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学校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把一所学校管理好主要靠一校之长。作为校长如何才能把学校管理好呢?
一、校长要努力建设一支团结协作的班子队伍。
校长与班子成员合作共事,关键的问题是信任。校长只有真心实意地依靠领导班子的每位成员,依靠集体的智慧与力量,才能搞好学校的各项工作。对班子成员要做到坦诚对待,用其所长,不过多地干涉他们的工作,并能充分理解、信任、尊重他们,注意做到“放手”而不“撒手”。协调和统筹各方面的力量,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在工作中校长要当“班长”,不当“家长”;善于“总揽”,不搞“独揽”。应该授予其一定的权力,为班子成员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有利于发挥班子成员的专长,补救自身在一些方面才能的不足;有助于激发班子成员的责任心、成就感;有助于形成一种各司其职、人人动脑、勇挑重担、通力合作、奋力完成任务的和谐局面。
二、校长要依法治校。
古人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就是规矩。科学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因此,作为校长,应该高瞻远瞩、统筹全局,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制定学校管理制度必须集思广益,立足本校实际,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尽量避免伸缩性和徇私倾向性,做到合理化、科学化。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其重要含义在于“完善”,也就是说,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实际的需要,不断充实,不断修正管理制度。有了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执行、实施,执行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使全体教职工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心服口服。
三、校长要善于用人。
管理的关键在于用人。“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位教师都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校长要尊重差异,扬长避短,为每位教师创造施展才能的舞台。对工作能力强,在学生心目中有威信的教师要加以培养,委以重任。对教学工作有特长的教师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使人才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用人要注意顾全大局,不能感情用事,不能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来衡量。大胆地使用人才,合理地使用人才,爱护地使用人才,让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得到锻炼,从而增长才干,真正做到“英雄”有用武之地。
第二篇:防灾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
防灾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
导语:近几年来,南方低温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雅安地震、甘肃岷县漳县地震等特大灾害接连发生,严重洪涝、干旱和地质灾害以及台风、风雹、高温热浪、海冰、雪灾、森林火灾等灾害多发并发,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密度增加,基础设施承载负荷不断加大,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影响日趋严重;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设防水平偏低,农村居民抵御灾害的能力较弱。自然灾害引发次生、衍生灾害的风险仍然很大。【背景链接】
一、政策背景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
201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规划》在总结“十一五”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重大挑战和发展机遇,提出“十二五”时期防灾减灾工作需要立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规划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加速推进各项能力建设,不断完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2013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我们在灾害防治和灾后重建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特别是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胜利。但是不能就此止步,政府要进一步做好气象、地质、地震等方面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检测预警和应急防范 严防次生灾害
2013年4月23日下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强调,要千方百计防止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他指出,我特别担心的是,大震之后余震频发,阴雨连绵,容易发生塌方、滚石等次生地质灾害,四川省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防范,引导群众安全避险,避免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国务院安委办部署汛期安全生产工作
2013年5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防范汛期灾害
2013年7月10日电,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做好汛期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切实加强灾害防范和监测预警,全力做好灾害抢险和应急处置工作。要全力做好暴雨、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预防工作,坚决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
二、面临的挑战 十二五时期,防灾减灾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一是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密度、预警预报精度以及信息传播水平和时效性需进一步提高。二是部分城乡基础设施设防标准偏低,避难场所建设滞后,防灾减灾能力仍相对薄弱。三是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种类、数量难以满足救灾需要,救灾应急装备、技术手段、通信和应急广播设施等比较落后,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滞后,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协作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培训体系亟待完善,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需进一步提高。【百姓怎么看】
观点一 自然灾害的预警体系应该科学有效及时
新浪网友“陈宇昂的世界”:汶川、玉树、芦山......一次又一次的灾害证明: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完善自然灾害预警机制,科学规划灾后重建,才是真正的为民谋福祉。历史经验证明,多难虽然兴邦,但一个安全稳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会让前进的步伐迈得更大、更有力。
新浪网友“2我Ld怪叔叔D糖果U”:毋庸讳言,我国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预警,尤其是对各种可能来临的灾难提前进行科学预测并及时应对,非常重要。但这首先得建立在最细致、最深入、最长远的科学研究基础之上,比如,我们需要准确的气象预报,需要准确的地壳变化数据等。
腾讯网友“小哥”: 危机管理是城市管理者的必修课。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是检验危机管理能力的试金石。长时间、大面积地停水、停电、停气,交通、通讯中断,充分暴露预警机制、应急响应、危机处理各环节的滞后。有预案不演练等于废纸一张。
观点二 自然灾害预警体系的建立事关民生大事 不能马虎 新浪网友“冷暖人生风雨”:一个人觉得热,那可能是体质问题;整座城市的人都觉得热,那是天气问题;如果连续高温,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生产生活,那就应判断为灾害天气。面对自然灾害,就必须采取相关预防和抵御措施,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发布高温预警、加强防暑降温等方面。
新浪网友“妙爸话画3293160247”:中国是地震等自然灾害威胁严重的地区,同样震级破坏和伤亡更重,只说明我们的日常防范意识和应对工作做的太不够。悲剧频频上演,不能再只是被动的悲壮的救!救!救!人的生命只有宝贵的一次,建议国家成立专门的天灾防范预警部门,加大国家人口密集和偏远地区高危住房的改造和灾害防范等宣传教育工作。
观点三 建立自然灾害预警体系需要全社会支持与关注 新浪网友“吴小呆想潜水”:天灾不断,公民要提高灾害防范意识,国家要完善灾害预警机制,力使自然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新浪网友“田园生活789”:于国家而言,每一个纪念日,都应对在灾难中罹难的人们予以深切缅怀,然而,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还需进一步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的科学水平,这才是真正的为民谋福祉。历史的经验证明,多难虽然兴邦,但一个安全稳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会让发展的步伐迈得更大更有力。
腾讯网友“前楼明月”: 我们没有必要花巨资建什么自然灾害纪念物,而应建立灾害预警、灾害防治、灾害救助的科学体系与民众的防灾救灾意识。
观点四 自然灾害的发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腾讯网友“彩虹天堂”: 除了不可预测与避免的自然灾害外,我们是否该反省反省?!天灾固可恨,人祸不可恕!上游区域自然植被的肆意人为破坏,政府部门强制性预警机制的缺失,和国人防灾自救意识的淡漠与能力低下,都是我们所不能承受之觞!腾讯网友“陈修波”: 自然灾害,让人恐惧、痛心,建立预警机制,制定灾后重建方案,降低灾害损失程度,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值得深思。
腾讯网友“郭辉”:中国大陆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度,中国人似乎又都很具有同情心和爱心,每次大型自然灾害(比如洪灾、雪灾、旱灾,地震等)来临时,全国各地踊跃捐款捐物,显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关爱精神,芦山地震再次上演了这感人一幕。如果政府能像日本那样把地震预警和防范意识灌输到每个人,也许损失会更小。【专家怎么说】
关于大的灾难到来之后,一个正确的行动或者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进行正规的训练。近年来,各个地方地震部门在不断组织地震应急演练,模拟发生大地震的情况,训练在地震现场的正确行为。这是一套很专业的、非常细致的工作,不是跑那么简单的问题。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高孟潭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要有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态度、正确预防措施。一旦有事的时候,不要过于慌张,避免引发更大的恐慌。有时候恐慌造成的伤害比实际灾难造成的伤害更大。
——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
高级工程师 周斌
社区、街道、居委会、村委会及各企事业单位也有义务在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到来前,将预警信息进行广泛传播,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姜明安在一些预警制度执行相对成功的国家,何种预警将导致何种行为效果,这些知识在平时的公民教育中就做得相当到位了,一旦接到相关预警信息,市民就可以自行调整其行为,而不用等待单位或有关部门的通知,而我国在这些方面做得还很不足。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田思源
城市防灾减灾的主体是政府,但每一位市民也应该具备必要的自救互救知识。每个人都要有防灾减灾的意识,首先应学会主动获取预警信息。气象部门发布预警的渠道有电视、电台、户外大屏幕、社区大屏幕、公交和地铁移动电视等,市民在了解到预报信息后,应在降雨当天关注预警信息及变化。在灾害性天气中,尽量不涉险,确保自己的安全。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孙继松
【政府怎么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汛期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 第一,切实加强灾害防范和监测预警。密切监视雨情、汛情、风情及其发展变化,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第二,进一步做好抗灾救灾各项准备。要全力做好暴雨、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预防工作,坚决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细化完善相关预案,做好抢险救灾物资、装备等储备,落实好各类抢险队伍,坚决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
第三,突出抓好各项防灾减灾措施的落实。要做好山洪泥石流灾害易发区、危险校舍、简易工棚等安全排查,遇有重大灾害性天气和险情,学校要停课、厂矿要停工、大型集会活动要取消,及时转移并妥善安置受威胁地区人员,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及早筛查易发生内涝的城市积水点,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将内涝积水对城市居民生活、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前期遭受洪涝灾害地区要组织力量,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巡查,做到险情早发现、早处理,确保江河防洪安全和水库安全度汛。
第四,全力做好灾害抢险和应急处置工作。灾害发生后,有关地区和部门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协调专业队伍,千方百计搜救被困人员,全力做好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积极组织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确保交通运输和通信安全畅通,确保电力供应。
第五,严格落实抗灾救灾工作责任制。主要负责同志要靠前指挥,深入一线指导解决抗灾救灾中的突出问题。做到任务逐级分解,确保责任层层落实到位。对领导不力、工作疏忽或处置失当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照规定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2013年7月10日
国务院办公厅
[权威论述]
我特别担心的是,大震之后余震频发,阴雨连绵,容易发生塌方、滚石等次生地质灾害,四川省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防范,引导群众安全避险,避免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习近平
我们经历过大灾难,也有应对灾难的经验,有比较完善的应急机制。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万众一心,科学救援,就有条件、有能力最大程度降低损失,战胜灾难。
——李克强
目前正处在主汛期,要把防汛抗洪工作摆到突出位置,认真落实防汛预案,科学有序开展防灾抗灾救灾工作。密切关注北方雨量增加给农业和防灾减灾工作带来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灾害预测预报和预警。
——国务院副总理 汪洋 结语:防灾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在制度上、在监督管理上,还在于日常的应急演练。要从事前预防、事中急救、事后补救等多个层次进行周密安排。
第三篇: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班级文化建设一二三
洛阳市第四十三中学王盘永
几年前,学校组织班主任到山东取经,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期间我们参观了山东历城高中、安丘四中,学生惜时、勤学、守纪、上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个学校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有良好的班级文化。一个班级如果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文化,那么这个班级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反之,一个班级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那么这个班级就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如果一个学校的所有班级都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文化,那么这个学校一定是一个好学校,一个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学校。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在共同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的总和;班级文化不仅包括教室文化,还包括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教室文化建设只是表层,如果没有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深层文化支撑,教室文化建设只会成为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教室文化只是形式,班级文化如果只强调教室文化,那就是形式主义,那是虚假繁荣;实践表明,这样做对班级文化建设不仅不会有帮助,甚至会阻碍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虚假繁荣最终会酿成一杯苦酒。
马卡连柯说过:“集体是一个人的老师。”班级管理实质就是班主任带领同学形成一个良好班集体的过程,所以,班级管理的实质是班级文化建设;班级不是“管”的,不是“恨铁不成钢”,不是“吼叫”,靠的是有条不紊的、扎扎实实的文化建设,靠的是“润物细无声”。班级只有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文化,才能说形成了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一个好的班集体;王都蔚老师带的高三(1)班就是这样一个集体。否则只能是一盘散沙,这个班级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我带的班级就是这样。这也是我的深刻的教训!
班级文化建设应该有目标,有目标才有方向。目标的确立应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人生发展,学生的个性、成长环境各不相同,因此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应该是大家的共同认识,为大家共同认可,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形成一个和谐的班级文化,为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决不能刻意把考学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那只会扭曲学生的人格,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发展;成材才是正道,才是王道。成材应该成为班级文化目标的模板。成材并不排斥考学,考学可以是部分学生的目标,在成材目标下,他们才能态度端正,方向明确,也才能很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也只有这样,才不会上演高考之后有学生自杀的悲剧。
班主任应该不断加强个人修养。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班主任的良好的品德也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决定着班级文化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班主任就是班级的一面镜子。班主任是引领班级文化、与学生共同营造班级文化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以个人的人格与个性影响学生。一个班的班风与班主任个性特征息息相关,学生们是从班主任的所作所为中直接感知班主任的价值选择与人生态度的,所以班主任自身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领路人,是学生的“模范”,学生是从班主任自然流露的言行中感知班主任的价值选择和人生态度,而不是从其刻意修饰的行为或宣讲中感知的.所以古人讲:“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班主任应该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爱读书的人,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班主任应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要改掉自己的不良爱好,应该为班级文化建设贡献正能量。很难想象,一个嗜烟如命的班主任,他的学生不抽烟;一个嗜赌如命的班主任,他的学生不赌博;一个不爱学习的班主任,他的学生会学习;一个无德的班主任,他的学生会讲道德。所以,班主任责任重大,大如天!所以班主任要不断反省,不断总结,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提高自己的学识,也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所以当一个班级有了自己良好的班级文化,这个班级的发展就走上了正道。
第四篇: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国家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丛书”课题主持人、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于今
解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于今: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2011年10月27日08:49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者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
国家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丛书”课题主持人、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文化体制的改革将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和广泛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及其相互间的整合,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认真总结经验,寻求更好发展方法的重要课题。
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意义
记者:文化体制改革是十七届六中全会部署的一项重大战略,那么,于院长,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于今:加强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科学判断当前形势,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基础上,作出的继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之后的又一项重大决策,这是当前我国改革的重点之一。邓小平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文化改革包含在其中。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政治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革新已经密不可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促使我国现代化进程健康全面快速发展,迅速提升综合国力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
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也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文化体制改革的含义和内容
记者:文化体制的内涵是什么?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4于今:文化体制是指一定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文化产品的生产、管理和传播的具体形式和运行方式。它包括生产组织、管理制度、管理形式、管理方法及传播形式等。文化体制是文化产品专业化生产的组织构架与制度安排。文化体制的类型和社会性要素规定着文化产品生产、管理、传播等实践活动的特点,体现着主体从事实践活动的方式,制约着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也制约着文化创造的状况与文化产品的价值取向。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体制,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文化体制的弊端日益突显,文化体制的变革相应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改革与先进社会文化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那一部分落后的文化生产关系,建立有利于创设优秀文化观念,积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将先进的文化成果惠及全社会人民的国家文化管理体制。
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以及完善的文化创新体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记者: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是什么?比之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的难点是什么?
于今:在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中,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的变革是重点。文化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是指理顺党委、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结构状况与相互关系,使各文化单位之间各司其责,各得其所,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文化微观运行体制主要指文化企事业内部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通过对文化企事业内部组织机构的改革,促使其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社会效益也显著提高。
文化发展的各个元素,包括文化生产、文化消费、文化流通、文化组织、文化机构、文化分配、行业文化权利等,都需要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这是保障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制度发生变革,与制度相关的其它各个方面将随之变革,制度变革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制度变革以及对新制度的遵照执行,将极大地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高。
在体制的改革中,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难点,文化的变革事关整个的上层建筑,涉及到思想意识形态和法律规则等,所产生的矛盾和障碍比起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势必要更加艰巨和复杂。衡量文化改革的成果,既要顾及经济效益,又要涉及政治和社会效益,既要有利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要有利于精神境界的提升,要求更高,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
因此,文化改革是一场艰巨的攻坚战,要取得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需要人们树立创新的观念,牢固创新的意识,探寻创新的方法。创新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扬弃,使其发生适合当下形势的质的变化。文化创新既指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作品,创新文化生产、组织和流通方式,也指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文化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
记者: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的环境中,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把握文化事业单位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于今: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部门和岗位责任制,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是文化事业单位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文化事业单位获得新的发展动力的主要方式。
打破过去岗位设置人浮于事的不合理局面,按照事业发展的需要设定岗位,按照岗位需要来聘用人员,按照岗位制定工资标准。
文化事业单位要科学定岗,根据社会效益的考核结果确定对岗位投资的比例和比重,明确各岗位需求及相互关系,减少管理岗位,看重技术岗位,增加服务岗位,实行全员公开招考,公平选拔,合同聘用、竞争上岗。
以聘用制为基本用人制度,单位与职工签订具有法律约束效益的聘用合同,确定双方的劳动人事关系,明确相互的权利和义务,聘用合同不能等同于一纸空文,流于形式,在工作中要认真遵照合同条款,充分发挥合同的法律效应。
打破职务身份的终身制,按照绩效聘任职务,强化竞争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可以同级同聘、高职低聘、低职高聘、只评不聘,外员内聘,真正实行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内部管理机制。
按照绩效发放报酬和奖金,在科学设岗的基础上,按照绩效优先、兼顾公平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在执行国家统一工资制度和工资政策的基础上,实行工效挂钩、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岗位工资制度。
严格财务管理,减少一切不必要的行政日常开支,避免利用国家经费进行私人的消费和发展,降低运行成本。
切实解决人员的去留、退休、养老、医疗、保险等问题,妥善安置退休人员,对于企事业混合的单位,可采用“老人老办法”的方式,解决债务、人员和制度的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安排富余人员,鼓励富余人员提前离岗、退休,办民营文化机构或通过培训转岗再就业,保证下岗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
现代社会,人力是最可宝贵的,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作为脑力劳动的集中和创造地,人才更是文化事业单位发展的中心。要建立能够调动人才创造性和积极性的管理机制,鼓励人才自我提高,自我发展,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使多劳者多得,贡献大者多得,进一步激发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活力。
深入进行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是当前环境下的必然选择,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和谐社
会建设的内在需要,有利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的大发展,促进文化观念和文化产品的大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和广泛性的系统工程,应立足于现有的政治、经济等社会背景,考虑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因素,比较在世界格局中国文化的历史定位,兼顾传统和世界的多种因素,获得独创性的新发展。(记者 陈叶军)
注: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第五篇: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1.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我国学前教育资源仍较为稀缺,解决“入园难”问题是群众的急切期盼。唐春成/图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起始阶段,在我国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奠基地位,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学前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化,更需要整个教育制度的不断调整、补充、创新乃至变革。另一方面,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需要政府、社会、教育机构、家庭等多方面通力协作,形成教育合力。
发展学前教育关系着社会福利、经济与教育等民生问题
学前教育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学前教育事业兼具社会福利、经济和教育三重职能。从社会福利上看,学前教育是政府支持家庭养育下一代和减少儿童起点差异计划的组成部分,它对于纠正社会阶层差异导致的教育不平等有重要作用;从经济上看,学前教育为妇女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它对增加家庭收入与家庭消费都有重要意义;从教育上看,学前教育对学前儿童的早期认知、情感和技能开发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学前教育的发展定位需要在社会福利、经济与教育这三种框架下加以确定。
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学前教育还不能满足所有学前儿童享有同等的入学机会和接受同等质量的教育,导致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资源仍较为稀缺,不完全符合纯粹公共产品的基本特性。现实中“公立园挤不进、私立园上不起”的“入园难”“入园贵”的情形在各地都比较普遍,加重了家长的负担。与此同时,由于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公益定位不清,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均衡教育资源中的责任缺失,以及市场发育不良,致使在学前教育阶段,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需求,学前教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中的“短板”,其发展规模和速度都明显落后于其他教育阶段。
发展学前教育离不开整个教育制度与系统的变革与发展
学前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具有不依附于其他层次和类型的独立存在价值,即表现为在学前教育阶段促进幼儿全面而富有个性化的发展。然而,任何阶段的教育对幼儿的作用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任何阶段的教育都要与后续或后一阶段的教育相结合才能真正显示其作用与价值。正如我国古代蒙学的原则与方法,幼儿教育贵在“养正”,在人的身心未定型时避免幼儿的发展走向“歧途”。因此,在承认学前教育对人的终身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的同时,学前教育的价值势必也要放置于整个人生发展与教育的动态过程中去考察。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的教育根本制度、教育基本制度与教育具体制度的变革总趋势是一致的。教育制度规定着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的配置原则与方式、政府的教育管理权力与责任、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的权力与责任、课程的内容与实施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教师的教育行为的权利与义务、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与义务等。因此,学前教育的发展也需要整个教育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变革。
当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一个老生常谈却又一直得不到妥善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实际上关涉中小学“应试教育”,幼小衔接等整个学校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在“应试教育”模式依然根深蒂固的社会环境下,升学“指挥棒”仍然在发挥巨大作用。幼儿园为入小学而做的单向准备,形成幼小衔接“一边倒”的局面。这样,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必然与小学阶段,乃至整个学制系统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幼儿园教育的“去小学化”自然不能完全脱离整体的学制系统而获得独立、彻底的解决。
发展学前教育需要政府、社会、幼儿园与家庭形成合力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这项教育工程里,家庭、学校(托幼园所)、社会发挥着各自的职能作用。在构建学前教育体系方面,政府起着决定性主导作用。政府职能是否充分发挥、性质及其程度如何,是影响和决定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方向和质量的核心与首要因素。发挥各级政府在保障学前教育发展的方向,规划重大政策的制定,保障学前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组织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督导评估等方面的作用,是推动和促进学前教育全面、高效、健康与均衡发展的有力保障。除此之外,幼教机构与家庭是实施学前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两者之间只有相互沟通交流、彼此支持合作、共享教育资源才能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学前教育的政策与法规,明确指出了幼儿园必须与家庭、社区相互配合,以提高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有效性。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更是将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作为政策实施对象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级政策。可见,学前教育的发展是政府、社会、幼教机构、家庭共同的责任。而针对传统社会“成人本位”的家长制与师生关系,“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意识,以及不少家长持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过高心理期望,全社会应该寻求理性人才观的复归,树立起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人才观,不仅包括认知的发展,还包括身体、社会性和情绪情感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公众的文化心理与意识层面理性认识儿童,澄清学前教育的价值,使学前教育符合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求,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文化+”与文化产业崛起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魂,文以铸之。”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使人类告别野蛮与愚昧,形成民族、国家、社会的精神支柱,催生了无穷无尽的创新力、创造力,推动人类社会从蛮荒进入高度发达的文明阶段。从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到一轮紧似一轮的工业革命,文化不仅是民族的图腾、国家的标识,更成为一民族、一国家、一群体生生不息、自强奋进的核心支撑——文化始终是人类文明不断攀升的助力和云梯。
今天,信息化推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使人类文明进入文化社会、文化科技、文化产业、文化经济的新境界;以文化软实力为重要支撑的“互联网+”构建的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和现实产业的融合,催生了全新的创意产业、创意经济、创意社会、创意国家的创客、极客时代;虚拟世界和现实产业联姻孕育的产品承载着物质与文化的双重属性,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也传递着价值理念——人类的文化自觉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文化+”的概念应运而生,“文化+”的思想理念及其社会形态、科技形态、产业形态、经济形态,正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扑面而来。人类已经进入“文化+”的时代,文化产业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导产业之一。谁有了“文化+”的自觉,谁抢占了“文化+”的先机,谁乘上了以“文化+”为引擎的快车,谁就可能是未来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主宰。
一、“文化+”的力量
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3卷,第492页)事实上,人类社会前进的每一步都是“文化+”的累计与递进。
“文化+”,不是1+1等于2,不是传统数学概念上简单的程式化加减,而是文化与其他事物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融合,是由一种观念、理论和合理的构想进入到实践的一种行动纲领、计划和模式,是文化更加自觉、主动地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文化+”的“+”,是文化的植入、融合、渗透、主导,核心是赋予事物活的文化内核、文化属性、文化精神、文化活力、文化形态和文化价值,是给事物植入文化的DNA。有人提出“+文化”行不行?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文化”,只是表象的包装、附着、粉饰和牵强附会。“文化+”与“+文化”,有着主体与客体的倒置。比如,文化产业之“文化”,文化是主体,是能动的、处在主导地位的;而产业文化之“文化”,文化是客体,是产业的寄生物、衍生物,是被动的,是标签式的附着着的东西。
文化+民族,为民族注入凝聚力、向心力和内生力;文化+社会,使人类社会成为文化自觉下智慧能动、有机有序、不断进步的文明社会;文化+中国,中国由农耕文明走进工业文明,又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文化+城市,使城市由遮风挡雨的居所成为智慧的家园;文化+文化,催生更加能动的文化自觉,在包容多元中推动文化繁荣,融合人类精神血脉,滋润和谐社会;文化+旅游,赋予旅游人文的魅力和乡愁的慰藉;文化+产业,搭建起产业攀缘上升的云梯,注入老产业新的活力,催生雨后春笋般的新产业、新创意、新业态;文化+商品,商品承载了思想的内核和精神的重量,赋予商品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价值;文化+经济,使经济由自然经济走入自由经济的天地,催生出“互联网+”等崭新的经济空间,打造出强劲的超级经济引擎;文化+科技,催生出文化科技的新境界,科技在文化的滋养下加速裂变,人类社会迎来高度智慧的信息时代;文化+互联网,赋予机械的互联网以文化的内核、智慧、内涵和坚挺的软实力、诱人的吸引力;文化+“互联网+”,赋予“互联网+”生命源,提升“互联网+”的附着力,使互联网的触角延伸到人存在的每个角落,也使文化渗入人类社会的每个毛孔,成为经济社会“云”运转的润滑剂„„“文化+N”,拓展无限空间、注入无穷潜力、催生不尽的创意创新创造。
人类自从走出自然经济的旷野而迈进自由文明的天地,从来没有离开过文化的相伴相随。今天,当文化产业迅猛兴起并逐步成为主导产业,当文化产业逐步向创意产业、创意经济迈进,经济的高地,一定是文化的高地;文化的高峰,一定推动多元裂变的经济高原的抬升;“文化+”越丰富、越深入、越广泛,经济越强劲、越发达、越繁荣;文化+经济,成为当今时代天作之合的佳配,有了文化与经济的联姻,经济在文化的基因中裂变,文化在经济的承载下绽放,其构建形成的产业,产业为“体”、产品为“桥”、文化为“魂”,融入社会、链接市场、亲和大众,以其超凡的融汇性、永不止步的创新性、自我调适的柔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而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文化+”,是文化的新自觉、是一个时代引擎的升级版、是经济社会划时代的新标识;“文化+”,提升一个民族的重量、一个国家的分量、一个社会的体温、一个时代的发展力和竞争力。在“文化+”的时代,没有注入文化内核、文化元素、文化细胞和文化支撑的经济、产业、商品、城市乃至社会和民族,都必将面临没落的命运。
二、“文化+”的自觉自信
我们正处在“文化+”的时代,“文化+”虽然方兴未艾,却展现出必然的历史大势和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先觉者已经在享受“文化+”的盛宴,迟觉者还需要“惊蛰”般的“文化+”启蒙。能否抓住机遇、乘上“文化+”的“早班”车,需要我们树立敏锐的“文化+”自觉、昂扬的“文化+”自信和落后就无“车”可乘的“文化+”忧患。
“文化+”的自觉,源于人类不自觉的“文化+”,人们其实早就享用着“文化+”的恩惠。中国的“王麻子”剪刀,因为注入了“王麻子”手艺文化而名利双收;中国的瓷器和丝绸,因为注入了“CHINA”而历久弥新并使古老中华誉满全球;二战时美军的野战罐头,兼容自动加热和饭、菜、汤、咖啡、香烟等多重要素,因为充满对士兵温饱和人文的双重关怀而倍受青睐。
“文化+”早已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悄然兴起,并成为其先驱们决胜市场的秘密武器。文化+产业,使产业孕育出新概念,日本的汽车工业早已摒弃“交通工具”的单一理念而注入流线型感官设计、舒适度人文关怀和微空间通讯、办公、娱乐等多重功能,文化汽车成为日本汽车工业的杀手锏,“新概念”汽车正风靡世界;“文化+”使产品极富竞争力,云量的创新、创造和发明使全球进入知识产权时代,创造还是制造,决定着全球经济板块的海拔高度;“文化+”催生广告业在全球市场铺天盖地,使产业和产品的竞争演变成文化的竞争。
“文化+”衍生的文化产业,成为朝阳支柱产业。在国际,目前主要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份额分别是:美国31%,日本20%,欧洲国家10%—15%、韩国15%。在国内,文化产业产值占GDP较大比重的是北京和上海,北京2014年为13.1%,上海2013年为11.5%。在宁夏,全省合力打造穆斯林文化产业,2015年上半年完成产值近200亿元,吴忠县成为“买全球、卖全球”的世界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集散地。
“文化+”,承载着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功能。一方面,“文化+”孕育出的文化产业,成为“互联网+”和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和国内发达地区的支柱产业和核心经济支撑。文化产品作为兼容物质和精神双重价值的商品,作为全球多样的物质文化和不同的精神文化风云际会的媒介,作为人们改造自然也改造自己的工具,作为人类的“精神氧气”和人们的“心灵鸡汤”,凸显出打破民族、国家、肤色、宗教、语言等各种禁锢的世界性的巨大社会需求,繁衍出五光十色的样态和海量的商品,拓展出广阔的市场,展现出巨大的商机和经济能量。阿里巴巴、淘宝网的大行其道,正是因为有全新的文化消费观作支撑。另一方面,“文化+”打造的文化产业,不仅是经济输出和市场占领的比拼平台,也是文化精神和价值观输出和较量的意识形态战场。在文化的餐桌上,人们的消费不仅是物质的满足和身心的愉悦,更是思想灵魂的涤荡。在西方世界,文化产品不仅是其重要的经济产业和国力支撑,更成为他们输出价值观、策动他国“颜色革命”的重要工具。一部美国大片,使人们享受着感官的刺激,同时,也悄无声息地使人们遭受西方价值观的滴灌侵蚀;一部韩剧,不仅占据了中国人夜生活的黄金时段,而且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国人的生活方式和语言习惯。日本制定的《文化产业国家战略》则更加直白地说:“文化产业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利益,更关系到我国的外交利益。”
中国从来不乏文化资源,博大精深的中华经典、精美绝伦的中国手艺、神话般的中国故事、多民族的文化传承、树大根深的文化体量,都是举世不二的文化资源优势;中国从来不乏“文化+”的智慧,粉黛+丝绸、国画+瓷器、泥人张+雕塑、舌尖上的中国+餐饮、中国工艺+装备百货,哪样不是世界争相购买;中国从来不乏“文化+”的实践,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到今天的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中国特色,那个不是“文化+”的经典。在“文化+”的博弈中,我们需要居安思危,但不必妄自菲薄,只要我们树立“文化+”的自觉,保持“文化+”的定力,“文化+”的时代一定属于中国。
三、“文化+”与“互联网+”
谈到“文化+”,必然关联到“互联网+”。“互联网+”已经蓬勃兴起,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方向,因此,需要厘清“文化+”与“互联网+”的相互关系,使二者更为自觉地相互促进,共生共荣。
“文化+”与“互联网+”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文化+”,是母体、是根据地、是动力源、是灵魂、是内容,“互联网+”因“文化+”而生、而兴、而荣;“互联网+”,是子体、是路径、是工具、是载体,“文化+”因“互联网+”而充满无限张力。一方面,文化是互联网的云根地母,没有科技文化的高度发达,就没有互联网,“互联网+”是“文化+”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是“文化+”的实现形式和实际运用;“文化+”是“互联网+”的生命之魂、立身之本、动力之源,没有“文化+”作为支撑和涵养,“互联网+”只能是信息的“包打听”、商家的“婚介所”和商品的“大卖场”。另一方面,互联网是文化的集散地、蓄水池和中转站,“互联网+”为“文化+”提供了平台、场域、手段、工具和路径,“文化+”因“互联网+”而海阔天空。
当今时代,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网和自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使信息、技术、创意和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实现了“全链接”和“零距离”,为“文化+”提供了广阔平台和施展空间;互联网带来的小企业、微方式、新业态、酷特色、融思维等新概念,为“文化+”提供了新思路、新通道和多样、高效、低廉、方便的实现形式。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创客”和“互联网+”及其一系列新理念和行动计划,国务院办公厅又接连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多个配套性政策文件,预示着中国正兴起以文化科技创新、创意、创业为战略引擎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第三次创业浪潮,预示着中国正迎来文化经济时代。在这一时代,“互联网+”作为“文化+”的超级引擎,必将推动“文化+”快步走向欣欣向荣的春天。
四、以“文化+”的理念推动文化产业崛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互联网+”的助推下,当今的文化产业早已打破传统的演出、广播、电视、电影、出版、文化旅游等固有的概念及其领域和板块,进入“文化+”“全链接”的大文化产业视野。201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要为装备业、轻工业、信息业服务,还要为旅游业、农业、甚至体育产业服务。这预示着大文化产业必将进入创意产业、创意经济即文化经济的新阶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文化+”的理念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乃至崛起,必须着力把握这样几个重要方面。
第一,牢固树立“文化+”的意识。我们已经进入了“文化+”的时代,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传统的产业经济都在向创意产业、创意经济转变,“文化+”已渗入经济社会的每个毛孔,文化经济成为势不可挡的发展大势。2014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把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提升到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宣布每年6月18日为国家创客日。在我国发达地区,文化+城市、文化+产业、文化+物流、文化+各行业的“文化+”风起云涌,已经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文化+”,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战略选择。从三次产业到社会治理、城市建设、民生服务、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等各个领域,都要有“文化+”的治理经营理念,没有“文化+”的理念和支撑,发展必将滞后。“文化+”,应该成为国家意识、全民意识和时代主旋律,我们必须站在国家发展战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审视“文化+”的意义,强化“文化+”的自觉。
第二,牢固树立“文化+”的战略思维。顺应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潮流,以“文化+”“全链接”、“零距离”的理念看待“文化+”,实施“文化+”战略,把文化产业上升到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文化经济的时代潮流中加以认知和把握。在经济社会发展顶层设计中,以“文化+”为指导和前瞻,高度重视提升社会发展中文化的重量、经济结构中文化的体量、各产业产值中文化的分量、商品价值中文化的含量,真正使“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全领域的治理、经营和发展理念。
第三,牢固树立“文化+”的市场意识。“文化+”要快速发展,必须顺应市场经济规律、与市场各要素实现无缝对接。要善于统筹国际国内两大市场,把握宏观经济与区域经济不同走势和需求,准确选择“文化+”的内容及其切入点、结合点、增效点,创新适应市场、富有吸引力、竞争力、生命力的新业态和新产品,赋予劳动力更高文化素养,赋予生产资料更多文化元素,赋予生产工具更强文化塑造功能,赋予产品更多文化内涵,使“文化+”加出特色、加出亮点、加出卖点、加出市场竞争力和占有力,在“+”中实现内质和边际裂变式的剧增效应。“文化+”孕育的文化产业,其生命力在于文化创意,要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立足市场高端前端,加快“文化+”的力度和节奏,推陈出新,使最新的文化创意及时从工厂走向市场,保持“文化+”的主动权、主导权和衍生力。
第四,充分发掘文化潜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科技文化、精神文化、军事文化自成体系又独具中国特色;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竞相绽放、美轮美奂;散落于神州大地和民间的海量非物质文化,附着在农林牧渔等林林总总精美物产上的特色文化,千姿百态的地质文化,都蕴藏着巨大的“文化+”资源,也是难得的文化商机。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我们文化资源的利用即“文化+”,还处在启蒙阶段。当今,在各地、各领域、各行业和浩如烟海的产品之中,有多少城市没有文化标识,有多少产业没有文化符号,有多少产品没有文化识别,有多少地方特产没有地域特色文化标注,又有多少国货起着“洋名”、挂着“洋品牌”,还有多少商品推崇着“国际口味”、“美国工艺”、“欧美典范”之类的“洋奴”文化;因为文化的不够自信,更有多少“中国发明”、“中国创造”、“中国老字号”成为他国的专利;因为缺乏文化自觉和自信,我们还有多少地方、领域、行业、产业、产品在守着文化金山过文化的穷日子。为此,树立并践行“文化+”的理念,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繁荣,要深入发掘、精于选择、善于利用文化资源,使“文化+”扎根沃土,迸发出文化的潜在力量。
第五,兼顾社会与经济两个效益。“文化+”催生的产业、产品,必然承载着文化和经济双重属性,这是“文化+”的显著特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必须遵从的基本法则。因此,社会责任必须是文化产业的第一责任,社会效益必须是文化经济的第一效益。这就要求“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精神,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加入的必须是中华优秀文化和先进文化,而不是为了单一经济效益而不分良莠的文化“加注”,更不是一味满足低俗文化口味的低俗文化或文化糟粕“加注”。一个时期以来,充斥于文化领域和演艺市场的“三俗”现象,是当代文化产业的毒瘤,以之来发展文化产业无异于饮鸩止渴、自毁其道,对此必须坚决予以取缔。
3.发挥好教育在青少年价值观培育方面的引领作用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努力,需要强大的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正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明确将青少年列为重点人群。价值观的养成直接决定青少年的成长轨迹,而青少年的价值观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风尚。心灵是田地,信念是种子。在正在成长的心灵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播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之中,经济全球化、社会思潮多元多样,使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改变。面对社会的诸般变化,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教育方式也需要积极主动求变,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推动青少年学生更好地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须在教育中传承好优秀民族精神文化
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为此,我们应在学校教育中,切实让青少年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笔精神财富,从中吮吸养料、滋养心灵,增强国家意识,增进文化认同感。
在思想确立方面,更加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应积极探索尝试,构建以“中国心、民族魂、现代人”为培养目标的中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心”树立的是国家意识,“民族魂”传承的是文化认同,“现代人”培养的是公民人格。通过抓好这三点,推动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青少年心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地植根青少年心中,力争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标。
在教学活动方面,更加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让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更好地浸润学生心灵,应坚持开展“诵读经典”系列活动,把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先哲的思想和智慧薪火相传。
在实践扩展方面,更加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在传统文化教育的推广过程中,应提倡学生采用自主教育的方式,进行自发的文化研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文化的创新与探索,进而深化经典文化的普及。这些做法符合青少年个性和身心的发展,致力于学生的个性创造,推动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快乐,培养文化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必须在教育中学习借鉴世界优秀多样文化
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同时,他强调:“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教育过程中,应坚持引导青少年了解外国的多样文化,使他们理解文化多样性和价值多样性,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别,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一方面,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应积极开展英语角、英语剧、奥林匹克文化节等,融入更多时代和世界元素。例如,国际青年领袖训练营项目“模拟联合国”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饰演各个国家的外交官,以联合国会议的形式,通过阐述观点、政策辩论、投票表决、做出决议等亲身经历,熟悉联合国的运作方式,了解世界发生的大事对未来的影响,了解自身在未来可以发挥的作用。
另一方面,创新教育课程结构。着眼于立德育人,培养具有中国心、道德魂、创新精神的四有新人,做好既面向全体、又面向个体的基础类、拓展类、荣誉类课程范畴。课程的开发围绕学生的“人文素养、科技素养、体艺健康、人际交往、国际交流”五个领域,形成课程群,以满足学生个性需求。通过持续的教育引导,推动青少年学生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
必须在教育中创建优秀校园文化
学校,看得见的是校园,看不见的是共同的价值观和师生的行为方式。学校文化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培养学生应从情感引导开始。积极创建优秀校园文化,方能使青少年学生天性有展现的空间,智慧有表达的机会,美德在学习中扎根,梦想在勤奋中实现。
致力于培养学生美好的品性。让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对人类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有深厚的人文情怀,真诚,善良,宽容,博爱,为自身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而努力学习。
致力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让学生身心健美,乐观向上,以积极的心态投入生活,在生活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智慧,努力在世界舞台上实现自身的价值。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富有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的素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合作,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致力于培养展示学生才华的校园舞台。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激发内心深处的动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智慧,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状态和最好的教育效果,从而形成开阔的视野、独立的见识、宽广的胸怀、自由的心态。
纵观中外历史,真正有价值的教育一定是直指心灵的教育,是提升人生境界的教育,是培养美好品德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和发挥各类优秀文化的作用,必将有效发挥引领作用,推动青少年坚定践行和积极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牢牢掌握互联网“微空间”的话语权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智能手机作为移动终端的微信、微博、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等“微产品”已成为当下最流行的文化现象之一;而发布“微产品”的微信平台、微博平台、QQ空间、社区论坛等“微空间”则成为当代特有的思想文化场域。互联网“微空间”的形成,使思想文化信息传播呈现出了许多新特征,如即时性、交互性、裂变性,以及微观化、形象化、娱乐化等,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接受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冲击。如何加强互联网“微空间”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牢牢掌握互联网“微空间”的话语权,成为互联网时代一项特别重要而紧迫的新任务。
站在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高度,加强互联网“微空间”的话语阵地建设
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规定,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根本原则。所谓“党性”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地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所谓“人民性”就是要坚持以民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性和人民性是高度统一的,党性是人民性的集中体现,人民性是党性的力量源泉。对于两者关系认识和处理上的任何偏差,都会影响对主流意识形态本质的准确理解和完整把握,都会削弱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核心地位和引领力量。
互联网“微空间”是当代社会的新兴话语场域,话语生产的平民化、话语内容的碎片化、话语传播的群聚化、话语受众的模糊化改变了传统的话语权力结构,使得意识形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在某种程度上被遮蔽、被割裂了。在今天的互联网“微空间”,有人大力鼓噪“中性的思想形式”、“零度价值观”等所谓“无价值倾向”的价值观,不少人为其所迷惑;有人以“人民”的名义,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评判一切制度、事件或行为的最高准则,催生了强大的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不少人为其所裹挟;有人甚至通过语言的篡改、作品的恶意嫁接、谎言的编造等手法,或明或暗地对党和政府进行妖魔化,不少人为其所蒙蔽„„虽然互联网“微空间”里的每一个“微表达”所产生的只是“微影响”,但是,汇“微”能成“巨”,互联网每一个“微空间”的失守,都有可能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必须予以高度的警惕。
互联网“微空间”的现实告诉我们,牢牢掌握互联网“微空间”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首先必须站在党性与人民性统一的高度,加强话语阵地建设。具体而言,一要更加及时地发现和回应时代话题,实现传统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转换。与此同时,还要掌握话语主动权,利用微空间中的“人民性”话语资源,及时捕捉、甄别、拓展信息,主动地发布权威信息,引领微空间的话语方向并纠正话语偏差。二要更加准确地判断和把握民众思想,讲好“身边的故事”。讲好“身边的故事”,必须根植于人民生活,反映民生实际,蕴含民族自信,凸显民心所向;必须用来源于人民的声音营造正向的话语氛围,克服微空间话语消费狂欢的消极影响,把互联网微空间打造成极具创造性社会效应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阵地。
运用大数据平台和云技术手段,加强互联网微空间的话语治理
牢牢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正确认识自由与秩序的关系。牢牢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不等于“一言堂”,但也决不等于“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决不等于否定一切话语规则。如果只讲秩序而不讲自由,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如果只讲自由而不讲秩序,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就会被各种杂音噪音所淹没,话语权将无从谈起。因此,自由与秩序相统一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
在传统封闭的媒体空间,主要问题是传播权力结构的固化而自由不足;而在互联网微空间,主要问题则是自由有余而秩序匮乏,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各种思潮杂陈,真假信息充斥其间。在互联网微空间,人们不仅通过“复制”“转发”“点赞”来追踪自己感兴趣的话语,而且通过“分享”“链接”“评论”等方式对信息内容进行随意的解构和拼贴。话语的二度拼贴和诠释轮番上演,产生了零散的信息大杂烩或观点拼凑物。它们使原本的话题文本具有更强的扩张力和影响力。然而信息认知维度的扩展却也加大了信息的辨识难度,使“微民”难以获得科学的“思想营养”和关乎国家发展的有益共识。对于互联网微空间的无良言论和违规话语,如果不加以治理,势必会阻碍正能量的传播,削弱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力和辐射力。
毫无疑问,互联网微空间的话语治理首先应当是法律治理,但与现实公共空间不同的是,互联网微空间是话语与技术相融合的空间,因此,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治理成为不可或缺的治理手段。这种技术治理,要点是对微空间的话语进行大规模的实证采集,分析并揭示微空间话语方式多层面的特征和规律,构建微空间话语监测数据库,开发微空间话语监测预警平台,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微空间话语的规范、标准和建设思路。其具体措施:一是全面推进互联网微空间的实名认证机制建设,二是不断完善互联网微空间的舆情研判机制,三是开发创建互联网微空间话语边界识别数据库,四是深度研发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优先传播的云技术,通过上述举措,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网络微空间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把互联网微空间建设成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生长的“大舞台”。
5.不应忽视互联网对社会矛盾的积极缓解效应
不能否认,互联网对于社会矛盾有着明显的催生及推波助澜的负面效应。无论国内一些群体性事件,还是在别的国家诸如“茉莉花革命”、“颜色革命”以及“进军华尔街”等事件,人们从中都可以清晰地看到互联网所扮演的“助推器”角色。问题在于,互联网对于社会矛盾还具有另一方面的功能,即:在一定条件下,互联网对于社会矛盾具有明显的积极缓解效应,扮演着“缓冲器”的角色。这一点,有时却被人们忽略了。互联网对社会矛盾的积极缓解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互联网有利于发现社会矛盾。缓解社会矛盾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需要发现社会矛盾,知道社会矛盾的相关信息以及症结所在。不过,有些社会矛盾却常常难以被人们发现。有时,由于多数人缺少必要的渠道,发现不了某种社会矛盾;有时,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有限,认识不到某种社会矛盾的症结所在;有时,某些社会矛盾的相关信息会被有的利益群体出于保持某种利益藩篱的考虑而有意遮蔽。凡此种种,使得一些社会矛盾成为隐性的社会矛盾而没有浮出水面,并不为人们所知晓,因而也就谈不上有效解决或缓解。
不应忽视互联网对社会矛盾的积极缓解效应
相比之下,在互联网条件下,人们能够大面积发现社会矛盾以及相关信息。从一定意义上讲,互联网是现实社会矛盾灵敏及时的晴雨表。网民人数众多,既包括了社会的各个群体,也覆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在互联网社会当中有时甚至还会出现并非相关方亦即“利益无涉”的社会成员对社会矛盾进行提醒的现象。所以,对社会矛盾相关方乃至公众来说,各种社会矛盾的相关信息以及症结所在已经难以遮蔽。再加上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迅速大面积传播功能,更使得社会矛盾相关信息及症结所在很快就会为整个社会所知晓,有时还使得不少原来是隐蔽性的社会矛盾浮出水面。据此,政府可以对症下药:对于不尽合理的政策进行调整;对于缺位的政策进行补救;对于需要进一步出台的政策进行前瞻性的规划。如是,不但有助于减缓现有的社会矛盾,而且有助于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社会矛盾进行某种有效的防范性抑制。
二是互联网有利于社会成员兴奋点的多样化分散化。互联网助推了社会成员兴奋点的多样化分散化趋向。随着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精细化,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随着社会日益趋于复杂化,随着社会成员自由表达空间的扩大,社会的“异质性”成分亦即各种性质不同的成分日益增多。其中的一个突出表现,是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行为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等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以及分散化的情形。这种情形在网络社会当中发展及表现得更加充分。在互联网社会空间当中,社会成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按照自己的不同意愿、兴趣爱好以及利益诉求,更加方便地组合成不同的网络群体,如买(卖)家群体、专业群体、时事群体、志愿者群体、玩家群体、军事发烧友群体、音乐发烧友群体、驴友群体、交友群体、(某某)粉丝群体、(各种)同学群体、同乡会群体,等等。可谓复杂多样,五花八门。
正是互联网对社会异质性增多(如复杂多样群体的形成)的推动,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解。一个社会,如果同质性过强,则意味着这个社会的结构相对简单单一,意味着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诉求、观念、兴趣爱好以及兴奋点相对简单单一。在这样的情形下,一旦某个主要群体的利益诉求尤其是基础性的利益诉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那么,这种相对单一的利益诉求便会使大量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及兴奋点集中在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上(如基本生存问题),然后不断积累,进而逐渐酿成巨大的社会矛盾冲突势能。而互联网下社会成员利益诉求、兴奋点及兴趣爱好日益多样化、多向度,对于可能蓄积的社会矛盾冲突势能客观上起着一种分流的作用,进而使不同群体难以整合成为一个内聚性很强的抗争群体,难以形成相对集中一致的抗争主题,抗争势能难以在一个方向上集中并持续蓄积,进而使得社会矛盾冲突很难在一个节点上集中爆发。即便在某种条件下,某种庞大的抗争群体暂时形成,在关注点兴奋点呈现多样化分散化这样一种心理定式的影响下,暂时聚集的抗争目标也容易分散、淡漠甚至消退。
三是互联网有利于社会成员焦虑心理及不满情绪的释放。社会心理层面上的问题是催生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民众的心态往往处在一种“非常”的状态当中,未来具有的某种不确定、不可预期心理感受,难免会形成一种焦虑的心态。再者,由于制度建设滞后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大量的社会不公现象相继出现。总书记指出,“在我国现有发展水平上,社会上还存在大量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社会不公现象必定使不少社会成员产生不满心理。这样一种非常态心理,会助长社会矛盾的滋生蔓延。社会焦虑会加重人们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和相应的短期化行为,会引发不少越轨行为,会催生某些有害的集群行为。而人们对社会不公现象的不满则会损害社会的整合,从而为社会矛盾的形成提供某种土壤。特别是对一些处在某种临界点的社会矛盾冲突来说,民众非常态及不满心理的积累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度”,则容易产生“病变”,催生某些社会矛盾冲突。
而互联网恰恰能够为上述焦虑及不满心理的释放提供一个比较有效的渠道,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道理很简单。虽说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表意,有时看似是某种乱象,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互联网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表意及发泄的需求。互联网对有着表意和发泄需求的民众而言,意味着表意渠道多,容易找到有共同想法的人群社区,且方式简便易于操作。大量的多方吐槽、言辞激烈的观点、眼花缭乱的热点转换等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分社会成员释放发泄自己的焦虑及不满心理所致。互联网的这种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有效防止民众的不满情绪及社会负面能量积累到不可控的地步,进而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解。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发泄释放渠道,人们一旦将自身的焦虑及不满心理放到现实社会当中去表达释放,就有可能会演变成街头政治,演变为现实的激烈抗争行为,酿成大的社会骚乱。如是,社会将为此付出巨大成本,承受严重损失。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对社会矛盾的加重具有某种心理缓冲的“安全阀”功能。
四是互联网有利于社会包容度的提升。互联网在一定条件下固然有着助推社会排斥的效应,但是还应看到,在一定条件下,互联网对于社会包容及社会合作意识的提升也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互联网毕竟是现实社会各个群体心理、观念及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初始阶段,人们恰好又获得互联网这样一种表达平台,充满新鲜感、兴奋感,其中有些网民甚至出现高昂亢奋的情形,于是各种各样的观点及感受包括一些极端观点及感受通过互联网表达出来。但在现实社会当中,人们终究需要合作,需要共赢。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网上的一味发泄往往于事无补,有时会四处树敌,自己的心理难免出现紧张、疲惫的情形,没有多大意义。
同现实社会相适应的是,互联网社会当中的理性终究会逐渐占据上风。实际上,这一点在互联网上已逐渐开始表现出来。况且,随着法治互联网社会的建设,极端观点持有者和恶意攻击他人者的网络生存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现阶段中国的互联网社会,虽然仍旧存在着许多激烈乃至“极化”的观点,但应当看到的是,其影响力已经大幅度减弱,人们对之往往是熟视无睹、见怪不怪;重要的是,互联网当中的理性程度明显提升,网民的判断能力、选择能力都在明显增强,相应的,互联网的包容性在显著提升,大量网站包括知名网站对各种观点的包容性越来越强。这样一种包容性,意味着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不同人群相互间沟通的平台,而不是恶意争斗的阵地。包容性的大幅度提高,有利于社会共识的形成,有利于社会合作及社会整合意识的增强,进而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解。
五是互联网有利于社会舆论压力的形成。社会舆论的压力,往往会促成某种社会矛盾问题的解决。而互联网能够以其特有的放大效应,引发公众对某个社会矛盾问题的关注,形成某种社会舆论压力。社会舆论压力常常站在道义的高度,将某个社会矛盾问题置于公众面前,让公众表明某种一致的态度,因而直接影响到社会矛盾问题责任方的社会信誉如何,进而有助于督促相关机构和矛盾相关方解决这一矛盾问题。现在,适应着网络时代的要求,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国家监察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国家层面上最重要的政法纪检部门,均设立了专门的举报网站,接受民众对公权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在互联网舆论的巨大压力下,社会矛盾问题的责任方常常会做出矫正的举动,或者是进行某种妥协,从而程度不同地使得社会矛盾问题得以解决或是缓解。
由上可见,互联网对于社会矛盾不仅具有某种推波助澜亦即“助推器”的负面效应,而且同时还具有某种缓解亦即“缓冲器”的积极效应。我们不能只是看到其中一方面的效应,而忽视另一方面的效应。否则,便会陷入以偏概全的认识误区,并进而在此误判的基础之上制定有重大偏差的互联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