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屏山农村养老事业发展

时间:2019-05-13 06:0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力推进屏山农村养老事业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力推进屏山农村养老事业发展》。

第一篇:大力推进屏山农村养老事业发展

大力推进屏山农村养老事业发展 屏山县政府副县长 林乃宏

今天的中国,已经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看起来浪漫,却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扰。屏山作为山区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到全县人口总数的87.7%,养老保障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加上农村经济社会欠发达因素的影响,农村养老保障压力日趋凸显。为切实化解银发浪潮带来的冲击,维护好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笔者提出以下粗略见解以供参考。

一、屏山农村养老基本现状

据统计,2010年末,屏山总人口30.71万人,农业人口26.93万人,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口(户籍人口)37000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3.74%。有96626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占农村总人口的36%;1145人享受农村五保政策,集中供养率达到58%;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24938人参保,参保率9.3%。屏山农村养老集中体现在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

二、当前屏山农村养老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我县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城镇严重,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中青年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从一定程度上又加速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比重,且农村老年人中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呈明显上升趋势。

(二)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家庭结构变化。从上世纪70、80年代,国家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这30年中,农村家庭的结构逐渐发生改变。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农村人口得到一定控制,致使农村家庭的供养资源减少,这在养老上就表现为赡养系数大大提高,家庭成员面临的赡养风险不能分散,子女的人均养老负担在增加,越来越多的子女面对年老的父母负担明显加重。

(三)社会变迁给家庭养老带来巨大挑战。近年来,大部分农村变成了一个流动的村庄,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这不但使得对老龄人群照料资源明显匮乏,同时逐渐造成代际隔阂,进而削弱了家庭养老的基础。同时,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使传统孝文化日渐淡化,没有制度的约束,家庭养老传统美德很易遭到破坏。老年人获得的生活照料不够,精神慰藉缺乏,家庭关系不融洽等,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空巢”家庭增多,老年丧偶者所占比例较大,老年人独居现象流行,从而增加了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感。加上农村家庭关系较之城市更为复杂,农村家庭一般子女较多,家庭养老往往会出现相互推诿,一旦由于家庭关系不融洽而引发家庭纠纷,老年人往往就会首当其冲成为“受害者”,“积谷防饥、养儿防老” 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严峻的冲击。

(四)土地的保障作用正在削弱。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及农业本身的发展变化,受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薄弱,可利用土地资源的减少,生产经营水平有限等因素影响,依靠土地养老已不再保险。

三、大力推进屏山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思考

(一)加快新农村建设,巩固家庭养老基础。能否解决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克服其不足,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完善家庭养老制度。

1.发展农村经济,奠定家庭养老的物质基础。养老首先要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物质需求,而经济的发展是实现这一需求的必要基础。在家庭养老仍将继续长期存在的条件下,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水平,为家庭养老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这与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不谋而合的。

2.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孝文化,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之一。但是,近年来在商品经济大潮和不良文化的影响下,这一传统美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沦丧。因此,必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对全社会、特别是对年轻人的宣传教育,加强家庭养老的思想文化氛围。一是重视传统道德、孝文化教育,利用各种渠道,形成一种浓厚的宣传氛围。二是开展以知恩、感恩、报恩和尊老、养老、爱老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积极宣传先进模范事迹,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三是利用大众传媒,加大对孝文化的关注力度,通过定期评选“孝子”等活动,使传统的“孝文化”在新时期得以发扬光大,促使群众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建立健全政策和制度,维护家庭养老的地位。我国是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国家,要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除了加强对全社会的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外,还必须建立健全养老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农村家庭养老提供可靠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在当前养老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应通过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制度,维护家庭养老的地位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使农村家庭养老制度真正实现定型发展。

4.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余力。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在推动我县农村社会发展和改革中,应结合老年人的特性,在让老年人充分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引导、鼓励老年人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工作。可利用老年人经验丰富、社会威望高等特点,指导和帮助农村老年人组建“老年人协会”,让老年人以集体形式参加农村公共事务,解决棘手问题,同时让老年人感觉“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二)稳步推进新农保,实现农村养老不犯愁。新农保制度的推进,对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完善我县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全面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科学制定政策,为新农保试点提供好政策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对农村老年人进行保障,加大了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这种多渠道的筹资模式体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责任,激发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而且“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有一定的弹性,国家会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因此,应结合全县实际,吸取周边地区好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设定参保对象、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保障水平等,制定好符合我县实际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及实施细则,逐步建立筹资和待遇标准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具体实际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强化宣传动员,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参与。由于长期以来农民受现实主义思想的影响,比较注重眼前既得利益,对社保政策不够关注或尚存疑虑。加上部分农民受“养儿防老”传统观念影响根深蒂固,认为生、老、病、死有子女管,主动参保意识不强。为此,应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广泛宣传新农保政策和现实意义,使新农保政策深入农村、家喻户晓,让广大群众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切实解决农民养老后顾之忧。

3.加大地方公共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服务能力。一是加大地方公共财政投入,减轻农民投入压力,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提高参保率。二是加强基层工作平台建设。对乡镇、村级建立有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加快形成乡镇有机构、村级有专人、覆盖无死角的参保网络。三是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准确把握政策要求,科学设置参保、缴费、申领、审核、发放等流程,提供政策咨询、参保登记、待遇享受等一条龙服务。四是加强业务操作规范建设。针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的特点,统一规范各类表、证的设计管理。五是加大便民服务建设。充分发挥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的作用,以服务来促动新农保工作。六是加强资金监管,切实发挥新农保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主导作用。

(三)公办养老与民办养老并举,拓展保障服务渠道。当前,屏山养老机构仍以公办为主,民办养老机构由于受资金、土地、税费等相关政策以及养老公益性的影响,尚未实质开始发展。为应对我县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的冲击,特别是农村人口养老保障能力薄弱的问题,应坚持公办养老与民办养老并举,实行分线保障,切实增强保障服务能力。

1.加大公办养老投入,保障农村特殊人群养老。对农村“五保”老人和农村低收入家庭供养问题,积极探索集中供养新模式,以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为主,加大筹资力度,增加供养保障能力。一是对托老在亲朋眷故家中的农村“五保”老人,尽量纳入敬老院实行集中供养,改善其生活质量和生存条件。二是积极探索 “以副养院”的经营模式,抽调懂技术、会管理、身体好的人员种植蔬菜和养殖畜禽,以供给和补充老年服务中心日常生活所需,确保老人的物质生活质量。三是创新管理方式,科学制定规章制度,确保养老的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先培训后上岗,严格实行绩效考核机制,确保每名工作人员都能真心实意地理解老人、关爱老人、照顾老人;在老人中民主选举产生管理委员会成员,实行在院老人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通过定期评价养老服务质量,征询老人的意见和建议,开展评比老年人最满意的护理员活动,维护老人的合法权益。

2.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推进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加强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机构,多管齐下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对农村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鼓励进入民办养老机构,缓解公办养老机构压力。一是大力推进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通过建设资金补贴、公建民营、税费优惠、政府购买服务等优惠扶持措施,积极扶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培育提供多种服务方式和不同收费标准的服务供给主体。二是建立连锁集团发挥品牌效应。支持社会经济效益好、社会认可度高、具有规范标准管理的养老机构走集团化道路,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全面提升全县养老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三是创新体制机制举办养老机构。充分利用闲置的学校、办公楼、厂房、农场等,采取公办、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建设一批养老服务机构。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除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之外,还需要大量的适合老年人心理、医学等诸多方面的专业护理服务。未来养老的发展应该是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逐渐走向社会化,变家庭养老为社会养老,由政府承担是大趋势。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由于养老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建设滞后,现有养老服务队伍远远不能适应养老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因此,为推动农村老年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应严格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养老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老年公共服务产品,直接关系到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受身心状况的制约,高龄和失能老人需要实行机构养老,因而十分需要具有某些专业学科的专业护理人员。政府在建设以供养型、护理型为主的基础性、示范性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良好养护、康复、托管服务的同时,应大力加强养老服务培训资源的供给。通过制定岗位专业标准和操作规范,抓好在职人员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逐步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积极推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制度,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人员队伍结构,保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全面提供好人性化优质服务。

第二篇:发展养老服务事业

发展养老服务事业 提高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

xx区人民政府

我区是xxx的主城区和老城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6.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2.4%,其中,空巢、三无、低保老人家庭4431户,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6.9%。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压力,近年来,我区在省、市民政部门大力支持指导下,积极探索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服务为补充、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10年,我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示范单位。

一、加强领导,为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组织保证 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关系民生,不仅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迫切需要,更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和谐社区的内在要求。区委、区政府把构建养老服务体系作为 “民生工程”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全年任务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成立了由区委主管书记任组长,区民政、发改、财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养老服务的有效措施和办法,明确了各有关部门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目标任务。

出台了为老服务工作制度和养老机构管理标准。各街道、社区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形成了区、街、居三级养老服务组织网络。区成立了养老服务中心,街道、社区建立养老服务站,通过三级组织将养老服务工作的政策、目标、任务及措施落实到每个社区,将养老服务惠及到社区的老年人。区政府投入资金建成一批“星光老年之家”,按照社区建设“三个100”和“五室一校”服务用房标准,完善社区为老服务设施。

二、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提升为老服务水平

(一)构建信息服务平台。星光居民服务公司是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平台的家政服务中介机构。2007年,我区免费提供场地,引进该公司入驻xxx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了社区服务信息中心,区民政局通过支持、规范并利用其现代化信息处理手段开展社区服务。社区服务信息中心呼叫坐席30多位,专业信息分配员40多人,实行24小时热线服务。中心与3000多个家政服务企业签订了服务协议,服务项目涵盖了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家政、家电维修等20类200余项。社区居民只要拨打xx或xx社区服务热线或登陆社区服务网站,就可以得到安全、可信、便捷、优质的生活服务。在此基础上,我区成立了xxx养老服务中心,中心整合呼叫服务、救助指挥、短信应用等资源,专门针对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研究和开展为老人的服务。一是采用“电子保姆”呼叫服务器。主要方便记忆力较差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呼叫器设红、绿两个键,分别是求救和求助功能。老人使用“电子保姆”可以不记号码“一键”得到及时免费反馈的服务信息。

第二是推出了“百姓通”老人手机。老人手机除具有大键盘、大字体、带收音机、手电筒功能方便老人外,还设置了一键求助、求助功能,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安装了“电子保姆”和配备了“百姓通”手机的老人,中心都对他们的相关信息进行注册登记,老人只要使用这些终端,中心自动就了解到了有关信息,可以及时有效的给予生活照料和抢救。中心还选择老年人口集中、具有代表性的社区进行了入户调查,了解老人的服务需求,建立起老年人信息库。针对低龄健康老年人,还建立了“老年人才储备库”,老年人可利用自身的一技之长,进行相互帮扶。到目前为止,养老服务中心已注册xxx多人,提供服务20万人次,由于抢救及时挽救86名老人生命。

(二)规范管理服务队伍。区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为老服务站都建立了规范化管理制度,在各社区和养老服务机构推行“规范服务、放心服务、亲情服务、专业服务和便捷服务”;养老服务中心建立了自己专业的服务队伍,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通过签订服务协议、实行服务中、服务后跟踪、监督等方式,明确服务人员的职责和服务标准,实行星级管理,对服务信誉不好的服务商进行末位淘汰;对区—街—居三级养老服务组织人员实行岗前政策培训,定期开展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针对“三无”老人,实行定期探望制度,服务人员每周三次定期到老人家中服务,帮助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服务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使老人感受

到亲情般的温暖,进而对服务人员提供的服务更加信赖。区民政局被河北省文明办、省民政厅和省老龄办评为“敬老爱老助老”示范单位。

(三)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是养老服务体系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重点保障困难群众和优抚对象养老问题,08年我区慈善协会募集善款13万多元为500户60岁以上的低保老人家庭安装电子保姆。今年6月养老服务中心与市联通公司联合推出 “百姓通”老人手机并拿出4000部老人手机免费发放给60岁以上困难、优抚对象老人。辛集市一位残疾农民主动为我区老年人捐赠大白菜十吨。3514社区在单元楼之间成立了邻里互助组,明确一名热心公益的健康老人为小组长,负责组织成员之间相互走动,采取“一个电话、一声招呼、一次串门”这种相对自由、温馨的互助方式,解决老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全区开展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工作,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社区党员、大中专学生、爱心人士和老人邻里参与志愿服务。部分社区和老年公寓依托辖区高校较多的资源优势,建立起大学生志愿帮扶队伍。青年志愿者定期到老年公寓和社区老人家中开展活动,丰富了老人晚年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加大宣传力度。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推进养老服务事业中,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环境,提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号召全社会都来关爱、帮助老龄群体。各街道、社区积极组织社区居民在社区市民学

校开展“百善孝为先”、“孝道与和谐社会”等传统文化讲座、开展孝亲个人、文明家庭和“社区好儿媳”评选等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和典型的带动,在社区形成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

(五)丰富服务内容。一是对全区60岁以上的“三无”、低保对象和优抚对象老人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服务项目不仅包括了洗衣、做饭、保洁等基本生活服务,也包括了聊天、心理疏导等精神慰籍服务,使老人在生活和精神上得到双重保障。二是提高了百岁老人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220元,百岁老人去世后,增发三个月660元作为丧葬补助费,让高龄老人更好地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三是依托社区,拓展服务内容。区老龄、商务、卫生、文体、司法等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为老服务进社区工作,社区商业服务、社区养老卫生服务、社区养老文体服务和老年人法律援助等综合性服务项目相继开展,老年人在公园游览、医疗门诊、法律援助等方面享受优惠,初步形成 “十分钟”养老服务圈。社区为老服务站结合实际,开办了日托、老年餐桌等各具特色的为老服务项目,组织社区老年人开展歌咏比赛、书法比赛、老年运动会等文体活动;积极协调购物、洗浴、理发等商业网点,对老年人提供优惠和低偿服务。xx社区健全了老年人信息档案,利用社区服务用房开办了小型托老所,设置了老年餐桌。卓达玫瑰园社区依托物业公司,利用职工食堂为本社区老年人提供午餐送餐服务。

(六)提升服务质量。在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我区注重在规范服务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和提升服务质量方面下功夫,在各社区和为老服务机构推行“5S”服务标准,即规范服务、放心服务、亲情服务、专业服务和便捷服务,用优质完善的服务使老人走出对儿女的依赖,走入社区享受养老服务。例如,社区服务信息中心实行严格的用人、培训和管理机制。员工上岗前都要经过详细的考察建立个人档案并签订劳动协议。针对“三无”老人建立了定期探望机制。服务人员每周三次定期到老人家中进行服务,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及时帮助老人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改善了这些无儿无女老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感受到了亲情般的温暖。我区信息网络平台开通以来,老年人的服务需求量明显增多,其中30%以上的求助都来自于老年人。这说明,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改变自己的养老观念,走入社区享受更为完善、便捷的服务。

(七)合理支持规范机构养老建设。老年公寓建设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补充,我区采取支持与规范并重的方针,一方面鼓励、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有的利用闲置厂房改造而成;有的老年公寓是依托医疗机构开办的。对于有条件建设养老机构的,我们主动上门服务,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协助办理手续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通过上述措施,极大调动了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吸引了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养老服务事业中。另一方面,加大对养老机构的管理与培训机构对接。对于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执行持证上岗

制度,建立了老年公寓动态管理台帐。通报月报表科学的测算出每名服务人员管理的老人数量,从而评估服务质量。把老年公寓作为预防突发事件的重点部位,定期会同相关部门对老年公寓就消防、卫生等进行实地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目前,我区共有老年公寓9家,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现有养老床位1650多张,入住老人1060人,入住率达64%以上,在全市处领先地位。

我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受到上级机关和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2010年9月,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全省50多个与会代表对我区养老服务中心进行参观,给予了较高评价。副省长宋恩华带领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政府办公厅、省老龄办等相关部门领导到我区养老服务中心进行考察,给予了充分肯定。省人大、省政协、市人大等领导到我区视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也都给予了较高评价。新疆、内蒙古、大连、天津等市到我区养老服务中心进行考察,给予了充分赞扬。

存在主要问题:一是场地问题;二是资金问题。区级中心、社区为老服务站等找地方比较难;资金严重不足,建站、培训、人员工资等都需投入,但这方面资金很少,需出台政策强力支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完善以居家养老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为老服务站建设,开拓工作思路,充实

服务内容。依托社区资源,探索“家庭式”小型日间托老所建设模式,将分散在社区的老年人集中组织起来,开展日间照料、午餐配送、文娱等服务。进一步支持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为更多的老年人创造良好的养老环境和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的满意度,推动我区养老服务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第三篇:大力推进农村消防工作经验材料

农村消防工作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多年来,贵州省**州广大农村由于受历史、经济、地理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始终难于摆脱农村火灾的困扰,始终属于全省及至全国农村火灾的重灾区。有这样一种说法:“全国农村火灾看贵州、贵州农村火灾看**”。为切实有效遏制农村火灾的发生,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近年来,**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消防工作,把农村消防工作纳入政府重要工作议事日程、纳入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工作目标考核,落实防火安全工作责任制,总结和推广了农村防火工作“三大法宝”、“四个结合”、“五大改造”、“八个落实”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措施,进一步从根本上扭转了农村火灾的高发势头。

一、**州农村基本情况

**州地处贵州省东南部,辖15县1市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州总面积3.0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0余万,共206个乡(镇),3549个行政村,50户以上自然寨3922个。其中100户以上自然寨多达1478个,乡村总户数89.77万户,360多万人,居住着3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61.6 3万人,占总人口的81.87%,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全州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19项、省级名录123项、州级名录123项,国家级艺术之乡6个、省级艺术之乡3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3个,“苗岭山区雷公山麓苗族村寨”和“**六洞、九洞侗族村寨”被列入全国35个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是文化旅游村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地”,素有“歌舞海洋”、“百节之乡”、“生态王国”的美誉。

然而,在自然风光秀丽多姿、人文胜景绚烂古朴、民族风情浓郁独特的苗乡侗寨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消防安全问题。**州农村82%房屋为木质结构,耐火等级低,且依山而建,密集程度大,火灾风险高,又加上村民长期形成的楼上用火习惯和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差等原因,农村火灾事故发生频繁。据统计,XX—2011五年与1999—20o3五年相比,农村火灾平均起数由100.4起下降到64.6起;农村重特大火灾平均起数由6起下降到3.2起。但1999年至2 0o8年间,平均每年发生农村火灾80余起,直接经济损失2 000多万元,有520多户250o多人因火灾重返贫困。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面对长期以来严峻的农村火灾形势,**州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单位部门高度重视农村防火工作,始终把加强农村消防 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三农”问题和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立足实际,多措并举,于XX年制定出台了全国第一部农村消防法规《**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消防条例》,于2oXX年编制了《**农村防火检查手册》,并先后总结和推广了农村防火“三大法宝”、“四个结合”、“五大改造“、“八个落实”(即领导责任落实、组织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教育培训落实、隐患整改落实、宣传工作落实、消防器材配备落实、达标验收落实)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措施,为有效控制和减少农村火灾发挥了重要作 用。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狠抓农村防火工作“八个落实”。

1、认真落实政府农村消防工作责任制。为落实农村消防工作责任制,每年州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州直各有关单位部门签订农村消防工作责任状,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而各级政府和各有关单位部门则按照州政府的目标责任要求,层层签订责任状,以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村民委员会组织管理、村民群众共同防范”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此外,为确保责任制的落实,各级政府建立完善了检查督办、绩效考评、行政责任问责、事故责任追究等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2、建立健全各级防火安全组织机构。全州各县(市)、乡(镇)均建立了防火安全委员会,特别是普遍建立以自然村寨为基础,以村民委员会管理为框架的农村社会消防安全长效防范机制。对农村50户以上木质结构无间距连片自然村寨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一律建立县、乡、村领导干部“三级联保”责任制,并根据农村聚居的特点,引导村民建立联防机制,鼓励村民参与民房火灾责任保险,转移农村火灾风险。

(二)整合资源,拓宽渠道,全面加强以农村“三大法宝”、“五大改造”为主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1、全力协作,齐抓共管。为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州各级政府和各有关单位部门,切实提高消防安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战略性地位认识,统筹协调发改委、国土、建设、财政、民政、农业、水利、电力、移民、扶贫、民宗、文化、旅游、林业、交通、安监、公安、消防等部门,充分整合和高效利用政策、项目、资金和技术资源,突出重点,多管齐下,以抓好“四个结合”(即农村’防火工作与城镇、农村规划建设相结合;与安居工程、解困工程、人饮工程、生态农业沼气工程、扶贫工程相结合;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为突破点,切实加大“三农”建设中消防工作的投入,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和社会责任。据统计,XX年以来,**州建设农村消防基础设施,每年平均捆绑使用项目资金4000多万元。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全面建设。消防规划是消防工作发展与建设的行动指南,为确保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同立项、同规划、同实施。多年来,**州委、州政府专门成立了农村消防建设规划领导小组,按照“科学合理,高效廉洁”的原则,分批次对全州5o户以上村寨进行消防规划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各县市区政府要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对50至99户村寨,全面实施“三大法宝”(即消防池、消防机动泵、志愿消防队)建设;对1o0户以上村寨则实施以“五大改造”(即寨改、房改、电改、灶改、水改)为主的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州共有1076个村寨编制了消防规划,已实 施了寨改236个,房改47041栋,开辟防火线1760条117 8 38米;实施电改8799o户,厨改61334户;修建高位消防水池804个50804立方米,普通消防水池3305个177523立方米,修建进村道路1206条558221米;配置消防机动泵1039台、水枪2111支、水带8563条。

(三)加强农村消防队伍组织力量建设,充分发挥农村消防队伍在灭火救灾中的作用。

1、以政府专、兼职消防队为主导,加快农村消防力量建设。针对**州农村大寨多,距离县城远,并且山高坡陡,交通不便的特点,各乡镇政府一是成立了以乡镇领导为组长,各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防火安全委员会;二是依托公安派出所、森林护卫队、抢险机动队、民兵应急分队、治安联防队,建立乡镇兼职消防队;三是通过政府出资或增加事业编制的形式,在重点民族文化旅游村寨建设专职消防队,并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装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消防业务技能训练和灭火演练,以提高其灭火救援能力。

2、以建立农村志愿消防队为基础,大力加强村寨消防队伍力量建设。农村火灾主要立足于自救,为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消灭,**州各大村寨一是成立了以村主任为组长、村小组领导为成员的村民防火安全领导小组;二是建立由村干部、驻村干部和成年公民组成的志愿消防;三是成立以三十户联防为主的村民联防小组,轮流值班巡逻,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四是四是建立了鸣锣喊寨、守寨护寨等队伍。此外,各大村寨还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完善了灭火应急预案,定期开展灭火演练,以提高各队员的灭火救援实战能力。

目前,**州有政府专、兼职消防队397支1563人,有农村志愿消防队3582支9141o人,鸣锣喊寨队伍361o支7893人,三十户联防小组9658个。

(四)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深入开展农村消防试点建设工作。

为加快**州农村消防建设,从根本上预防农村火灾的发生,**州委、州政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治理农村火灾总结出的经验和措施,与省公安厅共同制定了《**州农村消防建设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于XX年8月20日,经省人民政府第144次省长办公会议原则同意。《方案》明确了农村消防试点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内容和步骤,确定分五年时间对全州150个5 0户以上无间距连片木质结构房屋的自然村寨编制消防规划,实施“寨改”、“房改“、“厨改”、“水改”、“电改”、“路改”,配备消防设施和装备,健全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加强消防队伍建设,实施农房保险等,预算总投资5.85亿元,分五年实施,省政府每年给予1200万元的经费补助。为确保试点建设任务的完成,**州委、州政府加强领导,科学谋划,建立了“三项”保障机制,采取了“六项”工作措施。

1、“三项”保障制度:一是组织保障。州政府成立了以州长为组长,分管消防的副州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消防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各试点县市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建设领导小组,实行“一个试点、一名领导、一套人马、一抓到底“的工作责任制。二是制度保障。为随时掌握农村消防试点工作进度,州政府还建立工作进度周报制度、督察督办制度、奖惩制度。三是经费保障。为确保农村消防试点建设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州委、州政府通过政府出资、群众集资、捆绑项目资金,以及积极鼓励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为试点建设提供了经费保障。

2、“六项”工作措施:一是深度调研,科学规划。为确保农村消防建设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同步实施,州委、州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从各部门抽调人员对农村大寨进行普查、调研,在普查和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了试点村寨消防规划。二是制定《细则》,明确标准。州人民政府制定了《农村消防试点建设实施细则》和《民族文化旅游村寨消防试点建设内容和标准》,明确了“六改”的具体内容,并且对列入国家和省、州保护的民族文化旅游村寨,按照“四改、三保、两强、一高’’的原则进行建设。三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为使试点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州人民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州直有关部门签订了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将消防建设试点工作纳入责任目标考核。同时,各县市按照州政府要求,层层签订责任书,将试点工作目标任务具体落实到乡(镇)、村。四是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为确保消防建设试点任务的顺利完成,州委、州政府将20个重点民族文化旅游村寨消防试点建设列入2011年拟办的 “十件实事”之一,作为全州消防试点示范村寨来建设。同时要求每个县市根据财力情况,完成2个以上消防试点村寨消防建设,并以责任书的形式把消防建设试点工作目标、任务固定下来,形成州县齐抓共建的格局。五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试点建设由州有关职能部门负责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各级政府具体负责工作总协调、总督导,负总责。并针对不同村寨、不同农户的不同特点,建设、供电、水利、消防等部门按照州政府《民族文化旅游村寨消防试点建设内容和标准》,进行逐户调查测算,制作了统一标准、不同类型的“厨改”、“电改”图集,使试点建设工作规范进行。六是规范施工,确保质量。为确保试点建设,各县市结合试点建设工程量大、涉及农户多建设的特点,分别从建设、交通、水利、供电、消防等业务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深入试点 村寨进行蹲点督促指导,还专门组织试点村寨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培训,确保每个村寨有1支掌握施工技术、懂得施工要求和标准的施工队伍,使试点建设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得以保证。

目前,已按《方案》要求完成了57个试点建设任务。5 7个试点共实施了室内电改11466户,厨改8177户,修建高位水池48个10083立方米,普通消防水池2oo个11947立方米,铺设消防管网99.05千米,安装消火栓394个,购置消防机动泵135台,购置水带4525米,制作永久性消防宣传标语182幅,警示牌87块。

第四篇:大力推进农村消防工作经验材料

农村消防工作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多年来,贵州省**州广大农村由于受历史、经济、地理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始终难于摆脱农村火灾的困扰,始终属于全省及至全国农村火灾的重灾区。有这样一种说法:“全国农村火灾看贵州、贵州农村火灾看**”。为切实有效遏制农村火灾的发生,确保农村社会稳

定和经济发展,近年来,**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消防工作,把农村消防工作纳入政府重要工作议事日程、纳入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工作目标考核,落实防火安全工作责任制,总结和推广了农村防火工作“三大法宝”、“四个结合”、“五大改造”、“八个落实”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措施,进一步从根本上扭转了农村火灾的高发势头。

一、**州农村基本情况

**州地处贵州省东南部,辖15县1市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州总面积3.0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0余万,共206个乡(镇),3549个行政村,50户以上自然寨3922个。其中100户以上自然寨多达1478个,乡村总户数89.77万户,360多万人,居住着3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61.6 3万人,占总人口的81.87%,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全州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19项、省级名录123项、州级名录123项,国家级艺术之乡6个、省级艺术之乡3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3个,“苗岭山区雷公山麓苗族村寨”和“**六洞、九洞侗族村寨”被列入全国35个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是文化旅游村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地”,素有“歌舞海洋”、“百节之乡”、“生态王国”的美誉。

然而,在自然风光秀丽多姿、人文胜景绚烂古朴、民族风情浓郁独特的苗乡侗寨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消防安全问题。**州农村82%房屋为木质结构,耐火等级低,且依山而建,密集程度大,火灾风险高,又加上村民长期形成的楼上用火习惯和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差等原因,农村火灾事故发生频繁。据统计,2004—2008五年与1999—20o3五年相比,农村火灾平均起数由100.4起下降到64.6起;农村重特大火灾平均起数由6起下降到3.2起。但1999年至2 0o8年间,平均每年发生农村火灾80余起,直接经济损失2 000多万元,有520多户250o多人因火灾重返贫困。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面对长期以来严峻的农村火灾形势,**州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单位部门高度重视农村防火工作,始终把加强农村消防 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三农”问题和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立足实际,多措并举,于2002年制定出台了全国第一部农村消防法规《**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消防条例》,于2o05年编制了《**农村防火检查手册》,并先后总结和推广了农村防火“三大法宝”、“四个结合”、“五大改造“、“八个落实”(即领导责任落实、组织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教育培训落实、隐患整改落实、宣传工作落实、消防器材配备落实、达标验收落实)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措施,为有效控制和减少农村火灾发挥了重要作 用。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狠抓农村防火工作“八个落实”。

1、认真落实政府农村消防工作责任制。为落实农村消防工作责任制,每年州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州直各有关单位部门签订农村消防工作责任状,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而各级政府和各有关单位部门则按照州政府的目标责任要求,层层签订责任状,以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村民委员会组织管理、村民群众共同防范”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此外,为确保责任制的落实,各级政府建立完善了检查督办、绩效考评、行政责任问责、事故责任追究等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2、建立健全各级防火安全组织机构。全州各县(市)、乡(镇)均建立了防火安全委员会,特别是普遍建立以自然村寨为基础,以村民委员会管理为框架的农村社会消防安全长效防范机制。对农村50户以上木质结构无间距连片自然村寨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一律建立县、乡、村领导干部“三级联保”责任制,并根据农村聚居的特点,引导村民建立联防机制,鼓励村民参与民房火灾责任保险,转移农村火灾风险。

3、结合农村实际,制定完善农村防火工作条例和各项管理职责、制度。为使农村防火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州人大组织有关单位部门经过广泛调研,多次论证,以《消防法》和《贵州省消防条例》为依据,于2002年3月29日制定出台了《**州农村消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而《条例》出台实施后,为进一步使农村防火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由**州政府牵头,州消防支队主抓,于2oo7年制定下发了《**农

村消防工作职责、制度汇编》,主要内容包括:防火安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职责制度;包村、驻村干部、村寨专兼职消防队员、志愿消防队员职责制度;消防基础设施管理人员、鸣锣喊寨人员职责制度;以及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检查,火灾隐患举、整改,火灾报警联动、灭火演练,消防工作考评奖惩等制度。

此外,为充分发挥村规民约、防火公约

对广大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防范的重要性,**州30户以上村寨已全部建立健全了村规民约和防火公约。

4、群防群治,齐抓共管,全力抓好农村防火安全检查工作。为及时消除火灾隐患,预防农村火灾的发生,州政府每半年、县政府每季度、镇政府每月、村委会每周组织开展一次农村防火安全大检查,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隐患单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专人督促整改,直至隐患消除完毕。同时,各级党委、政府要求,各有关单位部门在开展农村工作的同时,应将消防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同安排、同检查、同落实。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监督检查和管理,为农村大寨筑牢了一道道的防火墙,从而有效地遏制了农村火灾事故的发生。

此外,为督促各县市区政府抓好农村防火工作,州委、州政府成立以州领导为组长、州直各有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消防工作督察组,不定期对全州各县市区进行督察,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县、乡领导干部,州委给予督察组直接诫免谈话直至撤职处理的特权,大大地增强了县乡两级政府领导抓好农村消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5、充分发挥公安消防机构和公安派出所的职能作用,大力消除火灾隐患,严肃查处火灾事故。公安消防机构,针对不同时期的农村火灾特点,组织开展专项治理,把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公安派出所充分发挥自身底数清、情况明的优势,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分组分片包干,定期深入片区开展检查指导,及时帮助村民整改消除火灾隐患。对于农村发生的各类火灾事故,公安消防部门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查处。

6、广泛动员,注重实效,深化农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村民防火安全意识。为提高广大村民的自防自救能力,**州以消防宣传“七进”为契机,结合农村实际,采取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村消防宣传教育: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以及农村远程教育,扩大农村消防宣传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并针对农村火灾的多发季节和火灾的规律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元旦、春节、冬季、清明等时期的等消防宣传教育活动;二是结合农村普法教育、民族节日、文化下乡和文化扶贫等活动,通过送消防书籍、消防挂历进村、进寨、进校,编演消防小品、相声,以及召开农民消防运动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消防知识;三是把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和普法教育等体系,加强对乡村干部、派出所民警、志愿消防队员的教育培训,尤其将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纳入学校教学内容,做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推动整个社会的效果;四是在乡村道路、农村大寨、旅游风景区等设置固定消防宣传牌,悬挂消防宣传标语;五是把农村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各单位部门开展农村工作的范畴,做到人到宣传到,人走知识留,真正使农村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社会化。

(二)整合资源,拓宽渠道,全面加强以农村“三大法宝”、“五大改造”为主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1、全力协作,齐抓共管。为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州各级政府和各有关单位部门,切实提高消防安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战略性地位认识,统筹协调发改委、国土、建设、财政、民政、农业、水利、电力、移民、扶贫、民宗、文化、旅游、林业、交通、安监、公安、消防等部门,充分整合和高效利用政策、项目、资金和技术资源,突出重点,多管齐下,以抓好“四个结合”(即农村’防火工作与城镇、农村规划建设相结合;与安居工程、解困工程、人饮工程、生态农业沼气工程、扶贫工程相结合;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为突破点,切实加大“三农”建设中消防工作的投入,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和社会责任。据统计,2004年以来,**州建设农村消防基础设施,每年平均捆绑使用项目资金4000多万元。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全面建设。消防规划是消防工作发展与建设的行动指南,为确保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同立项、同规划、同实施。多年来,**州委、州政府专门成立了农村消防建设规划领导小组,按照“科学合理,高效廉洁”的原则,分批次对全州5o户以上村寨进行消防规划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各县市区政府要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对50至99户村寨,全面实施“三大法宝”(即消防池、消防机动泵、志愿消防队)建设;对1o0户以上村寨则实施以“五大改造”(即寨改、房改、电改、灶改、水改)为主的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州共有1076个村寨编制了消防规划,已实 施了寨改236个,房改47041栋,开辟防火线1760条117 8 38米;实施电改8799o户,厨改61334户;修建高位消防水池804个50804立方米,普通消防水池3305个177523立方米,修建进村道路1206条558221米;配置消防机动泵1039台、水枪2111支、水带8563条。

(三)加强农村消防队伍组织力量建设,充分发挥农村消防队伍在灭火救灾中的作用。

1、以政府专、兼职消防队为主导,加快农村消防力量建设。针对**州农村大寨多,距离县城远,并且山高坡陡,交通不便的特点,各乡镇政府一是成立了以乡镇领导为组长,各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防火安全委员会;二是依托公安派出所、森林护卫队、抢险机动队、民兵应急分队、治安联防队,建立乡镇兼职消防队;三是通过政府出资或增加事业编制的形式,在重点民族文化旅游村寨建设专职消防队,并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装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消防业务技能训练和灭火演练,以提高其灭火救援能力。

2、以建立农村志愿消防队为基础,大力加强村寨消防队伍力量建设。农村火灾主要立足于自救,为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消灭,**州各大村寨一是成立了以村主任为组长、村小组领导为成员的村民防火安全领导小组;二是建立由村干部、驻村干部和成年公民组成的志愿消防;三是成立以三十户联防为主的村民联防小组,轮流值班巡逻,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四是四是建立了鸣锣喊寨、守寨护寨等队伍。此外,各大村寨还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完善了灭火应急预案,定期开展灭火演练,以提高各队员的灭火救援实战能力。

目前,**州有政府专、兼职消防队397支1563人,有农村志愿消防队3582支9141o人,鸣锣喊寨队伍361o支7893人,三十户联防小组9658个。

(四)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深入开展农村消防试点建设工作。

为加快**州农村消防建设,从根本上预防农村火灾的发生,**州委、州政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治理农村火灾总结出的经验和措施,与省公安厅共同制定了《**州农村消防建设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于2007年8月20日,经省人民政府第144次省长办公会议原则同意。《方案》明确了农村消防试点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内容和步骤,确定分五年时间对全州150个5 0户以上无间距连片木质结构房屋的自然村寨编制消防规划,实施“寨改”、“房改“、“厨改”、“水改”、“电改”、“路改”,配备消防设施和装备,健全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加强消防队伍建设,实施农房保险等,预算总投资5.85亿元,分五年实施,省政府每年给予1200万元的经费补助。为确保试点建设任务的完成,**州委、州政府加强领导,科学谋划,建立了“三项”保障机制,采取了“六项”工作措施。

1、“三项”保障制度:一是组织保障。州政府成立了以州长为组长,分管消防的副州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消防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各试点县市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建设领导小组,实行“一个试点、一名领导、一套人马、一抓到底“的工作责任制。二是制度保障。为随时掌握农村消防试点工作进度,州政府还建立工作进度周报制度、督察督办制度、奖惩制度。三是经费保障。为确保农村消防试点建设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州委、州政府通过政府出资、群众集资、捆绑项目资金,以及积极鼓励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为试点建设提供了经费保障。

2、“六项”工作措施:一是深度调研,科学规划。为确保农村消防建设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同步实施,州委、州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从各部门抽调人员对农村大寨进行普查、调研,在普查和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了试点村寨消防规划。二是制定《细则》,明确标准。州人民政府制定了《农村消防试点建设实施细则》和《民族文化旅游村寨消防试点建设内容和标准》,明确了“六改”的具体内容,并且对列入国家和省、州保护的民族文化旅游村寨,按照“四改、三保、两强、一高’’的原则进行建设。三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为使试点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州人民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州直有关部门签订了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将消防建设试点工作纳入责任目标考核。同时,各县市按照州政府要求,层层签订责任书,将试点工作目标任务具体落实到乡(镇)、村。四是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为确保消防建设试点任务的顺利完成,州委、州政府将20个重点民族文化旅游村寨消防试点建设列入2008年拟办的 “十件实事”之一,作为全州消防试点示范村寨来建设。同时要求每个县市根据财力情况,完成2个以上消防试点村寨消防建设,并以责任书的形式把消防建设试点工作目标、任务固定下来,形成州县齐抓共建的格局。五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试点建设由州有关职能部门负责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各级政府具体负责工作总协调、总督导,负总责。并针对不同村寨、不同农户的不同特点,建设、供电、水利、消防等部门按照州政府《民族文化旅游村寨消防试点建设内容和标准》,进行逐户调查测算,制作了统一标准、不同类型的“厨改”、“电改”图集,使试点建设工作规范进行。六是规范施工,确保质量。为确保试点建设,各县市结合试点建设工程量大、涉及农户多建设的特点,分别从建设、交通、水利、供电、消防等业务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深入试点 村寨进行蹲点督促指导,还专门组织试点村寨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培训,确保每个村寨有1支掌握施工技术、懂得施工要求和标准的施工队伍,使试点建设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得以保证。

目前,已按《方案》要求完成了57个试点建设任务。5 7个试点共实施了室内电改11466户,厨改8177户,修建高位水池48个10083立方米,普通消防水池2oo个11947立方米,铺设消防管网99.05千米,安装消火栓394个,购置消防机动泵135台,购置水带4525米,制作永久性消防宣传标语182幅,警示牌87块。

第五篇:乌鲁木齐大力推进节能产业发展 节能环保事业进展顺利

乌鲁木齐大力推进节能产业发展 节能环保事业进展顺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是停留在表明的物质条件,而是更深入的体现在方方面面。发展并壮大节能产业,使用清洁能源,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目标,对下一步经济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据悉,在乌鲁木齐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鲁木齐市代市长伊力哈木·沙比尔提出了支持当地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开发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国家外包示范基地,全力打造新疆新型工业化引领区的发展方向。

我国坚定的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利用节能产业的优势,合理调节经济建设问题,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突破口。近日,乌伊力哈木·沙比尔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为了可持续经济发展,乌鲁木齐应该紧紧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为主,加快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促进节能产业向高端方向发展的目标。

根据这样的发展目标,乌鲁木齐推动节能产业的发展,并将强化12个产业集群规划引导,以此促进风电、汽车、光伏、电子新材料及现代煤化工等产业延伸产业链,配套发展地区经济,不给环境增添负担。另外,乌鲁木齐还将继续推进钢铁冶金、纺织、石油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改造升级工程;协调推进三一西北重工2600台工程机械、伊泰540万吨煤基多联产等30个重大项目建设行动;通过积极推进国际纺织品服装商贸中心、“云计算”产业基地、新疆软件园等重点示范项目,发展当地的节能产业。

伊力哈木·沙比尔表示,在2013年,乌鲁木齐就采取了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的方法,其工业增加值794亿元人民币,增长14.7%,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其中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节能产业和高新技术等产业,共同实现了工业增加值占全市30%以上的伟大胜利。

当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新疆首家工业总产值千亿园区时,这里的中小企业经济增速高达30%。其中,上海大众5万辆轿车、新特能源1.2万吨多晶硅等,都在此建成投产,伊泰煤基多联产、神华煤基新材料等项目也将陆续开工建设,进一步推动地区节能产业。

下载大力推进屏山农村养老事业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力推进屏山农村养老事业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申论科技:大力推进科技发展

    学易网热 线:010-62195005 转 801/802/803/804/805/806/807/808 申论科技范文:大力推进科技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为保证我国科技......

    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孙景淼(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为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

    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

    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我市在198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就超过总人口的10%,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到2009年,全市老年人口已达14.8万,占总人口的18.3%。预计到2015年将迎来第一......

    大学生养老事业发展创意方案

    首届中国大学生养老事业发展创意公益大赛 首站—(秦皇岛)创意申请表所属院校: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指导教师:团队成员:张铭填写日期:2014年9月11日- 1 -表格(一)作者介绍表格(二)申报单位......

    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11[本站推荐]

    加快社会养老事业发展构建其乐融融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且程度还在不断加剧。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对发展养老......

    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合集五篇)

    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发展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的需要,也是推进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社会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农......

    XX区推进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XX区推进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加快本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推进会精神和《XX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