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考和建议[推荐]

时间:2019-05-13 17:26: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考和建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考和建议[推荐]》。

第一篇: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考和建议[推荐]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考和建议

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目标和主要措施

到2010年,我县要培育起2—3个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支撑作用强的支柱产业,县域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在2000年基础上翻一番,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明显增强,综合实力进入全州中上等水平。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

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方针,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切实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完善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接机制,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农户分散经营集中起来,共同开拓市场,提高农业的社会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不低于4。

──实施“兴工强县”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我们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工业化程度低。我们要充分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工业化进程,要以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要以对外开放推动工业化,努力增强发展动力;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带动工业化,努力优化资源配置;要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切实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建好散花经济园区和矿产资源开发加工园区为重点,着力抓好建筑建材、亚麻、酒业、乳猪、腐乳、矿产、化工等项目的实施,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统筹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通盘谋划,整体运作,促进城乡联动、工农对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得到改善,非农产业比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人均受教育年限、社会基本保险覆盖率、能源利用率等大幅提高,政府管理能力明显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二、努力培植县域经济建设项目

(一)巩固提升种植业

要坚持“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的烟叶生产方针,确保烤烟生产提质增效。一是认真做好择优布局,把80的计划任务落实在最适宜区,坚持用保浇保灌的好田好地栽烟;二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干部群众的栽烟积极性;三是要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倒买倒卖”行为,切实维护好烟农的利益。要认真实施《XX亚麻产业发展规划》,抓好布局,实行集中连片,搞好样板示范。引导企业严格按标准收购,兼顾企业、麻农利益,调动麻农的种麻积极性。油菜种植在我县已有悠久的历史,尤其在军屯、新甸坝区、半山区一带较适宜种植,要搞好择优布局,改良品种,强化科技措施落实,把油菜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亩以上,实现产值1500万元。把烤烟、亚麻、油菜作为种植业的重点产业来抓,得到巩固提升,增加农民收入。

(二)培强壮大矿冶化工产业

我县矿产资源品种齐全、储量丰富,现已发现矿产30余种,化工有十多年的发展基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培强壮大步伐。一是科学布局、合理开发;二是选准优势,突出重点;三是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四是按照环保要求,治理与开发同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培育劳务输出业

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进城务工获取劳务收入的“打工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要建立健全县、乡、村劳动输出服务网络,狠抓技术培训,依法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他们的人身安全和经济利益,鼓励支持务工者返乡创业,吸进外地创业资本和技术,参与经济建设,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四)做强做大“三乡”特色产业

──名猪之乡。通过近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县仔猪产业已成为畜牧业中的重点产业,有较好的发展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围绕2010年生产优质仔猪80万头,实现产值5000万元的发展目标。要建立良种繁育供应体系,健全和完善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及县、乡、村三级畜牧兽医网络和技术推广网络。要加大力度,扶强龙头企业,着力培育一批养殖大户,为龙头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原料。要建立健全仔猪营销体系,建立和完善仔猪批发市场。要加强小额信贷资金管理,为发展仔猪产业发挥更大的作用,打响牟定名猪之乡。

──名酒之乡。我县正兴集团生产的喜鹊窝系列酒已有十多年的历史,2003年共生产390吨,实现产值726.8万元。要采取有效措施,打响品牌,加快发展。一是引导企业走联合壮大、集团化发展的路子。二是引导企业打造好喜鹊窝系列名酒品牌。三是引导企业大力开拓市场,建立现代营销管理体系,构建适应市场要求的现代销售网络。

──名腐乳之乡。牟定油腐乳历史悠久,畅销州内外。2003年,县3家企业共

生产油腐乳355吨,实现产值400万元。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培植,使其发展壮大。一是扶优扶强,逐步整合资源,做强做大“牟定油腐乳”品牌。二是引导企业诚信经营,保证质量,不断提升牟定油腐乳的品位。三是引导企业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广泛建立营销网络,使“牟定油腐乳”走向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特优产品。使全县油腐乳生产能力达1000吨,产值达

千万元,税收百万元。

三、加快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发展环境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优化发展环境。这一点我们这次到梁山县考察体会较深,深受启发。我们要认识到,欠发达县的经济属拉动型经济,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长期不投入就会萎缩,而在经济欠发达的现实情况下,政府财力投入、国家项目投入、银行固定资产投入都十分有限,一个地方不怕穷不怕难,关键是要有活力,有了活力就有了潜力,就有了动力,就有了希望;民间积聚着巨大的投资能量和投资热情,有着极其强大的爆发力和创造力,只有吸引外资、激活民资才是一条最现实有效的路子。为此,我们把解放思想、放开搞活、改革创新作为先导工程。梁山县提出的实施“‘全面放开,全民招商,全民经商,全力保护,全面推向民营经济’的‘五全’战略,提出的‘民营化、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四化’发展方向等等值得我们借鉴。梁山县把优化环境作为长期坚持的大政方针,紧抓不放,创造了群众放心、外商满意的良好发展环境。一是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在核发证照、土地使用、资金信贷、用水用电、信息咨询等方面优先安排,促进了一大批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全县各级各部门都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县上下形成了“进了梁山门就是梁山人,来到梁山县事事都好办”的共识,重商、知商、亲商、爱商、为商的氛围较为浓厚。三是创造优越的服务环境。他们成立了处置“三乱五霸”办公室和行政效率投诉中心,严历打霸除恶,重拳治理“三乱”,有效地保障了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设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20家职能部门集中到收费服务大厅办公,推行了部门服务承诺制,实行了“一站式”审批、“一个窗口”收费和“一条龙”服务,简化了审批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梁山县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全方位放开搞活,大力度招商引资,多层次兴办项目,出重拳治理环境,促进了全县民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二)牢固树立开放意识

发展经济,离不开资金、技术和项目的支撑。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牢固树立“大开放大发展、不开放不发展”的意识。搞好招商引资是借助外力、发展自己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之一。这里介绍一下梁山县招商引资的做法。他们全民动员,大搞招商引资。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设立了招商引资奖励基金,实行了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三年全县共引进县外项目400多个,引进县外资金和启动县内民资40亿元。一是老乡招商,营造反哺效应。二是科技招商,培植高新项目。他们把引进高新技术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协作,提高民营项目科技含量。三是以商招商。四是全民招商,从县几大班子领导成员到一般干部职工全力以赴。

(三)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好范文版权所有

要把龙头企业的扶持、培植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和办法,积极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加速发展。结合重点产业培植的目标,着力扶持南塔集团、正兴集团、宏羚集团、腐乳生产企业等带动力强、辐射面广且符合我县产业发展方向的加工和营销龙头企业。对选准的主导产业集中资金,重点投入,对龙头企业要一个一个的认真研究,是缺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拿出方案,并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着力扶持产业化链条中的薄弱环节。

(四)合理布局产业重点

要站在全县发展的高度,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产业发展重点。产业发展不能遍地开花,产业一多就乱,一乱就会分散财力物力,就会形成雷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一定要破除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观念。要通盘谋划,整体运作,把烤烟、亚麻、油菜,最适宜的乡、规模连片,集中发展,让最有经验的种植农户来规模连片承包种植,建立农村经济联合体,形成乡乡有重点,村村有产业。乳猪产业可以在交通便捷的村落集中猪舍内饲养方式,提高科学饲养方法。

第二篇:加快发展龙华镇域经济的思考

加快发展龙华镇域经济的思考

屏山县龙华镇政府银西国

一、镇情分析

(一)比较优势。一是旅游资源丰富。辖区内集中“四古”资源,即古山——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镇——明清老街,古佛——八仙山大佛,古树——细沙溪桫椤树,旅游开发的潜力大,前景好。二是特色生态产业初具规模,生态好。地处岷江流域,空气湿润,雨量充沛,茶(1.65万亩)、竹(12万亩)、林(4万亩)三大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森林覆盖率达到70%,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生态产业,为龙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三是民间资金比较充足。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29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417元。2010年全镇人民存款余额1.2亿元。

(二)不利因素。一是草纸加工造成河流污染严重。初步统计,龙华小草纸1039户,每年消耗石灰2000余吨,全部直接排放在大小龙溪和箭板河,使青山绿水变成“青山黑水”,影响龙华生态环境和旅游开发。二是区位比较偏僻。龙华位于县域西北部,群山阻扰,交通不便。特别是县城东迁新发乡后,工作运行成本增加,尤其是接受新县城辐射带动的影响小。三是经济发展滞后。工业企业缺乏,现有的企业仅电站、纸厂、砖厂、矿石厂等11家,还没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主要对外通道屏龙路、龙永路仅仅“保通”,离“保畅”的要求还很远,龙商公路还是泥结石路,乡村公路硬化率低,全镇乡村公路190公里,硬化道路仅24.8公里。水利设施缺乏或年久失修不能使用,“靠天吃饭”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城镇化水平不高,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不发达。四是旅游开发严重滞后。受投入的制约,目前对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对重点景区景点开发严重不足,基本处于原始状态,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跟不上,对外地游客吸引力不够。

二、发展思路

按照“生态立镇、旅游兴镇、产业富镇”的发展定位,围绕“一二三四五”推进工作,即:“紧扣一个中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夯实两大基础”——城镇基础和农村基础,“发展三大产业”——茶叶产业、林竹产业和旅游产业,“推进四个转变”——污染型向生态型转变、耕作型向服务型转变、散居型向聚居转变、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实现五个目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质量持续提升。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79亿元,年均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实现57.43万元,年均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7029元,每年增加500元。

三、对策思考

(一)围绕旅游开发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争取交通、水利项目资金,硬化龙华至鱼孔公路、龙华至打鱼公路,建设八仙山后山公路,各景点的连接公路。实施场镇河提堡坎工程,实施场镇三级蓄水工程。完成全镇农村电网改造,实现通讯网络全覆盖,显著提升景区硬件设施条件。

(二)围绕旅游开发加快城镇规划建设。尽快启动场镇开发建设,配套建设旅游接待中心、停车场、旅游产品市场,新增餐饮、住宿、娱乐场所,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服务,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使日接待能力由现在的100人增加到1000人。引进业主投资开发龙华特色旅游产品,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集镇,使场镇人口由现在的3000人增加到5000人,增强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城镇化发展。

(三)围绕旅游开发加快景区景点建设。积极创建龙华“3A”级景区,通过组建国有旅游公司或引进投资业主,逐步投资打造古镇古街、八仙山景区、乱山迷魂奇阵等景点,实现门票收入“零突破”。争取项目打造七大旅游园区,即打渔村百竹园、稻田村山茶花园、中心村梨花园、细沙溪桫椤园、鱼孔村映山红园、老君山杜鹃花园,增添旅游景点。

(四)围绕旅游开发加快草纸生产转型。严格控制新增小纸厂,杜绝新增污染源。积极引导和扶持小纸厂生产户产业转型,改卖竹片,改编竹器,或者养猪、养鸡、养兔,减少和控制污染源,建设“青山绿水”,凸显“生态优势”。立足“产业富镇”、“工业强镇”,因地制宜,引进竹笋、茶叶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使城镇化和工业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五)围绕旅游开发统筹新农村建设。一是把“赶场路”变成“致富路”。发挥现有公路对村社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增加大小货车,提升运输能力,彻底改变仅依靠摩托车、长安车运输农产品的局面,使茶叶、竹片、林木、干果等特色农产品快捷流通。新建公路结合景区公路规划、全镇路网规划,打通断头路,形成环线,畅通无阻。二是把“荒山坡”变成“金饭碗”。“靠山吃山”,在土地上做文章,荒山荒坡除发展茶叶、林竹,养牛放羊外,还可以结合旅游开发,打好“生态牌”,种时鲜水果、高山干果、笋用竹,养土鸡等,发展特色旅游商品。三是把“偏远村”变成“新农村”。按照“三打破三提高”规划要求(打破“夹皮沟”,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兵营式”,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划,引导群众集中建房,打造亮点。在山水等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发展农家乐,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第三篇:关于加快发展生态经济的建议

关于加快发展生态经济的建议

民革温州市委会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挖掘生态潜力,发展生态经济,做好生态文章,走出一条富有温州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是我市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一、我市生态经济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市在发展生态经济方面因地制宜,创造性地采取了一些举措,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我市在生态经济建设中存在和面临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㈠ 宣传不到位,群众生态意识淡薄

我市生态经济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部分干部群众对“生态经济”概念模糊。工作实践过程中对牺牲生态平衡为增长点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危机意识。百姓致富愿望强烈,功利心强致使其在发展经济与生态相冲突时,往往注重一时利益,选择保护经济,牺牲生态平衡。

㈡ 长期积累的环境污染与短期治理存在着困境

在经济发展中,长期以来积累了一大笔环境污染的旧账,今天面临各方面的治理压力,出现治理污染中的短期困境。比如温瑞塘河,近年来,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做了大量工作,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由于污染物排放总量仍超过环境所能承受的容量,整治效果仍不够明显,根治塘河污染仍任重道远。

㈢ 传统产业过度发展,节能压力大

1.节能降耗任务艰巨。我市以传统产业为主,其特点是生产工艺落后、--

劳动力密集、高消耗低效能。

2.要素制约日益凸显。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要素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渐明显。

3.部分工业园区、企业产能不高。由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引入企业标准不够科学,把关不够严格等诸多原因,有些企业取得土地尚未建造厂房或建好厂房用于出租或转让,没有真正生产或产能低,没能发挥最大效益。

㈣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我市特色农业资源丰富,但三垟瓯柑、茶山杨梅、丽岙花卉等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同时因为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化建设还在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阻碍传统产业发展。

㈤ 旅游业亟需生态化发展

旅游项目多头审批,市场促销各自为政,信息资源相互隔绝,旅游主管部门难以协调旅游生产要素的均衡发展,致使项目招商难度大,项目推进乏力,行业管理与协调力度弱化。旅游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尤其是交通设施,致使景区(点)接待能力和景区档次不高。旅游专项资金不能落实到位。我市山水资源丰富,但是一些小水电的无序开发,严重破坏了景区的地形地貌和水体景观。

二、我市生态经济建设建议与对策

近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

--

2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中共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城联创”,是立足温州实际,着眼于促进温州转型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要实现上述目标,发展生态经济是我市的必然选择。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支点,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绿色GDP考核体系,在政绩考核中不仅看经济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和环境指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制定出台有利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体系,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将环保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建立健全补偿机制,加大财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积极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引导和补助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生态产业重点项目。建立健全约束机制,通过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政策,增强企业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排放的意识。此外,加强行政监察力度,对违规行为重罚严管,建立建全问责制度,明确划分行政人员的权力与责任,对违反制度、玩忽职守行为进行责任倒查追究。同时做好评先奖优工作,鼓励优秀企业,促进企业参与生态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二)把握重点,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当前,工业经济是我市经济的重要支柱。生态经济并不是简单排除工业化,而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导入生态化、智能化、低碳化的新解决方案,使传统工业化成为一种低能耗、低排放,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优先发展环保产业,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并与主导产业相链接,提高产品附加值。按照把污染源控制在有限范围内的原则,在发展空间布局时,将污染严重、资源耗费高的重化工业安排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集中布局。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技术开发水平和创新能力,在特色产品制造集聚的区域,探索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加强监督管理,使节能减排取得实际成效。

(三)发挥特点,着力发展生态农业

我市农业要充分发挥依托城市、服务城市、与城市共融互动的显著特点,从“种养”向“走看”、打造生态“菜篮子”转变。要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在抓好瓯柑、杨梅、花卉等特色农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都市型、生态型、观光型农业。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技术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特色主导产业,鼓励和引导城乡资本,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积极推进农业功能开发,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构建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业。

(四)开掘新点,加快发展生态旅游

我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极具发展潜力。当前,要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注意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将发展旅游产

--

4业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制定出科学完整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努力探索新的机制体制,走出一条既保护好环境又能让群众增收的生态旅游发展新路子。合理布局生态旅游基础设施、保护设施和必要的旅游接待设施,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建设“美丽乡村,绿色家园”为抓手,打响旅游生态品牌。及时处理好景观用水与小水电开发利用的矛盾。各类生态旅游项目都要认真做好环境影响评价,杜绝不切实际的盲目开发和对资源环境造成破坏的开发行为。推进生态旅游精品建设,开展景点试点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

建设生态经济是一项开创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事关我市全局和长远的战略任务。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生态经济的基础作用,通过生态经济建设为全市的生态文明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要把加快生态经济建设作为全市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来抓,以项目推进实现生态经济大突破,以工业拉动实现生态经济大提升,以功能集聚实现生态经济大拓展,以旅游开发实现生态经济大跨越。--

第四篇: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建议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建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国民经济总体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经济、吸纳就业、创造税收、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为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

认真贯彻国家放开对非公有制经济禁入限制的政策,贯彻平等准入原则,只要不是法律禁止的,便都是允许的。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产学研相结合为支持体系,以联合创新为特点,引导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为重点,走投入少、产出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集约型的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积极推进各行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模式,允许非公有资本以参股、合资、合作等方式进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二、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1、定期向非公有制企业传达政府文件,使其了解有关经济政策;允许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代表列席政府经济工作会议,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的政治地位。

2、减少审批程序,对确立经营意向的非公有制企业提

供必要的核准登记、土地征用、建筑审批、人才招聘、业务开展等方面的支持与协助。例如非公有制企业一次性注册资金有困难,可采取分期注入方式;采取一站式服务方式解决非公有制企业登记、审批等问题。

3、树立典型,重点培育。加大推广宣传力度,定期举行表彰大会,表彰奖励信用好、为社会经济做出重大贡献的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

三、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税收金融政策支持

1、加大税收支持力度。税务机关要按照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原则制定灵活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对非公有制企业涉及的税费征收标准,可收可不收的一律免收。对服务型非公有制企业招用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可减征营业税、所得税、教育附加税等项目。

2、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一是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宜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提高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比重。二是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三是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增强担保机构的担保和抗风险能力。四是继续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政府鼓励银行体系降低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利率,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比重,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增强资本实力。

四、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管

1、改进监管方式,要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特点,完善相

关的监管制度,依法履行监督和管理职能,实行公开监管制度,规范监管行为。

2、规范非公有制企业的行政收费项目,向社会公布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收费项目外,接受全社会监督。对乱收费、乱罚款及各种摊派行为要严肃查处。

3、要严厉打击违法企业、假冒伪劣产品。不打掉伪劣产品,就是对合格产品的不公平。不打掉违法企业,合法企业就无法成长起来。

第五篇:加快追赶跨越发展思考建议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并先后被国家冠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三大城市品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从一个为之自豪和骄傲的历史层面上,描绘和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新篇章。而今已由一个文化底蕴厚重的江岸小商城,发展为具有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百万人口、一百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正在推进形成之中,宜人、宜居、宜商、宜游的发展思路已定为城市经营理念。千亿**、活力**、和谐**已确立为建设**的战略性目标。然而,**发展虽然随着时代变迁而跨越,但纵横向比较之,**既聚集着历史的辉煌,又铸就着顽固守旧的思维定势,制约着开放,束缚着创新,凸显发展滞后。因此,市委提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追赶跨越”,应该说是切准**脉络。对此,笔者提几点建议。

一是正确把握好追赶跨越的切入点。**追赶跨越的切入点是什么?是重点着力于体制的变革?还是重点着力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或是重点致力于人文环境的革新?但问题是管理体制、经济发展、人文环境是一个有机的体系,三者在发展中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从长期看,解决问题最终应当是三者综合推进,协调发展;但从短期看,发展总有个切入点。对**而言,发展历程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个切入点就是人文环境的革新和管理体制的变革。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历史越悠久,人文环境越定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越大,所形成的管理体制必然带有功能固着性。所以实现**追赶跨越必须重视解决人文环境和管理体制中最突出的问题。

二是创建优质的人文环境。创建优质的人文环境必须从党员干部入手,全体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环境面貌。这次市委开展的“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个很好的契机。建议借助这个活动,开展一些有成效的工作,激发全体党员干部工作热情,转变党员干部精神面貌。一要结合**经营环境不优问题召开专题讨论会。由市活动办统一协调,各活动指导组牵头组织各单位、各部门开展专题讨论,对讨论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专项报告报市活动办,同时,将行政审批、经济主管、行政执法等部门的讨论报告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并开展公众评议。二要分行业建立规范的服务标准。各单位、各部门根据服务标准细化指标,并公布大众,明确监督和考评主体,开展每年一度的人民评公仆工作,以此强意识、转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三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新理念、新思想。通过强大舆论氛围在全社会逐步树立起新风尚,提高**人文化品质,进而优化经营环境。

三是改革城区管理体制保障追赶跨越。创新城区管理体制是宜城板块率先崛起的关键。因此,市委、市政府要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下决心启动城区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以块为主,重心下移,事权下放,强化督察,”的指导思想,赋予城区一级政府自主管理权。除关系全市全局的、国家法律法规已明确规定之外,其余事权应全部下放给城区,根据事权确定财权,实现城区责、权、利的统一,为完善区间竞赛构筑公正平台。市级部门要从转变管理方式入手,创新管理思想,增强服务意识。

四是建立有效创新机制。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地区加速崛起的法宝。所谓创新是指形成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有效的服务和有效的工作方法的过程。即富有创新力的组织,能够不断将创造性思想转变为更优质的结果。创新的核心就是强调“则有到优”,充分利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进行优化组合,获得更优秀的社会成果。如日本的汽车工业,严格地讲,在世界汽车发展史上,没有一项发明出自日本人之手。但日本在汽车工业生产中博采美国、德国等众家之长,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了自己的优势,这就是典型的创新。所以,**要有花香不怕枝头小,巧借云梯攀高墙的精神,学会“拿来”“引进”的技巧,进行优化组合,创新更优措施,实现追赶跨越。如何实现创新?就是要在全市构筑人人都可能、可以成为创新者的空间环境,构筑与之相适应的机制。这个机制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就是要按照什么样的程序,沿着什么样的过程,提供什么样的激励,保证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变样。好的体制,确保好的战略决策;好的机制,确保好的战略执行;好的制度,确保战略执行到位,三者有机互动,才能促进**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崛起。

五是打造全民创业平台加速工业崛起。全民创业是振兴工业的基础,只有形成全民创业的强劲势头,才能有效推进工业振兴。如何推动全民创业,必须有财政支持,建议每年财政安排一定的专项创业资金用于创业启动和创业辅导、人才培育、孵化基地设施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计划性开展“万名创业者、万名小老板”培训项目。赋予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的名称使用权,对新设立的注册资本在500万元

以下的各类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不含一人独资公司)只要股东出具承诺书、且在公司章程中载明注册资本到位期限的,即允许实收资本零首付注册。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对中小企业贷款实际形成的风险,按照金融机构、担保单位谁损失谁受偿的原则给予适当补偿。

六是加快特色产业发展。重点扶持一批特色产业镇、特色园

区,努力加快化工、旅游休闲、建材、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的提升。对列入提升计划的特色产业镇和特色产业聚集区,按照本产业所形成的销售收入、实现税金、安置劳动力等情况进行考核,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扶持。并着手建立地方特色产品汇展中心。**地方产品缺乏一个集中展示的平台,建议市政府规划建设容纳八县(市)和三区地方产品展示馆,并形成批发中心,以此提高地方产品市场占有率。

七是培养一支通晓精、强、稳、大型企业家人才队伍。创业是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起始不在忽小而在于精;只有在精的基础上,才能向强势发展;企业做强后不能急于贪大,必须做稳,稳才是企业做大的基石。**许多企业由强到衰亡,教训就是企业忽视做稳的过程。市玻璃厂可以说是近年来的典型。因此,**缺乏的就是通晓精、强、稳、大型高端经营管理人才,我们必须尽快构造以善谋创业为主体的人才培养环境,使之在社会上形成争当企业家很有荣誉感的氛围。

八是把握机遇真抓实干。经济学有三句话,即小富靠拼搏,中富靠机遇,大富靠智慧。三句话

切准**实际,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发展正处于小富向中富跨越时期。世界金融危机逼使市场格局大调整,为**经济大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因此,**要把握机遇实现“三个转变”

,即由传统的思维方式向科学思维方式的转变;由步人后尘理念向敢为人先理念的转变;由粗糙型产业结构向精品型产业结构的转变。

总而言之,只要**紧扣人文环境改造和管理体制创新两个切入点,就能够强势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追赶跨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突破。

下载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考和建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考和建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镇域经济的发展与思考(五篇材料)

    镇域经济的发展与思考(经济社会发展办狄占泰)镇域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它是一个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镇域经济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关于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于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村镇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是新形势下镇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加快小城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需求,拉动经济增......

    关于天津市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几点建议

    关于天津市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几点建议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天津, 300191) 近年来,天津的发展进入了环境与发展全面转型时期,迫切需要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着力提升......

    发展镇域经济经验交流

    发挥城区优势发展镇域经济兴国镇是**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有城区人口24万人,辖6村12个社区,经济总量在全县位于前列。近几年,我镇围绕县委"一主四推"战略,着力抓好招商引资......

    加快发展南溪县民营经济的思考

    加快发展南溪县民营经济的思考 南溪县委副书记、县长肖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加快,我县民营经济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借助政策支持,以强大的竞争力、迅速的膨胀力、旺盛的生......

    加快开发区发展的思考和建议(xiexiebang推荐)

    一、*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历程+经济开发区(原掇刀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0月,是湖北省批准成立的15家省级开发区之一,规划面积25.11平方公里,即目前掇刀石街办的规划范围。开发区......

    加快建筑业改革发展思考建议5则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伴随着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快速发展,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作用日益增强,建筑业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支持作用进—步......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和建议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和建议史和平 2010年06月08日13:30来源:《学习时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和建议--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