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化人生的诠释

时间:2019-05-13 17:38: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艺术化人生的诠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艺术化人生的诠释》。

第一篇:艺术化人生的诠释

艺术化人生的诠释——评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

所属栏目>书刊评论

作者:王元民发布时间:2005-9-13 8:57:08 点击数:1250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梭罗的《瓦尔登湖》的审美文化内涵,他在书中崇尚一种简单素朴、充满智慧、乐观向上的生活方式,对艺术化的人生境界进行了诠释,具有丰厚的美学意蕴。

关键词:艺术化人生;简朴;智慧;乐观;诠释

这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分析生活,批判习俗,语语惊人,字字珠玑,见解独特,耐人寻味。写生活情趣,优美细致,清新纯朴;写人生哲理,透彻精辟,发人深省。

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对于自然,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这里有大自然给人的澄净的空气,涤除了工业社会的环境污染,读着它,读者自然会体会到与大自然朝夕相处的默契、心灵的纯净和精神的升华。

这就是美国超验主义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

许多人认为,美国文化缺少传统根基,根本谈不上审美文化。然而,美国思想家梭罗以其名作《瓦尔登湖》向人们证明了这是一种偏见。在本书中,梭罗从“生活艺术化”的角度对审美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对艺术化的人生境界进行了一次全面而有力的诠释。在书中,梭罗披露,他曾经只身一人,在瓦尔登湖畔居住两年,在这孤独的两年里,梭罗把劳动、写作、观察、倾听、体验和梦想融为一体,使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都成为艺术性的。他阅读,不只是阅读书本,还阅读森林山川的晨昏和四季的变化;他倾听,不仅倾听山林和水波的声响,还倾听自己内心思想的波动和神秘的脚步;他孤独自处,但心灵却与亿万人相通。他独自生活,但不感到寂寞,因为他坚信,人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不在其外表,人与人之间没有必要朝夕相互触碰,个人独处正好可以静下心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他写作,写的大多是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审美感受和对瓦尔登湖优美风光的赞美。梭罗想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生活和人生完全可以艺术化的,但他的行动没有走向唯美主义的极端,也没有陷入“为艺术而艺术”湍流。他虽然以艺术的方式生活,却没有脱离社会和政治,更没有对人类的命运漠不关心,他不仅是具有浓厚“自然主义”倾向的诗人,还是一个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记者和作家;他的《瓦尔登湖》,不仅有小说的精彩故事,还有散文的诗意绵绵;不仅有哲学的睿智思索,还有报告文学的真实无欺。这是一部融诗、散文、哲学论文、报告文学于一体的艺术哲学,《瓦尔登湖》式的人生,是一种超功利的人生,不同于世俗之人的蝇营狗苟的人生,是一种艺术化的人生,与世俗之人的枯燥无聊的人生也大异其趣。

梭罗在其艺术化的生活实践中,追求伦理价值、科学认识和审美价值的高度统一,追求个体身心和大自然的和谐一致,最终使自己的人生像瓦尔登湖的湖水那样纯洁和透明,像瓦尔登湖畔的花朵那样朴实和美好。这本书以大量的事实证明,作者在此创造的一切奇迹都来自他与自然的和谐一致。是自然而不是人,是户外的世界,而不是书本或政治的讨论,塑造了作者审美化的人格,使他达到高度的解脱。在他的眼里,普通人过的是一种非审美的生活,一种懦夫和顺从者的可怜的生活,一种没有自由、缺乏对人生精辟透视的生活,一种无法摆脱物质的羁绊、戴着镣铐的舞蹈般的生活。梭罗崇尚过一种简单、睿智和乐观的生活,他认为,这种生活才可以称得上是审美化的生活,这样的人生才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化的人生。

梭罗崇尚过一种简单朴素的物质生活。梭罗对附近镇上小市民的生活作了精辟的透视,他认为,这些每日浑浑噩噩的追求奢侈和舒适的人,不可思议的把自己的自由和一生的光阴抵押给一片可怜的土地、几间住房、几亩山林和永远不满的谷仓。然而正是这种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变成套在他们身上的枷锁,使他们看不到物质之外的其他更有价值的东西。而真正富有的生活,并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最聪明的人对奢侈和舒适从来都是敬而远之的,这些人往往过着一种比穷人更为简单和贫寒的生活。古代的大哲,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印度的,不管是波斯的还是古希腊的,但从物质层面上看,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们更贫穷的人了,但他们的内心生活却是无人可比,基于这一见解,梭罗认为:“一个人要在世间谋生,如果生活得比较单纯而且聪明,那并不是苦事,而且还是一种消遣”。[1]梭罗喜欢素食,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基于对动物的同情,一方面认为食肉是人类奢侈和堕落的标志。他虽然经常以几片面包和土豆充饥,内心却感到无比的满足。正因为如此,任何一个想更好的保存自己的诗情和更高级智力的人都禁止自己吃动物,即使其他的食物,他们也吃得很少。梭罗指出,人类之所以缺乏想象力,是因为他们那巨大的肚皮背叛了他们。梭罗坚信,不吃肉或少吃东西,过一种简单而朴素的生活,乃是整个人类注定的命运。人类要想提高和改进自己,就必须逐渐停止吃动物,就像野人接触到文明后逐渐不再相互吃别人的肉体一样,也许人们的体力会因此而弱一些,但这是在顺从更高的宇宙法则。只要做到这一点,人们生活的每一时刻,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会成为一种祝福,都会像鲜花一样释放出芳香,都会变得更富有弹性和更富有生机,到那时,自然中的一切生物都会成为人类的朋友,祝贺他们达到至上的境界。梭罗还倡导穿衣的简单化。在他看来,衣服的目的不外保持体温和遮盖露体,“不过是我们的最表面的角质,或者说,尘世之烦恼而已。要不然,我们将发现我们在伪装底下行进,到头来必不可免的将被人类及我们自己的意见所唾弃。”[2]他还对人们居住条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梭罗认为,最有趣的住宅是贫民的那些毫无虚饰的、卑微的木屋和农舍,住在这些木屋和农舍中的平民的简朴生活,“使他们的住宅没有一点叫人伤脑筋的风格。”[3]他反对极尽奢靡的高塔和寺院,认为“东方的全部废墟,也绝不比一卷《对话录》更可赞叹。”一种简单的生活,“要比矗立一个高得碰到月球的纪念碑还更值得流传。”[4]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道家老庄思想的影子。老子从无为无不为的思想出发,要求社会要退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5]的时代,人则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6],“复归于婴儿”[7]、“敝于赤子”[8],去掉由于社会文化使人有了巧智大伪的习性,以恢复人的天真本性。与梭罗不同,老子过多地看到了社会文化对人性的消极影响,因而通过否定现实的善,复归古朴的真,以进入美的境界,也就是他的“道”的境界。而梭罗以诗人的热情和敏锐,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认为只有充满真善美的生活才是素朴的生活,才是每个人梦想的艺术化的生活。梭罗和老庄的审美境界,“单纯而且聪明”的生活方式和“见素抱朴”“复归于婴儿”的生活方式,都是超功利的、自由愉悦的、遵循着自然之道,是真正的艺术化的生存方式。

梭罗崇尚智慧。他认为在现今的世界上,人们可以找到许多哲学教授,却很少发现真正的哲学家。而哲学家的标准就是要有智慧,要有深刻玄妙的思想,要对智慧无限赤诚,并遵照智慧的指令做事,过一种简朴的、独立的、宽宏大量的和尽心尽责的生活。一个哲学家还必须靠智慧来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不仅是从理论上,而且是从实践上。哲学家之所以是哲学家,不单单在于说些什么,还必须看其是否在自己外在的生活方式上领先于自己的时代,哲学家绝不能像他的同时代的普通人那样吃饭穿衣、住房取暖。一旦取得最基本的生活用品,他们就不再追求剩余,而是立刻转移目标,到生活中去探险。在此基础上,梭罗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在他看来,最高的美来源于智慧,来源于和人对森林、河流、湖泊、山峦、陈武、朝霞的灵感和体验的升华。美好的生活不是通过积累知识和占有财产而达到的,而是通过智慧,通过对自然和人性美的敏锐感受达到的。与知识相比,审美感受具有终极价值,单纯的知识算不上智慧,知识与美结合才能造成智慧,因而在追求知识时绝不能离开审美感受。出于这一考虑,梭罗总以高度的热情去追求智慧,而不是单纯追求知识。他认为,一个人只要忠实的追随自己最自然和最美好的本能倾向,从自己内心深处寻找生活的法则,就能在尘世找到天堂。由这一原则出发,梭罗渴望了解自然,通过体验和观察,让审美体验伴随着知识,在智慧的引导下走近自然。与现代科学家的观察不注重生命本身的体验相比,梭罗的观察将自己整个身心投入进去,很少有人像他那样热情、自信的归依自然,很少有人像他那样用心体会自然的奥秘,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在与自然交流时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如此丰富,如此涌动,如此变动不居,如此充满智慧。梭罗是一个敏感的诗人,用感情的触角洞悉着生活中的美丽,“诗人和非诗人的区别,就在于诗人对未知的自我的需要远胜于任何人,他们发现了具有

普遍价值的某些财富。”[9]很少有人像梭罗这样,对周围的生活如此友善,如此细心,具有如此清醒的智慧。“很明显,梭罗过着一种艺术化的生活,他呼吸着一种浓厚的艺术的气息,这种生活是对世俗之人的„安静而绝望的生活‟的超越,与那种消极的退隐生活也不可同日而语。”[10]正如他所指出的:“人类过着静静的绝望的生活。所谓听天由命,正是肯定的绝望。你从绝望的城市走到绝望的村庄,以水貂和麝鼠的勇敢来安慰自己。在人类的所谓游戏和消遣底下,甚至都隐藏着一种凝固的、不知又不觉得绝望。两者中都没有娱乐可言,因为工作之后才有娱乐。可是不做绝望的事,才是智慧的一种表征。”[11]梭罗崇尚一种乐观的和充满情趣的生活。早春二月,当蓝色鸣鸟在山谷中鸣啼时,或是迎春花在三月的残雪剩冰中开放的时候,自己除了害怕“永生”之外,其他什么都不怕了。春天总是给人以信心,使人相信自己可以在上帝慷慨的施与中永生。从春天的温暖中,梭罗得到上帝的信息:上帝是善的,因为他在周围的森林中听到上帝的歌声。梭罗认为,这种无限倾向和充满生活情趣的生活本身就是艺术,真正的艺术永远是真善美的体现,所谓艺术化的生活方式就是清醒者的生活方式。梭罗一再指出,人要想审美的生活,就必须保持清醒。但非常遗憾的是,在现今的世界上,真正的清醒者还不很多,正如他指出的,在体力劳动中,或许百分之百的人都是醒着的;而在精神生说中,一百万个人中难有一个是清醒的;在诗和神性领域,从亿万人中也难以找到一个清醒者。正因为如此,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很少遇到一个完全清醒的人。尽管很多人在绘画、雕刻和制造工艺产品,但多数人还不能与所观看的事物的“气”或“神性”融为一体,因而其作品很难成为艺术。因此,不是任何人的“做事”都能成为艺术,只有清醒的人才能用艺术的方式“做事”,归根结底,“每一个人都是一座神圣的建筑,他的身体使他的圣殿,在里面,他用完全是自己的方式来崇敬他的神,他即使另外去凿琢大理石,他还是有自己的圣殿与尊神的。我们都是雕刻家与画家,用我们的血、肉、骨胳做材料。任何崇高的品质,一开始就是一个人的形态有所改善,任何卑俗和淫欲立刻使他变成禽兽。”[12]梭罗是清醒的,因为他是自由的,情感自由,思绪自由,正象是吹过瓦尔登湖面的风,他与风共游,让内心的自由自然的生长,“自由的人不会成为自由的俘虏,他会以很谦虚的态度看待自由,而且会知道自由会超越自己,并不是他的功德使他与自由相配。他心中的自由像一粒种籽,长在未知的天里,随风茁壮。”[13]在梭罗看来,只有这种自我、自由的庙宇才是真正的艺术,只有这种艺术才体现最高的真实,最高的真实就是人们从容生活时无为的所见所闻,只有这时,人们才会倍感永恒和绝对的存在。与之相比,普通人的生活中的恐惧和欢乐就算不了什么,它们只不过是这个绝对的存在的影子。在这种生活中,“人们会以开放的意识去接受现实的丑和恶,以宽松的心态去守护自己的梦想,把哭和笑都视为一种邀请。在这个时代的人眼里,世界已经不再是那个被钢铁、塑料和惰性石头包装着的怪物,它的神秘和神奇会逐步向人类献露出来。”[14]只有开放的文化、真实的文化、永恒的文化才能称得上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只有宽松的人生,开放的人生,消除了卑俗的人生,才称得上是艺术化的人生。

梭罗的生活是一种融真善美为一体的生活,是一种消解了虚饰的简朴的生活,是一种充满着睿智哲思的生活,是一种洋溢着乐观情趣的艺术化的生活。梭罗以自己的审美化的生活和实践,向人们诠释了什么才是一种艺术化的人生,这种艺术化的生存方式或许短暂,但它能使生命绽放一次灿烂,使感情澎湃一次潮汐,使思想放射一次光芒。这种生活,“简单而安宁,如同大自然一样,逐去我们眉头的乌云,在我们的精髓中注入一点儿小小的生命。不做穷苦人的先知,努力做值得生活在世界上的一个人”。[15]

注释:

[1] 梭罗《瓦尔登湖》(徐迟译),第5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2] 梭罗:《瓦尔登湖》,第21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3] 梭罗:《瓦尔登湖》,第42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4] 梭罗:《瓦尔登湖》,第52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5]《老子•八十章》

[6]《老子•十九章》

[7]《老子•二十八章》

[8]《老子•五十五章》

[9] 转引自罗布特•N•威尔逊的《艺术家的人格》,《艺术的心理世界》,第236页,阿恩海姆著,周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艺术化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第324页,聂振斌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11] 梭罗:《瓦尔登湖》,第6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12] 梭罗:《瓦尔登湖》,第207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13]《天心与人心——中西艺术体验与诠释》,第217页,魏明德等著,商务印书馆,2002年

[14]《艺术化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第500页,聂振斌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15] 梭罗:《瓦尔登湖》,72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第二篇:人生艺术化

人生艺术化

欧洲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宽阔的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一条标语说:“慢慢走,欣赏啊!”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一书最后一章就以这6个字为标题,全书也以这6个字结尾,朱先生以此奉赠青年朋友们:在这车水马龙的世界中生活,不要像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而要多多回首流连风景,这样,丰富华严的世界才不会了无生趣。

人生的艺术化主要是指人生的情趣化,人生的严肃主义。

人生的情趣化。朱先生建议我们像欣赏艺术一样欣赏世界和人生。凡是善于欣赏的人,他“有一双慧眼看世界,整个世界的动态便成为他的诗,他的图画,他的戏剧,让他的性情在其中‘怡养’。到了这种境界,人生便经过了艺术化”。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常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

人生的严肃主义。艺术的创造之中都必寓有欣赏,生活也是如此。一般人常以为艺术家是一班最随便的人,其实在艺术范围之内,艺术家是最严肃不过的。在锻炼作品时常呕心呕肝,一笔一划也不肯苟且。善于生活者对于生活也是这样认真。曾子临死时记得床上的席子是季路的,一定叫门人把它换过才瞑目。吴季札心里已经暗许赠剑给徐君,没有实行徐君就已死去,他很郑重地把剑挂在徐君墓旁树上,以见“中心契合死生不渝”的风谊。像这一类的言行看来虽似小节,而善于生活者却不肯轻易放过,正犹如诗人不肯轻易放过一字一句一样。小节如此,大节更不消说。董狐宁愿断头不肯掩盖史实,夷齐饿死不愿降周,这种风度是道德的也是艺术的。我们主张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主张对于人生的严肃主义。人生的情趣来自宇宙的人情化和生命价值的张扬,来自对人生意义的体味和对生命意蕴的解读。人生的艺术化追求经历着三个向上的层面:其一是生活形式的艺术化,其二是生活技巧或社会关系的艺术化,其三就是人格与心灵的艺术化。人生艺术化,它重视情感又重视谨严的生活态度,它蕴涵着诗性特质,融审美与启蒙、崇高与浪漫为一体,以此达到人生的美化、人心的净化。

第三篇:人生的艺术化[范文模版]

无所为而为的玩索

------人生的艺术化

“你有没有听见过雪花飘落在屋顶上的声音?你能不能感觉到花蕾在春风里慢慢开放的那种美妙的生命力?你知不知道秋风中常常都带着种从远山上传过来的木叶清香?”

古龙小说《陆小凤传奇》中花满楼悠然且从容的词句诗意得让人感动。而我们生活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快节奏社会,似乎只有一个“忙”字来形容。从早到晚,忙忙忙,可是当夜幕降临,偶尔问自己都做了些什么的时候,却茫然无知。而关键的是,我们连这种反思的提问都感到索然无趣,吝啬于提及,一味地沦为环境的奴隶。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过分专一地投身于劳作,心灵世界却不经意地流于平庸,变得空虚。

可幸运的是,“人生的艺术化”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回归本心的路,不至于在茫茫漫长的黑夜中,漫无目的而又匆忙地行走。艺术的亮光能让我们的人生增添一抹抹美妙的色彩。

那什么是“人生的艺术化”呢?

探讨“人生的艺术化”,先要看看我们的人生。人生于世,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人生就是由这多方面组成的和谐统一的整体。若把它分开来看,大致有三方面。一是实用的活动,关注的是事物对于人的价值,它受环境的制约,以善为最高追求;一是科学的活动,注重对事物的研究取证,事物有什么性质,属于哪一科哪一类,以真为最高追求;还有一个是美感的活动,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身,无关乎周遭的环境如何,以物的姿态与人的情趣达成一个同一的境界,若庄周梦蝶,物我两忘,它以美为最高的追求。这种美感的活动就是艺术。美感的活动与实用的活动是有分别的,所以艺术和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见出事物的美,就必须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跳出利害的圈子。但是艺术与整个人生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依存,不可分割的。艺术所需要的情趣由人生所产生的感悟而生成,艺术所依赖的素材根源于人生;而一个人的人生若没有艺术的着色,将会失去生机,失去活力,失去趣味,变成一摊死水,就失去其为人生的意义了。

中国现代“人生的艺术化”命题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核心精神奠基于梁启超,理论表述成型于朱光潜。从“生活的艺术化”到现代“人生艺术化”命题的系统构建,其理论趋于成熟。人生与艺术相联系,把人生看作一幅图画,一首诗歌,一支乐曲,“人生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人生的艺术化追求经历着三个向上的层面。其一是生活形式的艺术化,其把艺术理解为装饰性或新奇性,具体表现在对生活用品、生活环境和人体艺术装饰,这在奴隶社会就已存在,可说是“饱食之后的暖衣”。其二是生活技巧或社会关系的艺术化。主要是把艺术化理解为生存与生活的技巧,具体表现在对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人际关系等的处理艺术。较于前者它把目光扩展到社会,交流。其三就是人格与心灵的艺术化。它把艺术化直指人心理解为情趣的丰富高尚化或人心的纯净化,从追求外在到融入社会再到回归人之本心,它需要莫大的勇气与魄力,同时也把人生的艺术化提

到一个至高境界:追求自我精神的自由翱翔,向往人格与心灵的诗意美化。这就

形成了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命题,它重视情感又重视谨严的生活态度,它蕴

涵着诗性特质,融审美与启蒙、崇高与浪漫为一体,它以出世的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

简而言之,“人生的艺术化”就是把生命安顿在审美情趣的自由升华中,来

达到人生的美化、人心的净化,从而拯救堕落与迷失,重燃生命的活力,给社会

带来光明。

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命题在特定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下孕育诞生。20世

纪上半叶,对中国历史而言是屈辱与抗争的历史。一方面,封闭已久而日趋腐朽的国门洞开,西方列强争先恐后地涌入,中国备受侵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

订使中华民族面临着积贫积弱的局面,昔日的天朝上国沦落到跪在地上办外交。

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渐渐尊严扫地劣性养成变得蒙昧无知。另一方面,无

数的勇士前赴后继担负着救亡图存,实现民族与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中国现代

“人生艺术化”命题因此萌芽,希冀通过人格的艺术化塑造与人性的审美启蒙来

作为解决问题的一条路径。

而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下,“人生的艺术化”这一美学命题有着伟

大的现实意义,散发着诗意、美学的光芒且我们亟需这光芒去照亮蒙蔽的人心和

漆黑的未来。商品经济形成的金钱至上下,人们对财富的欲望膨胀;科技理性至

上的片面偏见下,人们的情感道德缺失迷失;只顾个人不顾集体的个人主义之风

使人情寒凉;悲观颓丧失去趣味的百无聊赖使生活意义全无。追逐物欲、道德脆

弱、自私自利、悲观颓丧等,这些使人心蒙上了一层层厚重的灰尘,纯净仁爱变

得不值钱,不仅过去不及挽回,现在也正在被我们失去。这已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还需要对人心的诊治。“人生的艺术化”正是肩负着这

一使命。

拿佛山小悦悦事件为例,就能见出“人生艺术化”的现实意义。广东佛山一

个五金城里,两岁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碾压。接下来的几分钟,还有呼吸的小悦悦孤零零地躺在路边,18个路人先后经过,但只是熟视无睹绕道走开,即使有惊讶回头观望却没有伸出援手,而其间悦悦又被一连货车碾轧。这一幕直

到拾荒阿姨陈贤妹经过,将悦悦搬离街心才得以终止。愤怒,恐惧抑或反思。愤

怒于18人先后经过事发场地,面对一个脆弱受害同类的生命,却没有勇气去将

其抱开;惊恐于是什么时候我们变得如此冷漠,失去了对生命的热爱,难道只是

顾虑“彭宇案”而没有勇气坚持道德的底线吗?更应反思是什么使“行色匆匆”的人们停不住匆匆的脚步,去关爱一下身边的社会,到底我们在追逐着什么?

在某种程度上说,情感比理智更重要,面对小悦悦事件我们还在为会不会引

祸上身而迟疑不决,人心变得如此之坏,不只是几句道德家言所能解决,也并不

单靠强制的法律约束所能了事。关键是要洗净蒙蔽人心的尘埃,“要求人心净化,就得先要求人生美化。”

人生美化也就是“人生的艺术化”。怎样做到“人生的艺术化”,就要全看你

自己的性分与修养。懂得生活,就懂得艺术。

首先,对自己的一生要有一个整体的创造,其完整性是不容于丝毫细节的冲

突的。生活的每一天,人生的每一个日子,都有不得随意的度过。史蒂芬.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演讲上说:“你要坚信,你现在所经历的,将在你未来的生命中串联起来。”“每天清晨,我都会对镜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我是否还愿意做我今天要做的事情。”人生是件完整的艺术品,我们的每一次抉择,每一次活动,甚至每一个动作的瞬间都与整个人生息息相关。对待人生的每一天,都应当热情投入;对待生活的每一件事,都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如此我们的人生会有一种浑然天成,一处也不可更改的整体风格,这种风格形成我们独立的人格,使我们的人生与众不同。

其二,要敢于做自己,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不是去做那个别人所期待的千篇一律的模板。做自己是要很大的勇气的,要求人对自己的肯定,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如果你做的事情是你无比钟爱的,即使困难你也会无比愉快;而如果你发现你正在做的并不是你想要的,即使令人羡慕也不会给你带来丝毫感动。著名法医王雪梅在谈及自己的人生体会时说:“我的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瞬间的,都是一刹那间决定的。我的老师就是我王雪梅的在天之灵,是自由生命的呼唤。”随心性而为,无需那过多的理性考虑。坚持做自己对自己要始终保持忠诚,拒绝虚伪。仿于人,只会失其为我;忠于心,才能无怨无悔。

最后,培养情趣,学会欣赏,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朱光潜提出欣赏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老子在几千年前就告诫世人“无为”。但这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所欲为,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生的艺术化”是以美与善与真的统一,它追求内心的净化,但并不否认生命实践的基础意义,而是对生命实践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拒绝无意义的俗滥的人生,别有更高的情趣追求。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都需要在这“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中潜移默化地形成。

放慢你“匆匆的脚步”,好好欣赏周围的一切,也许你也会听见那雪花飘落在屋顶上的声音,感觉到那花蕾在春风里慢慢开放的那种美妙的生命力,以及那秋风中带着的从远山上传过来的木叶清香。

“慢慢走,欣赏啊!”

北京师范大学

外文学院 陈迁

2011.11.12

第四篇:走向人生艺术化

走向人生艺术化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逃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

——《谈美》

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因为:情趣的活动(表现)是艺术,艺术的活动是创造和欣赏。而情趣的根源是人生。艺术离开了人生便无所谓艺术,人生离开了艺术便无所谓人生。

如何使人生艺术化就通过艺术的创造和欣赏。

创造,乃是完成人生这篇文章,如何作出一篇好文章:首先,要有一种超脱的态度,并懂得文章是完整的有机体,需要完整的人格,其表现便是完美的生活。其次,好文章的要诀是修辞立于其诚,就是流露至性深情。再者,文章要忌滥俗,滥俗就是自己没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蹈矩,是虚伪的表现。也就是强调本色的重要性。

现实生活繁忙的工作是很多人忽略了修身养性。大多人都急功近利。为了生存谈何博爱、平等、真诚、守信„„更不用说人格的完整性。大多都装在浮华虚伪的套子里,几乎忘了何为本色,只是浑浑噩

噩的过活。一味的模仿矫情,总以为生活在被别处,想要逃离。事实上这一切都是畸形的成长,最终是“要走几段路,犯过几个错,才明白自己想要的太多;要恨几个人,伤过几次心,才了解为了爱要怎么做;一座城市,又一个城市,才知道流浪的路多颠簸;一次成功,又一次坎坷,才懂得陶渊明先生的快乐。”

一件有价值的人生艺术品是要在许多次失败和挫折后磨砺而成的,同时也能经受住历史的洗涤和锤炼。

“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欣赏也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既要有严肃主义,又要有豁达之情。如此,便可成就伟大的人生,享受人生的艺术化。

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太快,快餐文化下的人们已经把文学和艺术当做是自己有目的的功利性的能增加谈资的取悦于他人的东西来对待。所以他们讲究快,囫囵吞枣,通俗易学。所以出现很多经典名著速读之类的东西。这也就违背了严肃主义。为了功名利禄,勾心斗角,卑躬屈膝,一点得失就惶惶不可终日,这便是违背了豁达之情。这两种风度也是不艺术不道德的。美是需要严肃地慢慢地欣赏的,因为美是呕心沥血的创造,是细节的感动,是有余味的需要咀嚼的。审美是无功利的,只有无功利的人才能豁达的看待得失,看待人生。

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

无所为,便是超脱之态度,霍达之秉性。为,便是生活之本色,创造之严肃,情趣之丰富。“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便是教我们怎样审视人生,关照人生,进而鼓舞人生,美妙人生。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荷尔德林

第五篇:人生的艺术化读后感

人生的艺术化读后感范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生的艺术化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生的艺术化读后感1

当我读到朱光潜老师的“慢慢走,欣赏啊!”一文时,不仅想起了想起了我新买相机后随手写下的一些文字。我想我要学会的就是尝试着去相信“每只鸟都有心事,每条鱼都有灵魂,每棵树都在窃窃私语,每片云都有自己的梦”之境界。即如朱老文中所描写的一样,真正做到——慢慢走,用心欣赏。

当初买下尼康D50的相机,初衷并不是为了去证明什么,如果存心想在这个方面得到发展,尼康D50就显得太寒碜了,拥有这只性价比高的“一镜走天下”的镜头让我感到满足,相信这个有着这好口彩的镜头名字,能给我带来良好的开端。

可以说我对摄影的技巧技法是一窍不通。家里和摄影有关的书籍一本也有,起初的日子,我是陪着尼康的说明书入睡的,后来逼迫自己参加了一个数码影像的中级培训班,然后我发现摄影的起步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去发现美并抓住这美的瞬间。在简略的认识了白平衡和ISO后,我整装出发,清晨的校园是我的首选。寻寻觅觅,我惊喜地发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潜藏着“美丽的脚印”,莲花池里葱郁的莲叶、洁白而艳丽的莲花,花坛里芬芳的玫瑰、花团锦簇的山茶,还有那回廊里蔓蔓枝枝、深深浅浅的紫藤萝。每一回曼妙的风姿都让我禁不住地按下快门,我的相机也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每一朵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测光、不同的光圈。我重复地按下一个个快门。在细微的对比中,我感受着收获与快乐。

以后的日子,工作一天天忙了起来,转眼好几个月没拉开我的乐摄包了。包从家里背到单位,再从单位背回家,最后静静地躺在了书房里。

可我却惊喜地发现自己有了一个潜移默化的细微转变,我开始学会有意的去观察这个世界了,正如朱老文中所述的:“艺术的创造之中必寓有欣赏”,那样生活也是如此,需要我们去观察生活而后学会去欣赏。观察不需要带着笨重的相机,这时候眼睛就成了我的相机。多少个晨昏中我用眼睛去“拍摄”着一幅幅作品,找寻那些可以让我感动的刹那。上下班的路上,我的视线定格在菜场路口席地而坐的买卖旧家电的“外来人员”中,游走于小区门口三轮车上打短工的“民工”之间。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刚刚升起,他们就三五一群地守候在那里,温暖的阳光斜斜地照射在他们脸上、身上,炫目的光影中,折射着他们对生活的期望与憧憬,但更多的却是艰辛与无奈。我用眼睛拍下这些瞬间,期望与憧憬,艰辛与无奈都在我心灵的底片上,留下深深的烙印。

一次次对生活的感触,让我和朱光潜老师有了情感的共鸣,我真实地体会着他的见解:每人在某一时会所见到的景物,和每种景物在某一时会所引起的情趣,都有着它的特殊性。摄影正是如此,光影的毫厘之差,亦是摄影的微妙所在。不断地琢磨思考后,我真正懂得了:离开平凡的人生便无所谓艺术。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于人生中的点点滴滴小事,这一切需要我们去观察去发现。

日子一天天过,我无穷大的“心灵优盘”中,底片也越来越多:小到一只在校园里飞舞的美丽粉蝶、偶然落在窗台上张牙舞爪的“星天牛”,大到秋日里没有丝毫杂色的蓝色天空、夏夜里江边波涛汹涌的拍打着岩石的巨浪。因为有了摄影,有了观察的乐趣,我的生活也越来越有情趣,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悟出了生命的真谛。把这种生命状态流露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展露于摄影,不就是惊世之作吗?

由于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时间太少了,我的摄影技术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提高,在朋友们的飞速进步中,我显得相形见绌。但我并不后悔,摄影对我而言只是一项“运动”,一项和打乒乓、跳舞、游泳一样平凡的“课外运动”。我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单纯地为了摄影而摄影,而是为了去关注去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丽元素”,希望自己有一双慧眼以独特的视角去观望周遭的种种,以求达到朱光潜老师赠言中所说的境界:慢慢走,欣赏呀。我想,我是的;并将一直会走下去,欣赏下去。

人生的艺术化读后感2

记得有这样一个问题:有一个机会能让你知道自己的人生结局,你是选择它还是放弃它?

过去,我会选择放弃它。都知道结局了,还有什么可努力可期待的呢?人生不就没意义了吗!可读了朱先生的这篇文章后,我动摇了。我的选择是否正确。

记得有句广告词这样说:“人生就像是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时的心情。”也还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是一个20多岁的公司小职员,某天他接到一封神秘的广告单,上面有一个电话号码,拨打这个号码就可以用青春来换的任何结。于是,他拨打了这个号码,用五年时间换来了成为这家公司的经理的结果。不久,他又拨打了号码,用十年时间换到了使公司成为大公司的结果,第三次,他用两年的青春换到了妻子和一个可爱的儿子,当他再次拨打时,对方告诉他,他的可换时间已到尽头,无法再用,这项服务也随之关闭。此时,他已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他放声大哭,妻子问他为何哭,他说,他虚度了一生。妻子说,你的一生很辉煌,何来虚度?他含泪喊道,我的人生没有过程,只有结局,怎么不是虚度啊!”这些又都和朱先生的这篇文章不谋而合。

种种事例都在提醒着我,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还是那个问题,现在,我会回答选择它,然后继续我的生活,感受达到这个结果的过程。

人生的艺术化读后感3

老师课上问如何理解人生的艺术化,当时并没有认真思考。下课后回寝室的路上,又想起来这个问题,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按照朱光潜的理解,人生的艺术化在于和谐,那么人生应当不存在绝对的艺术化,因为人生本身就是矛盾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人生应当是具有艺术化的,他的生活豪放洒脱,他做他喜欢做的事,但是他的生活就是和谐的吗?他就没有烦恼吗?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再看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的秦桧,他因为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岳飞而遗臭万年。然而这样的一个人却诗文天下,这样看来他的生活也挺艺术的。那么凭什么说李白的人生艺术化而秦桧的就不艺术呢?

我是这样理解这个问题的:这里我们说的是人生的艺术化,而不是生活的艺术化。想达到生活的艺术化很简单,想达到人生的'艺术化却很难。

以上我们说的是大众标准的艺术化人生,其实有些人生并不为大众赞赏,但是依旧具有它的艺术性。比如有些人工作并没有什么成就,生平也没有什么突出贡献。既没有日复一日的默默奉献,也没有刹那间人性光辉的闪耀。但是他过得充实、欢乐,虽没什么建树却扎扎实实,这样也是一种艺术。

最后,我想说的是:人活着,无论怎么活都可以活得很艺术,就算没有达到人生的艺术化,生活有点小艺术也是很好的。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说人生要懂得发现美。说白了,人活得乐观了也就活出了人生的艺术。

这几周一直学仰望星空这个专题,当年我高考的作文题就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当时写得一塌糊涂。高考结束后的夜晚我常常仰望,只看到“空”,却不见“星”。可能是城市的灯光让人看不到星星,正如当今社会太多耀眼的事物让人无法看见所谓的理想。

人生的艺术化读后感4

朱光潜的《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一文,回味绵长。他说:人生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有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疾驶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晶莹的雪山有着冰清玉洁的美,潺潺的小溪有着清秀自然的美,波澜壮阔的大海有着宽广豪放之美,每一种美都给人不同的震撼。当然,在这个世界里不光有着美丽的风景,同样也有着不同个性、不同气质、不同人格魅力的人。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你会相识、相遇很多的人,不同的人身上有着不同的品质及魅力,身上散发的美也不同,每一种美都有它独特诱人的特点。不管任何时候,都应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围的人,才会更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作为教师,要扪心自问:我是否能静心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是否能以欣赏的目光对待教育的对象,是否愿意感受我们现在的这份职业。

一六班在利用课前背诵《论语》,我来到张景阳同学跟前静听,没有声音,“来,我教你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张景阳食指点字,一字一顿,读得很费力,但很认真。

“真好!再来一遍。”

“学而时习之。”三遍过后,张景阳同学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品德活动课上,一五班的孩子们按我的要求专心在第13页的向日葵中填写“我为家人添欢乐”,我走到最后的欧阳逸飞身边,发现他在第7页画画,这是前边一课的内容。他很投入,以至于没有发现我的到来。当他感觉到我在看他的时候,赶忙趴在桌子上捂住自己未完成的图画。我笑着问:“题目要求我们画和家人在一起的情景,你准备画和谁在一起?”“妈妈。”“画得不错,继续吧!”

“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有点绝对,却不无道理。如果不去欣赏,某个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就可能被埋没。当然,转化一名“后进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成功的,他会经常波动,这时,我们需要的是耐心。我们要用放大镜去看待他们的优点,用耐心、爱心去化解他们的缺点,用赏识、鼓励、期待的目光去关注他们的每一个微小的行为。

十中的众多老师们不仅全身心地在投入工作,还在不断地思考着如何优化岗位工作,如何使孩子们更好发展。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丰碑无言!

德育处的老师针对学校卫生顽疾运用多种手段、在多种场合表扬批评、总结教育来唤醒激发老师和学生的卫生意识,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初中毕业班的老师凭着夜里挑灯看剑,清晨闻鸡起舞的精神抓管理、做研究,努力通过科学管理实现今年的超越;参与“三思课堂”示范课的老师研究整合知识点、优化教学设计、精选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三思教学”的先行者,开创了广阔的天地;更多的年级管理者埋头于学科教学的同时,埋头于年级工作,在学科领域、在年级范围的工作都颇有成效。

教学一线的老师为了学校的发展、学生的进步更是默默地奉献。开学后的第三周,各处室计划先后出台,要求大家逐一落实,起初,老师们都觉得任务繁多,难以应付,但经过领导的耐心开导,现在,我分明看到老师们都开始梳理自己的工作。常规管理、诚信教育、三思教学、国学背诵。本着“不重复自己,区别于他人”的校训,在班主任和老师中已经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慢慢走,欣赏啊!我们的生活何尝不需要这样呢?时间不能停滞可是我们可以驻足。幸福,原来在路途的点滴之中;人生的艺术,就在你的欣赏之中。

下载艺术化人生的诠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艺术化人生的诠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园环境艺术化

    校园环境艺术化,营造艺术教育的浓烈氛围。 当前,发展是学校的第一要务。我们要“争创一流的校园艺术化环境,潜心聚力抓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稳步提高教学质量。要充分而有效地利......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zgq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朱光潜一直到现在,我们都是讨论艺术的创造与欣赏。在收尾这一节中,我提议约略说明艺术和人生的关系。 我在开张明义时就着重美感态度和实用......

    平凡人生诠释人间最美

    平凡人生诠释人间最美 爱听你的课 爱看你的笑 爱闻你身上田野的味道 爱牵你的手 爱唱你的歌 爱跟你每天向国旗问好 我们眼里你最美 我们心中你最好 温暖有你入怀抱 生命有......

    用爱与责任诠释人生

    演讲稿 用爱与责任诠释人生 高阳中心校白璧关初中郑秀兰 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恪尽职守、甘于奉献,一晃就是二十几个春秋。 曾经有人问我......

    事迹材料--用爱诠释平凡人生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事迹材料--用爱诠释平凡人生 来 在我人生的三十一个春秋中,最难忘的是2000年,那年10月,不满18岁的我和39名热血沸腾的青年人一起相聚在“河南省青年......

    事迹材料--用爱诠释平凡人生

    事迹材料--用爱诠释平凡人生 在我人生的三十一个春秋中,最难忘的是XX年,那年10月,不满18岁的我和39名热血沸腾的青年人一起相聚在“河南省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旗帜下,到......

    事迹材料,,用爱诠释平凡人生大全

    事迹材料--用爱诠释平凡人生文章作者:邓安良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8日10:15 用爱诠释平凡人生 南阳市宛城区邓安良 在我人生的三十一个春秋中,最难忘的是2000年,那年10月,......

    用奉献诠释人生(劳模先进事迹)

    用 奉 献 诠 释 人 生 --------记白城市二三七处车队队长郭凤彬 在白城市二三七处,有这样一位同志,三十几年来,他用奉献诠释着人生的真谛,把汗水洒在车队,把关爱献给单位。他兢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