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川村示范点苹果种植简介材料

时间:2019-05-13 17:07: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司川村示范点苹果种植简介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司川村示范点苹果种植简介材料》。

第一篇:司川村示范点苹果种植简介材料

鸡川镇司川村千亩苹果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简介

鸡川镇司川村千亩苹果种植示范基地涉及司川、许堡、上马3村12社168户,总规划面积1000亩,完成栽植面积1100亩,株行距为3*4,亩栽植果树50-55棵,栽植品种为长富2号。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稳玉米、扩洋芋、种药材、兴杂粮、増果菜”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和镇上“一园两养三种四抓”的工作思路,坚持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以项目为支撑,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全镇新栽植苹果8000亩,核桃500亩,涉及全镇15个村112个社2800余户。至目前,全镇果园面积达到14000余亩,其中挂果面积4800余亩;栽植品种主要以富士系列为主,盛果期平均亩产4000-6000公斤,产值在3-3.5万元之间;产品主要销往江西、广东、河南、内蒙等省市。一是提早宣传抓规划。去冬今春就组织镇村组三级干部通过进村入户,召开群众会议等形式就县上、镇上打造万亩苹果种植示范基地进行广泛宣传动员,要求群众提早谋划,合理安排耕作,留足地块,留足面积。二是加强培训抓提升。积极邀请甘肃省农科院专家、县林业局技术人员多次来我镇就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等进行专题培训,通过理论授课与现场指导相结合,提高了果农生产管理水平。同时,镇上成立了3支由镇林业站干部、技术能人、科技特派员等10余人组成的科技培训小分队,采取定区域、定任务、定考核的办法,广泛开展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广大果农的技术水准。三是科学种植抓间作。全面落实营养坑开挖、树上顶杆、套袋,树下浇水、覆膜,合理施肥等标准化管理措施,确保苗木成活率。对丰产园管理方面,落实果树整形修剪、拉枝6000余亩,除草5000余亩,病虫害防治3000余亩。以提高效益为目的,动员群众合理间作套种,主要种植洋芋、蔬菜、豆类、党参等低杆植物,提高种植效益,保证树体健康成长。四是完善措施抓落实。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的林果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并确定一名副镇长带队,从全镇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组,专门负责林果基地建设工作;投入打孔机2台,以社为单位组建苹果栽植互助组13个,开展巡回作业,镇上筹措资金,对种植大户和困难家庭给予一定的劳务用工补贴;与镇供销社联系设立化肥供应点1处,发放地膜20余吨,组织人力集中开展大会战,保质保量完成栽植任务。

第二篇:孙家川村全膜玉米种植及设施蔬菜种植示范点简介

孙家川村全膜玉米及设施蔬菜种植示范点简介 孙家川村辖8个村民小组,320户1545人,总耕地面积8660亩,人均5.7亩。全膜玉米种植及设施蔬菜种植是孙家川村的主导农业产业,经过多年的实施,已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在今年的全膜玉米和设施蔬菜种植上,我们改变以往的做法。主要体现在一个“早”上,具体工作中我们抓了以下两方面:一是加强领导,靠实工作责任性。年初镇经济工作会后,镇包村工作组及村组干部,早动手、早安排,及时召开会议,会上讨论确定在孙家川村白家川组种植500亩全膜玉米示范点一处,在孙下川组推广设施蔬菜大棚95座。同时成立了由镇包村工作组组长任组长的春季农业生产领导小组,将任务层层分解到人,从而靠实了工作责任,促进了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种植积极性。我们在工作中采取镇村干部联村组,村组干部联农户、联地块的三联措施,做到了宣传到位、联接到位,并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坚持“整地不到位不施肥,施肥标准不够不起垄,垄面不直不覆膜”的“三不”标准,严格技术标准,同时又抢抓了顶凌覆膜的有利时机,四月上旬我村白家川全膜玉米种植示范点500亩超额完成任务,带动全村种植全膜玉米2300亩,孙下川组设施蔬菜大棚完成95座,带动设施蔬菜种植600多亩。三是加强田间管理,提高种植效益性。组织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亲自示范操作。指导农户合理搞好间作套种,根据不同品种对光照、水分、肥料的不同要求,采取高短立体种植。加强管理,及时间苗定苗,整枝打杈中耕除草,摘除病株,控制病虫传播。把好施肥关,合理使用激素和微量元素,严格按照标签说明使用浓度和剂量,防止过量引起药害。目前全村全膜玉米及设施蔬菜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第三篇:高崾岘村洋芋种植示范点简介

高崾岘村洋芋种植示范点简介

今年,我们把洋芋种植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产业,从扩大规模、优化品种、科学种植、提升品质入手,坚持做大做强洋芋产业。全镇洋芋种植面积达到36600亩,人均3亩,在甜桐公路沿线5村建成万亩洋芋示范带,在鲁掌村和甜水街村各建成千亩脱毒洋芋繁育基地1处,发展30亩以上种植大户532户。

高崾岘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251户1225人,是我镇洋芋主导产业示范点。今年,全村洋芋种植面积达6800亩,在黄草掌、新庄子两组形成规模连片种植3100亩。新庄子组致富能手徐廷种植110亩,黄草掌组农民党员石秀权种植80亩,人均20亩,残疾贫困户蒋春明家4口人,种植36亩,人均9亩。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村两委和村洋芋协会的龙头作用,发动引导农民种植洋芋,做到了“一早两新”:即启动早,面对上半年的持续干旱,发动群众提早准备地块,筹齐种子肥料,推广机械化耕种,及时抢墒下种,保证了种植面积;品种新,由协会牵头调引了科星一号、科星三号脱毒种薯150吨,有偿投放给农户,避免了历年种植品种退化、产量质量低劣的问题;耕作技术新,一改传统粗放耕作的习惯,倡导精耕细作,推广机播种植,加强了锄草、病虫害防范等田间管理措施。目前,洋芋苗齐、苗壮,长势良好,预计可为农民提供较为可观的收入。

第四篇:**村党建示范点简介

**村简介

一、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区西南12公里,是**省精准扶贫重点村之一,也是远近闻名的水岸桃乡。全村共271户1200口人,耕地1952亩,全村党员共32名,村“两委”干部6人。

二、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贫困村脱贫致富

党建引领,提升支部战斗力与凝聚力。**村注重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党员带头学技术、带头勤劳致富,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该村创新开展“党支部+爱心公益组织”的爱心服务社,引导村风、民风持续向善,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心骨和领路人。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助推贫困村经济发展。**村特色产业是桃树种植,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村深挖本村历史文化和桃文化,结合郊野公园建设桃花岛,进一步拓展旅游资源,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使村民获得旅游收入。今年桃花节期间,5天时间吸引周边20万游客前来赏花观景,带动经济收入800多万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提升群众幸福指数。通过精准扶贫和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村内垃圾坑塘全部治理,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所有街道全部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天然气、污水管网、垃圾收集、改厕全覆盖,村容村貌大幅度改观。百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村将进一步提升村庄环境,扩大林果种植面积,做好“林下经济”文章,积极发展观光休闲周末游,实现脱贫高质量。

**游客接待中心

**镇以打造3A景区的理念,来规划和建设了**村游客接待中心。游客接待中心分为四个展厅:乡村振兴展厅、鎏金岁月展厅、桃文化展厅和品鉴厅。

乡村振兴,展翅飞翔。**区率先研究制订了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乡村振兴展馆集中体现了**区乡村振兴的规划图、现代新型农业和特色小镇建设情况。**区以一轴三带四板块为统领,构建了产业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新型农业,全面打造生态环境,着力培育特色小镇,积极推进全域旅游,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鎏金岁月。照片是由当时的一位知青在**工作24年间所拍摄的,展示了**区七八十年代的老照片,体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场景。

桃文印象。展厅从桃的起源、流传、品种、功效、产品等做了展示。展厅内部陈设的这些桃木工艺品是由**喜泰家具厂生产的。

品鉴厅。提升休闲农业体验度,游客可以在品鉴厅品尝本地桃,同时可以体验鲜榨桃汁,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第五篇:2013黄桥村蔬菜种植简介

三堡街道黄桥村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简介

黄桥村位于三堡镇东南部,全村人口3164人,土地3600亩。近年来,该村从村情出发,围绕发展蔬菜产业、致富农民思路,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全村种植蔬菜2500亩,占全村土地面积的58%,其中常年菜田2000亩,稻菜轮作500亩,平均亩纯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收到了“发展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效果。2013年成为江苏省“菜篮子”工程徐州铜山蔬菜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蔬菜生产过程中,该村在群众自觉调整地基础上,引导群众科学调整,有效调整,摸索推广了菜菜菜轮作、稻菜菜轮作两种种植模式。菜菜菜种植模式是:冬季种植大棚荀瓜(12月——翌年5月上旬),夏季种植毛豆(5月上旬—8月初),秋季种植花菜(8月初—11月底),亩收入分别为大棚荀瓜(或小甜瓜)5500元以上,毛豆1500元左右,花菜4000元,合计收入11000元。稻菜菜模式是:秋季水稻收割后,随即种植菠菜、香菜等短季节蔬菜,收获后种植大棚荀瓜(或小甜瓜),亩收入分别为:水稻600元左右,短季节蔬菜800元,大棚荀瓜(或小甜瓜)5500元以上,合计收入6900元。两种种植模式平均亩收入7450元。

为了把规模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村成立了黄桥村惠农蔬菜合作社。2007年,又投资120万元,建成了占地20亩的黄桥蔬菜批发市场。制定了市场管理各项制度,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结算,所有蔬菜经纪人进场交易,以质论价、公平交易,杜绝了商贩欺行霸市、占道经营现象,维护了菜农利益。经过努力运营,现市场日交易各类蔬菜20万斤,高峰时达到30万斤,年交易额4800万元,较好的解决了农产品市场开拓问题,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形成了农户+合作社+市场的经营模式,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效益,呈现了“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的效应。

今后,该村将继续围绕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建设发展高效规模农业,致富农民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步伐,帮助农民解决蔬菜种植产前经营决策、产中质量管理、产后市场开拓难题,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在“引”字上下功夫,引导农民寻找调整的卖点、瞄准调整的亮点、突破调整的难点。做到“市场需要啥就种啥、啥赚钱就种啥”,使农产品产得出、销得掉、卖出好价钱,让全村群众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最大限度的减少失误、得到实惠,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黄桥奠定坚实基础。

下载司川村示范点苹果种植简介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司川村示范点苹果种植简介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苹果种植发言稿

    经济林种植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 我叫许忠显 ,今年46岁,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家住秋扒乡雁坎村前门组。我所从事的是经济林种植行业,主要种植苹果树和桃树,我的经济林有5亩......

    谷口村综合精品示范点简介(合集5篇)

    谷口村美丽乡村建设点简介谷口村位于江西省烤烟第一乡—安福县寮塘乡西部,辖13个村民小组,420户,2026人,党员43名,耕地面积3850亩,林地面积23726亩,是全县烤烟种植发源地、全省现代......

    某村千亩苹果幼园示范点情况简介[精选五篇]

    xxx村紧紧围绕基础建设抓经济,苹果产业促发展的思路,在老庄、仪封、朱咀三个自然村建办千亩苹果幼园示范点1处,涉及78个农户,320人,总面积1260亩。该示范点从6月份开始规划租地,复......

    崖底村党建示范点简介(5篇)

    崖底村党建示范点简介江口乡崖底村位于红崖河以北,距乡政府4公里。全村95户、440人,有劳动力275人,耕地面积520亩,人均耕地1.18亩,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元,人均占有粮220公斤......

    下拉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5篇

    八力乡下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八力乡下拉村辖3个合作社128户632人,是2006年省上确定的全省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之一。三年以来,累计整合资金559万元,重点实施了以下工程:......

    三十里铺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巉口镇三十里铺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巉口镇三十里铺村位于镇区以南4公里处,距安定区15公里,陇海铁路、312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现辖6个村民小组,515户2030......

    王乐村苹果示范园简介(2016.6.1)

    王乐村苹果示范园简介 今年以来,我们为了进一步做强做大苹果产业,在县果业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从苹果建园、果园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入手,制定了一套科学的栽......

    2011党建示范点简介

    关帝庙村基层党建示范点简介 关帝庙村位于柏峪寺街以东8公里处,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322户,1145人,耕地面积2755亩。关帝庙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4名,其中女党员8名。近年来,关帝庙村紧......