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支点建设发展档案事业

时间:2019-05-13 17:22: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服务支点建设发展档案事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服务支点建设发展档案事业》。

第一篇:服务支点建设发展档案事业

服务支点建设 发展档案事业

熊承家

2012年第10期 ——文化建设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作出了湖北未来发展黄金十年的科学判断,描绘了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蓝图,发出了开启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新征程的号令。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档案是文化的母资源,档案部门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档案工作承担着资政、存史、育人的重要功能。档案部门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就是要紧紧围绕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服务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促进全省档案事业进步。

一、立足支点谋发展

今后十年乃至更长时期,是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黄金增长期,是全省档案事业发展的最佳时期。全省各级档案部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更加高远的目标、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谋划档案事业的发展。

1、要围绕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新目标谋发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全省档案部门要以实施《湖北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作为服务重要支点建设的出发点,以推进档案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为着力点,以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为载体,以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推进档案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把全省档案建成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和电子文件中心,为实现富民强省目标服务。

2、要围绕满足党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谋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我们做好档案工作的努力方向。要始终关注民生,加快构建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人民群众档案利用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档案需求。要把服务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整合民生档案资源,着力抓好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教育卫生、社区建设、土地承包、家庭婚姻等民生领域的建档,努力在档案服务民生方面,多做暖人心的工作。

3、要围绕建设档案强省新要求谋发展。紧紧围绕建设文明湖北的新要求,推进湖北档案强省建设。要建设强大的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安全保管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促进档案事业发展走在中部前列,争创全国一流,使档案事业发展与构建重要支点战略目标相适应,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与档案事业发展相协调,档案业务建设与提高人民群众服务水平相同步。

二、拓宽领域建资源

档案资源是档案工作的基础,也是发挥档案馆“五位一体”功能的基本条件。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按照“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的要求,坚持应建则建、应归尽归、应进则进的原则,不断拓宽收集领域,加大档案资源建设力度。

1、拓宽征集领域。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档案资源极为丰富。要依托丰富的资源,把档案资源体系覆盖到城乡居民,覆盖到社会民生各个方面,覆盖到各个新领域和各种新社会组织,覆盖到档案的各种新载体、新形态和新专业,做到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档案就建立到哪里;社会形成什么档案,就收集管理什么档案,以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形成的档案应建尽建,全面覆盖。

2、丰富档案资源。全面贯彻实施国家档案局第9号令,完善各级各类档案馆的档案收

集范围细则,科学分类划控,扎实做好各种载体形式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确保档案资源的齐全完整。加强对立档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注重把民生档案、企业档案、二级机构和驻外机构档案及重大会议、重大活动、事件等档案及时接收进馆,加强收集整合力度,促进内容丰富、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国家档案资源体系的形成。

3、安全保障有力。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生命线。要以国家实施中西部县级档案馆建设规划为契机,坚持不懈地抓好档案馆库建设,切实改善档案保管条件;着力健全档案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预防措施,加强档案安全督查,堵塞各种安全漏洞;建立健全档案安全应急防范机制,全力启动电子档案容灾备份体系,加强安全技术防范,有序开展重点档案抢救,确保档案馆舍安全、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

三、开发利用强服务

服务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永恒主题。要突出档案开发利用主题,搭建载体、创新形式,打造精品、讲求效果,注重做好各项服务发展的工作,努力在服务中实现档案工作的价值,在服务中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1、搭建利用载体。以开展数字档案馆活动为契机,按照“存储数字化、管理自动化、利用网络化”的要求,大力实施数字化带动战略,加强档案资源数据库建设、档案网络建设以及电子文件中心和应用平台建设,把传统的纸质档案、音像档案、照片档案等加工成方便利用的数字档案,为机关和社会公众利用档案信息搭建良好平台,将历史档案库变为资政育人的文化库、知识库、思想库。

2、创新利用形式。积极应对挑战,牢固树立主动意识、开放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拓展档案利用方式的多样化,不断提高档案利用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将档案馆的档案查询、政府公开信息查阅等服务功能进行有机整合,细化“一站式贴心服务”,并利用展览、图书、报纸、刊物、电视、网络等媒体公布档案,真正把各级综合档案馆打造成集政府信息公开、现行文件查询、档案资料查阅等服务于一体的“百姓之家”,努力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

3、打造利用精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思路,加大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创造高品位、有特色的湖北档案文化产品。通过开展“档案馆开放日”活动,让公众走进档案馆,感受荆楚档案文化的魅力;通过举办历史讲坛,全力打造群众喜爱、特色鲜明的优质品牌,发挥其普及档案知识、传播档案文化的主导作用;通过编研档案材料和办好湖北珍品档案展览,进一步弘扬湖北传统文化,努力创造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佳作。

4、注重利用效果。档案是“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要自觉把档案置身于历史文化保护建设大背景中去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对学术研究的重要价值、对党委政府部门的决策参考和对公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独特作用。以举办城市记忆工程、建立文物档案数据库、名人档案库、编研史料为切入点,做实档案“为现实服务”的文章。深入挖掘湖北历史文化资源,让档案文化走近百姓、走近历史、走近现实,让大众在寻根怀旧中寻觅历史记忆、陶冶情操。充分发挥档案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作用,四、科学管理上水平

管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本功,是确保档案安全的关键。要认真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的神圣职责,着眼依法管理、科学管理、目标管理,确保党和国家的珍贵档案得到科学有效保护。

1、坚持依法管理。依法治档是促进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严格贯彻执行《档案法》、《行政许可法》等法规,建立健全地方档案法规体系,推动档案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全省档案系统2011—2015年法治建设暨“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规划》的实施为契机,大力开展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全社会档案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认真落实档案违法案件季报制度和档案年检制度,加大档案依法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依法促进全省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2、强化科学管理。加大硬件投入,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科技含量,改变与现代化管理不相适应的工作手段、方式,确保党和国家重要档案万无一失。运用现代监控设施,对重要档案实体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控,严密防范出情况出问题。建立网络化流程操作程序,加快推进档案工作标准化、现代化建设。积极应用各种先进技术和设施,不断完善技术保护手段,防止因技术原因造成档案损失。

3、推进目标管理。坚持以《湖北省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等级考评办法》为抓手,以促进档案管理规范化、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为目标,加强检查指导,督促查缺补漏,切实调动全省各地机关档案工作者积极性,为促进档案管理达标升级创造条件。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持把档案工作作为干部政绩考核和检查、评比、表彰、通报的重要条件和依据,纳入年度目标管理重要内容,通过强化目标管理,明确责任要求,加强综合协调,严格考核评估,推动档案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科技兴档重人才

推动档案事业发展,关键在人才。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围绕扩大队伍、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培育专家,进一步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为促进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1、不断扩大队伍。坚持五湖四海、尚贤任能,不拘一格培养引进档案人才。切实改善档案人员待遇,使从事档案工作的干部干事有舞台、成事有条件、发展有空间,真正把优秀人才吸引到档案队伍中来。要真情关心、真心爱护、真诚帮助档案干部,在生活上多留心档案干部的实际困难,在政治上多关心档案干部的成长进步,使档案干部感到温暖、看到希望、增强动力。

2、优化整体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干部的“年龄”结构,建立干部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后继有人;不断优化干部的“知识”结构,形成合理搭配,提升整体功能;不断优化干部的“能力”结构,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断优化干部的“气质”结构,使档案干部队伍心理相容、和谐相处。

3、全面提升素质。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以“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为档案干部提供更加宽阔的学习的平台。引导广大档案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自学能力,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富有活力的档案干部队伍。

4、实施名家工程。落实档案干部能力建设培训计划、档案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发挥档案名家和档案领军人物示范引领作用,支持开展档案学术研究、科技创新和项目建设,着力选拔培育一批在全国和业内有影响的档案名家和档案领军人物。创造条件培养出更多“知大局、懂本行、干实事”的行家里手,为推动湖北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队伍支撑。■

(作者系湖北省档案局局长、省档案馆馆长)

第二篇:全县档案事业发展状况

全县档案事业发展状况

我县有国家综合档案馆1个,库房面积440㎡,城建专业档案馆1个,立档单位153个,综合档案室148个;有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169人,其中档案执法员11人。

全县各类档案馆室藏档案16.89万卷、件。其中县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112899卷(册),馆藏档案中最早的是民国时期档案691卷,资料最早的是清同治时期《通山县志》。档案馆藏量居咸宁市第二位,珍贵档案藏量居咸宁市首位。

全县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升级单位共91家,其中省特级8家,省一级19家,省二级64家。升级单位中正科级机关59家,占全县121家正科级机关总数的48.8%。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以来,我县档案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加强了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监督,深化档案服务主题,加大依法治档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档案工作,加快了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工作不断得到上级的肯定和激励。通山县档案局2008、2009连续两年获得湖北省先进档案局称号、咸宁市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荣誉。

深入开展档案法制宣传

近年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档案行政主管部门不断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档案法律法规,为档案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2008年,为了纪念《档案法》颁布20周年、《湖北省档案管理条例》颁布10周年,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艳斌在《通山周刊》发表题为“依法治档,推动档案事业沿着法制化轨道健康发展”的讲话,将档案法制宣传推向一个高潮。县委党校在干部培训班上开设学习《档案法》课程,不少乡镇和县直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档 案法律法规,县档案局适时举办法制培训班,组织全县100多名档案员学习《档案法》,开展档案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印发宣传资料2000余份。2005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各级各类档案法制培训班10期,参训的档案人员达1400余人次。同时,县档案局组织3批共43人到省、市档案局进行档案法制学习。今年,又将《档案法》印成小册子、制成牌子,送到民营企业、发至行政村、社区,让《档案法》进机关、进工厂、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档案法制宣传有声有势,深入人心。

不断健全完善档案管理网络

全县各级各部门都成立了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大部分乡镇、县直单位明确了分管领导,配备了专兼职档案员,落实了岗位责任制,建立了档案管理网络。2009年3月19日,县办、县政府办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的通知》,加强和提高档案行政主管部门执法主体地位和指导监督职能,进一步对档案局依法行政、充分履职提供了政策保障。

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为了全面考核各乡镇、县直单位档案工作,县档案局制定了《全县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办法》,完善了档案年检制度,实行每两年一次,并作为评选全县档案工作先进单位的重要依据。同时还建立了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档案违法案件季报制度,制定了《全县档案行政执法“十一五”规划》,规范了档案行政执法文书,推行了档案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年检年审制度。

不断加强档案执法检查

根据县政府安排,县档案局从2006年起,每年对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进行执法检查,共有140个县直单位和乡镇接受了两次以上的执法检查。共下发整改通知书28份,检查情 况通报4个,执法检查引起了各乡镇、各单位的高度重视,执法效果良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迈进新行列

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是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新农村建设档案重点是行政村建立档案。从2007年起,档案局组建专班,每年集中三个月的时间,进镇入村,指导乡镇、行政村规范建档。到去年10月,率先在湖北省全面完成村村建档任务。全县186个行政村、18个社区全部建档,并实现“六有”目标,即有专门档案室(挂牌子)、有专用档案柜、有整理规范的档案、有管理制度、有档案管理人员、有办公桌椅。共整理文书档案5853卷,党员档案4114袋,实物档案1284件,电子档案152盘,图书资料6547册,照片档案83册。今年又开展了村级基层组织档案工作,100个村和10个社区档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级档案的建立,记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方便了农民对档案资源的利用,帮助了村干村有效开展工作,为维护农村一方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机关档案管理水平实现新飞跃

1、“8号令”得到全面落实。为深入贯彻落实《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8号令),2009年2—5月份,我们集中力量,集中时间,组成由主职挂帅,分管把关,业务股主核的六人评审专班。针对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能职责、业务范围等,对全县各立档单位的分类方案、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实行重新审定、修订和批复,截止2009年10月,全县各单位“三合一”制度的修订审批工作全面完成并实施,“8号令”的贯彻实施,为规范我县档案管理奠定了坚实的业务基础。

2、目标管理呈现良好的态势。在目标管理工作中,我们的作法是争取两办发文“督”,落实奖励政策“促”,开 展业务指导“帮”,对创建省特级的单位派专人蹲点指导,创省一级单位进行跟踪指导,创省二级单位进行巡回指导,确保工作质量。到目前为止,全县机关档案工作达到省特级标准的8家,省一级19家,省二级64家,通过狠抓目标管理,全县档案管理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档案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3、业务培训力度加大。在平时开展业务指导时,对基层档案员进行手把手传帮带,对个性问题及时答疑,对基础业务等共性问题及时举办不同形式的培训班,并以此为关键点提升全县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每年举办两期培训班,使全县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90%通过考试并获得岗位资格证书,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

4、执法年检效果明显。连续3年档案局抽调执法人员,对各乡镇、九管会,县直各单位进行执法检查。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重点检查档案管理的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法制建设、依法管理、业务水平、安全措施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坚持执法检查,有效促进档案管理法律意识增强,管理水平整体提高,经费和硬件建设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

档案馆功能建设实现新变化

1、档案馆基础硬件的投入加大。2003~2005年,投入18万元添臵了库房密集架,共50组100节,添臵10乘组合玻璃门柜,购臵3台大功率格力空调和1台防磁柜;2006年,投入7万元,对档案馆老化低压线路进行全面整改;2009年,抓住全省档案安全检查的契机,县财政拨付专项资金5万元,安装了电子监控和安全报警设施设备及消防应急灯,添臵了灭火器,购臵了温湿度自动记录仪,更换了库房内外层空气过滤防沙(尘)窗,更新了利用大厅的桌椅等,使档案馆基础硬件条件大大改观。

2、档案馆资源建设日臻完善。特色档案收集有较大突破。通山县是著名的革命老苏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近两年我们加大了对重点档案的保护和抢救力度,广泛征集不同门类、不同载体、不同时期特色鲜明的档案资料,收集革命历史档案、通山名产、名人、名胜、民俗等特色档案的图片资料近千幅,制作光盘8个;对通山古民居建筑进行摄像拍照,制作古民居图片资料3百余幅,光盘2个;征集袁氏、殷氏、朱氏、方氏、谢氏、阮氏、张氏等族谱12套58册,实现了档案资源建设的突破。专业档案的收集使馆藏门类日益丰富。

近两年,我们加大对专业档案的收集力度,满足民生需求。成立专班、抽调专人,到乡镇、下厂矿、跑企业,收集整理土地二轮延包档案2600卷,婚姻档案1715卷,退伍军人档案4370袋,收养档案32卷。其中婚姻档案、社团档案、收养档案、退伍军人档案填补了馆藏专业档案的空白。改制破产企业撤并单位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步伐加快。近年接收改制破产企业档案2.7万卷(册)。2009年,聘请专人对收集进馆的破产改制企业档案进行全面整理,目前已完成整理、编目上柜破产改制企业档案2.2万卷。珍品档案、民生档案的征集和接收力度加大。散存在民间收藏家之手珍品档案资料,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印发的第一届选民证(1953年三界乡徐会和)、第一次全国扫盲运动的成果——扫盲识字证书(1956年南林镇吴庆之)、解放后第一任县长段凤梧颁发的土改证书、文革期间国家统配物资调拨令等70余件珍品档案被征集进馆。档案数字化建设速度加快。对林权档案、姻婚档案、复退军人档案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档案优先录入计算机管理,为利用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近两年共录入案卷级目录2178条,文件级目录63306条。

3、馆藏资源编研和开发利用成果显现。挖掘馆藏史料。参与和承办“通山解放60周年成就展”专题片《大道通山》的拍摄和明信片的制作工作;完成综合档案馆通览的编纂。完善档案史料的编辑,编写馆藏珍品简介;编写纪念书集。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和通山解放六十周年,编写《通山六十年大事纪要》,该书已出版发行,社会反响极佳。积极主动搞好利用服务。平均每年接待社会各界档案利用者1000多人次,查阅档案资料3000余卷(册)。

档案馆搬迁工程取得新进展

经过县委、县政府的极力争取,通山档案馆建设项目已被省档案局定为全省5个试点单位之一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档案局。目前,新馆选址、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报告、土地审批意见书和初步设计方案等相关工作筹备就绪,县“四大家”领导对档案馆搬迁一直十分关注和重视,县委书记曾国平3次作出批示,县长杜文清多次过问档案馆项目申报情况,去年给档案局批拨资金8万元,作为项目前期经费,常务副县长方立清心中一直装着档案馆建设,在争取项目、规划选址、初步设计、督办跟踪上,倾注了心血。今年4月,方县长又专程到省档案局向石山局长作汇报,起了关键作用,促成了项目的最终确定。档案馆搬迁工程计划12月份启动平基,2011年元月份举行奠基仪式开工建设。档案法律法规观念亟需加强

少数乡镇和单位领导对档案法律法规学习不够,认识不足,意识淡薄。认为档案工作可有可无。有个别乡镇、县直单位不设立档案室,不配备档案员,连续多年不按规定立卷归档,不向档案馆移交到逾期档案,更谈不上对档案管理和保护。

综合档案馆室建设滞后

我县档案馆是上纪纪80年代建成的,在选址、设计、建筑质量上存在严重的问题:一是选址在凤池山半腰,难以避免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等自然灾害;二是无抗震设计;三是库房面积不足,库房超负,功能不全。县房产局去年10月份派出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勘查,鉴定县档案馆属D级危房,建议尽快拆除。据统计,全县仍有10%的单位没有设立综合档案室。城建档案馆和大部分乡镇、县直机关综合档案室同样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我县档案室建设整体落后于周边县市的平均水平。

档案馆室设施设备和管理手段严重滞后

全县不少乡镇和单位至今仍使用被淘汰,不利用防火防虫的破旧木质档案柜,高矮不

一、颜色不一,破烂不堪。档案室未配备必需的温湿度调控设备和监控和消防设施。“十防”设施几乎空白。县档案馆档案管理技术手段十分落后,修裱,数字化、翻拍、复制、存储等技术设施设备缺乏。电子档案异地备份以及备份所需的防磁设施缺乏,至使档案部门无法使用新的技术手段管理档案和提供服务,档案的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难以保证。

档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一方面县档案局作为全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由于编制紧张,干部年龄严重老化(平均年龄49.2岁),知识结构不合理,加之档案处于工作的末端,档案工作环境的相对封闭性,干部长期不流动,使得档案干部的工作视野、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受到影响和制约,存在着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观念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问题;另一方面,机关单位档案员90%以上是兼职,且变动频繁,流动太快,有些档案员业务刚一入门,便被换岗或提拨。档案工作岗位的不稳定性,导致档案员学习业务,钻研业务兴趣不高,工作的依赖思想 7 较重。档案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担当起推动事业发展的重任。

档案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近几年,县政府虽然对档案事业的投入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无法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档案馆日常维护和运转、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经费一直未列入财政预算,致使有些工作无法开展,如特殊载体档案(特藏室及档案数据库、电子查询系统无法建立)。档案工作只能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操作层面上,各单位在档案事业的投入也很不平衡,大部分乡镇和县直单位投入较少。

加快档案法制建设进程

一是将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列入《通山县全民普法第六个五年规划》,将档案法律法规的学习作为各级各部门档案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内容,经常开展对新上岗和在岗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通多种形式的学习、遵守、维护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二是进一步健全档案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颁布制订的档案法律、法规和业务规范标准。继续开展档案执法年检,严厉打击档案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档案违法案件,推动档案工作沿着法制化的轨道健康发展。

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

要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建设列入全县第十二个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把档案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列入政府目标考核范围,定期研究档案工作,解决档案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加大对档案事业的投入,健全全县档案机构,适当增加必要的人员编制,加大县档案干部的交流力度,加大培训力度,努力培养一支思想品德好、业务能力强、8 工作水平高的档案干部队伍,为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结合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县档案馆要配备能够满足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管理与移交进馆需要的软硬件设施。加强档案信息平台建设。有序推进档案目录数据库、珍贵档案和重要档案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档案数据库等三个数据库建设。建立电子查询系统。为领导决策和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提供档案资源共享服务。

逐步建立档案馆电子档案异质备份和异地存放的档案安全体系。逐步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机制,不断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档案信息网络系统的操作安全、接入安全、存储和应用服务安全。

着力推进档案馆建设

我县档案馆虽然已被列入湖北省第一批中央支持的中西部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试点单位,但争取工作不容懈怠,项目批文未下达,资金未到位,需进一步加大争取力度,迅速落实征地、土地审批、建设设计等前期相关工作,将档案馆建设配套资金列入下财政预算,着力推进档案馆建设。

第三篇:绍兴市档案事业发展

绍兴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档案事业转变服务管理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使我市档案事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更好地为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服务,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全市档案事业发展概况

“十一五”是我市档案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的五年。全市档案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三个体系”为总要求,以“为普通人建档,为普通人服务”为工作载体,凝心聚力,创业创新,在服务绍兴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同时,档案事业自身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绍兴市档案馆、上虞市档案馆晋升为国家一级档案馆。

(一)档案事业发展环境极大改善。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都落实了党政分管和联系领导,切实解决档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自2008年起,市委、市政府每年将档案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的考核内容,各县(市、区)政府也将档案工作纳入机关部门和乡镇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市委、市政府“两办”先后出台《关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档案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档案事业投入不断加大,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档案局(馆)事业发展经费(不含新馆建设)累计4900多万元,与“十五”同比增长4倍。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为我市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档案宣传执法影响深远。在全国档案系统和全省各级党员干部中兴起了学习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先进代表卞峰煜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卞峰煜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宣传极大地扩大了绍兴档案事业的影响;组织开展 “重新认识档案工作”大讨论活动,档案工作传统思维得到突破;组织开展纪念《档案法》颁布20周年系列活动,档案宣传进入千家万户;市县两级档案局坚持每年组织1-2次专项执法检查,特别是对全市新农村建设中的档案工作与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进行重点检查,成效显著。

(三)档案资源建设扎实推进。至2010年底,全市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由“十一五”初的863541卷(册)增加到1642608卷(册),增长190.2 %。其中市档案馆在五年中增长了224%。全市各级档案局以贯彻实施国家档案局8号令为抓手,完成各级部门(单位)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和审批工作;及时接收到期档案、撤消机构档案和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世博论坛、支援四川青川县恢复重建等重大活动档案;市档案馆全面接收辖区范围内30多家原国有转制(破产)企业的档案21.9万卷,建立了绍兴市原国有转制(破产)企业档案保管和查询中心;全市各档案馆还重点接收了山林延包档案、婚姻档案、户粮档案、公证档案、学籍档案等民生档案,并形成馆藏群;实施“绍兴历史档案”征集工程、组织当代“浙江名人”候选人推报活动,广泛征集绍兴珍贵历史档案资料。形成于明崇祯年间《绍城观巷金氏节孝承恩碑》、孙越崎、梁伯台名人档案等上千件珍贵历史档案资料实物进入国家档案馆。

(四)档案安全保障条件明显改善。档案馆库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绍兴市政府投资1.4亿元,建成功能设施全国一流、面积达21477平方米的市档案馆新馆。上虞市建成13400平方米的体现公共性、文化性的新档案馆。诸暨市、新昌县档案新馆已开始建设;绍兴县档案馆新馆已定点立项;安装了恒温恒湿系统、细水雾消防、智能型密集架、实时监控等现代化保护设施设备;普遍建立了与公众网物理隔离的数据内网,市档案馆还建设了规范的数据机房;建立了市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中心,高起点谋划档案登记备份工程,开展重要民生领域、重点经济部门和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的登记备份工作,全面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五)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骄人成绩。积极实施项目化带动信息化发展战略。实施“区域性电子形式政府文件集成管理的建设与研究”项目,建立了电子文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对数字环境下档案馆业务流程的重组与研究,开发出了档案馆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并获得国家档案局科研成果二等奖;出色完成国家档案局《全国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制订及其推广应用》试点任务,并成功承办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宣贯会议;在全国率先实施区域内档案集中数字化项目,投资1685万的“市级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及安全管理项目”顺利推进,市级138个机关部门实体档案数字化全面展开。全市建成数字档案室30家。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累计投入达3000万元。

(六)档案工作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普遍开展了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到“十一五”末,全市达到档案管理省级以上认定标准的单位有177家,市县其余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基本上达到了市级或县级认定标准。行政村、社区档案室规范化建设和学校、企业档案室升级达标工作顺利推进。截止2010年底,全市2271个行政村、179个城市社区中,有2157个行政村、143个城市社区档案室规范化建设达标,达标率分别为95 %和 80 %。全市1074所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100%建起了以学生学籍档案为重点的综合档案室,35%的学校综合档案室取得县(市)级以上目标管理认定。全市规模以上(营业额和销售收入一亿元以上)企业建档率达90.6%。全市116个乡镇机关全部建立综合档案室,其中39个通过省级认定标准。

(七)档案公共服务成效明显。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档案馆及时向社会开放满30年的馆藏历史档案,累计达到111456卷(册),全市各级各类档案馆共接待查阅4.9万多人(次),与“十五”相比,增长172%,利用档案85706卷(册)次,与“十五”同比增长361%。截止2010年底,全市各级档案信息网网站访问量累计超过300万人次。其中绍兴市档案信息网网站访问量超过177万人次,档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

(八)档案文化建设成果丰硕。“十一五”期间,市档案馆开办《绍兴改革开放30年成就图片展》、《越地记事——档案里的绍兴历史》等展览7个,累计接待国内外观展团队500余个,观众近5万 人次。各县市结合本地实际举办档案展览45个,接待观众17万人次。全市近30部编研作品在省档案局组织的优秀编研成果评比中获奖。其中市档案馆编研出版的《越谚》(手抄本)和《稽山长歌——纪念新中国成立暨绍兴解放60周年档案文献图集》,还分别获得2007年、2009年获绍兴市文化强市建设优秀文化作品奖。诸暨市档案馆考释编研出版的《梅岭课子图》,被列入省档案局百项编研精品系列丛书。

“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为我市今后一个时期档案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实际出发理清思路,努力把握档案工作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大势。二是必须坚持抓住机遇、积极筹划、努力争取、借势借力、整体推进,实现档案事业的新跨越。三是必须坚持学习研究、敢作敢为、创业创新,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推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四是必须坚持科学管理、民主决策、团结协作、凝心聚智,提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着力推进“四型机关”建设。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档案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档案工作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还不高;档案工作的管理运行、档案资源整合利用等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推进档案事业发展的财力、人力等要素保障还不够到位;档案工作各县(市、区)之间、各部门之间发展还不够平衡;档案工作者队伍在信息化环境下履行各项工作职能的能力水平还不高等等。以上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全市档案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发展背景

“十二五”时期,是绍兴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时期。今后五年,全市档案事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一是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发展,迫切需要档案部门按照新的要求,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提供全方位服务,不断拓宽档案工作的新领域,提高档案工作的覆盖面。二是随着档案载体形式的新变化,档案工作的对象从传统的纸质档案拓展到纸质档案、数码影像、数字档案、电子文件等,需要进一步创新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和手段,积极应对信息化时代对档案工作带来的新挑战。三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快速转型,涉及深层次利益的诸多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人民群众为维护自身利益,查阅利用档案的需求快速增长,需要档案部门不断加大以民生为重点的档案资源建设,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为现实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四是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使得档案、档案工作的定位发生了较大变化,档案工作作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的地位日益显现,档案工作不仅是一项承上启下的重要文化事业,更是一项规范和维护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秩序的重要的社会事业,是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事业。档案事业需要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以服务绍兴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为主题,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实现档案事业转型发展为主线,以“为普通人建档,为普通人服务”为载体,牢固确立 “大安全、大档案、大服务”档案工作理念;大力实施档案 “安全第一”战略、档案“资源提升”战略和“服务优先”战略;扎实推进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档案资源体系和档案利用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构建区域性公共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总平台,为创新社会管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基础保障。主要目标是:

——档案安全监管工作有新加强。档案安全监管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健全,档案行政管理进一步强化,电子文件与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深入推进;档案馆新馆舍建设全面完成,档案安全防范意识和技术手段全面提升。

——档案资源建设有新起色。档案资源建设机制不断完善,各级党政机关特别是涉民部门档案行政监管进一步加强,基层档案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以普通人为主体的档案资源质量进一步优化。

——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有新提高。服务先行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档案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档案公共服务有新平台、新手段,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富有地方特色的档案文化建设全面推进,档案文化引领力、亲和力、影响力显著增强。

——档案事业发展环境有新突破。档案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执法监督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档案法制意识显著增强。档案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各种要素保障更加有力,档案工作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三)主要任务

1、牢固确立“大安全”理念,以档案登记备份为牵引,大力实施“安全第一”战略,扎实推进贯穿档案行政监管和馆藏档案管理全过程的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全面推进电子文件与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按照市“两办”《关于开展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通知》(绍市委发[2010]100号)文件精神要求,加强对本区域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统筹规划,分期分批实施。各地到2011年底基本完成政府直属部门的重要传统档案数字化及其登记备份工作,到2012年底,完成其他法定进馆单位的重要传统档案数字化及其登记备份工作;加强对各单位特别是重点涉民机关部门的指导和检查,明确各单位档案登记备份的具体范围、要求、步骤和保障措施;每年完成当年竣工的、纳入各地档案登记备份名册范围的县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的登记备份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病历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围绕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引导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其科技研究成果、创意等知识产权档案进行登记备份。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建设规范,根据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的安全备份需求,落实基本设备设施、机构和人员编制,建设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中心,建立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灾害应急恢复工作机制。市本级争取在2011年底前建成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中心。到“十二五”末,全市各县(市、区)全部建立档案登记备份中心,并根据国家、省容灾备份的要求,建立馆际间异地备份库。

(2)加强档案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档案安全教育。牢固树立为国管档、为民聚档意识,切实做到安全第一,警钟常鸣。全力推进各县(市)档案馆舍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在“十二五”期间,绍兴县、诸暨市、新昌县3个县市建成新馆,嵊州市争取立项或建成新馆。加大档案安全保护设备设施的投入,不断提高档案馆库安全防控体系的科技含量,确保档案安全设施齐备,运转良好。要优化档案信息安全体系策略布局和技术、制度防范,确保档案信息安全。市本级全面开展档案涉密网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档案应急预案,开展消防和应急演练,确保万无一失。

3、扎实推进档案法制建设。以执法检查、绩效考核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国家和社会重要档案资源的依法监管。加强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的档案宣传活动,重点组织好纪念《档案法》颁布25周年系列宣传活动。加大档案执法队伍培训力度,规范执法工作程序,创新档案执法方式,扎实做好档案行政执法工作。继续做好档案行政审批工作,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根据新形势对档案工作的要求,结合实际,加强电子文件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等新领域、新问题的研究,制订或修订一批档案工作规范性文件。

(二)牢固确立“大档案”理念,以“为普通人建档”为重点,大力实施“资源提升”战略,扎实推进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1、深入推进基层档案规范化建设。以巩固和提升“十一五”基层档案规范化建设成果为重点,进一步抓实行政村、社区、学校、企业档案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基层“示范档案室”创建活动。积极实施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加强涉农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与有效利用。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档案管理模式,全面开展民营企业建档工作。重点抓好国有控股企业、上市企业和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推行市民家庭建档工作。

2、加强以涉民部门为重点的档案行政监管和资源整合。依法做好机关档案常规接收工作,要继续扩大档案进馆单位的范围,拓展档案进馆门类,把档案资源建设的重点从接收、整合历史档案转移到当前正在档案形成部门运行、保管的现行档案文件。重点围绕涉民部门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和档案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档案年检工作;继续开展档案目标管理达标升级工作;建立重要民生档案登记备份制度等,加强业务指导、执法检查和行政监管,推进档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确保机关部门(单位)、乡镇(街道)依法行政中产生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档案的完整、齐全。重点围绕涉民部门档案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档案登记备份制度的实施,加快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市本级要以市级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项目为抓手,实施信息资源整合,构建完成本级公共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的总平台。

3、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全面完成各级机关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的修改审批工作。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新修订乡镇机关、行政村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实施城乡档案资源共享工程。继续深化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档案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民生档案信息资源馆际共建共享机制和平台。进一步规范档案资源的归属和流向,科学整合国家档案资源,探索机关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和机关文件中心建设,基本建立各单位电子文件全程管理和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由档案部门集中管理的工作机制。

4、加强“三重一特”优质档案资源建设。创建好、经营好档案馆品牌,提高对区域档案资源的吸纳、集聚能力,加强重要人物、重点建设、重大活动、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建设。建好重要人物(名人)档案。主动参与重点建设项目、重大活动档案的形成与管理,不断提高重点建设项目、重大活动档案的质量。加大地方特色档案的征集力度,建设门类载体多样、结构合理优化、内容丰富全面的馆藏档案资源体系。

(三)牢固确立“大服务”理念,以“为普通人服务”为目标,大力实施“服务优先”战略,扎实推进方便广大人民群众查阅利用的档案服务利用体系建设。

1、提高档案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及时提供高质量、深层次的决策参考信息,为党委、政府科学施政服务。保障档案的法律凭证效力,加强档案安全监管工作,提高档案特别是电子文档的安全性,为“平安绍兴”建设服务。

2、加强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加快推进实体档案数字化进程,市本级全面完成馆室一体化及安全管理项目。2012年前,市级部门、单位全面完成数字档案室建设,国有企事业单位逐步完成数字档案室建设任务。继续创建一批“示范数字档案室”。到“十二五”末,县(市、区)80%以上的机关、团体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建成数字档案室。2014年前,各县(市)综合档案馆建设数字档案馆,并在政务网和互联网上分别建成全市档案信息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实现数字档案信息的海量存储、规范管理、有效利用和远程服务。

3、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从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档案需求多样化、多元化的现实出发,加快档案特别是数字化档案成果的鉴定开放,尽快做到应开放的档案资源全部开放。完善档案利用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做到档案服务贴近现实、贴近公众、贴近需求,努力实现档案服务社会化。加快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全社会交流与共享,加大档案信息网网站建设和开发的力度,实现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发布政务信息和已公开的档案信息;通过政府内网向党政机关提供依法暂不开放的档案信息,依据设置的查阅权限,实现党政机关内部暂不开放档案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从而提升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积极参与绍兴文化强市建设,以深入贯彻实施省档案局“浙江记忆”工程为契机,积极实施绍兴百行百业著名代表人物(绍兴名人)、著名村镇、著名企业、老字号、名优产品、代表性家谱、典型家庭等系列档案文化建设项目;深入开展档案编研,精心组织重大纪念活动的档案史料、文献编纂工作; 精心组织参与全市重大建设项目、重要节会、民俗民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城市名片等档案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要紧紧抓住当前各地档案馆建设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期,超前谋划建设档案珍品陈列馆、档案文化永久展厅等档案文化阵地。要紧扣党政中心工作,如围绕各类主题教育和重大纪念活动,充分利用各类档案文化资源和阵地,开展档案爱国主义教育、档案廉政文化教育等活动。在加强档案事业主体建设、大力发展公益性档案文化事业的同时,积极探索发展档案文化产业,档案托管、容灾备份等档案现代服务业,为绍兴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档案工作的独特作用。

四、实施项目

(一)档案登记备份工程

建设内容:

1、档案登记备份中心建设。完成档案登记备份中心的软硬件平台建设,包括硬件设施建设、软件平台建设和网络环境建设。

2、全市档案信息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建设。根据国家档案局《关于发布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的通知》(档办[2010]116号)、省档案局“十二五”规划有关文件的精神,拓展实施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在政务网和互联网上分别建成全市档案信息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在政务网和互联网上实现数字档案信息的海量存储、规范管理和有效利用。

3、对重要民生领域、重点经济领域和重点建设项目的档案实施登记备份。

4、全市档案数据异地异质备份中心建设。为防范自然和非自然的灾难性损失,建设异地异质备份中心,保管全市档案数据,确保数据安全。

投资方式:市、县(市)财政投资

实施时间:2011年-2014年

(二)市级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及安全管理项目

建设内容:(1)到2011年底完成档案馆馆藏档案和新接收档案数字化工作。(2)到2011年底完成档案馆数据内网的涉密网建设工作。(3)到2012年底完成市本级机关档案室的数字化工作。(4)按《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绍兴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意见》(绍政办发〔2009〕194号)的文件精神,建设档案基础数据库,承担档案基础信息共享和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政务信息资源实施登记备份的工作。

投资方式:市财政投资

实施时间:2010年-2012年

(三)“绍兴记忆”档案资源建设、文化建设工程

建设内容:实施绍兴百行百业著名代表人物、水文化、著名镇村、著名企业、名优产品、重大建设项目、重要节会、民俗民风等系列档案资源建设、文化建设项目。

投资方式:市、县财政投资

实施时间:2011年-2015年

五、保障措施

1、坚持治档为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级档案部门要坚持依法治档、为民建档、服务兴档、创新强档的发展思路,全方位融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创新意识,完善管理体制,强化行政监管,改进服务方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利用理念,把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提高档案事业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2、强化目标考核,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基础性、重要性、战略性,充分认识档案安全监管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进一步增强档案安全的忧患意识,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工作考核和督查内容,正真使档案事业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同步发展,科学发展。

3、坚持人才强档战略,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创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机制和环境,努力营造一个一心一意干工作、尽心尽力谋事业的良好氛围。开展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考评工作,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档案干部队伍,造就一批复合型、专家型、技能型的档案人才,从而为我市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4、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深入贯彻省、市“两办”《关于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意见》和省“两办”《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各级政府要保证公共财政对档案事业发展的支撑,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档案事业建设中的导向作用,档案事业经费要随着档案总量的增加及管理、服务方式的改进逐年有所增加,确保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

5、坚持科教兴档,积极开展档案科教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围绕档案涉密网建设、特种档案保护、电子文件安全监管、积极开展档案科研工作,全市档案系统争取有更多的项目在市以上部门立项、获奖。要充分发挥市档案学会的作用,积极开展档案学术研究,推动档案学基础理论和档案事业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创新,努力提高档案学术水平。

第四篇:强化档案资源建设推进事业发展

档案资源是开展档案工作的基础条件,事关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是丰富和完善馆藏结构、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我们局(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在抓好正常征集接收工作的基础上,深化认识,制订规范,突出重点,改革创新,档案资源建设得到强势推进。目前,一个门类齐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X特色的馆藏档案资源体系初步形成。现将我们局(馆)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的有关情况,向领导和同行们作一个简要地汇报。

一、深化认识,整体推进

档案资源建设的力度,取决于认识的深度。长期以来,我们局(馆)就把档案资源建设放在事业发展全局性的高度加以考虑,无论是制定长期规划还是计划,都把档案资源建设列为重要内容。同时,加强了对县(市)、区档案局(馆)和有关部门档案资源建设的检查、考核力度,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落实。近两年来,在局(馆)经费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我们还争取市财政的支持,安排了专门的征集经费,为档案资源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经济基础,切实保证了档案资源建设的不断推进。目前,我们的馆藏已达40余万卷(册),档案门类也从原来比较单一的文书档案为主,扩展到包括文书、会计、科技、声像、实物、电子等档案在内的门类比较齐全,内容比较丰富的档案大家族。

二、制定规范,有序管理

为了依法、规范、有序地推进档案资源建设,近年来,我们局(馆)根据档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有关业务标准,结合工作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较好地保证了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重新修订了《X市档案馆收集范围实施细则》;制订了《X市档案馆档案接收暂行办法》、《X市名人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破产企业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了《关于加强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事业单位改制转企中档案处置的意见》、《关于切实加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中档案管理工作意见》,其中有些文件由市委、市政府办公室转发,有些与有关机关联合颁发。

上述文件的制定和实施一方面使档案资源建设有了制度保证,同时,也使档案资源建设由档案部门的部门行为逐步扩展到众多部门的联合行为乃至政府行为,有效地聚合了资源建设的力量,加大了档案资源建设的力度。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档案资源建设面广量大,要取得好的成果,既需要常抓不懈,又必须突出重点。近年来,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着重在名人档案、重大活动档案、破产(改制)企业档案、地方珍贵史料、专门档案等档案的征集接收方面狠下功夫,使档案资源建设较好地落到实处。

1、名人档案征集喜结硕果。我市名人档案征集工作起步较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X市名人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我们一方面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另一方面明确征集方向和目标,千方百计地与名人取得联系。经过不懈地努力,名人档案的征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目前,我们馆已建立名人档案近200个全宗,其中包括杨乐、黄耀曾等31位X院士的档案,奥运冠军李菊、黄旭的档案和著名中医朱良春、著名作家丁芒、著名书画家仲贞子等知名人士档案。名人档案的建立,较好地丰富了馆藏,为我市构筑人才高地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信息资源。

2、破产(改制)企业档案处置受到高度关注。为了有效规范破产企业档案处置工作,变档案管理由事后处理为事前介入,我们局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体改委联合制订了《破产企业档案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在企业进入破产程序时档案局必须派员参加清算组,并明确档案处置经费从破产经费中优先列支。这对保证国有破产企业档案不散失,维护国有破产企业历史原貌具有重要作用。2003年,我们又征得市委、市政府同意,由市财政每年划拨破产企业档案处置专项资金,有效地解决了国有破产企业档案处置难的问题。我们局(馆)的做法得到了国家档案局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目前,我们已接收60多家破产企业档案10多万卷。

根据企业改革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今年初,我们出台了“关于市属工商企业属地管理档案处置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可由改制后企业代保管原国有企业档案的设想,得到了许多企业的赞同。由改制后的企业代保管原国有企业档案,一方面可以方便改制后的企业利用档案,体现档案工作服务人民群众的宗旨,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我们档案馆库容量有限的压力,这将是一件双赢的工作,也是档案事业适应新形势的有益探索和创新,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3、重大活动档案顺利移交。为了加强对我市重大活动档案的管理,确保重大活动档案完整和安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们局(馆)围绕全市重大活动档案收集、管理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除了出台《关于加强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外,每当全市有重大活动,我们都能及时主动与市有关部门联系,研究档案管理办法和措施,特别重大的活动,我们局(馆)安排专人积极参与,指导并做好档案的收集工作。在X抗击非典的特殊日子里,在去年X举办的首届世界大城市带高层论坛、首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X港口经济洽谈会等重大活动期间,都有档案人员忙碌的身影。近年来,我们共接收到包括纸质、实物、声像、电子等多种载体的重大活动档案4000余件。我们主动参与的精神和工作成效,受到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5、专门档案接收富有成效。为了全面贯彻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的宗旨,我们在正常开展机关档案接收工作中,非常重视专门档案的接收工作,将专门档案的接收列为接收工作中的重点。近年来,我们接收到包括公证档案、案件档案、工商登记档案、环保监测档案、国有资产评估档案、清房档案、婚姻档案、人口普查档案等各类档案约8万卷,极大地丰富了馆藏,优化了馆藏结构。

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

在加强档案资源建设过程中,我们既注意突出重点,又注意攻克难点。就档案资源的征集接收而言,传统的纸质载体相对比较容易,声像、电子档案的接收相对较困难,为此我们动脑筋、想办法,努力拓展声像、电子档案的接收思路,创新档案资源建设的手段。

1、以举办大型档案展览为契机,加大接收和征集工作的力度。近年来,我们局(馆)先后举办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与X》、《党和人民群众心连心》、《在希望的四野上》、《X历史文化展示中心》等多个展览,在挖掘馆藏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力量,集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征集工作,征集到大量图片资料,现在,已建立了内容比较丰富的图片资料库,为形象生动地宣传X和档案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建设视频实时接收系统,同步接收视频档案。最近,我们局(馆)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的新举措——视频实时接收系统正式投入使用,用现代化的手段开展声像档案的收集工作。视频实时接收系统可以即时采集X的地方新闻、重要电视节目等信息资源,经过整理归档,我们已开始建立视频档案数据库,努力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3、创建目录数据库,加强电子档案资源建设。2003年,经市委、市政府同意,我们局(馆)着手启动X市档案目录中心的建设,集中储存全市建国前各种历史档案以及建国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形成的档案目录,以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档案馆和市级机关档案室分别建成本地区、本系统的目录分数据库,与市档案目录中心联网。目前,目录数据库已拥有文件级目录200多万条,我市的电子档案资源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以上是我们局(馆)在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照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对照省局的要求和兄弟局(馆)档案资源建设中的先进经验,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新的契机,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更新理念,创新方法,狠抓落实,推动和促进我市档案资源建设再上新台阶!>>>>强化档案资源建设推进事业发展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五篇:档案事业如何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

档案事业如何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

(2015年5月11日)

2015年我市经济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十强。围绕经济建设档案局边调研边总结工作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档案事业服务经济发展的档案工作思路。

一、目前我市档案工作情况

1、精益求精,促进业务水平上台阶。

以档案面向业务工作为中心,紧抓全市各机关、乡镇、社区等单位的档案室建设,大力推进全市档案业务工作规范化。局工作人员主动到各立档单位与其档案员及主管领导进行联系,了解掌握全市各单位今年的档案工作动态。每年对全市各单位进行档案工作年检年审,已检副科级以上单位93个。每年指导市各个单位的档案室规范建设。指导、协助各单位整理文书、人事、会计、学籍、水利普查等各门类档案。

2、强化宣传,坚持依法行政。

加强宣传,大力提高社会档案意识。一是通过工作会议、宣传栏、悬挂横幅、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对档案工作的职责、内容、工作动态进行宣传;二是给合创先争优“1+1”联村活动深入群众进行宣传,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并召开座谈会,让群众清楚知道档案部门的承诺事项及档案工作能解决的具体问题;三是抓好档

案刊物征订工作,积极发行专业刊物。

完善程序,推进档案行政执法。一是对我市档案行政执法依据进行清理,进一步明确权责;二是全局人员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力争做到执法程序不违法;三是坚持依法行政,结合档案年检年审工作对全市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开展档案执法检查,对5个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督促更正。四是对档案鉴销工作进行监督,做到程序合法。

3、强化管理,完善档案馆业务建设。

加强内部管理,确保档案安全保管。严格按照“十防”要求,认真落实库房安全保管措施,做好库房内外安全检查,每日登记室内温湿度,及时调节库房内部环境;每半年定期清点档案,理清全宗号和案卷号;足额投放库房内防虫药物100盒,防止档案霉变、虫蛀,对破损档案及时进行了抢救恢复。并新配备档案安全消防员一名,进行专门的消防安全业务培训,进一步加强了档案库房消防安全工作。

优化服务,提高档案利用效果。去年以来我局已取消所有现行档案工作收费,档案馆全程免费为群众服务,全年接待社会各界档案利用者850人次,查阅企业用工、山林权证、劳资、人事任免、“三线”铁路建设、民办教师等档案1250余卷(册),取证361次,解决了大量的实际问题,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4、认真学习档案工作先进人物事迹,大力弘扬无私奉献、忠于职守、甘于寂寞、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档案干部队伍。

5、加强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工作。今年已对馆藏重点档案全部进行了清理除尘,并抢救已破损重点档案30卷。同时及时上报各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资料,积极申请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经费。

二、我市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档案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档案工作是一项枯燥乏味,繁琐单调的工作,再加上没有成就感、缺乏挑战性,从事档案工作的同志积极性不高.并且在目前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现实面前,档案部门由于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也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部门,因而容易为社会各界所冷落;另一方面,档案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也没有完全同步,这种现象就更加造成了社会档案意识的淡薄。

2、档案规范化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档案部门的一个职责,就是对本单位各业务部门材料的形成、立卷、归档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我市大部分单位的这一职责履行得比较好,但也有个别单位的效果不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

个别单位档案员不十分了解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归档工作重视不够;对业务部门负责立卷归档不理解;归档材料不完整,组卷不合理,特别是附件、批复不全,部分属归档范围的资料没有归入档案部门保管。

3、档案工作视野有待进一步开阔

目前,档案工作人员局限性比较大,没用积极了解所涉及工作领域的状态及发展动态,没有实现由单一专业型向多样复合型转变。

三、我市档案工作今后的工作思路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便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建设。

(一)强化提高档案意识,建章立制。

档案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同时为社会发展储备和提供大量信息及素材资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档案意识:

1、健全档案法制,提高社会档案意识。一是加大档案法律法规的普及力度。二要制定具体配套的规范,以档案法律法规为行动准绳。三各档案部门应充分发挥各主管部门和司法机关的配合支持作用,加大执法力度。

2、扩大档案宣传,提高社会档案意识。让档案和档案工作,走出封闭,走向市场,走近领导,走进社会,走到家庭,势在必行,加强档案宣传工作则是重要途径。

3、加强档案部门自身建设,提高社会档案意识。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紧密联系工作的大局,加强档案的开发利用,发挥档案的社会、经济效益,是推动档案事业发展、提高社会档案意识的强大动力。

(二)加强业务指导,完善档案部门职责。怎样才能加强档案业务指导,并切实发挥其作用呢?

1、加强档案业务指导,必须有领导的鼎力支持

只有领导了解重视档案管理社会经济效益的特点,才会重视档案工作。档案部门的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应通过各种形式向领导同志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得到领导对档案工作的理解支持。

2、加强档案业务指导,必须有约束力的制度

加强档案业务指导,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有利于档案业务指导、有利于档案管理的制度。加强档案业务指导,关键是制度落实。目前关于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文件、规定不少,但关于违反规定后如何处理,处理的量化标准却没有。造成部分单位的业务指导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起到“指导”应起的作用。所以说如果违反档案工作的规定,并造成一定的危害和影响,就

应该否决;要使档案业务指导确有成效,必须有明确、有约束力的规章制度作前提,必须提高档案部门的威信,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实观一票否决权。

3、加强业务指导,必须稳定档案队伍,提高人员素质。

一是要相对稳定档案干部队伍,没有特殊理由,档案人员一般不要随意调动。对于要求调入档案部门的人员,组织上要严格考察。优先用那些热爱档案工作、有相当文化水平、相对年轻的同志到档案部门工作;二是各级领导和组织要关心和支持档案工作,多为档案部门办实事,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帮助档案人员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大力宣传、表彰无私奉献、热爱本职、努力钻研业务的档案人员;四是对档案人员要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增强管理能力,定期组织档案人员外出参观学习,接受新信息。

(三)丰富馆藏,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服务功能。

先要使馆藏档案资料内容丰富,充实,全面反映我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民族特色。我们要扩大档案接收范围,整合档案资源,确保重要档案资料的有效保管和集中利用,为丰富档案馆馆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要把征集和接收反映当地风俗民情、人文地理、经济发展的特色档案作为档案馆建设的工作重点,多渠道开展征集工作,以便充分发挥其功能。具体做法如下:

1、是成立机构组成专门班子开展特色档案的征集和接收工作,多渠道进行档案征集工作。

2、是周密制订征集方案,确定征集和接收的对象和目标,确保征集工作质优高效。

3、是广泛收集档案资源,积极主动参与市内外重大活动重大项目的拍摄以及资料征集工作,开展特色资源的抢救保护。

4、强化地方特色档案征集工作,首先征集反映特色与发展历史的照片进馆收藏:其次通过发布公告,上门走访征集入馆:最后还可以采用代管、托管、寄存等方法征集入馆。

(四)提高档案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档案人员的社会形象。

1、强化行政主导、加大宏观管理力度,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服务到哪里的理念,要紧贴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进一步提升档案工作服务大局的水平和能力。

2、强化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企业、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主动积极为新工作领域、新形成的社会组织以及需要建档的各类人群提供档案管理服务,积极推进网上查询和跨馆查阅方式的普及,提升档案工作服务社会的能力。

3、进一步优化档案人员队伍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努力培养一支既熟悉档案业务又懂现代化管理和信息技术的人才队伍。

4、提高服务质量,档案局要加快档案数字化步伐,建立专题

数据库,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利用服务;

5、设置档案便民服务窗口和档案查阅室,全面提升档案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水平;开展档案利用“微笑服务”,对查阅利用者热心接待、耐心解答、细心调阅和免费查阅、免费取证、免费复印、免费咨询“四免费”服务,为利用者提供温馨的阅档环境和便捷服务;按照档案利用中实行接待群众“无距离”、受理查档“无推托”、档案查阅“无积压”、服务对象“无投诉”、查阅过程“无差错”的“五无”工作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切实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五)改善档案事业发展环境,确保档案工作的高效运转

1、争取政策支持,改善发展环境

档案部门办事,要注意把握时机,乘势而上。要多讲对策措施,少谈设奖,要清晰表述我们打算做什么,做后会产生什么效益。以此获得政策法规,以解决档案部门所面临的诸多困难。政策出台后要紧紧抓住政府政策依据跟踪落实,争取兑现到位。

2、档案部门的作为依靠自身优势来发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档案的利用需求,树立“有为才有位”的思想理念。

3、爱护、留住培养、鼓励能人有作为。

(六)领导加强学习,立足本职,着眼全局

1、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实现干部素质结构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从而大胆改革创新,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审视档案工作,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仔细研究档案工作,以改革创新的

精神全力做好档案工作,不断开阔工作视野,拓展工作领域,完善工作举措,推动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提高对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全市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下载服务支点建设发展档案事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服务支点建设发展档案事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展养老服务事业

    发展养老服务事业 提高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 xx区人民政府 我区是xxx的主城区和老城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6.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2.4%,其中,空巢、三无、低保老人家庭4431户,占6......

    档案事业发展现状调研建议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不为各种荣誉所困,边学边思边查,组织开展了档案事业发展情况调研,发现了问题和不足,为推动全市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一、基本情......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年02月10日 17:46 (国家档案局2011年1月14日印发)“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

    建阳市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建阳市“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根据《建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南平市“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部署,为推动全市档案事业持续......

    档案事业发展现状调研建议

    档案事业发展现状调研建议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不为各种荣誉所困,边学边思边查,组织开展了档案事业发展情况调研,发现了问题和不足,为推......

    近代中外档案事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近代中国档案事业发展概况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近代中国政权更替频繁,在历时短暂的一个世纪中,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清末王朝、太平天国政权、辛亥......

    加强机关建设推进档案事业长足发展

    近年来,**市档案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档案局的具体指导下,坚持“抓学习,促团结;抓工作,促效益”的基本工作思路,按照省档案局的工作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切实加......

    促进县级档案事业发展的调研分析

    内容摘要 **省档案事业发展和崛起,必须对促进县域档案发展、崛起进行研究、调查。因为县域档案事业发展是基础,促进我省县域档案事业协调发展,是我省档案事业“十一五”规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