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11[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2 18:2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11[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11[本站推荐]》。

第一篇: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11[本站推荐]

加快社会养老事业发展构建其乐融融老龄社会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且程度还在不断加剧。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对发展养老服务事业也提出了迫切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峻,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不够完善的情况下,社会养老问题必将成为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推动我区社会养老事业发展,有效提升全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确保他们安度晚年,近日,我局对全区社会养老事业发展进行了全面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社会养老事业发展的现状。

我区共566个行政村,46个居委会,目前全区总人口916386人,60岁以上老人已达141765人,占全区总人口16%。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养老机构建设,现已拥有各类养老机构26家,床位3475张。其中,公办养老机构11家、民办养老机构15家,全区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养老机构床位达到24张。但是,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只占全区老年人口的1.3%。

与先进地区相比,养老机构仍处于低水平运转,服务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管理难以维持正常运转,多数养老机构举步维艰。一方面要求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较多;另一方面许多养老机构因服务管理水平偏低而不能吸引众多老年人入住。2011年兴办的居家养老服务站(中心),由于缺少财政奖金的支持,基础设施不足,兴办的服务项目较少,无法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餐饮等长期照料服务。

以上问题归结起来主要反映出:一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大,在养老机构和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用地、资源整合方面,缺乏更有利的支持。二是缺乏资金支持,虽然对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制定了一些资金奖补政策,但标准较低,且不能一次性到位,特别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兴建高端示范性养老机构,不能对社会办养老事业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三是服务管理水平低,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缺乏专业管理,服务人员技能偏低,专业服务人员极度匮乏,服务标准不统一、不规范,造成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较高。以上问题不解决,必将影响和制约我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我区社会养老事业发展方向,积极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口结构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独生子女家庭的普遍和空巢家庭的增多,传统的家庭子女养老和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已不能适应现代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为满足社会养老的需求,要大力加强政府主导,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一是推进全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设立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统管全区老年服务事业,在街道(乡镇)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指导监管辖区内养老服务机构;加快村(居)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步伐,完善基层养老服务网络,为老人提供快捷高效的养老服务。二是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高龄老人、(半)失能老人或缺少家庭照顾等确需机构养老的老人,通过发展社会养老机构,提供多方面的照料服务,实现机构养老。对有一定自理能力的中高龄老人,以居家养老为主,除提供一定项目的上门服务以外,可依托村(居)居家养老服务站,白天在服务站接受护理和康复服务,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益于身心。对剩下的身体条件较好的老人,以自我养老为主,可依托村(居)居家养老服务站,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实现老人之间的互助服务。对孤寡、残疾、特困等特殊老年群体,按照政府救助和社会互助相结合原则,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倡导多形式的扶老助困送温暖活动,从而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全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

三、我区社会养老事业发展的建议。

(一)、积极探索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事业的社会化、产业化。一是引导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大力推进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多元化。鼓励和引导集体、民营、个人等多种所有制成分的资本投入,通过合资、合作等形式,兴办不同经济成分和不同服务层次的养老服务经济实体。二是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化。面向市场,创新养老服务理念,拓宽服务形式和内容,根据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支付能力和服务需求,设定不同层次的服务和收费标准,让不同需求的老人都可以享有相应的社会服务与保障,逐步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走向产业化。

(二)、加大对社会养老事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一是提高对民办养老机构的资金补助标准。区政府要逐步加大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建立逐年增加财政投入的保障机制,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所需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对民办自建养老机构每张床位给予一次性补贴应不少于2000元,对租赁的每张床位补贴应不少于500元;对已经接收老年人入住的,每年给予每个床位不少于1200元的运营补贴。二是给予街道(乡镇)、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补贴。凡具备日间照料、就餐、送餐等功能的街道(乡镇)、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分别一次性给予不少于1万元的建设补贴。同时,每年应给予不少于5000元的运营补贴。三是抓好养老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对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和居家

养老服务组织的从业人员参加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培训的,对其培训费给予补助。四是建立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机制。区政府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为低保家庭中生活无法自理的老年人以定额补贴的形式购买养老服务。民办养老机构接收安置孤老优抚对象、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的,应按规定标准将其生活、医疗费等补助转入民办养老机构,用于支付其生活、医疗、照料服务等所需费用,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给予适当补助。

(三)、要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一是规范管理。及时完善养老机构基础台帐,设定行业准入门槛,制订行业规范,在消防、食品、医疗、物价、维权等方面强化监管。对应由政府埋单的、低价享受政府养老服务的、市场化运作自掏腰包养老的老人,要制订详细的准入标准。制订养老服务指导意见,并组织督查考核。通过试点,摸索制订养老服务标准,明确质量要求和价格,推进全区养老服务行业规范管理。二是提升质量。对养老、养生及养病服务进行一体化思考,逐步扩大养老服务的内涵,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服务。遵循“无障碍”原则,根据老人身心特点设计生活设施,于细微处尽显人性化。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对目前在岗的养老机构专兼职护理人员,由政府出资,民政、人事劳动等部门共同进行岗位培训;为“4050”人员提供公益性岗位,开展养老护理服

务初级资格培训,实现持证上岗。由政府购岗,吸引大中专毕业生通过职业资格考试持证上岗,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积极引导年纪较轻、身体好的老人加入志愿者队伍,通过“时间银行”、“楼道结对”等互助式的志愿者服务形式,有效建立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唐山市丰润区民政局2012年3月15日

第二篇:发展养老服务事业

发展养老服务事业 提高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

xx区人民政府

我区是xxx的主城区和老城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6.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2.4%,其中,空巢、三无、低保老人家庭4431户,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6.9%。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压力,近年来,我区在省、市民政部门大力支持指导下,积极探索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服务为补充、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10年,我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示范单位。

一、加强领导,为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组织保证 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关系民生,不仅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迫切需要,更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和谐社区的内在要求。区委、区政府把构建养老服务体系作为 “民生工程”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全年任务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成立了由区委主管书记任组长,区民政、发改、财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养老服务的有效措施和办法,明确了各有关部门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目标任务。

出台了为老服务工作制度和养老机构管理标准。各街道、社区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形成了区、街、居三级养老服务组织网络。区成立了养老服务中心,街道、社区建立养老服务站,通过三级组织将养老服务工作的政策、目标、任务及措施落实到每个社区,将养老服务惠及到社区的老年人。区政府投入资金建成一批“星光老年之家”,按照社区建设“三个100”和“五室一校”服务用房标准,完善社区为老服务设施。

二、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提升为老服务水平

(一)构建信息服务平台。星光居民服务公司是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平台的家政服务中介机构。2007年,我区免费提供场地,引进该公司入驻xxx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了社区服务信息中心,区民政局通过支持、规范并利用其现代化信息处理手段开展社区服务。社区服务信息中心呼叫坐席30多位,专业信息分配员40多人,实行24小时热线服务。中心与3000多个家政服务企业签订了服务协议,服务项目涵盖了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家政、家电维修等20类200余项。社区居民只要拨打xx或xx社区服务热线或登陆社区服务网站,就可以得到安全、可信、便捷、优质的生活服务。在此基础上,我区成立了xxx养老服务中心,中心整合呼叫服务、救助指挥、短信应用等资源,专门针对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研究和开展为老人的服务。一是采用“电子保姆”呼叫服务器。主要方便记忆力较差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呼叫器设红、绿两个键,分别是求救和求助功能。老人使用“电子保姆”可以不记号码“一键”得到及时免费反馈的服务信息。

第二是推出了“百姓通”老人手机。老人手机除具有大键盘、大字体、带收音机、手电筒功能方便老人外,还设置了一键求助、求助功能,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安装了“电子保姆”和配备了“百姓通”手机的老人,中心都对他们的相关信息进行注册登记,老人只要使用这些终端,中心自动就了解到了有关信息,可以及时有效的给予生活照料和抢救。中心还选择老年人口集中、具有代表性的社区进行了入户调查,了解老人的服务需求,建立起老年人信息库。针对低龄健康老年人,还建立了“老年人才储备库”,老年人可利用自身的一技之长,进行相互帮扶。到目前为止,养老服务中心已注册xxx多人,提供服务20万人次,由于抢救及时挽救86名老人生命。

(二)规范管理服务队伍。区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为老服务站都建立了规范化管理制度,在各社区和养老服务机构推行“规范服务、放心服务、亲情服务、专业服务和便捷服务”;养老服务中心建立了自己专业的服务队伍,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通过签订服务协议、实行服务中、服务后跟踪、监督等方式,明确服务人员的职责和服务标准,实行星级管理,对服务信誉不好的服务商进行末位淘汰;对区—街—居三级养老服务组织人员实行岗前政策培训,定期开展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针对“三无”老人,实行定期探望制度,服务人员每周三次定期到老人家中服务,帮助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服务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使老人感受

到亲情般的温暖,进而对服务人员提供的服务更加信赖。区民政局被河北省文明办、省民政厅和省老龄办评为“敬老爱老助老”示范单位。

(三)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是养老服务体系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重点保障困难群众和优抚对象养老问题,08年我区慈善协会募集善款13万多元为500户60岁以上的低保老人家庭安装电子保姆。今年6月养老服务中心与市联通公司联合推出 “百姓通”老人手机并拿出4000部老人手机免费发放给60岁以上困难、优抚对象老人。辛集市一位残疾农民主动为我区老年人捐赠大白菜十吨。3514社区在单元楼之间成立了邻里互助组,明确一名热心公益的健康老人为小组长,负责组织成员之间相互走动,采取“一个电话、一声招呼、一次串门”这种相对自由、温馨的互助方式,解决老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全区开展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工作,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社区党员、大中专学生、爱心人士和老人邻里参与志愿服务。部分社区和老年公寓依托辖区高校较多的资源优势,建立起大学生志愿帮扶队伍。青年志愿者定期到老年公寓和社区老人家中开展活动,丰富了老人晚年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加大宣传力度。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推进养老服务事业中,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环境,提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号召全社会都来关爱、帮助老龄群体。各街道、社区积极组织社区居民在社区市民学

校开展“百善孝为先”、“孝道与和谐社会”等传统文化讲座、开展孝亲个人、文明家庭和“社区好儿媳”评选等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和典型的带动,在社区形成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

(五)丰富服务内容。一是对全区60岁以上的“三无”、低保对象和优抚对象老人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服务项目不仅包括了洗衣、做饭、保洁等基本生活服务,也包括了聊天、心理疏导等精神慰籍服务,使老人在生活和精神上得到双重保障。二是提高了百岁老人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220元,百岁老人去世后,增发三个月660元作为丧葬补助费,让高龄老人更好地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三是依托社区,拓展服务内容。区老龄、商务、卫生、文体、司法等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为老服务进社区工作,社区商业服务、社区养老卫生服务、社区养老文体服务和老年人法律援助等综合性服务项目相继开展,老年人在公园游览、医疗门诊、法律援助等方面享受优惠,初步形成 “十分钟”养老服务圈。社区为老服务站结合实际,开办了日托、老年餐桌等各具特色的为老服务项目,组织社区老年人开展歌咏比赛、书法比赛、老年运动会等文体活动;积极协调购物、洗浴、理发等商业网点,对老年人提供优惠和低偿服务。xx社区健全了老年人信息档案,利用社区服务用房开办了小型托老所,设置了老年餐桌。卓达玫瑰园社区依托物业公司,利用职工食堂为本社区老年人提供午餐送餐服务。

(六)提升服务质量。在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我区注重在规范服务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和提升服务质量方面下功夫,在各社区和为老服务机构推行“5S”服务标准,即规范服务、放心服务、亲情服务、专业服务和便捷服务,用优质完善的服务使老人走出对儿女的依赖,走入社区享受养老服务。例如,社区服务信息中心实行严格的用人、培训和管理机制。员工上岗前都要经过详细的考察建立个人档案并签订劳动协议。针对“三无”老人建立了定期探望机制。服务人员每周三次定期到老人家中进行服务,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及时帮助老人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改善了这些无儿无女老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感受到了亲情般的温暖。我区信息网络平台开通以来,老年人的服务需求量明显增多,其中30%以上的求助都来自于老年人。这说明,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改变自己的养老观念,走入社区享受更为完善、便捷的服务。

(七)合理支持规范机构养老建设。老年公寓建设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补充,我区采取支持与规范并重的方针,一方面鼓励、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有的利用闲置厂房改造而成;有的老年公寓是依托医疗机构开办的。对于有条件建设养老机构的,我们主动上门服务,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协助办理手续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通过上述措施,极大调动了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吸引了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养老服务事业中。另一方面,加大对养老机构的管理与培训机构对接。对于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执行持证上岗

制度,建立了老年公寓动态管理台帐。通报月报表科学的测算出每名服务人员管理的老人数量,从而评估服务质量。把老年公寓作为预防突发事件的重点部位,定期会同相关部门对老年公寓就消防、卫生等进行实地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目前,我区共有老年公寓9家,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现有养老床位1650多张,入住老人1060人,入住率达64%以上,在全市处领先地位。

我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受到上级机关和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2010年9月,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全省50多个与会代表对我区养老服务中心进行参观,给予了较高评价。副省长宋恩华带领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政府办公厅、省老龄办等相关部门领导到我区养老服务中心进行考察,给予了充分肯定。省人大、省政协、市人大等领导到我区视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也都给予了较高评价。新疆、内蒙古、大连、天津等市到我区养老服务中心进行考察,给予了充分赞扬。

存在主要问题:一是场地问题;二是资金问题。区级中心、社区为老服务站等找地方比较难;资金严重不足,建站、培训、人员工资等都需投入,但这方面资金很少,需出台政策强力支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完善以居家养老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为老服务站建设,开拓工作思路,充实

服务内容。依托社区资源,探索“家庭式”小型日间托老所建设模式,将分散在社区的老年人集中组织起来,开展日间照料、午餐配送、文娱等服务。进一步支持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为更多的老年人创造良好的养老环境和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的满意度,推动我区养老服务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第三篇:苏州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意见(精)

江苏省苏州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意见 ∙

∙ 来源: 浏览:221 2014-03-11 13:24:43 ∙ 我来说两句

二○○五年十二月十二日

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的养老服务事业,逐步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9号)和《省政府批转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对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实行政策扶持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02〕9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政府倡导资助,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事业的新路子,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机制和运作机制,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基本原则:⑴服务对象公众化原则。以面向全社会老年人服务为发展宗旨,满足广大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⑵服务方式多样化原则。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大力发展家政照料、医疗保健、护理康复、精神慰藉等多种服务项目,实行有偿、低偿、志愿服务,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服务需求。⑶服务队伍专业化原则。开展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实行养老服务职业资格管理制度。⑷投资主体多元化原则。加强政府对养老服务事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支持和资助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事业,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新格局。⑸运作机制市场化原则。建立养老服务事业社会化、市场化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公平竞争市场。⑹城乡发展一体化原则。统筹城乡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

(三)目标任务:到201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助,覆盖全体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即苏州模式)。其中,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实现城乡一体化网络,街道(镇)建有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村)建有养老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有老年人健康档案,开设老年人常见病专科和家庭病床,覆盖面达到全市老年人口的90%以上,老年人日间护理、康复床位达到5000张以上。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总量达到全市老年人口的18‰以上,城区22‰以上;具备全护理、半护理服务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总量的

30%以上。各类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从业人员经职业技能培训全部实行持证上岗服务。

(四)规划布局:各地民政部门要会同发改委、建设、规划等部门按每个镇、街道拥有养老综合服务设施总床位数不低于200张(不包括县级市、区以上政府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养老床位数)的原则和建设部、民政部《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的建设标准规划建设当地的养老服务设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规划一处或多处、分期分批建设,并尽量安排在交通便利、环境良好、适宜人居的区域。

二、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扶持政策

(五)项目审批政策。对符合规划的养老服务设施项目,有关部门要给予优先审批。对列入规划的包括原来已经建有的养老服务设施,任何单位不得挤占或改变性质。因国家建设需要拆迁或占用的,应按照有关拆迁办法给予补偿安置。

(六)土地使用政策。对纳入建设规划的养老服务设施项目要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列入用地计划。按照法律、法规应当采用划拨方式供地的应予划拨供地;应当采用协议供地的优先搞好用地服务;应当公开交易的通过公开交易方式供地。

(七)费用减免政策。经县级市(区)民政部门审批认定的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等社会福利机构(下同),可减免有关费用。所涉及的税收按国家现行优惠税收规定执行,免征营业税和暂免征企业所得税,暂不征收自用房产、土地、车船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免收按职工人数收取的城市人防建设资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规划技术服务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新型墙体基金、教育地方附加费、治安联防费、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绿化补偿或占用绿地费;暂不征收污水排污费;减半收取人防建设费、义务植树费;救护车及生活用车养路费经报请交通主管部门审核后减免征收;减半收取房屋产权登记费;用水、用电、用气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收费;安装电话免收一次性接入费,使用电话及办理其他有关电信业务执行住宅电话资费标准收费;安装有线电视减半收取初装费,月收视维护费按居民收费标准执行。

(八)培训和用工政策。对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吸纳持有苏州市(含各县级市)《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政府免费提供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后经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的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可申请享受当地社会公益性岗位政策。

(九)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政策。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内部设置的已取得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和为老年人提供专科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如申请医疗保险定点,在符合同等条件情况下给予优先审批。

(十)社会捐助政策。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可按社会福利机构规定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可公开向社会募集款物。所募款物全部用于改善收

(寄)养对象的生活和设施,并接受捐赠人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募集的资金应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捐赠支持养老服务事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凭受捐赠单位出具的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十一)政府资助政策。政府财政部门对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实行资金扶持。平江、沧浪、金阊三个区资助标准如下:对社会力量兴办(新建)的养老机构,根据自理、半护理、全护理的不同类型和相关设置要求,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分别按每只床位不低于2500、3000、3500元的标准分3年给予资助;对以社会独立法人名义经营的养老机构(包括原来由政府办现实行转制,或由社会组织和个人实行租赁、承包经营的养老机构),以入住6个月以上的本地户籍老人数,按自理、半护理、全护理三种类型,分别给予每月不低于50、80、100元的床位补贴;对每年固定服务(连续时间6个月以上)老年人达到一定数量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给予经费补贴,其中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以外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

按固定服务每50户老年人家庭不低于5000元/年的标准给予补贴,对经卫生部门批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按固定开设每50户老年家庭病床不低于1万元/年的标准给予补贴;对取得ISO质量体系认证的各类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给予一次性5万元的奖励补贴。其他市(区)可根据当地实际,参照以上标准自行制定。

政府对居家养老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实施援助服务。对居家低保孤寡老人、低保边缘孤寡老人以及生活困难的老劳模、重点优抚对象、归国华侨、当地无子女照顾或子女残疾的8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援助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进养老机构的居家“三无”老人,当地政府应安排他们进机构养老;对生活困难且不能自理需要进养老机构的老劳模、重点优抚对象、归国华侨以及当地无子女照顾或子女残疾的80岁以上老年人,当地政府给予适当的补贴。

以上政府资(援)助资金政策的具体实施办法由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三、进一步完善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相关机制

(十二)建立养老服务事业目标管理机制。市政府从2006年开始连续5年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列为实事项目,具体由有关部门明确量化指标,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十三)建立养老服务事业经费投入机制。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各级财政要不断增加对养老服务事业的资金投入。从2006年起,各市(区)按上户籍人口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以每人80元的标准安排养老服务事业经费(不含各级政府原来对“三无”、“五保”老人 的保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今后根据发展需要逐步加大对养老服务事业的投入。其中,平江、沧浪、金阊三个区按现行财政体制,市里承担30%,区里承担70%。养老服务事业资金主要用于政府养老服务建设项目、资助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对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援助服务”等。

(十四)建立养老服务社会化运作机制。积极探索“公办民营”和“民办公助”路子。社会力量可以合资、入股、购买和租赁等方式参与国有养老服务设施的经营。对各市(区)以下政府、集体办的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开展经营主体改革试点,逐步实现“管办分离”。各地可采取养老机构房屋产权和使用性质不变、内部设备公开转让实行经营主体转制,由社会组织或个人负责经营;也可以采取由社会组织或个人租赁、承包经营等形式,实行市场化运作。建立“民办公助”机制,政府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实施资助政策,鼓励、扶持社会力量投资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对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创办的养老机构,有关部门要明确其产权关系,防止发生产权纠纷。

(十五)建立养老服务行业管理机制。民政部门对各类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实行社会福利机构认定制度,会同工商、税务、劳动和社保、卫生、安监、公安、环保、物价等部门实施行业监管。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培训。(十六)严格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机构认定工作。各地民政部门要做好辖区内各类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的社会福利机构认定工作,进行行业监管。对申请认定社会福利机构的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民政部门要会同建设、安监、公安、卫生等部门按照建设部、民政部《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12—99)和民政部《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MZ008—2001),对建筑设计、消防安全、床位设置、服务设施等方面以及服务人员配备进行严格验收,向社会进行公示,符合规定条件后方可认定为社会福利机构。

(十七)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民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依照民政部《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对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进行定期检查。对达不到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对不执行整改或整改以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停止社会福利机构享受的各种扶持政策,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对盗用社会福利机构名义骗取各种扶持政策的,有关部门有权中止并追回相应的减免资金和资助经费;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要依法追究有关法律责任。

(十八)加强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化培训。市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加强养老服务市场的规范管理,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养老护理员职业标准(试行)》,对全市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的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到2008年底,凡是享受政府扶持政策的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其服务从业人员一律要求持证上岗,对达不到要求的取消社会福利机构资格和相关扶持政策。

(十九)培育发展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以各市(区)为单位,由民政部门组织辖区内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建立养老服务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自我管理。

四、进一步强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组织领导

(二十)各级政府要从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列入当

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切实履行政府职责,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统筹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减少重复建设。对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

(二十一)各地老龄委要充分发挥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作用,集中社会各方力量,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形成党委政府重视、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共同支持的良好氛围。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当好政府的参谋,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养老服务社会福利机构的认定、政策扶持、经费资助、日常监管等具体操作办法,并做好服务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发改委、财政、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建设、规划、房管、交通、文广、卫生、安监、物价、税务、工商、国土、供电、供水、电信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主动承担任务,落实相应措施,共同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二十二)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重要意义和先进典型事例,通过舆论宣传、社区教育等多种形式,广泛动员全社会重视养老问题,增强责任和义务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老、关心支持养老服务事业的良好风尚。

第四篇:广东省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意见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印发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粤府办〔2012〕73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顺德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民政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七月十三日

广东省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意见

为加快我省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促进幸福广东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办发〔2011〕60号)以及《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粤发〔2011〕17号)精神,结合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和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多方参与、统筹规划,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面向所有老年人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 —1—

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到2015年,全省老年人享有社会养老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实现90%的老年人在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持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可由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3%的老年人可入住养老机构。全省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总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在街道(乡镇)社区设置以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医疗保健、紧急救援等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日托照料和上门服务等方式为社区住家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支持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引导和鼓励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社会组织、医疗文化单位、家政服务公司等参与居家养老服务,重点培育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建立居家养老服务基本规范,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估监督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形成政府购买服务、市场有偿服务和志愿者公益服务相结合的服务供给机制。

(二)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研究和制定城市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设置标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在城乡社区新建和改造一批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星光老年之家、老年活动中心、家庭服务中心、托老所、敬老院等老年服务设施,使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农村社区,为家庭日间暂时无人或者无力照护的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在大型、重点公共场所,风景区、公园的重要景点和主要商业网点设立和配备便于老年人生活和娱乐的设施设备。街道、乡镇和社区的各类生活服务和文化体育设施应向老年人开放。按照自愿原则,为有需求的贫困老年人改造生活设施及无障碍设施提供资助,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地研究确定。

(三)提升养老机构服务水平。通过新建、改扩建和购置等方式,重点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养老设施建设,建立社会工作、医疗康复等

部门及专业岗位。改革公办养老机构管理,完善服务功能,积极参与居家养老和社区服务,加快实现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单纯供养型向供养康复型、传统救济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型。规范民办养老机构服务管理,建立健全准入、竞争和退出机制,推动社会专业机构参与社会养老服务运营,引导养老机构向规模化、专业化、连锁化方向发展。

(四)加强养老服务专业队伍建设。在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开设与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和课程,重点培养和引进医生、护士、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养老护理员等具有岗位资质的专业人员。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员培训、使用、评价、激励的工作制度。实行养老护理员职业标准,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至“十二五”期末,全省养老机构院长培训上岗率达到100%,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养老机构内直接服务于老年人的医护及服务人员总数与生活能自理的入住老人数比例达到1:10以内,与生活不能自理的入住老人数比例达到1:3以内。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政府购买社工等专业服务项目。建立志愿服务者时间储蓄制,促进志愿者服务制度化。

(五)推动粤港澳社会养老服务合作。高度重视CEPA补充协议及有关先行先试政策的实施,积极落实CEPA补充协议和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相关事项。鼓励和支持港澳服务提供者到我省兴办养老机构,与内地民办养老机构享受同等扶持政策。加强粤港澳养老服务行业在资金、项目、人才等领域的合作,引进港澳专业服务机构与团队参与我省养老服务工作,推进粤港澳三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互认,做好港澳长者到广东养老的医疗保障、福利待遇等政策的衔接工作。

三、重点建设项目

(一)打造养老服务机构示范项目。“十二五”期间,兴建广东省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和广东省养老服务杨村示范基地两个省级重点养老服务建设项目,在省和地级以上市建设若干个具有实训示范功能的养老服务设施。

(二)建设“五个一”工程。到2015年,各地级以上市均有1所省一级以上等级的养老福利机构,1所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专业性护理机构,1个集生活照料、家政服务、配送餐、文娱活动、日间托老、康复保健、心理慰藉、信息支援、紧急援助为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每个县(市、区)有1所省二级以上等级综合性的社会福利机构,每个街道(乡镇)有1所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临时托管或日间照料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

(三)建设信息系统网络工程。依托现代技术手段,整合社会信息网络资源,建立全省社会养老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采取便民信息网、热线电话、爱心门铃、健康档案、服务手册、社区呼叫系统、有线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推广建立老年人基本信息电子档案和服务需求信息系统,建设以网络为支撑的养老机构信息平台,实现居家、社区与机构养老服务的有效衔接。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的统筹规划。各地要切实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强化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加快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要结合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将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以及“三旧”改造专项规划相衔接,新建住宅小区要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公建配套实施方案。鼓励和支持将闲置的学校、医院、厂房、农村集体房屋以及各类公办培训中心、活动中心、疗养院、招待所等设施资源改造用于养老服务。

(二)加大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投入。省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养老服务事业给予扶持。各地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加大养老服务事业经费投入。各级福利彩票公益金要优先保障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大养老服务项目资金投入。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增加对养老服务机构及其建设项目的信贷投入。有条件的地区可结合实际,对失能老年人给予居家养老的专项养老服务补贴。

(三)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各地要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补助贴息等多种模式,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建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经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批准、符合建设项目管理规定的新建、改扩建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珠三角地区按每张新增床位不低于5000元、其他地区按每张新增床位不低于3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各地对建成开业的养老机构可给予一定的运营补贴。具体办法由各地研究确定。

(四)完善和落实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的扶持政策。

1.按照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障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供应。新建非营利性的养老服务机构,符合条件的按照土地划拨目录依法划拨;新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实行有偿使用,依法以协议方式出让,出让价格不低于国家和我省规定的协议出让最低价标准;土地出让计划公布后同一宗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乡(镇)村公益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经依法批准可以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

2.依法依规减免养老服务机构的各项税费。养老院提供的育养服务免征营业税,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免交城市建设和房屋建设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证照费除外);养老服务机构与居民家庭用水、用电、用气同价;免收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固定电话、有线(数字)电视、宽带互联网一次性接入费用,减半收取有线(数字)电视的基本收视维护费和固定电话的月租费。

3.鼓励和支持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经卫生部门批准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养老服务机构可设置医疗机构,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其收养人员中的参保人员,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待遇。

4.将具有本省户籍、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志加入养老服务事业的农村妇女纳入农村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就业工作补助范围,对就业困难人员参与养老服务开展必要的培训,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养老服务机构招用本省就业困难人员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五)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监管机制。制定养老服务业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建立老年人入院评估、服务监管制度,建立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和机构的资质评估、认证和管理体系,规范养老服务机构的收费行为。积极培育和发展养老服务产业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监管和社会监督,合理引入第三方的监督和考核评价,完善开展等级管理、年检制度。

(六)推进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倡导子女奉养父母,孝敬老人,在全省城乡社区开展“敬老爱老助老”宣传活动,实施“爱心助行惠万家”扶老助残福康活动,增强全社会敬老、爱老、扶老、助老的意识。

第五篇:加快推进我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范文

加快推进我县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12年,我县总人口87.45万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3.12万人,占总人口的15.3%,其中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老人1145人,生活不能自理的困难老人有8508人,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2万人,百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7人,子女长期外出打工的空巢老人有2.1万人。这些数据说明我县已进入老龄化阶段,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4-2-1”家庭结构日益普遍,空巢家庭不断增多。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结构变化使其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目前,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于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已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从中央到省、市都提出要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2012年,我县就提出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作为幸福社区五大中心之一,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全县各地通过转型升级 “星光老年之家”、整合改造镇(乡)、敬老院、老人活动中心、办公楼,建设了一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并探索总结出了具有平阳特色的居家养老新模式。一是城镇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突出“事退社进”。以鳌江镇古鳌社区为试点,积极探 索政府退出直接举办,由社会组织承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尝试“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和“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运营方式,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引进社会工作专业队伍和餐饮、理发、家政等商业组织,直接参与养老服务工作。政府及民政、卫生等部门履行监督和指导职责,做到政府机构部门重新定位、勇于让位,专业的社会组织顺势接位、大胆上位。二是农村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突出“民主自治”。以萧江镇桃源社区为试点,尝试通过民主选举,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委员会”,产生管理团队,实行民主参与、民主管理、自我服务,最终实现社区养老服务民主自治,更好地为农村社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走出了农村社区居家养老的新路子。三是养老机构设立照料中心突出“院居结合”。以水头镇凤卧社区为试点,探索依靠乡镇敬老院等养老机构,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头镇凤卧社区以凤卧敬老院为基础,对原有的设施和设备进行提升和改造,建设凤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同时,对敬老院的管理和服务队伍进行培训和扩充,使它既能服务敬老院,又能为社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社区老人通过共享敬老院食堂、照料室等设施,满足用餐、生活照料等方面基本需求,同时,通过共享服务队伍,满足上门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与此同时,五保老人通过共享养老照料中心设备和服务,和社区老人形成互动,提高生活质量。这些工作,在今年的全市养老 工作现场会,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

8月份,通过学习金华“日间统一照料、夜间分散居住”统分结合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扩大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运行试点工作。重点在保障老年食堂正常运行,解决最基本保障——农村老人吃饭问题。同时,为农村老人提供娱乐、学习、健身、医疗康复和午间休息等照料服务。从全县11个“中心”试点来看,得到了农村老人普遍欢迎。

二、存在问题

目前我县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圈可点的成绩,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的主体单一。目前社区居家养老主要依靠社区工作人员或老人协会提供日常管理和服务,社会组织参与很少,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几乎没有。

(二)社区居家养老管理模式粗放、服务体系不完整,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和制度化程度远远不够。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过于简单。大多数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停留在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低水平的普惠养老阶段,难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供养需求。

(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低。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大多是“4050”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影响了为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五)社区养老资金匮乏,目前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单一的资金来源渠道,致使社区养老服务处于资金短缺的困境,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建议意见

(一)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把政策引领放在首位,切实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民生保障工程来抓,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不断推进落实社会养老工作。同时要在服务机制建设、政策、财力、物力、协调等方面充分发挥“驱动器”作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组织运作的机制,使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在规划、发动、组织等各个环节和过程都能顺利实施。

(二)加大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和多渠道投入的发展机制。一方面要加强财政资金投入,主要用于为“三无”、“五保”、重点优抚对象等购买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倾斜、结对帮扶、社会捐赠、项目引入、服务提供等方式,解决后续服务资金难、服务项目少的窘境。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实行产业化经营,运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福利资源中的主导作用,使福利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保持相对平衡。积极引入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和管理,根据实际承受能力,实行有偿服务,合理收费。同时配合为社会孤老购买服务的措施,做到既有利于社区不 4 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老年人得到相应服务,又有利于养老服务产业实现良性循环。

(四)扩展内容,提供“菜单式”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能只停留在提供餐饮、打打麻将、看看电视低水平的服务上,要根据社区建设规划和老年人实际需要,不断扩展专业化的老年医疗卫生、康复护理、文体娱乐、信息咨询、精神慰藉等服务项目,根据老年人不同的服务需求,为他们提供“菜单式”服务。

(五)加强管理,规范养老服务行业管理。一是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准入、监管、退出机制,配套完善相关制度措施,使社会养老服务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二是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积极建立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研究制定和完善养老服务质量、服务资质、服务规范、服务设施、服务安全卫生等标准。三是组建养老服务行业协会,通过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自我管理。

(六)建立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要加强对专职养老服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成立一支专业、敬业的为老服务队伍,同时,积极鼓励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中来,两者相辅相成,发挥各自的专长,从不同的侧重点为老人提供各类服务,提高服务效率。

下载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11[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11[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推动老年福利适度普惠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 推动老年福利适度普惠 李学举 2012-12-10 16:08:39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京)2009年1中期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

    加强社会养老机构建设加快我市养老事业发展

    加强社会养老机构建设加快我市养老事业发展 许 俊 我市是中外闻名的长寿之乡,也是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2009年,共有60岁及以上老人约3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1.3%,其中90岁以上73......

    加快发展养老事业解决老龄化问题心得体会[共5篇]

    加快 发展养老事业解决老龄化 问题 心得体会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银发族”的阵容越来越庞大。与先期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超......

    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实施方案

    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实施方案为了认真贯彻党的中医药工作方针政策,充分发挥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廉价的中医医疗服务,根据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快发展居家养老家政服务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发展居家养老家政服务的调研报告XX省自20XX年启动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以来,全省居家养老服务持续深入发展。截至20XX年底,全省有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XXX多个......

    繁荣文体事业加快教育发展提升服务品质

    繁荣文体事业 加快教育发展 提升服务品质 经济开发区文化教育局 今年以来,在区党工委、管委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局在加快文体事业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

    大学生养老事业发展创意方案

    首届中国大学生养老事业发展创意公益大赛 首站—(秦皇岛)创意申请表所属院校: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指导教师:团队成员:张铭填写日期:2014年9月11日- 1 -表格(一)作者介绍表格(二)申报单位......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 省老龄委 省发展改革委 省人口计生委 省民政厅 省教育厅 省财政厅 省劳动保障厅 省国土资源厅 省建设厅 省卫生厅 省环保局 省国税局 省地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