且是全体员工衷心认同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所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将支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注入企业文化管理。
(一)建立企业文化是农信社改变经营管理理念,实现长远发展的需要
从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看,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特殊企业的金融行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背景下,农村信用社只有建立能展示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平台,才能统一信用社员工的经营观念、服务观念、效益观念、发展观念和竞争观念,使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建立企业文化是农信社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实现良性发展的需要
农村信用社要想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必须实施现代金融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银行产品和服务本身具有高度的同质性,这使得任何一家银行的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都很容易被别的银行所模仿,甚至很快被更好、更新的产品和服务所替代。而创新也好,营销模式也好,都只是一种手段,其结果的实现都离不开一个“软环境”——企业文化,就像植物离不开土壤一样。人才更是如此,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留不住优秀人才的。企业文化的竞争具有不可模仿性,它是本企业在特定的发展过程及经营实践中凝结起来的独特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具有自己的特性和个性。如果农村信用社拥有了优秀的企业文化,那么也就拥有了最难以模仿和最强的竞争力。先进成熟、富于创新的企业文化是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和良性发展的原动力。
(三)建立企业文化是农信社增强员工凝聚力,实现建立团队精神和展示社会形象的需要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是靠全体员工辛勤劳动、共同努力来实现的。因此,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引导员工,统一员工思想,建立共同的奋斗目标,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团队精神,这从从经营的角度讲,是种共同的价值观,从精神的角度讲,是全体员工的共同信念。企业文化是员工沟通信息、交流情感、协调关系、全面协作的共同基础。有了这个共同的基础,就能使员工之间经常保持和谐的良好气氛,就能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企业文化还能够向社会展示行业良好的精神风貌,为农村信用社塑造整体形象、提高知名度,为拓展业务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四)建立企业文化是推动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实现打造一流银行目标的需要
农村信用社要成为区域的一流银行,必须保持经
新形势下对加强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作者:丛聪 孙… 文章来源:中国合作金融网 点击数:
2334 更新时间:2007-3-29 16:12:45
营理念的先进性,管理的先进性,产品的品牌性,服务的优质性,队伍的专业性,其关键在于经营理念的先进性。这正是企业文化建设最为关键的企业精神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企业文化建设是实现这目标的最好载体。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确立企业文化目标,逐步形成企业精神,使员工通过对企业精神的追求最大限度地释放个体能量,形成整体优势,实现农村信用社最终经营目标,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实现打造区域一流银行目标的需要。
二、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现状
(一)缺乏现代经营理念
企业文化源于企业业务经营活动,同时又促进企业发展。但当今,大多数农村信用社的领导、员工对这种辩证关系认识不深,造成只重视信用社的业务经营工作,而对企业文化建设臵若罔闻,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对信用社来说无关紧要,这可以说是当前农村信用社管理层的干部缺乏现代金融管理知识,对现代金融的发展过程学习不够,直接导致缺乏管理现代企业理念,求于安稳,满足现状,做大做强做优农村信用社的意识不够。
(二)缺乏科学规范的指导
有些信用社当然也认识到企业文化在金融经营活动中的作用,在其他金融机构的企业文化建设日益完善的同时,农村信用社作为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企业文化建设也应该建立。但什么是企业文化、内容是什么、怎样建立、如何实施农村信用社的现代企业文化却知之甚少,无从下手,造成有的信用社认为将网点门面装饰一下、统一服务用语、统一服装、加大对外宣传等,就是建立企业文化的片面认识。由于体制的原因,整个农村信用社至今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也没有一个规范的、统一的企业文化指导机构。
(三)缺乏共同参与意识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导致的统一行为,它的成果必须是全体员工在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因此,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村信用社的每一个员工。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内在源泉,是农村信用社最大的潜在资源。同时农村信用社有一支吃苦耐劳、甘于奉献、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员工队伍,但由于长期以来受管理体制的影响,员工队伍管理松散,加之收入低,工作主动性不强,集体意识淡化,参与业务工作之外的活动积极性不高,加之对企业文化了解甚少,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四)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的设计既要符合先进社会文化的要求,又要有时代特征,也要与业务经营结合起来。同时企业文化的建设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的需要、竞争的需求、员工素质的提高而不断变化、深入。所以,没有专业人才无法做到设计上的科学、合理,运作起来也无法规范管理,但是当前在农村信用社中这样的专业人才几乎没有。
三、建设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具体思路
(一)根据人本原理,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核心 企业文化核心就是对人才的
培养和使用。因此应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向人文价值管理为主提升,立足“以人为本”,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根据人本原理,人有生存、安全与受尊重、发展的需求。实现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以适应建设新农村的要求,要靠全体员工对企业的无限忠诚。因此要始终关心员工的成长,尊重员工的价值,信任员工的才能,培育员工的忠诚度。要规范高管行为,高管要把立言与立行结合起来,凝聚人心,模范践行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理念;要约束自身行为,不以私利损害农村信用社利益,消除腐败这一消极的文化现象,营造清廉开明的文化氛围。要合理开发和配臵人力资源,给每个员工以平等的机会,针对各岗位任职要件,开展技能培养,提高操作水平和效率。要建立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与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人事激励约束机制,引进人才,优化人员结构。要把企业文化导入日常工作过程中,在确定了新的企业文化理念后,应及时进行文字诠释,使企业文化理念烙印在员工的脑海里,使每个员工都理解和认同农村信用社的企业远景和价值观念,把改革发展的要求化为自觉行动,充分激活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要通过相关合理的利益分配,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的价值创造力,让员工将农村信用合作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与农村信用社同步成长。
(二)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业务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保障支持“三农”市场定位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是连续第三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农村信用社要明确市场定位于服务“三农”,着力打造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树立公众信心,拓宽业务领域,保障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市场定位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构建发展企业文化的有效载体。继续推进信用创建工作和改善金融服务水平,寻求企业管理和经营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农村信用社要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必须转变经营理念,发掘主流金融服务缺位留下的市场空间,即把市场定位重新回归农村。立足“服务三农”是农村信用社永葆发展潜力的力量之源。其次,要塑造高品位的农村信用社新形象。实施诸如文化引导策略、无形资产积累策略、业务开发策略和公关策略等新的市场竞争策略,对整体形象进行包装和推介,提高人们的认识度和满意度,塑造崭新的“信合”企业形象,在闪亮的品牌中充分体现农村信用社整体要素和功能的竞争实力,并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提升服务品位,为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新贡献。再次,要倡导和培育合规文化,推行诚信和正直的道德观念。农村信用社经营的核心要素是成本与风险控制、资本回报等,必须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每个员工都要恪守高标准的职业道德规范,树立“合规人人有责”的观念,保证合规文化及其精神得到遵循和贯彻执行,有效地控制信用社的成本与风险,提高资本回报率。
(三)培育创新的企业精神灵魂,构建服务“三农”新模式
在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创新就是创造了一种资源。要倡导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并把这种精神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中,以激活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内在动力,推进农村信用社不断改革,切实解决“三农”发展的多层次需求。一方面,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与提高自身经营效益的关系,以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另一方面,要树立农村金融大市场的观念,研究“三农”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拓宽农村金融的发展思路。近年来,部分国有商业银行随着经营策略的调整逐步退出乡镇金融市场,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主要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作用将显得更加突出。农村信用社要认识到金融业服务质晕的标尺和参照物已发生变化,必须着眼未来,构建富有特色的服务文化,强化服务理念的认知和认同,不断创新优质服务的内容和手段,加大支农力度,提高农村经济水平。
第一,要坚持“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适应农民生产、致富的实际需要,切实简化手续,方便农民借贷。小额农贷是农村信用社支农的一个品牌,要以创建信用社区和信用村、组、户等形式积极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增效。同时由于信用体系的形成,将从一定程度上化解小额农贷的风险,使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得到同步提高。
第二,服务乡镇企业融资,促进地方经济多元化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小断深入,农村产业结构面临着升级转型压力,农村信用社要积极主动加大对乡镇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有效地满足乡镇企业的融资需求,为地方经济多元化发展起拉动作用。
第三,要搭建科技服务平台,优化电子网络建设,开发多种金融产品,以拓展中间业务,提高金融综合服务水平,培育出自身的客户市场和“黄金客户群”,牢牢地占领农村金融市场的“制高点”。
第四,以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为动力,通过增资扩股充实农村信用社资本金,解决资金供给不足这一制约服务“三农”的“瓶颈”,进一步强化农信社服务“三农”的功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农村信用社)参考文献:
[1] 叶生.企业文化培训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 清音.企业形象是竞争的“王牌”[J].福建金融,2005(6).[3] 王少明.谈谈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建设[J].海南金融,2006(3).[4] 陶森淼.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经济视角,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