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国外工商管理教材对案例资料及教材作者的分析
关于国外工商管理教材对案例资料及教材作者的分析
详尽的案例资料。融人大量案例是国外工商管理教材一大特点。有的教材以案例分析为主,有的教材配有专门的案例集。有些教材以—个大案例贯穿始终,如0.Ray Whittington&Kurt Pany编写的“审计原则及其他保障服务”(Principles of Auditing and Other Assurance Services),全书以“凯斯通计算机网络公司”作为贯穿始终的案例。这无疑有利于读者对现实企业的审计过程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美国教材的案例尤其多,如Donald F.Kuratko&Richard M.Hod getts编写的“创业管理”教材(Thomson Learning,2004出版).每章后面有l-3个小案例,每个案例篇幅在1-3页左右,每个案例有3个思考题;每篇(包括3到4章内容)结束后有一个大案例,篇幅一般有lO页;最长的案例是关于商业计划的,有近70页,含33个表格和12张图,由此。使学生对商业计划的编写有个全面的了解。还有教材配合案例的练习题和思考题。如Stephen P.Robbins编写的“管理学”(Management。Prentice Hall出版)每章都涉及5个以上专业案例。且每篇还有—个综合案例。
教材作者。国外教材作者除了大学教师外,还有经验丰富的咨询人员或商业管理者,如“创新管理”Innovation Management:Strategies。Implication sand Profits,Oxford University Press)的作者Allan Afuah博士曾在美国硅谷与128公路担任过工程师和管理者。相关才子在教材中引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另外,一些作者在授课的同时,也在为企业提供咨询,他们编写的教材能够在理论知识深度和与实际联系两方面找到很好的平衡点。如Donald F.Km-atko&Richard M.Hod getts编写的“创业管理”Thomson L rning出版。2004)。
第二篇:教学案例的教材分析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案例
平陆中学
董美丽
【教材分析】
《价格变动的影响》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二框题。本框题从价格作为主动者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价值规律的作用,围绕价格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对于学生探讨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做好了铺垫,是上承第二课第一框下启第三课的关键环节。探讨价格变动对生活及生产的影响,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也可以说是现实的生活和抽象的经济理论相连接的桥梁,是一个最佳切合点,所以它对学生现实的经济生活也起着很大的指导作用。理论于生活,又必须回归到生活中,这也就是我们新课程一直在倡导的一个全新的理念.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可以为学生认识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经济现象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因此,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结构分析:学生经过第一框题的学习,对影响价格的因素及价值规律的内容有了初步掌握,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生的能力水平分析:高一学生基本具有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具备了在教师指导下利用网络收集信息的能力。
3、学生的思维活动:高中学生形象思维较活跃,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体验,本框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4、但学生缺少对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的深刻的认识和分析,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应对方案: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已获得的生活体验,通过相关经济现象的再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分析经济现象背后的理论依据,帮助学生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教学设计理念】
面对新课改的新要求,如何把生活引入教学,把理论用于生活,这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必须从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案例入手,通过活生生的事例,引导学生用课本的理论知识去解释、去探究。这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以达到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一年级学情特点,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过事例描述出商品价格变动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能通过事例描述出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了解相关商品对价格的反应情况。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 学生能提高对购买商品的时机的判断力,且能对参与市场经济竞争提出合理建议,从而提高学生自身解决日常经济生活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同时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课标要求: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本知识点也是我们作为消费者如何安排消费以及以后作为生产者如何安排生产的重要理论依据)
2.教学难点:价格变动对互为替代商品和互补商品需求的影响。
(一种商品价格变动与相关商品的关系,在分析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方法分析】
为了讲清本课的重难点,我针对学生情况,特制定以下的教学方法: 1.情境激趣法: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2.案例设疑法:利用案例,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自主探究法:围绕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4.讲解法:教师精讲点拨点评,释疑解难。【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1、课前,对整个教学过程作了充分准备:精选材料、科学设问并制作成课件,运用多媒体创造情境。设计“明确目标,情景导入”、“导学质疑,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精讲点拨”、“达标反馈,拓展提高”课堂教学四个环节实现多媒体与经济生活的整合。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效果好。
2、课堂节奏把握较好,知识的过渡较为自然,问题设置合理,举例典型,贴近学生实际;能抓住社会热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讨论。
3、能注意到知识的前后衔接。
4、能采取图片展示、问题设置、学生讨论、举例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如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5、让学生课前设计板书,在黑板展示,将课本知识这课的框架体系有效整合,一目了然。不足之处
1、新课程主张创新教学设计,回顾自己的课程过程,反复讨论和思考。觉得教学的设计性有所欠缺。对学生的启发不到位,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未能充分运用。上课过程中应当有一些理念和过程的现代元素,而我的课,比较多的注重在了知识讲解、剖析、应对上。
2、课程展开过程中,更多采用的是一对多式问答,让孩子们参与其中并用自己的体会来理解课程知识的机会比较少,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一节现代课,应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也不到位,没有做到及时点评,及时批评和表扬
3、课堂检测环节,有检测,但重难点的针对性不是很强。在有限的时间中,能否利用课堂有效检测。在知识量大、知识难度理解要求比较高的情况下,确实是一个比较难操作的事情。如果,能将知识的检测融合到课程当中,做一个有效的比对,应该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
第三篇:对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案例教学的策略分析.
对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案例教学的策略分析
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人教版)与原高中地理教材相比,其编写的指导思想更加注重地理的基本观念与独特视角,更加侧重反映地理的应用价值,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地位,能更好地体现高中地理教材的基础性和时代性特征。依据上述指导思想,新课标教材强调地理思想,注重问题探究,联系现实生活,尝试多种表达,构建了新的体系结构和体例结构。譬如,新教材中增加的“案例”“问题研究”等模块,可以说是新体例结构最显著的特色与优势之一。笔者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教材中案例的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思考,本文以必修教材为例,谈谈对案例的认识与处理技巧。
一、设置地理案例的重要性
高中阶段的地理教育属于基础地理教育向高等地理教育的过渡阶段。与初中地理相比,高中地理的知识难度和结构的复杂性都比较大,具有明显的梯度。如何更好地衔接初、高中地理教学,降低知识难度,地理案例的引入就尤为必要。其主要作用包括:让抽象的地理原理、过程、规律具体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整合、归并同构性知识,避免知识的反复、堆砌现象,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创设具体的地理情景,缩短教材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以促进地理知识和方法的内化;通过对案例的自主、合作及探究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地理案例的类型
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人教版)中的案例按照其侧重的功能不同,可以划分为示范性案例、例证性案例、应用性案例和启发性案例。1.示范性案例
为更好地诠释抽象的地理原理、过程和规律,以及区域开发和国土整治方法,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的案例设计多数属于这种类型。其特点是通过特殊认识一般,即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教材选取发展阶段完整的案例,以示范地理现象演替的一般过程(例如,“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中“芬兰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中“英国城市化进程”的案例);选取社会发展进程中影响深远或在同类现象中地位突出的案例,以示范地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例如,“必修2”中农业及工业地域类型的案例,“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中鞍钢与宝钢区位选择的案例);选取典型区域的开发和国土整治的案例,以示范相同结构的区域开发与国土整治的一般方法及途径(例如,“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案例、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案例,“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中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案例)。2.例证性案例
例证性案例以客观的地理事实例证和说明抽象的地理原理、过程和规律,一般呈现在地理原理、过程和规律之后,特点是以具体解释抽象。这类案例在新教材中引用的频度也比较大。譬如,在“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中,教材引用“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例证交通的发展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以“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说明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在“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中,选取“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和“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的案例,阐述暖流与寒流对沿岸气候的作用等等。3.应用性案例
应用性案例是对抽象的地理原理及规律的实际应用,特点是以理论指导实践,即人类活动有意识地依据地理原理、规律进行调整。这类案例包括“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中“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合肥市环城公园”,“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中“河南某酒精总厂的清洁生产”等等。4.启发性案例
启发性案例通常呈现在示范性案例之后,与示范性案例的区位条件及核心问题相似,目的是启发学生由此及彼,深入挖掘地理现象的本质及相互联系,通过方法的迁移培养探究与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譬如:“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中,对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思考、温州乡镇企业发展的问题与建议、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发展优势及问题探讨,等等。
三、地理案例的处理技巧
实际教学中,教材是教学的资源之一,地理案例的引入是辅助教学的载体。教师有必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学生认知水平及教师授课特点等实际情况,对地理案例进行相应的处理。1.整合
对某些与教材课文联系紧密的案例,可将其与教学课文整合,即作为课文的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譬如,在进行“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中“人口迁移”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案例“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与课文中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内容,存在时间的先后关系,按照学生认知的逻辑顺序,可以将案例与课文相应的内容进行整合后教学,让学生对国内人口迁移的阶段及各阶段的影响因素有更清晰的认识。在“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中“城市等级发展区位条件”部分,选取“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的案例,而上海市城市等级的提升本身又是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教学中可将其与“城市化”一节的内容进行整合,实施案例教学。2.增补
根据教学内容或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课外选取相关的地理案例进行适当增补。譬如,“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教学时,教材案例“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只涉及到民族因素,就需要补充其他因素(个人收入、地区知名度、早期土地利用方式等)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案例。这样,例证会更充分。在阐述交通运输布局受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时,“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中引用“南昆铁路的建设”的案例,具有代表性。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建成通车,笔者认为教学中应该增加“青藏铁路的建设”案例,以更好地体现时代性。3.拓展
即对教材中的地理案例适当地予以拓展。譬如,在农业地域、工业地域案例的教学中,仅仅凭借教材案例的资料是不够的,因为学生欠缺的是这些地域相关的背景资料以及对工农业生产实践的一般认识,所以,教师有必要对相应的内容适量地进行拓展。案例“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与京杭大运河的兴衰密切相关,而历史上与京杭大运河共兴衰的名城还包括山东济宁、江苏扬州等,教学时可进行一定的拓展。4.替换
即对教材中的某些地理案例进行替换,其目的是为了更符合教学需要,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譬如,生态农业教学中,相关的典型案例很多,教材的案例可替换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案例。“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中,水资源利用的案例“咸海的忧虑”可替换为我国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的案例;“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中,人地关系失衡的案例“玛雅文明的消失”可替换为我国黄土高原或者新疆罗布泊的案例;“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中,案例“珠江三角洲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可替换为本地工业集聚的案例。
另外,部分教材案例以客观地理事实呈现,教师教学中,可依据材料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挖掘隐藏在地理事实背后的一般原理与方法。再者,以具体解释抽象的例证性案例,一般呈现在地理原理、过程和规律之后,教学中可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顺序的调整。譬如,“必修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中,可以将“东北森林变化导致环境的整体变化”呈现顺序提前,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抽象及概括,最终得出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论。这样,可强化学生对地理规律的印象,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新教材地理案例的处理归根结底是为地理教学服务的,处理的方式会因为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教学中应该灵活应用。需要强调的是,地理案例是辅助教学的载体,只是外在手段;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地理教学的灵魂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设计教学案例时,赋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权利,让学生学习到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第四篇:分析教材对教学的意义
分析教材对教学的意义
教师讲好一堂课的关键在于备课,只有备好课,才能保证教学质量,而教材分析则是备好课的前提。有的人可能会说,课本对教学内容都作了详尽的阐述,教师按课本讲就是了,对教材还有什么可分析的呢?我们知道,书本上的知识是一种贮存状态的知识,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要把这种贮存状态的知识首先转化为传输状态的知识,然后通过学生的学习再把传输状态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贮存形式。而这两种知识形式的转化过程与方法,由于受多种形式的制约,课本上是很难把它们全都写出来的。因此,不经过对教材的分析与研究,就难于把握和完成知识形式的这两次转化。
教材中所讲的知识,要放在知识整体中去认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研究,以真正掌握它的内容,认识它在整个教材结构中的地位,认识与其它知识之间的联系。而这一点对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有些青年教师,讲课只照本宣科,书本上怎么写的,就原原本本的怎么讲,对教材缺乏分析,因而把握不住概念、规律的本质及它们间的联系,抓不住教材的重点。这是造成教学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且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培养能力需要认识和比较各种知识的能力价值。而知识的能力价值具有隐蔽性,表现为不思则无,深思则远,远思则宽。只有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才可能挖掘出教材本身没有写出来的知识的能力价值,以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确定不是随意的,它既受教学思想的指导,又受教学内容的制约。进行教材分析,同时也是在酝酿设计教学过程和选择教学方法。因而教材分析的深广程度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材分析是进行教学工作的一项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这一坏节,并要具有分析教材的能力,掌握分析教材的一般方法。
第五篇:黄河大合唱教材分析
《黄河大合唱》教案
【授课人】
【授课地点】1#301 【授课班级】机电121
【授课时间】2014年9月7日下午第三节 【授课课题】音乐欣赏《黄河大合唱》 教材分析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共分八个乐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作品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我们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启迪人民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作品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新、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反映了时代精神。它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后来的大合唱及其他体裁的音乐创作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教学目的
一、了解大型声乐作品的含义,懂得大合唱的基本概念。
二、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培养学生欣赏大型声乐作品的情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情感,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 感受作品内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难点
大型声乐作品的含义,大合唱的基本概念 教学模式
作品分析——欣赏感知——赏析感化——赏后评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音乐欣赏课。大家都知道,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炎黄子孙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是,翻开近现代史,这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巨人,却饱受了世界列强的分割和凌辱,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学子们,决不能忘掉那段惨痛的历史。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部诞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伟大作品《黄河大合唱》。
三、新课讲授
(一)了解大型声乐作品、大合唱的概念(展示)大型声乐作品:是指作品在结构上各自独立,情节上互相有一定联系的多乐章歌曲组成的声乐套曲。包括:弥撒曲、安魂曲、清唱剧、组曲、康塔塔(大合唱)、声乐协奏曲。大 合 唱:大型声乐作品的一种。包括领唱、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有时穿插朗诵。常用来表现重大的历 史或现实题材,内容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多用乐队伴奏。
(二)简介作品、作者、及创作背景
1、简介创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9年,当光未然在把这部作品交给冼星海时,作曲家无比激动,在抱病期间仅用了6天就使这部光辉的巨作诞生在一个不起眼的简陋的土窑里。4月在延安初演,引起了巨大反响,很快传遍全中国,对当时的抗日战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作品分析。
这部作品以黄河两岸人民的英勇斗争为题材,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歌颂了伟大的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人民。作品气势宏伟,音调清新、朴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作品用朗诵作为主线连接起来,它的主题是:抗日救国。
《黄河大合唱》共分一个序曲和八个乐章: 《序曲》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原稿为男音)第二乐章《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混声合唱,原稿为齐唱)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混声合唱原稿是 男声对唱)
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3、简介作者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冼星海:(1905—1945)原籍广东番禺,出生在澳门一个贫苦船工家庭,13岁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后入北大音乐传习所和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的战斗性群众歌曲。如,《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1940年去苏联学习工作,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做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三)作品赏析(欣赏第一、五、七乐章)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这是一首朴素、短小、精悍并具有鲜明形象的民歌。从它的音调风格来看,有着陕北的特点,这就给人们的印象是黄河流域而不是长江或其它流域。旋律线给人一种起伏、摇荡的感觉,感觉是在船上。再从它的节奏和速度来看,既平稳而又具有一定力度,这就使人感觉不是在激流险滩中行船,而是在较宽阔平静的水面上行进。从整个情绪来看是比较辽阔而开朗的,使人想象黄河 是宽阔深广的。透过歌词内容,仿佛又看到黄河迂回曲折的河道及无数船只和艄公形象。
这首歌在调式上也极有特色。前边大部分都以A商调式进行,只是到最后一句才用转调的方式转到G徵调上来,让人感到既新颖又完整。
这一乐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击的场面,音乐充满战斗的力量。第二部分是根据开始的主题旋律,拉宽了节奏、放慢了速度,表现船夫们穿过了急流、靠近了河岸的那种欣慰。这表明,中国人民尽管处在艰难抗战之中,但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第三部分,音乐又回到了乐章开始的速度上,但又由强渐弱,由近到远。这一乐章通过黄河船夫与急浪、险滩的搏斗,象征着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日趋激烈的民族矛盾。
演唱形式:混声合唱 歌曲结构:一段体 情感表达及歌曲风格:
船工号子的音调素材以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勾画出船夫们惊涛骇浪的情景。
它表现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精神,它不是一首单纯的船夫号子,它有更深刻的内涵,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是一首惊心动魄的战歌。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唱》 演唱形式:对唱、合唱 歌曲结构:一段体
采用山西民间音调,用民间歌曲中常用的对答形式写成。最后的混声合唱更显示了坚决打击侵略者和“一起打回老家去”的决心。
第一段:朗诵引入。
第二段:对唱,一问一答,山西民间音调。第三段:混声合唱,歌曲高潮。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演唱形式:轮唱
全曲采用了进行曲体裁、以短促跳动、振奋人心的音调、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有力的节奏,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张的音型,使歌曲充满力量的感情,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
歌曲一,四部分合唱,二、三部分轮唱,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恰似黄河的波涛滚滚奔流,势不可挡。轮唱时“龙格龙格”的人声伴唱,听来变化无,增强了生动、活跃、乐观的气氛,比喻了抗日武装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终于汇成了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它将压倒一切敌人,显示了英雄民族的伟大气魄。轮唱之后的一大段器乐间奏,不仅渲染了气氛,刻画了形象,又为结束段转向高潮作好了铺垫,使结束段更凸显了中国人民誓将侵略者消灭干净的坚强决心,强烈地表达了抗日高潮如黄河滚滚洪流把敌人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
情绪上与前几个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它以生气勃勃的战争精神构成了它的音调特征。体现了当时中国到处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作品用了轮唱这种群众性的合唱方法,并穿插“龙格龙格龙”的装饰句,增强了生动、活跃的气氛。
四、课堂总结
我们中国现在处在非常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如钓鱼岛争端、黄岩岛争端等问题,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同学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母亲河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我们要时刻不忘国耻,刻苦学习,为祖国的早日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五、作业布置
写一篇简短的欣赏《黄河大合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