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梅州会展旅游业发展的可行性及对策(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7:2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梅州会展旅游业发展的可行性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梅州会展旅游业发展的可行性及对策》。

第一篇:浅析梅州会展旅游业发展的可行性及对策

浅析梅州会展旅游业发展的可行性及对策

地理系096班李佩卿2090823105

摘要:会展旅游是会展和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被誉为“旅游皇冠上的钻石”会展旅游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一股新的活力。本文主要以梅州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上海和苏州的会展旅游的发展经验,探讨梅州会展业发展的可行性,以及对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会展旅游发展经验可行性梅州

会展旅游,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旅游行业,在国际上,会展旅游就是MICE,包括会议旅游、展览旅游、节事旅游和奖励旅游,其具有消费档次高、影响力大、停留时间长、创汇能力强等特点,据全球权威的国际会议组织--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ICCA)的统计,每年全世界举行的参加国超过4个、参会外宾超过50人的各种国际会议达40万次以上,会议总开销逾2800亿美元。面对会展旅游这一巨大的金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加入到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来。大中型会展特别是国际性会展活动的成功举办,会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1.上海市会展旅游的发展经验

1.1 具有优越的经济社会基础和商贸发展水平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沿海开放城市,是我国最早开放的口岸之一,是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等事业发展较快的城市。2002 年上海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408.76 亿元,目前上海人均生产总值已突破 4900 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前列。而且,上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城市,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2002年末,上海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单位有1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4处,纪念地点29处,保护地点14处。

1.2区位条件优越,交通、通讯便捷

就交通区位条件而言,上海独占鳌头,尽得海上便利,加之洋山深水港投入使用,更加如虎添翼。上海的地理位置是我们国家海岸线的中点,而且又是通向内陆的长江入海口,如果说我们国家海岸是一张弓的话,长江就是一根箭,上海又在箭头上。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上海成为对外贸易的焦点。上海目前已初步形成一体化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拥有11条轨道交通路线。轨道交通占全市客流总量的比重,将由目前的10%左右上升到40%左右。另外,上海的公路、航空、铁路和海上交通十分发达,这就使上海与世界拉近了距离的同时为它发展会展旅游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1.3会展设施具有相当的基础和规模

在会展设施方面,上海同样具备了成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条件。目前,上海展馆总面积为14.5万平米,拥有饭店354家,客房5.6万间。饭店和会议、展览场馆比较健全且较多层次。此外,上海第三产业发达,有完善的金融服务功能;健全的法律、咨询服务中介;发达的广告、装饰、运输等配套服务,为上海发展会展业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1.4成功举办会展的经验

近几年上海会展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会展中心城市之一。自2000年起,在上海举行的大型国际会展数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2001年的国际会展数量为117个,2002年则增到262个;展览面积也不断扩大,现已经超过300万平方米,并有40多个海内外知名国际性会展选择在上海定期举办。此外,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意大利米兰展览公司等十多家国际展览巨头已经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并将许多国际品牌导入中国市场。特别是一些大型会议如1999年“财富500强论坛”和2001年APEC会议的成功举行,以及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申办成功,更使上海的会展业吸引了全球的眼光。

2.苏州会展旅游的发展经验

2.1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毗邻上海,交通非常便捷,沪宁高速公路、京沪高铁、苏嘉杭高速公路都横贯苏州古城,交通网络覆盖全面,到达上海仅需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被称作是上海的“后花园”,受到了上海作为会展旅游的中心城市的较大的辐射影响和带动作用。

2.2旅游资源丰富,对旅客具有极大吸引力

苏州作为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历史文化古城,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俗话说“上有天国,下有苏杭”,苏州的古典园林、水乡古镇、古城、太湖、吴文化等旅游资源都对国内外会展旅游者产生了极强吸引力。而且苏州城内环境非常优美,气候宜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更加是一座远近闻名的旅游城市。因此,苏州本身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环境为其会展旅游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2.3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较高

苏州的经济外向型和国际化程度较高。苏州先后兴办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0个省级开发区。同时私人经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也雨后春笋般掘起,鞭策苏州经济快速成长,雄厚的经济实力为苏州发展会展旅游奠定了物质基础。

2.4会展设施设施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基础

苏州现有大型专业会展中心两家--苏州市会议中心(中心大酒店)、苏州市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市会议中心拥有大小不

一、装饰各异的会议厅、多功能宴会厅等接待设施,还配有语言同声翻译、计算机网络等系统。该中心拥有一批专业的会议接待人员,具有举办大型会展活动的成功经验。而且苏州已成功举办多次大型展览会,有一定的会展接待经验。

3.梅州会展旅游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上海和苏州会展旅游业发展的经验,可以总结出会展旅游发展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一,良好的交通条件;二,相当规模和基础的会展设施;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四,旅游资源具有吸引力等。

梅州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客家风情、名人故居和众多的文物古迹。吸引了来自周边城市的旅者及世界客家华侨到梅州旅游。

梅州政府对旅游业十分重视,强调要把梅州建设成为广东最有影响力的旅游地区之

一、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世界客家人最有影响力的目的地,并拟定了一系列政策促进梅州旅游业的发展,这使得梅州会展旅游业有

了政策上的优势。

梅州位于广东的东北部,距离珠江三角洲较远,目前还属于一个山区城市,航空、铁路和公路交通体系不够完善,旅游的可进入性较差,这使得梅州会展旅游业得发展受到区位和交通上的限制。

梅州目前还缺乏发展会展旅游业的硬件设施及配套服务。首先,梅州没有专门的会展中心,有的酒店和宾馆设有会展厅或会议厅,但设备并不完善,且配套服务也跟不上。其次,梅州的会展旅游方式单一。这使得梅州会展旅游发展缺乏坚强的后盾的同时,会展旅游呈现低水平,专业程度低的特点。

此外,梅州的经济虽然在不断发展但目前的水平还比较低,这使得梅州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

总之,梅州对于会展旅游的发展既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劣势,我认为梅州会展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呈现不断向多样化,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梅州发展会展旅游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要使其向纵深发展,必须要克服某些弊端。

4.发展对策

第一,加强对会展旅游的宣传推广,提高认识。当地居民对会展旅游还不够了解,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会展旅游是什么。因此,要加强宣传,使人们对其内涵、特点以及意义有全面的认识。这样也有助于增加人们对举办会展旅游的支持,获得较好的群众基础

第二,要完善会展接待设施。要建设会展场所,完善内部接待系统,如安全系统、通讯设施、娱乐设施、医院、图文传输系统等,还需要提高配套服务水平,这些会议旅游设施和配套服务是会议地成功举办会展旅游的物质基础。

第三,改善交通条件。梅州政府要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就必须改善梅州的交通条

件,增强梅州旅游景点的可进入性。

第四,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特别要加强与泛珠三角地区的合作,由于梅州缺

乏会展举办经验和会展专业人才,梅州在发展会展旅游过程中,在资金、技术、人才、航空交通、市场促销等可以多向泛珠三角地区学习和合作。

5.结论

在会展旅游蓬勃发展,但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谁都想在会展旅游业仲分得一

杯羹。而梅州作为一个名不惊人的山区旅游城市,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克服和改善不足的条件,我相信只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努力,梅州的会展旅游业的发展一定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浅析上海会展旅游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叶林,http://

【2】《苏洲会展旅游业的发展趋势》,http:// 【3】《广东省梅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梅州市旅游局,2009-06-23

第二篇:梅州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梅州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梅州是千年古城,历史悠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金柚之乡”称誉。梅州市内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梅州是著名的客家人聚居地,有秀丽的山川风貌、丰富的客家文化胜迹、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浓郁的客家民俗风情,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旅游资源。

旅游业是梅州的新兴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景区建设日益完善,梅州市的旅游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96年,全市旅游营业收入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接待海内外游客78万人/天,比增15%,其中接待海外游客7.4万人天,比增76.2%。而至2009年,全市全年旅游接待人数约553.6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54.81亿元,比增20%和17.5%,占本第三产业值的28.9%,拉动GDP增长约1.5%,旅游产业作为“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先锋产业,拉动作用日益凸显。其中省内来梅游客增幅达25.3%,外省游客增幅达11.3%,自驾车游客占来梅游客的七成,梅州已成为黄金周各地自驾车游客的一方乐土。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梅州市旅游产业化在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中还处于开发、发展期。

本人是土生土长的梅州人,根据本人平时观察及兼职带团所看,我们梅州市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优势有以下几个:

一是旅游资源优势,梅州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山区意味着山多水多,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开发出大型的旅游基地将是今后的一大课题。对于这方面,雁南飞茶田和千佛塔森林公园是很成功的例子。而还未被开发的优秀旅游资源还有很多。

二是自然环境优势,由于工业不发达,污染少,梅州到处都是山青水秀,环境秀丽淳朴。回归自然、回归生态的绿色旅游潮流和健身体育旅游 ,为山区旅游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三是客家文化优势,梅州市是世界客都,客家风情十分浓郁。乡土气息浓厚的客家历史、客家风土人情、客家村落民居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近些年来风情游等文化旅游兴起,在这方面梅州是很有优势的。

四是土特产优势,旅游购物和餐饮往往大有发展潜力。梅州的沙田柚和脐橙早已闻天下,而梅州的客家菜系是广东四大菜系之一,肉丸、酿豆腐、梅菜扣肉、客家娘酒一直都受到大众的欢迎。

另一方面,梅州旅游业发展也同样面临着一些问题。概括而言,梅州的旅游业面临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交通不便,一些很好的景点过于偏远和分散,难以得到现实的客源市场。各景点过于分散,如梅县雁南飞茶田跟平远的南台山、五指石相距50多公里,组织旅游观光团存在很大难度。这个问题总而言之,就是旅游基础设施不齐全,很难适应日益发展的旅游业的需要。

二是资金不足,一些很好的资源因为缺乏资金而难以得到开发,如平远的南台山,前几年政府计划通过招商引资吸引资金进行大力开发,但最终因资金的严重缺乏而不得不放弃。又如五华的七目嶂等。

三是旅游业专业人才不足。梅州市是山区城市,经常会面临人才留不住,流向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局面。旅游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导游人员职业素质不高,旅游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四是梅州市一些旅游景点往往开发力度很不够,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特色开发不足,总体形象包装不够。当然,这很大一方面也是因为资金问题。这就导致了很多先天优势很好的旅游景点不为人所知,养在深闺无人识。

五、旅游业行业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旅游产业管理、企业管理有待提高效益。这对于旅游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瓶颈。

针对以上情况,今后梅州旅游业的发展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大力发展旅游基础设施,政府应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毕竟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的话,受益的并不只是旅游业,它同时也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二、在建设基础设施的同时,注意景区的各项管理、人才激励措施等。这方面可向其他旅游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例如海南省学习。

三、必须克服山区区位和对外交通的制约,靠规模和特色赢得竞争优势,开拓客源市场。在开发重点景区的同时,要注意配套完善其他景点,达到从点到线,形成一条旅游线路。

四、在开发、建设景区的同时,要注意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要把开发变成变相的破坏。如果把青山绿水破坏了,就把等于自己通过发展旅游业脱贫致富的道路又堵死了。

五、尽量选择投资少、有特色、见效快的项目。尽量降低投资门槛,增加投资渠道;选择依托自然条件而投资较少、较为独特的项目。

六、鼓励外地旅客的消费,最大限度的发挥优势,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近年梅州市的自驾游市场很火爆,我们就应该从如何吸引自驾游客人这方面去着手。

七、注重景区的宣传包装,必须高度重视新闻媒体和旅行社,要多邀请客源城市的新闻记者、旅行社来考察。

八、充分发挥梅州的土特产及客家菜优势,大打购物和餐饮牌,大力发展沙田柚和脐橙的种植,通过这些项目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九、重点保护客家乡土风情,客家村落民居,打好客家风情牌,打造的客家文化旅游品牌,利用客家文化,形成旅游服务产品特色。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发展规划》把梅州市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定为:把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梅州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结构体系及其特色,促进“世界客都”品牌的不断完善与延伸。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政府各部门,旅行社及民众的多方支持。

今后梅州旅游事业的发展,要突出以梅城为中心,客家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为主体旅游点,抓紧筹划兴建突出集客家民俗建筑精华于一处。就本人所见,客家文化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旅游业的发展关键是思想观念的发展。梅州作为欠发达地区,基础差、困难大,思路就更为重要。要多学习、多研究、多创新。

数据来源:梅州政府网

参考资料:《梅州市旅游产业化发展规划》

第三篇:关于会展旅游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重所周知,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通常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研

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2003年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2003年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2004年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2005年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尤其是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2006年,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2007年,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2007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2007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场。2008年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2008年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2004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2009年和2010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域性会展主要城市之一。在区域性或地方培育起来的会展旅游方面,成功举办了(或连续举办)“安徽国际工业装备展览会”、“安徽国际汽车博览会”、“中国(合肥)徽菜美食旅游节”、“中国合肥高新技术项目资本对接会”和“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等。

2、旅游业整体实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入境游客、国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三项主要指标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7年分别突破10万人次、1000万人次和100亿元。2008年更是逆势飞扬,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340.8万人次,同比增长29.3%;入境旅游人数14.8万人次,同比增长31.8%;旅游外汇收入8229.2万美元,同比增长30.7%;旅游总收入132.5亿元,同比增长32.1%。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gdp的7.96%,迈入了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我市编制完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召开旅游发展大会,确立建设“安徽旅游中心城市”、“长三角地区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目标,并把旅游产业纳入“1346”行动计划加以推进。

旅游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积极推广a级景区、星级酒店、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等旅游标准,推动旅游产品和服务升级,在国家旅游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绿色饭店和乡村旅游等级评定标准。目前全市已经挂牌的星级饭店和具备星级接待标准的宾馆饭店104家,五星级标准10家,挂牌3家,古井酒店集团进入中国旅游饭店民族品牌20强行列;旅行社145家,安徽海外旅游总公司、安徽省中国青年旅行社年营业收入过亿元,安徽省中国青年旅行社、安徽顺达旅行社跻身全国百强社。

3、旅游业与会展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伴随着会展经济发展,合肥旅游业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2008年合肥共举办会展

第四篇:关于会展旅游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重所周知,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通常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2003年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2003年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2004年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2005年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尤其是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2006年,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2007年,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2007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2007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场。20xx年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20xx年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2004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2009年和2010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域性会展主要城市之一。在区域性或地方培育起来的会展旅游方面,成功举办了(或连续举办)“安徽国际工业装备展览会”、“安徽国际汽车博览会”、“中国(合肥)徽菜美食旅游节”、“中国合肥高新技术项目资本对接会”和“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等。

2、旅游业整体实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入境游客、国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三项主要指标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7年分别突破10万人次、1000万人次和100亿元。20xx年更是逆势飞扬,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340.8万人次,同比增长29.3%;入境旅游人数14.8万人次,同比增长31.8%;旅游外汇收入8229.2万美元,同比增长30.7%;旅游总收入132.5亿元,同比增长32.1%。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gdp的7.96%,迈入了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我市编制完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召开旅游发展大会,确立建设“安徽旅游中心城市”、“长三角地区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目标,并把旅游产业纳入“1346”行动计划加以推进。

旅游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积极推广a级景区、星级酒店、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等旅游标准,推动旅游产品和服务升级,在国家旅游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绿色饭店和乡村旅游等级评定标准。目前全市已经挂牌的星级饭店和具备星级接待标准的宾馆饭店104家,五星级标准10家,挂牌3家,古井酒店集团进入中国旅游饭店民族品牌20强行列;旅行社145家,安徽海外旅游总公司、安徽省中国青年旅行社年营业收入过亿元,安徽省中国青年旅行社、安徽顺达旅行社跻身全国百强社。

3、旅游业与会展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伴随着会展经济发展,合肥旅游业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20xx年合肥共举办会展122余场(次),参会客商达360万人,占来肥游客总数的37%多,也就是说每3个来肥游客中就有1个是会展客商。特别是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博会,大大提升了合肥旅游会展新形象,展示了合肥城市新面貌。而旅游业的发展壮大也提升了合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外地客商产生较大吸引力。此外,旅游主体规模的扩大也使得会展接待能力不断提升。

经济拉动效益明显,城市品牌稳步提升。合肥会展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提升了合肥城市知名度。从直接经济效益看,20xx年,会展拉动第三产业收入增长约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26%。从间接效益看,会展旅游业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合肥的住宿、餐饮等行业发展,更为我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合肥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从对城市品牌提升等无形效益上看,会展旅游业提高了合肥的知名度,在推动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中起着促进作用。

二、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旅游产品的硬件方面,合肥市缺乏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我市虽然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著称,拥有李鸿章、刘铭传等历史文化名人,但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却缺少自然景观,发展传统的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的条件都不充足。合肥要想提升在全国旅游城市中的地位,还必须发展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会展旅游是国民经济的“助推器”。据专家估计,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9,即展览场馆收入1元,相关收入为9元,为其服务配套的服务业、通讯业等行业因此受益。因此,做大做强会展旅游业对我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我市发展会展旅游业优势分析。

城市综合实力日益增强。近年来,合肥在过去良好的基础上,建设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xx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64.84亿元,财政收入301.21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在极其复杂的宏观环境下,全市经济社会仍然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合肥市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吸引力越来越强,为我市大力发展会展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市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目前,合肥到南京、上海、武汉的高速铁路均已开通,京福等高速铁路也将从合肥通过,大大拉近了彼此之间的时空距离。再加上公路、港口、航空等重大项目建设,合肥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臻完善。通过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大建设”,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为各类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更好的机遇。

同时,合肥市拥有较为雄厚的科技教育实力。省会合肥是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拥有全国闻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一大批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每千名职工中拥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第二位,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为合肥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以合肥这座科技名城作为依托,合肥可以承办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对于加强合肥市与国内外的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市乃至整个安徽的国际地位和知名度,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旅游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目前,全市共有旅游景点30家,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7处(包公园、徽园、野生动物园、三河古镇、安徽省博物馆、丰乐生态园、元一双凤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肥东县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群暨渡江战役纪念园、肥西县刘铭传故居刘老圩),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3处(包河区大圩乡、长丰县丰乐生态园、肥西县中国中部花木城),全省优秀旅游乡镇4处(上派镇、撮镇镇、三河镇、双墩镇)。近年来,我市坚持宣传部门、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密切配合、联合促销,积极开展“聚焦包公故里”媒体采访推介,组织旅游大篷车促销,举办中国(合肥)中东部旅游交易会、中国徽菜美食节、合肥市乡村旅游节和紫蓬山国际山地自行车赛等系列节庆会展,塑造“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滨湖新城”城市形象,提升了合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旅游市场拓展成效明显,泰国、韩国等旅游包机,上海、太原等地旅游专列源源不断涌入合肥。同时,旅游合作与开放步伐明显加大。合、巢、六三市无缝对接,打造泛巢湖国家旅游区;与黄山、池州、铜陵、安庆、巢湖五市共筑合铜黄沿线大旅游;推进合淮旅游一体化,签署了《合淮旅游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与国内30多个城市签署旅游合作协议。整合资源,联合周边打造了“两山一湖、合肥绿色之旅”、“科教之城鱼米之乡—合巢芜之旅”,成为安徽省十佳旅游线路。

会展旅游业发展环境日益优化。从政策层面积极扶持会展旅游业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去年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合肥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市政府出台了《合肥市加快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近几年,我市会展管理的相关政策措施逐步推出并进一步完善。2003年成立了“合肥市会展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合肥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2004年5月出台了《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成为合肥会展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2004年,市会展办、商务局和财政局共同出台了《合肥市鼓励会展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市政府扶持会展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2005年,市政府又出台了《合肥市大型会展工作保障预案》,进一步加强对会展的服务保障工作。20xx年,市政府调整了合肥市会展领导小组成员,由常务副市长张晓麟担任会展领导小组组长,并加强和充实了会展办的领导,完善并健全了会展办工作职能和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能。20xx年,为加强会展工作,促进会展发展,我市修订了《合肥市会展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根据《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出台了《合肥市促进和鼓励会展业发展政策的实施细则》。

会展旅游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由于绝大多数展会都是按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的,以往展会“撞车”、同一档期多次重复办展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会展办逐步加大了协调、引导力度,并通过会展行业协会来促进行业加强自律。现在,各专业会展企业及会展中心、体育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场地单位,依托各自特点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办会办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会展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2、我市发展会展旅游业劣势分析。

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合肥地处内陆,与旅游先进城市和旅游资源丰富地区相比,不靠边、不靠海,既无名川大山,也缺少像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等著名的旅游景点,知名度不高,加之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产业规模偏小等不利因素,旅游业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历史文化遗址虽多但可供参观的成熟景点较少。目前我市旅游资源普遍体量偏小,多为历史遗产类,其中包公墓系迁葬类,李府属重建类,其它类型数量相对较少,在全国并不占有很大优势。

缺乏旅游特大项目支撑。一直以来,我市缺乏旅游特大项目支撑,存在着品牌效应较低,品牌支撑力不足的问题,缺少有震撼力的旅游产品,现有产品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不足以吸引游客专门到合肥来旅游。由于前期未能抓住机遇,加之投入不足,我市曾经失去了建设像芜湖方特那样具有震撼力的现代化主题公园的机会,这是合肥旅游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缺憾。

会展业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国际性、全国性会展数量不足,具有特色的品牌展会不多,尚未形成象广州广交会、杭州西博会、厦门投洽会、深圳高交会那样在全国有影响的品牌展会。与国内会展经济发达城市相比,国际性会展太少,围绕合肥及安徽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策划举办的区域性会展也较少。会展业市场主体培育滞后。我市目前从事会展的企业只有60多家,而会展经济发达的城市会展企业都在数百家,甚至上千家。会展企业不仅数量少,实力也比较弱,普遍存在规模小、资金少、观念落后,经验不足等问题,具有运作全国性、专业性展会能力的公司不多。与国内外著名的会展公司相比,在管理模式、公司结构、技术手段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差距。随着我市会展经济的迅速发展,会展人才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精通展览设计、会展组织策划,了解国际惯例,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十分缺乏。会展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格局尚未形成,会展保障服务的社会化与市场化程度低,综合服务水平不高。

会展业发展体制不顺。

1、会展办在协调工作方面:大型会展尤其是全国性展会涉及政府提供具体服务的部门多、时间紧、任务重,安全责任大,客观上需要会展办有很强的协调力度。

2、会展办公室只是临时性协调机构,但日常协助企业申办展会、组织协调各类大型会展活动的事务越来越多,现有会展办设置状况极不适应合肥会展经济工作的发展要求。

城市承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会展旅游业是一个与城市承载能力密切相关的新兴产业,对展馆、交通、宾馆、通信及配套设施等方面要求较高,我市在展馆、配套设施、保障能力等软硬件条件上与发达城市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难以满足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的需要。一是展馆面积不足。除国际会展中心室内展览面积为3.7万平方米外,其余3个展馆室内展览面积均在8000平方米以下。二是配套设施不足。国际会展中心周边星级酒店、大型购物商场、高档次娱乐场所等配套设施仍显不够,为参会客商提供高标准的综合配套服务仍难保证,展馆仍处于单体经营状态。三是国际航班明显不足。由于自身条件等客观原因的局限,目前我市骆岗机场仅开通了合肥—首尔、合肥—香港两个国际航班。稀少的国际航班,是我市海外客源市场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型会展期间,道路通行不畅、公交运力不足、车辆停放难等矛盾也比较突出。

三、关于进一步促进合肥市会展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会展旅游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但是,合肥会展旅游总体看好,未来更好,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当前的有利条件,抓住难得的机遇,就会化被动为主动,化挑战为机遇。为此,建议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充实市会展办的工作力量

针对会展业和旅游业,合肥市会展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和旅游局分别承担了管理责任,但均各司其职,未能充分结合。特别是会展业,我市还缺乏一定主导推动力量,尚未完善相应的立法、监督机构。若要将会展旅游作为一产业发展,我市还缺乏一个管理部门。据了解,目前全国有十几个省会城市设有独立的会展机构(有编制)。2006年我市组织开展过一次“会展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提出“完善领导工作机制,调整充实市会展办公室力量,将市会展办公室列为市政府直属单位,由相关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提升宏观指导和协调服务能力。”从我市会展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充实政府会展办公室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如有编制问题限制,可采取从相关部门抽调工作人员,添人不增编的方式解决,建议市委、市政府认真研究。

2、加快会展场馆建设,进一步完善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加快建设和改造会展场馆,以滨湖新区大型会展中心的建设为契机,切实解决制约我市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打造“中国会展名城“奠定场馆基础。进一步完善交通、通讯、餐饮、娱乐、商场等配套建设,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我市会展的综合承载力。

进一步完善促进会展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强化激励机制,优化会展秩序,认真研究并解决会展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及时协调处理好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全国大型会展的资源很多掌握在北京一些部委和行业协会手里,在鼓励会展公司主动对上争取的基础上,政府有关部门要主动参与帮助协调联系,以取得上级有关方面的支持,同时对一些影响大、吸引力强的展会,政府要在人力和财力上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工作网络和联动机制,特别是加强政府各部门、各县区的联动机制,形成有序、规范、快捷的筹办和保障机制。

3、结合合肥市产业优势和科教优势,打造我市的会展品牌

在努力提升现有展览规模档次的同时,还要注意引进国际性、全国性会议及论坛的力度,在此基础上,对照展会项目目录,结合我省我市的产业优势,力争展览门类更多,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外许多著名的会展旅游城市都有自己的一两个占主导地位的会展品牌,把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用到几个影响大、效益高的重点市场上,如汉诺威的信息展和机床展,义乌的小商品博览会。建议根据目标市场需求分级定位,结合我市在产业、科教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重点打造几个会展旅游品牌,以此增强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2007年和20xx年我市分别评出了诸如“家电博览会”、“苗木花卉交易会”、“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等一批品牌展会,下一步应有重点地支持和提升这批品牌展会上规模、上档次,争取在全国都有影响力的主导品牌。

4、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集聚会展经济人才

会展专业企业和人才的匮乏问题,已经成为限制会展旅游业务发展的重要瓶颈。比如上海就已遇到了“软件跛足”的尴尬,但其迅速反应,将“10100工程”(三年内培养1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公司,培养100名会展专业人才)提上议事日程,目的都是为了建起一个会展专业人才的“储备库”。在会展企业方面,合肥多数从业者都是半路出家的,虽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专业底子薄,对国际展会运作模式了解不够。要着力引进一批在全国有影响、有实力的会展公司,培育一批在我市有基础的会展龙头企业,通过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和推动作用,鼓励会展龙头企业多办展、办大展,多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协会参与会展的组织和策划,使我市的会展业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进一步完善会展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机制,造就高素质的会展人才队伍。建议向全国公开招聘一批具有专业办展经验、有较强组织策划能力的经理人才,鼓励会展企事业单位引进和培养人才。

5、以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修编旅游总体规划

围绕“141”发展战略,适应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形势,重新编制《合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合肥市旅游项目建设规划》,构建面向2020年的合肥旅游高标准、高水平发展蓝图。建议市政府面向全国旅游规划编制单位公开招标,组织入围单位进行旅游资源调查,编制旅游概念性规划,评选产生中标单位,整合方案,形成比较科学、完善的旅游总体规划。通过规划编制,准确判断旅游发展大趋势,摆脱面临的产品老化、市场固化、周边竞争白热化“三化”困境,努力解决产品更新升级、创新市场营销手段、实现市场的突破问题。

6、建议组建合肥市旅游集团,提升我市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建议由市旅游局牵头,联合合肥的4a景区、部分宾馆、旅游车队,几家较大的旅行社和涉旅企业,组建合肥市旅游集团,对合肥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做强做大合肥旅游业。旅游集团成立后,市旅游局代表市政府从宏观上进行管理,市旅游集团则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经营。同时,深化国有旅游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1-2个年收入超10亿元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旅游集团。拓宽旅游融资渠道,深化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推动民营资本、社会资本进入旅游行业,开办旅游项目,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社会资本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形成稳定、持续的投入支撑体系。

7、加快旅游大项目的建设,抓好旅游产品的开发

实施“太阳工程”,以引进特大旅游项目为突破口,提升合肥的旅游形象。围绕滨湖新区、经开区等重点区域,围绕国家鼓励的和我们需要的,策划一至二个超20亿元的休闲娱乐或主题公园项目,专人负责,对外招商,力争年内有实质进展。推进《合肥市加快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28个重大项目的建设,继续加快现有景区景点建设,重点推动紫蓬山森林公园、大圩都市农业公园和岱山湖创建国家4a旅游景区;四顶山风景区项目要加快工作力度;瑶岗渡江战役纪念馆要精心策划好运作方式,更多体现旅游内涵;推动丰乐生态园、肥西老母鸡生态园二期工程建设,打造一批高星级农家乐。建议在中博会晚会“江淮和畅”的基础上,打造一台具有“徽风皖韵”特色的大型舞台演出,定期上演类似于“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一类的大型实景演出节目,以宣传合肥,量身打造合肥的旅游品牌。

8、顺应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趋势,推动区域旅游合作

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推动区域旅游合作。一是加强融入长三角。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通过国家评审的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与长三角城市的无缝对接;加快推动合肥旅游集散中心与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互联互通,争取纳入新华东旅游线,加快建设长三角地区的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二是推动与中部、南部城市协作。抓住合武高铁营运的机遇,推动与武汉等中部城市的深度合作。积极主办“中国南方旅游城市协作体第十一届年会”,推动与南方10多个城市旅游一体化建设。三是立足省会经济圈,加强全省旅游合作。紧紧围绕省会经济圈建设,充分发挥合肥“依山傍水”,周边温泉、湖泊、森林、山岗等度假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建设全省旅游中心城市。开展环巢湖区域旅游合作,加强与合巢六旅游合作;贯彻合淮同城化战略,推动合淮旅游一体化。建议市政府协调合六巢淮四市电话区号统一工作,推动战略合作。

9、关于几个具体问题的建议

1、作为合肥新十景之一的墨荷园即将对外开放,目前该景点还存在用电难问题,建议尽快协调解决;

2、建议对外地旅游车进入合肥市区的通行证办理手续进行优化;

3、李鸿章故居停车难问题建议抓紧解决;

4、建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和推动我市部分高校向社会与游人开放工作。

第五篇:浅谈会展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长沙师范学校2009届毕业论文

正文范例:

浅谈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黑体二号单倍行距)

熊瑶(楷体四号加粗单倍行距)

(学前教育系04学前教育503班,指导教师:王喜海)(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摘要:早期人格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幼儿的健康发展需要健全的人格: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社会成员具有健全的人格。对幼儿进行人格教育,应努力在品行辅导活动中培养,各科教学活动中渗透,环境中熏陶,游戏活动中促进,日常生活活动中养成,家园配合教育中巩固。

关键词:人格;健全人格;人格培养

人格是对个体行为模式有重要影响的个性心理品质。幼儿期正是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重要时期,早期人格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因而也是社会发展对幼儿教育提出的要求。要使幼儿将来能走上成功之路,必须科学地、有意识地对幼儿的体、知、情、人格等方面进行培养。其中,人格的培养至关重要,因为人格是对个体行为模式(内隐的和外显的)有影响的个性心理品质,影响着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一)幼儿的健康发展需要健全的人格

个体的人格在一定的程度上受遗传的影响,但是后天的环境因素对人格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环境因素有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不良的环境很可能会导致不良的人格。幼儿处于社会化的初期阶段,早期的人格教育对幼儿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幼儿园教育对幼儿人格的发展影响深远。幼儿园是幼儿人格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对幼儿的人格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在幼儿中进行早期人格教育是幼儿人格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社会成员具有健全的人格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实现经济、技术的现代化,更需要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的人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决策因素。和谐的人必须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健康发展的人,必须是人格健全的人。目前有些幼儿教育突显知识教育,却忽视幼儿人格的培养。这种以培养高技术、高智能为目标的教育,重智力因素,轻情感和个性的发展,必将造成幼儿的片面发展和人格的不健全。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幼儿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健全人格的塑造。

二、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目标 [5] [4][3][2][1]

(一)学会生活

幼儿通过生活活动和健康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保健意识和身体锻炼习惯。本领域目标主要通过平时的生活活动和健康活动实现,于幼儿个体有直接的意义,能满足幼儿基本的生理需要,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成长,社会意义不强。学会生活是幼儿阶段个性发展的生理基础。

(二)学会做人

指幼儿在活动过程只能感能够感受一定的具有社会意义的规范意识和道德品质,体验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方式,以及形成幼儿良好、坚强的性格。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包含对人忠诚,具有同情心;对自己既谦虚又自信;对学习既遵守纪律又开拓进取、富于创造性;知道爱惜节约自己及公共的财物等层面。因而学会做人是幼儿个性和谐发展课程的核心,主要通过社会活动实现目标,对其它几个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学会求知

指幼儿通过活动,发展对事物广泛而积极的探究兴趣、养成学习的正确行为习惯(如讨论、参观、读写等习惯)以及发展操作、观察、思维、想象、创造和表达等能力,为幼儿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此目标的实现要通过各种活动的渗透,重点在科学活动。

(四)学会生存

通过活动,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环保意识和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个性发展较高层次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学会生存的个性层面需要幼儿付出较大的努力,并将影响着幼儿的人际关系和未来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和学会生活有着本质的区别。

(五)学会审美

指幼儿从小学会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学会欣赏美、体验美和表达美,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情感特征。这是幼儿个性发展的最高层次,是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最佳境界。具体包含艺术的美、生活的美和自然的美,通过艺术活动和综合活动去实现。

三、对幼儿进行人格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一)品行辅导活动中培养

品行辅导活动的特点在于“辅导”,是根据孩子的特点几发展现状进行认识上的疏导和行为上的辅导,让孩子在一次次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在一个个有目的创设的情境中,懂得道理,积累情感体验,从开始适应目标要求逐步发展到在类似或不同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经验来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如:每个班内的孩子总有能力强弱之分,能力强的孩子总觉得自己什么都行,自信心十足,有时还会看不起别人;能力弱的孩子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缺乏自信心,做什么事都怯生生的。如何来帮助这两类孩子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呢?那就必须开展“我会„„”品行辅导活动。活动前,帮助能力弱的孩子分析自己的长处,准备好

展示的内容。活动中鼓励孩子大胆展示自己的本领,引导能力弱的孩子了解朋友的长处,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活动结束后,还通过不同的途径,利用各种时机进行类似活动,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了解同伴,进一步帮助幼儿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形成良好的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意识。

(二)各科教学活动中渗透

各科教学活动也是培养人格的有效途径。它要求根据各科教学活动的特点,有意识地渗透人格培养的目标。如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细致、耐心、认真的绘画态度;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坚强、抗挫的个性;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爱惜操作材料的习惯;在艺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勇敢、大胆、活泼开朗的性格等。

(三)环境中熏陶

环境在培养幼儿人格中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1、物质环境的熏陶

精心设计具有良好个性品质内容为主的墙饰,诸如“我和朋友一起玩”、“妹妹摔倒我来扶”、“好书一起看”、“我们爱劳动”等巨幅墙饰挂在教学楼醒目处;各班活动布置美丽的图案或标记,时时提醒幼儿合作、分享、关心、谦让等,自然角、种植地的标牌“我爱喝水”、“别伤害我,我要长大”等提示幼儿要爱护幼苗,热爱劳动。从而真正地使幼儿园的每一块墙壁、每个角落都成为育人之地。

2、潜在的精神环境的影响

特别注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以积极合作的、友善的言行与幼儿交往,以为人师表的道德风貌与人格精神影响和引导幼儿,从而促进幼儿的人格的和谐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对幼儿给予爱和尊重。

(四)游戏活动中促进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形式。游戏为幼儿的社会化过程创设了一个虚拟的人际互动的社会清净,在幼儿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幼教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游戏为幼儿提供塑造健全人格的生活情境。

1、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谦让和关爱行为

要设计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其中主动学习、自由表现。对发生在游戏中的幼儿的各种活动,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关注、帮助和引导,利用游戏情境引导幼儿表现出谦让和关爱行为,让起体会谦让带来的情感上的愉悦和人际关系的良好互动。

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给予明确的规则指导,或引导幼儿自己提出规则,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并做到为了顺利进行游戏,就应该自觉遵守规则,服从并服务于集体。这样的游戏设计,有利于幼儿的坚韧性和自制力等意志品质的发展。

(五)日常生活活动中养成 [8][7][6]

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偶然事件、突发性事件。抓住良好时机进行随机教育,对培养、巩固幼儿良好个性品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幼儿体检要验血,小班小朋友很害怕,有的还吓哭了等。针对这些情况就要抓住时机培养小朋友的勇敢精神,为他(她)们树立大班小朋友非常勇敢、不害怕的榜样,帮助消除恐惧心理,再鼓励他们比一比谁是勇敢的好宝宝。有时候,班级里玩具弄坏了没有人承认,这就要随时组织幼儿开展“做错了怎么办”的讨论,培养孩子做错了事能主动承认并改正的品质。

(六)家园配合教育中巩固

在家园配合教育中,重点就是帮助家长明确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性,指导家长了解自己孩子性格中的闪光点和薄弱点。然后针对孩子的特点,共同商讨教育方法,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帮助。还可通过开家长会、家教园地、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使家长具备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并熟悉幼儿人格发展的目标与内容,使他们支持配合幼儿园教育并延续到家庭教育之中,真正达到家园沟通的目的,以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

总之,培养幼儿健全人格,重视人格教育,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实行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幼儿全方位的健康发展,促进幼儿潜能的充分发挥,为幼儿顺利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仲立权.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目标和内容的构建.学前教育研究,2007(2)

[2]陶宏.谈幼儿个性品质的培养.安徽教育,1999(7-8)

[3]尹黎阳.论影响幼儿人格健全的三个主导因素.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3)

[4]何敬红.构建幼儿健康人格.四川教育,2005(8)

[5]郑雪.健康与人格.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57

[6][7][8]黄永芳.幼儿健康人格培养策略之我见.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4)

[9][10]赖寿华.塑造健康人格的100条建议.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01

[10][9]

下载浅析梅州会展旅游业发展的可行性及对策(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梅州会展旅游业发展的可行性及对策(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建议

    我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建议 旅游业,是融食、住、行、购、游、娱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业,是关联带动能力强,市场需求潜力大,投资回报稳定的朝阳产业,在推动县域经济调整产业结构,......

    南宁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南宁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旅游业作为南宁市支柱性产业的基本情况。南宁市的主导产业是第三产业,其中又以旅游业所占比重最大。自2001年以来,旅游业......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1 引言我国旅游消费的蓬勃兴起,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不仅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样也为贵州少数民族......

    六盘水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六盘水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朱德贵 〔内容摘要〕 发展六盘水旅游要做好规划,找准定位,打造精品,加强宣传,大力开发,实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关 键 词〕 旅游 规划 对策 〔......

    娄底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网带输送机 [内容提要] 湖南娄底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该市也具有了发展旅游业的时代需求,因此,全面分析该市旅游业发展能力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价值。本文正是出于这一目的......

    浅谈国内旅游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浅谈国内旅游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 (×××学校×××学院,410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旅游业正处在一个稳步向前发展的过程,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影响其发展的问题,这......

    浅析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模版)

    浅析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从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如下: (一)经济状况与旅游业的发展 1.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稳步增加,推......

    会展发展

    分析广州会展业的发展 会展业在国际上被视为继旅游、房地产之后崛起的“无烟产业”、“朝阳产业”,会展能给参展商和参观者提供一个互动的交流平台,这是其他媒介所无法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